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过程目标评价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阅读过程目标评价(精选8篇)

阅读过程目标评价 篇1

一、关于课题意义

1.把阅读过程作为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

“阅读过程”指阅读者依赖自身的内部状态,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思维,对阅读对象(即读物)进行感知、体验、理解、记忆等活动,从而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和画面,使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 程。阅读过程乃是阅读方法、阅读程序以及阅读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结果。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要学生孤立地理解一篇篇文章,而是以它们为例子,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练成熟练 的阅读技能,培养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决定于促进学生阅读策略的顺利迁移,而导致迁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阅读过程的认知和把握。学生只有把自己的阅读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分 析、认识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如何一步步获得的,从中概括出阅读规律,并用于新的阅读情景,其阅读 能力才能在这种不断概括和应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2.在阅读教学中实施阅读策略指导

实施阅读策略指导是学法指导深化、发展之必然。我市开展学法指导实验研究已有数年,对提高学生素质 有不何低估的促进作用。但是,学法指导实验长期在教给学生某些具体的学习技能并机械地套用某些固定程序 的水平上俳回。学生谈起学法头头是道,用起学法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教师往往只限于告诉和训练学生使 用某种学习方法程序,至于这种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情景常常被忽略,指导中忽视学生学习的个性,忽视教材的特点,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地施教某种方法。教师只教其“术”而不教其“略”,学生也 就只能“战”而不能“谋”了。因此,学法指导的深化和发展须在“谋略”上做文章,研究学习方法适用范围、对象、条件、情景等,研究它们与学法指导的关系,研究这些因素对认知学法,使用学法的影响,以促进阅 读策略的迁移。

3.用“目标评价”的学习策略控制阅读过程

当阅读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成为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学习任务后,选择怎样的学习策略以保证这一任务在课堂 教学中落实呢?我们设想并且尝试了以“目标评价”的掌握性学习策略去控制和调节阅读过程。首先,把运用 某种学习方法或策略去解决阅读中的什么问题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学习方法和策略既是阅读的工具和手 段,同时又是阅读的目的和任务,具有目的和手段的双重性质。继而,根据目标层次水平的高低,给学生提供 清楚的阅读线索,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趣,引导学生借助形成性评价步步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借助形成性测试引导学生检测、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和认知过 程,运用“反馈──矫正”机制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差错。全过程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为 终点,目标与评价控制阅读过程的各个环节。这样,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学习、运用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副产品 ”,而成为阅读活动的中心任务落实于课堂教学了。

4.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让最大多数学生掌握阅读要领

综上所述,“阅读过程目标评价”把阅读过程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依据“教育目标分类学”制定教 学目标,并以阅读过程作为实验探究的主要对象,在教学全过程中实施掌握性学习策略。借助目标强化评价,能够使最大多数的学生掌握阅读要领,实现教学目标。

二、关于实验操作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的说明

1.建立阅读策略的目标系统

我们依据“九义制小语教学大纲”,参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对小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整理,编制了各类目标参照表,建立了目标系统。在整理过程中,我们注意以下

几点:

①目标的内容力求全面体现“九义小语大纲”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规定,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 能、思想内容、情感意志、阅读理解所要具备的文化、科技、生活知识,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等。把这些内容 按“认知”、“情感”、“动技”三个领域分类。

②目标的层次水平按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单项到综合的顺序划分。认知领域,按从具体到抽象再 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划分为“识记”、“理解(领会─分析─综合)”、“运用”三种能级水平,情感领域按内 化的过程分为““接受”、“体验”、“态度”三种能级水平,动技领域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正确”、“连贯”、“熟练”三种能级水平,前一层次是基础,后一层次是发展,揭示了各层次间连续性和发展性。

③目标的阐述,注意内潜性与外显性的统一,一方面是恰当地描述出每一能级水平的内部心理状态,使模 糊的术语有了明确定义,避免要求上的不确定性,便于教师把握标高;另一方面,寻找表现这种心理水平的外 部标志,例举出样本目标,使对阅读活动的调节和控制有可操作性。

┏━━┯━━━┯━━━━━━━━━━┯━━━━━━━━━━━━━┓

┃行为│ 目标 │ 该目标的主要内涵 │ 例证性教育目标 ┃

┃领域│ 水平│ │ ┃

┣━━┿━━━┿━━━━━━━━━━┿━━━━━━━━━━━━━┫

┃认知│ A │对已经接触过的具体事│认读音节,听写生字词,背诵┃

┃领域│ │实,知识和基本原理,│课文,默写句子和段落等,对┃

┃ │ 识记 │方法等的回忆和再认。│某种学习方法步骤,程序的记┃

┃ │ │特别强调记忆的心理过│忆。┃

┃ │ │程。│ ┃

┃ ├─┬─┼──────────┼─────────────┨

┃ │ │B(│学习者不必把材料同其│粗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大致了┃

┃ │ │,1│他材料联系起来,也不│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得出┃

┃ │ │)│必弄清它的最充分的含│对课文的印象等;对某种阅读┃

┃ 按 │ │领│义,便知道正在交流的│方法程序的大体了解等。┃

┃ 由 │ │会│是什么。│ ┃

┃ 具 │ │ │ │ ┃

┃ 体 │ ├─┼──────────┼─────────────┨

┃ 到 │B │B(│将材料分解成各种组成│分析文章的段落;分析中心思┃

┃ 抽 │ │,2│要素或部分以便更清楚│想与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分┃

┃ 象 │理│)│地弄清所表达的观念或│析文章中的人、景、事之间的┃

┃ 再 │ │分│内容的层次及其关系。│联系;分析词句的含义及表达┃

┃ 到 │解│析│ │作用;分析某种学习方法的适┃

┃ 具 │ │ │ │用条件等。┃

┃ 体 │ ├─┼──────────┼─────────────┨

┃ 的 │ │B(│把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归纳人物┃

┃ 顺 │ │,3│进行加工,重新进行排│的特点;体会文章写作特点等┃

┃ 序 │ │)│列组合,以构成原先不│,对某一类学习方法进行归类┃

┃ │ │综│那么清楚地模式或结构│整体等。┃

┃ │ │合│过程。│ ┃

┃ │ │ │ │ ┃

┠──┼─┴─┼──────────┼─────────────┨

┃ │ │把抽象的概念、法则、│运用已经学得的操作方法阅读┃

┃ │ C │标准使用于新的问题、│,运用内、外部准则推敲文章┃

┃ │ 运用 │新的情境中去。│的词句,评价文章的得失等,┃

┃ │ │ │用词造句;按规定情境选用适┃

┃ │ │ │当的词句等。┃

┠──┼───┼──────────┼─────────────┨

┃ │ │对指定材料感兴趣,并│觉得题目,文章形式很新颖;┃

┃ │ A │有选择地注意它。│喜欢课文中的人物或景物;对┃

┃情态│ │ │某种学习技能产生兴趣等。┃

┃ │ │ │ ┃

┃ │ 接受 │ │ ┃

┃ │ │ │ ┃

┃ ├───┼──────────┼─────────────┨

┃ 按 │ │对材料能持续地注意,│对文中的景物产生崇高感或愉┃

┃ 内 │ B │继而产生比较稳定的情│悦感,对文中的人物产生认同┃

┃ 化 │ │感反应。│、共鸣。对学习获得的成功产┃

┃ 的 │ 体验 │ │生愉悦感等。┃

┃ 过 │ │ │ ┃

┃ 程 ├───┼──────────┼─────────────┨

┃ │ │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互相│对人民、领袖、英雄人物产生┃

┃ │ C │联结和融合内化成一种│尊敬,愿意学习他们,热爱大┃

┃ │ │价值观念,形成明显而│自然,觉得祖国语言文字优美┃

┃ │ 态度 │稳定的好恶性倾向。│生动;愿意运用学习方法,策┃

┃ │ │ │略自学等。┃

┃ │ │ │ ┃

┠──┼───┼──────────┼─────────────┨

┃ │ │对规定动作按规范进行│练习朗读,不丢字,不错字,┃

┃ │ A │有效地模仿。│不漏字等;按顺序观察;正确┃

┃动作│ 正确 │ │使用工具书等,按规范写字。┃

┃技能│ │ │ ┃

┃领域├───┼──────────┼─────────────┨

┃(按│ B │对规定动作不仅有效地│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连┃

┃从简│ 连贯 │模仿,而且接近于自动│贯有条理,回答问题语言流畅┃

┃单到│ │化的程度。│。┃

┃复杂├───┼──────────┼─────────────┨

┃的顺│ C │学习者自动化地完成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应)│ │定动作,还包含对情感│;辩论问题,对某种学习技能┃

┃ │熟练 │反应,思维方式和其他│运用熟练。┃

┃ │ │动作行为方式进行有意│ ┃

┃ │ │的快速的沟通和联结。│ ┃

┗━━┷━━━┷━━━━━━━━━━┷━━━━━━━━━━━━━┛

2.关于影响学习的变量控制策略

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影响学生学习的自变量主要有:

a、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

b、学生的情感准备状况;

c、教学的质量。

我们在实验中采用了以下控制策略。

①让学生掌握目标评价过程。

在定向阶段,让学生参与制定、评价教学目标,并借助诊断性评价,自我了解认知准备状况。

在执行阶段,学会根据目标层次的高低和教师提供的教学线索,借助外部和内部的形成性评价准则步步监 控自己的阅读过程,分步实现知识、能力、学法、思想教育等教学目标。在检测阶段,借助形成性测试自我诊断,并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矫正。同时,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②在全过程中,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以积 极态度投入学习,尽可能给每个学生以足够的学习参与机会。

③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教学中以适当的方式提供学习线索,按“学什么(目标及水平)──怎样学(重难 点思维导向设计,学情预测及指导要点)──学得怎样(检测、评价、矫正)”的流程调控教学过程,构建“ 阅读过程目标评价”课堂教学结构基本模式。(表见后页)

三、实验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1.关于阅读策略的目标系列研究,如何根据每篇学习材料的特点,慎重而恰当地确定其学习方法与策略目 标,尤其是策略性思维能力的训练目标,并较实际地规定其能级水平。由此集“点”成“线”,形成阅读策略 的目标序列。

2.阅读策略包括哪些所需学科知识、学科学习方法和技能、学习的一般能力?

3.影响学习方法的学习和使用的有哪些相关因素?怎样恰当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4.如何训练学生的策略性思维能力?

5.如何使对阅读过程的检测和评价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评价中如何科学地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 ┌──────┐ ┌────────┐

│ 目标定向 │ → │ 执行目标 │ →│ 检测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师 │ 生 │ │ 师 │ 生 │

│ 师 │ 生│ │────┼───│ │────┼────│

├────┼──┤ │ 实 提 │ 价 对│ │安 调 │自 选 │

│ 制 依 │认 │ │ 施 供 │、照│ │排 动 │我 用 │

│ 定 据 │识 │ │ 形 系 │ 矫 标│ │程 情 │调 学 │

│、大 │、│ │ 象 列 │ 正 准│ │度 趣 │控 法 │

│ 展 纲 │确 │ │ 性 评 │ 自│ │调 选 │学、│

│ 示,│定 │ │习坐 │ 我│ │控 用 │习调 │

│ 教 调 │自 │ │ 过 标 │ 检│ │教 教 │过 节 │

│ 学 查 │我 │ │ 程 准 │ 测│ │学 法 │程 心 │

│ 目 学 │目 │ │ │ 及│ │过,│ 态 │

│ 标 情 │标 │ │ │ 评│ │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步执行、监控评价│ ┌────────┐│ │ │ │ │ 运用反馈──矫 │

│ 评价目标 │ →│ │ →│ │

│ │ │学习目标落实情况 │ │ 正机制,完成目 │└───────┘ │ │ │ 标 │

阅读过程目标评价 篇2

一、构建儿童阅读的四维目标

儿童阅读在语文课程中的目标定位是怎样的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以此为启发,我们可以提炼出儿童阅读素养的四个维度:阅读面与阅读量、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策略与方法、阅读能力(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阅读品位融入以上四个维度之中,不单独列出)。这四大维度并非平面化的排列,而是一种金字塔般的结构。阅读能力是核心,从塔基到塔顶有多个逐渐递升的层级。阅读面与阅读量、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策略与方法围绕着阅读能力,共同致力于阅读能力的发展。其中阅读策略与方法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基石,掌握了阅读策略与方法也即具备了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面与阅读量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加速器。以上表述可以用上图形象表示。

四个维度的阅读素养如何体现在各个学段的儿童阅读教学目标之中呢?在课程总目标的统领下,我们根据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心理特点以及广泛阅读学习的需求,从阅读素养的四个维度,进一步构建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即儿童阅读素养表现标准(请看表1)。

表中“儿童阅读目标”,是以学段为单位,从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面与阅读量、阅读策略与方法、阅读能力四个维度进行设计的,体现了阅读素养的多维度与渐进性。

(一)阅读兴趣与习惯

低年级重在兴趣的萌发(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中年级兴趣的广度扩大(能在成人帮助下,广泛选择合适又喜欢的优秀书籍与读物)。高年级慢慢走向阅读的深度(选择同一事件或同一主题、同一风格、同一作家的作品开展主题阅读,通过相互的联结与对比,发现内容与形式的异同,为生活与学习中的研究性阅读打下基础)。

(二)阅读量与阅读面

表1中提出的阅读量要高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课外阅读总量“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确定依据是什么呢?是以每周一节阅读课、每天30分钟的阅读时间充分保证为前提,根据孩子阅读的一般速度以及适合各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籍的一般字数统计出来的。只要每天有阅读时间保证,达到阅读量是没有问题的。

阅读面的确定主要依据了课标要求,第一学段以读绘本和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为主;第二学段以阅读各种文体的叙事性作品为主;第三学段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增加人物传记类、科幻类的读本。当然,以文体来确定适合各学段阅读的读物不是绝对的,具体还要考虑文本内容的难易程度。

(三)阅读策略与方法

表1中对阅读策略与方法的要求是比较详尽的。

第一学段重在三个方面:听教师朗读、亲子共读、伙伴共读与独立阅读相结合;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有意识地关注自己喜欢的绘本作家与画家的作品。第二学段重在两方面:学习、积累不同文体的叙事类作品的不同结构特点;在教师帮助下学习、运用促进阅读理解与感受的策略方法等。第三学段则重在两个方面:综合运用阅读的策略与方法开展阅读;基本掌握阅读文学类与信息类作品的不同目的与不同策略。

三个学段阅读策略与方法的纵向发展既尊重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阅读心理特点,又遵循了未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阅读的现实状况与需求。

(四)阅读能力

表1对于阅读能力的陈述是比较隐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由于阅读认知过程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在完整而复杂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分离出阅读能力的层级是有难度的;另一方面是基于阅读策略与阅读能力的关系,阅读能力的发展即是读者运用阅读策略来理解感受文本的过程,阅读策略之于学生就是阅读能力,凸显了阅读的策略与方法,其实也就凸显了阅读能力。

二、探索儿童阅读的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既是一种评价理念,又是一种评价方法,近十几年来在国外教育界被广泛使用。表现性评价强调“实作”与“表现”,其内涵显然是非常吻合阅读素养评价要求的。阅读素养的评价需要让学生在真实的阅读活动中表现其所知所能以及用作品证明其阅读能力与阅读量、阅读面等。表现性评价对于展示阅读素养有以下两大优势:能在真实的阅读活动情境中全面展示学生多方面的阅读能力与素养;能根据展示的情况即时性、针对性地提供过程性的指导与帮助。

前文从四个维度构建了“儿童阅读目标”。这一“目标”就是儿童阅读素养的评价标准。在具体的评价中,阅读素养又可以分解为哪些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表现呢?请看表2、表3、表4。

表2~表4中第三列所列举的评价内容与形式均为表现性评价,不仅将阅读素养细化为多种具体的行为表现,还提示了阅读素养的三种展示平台:读书笔记中展示(即阅读档案展示)、读书会上交流、读书活动中展览。

(一)在读书笔记中展示阅读素养

传统读书笔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档案,存在着记录方式干扰阅读、记录内容程式化、记录与交流相脱节等弊端。比如,不管什么年级、什么书籍,记的内容都是主要内容、好词佳句、阅读体会这几项;要求边读边在笔记本中记录,使记录干扰阅读思考;记录的内容无助于交流;等等。以上问题使做读书笔记不仅不能充分展示学生的阅读素养,而且成为学生的负担,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让读书笔记成为真正的阅读档案呢?从记录的内容形式到交流的内容方式都有改进的空间。如从四年级开始,可以引导鼓励学生选择A4纸那么大的、稍厚、漂亮、自己喜欢的本子,美化后作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之所以要选大一点厚一点的本子,是为了能一学期一学期沿用,从而让学生看到自己阅读成长的痕迹,让读书笔记成为值得珍藏的阅读成长记录袋。

记录的形式尽量简便多样有效,如可以采用粘贴式、图表式、评星式、绘本式、小报式等。记录的内容因书籍与年级而异,可以画故事情节、做人物名片、写角色日志、梳理知识、品评文字等。读书笔记可以不批阅,但要经常展览相互欣赏。读书交流会上,要导向借助读书笔记进行交流。

(二)在读书交流会上展示阅读素养

读书交流会是阅读之后的交流分享活动,也是展示阅读素养的舞台。设计学生共同感兴趣又有讨论价值的话题,采用小组协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在同伴的小圈子里畅所欲言。教师做好组织者与观察者的工作。观察的时候可以面点结合,既观察班内学生对某本书的兴趣、理解程度、阅读方法运用等,从而准确把握某个年龄段学生、自己班上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有目的地对一两个小组或几个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对其进步较大或表现突出的某一两项阅读素养进行书面评价,可以写在便利贴或者小卡片上,即时发给学生,让其贴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收藏,成为其阅读档案中的一部分。学生总是非常喜欢也非常珍惜教师的书面评语。过一段时间,比较阅读教师写给同一个学生的不同评价语,就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策略方法等素养的发展轨迹。小组内的交流分享还可以形成物化的成果,张贴在黑板或者教室里的其他地方进行展览,供其他小组欣赏与评价。

(三)在读书活动中展示阅读素养

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也是非常好的展示阅读素养的平台。读书活动若由学生自己来策划、组织、实施,收获更是全方位的。比如,以阅读小组为单位合作举办图书展,要对海报的制作、图书的分类摆放、书评的撰写、现场讲解等方面进行周全的策划,其过程是非常锻炼人的。比如,高年级学生到低年级教室或者学校阅览室为低年级学生讲故事,为低年级学生开列书单,会促使学生在平时广博阅读。再比如,评选最受欢迎的图书,对营造阅读氛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量是非常有好处的。

当前,我们对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价重要的不在于给个终结性的分数或等级,而是要让学生知道阅读目标,并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与伙伴的协同之下,于每一天的阅读时光与每一周的阅读课时间,有滋有味地开展阅读,开放自主地表现自己的所读所思所得所获。

摘要:儿童阅读即“课外阅读”,其要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必须走向课程化,即纳入课程计划,固定在课程表上,让儿童阅读的指导、展示与交流有专属的课内时间。儿童阅读的课程化探索可以从儿童阅读的目标定位、儿童阅读的内容开发、儿童阅读的课堂内实施、儿童阅读的多维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探索,其中构建四维目标和实施科学的表现性评价是关键。

阅读过程目标评价 篇3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 高中历史 研究

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不但让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还让文化思想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教师们的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材,敦促教师们转变新的观念和思想。

一、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高中历史

过程指的是为了达到给定目的而执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有序集合。方法指的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过程与方法指的是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容

在新课标当中,过程与方法主要表达的宗旨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懂得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养成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等。

(二)重过程

高中历史的过程目标包括了教与学,这也是两个最基本的活动,教与学不仅是相互统一的,而且是相互区分的,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站在历史学的角度,重视历史过程,包括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以及发展演化等过程。历史学习对象经常要涉及历史过程,主要包括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按一定规律运动或变化的历史过程,新旧更替与盛衰消长的演变历史过程,通过对过程的了解推断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及可能产生的历史影响。

(三)重过程,转变观念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教学,指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要总览全书,对历史的发展要有纵向和横向的认识和理解,使历史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知识和相互之间共同合作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和更好的锻炼,实现重视过程的这一教学目标。

(四)重方法

方法主要指的是教法和学法。布鲁纳就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合作的方法。历史的教法和学发其实是互为一体的。教法可以理解成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方法,尽量不要狭隘地理解成教授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就好。学法可以理解为学生怎么样去学习和研究历史,形成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法。

实施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为了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上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在高中教学中会有许多评论性题目,比如,对于秦始皇的功过评论,这需要掌握一定历史资料并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对于其评价应该全面客观。在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总结解答该种题目的有效方法,并且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使其转化成为学生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评价

现代教学当中,评价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了可以更好地完善教学,评价应运而生,带着新时代的新要求。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后,各方面的要求就发生了难以置信的改变,比如说,其要求改变传统评价单一的情况,评价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评价,评价的对象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这样可以让大家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把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家长评价互相完美相结合配合,实现评价全面客观化,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具有非常积极促进作用的。

新课程还倡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对于不同的学生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学生是不是优秀的也不再是过去传统的考试试卷分数决定,而是通过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帮助被评价的人提供空间,评价的多元化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度,还可以发挥很好地评价激励作用。

最后,新课程主张摒弃书面的评价方式,强调本质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寻求数量上的多,提倡鼓励选择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

曾经有人说过,江山是用白骨堆成的,历史是用鲜血写成的。换个角度想,觉得学习历史这门科学,除了是对价值观的正确认识之外,还得有客观的理解。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会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告诉后来人不知道的往事。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学会摒弃传统根深蒂固的腐朽观念,选择适合当前的形式的创新模式,打开一扇属于适合新世纪的大门。

参考资料:

[1]程婷.浅论“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比较[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1).

[2]缪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杜慧芳.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11).

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过程的反思 篇4

摘 要:基于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认识,通过设计并修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对该过程进行反思,初步了解了教学目标内涵并进行阐释,总结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反思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教学目标;设计步骤;设计原则

一、有关教学目标的内涵

泰勒提出行为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把学生学习变化行为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类。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内在的建构过程,该过程难以观察,将这种学习结果的内隐变化通过一些具体的外显行为显现出来,对这些外显行为要求的描述即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指导教学设计实践,能为教学方法、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最先关注的环节,也是重要环节之一。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

1.课标要求分析

包括重点概念、具体内容、活动建议分析。具体参考课程标准关于本节课具体的要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下简称本节)的分析为:明确“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这一概念。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了解水平;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属于理解水平;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属于探究水平;调查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措施,属于操作水平。

2.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一般从本节内容的定位、本节重要性说明及本节课具体内容考虑。

本节分析为: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内容承接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后连接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初中生物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第一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实质,为本节重点,应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课本上的介绍能够说出即可。第三部分是技能训练,重在训练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3.学生分析

主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入手,可参考教材间相互联系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本节分析为:学生学习本节前,已了解“绿叶在光合作用下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等内容,对光合作用有初步认识。思维上,初中生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要提供形象化、层次化学习方案。

4.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上述分析后,本节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1)准确地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2)正确地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能够设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分析给定的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的重要性,形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通过光合作用原料的探究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学者面对众多参考资料,有时参考资料观点并不统一,若参考资料观点有分歧,一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为准。

2.教学目标必须能检验

教学目标是要把学生学习结果的内隐变化外显出来,所以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就必须可检验,即学生学完本节课内容之后的行为变化能够确认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3.教学目标越具体越好

教师方面,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越具体,越能指导教师教学,教学活动更有条理,而且对于某个教学活动进行到哪一程度也有指导作用;学生方面,学习目标越具体,学习过程目标的针对性越强,对课堂的把握程度就越高。

4.三维教学目标表述ABCD四要素都要体现,缺一不可

ABCD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根据新课程理念,三维目标主体是学生,表述中应避免“使学生”之类的词出现;行为动词的使用可参考课程标准中附录2;行为条件表述要准确表达出学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表现程度要以能够检验的程度副词为首选对象。

三维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环节,要设计好一节课三维教学目标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了解教学目标内涵的基础之上,按照一定的设计步骤,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不断地反思改正,才能设计出好的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阅读过程目标评价 篇5

我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落实中,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方向和学生的主体活动都是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的。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学生的最终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一定要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直接抄袭 。即不加任何改动,将其他同类专业教师教案上现有的教学目标直接复制,然后抄在自己的教案上。

2、不切合实际。教学目标内容空洞,脱离教学、教材与学生实际。甚至,仅仅是为应付教学常规检查而随意填写,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采用或根本不采用自己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使其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3、不能准确地把握授课对象知识现状。没有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现状,而随心所欲的设计目标。

4、不能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解决的策略:

1、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现状。这是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于要教给学生什么,而忽视了授课对象能否接受、是否有乐于学习的兴趣,没有找出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教学目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应当以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目的。

2、设定课堂教学目标还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本路径。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预期目标,才不致使设定的教学目标脱离课堂和错位。

3、教材是我们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要对教材透彻地分析,才有助于提高我们驾驭教材的能力,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有 助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得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将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也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实效。

4、二十一世纪是提倡终身学习的世纪,它以新知识不断取代旧知识为特征。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学习本身也被注入了许多新的内涵。它要求我们只有不断丰富与拓展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储备、与时俱进,才可能使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

5、责任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用高度的责任心善待教学工作,善待我们的学生,会使我们及时发现与弥补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的不足。同时,它不仅可以稳步提高任课教师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水平,更可能产生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感染、激励着我们身边的群体。一个缺乏责任心的教师,很难设想其设定的教学目标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教学的高效多益。

阅读过程目标评价 篇6

摘 要:以中山周边企事单位和秘书人员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商务文秘岗位和职业能力调查及工作任务分析可以确定商务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具体建议有:职业公共能力课程设置以够用实用为主;减少理论性过强过难课程,加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力度;强化职业特定能力课程,增加企业管理课程;适度增加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关键词:商务文秘;工作过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中山地处珠三角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港澳。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周边地区市场经济逐渐成熟,大量合资民营企业不断涌现迅速发展,各类人才需求激增。作为公司制最基本人员的秘书逐渐成为市场需求量最大的职位之一。根据中山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中山将实施“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服务业。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形势下,秘书需求更加旺盛,要求也越来越高。综观中山周边地区各大中专院校存在培养方向单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目标方向与社会需求出现矛盾,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混乱随意的情况。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就业质量不高。笔者通过调研探讨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构建。

一、调研基本思路和调研方式

以职业活动和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职业能力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采用文献参考、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电话访谈、当面访谈。针对中山下辖6区18个镇的企事业进行调研,有格兰仕、长虹电器、TCL(空调器)、诺尔达铜管、高泰电器、广兴纺织印染公司、协诚金属制品公司、骏诚人才公司、腾龙塑胶制品公司、国贸酒店、先行广告制品等多家不同规模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分别向企业领导、部门经理、部门秘书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同层次人员发放《秘书应具备的能力调查问卷》、《秘书岗位和工作任务调查问卷》;通过走访调研了解秘书岗位、工作任务、秘书能力素质要求;以《中山国际人才网》、《智海人才网》、《中山人才网》等网站及人才市场招聘信息为文献信息来源,关注市场对秘书职业需求动态,了解市场对秘书工作岗位要求新方向;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访谈和发放《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秘书岗位和工作任务调查问卷》,了解秘书岗位组成,工作任务分析描述、课程开设实用情况、秘书能力培养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8张,回收有效问卷289张,电话访谈75人次,面话访谈46次。网络调查30次。网络查询78次。

二、商务文秘专业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调查是对专业职业类和岗位群的调查,分析职业组成情况和主要职业岗位组成及对岗位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组织规模性质不同,就业岗位也不相同。在中山秘书就业岗位主要有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

生产型企业主要为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化学工业、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各类制造业,此类企业部门众多,人员庞大,岗位群体可分为三大类:管理者、行政服务人员、操作工人。秘书属于行政服务人员。这类企业秘书岗位较复杂,主要有前台、办公室文员、人事行政总务后勤部门文员以及分布在生产部、业务部、采购部、技术部、企划部等各部门的行政服务人员及各类助理专员。主要从事辅助性办公室常规工作、行政人事工作、文书文件处理工作及企业日常管理事务。

服务型企业有商贸、旅店饮食、物流仓储、广告媒体、会展服务、旅游咨询等企业。此类企业规模不大,部门较少,人员相对较少。岗位群体包括管理者、业务人员、行政服务人员。岗位主要为前台秘书、部门经理助理、接待客服专员、资料文员等,岗位类别较单一。综上所述秘书岗位主要有文员助理、专员、专业秘书三大类。

三、商务文秘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文秘专业岗位组成及工作任务分析表如下。

四、商务文秘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

从上面调查结果看:中山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秘书分工不是太细,往往集秘书工作、行政人事管理、生产后勤质量管理、宣传活动管理、数据统计、法律事务、营销财务多种工作于一身,秘书除了须具备文秘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掌握与秘书工作相关联的知识技能。大型民营企业秘书多数在不同部门从事秘书工作中部分专职工作。由此可见综合秘书和专门秘书是中山民营企业秘书需求的`主要类型。针对秘书具备能力调查得出的数据如下。

可以看出秘书岗位对人才能力多元化或多面手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培养方向过窄,大大制约了秘书人才培养。商务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可调整为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具备良好文秘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好人际交往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办公设备使用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社会团体从事办公事务、接待、文档资料管理、会议管理、文书撰写、行政人事后勤管理、数据管理、生产质量管理、公关商务宣传活动管理等工作的文员助理、专员秘书等中高级文秘专业技能人才。

五、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新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课程与工作关联性、实践性课程开设等问题调查,了解到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课过多,过分强调理论课程,不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部分专业类课程难度大实用性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设计编排不能体现工作过程。课程设置滞后实际需要,和就业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课程设置未结合当地产业背景,企业管理课程及办公软件应用课程过少。建议以工作岗位分类及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将课程设置调整为职业公共能力课程、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特定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六、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第一,职业公共能力课程设置以够用实用为主。删除文化基础课,开设人际沟通、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英语口语与函电、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视指导、团队合作、统计方法等实用性强的课程;也可开设插花、茶艺、品酒、交际舞、音乐欣赏、形体、职业形象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人文素养课程。第二,减少理论性过强过难课程,加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力度。文档管理、会议事务、商务礼仪、综合事务、接待事务等课程可提取校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案例为教学资源素材,以一体化课程形式授课。安排学生参与校内活动组织策划,以礼仪队和学校管理机构为依托,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技能节专业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开展;也可走出校园定期组织参观,协助企业整理文档或承办企业活动;举办企业专家讲座、邀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教学,校企合办校中公司等形式活化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学习。第三,强化职业特定能力课程,增加企业管理课程。如生产管理、人事后勤管理、销售管理、客户管理、跟单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客服管理、数据管理、企业活动管理、商务管理课程。第四,适度增加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一是加大与秘书工作相关办公软件课程比重。秘书工作与计算机操作密切相关,适度增加EXCEL在行政人事生产管理中的应用、Office高级应用、Powerpoint文档演示应用、CAD图文管理应用、Photoshop企业宣传应用、网站建设应用、网络办公等计算机软件高级应用课程,同时增加上机课,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企业管理软件课程学习。秘书工作涉及各种企业管理软件使用,如OA办公系统、ERP、SAP企业管理软件,这类课程可增进学生对企业运行管理的了解,训练学生使用企业管理软件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三是适当增加行业背景课程。调查得知80%以上公司都要求秘书最好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知识,可增加中山当地特色经济和五大支柱行业知识背景课程,当地经济发展概况和当地人文地理等综合性课程四是职业拓展能力包括会计管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企业分析策划宣传营销能力、法律事务处理、电子商务管理等能力。课程设置要有所体现。可开设会计出纳实务、企业法律、企业文化宣传管理、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适量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杨喜军,刘小年.谈基于就业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文秘专业岗位能力定位[J].高教论坛,2012,(2)

师生互动的目标及过程 篇7

师生互动是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同学、教学中介(教材、教学手段和其他媒介)的交互活动行为的发展规律为主线,同时反映学生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的对应关系,其关系如下图:

一、师生互动的目标

1. 增加师生情感交融;

2. 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师生互动过程

1. 启动阶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年龄小,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做得来劲、认真。因此,导入新课时,教师要通过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利用新颖直观的教具等,使学生进入好奇的心理状态,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先创设问题情境:下面这些除法算式,小博士能在10秒内算完,你在10秒内能算出几道题?试试看。

10秒过去了,大多数学生只算了三四道题,他们对小博士的速算本领将信将疑,都想知道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学生就进入学习的状态,学习已成为他们自身的需求。

2. 联动阶段。

如果说启动阶段是思维创造的启动期,那么联动阶段就是思维创造的形成期。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列方程求三角形的高或底,解题的思路是:根据同一三角形面积相等来求解。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用这样的解题思路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合理分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有的说可以求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中未知的底或高,有的说可以求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中未知的长、宽或高……

3. 能动阶段。

此阶段,教师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拓展、应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创造能力。

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我设计了如下一组练习:

①下面哪几个数是3的倍数?

175 84 1010 1110

②判断下列各数能否被3整除,有没有什么简便方法?

9962 95462 14427 35649

③判断下列各数除以3余几?

361 316 163 9923

这组练习由直接运用判断方法到灵活运用判断方法,由直接运用法则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到灵活运用同一法则判断一个多位数除以3的余数为多少,学生边做边想,边想边有所悟。学生通过解答②,发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简便方法,通过解答③,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也可以用来判断一个数除以3所得的余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种体验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化认识,开拓思路,加之教师在此阶段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

阅读目标与教学 篇8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

坚持课改理念和方向,走向务实和完善

增加课程性质表述: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前言”

• • • 具有掌握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基本理念”

制定阅读目标所遵循的 基本原则是什么?

1.阅读和阅读教学是对话过程

“教学建议”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解释”与“理解”

• • “解释”只有一个主体,它的对象完全是一个客体;更适合于自然科学对“物”的研究。“理解”有两个主体,各自独立而相互对话;更适合于人文学科对“人”的研究。

—— [苏]巴赫金

• 设计对话情境 • 善于倾听对方 • 创造和谐氛围

2.阅读目标应渗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由内而外”

“渗透”

“涵养化育”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拌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在大海中永生》

3.重视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

• 达成性目标 • 表现性目标 • 过程性目标

文本研读

• 是这样 • 怎么会这样

• 这样的感觉从何而来 • 不这样又会怎样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

“教学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语法、修辞教得详细甚至于烦琐,徒然使学生厌倦,还是要简单地教一些,而在他们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随时给他们指点启发的好。

——叶圣陶《关于师范教育》

(1983年)

一到指点语法,就多数跟章法脱节,而把那些孤立的、烦琐的、行不通的、不合语言事实的句法或字法生搬硬套,对于本来可通的词句,拿着那些死框框来吹求错误而以为近于“纯洁”;对于理论知识,又把人家的“骈拇枝指”的畸形发展强加于自己的汉语而以为可致“健康”。这大约就是多年来语法教学不起作用甚至引起反感的主要原因吧。

——黎锦熙《所谓“黎派”语法诸

书的评价》(1984年)

《桂林山水》教学

• 教师示范朗读 • 学生自由朗读 • 展示关键词语

• 在语境中感受(词-句-段)• 默读,圈点勾画 • 交流感受,多元理解 • 屏示:改成诗行

《桂林山水》改写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怎样理解阅读能力的 综合性特点?

“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1.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 中的重要地位

《春笋》

一声 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我真为孩子们痛心,词并没有带着鲜明的形象进入他们的意识;词从一朵散发着芳香、生气盎然的鲜花,变成了一片夹在书页当中的干枯叶片,只能使人从表面上回忆它的生气。

——苏霍姆林斯基

2.理性分析也离不开感性

• 感性 • 知性 • 理性 知性——

把多样性统一的具体内容拆散开来,作为孤立的东西加以分析,只知有分,不知有合。(王元化《论知性的分析方法》)3.感性与理性统一,体现阅读能力的综合性

梁启超:三步精读法

第一步是鸟瞰。把文章浏览一遍,了解文章写些什么,并把文章的重点、难点找出来。第二步是解剖。揣摩文章是怎样写的,尤其是对文章的重点、难点细细探究,由表及里,抓住精髓。第三步是会通。就是把全文综合起来,融会贯通,并根据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情况探究文章的成因,以便对文章有更透彻的把握。

鸟瞰——解剖——会通 整体——局部——整体 综合——分析——综合

解剖了一个青蛙,却丧失了整个生命。

 [英]伍尔芙

一个理性的人,乃是毫无人性的怪物。

——[英]罗素

《跨越百年的美丽》

•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4.理解性阅读与 创造性阅读应该统一

“教学建议”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文本的规定性

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本文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伊萨尔)

怎样理解文章的 一般阅读目标?

1.什么是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 阅读目标

•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学段)

•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

2.关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概括:

体会:

理性判断

感性把握

注重结果

注重过程

强调统一

强调自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绿色消退了 • 毁灭了大自然 • 这是一场灾难

• 这是无法挽回的悲剧

3.关于质疑、合作、探究 每个学生的个人阅读感受 ↓

教学共同体 ↓

共性教学目标

《修鞋姑娘》

我不放心地提醒她要修结实点,花钱多点不在乎。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对实用性文章的 阅读有哪些要求?

1.课标对文章的分类

实用性文章

• • • • • 说明性文章 议论文 新闻报道 科技文 日常应用文

……

2.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说明性文章目标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三学段)

• 把握顺序 • 抓住要点 • 了解方法 • 品味语言

《蝙蝠与雷达》

• 填写预发的蝙蝠飞行试验报告单(做一个小小科学家)• 屏示蝙蝠飞行模拟图 • 完整叙述蝙蝠飞行的原理 • 学习潜水艇原理(拓展环节)

3.关于非连续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标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学段)

• 统计图表 • 数据表格 • 曲线图 • 图解文字 • 凭证单 • 使用说明书 • 广告 • 地图

五 为什么文学阅读要

重视体验、感悟和品味?

1.文学阅读要鼓励 个性化感受和理解

文学阅读目标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评价建议”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文学作品像一座大冰山。

——海明威

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歌德

2.叙事性作品的学习重在感受和体验

叙事性作品阅读目标

•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

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一学段)

•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学段)

•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三学段)

• 感受形象 • 体验情感 • 品味语言

设身处地 身临其境

《军需处长》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朱光潜《咬文嚼字》

3.学习诗歌重点在把握诗意、想象情境、体会情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 诵读 • 朗读 • 朗诵 • 吟诵 • 吟唱

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耳闻其音 心通其情

文学的“无用之用”

冰桃雪藕,食之鲜可以饱。然却病延年,粱肉不逮。论诗者所以当知无用之用。

——[清]刘熙载《游艺约言》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上一篇:村选派书记心得体会下一篇:吸引力法则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