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评价提高学习兴趣

2022-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过程评价提高学习兴趣

浅谈中等职业卫校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生物学对于医学生来讲,是一个学生踏入医学大门要学习的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这是医学与生物学有着密切关系,二者同属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用生物学观点可探索研究并解决医学中的问题,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极大的促进医学的发展并直接指导临床实践;医学生物学也为以后要学习的医学基础课如生物化学、病理学等打下基础。但對刚入学的医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学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医学生物学 教学过程 学习兴趣

一、提高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学兴趣,讲好绪论至关重要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对该门学科感兴趣,那就成功了一半,并会一直促进以后的学习,故上好第一堂课绪论部分至关重要;教师可引入学生感兴趣事例,提供一些身边实际遇到的问题作为例子,通过例子隐射出所要讲解的生物学知识,从而让学生知道生物学和人们的生活、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以利于激发学生去为了某个实际的例子进行该学科的学习研究。如法医学中是如何进行亲子鉴定的?心跳呼吸停止了,为何后还有机会抢救成活?将来可以人工制造器官如肾、肝等用于替换衰竭的器官吗?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例子。另外,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讲解清楚该课程对医学专业的重要性,在思想上提高学生对学习该学科的重要性意识。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趣味化、可视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生物学科是较为抽象有难度的学科,若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另外会使得很多学生觉得课程的枯燥无味,从而无心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采取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的质量进行提高,让学生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容易理解到更多更深的复杂性的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为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可以将很多生物学中的知识进行图像、视频、动画配合声音进行教学展现,帮助学生去理解生物学中抽象的知识点。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很多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例如,将细胞的分裂做成一个短小的动画,让学生通过看动画视频,将深奥、抽象的问题进行直观、形象化的解读。在这样的教学中,还可以增加对学生进行更多知识的讲授,从而提高单个课堂中利用有限的时间来讲解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接受,对学习有更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不想学习,主要是因为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不理解造成的,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还可把重点难点考点内容制作成微型教学视屏,即:“微课”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微学习模式,可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谋体进行学习和复习课程,这种模式的微型化、移动化的特点让学习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能,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利用问题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生命的活动迹象是学生们所渴望学习和了解到的,生物学能将生命的过程和规律进行详细的呈现,它和我们的日常作息有紧密的关联,我们在日常社会中就能找到很多生物学的现象,包括生活中遇到或见到的病人和疾病,然而这些现象对学生来讲,他们还不知道这是生物学,对这种现象也存在着很多的不理解或者是误解。这时,教师根据生物学课程的内容,然后对学生所见到过的生物现象进行有趣的生物课堂提问,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从而带动学生对该种生物现象的探索兴趣。如讲遗传现象时提问唐氏综合症(先天愚型智障)、蚕豆病、白化病患儿是怎样形成的?讲干细胞时,提问心脑梗死导致的细胞坏死可以“复活”吗?糖尿病可以根治吗?,就能很好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医学生物学。这是很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的方式。

四、课堂教学中多用比喻、通俗、趣味化、科普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起点的中职卫校学生,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较差,其中不乏有低分入学的双差生,初涉枯燥乏味抽象的医学课程,难度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讲解,结果就是学生不知所云,满脑雾水,睡倒一片,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差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名词、理论等通过用语言加工讲授,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变得有趣和容易,不再畏惧学习医学知识。如DNA 双螺旋结构,比作螺旋形的长梯,楼梯是两条核苷酸链,楼梯是互补碱基和氢键;线粒体是细胞内“发电站”,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车间”,高尔基体是“加工、包装车间”等。

五、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学生物学实验能够很好地刺激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容易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提前进行生物实验的精心准备,将学生带入实验室观察实验、做实验。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实验的情境条件后,必须要进行实验的讲解,为了使得学生操作正确,很多实验是教师要进行演示的,要让学生掌握了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从而起到让学生观看实验和做实验的效果。实验能积极带动学生进行探索性的求知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将各种课程中的疑点难点进行解决,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对生物课程的兴趣。

医学生物学课程内容丰富、难度大,是医学入门课程,为以后的基础医学科目打基础的,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只要耐心的下一番功夫,不畏设计多媒体教学的复杂性,在生物实验中精心准备,发挥教育机智,设置问题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生活、联系临床疾病,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新忆.微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3,(4):34

[2]汪淑晶,于生金,刘帅,张嘉宁. 浅谈如何激发中职卫校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2)

作者:朱文良

第2篇: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在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和国际交流频率在逐步增加。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基础语言,熟练运用英语交流已经日渐成为未来国家所需人才必备的基础技能。初中生已经度过了小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并且小学英语教师在之前的教育阶段也已经做到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铺垫,然而初中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生命活力,难免对于英语这一语言类学科的兴致不高。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引导和培养初中生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方法和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字:初中英语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前言: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发育并不成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但对初初中生进行教育时,也不能一味地采用强制性的督促学习方式。在对学生实行督促学习教育时,学生要被动接受教师安排的学习量和作业任务等,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抗拒心理,这种抗拒心理对英语教学来说是极大的阻碍。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必须调动初中生对学习英语的自发性与积极性,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师引导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初中英语创新教学,实现兴趣引导教学策略

兴趣是一切自主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的支撑,所有难度都将大打折扣。而当今初中英语教学方式急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最后的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英语教师的预期。传统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学生群体的不配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与此同时,基于国家国际发展与需求,我国教育部提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给初中英语教师群体带来相应的压力,需要我们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初中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对此特提出以下几种相关的可行方法:

1、课前内容铺垫法

通过对初中英语学科进行教学的经验总结,教师发现引领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时,学生容易对该堂教学内容的认知模糊、不清晰,在跟随教师完成当堂课程内容的学习后,一些学生甚至不能认识到该堂课程的学习重难点,还有部分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是由于学生缺乏在课前的知识梳理,在课堂上的学习思路紧随英语教师亦步亦趋,不能明确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在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时仍不清楚自己的本堂内容的学习目的与学习目标。出现这种现象的学生比比皆是,对此,我们可以采取课前内容铺垫的方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整合与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课后给学生布置下节课所学内容的导学案,导学案内容的开头设计简单易懂的知识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用新颖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给学生建立整合知识的框架,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二、代表性文学作品模仿法

单纯的英语教学、单词背诵,导致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很难对自身知识进行正确运用。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外文化的整合进行对比,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国外文化,引起学生兴趣。在当今社会发展下,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英语教学已经从理论性教学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教师可以查找相关的外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在课堂中对该作品进行直译和意译,对比分析中文和英文语法运用的不同之处。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后,要求学生模仿代表性文学作品进行写作。在学生写作完成后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查阅,进行单词、语法等检查,最后由教师进行最终的检查审批。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面,最终的英文写作能够为学生带来满足感。学生对代表性文学作品进行模仿写作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范围,为以后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认可学生学习成果

初中阶段的学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兴趣观,为了达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英语教师群体要加强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引导与培养。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后更要认可学生的学习成果。

比如进行课堂提问时,对准确回答出問题答案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作业完成情况良好以及测试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因吸收英语知识进度较其他学生慢,导致英语成绩不好继而排斥该学科,因排斥英语学科导致成绩越发不好的恶性循环,表扬与激励不能仅仅针对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对那些吸收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其学习成果也要给予认可,以为学生建立起良性的学习自信心。

4、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并没有很好地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的学生,英语教师也要对他们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在解答过程中给予学生点拨和鼓励,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英语。在对学生进行激励后,为学生布置相对浅显容易的教学任务,跟随学生知识成长速度进行难度递增,层层深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

例如在教学my name is gina一课时,因学生接受知识存在差异,我会利用课下三五分钟的时间对还有疑问的同学进行分组表演,让学生充分置身在角色中,分别来介绍自己、介绍他人等进行课文梳理,学生很是受用也很感兴趣的掌握了所学知识。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教师要源源不断的输入课堂教学兴趣的途径。立足人本的教学理念;更新创新教学方式,实行多种英语教学方法;热爱、激励学生,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初中生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与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晏渊.刍议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普童话,2020(23)

作者:李丹

第3篇:浅谈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 要:机械制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其学好本课程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提出,兴趣的培养应该是不拘一格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找出合适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机械制图 学习兴趣 培养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实用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而言稍差一些,所以,该门课对他们来说是一门较难的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有别于其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设计领导的作用,努力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里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本课程,在实践中培养兴趣、提高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果成正比,而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可以驱使学生主动学习,并能使学生专注于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果。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在中职学校学习就是要学会一门专业技能,所以,新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往往是最强的。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对专业课程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参与愿望,一开始都能非常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往往会随着教学的深入变得消极,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绪。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学生的智力问题,但这并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还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以至于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改变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并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

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教师教了学生多少,而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学到多少,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一般来讲,学生往往都不喜欢灌输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会消磨掉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想办法改变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学习态度。当然,机械制图课的教学可以运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更多地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尽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投影现象来启发学生对投影原理的理解,同时也引导学生自己找一些投影的例子来加深认识。这种学习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消除对知识的陌生感,接受起来会容易很多。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增,进而再启发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出相应的投影规律。

另外,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更提倡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动”起来,而且这整个过程必须需要有一定的任务性,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课堂的兴趣与积极性。例如,讲授三视图的三等关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模型(可以是简单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尺寸先画出三视图,并要求学生根据模型和三视图在各视图上标出相应的长、宽、高,再让学生讨论得出各视图之间长、宽、高的关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者指导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得出最终答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完全是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新知识,整个学习过程是主动接收而非被动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着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这种学习会使学生有更多的使命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融合传统教学手段,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手段日益丰富。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手段该被完全摒弃掉呢?笔者认为不尽然。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有很多可取的地方,其优势也是不可取代的。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优点,但是课堂教学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不见得是最好的,课堂教学应该融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取长补短、相互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研究表明,学生更容易接受直观可视的教学,因为这种教学通常不容易使学生倦怠,也更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三视图的形成时,可以让学生自行用纸制作一个简易三投影面,并利用模拟光线照射物体,使物体在三投影面模型上成像,再通过展开该三投影面的成像让学生观察认识三视图是如何形成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直观,非常明了,学生容易接受。

中职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差,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零件,在即使通过轴测图也还是难以表达其结构的时候,教师的语言描述是较难让学生构想出实体模型的。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例如,利用AutoCAD画出三维模型,让学生通过相应的模型就能非常容易地认识结构复杂的零件。再如,在讲解剖视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AutoCAD画出零件的三维模型,通过演示剖开模型,让学生看清零件的内部结构,学生一旦清楚地了解了零件模型的内部结构,画起剖视图来就容易多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很多不足,使本来死板的知识“活”起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符合中职学生的需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反应也是非常积极的,因此就能在愉快的环境下学到知识,并且不易忘记,提高了教学效果。

1.不拘一格,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制图除了可以通过动手画图来学习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操作练习增加其学习兴趣。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三视图,利用剪纸拼接出实物模型,或者因地制宜地利用其他材料进行制模。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了丰富有趣的实践操作,学生的参与度大增。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把更多抽象的平面图转换成为可触可碰的实际模型,增强了学生对制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让学生获得了较大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其更大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把缤纷的色彩引入课堂教学中

普遍来讲,大家都会喜欢或者被缤纷的色彩所吸引。鉴于此,我们可以把色彩的应用渗透到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选用一些色彩鲜明的颜色,绘制出清晰的板图或者挂图,这样可以为本来乏味的粗实线、细实线、细点画线等线条赋予鲜活的色彩。这些缤纷的色彩不仅可以给课堂添色,同时也能大大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使学生在单调的课堂绘图中感到新意,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中职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独立的生命体,不应无视接收教育的生命体呈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应该更多地思考、分析该如何利用有效的手段去让受教育的群体得到更丰富、更全面的教学信息,教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能驱使学生把这门专业基础课学得更专更细,从而更好地为学生以后学习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兰英.《机械制图》课堂的趣味性教学[J].现代教育,2011(Z1).

[2]吴爱华.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22).

(作者单位: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许银

第4篇: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过程

激发探索兴趣、感爱学习过程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有效性

感受

过程

内容摘要:小学生是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我所上的几乎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是提前好多分钟到计算机教室,下课后也要过好几分钟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说明他们都是非常喜欢这门课程的。然而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什么,真正想学什么,他们对学习的知识真正理解了吗,学生的能力真的提高了吗?这些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进步,计算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农村孩子也能较多地接触电脑了。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追求的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通过这几年我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最想做的是上网玩小游戏和QQ,而不是想掌握我们教材上要求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对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正文: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和操作,而要完成课堂教学的目的,我认为让学生感受到获取知识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以我这几年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我渐渐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比较盲目,学习目的不明确,操作比较机械化。

小学生是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我所上的几乎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是提前好多分钟到计算机教室,下课后也要过好几分钟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说明他们都是非常喜欢这门课程的。然而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什么,真正想学什么,他们对学习的知识真正理解了吗,学生的能力真的提高了吗?这些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进步,计算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农村孩子也能较多地接触电脑了。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追求的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通过这几年我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最想做的是上网玩小游戏和QQ,而不是想掌握我们教材上要求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对信息技

术教学有效性的反思。通过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在网上的其它地方的老师交流,我总结了几条方法,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觉得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让学生感爱到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如何让学生才能感受到获取知识的过程呢?我认为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计精彩的主题。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所,确定一个非常精彩的教学主题会引起学生的兴趣、铺垫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上一节好课的基础。课型生动活泼,素材可爱、有童趣;突出实用性,体现生活的实际,课型侧重综合动手能力。在六年级的第一单元第三课《动画小人》的教学中,主题就是学会制作非常有趣的小人的动画制作过程,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逐帧动画。

二、搞好课堂的组织。有收有放,组织好课堂,让整堂课有序而不死板,学生活泼而不混乱,需要预先设计好教学环节,对引入、讲授、提问、练习、总结、展示、评价等环节的时间、内容都要有准确的安排。无论是讲解还是演示,教师都要与学生互动起来,产生良好的氛围,控制好学生情绪和课堂节奏,避免教师坐着操作讲解,更忌讳有气无力地平淡讲述。在六年级的第一单元第三课《动画小人》的教学中, 我先是让学生欣赏教材素材中的欣赏作品《小小之过关斩将》,精彩的动画作品让学生们的情绪非常激动。然后我问学生:“同学们,刚才的动画精彩吗?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吧。”学生们兴高采烈地一起回答:“好的”。课堂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了起来,我让学生们先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制作,和有问题的学生一起交流完成,学生二三个也可以商量着完成。等绝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以后,我找几个学生进行演示,边演示边讲解过程,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最后大家都掌握了制作的方法。最后我布置课后作业,能不能在今天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多做几帧动画,能不能让你的作品有所发展(在动作的精彩度、人物的个数等方面)。

三、准备丰富实用的素材和资源。有时候为了让讲、练的效率更高,让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提供丰富、贴切、方便的教学资源是一种良好的保证。资源包括两大类:教师讲课应用的范例资源、学生制作作品使用的素材资源。资源可以通过局域网或因特网来存储与传输,分类要准确,检索要方便。为了便于学生使用,尽量做成按教学设计所需的主题资源网站,节约

学生的检索时间。资源的质量要高,包括图片、声音的清晰度以及视频等资源的丰富性都要有所保证。在六年级的第一单元第三课《动画小人》的教学中,我准备了学生的动画欣赏素材《小小之过关斩将》和一些打斗的声音素材,通过计算机教室软件,发送到每一台学生机中,方便学生取用。

四、乐于接受不同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我经常对学生说,我们的作品要在教材和老师讲评的基础是有所发挥,鼓励学生多样化练习,防止学习成果的千篇一律。现在提倡的评价不仅是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还有学生的创造、创新和差异教育的针对性,所以通过不同的作品成果来显示教学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 要让学生明白,和老师以及其它同学做的一样,哪就是没有完全成功的。在六年级的第一单元第三课《动画小人》的教学中,我就发现有几个学生的作品和老师讲的不一样,有的把小人的颜色改成了其它颜色,有的做的动作不一样,有的增加了小人的个数,有的增加了很多帖,有的在小人的旁边还画了其它的东西,我都表扬了他们,我觉得有些同学已经有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是很好的。

五、恰当的评价和及时的反馈。评价是为课堂增色添彩的必不可少一环,评价的反馈更重要,不能把评价沦为形式,这样对课堂的破坏力极大。

1、过程性评价。在学习中,可以结合提问、指导和交流进行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主要侧重在学生的接受程度、反应情况和参与意识等的检测与记录,要针对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讲、学、练,让评价得到落实。在六年级的第一单元第三课《动画小人》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按照教材的步骤完成作品,发现一些完成效果好的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终结性评价。可以通过作品演示评比、填写互评表、网络实时检测等手段来进行,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规,量化每一项评价指标。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成为了教学改革中极待解决的重大新问题。在六年级的第一单元第三课《动画小人》的教学中,在要下课时,我对班上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检查后,对有发展创新的学生作品进行了展示,让学生的作品不局限于教材上。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信息技术和

其他课的差异性较大,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一套适合本学科特色的评价方式,要力求避免传统评价中的缺陷,完善和创新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

六、延伸拓展课堂教学。课讲完了,如果时间有剩余,要灵活安排一些学生的拓展练习,没有拓展的时间也要布置一下课后的拓展学习任务。教师根据现实情况和未来趋势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这对一些疑难问题的拓展,也是为可持续教育创造条件。在六年级的第一单元第三课《动画小人》的教学中,很多学生老早就完成作品了,我让他们完成课后的“试一试”,并完成“我的记录”。布置课后作业,有条件的学生到网上收集三个Flash小动画。

根据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注意力以无意识注意为主。结合信息技术本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因素对小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至关重要,一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二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有兴趣了,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为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奠定基础,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则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我们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任务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设计一些学生平时喜闻乐见的事物,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从而提高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科学咨询》浅谈在信息技术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光平

2、《科学咨询》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导入

作者:赵安文

涪陵区马武镇中心小学校

余冲澜

2011年4月6日

第5篇:激励性评价:学生兴趣提高的动力

摘 要:在以“成长记录”为载体,培养并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有效利用多种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加乐于充分利用“成长记录”获得自身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评价 激励性评价 作用 方式 有效利用

评价(Evaluation)是指,通过评价者(Evaluators)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注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评价一般具有三大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其中,评价的激励功能因为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被广泛使用。

所谓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它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激励性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做事情的兴趣:课内课外教师对学生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及时地予以肯定,学生就会更乐于去做正在做的一项事情,从而使学生对该事产生的浓厚兴趣。

2.激励性评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的正面引导、奖励与赞美能激发学生正确的动机并强化这样的动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激励性评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对学生取得的小小成绩加以肯定,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使其自我感觉良好,激发继续尝试和探索的热情及保持优点的自信心。

由于激励性评价的这些作用,在以“成长记录”为载体,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尤其需要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以此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促进能力的真正提高。为了激发学生使用好“成长记录”,我们采取的激励性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目标激励评价

构建明确而合理的目标,可以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矫正、激励作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成长记录”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确定自己的达成目标,此时应当注意的是,目标过低,会导致学生在利用成长记录的过程中缺乏动力,马虎了事;目标过高,则是忽略实际情况,很可能造成学生不但达不到目标,反而为其所累,造成厌烦情绪。因此,最好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够得到”的目标。

每个学生都在使用“成长记录”进行好文章的摘录,或者进行作文的写作,表达的训练,但由于个人基础以及知识结构的差异,每个人所能完成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层次差异很大。因此,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就应当结合实际,给他们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有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那么我们就不逼着他们非得每篇写上几百字才行,我们也不用要求他们一摘录好词好句就要非常优美的。总之,我们不能拿自己的思维来固定限制这一部分同学。此时,对他们的目标,我们就应当换为能够坚持每周摘录部分词句,写作时能够逐渐表达清楚自己的看法这样一些要求。当他们能够坚持达到其中任何一项时,我们都应该对他们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我们重在对这部分同学进行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但对于那些基础较好,或者很好的同学,这样的要求显然过低,如果我们不加思考地将其运用,那么利用“成长记

录”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的目标将得不到实现。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则应该在“成长记录”的使用过程中,提出让他们每周至少完成两次精妙文章的摘录,对于摘录的句子数量,点评等方面都可以有具体要求;让他们能够在写作板块将所摘录的好词句加以运用创新等等。一旦他们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就要大力表扬,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使学生享受成功被认可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地完成下一阶段关于“成长记录”方面的学习。

另外,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对于“成长记录”使用过程中各个层次学生对于各自目标的实现,可以允许学生有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然后再给予评价,这样推迟评价既可以让学生很好的学会所学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

二、标签激励评价

著名心理学家克劳特提出了“标签效应”,即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它启示我们:在“成长记录”的使用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写好“成长记录”上学生摘录或者写作的评语,就如给学生贴上“标签”,使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

比如,我所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对语文一直不太感兴趣,所以在完成相关的语文作业方面自是拖拖沓沓,别说让他一个周完成两篇摘录,写好一篇作文了,就是摘抄一篇,他也是一副心不甘情不愿,像“上刀山,下火海”一样的痛苦。但是,我在评改他的“成长记录”的过程中却发现,他虽然每次像赶鸭子上架一样抱着不得不做的心态来完成作业,但并没有马马虎虎,只是数量不够而已。所以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首先在他的“成长记录”上做好评语:“摘录非常仔细,这是一个好习惯,要保持。”然后,我再在班上表扬了这个同学的认真仔细,做事不凑合。没想到,下一次,这个学生不但沿袭了之前做摘录时的仔细,而且还多做了一份摘录。我暗自高兴,两三周后又对他的这个情况在班上进行真诚的表扬。渐渐地,他不但认真去完成“成长记录”,而且还会补上之前的内容,再不是以往那种勉强的态度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以“贴标签”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这不失为增加学生兴趣的一个好办法。

三、期望激励评价

积极的期望是成功教育的第一要素。承认每个学生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能够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从而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远期性期望),以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转化为内在需要和自觉追求,从而使要求得以逐层实现,不断逼近远期性期望。

在“成长记录”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坚信学生可以通过训练得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相信他们能够出色地完成一系列的要求。只有抱着对他们的期望,我们才会做出更多的努力来帮助他们,同时,当学生感受得到老师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很关注,抱有很高期望值时,他们往往不会表现得令人失望。《论语》里有句话说得好:“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不能害怕对学生抱的期望越高,当不能实现时会产生更大的失望。在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的前提下,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学生会尽力去完成你所期望的目标。哪怕真的不能达到,他也不会做得很差。比如你期望学生每次完成“成长记录”时可以对所摘录的文章进行精彩的赏析,那么你就需要告诉学生你对他的这个期望,同时加以方法的指导,这样他会尝试着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最后,你将会惊喜地发现,这个学生已经从最初的只会说“这个句子好。”到了能够对一个句子进行好词,修辞,语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一个好句子的分析了。

四、实物激励评价

普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需要得到老师,家长及同学口头的肯定鼓励之外,还很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实物奖励,以此表明自己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确确实实的肯定。因此,一个写上祝贺语的笔记本,一支钢笔,一本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哪怕一朵教师自己制作的表示鼓励的小星星,学生都会从内心认可并珍惜通过自己努力所得来这些实物奖励。当这成为学生的群体性认识时,很多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努力去争取这些奖励。比如在使用“成长记录”的过程中,可以开展每个星期由小组推选出组内摘抄得法,写作突出的同学,然后由老师发给小星星,以此表示鼓励与肯定。学生可收集好这些小星星,在学期末进行比拼,小星星最多的同学,则可获得一份更大的奖励,比如一套自己喜欢的书,以此作为一个学期认真完成“成长记录”的回报。

我们也可以用小组互评,教师参评的方式推选出一个学期以来在“成长记录”的使用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然后把他们的“成长记录”进行展出,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学习这些优秀的方面,促进更多人的完善。对于那些坚持不懈,完成得很好的同学,我们一定要做到充分激励,以期其做得更好,同时带动一部分同学的提高。学生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自然可以在兴趣的导向下,将事情做得更好。

总之,我们应该在“成长记录”的使用过程中,巧妙运用各种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兴趣,并以此为基点,做到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参看文献:

(1)《论语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9年4月

(2)《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

第6篇: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林杰

【摘要】大多数的中学生对物理的第一感觉都是“难学”,物理不像语文或者英语,文科的东西记的东西偏多,理解的成分偏少,所以很多孩子初中文科好的到了高中文科成绩也会很好。但理科特别是物理就不一样了,高中物理理解的成分很重,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反而很少,这就照成不少小孩初中物理明明很好,到了高一却一落千丈,学生对物理都从心里产生了一种恐惧,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物理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 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 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在物理教学中, 如果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最终的教学必定是失败的。只要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 就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浓厚的兴趣可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 启迪他们的智力潜能, 并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否则, 学生就只能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运用物理学科独特的趣味性和恰当的教学方法, 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使学生由感兴趣到想学、爱学, 从而学好用好物理。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等先进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在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而一堂成功或者说名符其实的物理课,应该入“味”,才能让学生“开胃”。

那么什么才是物理课的“味”呢?我认为有以下三味:

首先是“原”味 。既是物理课,就应有强烈的物理本味。所谓“物理”,就是用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就是要以“物”喻出“理”的本质,揭示“理”的真谛。因此,物理课的本味就是物理实验。

其次是“美”味。这其中的美味,是指美学熏陶,即指美育。美育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艺术教育。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的教育⋯⋯它是一种兼顾知识和发展、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融合式教育,是将所传授的知识转换成种种艺术的形象和活动。

最后是“趣”味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它表现为好奇、探究、求知等方面,因此,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抓住生活中的物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好奇或悬念,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优选学生已有的生活、生产经验能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在进行有关力、摩擦力、惯性和功的教学中,都可以列举许多典型而生动的事例,使他们感到愉快,而不是枯燥。比如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要学生在课堂上利用饭盒、筷子和水模拟情景,会观察到筷子斜放时就好像断了似的,有向上弯折的新现象,从而激发学生想知道“为什么”的好奇心,自然引入光的折射。

二、从创设情境入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矛盾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这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碎,而如果在水泥地上铺上一层泡沫,茶杯从同样的高度掉下来就不容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掉下,人们却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变阻器”时,老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亮或变暗,声音会变大或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都做个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联想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欲 高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创设一种能让学生产生联想的情境,在联想中可以应用类比,类推和逆向思维提出新的问题。例如在探究磁生电时,教师先重现奥斯特的电生磁实验,强调电可以生磁,再让学生从中提出新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提示运用逆向思维,让学生联想到:磁能否生电呢?若能,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呢?

通过以上情景创设,能逐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教学语言要形象幽默 讲究语言艺术,不但会增强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淡化的作用。语言形象准确,物理研究对象就会更加形象逼真;语言幽默,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所以教学语言尽量做到准确、幽默、生动、形象、清晰、简练。

四、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 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 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结合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可以借助教室内随手可得的粉笔头完成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粉笔头置于讲台边缘,用米尺敲击一下粉笔头,使它沿水平方向飞出,落到地面上并留下一个痕迹。若用米尺,怎么样才能求出粉笔头沿平台飞出时的的速度?应该测量哪些数据?用米尺也能测出速度?这实验能很好的引起学生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兴趣。

五、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以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地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如:充分利用实验引起不协调或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迷”中有所“悟”,在“悟”中有所“通”。“迷”是内化的起点,“悟”则是内化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如能用好实验手段,创设使学生处于迷惑不解的求知状态,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用“纸盒烧水”这个实验来说明沸腾需要吸热;“一纸托千斤”来说明大气存在着较大的压强;“竹子生根”说明竹筷与米粒之间存在着静摩擦等等。

六、运用多媒体,激趣引思

随着科学的发展,教学手段的完善,教学越来越容易展现出其趣味性。原子物理是中学物理较抽象的一部分,单靠讲解,枯燥难以理解。为此,在讲述时,力求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展示,使教学显得直观而易于接受。如:讲授“玻尔的原子模型和能级”时,我用课件展示了氢原子能级迁跃的过程,把本来艰涩难懂的过程直观地显示出来;讲授“波的衍射”时,尽管课本上有图片,学生还是感到迷惑不解,我通过多媒体将水波的衍射过程表现出来,同学们边看边点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参考文献: [1] 乔际平, 刘田珉.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李华. 探究式科学教学的本质特征及问题探讨、课程? 教材? 教法[M] .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 北京, 2003 年4期, P56

第7篇:如何提高学习兴趣(范文)

如何提高学习兴趣

我们要说这个如何提高学习兴趣,那么我们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兴趣,你见过牛和马吧?它们吃什么,你吃什么?它们住哪里,你住哪里?你见过牛和马吧?它们都没有作业可作。人生胜过牛马一生,人生又有不如牛马一生。人就是有脑子,有知识,才称雄世界。有劳有逸,分配好时间。定下计划,排除一切杂念,静心做作业。人生有目标,才会有自制力。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有人说过,“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人都会因为兴趣而执着于某一样活动,并在最后取得或小或大的成功。

很多人都喜欢唱歌、旅游、玩等好多事情,可是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我也想学习成绩好,怎样能让我对学习感兴趣呢?

首先,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对学习不感兴趣,要注意感觉每一个可能让自己感兴趣的细节。

了解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对什么东西兴趣最小。仔细想想为什么会这样。要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不只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而充满兴趣的要去做一切可能做的事情。所有的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你可以以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为出发点,将所有的知识体系化,从而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其次,认真是对待产生兴趣的重要来源。

认真是和兴趣成正比的,你的学习认真了,不仅会取得好成绩,还

能享受知识本身给你带来得成就感,成就感和好的成绩就会刺激你对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又会促使你更加认真的去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寻找积极的情绪体验

情感是滋生兴趣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人将一种行为进行下去,不要抱着消极的或应付的态度去学习,努力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乐趣和满足,还可以寻找课本中对自己成长的种种帮助和好处,这些都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第四,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一般的说当一个人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同一内容时,就会感到 乏味和疲劳。因此,同学们要劳逸结合。该休息时休息,该学习时学习,而且学习时间安排要科学。文理科交叉、难易交叉,才能效能最大化。另外,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学习也是保持学习兴趣的方法,习惯在特定时间出现的兴奋性和学习密切相关哦。

第五,勤于计划,总结,知己知彼

对每一个科目内容、自己的程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在进步可以促进成就感,知道自己离目标已经很近可以激发出兴奋和激情。这些都是学习的的动力,如果你给自己作了明确的分析,你会发现你的学习兴趣简直是在呈几何技术增长呢。

第8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为中心”的观点之我见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来就是体育教学探索的主题,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明确学生主观能动性,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以理施教,以情导教,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表面化的“探究性学习”,貌似“自主练习”的“放羊”课,虽然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却很片面。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越好,越能体现新生代主体性。如果只从兴趣出发,没有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从教的角度说,学生学生的好坏,教师是关键;从学的角度说学生懂得了学习的价值,自主性提高了,学的好坏,学生是关键。所以得认清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越好,越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在教师的正确领导之下,教师在课堂中设计的内容表现在精练的教学语言上,对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有深刻的理解,深入的研究教材及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活跃的思维活动,积极的参与锻炼等一系列学生主体性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课堂中的锻炼、思考、学习、掌握和发展上。

第9篇: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内容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才能对相关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将从明确学习目的、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手段,培养师生情感等方面来论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当我们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

一、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研究表明,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该使学生了解所学学科的实用价值,各种知识技能对他们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用途。当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是他们达到某种重要的目的手段时,他们就会产生求知欲和认识的兴趣。事实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办法。

1、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领悟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可以克服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仅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需要的片面认识,加深了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提高思维素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理解数学概念,进行推理论证,解答应用问题,都要广泛应用逻辑的统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的理由律等基本规律,并利用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类比等重要思维方法,它能养成人们从事确定的、不矛盾的、有序的、有依据的思维习惯。所以说“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使人变聪明的特效药”。从而给学生树立“学数学能使人更聪明”的观念,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的教学之法,关键的开巧之术,在于教师“寓教于乐”,根据学生特点和容易乐于接受这一要求,使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同时,把学生学习数学的艺术美、科学美的感受得到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和重要手段。

1、史料法 数学史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它孕育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两者我们的课堂就不再会枯燥乏味了,通过平时教学和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们发现现在的中学生仍有喜欢听故事的习惯,尤其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讲一些与当天学习数学有关的数学趣事,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让学生产生学习这些榜样的动力,古今中外的数学家故事以及数学趣闻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从古埃及的土地丈量到几何学的形成;从勾股定理到《九章算术》,从终生勤奋好学的欧拉到才华横溢的高斯;从黄金分割到优先法的应用,一个个历史境头会让学生深深沉浸在古人奋斗的情景中,它必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努力上进,同时,学生也会从数学家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不少启迪,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极大热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多读点数学史。

2、故事法 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为了使学生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数学情景,启迪学生数学思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教师应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以引起学生心理矛盾冲突。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些矛盾的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点多,与一些知识相关的故事也不少,尤其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如:讲无理数时引用帕斯金因发现无理数而被扔进大海的故事,讲授“反证法”时引用“道旁李苦”的推理故事,讲授对数应用时引用印度赏给国际象棋发明家锡塔麦粒的故事,充分利用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来增强课堂情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大法宝。当然如果没有现成的故事可引,教师如能恰当编一个故事出来,会使教师受欢迎度提升不少。

3、创设问题情景法 创设问题情景是指在新奇未知事物刺激下,学生认知中突然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问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作为自己学习活动目的的一种情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因此,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驰有效的理念气氛。 创设问题情景是一种心理机制,它对大脑皮层具有很强烈的持续的刺激作用,使人一时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加深。例如:讲授“直角三角形”这一章知识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你能否不过河就测出河宽?不上山测出山高?不接近敌人阵地而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问题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尽管这节课在后面的内容都是一些繁杂的运算,但学生在学习中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上一篇:瓦尔登湖的读后感下一篇:仪器室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