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法律信仰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筑牢法律信仰(推荐8篇)

筑牢法律信仰 篇1

坚定的政治信仰需要科学理论武装。理论学习愈深入,才能真懂真信真坚定,才能由理论认同转化为价值认同,由心理认同转化为信念信仰,才能付诸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够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就是因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的信仰,对科学理论有着强大的自信。他们在生死考验面前能够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在新时代,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重要政治任务,只有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提升理论水平、培养理论思维、坚定理论自信才能筑牢信仰之基。

高度的理论清醒来源于深入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更加崇尚学习,创新学习理念。当前,理论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只有更加崇尚学习,才能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面对多元化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要不断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强化全民学习理念和终身学习理念,将理论教育深入社会各个角落,贯穿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以进一步明确人生价值目标、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要强化主体性理念,不断激发学习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强化实践性理念,坚持时时学、事事学、处处学,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使理论学习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自身修养的行动自觉。

积极改造学习,创新学习载体。“学习强国”App学习的平台已在党员干部中得到广泛应用。轻轻滑动指尖,就能顺利浏览各种理论知识,要闻、时政、文化、人物、党史、科技、军事……令人目不暇接。栏目丰富、内容全面、功能齐全、实时互动,党员干部在此可以及时收听时政要闻,观看大片巨制,深刻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依托“学习强国”等全国性平台,建立理论学习的主阵地,打造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信息库,让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信息更加流畅及时、学习方式更加方便灵活。同时,着力推进“智慧党建”工作,积极组织实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理论宣讲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城市社区、建筑工地、车间厂房,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党员群众的理论需求。

持续深化学习,创新学习方法。理论学习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原原本本地学,踏踏实实地学,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学习要深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筑牢精神家园。理论学习要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将理论学习情况列入党员干部的工作考核和日常考核,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和创新性,要规范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奖惩工作,实现有管理的学习。要建立完备的学习制度,实现有组织的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真正成为基层理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推动者。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理论清醒,就得学深悟透,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通过理论学习的常态化、制度化,真正形成人人讲政治、人人讲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以高度的理论清醒助力中国这艘巨轮行稳致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宣传范文】二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支撑我们改革开放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确保推进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同频共振,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向发力。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根植于中华民族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扎根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以及由此所铸就的改革开放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信仰、信念、信心,是支撑改革开放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求我们进一步增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确保推进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同频共振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它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在于它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而显示出科学思想的理性伟力,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的信奉敬仰和坚定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同样体现在对于改革开放的科学揭示和理性思考。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已经看到了改革开放思想的端倪。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的全球化思想,孕育着改革开放的思想渊源;相比于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社会主义的直接实践者,列宁对改革开放的论述更为直接:“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以及“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的论述,也预示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的萌芽。邓小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改革开放思想渊源和思想火花,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是成功促成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的总设计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积极局面,也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改革开放跋山涉水的任务更重。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强化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及时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求我们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确保推进改革开放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在内容上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逻辑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本质上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中,道路自信是前提,理论自信是基础,制度自信是保障,文化自信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40年改革开放,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就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效验和证明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号召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实践基础和实践依据。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历史;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就是一部改革开放从提出、推进到深化的历史。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形成了作为其理论形态的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并形成了作为其理论形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作为其理论形态的科学发展观。所有这些,都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新布局和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行动指南;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改革开放新创造新突破新成就,汇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动能新优势新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新时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注解了推进改革开放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的历史进程。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求我们进一步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确保推进改革开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向发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是国家强大梦,也是民族复兴梦,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其中,对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至关重要。这个信心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士气,促使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实现伟大梦想作出自己的贡献。对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不仅根源于现实中国,而且根源于历史中国;不仅根植于物质中国,而且根植于精神中国。同样,对改革开放的信心,也是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伟大梦想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统一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身上,这是确保推进改革开放与实现伟大梦想同向发力的精神源泉。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进一步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这个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传承、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弘扬中国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鞭策我们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开放的精神力量。凝聚中国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可以用近14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推进改革开放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需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向发力。伟大梦想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依靠劳动来创造、依靠进取来铸就。伟大梦想还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拼出来、干出来。伟大梦想也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依靠恒心和韧性来支撑。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改革开放是一场拉力赛,上一代人也要为下一代人赛出好成绩。接力跑与拉力赛需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伟大梦想为改革开放提供导航,改革开放为伟大梦想提供动能。

【思想宣传范文】三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正式印发,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成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内政治生活状况的集中反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以下几种错误倾向,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

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所在,决定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讲政治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和法宝。自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之后,什么时候强调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并加以落实,什么时候党的领导就能步调一致、团结统一,党所领导的事业就能兴旺发达、所向披靡。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涉及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政治信仰、坚强的政治领导、强劲的政治意识、过硬的政治原则、坚定的政治立场、敏感的政治警觉、高度的政治清醒、严肃的政治纪律、严格的政治规矩、高超的政治能力、端正的政治行为,等等。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遵循。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党内政治生活还程度不同地存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不强的问题还时有表现。有的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规矩等方面存在偏差,有的干部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如此等等,这都是在政治上出了问题。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就要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夯实思想根基,解决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思想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政治问题;就要在干部工作中体现政治要求。2019年3月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要求,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这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在选人用人方面的最新要求;同时,还要有问题意识,找到病灶、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清除病根,不断增强政治抵抗力和政治免疫力,着力解决纪律性、规矩性、风险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政治问题。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创新、不讲活力、照搬照套的倾向,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网络迅猛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而且不断点燃人们对于未知领域和未来世界的诸多希望。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生活应该体现当今时代的时代特色、彰显信息社会的信息特点。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如果不能适应这个时代,都要被这个时代无情淘汰。从这个角度讲,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要求。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的地方党内政治生活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不讲创新、不讲活力、照搬照套的倾向,党内政治生活时代性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就拿媒体传播来说,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等多种形式,信息流动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体现的是一种“信息爆炸”的发展态势。因此,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仅是我们党增强网络空间和新兴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我们党创新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使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充满活力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智慧党建”是集党的政策解读和宣传、党员管理和服务、组织建设和管理、组织生活和发展、党务工作和要求、党建管理和资讯、在线党课和考评、作风建设和纪检等为一体的智慧化平台。“智慧党建”可以让党旗在“云端”高高飘扬!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原则、平淡化庸俗化随意化的倾向,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

原则是我们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准绳。讲原则、重规则,不仅是现代社会待人处事的基本遵循,也是政党自身形象的重要体现。在党内原则问题上退一寸,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松一尺,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就有可能损失一丈。从这个角度说,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遵循。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程度不同地存在不讲原则、平淡化庸俗化随意化的倾向。比如,在涉及重大方向性问题发生后,没有是与非、对与错的明确区分,当“声音哑巴”“观点聋子”,导致干部和群众失去方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按原则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是前提,按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是基础,按原则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是关键。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基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背景下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更是我们当前必须遵循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要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提高“三会一课”质量;要落实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主题党日等制度;要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使党内生活庄重、严肃、规范。

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一团和气、评功摆好、明哲保身的倾向,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斗性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战斗性不仅表现在与资产阶级等反动势力的斗争中,而且表现在党内矛盾的处理中。正如恩格斯所言:长期掩饰党内矛盾是不可能的,这些矛盾总是以斗争来解决的。只有克服党内矛盾才能使党健全和巩固起来。作为一个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内部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正常的,运用斗争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矛盾和分歧也是正常的。因此,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遵循。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有的地方党内政治生活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一团和气、评功摆好、明哲保身的倾向。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地方和单位存在“批评上级怕被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又担心丢面子”的情况。有的地方和单位将民主生活会开成了套话和空话多、实话和真话少的茶话会、联谊会、表扬会,批评留半句、会上哈哈哈,只栽花、不栽刺,这完全违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用意和民主生活会的初衷,究其根源,还是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利益所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就是要坚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勇于“真刀真枪”地思想交锋、敢于“动真碰硬”地揭短亮丑,旗帜鲜明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以真正达到统一意志、增进团结的效果。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选拔任用条件”之一就是,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这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在选人用人方面的最新精神。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列席指导、及时叫停、责令重开、整改通报等制度,积极发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的指导、监督、纠偏和查处功能,让民主生活会更好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功能,让参与党员的战斗员职能得以充分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就是党内政治生活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

【思想宣传范文】四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媒体发展规律,作出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指导、亲自推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科学回答了全媒体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一系列战略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守正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把握好守正创新中“定”与“变”的辩证关系,在坚守正道、改革创新中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努力赢得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战略主动。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以坚守初心使命之定,引领信息时代之变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用48个字概括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这既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前行号角,也是初心所在。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塑造全新的媒介环境,加快融合发展已成为主流媒体革新图存的必然选择,成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由之路。然而,媒体融合发展绝不是为了简单吸引受众、增加收入,归根结底是为了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媒体融合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要通过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主流媒体既守方向、守立场、守根脉、守底线,又实现新作为、激发新活力、展现新面貌,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以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之定,引领一体化发展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媒体融合发展必须把巩固主阵地、占领主战场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实施移动优先策略,加快主力军向互联网主阵地挺进。近年来,福建日报社、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加强“新福建”、“海博TV”等移动客户端建设,搭建报台网端微融合联动的融媒体云平台,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媒体融合发展是最大程度解放和发展新闻生产力,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我们要坚定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强流程优化和平台再造,深入推进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要积极参与“学习强国”平台建设,做强做优“新福建”、“海博TV”等移动传播平台,增强用户粘性,使这些平台成为人们学习教育和获取信息的“资源库”、“掌中宝”。要优化调整媒体结构布局,对那些已经没有受众的传统媒体,坚决实施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产能,让资源力量集中到媒体融合发展上。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巩固拓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战略工程。目前,福建所有县级融媒体中心已全部挂牌运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机构、内容、平台、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技术平台,推动新闻信息与政务、服务紧密结合,让县级融媒体中心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以坚持内容为王之定,引领形态样式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随着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内容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生动。但无论传播形式怎么创新、媒体形态如何变化,内容为王仍是不变的法则。只有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主流媒体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站稳脚跟、保持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福建主流媒体始终把生产权威信息、优质内容作为看家本领、贯穿于融合发展之中,推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重大报道,打造大型政论节目《中国正在说》,涌现出《有梦的地方就有福》等一批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内容生产能力、聚合能力、传播能力不断增强。

内容生产不仅要提升质量,还必须适应新环境新条件、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我们要始终保持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提高议题设置能力,既做“大餐”,又做“小吃”,用正能量充沛的优势内容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同时,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意识,提高新兴媒体的内容原创能力,增强短视频生产和传播能力,打造更多群众喜爱、刷屏热传的现象级融媒体产品,使正面宣传新起来、快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以加强自主创新之定,引领技术革新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在应接不暇的技术革新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只有保持自主创新定力,打造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传播平台,才能真正掌握媒体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早在2000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就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决策,开启了福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近年来,福建将“数字福建”建设的经验和成果运用于媒体融合发展,加快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步伐,实施智能传播工程,加强对全息影像、4K、VR等新技术的运用。

面对信息革命风起云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主流媒体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主动拥抱、及时跟进,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把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充分运用到新闻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反馈各环节,集中主流媒体、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优势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为融合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时,要严控风险,加强对互联网前沿技术带来风险挑战的专项研究,做好技术储备、安全评估和有效应对,做到趋利避害、确保安全。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以把牢方向导向之定,引领体制机制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各级宣传管理部门要改革创新管理机制,配套落实政策措施,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可以说,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导向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根基,不管技术如何发展、媒体如何变化,这一原则必须始终坚持、毫不动摇。近年来,福建坚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着力把导向要求落实到所有具备舆论功能和社会动员能力的新闻媒体和传播平台,贯穿于采编发流程再造、人才队伍转型等体制机制改革的各环节。

新闻舆论阵地延伸到哪里,媒体改革推进到哪里,党管媒体原则就要落实到哪里,导向管理就要跟进到哪里。我们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牢记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全面落实“两个所有”,坚持一个标准,实施全平台、全流程治理,真正实现管内容、管行为、管主体的有机统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步推进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人事制度、薪酬分配等体制机制改革。要以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为契机,培养一批融媒体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推进媒体融合,既要有定力、尽全力,也要善借力、强合力。要借时代大势之力、中央重视之力,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资金保障,凝聚各级各部门之合力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为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思想宣传范文】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党的领导的性质、地位、作用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一个最重大最鲜明的论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重大科学论断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宝贵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辉煌历史的理论结晶。只有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不动摇,才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最本质的特征”具有历史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历史必然性。

从历史发展进程看,我们之所以能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成果,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走向民族复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科学回答了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推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实很明显,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其发展成就既举世瞩目又来之不易,是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政治担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奋斗得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拓前进。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不可能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中华民族不可能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最大优势”反映人民意愿、经受实践检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深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自己的领导始终遵循客观规律、反映人民意愿、推动实践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旺盛生命力、巨大优越性的根本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的。不论是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是各方面体制机制,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确立和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发挥这一最大优势,从而有力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不偏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了谁”这个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回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过的路,无论是战胜特大洪涝灾害,还是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无论是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还是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优越性。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不可能经受住那么多风风雨雨甚至惊涛骇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在国际社会得到那么多有识之士的赞誉。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不动摇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不动摇。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当之无愧、实至名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归结起来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果,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所形成的领导地位。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必须始终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只有确保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才能通过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才能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使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进而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筑牢法律信仰 篇2

关键词:法律信仰,党性修养

0 引言

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已经没有一种规范能够独立行事发挥作用。法律与党性也是如此, 一个是坚守底线思维、一个是塑造崇高理想, 如果能将两者互联互通, 那么无论是对党性修养的养成还是法律信仰的布道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法律信仰与党性修养

信仰, 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 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1]。法律信仰就是指人们内心深处对法律精神产生高度的认同, 并以法律原则、法律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要完成这种精神上的认同一方面需要社会个体产生共同的法律需求, 另一方面法律还能反映并保障这些需求, 才能使个体价值逐渐趋同于法律价值, 进而使公民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法律的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基础需求, 它不仅仅是精神层面也作用到物质生活, 并且这种基础需求具有普遍性和趋同性。正是这种普遍与趋同才能使个体意识逐渐汇聚成为一种共同的精神信仰。但是对于公民个体而言, 他们的需要多是自私的, 想要满足大部分人的愿望, 我们就需要从个体中剥离出来, 形成一个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标准, 这就是法律。因此, 法律要成为信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法律需要强有力, 能够实现公民公平正义等基础性需求。二是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 是实现人们基础性需求的最强保障。就好像古代人们的图腾崇拜, 当穷尽人力都无法实现需求时, 只能寄希望于精神上的强大力量, 对需要有多么的强烈, 这种精神力量就有多强, 这就是信仰。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 也是阶级性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现, 是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作风、纪律等各方面要素的综合反映。[2]它是一个政党本源性的力量和吸引力。可以看出党性针对的不是个体的基础性需求, 而是政党的最高价值理念, 而一位合格的党员需要在个体上映射这种价值理念, 这就使得党员兼具了人性与党性的双重身份。党性要求党员首先是从党的立场出发来规制自己的行为, 而非从自己的人性出发来思考自己的行动。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因为从人性出发当然希望宽待自己、苛刻他人, 但是从党性出发又要求党员苛求自己、宽厚他人。所以, 党员的党性并非是天生具有的, 并且已有的党性在岁月中也可能淡化甚至消弭。因此, 我们就需要通过党性修养来生成、磨砺、升华党性。党性修养也称作党性锻炼, 是指党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来坚持、巩固和升华党性的过程。包括了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修养、组织纪律修养和优良作风修养等部分, 并且党性修养还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 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党性修养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既是党性从不同时代中不断汲取新兴力量的过程, 也是从党性中抽取力量来反哺党员的过程。

2 法律信仰与党性修养交叉作用

老一代革命先行者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仍然历历在目, 但是当前我党面对的形势却已变得如此复杂。我们已经完成了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任务, 但是领导人民发展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又摆在了眼前。党性要以人性为基础, 党性是人类崇高精神的集中体现, 离开人性讲党性是空洞的, 苍白的, 只有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升华和超越才能成为社会的榜样和道德的引领。[3]因此, 在我们进行党性锻炼的时候, 很有必要将人性的因素加入进来, 而法律是对人性的反映和约束, 想要历练人性可将树立法治意识、法律信仰纳入党性锻炼中去。

2.1 法治意识薄弱影响党性修养

当下有一些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 将个人的“人治”凌驾于国家的“法治”之上。将法律看作是自己的工具, 有利于自己的时候就执行法律, 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就对法律视而不见。当我们的领导干部如果连人性最低保障的法律都敢突破、都能突破的时候, 那么党性的链条又如何对其设防呢?他们又怎么可能去自觉的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和保密纪律呢?所以, 在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下, 党员的党性修养也会受到影响。

2.2 守住人性才能守住党性

人性是党性的基础。人性是为人的个性, 党性是为政的特征, 人性与党性之间并无沟壑, 而是互联互通的, 人性优良的人并不一定党性坚强, 但人性恶劣者其党性必然不坚。所以当我思考党性修养的时候不但不能把人性排除在外, 还应当成第一要素和前提, 否则我们都是在假定党员人性一定优良的前提下来提升党性修养。

党性是人性基础上的升华。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性除了自身的自然属性, 还包括了社会属性, 而社会属性的形成有一定的过程, 这也意味着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可以随着社会的影响浮动, 这也使人性升华成为了可能。党性的产生可以通过党员对政党党性原则、宗旨充分理解, 达到高度的认同, 从而将自己原始的价值去靠近党性的价值观, 使人性得到升华, 上升为党性, 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3 提升法律信仰易于守住人性底线

人性是法律产生的依据。对于人性有人认为性本善, 有人认为性本恶, 有人认为有善有恶, 也有人认为无所谓善恶。性本善者认为人出生时犹如白纸一张并无太大差别, 但是后天使人产生的变化, 为了维护人性中的善意才产生了法律。性本恶者认为人都是自私的, 所以人会做坏事, 而为了防止人们行为出轨, 所以需要制定法律。无论恶与善, 都可以看出外化出不同行为的人性是法律产生的依据。

法律是坚守人性的顽石。道德、宗教、风俗、纪律、法律等社会规范都是控制人性的方法, 但是无论是扬善还是惩恶, 它们的综合强制力都弱于法律。道德、宗教也可以约束人性, 但是其对人性的约束只是思想层面的, 并且宗教和道德往往作用在劝善, 在惩恶方面显得有点无力。法律则不同, 它不但能对人的思想层面形成枷锁, 还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它不但能够劝善, 还有极强的惩恶功能。再者, 由于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 它对人们行为的强制执行力比风俗、纪律要强得多。综合起来, 法律无疑是坚守人性的一道有力防线。

2.4 党性修养能提升法律信仰

党性修养的培养并不比法律信仰的培养难。如果说党性修养较难养成, 是因为党性修养是对党员的特殊要求, 是在人性基础上的更高要求, 是对人性的“苛求”, 所以它不能自己产生, 也不能轻易提升。那么作为来自于人们内源性需求的法律信仰是不是就容易获得了呢?可以看到的是法律信仰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将法律视为信仰的人并没有理论上的这么多, 哪怕是从事法律行业的法律人。相反, 在战火纷飞、礼崩乐坏的时代, 有无数先辈们在崇高党性的指引下抛头颅捐身躯, 以身殉国。

3 将法律信仰融合进党性修养中

3.1 用法律信仰的强度来筑牢党性基础

加强法律理论学习。目前课程中虽然已经包含了法律的课程, 但多集中在行政法、宪法等单个的部门法方面, 虽然也开设有法治思维和执法能力方面的专题课程, 但是由于不成系统, 使党员将自身价值观贴近法律价值观的这一过程效果不明显。使得党员知法、用法、规避法, 这也是因为他们内心并没有对法律精神达成认同, 当然也不能形成法律信仰了。而没有信仰的支撑, 法律对其人性的约束力当然也会减弱。

3.2 用党性修养的高度来引导法律信仰

以党性修养点拨法律信仰。一个党性薄弱的人其内心不一定没有法律, 而崇尚法律的人其党性修养也不一定坚强;但一个党性坚强的人其漠视法律的可能性往往较低, 而一个践踏法律的人其党性也必然不强。党性修养与法律信仰之间内在的联系是党性与人性, 党性坚定的人本身对人性就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易于接受理性思维, 当然也比较容易接受法律, 当我们从党性的高度去俯视人性的时候, 许多疑惑也迎刃而解。

以党员作为法律信仰的传播者。法律信仰的传播需要人来引导, 而这些引导人需要具备法律素养, 广泛的影响力, 能够作为榜样。而我们的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有能力也有义务, 当然义不容辞。纵观依法治国理念的传播, 犹如春风吹开了全国法律信仰的花苞, 其引领力量和传播的速度、扩散范围有的时候比专业法律人对法律信仰的传播要有效得多。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1.

[2]叶笃初等主编.党的建设词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9.

播种法律信仰的人 篇3

一年多热线咨询的经历使佟丽华开始认真思考:当孩子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谁来保护他们?同时也让他意识到:一些不公案件以及不良社会风气正在影响着许多未成年人对法律的信心。

1999年4月,佟丽华作出了一个改变他生活轨迹的决定: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在北京市丰台司法局的支持下,成立了“丰台区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随后又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民办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以及第一个全国性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协作网。几年来,这个“中心” 已经免费为维护未成年人权利直接办理案件100多件,并为10000多名未成年人及其父母、亲属提供了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而这个“协作网”已经拥有了1600多个志愿律师。

为了实现理想,为了未成年人维权事业,佟丽华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以及他仅有的资金,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倔强的他甚至低价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很多人质疑:佟丽华这样的付出值不值得?佟丽华理智地回答:“选择未成年人维权事业,不是凭着一时冲动,我的目标不仅是办理几起案件、做好人好事,我是希望推动中国未成年人权利保护事业的发展,能够让更多未成年人权利得到保障,感受到法治带给他们的平等和尊严,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民主和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

人们称他是“在未成年人中播种法律信仰的律师”。

英雄上榜理由

超人指数:★★★★

在许多少年儿童心目中,佟丽华就像是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他送被父亲遗弃的两个小女孩回到家乡广西,并妥善解决了她们的生活、学习问题;他让一个扬言要去复仇的16岁女孩冷静地回到和美的花季;他为一个差点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辩护,使他获得缓刑后能继续在学校接受教育……一个公益律师,让人们肃然起敬。

威望指望★★★★★

2005年,佟丽华以“公益律师”的身份当选由中宣部、司法部等部门联合推出的“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孩子们高呼着:我们支持你!我们相信你!

操劳指数:★★★★★

这位70年代出生的铁血男儿,如今已有许多白发,他每天都像陀螺般转个不停。他为了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卖掉了房子,居无定所地生活着。

关键词

理想

佟丽华说他是个“非常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曾有个孩子对同学说:“以后你爸你妈再打你,就去找佟律师!”这让佟丽华很欣慰,他的理想就是用实实在在的努力让青少年懂得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理智

面对诸多荣誉,佟丽华每天都在思考:明天应当做什么?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这些年来,佟丽华和同事们不仅提供咨询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还在法学研究、组建协作网、参与立法、为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他深知,冷静理智的头脑是一个法律工作者必须具备的。

倔强

法律信仰的名言 篇4

2)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3) 权力导致腐败(或者专制),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专制)。

4) 以权力制约权力!

5) 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语)

6) 法乃善良公正之术”(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士)

7)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8)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比尔

9) 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10) 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11) 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12) 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13) 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作家 哥尔德斯密斯

14) 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15) 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16) 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17) 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18) 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19) 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申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 篇5

: http://kc.offcn.com/general/178/17773/

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

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 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是否真的信法? 法律信仰的表达,是指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和自觉自愿的依归;法律信仰的实质,是它对公平正义理念的维护和对公民基本人权的保障;法律信仰的标识,是它深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灵深处;法律信仰的践行,意味着公民应当知法、守法,并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法治社会的建设。

法律如何才能成为全民自觉的信仰? 首先,这信仰源自民主立法的参与。

人民大众是立法的主体,他们的立法参与是立法正义价值的崇高体现和有效保障。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多元的社会,不同的社会群体,自有其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意志主张。如何保障民众的民主权利,拓展立法的民主参与,建立通畅的表达渠道和有效的参与机制,在民主法治的框架下,将那些不同的诉求、取向和主张,协调、凝聚、提升为法律规范和国家意志?我们必须清醒,扩大民众的立法参与,既是一个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过程,也是一个将法律精神潜移默化融入民众思想观念的过程。

在民主立法的巨大进步中,不可否认,我国立法中依然有待彻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消除“国家立法部门化,部门立法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的现象。

其次,这信仰源自法治环境的熏陶。

法律信仰不是被灌输出来的,被教导出来的。人们更多地是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生发深刻的感知、与政府官员的互动中获有现实的引领。

我们不能无视官场腐败对民众心态的伤害:官商勾结,巧取豪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百姓由激愤而无奈而麻木;我们不能无视上访乱象对法治思维的误导:“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直接刺激访民的抗争文化和投机心理;我们不能无视行政暴力对公平正义的挑战:强征土地强拆民宅在城市化浪潮中一再上演,导致群体性事件接踵而来;我们不能无视官员雷语对法律信仰的亵渎:“我就是法!”直接挑战社会的底线和百姓的常识„„

权大,还是法大?我们绝不能再掉入另一个陷阱:拳大,还是法大? 再次,这信仰源自司法公正的彰显。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失守,社会难免陷入“以暴制暴”的困境。这也就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的:“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其恶果甚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只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却是弄脏了水源。”

毋庸讳言,民众对当下的司法状况多有不满。一些法官缺乏最起码的法律敬畏,丧失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批条子,打招呼,跑关系,权大于法,钱重于法,情过于法,甚至甘心充当黑社会的保护伞,导致同案不同判,出现一起又一起的冤假错案。本来,走进法庭的那些弱势无助的受害者,都是把法律作为维护自身尊严和合法权益的最后一线希望,在他们的意识中都把法官想象为公正无私、惩恶扬善的拯救者形象。司法腐败,不仅严重地动摇威胁着法律的平等性、权威性,也极大地扭曲消解着人们的公平观念、法治意识。

司法改革已经敲响鼓槌,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提升法官专业素养,落实审判独立原则,就是要努力让民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建设人人有责。

今天的社会,已经从集体主义的遮蔽中再现个体,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发展都是不可忽略的。我们已经拥有了人格的独立和发展的自由。但是,这独立有其社会的支持,这自由有其法律的边界,我们不能生活在原子化、丛林化之中。今天的社会,已经从意识形态的高扬中解放利益,每一个百姓的利益诉求都是不可置换的。但是,利益的潮水并不能漫过法律的堤坝,财富的追求也不能湮灭道德的光照,我们不能沉湎于社会欲望的极端化、暴戾化之中。今天的社会,已经从阶级斗争的极致中回归法治,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必须保障的。依法抗争,合法维权,本来就是公民的权利和法治的践行。但是,如何在多重社会矛盾多样利益冲突中,将这种维权抗争纳入法治社会公共秩序的建构之中,更好地释放这种维权抗争对于治道变革、社会进步的良性效应,还是需要求解的问题。

筑牢法律信仰 篇6

浅谈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法律制度建设问题

本文根据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实际,提出管理宗教事务需要法制化,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法律制度的内容、原则以及调整的对象、方法和目的.

作 者:马继军 作者单位:青海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刊 名:青海民族研究 PKU英文刊名: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年,卷(期):12(1)分类号:B91 D920.0关键词:少数民族 宗教信仰 法律制度

筑牢法律信仰 篇7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与法律信任是什么关系? 本文认为法律信任是法律信仰的初级阶段。法律信仰是我们的终极法律情感, 但就我国的具体社会环境和文化基础而言, 建立法律信任就比建立法律信仰更为实际, 也更加适合我国当下的法律现状。

一、法律信仰与法律信任的关系

在阐释法律信仰与法律信任的关系之前, 我们必须理清信仰与信任的关系。信仰就是你的信任所在, 但与信任不同, 信仰同时也是你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信任是产生信仰的前提, 而信仰是对信任的进一步升华。信任的产生相对信仰是比较快, 也是比较容易的。这种信任可能仅仅需要若干次满意的交易或者服务就可以建立, 同样, 这种信任也可能因为几次甚至于一次瑕疵交易而瓦解。这就说明信任是相对不牢靠的一种心理依赖。而信仰就会有所不同, 它的建立绝对不是简单的几次交易就可以做到的, 它需要经过人们反反复复数年、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思想确信。同样, 信仰的改变和瓦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只有在人们产生新的信任之后反复强化这个信任, 长此以往将这种信任上升为信仰。

因此这里所说的法律信仰不仅仅是信仰的问题, 更是一个理性选择的结果[3]。理性的选择是经过批判性反思后的肯定和认可。理性选择信仰的过程是借助于一系列的社会实践、生活经验和个体感知, 从而不断强化某种真理感, 以至于大家都认为这种真实感就是真理本身, 从而谁也不会再去怀疑这个过程、质疑这个结果。树立法律信仰具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法律认同; 第二阶段法律信任; 第三阶段法律信仰。这三个阶段虽然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性, 但是它们在空间上是并存的, 不存在绝对的割裂。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关系为例, 一方面, 只有在法律认同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法律信任, 法律信任是在不断加深法律认同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另一方面, 在形成法律信任后会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的认同感, 强化法律认同。

二、法律信任的构成要素

法律信任主要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 法律知识。这里的知识既包含现有法律条文也包含法律基本概念、原则、理念等。但这绝对不是说让每一个公民都做到一个专业的法律人这样的水准, 但是人们必须对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 至少在面对法律时不是一种无知的状态。就像现在很多的法学专业生一样, 他们并不是对于所有的法律条文和法律理念都烂熟于心, 但即使面对他们不知道的法律条文, 他们不会感到茫然无措。讨论至此, 笔者不免想要呼吁, 法学绝不只是一门专业学科, 它是人类共有的学科, 我们每个人不论专业、家庭、教育程度如何都应该将法律视为一门基础学科, 就像我们需要学习语文、数学一样, 我们也要学习法律。只有具备了一定科学的法律知识, 对法律具有科学、系统的了解才能为建立法律信任奠定知识基础。

第二, 法律感情。法律感情就是主体对于法律的依恋感、信任感和崇敬感。任何人都不会对一个陌生的事物产生信任感, 只有在获得一定法律知识并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才会对法律产生所谓的依恋感、信任感和崇敬感。

第三, 法律意志。意志, 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常以语言或行动表现出来。所以法律意志就包含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 主体希望遵守法律的心理状态; 第二个层面是, 主体在尊重法律的心理驱使下所做出的守法行为。

三、法律信任产生的基础

第一, 确立法律权威, 这是树立法律信任的观念基础。确立法律权威是我们树立建立法律信任的目的, 同样也是树立法律信任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方针政策的指引下, 树立法律权威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 那么就是何是法律权威呢? 法律的权威性是相对于其他社会规范而言的, 一方面当法律和其他的社会规范有冲突的时候要确保法律的优先性, 即优先适用法律规定; 另一方面法律的适用主体具有普遍性, 任何机关团体以及个人都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作为或者不作为, 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确保法律的至高无上性。

第二, 追求自身利益, 这是树立法律信任的物质基础。我国强调人们当家作主, 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所以国家的法律自然也应当服务人民。产生信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信任者相信被信任者对于自己是有益的或者至少说是无害的。法律信任亦是如此, 法律要想让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信任就必须保护人民的利益, 也只有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法律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广大群众都能参与到法律之中, 使法律变成全体人民的法律而不是个别群体的法律。

第三, 保障法律正义, 这是树立法律信任的价值基础。正义是法律价值论中一个非常基础的价值, 我们常说“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4]虽然每个人对正义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无论如何公平都决不能被排除在正义之外。而公平就要求相同的行为给予相同的对待, 这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恶法非法”是当今法学界公认的法律评判标准, 也就是说法律必须是正义的法律。

四、法律信任在我国的培养途径

法律信任是一个很中性的词汇, 任何国家都会有也都可以用, 所以很多学者在宣扬法律信仰的西方专属性时是非常武断的。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发展现状, 所以在建立法律信任时决不能一而概之, 要树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状况的法律信仰。

第一, 法律必须体现和谐理念。“和谐”是我国从古到今都在赞美和追求的一种状态。例如《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汉郑玄笺: “后妃说乐君子之德, 无不和谐。”; 李商隐《杂纂》: “诸妇和谐, 不嫌麤辣。”; 《晋书·挚虞传》: “施之金石, 则音韵和谐。”。当代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一次被广为应用, 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再到家庭之间的关系, 再到社会、国家的关系等等。

第二, 强化立法的协商机制。我国人口众多, 民族的多元化和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并且社会物质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使得我们国家的法律很难满足所有人群的利益需求, 那么究竟谁的利益该得到保护就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只有在立法的过程中充分听取各个民族和阶层的利益诉求, 在充分的协调下中和各方的利益, 才能弱化这种利益冲突, 将矛盾降到最低, 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第三, 注意法律的多元化。如上所述, 我国的人口现状较为特殊和复杂, 且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 各种社会矛盾频发, 仅靠在立法过程对各方利益进行协调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应该结合各地或者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 在宪法法律的指导下, 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规范性文件, 更加切实际有效的维护人们群众的利益。

摘要:法律信任是法律信仰的一个初级阶段, 法律信仰是法律信任的终结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而法律信仰正是依法治国的精神核心所在。但是法律信仰的树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法律信任就是法律信仰在当下社会的表现形式, 只有先行建立法律信任, 才能为最终的法律信仰奠定基础。

关键词:法律认同,法律信任,法律信仰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著, 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73-74.

[2]亚里士多德著, 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199.

[3]许娟.法律何以被信仰?—兼与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商榷[J].法律科学, 2009 (5) .

论实现法律信仰的思考 篇8

俗话说:“言必信,行必果”。惩罚作为国家法律的规定,既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信约,也是国家对社会的承诺,一旦违反法律的行为出现,必然根据法律的规定做出惩罚。面对种种违法行为,如果国家执法机关听之任之,不但使法律秩序被糟踏,也使政府失信于民为了建立一个有威信力的国家,我国的各个国家机关间应该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法治的发展。

关键词:信仰;法律意识;公正司法

有人曾说信仰就如同爱情一样,你无法强求获得,它必须基于人们的自觉趋从,身心的依赖。但这种“趋从”与“依赖”的基础又何在?18世纪末英国功利主义代表者边沁认为,避苦求乐乃真性,即人的本性是避苦求乐的,人的行为时受功利支配的,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幸福。一种我去遵守,却不能带给我任何益处,反而还造成自身痛苦的法律凭什么我就得去信仰?纵观中国的法治环境,老百姓不是不想去信仰法律,而是不敢去信仰。

法律条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是为了规范活着的人而不是死去的人。法律工具主义者把法律当成了僵化的工具、不变的教条。它违反了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是人类社会创造的客体,也是人类解放自身的工具,它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法律和人类社会主客体地位颠倒的情况发生。确立起人的主体地位和对法律制度的深刻反思。因此执法者执法过程中,不仅要熟记法律制度还要深谙法律的基本精神,如:“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弘扬正气、匡扶正义。”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所有权。“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如利大于害,哪怕违反了法律,也应该法外开恩,如害大于利,哪怕没有法律规定,也应该为民除害。虽然这带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但只要明确人民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立法主体,其实它就可以通过立法来实现。

想要实现对法律的信仰,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树立法权威,立良法

这就需要我们首先从法律产生的源头——立法上去探寻形成法律信仰的路径,所以制定良法是培育法律信仰最重要的一环。良法,必须紧扣本国实际,否则立法就是无本之木。毋庸置疑,当下国人法律信仰的缺失与我国立法的错位不无关系。众所周知,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确立,但我国的立法水平仍有待于完善。为此,我国立法必须立基于本土习惯上的博采众长,方能使法律信仰立地生根!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的法律理论与实践完善我国的立法,坚持为我所用,法律工具主义者把法律当成了僵化的工具、不变的教条,它违反了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是人类社会创造的客体,也是人类解放自身的工具,它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要避免法律和人类社会主体和客体地位颠倒的情况发生。确立起人的主体地位和对法律制度的深刻反思。因此执法者执法过程中应该考虑其对人民的“利”是否大于其对人民的“害”这一基本原则。

虽然这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困难,但只要明确人民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立法主体,立良法,树权威就可以通过立法来实现。

二、改善法律环境,正司法

公正是司法的灵魂,也是培育国人法律信仰的关键。有了良法,但司法不公,法律信仰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良法,即使司法公正,法律信仰亦是墙上芦苇。一次公正的判决并非仅仅是维护了受害人的权益,更重要的是它会通过横向传播的形式使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及邻居同事甚至其周围更多的人感受到法律的可信可敬。

普通民众是最讲究实际的,当他们认识到通过法律能够保护自身的切身利益,在其内心必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法律的信任与尊敬;同时当他们看到通过法律使侵害方得到应有的制裁时,也必然会给予那些试图以身试法者一种无形的威慑,使之不敢违法或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这也恰恰体现了法律的尊严。长此以往,千万次公正判决的百川归海才能逐步使法律信仰进驻民众心间。

尤其值得司法机关警醒的是,处于当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之快令人始料未及;监督司法公正的大众舆论是检验民众法律信仰的一块重要试金石,正则促进,负则阻碍。既然如此,如何保障司法公正才是问题的关键。

我认为,除继续坚决贯彻宪法之“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与任何个人不得干涉法院审判”这个原则规定外,法院和法官一是要把严于律己、拒腐防变、心中有天平作为恪守不移的神圣职责,二是要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尤其是媒体和人民大众的监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箴言应当成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保证司法公正的真实写照。

三、强化公民意识,重守法

法律信仰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如果把“法律”看作法律信仰的客体,那么法律信仰的主体无疑应当是人,不仅包括立法者、司法者、执法者,还包括数量众多的守法者。不可否认,前三者可能对法律信仰的客体影响成分较大,而守法者对法律信仰主体的影响成分可能更深。

当然,这并非说前三者不是守法的主体,恰恰相反他们更应该模范带头遵守法律的规定。不能因为其是法律的制定者、司法者、执行者就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更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对普通守法者的守法意识影响更为深远,诚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那么如何培育守法者的守法意识?我以为,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普法教育,注重送法下基层,尤其要把那些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到位,让普通百姓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守法,也就是让民众做到积极守法,而非被动型地消极守法。消极守法使民众畏法如虎,只有积极守法才能逐步培育公民的守法意识。

综上可知,让广大民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给他们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利益或不利后果,亦即对于受害人来说,通过法律维护了其正当权益,实现了其心目中的正义;对于侵害方而言,通过法律制裁使其承担后果,从而使之感受到由于自己的过错给自身带来的物质或精神损害。如此日积月累,就必然能够在广大的民众中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守法氛围,然后才能进一步升华为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法律信仰。

参考文献:

[1]丁小虎.法律的基本精神與当代中国法律的发展.上海:上海大学.2004

[2]匡扶正义是法律基本精神.发表于搜狐网.2013.08.18

作者简介:

上一篇:社会热点作文题目下一篇:2024秋季学期幼儿园教研组建设计划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