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风险防范措施

2022-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建筑工程风险防范措施

建筑企业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如今建筑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主观、客观原因导致的建筑企业风险防范成为建筑企业在竞争中获取优势的关键。本论文主要分析建筑企业常见风险类别,并根据风险来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字】建筑企业;风险;防范

1前言

风险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导致经济损失的现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客观存在性的特点。所谓不确定性,指风险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形式以及造成的损失的程度都是难以事先预料的;所谓客观存在性是指不论人们是否能够察觉风险的存在,它都有可能发生。建筑企业的风险按当事人可分为发包人风险、承包人风险和第三人风险三类。这三种风险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一起构成混合风险。本论文从风险因素方面对风险进行分类,并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

2建筑工程企业风险的特点

2.1建筑业企业风险的大量性和多发性

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巨大,可产生风险的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一方面建筑工程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因素极大,另一方面,随着生产的不断进步,新的机械设备、材料及施工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工程技术日趋复杂,又加大了建筑工程的风险,同时,工程设计、工艺等方面的技术风险和政策法律、资金筹集等方面的非技术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这就使建筑工程在每个阶段都蕴含着风险,而且部分风险是无法预知的,使得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强。

2.2建筑业企业风险损失的严重性

建筑工程投资巨大、涉及面广,在建筑物內活动人员众多,一旦建筑物出现倒塌,势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广泛,也间接给建筑业企业的声誉带来损害,而且,这种财产损失和声誉的损害并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恢复的。

2.3建筑业企业风险控制的政策依赖性

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行业与我国的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国家的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及行业结构调整都会给建筑业带来相应影响,使建筑工程出现改变工程同期、改变工程设计、建造权利、改变经营成本等结果。

2.4建筑业企业风险防范的多元性

每一项建筑工程施工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在建设过程中.它需要业主、协作单位、保险公司、中介组织等单位的共同合作,一个建设项目使建筑业企业与这些单位连成经济共同体,共同分享收益,共同承担风险,要使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建筑业企业需寻求这些单位的共同协助。

3风险防范措施

3.1提高避险意识,增强防险能力

提高风险意识。建筑施工企业各级领导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分析方方面面的风险,制定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做到在顺境中居安思危,在逆境中居险思变;善于预测风险,提前避险。要做好风险预测,把可能产生的风险分析透彻。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各方面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序,为实施风险决策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风险决策要慎重。为避免风险决策失误,要充分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合同签订要避害。在合同签订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研读条款,分析合同文本,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培育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在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感,使员工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员工风险管理意识,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3.2防范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制定全面、系统、动态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应随着内外环境因素变化、自身管理要求的提高,不定期进行调整,使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始终具有指导作用;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坚持对员工上岗前的培训,以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为主要培训教材。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的调整,应及时对相关员工进行培训;实施对员工执行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的检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没有被严格执行就形同虚设。开展不定期检查,督促员工责任性提高,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重视检查结果的整改落实措施。许多企业有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但普遍对整改落实不重视,规章制度失去

了权威性。

3.3转移风险

3.3.1施行索赔制度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无法预料的风险存在,风险的发生是导致经济损失与时间损失的根源所在,合同双方都希望能够转移风险。因此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施行索赔制度是一个有效的转移风险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在我国还未广泛推行。很多建筑行业对于索赔的意识不够,对于索赔的具体做法也不熟悉。所以,了解索赔制度对于转移风险的意义,掌握索赔方法,合理合法的进行风险转移是建筑企业应当实行的内容。

3.3.2施行保险制度

在一般招标文件中,通常会涉及到承包人承诺。我国的工程保险工作还没有同国际惯例接轨,但是也有一些关于工程险种、第三方责任险、施工机械设备险、人身伤亡险等险种的规定,设置了相应的条款。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本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加强合同文本的制定,还要完善必要的建筑工程保险章程与必要的法律规定。

3.4保留风险

保留风险又称自留风险,是指当无法避免风险或者可能因风险获利时,由自己承担所有风险的一种做法。保留风险可分为有意识保留、无意识保留风险。在建筑工程固定价格合同中往往还有一定比例的风险金,也就是对合同中潜在的明确的风险的处理基金。风险基金的多少取决于风险分析的结果及范围,一旦风险发生,造成经济损失都由风险基金支付。

4小结

以上主要是建筑企业常见风险及其防范,不可抗力的出现对建筑企业预防风险又提出了严峻考验。但只要我们针对出现的风险及时研究对策,借鉴和总结各种不同经验,并提出治理措施,同时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联,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并举,建筑企业无论遇到何种风险,都能将风险化解或将风险降至最低点。

【参考文献】

[1]高南.建筑企业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1(8).

[2]潘丽萍.试论建筑企业常见风险及降低风险的根本途径[J].科技信息,2009(23).

[3]郭敬宇,温丽红.浅谈常见建筑企业风险及防范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

[4]翟效民.建筑企业常见风险及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4).

作者:常松燕 李长晖

第2篇: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建筑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建筑不断完善。但是,建筑工程存在的风险问题呈现上升趋势。只有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障双方经济效益,避免出现责任不清现象。文章分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防范合同管理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防范措施

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筑项目不断扩大。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过程,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纠纷,只有加强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防范风险问题,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维护建筑企业双方合法权益。所以,建筑工程管理要围绕合同开展施工,确保合同双方遵循条款规定,进而降低施工过程出现的风险问题与纠纷,稳定建筑行业市场秩序,为建筑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1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1.1 有效避免纠纷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施工效率得到提升。但是很多建筑单位过度关注建筑施工效率,忽视企业内部管理,对合同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施工出现纠纷时不能及时解决,使建筑工程开展受阻。建筑工程出现纠纷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与资金,不仅影响建筑单位的施工进度,还会造成经济及信誉损失。合同管理可以规避风险问题,进而降低建筑工程纠纷率。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只有足够重视合同管理,才能避免纠纷问题对建筑单位造成的负面影响。

1.2 提升建筑单位施工效率

在合同管理过程中,有效的合同管理能够提升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全面管理施工过程,进而确保施工单位的进度与运营。只有将合同管理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才能更好地掌握施工现场进度,保障施工状态,确保建筑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只有根据合同条款实施,才能使承包方保质提效,以免造成施工延期现象。

1.3 管理建筑工程双方行为

建筑工程双方都必须重视合同管理,合同是双方的“君子协定”,用于规范双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行为。建筑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只有通过签订合同才具备法律效力。经过合同约定的建筑工程,受到我国法律支持与保护。双方加强合同管理,可以避免建筑工程出现恶意竞争行为,合理规避建筑工程风险,保障施工顺利进行,进而使建筑行业顺利发展。

2 合同管理风险存在的原因

现代工程管理的合作共赢首先体现在合同条款的公平公正。在制订合同时,如果存在的不合理项目与内容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就会对后续的合同管理造成影响,导致建筑工程存在风险。双方在合同签订前,要详细阅读合同条款,认真考虑不完善部分,如有需要修改的内容,双方应协商后再签订。对合同条款考虑不完善,一旦出现问题将容易引起争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在投标阶段不重视招标文件,不关注质量、工期、安全文明、付款方式、质量保修、签证变更、价格调整等重要条款的约定,对招标文件中的承包风险不加以全面分析考量,将给项目实施带来风险。对于模糊不清的要求没有答疑或现场勘察,对发包商提出的不合理条款没有仔细分析和探讨,为了先得到项目而盲目报价,这些都会导致合同签订存在风险,进而影响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

3 关于合同风险识别问题

3.1 签订合同风险识别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要关注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及是否具备承接该工程的资质,这是合同签订的基础。此外,还要注意合同用词,避免模糊不清的词语出现,导致在履行合同时产生歧义。例如,建筑工程的完工日期,“完工”和“全部完工”是有所区别的,只有规范语言,避免行文漏洞才能使条款生效,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保护。很多建筑工程存在跨境合作,对此要了解合作方的国情,加以研究条款中的疑问并给予澄清,只有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合理制定合同条款,才能避免双方经济受损。

3.2 合同履行风险识别

合同风险管理要關注合同中的变更问题,对变更问题及时作出书面修改。只有针对施工变化做出正确调整,才能确保工程顺利开展,使双方重视合同管理,认真履行合同义务,对变更条款足够重视,尽量避免施工出现意外情况。在合同签订期间,要注意相关签证办理,这是合同履行的重点部分,也是纠纷发生时的解决依据。同时,在维权过程中要关注维权时效,在有效的维权期间内,对欠款或进度未完成情况进行诉讼。在产生纠纷后,要保存合同原件,收集相关合法依据。只有合理依据,才能受到法律保护,使法院尽快做出裁决。

4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4.1 重视合同内容

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首先要重视合同内容的拟定。只有按照规范确立合同内容,才能规避建筑工程风险问题。在合同内容拟定方面,要针对特殊情况加以说明,参考相关合同范本拟定合同内容。只有合同标准、内容完善,才能避免纠纷问题出现。在签订合同前,还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建筑项目多个环节,并对风险进行预估,使合同条款清晰且详细。

4.2 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合同具有规范性,确保合同顺利实施。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需要相关单位加大对合同的重视度,避免合同引起纠纷。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要关注合同进度审批问题,对合同的权责问题加以明确,并在制度支持下对合同进行管理。确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人,能够提升合同管理能力,确保合同内容与管理效果。只有完善管理制度,才能使职工更好地为企业工作,规避工程开展过程的纠纷问题,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

4.3 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会使部分建筑工程出现违约现象,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有损失自然就存在赔偿,在合同签订内容上要针对此类问题加以关注。在合同内容上,增加违约内容,并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并对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加以管理。一旦出现质量不合格或工期被延误等问题,要进行相应惩处。只有明确合同施工管理问题,完善相应的索赔与奖惩制度,双方严格按照合同依据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按质按量如期完成。

4.4 风险的合理转移

建筑工程较为复杂,施工过程有很多不可控因素,需要针对风险进行合理转移。例如,一旦工程出现工期延后或质量问题,只有按照合同进行相应索赔,才能避免企业受损。要想索赔制度发挥作用,就要在合同签订期间任用专业人员,选择具有全面索赔能力的人才参与合同拟定,使建筑工程出现问题时,可以将风险合理转移,进而维护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使其受到法律的支持与保护。应用科学、合法的手段,对风险问题加以规避,使风险问题得到转移。禁止使用风险转嫁方法,将风险转嫁给承包方。可以利用现代保险体系,为建筑工程购买保险,增强建筑双方信任度,使整个建筑行业具有健康、持续发展能力。

4.5 适时应用法律手段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难以处理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避免企业受损。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要以协商为主,在协商不了的情况下及时收集有力证据,并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乏部分工程方借助自身有力的市场地位,对承包商进行压榨,很多承包商难以在工程结束后准时拿到尾款。针对此种现象,一定要在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寻求法律帮助,利用法律武器维护切身权益,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确保施工单位顺利实施工程。

5 结语

每个建筑工程的项目与环节,都是以合同制定为依据,只有在合同制定期间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才能避免建筑工程纠纷。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对整个施工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明确的合同管理,可以在一方受到利益侵害时,进行及时协商与调节。在协商不成后,能根据合同条款维护切身权益。可见,合同管理能有效防范与控制风险,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促进建筑行业持久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 考 文 献

[1]潘晓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处理及合同管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6):39-40.

[2]匙静.建设单位如何降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风险[J].智库时代,2019(11):54,64.

[3]邓文辉.试析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J].智能城市,2019(5):149-150.

作者:冯汝连

第3篇:浅谈建筑工程经营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随之建筑工程市场竞争也变得越发激烈。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具备建筑工程经营风险意识,对本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防范措施,避免经营失利给企业造成伤害,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本文首先将常见建筑工程的经营风险进行分类介绍,然后结合企业实际经验提出一些防范措施,给同行进行建筑工程经营风险预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浅谈 建筑工程 经营风险 防范措施

1 建筑工程的经营风险分类

1.1低价中标引发利润风险

现代工程建筑市场呈现竞争非常激烈的现象,而投资成本是招标方进行招标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建筑工程企业为了获得工程建筑机会,不仅要做到使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质量满足客户要求,还要尽量降低投标报价。低价投标模式的出现,虽然提升了企业中标几率但是也降低了企业效益。尤其是近几年内,取费标准降低的局势愈演愈烈。因此作为一个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如果不采取成本控制措施来削弱低价中标带来的低利润现状,就会引发进一步的利润危机。

1.2 巨额拖欠款带来财务风险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发包方拖欠项目工程款的风险。有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拖欠工程款情况严重,我国各类建筑施工单位年总拖欠款能达上亿元,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所占比例较大。发包方脱产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款,造成工程施工单位财务风险,使建筑工程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开、不能及时归还银行贷款等问题,给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负担,直接影响着施工单位的生存发展。导致拖欠施工企业巨额工程款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建筑工程建设施工市场的法制建设不健全,沒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企业间的交易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而造成交易市场秩序混乱,导致拖欠工程款的情况频繁发生。其次,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跟建筑工程企业这二者的供求关系失衡,在这种不平衡的供求关系中,工程项目招标单位占据有利优势,有时发包方为了个人利益故意拖延工程款结算。

1.3工程合同内容不平等导致履约风险

建筑工程市场供求不均衡成就了工程发包方的优势话语权,致使在实际工程中不仅有发包方故意拖欠工程款的现象发生,还出现了发包方要求施工方签订供求双方“不平等条约”的现象。发包方通过在合同中列入施工方垫付工程款等不平等内容的方式,将其经营风险转嫁给工程施工方。工程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争取施工机会,所以不得不满足发包方的垫资要求。但是签订不平等合同的后果就是不仅造成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且还要承担发包方不及时结款的风险。

1.4 管理不细腻带来效益风险

施工过程的管理对施工企业效益影响较大。而很多的工程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存在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企业工作效率低,还会造成人员和物力资料浪费。例如项目进场对路基工程进行清表,清表土可以用于后期边坡绿化培土,如项目对施工工序未进行认真分析和全面考虑,将不能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因项目人员管理、工作安排不当,造成工作效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施工工期等问题;因工程质量把关不严造成返工修补率高,造成材料及金钱的浪费。这种不精细的管理方式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影响企业效益。

1.5 欠款问题引发的诉讼风险

因为发包方拖欠工程款,造成项目施工企业没钱支付劳务分包单位及原材料供应单位资金。随着施工工程的推进,拖欠资金数额也会增大。而原料供应商和分包的施工单位下有很多工人要靠工资生活、靠资金周转,长期的资金拖欠就会使施工分包单位和原料供应单位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持其权益,对工程施工企业提起诉讼。

2 预防建筑工程经营风险措施

2.1 完善合同评审制度

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前,应对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认真分析,合同上发包方和施工方的权益内容规定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根本经济利益,合同是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的最初依据,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合同的风险管理。完善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评审制度和流程,成立专门的制度、审核部门,对企业的施工合同进行集中审查和管理,减少合同中存在的漏洞,为保证合同内容的公平起到保障。

2.2 规避被诉讼风险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做好工程承包合同内容审定的同时,也要做好跟分包施工单位、原料供应单位的合同签订工作,规避被诉讼的风险。因此需要在合同中加入低价中标风险说明条款,限制给分包施工单位和原料供应商的结款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分包施工单位跟原料供应商对本企业的诉讼风险,可以将部分被拖欠工程款的风险转移给工程分包施工单位和原料供应商,减轻企业资金风险压力。

2.3做好施工过程造价控制

鉴于现代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可能大,施工企业利润低的现状。企业必须进行内部资金成本控制,管理好施工过程的资金使用。工程施工前要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标后预算、施工预算。施工过程中每月做好经济活动分析,随时分析,及时纠偏,以控制施工过程成本。例如对使用的各种物料的存放管理方式、用量配比等进行规定监管;对使用原料招投标标准要求进行约定等。通过方案的制定和对施工过程的精细管理控制,有效地控制成本投入,给企业增加效益。

2.4 做好企业资金管理

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内部资金管理办法,对所有资金的使用流程、审批手续等进行规范管理。同时成立专门的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内部资金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也方便督促发包方及时结算工程款,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

3结束语

当今社会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工程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一个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及时且正确地对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进行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来应对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博.建筑企业的经营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4):18-19.

[2]王月梅.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3):72-73.

[3]芦仕成.浅谈建筑工程的经营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才智,2012,(04):29.

[4]张惠忠.施工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及防范措施[J].上海建设科技,2011,(06):57-58.

(作者单位: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

作者:田丽娜

第4篇:工程风险防范措施

蓝光·十里蓝山项目工程风险防范措施

十里蓝山项目处于高边坡上,高差80多米,地质地貌复杂,高边坡深基坑较多,安全风险难以想象;质量以精品打造,贵在细节雕琢管理;进度特紧,保证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按计划工期目标完成将存在极大的风险。由此须要施工、监理、建设及其它单位群策群力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予以预防,杜绝出现不希望出现的问题。 一. 工程安全方面

重大危险区域在图纸上标注,施工、监理、业主负责人在相应 位置签名,并做好监控检测,监理人员监督施工方落实处理,出现异常启动应急预案,将风险控制到最小。

(一)边坡坍塌防范措施

主要是7

8、112栋之间冲沟上段的土体,与中海交接冲沟段的土体、中心景观区临时堆放的土体、坡顶边线边坡、各高边坡段容易受到雨水的影响而出现泥石流或边坡坍塌,根据各施工单位报批的防滑坡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督促施工方落实,监理人员组织施工方做好监控监测,并做好记录。强调:防止地表水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出现滑移趋势的给予技术处理。

(二)防洪排洪防范措施

重点是中心冲沟、与中海交接段的冲沟、62栋西边排水沟区域,雨季带来的影响很大,督促各施工单位根据批准的防排洪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处理,并根据现场情况予以动态处理。在图纸上标注,施工、监理、业主负责人在相应

1 位置签名,并做好监控检测,监理人员监督施工方落实处理,出现异常启动应急预案,将风险控制到最小。

1、开挖土石方前,在距坡边2-3米处做一条排水沟,并顺着山势进行有组织排水至排洪沟。

2、对永久性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土质较差时,边坡可放宽一些。

3、做好地面排水措施,避免积水渗泡坡脚,适当位置设2×2×2米集水坑,随时用抽水泵排出积水。

3、在挖好的坡顶和斜坡部分用塑料布保护好,避免雨水冲刷。

4、所有挡墙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好排泄水孔,避免挡墙施工完后内侧积水。

5、配备充足的水泵等排水设施,在雨期排专人抽水。

6、现场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各段施工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日常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工作。

7、定时巡视检查,每次巡视检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应记入运行日记,并对出现的危情立即处理。

(三)森林防火防范措施

消防道路要畅通,杜绝在森林周边出现火源,做好工人的森林防火教育,配备必要的物资和设备,管理人员和工人能迅速指挥管理和操作。

1、加强场内可燃物管理,对起火源比如电线接头、配电箱、吸烟

2 区进行严查严控。

2、在易着火区域挂警示牌严禁吸烟,也避免电源线穿入其中。

3、严格管理野外用火,在普遍防范的基础上,主要火源的全方位管理,做到专人负责,死看死守,不留死角和空白。强化野外巡逻检查,依法惩处野外违法用火行为,做到“见烟就查,违章就罚,违法就抓”。

4、从实际需要出发,各森林防火任务单位都要组织森林扑火实战演练,使有关领导、部门和人员熟悉预案内容,熟练工作程序,熟记自身职责,确保出现火情能有序开展工作。

5、要加强装备建设,严格训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扑火灭火技能。防火期内,森林消防专业队要做到严阵以待,做到有火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确保“打早、打小、打了”,努力减少林火损失。发生森林火灾时,项目管理要亲赴火场一线,靠前指挥,以人为本,重兵出击,科学扑救。扑明火的任务必须由专业队伍承担,清守火场的任务由群众性扑火队伍承担,努力把火灾扑灭在初始阶段。

6、物资保障准备。负有森林防火任务的人员要建立与扑火任务相适应的物资储备,建立联防救援机制,落实后勤保障措施,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7、现场建立防火安全责任制,明确各段施工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日常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工作。

8、定时巡视检查,每次巡视检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应记入运行

3 日记,并对出现的危情立即处理。

(四)一般安全防范措施

1、四口五临边防护

住宅、挡墙、边坡中临边督促各施工单位做好安全防护,围挡、栏杆、安全网、挡脚板等必须搭设到位,并挂上安全警示标语,监理人员跟踪监督落实,并加强日常监督。

1)、第一节护壁高于地面30mm、防止物体落入井中伤人。

2)、井口边1m范围内内禁止堆放任何物资、防止物体落入井中伤人。 3)、井口边1m处用钢管搭设三面高1.2m的防护架,设置20mm高的挡脚板,并挂好密目网

4)、己成形的井口,无人作业时用九层板全面覆盖。避免人员坠入井中受伤。

5)、井口边1.5m处挖一道宽60mm深80mm的排水沟,做到雨水有组织排放,避免雨水渗透井 内,防止井壁垮塌伤人。

6)、挖出的弃土要及时清理转运,避免对井形成荷载,防止井壁垮塌伤人。

7)、井边悬挂、粘贴安全警示,标示、标语。

2、基坑(槽)、边坡临边防护

主要是各挡墙边坡基槽、15~18栋边坡、73栋边坡、坡顶边线边坡、33与61栋之间施工、各交叉施工段的安全防护,监理人员监督各施工单位落实,加强日常监督,并要求施工方派专职安全员加强管理,出现问题立即处理。

4 1)、基坑(槽)周边用钢管搭设一道高1.2m的防护架,设置20mm高的挡脚板,并挂好密目网

2)、基坑(槽)周边的弃土及时清理转运,避免对基坑(槽)形成荷载,防止基坑垮塌伤人。

3)、基坑(槽)边1.5m处挖一道宽60mm深80mm的排水沟,做到雨水有组织排放,避免雨水渗透基坑(槽)内垮塌伤人。并对周边的浮土用彩条布全面覆盖。

4)、基坑(槽)边悬挂、粘贴安全警示,标示、标语。 3.安全用电管理管理

安装监理督促各施工方落实批准的安全用电专项方案,加强 日常检查,每周定期大检查,发现异常要求施工方立即处理,杜 绝出现超负荷使用等不规范行为,防范于未然。 1)、二级、末级配电箱内、箱外、做到标示清楚。 2)、现场机械用电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3)、现场动力与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搭设与使用。 4)、井下作业使用安全电压。 5)、现场配置1—2名专业电工。 6)、做好职工安全用电教育。

7)、悬挂、粘贴安全用电,标示、标语。

二.质量风险管理

1、平基方面:主要是回填质量控制,不准将粒径大于500㎜的硬石块倒入回填范围,监督施工方层层压实回填,每层厚度不超过500

5 ㎜,回填区域周边的压实度容易被忽视,是监督的重点,派监理人员旁站监督回填质量,发现异常立即要求施工方予以处理。

2、住宅、挡墙质量控制:测量放线务必准确,防水、钢筋制安、模板、支撑系统等方面,工程各工序要求施工方自检合格后监理人员全面复查,不放过任何质量问题,坚持贯彻精品意识并执行。

三.进度控制

1、各批准住宅销售计划工期目标控制,由项目经理、总监代表、业主方张中诚,施工方配备足够的人料机,综合组织安排,根据工期目标细化的工程进度计划,监理人员跟踪督促,一旦出现滞后则立即要求施工方采取措施,抢回滞后的工期,按时完成。

2、施工过程分部工程进度计划的控制,各分管监理人员负责监督,一旦出现滞后就向施工方提出,发监理通知,施工不响应或采取的措施不力将予以严惩,使之综合有效安排并加快进度,杜绝突破节点计划工期目标。

第5篇:浅析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内容提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所以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有效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也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合同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经济目的,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因此,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必须妥善解决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工程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合同分析合同履行

企业合同管理既是一种为了取得经营效益的经济活动,也是一种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的法律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内容完善、履行良好的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防止财产流失、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中工程合同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工程合同管理重要环节分析

我国法律要求,任何一项工程须有合同约束,即共同认可的书面协议以约束双方的行为,从而保证交易安全。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主要有四个重要环节:规范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全过程跟踪、合同运行质量分析、科学的档案管理。注重合同的过程管理既是为防范企业自身风险,也是对工程进度、成本与质量的跟踪落实。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也必将能够引进更多的工程施工企业,扩大承包商的选择范围,真正做到择优选商,扩大竞争,降低经营成本,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1.规范合同的签订行为,保证合同本身合法有效

“财富的一半来自合同”是西方的一句谚语。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要求,工程建设施工,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如果合同签订不规范,将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埋下风险隐患,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签订合同时,须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对合同条款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歧义和误解,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完备性,并选用规范的合同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填写合同文本时还要注意下列事项:按照符合合同目的实现的要求填写,不出现缺项、落项;合同条款要条理清晰,语言准确,涉及企业利益方面的条款要认真核对;在合同签订时要避免在需有权人签字处出现代签的不规范行为,保证合同签订的有效性。

2.对合同履行进行跟踪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无法预见的干扰,干扰可能来自业主方、设计方或合同本身的缺陷等,导致合同内容需不断补充,即“合同变更”。如果能够对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将实际情况与合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在合同履行中的偏差,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就能降低发生合同纠纷的几率。特别是当因合同变更造成停工、返工、窝工时,要注意收集整理证据,以便索赔时有据可查。

对合同实施状况进行跟踪,必须强化履约意识。要约一经承诺,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合同履行的情况,根据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适时运用撤销权、变更权和不安抗辩权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违约行为要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即采取仲裁或诉讼手段,尽最大努力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3.合同运行质量分析

工程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就要在施工过程中全面履行自己的合同责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做到随时查阅合同,加之合同条款繁多,条款之间的联系复杂,增加了企业对合同内容理解和掌握的难度,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对合同进行细致分析和分解就显得极为重要。分析就是关注合同履行中的重点部分,评估工程建设各项活动的法律后果,并将措施和要求分解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工程施工的全程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4.科学规范的合同档案管理

与其他合同相比,工程合同的资料复杂繁多,但部分组成相对固定,且有自成一体的解释顺序,若企业有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体系和档案管理系统,则可快速便捷地查询合同资料;相反,如果管理失范、混乱将导致查询无从下手或效率低下。所以企业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合同档案管理系统,对各种合同资料进行及时全面的收集整理,快速进入档案系统,包括合同相关的各种文件、会议记录、设计变更、来往信函、设计方的索赔报告及其他意见等。

在工程合同管理的合同签订、履行跟踪、运行分析、资料归档四个环节中,以合同签订为重点,强化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化解经营风险;以履行跟踪与运行分析为切入点,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以合同归档管理为信息化建设的要点,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提高管理效率。

二、工程合同管理常见的问题

1.合同签订不规范。工程项目的合同谈判通常是以招投标方式进行的,招投标文件是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资金投入的法律性文件。在实际工作中,在施工合同签订后,招投标文件的作用往往流于形式,使得施工合同与招投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无法及时掌握施工进度的有关情况,许多签证及变更手续没有经过有效确认。同时还存在招投标文件中部分重要内容没有转到施工合同中,合同条款本身有缺陷,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分歧时,解释不清,推卸责任,不积极解决问题。

2.合同变更事项多、随意性大。工程范围扩大、工程量增加、设计变更、设计失误、设计文件交付延迟、工期改变(包括推迟开工和提前或延迟竣工)、材料代用、设备材料供应延误等事项导致合同变更,且随意性大。

3.履行迟延问题严重。一是设计图纸未及时下达,现场施工条件限制,交叉施工,互相牵制相互影响工期。二是基本建设过热,劳动力组织难度大,工人技术水平跟不上发展要求。目前,民工荒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可能会因劳动力不足而延误工期。三是施工方承担项目过多,施工组织不到位,劳动力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工期。

4.合同资料管理不规范。合同文本分发管理不规范,发放记录不准确,合同文本及资料丢失,无法掌握准确的合同履行要求。

三、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1.技术与环境方面的风险。工程交底不清,工程设计不规范,施工准备不足,施工组织不科学,施工企业能力不足,自然环境影响。

2.经济方面的风险。一是对设计图纸、工程质量、合同条款以及成本因素分析、研究不足,造成价格波动大。二是对国家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以及物资市场价格变化给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分析、研究不足,给施工带来一定影响。

3.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合同条款表述不完整,缺少担保、索赔、保险、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关键性条款;由于选择分包商不当或分包合同有漏洞,分包商违约;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发出错误指令;施工企

业不执行项目管理制度、指挥错误等。

4.违法违规的风险。发包方对施工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违反或规避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被追究法律责任。

四、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1. 建立规范化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体系是以专业管理为核心,合同管理为纽带,科学有序地组织工程建设,其他相关环节紧密配合,分步把关。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是影响合同管理作用与效能的决定性因素。工程管理单位对合同的来龙去脉最为清楚,是管理体系的核心,反映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应由工程管理单位详细掌握涉及到合同订立及履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合同变更的前因后果,一旦发生争议和纠纷,由其统一解释、协调,相关单位予以配合。

2.规范合同签订,强化风险意识,划清风险界面,保障双方利益。将合同谈判与合同文本签订紧密结合,把招标文件中的重要内容转化为合同的条款。合同双方应强化合同风险意识,比如,固定总价合同并非承诺对价格绝对不作调整,施工企业依经验和驾驭建设工程施工的能力,在承担了一定风险后,将正常范围以外的风险在业主与自己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建设单位应适当接受。当然这需要施工方与建设单位在合同中预先就允许调整物资、材料的种类、价格标准、调整幅度等作出明确约定。从根本上来说,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时应考虑优先适用于履行周期短、物资材料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的小型工程,此类工程价格变动的几率和幅度都会很低,建设单位与施工方由此而引发争议概率小,符合双方的利益。

3.加强合同履行动态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导致合同延迟履行,其中有业主方的原因,也有施工企业的原因。作为工程管理单位应该加强合同基础管理工作,定期向合同管理部门提供合同履行报告,对各工程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归纳、整理。对于有关工期及设计变更的情况报合同管理部门备案,以便合同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合同的履行动态。由于施工合同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在质量、安全、技术、人员、物资等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4.开展合同运行分析。对合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记录,搭建工程管理与合同管理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其相互间能更及时地发现合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也为合同履行评价及对施工企业评价提供详实依据。

5.规范分包合同管理。总包方负有协调和管理责任并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对分包的工程要严格管理,督促分包商认真履行分包合同。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应将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工程款结算及支付的时间和方法明确、具体地纳入相应条款。

6.工程管理单位建立合同清单台账,由其实行分发管理,由合同管理单位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6篇:基建工程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基建工程专业性强、涉及金额大、程序步骤多、参建方广泛,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应注意提高审计质量意识和审计风险意识,制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独立、严谨、扎实地开展工作,以保证基建工程审计预期效果的圆满实现。

关键词:基建工程审计风险防范

Abstract:Capi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strong, involve amount big, procedures, more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these factors have greatly increases the audit risk.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and personne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audit qual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sense of risk of auditing,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dependent, rigorous, steady work,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 audit expectation effect successfully.

Key word: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udit risk prev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建工程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的基建工程项目预结算书存在错报漏报或重大缺陷,或是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等状况,而专业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的过程当中,因种种原因未能发现和思考这些问题,并发表不恰当或不正确审计结论的可能性。

基建工程审计本身具有时间跨度长、涉及金额大、沟通单位多以及专业性强等特点,而对于各建设单位来说,其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审计范围狭窄、审计能力不足、审计质量难把握等问题,从而导致审计风险。为了保护单位资金的使用安全,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基建工程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重点关注和分析基建工程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 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带来的审计风险。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单位内部设置的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内部管理服务,而被审计的部门和人员又均为自己朝夕相处的领导和同事。[1]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本单位利益的博弈和限制,很难公正、客观地对所进行的审计事项发表准确、独立的审计意见。

2. 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导致的审计风险

2006新修订的《审计法》颁布实施,但其中仅有一条涉及内部审计,即第二十九条: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其他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么法律级次偏低,操作性不强,要么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工作开展的标准。不健全、不充分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依据,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只能依靠经验和自身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增大了审计风险。[3]

3. 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风险意识不强导致的审计风险

基建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专业知识广泛,如果审计人员仅仅具备一些基建基本理论知识,而实践经验和能力有限,在工作中就会无从下手,就会出现诸如在建设项目现场取证时,没有及时让共同测量的业主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当场签字确认,也没有及时有效地对所取证的项目进行取证拍照;在对材料价格进行市场询价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地记录和收集相关依据,导致结论得不到各方的认同等审计风险事件。另外,由于审计工作任务繁重、内审人员相对不足,导致审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现场调查及理论分析,稍有疏忽,就会致使审计结果产生偏差。[4]

4. 聘请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水平良莠不齐导致的审计风险

目前很多单位都聘请专业造价中介机构开展建设项目投资审计,但是聘请的中介机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比如有的中介机构成立时间比较短,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诚信记录不明;有的中介机构虽然成立时间长,总体水平较高,但安排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审计水平不足;有的中介机构派出的参审人员要么职业道德水平不足,要么责任心不强,要么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不足,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某些行为违反了审计法律法规、审计纪律等规定;还有很多中介机构的审计结论出现诸如被审计单位未在取证记录上签字、工程量计算明显错误等情况,所有这些问题,都会把原本属于中介机构的风险转嫁到委托单位的内审部门。[2]

以上所提到的审计风险,不管什么原因,均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权威性,降低各单位领导和广大职工对内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信任。同时,如果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亦不注意提高审计质量意识和审计风险意识,久而久之也会反作用于自己从而影响自身的全面进步。

二、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1. 建章立制,增强内审部门独立性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如通过制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细则》和《内审部门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工作三级复核制度,一个基建工程审计项目须有专项责任主审人、二级复核人及三级复核人,通过三级复核制度,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保证审计效果。

另外要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实现其职能,就必须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置专职审计人员,有效保证其在组织形式上和业务上实质独立。内审组织机构在人员、工作、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干预。在制度上首先保证内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时不受任何干扰,保持应有的客观公正态度,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确保预期审计效果的实现。

2. 全方位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审计人员在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 还必须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掌握现代管理、工程技术等综合知识,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这样才能很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各单位应重视和关心内审工作人员,支持、鼓励内审人员加强后续教育, 提供与各省内、省外的审计部门交流的机会,积极鼓励审计室人员走出去,请进来,吸收、学习其他单位内审工作的宝贵经验,提高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术水平高,特别能战斗、凝聚力强的审计队伍。

同时,审计人员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始终坚持以法律法规、政策和事实为依据,不受不良社会现象的干扰,坚持原则,不贪不占,减少审计工作的随意性,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可靠。

3. 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前移审计关口,将事后静态审计改为事前动态控制。基建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若仅仅开展竣工结算审计,很多不合理的合同约定以及不规范的、虚假的签证均已通过书面确定,不能随意变更调整,造成资金流失。因此,事先介入过程建设的前期程序,积极开展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资金的损失和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基建项目决策和程序的合法性、科学性,防范参建各方自身行为导致的审计风险。

4.加强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提高审计效率

各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借助社会审计力量,开展基建项目的委托审计。通过采取以自审为主、社会审计为辅的方式,既可以解决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缓解大批工程积压待审的现状,又可以引入多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内审部门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时,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慎重选择,积极探索和建立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机制。由于审计人员的素质与职业判断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选择外部审计机构时必须对主审人员定出硬条件,以筛选出水平较高的审计人员。在项目审核过程中,内审部门应安排专职审计人员对被委托的外送审计项目实时进行安排、协调和监督,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结语

基建工程涉及项目金额大、程序步骤多、参建方广泛,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应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依靠法律法规和审计依据,理论结合实践,独立、严谨、扎实,定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为单位又快又好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许来斌.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3)

[2] 陆嵌.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商情》,2012(6)

[3] 戚进强. 浅谈高校基建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J].《洛阳理工,2010(6)

[4] 熊炜 吉桂华. 高校基建审计风险的防范[J].《经济师》,2006(11)学院学报》

(排版保留)作者简介:

李斌(1983-),男,广西桂林人,广西科技大学(筹)助理工程师,在职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工程审计。

第7篇:软弱地层地铁基坑工程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段浩

中煤邯郸中原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针对软弱地层下地铁车站基坑的特点,对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周边环境以及施工工序引起的工程风险的主要因素分析,对工程风险的防范从施工管理、设计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和管理措施;期望能够给地铁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铁

基坑

风险

围护结构

降水

措施

前言:随着全国地铁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工程事故不断出现,如何控制地铁建设工程风险已经成为工程领域的热门课题。地铁工程的工程风险具有鲜明的特点,其单个工点的工程事故不仅造成进度和经济的损失,给后续施工造成困难和隐患,而且可能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是地铁工程建设中最大的风险源,基坑工程除了其固有的风险外,由于施工对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还存在工程的环境风险;环境的风险往往是工程本体的工程活动造成的,本体的事故往往连带产生环境的问题;环境的制约提高了工程的施工难度,也加大了工程本体的风险。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都是工程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坑工程在地铁建设中确属于事故高发项目,但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也并不是不可预防、不可避免的。

一、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基本概况

以天津地铁车站基坑为例:车站主体区域地质主要为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粉砂、细砂、粉质粘土层;场地埋深45米以上表层地下水类型主要划分为3个含水层:潜水含水层、第一承压含水层Q41a

1、⑧2-

1、⑧2-

2、⑨2-

1、⑨2-2透水性好,为承压含水层、第二承压含水层⑪2透水性好,为承压含水层。地铁的地下车站通常是狭长形的基坑,一般标准地下二层车站长度一般为180m、宽度约20m、开挖深度15~18m。施工大部分采用明挖法;在受交通、周边环境或其他特殊条件制约下,可采用盖挖法、逆作法等施工方法;车站主体结构一般采用地连墙围护;地铁车站附属结构包括风井、出入口等根据其埋深等大部分采用SMW工法或钻孔桩加止水帷幕的形式。

二 、影响地铁车站基坑风险的主要因素

控制地铁车站基坑的工程风险,除了要解决支护体系和立柱的稳定问题,还

1 需要控制基坑开挖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承压水降压相关问题,工程的风险期主要集中在开挖阶段。影响地铁车站基坑风险的主要因素极其复杂、繁多,但总结、归纳地铁地下工程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1)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状况: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决定工程风险程度的首要条件。不同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决定了工程风险的程度,特别是处于承压水、微承压水等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工程。

(2)工程本身特征:工程本身固有的特征和工程风险程度也密切相关,深基坑的风险大于浅基坑风险,宽大基坑有立柱隆起风险,长基坑有纵向滑坡风险,异形基坑存在局部节点受力不平衡问题等等。

(3)周边环境的影响:工程周边环境主要指受基坑工程施工影响的周边建筑物和管线,不同建筑物和管线抵抗施工影响的能力不同,发生环境事故的次生灾害的影响不同。在粉砂工程地质条件下,若环境有大量水土流失,即使在基坑2倍开挖深度之外,也会对基坑本体造成影响,严重的会导致基坑本体发生次生灾害。

(4)施工工序的影响: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分期施工往往会产生新老混凝土接头,这些接头、接口部位处置不当往往会引发工程风险。

(5)气候对工程的影响:对地下工程而言。夏秋季节往往是暴雨多发时期,也是水文变化最为复杂的时期。施工稍有不慎,在多种不利因素条件下而引发工程事故。而且,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也不利于工程的应急抢险。

三、地铁车站基坑风险及防范措施:

1、 工程水文地质引发的地铁车站基坑工程风险及防范措施:

在承压水、微承压水或地下水风险条件下砂性土、粉砂性土层的基坑工程,地连墙渗漏引发的工程危害较为常见,也极具危害。对受砂性土影响的深基坑工程。要从地质勘察、设计方案、围护施工等源头,强化设计、施工等技术措施和参建各方的管理措施,加强各工序管理,以确保工程风险受控,主要防范及控制措施如下:

(1)、通过补充勘察,确保地质勘察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

地质勘察资料不能仅利用为主体结构工程而进行的勘察资料,通过对现有勘察报告的分析找出地质报告中显示的薄弱点或者有疑问的部位结合基坑的平面位置,沿基坑周边布孔进行补充勘察。另外,针对目前勘察市场的现状,参建单

2 位应与地质单位沟通好,确保地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设计方案的针对性

基坑设计方案要根据基坑周边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包括地上建(构)筑物、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基坑开挖深度的不同,分别按不同的支撑和围护结构剖面进行设计。设计单位要针对软弱地层区域易发生的施工问题进行设计优化。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水文地质状况,施工工序等安排,对地连墙围护接头型式、分期施工槽段分幅型式,开挖及结构浇注顺序、支撑体系,坑内地基加固与坑内外墙缝止水的结合等,从设计源头确保工程安全。

针对基坑围护结构及支撑体系施工过程、基坑开挖过程的地质情况及监测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分析支撑及围护结构方案的安全性,若有与原设计依据的资料不符或施工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及时进行设计变更;根据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监测结果,对原设计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复核,若基坑未达到设计标高,位移或应力己达到或超过设计报警值,必须及时进行补强设计,确保基坑安全。

地质资料不齐、准确性差;周边环境未调查清楚,超载取值有误;设计未对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进行验算;未能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作出判断;止水帷幕设计有误,施工质量难以达到设计要求;设计没有选取地质情况最差的钻孔进行设计;支撑与腰梁、腰梁与支护结构节点设计考虑不周局部破环引起整体破坏;未能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设计方案等是常见的由设计原因引起的基坑安全事故。

(3)加强围护结构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中须强化从围护施工开始直至结构浇筑各环节、各工序之间的风险梳理,强化技术管理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与设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围护型式包括围护墙深度,是否隔断承压水、地连墙接头型式和地连墙的分幅型式,特别是分期施工,接口段的分幅型式;结合地层分布确定加固方式(包括墙缝止水措施),在墙缝止水措施选择时要考虑浅层砂层土坍孔等对墙缝止水效果的影响,强化对墙缝止水孔定位、引孔、垂直度控制等技术要求。

地连墙施工须结合工程水文地质状况,选用适宜的成槽设备;选用适宜的地基加固、降水或组合加固方式,以确保地连墙施工质量;地连墙施工中应通过试成槽,明确各项施工技术指标,包括工序之间的衔接;对砂性土地层刷壁监控。根据地连墙不同接头型式,做好接头防“绕流”措施以确保接头质量,防止接头处渗漏。

3 根据砂性土层所处不同位置,采取合理措施对地连墙接缝进行止水处理。基坑支撑体系宜优先选用混凝土支撑。

(4)强化降水管理:

在承压水降水设计上要考虑最不利因素进行降水设计,但施工要考虑地墙对水的隔断作用以及承压水位变动等因素尽量少降、甚至不降承压水,以避免承压水降水产生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根据围护结构与含水层不同关系设置降压井或疏干井,且不宜设置混合井。必须做好深基坑降水试验。在降水试验的基础上,制订的具有针对性的降水方案。严格控制降水井的数量与质量,包括坑外降水观测井;坑外降水观测井的设置应避开地墙墙缝等不利位置,并离基坑有适当距离。在降水过程中做好降水量的统计。水位及安全性判断结果作为基坑监测点主要内容形成报表及时上报有关参建单位。

(5)高度重视基坑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基坑施工过程中及时且准确的监测数据,能够使设计、施工、监理方等对基坑的安全性做出及时评判,也是确保基坑安全的重要措施。

对处于粉质粘土、粉细砂等软弱地层中的基坑工程须加强监测工作,特别是地连墙位置监测,每一幅地连墙墙缝须设深层地表监测点,同时,隔一段距离(20m左右)布设深层地表监测点的断面,强化对墙缝位置的地表变形监测。做好对承压水、微承压水及地表水抽水量、水位观测孔水位变化等监测,及时发现围护结构可能存在的渗漏,以便事先采取相应的防范及应急措施。

认为应严格按规范要求的项目进行监测,水平位移的监测应采用桩顶水平位移及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相结合,且测斜孔应尽量布置在周边环境敏感位置、地质条件较差位置,平面上尽量不要太靠近角点。基坑基准点要设置在基坑位移影响范围之外。必须按照要求设置支撑轴力、混凝土支撑应力监测点,所用轴力计和应变计必须进行校核。

监测初始值在基坑开挖前测量不少于2次,确保基坑在每层土开挖过程中的测试次数不少于一次,位移临近或超过报警值时要加密监测次数。每次监测结果要及时向设计、建设单位等相关部门汇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相关各方。雨季或出现水管爆裂等异常情况时,要加密监测次数,直至位移稳定、基坑安全有保障才能恢复正常观测。

(6)严格控制基坑开挖程序和施工配合:

4 基坑开挖前须对地连墙围护施工过程和质量、墙缝止水加固、降水监测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及时发现基坑围护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围护结构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做好开挖条件验收工作。

在基坑开挖中应严格按照先探后挖、随挖随撑的施工程序执行,防止围护结构出现大的变形,造成地连墙接缝渗漏。基坑开挖须在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充分前提下,从第一道支撑开挖到结构底板浇注完成整个阶段必须按照快速、有序地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开挖过程中对地连墙墙缝或接驳器等易发生渗漏部位先开样沟检查,发现渗漏及时回填,及时注浆处理。同时合理调整工序。

加快挖土与支撑速度,确保及时挖土、及时支撑。在地墙凿毛过程中,对易发渗漏的墙缝位置严禁混凝土凿毛,对于渗漏点必须随挖随堵,当挖至基坑底标高时,须做到垫层随挖随浇,加快底板施工进度。

2、 基坑结构风险防范技术措施

工程本身结构和特征决定了工程本身的风险。主要反映在下列几个方面:天津地区的深基坑的开挖深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基坑风险将会有一个质的变化。一旦深层粉砂、砂性土发生突涌或出现坑底渗漏,不仅对工程产生毁灭性灾难,同时对周边环境也将产生灾难性打击;基坑越宽,基坑支撑体系稳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基坑的宽度对支撑稳定有直接的影响,受到土体回弹和承压水作用下,立柱在开挖阶段通常隆起,而立柱的隆起对支撑稳定有致命的影响;平面异形的基坑,由于设计通常采用平面计算,不考虑基坑空间受力平衡的问题,容易在基坑异形的部位点产生应力集中,出现节点破坏;基坑由于周边交通等影响,特别是重车等影响,也会加大围护变形或差异变形,引发基坑渗漏或周边管线损坏等事件发生。基坑工程结构引起风险的防范技术控制措施如下:

(1)基坑围护结构及支撑系统的正确选择基坑围护结构及支撑系统的选择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和规范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建筑物的结构对基坑施工的特殊要求、各种围护结构的适用范围、技术特点以及造价。

(2)根据基坑底部土层分布及各土层特性,严格控制疏干井的疏干降水工作,减少微承压水、承压水对立柱隆起的影响。

(3) 信息化施工:基坑工程事故的调查表明,任何一起基坑工程事故无一例外地与监测不力或险情预报不准确相关。在基坑施工中,应时刻关注周边环境的变化,同时对一些异常情况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3、周边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在市区修筑地下工程,尤其是在地面建筑密集、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中心地区,地铁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陷将有可能危及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的安全。在施工前必须清楚地掌握工程沿线建构筑物、管线的构造、型式、年代、使用状况等情况,对工前建构筑物、管线进行评估,确定建构筑物、管线的已有的变形以及抵抗剩余变形的能力。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量测,并根据评价指标进行判断,对建构筑物、管线进行评估。做出比较合理的技术决策和现场应变措施。最后对建构筑物、管线工后进行评估。应开展以下 5 个方面的工作:①建构筑物、管线资料的调查;②建构筑物、管线现状评估;③地铁施工对邻近地层和建构筑物、管线的影响与预测;④地铁施工沉降控制标准的制定;⑤地铁施工过程管理和控制程序的制定。对于周边环境风险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认真核查周边环境资料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

施工单位在基坑施工前,应先对周边环境资料按设计图纸先核实,特别是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线,一旦发现与设计图纸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进行设计变更。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在基坑施工前未能查清,则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或发现情况与设计图不同,应及时向设计反映,以便及时进行设计变更,确保基坑安全。

(2)严格施工程序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由于施工不慎引起基坑周边管线(包括给排水管、电缆线、煤气管)等破坏,是基坑工程常见的事故之一,这一点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

(3)、认真核查止水结构能否满足止水要求:

止水结构能否满足止水要求是基坑施工能否顺利的重要因素,也是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的安全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基坑工程常用的止水结构为搅拌桩止水帷幕、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砂层中含有较多的旧基础,特别是木桩基础;砂层中的水为流动水;止水帷幕施工过程中,设备故障多,导致止水帷幕的施工搭接口较多等情况下一般止水效果不佳,建议采取复合型止水帷幕,增加高压注浆。

4、施工工序等引起的基坑风险防范技术措施 (1) 围护结构未完全闭合情况下开挖

由于受交通或某些重要管线的影响,围护结构无法完全闭合。还有某些出入口设计,在端部取消了围护结构,利用放坡作为围护等。围护结构未闭合的情况 6 下开挖对基坑而言是极具风险的。特别是砂、粉性土或土层存在有薄层砂、粉性土,施工又值雨季等地下水变化频繁的季节,极易发生基坑土体滑移而造成基坑坍塌事件。在围护结构未闭合的情况下开挖,必须预先落实专项技术措施。否则严禁开挖。

(2)前后工序搭接或预留存在障碍:

地铁车站施工由于受交通、管线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可能避免地存在有分段施工。如车站出入口、风井与车站主体分段施工。分段施工新老砼的接口处易在新老混凝土结构搭接处发生渗漏、流水流砂,会对环境和基坑工程产生危害。

因此必须包括不同围护结构施工工艺,工法的接口从设计落实防范措施。车站主体与出入口、风井两种不同围护结构工法之间的接口设置旋喷桩止水措。

(3)不同部位对对地基加固止水方案选择。

不同的加固方法有不同特征,无论是双轴搅拌桩还是三轴搅拌桩,与地连墙等其他工艺、工法无法形成有效搭接。需采取旋喷对其搭接部位进行止水等加固。选用适宜的加固形式,优化加固工艺过程,合理安排工序。

四、结束语:

地铁工程建设投资大,施工周期长,车站基坑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周边建筑物密集、各种地下管线多,工程结构及施工工艺复杂。包括工程自然环境、场地条件等工程风险影响因素多。因此,造成地铁工程建设期间的风险发生机理具有多发性,潜在的不利后果和损失具有严重性或灾难性,由此而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范围大、程度严重。地下工程建设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实施经济、可行、主动的,确保安全的处置对策,减少或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损失。

参考文献: (1)《基坑工程手册 》 刘国彬,王卫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2)上海土木工程学会,地下及隧道工程事故和风险监控技术,2009

作者简介:段浩, 1973.10、男,河北邯郸人、高级工程师,本科;工作单位:中煤邯郸中原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114号;邮编:056031;联系电话:15922193826

第8篇:浅谈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谈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风险及防范措施 发布日期:2009-04-21 浏览次数:8

1一、概述

风险一般是指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或财产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一般风险应与盈利机会同时存在,假如某一种风险没有出现或控制得当,减少甚至避免了损失,则承担风险的一方就可能由此而取得效益,这就是“风险—效益”原则。因此可见,在经济活动中的风险越大,盈利机会越大。要害在于风险的防范措施。

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建筑安装工程一般具有投资多、建设工期长的特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买卖双方最初的交易只凭图纸,而从图纸到成品,中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它不仅有赖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督等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还与建材产品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工程承包合同是工程进度控制、质量治理、计量支付的依据,施工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按合同办事,它融技术、经济、法律及治理为一体,因此建筑安装工程将面临很多在招、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时,难以预料或不可能完全确定的问题,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因素。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可能碰到的风险主要有:战争因素造成的政治风险:物价、税收造成的经济风险;合同条款不合理、不完善造成的合同条款风险以及由治理、技术而造成的其它风险。如何在业主和承包人之间分担风险,是合同规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

由于合同中的风险是业主和承包商分担的,鉴于各自的位置不同,因此,所采取的措施、方法也各异。项目的每一个参加者对自己应承担的风险应有预备和对策,并作为计划的一部分。

1、业主对风险的防范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编制好招标文件和相应的合同文件。合同文件是以招标文件为基础形成的,合同文件的完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将来发生的合同索赔、合同争议的频率和程度。合同中应明确划分出签订合同时可能预见到事件的责任范围和处理方法,以减少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纠纷。

(2)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通过对投标人的工程经验、施工设备、人员素质、目前施工任务的饮和程度及财务状况进行预先审查,使那些只有通过审查、有足够实力的承包商才能参加投标。这样,就可以为随后的招标、评标工作减少许多麻烦,为将来实施合同提供基础保证。

(3)做好评标、决标工作。在投标时,有些投标人会人为地压低报价。企图在中标后以索赔或其他途径弥补差额。因此,在评标时,应非凡注重对报价的综合评审,不要一味地追求低报价。除非投标人能做出令人满足的解释,对那些报价明显偏低的投标不要轻易接受。否则,将来承包商碰到财务困难时,假如业主给予援助使工程得以继续进行,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假如业主不给予支援,施工肯定要受到影响,甚至无法进行。这样,对业主不利。

(4)聘用好的建理工程师进行工程监理。

(5)利用履约保函、滞留金等经济手段,约束呈报承包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行为。

2、承包商对风险的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的回避

在招标文件中发现的可能招致的风险问题,有些可以在“投标致函”中明确提出来,例如,该项目的外部条件不足,究竟应由谁负责;业主指定分包商的价格确定和违约责任等等。有些则应在协商签约阶段,通过修改、补充合同中有关规定条款来解决,力求按对等权力和义务的原则与业主分清责任。非凡是支付条款,应该十分明确地规定支付的时间、货币和支付方法;对于延期付款应有延付期限、利息计算、超过期限的利率的增加等规定;对于签订合同后,由政府法令政策改变而引起的费用增加,可以要求业主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偿等。一般情况下,只要业主是诚意要求该工程项目顺利建成,而且承包商的要求合理,业主是可以接受要求的。

(2)风险的分散

主要指把风险转移和分散给分包商或联营体的合伙人,这是承包商通常的转移风险的方式。例如在分包工程时要求分包商接受主合同文件中的各项条款,要求分包商接受主合同文件中的各项合同条款,要求他们同样提供履约保函、工程保险单以及扣留一部分滞留金,使分包商分担相应的一部分风险。

另一种风险分散方法是,是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的办法。虽然采取这一方法要支付一部分保险费用。但相对于风险损失而言则是很小的数额,而且在招标时,可以将保险费计入工程成本。一般在招标文件中,都规定了保险的要求和范围,如“工程全保险”、“第三方责任险”,如“人身以外险”等。

(3)控制风险损失

主要是在工程实施阶段注重风险因素,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主要方法表现如下三个方面:

一、项目实施时加强成本控制,经常统计和考核直接费和间接费的使用;注重风险的发生和发展的征兆,提出风险损失猜测,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防止突破成本控制计划,或组织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二、熟悉合同条款和保险条例,利用索赔控制损失。

三、密切注重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及业主的支付能力和信誉。例如在某些建筑材料大幅度涨价时,提前储存一些物资;当业主多次拖延中期付款时,相应地放缓工程进度,适当控制投入材料的数量,减少占用的流动资金。

(4)予留必要的风险费

这是最常用和简单易行的减轻风险的方式。但是假如对每一种可能发生的风险都有增加报价的方式对付,那就不可能得标。风险本身据有意外性和随意性,有些风险也不是提高报价就可以弥补的,所以,投标报价时,应适当考虑留有一定比例的风险费用。例如,假如工程承包合同是固定总价合同,则可根据各种建筑材料价格的浮动趋势,以及工期长短和预付款的数量,制定定购物资的分批时间,仅对后期采购的材料适当增加“涨价系数”。对于工程量计算不准、外部条件估计不足,适当考虑“不可预见”系数。国外工程的风险费一般在4%-6%之间,这个系数可以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的估价适当增加和减少。

3、业主、承包商共同努力,降低合同风险

对于工程项目,风险治理要求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项目治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并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上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衔接的治理过程。风险治理的目的,并不是消灭风险,工程项目中大多数风险是不可能由项目治理者消灭或排除的,而是在于有预备的、理性的实施项目,减少

风险的损失。各个施工合同的风险分担比例会有不同,风险的分担,应在合同中写明,各种风险有合同的哪一方承担,承担哪些责任,这是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合同风险的分担,要有助于调动合同当事人的积极性,认真做好风险治理工作,从而降低成本,节约投资,公平合理的风险对业主和承包商都有利,业主得到合理的投标报价,承包商则可以更准确、稳妥地计划工程施工,避免潜在的财务危机。但这种平衡关系,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具体地、定量地评价和把握。根据风险治理理论,风险分担得原则是“合同双方中,谁能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某种风险,或者减少该风险引起的损失则就由谁承担该风险”。

四、结束语

虽然风险因素的存在、发生及产生的后果都具有不确定性,难以猜测、评估,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业主和承包商都应重视历史经验数据,最大限度地占有信息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风险引起的损失。

第9篇:浅析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的检查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陕西师大审计处 王金秀 (来自中国项目管理网) 审计风险本质上讲是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工程预决算审计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审计风险,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审计风险表现更为突出。

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此三要素中,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水平高低均与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是否存在、是否有效执行有关,审计人员对此无能为力,因此,在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中,分析其检查风险,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审计人员降低审计风险的主要途径。

一、 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检查风险分析

根据笔者从事多年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的实践体会,其审计检查风险主要来自装饰工程本身和审计关系人两个方面。

(一)来自装饰工程本身的检查风险主要包括: 1.装饰工程管理体制。

装饰工程存在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轻工业局两个主管部门,其对应的装饰预算定额版本有两套。国家轻工业局下属的室内装饰协会管理的装饰施工企业其资质自优而次有甲、乙、丙、丁、戊之分;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装饰施工企业,其资质等级自高而低有

一、

二、

三、其他级之分。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虽然可以根据“依附于六面体的装饰工程套用建筑装饰定额”的原则执行,但依我省建筑经济定额办公室对建筑装饰取费标准的解释,取费标准“其他级”适用于除接受省建设厅管理资质是1--3级装饰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如此硬性操作,势必导致“同工不同酬”,违背工程造价的基本原则。不合理的计价,难以与施工方达成最后的一致,给审计工作带来相当的难度和风险。

2.新工艺无标准可依。

由于人们审美观念不断提高,装饰工程不断涌出新的潮流和时尚,同时也需要新的施工工艺去实现。这样往往与适用好几年的定额中的做法和选材都大不相符,有的甚而相差迥远。由于无定额标准可循,导致某些施工企业编制预决算时错误、重复套用定额,妄自抬高造价,而审计人员由于无现行标准可依,对此类工程子目,执行审计时交易出现差错,形成造价不实,带来一定风险。 3.主要材料品种繁多,鱼龙混杂。

装饰工程中主要材料费用构成预决算造价的一大部分,而主要材料往往因产地、质地、规格、样式、花色及购买时间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工程中常用来作夹板层的三合板,市场上有国产、中外合资及国外进口三个来源,价钱各不相同;又如地面砖,型号、质量及名称虽然相同,但因产地与购买时间不同,价钱可产生较大的差异等等。某些施工企业以次充好、或竭力强调特殊要求,采用高价试图蒙混过关,倘若 审计人员无丰富的材料知识,很有可能遭其蒙骗,导致风险。

4.使用定额种类较多。 一项装饰工程除使用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外,往往还涉及使用其他工程定额。如:二次装饰前的铲除、拆除,原有建筑物其他设施的修补与拆换等,应使用修缮定额、安装定额。装饰工程这种特点需要审计人员有多种工程定额的使用经验,操作若有不慎,就容易给施工企业钻空子,谋取其不该得到的利益。如本省土建定额,定额中的木材为符合工程要求的规格材,单价为规格材预算价格,供应原木时,需要将规格材根据定额附表的量价系数换算成原木的数量和预算价格,然后再根据市场购买价格计算差价。而本省修缮定额,定额中除木门窗外均以原木表示。若在计算工程木材差价时,不考虑修缮定额里直接是原木,想当然地执行《陕西省建筑工程综合预决算定额》附表的量价系数,就会大大增加工程造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除此以外,装饰工程无图纸施工、不可见因素较多等原因,也是增加审计检查风险的因素。

(二)来自审计关系人方面

工程审计关系人主要包括承办工程审计的审计人员,装饰单位负责人、施工员、预算员,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预算员。由于以下情况导致装饰工程审计检查风险的增加:

1.装饰单位与施工单位沆瀣一气,向审计机构提供假签证、假证明,审计人员不现场查看,不认真分析,导致审计结果失实。

2.装饰单位领导及现场负责人员不负责任,不及时提供工程签证资料,推卸对工程工料的监督责任和工程量的审核责任,审计人员越俎代庖。 3.审计人员学业不精,品德不良,素质低下,经验缺乏。 4.审计人员不认真履行审计职责,或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等.

二、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检查风险的防范措施

1.建立健全装饰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监督其有效执行。 审计风险与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如我们前面所述,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构成,其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均与被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是否有效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越有效,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水平越低,需要的实质性测试工作越少,其检查风险越低。

内控制度的建立旨在促使装饰单位在装饰工程开工前、施工过程中、完工后三个阶段,切实履行其应尽的职责,发挥应有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包括选择有施工能力、资质证书的施工企业,签订施工合同,指定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质量,及时对隐蔽工程量进行签证,对工程主要材料进行市场考察和跟踪购置,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决算表中的主要工程量进行逐一核实,报送预决算审计时,给审计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工程资料。

2.配备合格的熟悉工程预决算编审的审计人员。

合格的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职业纪律,能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蚀;有胜任工程决算审计的能力,严格按程序、按规范操作,认真办理工程审计事项;注意不断的学习和研究,熟悉新规定、新知识,掌握定额的说明和内涵;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和纠正报审决算表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切实履行审计职责,有效地减少检查风险。

3.定期市场调查,工地察看。

装饰工程中,主要材料费用占工程决算造价的一大部分,有的材料名称,以前可能闻所未闻,相关的价格信息也没有可供参考的依据,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定期到建材市场调查了解,了解近一阶段主要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特别对新材料,多询问其性能、价格、产地等,这样对材料有了大致的了解,便不容易遭受施工单位的蒙骗。

装饰工程开工后,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工程子目、对新的施工工艺,定期到施工现场抽查,查看使用的材料、工人操作的难易程度等, 取得与工程有关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即可以掌握隐蔽工程量和新型工艺,有利于审计;又可为不适用定额标准的工程子目,审计其协商议价时提供客观依据,是审计结果更趋于真实。

4.疑难问题,咨询专业人士。

对于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到省市定额办咨询,听取专业人士和权威人士的解释和意见,获得可靠的政策支持。

5.建立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多级复核制度。

一份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的审计工作底稿,往往由一名工程审计人员审计完成,对定额的套用、事项的判断、数据的核算等都有可能出现差错,加之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依据定额种类较多,计算较为复杂等原因,建立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多级复核制度,很有利于减少审计检查风险,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6.注意与其他审计相结合。

开展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减少其中检查风险,必须充分发挥校内装饰单位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应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和经济责任审计,促其切实履行其应尽职责。

7.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审计。

运用电子计算机和应用软件辅助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非常有利于减少审计人员的重复劳动和手工误差,便于正确套用定额,减少检查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多项工程项目的审计,所审装饰工程占到三分之一,其核减率一直居高不下,审计效益较为明显。但核减率高、核减额大并不能说明审计风险已不存在或存在水平低,相反,恰恰说明装饰工程审计风险较大,尤其在高等学校内部装饰工程普遍无什么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下,我们开展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其中的检查风险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以上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的检查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是本人粗浅的人士和想法,愿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上一篇:现在城市公园设计说明下一篇:安全疏散演练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