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的过程英文版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冷战的过程英文版(推荐8篇)

冷战的过程英文版 篇1

【写作前准备】

1、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否够发一篇SCI文章?

2、适合发表在什么杂志?是选择专业期刊?还是综合期刊?

3、为什么类型的投稿(Types of submission)?比如Articles(论著);Reviews(综述);Reports(报告);Letter to editor(来信)等。

4、该杂志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多少,每年发表多少文章?是否有过本土中国人在上面发表?(便于评价自己的文章被接收的可能性)。

6、有没有下载该杂志最新的投稿须知(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7、是否弄清楚了投稿须知各个条目的意思?

8、是否接收网上投稿(Submission on line)(一般有网上投稿的杂志更为方便)?

9、是否收版面费(Page charges)?如果论文被接收,自己的经济能力能否支付该杂志的发表全部费用。

10、手头有多少相关内容的文献?(越多越好,这样写作的时候能借鉴他们的思路和语句,对分析讨论的开展也很有好处)

【写作环节】

1、不要用中国式的思维去写英文句子。

2、套用老外的写作思路(比如前言第1段写对疾病的认识及重要性,第2段对基本背景知识的介绍,第3段如何引出研究问题。讨论部分往往每一段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

3、格式一定要严格按照所投杂志的要求来排版(可以参考投稿须知的要求和该杂志最近发表的文章,要做到一模一样,这样编辑认为你是认真对待的)。

4、避免使用首次发现,该研究特别有意义的语句(老外喜欢你陈述事实,是不是首次发现由别人说了算,有没有意义需要时间来检验)。

5、首页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是否写清了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和页眉标题(Running title),Running title是否符合字符数要求,一般50个字符以下。首页是否要求标明全文字符数(The number of characters must be listed on the title page)。首页是否要求提供关键词(Key words),现在很多杂志在正式出版的时候是看不到关键词的,他多数目的是为了编辑好选择审稿专家。

6、摘要是否为有特殊格式(比如格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是否有字数限制(比如205个字以下)。

7、注意参考文献(References)一定要符合杂志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数目是否有限制。是否不能引用正在出版的(In press)文章或未公开的(Unpublished data)数据。

8、是否引用了较多著名杂志的文章为参考文献(大家看影响因子超过10的杂志文章,他们引用的文献多数也是来自10以上的杂志,也就是说你投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就尽量不要引用低档杂志的文章,这是一条潜规则)。

9、引用了几篇该杂志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有的杂志有明确要求要引几篇,有的没有要求,但是编辑在还是喜欢你多引他们杂志的文章)。

10、写完后最好先找一个在国外呆过几年的中国人修改第1次(这样能纠正明显写作错误和表达,又明白你的写作意思),然后再找一个英语为母语的人修改(最好是学医的,这样能够纠正一些微小错误和表达习惯)。最终的目的是即使退稿也不是因为语言问题。人家修改完了注意在回信中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and professional revision of our manuscript.In future,I will send you my English manuscripts for proofreading!I will acknowledge your help in the footnote.)和在文章中致谢(We thank *** for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manuscript.)。

11、注意文章中不要有中文输入法情况下的标点符号(老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可能识别为乱码或者为非法程序)。

12、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空格是否恰当?

13、注意缩写的格式,时间表示的格式,希腊字母的格式。

14、该斜体的地方是否是斜体(in vitro,in vivo等)。

15、材料与方法中试剂后的厂家是否该杂志的要求(有的不但要标明公司名字和国家,还要城市名,货号)。

16、是否进行了伦理道德的申明。(如果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

17、图表是否符合杂志的数目(Number)、大小(Size)和分辨率(Resolution)要求?有几副彩图(建议能设置为灰度的图就改成灰度的图,比如一些统计结果图。因为彩图收费(Color charges)是很贵的)。

18、图的格式类型是否有要求,一般只接收EPS或TIFF格式。图的模式是否有要求,比如过去一般要求是CMYK模式,现在很多杂志要求RGB模式。

19、图表是放在后面,还是插入在文章中。(看投稿须知要求)。

20、字数是否符合杂志要求(有的杂志对字数也有要求。比如最多8个版面。他一般会告诉你怎么推测自己的文章占几个版面,比如有的杂志大约是8000个字符数(characters)(包括空格)为一个版面)。

21、全文的字号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是12号字(12-point),双倍行距(Double space))。

22、是否进行了致谢(国外的文章一般都会致谢。一般要求写受什么基金资助,谁对文章改了,谁进行了技术帮助,谁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等;其中很多杂志基金资助一般写在Footnote中)。

【准备投稿】

1、是否了解了该杂志的投稿程序?

2、如果有网上投稿,是否了解其使用方法?

3、是否为投稿和以后的交流准备了一个国际通用的油箱。建议尽量使用hotmail.com,yahoo.com,gmail.com等邮箱。如果用国内的邮箱可能会给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4、杂志是否只接受通讯作者的投稿。

5、是否要投稿费(Submission fee)

6、是否准备好了投稿信Cover letter),该杂志在投稿信中是否有明确要求(有的有明确要求,必须申明他所列的一些申明,类似中国的无一稿两投,无泄密,无版权纠纷等)

7、稿件的格式(File formats)。例如投稿是否只接收PDF格式的文件。

8、是否要求自己提供一些审稿人名字,如果要求,你了解了这些审稿人的地址和电子信箱了吗?(因为编辑要你提供他们详细的联系方式)

9、最后检查一遍文档是否有错误。

【投稿】

1、是否已经在该杂志网站上申请一个用户名(注意保管好用户名和密码)

2、登入在线投稿系统按要求填写后,检查是否投稿成功(一般会有显示,有的直接在系统上就显示,并能下载自己上传的稿件打开,有的是系统自动回复一封确认信到你的油箱)。

3、是否记住了自己的文章编号(The manuscript identification number)(以后与编辑联系的时候,就可以在Email邮件主题中写上自己的文章编号)

4、是否获得了编辑的初步意见(编辑首先要初看一下是否符合该杂志的要求,下列情况编辑可能就不会分发给审稿人了而直接拒绝,比如语言问题,老外看不懂,内容不适合本杂志的征稿范围),一般系统上会显示,如果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就要耐心等待。

5、在审稿的过程中是否有焦躁情绪,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写信去催。非常不礼貌,一般至

少2个月后去信询问较为合适。好的杂志一般都是按照杂志本身的时间规律去办事的,不用你问,到了那个时间就会给你消息。

【结果及后续事情】

1、被拒绝(Reject),根据反馈意见继续努力。(对文章重新修改后,可以选择低一级的杂志投)

2、被告之返修(Revision)。(已经迈出成功的一步)。请一定按照审稿人的意见逐一进行修改,该补充实验的就补充实验,不能完成的要解释。回信中一定要注意语气,不要用刻薄的词语,要感谢审稿人的意见,并逐条回答。让编辑一目了然,你做了那些修改。(一般情况是审稿人一审到底,一直到审稿人没有意见)。

3、一般要经过几次修改后,才会出现你最喜欢的结果---接收(Accept)。

4、按照要求签署版权转让协议书(Assignment of copyright),注意什么地方要打印,什么地方要手写,什么时间必须返回协议书。

5、交纳所有费用(一般会给你一个详单,是否需要单行本,需要多少单行本,都很贵,建议不要算了。还会询问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credit card)还是支票(check)。

6、费用支付。是否有信用卡(到中国银行去问问,我们平时用的多是借记卡),是否了解支票和外汇的使用(老外一般是不希望外汇的。有的只接收本国银行的支票)。

7、校正清样。基金号是否写错,作者名字是否写错(大部分杂志是不允许投稿后增减作者的)。有的杂志清样校正后的稿子是不允许再改动的。再改动是要收钱的,而且延误出版。

8、一般网上先出文章的电子版。

以下是英文投稿过程中的十种状态,1.Submitted to Journal

当上传结束后,显示的状态是Submitted to Journal,这个状态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处理。

2.With editor

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里,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

① Editor assigned 编辑分派

②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编辑拒绝邀请,这时主编不得不将投稿文章重新分派给其它编辑。

3.Reviewer(s)invited

说明编辑已接手处理,正在邀请审稿人中。有时该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其中原因是编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这时投稿者可以向编辑推荐审稿人。

4.Under review

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说明审稿人已接受审稿,正在审稿中,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刊通常会限定审稿人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

5.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

审稿结束,等编辑处理,该过程短则几天,长则无期,科学堂有一篇文章出现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状态已近一个月了,还是没有消息。

6.Decision in Process

到了这一步就快要有结果了,编辑开始考虑是给修改还是直接拒,当然也有可能直接接受的,但可能性很小,呵呵。

7.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

小修/大修,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体怎么改就不多说了,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因为修改后一般会再发给审稿人看,所以一定要细心的回答每一个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态度要谦逊,要让审稿人觉得他提的每个问题都很有水准的,然后针对他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做出答复,能修改的就修改,不能修改的给出理由,而且都要列出来,文章的哪一段哪一行修改了最好都说出来,记住:给审稿人减少麻烦就是给你自己减少麻烦!另注:有时,审稿人会在修改意见里隐讳里说出要你仔细阅读某几篇文献,这时可要注意了,其中某些文章可能就是评审者自己发表的,这时你最好在你的修改稿中加以引用),修改后被拒绝的例子也多不胜数的。

8.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修改后重新提交,等待编辑审理。

9.Accepted

如果不要再审,只是小修改,编辑看后会马上显示这个状态,但如果要再审也会有上面的部分状态。一步会比较快,但也有慢的。看杂志的。

10.Rejected

相信大家见了Rejected,都会很郁闷。但也不要太灰心,耐心将评审意见看完,一般评审者会给出有益的建议,相信看后你会有所收获

投稿信举例:

Dear Dr.:

Enclosed are three copies of a manuscript by Rose N .Dipaola,Donna A.Gallo,and Tom N.Roberts titled“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It is submitted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as a“Original Article" in your journal.This paper is~•Neither the entire paper nor any part of its content has been published or has been accepted elsewhere .It is not being submitted to any other journal.

We believe the paper may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the readers of your journal because the study it reports stated the HCV infection rate among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of short-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Correspondence and phone calls about the paper should be directed to Rose N.Dipaola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phone and fax number,and e-mail address:

Rose N .Dipaola,MD

Institute of Internal Medicin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9500 Euclid Ave.

Cleveland,OH44195,USA

Tel:1-216-444-5360

Fax:1-216-444-9580

E-mail:dipao@cesmtp .ccf.Org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to our paper.

Sincerely yours,Rose N.Dipaola

给个短的Dear Professor ×××:

One of my paper, which has a title of “××××”, is hoped to be published in your journal.Please take it into you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If you need any mor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manuscript please write to me.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Best regards

××××

英文投稿的模版信3

冷战的过程英文版 篇2

HMA (HotMizAsphalt) isn'tacontinuum aswe supposedusually, soit'sdifficulttoanalyzethecorrelativeproblemswithtraditionalmethods.theDEM (DiscreteElementMethod) isintroduced tosimulatethe compactionofasphaltpavements, whichcanprovidea theoreticalbasisforpavementcompaction.

1 Thesimulatingcompactionofasphaltpave-ment

1.1 TheparemetersoftheDEM model

DEM istostudythemacroscopicalperformances ofHMA bythe particles'microcosmic mechanical characters.Butthesemicrocosmiccharactersareunbeknownusurally.Thefeasiblewayistosimulateatypicaltest, andcomparetheresultwithlabtest's.When theyreachtocoherence, themicrocosmicparameters arefound[1].Whatshouldmeritsourattentionisthat themicrocosmicparametersareself-defined variables ofPFC, andhavetotangibleralationwithrealones[2].Uniaxialcompressiontestisselected[3].ThecomparisonbetweenDEM simulationandlabtestisshownas figure 1, andtheparametersareshownastable 1.

1.2 TheDEM model

Takingoneverticalsectionastheresearchobject, theDEM modelisbuiltwith fourwallelementsand manyballelements.Thesizeofthismodelis 3m×0.2m, andthegranulesofHMAarecreatedaccordingto therealgrade, whosediametersrangefrom 0.6mm to13.2mm.Theroadrollerissimulatedbyaballelement, too.Themodelisshownasfigure 2.

Theparametersofwallsandgranulesarethesame asuniaxialcompressiontest, andtheparametersofthe rollerareidenticalwithwalls.Whenthemodelreaches tobalance, deletethetop wall, and bringhorizontal androtationalvelocitytotherollerforsimulatingtheinterplaybetweentherollerandpavement.Thensetfive measurecirclesindifferentpositionsofthemodeltofollowuptheresponseofpavementduringcompaction.

2 Discussionsofresult

Nowsimulatethecaseofarollerwhoseweightis10tcompactingthepavementat 4km/hforseveral times, andtheeffectisshownasfigure 3.Duringeverytimeofcompacting, theVCA (VoidsinCoarseAggregates) ofHMA alwaysdecreasesfirstly, when the rollergoestowardtothemeasurecircle, andreachesto theminimum, when the rollerarrivesatthe top of measurecircleexactly.Withtherollerdepartingfrom themeasurecirclesequentially, theVCA goesupto someextentandthencomestoastable`flat', andthe paperregardstheVCA ofthistimeasthefinalvalue.

Accordingtofigure 3, theprocessofcompaction canbepartitionedintothreephases.Inthefirstphase, incompactgranulesaresqueezedandfillineachother atthesametime.Sothecompactingeffectisremarkable.Inthesecondphase, theinterspaceislittlealready, soit'sdifficulttocompactthepavementobviously.Asaresult, thecompactdegreeissteady-goingonthewhole, evenincreasethecompactiontimes.Inthethirdphase, thecompactdegreedoes'ntgoup, instead, itdeclines.Theconceivablereasonisthatovermanycompacttimesmakethegranulesonthepavementsurfacebecomeloose.Theoptimalinitialcompactiontimesofthisvirtualtestare 2times.

3 Conclusions

CompilingprogramswithFISH languge, thecompactionofasphaltpavementissimulatedwithdiscrete elementmethod.Theresultsweresatisfying.Whenthe relationbetweentheVCAandcompactiontimesisconsidered, theresultisconsistentwithconstructionexperiences.When itcomestotheidiographicquantity, theoptimalinitialcompaction timesg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arejustsametotherecommendatoryvalue ofthespecifications[4].Sotheresearchcanprovidea theoreticalbasisforpavementcompaction.

参考文献

[1] Cundall P A.PFC2D user’s manual (Version 3.1) .Minnesota: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 1999

[2] You Z P, Buttlar WG.Discrete element modeling to predict the mod-ulus of asphalt concrete mixture.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04; (34) :140—145

[3] Wang Duan-yi, Zhao Xi.Simulating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 ofHMAwith discrete element method.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2009; (in press)

冷战的过程英文版 篇3

【关键词】英文电影 英语教学过程中 具体运用

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电影自身具有着十分浓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电影也是当代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英文电影以听觉信号、情境性视觉及动态性等特点为学习英语者提供形象直观的易被理解的英文资料,使得其在英语课堂上的英语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辅助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广阔的优秀的电影资源,并结合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英文电影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创建一个良好真实地语言环境,并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真实生动、地道标准的语言输入,利用多种语言教学的手段来提高学生们的辨析问题能力、欣赏文化的能力及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英语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学生一旦产生了学习兴趣就会对知识产生非常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增强其在学习上的积极主动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电影通过对一些事物形象的塑造,使人们能够在电影中欣赏运动着的画面,从而完成观众的审美过程。电影可以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原声语言来揭示电影主角的心理活动,利用富有张力的人物行动来表现出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展示人物的性格。例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播放《WaterlooBridge》(魂断蓝桥)时,学生可以根据这部电影来了解在那个年代背景下的年轻人们的恋爱观,当学生们听到一些优美的台词或者对一些情节产生共鸣时就会不约而同的通过小组讨论、模仿及对话等多种形式来交流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从而调动英语教学的课堂气氛。

2.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英文电影为学习英语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真实地语言学习环境。声音、文字及图像等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大脑产生一定的刺激,使得学生的听觉、视觉产生记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播放英文电影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获取不同社会民族价值观念、民族习俗习惯及地理风光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模仿一些简单语句的发音,通过重复次数来使发音语调地道。例如学生在观看《BridgetJones'Diary》(单身日记)或《LegallyBlonde》(律政俏佳人)时注意片中女主角发音的不同就可以体会出英式发音与美式发音的区别。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听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是最有效最自然的途径。由于电影中的语言是由不同文化程度、社会阶层、地理区域等人们之间的对话,使得电影中的语言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语言。学生通过反复听说不仅能能够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和常用的口语句型,同时也能在听说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语感,感受不同语速、停顿、音高、节奏及重音等携带的信息。

二、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英语教师在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时,首先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英文电影进行教学,教师应当选择那些能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及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英文电影素材。教师在选择英文电影时应该事先观看所选电影,考虑放映的时间、放映的具体内容等问题。同时教师在选材时要仔细地考虑这部电影是否能够给自身的教学内容提供有效地感性材料、电影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电影的内容是否与教材联系密切以及这部电影所能达到的教学目的等问题。其次,教师应提前在组织或带领学生们做好观影准备。现阶段,英文电影虽然市场广阔,在仍有许多母语人士的风俗民情、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等不被我国学生所了解,这就给学生增添了一定的听力理解障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观赏电影前必须给学生们补充一些与影片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缩小学生与外国观众的信息差。再次,教师在播放影片时要对学生们制定学习任务,使其观看时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观看影片时应该指出观看影片时的重点,引导学生们学习。同时教师在组织电影教学时一定要事前做好计划,规定影片时长,并在影片结束后组织学生们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教师也要注重对电影教学效果的考察,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从而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突破了规定教材及课堂教学的局限。同时英文电影又以其自身的立体化、信息多维性、灵活性及随机性等方式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更加形象的呈现给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更加有效地监控,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们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进而不断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倩,张杨.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英文原声电影解读东西方文化差异[J].电影评介,2009,17:70.

[2]陈树友,任今照,郭明辉.英文电影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5:146-147.

冷战时感动男友的话 篇4

2) 花开定有郎君赏,岂能佳人自芬芳,几度风霜雪雨冷,化作满园春色香,吾幸能与君为伴,解除忧思百年长。爱你,就给你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辜负你的期望!

3) 对你的爱,包裹在寰宇。在初夏,成了晨曦;在花瓣,成了露滴;在夜晚,成了星雨;在书里,成了诗句;在心里,成了甜蜜;玫瑰情人节,不知怎么说爱你!

4) 明知爱情深似海,我却愿意纵身跳下海;明知爱你不容易,我却为你歇斯又底里;明知爱你你不理,我却爱得死心又塌地。你能爱我一下下吗?

5) 一份旧报纸,时间的追溯,那年那月那个时间里,我的爱情开始于那个年代,阅读着泛黄的岁月,我们的爱开始有了历史尘封的等待,亲爱的,我依旧爱你很深很深。

6) 一杯可乐,上升的气泡,让我热的全身燃烧,你舞动全城的火辣,绚丽的我意乱眼花,随你摇摆的鲜花,总是绚丽的开在盛夏,亲爱的,你很美,我很爱你。

7) 因为爱,所以爱,甜蜜言语永远不会苍白,幸福的生活永远充满期待,爱你的心灵永远不会变坏,把所有纷扰都摒弃在你我之外!

8)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我还是痴情把你守候;当河水不再流,你我还会善感多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也阻断不了我爱你的心;当天地万物化为须有,我还会傻傻地将你追求;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痴心将你等候,你给的温暖,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让我们红尘作伴,短信常绕耳畔,诉说永恒爱恋!

9) 有没有不会结束的游戏,有没有没有最后的结局,寂寞的世界,我为你而来,冰冷的世界,我为你温暖,空虚的世界,我为你守护,没有为什么,只是爱你。

美国对华文化冷战的九大绝招 篇5

如果有一只猛兽出现在村庄附近,那么村民们一定会特别紧张,严加防范。但是如果出现在村庄里的是一只白蚁则根本不会有人去注意。而美国的文化冷战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的。他们组织职业写手日夜编撰着成千上万的文章和段子,通过美资背景控制的这些网络平台以及精心打造的导师、偶像和大V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每一段篇文章看似“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文章都看一遍起来,就会发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和道德基础正在被这些段子和文章日夜侵蚀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经常有人对我说:“美国网络抹黑手段十分低劣,只不过是造谣而已。”但实际上,美国文化冷战的制定者和作战方案十分先进,美国运用信息武器的掌握和运用比起我们整整高出了一个代差。这种差距就好像当年我们用土炮去对抗滑膛炮和开花炮弹一样。当中国以为黑客战就是网络战的时候,美国却早已把网络信息战和文化战争作为了国家策略来推动。黑客是最低级的网络战,最高级的网络战则是可以仅凭通过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另一个国家的人民,美国长期通过网络直接针对中华文明的特质和特征定向下毒,以达到操纵舆论甚至是影响政治的目的。难怪希拉里会自信地演

讲到:“只要充分地运用好美国的巧实力和软实力,美国就能完全掌握中国。”而美国对中国的文化冷战,主要就是通过以下九种招数向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发动进攻的。

文化冷战第一招:灭偶像。毁灭中国道德标杆,改树美国偶像。

在全世界范围内,无论古今中外,道德模范和偶像的示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美国也不例外。美国就连拍《蜘蛛侠》《超人》这样的电影都不忘加上从货车边救起小姑娘,或者扶老太太过马路这样的桥段,其目的就是为了达成向雷锋、赖宁一样的示范效果,进而使得全球人民心向美国。然而美国一方面通过各种影视剧作么在全球范围内塑造自己的道德偶像,另一方面又加紧通过网络系统性地摧毁中国人自己的道德偶像。

在中国的微博微信以及各大论坛上,一些毫职业抹黑中国道德偶像的微信公共账号、微博账号、论坛水军铺天盖地,几乎没有一个中国的正面偶像可以逃过他们的抹黑。例如微信公号:桃花岛主就常年向微信用户群发各种精心编造的文章。例如:《笑喷了,数学帝分析雷锋同志拣粪》《拆穿西点军校学雷锋的谎言》《新华网自爆雷锋照片大多为补拍》

《“完美军人”欧阳海是怎样塑造出来的?》《“英雄少年”赖宁的真正死因》《“当代保尔”张海迪走下神坛始末》《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悲剧》《“铁人”王进喜是怎样炼成的?》《经不起推敲的邱少云》《焦裕禄的事迹是两个人拼凑起来的》《“英雄战士”刘学保的骗局》《草原小姐妹遇险和被救的真相》„„这样的公共账号多如牛毛,每天都批量生产这种有组织的群发文章,且一律能轻易地通过的网络编辑的“审核”,网友举报也一律被视而不见。

每天这些的读起来妙笔横生,让人捧腹不已但是却带有明显抹黑、造谣和侮辱性的,能彻底摧毁中国人道德模范的段子和文章都在成千上亿的人群中飞速传播,而这种抹黑自1998年互联网在中国全面开花结果以来就从未停止。在网络媒体时代,洋人偶尔在中国做件好事总会有大V和网络媒体头条力挺和传播,但中国人做好事绝对得不到大V和媒体的头条待遇,甚至他们还罔顾彭宇承认撞到老人的事实,故意炒作出“彭宇冤案”的舆论氛围来来打击中国人好人好事的积极性。(实际上南京彭宇案审理当中,有7个目击证人按手印证明亲眼看到是彭宇撞到了老太太,而并非老太太讹诈彭宇。)

文化冷战第二招:毁信仰。针对中华文明世庶信仰下手,毁

灭祖先崇拜,改造为洋人崇拜,基督崇拜。

中华民族是一个世庶文明的国家,推行的是祖先崇拜。祖先崇拜让中华文明比西方文明更早摆脱了神权社会的控制,也从来没有堕入过政教合一的深渊。我们中国人崇拜的不是西方那套圣子、圣父、圣灵,而是崇拜自己的先贤、先烈、先祖。当我们在学习先人们的教导、教诲的时候,会自然对他们充满崇拜,世庶文明的根基由此奠定。

先贤、先烈、先祖,就是向我们传达的很多中国的普世价值观的榜样们。社会经常通过这些先辈们的典故来教育我们“要勤奋好学”“要勤俭节约”“要为人与善”“要有素质”“要重视教育”等等优秀价值观。过去在这些传递中国普世价值观念的文章中的偶像、故事当中的主角一般都是中国的先贤、先烈、先祖或者长者与老人,然而在今天我们所特有的这种祖先崇拜的世庶文化却被美国文化冷战掺杂进了毒药。今天的西方的文化冷战发起者用微信、微博、大V、论坛水军常年传播经过了重新编撰了一系列劝勉中国人“要勤奋好学”“要勤俭节约”“要为人与善”“要有素质”的典故和段子,但是这些段子里的模范和说教者不再是中国的老人,也不在是中国的先贤、先烈或先祖,而是千篇一律的外国人。

譬如:《一个印度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英国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在德国吃饭被训斥》等等等等,在这些编造的虚假段子和文章里,向中国人日夜劝学、劝俭、劝善、劝勉的对象,全部都变成了外国人。而且全部都有相当具有针对性,食物浪费最严重的欧洲人在劝诫中国人要节约,基础教育一塌糊涂的美国人在劝解中国人要重视小孩教育,社会风气奇差,19世纪前不知洗澡为何物的的英国在劝说中国人要讲卫生,宅男最多的日本在教导中国人要多强身健体,甚至连文盲国家印度也跑来教导中国人要多读书„„这样的文章在论坛、微博、微信铺天盖地,每天都数以亿计地被人阅读者,深信着。中华文明祖先崇拜的牌坊就这样被悄然偷换成了外国人的塑像。

同时西方还针对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河洛文明(今天的河南)则更是集中火力进行了抹黑。在YY这样的聊天网站上,平时以黄色视频聊天为主(又是IDG投资),每到晚上人气最旺盛的时候,就会有数以千计的ID在上面刷屏辱骂河南人是骗子。

文化冷战第三招:反人类。大搞种歧视,打击当代以及下一代中国人的自信心,维持中国人的自卑感。

自信是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保持旺盛势头的必要心理,但是现在美国正在利用互联网疯狂打击着中国人和中国下一代自信心。由于中国没有《反种族歧视法》,所以美国就侮辱和贬低整个中华民族入手,拼命丑化中国人。他们编造或夸张炮制出《中国式过马路》《中国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不阅读的中国人》《中国人有10大不可思议》《中国:不遵守规则的世界》等等虚假文章或以点概面的夸张新闻全面的丑化和诋毁中国人,全面美化外国的人。这些段子在微博微信以及论坛上铺天盖地,甚至连《知音》《读者》这样的传统媒体上上也比比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这种针对一个民族的整体抹黑,在历史上只有希特勒对犹太人干过,而今天美国人也正通过网络如法炮制。

除了抹黑和打击当道中国人,打击下一代中国人自信心的文章和编造的段子也层出不穷,比如对比中美、中日以及中外小孩的水军文章也是铺天盖地,最知名的有《家长对比中美同龄女孩》《中日夏令营的较量》等,每天都有数以亿万计的人在浏览。在这些文章里面,中国的孩子总是千篇一律的:笨、傻、蠢、懒、呆、自私、猥琐、没礼貌、没孝心、还爱耍性子,而外国孩子个个都是白莲花,懂礼貌、爱劳动、身体好、素质高、团结、有礼貌,还个个都是大孝子,脾气好得像天使„„这些铺天盖地的文章通过手机电脑日夜向中国人洗脑,已经造成了普遍的自卑和媚外心态。(实际上美国白人小孩家教不好的居多,对华人更是很不友好,甚至ABC还拍摄过“杀光中国人”的视频节目,美国人看后都哈哈大笑,没有人感到不妥。)

文化冷战第四招:反智。传播伪科学,力推环保恐怖主义,打断中国工业化和科技进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大多数中国人终于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生活,但是近年来利用互联网疯狂丑化中国工业化进程,丑化现代化城市生活,美化农耕文明才是世外桃源的氛围愈演愈烈,反智色彩极端严重。

近年来从《高铁乘务员因辐射流产》的谣言到《全球变暖,北极冰川融化》的骗局,再到《中国雾霾的元凶是煤炭里的放射性物质》、《PX项目被环保人士称之为断子绝孙工程》《断子绝孙核电站》等等虚假谣言和文章在微博微信以及各大论坛的疯狂传播,更是培养了大量的反智人群,加之博主大V的煽风点火,一场又一场的闹剧不断上演,每逢建

厂必有大谣,每逢大谣必有动荡,从厦门PX工厂到昆明PX项目,从钼铜冶炼到启东造纸,从高铁受阻到江门核燃料棒项目被搁置,这些反智文章和段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事实上,这些企业都是低污染的产业升级项目,中国的这些项目被打断之后,同样生产这些产品的新加坡、日本、韩国当即联手对中国实行出口涨价政策。)

文化冷战第五招:唱衰中国。

近年来,从金融到科技,从教育到体制,从文化到创新方方面面都有人通过互联网长期专业散播各种中国崩溃论,以及社会不公论,从而打击中国年轻人积极性。

像这种《中国国情最新数据让人震惊》,《中国不敢公开的大数据》、《中国即将崩溃》等文章比比皆是,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章从经济、政治、产业结构、国情数据等方方面面来论证中国不久之后就要崩溃的文章。这些造谣文章用虚假数据极近夸张扭曲之能,在微博微信和人人网这样的学生网站以及各大论坛疯狂传播。而写下这些文章的人,同样也得到了微博微信的大力推荐和包装打造,经常出现在网站首页,各类高端论坛,向全社会传播一种灭世氛围和沉船学说。这些虚构的恐吓性文章让中国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对中国 的未来,对中国政府,对中国体制充满了不自信和抵触心态。(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美国并非橄榄形社会,根据美国白宫自己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有40%的人只占美国总资产比的0.2%!而有20%的人占有美国总资产比的40%!也很少有人知道美国因经济衰退造成的华尔街**持续长达一年之久,失业率至今高居不下。)

文化冷战第六招:先亡其史。全面诋毁中国历史,全面美化美国历史。

中国的近代史和中国的历史人物,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几乎全部都被抹黑了好几遍,今天无论是微博上的@摆古论今 @丰乳肥臀 @文史女教师等虚假历史营销帐户,或者是微信公共账号@历史尘封档案 @东方历史评论等营销帐户,还是喜欢高谈虚假历史的袁老师,亦或是在个大视频网站热门头推的到处宣传虚假历史,编造毛主席是种鸦片黑帮老大的高主持人,都集中统一地在干着一件事:那就是彻底抹黑中国的历史,使人民产生愤怒感。

这些网络营销帐户或者博主大V不仅肆意编撰谣言,而且常年被各大网站历史和文化频道力推,他们的编造历史的文章和段子数以亿万计的在论坛以及微博微信甚至正规媒

体上传播。在他们的倾力推动下,朝鲜战争被描述成了炮灰脑残战争,解放战争被描述成了共产党窃取胜利果实。他们还编造说“那些帮助共产党打江山的英雄则被抛弃沦为了乞丐”,“洋人是解放中国的天使”,甚至“连内蒙古丢失都是因为共产党和苏联的秘密契约所造成的”。欲亡其国,先亡其史,试问在这种长年累月的历史虚无化攻击下,中国还剩下多少民心?反之,对美国的历史和人物网络编辑则极度美化,中国年轻人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林肯在内战期间曾纵容下属部队合法强奸投降城市的妇女,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华盛顿喜欢活剥印第安人人皮。在中国的网络上美国的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都是伟光正的形象,而中共的历史以及历史人物却保守各种攻击和抹黑。

最明显的案例就是比如当2013年,中国政府决定打击互联网谣言的时候,百科这个每天都有数亿人查询的网络词典却用一则有关毛主席的传闻来定义谣言。谣言的案例千千万,为何偏偏扯上毛主席?这样的结果就是让查询的网友们都纷纷感叹:“原来中国政府才是造谣鼻祖。”而同样我们对比一下就不难看出,网络词典定义华盛顿则是用了一则纯粹编撰的谣言“华盛顿和樱桃树”来教育中国的年轻人和网民。虽然这则谣言已经被无数次证明是虚假的,虽然真实的华盛顿喜欢穿人皮做的皮鞋,但是网络编辑们却始终坚持

用谣言美化美国历史人物。

文化冷战第七招:瓦解公信力。

几乎每一个热点事件的背后都有一大批利用这些灾难或者重大事件造谣的专业团队,他们通过文章、视频、漫画等形式大肆传播谣言,煽动网民情绪,破坏国家和政府以及执法机关公信力,树立人民与公权力机关的对立情绪和不满情绪。每逢灾难发生的时候,本来应该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诚地应对灾难,而这时网络编辑们、博主大V们又开始行动了。利用灾难吸引人民眼球的时刻,他们火速行动,做到了每逢大灾必有大谣,没逢小灾也有大谣。比如有人不顾警戒线强行在汛期进入泄洪通道钓鱼,消防人员接警后冒着生命危险火速救起了9个人中的8个人,只有最后1个人实在没有时间救回,但博主大V和各类版主编辑闻风集体出动,编造了《消防队员两小时救不回一条人命》的帖子,送上了微博头条,刷满了全国微信用户,堆满了每一个论坛,还得到了版主们和置顶和加精。

同样的操作手法还运用在了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汶川和雅安地震,解放军救灾图片被描绘成了“欺负灾民”,余姚发生水灾不仅解放军救灾的现场照片被

网络大V集体无视,且还在微博微信疯传“政府过了48小时还不救灾”的谣言。北京暴雨洪灾,尽管有人民警察英勇牺牲,只有一个舍不得丢弃新买私家车的人被水淹死,而网络大V博主却利用日本水电站的图片来冒充日本下水道的图片,指出是中国政府的体制问题才导致了北京下水道不如日本。同样,欧洲水灾几公里的铝合金防洪墙被吹捧成了体制胜利,而中国部队用沙包救灾画面则被描绘成了体制落后的象征。尽管欧洲的那几公里铝合金防洪墙被证明是贪腐工程而且被洪水冲垮,尽管中国很多地方也有钢制防洪墙,但这些信息被网站编辑和大V们统一无视和自动过滤了。

文化冷战第八招:打击幸福感。把中国人所关心的所有话题和领域用海量谣言全面抹黑。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老百姓心态正从“解决温饱问题”改变为“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食品安全、保健、健康、环境问题、婚姻家庭、自我实现等等日益成为了老百姓更为关心的话题。但是恰恰是针对这几个方面,有专门的人职业从事精确的定点抹黑。从“人造假鸡蛋”到“打针西瓜”,从“生蛆橘子”到“国产奶粉”,从“房价”到“医疗”从“土壤”到“空气”从“婚姻”到“前景”,从“科技”到“艺术””所有中国人关注的焦点话题都无一例外

遭到了有组织的虚假信息全面丑化和夸大扭曲。很多如“打针西瓜”“假鸡蛋来袭”等经典谣言如今依然在网络上铺天盖地。

即便在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这样的领域,网络编辑和博主大V的“中外有别”态度还是十分明显。比如就奶粉而言在微博微信和论坛上,所有网络大V几乎都参与了对国产奶粉进行了无止境的围攻和推荐,文章动辄就热门加精和置顶,篇篇都有上千万的阅读量。而就洋奶粉发生的肉毒杆菌事件,我们在整个微博反复搜索,却只找到了几条访问量几乎为零的文章。(实际上西方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百出,仅欧洲就曾出现数千个没有胳膊的“海豹儿”,美国政府规定使用廋肉精是合法的,疯牛病是禁止检测的!美国是激素使用最泛滥的国家,纽约的人均寿命更是低于北京和上海,而且美国的呼吸道疾病人口是中国的4倍,每11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但中国网民现在大多不知道这些,误以为国外是天堂,中国是地狱。)

文化冷战第九招:散播政治鸦片。

美国长期有组织的通过互联网制造方方面面的谣言,其目的就是形成文化包围圈,架空中国的政治自信和道路自

信,并最终通过推出造虚假政治谎言来神话美国体制、丑化中国体制,以达到引发**和和平演变的目的。

在互联网上,除了对外国政治体制进行乌托邦似的描绘之外,他们还极力吹捧外国领导人。《骆家辉坐经济舱是体制胜利》《小布什自己打伞说明什么?》《美国为什么没有腐败?》《克里给中国官员上了一堂震撼教育》《克林顿不拿公家一支笔。》等文章和桥段在微博微信以及各大论坛比比皆是。在这些文章里,西方社会和西方官员被包装成了一个没有贪腐、亲民圣洁、害怕百姓、简朴奉公的形象,而这些形象地背后又直接指出是因为“体制问题”造成了这种差异,进而得出结论“只要中国全盘接收美国的改造”,就能将中国社会改造成他们所描绘的样子。而现在最大的阻碍墙就是中国共产党,因此必须要推到这堵墙。

——实际上年轻人没有太多的政治理念,他们没有精力去阅读繁杂难懂的政治学说。他们对体制的看法,他们对官员的印象,乃至他们对国家社会的感受恰恰是来自于网络对他们的灌输。那么我们只要想一下,这十几年来网络每天都这样这样地教育着我们的年轻人,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体制、对中国共产党、对官员和社会如此地不信任了。(中国当然有腐败的官员需要我们集体监督

和处理,但是美国绝非桃花源,实际上,骆家辉常年包机泡妞,克林顿家族极端腐败,奥巴马全家度假一次开销数千万等等在美国并非新闻。可是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正有人长期刻意美化美国官员“伟光正”的形象,并归咎于“体制”,图谋以此激发网民的情绪。)

网络是信息时代的终极舆论武器,中国存在武器代差,网络鸦片战争已然爆发。

也有网友曾经对我说“周小平,我觉得互联网应该是自由的,是不应该受到约束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绝对的自由只能导致绝对的混乱。如果人人开车上路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乱成一片。开车要有交规,互联网也不能处于无政府无管理状态。比如美国的网络就是由白宫网络指挥办公室严密控制的,任何人只要发布敏感信息都可能被查,去年就有很多人因为上网辱骂奥巴马,威胁对付美国政府而在半个小时内就被FBI上门带走。我也曾经到美国facebook和推特发布过一组照片,就是模仿美国抹黑中国的方式:“将一个美国穷人大哭的照片和希拉里大笑的照片放在一起”,结果不到十分钟就被删除了,而且等我再登陆的时候,连账号也被注销了,由此可见美国对互联网管理是极其规范的。他们深知这种图片和段子对自己国家和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历史教案 篇6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威胁着世界安全。

过程与方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认识到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

【教学重点】

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的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教学难点】

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一、新课导入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世界格局虽然尚未形成,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样的新特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冷战”起源的心理史观解读 篇7

心理史学不仅研究个人心理还研究社会心理, 研究个人心理、社会心理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走入历史, 让其“身临其境”, 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提高教学效率。“冷战”问题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之一, 传统研究视角主要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分析“冷战”的起源, 笔者拟从心理史学的相关角度对“冷战”起源加以分析, 以期深化对“冷战”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一、“安全困境”诱发“冷战”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 安全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 是奠基人类社会其他需求的基础, 缺失安全感就会引发社会问题, 在国际关系方面缺失安全感就会陷入所谓的“安全困境”, 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翰·赫茨提出的, 认为安全困境是“一种社会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由相互猜疑和恐惧而产生的不安全感驱使这些国家去争夺更多的权力以获得更大的安全”[1]。二战后, 美苏都缺失安全感, 学者陶文钊在《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中指出:“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 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2]可以看出, 战后美苏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 正是这种威胁所带来的不安全感才最终导致了“冷战”的形成和发展。那么, 二战后这些国家的安全威胁主要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其和“冷战”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教学中提出这一问题供学生思考, 并结合相关史料进行教学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从美国方面来讲, 笔者认为其安全威胁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首先,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可以说这是当时美国面临的最主要威胁。西方传统观点认为, 战后斯大林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对外政策, 不断扩大前苏联势力范围, 这会对美国所宣扬的民主自由社会构成严重威胁, 令美国不安。美国遂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保障美国及西方自由国家的安全, 正如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所说:“……但是不这样做, 我们的安全以及任何自由国家的安全均会受到重大损害。”[3]可以看出, 在美国看来, 苏联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战后美国要把确保其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于是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都采取一系列措施甚至是先发性措施防范苏联的安全威胁, “冷战”便在苏联对其构成严重安全威胁的“安全困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其次, 美国还深感来自德国及日本的威胁。德国及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 虽然战后签订了一些协定限制其力量的发展, 尤其是限制其军事力量的发展, 但是这两个国家尤其是德国在当时的美国决策者看来也会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 正如当时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所说:“在我的心目中, (对于美国的) 唯一的和真正的威胁是, 德国人的技术上的能力将会与俄国人的资源上的潜力结合起来。”[4]他认为来自德国的安全威胁是可能的:一是德国再次崛起、发动战争, 因为德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及纳粹势力有可能死灰复燃;二是德国再次崛起与苏联联合对抗美国, 这是美国更为担心的。所以战后美国既想扶持德国抗衡前苏联, 又要警惕德国再次崛起威胁美国及西方盟友的安全。上述因素及其结合对战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使美国“深感不安”, 美国遂采取措施甚至是先发制人的措施确保美国及西方盟友的安全, “冷战”便在这样的“不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从苏联方面看, 其安全威胁主要有:首先, 强大的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是当时苏联面临的最主要威胁。美国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伴随着二战结束, 美苏由战时的同盟向战后的对手转变, 实力上美国居苏联之上, 美国欲建立强大的资本主义阵营来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从而遏制共产主义、称霸全球, 且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核武器, 这更加剧了苏联的不安。苏联更为担心的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苏联。斯大林在丘吉尔铁幕演说以后接受《真理报》记者采访时曾这样回答。记者问:“是否可以认为丘吉尔先生的演说使和平和安全的事业遭受损失?”斯大林答:“无疑是的……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 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 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5]可以看出, 战后斯大林担心美英等国联合起来对抗苏联, 威胁苏联安全。杜鲁门上台以后推行对苏强硬政策, 尤其是“杜鲁门主义”提出以后, 苏联更感不安, 连发社论指出其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严重威胁了苏联的安全。其次, 德国是战后苏联面临的威胁之一。战后德国依然是苏联的心腹之患, 斯大林担心德国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重新构成对苏联的安全威胁。例如, 在一次谈话中, 斯大林曾表示:“德国人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复兴能力。如果我们不能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话, 在十五年里, 我们又将面临与德国的战争。”[6]从中不难看出对德国的担忧, 担忧其死灰复燃, 更担心德国被美国等西方国家所用成为西方对抗苏联的前沿阵地。所以, 战后苏联竭力在其以西构筑以波兰为中心的东欧安全地带, 在东欧问题上态度强硬, 力主东欧国家建立亲苏政权, 主要目的就是防范来自德国及西方国家的安全威胁。再者, 日本也是战后苏联面临的现实威胁, 美国独占日本, 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 日俄战争的阴影, 日本的法西斯势力,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对苏联的安全战略也会构成威胁, 所以斯大林对于日本的复兴也颇为忧虑。比如, 1945年8月斯大林同宋子文的谈判中, 斯大林多次提出日本复兴及其对东亚及苏联安全可能造成冲击的问题。综上可知, 美国的强大压力, 德国及日本的可能再次崛起, 以及这些因素的交织使斯大林充满不安全感, 所以, 有文章指出:“斯大林的不安全感和对安全的过分追求, 它是东西方关系紧张从而也是冷战发生的原因。”[7]

综上所述, 二战以后美苏领导人都认为受到对方或者是其他因素的安全威胁, 面临“安全困境”。可以说这既是客观现实, 更是主观反映, 正是这种主观判断导致双方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其国家安全, 而这些措施又加剧了对方的不安全感, 双方关系似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从而导致“冷战”的形成和发展。如果 (当然历史不容假设) 当时美苏领导人都能够以战略的眼光、互信的态度看待对方, 采取积极的举措, “安全困境”或许可以摆脱, “冷战”或许可以避免。所以, 当时美苏双方安全感缺失所面临的“安全困境”是诱发“冷战”的因素之一。

二、“霸权心理”导致“冷战”

心理史学认为人的行为是有动机的, 动机是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原因, 个人如此, 集体、国家的活动也是如此。二战后, 各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 对外政策的动机也不尽相同。美国二战后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欲向全球扩张、称霸世界, 推行其社会制度、价值观念, 这一心理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可以说是“冷战”爆发的社会心理因素。实际上早在二战后期罗斯福总统就曾表达过“称霸世界”的欲望, 他在1944年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讲演中说:“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 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 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杜鲁门上台以后美国霸权意识更加强烈, 1946年公开宣称:“……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 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他在1947年3月的“杜鲁门主义”中进一步指出:“如果我们领导不力, 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上述言论都谈到美国要领导世界、称霸全球的意图, 教学中可以引用上述材料, 提出问题:“材料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其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问题的思考、分析加深学生对“冷战”的理解, 认识“冷战”的形成正是战后美国“霸权心理”的产物。

苏联经过二战军事实力空前强大,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苏联为了确保战后世界大国地位, 维护其利益, 不仅通过雅尔塔体系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 而且在对外政策方面推行了大国沙文主义, 扩大了其在欧洲的势力范围, 并企图通过世界革命壮大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 从而实现苏美两分天下、争霸全球的欲望, 这样美苏两强相争, “冷战”便在美苏争夺“霸权”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所以, 某种程度上讲, 正是伴随着二战美苏实力的不断壮大所形成的“霸权心理”才导致了“冷战”的形成和发展, 如果退一步, 双方或一方不谋求世界霸权, 就失去“争霸”对手, “冷战”或许可以避免。

摘要:心理史观作为解释历史的一个视角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范围, 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高考也越来越关注相关史观内容的考查, 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心理史观解读历史不失为历史教学的有益尝试。“冷战”起源问题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 本文试从“安全困境”及“霸权心理”两个角度对其加以分析, 以期深化对“冷战”起源的理解。

关键词:“冷战”起源,安全困境,霸权心理

参考文献

[1]John Herz.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Atomic Ag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231.

[2]陶文钊.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J].世界历史, 1998 (2) .

[3]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M].第二卷, 北京:三联书店, 1974.

[4]李丹慧.国际冷战史研究[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6]李丹慧.国际冷战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电影中的冷战 篇8

这是一部浪漫喜剧片,故事发生在完全美国化的巴黎。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后,苏联政府没收了公爵夫人的财宝,并派三名密使去巴黎卖掉珠宝以充国库。这三个密使很快迷上巴黎奢华的资本主义生活,还被流亡巴黎的公爵夫人的好友——法国伯爵里昂用糖衣炮弹击垮,致使交易被巴黎法院强行冻结。苏联政府只好再派一名高级特使来处理善后。三名腐化的密使诚惶诚恐地到巴黎火车站迎接,却把一个纳粹误当成特使。结果真正的特使让这三位苏联同志大吃一惊,她居然是个天香国色的姑娘(嘉宝扮演)。特使的名字叫妮诺契卡,有超凡精确缜密的思维,完全政治意识形态化的态度,是个没有人性温情的冷血女干部。男主人公里昂则是个巴黎社交圈的花花公子,时髦、浪漫、酗酒,在街上偶遇妮诺契卡就一见钟情,使出全身解数追求这位不食人间烟火、却久经沙场的女强人。女特使的反应却是:“我不把你的轻浮归咎于你个人,因为你是这个行将就木文化的不幸产物,你这种人也必将消亡。”

当影片演到一半,妮诺契卡这位冰美人还是禁不住“资产阶级的含情脉脉”,终于融化了,完全变成了另一人:贪喝法国香槟、身穿晚礼服出入夜总会、欣赏法国音乐,生活像一个寄居巴黎的俄国流亡贵族。影片的后半部表现妮诺契卡和密使们如何被召回莫斯科,重新过上窘迫、压抑的“社会主义生活”。她在思念里昂的伤心眼泪中苦苦度日,最后终于依靠伯爵的不懈努力,妮诺契卡和三名密使被拯救,再次投入到“自由世界”的怀抱。这是部通俗的好莱坞剧情片,除了对白搞笑和女主角演技精湛外,其他实在乏善可陈。然而观影后的讨论却十分有趣,耐人寻味。

先由主持人抛砖引玉,她评论该片与其他好莱坞丑化苏联的意识形态片不同,《异国鸳鸯》出品于一九三九年“二战”期间,当时美、苏是盟友,所以此片的价值判断还算暧昧,对苏联有批评也有同情。只在三个苏联密使接站那场戏中,用把一个纳粹误当成苏联特使,来暗示苏联可能成为下一个敌人。话音刚落,一个学者就站出来置疑:一九三九年苏联尚未成为美国的盟友,恰在此时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美、苏并不友好,所以主持人的说法有历史上的时间错位。问题尖锐,主持人一下卡住了,只敷衍说:此片比后来的“冷战”影片还是温和得多,没有把苏联指为邪恶帝国。

其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苏关系要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虽然到一九三三年美国才承认苏联,两国开始建立外交关系,但从二十年代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起,美、苏就有密切的经贸往来。美国史学家西格尔(Katherine Siegel)基于俄国近期解禁的档案和对美国史料的长期研究,出版了二十和三十年代美、苏关系研究的新成果(Loans and Legitimacy:The Evolution of Soviet-American Relations,1919—1933,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96),她指出美国当时一方面把苏联视为意识形态敌人,另一方面又急于从与苏的石油和制造业等大宗贸易中获利。特别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二八——一九三二年)期间,美国开始了对苏技术转让和长期贷款,最终促成两国正式建交。

《异国鸳鸯》的确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的对苏态度,此片自始至终嘲弄苏联激进的理想主义和不切实际,但男女主人公的对白又多次提到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五年计划,话语间暗示着某种殷切的期望,惟妙惟肖地传达出美国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爱恨交集,我们不能不对好莱坞电影会如此“紧跟政治形势”而感好奇。整个三十年代,好莱坞生产的苏联题材故事片很少,我手头上的资料只有两部,一部就是《异国鸳鸯》,由恩斯特·卢比西奇(Ernst Lubitsh)执导,在上映当年和之后一直受到美国影评的赞誉,很多人认为该片是嘉宝演艺生涯的巅峰,曾在一九三九年获奥斯卡四项提名,只因当年有《飘》的强劲挑战而终未获奖。紧接着在一年后,另一部影片《某同志》(Comrade X,1940)放映。这是一部克拉克·盖博主演、金·维多(King Vidor)导演的搞笑间谍片,与《异国鸳鸯》同出一个编剧之手,批评苏联的基调也大致相同,只是没有那么成功而已。还有一部虽非苏联题材,但却表现沙皇俄国军队的影片也值得一提。《英烈传》(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1936。Michael Curtiz导演)是部以一八五四年克里米亚战争为题材的历史片,以好莱坞经典的史诗叙事再现英、土军队与沙俄作战,刻意把俄指挥官塑造成斯大林式的脸谱人物,俄国士兵则个个冷血,没有人性。

然而到了四十年代,好莱坞影片中的苏联形象大为转变。随着一九四一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苏联遂成为美国真正的盟友,好莱坞再次“配合形势”出产了至少六部苏联题材的影片:《莫斯科任务》(Mission to Moscow,1943。Michael Curtiz执导)、《北极星》(The North Star,1943。Lewis Milestone执导)、《斯大林格勒的男孩》(The Boy from Stalingrad,1943。Sidney Salkow执导)、《光荣的日子》(Days of Glory,1944。Jacques Tourneur执导,格里高利·派克的第一部电影)、《俄罗斯之歌》(Song of Russia,1944。Gregory Ratoff执导)和《反击》(Counter Attack,1945。Zoltan Corda执导)。除《莫斯科任务》是部政论片外,其他五部都是表现苏联军民在卫国战争期间的英雄事迹,苏联农民、游击队和普通士兵无不勇敢、善良、爱国和向上。他们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面对纳粹的暴行英勇献身,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而《莫斯科任务》则更美化战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美国外交官戴维斯的眼睛,展现苏联领导人对工业化建设的深谋远虑,对国际形势的运筹帷幄。该片甚至为斯大林清洗托洛茨基辩护,认为托洛茨基确曾帮助法西斯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对斯大林与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片也辩解是因英国暗中唆使德国入侵苏联,苏联不得已而采取的缓兵之计。

根据后来美国政府解密的档案,这六部“挺苏”的影片中有两部——《莫斯科任务》和《北极星》是在罗斯福总统的直接授意下完成的。在四十年代初,罗斯福为了讨好苏联,授意编剧赫尔曼(Lilian Hellman)和导演维勒(William Wyler)制作一部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纪录片,后来两位创作人员竟到苏联驻美使馆与李维诺夫大使讨论拍摄细节,得到了苏联方面的鼎力支持,最终拍成一部史诗性的故事片《北极星》。但“二战”一结束,美、苏关系急转直下,一九四七年“冷战”已箭在弦上,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立案调查了《莫斯科任务》、《北极星》和《俄罗斯之歌》的主创人员,认为他们从事反美宣传,划入了黑名单;并在一九五二年正式传讯了《北极星》的编剧赫尔曼,审讯她与苏联共产党的联系。一九五七年,美国NTA(National Telefilm Associates)改编了《北极星》,把片中所有的“同志”称谓去掉,把纳粹进攻得手的原因归于苏联政府对人民的背叛,而且在片尾还加上一段苏联入侵匈牙利的纪录片画面,配上言词激烈的反共“大批判”文字,以抵消这部影片对苏联的赞赏。从此,好莱坞反苏影片铺天盖地而来,表现苏联政府、人民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有邪恶的根源。从好莱坞意识形态变化的历史线索来看,研讨会主持人对《异国鸳鸯》的评价还是有道理的。

那么,在美国这样一个宣扬个人主义、崇尚言论自由的国度里,好莱坞这个自由主义的大本营为何要紧跟政府的意识形态风标呢?丹尼尔·富兰克林(Daniel P.Franklin)在他的新书《政治与电影:美国电影中的政治文化》(Politics and Film: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Film in the United States)中试图给出答案。他认为由于故事片的投资巨大,故事片的生产往往是顺应市场需求而不是引领市场,因此影片内容往往是强化已经存在的大众观点或行为。这是一种很主流的观点,即把好莱坞电影看作与汽车、洗衣粉、化妆品没有多大区别的娱乐产品,持这种论点的代表人物安德鲁·萨理斯(Andrew Sarris,哥大电影系教授)也认为,故事片如此大的投入使好莱坞只能按照社会要求的政治基调来反映现实。与之相对立的观点如科尔纳(Douglas Kellner)却认为,电影工作者不是资本家而是艺术家,他们基于个人的信念制作影片,而不是只考虑市场需求;所以,应该把电影理解为再现如何构建社会和日常生活的一场斗争;进一步说到好莱坞影人的政治信念,那就是具有犹太化倾向的自由主义。如果用上述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考察“后冷战”的好莱坞,可以说各有千秋,恰好揭示了当代电影工业的两面性。但是如果仅以这两个角度去分析“前冷战”和“冷战”时期的好莱坞影片,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我们已经看到,大战前、“二战”期间和“冷战”时期,美国国家意识形态、政府政策、外交关系和大众文化一同渗透到好莱坞电影中,使得“冷战”影片含有远为错综复杂的元素,需要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也许正是哈里曼研究所主办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更有意思的是,这个研讨会提供了美、苏两边再现敌方的影像作品,这会让我们好奇:美、俄观众会如何看待对方和自己在电影这个意识形态媒介中的镜像?而研讨会场里的观众恰好大部分是俄罗斯和美国学者,当然也有一些亚裔、印度裔和非洲裔等不同背景的观众。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会发现对影片还有意想不到的解读。

在主持人的开场白后有瞬间的冷场,很快小会议室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一位哈里曼研究所的年轻教师举手发言:“我从俄国来,是莫斯科人。我觉得《异国鸳鸯》一点都不真实。这部片子把当时苏联的一些表面现象和流行的肤浅话语拼凑起来,营造一种伪苏维埃社会生活的氛围,但实际上对俄国人的刻画是歪曲的,对苏联社会的描写也没有任何现实的基础。”

一位操着浓重的俄国口音的老学者打断了年轻人的发言:“虽然这部影片在细节上不够真实,但总体上如实地反映了当时苏联人民的心理状况。片中莫斯科红场游行的那场戏,尤其真实地再现斯大林如何搞个人崇拜和封建专制。正像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那样,当时的苏联就是封建化的伪社会主义!”

又有一名年轻俄裔学者马上起来:“这部片子只能说是比其他战后的好莱坞影片收敛得多,没有把苏联描绘成邪恶帝国,或恶意表现布尔什维克出于邪恶本质,迫害、清洗苏联人民。”

刚才发言的俄国老学者显得有些生气了:“你们这些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应该先回家问问父母。斯大林就是一个残暴的独裁者,一个地道的法西斯,本来就很邪恶!”几个上了年纪的观众也操着浓重的俄国口音随声附和,七嘴八舌地数落两个年轻人不懂历史。那两个年轻学者面红耳赤,在下面窃窃私语,会场里乱哄哄的。

看着俄国人在激烈争吵,一个本科生模样的小伙子几次举手,但没有人注意他,这时再也按捺不住了,大声说:“我想谈谈看法!我们这代年轻的美国人,对‘冷战’不太了解,对俄国的情况也不太清楚,但这部片子实在让我忍无可忍。片中的俄国人都那么呆头呆脑,竟然不知道把鸡蛋藏在衣兜里会挤碎……”

一个女研究生接着发言道:“作为一个非洲裔美国人,我很喜欢这部影片,幽默、风趣。但是看完电影换位思考,就发现如果把片中的俄国人换成非洲人,我会觉得被冒犯。我想知道在座的俄国人的感受。”两个美国观众显然从族裔出发颇有感想。

一开始发言的那个俄裔年轻教师回答道:“我觉得还可以忍受,因为比起《洛奇4》等‘冷战’影片来,《异国鸳鸯》还算客气的。片中的俄国人毕竟还有理性,虽然‘新经济政策’和‘五年计划’在方式上很教条、滑稽,但是目标还是为了苏联的强盛、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而‘冷战’时期的好莱坞电影干脆把俄国人表现得毫无理性可言,因恶而无恶不作,完全不可理喻。”

应该说明一下,《洛奇4》(Rocky IV)是一九八五年史泰龙导演和主演的影片,该片主人公洛奇与苏联大力士——一个邪恶、愚蠢的纳粹式巨人拳击比赛,美国小子洛奇以智慧和人格最终战胜了“北极熊”。这部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主旋律的影片曾获得巨大成功,它象征美国必将战胜苏联这个庞大的“黑色帝国”,也标志着“冷战”影片的高潮。

还有一位三十多岁的保加利亚女学者发言说,在苏联时期她父母都是保加利亚外交官,儿时曾随父母多次出访西方。父母根本不像《异国鸳鸯》中的女特使那样被政治洗脑,不近人情,相反他们与西方政府打交道很自如,因此认为意识形态并不能改变人性。

从这些角度不同的对话里,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上一代俄国移民(也包括在美学习和工作的短期移民),会与年轻一代在历史记忆上发生如此深刻的分歧?这不是特殊的个案,在许多来自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移民中,这种现象颇为普遍。

上一代俄国移民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垮台前后离开祖国的。当时历史已宣告“终结”,西方阵营取得了“永久的”胜利。苏、东移民义无反顾地投入“自由世界”的怀抱,对西方自由、民主的政治意识形态无限憧憬,对新生活充满了浪漫的幻想。这一代移民对自己祖国、民族的历史持激进的批评态度,力图通过与过去决裂来融入“新世界”。控诉斯大林主义、清算苏联的政治遗产,成为这代移民身份认同的重要历史资源;同时,遭受政治迫害和专制压迫的个人经验也逐渐转化为移民的集体记忆。但时过境迁,他们的儿女们在“冷战”的硝烟散去后成长起来。在这代人的眼里,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的二元意识形态已缺乏实在的历史内涵,与之相对照的是,民族身份在美国这个族群多元的社会中更显重要和切身。他们无法接受上辈人与自己过去的决裂,他们发现其他族群并不认可这种“划清界限”,恰恰是俄罗斯的过去——无论是沙皇俄国还是斯大林的苏维埃俄国——都构成了他们身份的基础,让俄国移民成为具有鲜明特征的亚文化群体;也使得他们有可能在这个族群竞争、制衡和融合的移民社会中,得以安身立命。所以,新一代俄国移民知识分子自觉地把自己作为俄国历史的延续,而不是断裂,冷静正视苏联时期的问题,这使他们与激情燃烧的父辈们无法分享民族的记忆。

年长的俄国人与年轻人争论不休,主持人妮波姆亚士奇教授想结束这次活动,她用总结性发言调解双方对立的观点:“《异国鸳鸯》有意用恋情和人性来淡化美、苏对立的意识形态,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片中似乎没有一个反面人物。但其实在所有人都不注意的地方,有一个真正的反角,那就是只在片头出现过几秒钟的饭店大堂领班——一个委琐、邪恶的犹太人。所以这部影片是反犹的。”大家一头雾水,影片从未交代那个出现仅三秒钟的领班是犹太人,也没有丑化这个滑稽的小角色。女主持人因个人的族裔背景而对犹太形象特别敏感,才做此判断。一次研讨美、苏电影中的“冷战”的活动,竟变成了一场美国族群身份的讨论,这恐怕是主办单位始料未及的吧。

但我还是很佩服这次活动设计的精心,因为在第二次活动中放映了同是三十年代的苏联影片《马戏团》(Tsirk,1936。Grigori Alexandrov导演),这部片子竟与《异国鸳鸯》的情节如出一辙,只不过把意识形态取向颠倒过来,简直是一部《异国鸳鸯》的苏联镜像版。片中金发碧眼的女主人公迪克森小姐是位美国杂耍舞蹈演员,却生了个黑孩子,在美国饱受种族偏见的蹂躏。来到苏联巡回演出马戏,深深地被苏联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社会风尚所吸引,又热恋上一位英俊潇洒的俄国青年,最后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沸腾生活之中。在影片的结尾,女主人公与积极向上的苏联青年并肩行进在红场的大游行队伍中,“呼吸着世界上最平等、最自由的空气”(台词)。影片导演格列高里·亚力山大洛夫是爱森斯坦的学生,他把这个异国恋情的故事,拍成当时好莱坞最流行的歌舞喜剧形式,在苏联大获成功,斯大林曾亲口肯定,但这也没有使导演逃脱被清洗的命运。这个时期苏联的影片对美国也持批评态度,往往针对的是美国种族主义。而到了四十年代,苏联影片与美国影片一样开始宣扬美、苏盟友的亲密关系(如一九四九年的《会师易北河》等),战后也同样再次攻击美国这个老对手。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宣传机器一直开足马力,几乎沿着两条相对的意识形态双曲线制造着大量的政治宣传片,双方都认为一部好影片可以敌过战场上的千军万马。虽然这些影片几乎都是再现刚刚发生不久、甚至正在进行的历史,但它们并没有给今天的观众带来多少历史感。在“冷战”结束不到二十年的今天,在哥大IAB大楼十二层的小会议室里,观众并没有体验到世界大战前的山雨欲来、“二战”中的烽火硝烟、“冷战”下的沉重铁幕。相反,大家对片中的历史无法认同,却津津乐道于意识形态宣传片如何扭曲了族群形象,把“冷战”的话题转变成当代美国身份政治的讨论。难道两大阵营的对立已经那么遥远?“冷战”的硝烟完全消散了吗?可仅仅一个月前,美国总统布什对退役军人讲话时,分明充满了“冷战”的火药味:“今天我们的反恐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而且是二十一世纪决定性的意识形态斗争,它与上个世纪同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斗争有同样的重要性。”(见《纽约时报》二○○六年九月一日头版)

正在困惑不解时,朋友推荐了一篇发表在新一期《纽约书评》上的文章《电影上的“九一一”》,这篇影评给了我一点启示。作者曼德尔松(Daniel Mendelson)是位在普林斯顿和哥伦比亚大学讲授古希腊悲剧的教授,他在文章中分析了两部纪念“九一一”五周年的电影:《九十三号航班》(United 93。Paul Greengrass导演)和《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奥利弗·斯通导演)。这两部片子虽都声称如实再现了五年前的悲剧,但曼德尔松却认为它们不过是“伪现实主义”(phony realism)。因为观众所感受的震撼并不是来自导演和编剧的艺术创作,而产生于观众在观影前对“九一一”事件已有的认识:即因知道银幕上惊心动魄的场景确实曾发生在五年前的现实生活中,而格外同情。

根据多年讲授古希腊悲剧的经验,作者从《波斯人》谈起作品该如何再现历史,这是公元前四七二年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埃斯库罗斯的作品,创作目的是为纪念弱小的萨拉米斯希腊戏剧性地战胜强大的波斯大军八周年,它是现存唯一一部以现实为题材的悲剧。这位曾参加过波斯战争、在战场上失去了兄弟的雅典人,并没有饱含爱国热情地讴歌希腊人的英勇,相反,悲剧家以敌方波斯人的宫廷为背景展开自己的故事。波斯王的母亲在焦虑中等待着信使的到来,结果却等到坏消息。她开始还心存侥幸,怀疑战报有误,最后不得不接受战败的晴天霹雳。一贯自负傲慢的波斯王薛西斯只带着少数几个随从,羞愧地败回宫廷,捶胸顿足地讲述自己全军覆没的惨痛经历。剧作家希望雅典观众超越自己局限的经验去同情敌人的命运,在一个更宽广的视野中观照人类普遍的命运:胜利可能招致傲慢,自负会酿成悲剧。与希腊悲剧相反,两部五周年纪念的好莱坞影片,却把一个有着更加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国际政治背景的悲剧,压缩为一场九十三号航班的乘客与几个歹徒勇敢肉搏以及一个海军陆战队员拯救两个纽约警察的英雄事迹,导演只顾赚得廉价的眼泪而懒得去认真思考。即使片中的细节再逼真,也不能整体性地再现“九一一”这个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的悲剧。作为西方文明中的重要传统,悲剧是要超越具体历史事件而去探索普遍意义,而好莱坞却擅长把意义深远的历史简约为肤浅的政治教化。

回顾“冷战”电影,虽然美、苏上个世纪生产了大量的历史片,却没能悲剧性地再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命运的漫长的二十世纪。这些影片只专注于宣传近一个世纪的意识形态对垒,却不愿从人类文明的普遍意义上,思考在对抗硝烟中的人的状况。虽然哈里曼研究所期待人们从包容对方的整体视角中,重新理解刚刚走过的世纪,但放映的影片都是在政治权衡和现实目的操控下生产出来的,“冷战”在片中已变得支离破碎,而与会者也只看到了政治脸谱化的族群和意识形态化的观念。“冷战”虽不遥远,但悲剧意识毕竟已经远去。

这个活动或许还有个遗憾,就是“冷战”的另一极——中国没有进入讨论的视野。其实在朝鲜战争后,好莱坞也生产了大量反新中国的影片,如:Steel Helmet(1951)、Fixed Bayonets(1951)、Retreat Hell(1952)、The Bridges at Toko-Ri(1955)、Battle Hymn(1956)、Men in War(1957)、Time Limit(1957)、Pork Chop Hill(1959)、The Manchuria Candidate(1962)、The Chairman(1969)等,这些影片早已沉睡在资料馆里,无人问津,好像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但我并不敢肯定在美国公众的政治无意识中,它们真的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上一篇:工矿产品的购销合同下一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