村信仰调查报告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信仰调查报告(推荐8篇)

村信仰调查报告 篇1

为切实加强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为民意识,按照xx党委《关于做好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收看学习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 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并作为第六个党建月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时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观看,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收到通知后,我村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村党支部根据通知要求,及时召开党员大会,将上级精神传达给各位党员干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观看党员电视教育片《信仰》,村三委班子成员及队长、党小组长也进行了集体组织观看,并就学习情况开展讨论交流,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围绕学习收看受到了哪些教育、怎样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分别谈论自己观看电视片的体会。并表示一定要以这些事迹为榜样,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牢记党员宗旨、心系群众,更好地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为民服务作表率,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为进一步推进本局又好又快和谐发展做贡献,确保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通过此次组织学习观看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使全体党 1

员深受教育,增强了全体党员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同时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更好的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xx村党支部

二○一二年六月

党员干部座谈讨论发言摘录

对关于组织学习观看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党员座谈讨论发言记录:

主持人:陆占忠书记

时间:2012年6月30日 上午9点 地点:红星村党员活动室 参加人员:48位党员 记录人:李银娣

村党支部书记、党员陆占忠发言:前几天孩子还问我,中国共产党一大在哪儿举行的?我不假思索回答:上海。他提出异议,说应该是在一艘船上举行的。为此我还专门查阅了一下,会议最初的确是在上海,后来消息泄露了,不得不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上进行。

我们党的发展历程真是不容易,从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我们党正逐步走向成熟,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社会地位提升,在国际政治形势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村党支部副书记、党员姜万红发言:的确是这样,从刚解放时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繁荣富强,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就十几年前来说,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现在小轿车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神舟九号上天并与 3

天宫一号对接,充分展示了我国现在的科技实力。

村监会主任、党员赵文忠发言:我国一向很重视航空事业的发展,这是极具战略意义的。比如美国,像粒子物理这样的基础学科,受到军方的大力资助,倒不是说粒子物理学中的研究成果直接有军事用途,而是实现学科突破的过程中需要技术的革新,而这些技术上的创新对于国防有重要意义。我们国家用国家力量来大力支持航空事业,具有很好的全局观,这在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实现。

党小组长吴永祥发言:现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南海问题的形势非常微妙,现在我国强大了,这是某些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的,想方设法进行遏制。美国又开始采取对付前苏联的方式对付我国。我看我们国家、我们党决不会落入他们的圈套。其实说到底,经济建设是第一要务,军事是为其保驾护航的。你看台湾的民进党,中国经济实力还不强的时候,他们明确提出台独,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了,他们开始为自己找台阶下了,再也不敢说什么台独。如果若干年后中国人均收入都超过台湾,两岸统一是水到渠成的了。现在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缩小贫富差距。

村妇女主任、党员马玉侠发言:从道德层面上,尽管有很多批评声,声称目前中国虽然经济上去了,但道德滑坡严重。我看并非如此,比如今年东北的“美女教师”,为了救学生不惜牺牲 4

自己的双腿;浙江的公交车司机吴斌,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十秒用自己的行动挽救了全车旅客的生命安全。这些平凡岗位上的感人事迹,在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和全社会极高的赞誉,充分表明国民的价值取向所在。

村监会委员、党员沈淑荣发言:对,尽管网络上也有个别丑陋现象、个别人道德缺失的报道,但这些不良现象受到大众的广泛批评,说明 “尊老爱幼”、“舍己为人”等优良传统仍旧是大家一致推崇的主流。

党员马伏明发言:所以说,现在播放《信仰》这样的纪录片很有必要。我曾经在想一个问题,“共产主义”咱们这辈子无法实现,下几代人可能也实现不了,它的实现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如何将这种信仰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值得我们深思。

党员代表李玉兰发言:对!比如西方人建教堂,有些大型的教堂居然建了800年,几十代人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前几代人明知自己无法看到这个浩大工程完工,却仍能够孜孜不倦投入其中。

大学生村官李银娣发言:嗯,实际的一项工程还好说一点,毕竟自己的努力能看到有形的成绩。共产主义的实现则是一个复杂得多的工程。这就需要我们认清自己的“短期目标”(对于“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理想来说是“短期目标”,对于自己来说则是“人生目标”),充分认识到“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辩 5

村信仰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族群边界,宗教信仰,水上居民,天主教

现在一般研究者对于族群所下的定义:族群是指一群因为拥有共同的来源, 或者是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或语言, 而自认为、或是被其他的人认为, 构成一个独特社群的一群人。[1]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宗教、文化、心理、人文生态等因素上把L村及周围村落村民划分为水上居民和陆上居民两个族群, 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的方式来了解水上居民族群的宗教信仰, 进而探讨宗教信仰与族群边界之间的关系。

一、L村及水上居民的概况

L村是Q村下的一个自然村, 位于闽江支流沿江边, 与闽江大概有2千米的距离。L村是建国后水上居民从水上搬迁到陆上组建的单姓自然村, 有580多人, 其中信仰天主教的就有300多人, 其他人有信仰基督教、道教、佛教等。1996年3月L村开始修建若瑟天主堂, 之前该村天主教教徒只有家庭聚会点, 信教村民做礼拜都是去隔壁村R村的百禄天主堂。

L村位于福州大学城西侧, 与大学城的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大学、闽江学院相邻。由于大学城建设L村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征用出去, 周围的学校有向村民招工, 但是在学校工作的待遇不是很好, 很多失去土地的村民都外出打工。因此, 信教村民不可能参加教堂的早课、晚课、礼拜活动, 但是在重大的节日信教村民是会回来参加的, 如圣诞节以及该村每年3月19号的活动。 (1) L村的天主教徒家门口的大门都有十字架的标志, 由于他们信仰天主教, 他们都不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如春节、端午节等。所以可以看到他们家门口要不没有贴春联, 要不贴的都是赞美天主的对联, 如上联“一生专心爱上主”、下联“百世子孙享安康”、横联“主赐平安”。

二、水上居民的天主教信仰

天主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 为什么她在闽江下游地区的主要传播对象是水上居民, 而不是陆地居民?天主教的传入与人们的接收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不可能脱离任何一项而延续。天主教能够在水上居民中传播说明她对这个人群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而信徒们则是要通过信仰天主教来实现他们的利益, 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也算是天主教和水上居民的一种交换, 双方各取所需。

(一) 天主教对信徒选择的受限

闽江下游的福州地区是佛教徒占多数的地区, 而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主张“补儒易佛”是一种宗教对另一种宗教的排斥。鸦片战争后, 天主教重新传入中国, 由于传教士借助国外势力霸占公产, 强买民田, 硬立契约, 并引发了很多教案。还有传教士袒护教民, 干预地方政治和司法权力, 加深了教徒和平民间的隔阂与怨恨, 也会引发教案。这样导致天主教传播过程中的教徒扩展范围受限, 使天主教与水上居民的关系得到更加强化。天主教教义与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陆上居民的思想分歧较大, 如祭祀祖先, 是陆上居民不可能接受天主教的主要原因。此外, 天主教在传教过程中, 只重视教内的节日, 而反对信徒过传统的宗教节日, 也是天主教不能在陆上居民广泛传播的原因。

(二) 水上居民的天主教信仰

在没有天主教信仰前, 闽江下游的水上居民的民间信仰融合了道教的福建本土宗教, 其崇拜的神祗包括了闽越王无诸、蛇神、蛙神、龙神, 还信仰崇拜妈祖、拿公、白马王、螺女、五灵公、临水夫人、陈文龙、戚奶和各种地头神等本地神祗或历史人物。由于水上居民常年行船的缘故, 妈祖在他们的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 并随着他们的迁徙而兴盛于闽江上游的内陆地区。福州的水上居民还将白马王传播到了马祖列岛, 将拿公传播到了琉球。此外, 由于水上居民长期生活在水上, 他们形成一些迷信和禁忌, 如吃鱼不能把鱼翻过来, 认为那样会翻船;不能救落水者, 认为落水者是水鬼的替身, 救他会使自己受到水鬼的报复等。

从信仰天主教后, 水上居民放弃以前的民间信仰, 遵循着天主教教规。在天主教信仰的村子里可以发现他们在门上贴有红色纸上印着的十字架, 不贴春联, 这是与非天主教家庭的重要区别。L村信仰天主教的一位老爷爷说:“我们信仰天主教的, 都不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像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没过, 那些节日和平常一样, 也没有祭拜祖先、扫墓, 我们过的是圣诞节、复活节、圣神降临节、圣母蒙召升天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在老爷爷家门上、窗上贴有赞美天主的对联, 他说那是他儿子结婚时贴的, 都好些年了。虽然大部分L村村民的祖先是水上居民, 他们擅长于划船, 但是他们与陆上居民的族群差异, 他们并不参加镇里一年一度的端午赛龙舟。

三、宗教信仰与族群边界的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 陆地居民和水上居民的后代也许将逐渐忘记闽江流域的水上居民这个族群。虽然大部分水上居民仍然信仰天主教, 但天主教只是代表他们祖先在艰难历史的一种选择, 那曾是他们区别于其他族群的一个标志。

(一) 宗教信仰与族群边界

水上居民与陆地居民的族群边界其实在天主教传入之前就已经存在, 只是后期由于水上居民的不同宗教信仰在使其与陆上居民的族群界限更加明晰。

建国前, 生活在水深火热的闽江流域中的水上居民通过信仰天主教得到天主教的庇护, 精神上可以得到安慰, 希望死后可以摆脱生前的困苦进入无忧无虑的天堂。据《侯官县乡土志》记载, 尾村, “杂姓三十余户, 皆渔民登岸者, 业农”;沙墩村, “卞江两姓, 四五十户, 皆渔民陆居者”;小桥村, “又有渔户附居者, 多杂姓, 约三十余户, 力田, 兼习操舟”等。而建国后, 由于得到国家政策的帮助, 大部分的水上居民才得以陆续搬上岸居住。在这个群体中虽然有很多人转变了生产、生活方式, 但是他们依然信仰天主教。虽然过去只能生活在自己船上的苦日子已经结束, 但天主教信仰则成为他们与原来陆地居民的区别。天主教成为他们对水上居民的自我认同和他人对他们过去的一种认同。因此, 把水上居民作为一个族群研究, 是因为过去水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都在水上, 形成不同于陆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习俗, 尤其是在宗教信仰上水上居民与陆地居民存在很大的区别。

(二) 宗教信仰与族群的相互促进

水上居民的弱势地位使其信仰天主教, 从而有利于水上居民打破水陆的不平衡状态。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 水陆居民之间是失衡的, 水上居民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总是低于陆地居民, 受到陆地居民的欺压, 这样容易使两个群体之间产生冲突。在水上居民这个群体内存在着上岸定居难、教育受限制、看病难等问题。鸦片战争后, 许多水上居民为了得到庇护而加入天主教, 并陆续登陆定居。陆上居民虽然害怕洋人, 不敢对登陆水上居民加以迫害, 却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之, 称其为“假洋鬼子”。水上居民可以到教会办的学校去上学, 去教会开的诊所看病。南溪天主教堂于民国37年 (1948年) 接办私立明德小学, 设6个班级, 招收学生300多人 (1951年由县接管) 。1950年, 还在教堂内设“圣家诊所”, 聘有医师、护士3人, 向社会开放。上街百禄天主堂自20世纪20年代便设有文化班, 至民国36年后, 扩展为三个班;百禄堂在1950年也设有诊所, 聘医士2名, 为教徒治病。

天主教徒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做礼拜、弥撒把人们联系起来。在L村附近有4个天主堂, 但只配有两名牧师, 牧师们、修女们是住在L村隔壁百禄天主堂。所以不是每个教堂在周末做礼拜时都有牧师主持, 一般一个月牧师会到每个教堂来两次, 平时都由堂管负责管理教堂。在建国前L村的水上居民的通婚圈都是信仰天主教的教徒, 他们不允许同异教徒结婚;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 该村的年轻村民有出外打工, 自由恋爱与异教徒结合的变多了, 但是当一个天主教徒娶了非教徒, 他们则会通过努力把非教徒吸引到天主教的信仰上。L村天主堂的堂管说, 虽然他们不住在船上了, 但是他们还是信仰天主, 天主会佑护他们。他还打算让他的女儿到福州天主教教区的总堂去当修女, 他以女儿能够当修女为荣。

(三) 时代变迁下宗教与族群的关系

在历史的某个时期, 这里不同宗教信仰群体代表着不同的群体, 水上居民信奉天主教、陆上居民信奉佛教、道教。随着时间的流逝, 不同宗教信仰的村民之间的偏见逐渐减少, 交流增多。宗教已不能成为这个地区不同族群区分的标志, 村民对不同的宗教信仰表现出更大的包容性。

笔者在L村周围的随机访问中, 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水上居民这个群体的天主教信仰的态度是不同。在M村上, 笔者碰到的是位七十多岁的老人, 他对笔者说, “L村信仰天主教的人们是个怪异的群体, 他们有很多和我们不一样的习俗。我们都不和他们往来。”交谈中笔者可以看出老人对隔村的水上居民这个群体不理不睬的态度。在L村入口, 笔者访问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新教徒和一位四十多岁佛教徒, 他们对天主教信仰的人们持有是友善的态度。在对小朋友的访谈中, 笔者了解到他们学校的天主教徒还是比较少的, 三十人左右的班级只有四五人是信仰天主教的。此外, 笔者还到该村河对面的Q村的另一个自然村访谈了两位年轻人, 他们觉得L村和Q村没有什么区别, L村还有不少他们的同学, 他们之间并没有信仰不同的宗教而存异。

每年的3月19日是L村若瑟天主堂的一个重大日子, 这天会有很多本镇其他教堂的信徒来这参加牧师主持的“大圣若瑟瞻礼”弥撒。在L村附近的教堂也各自有类似重大节日的安排, 这种安排是搓开的, 如5月27日R村百禄堂的圣神降临瞻礼。今年的3月19日笔者作为一个观察者参与若瑟堂天主教信徒们的这次弥撒。做完弥撒时差不多接近中午, 信徒们留下来聚餐, 一共准备了有二十三桌的午餐。据堂管介绍, 近年来他们的聚餐形式在向周边庙宇办的庙会形式靠拢, 不是像在其他地方的天主教徒们聚餐那样简单, 午餐相当的丰盛。堂管说这样就会更热闹些, 同时还能吸引到非天主教徒的到来, 从而可以向更多的人普教。宗教没有族群的界限, 天主教的活动也对非教徒开放, 非天主教徒也对天主教徒报着包容的心理。

参考文献

[1]王甫昌.当代台湾社会的族群想像[M].群学出版社出版有限司, 2002:10.

[2][挪威]弗里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J].高崇, 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1) .

[3][清]朱景星、郑祖庚.侯官县乡土志[M].福州:海风出版社, 2001:383.

[4]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1:81-182.

[5]刘传标.闽江流域疍民的文化习俗形态[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3, (9) .

关于信仰的调查 篇3

1对“人必须有信仰”这一说法的态度:

A非常同意47.6%

B比较同意27.2%

C不太同意14.0%

D很不同意4.7%

E说不清6.5%

2您对“为了信仰我可以牺牲一切”的看法:

A非常赞同7.6%

B比较赞同18.2%

c一般34.5%

D不太赞同26.2%

E很不赞同13.5%

3您为什么愿意加入共产党(党员回答,限选一项)?

A因为信仰37.8%

B对共产党怀有感情36.3%

c有利于自己的发展19.7%

D别人加入我也加入1.8%

E说不清4.4%

4对“事业成功只能凭真才实学”这一说法的态度:

A非常赞同18.1%

B比较赞同30.6%

c一般26.0%

D不太赞同19.7%

E很不赞同5.6%

5对“有钱就是好办事”这一说法的态度:

A非常赞同17.1%

B比较赞同32.3%

c一般28.9%

D不太赞同15.1%

E很不贊同6.6%

6您认为自己对谁最要负责任(最多选二项)?

A对自己37.8%

B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75.1%

c对朋友6.3%

D对单位10.8%

E对国家29.1%

F不对任何人1 .6%

G其他1.4%

7您觉得“成功”首先与什么相联系(最多选二项)?

A社会认同,荣誉35.6%

B创造性的实现自我63.3%

c在物质财富上富有15.2%

D职务职称提升4.7%

E家庭幸福42.2%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 篇4

伴随着近年我省社会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和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越来越多人寻求从宗教中得到精神的寄托或者从宗教中寻求对生活事业家庭的某些庇护。因而宗教活动场所不断得到增建和扩建,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宗教的传播也越来越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

(一)、信众年龄和性别结构。

就信教群众年龄和性别结构来看,信教群众年轻化趋势明显,据一份2011年的民间信仰调查问卷显示,20-25岁的信教人群占58.49%,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受男女性性格特点的影响,女性更容易接受宗教的理念,服从宗教教规教义,因此,信教群众中女性比重是高于男性的。

(二)、信众受教育水平。

信众以受教育水平较低者为主,但近年出现受高教育水平群体信教人数不断增加的趋势。信众以 45 岁到 70多岁的中老年妇女为主,她们受教育水平很低,不少人诵经认不全字,读的通却不晓得意。但总的趋势是信徒的学历是越来越高,高中生研究生比较多,博士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不少高学历的人专门皈依佛门,潜心佛法。

(三)、信众信仰动机

一、由于疾病或遭受大变故等,以寻求精神寄托。面对疑难杂症或没钱治病,有些人希望通过宗教来解决。有一部分人相信信仰宗教或是信神可以治疗疾病,大部分的信 教群众,均是一些中老年人,且身体患有某些疾病。

二、文化水平低,同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老年人希望以自己的虔诚,为子孙后代祈福 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多群众随大流,跟风随俗。

四、信教能获得一定的精神慰藉。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有关文 化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人们精神文化匮乏,农村尤其严重。在 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基础上,对比精神文化匮乏更为突出。人 们为了寻找精神寄托,信仰宗教。

五、部分人员借助宗教蛊惑人心,宣传不良思想。

六、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信仰动机的功利性、信仰意志的脆弱性、信仰对象的多元性和对教义理解的模糊性等四个方面是基层群众宗教信仰基本特点。

从整体上而言,这个群体大多处于社会底层,收入很低,抵御风险能力弱,天灾、人祸、疾病、意外事故等往往使一个家庭一蹶不振。无论耕作生活,还是市场竞争,或者社会政治层面,他们均处于弱势地位。现实环境和社会制度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无奈,他们缺乏安全感、稳定感、保障感,加上教育程度和社会资源有限,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只好向神、佛和上帝之类寻求安慰,寻找寄托和庇护,希望得到冥冥世界诸神保佑,可以祛病去灾,求财得子等。

一般而言,一个人只信仰一个教派。而我国一般的信教徒,大都没有严格的教界之分,多数是既拜佛教的菩萨,又拜道教的神仙,还拜民间俗神和供奉自己的祖先,呈现出一种跨越教派的多元信仰特点。

对教义理解的模糊性导致信教仪式简单化、随意性。“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就求神拜佛”“心中有佛,佛自在”反映我国农民没有严格或强制式的信教仪式,随意性强。

宗教传播人群呈现两极分化,有真正将宗教信仰作为指导生活的指针,真正

渗透到意识形态中,将信仰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用信仰支配一切思维活动和日常生活。也有信教带有严重的功利性,希望通过信教而得到神的庇护,免除灾祸,祈求平安、财运、地位等。相当一部分信教群众信仰意志具有很强的脆弱性,稍稍遇到阻力或祈求没有得到满足便对信仰产生怀疑。

城市居民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篇5

前言:宗教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已有了宗教的雏形,后几经演变,才行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宗教格局。宗教既是神圣的,却又有世俗的。它似乎高高在上,让人遥不可及,却又好像离我们很近。也许可以这样来形容,宗教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批还带着面纱的神秘事物之一。自古以来,宗教都与人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人民很早就有了信仰宗教的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当然,事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相应地,人们的宗教信仰状况也会发生改变。为了了解新时期我国居民的宗教信仰状况,我们在昆山市范围内展开了为

期十天的调查。

总体概况:

从网上及其他资料得知,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就全国范围内而言,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

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

在中国,全国性的宗教团体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各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中国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刷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服务事业。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实行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原则,在国民教育中,不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部分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各宗教组织开办的宗教院校中,根据各教需要进行宗教专业教育。宗教教职人员履行的正常教务活动,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及按宗教习惯在教徒自己家里进行的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如拜佛,颂经,礼拜,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过宗教节日,终傅,追思等,都由宗教组

织和教徒自理,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

就地区而言,苏州是江苏省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本人所在的苏州大市范围内,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世界宗教在我市都有分布,历史悠久。全市经政府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有200多处,85%分布在农村。全市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信众有12万人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佛,道教善男信女无法正确统计);全市有爱国宗教团体32个,其中:佛教7个,道教6个,伊斯兰教2个,天主教9个,基督教8个。市级宗教团体7个,即:苏州市佛教协会,苏州市道教协会,苏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苏州教区,苏州市天主教爱国会,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苏州市基督教协会。全市宗教教职人员有700多人。民族宗教界人士被安排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有96人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同宗教界人士在信仰上相互尊重,在政治上团结

合作。

在昆山市范围内有四种宗教分布: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全市有宗教活动场所16个。天主教,基督教教徒约有2万个,佛,道教善男信女无法正确统计。宗教团体有4个,分别是昆山市道教协会,昆山市佛教协会,昆山市天主

教爱国会和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这除了和我国的宗教氛围不浓,人民生性平淡之外,还得

益于政府制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调查中,信教群众以信仰佛教居多。对于教规,信教者大多表示心诚就行;但都能坚守原则,在信仰宗教与其他事物(比如入党)发生矛盾时,不会放弃宗教信

仰。

人们认为宗教主要是起精神寄托的作用,这说明了人们对宗教的本质了解的很清楚,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人的压力很大,需要精神寄托的事实。还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宗教的主要作用是修身养性,这种境界很高,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信仰宗教与职业,年龄,学历和出生地无关。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信教者以低学历者,乡村人口,老年居多,其实不然。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信教者的来

源也在发生着变化,有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高学历的人士加入了进来。

结论:

由于受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兼容,宽容等精神的影响,在中国,各种宗教地位平等,和谐共处,未发生过宗教纷争;信教的与不信教的公民之间也彼此尊重,团结和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

文化的一部分。

但应该可以看到的是,宗教在中国并未像在国外那样普遍。这也许和中国人所固有的那种恬淡的性格有关。在高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神经绷的越来越紧,各种问题,烦恼也越来越多,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转向宗教,去寻求内心的安宁与静谧。尤其是年轻一代,熟悉西方文化,生活与西方接轨,相信在未来,基督教等西方教派必然会在中国热起来;而西方教派的轻松,融入生活,也一定会吸引愈

来愈多的人加入。

附录:

(一)城乡居民宗教信仰状况调查表

1、您觉得宗教离我们是否遥远?是()否()

2、您是否信仰宗教?是()否()[如填否,第4、6、8、9题不用回答]

3、您的亲朋好友中有信仰宗教的吗? 有()没有()

4、您信仰哪一种宗教? 佛教()道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

()犹太教()

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其它[自行填上]______[排名

不分先后,纯属偶然]

5、您为什么会信仰/不信仰这种宗教?(由第二题决定)

家人影响()朋友影响()自主决定()宗教团员宣传()媒体宣传()

教规限制()

6、您觉得信仰宗教后是否给您的生活带来了改变?是()否()

7、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祈求过宗教神明的保佑?是()否()

8、您是否严格遵守教规?完全是()大体上是()心诚就行()

9、您多久去一次宗教场所?定期()有机会就去()

10、您平常去过宗教场所吗?是()否()

11、您觉得宗教的作用主要是什么?精神寄托()救苦救难()结交朋友()

修身养性()

12、您平常会把秘密说给谁听?家人()朋友同学老师()自己憋着()吉

祥物品()宗教神明()

13、对于您周围人的宗教信仰状况,您持什么态度?不在意()尊重他人选

择()劝说他人()要求他人与自己一致()

14、是否会因为他人的宗教信仰状况而影响您与他人的关系?会()不会()

15、如果您信仰某种宗教,但现在您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您会放弃您的宗教信仰

吗?会()不会()

视情况而定()

16、您是?共产党员()民主党派人士()群众()

17、您的职业?农民()学生()教师()干部()企业职工()其他_

____

18、您的学历?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学本科()

硕士及以上()

19、您是?城镇居民()乡镇居民()

20、您的年龄是?15岁以下()16岁—25岁()26岁—35岁()36岁—45

岁()46岁—55岁()56岁—65岁()66岁以上()

感谢您参与调查!谢谢!

(二)与宗教局一位同志的访谈

笔者:您能介绍一下昆山的宗教概况吗?

宗教局同志(以下简称宗教局):一般来说,中国有五大宗教。而昆山有四种: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笔者:昆山没有伊斯兰教吗?

宗教局:没有。伊斯兰教一般为少数民族所信仰,在昆山并没有多大影响,且昆山市内也没有清真寺。不过,在苏州大市范围内,苏州市和太仓市都有伊斯兰教。笔者:哪种宗教的人数最多?

宗教局:就农村来说,在农村地区,道教、佛教的人数众多。

笔者:两者是否严格区分?

宗教局:农村地区的人们还稍带有一点封建迷信思想,他们一般遇神、遇佛就拜,并不严格区分两者。但事实上,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佛教是从外部传入的,是外来宗教;而道教则是本土宗教,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根源。笔者:城市里哪种宗教的人数多?

宗教局:城市里四种宗教都有。佛教人数比较多,每逢阴历初一、十五等,香客(佛教徒的另一种称法)都会前来祭拜,但流动比较大,人数不固定。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人数较为固定,各个宗教都有各自的组织;天主教是天主教爱国协会、基督教是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佛教是昆山市佛教协会,道教是昆山市道教协会。笔者:昆山总共有多少人信教?

宗教局:道教、佛教的人数不太好估计。天主教约莫有八九千人,基督教有一万多人。

笔者:政府的政策如何呢?

宗教局:政府提倡宗教自由政策:各人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各个宗教和睦相处。

笔者:共产党员不能信教?

宗教局:对。共产党员不能信教。

笔者:平时各个教派是否举办什么活动?

宗教局:天主教、基督教一般在星期

六、星期天活动,称为做礼拜,由牧师带领,去教堂读圣经、唱圣歌。

笔者:信仰宗教是否需具备什么资格?

宗教局:一般不需要。只要诚心信仰该教、遵守教规即可。

笔者:昆山的宗教组织是否与外界有交流?

宗教局:可以与外界展开友好交流。但他们是独立自主的,不受外界控制。像天主教在思想上承认教皇为领袖,但并不受教皇领导。

笔者:政府是否拨款给各教派?

宗教局:一般没有。各教派自筹资金。

笔者:新建宗教场所是否也由各教派自筹资金?

宗教局:是。一般佛教资金较多,因为他们香客较多。

笔者:教徒是否需要捐献财物?

宗教局:实行自愿原则。愿意就捐,富裕的可多捐一点,贫穷的可少捐一点。笔者:麻烦您了。谢谢您提供信息。

村信仰调查报告 篇6

实践主题:居民宗教信仰调研

实践时间:2015年8月4日—8月7日 实践地点:迁安市滨河村社区及大郭庄村 调研人员:彭云龙,冯宇恩

任务分工:我们两个一起做调查,一个人询问并指导完场问卷,另一个人负责记录相关问题及对方的情况

一、实践背景及意义

我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在我住的社以及村庄有聚会的地方,我也想了解一下很多附近居民的情况,正好借此机会去做调查。

二、问卷分析与总结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9份一共收回了26份,回收率达到了89.65%。(因为是当时发问卷给一个人,等他写完才收回,所以回收率比较高。)我们一共接触到了滨河社区以及最近的大郭庄的近100人,其中有大概六十多人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回答我们的一些相关的问题,包括26份收回的调查问卷。经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以下这些内容:

1.部分被传过基督教信仰的人有些误解认为一些基督徒传福音(传教活动)影响到他们,总是缠着他们没完没了的对他们说。就算有些感兴趣的人也会说没时间去聚会而拒绝。

2.有一个信佛的说他是看过一些含宗教内容的影视之后而去相信的,而且真心认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对于国家政策方面,他希望国家支持并将传统中国信仰发扬光大,并且要坚决打击邪教。

3.有的人说看过一些宗教书籍如圣经、佛经等,但认为这些思想是在给人洗脑。如果自己的孩子有宗教信仰,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不支持也不反对,表示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信仰生活。

4.在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做了调查,可能是因为接触的那些人文化程度不高的缘故吧,很多被调查人员有畏惧该项调查的心理,可能觉得宗教信仰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不敢过多谈论吧。

5.也有人反映基督教的一些信仰思想传播到农村社会底层时,尤其是传播到年长的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耳中时会有很大偏差,但也承认有信的好的也有信的不好的。

6.大部分的人都是只知道国家宗教信仰自由,具体的相关政策及导向都不知道,很多人也希望国家对宗教活动的传播进行管理,不要把最原始的核心的好的思想给传播歪了。

7.几乎所有人对邪教的态度都是坚决反对,当遇到传播邪教思想的人都会采取不理睬的行动,但都不会去报警,因为都没有触及到个人的利益。

8.有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家庭,家庭成员中有半数以上党员,当谈及信仰问题时,他们说只信仰共产党,对党表示绝对的忠诚。他们也都认为信佛的比较有礼貌。

9.个别人会觉得谈信仰的前提是活着并且有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10.一些人对基督教有了解,也知道附近也有人信,并且知道他们经常回去一个地方聚会。

11.有一个大姐家里有亲戚信佛,她就了解一些相关的事情,比如“还愿”、“磕大头”、上香等。曾经有过佛教徒给她讲过一些与佛相关的内容,她说以教人行善积德为主,她还提到她发现这些佛教徒都非常有信仰动力,虽然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

12.当向他们介绍宗教知识时或者宣传宗教信仰时,很多人都是拒绝接受的。13.前几年附近有很多宣传邪教(法轮功)的,会劝人退党。这里的人经常会遇到这种事,他们都表示特别的反感。

14.有些人觉得对于宗教信仰上,觉得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不回去过多干预别人,也就是保持中立的态度,但当谈及自己儿女时却说因为没有过多了解的原因会比较反对子女,担心子女会因为迷信儿走火入魔之类的。

15.很多人对于佛教的印象是行善积德,认为他们拜佛的人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16.也有一部分无信仰的人人觉得宗教信仰是个人的事情,不希望国家过多干涉,无论是好的引导或者强制性的规定,因为他们提倡信仰的绝对自由。17.多数学生了解的层面也不深,但因为教育的原因,对于几大宗教也都有知识性的了解。更多的也是对佛教的了解,尤其是佛教的由来这方面。

18.中学生往往会觉得感悟人生的过程可能会悟道某个宗教的含义。,但不会在家长的逼迫下而去相信宗教,并且也知道国家是不允许逼迫性的传教的。

19.调查过程中接触到一个学生,家里的人经常会谈论有信仰的人和事,他说自己不会过多受这些影响。他还提到,信仰能对一个人的性格造成影响,良性的往往居多,但是当信仰发生扭曲的时候,所带来的后果就比较可怕。

20.也了解到了当地有部分传教活动进家门的事情,有少部分人表示这样可能有点过,他们不能接受。

21.关于不同信仰的人会不会成立家庭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不同的信仰不会有交叉,基于这个原因,更加认为同样信仰的人更能在一起组建家庭。

22.在调查过程中有一个大姐谈到对于这个信仰问题,只是觉得挺好的,但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去相信,而且也知道国家不反对。

23.一个佛教徒称自己听过好多佛教的相关内容,也是以行善为主,也表示自己信教非常有动力。

24.很大一部分人说自己不信教的原因都是不了解,谈不上信与不信。也有一些无神论者说自己就不想有信仰,觉得相信自己就好,相信自己的拼搏努力,而再怎么努力的向神啊佛啊的祈祷都没有。

25.一些接触过传教人士的人说信教的人不一样,虽然自己很相信,但普遍认为他们的思想很顽固道理很牵强,并且逻辑不通。

26.有一个小女孩提到自己的家人加入了某个宗教,只是因为听某些人经常说。而且她的家庭也并没有因为信仰的原因经常出现家庭矛盾,其他的一些人也推测如果自己的家里有人信仰宗教,同样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矛盾。

27.过程中调查了一群在校的高中生,他们普遍表示会通过在学校的一些课程学习到关于宗教的知识包括一些宗教典籍,但是都不太感兴趣。

28.这些学生也觉得有信仰宗教的同学,看起来他们的性格更加沉稳,处理一些事情时更加的冷静。

29.调查也显示,如果有宗教信仰的家长过多的和正在上初高中的孩子谈这方面的问题,学生们会比较反感,但大多数人也觉得会有一些触动。30.当一些人被传教的时候,他们如果没有事情做的话还是会去听听的,当然只是当做一件很普通的事就过去了。

三、实践感言

彭云龙:这次调查一开始去的是村子里,而且正好碰到的是年级大一点的爷爷奶奶,可能因为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不是很能明白我们的意图,很多人不配合我们的调查,所以第二天我们才去的社区。还感觉做实时调查一定要有耐心,还要敢于和调查对象交谈,并且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即时应变。

冯宇恩: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很多人都没有信仰,甚至不知信仰为何物。很多人处于信仰混沌的状态。很少有人去思考自己要去信仰什么,或者是自己信仰的到底是什么。但是,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被调查人群还是很开明的,基本上都不会去干涉自己子女的信仰

村信仰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信仰   理工科大学生   调查   马克思主义信仰

为了解当前内蒙古地区理工科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以便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我们开展了对内蒙古地区部分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基本动态调查,为提升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参考。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理工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本次调查主要通过无记名问卷式调查方法,主要调查对象是内蒙古地区部分理工科院校的本科大学生。课题组以内蒙古地区理工科4所院校400名本科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抽取了2011级与2012级大学生各200名,学生涵盖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13个专业,其中男生286人,女生 114人,方法是随机抽样、发放问卷、匿名答卷、当场收回。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8份,有效回收率97%。

信仰是人们对于世界及人生的总体看法和观点,是信念的最高阶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对个人以及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他们身上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所以说,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信仰如何,直接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其专业、性别、年级、政治面貌选项,专业包括理科和工科,分别占总人数的54%和46%;被调查男生占72%,女生仅占26%;被调查学生是大一、大二学生,分别占48%和52%;政治面貌除少数的5%为中共党员外,共青团员占95%。

从以上信息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均为本科理工科大学生,理工科院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生远多于女生,其中团员占多数,覆盖了内蒙古地区4所理工科院校,具有较好的地区代表性。

二、理工科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分析

(一)信仰现状

首先了解被调查学生的信仰状况,如有无信仰,信仰什么。从调查结果可知,53%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信仰的,或信仰马克思主义或信仰宗教或信仰其他,47%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说明绝大多数理工科大学生是有信仰的,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没有信仰的,然而调查还发现,81%的学生觉得树立正确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9%的学生觉得不重要,10%的学生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表明认为自己没有信仰的大学生并非真正的没有信仰,而是对于“信仰”的认识模糊。部分学生有正确、健康的信仰,但自身意识不足,多数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对正确信仰的迫切需求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渴望。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与“不信”上,只有38%的学生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剩下的绝大多数学生是不信的,而且还有6%和9%的学生是信仰宗教和其他的。综上所述,说明多数理工科大学生对自己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呈一种模糊的状态,他们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他们早日明确自己的信仰取向,及早树立一种科学的合理的信仰来引导他们的成长。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与认识

接下来我们还要了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以及认识情况,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自觉地去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自觉加以运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学生从不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比较轻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获取。他们目前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来自于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这样轻视态度影响下,理工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和灌输多数比较淡漠。在回答“你怎么看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时,46%的学生选择了仍不过时具有现实意义,45%的学生选择了部分过时还有点用处,5%和4%的学生选择了已过时毫无用处和不了解不评说。虽然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过时的仍占绝大部分,然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而言,这个比例确实不容乐观,这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趋于淡化。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情况,仅5%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26%的学生表示了解,而61%的学生知道些皮毛,8%的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一无所知。这既反映出了目前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不足,也说明加强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去武装更多大学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认识到理工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淡漠态度,我们来探究原因。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得知,占45%的学生选择了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忽视精神生活,30%的学生认为多元文化的冲击,1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空洞的理论,脱离当今实际,只有7%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重要了。这表明占多数的学生意识到人们过于重视物质的东西而忽视精神家园,对马克思主义感情淡漠。这并非偶然,有着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人们的信仰以极大的冲击。加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金钱和效益成为评价一切的标准,使得很多人追名逐利,而忽略精神家园的建设,最终影响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技术业务方面的内容,并表现出对真理正义的淡漠,最终导致出现忽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倾向。其中,多元文化的冲击也是一个很突出的因素。调查中发现,理工科大学生相对于文科类学生更加重视业务本身,更少关心“与己无关”的事情,更少“仰望星空”。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

在以上原因的作用下,学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教学效果如何呢?调查显示,13%的学生表示完全没兴趣,听不进去;38%的学生感觉很不错,认为老师的素质不错能做到深入分析、引入如胜,学生也会认真的听。然而49%的学生感觉一般,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对内容进行发散性讲解,学生听着枯燥,这接近一半的比例说明理工科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与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投入的力量之间存在很大反差。理工科院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是足够重视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欠佳,这也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了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下降或者是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兴趣下降的原因,结果显示3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脱离实际,假大空,时效性不强;24%的学生觉得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无关,浪费时间;22%的学生是自己不感兴趣,觉得学了也没用;11%的学生觉得教师水平不高,师资队伍不强;11%的学生觉得是其他因素。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解,这种情况不但会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同时,也降低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对政治的热情不高,从不关心国内外大事,这种对政治的淡漠会影响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结论

(1)理工科大学生对信仰的认识不足,存在信仰弱化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信仰危机论”并非信仰现状的实质,学生的信仰健康、正确,但自身意识不足,大部分学生沒有表现出对正确信仰的迫切需求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渴望。(2)受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浅薄,态度淡漠,不注重精神生活,这影响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表现出对真理正义的淡漠。(3)理工科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正确的信仰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极大关系。理工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反映出了目前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不足,重形式轻内容,重科研轻教学,重程式轻实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科研教学比较滞后,空洞,缺乏说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亟需加强。

【参考文献】

[1]黄景娟.高职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4):109.

[2]毕海燕.在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127.

村信仰调查报告 篇8

liuzhihuang

关于景阳社区宗教信仰的社会调查报告

在土家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宗教信仰及宗教文化是土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信仰及其宗教文化随同土家民族一样经历了急剧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土家地区的宗教信仰及相关的宗教文化现状又怎样呢?

下面是笔者随同大学生哲学社会科学学会组成的考察队到宗教信仰较浓厚和保存较完整的建始景阳有关宗教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景阳地区的概况

景阳位与巴东、鹤峰、恩施、宜昌等地交界,清江中游在此经过,因有建始第一雄关——景阳关而出名。辖区范围包括10个管理区,33个村。考察队新到的是宗教较为浓厚的挖角管理区孙家坪村和草尚管理区五花寨村。

挖角管理区位与建始官店、恩施红土、鹤峰交界,解放前是官道必经之地。也是通往鹤峰、桑植的古盐道,是重要歇息地,改革开放后,随着建官公路的修建,以及通往鹤峰、四川等地公路的建成,此路也逐渐冷落。但这种流动性很强的地方突然冷落,使的多元宗教及其宗教文化逐渐地保留下来。

草尚管理区位于清江河畔,西有眼羊口,东有田峡口,是清江流域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连结鄂西文化与中原文化的重要桥梁和黄金地带。随同其它文化一样,此地的宗教信仰及其宗教文化也经历了急剧的演变;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也呈现多元的格局。由于地区的原因,这种影响和多元结构至今保存较好。

景阳地区的居民较为复杂,土著居民多为向、黄、刘、冉四大家族,其它众多小姓多为清代以来陆续迁来定居。景阳河有较优越的自然环境,相对大的人口密度、数量,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已成为特定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历史上景阳河大户多集中,掌握着当地较多的土地、金钱等经济资源,还与官府、土匪勾结,把持当地的政治资源,区域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较巩固和完善的区域性精神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较完备的精神文化系统,这里丰富而有区域特色的宗教信仰及其宗教文化已成为当地精神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宗教文化及宗教信仰结构

景阳地区宗教文化以道教、佛教为主,伴随着关天主教等其它宗教信仰的存在,呈现“多元两体”、“花开两朵”、“各表几枝”的宗教结构。佛教主要盛行于草尚、景阳、凤凰等地。道教主要盛行于挖角、楠木等地,但这种盛行不是绝对的,盛行道教的地方有佛教、巫教的存在;盛行佛教的地方也有巫教和道教的存在,这种“互动”的宗教结构形成了较完备的宗教文化系统,同时也使巫教、佛教、道教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存在。道教、佛教无论是从盛行的区域和信教的人数来说,都占据着大部分,成为当地宗教的主流。

同道教、佛教、巫教相比,天主教有其固定的区域和人群,景阳麻札坪教堂是当地重要天主教堂和教徒精神寄托的地方。(现已破坏无几,只留下残壁断垣)据当地老人介绍,麻札坪教堂修建于20世纪初,相传为比利时人所建。麻札坪教堂的修建和天主教的存在,是在鸦片战争后,殖民主义者文化侵略沿清江(长阳——景阳——利川)一线宗教渗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恩施沙地的天主教堂、鹤峰天主教堂,形成了恩施地区天主教的主线。

巫教同道教、佛教、天主教相比,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信仰,没有固定的盛行区域,而只是零星地存在于某些区域中,同时也受道教、佛教的同化较为严重,成为道教、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土归流”前,巫教是当地宗教信仰的主流,伴随着中原地区的道教和国外的佛教、天主教的传入,巫教逐渐被同化,因此巫教逐渐被冷漠。到了近代,社会的进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巫教濒临灭绝,只是零星地存在于某些区域和其它宗教信仰中。完整、系统的巫教及相关文化系统几乎不存在。

三、当地宗教及宗教文化的起源

“景阳河传统的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前的传统社会主流是一致的”(1)。只是在当今社会主流中有剧烈的演变,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被打成碎片,从中不难看到当地原始信仰鄂西土家民族几乎是一致。东汉传说中的青水(今称清)是方廪君的发祥地(2)据考证最重要聚地是山(今长阳)和盐阳(今恩施市),而景阳地区是两地水道、隧道的必经之地,是自然环境最优势的谷地,也是蛮族长期聚集生活的主要地区之一。因此在“改土归流”之前乃至今天,敬贵白虎、崇拜廪君、乐山、乐水也成为当地精神文化系统中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景阳地区的图腾崇拜则是对自己民族祖先的崇拜。通过缅怀代代祖先的业绩,增强民族群体意识。实际上崇拜和信仰的就是他们民族自身,以此来维护家族、民族团结。增强血缘家族和民族地系的凝聚力。这些是当

时生产力和改造自然能力极低情况下一种群居生活的反映,这在巫教和以及人死后的丧礼“撒尔嗬”中可以得到集中、具体的体现。景阳地区土家人信仰中断表现出来的群体意识,民族忧思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丰富的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宗教及信仰产生的历史根源。景阳地区土著人的群居意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当时社会生产力以及自身改造自然能力的局限性,为巫教以及其土生土长的信仰创造了土壤和温床。

“改土归流”后,随着外来人员的大量迁入,以暨景阳地区身身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原文化大量传入,不仅使农耕、饮食、建筑、服饰、礼仪等文化得到了大量改变,同时也影响到精神文化系统,使宗教信仰及其宗教文化结构、内容、形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原地区盛行的道教、佛教及相关文化也随之传入。加上官方和两种宗教信仰文化自身特点的原因,使得佛道两教在当地逐渐盛行起来,增补了在生产力、人民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进步情况下的思想信仰“真空”。寺庙、道观也大量的修建,景阳地区出名的有兴隆寺、凤凰观、狮子观、云雾观等。这些道观和寺庙是当时当地佛道盛行状况的具体体现。中原文化和鄂西土家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交通位置十分重要的景阳地区。这种影响尤为明显,加之当时当地占统治地位的巫教和其它信仰文化随着生产力和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在这思想和信仰的“真空时代”,道教、佛教的传入增补了这种思想和信仰的真空,逐渐同化着当地的巫教,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天主教是在近代随着外国殖民主义者入侵的一种文化、信仰和思想征服、侵略的手段。景阳地区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成为外国宗教渗透的重点,尽管有官方的支持,但毕竟民族信仰的力量太强和中西文化、宗教信仰的差距,使得天主教在当地的发展十分艰难,只是在局部地区因官方原因占有某些据点,而没有形成线,更没有形成面。但这种影响进一步完善了景阳地区的“多元”二体的宗教信仰及文化系统结构。同时也冲击了占统治地位的佛教和道教使得道教和佛教与当时当地的实际结合程度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来说,使得道教、佛教更具地方特色,逐渐成为具有鄂西土家民族特色的佛教和道教。

综观巫教、佛教、道教、天主教以及其它信仰,可以推断景阳地区和宗教来源有两种:一是土家人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是外来传入加以改造。成为其地方特色和适应性很强的宗教信仰。

四、景阳地区宗教的特点

景阳地区的宗教信仰除具有其它宗教信仰的普遍性以外,相比较而鉴之,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介绍的是景阳地区宗教信仰的特殊性。

1.很强的地方民族特色。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信仰,还是外来传入的佛教、道教、天主教,都具很强的鄂西土家民族特色和景阳地区的地方特色。土生土长的巫教和其它信仰就是古代土家人在改造自然中辛酸、艰难、奋斗和土家人群居生活的再现。“下里巴歌”、“撒尔嗬”等都反映的是土家人的生活和改造自然的奋斗历程。巫教中的“还诺言”反映了土家人的群居生活,生人向死人许下的诺言,由于某种原因忘却了,死人来缠生人,使生人的生活不顺利,身体患疾病等。于是举办仪式,通过“还诺言”的仪式使生人想起对死人许下的什么诺言,并通过仪式向他赔罪,从而使死人在天之灵保佑生人一路平安(景阳挖角龚镜淌介绍)。还诺言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土家人诚信、朴实的为人准则。道教、佛教以及天主教尽管是外来宗教,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在传入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改造,使其与当地民风民俗及土生土长的宗教信仰结合,使之具有强有力的适应性来传播和发展,后来传入的天主教之所没有像道佛教那样盛行,也许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笔者在采访道教中具有影响力的胡南轩中了解到:他们所信仰和传授的道教本体上是李老君所创的道教,但并非纯正的中原道教,而是加以改造,吸收了佛教、巫教以及土家民族信仰中的其它成分,成为具有土家民族特色的道教文化。道教中的“做打扫”“清策”就源用于巫教中的“单公子”腔调和歌词,采用“撒尔嗬”中的舞步和动作。在采访草淌、五花寨佛教班子中了解到,他们所信仰和传授的,也并非纯正的印度佛教以及中原佛教,也是经过土家地区的改造,吸收和借鉴了其它的宗教仪式、内容。比如其中的“清策”采用了道教和巫教中词和调,源用“撒尔嗬”中的动作和舞步。这种改造形成了不伦不类具土家民族特色的佛教以及佛教文化。

2.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影响力。宗教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从景阳地区的宗教信仰来看,它不仅与生活、个人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它是凝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民族的桥梁。在当时生产力和改造自然能力极低的情况下,宗教信仰成为联系全民族共同团结改造自然的桥梁和纽带。从景阳地区宗教盛行的范围和信教的人数调查中众多的认为,在科学和生产力进步的今天,宗教信仰固然有它的虚无性和欺骗性。但这种前人和祖辈所流传下来(前传后教)的东西和传统不能失传。同时也是生人对死人的一种思念和寄托,在寄托中求得平安,在平安中求发展。正是源于这种民族文化纽带使得景阳地区家教信仰和宗教文化至今保存完整,也正是这种文化心灵纽带,使得带有浓厚特色土家文化特色的宗教信仰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适应力。

土家族各种文化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也逐步得到改造,使传统文化具有了很强的现代性。景阳地区的宗教信仰在主旋律不变的情况下,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变化。伴随着生产力和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宗教信仰也随着理性认识和盲目的崇拜以及信任变成由怀疑到否定,最后重新确定,但这重新的确定前提是在不改变主旋律的情况下进行。巫教、道教、佛教以及其它信仰在传播和发展中“互动”充分体现了土家景阳地区宗教信仰的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的调整、变化的特点。也正基于这种特点,使得景阳地区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影响力。

3.景阳地区宗教信仰的现状。由于曾经一时的文化摧残,使得景阳地区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的现状并不乐观。据胡南轩、向庆洋老先生介绍,他们的仪式设备、工具、资料在文革期间大量被毁,被没收,但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今天,这种文化又面临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

伴随着鄂西少数民族的确立,土家文化面临一个新的被开发、被利用、被审视的契机。宗教信仰也不再受到严格的愿望制约和束缚,这种具有很强地方、民族特色的土家文化重新得到审视。同时也为这种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较为宽松的环境。这种契机使景阳地区的宗教信仰也不断地伴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由盲目的虚无主义逐步转向为社会发展服务,但在这种转变中,那些蕴含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精神等主旋律却依然保存。使得传统景阳地区宗教信仰具有了现代性的特征。这种转型和变化中,使其具较强的市场性。据胡南轩介绍,他们在人死后做法事等仪式,按照市场的工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但很少,主要还源于对他从事的宗教信仰和职业的爱好。

景阳地区的宗教没有也不带政治色彩,纯属一种完整的土文化组成部分。从向庆详了解到:“他们所从事和传播的宗教,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劝人行善,为人消灾等,不涉及任何政治问题。这也从另一方面来看,对当今依德治国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在市场经济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景阳地区的宗教信仰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除少数传播者和信仰人还能够承认这种土家文化的存在和意义。更有些人把这些做为显露自己富裕和炫耀自己的一种手段,真正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的人却很少很少。在采访结束后,胡老先生伤感的告诉我们:几年后,这种民族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我们衷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保存较完整,较少的一些宗教信仰文化。以上是笔者随同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会组织的考察队于五月一日和暑假两次到建始

上一篇:华人华侨博物馆参观心得下一篇:全国一村一品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