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教学过程设计(共11篇)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原动力。为了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我把同学们熟悉的街道,校园拍下来,制成课件。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观看课件,孩子们看到自己在熟悉的环境,肯定会忍不住纷纷向同学介绍起自己上学的路线,自己家就在哪条街道上。然后,我就再指着校园问,这是什么地方?孩子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出学校的名称。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个环节的设计,较好地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为后面学习作情感铺垫。
(二)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几个活动内容。
活动一:首先把住在附近的同学分成小组,在图上找出自己家所在的马路,写上自己的姓名,然后再把小巷的名字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来考察孩子对学校附近环境的熟悉程度与自己家的位置。这个设计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跟社会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孩子们都乐于参与。在写写贴贴中,他们对学校周围的环境又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活动二:做小导游。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家的具体位置和走法。这个活动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也是非常喜欢的。通过这个活动,既能让小孩子牢牢地记住自己的住址,又能有效地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淡化说教,追求无痕的作用。
(三)参加游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一种活动,为了加深孩子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红绿灯”的游戏。游戏中我让几个同学扮演行人,几个同学扮演汽车,让他们按照红绿灯的指示通过马路,其他同学认真地看他们做游戏,然后请学生们说一说谁做得对。通过这个游戏,使孩子们加深了“绿灯走,红灯停,黄灯亮了等一等”的基本交通安全规则的理解。
(四)判断对比,巩固提高
在课堂上,我以教材图片作为引子,用演一演,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展开教学。演——不按顺序上车和放学后到同学家玩游戏机。表演完毕后,让孩子们议一议这些行为对不对,为什么?最后,再让孩子们说一说上、下学还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真正地懂得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同时使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的种子悄悄地种植于学生心中了。
(五)读交通安全歌,升华情感
拍手歌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诵读方式,并且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非常符合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拍手的形式多样,可以自己拍,也可以互相拍。在边拍边诵读安全行路儿歌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懂得了珍惜自己的生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守则。
(六)活动延伸
为了扩大孩子们实践的空间,我将活动我将活动拓展到生活中,引导孩子们找出既安全,又快捷的上学路线图,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画出来。
板书设计
一、端正思想, 推动兴趣
品德课在我们许多教学者心目中都被当成小科目, 于是在主观上就对该门课程产生极端的轻视情绪, 在日常教学中几乎不上品德课, 只是在上级即将检测时让学生背一背, 糊弄过关就行了, 完全忽略了品德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这种怪现象极大影响了学生对待品德课的态度, 从而使学生对品德课不重视, 自然也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 我们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彻底转变观念, 把品德与社会课与语文、数学课同等对待, 不轻视, 不挤占, 认认真真地上好课, 让学生获得应该学得的知识, 对品德课产生学习的需求和欲望。
二、体现生活性, 引起兴趣
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同时也是最真实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突出它的生活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教学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四单元《我是谁》这课时, 针对课程特点,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方法:一开始, 我以“我是谁”这个问题来打开话题,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紧接着, 我又提出“除了我是老师, 我还有可能是谁”这样的问题, 并出示我在不同场合的照片, 这样就让学生明白了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角色, 为下面的教学打下铺垫。又如, 在教学《我们的国粹》这个单元中《神奇的中医》一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记者采访的形式分组对祖国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气、名人名地、传统文化等方面展开课前调查。通过调查, 学生不仅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深厚, 还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情感, 充分了解了我国的中医文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采用“动画导入”“互动交流”“我是小中医”“找一找、说一说”“按一按”等与生活联系极强的活动, 从学生平时接触过的中成药或中医诊疗切入谈话, 再联系到他们平日里觉得感兴趣的擒拿术中渗透的中医医理, 让学生感受到神奇的中医无处不在。当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人体穴位的奇妙之后, 就会对中医的穴位按摩产生兴趣。教师再由此指导学生纠正平日天天接触的眼保健操的动作, 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做眼保健操, 保护自己的视力。这就体现出品德学科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指导性。这样的教学方法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体现了品德课的实践性和生活性的特点。
三、创建和谐氛围, 激发兴趣
科学研究表明, 人在和谐的气氛中, 学习和工作能达到最佳状态。相反, 压抑的气氛中, 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学习能力就无法激活。心理学表明, 学生总是希望得到人们 (主要是教师和家长) 的赞扬和理解, 需要交流与沟通, 在和谐的氛围中, 可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为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 才会倍感亲切, 才敢于思考与交流, 敢于质疑问题, 积极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如在讲《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一课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就“白色污染”问题在家庭做一次调查, 并查找有关材料做出分析和报告;还可以小组的形式对我县的丹河水域 (或家附近) 的污染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分析, 提出自己的治理建议。这些有趣的实践性活动,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大胆实践, 把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求, 从而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另外,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 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 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如教师可采用个体经验交流、互换角色表演、开展问卷调查、小组探讨等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感知、体验、领会、探究的分段感悟的过程中学习品德, 探索总结出学习品德的方法, 从而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学生对品德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 我们作为品德课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加强师生感情的培养, 通过情感交流来激兴求趣。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宽松的心理空间里, 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引发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 增强师生的情感至关重要。我们应让学生对自己感到亲切, 这样学生才乐于接近教师, 才敢于去独立思考, 师生之间才能互相交流思想, 学生也敢于无顾虑地去质疑问题, 积极地思考、分析、探索, 开拓创新。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始终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只有教师可亲可敬, 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 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态度冷漠, 知识浅薄, 既不可亲, 又不可敬, 那么, 学生必然心灰意冷, 难以对学习产生兴趣。所以, 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做到可亲可敬。因此,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 上课教态要亲切自然大方, 面带微笑;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时要和蔼可亲, 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姿态;一定要尊重学生, 对那些课堂上注意力分散、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可以采用间接的表达方式, 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学生, 使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重新回到课堂。这样, 我们就可以营造出一个充满乐趣的课堂。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只有学生相信自己的教师, 喜欢自己的教师, 才能对品德课的产生学习兴趣。因此, 我们作为品德课教师, 应以高度的热情去关爱自己的学生, 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从而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 使品德课堂生动活泼, 达到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之目的。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过程;开放式
改革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不断地改革中我国才会更快地发展,教育是我国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教育也要不断地改革,与时俱进,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我国教育的终极目标。现代化的教育主张思想教育,只要学生能树立正确的思想,学习将不是什么难事,而小学品德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学,因此,做好小学品德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传统的品德教学模式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而且存在很多的局限性,所以,在新时期的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结构,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很大帮助。
一、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开放型的教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给予,严重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逐渐趋向于僵硬化,因此教育不断地改革,主要是改变当前这种状况,改变这种单向给予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希望教师更加依赖于学生,化解这种僵硬的格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在当前的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长期的交流和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和行为逐渐地实现从主客模式向互为主体模式的转变,促进教学相长,学生也可以是教师的老师,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模式时,一定要更新、完善、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要尊重每个学生,理解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做知识传授者的同时还应该扮演欣赏者、学习者的角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样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二、进行课本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学习开放的教学内容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在改革,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教学的内容岂能不改变?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学生的知识需求也提高了,教材上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在新时期的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既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利用教材教学的同时还要敢于跳出教材,对课本知识不断地延伸与拓展,这才能不断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对小学品德教材进行研究就会发现,学生从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只有三分,而课外实践学习却占到七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本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制订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三、打造创新课堂,建立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的主体并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趋势,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1.建立体验领悟模式
领悟体验模式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这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模式,这样的教学完全摆脱了教材的限制,这便于学生的理解,而且能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体验领悟教学,重点在于体验,让学生亲身地体验,是学生一种自主活动、自主判断的过程,在这种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形成自我意识,进而不断地转化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实况再现模式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有不断地让学生进行参与,才能获得真正的教学效果。所以,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的品德课程恰好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教材上的许多知识都是从我们的生活中实践得来的。因此,在小学的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渐地实现课堂的生活化,逐渐地引导学生向生活领域拓展以及延伸,并且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探索,亲身地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不断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深化,最终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重点研究课改背景下小学品德教学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最终实现小学品德开放性的教学,为我国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肖虹.小学德育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2]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以知识性和科学性为前提,其概念、观点和原理的理论性较强,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进而心生厌倦。这就需要打造“美”的思想品德课堂,引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美的气息,使学生身心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美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92-02
反思课堂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以知识性和科学性为前提,由于中学生在年龄、社会阅历以及思维能力不足,不利于掌握理论性较强的思想品德概念、观点以及原理知识,教师的讲授再苍白无力的话,会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进而心生厌倦。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有句诗是这样说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思想品德课堂也一样,要有情,要有感染力,才能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的心灵。情是由感而生的,这就需要打造“美”的思想品德课堂,可以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感受力,能够去欣赏以及发现教学中的美,体会到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所散发的美好的、正向的气息,使课堂中学生的身心均受到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感受―― 视觉美
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眼睛是人的心灵,是看向世界的窗,通过眼睛发现和感受美,营造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上八年级的《保护环境》这一课时,笔者尝试着这样设计: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常熟这一个江南的水乡,虞山十里范围内峰峦起伏,也有半麓入城之景,还有面山而卧的尚湖与昆承湖,两景相映成趣,为水乡增色不少;且在该水乡中,还有穿城而过的琴川河,也有雅园幽巷的点缀,构成了山、水、城、园融为一体的独特的吴中风情。在课堂导读中,我将会请同学们先欣赏几幅当前水乡的图片(可以运用课堂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课件:第一组:是交相辉映的常熟风光;第二组,是俯瞰水乡的图片;第三组,是水乡争相斗艳的植物景色;第四组,是临水梳妆的图片景色。)同学们欣赏之后,谁能谈谈自己的观感?
(学生答:略)
教师:世上湖山、天下常熟。从这些画面上可以看出,常熟是一个好地方,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认识到当前“生我养我的地方”,有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也有四季美丽的青山与秀水;同时,反转话题,再为学生带入当前比较严重的雾霾超标、污水横流、车辆尾气等环境围绕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随之提出课堂教学问题,我们应如何保护好生我养我的家园呢?
在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并未以“环境破坏”图片作为课程先导,而是以美丽的水乡自然风光做为课堂的切入点,让学生感受“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美,用自然的“美”去感染、打动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对污染问题产生反思,以“美”惩“恶”,用“美”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让学生深思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快乐轻松的旅行,让学生行走在美的课堂之中。
二、欣赏―― 听觉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情动而辞发”,能够在教学开始时就能够引导学生“入情”,才能可以使学生深刻的认知到思想品德课堂的“美”。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笔者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运用震撼人心的音乐,通过听觉,使学生获得灵动的情感体验,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冼星海说过:“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在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的感染力,来使学生对课堂知识产生新的体验,从而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目的。
例如在讲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孝敬父母长辈》之时,可以通过导入《父亲》(刘和刚作品)MTV来切入课题中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美妙的音律中,懂得思想品德之于儿女的重要性,也可激发学生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孝敬父母之情。在讲八年级的《民族情民族魂》时,配合音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来展开教学,可以营造合理的课堂情感氛围,让学生身心都可以沉浸在这种美的课堂氛围中,从而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环境。
思想品德的教学应是有序的整体,就课堂教学来说,要确保课堂的布局、结构完美,不仅要具备引人入胜的课堂“序曲”,也要有着扣人心弦的内容主题,同时也应该在每堂课的结尾能够拥有余音绕梁的“尾声”结构。歌曲音乐也能用在思想品德课堂的结尾,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加大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可以从音乐美的层次帮助学生去理解思想品德中的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完九年级《辉煌的历史篇章》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让学生在歌声中体味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完九年级《伟大的基本路线》后,可以在乐曲伴奏中带领学生唱《走进新时代》歌曲,以音乐的美带动学生感知思想品德的美,并且也使课堂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知识内容与歌曲相呼应,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使学生在歌曲中感悟了深奥的政治理论。
三、发现―― 心灵美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设置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时把握教学中的学生情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也可提升教学效果,对于一节课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佐教学,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美的课堂学习情境,更好的感染学生心灵认知,优化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进行九年级《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教学中,在课堂开始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5.12地震中广大武警官兵抗震救灾”片段,这样可以使学生真切的感知思想品德意识,不仅可以感染学生,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具有活力,生死相依,教师无需太多语言,就可以向学生传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可以向武警官兵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有句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亲自的体验到思想品德的美好,才可以印象深刻的认知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受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每天“三点一线”,当前的学生,不仅生活层面的圈子窄,而学生的阅历也相对成人不够丰富,对于社会实事的切身体验还不多,因此降低对思想品德的直观感知。因此,在教学课堂中,为了可以丰富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情境,规避教学中的苍白无力区段,可以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运用典型的思想品德素材,结合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再配以老师或学生的激情表演、动情演说,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那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如在执教八年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容时,课件中设计了一位身残志坚的学生的配图故事:他,一个普通的孩子,但只能坐在轮椅上,他与玻璃相比更加的脆弱,一次他在睡梦中想要翻下身体,悲催的事情发生了,他的骨头竟骨折,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仿佛在说一个别人的恐怖故事。他从来都没有退缩过,他成绩优秀,上学读书,他坐在轮椅上每天坚持着,哪怕每天在学校都不喝水……他是谁?这个同学身上有着这样的一种精神――乐观、自强不息。通过学生的声情并茂的演讲,没有一位同学不感动的,因为这位同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的班级中。这样的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设计,一方面使学生便于理解书本的内容,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教育,而且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美的教育。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该是枯燥无聊的,而应是一种美的享受,是心的愉悦与快慰,是思想的卓拔与升华。这就需要教师打造“美”的思想品德课堂,可以引领学生去感受课堂中的美,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蔡映华.以情感激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6
[2]高青蓝.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导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从大家讲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爱国情操是一种世界性的情感。世界各国的人民,无不对养育自己的祖国怀有崇敬和依恋之情。
我们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这种伟大的情操表现是多方面的。
1.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板书)
举例:李嘉城回家乡建学校的事例。充分体现了他对家乡无限的热爱。
每一个人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做一些工作,献一份力量都是热爱家乡的表现。
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在那些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身上,转化为祖国和家乡浓浓的眷恋之情。
举例:某位华侨的思乡之情
2.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望(板书)
举例:王昭君出塞、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国家统一,人民团结,是我们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历史上一切真正的爱国主义者,都是反对国家分裂的,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着强烈的企望。
3.对祖国的繁荣昌盛抱有坚定信念(板书)
祖国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如同血肉相连,密不可分。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个人的出路。“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
让学生比较旧中国和今天的中国有什么不同。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时候,出现了许多出国留学回来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医生等爱国人士。学生举例。并说一说:“贫贱不能移”是什么意思?
教师总结:爱国是无条件的,不应该因祖国的贫穷而有所差异,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这是当代爱国情操最重要的表现。
4.对祖国的尊严坚决维护(板书)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捍卫祖国的尊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允许任何人对自己祖国歧视和侮辱,是爱国情操的一个重要表现。
举例:美国飞机撞击我国战机时的我国的表现。
捍卫祖国尊严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遇到下列情形,你会怎样?
投影:对我们伟大的祖国——
对外来侵略者,我们——
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我们——
对爱国人士,我们——
在捍卫祖国尊严的问题上,对不同人的态度不同,爱憎分明也是爱国情操的具体表现。
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爱国情操的主要表现。还知道了世界各国人民都热爱自己的祖国,因而爱国情操是一种世界性的情操。通过学习我们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人。
板书设计
二、爱国情操的表现
1.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2.对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望
3.对祖国的繁荣昌盛抱有坚定信念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我国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和“两个100年”目标的具体内容。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了解各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
能力目标:
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基础和非公有制经济基础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经济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教学重点]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掌握
[教学难点]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制经济发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畅谈变化,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材料:除夕之夜,小强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爷爷深有感触地说:“我年轻的时候,只能听广播。”爸爸接着说:“我年轻的时候,要跑到几里外才能看一场电影。”小强自豪地说:“现在,我可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啊!”奶奶兴奋地说:“现在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哇。”
教师:大家还能举出哪些体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例子吗?
学生:衣、食、住、行、通信……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
活动一:感受身边变化,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
(多媒体显示教材P88的小栏目“杨妈妈与女儿的账本”)杨家的账本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账本记载的内容、方式等方面,比较杨妈妈与女儿的账本有哪些差别?这些差别说明了什么?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既体现在祖国的巨大变化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学生:谈谈家庭或本地区所发生的变化。
教师: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我国采取了“三步走”战略,究竞“三步走”战略是什么?请阅读课本,然后结合下图思考。
(板书)
学生:略
教师:“三步走”发展战略是根据什么定的?
学生:略
教师: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并且经我国十四大、十五大的进一步丰富,形成了“两个100年”的目标,那么“两个100年”的目标又是什么?
学生:略
教师总结:
建党100年:19-(目标是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建国100年:1949年-2049年(目标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了更好地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我国正在实施第三步走战略,并且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那么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如此成就,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国人民的努力……
教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有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那么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是什么?我国的经济存在形式又有哪些?先思考“宝钢”材料,然后回答课本问题。
学生:略
教师:像“宝钢”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还有哪些?
学生:银行、石油、电力、交通、通信……
教师:这些行业主要由国家控制,说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但除国有经济外,我国的集体经济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请看位于北京郊区的韩河村……
学生: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收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税收……
教师: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我国是否只有这两种经济形式?还允许其他的经济形式存在吗?
学生:允许。
教师:大家说说看,还有哪些形式?
学生: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教师:大家试举一个体经济的例子,并结合该例子说说为什么我国还要允许个体、私营等这些经济形式存在?
学生:街边的小卖部、菜市场的卖肉户……
教师:它们都有些什么作用?
学生: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增加税收……
教师:是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等都有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也允许这些经济存在。通过上述分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呢?
学生:略
教师总结:
(板书)
活动:请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填写下表:
单位
所属经济成分
一位外商投资的皮鞋厂
陈雨自己开的杂货铺
李娅就职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孙跃就职的`镇办饲料加工厂
小王自己投资创办的服装厂
教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不能把两者的关系对立起来,在市场竞争中各种所有制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三步走”,也懂得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作为年青的一代,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我国经济建设奠定基础,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创美好的明天。
附材料:
1、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深圳中兴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构成中,国有股36%,社会法人股31%,社会公众股33%的股本结构。依托“国有控股,授权经营”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从一个原始投资300万元的小企业,经过的发展,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著名企业。
第一步:精心预设。我们渗透的主要阵地是课堂, 所以, 我们要设计的主要环节也是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我们所用的思想品德教程, 选择好适当地环保意识渗透点。由于思想品德的教学本身是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生态环境的教材设计不会太多,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教材的设计, 适时适地选择补充点和拓展点。其次是选择渗透的内容, 结合可以渗透的点, 我们要适当的预设好, 比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中, 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习《护佑生命安康》这一内容, 这时我们就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时, 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不良行为同时也是破坏环境的行为等。
第二步:落实渗透。渗透的效果关键取决于渗透的形式, 在教学前, 我们预设好渗透点和渗透内容后, 如果要提高渗透的效果, 关键是看课堂中教学的落实效果, 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考虑的内容应该更多。比如, 仍以《护佑生命安康》这一内容为例, 这时, 我们就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并渗透环保意识。这个渗透并不是靠告知、传授的方式, 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经验, 凭借交流和讨论, 再通过老师的点拨和引领, 最后让学生感受到良好习惯也包括卫生习惯。这时, 老师再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例, 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比如针对学校环境卫生问题, 学生通过大胆的交流与分析, 会较为深刻地感受到:如果有同学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随地乱扔垃圾, 这不仅会影响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影响学校和班级的形象, 还会导致细菌的滋生与传播, 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和传播。这样的教学不仅达成了原先预设的教学目的, 还达到了环保意识渗透的效果, 且通过学生自身的交流, 感受会更深, 教育的效果也不仅仅局限于环保意识的渗透, 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重环境的保护。
第三步:践行提升。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仅把思想传递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这种思想转变成自己的内在素养, 从意识到习惯的养成, 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周围的人甚至是更多的人, 最终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类。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应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环境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的环保意识进行有效地传播, 让更多的人能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比如, 农村学校的学生几乎都认识到农村存在最明显的两大环境问题。第一就是每到秋收小麦、夏收油菜的时候, 农民们会焚烧秸秆, 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生物质能, 还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空气, 严重的时候, 还会导致雾霾天气, 严重影响交通, 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隐患。第二个问题是化工厂的排污设备不到位, 为了避免类似的化工厂对城镇居民的伤害, 很多有污染的企业单位把工厂设置在农村, 而与此同时, 他们的减污减排的设施和措施都没有跟上, 导致农村的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另一种污染。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又能引导学生做些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教学环节过程中的难点, 这需要我们教师不仅要付出在校的辛劳, 还要付出更多休息时间, 甚至会得到部分家长的反对, 因为我们的付出, 肯定会消耗学生的时间, 而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 家长们都为分是重。因此, 我们要充分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 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让有兴趣、有志愿的学生自愿报名, 成立学校环保社团。学生通过课堂对环境生态问题的初步了解和感受, 加上课后的调查和研究, 学生不仅了解了目前的环境现状, 还了解了环境变差的主要原因。在老师的带领下, 他们从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到适时适度的制止或减少污染的产生, 为环保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 教学问题 对策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包括基础知识教育,也包括身心教育,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生未来成长的必要条件,将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为人处事方式。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制约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1.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真正让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目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单一的说教方式使课堂更加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中注重典型、榜样的树立,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课,应当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情感体验,只是单纯地接受课本理论知识,无法从实践活动中体验内心感受,教师忽视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制约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
1.2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学科在教育培养目标中占据的地位并不高,学校过于追求学生的智力发展目标,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正是因为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小学都没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一些教师即使教授这门学科,但自身的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在职培训机会少,教师的思维得不到扩展,在教学过程中惯用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也是只关注语数外成绩,并没有参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轻视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十分严重。
1.3教材内容脱离现实
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对学生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比较全面,但是这些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学生现实生活。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将思想品德教育孤立于现实社会之外,涉及到的知识性内容太多,缺乏实践性教育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合理的教材內容应当是实践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通过人文、地理等知识的融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
1.4教学评价机制缺乏完善性
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教育,还要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忽略学生课外表现,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情况。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衡量标准不明确,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能够激励学生成长。教师仅凭个人的主观印象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与学生交流较少,主观评价因素太多,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真实表现的评价。
2.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策略
2.1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领会相关教育文件的精神实质,真正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将思想品德课教学摆到重要的位置,各个学校之间要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探讨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互相交流教学经验。通过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要聘请专业的思想品德教师,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不断拓宽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真正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奠定基础。
2.2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思想品德教育应当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学校应当全面改革教学内容,增加教材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感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价值观。教材内容除了理论知识外,还要添加一些社会事件,例如儿童生活问题、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以及社会新信息等,让学生在阅读不同话题和案例中,体会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自觉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摆脱教材的束缚,灵活地运用教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思想品德教育素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正确认识社会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2.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正确感知事物,了解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对待学生的兴趣和目标,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展现自己的性格特点,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2.4丰富教学方法
丰富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故事中,让学生体会故事传达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使之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个人品质。还可以通过表扬的形式,帮助学生讲教材内容改编成小品、话剧等表演形式,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自身角色赋予的道德价值观,使之进行道德辨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学校还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平时行为表现为标准,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情况,完善教学效果的监督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中形成的。教师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高专业水平,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雄.小学思想品德课应注重与生活的联系[J].教育评论,2004 (06):117-119.
[2]章毛平.关于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性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04):123-125.
[3]刘淑娟.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体育教学的几点体会[J].学习周刊;2011 (10):211-213.
冀家沟小学 冀荣芳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春游》、《春天的活动》两个主题活动的学习,已经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逢植树节来临,因此要让学生知道种植的意义所在,培养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爱护花草树木,做“保护环境小卫士”的意识。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2.知道植树种花的意义,人人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二)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植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自身做起,不做损坏花草树木的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品行和做“保护环境小卫士”的意识。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植树种花的意义,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不做损坏花草树木的事情,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品行。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植树种花的意义,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品行。教学方法:
多媒体 课前准备:
1.搜集植树造林、防御风沙、减少洪水的资料。
2.让学生搜集和植树节相关的资料以及一些与树相关的资料。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1、教师朗诵儿歌《留住小鸟》。
2、讨论:小猫和小狗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留住小鸟了?小鸟为什么喜欢树?
3.教师:你喜欢树吗?你为什么喜欢树?你喜欢什么树?
二、分享和讨论植树节的资料
1、教师请同学们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树的资料或图片。
2、学生讨论树的作用、好处。
3、教师介绍植树节的来历,意义,分享林木资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4、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三、表演:我爱花,我爱草
1、讨论一下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他们做的对不对,为什么?然后说一说。
2、老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图中的同学不应该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对花草树木的进行伤害。我们应该“不掐花、不践踏草坪、不在树上刻字、不做伤害小树的事情”。
3、根据图中的提示来进行分组、模拟表演。
4、思考以后应该怎样做,与花草树木做约定,完成做一做。
5、再次评价对错。在公园里,小红摘了一朵花,小亮折了柳枝,小明践踏草坪。大家都说他们做得不对,可小红说:“我只摘了一朵花。”小亮说:“我只折一根树枝。”小明说:“我只踩了一点小草,有什么关系。”
6、老师总结:他们当然不对,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我破坏一点儿没关系。很多人都这样做,就会造成很大破坏。所以,爱护花草树木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爱护一朵花,一根小树枝,一点小草做起,这也是一个人讲文明,遵守公德的表现。还有就是不是只有3月12日才植树,才进行花草树木的保护,我们应该时刻都那么做。
四、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教师请一组学生把讨论的保护树木的办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请一组学生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实践活动:做一件爱护花草树木的事情
附:儿歌:留住小鸟 小鸟飞进小狗的院子里,小狗想留住小鸟,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飞走了。小鸟飞进小猫的院子里,小猫想留住小鸟,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又飞走了。小鸟飞进小兔的院子里。
小兔想留住小鸟,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小鸟扑扇着翅膀说:“谢谢!谢谢!”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明确家庭的含义 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学习表述方式
学生活动 介绍自己家里人 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
教师活动
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
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
3、老师巡视指导
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
5、进行爱家人教育 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的幸福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愉快 况 让全班同学了解我的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家人 其他同学看照片听 总结,进行尊重普通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劳动者的教育 的收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
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板书:工作 爱好习惯
(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
1、谈话: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小组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了解到小伙伴的家人情况;同时在语言表述上,互相指导,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
3、小组选举一位介绍最好的同学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老师对介绍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对于一年级同学来说,能走上讲台给全班同学介绍就已经是很出色的了,如果再能语言流畅的进行介绍,这更是高水平的展现。教师适时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获得的将是成功的喜悦。)
三、总结:通过今天对家人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教学反思:
【关键词】美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92-02
反思课堂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以知识性和科学性为前提,由于中学生在年龄、社会阅历以及思维能力不足,不利于掌握理论性较强的思想品德概念、观点以及原理知识,教师的讲授再苍白无力的话,会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进而心生厌倦。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有句诗是这样说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思想品德课堂也一样,要有情,要有感染力,才能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的心灵。情是由感而生的,这就需要打造“美”的思想品德课堂,可以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感受力,能够去欣赏以及发现教学中的美,体会到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所散发的美好的、正向的气息,使课堂中学生的身心均受到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感受—— 视觉美
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眼睛是人的心灵,是看向世界的窗,通过眼睛发现和感受美,营造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上八年级的《保护环境》这一课时,笔者尝试着这样设计: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常熟这一个江南的水乡,虞山十里范围内峰峦起伏,也有半麓入城之景,还有面山而卧的尚湖与昆承湖,两景相映成趣,为水乡增色不少;且在该水乡中,还有穿城而过的琴川河,也有雅园幽巷的点缀,构成了山、水、城、园融为一体的独特的吴中风情。在课堂导读中,我将会请同学们先欣赏几幅当前水乡的图片(可以运用课堂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课件:第一组:是交相辉映的常熟风光;第二组,是俯瞰水乡的图片;第三组,是水乡争相斗艳的植物景色;第四组,是临水梳妆的图片景色。)同学们欣赏之后,谁能谈谈自己的观感?
(学生答:略)
教师:世上湖山、天下常熟。从这些画面上可以看出,常熟是一个好地方,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认识到当前“生我养我的地方”,有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也有四季美丽的青山与秀水;同时,反转话题,再为学生带入当前比较严重的雾霾超标、污水横流、车辆尾气等环境围绕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随之提出课堂教学问题,我们应如何保护好生我养我的家园呢?
在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并未以“环境破坏”图片作为课程先导,而是以美丽的水乡自然风光做为课堂的切入点,让学生感受“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美,用自然的“美”去感染、打动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对污染问题产生反思,以“美”惩“恶”,用“美”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让学生深思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快乐轻松的旅行,让学生行走在美的课堂之中。
二、欣赏—— 听觉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情动而辞发”,能够在教学开始时就能够引导学生“入情”,才能可以使学生深刻的认知到思想品德课堂的“美”。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笔者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运用震撼人心的音乐,通过听觉,使学生获得灵动的情感体验,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冼星海说过:“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在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音乐的感染力,来使学生对课堂知识产生新的体验,从而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目的。
例如在讲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孝敬父母长辈》之时,可以通过导入《父亲》(刘和刚作品)MTV来切入课题中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美妙的音律中,懂得思想品德之于儿女的重要性,也可激发学生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孝敬父母之情。在讲八年级的《民族情民族魂》时,配合音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来展开教学,可以营造合理的课堂情感氛围,让学生身心都可以沉浸在这种美的课堂氛围中,从而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环境。
思想品德的教学应是有序的整体,就课堂教学来说,要确保课堂的布局、结构完美,不仅要具备引人入胜的课堂“序曲”,也要有着扣人心弦的内容主题,同时也应该在每堂课的结尾能够拥有余音绕梁的“尾声”结构。歌曲音乐也能用在思想品德课堂的结尾,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加大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可以从音乐美的层次帮助学生去理解思想品德中的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完九年级《辉煌的历史篇章》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让学生在歌声中体味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完九年级《伟大的基本路线》后,可以在乐曲伴奏中带领学生唱《走进新时代》歌曲,以音乐的美带动学生感知思想品德的美,并且也使课堂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知识内容与歌曲相呼应,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使学生在歌曲中感悟了深奥的政治理论。
三、发现—— 心灵美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设置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时把握教学中的学生情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也可提升教学效果,对于一节课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佐教学,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美的课堂学习情境,更好的感染学生心灵认知,优化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进行九年级《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教学中,在课堂开始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5.12地震中广大武警官兵抗震救灾”片段,这样可以使学生真切的感知思想品德意识,不仅可以感染学生,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具有活力,生死相依,教师无需太多语言,就可以向学生传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可以向武警官兵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有句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亲自的体验到思想品德的美好,才可以印象深刻的认知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受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每天“三点一线”,当前的学生,不仅生活层面的圈子窄,而学生的阅历也相对成人不够丰富,对于社会实事的切身体验还不多,因此降低对思想品德的直观感知。因此,在教学课堂中,为了可以丰富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情境,规避教学中的苍白无力区段,可以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运用典型的思想品德素材,结合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再配以老师或学生的激情表演、动情演说,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那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如在执教八年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容时,课件中设计了一位身残志坚的学生的配图故事:他,一个普通的孩子,但只能坐在轮椅上,他与玻璃相比更加的脆弱,一次他在睡梦中想要翻下身体,悲催的事情发生了,他的骨头竟骨折,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仿佛在说一个别人的恐怖故事。他从来都没有退缩过,他成绩优秀,上学读书,他坐在轮椅上每天坚持着,哪怕每天在学校都不喝水……他是谁?这个同学身上有着这样的一种精神——乐观、自强不息。通过学生的声情并茂的演讲,没有一位同学不感动的,因为这位同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的班级中。这样的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设计,一方面使学生便于理解书本的内容,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教育,而且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美的教育。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该是枯燥无聊的,而应是一种美的享受,是心的愉悦与快慰,是思想的卓拔与升华。这就需要教师打造“美”的思想品德课堂,可以引领学生去感受课堂中的美,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蔡映华.以情感激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6
[2]高青蓝.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导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品德课教学过程设计】推荐阅读: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学设计09-18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09-11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01-12
第一学期初三思想品德教学计划设计11-27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之我见12-17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11-02
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09-21
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