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消防监督管理办法

2022-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港口消防监督管理办法

新时期港口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石油化工类企业规模快速增长,危险化学品种类增多,运输、使用、储存频率的增大,化学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及其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如何加强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关注和探讨的话题。本文以港口为例就如何加强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谈一些工作建议。

关键词:港务;码头;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

一、防城港市港口石油化工企业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现状

广西防城港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端,拥有泊位41个,中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自防城港市实施“以港立市、以港兴市”战略以来,港口逐渐形成了化工、硫磺、煤炭、粮油等产业集群,中国西部首台核电机组并网发电,惠禹粮油、大海粮油成为广西百亿元强优工业企业。全国最大的植物油籽、磷酸加工出口基地和西部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已初步形成。随着港口石油化工生产储存运输企业的迅猛发展,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运的单位日益增加,各类致灾因素和危险源大量增加,消防救援对象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火灾防控压力不断增大,灭火救援工作量不断上升。因此,必须研究掌握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新思路,从而有效防止各种类型的石油化工火灾。

二、港口码头危化品企业的灾害特点和影响

石油化工企业属于高危行业,一般生产规模较大且工艺流程繁杂,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连续性强,工艺条件苛刻,生产原料、中间体产品种类多,而且绝大部分易燃易爆,毒害性、腐蚀性强。这些特点决定了发生火灾、泄露、爆炸事故比其他行业更多,一旦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往往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十三五”规划和港区的功能定位,防城港市坚持“以港促产、以港兴市”的战略,将继续深度研究与开发石油化工后续技术与产品,努力打造防城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龙头石油化工企业,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深深隐藏着越来越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生产流程及制作工艺复杂,安全隐患问题较多。港口码头周边分布有各类型的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品种多达上百种,大大小小的炼油厂、化工厂、油库、气库、化学危险品仓库星罗棋布,易燃易爆场所点多面广,火灾的危险性比较大,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危险。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标准要高于一般企业,石油化工火灾也有其独特性,根据企业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易燃易爆的属性,必须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比如石油化工企业除了安全生产时要嚴格执行规范生产,合理使用灭火器材,随时确保安全出口畅通、消防设施配备与防火间距符合标准外,生产与贮存场所的设备、管道存有大量可燃性原料和产品,遇火或者受到摩擦、碰撞、震动、泄漏或受热后膨胀等影响,也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二)火灾载荷风险系数高。随着港口石化工业企业超大型石化生产装置、储存石化装置的不断发展增多,重大危险源的输油装置数量不断增加和攀升,化学品经营、运输业也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分散和流动的危险源。大量用于输油、输气的管线铺设与建成,架空或埋地下敷设,分布较为密集,这些都是石油化工企业具有生产危险性高、破坏冲击性强的特点。如2016年4月16日防城港市渝桂化有限公司火灾就充分暴露出危险化学品,特别是易燃易爆化学品的规划布局问题。因此,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储存、运输的消防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

(三)企业缺乏消防安全意识。2016年4月16日22时52分,广西渝桂化有限公司工艺管道发生泄漏引起大火,经过全市5个中队22辆消防车92名指战员连续15个小时的奋战,大火才被成功扑灭。从事故调查的情况来看,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员工不熟悉操作规范,在倒油过程中违规操作引发火灾。正如此次火灾事故一样,企业的绝大多数火灾或者爆炸性的安全事故都被认定为责任事故,也充分说明企业经营者只是过度重视社会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工作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防患工作一直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消防安全制度没有严格执行与落实。有的化工企业在项目建成投产运营后,片面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对企业生产设备及其他消防安全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与日常巡查,造成设备安全性能下降,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导致小火事故变成大灾,泄漏变成爆炸。同时,企业重点工种与特殊岗位的消防从业人员培训质量指标数不完全达标(有些单位只管送人去培训、不管可否拿到消防上岗证);虽然有的单位有消防上岗证,但是防范火灾意识和对处置火灾事故的控制能力不强,对消防安全管理基本知识没有进行系统学习,导致消防事故处置初期的火灾不当,酿成重大的火灾事故。

(四)火灾损失影响范围广。石油化工装置一旦发生火灾,不仅生产物资、设备遭到破坏,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严重的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工厂停工企业停产,社会影响极大。防城港市石油化工项目大多都是沿海而建,发生安全事故容易造成海洋污染等次生灾害。例如,2010年的某爆炸火灾事故直接损失在5亿元以上,据估算有1500吨原油进入海洋,至少50平方公里海域受到污染,当地的旅游业、养殖业和生态环境遭遇重创。2010年4月20日,美国某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原油泄漏事故,将近5个月时间漏油事故才得到控制,严重威胁当地至少600种物种安全。

三、加强新时期港务码头石油化工企业灭火防控能力的对策

近年来,防城港本着“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同作战”的工作思路,从技术、管理、教育培训方面寻求防火安全技术对策,积极推动港口各石油化工企业积极建立“防灭一体化”区域联防新工作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效。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在此对新时期港务码头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消防基础建设。推动港口开展消防规划工作,请专家对港口码头及周边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科学规划。着眼长远,应当建设环岛路,构建立体灭火救援体系,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多点救援、安全施救”;着眼当前,可利用路边绿化空地,建设车辆避让岛,以方便大型消防车辆避让或掉头,同时进一步建设完善环状消防给水管网,加强消火栓和取水码头建设,确保消防供水。建设消防通信基站,消除消防通信盲区,为灭火救援指挥提供通信保障,全面提升高栏港区抗御火灾的硬实力。

(二)落实企业消防主体责任。纵观防城港消防工作的发展进程,消防工作虽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仍然存在“小马拉大车”“消防单打独斗、社会观望漠视”的现象。随着港口石油化工企业的飞速发展,消防工作面临的任务更重,要解决的问题更多,绝非消防部门能组织解决。从规划编制层面上看,部门联合发文对解决当前消防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还难以达到更大效力,为了更早、更实、更快、更高效地规划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消防工作原则,推动各级人民政府狠抓落實定期研判石化企业生产和消防安全形势,完善消防安全灾害和应急处置机制,与各大型石油化工生产、储存、运输企业签订消防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约谈各石化企业负责消防安全的责任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督促各石化企业切实落实自己的消防安全责任。石油化工企业也必须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组织和机构,任命企业法人为防火第一责任人,明确员工岗位防火职责,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安全管理原则,只有企业领导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员工才能群防群治,持之以恒,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消防安全工作直接挂钩,员工的待遇与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挂钩,实行奖惩分明,全体员工将以一种高度的消防工作热情与责任心齐抓共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这是一种遏制火灾事故发生的有力手段和措施,真正做到人人参与消防工作的目标。

(三)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认真汲取近期国内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化工火灾的深刻教训,继续加大对石油化工企业的整治力度,更要进一步结合港口码头石化生产、储存、运输企业实际,制定年度执法检查的方案工作和计划,明确检查频次、程序、内容、标准、要求。采取拉网式排查和重点部位重点排查相结合、企业自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企业消防安全隐患、重大危险源监控、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消防应急预案制定等情况。同时石化企业安全监管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并逐步完善由负有石化企业安全监管责任的单位参加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石化企业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的协调,研究解决消防安全管理的深层次矛盾问题;督促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提高监管效果。消防部门更要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能责任,强化石化企业在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消防安全监管。

(四)强化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与培训。一是要突出宣传重点。根据国家与地区实际对石化企业、油气供应储存场所,进行分类、分层摸底调查,科学制定课程计划,并将所有石化企业及油气储存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责任人及重点工种、重点岗位人员全部纳入培训范畴,逐人建立培训档案,组织培训结业人员进行考评。同时,将石化油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防火巡查、宣传组织、石油化工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消防安全技术,以及逃生自救常识、火灾扑救方法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消防宣传工作。二是要丰富宣传载体。积极采取远程视频教学与现场授课结合、专门培训与自主培训并举的方式,抽调多年从事石化企业监督检查及教育培训的高级工程师,组成专家讲师团,采取视频授课与实地讲解相结合、消防部门辅导与单位自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层层培训。消防部门要组织消防讲师团深入企业现场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开展“手把手”“面对面”实地讲解和技术指导,消防监督员要与消防安全检查同步组织教育培训,提升宣传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三是要夯实宣传基础。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要为参训人员建立培训档案,便于各种培训数据的有效查询及汇总,确保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同时要指导企业自主培训,利用企业内部视频系统,拓宽教育培训覆盖面,组织开展经常性、常态化的安全主题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确保员工“人人增强消防安全观念、人人会自防自救、人人会扑救初起火灾”。

随着防城港市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今后石化企业的消防工作将是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做好港口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将成为当前和今后消防工作的重点和研究课题,只有不断深入分析石化企业安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才能有效促使石化企业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火灾安全隐患,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韩越,魏雄健.石油、天然气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探析[J].基层建设,2018(27):40.

[2]郑瑞文.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

[3]方海平.关于北海市石化企业消防安全现状的思考和工作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S1):185-188.

作者:杨达

第2篇:浅谈港口建设项目的财务控制与监督

【摘 要】“十二五”规划为港口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阐述了以往港口建设项目中财务控制和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港口建设前期、港口建设期、竣工验收期三个阶段论述了港口财务人员应如何规范财务核算,进行筹融资、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活动,并对建设投资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以达到控制投资总额、保证资金安全,规避投资风险、维护财务制度和财经法规的目的,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港口建设;财务监督;财务控制

水路运输与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相比,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安全环保等特点,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十二五”以来政府加大了内河航道网和重要港口的建设力度,投资规模达到新的高度。港口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港口企业为了分享政策红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纷纷进行新的战略规划,加大了对港口的更新改造和建设。在这样发展趋势下,港口企业财务人员如何规范港口基本建设的财务核算,进行筹融资、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活动,同时通过对建设投资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以达到控制投资总额、保证资金安全,规避投资风险、维护财务制度和财经法规的目的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港口基本建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投资活动。对于港口的财务人员来说涉及的主要工作是基建项目投资控制、概算执行控制、竣工结算以及财务决算等相关事项。在以往的投资建设中由于财务人员自身对港口建设的程序、施工等不了解,导致其在港口建设工程中不被重视,作用仅限于记账、根据工程进度付款、整理档案等核算和统计的工作。忽视了其在工程建设中应有的控制和监督作用。

企业投资建设港口需要经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或备案文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开工备案-施工期―竣工验收一系列的流程。以下将从港口基建项目的港口建设前期、建设期、竣工验收期三个主要阶段分别进行论述。

一、港口建设前期

在建设的前期阶段财务人员要熟知港口建设程序和项目的投资规模,便于在今后项目投资的控制和监督等财务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1.财务人员应参与论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合理性、科学性的评价过程

港口建设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周边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要求。建设前期财务人员应参与到工程可行性研究的调研工作中,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通过对当地货运市场、建设条件、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对港口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了解项目的建设程序、投资规模、物流链等,为今后的项目投资控制、监督打下基础。并从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等财务投资管理角度对项目的经营可行性进行预测,提出合理建议,给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财务人员对项目各项前期费用要严格控制,比如对码头的勘探、测量等费用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管理规定执行,按费用类别进行明细核算,便于工程竣工验收时进行费用分摊。

2.做好项目建设的资金筹融资工作

充裕的资金是保障港口建设成功的前提。目前我国建设港口公用的航道、防波堤、锚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政府投入为主。而具有经营性质的码头建设主要采取港口企业自主筹资、自主建设的模式。一般情况下企业需按照投资规模自主筹措一定比例的项目资本金,然后采用抵押贷款、融资租赁、信用担保等融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在这一阶段财务人员要了解贷款流程、条件、利率等。与多个银行或金融机构接触,制作多个融资方案进行比选,积极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对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还款条件和期限等进行筹划,根据不同的筹资方式和渠道测算资金成本,选择最佳资本结构。争取最大的优惠条件,降低筹融资成本,以达到控制投资成本的目的。

3.争取财政资金,做好税收筹划

港口码头建设属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其建设项目有一定的公益性,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财政扶持。财务人员要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条件。比如根据《港口建设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7年第5号)的规定,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港口建设管理费投入码头建设,利用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争取政府的财政补贴或税费返还等。并且税法对港口基建项目的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运营后的企业所得税等给予了一定的减免和优惠。财务人员要及时了解政府的减免税优惠条件,积极与当地政府和主管税务部门沟通,争取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在项目的建设期和今后的码头运营中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税收优惠。

二、港口建设期

项目的建设阶段是工程建设最重要的阶段,财务人员要及时了解工程建设的进度,强化财务控制和监督的管理职能。

1.财务人员应参与工程的招标工作

首先港口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制定完善的招标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应熟悉相关的法规、制度,参与港口基建工程的招标工作,对项目性质、工期、质量要求和施工范围有更透彻地了解,以更好的开展工程建设期财务控制和监督工作。

其次财务人员要按照资质等级、注册资本金、近3年的财务状况等方面对拟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合理选择资质优异的施工单位,确保中标单位在执行合同过程中有足够的履约能力,规避施工风险,保证工程项目按期、按质完成。同时财务人员要仔细推敲招标合同的条款,特别是招标文件中涉及的费率、付款方式、进度、履约合同保证金比例、工程质保金等条款,保证建设工程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2.基建财务人员应参与合同的签订

财务人员应熟悉《合同法》,从工程投标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坚持严格的合同管理。对合同的重要条款,比如标的、质量、价款、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式、合同签订地等条款严格审查,争取合理低价的条款,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同时建议增加合同附加奖惩条款,如将设计合同和工程总投资挂钩,节约按比例提取奖金,超支则按比例进行处罚。这样可以让设计单位为业主精心筹划,优化设计方案,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还可对建造合同附加奖励条款,工程如果提前完工且工程质量优良的话,给予施工单位一定的奖励,反之的话则给予处罚。以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促进工程早日完工产生经济效益。加强合同中的履约保证金条款的管理,重现金,轻保函。在工程开始实施时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工程价款的比例给付一定的履约保证金,增加企业的资金流,在建设期间合理利用这部分资金,减少资金贷款的资本化利息,节省工程投资成本。

3.规范港口建设项目财务核算,保证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在建设期间,建设单位要建立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及资金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审批流程、权限。设立建设资金存款专户,做到建设资金按项目专款专用。配合工程建设部门严格按照工程概算、进度编制建设工程资金预算,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审批制度。为了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保护资金使用安全,保证工程决算质量,在施工阶段应招标引入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跟踪审计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设备采购价格的控制和验收、工程完工进度的核查,尤其是隐蔽工程的查看和验收等工作,可以有效的保障工程资金的合理使用,降低投资风险。在这一阶段财务人员也要对跟踪审计的工作进行复核,特别加强对中间计量支付审计明细表的审查。明细表需列示施工方所施工的项目明细,合同数量、施工方送审量、跟踪审计审计数量。财务人员特别要关注送审数量和审计数量差异较大的项目,对施工方进行质询,及时找出原因,避免资金的盲目支付。支付进度款时财务人员需到工地进行实地抽查或核对工程量,待工程概算、施工合同、工程资金预算、付款计划、履行资金审批程序结束后方能付款,以提高建设资金的安全使用。在支付进度款的同时要根据合同约定扣留进度款的一定比例作为安全费用,待施工方提供已购买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培训费用等为安全施工所发生的费用票据和证明时方可支付。总之在施工期间财务人员要改变以往的工作传统,深入施工现场,不定期进行抽查,比如查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对工程物资有无浪费,对现场的物资管理是否合规等,达到避免工程物资损失,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同时以工程概算及合同为基础编制基本建设项目预算控制表,列示工程投资估算、工程进度、各期付款进度、累计完成工作量。便于随时掌握工程进度,达到对工程投资规模的控制和监督。

港口财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的规定,按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等账户进行账务设置,进行财务核算。特别应加强待摊投资中建设单位管理费的监督和管理,正确归集项目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要下设多级明细科目,对费用的列示进行严格控制。编制建设单位管理费预算控制表,保证建设单位管理费不超工程概算,业务招待费控制在建设单位管理费的一定比例以内。

三、竣工验收期

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相关法律和财务管理的规定,当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要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前基建财务人员要做好竣工决算相关的准备工作。

1.准备好工程竣工验收审计的协调和配合工作

财务人员首先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社会中介审计机构的聘请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工程审计资格的中介机构签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要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尽可能避免施工单位与审计中介单位串通,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在审计部门的审计过程中应结合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按照审计要求准备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调整及其批复文件,如招投标文件(书)、历年投资计划等相关资料,并把建设项目财务资料按照档案管理规定进行归档。

2.做好竣工验收期的账务处理工作

财务人员应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财务处理和债权债务的清理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上报工程结算费用的控制管理,预留一定比例的工程质保金,待质保期结束后再行付款。并会同工程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工程物资进行清理,对于余料做好回收和利用工作。对盘亏的工程物资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各种材料、设备、工具、器具等、要逐项盘点核实,填列清单,做到账账、账证、账实、账表相符。特别是对于设备采购附带的第一套工索具的核算方法应通过测算,并结合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处理。

3.基建财务人员要做好固定资产的交付工作

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以后,应合理分配待摊投资费用,填制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明细表,并进一步分析了解工程总造价与工程总概算之间的增减差异,以达到对建设项目控制和监督的目的。应严格按照财务会计的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根据公司运营的具体情况、设备的运行能力、结合税法的规定判定合理的折旧率及使用年限。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交付使用手续,使资产早日投入使用,为企业创造效益。

4.投资项目经济运行评价

项目竣工验收投入运营以后财务人员要对投资项目开展后续的跟踪和评价。根据实际的经营数据,采用对比法对港口投资项目的经济运营、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价。通过投资项目的评价工作,对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影响和持续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将港口投入运营的实际结果与当初的项目立项时的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全面总结港口投资管理的经验教训,提高投资效益,为今后改进项目管理和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港口项目建设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财务人员应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拓展知识面,同时要严格遵守会计法规,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廉洁奉公。督促基本建设有关部门按章办事,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做好港口建设投资的监督和控制工作,以保证港口的投资效益达到其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琪.浅谈基建财务人员如何在工程项目关键环节中加强投资控制管理[J].交通财会,2007(5)

[2]乔荣立,秦万军.项目投资基建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和监督[J].财税会计,2013(7)

[3]牛福.医院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统计,2009(2)

[4]王玮.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监督[J].发展,2012(10)

作者:潘维英

第3篇:港口工程施工管理探讨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港口建设中的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价值的有效发挥,因此不同提高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的管理意识,加强施工管理机制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港口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该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港口工程;施工管理;探讨

一、施工成本管理

随着我国港口工程建设的发展,行业内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提高利润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尽量降低成本。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因此,在港口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是工作的重心。

(一)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坚持成本最低原则

在编制港口建设工程的施工定额时,施工单位要以具体的市场价格作为编制的准则,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编制,实现施工成本的最低化。

(二)要坚持成本控制与动态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即对全企业、全成员以及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在进行成本全员控制时需要注意,应当制订具体的、实质性的成本控制计划,并且推动计划的有效实施,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各班组的通力合作,全员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存在,而不是各自为政的一盘散沙。

施工成本管理是一个多变的、动态的管理过程而言,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在港口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切实贯彻施工成本管理。施工前,要制订施工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施工中,要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施工的成本实行有效的、实时的监督和控制。施工后,要认真总结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的状况,对出现过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经验,从而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三)要坚持目标管理原则,加强权责利的有机结合

在港口工程项目施工的最初阶段,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从而科学、合理的制订施工成本管理的目标。

如果目标定的过高,相应的成本也提高,产生浪费;目标如果定的过低,就无法满足质量的要求。

在处理权、责、利的关系上,要将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作为工程项目经理,其职责不仅仅是要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更要做好协调工作,并且定期考评成本管理中的相关绩效。

二、施工进度管理

在港口建设工程中,对于施工进度的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按期交工的首要因素,必须联系实际情况,考虑到施工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以施工合同为准则,科学、合理地制订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方案和规范。

(一)编制港口建设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在充分掌握该工程项目施工量及相关工序的基础上,对总体施工规划方案进行编制。

(二)确定具体的施工工期计划表

施工工期计划表的制订,需要考虑本身的技术水平及现有资源,并且以港口建设工程建设单位规定的工程项目建设的标底工期为参考对象。

(三)对施工计划进行实时的监控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施,而不是将计划束之高阁,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执行施工计划,对具体施工环节和进程进行监控与管理。

对于施工计划,采取分段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这样,到什么时候该完成什么施工项目就一目了然,对保证整个施工工程如期完成意义深远,着重控制和管理关键点的工期和进度,做到调度会每天一开,生产会每周一开。

此外,要定期开展针对施工进度计划的专题研究和分析,分析具体施工中的不足,并且找出解决的方面,必要时还可以请业内专家进行指导,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工期的问题进行提前预防和控制。港口建设工程的管理,并非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过程,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施工工期和施工进度进行实时控制。

三、施工质量管理

(一)建立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政府职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因工程监理制的推行而削弱,特别是其中的政府职能还必须加强。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首先,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来构筑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企业的发展需要依靠一定的结构支撑,只有在功能优化以及结构合理以及职责分明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得企业形成鲜明的特色,形成优秀于竞争对手的特点。

建立健全的质量责任制。企业的发展中,在经济责任制的考核中有效的突出质量导向。同时一定要加强施工监理单位在施工中的监督力度。

首先,有效的健全监理工作制度,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有效落实。尤其是对于现场的建立人员一定要有效的对相关工程工序进行监督和验收,其次,规范、健全审核批准程序。对承(分)包人员资格,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和混凝土的质量,对分项工程、隐蔽工程、工序质量、设计变更等切实采取检查,审核复验,平行检查的工作方式,严格执行验收、审批程序。最后,按规定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

(二)统筹把握港口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

在港口工程施工前,需要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对港口工程的建设质量管理以及规定制度进行了解。对于港口工程中所应用的材料以及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等进行确定,试验检测等相关的质量关。有效确保施工设计图纸以及设备和建设项目的特点、施工工艺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试验检测方法,进行有效的技术交底,对于施工方案以及分包合作等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对发现的问题技术进行修正。在施工中,最重要的是对港口工程施工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除了施工单位的自检之外,对施工现场监理单位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业主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发现质量隐患及时纠正,确保港口工程建设的质量。

此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与设计施工图相出入的地方,还需要对变更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和审核。

港口建设工程在建设竣工之后,首先进行自检,然后提交报告进行竣工验收。在这个质量管理控制环节,施工单位需要提供港口工程建设整个过程中所有的质量检测资料,提供所有技术性文件和相关的材料质量检测报告,不得有遗漏,残缺。

(三)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质量管理

港对材料的控制与管理,即严把材料的准入关,不合格材料禁止进入施工流程。严格执行出厂合格证制度,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要选择有资质的厂家,这样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确保了交货期,根据经济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选择适合工程的材料品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做好材料的验收工作,加强质量意识,杜绝漏检和误检的现象。

对施工机械的控制与管理,即科学合理的选择港口建设工程所需要的设备并对其进行可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成为大势所趋,机械化的施工方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港口施工的施工质量,成效显著。

对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即不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作为港口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否充分发挥人员的潜力和积极性,是确保港口工程按时、保质交工的重要保障。

以此,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奖惩制度,吸收优秀人才加入施工团队,并定期对现有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落实经理负责制,实行权、责、利三者的有效统一。

四、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对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效应,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带来极大危害。因此,要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完善、配套的安全管理体系、应急救援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制订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使全体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做到安全生产,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员工才能获得个人价值的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中,需要对现场施工用电方案进行科学、完善的编制,并且分步减弱特定的规模项目的危险性,全面的监督和管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及时的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危险或潜在危险问题,有必要的话,还要请专家进行指导。对于海上施工,需要制订防台预案,做好施工船舶防台工作。

结语

加强港口建设工程管理,保证港口工程的建设和正常运行,是当前港口建设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意义深远。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管理,切实监督和管理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进度,加强施工安全。只有做到这些,企业才能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营,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宇,刘丙斌.港口建设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2(13)

[2]高丹.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绿色港口建设探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09)

[3]洪一民.港口建设工程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08)

作者:徐效州

第4篇:港口消防监督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港口消防监督管理,保障港口、船舶运输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六十八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港口消防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沿海和内河港口(以下简称港口);

二、在港口水域内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

三、港口内的一切单位和人员。

第四条 港口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本办法实施消防监督。

港口公安机关要设置消防监督机构,配备消防监督员。消防监督员的配备应根据实际需要,本着从严掌握的精神,控制在职工总数的2‰以内。

第二章 火灾预防

第五条 港口规划建设部门在新建、改建、扩建港口码头时,必须执行有关消防法规,会同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制定水域陆域消防站(包括消防艇专用码头)、消防供水、消防通讯和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的具体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应纳入港口建设总体规划。消防设施的建设应与港口建设同步进行。

第六条 港口码头原有消防设施不足或者不适应消防要求的,港口规划建设部门应按照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建议进行改造或者增设。

第七条 港口区域内建设工程的防火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油品码头的防火设计,必须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和《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严格防火防爆安全标准。

在港口区域内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独立经营的企业,其建筑工程或从国外引进工程项目的防火设计,必须符合我国消防技术规范要求。

防火设计,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审查批准后才准施工。

第八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防火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同时要负责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九条 工程竣工时,由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负责验收。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在建筑审核业务技术方面予以指导。重点工程的防火设计,同时报部消防监督部门备案。

第十条 未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港区内搭建临时工棚和易燃建筑。 第十一条 港口装卸、储存、运输、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交通部《港口危险货物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

一、运载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车辆进出港口,必须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危险货物准运证,并主动接受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监督和门卫的检查;

二、装卸、储存易燃易爆危险货物,应使用专用码头、仓库、货场;

三、装卸易燃易爆危险货物使用的机械、工属具,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易燃易爆危险货物应分类储存,留有安全间距,严禁将产生物理、化学反应的货物混装混放。遇水燃烧、禁冻、禁晒的危险货物,严禁在露天、低温、高温处存放;

五、从事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运输、管理人员,应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物理、化学性能,要经过防火防爆安全知识的培训,并由所在单位安全技术部门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位工作,还应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制度,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 港区内的生产、生活用电设备,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严禁违章用电。

第十三条 进入港区仓库、货场、危险品作业现场的机动车辆,必须配戴火星消除装置和灭火器材。

第十四条 进入港口装卸作业区或仓库、货场、油区、油库以及登轮作业的人员,严禁携带火种。

第十五条 港区内严禁燃放焰火、鞭炮、严禁在禁烟场所吸烟。

第十六条 采用有火灾危险性的新设备、新工艺和可燃易燃物资材料的单位,必须按照研制部门提供的预防火灾的具体办法,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并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认可。

第十七条 严格明火作业审批制度,实行动火管制。

在港口码头、港作船舶等非消防重点处所进行的一般性明火作业,由港口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审批,报消防监督机关备案;在火灾、爆炸危险性大的处所和消防重点部位 进行动火作业,必须报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批准。

在港口水域锚泊、作业的运输船舶进行电气焊割等明火作业,按照交通部有关规定,报经港务监督(港航监督)部门批准,向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备案;对火灾危险性

大的明火作业,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应积极参加动火方案研究,并实行消防监督。

第十八条 对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实,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危险的明火作业,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应责令其停止作业。

第十九条 审批部门要设立专人负责动火审批工作。负责动火审批的人员,必须具 备防火防爆知识。因审批不当或违章作业而发生火灾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条 进行明火作业,必须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需要动用明火的单位、船舶,应按规定向主管动火审批部门申报;

二、动火单位应指派专人到动火现场看护,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三、审批部门应派人到动火现场进行检查;

四、对危险性大的明火作业,港口公安消防部门应派消防车、船实施现场监护。

第二十一条 港口客运部门应增设专(兼)职危险品检查员,配备必须的安全检测仪器,对旅客携带和托运的行李进行检查,严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站、上船。

第二十二条 在港口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载运危险货物,必须具备适载条件,严格执行《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设备和器材。按照危险货物性质,合理配载。

二、装载危险货物船舶的船员,必须经过船舶消防业务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危险货物的性质、防火措施及灭火方法;

三、港口货商或生产调度部门应在作业前向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提供所载危险货物的名称、性质、数量以及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

四、凡装载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船舶,在装卸作业或通过港区特定水域时,必须接受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监督。

第二十三条 港口所属单位及驻港单位,要建立健全防火组织,全面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把防火安全工作纳入经营管理之中。可确定一名行政领导为防火负责人,协助行政主要负责人做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发的消防法令和规章制度;

二、把消防工作列入工作、生产、施工、运输、经营管理的内容;

三、组织制订防火安全制度,组织实施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

四、组织防火宣传教育,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五、组织防火安全检查,负责整改火险隐患,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完善消防设施;

六、经常了解、掌握消防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解决消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七、领导企业专职和义务消防组织;

八、组织制定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灭火方案,带领职工扑救火灾,保护火灾现场.

九、追查处理火警事故,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十、负责消防奖惩事宜。

第二十四条 港口所属单位及驻港单位,应根据防火、灭火的需要,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

2 材、设备和设施,并确定专人负责管理消防设施、设备、器材,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和补充更新,使之完好有效。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消防设施。不准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设备、器材,不准埋压和圈占消防水源,不准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铁路机车、车厢不准甩放在消防通道上。基建维修、电力部门,在维修道路影响消防通行以及停电、停水、切断通讯线路时,必须事先通知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

第二十六条 专用消防车、船以及其他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除抢险救灾外,不得用于与消防无关的方面。

第三章 消防组织

第二十七条 沿海开放港口和内河重点港口应设立港口公安消防队,负责对港口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和港区内的设施、物品发生火灾的扑救。

消防站的布局、装备标准应按交通部发布的《港口消防站布局与建设标准》执行。

第二十八条 大型油库、危险品仓库、大型物资仓库以及地处偏远、规模较大的厂、站,要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由单位防火负责人领导,并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业务指导。企业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和撤销,应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批准。

第二十九条 港口所属基层生产部门,应在编制内设立相应数量的专职或兼职防火员。防火员在单位防火负责人和管区派出所防火民警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日常防火安全工作。

第三十条 拖消两用船是港口公安消防队扑救船舶火灾的辅助力量。平时由生产部门管理使用,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负责消防业务指导。灭火时服从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统一调动、指挥。船员要经常进行消防业务学习和演练,提高灭火技能。船上消防系统要经常维修保养,灭火药剂要配足,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十一条 港口各单位应加强群防群消,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由单位防火负责人领导,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业务指导。

第四章 火灾扑救

第三十二条 任何人在港区内发现火警,都应立即向港口公安消防队或当地公安消防队准确地报警。通讯部门应当优先传递火警、火灾信息,不得延误。

第三十三条 港口消防队接到报警后,消防车须在五分钟内到达起火现场;消防船应在五分钟内启航,以最快速度赶赴火场。其他车辆、船舶应为其让路。

第三十四条 船舶、水上设施发生火灾时,由海上安全指挥部或海上安全监督部门统一组织力量施救。火场的扑救工作,由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指挥,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服从调动。扑救船舶火灾时,应吸收船方人员参加,共同研究制定灭火方案,避免扩大损失。港口陆域发生火灾,由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统一指挥扑救,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给予协助。没有建立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和公安消防队的港口,由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指挥火场扑救工作。

第三十五条 扑救火灾时,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有权调用一切交通工具和抢救力量。

第三十六条 参加扑救火灾的单位和人员,都必须服从火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港口公安交通管理、港务监督(港航监督)和治安管理人员应当负责维护秩序,疏散车辆、船舶及人员,必要时可实行交通管制。

第三十七条 港口公安消防队参加扑救有保险的外单位的火灾中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以及对火灾原因进行技术鉴定的费用,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从保险公司偿付的施救费中予以补偿。对在港外籍船舶(包括挂外国旗的远洋租船)和在国外投保火险的国内运输船舶火灾扑救收费,按交通部《关于航行国际航线船舶消防费收规定》办理。

第三十八条 参加扑救火灾或消防训练中受伤致残或牺牲的非国家职工,其医疗费用和抚恤待遇,由起火单位或者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国家职工的医药费用和抚恤待遇,由职工所在单位负责,同时执行消防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第五章 消防监督

第三十九条 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职责是:

一、负责督促港口各单位制定消防安全办法和技术标准,并负责审查、监督实行;

二、负责港口公安消防队伍的组织领导,对专职、义务消防队和专职、兼职防火员的业务指导;

三、负责日常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查出的重大火险隐患及时向有关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发出《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必要时,可传唤有关人员,督促整改火险隐患。

四、对不执行《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单位,消防监督机关有权责令其停工、停产、停业,限期整改。造成一定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五、负责港区建筑防火设计审核和施工过程中的消防监督,以及参加竣工验收;

六、负责港区明火作业审批或监督;

七、对危险货物装卸、运输、储存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对装(卸)载危险物品的船舶进行消防监督、护航;

八、对在港口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实施消防监督;

九、对辖区单位的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配备、管理、维修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十、负责起火原因的调查。在港船舶火灾的调查,要吸收船方、港监、船检等部门参加,联合进行调查,作出火因技术鉴定,并根据事故性质、情节和后果,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一、负责辖区火灾事故的统计报告;

十二、负责对消防器材、设备等的规格、性能进行检查;

十三、负责考查评定、奖励在防火、灭火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处罚违反消防法规的单位和责任者。

第四十条 消防监督员的主要职责:

一、依照消防法规,对管辖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督促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

二、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整改;

三、对管区内建筑施工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四、协助管区内消防重点单位制定防火安全制度和灭火应急方案;

五、对管区单位的职工群众进行安全防火宣传教育,普及防火、灭火知识,及时制止各种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险隐患;

六、指导管区单位的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开展消防活动;

七、对管区单位的消防器材、设备、设施的配备、管理等,进行检查;

八、对管区内的消防安全工作提出改进和加强的措施;

九、参加管区内发生的火警火灾事故的调查、勘查和鉴定,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十一条 港口公安消防监督员执行消防监督任务,必须着制式警服,佩戴消防监督臂章,严格依法办事。

第四十二条 各港区派出所应设专职防火民警,负责辖区日常消防安全工作。业务上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指导。 第六章 奖励与惩罚

第四十三条 在消防工作中,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一、全面达到公安部规定的消防十项标准,积极整改火险隐患,成绩显著,一年内未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单位;

二、在扑救火灾中,积极抢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成绩突出的;

三、在危急时刻,防止了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或发生火灾后能及时报警、予以扑救,减少损失的;

四、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火险隐患,避免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

五、及时提供和反映情况,对查明起火原因有突出贡献的;

六、在消防安全设施、技术装备上有重大革新及发明创造,成绩显著的;

七、在消防工作中的其他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第四十四条 在消防工作中有贡献的或者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由行政、主管部门或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给予表彰、奖励。奖励经费由奖励单位从安全奖励基金中开支。

第四十五条 对违反消防法规和本办法的人员(包括外籍船员和人员),港口公安机关除依照《中

4 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外,有下列行为之

一、情节较严重的,由本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一、施工人员不按照防火设计进行施工的;

二、防火负责人不履行职责的;

三、值班人员擅离职守或失职的;

四、不按照规定进行生产作业,违章蛮干的;

五、对火险隐患拒绝整改或拖延整改的。

第四十六条 消防监督员玩忽职守、有严重失职行为的,由港口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或撤消其监督员资格。

第四十七条 违反消防法规和本办法,情节严重,造成火灾、爆炸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肇事者和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各港口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防火管理规定,并报交通部备案。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八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第5篇:港口消防监督实施办法

( 交通部令 1988年第2号)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加强港口消防监督管理,保障港口、船舶运输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六十八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港口消防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沿海和内河港口(以下简称港口);

二、在港口水域内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

三、港口内的一切单位和人员。

第四条 港口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本办法实施消防监督。

港口公安机关要设置消防监督机构,配备消防监督员。消防监督员的配备应根据实际需要,本着从严掌握的精神,控制在职工总数的2‰以内。

第二章 火 灾 预 防

第五条 港口规划建设部门在新建、改建、扩建港口码头时,必须执行有关消防法规,会同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制定水域陆域消防站(包括消防艇专用码头)、消防供水、消防通讯和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的具体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应纳入港口建设总体规划。消防设施的建设应与港口建设同步进行。

第六条 港口码头原有消防设施不足或者不适应消防要求的,港口规划建设部门应按照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建议进行改造或者增设。

第七条 港口区域内建设工程的防火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油品码头的防火设计,必须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和《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严格防火防爆安全标准。

在港口区域内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独立经营的企业,其建筑工程或从国外引进工程项目的防火设计,必须符合我国消防技术规范要求。

防火设计,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审查批准后才准施工。

第八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防火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同时要负责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九条 工程竣工时,由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负责验收。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在建筑审核业务技术方面予以指导。重点工程的防火设计,同时报部消防监督部门备案。

第十条 未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港区内搭建临时工棚和易燃建筑。

第十一条 港口装卸、储存、运输、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交通部《港口危险货物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

一、运载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车辆进出港口,必须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危险货物准运证,并主动接受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监督和门卫的检查;

二、装卸、储存易燃易爆危险货物,应使用专用码头、仓库、货场;

三、装卸易燃易爆危险货物使用的机械、工属具,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易燃易爆危险货物应分类储存,留有安全间距,严禁将产生物理、化学反应的货物混装混放;遇水燃烧、禁冻、禁晒的危险货物,严禁在露天、低温、 高温处存放;

五、从事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运输、管理人员,应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物理、化学性能,要经过防火防爆安全知识的培训,并由所在单位安全技术部门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位工作,还应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制度,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 港区内的生产、生活用电设备,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严禁违章用电。

第十三条 进入港区仓库、货场、危险品作业现场的机动车辆,必须配戴火星消除装置和灭火器材。

第十四条 进入港口装卸作业区或仓库、货场、油区、油库以及登轮作业的人员,严禁携带火种。

第十五条 港区内严禁燃放焰火、鞭炮,严禁在禁烟场所吸烟。

第十六条 采用有火灾危险性的新设备、新工艺和可燃易燃物资材料的单位,必须按照研制部门提供的预防火灾的具体办法,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并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认可。

第十七条 严格明火作业审批制度,实行动火管制。

在港口码头、港作船舶等非消防重点处所进行的一般性明火作业,由港口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审批,报消防监督机关备案;在火灾、爆炸危险性大的处所和消防重点部位进行动火作业,必须报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批准。

在港口水域锚泊、作业的运输船舶进行电气焊割等明火作业,按照交通部有关规定,报经港务监督(港航监督)部门批准,向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备案;对火灾危险性大的明火作业,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应积极参加动火方案研究,并实行消防监督。

第十八条 对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实,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危险的明火作业,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应责令其停止作业。

第十九条 审批部门要设立专人负责动火审批工作。负责动火审批的人员,必须具备防火防爆知识。因审批不当或违章作业而发生火灾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条 进行明火作业,必须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需要动用明火的单位、船舶,应按规定向主管动火审批部门申报;

二、动火单位应指派专人到动火现场看护,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三、审批部门应派员到动火现场进行检查;

四、对危险性大的明火作业,港口公安消防部门应派消防车、船实施现场监护。

第二十一条 港口客运部门应增设专(兼)职危险品检查员,配备必须的安全检测仪器,对旅客携带和托运的行李进行检查,严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站、上船。

第二十二条 在港口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载运危险货物,必须具备适载条件,严格执行《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设备和器材。按照危险货物性质,合理配载;

二、装载危险货物船舶的船员,必须经过船舶消防业务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危险货物的性质、防火措施及灭火方法;

三、港口货商或生产调度部门应在作业前向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提供所载危险货物的名称、性质、数量以及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

四、凡装载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船舶,在装卸作业或通过港区特定水域时,必须接受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监督。

第二十三条 港口所属单位及驻港单位,要建立健全防火组织,全面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把防火安全工作纳入经营管理之中。可确定1 名行政领导为防火负责人,协助行政主要负责人做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发的消防法令和规章制度;

二、把消防工作列入工作、生产、施工、运输、经营管理的内容;

三、组织制订防火安全制度,组织实施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

四、组织防火宣传教育,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五、组织防火安全检查,负责整改火险隐患,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完善消防设施;

六、经常了解、掌握消防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解决消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七、领导企业专职和义务消防组织;

八、组织制定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灭火方案,带领职工扑救火灾,保护火灾现场;

九、追查处理火警事故,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十、负责消防奖惩事宜。

第二十四条 港口所属单位及驻港单位,应根据防火、灭火的需要,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并确定专人负责管理消防设施、设备、器材,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和补充更新,使之完好有效。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消防设施。不准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设备、器材,不准埋压和圈占消防水源,不准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铁路机车、车厢不准甩放在消防通道上。

基建维修、电力部门,在维修道路影响消防通行以及停电、停水、切断通讯线路时,必须事先通知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

第二十六条 专用消防车、船以及其他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除抢险救灾外,不得用于与消防无关的方面。

第三章 消 防 组 织

第二十七条 沿海开放港口和内河重点港口应设立港口公安消防队,负责对港口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和港区内的设施、物品发生火灾的扑救。

消防站的布局、装备标准应按交通部发布的《港口消防站布局与建设标准》执行。

第二十八条 大型油库、危险品仓库、大型物资仓库以及地处偏远、规模较大的厂、站,要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由单位防火负责人领导,并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业务指导。

企业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和撤销,应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批准。

第二十九条 港口所属基层生产部门,应在编制内设立相应数量的专职或兼职防火员。防火员在单位防火负责人和管区派出所防火民警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日常防火安全工作。

第三十条 拖消两用船是港口公安消防队扑救船舶火灾的辅助力量。平时由生产部门管理使用,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负责消防业务指导。灭火时服从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统一调动、指挥。船员要经常进行消防业务学习和演练,提高灭火技能。船上消防系统要经常维修保养,灭火药剂要配足,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十一条 港口各单位应加强群防群消,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由单位防火负责人领导,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业务指导。

第四章 火 灾 扑 救

第三十二条 任何人在港区内发现火警,都应立即向港口公安消防队或当地公安消防队准确地报警。通讯部门应当优先传递火警、火灾信息,不得延误。

第三十三条 港口消防队接到报警后,消防车须在5分钟内到达起火现场; 消防船应在5分钟内启航,以最快速度赶赴火场。其他车辆、船舶应为其让路。

第三十四条 船舶、水上设施发生火灾时,由海上安全指挥部或海上安全监督部门统一组织力量施救。火场的扑救工作,由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指挥,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服从调动。扑救船舶火灾时,应吸收船方人员参加,共同研究制定灭火方案,避免扩大损失。

港口陆域发生火灾,由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统一指挥扑救,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给予协助。没有建立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和公安消防队的港口, 由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指挥火场扑救工作。

第三十五条 扑救火灾时,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有权调用一切交通工具和抢救力量。

第三十六条 参加扑救火灾的单位和人员,都必须服从火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港口公安交通管理、港务监督(港航监督)和治安管理人员应当负责维护秩序,疏散车辆、船舶及人员,必要时可实行交通管制。

第三十七条 港口公安消防队参加扑救有保险的外单位的火灾中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以及对火灾原因进行技术鉴定的费用,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从保险公司偿付的施救费中予以补偿。

对在港外籍船舶(包括挂外国旗的远洋租船)和在国外投保火险的国内运输船舶火灾扑救收费,按交通部《关于航行国际航线船舶消防费收规定》办理。

第三十八条 参加扑救火灾或消防训练中受伤致残或牺牲的非国家职工,其医疗费用和抚恤待遇,由起火单位或者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国家职工的医药费用和抚恤待遇,由职工所在单位负责,同时执行消防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第五章 消 防 监 督

第三十九条 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职责是:

一、负责督促港口各单位制定消防安全办法和技术标准,并负责审查、监督实行;

二、负责港口公安消防队伍的组织领导,对专职、义务消防队和专职、兼职防火员的业务指导;

三、负责日常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查出的重大火险隐患及时向有关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发出《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必要时,可传唤有关人员,督促整改火险隐患;

四、对不执行《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单位,消防监督机关有权责令其停工、停产、停业,限期整改;造成一定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五、负责港区建筑防火设计审核和施工过程中的消防监督,以及参加竣工验收;

六、负责港区明火作业审批或监督;

七、对危险货物装卸、运输、储存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对装(卸)载危险物品的船舶进行消防监督、护航;

八、对在港口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实施消防监督;

九、对辖区单位的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配备、管理、维修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十、负责起火原因的调查。在港船舶火灾的调查,要吸收船方、港监、船检等部门参加,联合进行调查,作出火因技术鉴定,并根据事故性质、情节和后果,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十一、负责辖区火灾事故的统计报告;

十二、负责对消防器材、设备等的规格、性能进行检查;

十三、负责考查评定、奖励在防火、灭火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处罚违反消防法规的单位和责任者。

第四十条 消防监督员的主要职责:

一、依照消防法规,对管辖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督促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

二、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整改;

三、对管区内建筑施工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四、协助管区内消防重点单位制定防火安全制度和灭火应急方案;

五、对管区单位的职工群众进行安全防火宣传教育,普及防火、灭火知识,及时制止各种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险隐患;

六、指导管区单位的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开展消防活动;

七、对管区单位的消防器材、设备、设施的配备、管理等,进行检查;

八、对管区内的消防安全工作提出改进和加强的措施;

九、参加管区内发生的火警火灾事故的调查、勘查和鉴定,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十一条 港口公安消防监督员执行消防监督任务,必须着制式警服,佩戴消防监督臂章,严格依法办事。

第四十二条 各港区派出所应设专职防火民警,负责辖区日常消防安全工作。业务上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指导。

第六章 奖励与惩罚

第四十三条 在消防工作中,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一、全面达到公安部规定的消防十项标准,积极整改火险隐患,成绩显著,一年内未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单位;

二、在扑救火灾中,积极抢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成绩突出的;

三、在危急时刻,防止了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或发生火灾后能及时报警、予以扑救,减少损失的;

四、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火险隐患,避免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

五、及时提供和反映情况,对查明起火原因有突出贡献的;

六、在消防安全设施、技术装备上有重大革新及发明创造,成绩显著的;

七、在消防工作中的其他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第四十四条 在消防工作中有贡献的或者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由行政、主管部门或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给予表彰、奖励。奖励经费由奖励单位从安全奖励基金中开支。

第四十五条 对违反消防法规和本办法的人员(包括外籍船员和人员),港口公安机关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外,有下列行为之

一、情节较严重的,由本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一、施工人员不按照防火设计进行施工的;

二、防火负责人不履行职责的;

三、值班人员擅离职守或失职的;

四、不按照规定进行生产作业,违章蛮干的;

五、对火险隐患拒绝整改或拖延整改的。

第四十六条 消防监督员玩忽职守、有严重失职行为的,由港口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或撤消其监督员资格。

第四十七条 违反消防法规和本办法,情节严重,造成火灾、爆炸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肇事者和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各港口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防火管理规定,并报交通部备案。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1988年8月1日起施行。

第6篇:港口消防监督实施办法

【颁布单位】交通部 【颁布日期】1988.07.05 【生效日期】1988.08.01 【失效日期】 【时 效 性】有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港口消防监督管理,保障港口、船舶运输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六十八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港口消防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沿海和内河港口(以下简称港口);

二、在港口水域内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

三、港口内的一切单位和人员。

第四条 港口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本办法实施消防监督。

港口公安机关要设置消防监督机构,配备消防监督员。消防监督员的配备应根据实际需要,本着从严掌握的精神,控制在职工总数的2‰以内。

第二章 火灾预防

第五条 港口规划建设部门在新建、改建、扩建港口码头时,必须执行有关消防法规,会同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制定水域陆域消防站(包括消防艇专用码头)、消防供水、消防通讯和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的具体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应纳入港口建设总体规划。消防设施的建设应与港口建设同步进行。

第六条 港口码头原有消防设施不足或者不适应消防要求的,港口规划建设部门应按照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建议进行改造或者增设。

第七条 港口区域内建设工程的防火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油品码头的防火设计,必须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和《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严格防火防爆安全标准。

在港口区域内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独立经营的企业,其建筑工程或从国外引进工程项目的防火设计,必须符合我国消防技术规范要求。

防火设计,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审查批准后才准施工。

第八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防火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同时要负责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九条 工程竣工时,由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负责验收。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在建筑审核业务技术方面予以指导。重点工程的防火设计,同时报部消防监督部门备案。

第十条 未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港区内搭建临时工棚和易燃建筑。

第十一条 港口装卸、储存、运输、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交通部《港口危险货物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

一、运载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车辆进出港口,必须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危险货物准运证,并主动接受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监督和门卫的检查;

二、装卸、储存易燃易爆危险货物,应使用专用码头、仓库、货场;

三、装卸易燃易爆危险货物使用的机械、工属具,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易燃易爆危险货物应分类储存,留有安全间距,严禁将产生物理、化学反应的货物混装混放。遇水燃烧、禁冻、禁晒的危险货物,严禁在露天、低温、高温处存放;

五、从事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运输、管理人员,应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物理、化学性能,要经过防火防爆安全知识的培训,并由所在单位安全技术部门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位工作,还应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制度,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 港区内的生产、生活用电设备,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严禁违章用电。

第十三条 进入港区仓库、货场、危险品作业现场的机动车辆,必须配戴火星消除装置和灭火器材。

第十四条 进入港口装卸作业区或仓库、货场、油区、油库以及登轮作业的人员,严禁携带火种。

第十五条 港区内严禁燃放焰火、鞭炮、严禁在禁烟场所吸烟。

第十六条 采用有火灾危险性的新设备、新工艺和可燃易燃物资材料的单位,必须按照研制部门提供的预防火灾的具体办法,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并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认可。

第十七条 严格明火作业审批制度,实行动火管制。

在港口码头、港作船舶等非消防重点处所进行的一般性明火作业,由港口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审批,报消防监督机关备案;在火灾、爆炸危险性大的处所和消防重点部位进行动火作业,必须报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批准。 在港口水域锚泊、作业的运输船舶进行电气焊割等明火作业,按照交通部有关规定,报经港务监督(港航监督)部门批准,向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备案;对火灾危险性大的明火作业,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应积极参加动火方案研究,并实行消防监督。

第十八条 对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实,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危险的明火作业,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应责令其停止作业。

第十九条 审批部门要设立专人负责动火审批工作。负责动火审批的人员,必须具备防火防爆知识。因审批不当或违章作业而发生火灾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条 进行明火作业,必须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需要动用明火的单位、船舶,应按规定向主管动火审批部门申报;

二、动火单位应指派专人到动火现场看护,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三、审批部门应派人到动火现场进行检查;

四、对危险性大的明火作业,港口公安消防部门应派消防车、船实施现场监护。

第二十一条 港口客运部门应增设专(兼)职危险品检查员,配备必须的安全检测仪器,对旅客携带和托运的行李进行检查,严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站、上船。

第二十二条 在港口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载运危险货物,必须具备适载条件,严格执行《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设备和器材。按照危险货物性质,合理配载。

二、装载危险货物船舶的船员,必须经过船舶消防业务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危险货物的性质、防火措施及灭火方法;

三、港口货商或生产调度部门应在作业前向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提供所载危险货物的名称、性质、数量以及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

四、凡装载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船舶,在装卸作业或通过港区特定水域时,必须接受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监督。

第二十三条 港口所属单位及驻港单位,要建立健全防火组织,全面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把防火安全工作纳入经营管理之中。可确定一名行政领导为防火负责人,协助行政主要负责人做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发的消防法令和规章制度;

二、把消防工作列入工作、生产、施工、运输、经营管理的内容;

三、组织制订防火安全制度,组织实施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

四、组织防火宣传教育,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五、组织防火安全检查,负责整改火险隐患,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完善消防设施;

六、经常了解、掌握消防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解决消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七、领导企业专职和义务消防组织;

八、组织制定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灭火方案,带领职工扑救火灾,保护火灾现场;

九、追查处理火警事故,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十、负责消防奖惩事宜。

第二十四条 港口所属单位及驻港单位,应根据防火、灭火的需要,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并确定专人负责管理消防设施、设备、器材,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和补充更新,使之完好有效。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维护消防设施。不准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设备、器材,不准埋压和圈占消防水源,不准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铁路机车、车厢不准甩放在消防通道上。

基建维修、电力部门,在维修道路影响消防通行以及停电、停水、切断通讯线路时,必须事先通知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

第二十六条 专用消防车、船以及其他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除抢险救灾外,不得用于与消防无关的方面。

第三章 消防组织

第二十七条 沿海开放港口和内河重点港口应设立港口公安消防队,负责对港口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和港区内的设施、物品发生火灾的扑救。

消防站的布局、装备标准应按交通部发布的《港口消防站布局与建设标准》执行。

第二十八条 大型油库、危险品仓库、大型物资仓库以及地处偏远、规模较大的厂、站,要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由单位防火负责人领导,并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业务指导。

企业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和撤销,应经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批准。 第二十九条 港口所属基层生产部门,应在编制内设立相应数量的专职或兼职防火员。防火员在单位防火负责人和管区派出所防火民警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日常防火安全工作。

第三十条 拖消两用船是港口公安消防队扑救船舶火灾的辅助力量。平时由生产部门管理使用,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负责消防业务指导。灭火时服从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统一调动、指挥。船员要经常进行消防业务学习和演练,提高灭火技能。船上消防系统要经常维修保养,灭火药剂要配足,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十一条 港口各单位应加强群防群消,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由单位防火负责人领导,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业务指导。

第四章 火灾扑救

第三十二条 任何人在港区内发现火警,都应立即向港口公安消防队或当地公安消防队准确地报警。

通讯部门应当优先传递火警、火灾信息,不得延误。

第三十三条 港口消防队接到报警后,消防车须在五分钟内到达起火现场;消防船应在五分钟内启航,以最快速度赶赴火场。其他车辆、船舶应为其让路。

第三十四条 船舶、水上设施发生火灾时,由海上安全指挥部或海上安全监督部门统一组织力量施救。火场的扑救工作,由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指挥,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服从调动。扑救船舶火灾时,应吸收船方人员参加,共同研究制定灭火方案,避免扩大损失。

港口陆域发生火灾,由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统一指挥扑救,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给予协助。没有建立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和公安消防队的港口,由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指挥火场扑救工作。

第三十五条 扑救火灾时,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有权调用一切交通工具和抢救力量。

第三十六条 参加扑救火灾的单位和人员,都必须服从火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港口公安交通管理、港务监督(港航监督)和治安管理人员应当负责维护秩序,疏散车辆、船舶及人员,必要时可实行交通管制。

第三十七条 港口公安消防队参加扑救有保险的外单位的火灾中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以及对火灾原因进行技术鉴定的费用,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从保险公司偿付的施救费中予以补偿。

对在港外籍船舶(包括挂外国旗的远洋租船)和在国外投保火险的国内运输船舶火灾扑救收费,按交通部《关于航行国际航线船舶消防费收规定》办理。

第三十八条 参加扑救火灾或消防训练中受伤致残或牺牲的非国家职工,其医疗费用和抚恤待遇,由起火单位或者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国家职工的医药费用和抚恤待遇,由职工所在单位负责,同时执行消防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第五章 消防监督

第三十九条 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职责是:

一、负责督促港口各单位制定消防安全办法和技术标准,并负责审查、监督实行;

二、负责港口公安消防队伍的组织领导,对专职、义务消防队和专职、兼职防火员的业务指导;

三、负责日常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查出的重大火险隐患及时向有关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发出《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必要时,可传唤有关人员,督促整改火险隐患。

四、对不执行《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单位,消防监督机关有权责令其停工、停产、停业,限期整改。造成一定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五、负责港区建筑防火设计审核和施工过程中的消防监督,以及参加竣工验收;

六、负责港区明火作业审批或监督;

七、对危险货物装卸、运输、储存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对装(卸)载危险物品的船舶进行消防监督、护航;

八、对在港口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实施消防监督;

九、对辖区单位的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配备、管理、维修保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十、负责起火原因的调查。在港船舶火灾的调查,要吸收船方、港监、船检等部门参加,联合进行调查,作出火因技术鉴定,并根据事故性质、情节和后果,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十一、负责辖区火灾事故的统计报告;

十二、负责对消防器材、设备等的规格、性能进行检查;

十三、负责考查评定、奖励在防火、灭火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处罚违反消防法规的单位和责任者。

第四十条 消防监督员的主要职责:

一、依照消防法规,对管辖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督促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

二、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整改;

三、对管区内建筑施工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四、协助管区内消防重点单位制定防火安全制度和灭火应急方案;

五、对管区单位的职工群众进行安全防火宣传教育,普及防火、灭火知识,及时制止各种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险隐患;

六、指导管区单位的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开展消防活动;

七、对管区单位的消防器材、设备、设施的配备、管理等,进行检查;

八、对管区内的消防安全工作提出改进和加强的措施;

九、参加管区内发生的火警火灾事故的调查、勘查和鉴定,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十一条 港口公安消防监督员执行消防监督任务,必须着制式警服,佩戴消防监督臂章,严格依法办事。

第四十二条 各港区派出所应设专职防火民警,负责辖区日常消防安全工作。业务上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指导。

第六章 奖励与惩罚

第四十三条 在消防工作中,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一、全面达到公安部规定的消防十项标准,积极整改火险隐患,成绩显著,一年内未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单位;

二、在扑救火灾中,积极抢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成绩突出的;

三、在危急时刻,防止了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或发生火灾后能及时报警、予以扑救,减少损失的;

四、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火险隐患,避免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

五、及时提供和反映情况,对查明起火原因有突出贡献的;

六、在消防安全设施、技术装备上有重大革新及发明创造,成绩显著的;

七、在消防工作中的其他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第四十四条 在消防工作中有贡献的或者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由行政、主管部门或港口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给予表彰、奖励。奖励经费由奖励单位从安全奖励基金中开支。

第四十五条 对违反消防法规和本办法的人员(包括外籍船员和人员),港口公安机关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外,有下列行为之

一、情节较严重的,由本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一、施工人员不按照防火设计进行施工的;

二、防火负责人不履行职责的;

三、值班人员擅离职守或失职的;

四、不按照规定进行生产作业,违章蛮干的;

五、对火险隐患拒绝整改或拖延整改的。

第四十六条 消防监督员玩忽职守、有严重失职行为的,由港口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或撤消其监督员资格。

第四十七条 违反消防法规和本办法,情节严重,造成火灾、爆炸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肇事者和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各港口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防火管理规定,并报交通部备案。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八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第7篇: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最终版)

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港口危险货物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港口安全生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港口重大危险源),是指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辨识确定,港口区域内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三条 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以下简称港口经营人)是本单位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港口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二章 辨识与评估

第四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港口危险货物储存设施或

1 场所进行港口重大危险源辨识,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

第五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港口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港口重大危险源按照其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港口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参见附件1。

第六条 港口经营人可以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安全评估,也可以委托符合规定资质条件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港口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港口经营人需要进行安全评价的,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可以与本单位的安全评价一起进行,以安全评价报告代替安全评估报告,也可以单独进行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

第七条 构成一级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或场所,港口经营人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第八条 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数据准确、内容完整、结论明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港口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二)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四)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时);

(五)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单位、人员状况;

(六)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

(七)事故应急措施;

(八)评估结论与建议。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港口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分级,开展安全评估和完善档案:

(一)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二)构成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的;

(三)港口危险货物种类、数量或者储存方式及其相关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可能影响港口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四)发生火灾、爆炸或危险货物泄漏,导致人员死亡,或人员重伤和直接经济损失达到较大以上事故的,或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五)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第三章 登记与备案

第十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对辨识确认的港口重大危险源及时进行登记建档。档案的主要内容:

(一)辨识、分级记录;

(二)港口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三)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

(四)区域位臵图、平面布臵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

(五)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

(七)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和应急演练计划;

(八)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

(九)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臵情况;

(十)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一条 港口经营人在对港口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分级,完成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或安全评价报告后,应将港口重大危险源备案申请表和第十条规定的内容,向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自收到港口经营人报送的港口重大危险源备案资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备案,出具港口重大危险源备案登记表;对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应不予备案。

港口重大危险源出现第九条所述情形的,港口经营人应当及时更新档案,并向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重新备案。

第十二条 对不再构成港口重大危险源的,港口经营人应及时向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核销申请报告。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自收到港口经营人的书面申请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审核,并组织现场核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核销。

第十三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11月31日前将辖区内的一级、二级港口重大危险源备案材料报送设区的市级港口主管部门。

4 设区的市级港口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12月15日前将辖区内的一级港口重大危险源备案材料报送省级港口主管部门。

地方各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12月31日前,将本辖区的港口重大危险源汇总信息逐级上报,省级港口主管部门下一年1月15日前汇总后报送交通运输部。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建立健全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对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日常巡查,对于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

第十五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根据危险货物种类、数量、装卸工艺或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按照以下要求建立健全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

(一)港口重大危险源应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信息采集和监测系统,设臵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臵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异常状态报警、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电子数据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

(二)对港口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等重点储存设施,应设臵紧急切断装臵;毒性气体应设臵泄漏物紧急处臵装臵。

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港口重大危险源,

5 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

(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第十六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监控设施进行检测、检验,并记录检测、检验结果。

第十七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明确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臵办法。

第十八 港口经营人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使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第十九条 港口经营人应制定和完善有关港口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防护、救援物资和装备。所配备的防护、救援物资和装备的数量应与危险货物储运规模相适应,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障其完好。

港口经营人应当对存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港口重大危险源,配备便携式浓度监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应急器材和设施;涉及剧毒气体的港口重大危险源,应配备两套以上气密型化学防护服。

第二十条 港口经营人应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规模应与其危险货物储运规模相适应。

第二十一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针对港口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

6 事故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一)对于一级、二级港口重大危险源,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

(二)对于三级港口重大危险源,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港口经营人应当记录和评估港口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演练情况,并根据记录和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港口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每年组织一次区域性的综合应急演习。

第二十二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将港口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人员。

第二十三条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与应急系统,全面掌握辖区内港口重大危险源情况、周边应急设备设施和医疗资源情况等,实现监控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

第二十四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港口重大危险源集中区域事故风险与应急能力评估,制定重大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库,应急物资和装备规模应满足港区的应急能力要求。

第二十五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港口重大危险源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建立区域应急救援队伍,应急队伍的规模应满足所辖港区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的要求。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港口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督促港口经营人做好本单位港口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和安全管理、应急准备等工作。

第二十七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巡查制度,根据辖区内港口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等级和危险程度等,确定检查频次,定期对存在港口重大危险源的港口经营人进行监督检查。

首次对港口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情况、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和落实情况;

(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级、安全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情况;

(三)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情况;

(四)重大危险源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检测、检验以及维护保养情况;

(五)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修订和演练情况;

(六)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情况;

(七)安全标志设臵情况;

(八)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配备情况;

(九)预防和控制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

8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港口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

第二十八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港口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台帐,内容包括港口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记录表、现场检查记录、整改意见、整改情况等资料。

第二十九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港口重大危险源集中区域的监督检查,确保港口重大危险源与周边单位、居民区、人员密集场所等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之间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责令港口经营人限期改正;有违法行为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2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交通运输部负责解释。

9 附件:1. 港口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2. 可容许风险值

第8篇:港口消防应急预案

青岛远成快运有限公司消防应急预案 实施日期:2017-02-28 更新日期:2018-12-01 签发人:王永兴

目 录

一、 前言 3

二、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能 4 2.1 消防应急领导小组的构成 4 2.2 消防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4

三、 港口防火重点部位 6

四、 重大火灾应急反应程序 7 4.1 关于火灾应急通讯的规定 7 4.2 消防设施及人员配置 7 4.3 消防重点部位出现一般火情的应急措施 7 4.4 消防重点部位出现重大火灾的应急措施 7 4.5 办公生活小区、劳务基地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 8

五、 培训与演练 9

六、 《应急预案》的维护 10

一、 前言

为切实加强消防管理,防止和减少突发火灾危害,确保港口生产、物资、设施和人身安全,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消防应急预案》。

本《消防应急预案》适合于公司火灾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救援。

二、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能

2.1 消防应急领导小组的构成

公司的“港口设施保安应急小组”是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领导小组。该组织由公司董事总经理、安全及风险管理、操作部、设备部及资讯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日常工作由安全及风险管理部负责。

下表为“港口设施保安应急小组及联系方式” 成员 姓名 职位 具体任务 联系方式

组长 李博方 董事总经理 应急组织指挥 13862299777 齐媛媛 总经理助理 协助应急指挥 13862373839 副组长 李华斋 公司副总经理 协助应急指挥;落实部门应急措施。 13776281166 副组长 王永兴 安全及风险管理部代理总监 协助应急指挥;落实部门应急措施。 13706248301 成员 闻学锋 安全及风险管理部主管 口门管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 13806248027 成员 汤勇 操作部副总监 落实部门应急措施。 13182680216 成员 窦晓娟 人力资源部总监 落实部门应急措施。 13912601007 成员 林德胜 财务部经理 落实部门应急措施。 13773218857 成员 林秀峰 集装箱事业部总监 落实部门应急措施。 13773218813 成员 徐肖雄 件杂货部总监 落实部门应急措施。 13706247788 成员 封传江 资讯部经理 计算机系统维护;落实部门应急措施。 13601753385 成员 朱兆斌 工程规划部经理 工程及设备管理维护;落实部门应急措施。 13306229658 成员 王永兴 企划部经理 落实部门应急措施。 13706248301

在启动本《消防应急预案》时,由公司董事总经理任总指挥、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总监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公司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2.2 消防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 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审查、批准和修订。

2. 组织实施本《预案》,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预案》演练。 3. 检查落实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 火灾现场的组织指挥:发布命令、事故报警、灭火救援、现场警戒、治安保卫、人员物资疏散、道路管制、内外联络等。 5. 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6. 安排受损设施抢修,恢复生产。

7. 本《预案》明确闻学锋、张利达、龚雁飞、陈刚、徐利铭为日常消防工作责任人。

8. 本《预案》在公司发生火灾危害时启动。对于一般火情,公司保安在接报后,立即向119报警,同时迅速地组织扑救工作。

9. 重大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地点: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火灾现场)。

三、 门店防火重点部位

A. 仓库、变电所、加油站、水厂;

B. 木材、沥青、化工原料、纸浆、卷筒纸等易燃易爆物品作业现场和堆存区域; C. 办公及生活区域、劳务基地;

D. 在港船舶发生火灾时,公司负责配合协助当地(水上)消防部门、海事部门等开展灭火救护工作。

四、 重大火灾应急反应程序

4.1 关于火灾应急通讯的规定 1. 固定电话报警号码(操作部中控室): 53710073 2. 闸口保安:53710035 3. 安全及风险管理部:53710032 4. 高频报警通讯频道:

操作部中控室、现场调度: 1频道 安全及风险管理部: 6频道 5. 警笛(小区内警报装置鸣号) 6. 火警电话:119 4.2 消防设施及人员配置

1. 门店各部位消防器材由各部门责任人定期检查,确保符合规定使用标准。 2. 消防地栓、管道等消防设施由保安专职人员负责定期检查,确保符合规定使用标准。

3. 消防重点部位设置防火禁烟标志。 4. 绘制港口消防设施、器材平面布局图。

5. 警报装置、电话、对讲机等联络设备确保开启,使用畅通。 6. 保安(消防)人员确保24小时值勤。

7. 保安人员24小时定期或不定期对上述消防重点部位进行巡查;仓库、变电所、加油站、水厂由库场队、设备部负责自查。

8. 保安队按规定对进出港口的人员、车辆、物资进行检查;对可疑人员、物资或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港口严格盘问检查。 4.3 消防重点部位出现一般火情的应急措施

1. 火情所在部位发现人员应立即向保安(或中控)报告;根据火情实际情况同时向119报警。

2. 保安消防人员必须在5分钟内赶赴现场扑救。

3. 相关部门兼职消防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就近利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扑救,及时疏散人员和重要物资。

4.4 消防重点部位出现重大火灾的应急措施

1. 发生重大火灾,必须按照“救人重于灭火、防范胜于救灾”的原则,积极组织力量,快速实施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行动。 2. 公司相关部门职责分工:

(1) 按《预案》要求领导小组成员进入指定位置,进行现场组织指挥,领导灭火救灾工作。总指挥发布灭火救灾、人员物资疏散、暂时停工停产、应急终止、恢复生产等命令及对外信息发布;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职责分工,立即进入应急状态。

(2) 安全及风险管理部负责协助总指挥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及时向119报警;组织公司内部保安(消防)人员及有关人员进行扑救;负责现场警戒、治安保卫、道路管制、内外联络等;组织进行事故调查处理;配合当地消防部门开展灭火行动。

(3) 设备部负责拉断电源,确保水源;负责火灾后港口受损设施、设备的修复。 (4) 操作部、库场队、机械队根据火情按“火灾应急领导小组”要求负责下达停产、人员和物资疏散指令;调遣必要的设施、机械和人员投入火灾救援行动。 4.5 办公生活小区、劳务基地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 1. 发现火情立即向保安报警(或大声呼叫报警)。

2. 保安(消防)人员5分钟内到达火灾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开展灭火行动;及时向发现者了解情况,采取控制措施,防止蔓延;查明火源和人员是否受到威胁。 3. 对范围不大的小火,立即使用附近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并及时向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报告现场情况。

4. 如发现火情蔓延,难以扑救,应拉响警报,拨打119向当地消防部门求援。 5. 迅速切断电源;关闭锅炉和液化汽;关闭火灾区域的门窗、通风系统,控制火势扩大;注意保护、隔离其他区域。

6. 利用广播、喊话稳定人员情绪,维持秩序,由现场保安将公司机关、后勤或劳务人员从小区大门(劳务基地大门)迅速向周围安全地带转移疏散。 7. 组织抢救重要物资、贵重物品、档案等。 8. 配合当地消防部门开展扑救工作。

9. 当确认火已熄灭,立即排烟、抽水,彻底扑灭余火;布置人员值守,严防余火复燃。在没有得到有关部门许可前,任何人不得擅自破坏现场。 10. 详细记录火警发生时间、地点、火警发现者、火灾种类、施救情况等。

五、 培训与演练

A. 运用各种工具、手段,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消防意识,明确防火灭火在港口企业的重要意义。

B. 积极采取外培和内培的办法,加强专、兼职消防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使用消防器材。

C. 除昼夜巡查外,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消防)检查和法定假日前的安全(消防)大检查。

D. 根据生产和季节特点,每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提高实战水平。

六、 《应急预案》的维护

A. 本《消防应急预案》由安全及风险管理部负责制订。

B. 安全及风险管理部应加强《预案》的跟踪管理,适时对有关措施进行检测、修订、调整,使其更加适应灾情突发时的救援实际。

C.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公司《消防管理办法》中与本《预案》有冲突时以本《预案》为准。

D. 本《预案》最终解释权归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所有。

第9篇: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和促进港口安全生产,规范港口建设工程项目和港口生产系统的安全评价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沿海与内河港口(不包括渔港、军港)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港口建设项目)及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管理工作。

第三条 港口安全评价是以实现港口建设项目和港口生产系统的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港口建设项目和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辩识与分析,判断建设项目、生产系统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为制定港口建设与生产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及进行安全生产监察提供科学依据。安全评价包括港口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以及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第四条

港口建设和生产经营单位可自主选择熟悉港口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及装卸工艺的安全评价机构承担评价项目,逐步建立招投标机制,鼓励评价机构间的公平竞争,促进评价工作的良性发展。

第五条

从事港口安全评价的机构应依法取得由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核准的《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资质类别应符合评价项目要求,业务范围包括港口业,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安全评价人员资格证书》。

第六条 港口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七条 国家规定的港口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都应进行安全预评价;对客运码头、石油化工码头及罐(库)区、散粮筒仓码头及筒仓、港口危险货物装卸码头及库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港内加油站以及生产用燃料油储存库等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安全预评价。

第八条

港口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拟建工程设计方案以及类比工程进行分析,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作为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安全设施设计和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监察的主要依据。

第九条 港口建设单位对港口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负全面责任,在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设计单位以外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评价应在初步设计会审前完成。

第十条

设计单位对港口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负技术责任,应遵守和落实国家及行业现行的安全标准、技术规范,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安全预评价的要求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同时编制安全专篇。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对港口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应严格依据设计文件要求施工,做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确保安全设施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

第十二条 大型港口建设项目、客运码头、石油化工码头及罐(库)区、散粮筒仓码头及筒仓、港口危险货物装卸码头及库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港内加油站以及生产用燃料油储存库等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应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作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单项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 安全验收评价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落实预评价报告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安全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与建设项目配套的安全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建设项目试生产后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制度是否适应安全管理的需要,从总体上评价港口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 石油化工码头及罐(库)区、港口危险货物装卸码头及库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港内加油站以及生产用燃料油储存库等场所应进行专项安全评价。根据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储运经营的港口生产单位应每两年进行一次专项安全评价,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装卸安全技术要求、装卸量、储存量,港口周边环境影响以及安全管理状况等因素,科学地分析突发重大事故的致因并预测模拟其后果,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五条

客运码头(包括客滚码头、火车轮渡码头)、散粮筒仓码头及筒仓和其他非危险货物装卸码头,对存在的安全生产不稳定因素,港口生产经营单位应主动开展安全现状评价,通过评价查找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程度,制定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时整改安全生产条件和事故隐患;客运码头应制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旅客紧急疏散和救援预案,保障旅客安全。

第十六条

承担安全现状评价的机构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识别并把握评价对象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重点,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评价,评估评价对象执行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基本情况,从生产经营设备设施、装卸工艺与生产环境条件、安全规章制度与管理状况、安全教育与员工素质等诸方面的现状全面、系统地进行评价,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第十七条

承担港口安全评价的机构应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按照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评价导则开展工作,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评价程序,采用先进、科学的安全评价方法,确保评价工作质量,对评价结果负责。

第十八条 港口安全评价实行专家评审和备案制度。评价报告评审一般采用专家会议形式,通过评审的安全评价报告由港口建设单位或生产经营单位报送相应的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备案,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同时送交该港口建设项目设计单位。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港口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同时报送交通部、国家安全监管局主管司局备案。

第十九条

根据国家安全评价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港口管理实际,大型港口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和验收评价报告,由交通水运安全评审中心或国家安全监管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评审;其他港口建设项目和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报告由交通水运安全评审中心或其他具备资质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组织评审。为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组织评审的机构不得评审本机构承接的评价项目。

第二十条 组织港口安全评价报告评审的机构应以安全生产科研为依托,拥有熟悉安全技术的专业人员,并建立规范的评审制度、工作程序和评审专家库。工作中必须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坚持“科学、客观、公正、求实”的原则,根据评价项目实际随机选择相关的专家,充分发挥评审专家组的作用,确保评审工作的质量。交通水运安全评审中心、国家安全监管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的港口安全评价的评审工作应接受交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局主管司局的监督与指导,在组织评审过程中如发生重大分歧情况,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组织大型港口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评审的机构应将评审制度、工作程序及评审专家库报送交通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管部门。专家库应选择熟悉港口工程安全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海事安全监督管理及科研、院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入库。

第二十二条 安全评价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评审机构及参加评审工作的专家应认真履行职责,对有失公正、弄虚作假等违纪、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应保守港口建设单位或生产经营单位的商业秘密,尊重和保护评价报告有关技术内容的知识产权。

第二十三条 港口安全评价的费用应根据具体评价项目的工作量等实际情况,参照国家相关费规标准由评价机构与委托单位双方协商,合理确定。专家评审的相关费用,由港口建设单位或生产经营单位承担。

第二十四条

港口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海事管理机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对港口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和港口生产系统安全评价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局共同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交通部与原劳动部颁发的《港口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评价暂行办法》(交人劳发[1994]423号)及相关规定同时废止。

上一篇:食品企业经营管理下一篇:党建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