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魅力提升

2023-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格魅力提升

提升班主任人格魅力,促进良好班集体建设

摘要: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班级管理、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作者阐述了班主任人格魅力的重要性和它对良好班集体建设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如何在具体的工作中注意提升人格魅力,创建良好班集体的三点看法。

关键词: 班主任人格魅力班集体建设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管理者,是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的桥梁。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表率,人们的楷模,父母的替身。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感染、影响学生,都会被学生效仿,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样板”,而这块样板的核心则是班主任的人格。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同时也是个人的道德品质。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必须重视自己的人格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学生的人格。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一位人格高尚且循循善诱的班主任,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对于中小学生,包括中职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沟通、了解得更多,其人格魅力的影响力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和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纯正的教育力量。班主任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成其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班主任应当把自己的人格魅力充分展现出来,以其严谨的作风、认真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于律己的精神,给全班学生树立榜样。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不仅影响和感染每位学生,而且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因素,要想培养良好的班集体,首先班主任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和管理好班集体。

那么,如何提升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以达到教育、管理好班级的目的呢?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主要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对学生的善良和慈爱之心和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努力加强自身修养,积极进行自我完善,做好学生的表率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言谈举止对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其自身的素质、文化修养、日常行为品德对学生有着很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具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工作任劳任怨,苦干、实干,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力量,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充分发挥“身教”的功效。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首先班主任就要早来晚走;要求学生不留长发,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首先班主任就要仪表庄重,服饰得体,等等。班主任按时跟操、勤劳的背影、洁净的外表、扶好歪倒的扫帚、捡起落地的小粉笔头等,都会对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优秀班主任既要有德又要有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教师的德和才,无德无才的教师是绝对不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的。”没有真才实学的教师,很难让学生心服口服。所以班主任在教学上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成为教学上的内行,这样才会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还有很多,如观察、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具备多种能力的班主任,不仅在教学上让学生敬佩,而且善于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其能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高雅的幽默中拉近与老师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向师力和对集体的归属感。班主任只有积极进行自我完善,提高能力,才能提升人格魅力,从而感染并带动学生。

二、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认真负责”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创建良好班集体的前提。这份责任感不仅来源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更多的是来自于对学生的爱。一个班级一般有四五十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是寄宿生,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都需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关心和教育。只有通过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班主任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健康成长。所以班主任应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做好每日的常规工作,经常深入班级、宿舍了解情况,多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并在这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做好班级工作的纽带。要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爱心”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班主任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各有差异的学生,不要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而要用诚挚的情感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只有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班主任,才能赢得全班学生由衷的爱戴与尊敬,成为学生最信赖的人,学生也会在班主任这种爱的感召下,在充满爱的管理中不断地体验人与人之间那种友爱、善良、尊重、信任等美好的感情,进而逐步形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愿意对班主任敞开心扉,班主任就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

当然,对学生的爱并不意味着迁就和纵容他们,这“爱”必须和“严”相结合,严格要求是对学生爱护关心的更深层次的体现,所以必须做到宽严相济,使严出于爱,爱寓于严,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优良的班风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重要表现。为了配合学校的各项考核,班主任需要制定严明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学习、纪律、卫生、宣传、文体等方面的检查评比,及时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在考核评比中将考核成绩与学生操行挂钩,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有章可循,通过考核评比形成严明的集体纪律,营造良好的班风。

在加强日常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首先,让全体学生明确建设优良班集体与自己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使人人都产生一种责任感;其次,班主任要抓好班团干部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众所周知,班团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有着高度凝聚力的班团干部队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组建好班团干部队伍至关重要。在选拔班团干部时,班主任要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广泛培养学生能力和搞好班集体建设的双重原则来选拔。选拔之后,更重要的是培养,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为了不断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定期召开班团干部会议,倾听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想法,教会他们工作的方法,增强他们为班集体服务的信念。注重班团干部队伍建设能使班主任工作变得轻松,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也能做到秩序井然。另外,班主任还要具有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依据教育规律,借鉴成功方法走班级管理新路的胆略,给学生带来尝试的新鲜感,成功的愉悦感,产生身在此班的优越感、自豪感。

马卡连柯说:“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么你尽管放心,他们会站到你的一边,决不会背弃你。”学生亲而近之,这是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是班主任人格魅力发挥的作用。

作者:唐晓华

第2篇:高校思政教师人格魅力提升及对教学实效影响

摘 要: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都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开始探索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的途径。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理论课堂到实践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后,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影响开始步入学者和教师的视野。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教师人格魅力

“人格”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人的能力、性格、气质的总和,是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其实质是一个人的行为与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其行为和心里表达上体现出来的吸引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个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感召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完成,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针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孟庆男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性地影响了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不仅仅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而且还可以改善当今大学生素质不尽如人意的现状。”[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被模仿者,必须起到榜样作用。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要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吸引力,可直接提升學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升华学生的道德境界、促进学生意志力的增强,与此同时,树立教师的威信,从而对学生产生深远并且具体的影响,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塑造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以来都是困扰高校思政教师的难题,在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高校思政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效性的提高所起的作用逐渐显露出来。

就高校思想政治课本身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令人担忧。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显示:17%的高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需的,个人有兴趣学习;44%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一般;27%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谈不上兴趣,但也不讨厌;12%的高校学生表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毫无兴趣。这个调查结果表明近一半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没兴趣或毫无兴趣。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直接成为思政课课堂实效性提高的重大障碍。

就社会方面来说,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直接导致大学生毕业人数与日俱增,然而这把双刃剑也露出了弊端——高校学生素质越发不尽如人意。传统教育过分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熏陶,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素质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严重的是,社会出现大学生人格不健全现象层出不穷,如上海复旦大学寝室投毒事件、大学生为情在公共场所行为失控、大学生自杀事件等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社会现象频频出现。作为能够直接与学生思想情况密切联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更要尽快找到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高校思政课课堂实效性的载体,它是一种隐性的资源,能够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普遍认为,“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自身素质如何,决定了其工作的成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障。”[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今,有很多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这与教师自身没有吸引学生的气场是有必然联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想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条路径就是教师本身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心里接受并且喜欢。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因素除理论功底扎实、见识广博之外,人格魅力高尚也是不可忽略的。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本身,也就乐于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也更乐于模仿教师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可以说,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说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效性的一种方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

人格无疑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正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应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加里宁认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所有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着学生,这一点往往是不被察觉出来的。但还不仅仅如此,可以大胆地说,教师如果很有威信,这个教师的影响也就会在某些学生的身上永远留下他的痕迹”[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联系非常密切,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教师很自然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有意无意地开始模仿其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样的教师不仅从课堂上,更从学习和生活中影响学生,都能做到言出有声,树立教师的威信。由此,思政课教师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思政课课堂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的使命已经不单单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尤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是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主观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人的关键成长期的领路者,思政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比掌握完善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人格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一旦形成,很难再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其言谈举止之间,充斥着学生成长关键期的每时每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能够影响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能够让学生乐于向教师展开内心世界,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然而这需要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从内在因素来说需要教师主动提升自己,从外在因素来说需要学校各方面和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身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从内而发的强化自己身为教师的责任感,注意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完善实现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者,是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这需要教师自身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指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立场、政治品德、政治水平及政策水平几个方面[5]。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首先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身作则传达给学生。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传授专业知识的,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此外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观察力、调查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讲课和科研两把抓,两头拿,以优质的教学成果证明自己的价值。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指人的种种心理品质的综合,心理素质能够决定教师的授课风格。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的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和公正地评价学生及事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乐观积极的性格和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除了要解放自己的思想、适时更新自己的生活及教育观念,还要积极勇敢的走向外部世界、扩展自己的视野。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的年龄小、阅历少,知识储备不足、处理问题能力欠缺,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以宽容的心和坚毅的性格引导学生,以自身的知识储备和阅历感染学生。

(二)高校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良好的氛围

学校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成效,高校如果不能为教师,尤其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良好的氛围,将直接导致教师工作倦怠、科研受阻。高校应尽可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活动提供便利的通道,这样才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成就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能和人的感情。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需要高校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高校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觉悟、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心理培训的方式进行;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各级组织切实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后顾之忧,满足其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满足其精神需求,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必将提升,从而乐于奉献自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具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非常重要。学校需要让每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认识到其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对学生的重要性。学校应引导教师拥有坚定的信念、广博的知识、高度的亲和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三)社会要为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师提供适宜的环境

高尔特奥尔波特认为,“没有任何人格的东西不同时也是物理的、社会的或文化环境的反应[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离不开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有国家环境主体和家庭环境主体两方面,具体包括家庭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国家政策、意识形态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文化传媒等。

国家环境主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统筹安排,督促各地方高校完善教学及科研体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体系、加强舆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的作用。家庭环境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保证家庭环境的良好能够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能够全面提高高校思政教师的思想素养、业务素养和心理素质,能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是提高其课堂实效性的基础,我们可以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学校及社会环境三方面着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效性必然可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孟庆男.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J].教学月刊,2004(7):36.

[2]李德祥.论高校“两课”教师的人格魅力[J].湖北经济学报.2008(1):175.

[3]孔子.论语[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4]李鸿雁.浅谈现代育中的师爱[J].中国轻工教育,2008(1):100.

[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佳偶出版社,2006:317.

[6]高尔特奥尔波特.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探新[J].心理学探新,2000(4):6.

作者:陈烨

第3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摘 要: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以一份责任心和事业心,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品德魅力;学识魅力;个性魅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角色,在“做人”、“立人”、“立德”方面承担的责任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任重道远。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尽管如此,从总体上来说,教学效果仍不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对政治理论不认同、不信服。因此,先进的政治理论必须人格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了人格魅力,也就成为先进政治理论的现实人格承担者,这样就能增强政治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从而增强它的被接受度。

一、人格魅力的内涵

“人格”一词源自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表示所扮演角色的面具。延伸到教育心理学领域,则意味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说被个体用来向社会显露自己的东西,即人的社会自我。因此,人格是人的认知方式、情绪特征、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态度倾向、道德品质等的综合表现,是“人的知识、能力、德行、意志、情感、信仰、作风等多因素的共生体”,魅力,是成熟的能够吸引人的力量。所以,综合来看,所谓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很能吸引人的力量[1]。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所酿就的人格吸引力,它是教师的才、情、智、气质、能力、品质、语言等各方面感染力的综合,是一个教师的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一般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为品德魅力、学识魅力和个性魅力三个方面。

通过对人格魅力的定义和教师人格内涵的理解,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这样定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教学艺术,既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传播者,又是坚定不移的信仰者;既是理论教师,又是理论的实践者;既能讲授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既能发现学生思想中的实际问题,又能提出解问题的方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特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具有相同的人格特征,但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培养目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1.“两课”教师人格魅力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家园的圣地。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为了吸取理论知识,而更是为了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如果不能给予学生人格、精神上的影响,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就不可能是一个好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知行统一原则,要求教师言传与身教的高度统一。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社会生活和教学实践中把社会的人格标准内化为人格魅力,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所起的示范性,已经成为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知行统一的最佳中介。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规章、任何教学大纲、任何人为的机构,不论设计的如何奥妙,都不能在教育工作中代替人格的作用。”[3]

2.“两课”教师人格魅力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传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理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促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特殊性和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应具有“学科特点”——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旋律,在现阶段则体现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表现出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素材,理论联系实际,切合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实际,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力量。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就是说,教师须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以作别人的榜样。这样的教师才有人格魅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时这样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可见,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德育并举,知识与能力并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打造魅力四射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人格魅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一个人必须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积累、培养,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人格魅力。

1.加强师德修养,提升品德魅力

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是教师师德的根本标志,也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教师要教育人、改造人、完善人,首先要不断完善自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18世纪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的学问高深固然重要,但教师的行为高尚尤不可缺。教师应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为学生效法的表率与榜样。教师的学问、思想、语言、行为、仪表、作风、道德状况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也曾说过:“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所说的话,比一个与他格格不入的受他们鄙视的人所说的话,他们接受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从后者口中说出来的即使是崇高的思想,也会变成可憎恨的东西。”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教师是作为学生活生生的榜样走上讲台的。”教师应该处处为人师表,事事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着熏陶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样可仿,有例可学。因此,一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己的理解、认知、体验融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不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必须为人正直、正派,树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而对喧嚣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则应守住一片宁静,不被世俗尘埃所染,不为金钱物欲所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只有如此,才能取信于学生,才能使学生由敬仰教师转到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从而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加强文化素养,提升学识魅力

教师不仅要敬业、勤业,还要精业,以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书育人技巧,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展现“学高为师”的风范和良好形象。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教师以渊博的学识为底蕴,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传道授业时,他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才华,表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掌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需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还应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广泛的背景知识,全面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又要通晓和涉猎相关学科知识,做到知识面宽,使自己的那“桶水”常用常满。只有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讲课也才能深入浅出,出神入化。最终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服,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关爱学生,提升个性魅力

研究表明,教师的个性形象是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理想的教师个性特征包括善于理解学生、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耐心,有幽默感等。作为一名教师,要胸怀博大,对学生充满爱。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只有对学生倾注情感与热情,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教育好学生,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内心世界。教师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怀学生,在师生间建立一种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关爱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大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感其言,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和谐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人格来调音。”[4]没有教师人格魅力介入的教育,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其如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讲,只有具备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三者完善统一的素质,才能充分展示出丰富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JerryMBurger.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6.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科[2008]5号.[2008-9-23]

[3]乌申斯基.劳动的心理和教育意义[C]//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39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159.

作者:任忠惠

第4篇:提升数学教师人格魅力

提升数学教师人格魅力,促进高效课堂生成

保亭县新政中学 孙华钰

开学以来,听到不少同事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像话,你满怀激情去上 课,而他们有的像木头,呆坐没反应;有的干脆睡大觉,叫醒了又睡;有的学生 的眼睛除了黑板哪都看,一只小蚊子飞过能让他看上半天。一个班中真正学习 的学生屈指可数。的确,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优化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学 生的诱惑日益增多等原因,不少农村学校甚至是城市学校都出现了难以遏制的学 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校园中已经难以闻到琅琅的读书声,难以寻觅到勤奋求学 的影子。对于教师们辛苦备课、满怀激情去上课,学生却不买账,无动于衷,深 层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进而信其道,我认为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一定的教学水平,还要不断去提升学识、能 力、性情、品德等综合素养,塑造魅力人格。教师的美好人格,宛如初春的细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学生,对学 生的心灵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 的活动。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对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和提升。

一、 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诸多因 素的综合。 教师的人格魅力指的是教师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的良好的感染力、辐射力 和吸引力,并由此促进教育教学效果。

二、 我所理解的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教师树立威信的基石。教师的威信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它与教师的年龄和身高等外在条件无关,它来自于教师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尚的 道德修养。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有着思维的严谨性、高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 广泛性,这三点决定了数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定位:良好的仪态、高尚的师魂、严 谨的工作作风和出众的能力。

1、 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为得体、良好的仪态 教师的仪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仪表,二是精神面貌。为人师者,仪表当整 洁、大方、端庄,数学教师亦

不例外。此外,还要再搭配上温和的笑容和饱满的 精神。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 光”。 心中有阳光的具体体现就在教师的仪态上。然而,平时我们常常看到有的 老师因为种种原因哈欠连天地去上课,或者是上课时无精打采,讲课的语调过于 平缓等,把一节课上成了一首摇篮曲,可想而知,如此状态下的课能有多少效果?

2、 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高尚的师魂 “育人教书,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智慧 的代表,是人格的化身。我们的言谈举止往往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然而,现实 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教师表里不一的一面。叫学生要讲文明、讲卫生,自己却 出口成脏、随地吐痰等;叫学生要按时完成作业,自己却到作业推挤成山了还没 有批改;叫学生多读书,自己的知识几年过去了还是在一个水平上,从没有想着 去更新;叫学生做题要细心、耐心,而对于学困生的提问自己却不屑于多角度去 开导和耐心解答。这一切都是与教师的师德背道而驰的,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必 须具备高尚的师魂,以友善真诚的态度创设如大家庭般的课堂;以健全的人格素 养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应得的,且没有丝毫的 偏差。

3、 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始于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出众的能力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精湛的教学技能不仅能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 而且能很好地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的科学,因此,身为数学教师应当具备娴熟的作图能力和严谨的作风。即使没有 作图工具,他画的图形依然分毫不差;他的课堂语言总是严谨而不凡生动,从没 有出现表述错误的情况,哪怕是一点点的小错误,能将“对顶角相等”形容成“两 牛相斗”,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在他的口里变得有声有色;他还善于勾勒简笔画, 两三笔就描绘出了龟兔赛跑的场景,不少的数学问题都在他的笔下变的生动而形 象;他的板书线条流畅、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一目了然,宛如他的为人干净利 落,给人明朗的感觉;他还善于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情境,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样的数学老师身上,学生能受到良好 的影响。

三、 提升数学教师人格魅力,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当我们的课堂不能吸引学生时,其实就是遇到了“教然后知困”的瓶颈。从 事教育实践过程中,

我们总会时不时地体会到“困”,体会到其中的艰难,明白 教育光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这个“困”不仅是知识方面的,还包括能力、思想、 情操、视野、胸怀等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方方面面。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当 成为一条奔流不息的小河。于漪老前辈说,教育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有怎 样的教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可见,教师的素质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怎样提升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呢?过程在教育实践中,其途径因人而异,下面谈 谈我的做法:

第一,加强道德情操的陶冶,注重行乎合理的行为美的培养,使学生亲其师 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基础差,而数学更是大部分学生惧怕的科目。为了消 除学生对数学的刻板印象,这几年来,每次进入数学课堂前,无论有什么事让自 己难受,我都会将其暂放在一边,换上清爽的衣服,带上笑容进入教师,保持语 调的清亮和愉悦。久而久之,我发现学生们也有精神多了,学数学的人渐渐多了 起来。一次和学生的闲聊中,一些学生悄悄告诉我,我的笑容很可爱,上课的语 调让他们感到舒服,对于他们不懂的题目不会责骂他们不认真听课,而是想办法 有耐心地讲解。这些改变了他们对于数学和数学老师的看法,以前数学在他们 的印象中是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师总是很严肃。自从我当上他们的数学教师后, 发现数学也能像春天里的百花,充满生机和趣味。 由此可见,数学教师要注重外在的仪表得体,更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在学生 面前表现出行乎合理的和谐美,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从而使学生愿意亲其师。

第二,加强学习实践,聚焦反思,对学生实施爱和赏识的教育,让学生信其 道 学习对于教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的目的性也是十分明确的,因为在 教学中“知困”,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得想着法子改进。例如在教学中,对于相 同的一道应用题,往往有着不同的做法,采取哪种方法解决更容易与让学生接受 呢?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对比和反思的。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会不断去完善自己 的教学过程,思考采取不同的策略去吸引学生,学生的一切是他关注的焦点所在。 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脸上出现迷茫的表情或是在解题是眉头紧皱无从下笔 时,我们是否注意到并用心了解了其中的原因,从而调整教学计划呢?还是熟视 无睹继续按自己的计划走?不同的做法导致了不同的结局,关注学生变化的,对 学生实施爱和赏识教育的,学生越学越有劲;只顾自己讲解而不关注学生细微变

化的老师,学生慢慢地变成了局外人,教学效果也成了题外话。

第三,充分发挥数学教师的人格和学识魅力,激活数学课堂,使学生乐学、 善学 亲其师是信其道的基础,信其道不仅要求教师要用心教学,关爱学生,教师 自身还应当具备渊博的学识和育人教书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借助数学教 师自身的学识魅力激活数学课堂,使学生乐学、善学,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呢?依据我个人的摸索经验,浅谈几点愚见:

首先,要练就扎实基本功,提升数学教师形象;善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 数学的乐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激发 起学生学数学的乐趣,那么打造高效的课堂已经成功了一半。对此,数学教师本 人首先应对数学这门科学有着深深的热爱,不能只是为了工作而教书。而是要常 练画图、做题等理性思维技能训练的基本功,做到胸有成竹,信手拈来;主动了 解最新的数学研究成果,挖掘数学发展史,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追 求精炼、易懂而幽默的课堂语言,例如用分数八分之七形容某人忐忑不安的心情 等;追求板书艺术的美观和流畅;追求一题多解、提倡解法的优化教学。平时多 钻研一些有益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活题,从不同角度去开发和转变它,从而将其引 荐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一题多解的乐趣;同时熟练运用几何画板等多媒体技术, 将数与形动态结合,展现数学的形象美;另外注意挖掘有趣的数学游戏,例如《有 序数对》的教学,我首先以儿歌形式导入,然后开展了猜猜我是谁、我知道你的 家、找朋友等三个游戏环节,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寓教于乐,真正体现数学是“思 维的体操”的价值,提升了数学教师的形象。

其次,关注每位学生,因材施教;创设情境,养成习惯,使学生善学。 要教好部分学生不是很难,而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好每个学生,使他们 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就绝非易事。身为数学教师,面对少数民族地区一 个班中三分之二的学生害怕数学的事实,我们不仅要尽力,而且要尽心,把心扑 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而教育无选择性,无论数学底子多么 薄的学生,都要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每个学生的权利,也是我的义务。 为此,我在实践中采取分组互助学习,分层设计作业练习等方式,对基础差 异的学生进行有差别的教育——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于情境 的创设,

例如将最新的时事新闻博鳌亚洲论坛需设计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花圃,你 有几种设计方案等等实际问题,从而掀起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在此过程中,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挖掘并分析问题,训练学生养 成爱思考、合理分析、用数据说话等习惯。另外渗透数学思想和揭示数学的学习 方法也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去做的两件事。这样,有理有据、有法有道,学生 很快就摸索到了数学学习的门道。

再次,数学教师要不断自我超越,发挥自身的学识魅力,优化教学效果 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让学生敬佩的老师:他们上课可以不拿书本,却能 准确告诉你哪道题在哪一页的第几行,行程问题分布在第几章的第几节分别用什 么方法解等等,一两次也许学生不足为奇,而一年甚至是一辈子都能做到这样, 就不能不让人敬佩了。为人师者,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确非一日 之功所能炼成,而是需要我们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自我挑战和自我 超越的意识。对教材的体系内容和有关的知识点用心领悟,力求烂熟于心,做到 如出自己之口、自己之心。同时还要研究学生,对学生生理、心理、知识、能力 等方面做共性的研究,学生的个性、学生之间的差异做个性研究,有针对性地选 择教育教学策略。广泛涉猎教育心理学、各学科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一名出色 的数学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能,还要树立终身学习 的理念,并且注重对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迁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发 挥数学教师独特的学识魅力,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 赖,从而推动数学课堂的优化进程,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教育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堇色的阳光,凡是缺少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 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喜欢窗口 是当代数学教师的神圣职责,美好的人生是由爱唤起的,并为知识所引领。

一个心中有爱的老师,他才会有着美好的心灵、良好的仪态、持久的敬业精 神和精深的学识素养,而这些正是构成数学教师人格魅力的要素。凭借这种人格 魅力去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从而使学生乐意在我们的引领下一步步地走向知识 的殿堂,攀登科学的高峰,快乐成长。

第5篇:秘书人员要提升人格魅力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是人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行为模式等综合体现出的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取决于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

第二,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三,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

第四,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

对于秘书人员来说,加强政治业务修养,提升秘书人员的人格魅力,对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秘书人员的人格魅力。

一、要上下着力、内外合力,把培养人格魅力作为提高秘书人员素质的一个内容来抓

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人们有不同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人格魅力的含义有所不同。郑和作为一位世界伟大的航海家,为什么六百年来仍受到全球华人在内的各界人士的尊重和敬仰?我认为除了他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表现出来的惊天动地的业绩外,很重要的一条是他作为东方男子伟大的人格力量。他的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勇于探险、敢于克敌、善于礼让的人格魅力让后世对他无法遗忘。而对于当今的社会,对于我们秘书人员的人格魅力来说,它的外化突出表现在党性修养、业务能力和道德品格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平。培养秘书人员高尚的人格魅力,既是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又体现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中,是党的性质和现阶段反腐败任务的需要,上上下下要高度重视,通过秘书人员自身和组织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内外结合合力培养,以增强秘书人员担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方面,秘书人员要自我加压,时刻牢记党章赋予的职责任务,自觉地把人格魅力塑造当作一种人生追求,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志存高远、痴志不移;要严以律已,善于自我约束,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高尚的革命情操和气节,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另一方面,要施加组织影响力,把培养人格魅力蕴于日常监管之中,贯穿养成在秘书人员行使职权的全过程。比如,切实加强秘书机关自身建设,规范内部监督管理,建立秘书人员监督失职责任追究、上下级秘书机关监督评议等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公平公正、科学考察考核纪检干部工作业绩,营建良好创业环境,让想干者多干事、干成事;实行内部定期轮岗,外部拓宽交流渠道,提高政治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正确的导向和组织管理,多方促进秘书人员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升人格魅力。

二、要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培养高尚的职业情感和品德

秘书人员的职业情感取决于对秘书职业认识的深浅,主要表现在对党和人民是否忠诚,对秘书工作是否热爱,对被监督检查对象是否尊重。要深刻理解秘书工作对党的建设的特殊意义,认识到职业的神圣和光荣,才能增强历史责任感,满腔热情的投入工作,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以忠诚、热爱秘书工作的职业情感,以人为本,对同志真诚、热情、友善,谦而不卑,用心用爱、用力用情地工作,有效地把党的政策法规具体化、人格化,尊重被监督检查对象的人格,不带歧视性地调查问题,实事求是地解决矛盾,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感人,从而取得被监督检查对象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进而催化职业品德的升华。热爱本职的秘书人员,必然会追求高尚的职业品德,自觉深化对秘书职业品德的认识,坚定职业品德信念,以党纪党规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秉公执纪,公道正派地行使职权,长期磨练、融合个人的思想,沉淀为高尚的职业品德。在高尚职业品德的熏陶下,秘书人员以光明磊落、诚实正直的人格操守,以勤奋刻苦、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躬行践履、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一定能赢得爱戴和拥护。

第6篇:加强师德修养 提升人格魅力

师爱是一种无私而伟大的爱。师爱,不单纯是一种感情,同时也是一种活动。师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强烈的爱生之情会使教师倾心于教学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的师德,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师德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努力培养小康社会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领导者和美好未来的创造者的根本保证。

近几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养、培训工作,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度上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有所提高,基本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但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当今社会重经济、重效益、追求物质生活,提倡超前消费的潮流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师德意识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没能给予足够的认识,师德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

1 现在:

1.缺乏事业心——“人在曹营心在汉”。

有资料表明,不少师范院校在校生选择师范专业是迫于无奈,毕业后不愿从教的比例较高,即使从教也只是作为过渡一下;不少青年教师只是把教育当成一种职业,应付应付,并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来执着地追求,更没有把教育当成一门艺术以至于全身心的投入。少数教师受到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缺乏高度的职业自觉性和工作主动精神,急功近利;不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平时工作三心二意,敷衍塞责。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教师弃教“下海”经商;当前,随着日益深化的改革和人才流动逐步市场化,不少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涌向城市中小学,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涌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这些情况已对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2.缺乏进取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现实中,少数青年教师由于工作的动机不很明确,有的是为了生活的无奈而从教,有的是为了有个工作、有事可做而从教,工作中不注重刻苦学习、钻研业务;还有少数老教师只注重凭借自己的经验教学,不关心、研究未来,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忽视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终身学习思想的接纳,加之中小学管理者忽视师德教育,使一些教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工作起来缺乏干劲和积极性。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学生可以原

2 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学生心目中的教师,不是空谈家,不是不学无术的庸才,而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专门家”对这句话有些人更是缺乏深刻的理解。

3.缺乏热情与爱心——对待后进生冷漠无情

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关心热爱每个学生,但也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喜优厌差”的不良心理。关爱甚至偏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关爱;关爱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忽视对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的关爱。对学业困难学生和行为不良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缺乏耐心,有时甚至讽刺、挖苦这些学生,使用“脸皮比墙还厚,朽木不可雕”等语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造成师生情绪的对立;极少数教师甚至还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4.物欲熏心——经不起金钱诱惑。

近年来,少数教师在社会分配多元化的影响下,心理失衡,模糊了“为什么而教”的认识。常常指派学生或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收受学生的礼物、资财,接受学生家长的请吃、休闲娱乐等,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其实,家教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手段,任课教师重点帮助个别学业不良的学生“跟上趟”以及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点拨点拨,做到“提优补差”,这本是每个任课教师份内的事,是教师敬业、勤业、奉献意识的体现,也是

3 培养一代新人的义不容辞的天职;但少数任课教师往往是半号召半强迫地让自己所教的学生接受“有偿家教”。《人民日报》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题目是——老师“拜金”,学生“受伤”。信中写到:

5.形象扭曲——师表意识淡薄。

有的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少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造成教师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使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师表意识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动不动就在学生面前对社会不良现象和学校内的某些不认同的做法发“牢骚”,或以贬低、轻视其他学科的作用和其他学科老师的威信来抬高自己,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互相拆台,存在着严重的“同行是冤家”的旧职业观念和“文人相轻”的不良习气,忽视了“以身立教”的作用。

总之,师德滑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师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但与中小学管理者忽视师德教育工作,师德教育缺乏实效性是分不开的。师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具体说来,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学生、培养英才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陶行知把“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告诫教师要“爱生如子”。他深信没有爱就

4 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培养“英才”的源泉和动力。爱,是人的一种伟大感情。师爱是一种无私而伟大的爱。师爱,不单纯是一种感情,同时也是一种活动。师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强烈的爱生之情会使教师倾心于教学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师爱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润滑剂,对后进生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说不上教育。”师爱是以教师的博爱之心,换取学生的爱心,用真诚的爱打开学生的心扉,形成师生间爱的双向交流。

2.全身心投入、献身教育’

全身心投入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献身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献身教育的品德,这是“教育的命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前提。其次,教师要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倾心培育“真人”,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献给教育事业。为此,人们才由衷的敬佩教师,称颂他们像园丁、像铺路石,为人民奉献坦途。可以说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教师道德的精髓也在于奉献。

3.公正严明、平等待人

师生的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和谐、相互信赖的关系。营造

5 这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的关键,主要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公正严明,平等待人。对学生而言,教师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课内是严师,课外是挚友。学生有了过错,教师要做到实事求是、公正无私、赏罚分明、一视同仁。即使对学生批评是严厉的,学生也会认为是真诚的,受到学生的衷心爱戴。

4.和蔼可亲、微笑教学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用自身的良好威望影响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教师和蔼可亲,具有情绪的感染力,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共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把微笑引入课堂,微笑是一种美,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反之,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恶老师。

人们常说,教师的每一句话往往会影响学生一生。如达·芬奇小时候对画鸡蛋不感兴趣,他的老师富有哲理的教诲,深深地打动了他。此后他刻苦学画,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教师和蔼亲切的语言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也是培养成功的纽带。

5.终身学习、适应时代

教师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不断发展的时代,才能使自己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计算机使用、教育理论素养、教师职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适应时代的要求。

6.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进行素质教育首要的、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从原来的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进行素质教育,变知识再现型学生为知识发现型学生,转变那些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陈旧思想和观念,培养创新人才。

7.诲人不倦、高尚品格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身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诲人不倦,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真挚的爱,使学生接近教师,愿意主动听从教师教导。因此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积极进取、充满爱心。

8.善于观察、随机应变’

现代教育必然受到人的身心素质这一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依据对人本身认识的发展,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善于观察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反应,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积极的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愉快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这就要教师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睛是心灵之窗。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个别学生交头接耳妨碍了课堂秩序,这时教师只要把目光投向他们,学生就会从无声的语言中,明白教师的意思,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的听讲,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7 综上所述,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是教师道德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紧紧抓住教育教学实践这一师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使师德规范要求真正内化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使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

8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可见,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教师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

新时期师表的建设,在于学校切合实际制定完善的政治学习、业务提高计划及标准,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对教师的基本权利、职责和义务进行培养、检查和监督,让教师从思想上把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与社会公德融为一体,把学习、政治、正气与教书育人贯穿始终。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明确教育事业是教师用自己的劳动(职业)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严于律己,让文明的言行举止堪为学生的表率,从而对全社会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二、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

9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莲山~课件 ]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爱。这种爱趋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为此,学校要实施师爱工程。对教师进行师爱形象塑造,要求教师要从热爱教育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做起,要淡泊名利、积极向上、自觉锤炼自己,以全局为重,不为学生家庭地位,状况来偏倚学生,也不以学生成绩和表现来薄厚待之,要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地面向全体学生赋予具体的教育爱,<莲~山 课件>在尊重保护教育学生的基础上,使学生健康地、生动活泼地茁壮成长。

三、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

教育事业辉煌的前景和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曙光,是以教师高超的师识本领为寄托。师识包括教师自身的素质学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教改意识和适应教学发展的竞争意识。教师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必须注重学历层次的提高,设计培训方案,及时稳妥地、有计划分批分期地选送教师进行在职或兼职深造、学历后的继续教育和自学研修。注重对“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适当的安排各种观摩助教活动,鼓励教师加强自我文化建设和自我思想改造,端正认真严肃、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识的态度,监督检查教师是否

10 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正确分析和处理教材的业务能力,达到教育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教师养成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钻研教学的自觉性,并增加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化修养,达到教师综合师识本领的提高,从思想上彻底除去陈规,开拓创新,积极实践,不断前进。

四、加强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掌握精湛的师艺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有过硬的知识基底和教学技能,才基本具备参与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教书育人工作的首要条件。为此,严格锤炼师艺技能是科教兴国的当务之急。新时期乃至跨世纪的教师要掌握精臻的师艺才华,第一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精良的业务素质。第二,要重视教学思路上的革命,具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第三,要侧重教学效果上的提高,具有学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要了解市场需求,把握科学前沿脉搏,培养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奋力拼搏,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教育才能真正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从而推动

社会主义事业飞速发展。 光辉的事业 崇高的师德

师德师风,简单理解就是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学高为师,德高

11 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学校开展 “师德师风”系列活动,是我校领导抓住了学校工作的关键点和重要点。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从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品德素养也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我校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教书育人,呕心沥血;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涌现出许多德育先进典型,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信赖与尊重,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但是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个别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不思进取,不能深入研究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缺乏宽容和耐心,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乱收费等,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首先,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十条《规范》为行为要求,以终身学习、无私奉献为理想追求,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关键

12 环节和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教师要模范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自觉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称号。

其次,学校正在进一步更科学地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制度。定期评议师德师风,并将考核评议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职称评定、晋级、表彰的重要依据,并注意发现和培养师德先进典型,树立师德标兵。同时,我们也认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校要重视把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的尊师重教同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积极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让社会、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爱之情去滋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心。

再次, 我校开展“师德师风”活动的活动方案,注重实效,受到了全体教师的赞同。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虽然我们正在冲刺中考,但还是认识到我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因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才

13 能保证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参加学习和活动,以受到教育和启迪,实现全面发展。

第四,我们认为师德最重要的体现在于关爱每一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 10 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我们年级就有几个这样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莲山课 件 ]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我们年级有几位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第五,老师们探讨了新时代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无论怎样对学生要求严格,师生之间都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师生应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和谐的关系。老师们有针对地提出,尊重学生是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我们要建立的一种认识是,学生是老师教育的对象,也是老师的服务对象。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

14 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雨果的话可以供我们大家共勉:“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

躁”也是缺乏师德的表现。

在教师职业中,这种心态主要有十种具体表现: 1.头重脚轻,满足一知半解 2.华而不实,耽于夸夸其谈 3.唯书唯上,缺乏独立思考 4.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 5.好大喜功,不愿踏实积累 6.脱离实际,乐于坐而论道 7.沽名钓誉,个人主义膨胀 8.吹拍拉扯,市侩作风横行 9.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 10.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

15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五)

一、 敬业,树立师德形象

何为师德?师德即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如: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如何敬业?

1、敬业要有诚心

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无论是上班时还是下班后;无论是校园内还是校园外;无论是心情好还是心情坏,都会自主、自觉地意识到:我是教师,我应该担任这份职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

2、敬业要有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路艰巨而漫长,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如果能该行,就该行吧,如果不能改变现状,那只有耐心、有恒心地潜心于研究业务,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一个学困生,不是靠一次两次的辅导教育就能转化,他需要一年、两年的关注、辅导、教育,甚至更多!

3、敬业要有爱心

教育要根植于爱。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唯有爱,教师才会用快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事业当作乐趣来从事,它能使教师感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与担心。”,面对差生,我们要想:“假如是我的孩子”

16 我舍得放弃吗?面对犯错的孩子,我们要想:“假如我是孩子”我多么希望他人的理解和谅解。这种设身处地,充满爱的换位做法,会使问题解决得更好,更完美.

二、 豁达,收获快乐的心灵

有这样一个有关佛家禅语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在山中身居简出的禅师,一天夜晚,他碰到一位正要行窃的小偷,一无所获的小偷慌不择路,禅师却对他说:“别急,天上的明月会给你指路的。”说完,顺手把自己脱下的外衣也递给了他。第二天,禅师在门口发现了小偷送还的外衣,感慨道:“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

其实,对于一个污垢的心灵,最需的是一轮明月,为他指路的明月!对于我们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下的一些错误,我们做教师不妨豁达一点,不妨满怀一颗真挚的爱心,投一束亲切的目光,做一个放行的手势,让他们在老师关爱的目光中温暖内心,以感悟和省悟。

我曾经有一个网友,记得很清楚,我们初次在网上见面打招呼互相介绍时,当我说我是一名老师时,他竟毫不含糊地回了一句:“我最恨老师!!!”后面还紧跟了3个感叹号,可想他已经把老师恨之入骨了。我说为什么,他说:“你知道吗?我只读了小学第四册就辍学了,只因为那年我犯下了一个不小的错误,老师和学校把我赶出了校门,从此,我再也没有进过校门。现在在外打工,没有文化找不到好工作,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我能不恨

17 他们吗?假想一下,如果当年学校老师心胸能豁达一点,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结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学校老师是解了一时的恨,但是留给学生的是一生的痛!!!

我们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有一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豁达无边的心灵,唯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才能赋予教育以震撼的力量,否则只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我们教师应该有能谅解学生点滴错误的包容之心,才能让他们收获阳光与欢笑,收获一颗快乐、懂得感恩的心!

三、学习,成就教育事业

一位教育者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的教师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而不重复自己,不断挑战自我,其前提就是学习。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不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可以说教师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教师从教一天,就得学习一天。那么教师该学些什么呢?

1、教师应该学习前人的教育财富。古有孔子、孟子,今有于永正、魏书生;外有马卡连柯,中有陶行知,他们都是教育先驱,教育典范。

2、教师应该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从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

18 常会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作为一名教师,他需要的知识并非拘于某一个方面,而是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几乎无所不包的。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他们欢迎百科全书式的教师。如果教师一问三不知,学生会非常失望。因此,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历史地理生物军事艺术文学哲学医学上无所不包无所不知,教师除了该有的学历外还应该有经历有阅历,行万里路读万本书,课堂上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 教师应该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时代如果与网络绝缘,那无异于新的睁眼瞎了。更何况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教学生活,谁也不会否认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使课堂更生动,课堂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向身边的人学习,向自己学习。从身边学习老教师、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班级管理经验;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学习去对比去研究去总结去反思。也有哲人说过:“一个人他教了30年书,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而坚持写了3年的教学反思,那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不一般的老师了。”在反思中认真总结教育得失,不断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就会不断的进步。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学习是快乐的,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学习型的老师,都能从学习中享受到快乐。

第7篇:提升人格魅力树组工干部形象

俗话说“正人先应正己”,一个人要赢得人们的敬重,关键是要有人格的力量。对于人劳干部来说,就是要坚持公道正派,提升人格魅力,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影响人,才能树立起威信,不断增强感召力、影响力。

一、坚持公道正派,提升人格魅力,必须做到好学勤思。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

告上提出一项学习要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作为一名人劳工作者,自身首先要有讲政治、懂经济、有较高的文化的素质,既要学透专业好范文版权所有知识,努力成为行家里手,还要了解历史、艺术乃至宗教文化等。善于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理论,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科技与信息,不断拓宽自己人的知识面。为此,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境界,孜孜以求,勤学不辍,成为博学多才的复合型人才。要学而则思、勤于思考,把脑筋开动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每读一本书,每阅一份文件,每搞一次调查,都要深刻思考,用大脑进行加工,做到学而则用,增强研究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潇洒自如。

二、坚持公道正派,提升人格魅力,必须做到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胡锦涛同志指出:“衡量一个组工干部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他是否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干部群众看组织部门的形象,也是首先看这一条。”“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人劳干部一定要讲正气,正气凛然,刚直不阿,处事公道,为人正派。要讲工作艺术、工作方法,但不能做“抹稀泥”,要坚持原则,敢于直言。要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但不能迷恋玩乐,低级趣味,沉湎于享受。要广交友,联系群众,但不能交小人,不能因小利失大义,受制于人,丧失人格。并认真做到:不说假话,不说泄密话,不说对工作不负责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有损组织部门形象的话,不做违背干部政策和组织原则的事,不办不利于团结的事,才能树立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形象。

三、坚持公道增派,提升人格魅力,必须做到想事干实事。要具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一流意识、会意识”,倡树“不干则以,干则一流”的工作精神;要坚持高效率,得有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作风,工作不等、不靠、不推诿、不拖拉,出了问题,迎难而上,发现矛盾,尽快解决。要把高涨的热情与脚踏实地的态度结合起来,既想事,又干事,更能成事,言必行,行必果,以一流的业绩树立形象。

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坚持公道正派,提升人格魅力,必须做到心胸开阔、善于团结共事。要处理好原则与感情的关系,不能只讲感情不讲原则,也不能只讲原则,不讲感情,更不能不讲原则不讲感情,要既讲原则,又讲感情,在讲原则的基础上体现一个“情”字,以情感人。要用平常心对待自己,多多想想“人是有自知之明”这句名言,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把别人看得太低。要虚怀若谷,豁达大度,能装事,能容人,既能够团结兴趣相投者,又善于团结性格相异,甚至于与自己有不同意见者,赢得更多人的的帮助和支持。

第8篇:如何提升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

体育老师的人格魅力该如何提升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上课就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上课时老是打不起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局面。在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健康的今天,体育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然很多的因素,不可否认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原因,如怕苦怕累等。而在我们老师方面,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也是很重要的。那么究竟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呢?这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有道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做为老师,还有什么比家长的信任和真诚的赞誉更让人感动的呢?

1、成为学生的朋友。体育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架子,在做“良师”时,别忘了做他们的益友。师生成为朋友,是有助于教育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当教育注重体验和心灵的息息相通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能成为朋友。当成为朋友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就能消除彼此间的隔阂。

2、体育教师要欣赏学生,赞美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受到别人的赞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你的赏识使他们眼睛一亮,看到了成绩,看到了光明,也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渴望赏识,赏识导致成功,越是成功,能力越强,以至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

3、 体育教师要有豁达的胸襟来宽容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教师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想一想,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包容他们的各种行为习惯,以自己的言行促使学生不良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教师应在思想上保持一定的高度,不能纠缠于学生某句难听的话和某种不良行为,而要以贡容之心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4、 体育教师要讲究方法技巧。教育学生,光有爱、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定方法技巧。如:注意与学生谈话的时机和场合,别在学生处于激愤状态时给他们讲道理;又如:学生写检查不能三言两语了事,而要学生写清过程,自己行为影响了他人什么权利,造成了什么后果,要怎样做来弥补过失,这样才更能使学生认识错误,确保今后少犯错误。!体育课的思想教育也是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和管理的艺术,怎样引导求真、向善、爱美,是我们要一直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不可以只有热情没有方法。

当然,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体育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忽视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我们做不了太阳,但是可以做一展明灯,灯越亮照的路就越远,相信只要我们有了爱心、耐心、信心和决心,我们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要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和影响更多的学生。

教师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他的吸引力越大,所吸引的学生就越多,就越容易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师有没有人格魅力,其人格魅力是大还是小,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的高低.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 不喜欢上体育课或对体育课不重视,是许多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的普遍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当上体育课时,他们或者是请假,或者是身在课堂但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尽管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也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无疑是其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影响人格魅力的基本因素

人同时存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极为复杂.人的职业,职位,经济收入,文化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仪表,价值观念,能力,性格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人际交流.决定人格魅力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仪表吸引,接近吸引,相似吸引,补偿吸引,相悦吸引,个性品质吸引等.其具体内容如下: 仪表因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漂亮的外表,幽雅的言谈举止,打扮得体的衣着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社会心理学的许多实验也证明,人的仪表对他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与长得漂亮,英俊,有魅力的人打交道,而与相貌丑陋的人交往,总觉得有些不舒服.在初次交往中,仪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第一印象主要靠外部可观察到的一些信息,诸如一个人的长相,表情,姿态,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和年龄等而形成.如果有良好的外貌和仪表,就会给对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对对方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可望继续交往并进而建立友好关系.反之,则会形成不好的印象,中断交往. 接近因素

社会生活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即人们最容易也是最多交往的对象,往往来自自己身边的同事和邻里.尽管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空间距离,但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性仍然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吸引因素.这是由于空间距离近,可以经常接触,在交往时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使双方不感到是个负担,故吸引力增强.同时,由于经常交流,相互了解,容易预测他人的行为,从而能发生适应的反应,促进相互关系的发展. 相似因素

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如果双方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价值观,行业和工种等方面具有某种一致性或者相似性,就容易产生相互吸引,并有可能成为"知己".这就是人际吸引的相似律.在相似因素中,态度,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的一致最有吸引力.有时侯,即使其他方面的差异性很大,仍然可以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如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朋友,青年人有青年人的朋友,这都是由于老年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青年人之间也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因此,两代人若在认识上不能很好地沟通,相互理解,就可能导致"代沟"的出现. 相悦因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而讨厌那些讨厌自己的人.也就是说,喜欢具有"回馈"效应.具体来说就是,别人的喜欢对我们构成酬赏,引起我们相应的反应,也喜欢对方;而我们喜欢他人,他人也会反过来喜欢我们.相反,当我们对别人表示出消极态度或消极行为时,就会引发别人对我们自己的消极态度或消极行为,这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互动现象. 个性品质因素

优良的个性品质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中,能力和性格尤为突出.在能力方面,人们一般都喜欢聪明能干的人,而不喜欢愚蠢无能的人.因为聪明能干的人或许能在某些方面给人以帮助,至少不会找麻烦.另外,聪明能干的人的言行会使人感到恰到好处而"赏心悦目",这就构成了一种酬赏;在性格方面,诚实,热情,善良,谦虚,勤奋,开朗,自制,幽默,沉着,稳重,勇敢,果断,乐于助人等品质能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互补因素

当交往双方的个性,性别和职业等方面的差异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互择吸引力.互补性常常表现为个性中的性格,气质,需要,利益及能力上的互补.当一方能够满足另一方的需要或者弥补另一方的某种短处时,那么,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日常生活中可见独立性强的人喜欢与依赖性强的人交往;能说会道者与沉默寡言者相处融洽;思维严谨的人与动手能力强的人形成很好的搭挡等等,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互补性. 2 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提高策略 2.1 确保容易被接受外貌

既然良好的仪表能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不管是与熟悉学生的日常交往还是与陌生学生的初次交往,体育教师都要重视自己的外表形象.这里有两点值得体育教师注意:其一,体育教师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的长相平平而担心自己的吸引力.有些体育教师个子不高,相貌也平平,于是,总是担心自己缺乏吸引力.这些教师应当注意:人的长相是先天的,无法改变的,拥有好的长相固然有助于增强吸引力,但如果仅仅有一副可爱的相貌,而对人却冷若冰霜,而且衣着不整,言谈举止也很粗俗,那么,好的相貌不仅不会受学生欢迎,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相反,即使是相貌平平,但却能做到仪表整洁,谈吐高雅,颇有风度的话,那么,教师的吸引力丝毫也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有可能有增无减.其二,体育教师要注意上好第一次课,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师生之间的第一印象主要是通过第一堂课的教学活动直接获得对方的信息而形成的,因此教师应该尽力做到:衣着朴实整洁而不呆板,稳重端庄而不娇饰,活泼开而不轻浮,善良和蔼而不怯懦,谦逊文雅而不庸俗.此外,还应做到态度认真,充满热情;讲课内容充实,生动,富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语言规范标准. 2.2 主动和学生沟通

跟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拥有更多共同的时间和空间,因为他们既有室内课,又有室外课;既有课堂上的正式交往,也有课余的体育活动.这种时空上的接近性客观上为体育教师吸引力的产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遗憾的是许多体育教师并没有有效地加以利用.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多向沟通的意识,只有信息的单向传输;一上完课又马上离开了;课余时间又很少跟学生一起活动,教师吸引力难以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体育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喜爱,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就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正式交往和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交往.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与每个学生进行交往.其次,在课间休息时,教师应主动来到学生中间,与他们交流学习及其他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这样既可以给学生随和之感,又能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再次,在课余时间,教师一方面要多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另一方面还应不时到学生宿舍"登门拜访",加强交往的连续性,进而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学生. 2.3 和学生容易达成一致

相似吸引规律告诉我们:人们喜欢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交往并建立良好关系.换言之,当交往的双方有相似因素时,双方都会对对方产生吸引力.教师与学生之间同样如此.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教师理所当然应尽量在多方面与学生达成一致,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困难是比较大的.因为,一般地说,师生之间在年龄,经历,个性和知识水平上的悬殊使教师和学生很难对许多问题达成一致的认识,更不容易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因此,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就必须想办法克服这种不一致性,力争在尽可能多的方面与学生取得一致.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来达成这种一致:一是努力培养自己"非中心化"的能力,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克服以己之心度学生之心的现象,学会进行心理换位,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以平等的身份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认识和兴趣爱好,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强加于学生.二是要始终保持青春的活力.在一个年轻人的世界里,任何一个教师都应该永远保持年轻人的热情,敏锐,探索精神和勃勃生机.体育教师更应如此,因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而且也应该能够做到这一点. 2.4 真心诚意付出自己的爱

人际吸引的相悦现象不仅存在于一般的人际关系之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把爱传递给学生:一是尊重.所谓尊重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切忌侮辱学生人格,滥施权威,简单粗暴.即使学生对自己不尊重,态度不好,体育教师也不应报之以敌对态度,而应该用更多的积极行为和富有人情味的态度去融化学生心灵之冰,赢得学生的心.二是关怀.关怀是爱的直接表达方式.体育教师关怀学生既要注意全体性,即关怀所有的学生中,也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之中.因此,教师只有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的回馈,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没有厚此薄彼之分,又要注意关怀的全面性,即关怀学生的方方面面——不断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体,更要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未来.三是期待.体育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寄予适当的期待.四 谅解.对于学生无意的过失或成绩不佳,体育教师要采取宽容谅解的态度,使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缓解,防止学生心理受到创伤.五是让学生获得成功.体育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成功,给学生成功的希望,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帮助学生取得成功.体育教师更应如此,因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而且也应该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这样,体育教师和学生就能在这一点上达到最理想的一致. 2.5 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

一个人是否具有较强的,多方面的能力和优良的性格对这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极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具有高超的教学能力——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优良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教学创新能力等.可以说教学能力的强弱是影响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大;相反,那些道之未闻,业之未精,不能答学生之疑,解学生之惑的体育教师是不会受学生欢迎的.因此,努力学习,不断吸取新的营养,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是提高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方面.同时,体育教师要使自己具备优秀的性格品质.要通过不断地自我修养,自我陶冶,使自己形成诚实,热情,善良,谦虚,勤奋,开朗,自制,幽默,沉着,稳重,勇敢,果断,乐于助人等积极性格品质,克服自私,报复心强,嫉妒心重,冷酷多疑,苛求于人,骄傲自满,孤独固执等不良的性格因素,这样才能够获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像磁石般地聚集在老师的周围. 2.6 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一般来说,与其他人际关系互补性相比,师生之间的互补性,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补偿更具有客观优势.因为教师和学生是明显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加上教师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在知识,技能,经验等许多方面教师都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这就为教师人格魅力的产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里要注意的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全面地外化自己广博精深的知识,各种各样的能力和特长,发挥它们对增强自身吸引力的作用.同时,由于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人,随着他们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他们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需要的层次在不断地提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还必须刻苦钻研,广收博采,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各种需要.此外,体育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需要,如优秀学生的需要,中等学生的需要,后进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气质学生的需要,特困学生的需要等,调节自己的行为,适时地,合理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一、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

具备这一条件的老师不但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教师的才华如云中白鹤,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羡慕感、敬佩感、感召力、吸引力,使学生自觉不知觉地模仿教师,向教师看齐,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无德无才的教师是绝对不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的”。教师要有出色的表达能力。雄辩的口才至关重要。教师要能识人、用人,恰当地从学生中挑选出学生“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的领导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把班级活动领导组织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可以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才华,可以树立教师的威信。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勇于创新,主动探索并跟上时代潮流,富有时代气息,不拘泥于老一套的方法和理念,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时代感、新鲜感、自豪感。

教师渊博的学问如源头活水,总能给学生以滋养。一个具有较强文化素养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伟大,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除了对自己的业务要精通之外,对其他学科也要有所涉猎和了解,因为现在要真正教好每一门课都要综合许多学科的知识,而且现在有一部分学生上网多,知识面广,如果他发现教师的知识面都不如他,会引起他的轻视和鄙夷。甚至教师要对学生感兴趣的新潮话题,如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都要能略知一二,如果教师言之无文,老生常谈,如老古董一样和时代格格不入,对学生津津乐道的东西一无所知或者不屑一顾,必定会使学生轻视和抵触。

二、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

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必要前提。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热爱和保护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是合格教师的必备素养,无私地关爱学生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以为,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情就是一个心眼为学生,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在老师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我们老师要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所有学生。老师不仅是学生良师,而且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三、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与宽容

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交换信任。”一个老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理解和爱戴,要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要教育好学生,要带好一个班,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固然十分重要,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平等交往,真诚相待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似乎显得更为重要。

当今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关爱,更希望老师能“ 蹲下身来“,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因此,老师应放下架子,设法融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推心置腹,诚恳相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妹、朋友来看待,关注他们的一切,以兄长和朋友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征求学生对班干部及老师工作的看法,请学生就如何抓好班风出谋划策,与学生谈自己的生活及学习经历,甚至与学生聊天说笑话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觉得老师已经是他们中的一员了,这样,他们乐于接近老师,心中有话敢对老师说,犯了错误敢在当面承认,班上不管出了什么大小事情,随时有人会及时汇报,这不仅有利于及时了解班上同学的思想动态、喜怒哀乐、行为举止,而且对班内情况也能做到了如指掌,在开展班级工作时会感到得心应手,这就是“诚心”在发挥作用的结果。我想,对于一个缺乏诚心,高高在上的老师来说,他恐怕是永远也体会不到这其中的奥妙所在。

四、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老师不是仅仅把教师这个职业看成谋生的手段,而要毫无私心杂念的投入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理想,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教师应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铸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的美好去描绘学生的美好,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那么,教师至少应当具有如下好品德:(1)奉献敬业,所谓“奉献”,并非不言“利”,不计报酬,而是要求教师在处理“义”和“利”的时候,重大义、识大体、顾大局,终身敬业执教,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2)正直诚实,这是教师做人处世的基本品德。正直诚实表现在一个人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处理个人和社会、事业的关系。韩愈说过,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是以宣传科学、传播真理、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因此教师为人处世必须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公正无私、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伸张正义、忠实坦诚、正人正己。只有这样才能承担教师的职责。正直诚实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更应看到教师为人师表,要以道德道德楷模置身于学生之中,教育影响学生。(3)自尊自强。教师是承担特殊社会责任,受人尊重的职业,因此教师应当严以律己,自尊自强自恃。自尊即要求维护教师的声誉,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自觉地按照教师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任何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情,不说任何有损教师形象的话语。自强就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高标准要求,永不自满,永不松懈,永向理想的道德人格攀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完善的道德人格是为人之师的基础。(4)开拓创新,当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不同于以往的崭新事业,尤其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只有改革创新才能适应历史的变革,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有定规而无定法,教师只有不拘泥于教条,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机智灵活地组织教育劳动,才能培养出既符合同意的教育目标,又有丰富个性的新人。

五、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永不满足的执着追求

终身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每个人脑海里固有的知识是有限的,在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学则停,不学则退。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有多种多样,作为教师要通过书本、同事、学生及家长等多种途径学习。成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名师的第一学历并不高,有的名师是高中毕业的留校生,有的是初中学历,有的名师甚至在儿童时代是“需要补课”、“不听话的淘气鬼”。总之,名师的经历都很平凡,甚至还有许多挫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一颗孜孜以求、一丝不苟、执著追求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并且永不满足终身教育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我在实践和学习中体悟到,每位有一定悟性的老师,只要抱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断学习,执著追求、坚定不移、持之以恒,一定会在教育生涯的某一个时期成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的名师,成为具有自己独特教育思想、教学特长的教育家。

老师要做当之无愧的强者,不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我们老师要学会反思,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人生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须首先做一名充满美好人格魅力的人。

第9篇:教师怎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老师,怎样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让自己满意,让同事佩服,如果以上几点都能做到,那你就是一位有魅力的老师。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努力:

在工作中我永记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领魂,师爱是教师的灵魂,爱学生则是师爱的最好体现。

一.爱学生,要求教师具有爱生的情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历来的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作为为师之本。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教师热爱学生,不仅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乃至千家万户的幸福。教师对学生最重要的品德就是爱,这种爱是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具体体现,是博大无私的爱。教师之爱是对成长中的学生的爱,既需要体现父母之爱,又是父母之爱替代不了的,是殷切期待的爱。教师之爱是对所有学生的爱,我们要关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二.爱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教师爱学生是道德之爱,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

后进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更应被关心和重视。一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对后进生,教师要时时处处给予关心、帮助、指导,使他们在真心诚意中感受到温暖。应把转化后进生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老师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表现自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顾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多给予学习方法上的点拨和引导,使他们能迅速掌握正确的方法,在学习中少走弯路。二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是一时一刻形成的,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有长期做转化后进生工作的思想准备。

三.爱学生,要求教师塑造和提升自己的人格。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深刻地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往往是他的老师。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一)做一个微笑的使者

教师的微笑。严厉的教师令学生敬畏,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厉中不时渗透会意微笑的教师,则令学生敬爱。用微笑去

赞美教师和领导,用微笑去化解误会和冲突,用微笑去谋求合作和合力,用微笑去交流思想和灵感,你会体验到教育的巨大幸福,你会少许多焦虑、困惑和无助,多许多理解、支持和帮助。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多一点微笑呢?

(二)做一个大度的使者

教师的宽容。其中,教师的宽容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心理乃至一种教师文化的底线。教师的宽容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一种动力。而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也绝不是等同于教师对学生缺点或错误的一味"纵容",对学生的宽容并不是教师对待学生的软弱无能,而是对学生的一种理解,是对学生能够克服困难,改正错误,提高学业成就的信任。宽容的教师,往往是自信的教师,宽容的教师往往是具有亲和力的教师。例如:我班的荣桓同学经常不写作业,我总是耐心地了解情况,并减少一点,让他不厌倦学习,能慢慢地爱上学习。

(三)做一个好学的使者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碰到许多学生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问老师一些问题,有时候确实回答不出来,又不能打击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只能对学生说,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老师

得回去查查书看。一个简单的回去查书的动作就会让学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书上早已经写着,从而避免老师的尴尬。要教给孩子一瓶水,老师自己就先要有一桶水,而要让自己桶里的水深,读书是一条捷径。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知识增长的途径来自于你阅读的书籍,这比直接布置他们去读书有用的多。

陶行知先生给正之先生的信中曾经说过: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属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肯学了。好学是可以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感染旁边的人好学。就现阶段的学生来说,老师是他们的榜样,是他们学习的模范,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引导学生努力求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好学,此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堂或课余大大鼓励那些多看书的学生,让不喜欢看

书的学生在熏陶中逐渐受到感染。做一个好学的老师,这是我的愿望,是我争取要做到的,愿我和我的学生共同进步。

(四)做一个善良的老师

善良是为人师表的底线,其总体要求就是善待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善良,是以爱心为基础的,只有爱生如子,才可能有教师对待学生的本质的善良,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没有了教育的感动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的人。教师德性中的爱,表现为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善的标志。

总之,教师要有宗教家的热情,与学生共同信仰,一起成长,更要有艺术家般的智慧,在他的眼里有发现不完的美。教育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让我们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让爱的言行伴随学生幸福成长,让爱的教育培养出累累硕果。

上一篇:红军长征故事的读后感下一篇:会议类新闻稿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