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二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公文写作二

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综述

[摘要] 二语写作是二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第二语言写作研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回顾了国外第二语写作的实证研究成果并对国外第二语写作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评述,目的是找出各自的优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第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二语写作 研究方向 分析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程化写作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研究发现一语和二语写作过程大体相似。然而当学生用一语写作时更加流畅、准确和有效。研究还发现学生一语和二语间的切换会影响到二语写作质量。指出第一语言倾向于形成抽象思维。因此,即便当写作者用第一语言构建意思时,第一语言在人的思维中占重要的位置。

二、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

1.对比修辞学理论时期

从西方学术传统来说,关于写作教学与研究的探索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从最早的雄辩术到后来的伊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形成的古典修辞学,再到古罗马时期经过西塞罗和昆体良的提炼与升华,形成了演讲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五部曲”训练模式。这一古典修辞学传统对西方各国修辞写作教学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早提出对比修辞概念的是Kaplan。他认为,英语段落的发展一般按一条直线进行,而东方语言(如汉语)的段落则是“迂回型”。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第二语言写作的研究主要立足于第二语言写作的文本特征,如拼读的正确性、句法、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写作的篇章特点。但对比修辞学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因为对比修辞学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写作的最终产物而忽视了篇章的组织过程。Zamel最早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和第一语言学习者一样同样可以在写作过程学习中受益。从此引发了写作研究中的“过程化写作”。

2.过程化写作研究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程化写作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研究发现一语和二语写作过程大体相似。然而当学生用一语写作时更加流畅、准确和有效。研究还发现学生一语和二语间的切换会影响到二语写作质量。指出第一语言倾向于形成抽象思维。因此,即便当写作者用第一语言构建意思时,第一语言在人的思维中占重要的位置。

例如,Rein收集了由母语是英语、西班牙语、汉语和阿拉伯语的学生写的说明文,着重分析了文章中所使用的连词、连接代词和介词。其中连接词的使用频率在不同语种学生的文章中有明显的不同。例如,母语是阿拉伯语的学生使用的并列连词的频率远远超过其他学生,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介词。

Uzawa and Cumming对八名澳大利亚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八名学生在写日语作文时倾向于用英语组织思想、创建题目和组织信息。其中六个学生承认他们用英语构建出框架然后翻译成日语文本。两名学生在写日语作文之前用英语构建写作思想。

Cohen and Brooks Carson的研究表明在写法语作文时学生经常或者是总是求助于第一语言思维。其他十名西班牙语英语双语学生在法语写作时会切换成英语思维。

Billy R and Woodall对日语为母语和西班牙语为母语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发现语言切换频率与第二语言熟练程度,任务难度和第一语言熟练程度有关。并且他们还发现不同二语背景的学生会使用第一语言来实现不同的写作目的。

三、结束语

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写作教学,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写作教学的成功必将涉及实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国外外语研究在20年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可以发现,研究大多集中在教学法的研究上。母语写作过程和第二语言写作过程最要的不同在于,第二语言写作者在第二语言写作中可以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然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却没有对母语在外语写作中的作用给予太多的关注,仍有许多领域有待人们的开拓,如第一语言思维在第二语言写作所占的比重以及其是否与作文题目和作者的外语水平有关,随着二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第一语言思维在英语写作所占的比重是否有所变化。当今学者应立足实际,将这些研究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Billy, Woodall.Language-switching: Using the First Language While Wri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1):7-28.

[2]Cohen, A. D. & Brooks-Carson, A.Research on direct vs. translated writing: Students’ strategies and their result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5(2):169-187.

[3]Hay, J.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ognition and affect in writing. In C. Michael & Ransdell (Eds.), The Science of writing: Theories, method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applications (PP. 1-27). Mahwah, NJ: Erlbaum.

[4]Kaplan, R. B.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16):1-20.

[5]Kroll, B..Instruction: Teach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writers.In B. Kroll (Eds.), Exploring the dynamic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pp.1-1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Reid, J.A computer text analysis of four cohesion devices in English discourse by native and nonnative writers.Journal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79-108.

[7]Silva,T.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inct nature of L2 writing: The ES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TESOL Quarterly(27):57-77.

[8]Uzawa, K., & Cumming, A.Writing strategies in Japa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Lowering or keeping up the standards.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46(1):178-194.

[9]Zamel, V.Teaching composition in the ESL classroom: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ESOL Quarterly, 10(1):67-76.

作者:宋 蕾

第2篇:我国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研究述评

【摘 要】文章基于我国1993-2016年间162篇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从研究趋势、研究层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论文发表数量先升后降,呈波浪式发展;论文发表的学科分布和来源分布相对集中;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为主,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为辅;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成人学习者;研究主题分布不均衡。基于上述发现,文章最后指出了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研究领域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 键 词】信息技术;二语写作;统计分析

【作者单位】桑宝才,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二语或外语(以下统称“二语”)教师普遍认为写作难教。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网络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二語写作教学效果。王娜等简要回顾了我国21世纪初计算机科学与网络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代表性成果。唐锦兰、王勃然等回溯分析了国内外在线英语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应用的研究成果、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代表性系统和优缺点。上述研究虽然拓展了国内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领域的空间,但其没有全面地展现国内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而全面回顾相关研究既可以为后期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又可为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带来某些启示。

鉴于此,文章考察我国1993—2016年间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旨在呈现我国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整体发展态势和区别性特征,以期为二语写作研究者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和文献统计分析的方法,首先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中检索(CSSCI)来源期刊(2017— 2018)相关文献(最后更新日期为2017年12月15日),然后把所收集的文献组建为小型论文数据库,最后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发现

1.研究趋势

以年均发表文献为标准,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研究文献整体上呈波浪式向前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1993—2005年)为发展初期,发表文献占总数的16%;第二阶段(2006—2008年)为缓慢发展期,发表文献占总数的19.8%;第三阶段(2009—2011年)为迅猛发展期,发表文献占总数的25%;第四阶段(2012—2015年)为持续高涨期,发表文献占总数的36%;此后进入第五阶段(2016—),即高位回落期。

2.研究层级

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7—2018年)》对学科的划分,文章所取样本来源期刊大致归为以下7类(见表1),其中9种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字)类期刊发表文献最多(见图2)。

3.研究方法

信息技术被运用于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4类:非材料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基于这四种方法,研究者对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总体上此领域的研究以非材料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为主,各占文献总数的45.1%和44.4%,混合研究和定性研究较少,分别占总数的9.3%和1.2%(见图3)。

4.研究对象

笔者通过对162篇CSSCI来源文献中的研究对象统计,发现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见图4)。

5.研究主题

研究内容统计结果显示,现有的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三个主题:教学资源设计研究、教学理念/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见表2)。

三、讨论与思考

1.研究层级应更多元化

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作为开展学术交流、学术争鸣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在知识创新、知识加工和知识传播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为了开展更广泛的知识交流,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者应扩大研究视野,而非只局限于少数外语类和教育技术类期刊,通过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挤占人文社科期刊更大的发表份额,扩大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影响力。

2.研究方法应更科学化

目前,部分思辨式研究理论探讨缺乏深度,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实验过程的精心设计,定性研究结论的广泛应用性值得商榷。今后,相关研究者可在开发应用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基础上,有效整合利用现有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效果的适切性,比如,对不同写作动机、不同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语言背景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研究及多模态二语写作过程教学研究等。

3.研究对象应全面化

与国内外二语写作教学研究对象类似,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对象单一,主要针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成人学习者,缺乏对中小学等基础教育学习者的研究。原因可能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对科研发表论文的认知度不够;而国内大学教师做研究时往往利用便利、就近原则选取成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为了使研究范围更全面,研究者今后应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以中小学基础教育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从根源上促进学习者二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4.研究主题应生态化

二十年多年来,国内学者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计算机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因素构建;(2)基于网络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设计;(3)基于网络的二语写作测评;(4)基于网络或自建语料库的二语写作教学研究。但是,如何把上述成果有机地融入二语写作教学中,帮助学习者系统地练习写作技能,培养二语写作兴趣等问题,还需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5.研究资源应创新化

无线通信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标志着移动学习时代已到来。移动学习时代的学习者习惯采取以兴趣驱动的学习行为和碎片化的认知模式。但研究发现,深入探讨移动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的文献匮乏,相关研究者应密切关注移动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结合移动技术的泛在性和交互性特点,加强移动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的研究。

四、结语

文章通过考察我国1993—2016年间162篇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发现近年来国内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希望本研究有助于国内二语写作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结合具体情境,展开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助力。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的结果虽然可以大致反映国内信息技术辅助二语写作教学研究的全貌,但不排除少数论文因数据库收录范围、时滞等原因等而未被统计的情况。因此,文章的结论可能存有一定的偏差,今后研究者可做更全面、更详尽的后续研究。此外,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今后还可通过缩小研究主题或丰富研究方法等手段进一步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Belcher,Diane D. On becoming facilitators of multimodal composing and digital design[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17(38):80-85.

[2]Creswell, J.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4th ed. )[M].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14.

[3]Keegan, D. The future of learning: From e-learning to m-learning [EB/OL]. (2017-10-01)[2018-01-02]. http://pubhealth. spb. ru/Handheld/mlearn_web. pdf (accessed 10/01/2017).

[4]Flower, L. & J. Hayes.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J]. College Composition Communication, 1981( 32) : 365-387.

[5]Yong, Zhao.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echnology and language learning: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ALICO Journal, 2003(1):7-27.

[6]李思縈,高原. 国内移动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研究述评:回溯与展望—基于2000-2015年期刊文献的统计分析[J]. 中国外语教育(季刊),2016(3):79-85.

[7]刘晓萍. 学术期刊在知识创新中的特殊作用[J]. 编辑学报,2001(3):135-137.

[8]祁寿华. 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唐锦兰,吴一安. 在线英语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应用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273-282.

[10]王勃然,金檀,赵雯. 自动写作评价研究与实践五十年—从单一、合作到交互[J]. 外语研究,2015(5):50-56.

[11]王俊菊. 现状与现象:国内二语写作研究的生态整合[J]. 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2010(1):11-24.

[12]王娜,杨永林. “三级评议模式”在创新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来自“体验英语写作”团队的报告[J]. 外语教学,2006(6):36-40.

[13]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4]徐昉. 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15]杨永林,张世蓉,丁韬,等. 从“慕课”到“小微课”,看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2014(12):45-511.

作者:桑宝才

第3篇:关于二语学术写作中言据性表征的应用方式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二语写作的迅猛发展,在二语写作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愈发密切,也让更多领域的人了解到了这一个新兴但却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创作形式,本文通过对二语写作在不同发展时期中写作过程的回顾与剖析,由此梳理并阐述出了二语学术写作相关研究领域中所体现出的理论框架、思维表征、现状解读、过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同时在本文中我们也将了解到二语写作在性质特点等方面中所体现出来的不足。并且也讨论了写作过程中各项属性与多维特质,在本文中还展望了二语写作领域研究方面的未来发展走向。同时也通过许多优秀学者不同的研究形式与调研报告使得我们了解到关于二语学术写作中言据性表征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二语写作;言据性;据素

一、二语文学写作的起源以及其内部基本元素概述

1911年,美国人类学家弗朗兹·博阿斯(Franz Boas)首次在美洲印第安人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语法表现形式,可以更好地表示命题的来源和准确性。(1)因此,自1980年以来,证据理论已逐渐普及,研究人员和一些语言学家将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证据”。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证据”的语言现象也迅速发展,并且随着研究逐步发展,迅速普及,研究人员也将反映这种语言现象的形式称为“证据”,并通过特殊的逻辑证据表示形式,尽可能对证据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使得作者最终陈述的命题更加具有可靠性,也能很好的反映出信息的出处以及来源,并且随着第二语言学术写作和文学作品的逐渐增多,学术话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类人都希望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而阐述出自身言据意义。所以,人们想要在第二语言的学术著作中陈述新闻或重要信息,他们需要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亲身评估。(1)以达到使得自身言据更加真实可信,还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手段来标记不同的信息来源与内部数据评估。同时作者也可以通过在标记过程中寻找一些特殊的侧重点来表达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态度,并且也希望通过于此使得自身的文学作品能更有说服力,以说服读者去相信作者的主观观点并且能够支持作者得立场分析。因此,在进行创作第二语言学术的文学作品时,往往就在第二语言学术写作话语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成为了现代学术写作过程中的重点。就比如在现代二语学术写作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包括了“据素”“言据性”等关键名词,还有一些学术上的探讨,例如基于证据和非基于证据的一些研讨。由于言据性表征本身在第二语言学术写作中所存在的深远意义,近年来也引起了一些语言学家以及各类学者的青睐与关注,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学者也开始探索其特殊的表达形式及其细枝末节的用法。同时也有很多的语言学家及其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研究形式来探索与挖掘其更深层次的语言功能。通过不同语言学家或学者对证据的研究和深入解释,我们对证据在第二语言学术写作中的深刻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且从中我们也得知证据的定义是具有狭义和广义的。从相关材料的最新概述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到,文学作品的狭义意识是指我们获取相关知识的来源。而狭义的证据意识也将知识的获取来源分為直接和间接来源。直接来源即是包括人们通过自己的感觉或者其他感觉中获得的主要信息;而间接来源则是包括那些通过自己的思想进行的逻辑推理或通过传闻和其他人谣言中获取的信息。除了知识的来源,在本文中相对广泛的介绍了基础证据还包括在知识学习中的良好认知态度。在许多资深学者的基础上,它不仅详细的阐述了有关证据同时也向我们说明了命题中主观陈述的信息来源。而且我们从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得知语言现象是由说话态度描述的,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普遍都倾向于文章中介绍的后一种观点。(1)

二、二语写作言据性表征的应用方式

随着各种学者研究力度的逐层推进与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通过多种空间角度对言据性的多维特性进行了深层研究并且希望以自身的思维对语言的本质做出更加全面而理性的解释。同时在二语学术写作中言据性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也对作者在整个文体中意在表达命题的可信度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同时在表达陈述者主观态度时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仍然使我们不容忽视,因此便有了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非常令人为之感兴趣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形形色色的分析与调查。并且基于前者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与结果,对于二语学术写作中言据性表征的应用方式可以大致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分析,它们分别为类型学角度、认知学角度、语言学角度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正因为有了这几个入手研究的角度,使得现代学者对于言据性表征应用方式的研究及其发展也可以进行系统而又确切的概述。

三、二语写作中言据性表征的四个方面

通过上文所阐述的二语学术写作中言据性表征可大致从四个比较全面的角度加以剖析解读,所以下面便细化的阐释解读其四个角度。就像我们从第一个角度细化了解可以得知,以类型学角度所做的言据性表征应用方式中的官方研究证实表明,部分学术作品中据素有的是必不可少的,而有的则是可有可无的。在必不可少的学术写作中必须使用言据性来准确无误的标记出信息来源,是一种独立的语法范畴。而在据素可有可无的文学作品当中,其表达形式不仅包含着信息来源与准确程度,而且也深刻地表达出话语陈述者的情感态度。在以认知学角度所研究的言据性相对来讲比较新颖独特,同时,也在理论研究中取得一定的造诣成果,并且现代二语学术写作中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也经常用于言据性的研究。并且结合多位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语言陈述者为能够言出意达,便去使用某种据素而体现出交谈的主要目的以及主观意识。因此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之中相关据素的选取通常会反映出话语陈述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为据素使用之后所带来的言据性语义以及话语陈述者身份的研究奠定了深厚基础。(2)另外,从语用学的角度入手,我们可以看到话语域也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和语用目的,而从语用学角度表达的话语往往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不仅要考虑信息的来源,另外也要考虑信息传播的具体背景。有时,我们为了出于礼貌,说话人即便在直接涉及的时候,通常也会使用其他因素是我们可以客观地去了解语用学视角下的言据性研究。同时我们也可以也从言据性相对广义角度出发去研讨去对说话的时候话语中言据性使用的研究,而且有的话语陈述者通常在直接参与时也会使用其他据素,并且在如何使用据素的研究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其不同以往的含义和效果。在这一点上,探讨不同语素的使用功能同样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研究角度与分析标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与独立的平台让我们去研究学术写作中的第二语言,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明确地去理解其概念、人际关系和文本功能。反之,我们也可以从多个视角、多种方面以及相对广泛的领域去研讨二语学术写作中言据性表征的应用方式。此外,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学者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深入其中的研究,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对不同层次的第二语言文学作品的证据性进行了深度的解读与探讨。此外,从相对宽泛的意义上来说,证据研究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此外,证据现象的研究涉及及物性系统、情感与人际隐喻、评价理论等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各个方面。从这个独特的视角中我们也可以得知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证据方面的建构模式和作者态度的立场分析。

四、结束语

二语学术写作中所涉及到的言据性,也是旨在探究性格迥异的作者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据素的选取依据以及标准。本文在二语学术写作中所包含的言据性表征应用方式采用了四个角度来对其进行清楚明确的诠释,并且本文在二语学术写作的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展望中也让我们更加清楚明确的了解到其文化学科意识,同时也讨论出写作过程中言域性的多维特质,并且在本文中也阐述出二语写作领域研究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走向。同时,文中也通过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调查,让我们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关于二语学术写作中言据性表征的应用方式。

作者:张丽杰

第4篇:语文公文写作二

有效率的乐观主义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人从集市上买回一罐油,由于急着赶路,不幸罐索朽腐,油罐坠地摔碎,他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路人提醒他:"你看你的油罐碎了。"他回答说:"已经碎了,看有什么用,只能耽误走路。"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常常想到、常常念着的"乐观主义"了。

可见,乐观主义能帮人战胜许多愁虑、困难、穷苦、失望。

人生总会碰到恶魔的。一个人的目的愈远,计划愈大,他的工作所经过的途径也愈远;在前进的时候,有许多愁虑、困难、穷苦、失望,都是当然要碰到的恶魔。乐观主义的人,就像这个扛油罐的人一样,是不怕这些恶魔的摧沮的,反而会振起精神,抱着希望,向前干去!因为他们知道,倘被恶魔所屈服,便灭亡了;只有抱着乐观主义的态度,才能战胜恶魔,取得胜利!

凡是要做得好的事情,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行的,都不是容易的。你自己要立于什么地位?要达到什么地步?情愿付什么代价?你所希望的地位或地步总在那里,不过必须先付足了代价的人,才能"如愿以偿"。沿着大成功的一条路上,有许多小失败排列着,最后的成功是在能用坚毅的精神,伶俐的眼光,从这许多小失败里面寻出教训,尽量地利用它,向前猛进。而这种"寻出"和"尽量地利用",惟有抱乐观主义的人才能够办到。

有许多人,对乐观主义有一种误解,以为乐观主义的人不过是"喜皮笑脸""随随便便""一切放任""撤撤烂污得过且过""唯唯诺诺"。请君切莫误信这种谬说。真正的乐观主义的人是用积极的精神向前奋斗的人,是战胜愁虑穷苦的人。这类的苦境,常人遇着,要"心胆俱碎""一蹶而不能复振"的;只有真正乐观主义的人才能努力奋斗,才敢努力奋斗!所以讲到乐观主义还不够,要有"有效率的乐观主义"才行。

古今中外,因了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费(Harvey)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人反对他;贝尔(Bell)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所称道。

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胡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

你要想使自己的事业取得成功么?那就请你拿起乐观主义这一降魔镇妖的法宝吧!

第5篇:商务技能(二)公文写作

职场升职,是一件似乎很难的事情。但是,与细微处见精神。许多时候,也许就一个小细节,就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你的升职之路就很畅通了。小小的公文写作有时并不受重视,然而,有时候说不定它就是你升职的秘密武器呢。 文书礼仪涉及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是职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特定的时间内,及时准确的礼貌文书,可以表现个人及企业的良好风范。文书礼仪还包括一般的书信礼仪,对个人而言,这体现了其基本的文化素质。因此,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了解文书礼仪,在纸面上做到礼貌周到、有礼有节。

一、公文的含义

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它是一级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

公文是党组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团体、学校等在党务活动、政务活动、技术活动和经济活动等公务活动中的产物;公文还是宣布和传达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报告和商洽国家事务的一种工具。

公文具有直接生效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包括命令作用、法律作用、执行作用、指示作用、宣传作用、教育作用、交涉作用,等等。

公文的处理程序一般包括:①收文;②分办、批办;③催办;④拟稿;⑤审核、签发;⑥编号、印发;⑦立卷(归档);⑧销毁。

二、公文的分类

公文按性质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大类。

通用公文按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按流通来源分为收进公文、外发公文和内部公文;按作者性质分为党内公文、行政公文和社会团体公文;按发文性质分为问文和复文;按内容处理要求分为参阅性公文和承办性公文;按办理时间要求分为特急公文、紧急公文和常规公文;按机密程度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和普通公文;按特点和作用分为规范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和记录性公文。

通用公文从文种上划分,可分为行政公文和事务公文。根据2000年8月24日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事务公文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领导讲话稿、典型材料等。

专用公文指具有专门职能的机关在专门的领域中形成、使用的书面材料,具有专指内容、特定格式。主要包括:财经文书(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司法文书(起诉书、判决书、笔录)、外交文书(国书、照会、护照、条约)及军用文书等。

三、公文的格式要素

公文具有规定的格式,公文要按规定的格式写作。这样可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程序性,并且便于公文的处理,提高办文的工作效率。

公文的格式要素一般包括:

1.发文机关(版头)

发文机关即公文的作者,发文机关应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同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常委、军队、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公司也可联合行文。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版头是发文机关的标记。目前我国使用的公文版头有以下三种:

(1)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两字组成,以大字套红居中,印在文件首页上端,俗称“大版头”。例如,“北京市人民政府文件”。

(2)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圆括号标注文种名称,俗称“小版头”。例如, “××市教育委员会(函)”。

(3)印有发文机关全称的公函纸,作为版头。

几个机关联合行文的,可用公文主办机关一家版头,也可用所有联合行文机关的版头。

2.公文份号

公文份号是同一公文印制若干份时每份的顺序编号,位于版头左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识,用以掌握每份公文的流向。绝密、机密公文应标明分号。

3.秘密等级

公文的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由发文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办、局制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等确定,标注在版头左上角“公文份号”之下。其具体标识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没有标上保密期限的,绝密、机密、秘密分别可按30年、20年、10年认定。

4.紧急程度

紧急程度是指对公文送达和办理速度的要求。紧急公文分为“特急”、“急”两种,标注在版头左上角“秘密等级”下。电报分别标注“特急”、“加急”。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是指发文机关编制的公文代号,简称文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其中发文用六角括号括入。如国务院1998年制发的第12号文件,发文字号为“国发〔1998〕12号”。发文字号位于版头与红线之间的正中处,用公函纸制发的,位于标题右上侧。几个机关联合发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6.签发人

签发人与签署不同。签署是某些需要以本机关行政首长名义发布的公文,由其签名或加盖签名章后才能发出。签发人则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机关负责人在审定文稿后签上姓名表示同意印发;二是报送上级机关的请示、报告,必须注明签发人。这里指的是后一种情况,签发人的姓名署于版头红线之上发文字号的右侧:“签发人:×××”。为使公文显得对称,发文字号应相应向左移位。重要的或涉及面广的,必须由正职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签发。

7.标题

公文标题位于版头下面居中的位置,通常在版头与标题之间,用一红线作区别标志。如一份公文没有版头,标题置于公函纸首端机关名称下的红线稍下居中位置。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决定》,这里“国务院”是发文机关;“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事由;“决定”是文种。事由一般都用介词“关于”和表达主要内容的词组组成介词结构。

拟写公文标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批转或转发公文的标题,一般由批转或转发机关名称、被批转或转发的公文标题、文种三部分组成。如《国务院批转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部分地方政府越权批地情况报告的通知》。批转和转发公文的标题,应杜绝出现介词和文种的重叠,如“关于”的“关于”,“通知”的“通知”。同时应注意,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加书名号外,均不对原标题加书名号。

(2)事由应简明确切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例如,某市人民政府对历年来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应予废止的共有几十件,发文时如将这些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的标题全部列为事由,显然不可能,即使仅写一个,后加“等”字,也嫌过长,但概括为“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就显得既明确又简洁。

(3)在拟写标题时,一定要准确选定和标明文种,不能自造文种。

(4)标题排列要对称、美观,除字数较少的一行字标题外,两行以上的可排成宝塔形,也可排成长短一致的双平行形或三平行形。在转行时,不要把人名、地名、机关名称等专用名词乃至词拆开。

(5)公文标题中除书名号的使用有明确规定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标题过长或中间需停顿的,可用空格或换行的方式表述。例如:

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农业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

8.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发文机关要求对公文予以办理或答复的对方机关。除了直接面向社会发布的公文之外,公文一般均应在正文之前标题左下方顶格书写主送机关的名称。

确定主送机关应注意:

(1)政府各部门应根据本级政府授权和职权规定,方可对下一级人民政府直接行文。

(2)请示的公文,应坚持主送一个机关的原则,不能多头主送;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越级请示。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请示,应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3)批复下级请示,只能主送原请示机关(单位),对相关机关(单位),用抄送。

(4)普发公文,主送机关应写规范化统称,如××省人民政府普发文件,主送机关写为“各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9.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是反映公文具体内容的部分。正文紧接主送机关之后,提行空两格书写。

10.附件

附件是根据正文的需要附加的公文或材料,用以对正文作补充说明或提供参考资料。附件附于正文之后。

11.印章

印章是机关权力的象征。公文加印,是制文机关确认公文效力的凭证。印章盖于公文右下端落款处,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印章要清楚、端正。联合上报的非法规类公文,由主报机关加盖印章,但在首页要注明会签机关的签发人姓名。联合下发的公文,都应加盖印章。以行政首长名义行文的公文,前具职务,后盖签名章。党的文件,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文件不加盖发文机关印章。这是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一大不同。

12.成文时间

一般就是公文的签发日期,标注于正文右下方。联合行文的成文时间,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时间为准。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应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并写上会议名称及届次,以圆括号括入,标注于公文标题之下。

13.附注

附注用以说明在公文其它区域不便说明的各种事项。如需要加以解释的名词术语,或用于表示公文的阅读范围、使用方法等内容,标注于落款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位置。其中阅读范围是对阅读对象的规定,还应用六角括号括入,如〔发至省军级〕、〔发至县团级〕等。

14.主题词

主题词是由对这一公文内容所述及的主题用规范的词加文种组成,以便日后按公文的主题和文种进行检索。制订公文主题词表,是为准确选用表中的词目提供方便,防止随意性。上报的公文,应标注上级机关公文主题词表中所规定的主题词。一件公文的主题词至少用两个,一般不超过七个。例如,《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通知》这一公文,主题词就有“企业”、“经营”、“效益”、“通知”四个。从这里也可归纳出,主题词必须正确无误地反映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要有层次性,并且不要与标题混同。

15.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名称应写在“主题词”后公文尾部的两条等长平行细实线内。

16.印发机关和时间

印发机关为发文机关的办公部门;印发时间,一般为印刷时间,放在抄送机关细实线下。

以上的公文格式要素在一份公文中要根据规定,合理安排,以示公文的严肃性。随着办公自动化的逐步实现,格式要素和编排更为严格规范,同时还将新增一些格式构成要素。

四、几种常用的商务公文

(一)请示

请示是下级向上级请求决断、指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1.请示的特点

针对性。只有本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重要决定、重要决策、人事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才可用“请示”行文。请示上级给予指示、决断或答复、批准。因而"请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呈批性。请示是有针对性的上行文,上级领导对于呈报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给予明确的"批复"回文。

单一性。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受文领导,即使需要同时呈送其他领导,也只能用抄送形式。

时效性。请示是针对本单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求得上级单位指示、批准的公文,如能及时发出,就会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2.请示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以下三种:

(1)请求指示性请示。

(2)请求批准性请示。

(3)请求批转性请示。

3.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如下:

(1)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书写方式:一种是有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组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的请示》。

受文领导。每份请示只能写一个受文领导,不能多头请示。

(2) 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语构成。

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理由。

主题:主要说明请示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

结语:另起一段,其习惯用语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以上请示,呈请核准”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予以执行”。

(3)尾部。其主要结构为落款与成文时间两部分。

4.请示应注意的问题

(1) 一文一事的原则。

(2)材料真实,不要为得到领导批准而虚构情况。

(3)理由充分,请示事项明确。

(4) 语气平实、恳切,以引起上级的重视。

(二)报告

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

“报告”是陈述性文体,写作时要以真实材料为主要内容,以概括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报告”是行政公文中的上行文种,撰写“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上级掌握本单位的情况,了解本单位的工作状况及要求,使上级领导能及时给予支持,为上级机关处理问题,布置工作或作出某一决策提供依据。

“下情上达”是制发报告的目的,所以报告的内容要求以摆事实为主,要客观的反映具体情况,不要过多的采用议论和说明,表达方式以概括为主,语气要委婉、谦和、不宜用指令性语言。

1.报告的特点

报告的目的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建议、答复等,它不直接请求上级机关正面回答报告中的问题,所以不带请示事项,这是它与请示的重要区别之一。

报告中一般不提建议或意见。如果确实需要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部门贯彻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可建议上级机关批转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报告一经批准,便作为批转文件的附件下发,其权威性依赖或附属于批转机关。

报告在内容上不像"请示"那样有"一文一事"的要求,它可在一件公文中综合报告几件事情,层次结构比较复杂。

报告广泛使用于下级向上级反馈信息,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向上级及时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也是下级机关必须履行的一项工作制度。

2.报告的种类

报告从种类与内容上分主要有:汇报性报告、答复性报告、呈报性报告、例行工作报告。

3.报告的写法

报告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受文领导、正文、落款、成文时间组成,下面介绍几种报告的写法

(1) 汇报性报告。主要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一般分为两类:

综合报告。这种报告是本单位工作到一定的阶段,就工作的全面情况向上级写的汇报性报告。其内容大体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成绩或问题,经验或教训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这种报告的特点全面、概括、精练。

专题报告。这种报告是针对某项工作中的某个问题,向上级所写的汇报性报告。

(2) 答复性报告。这种报告是针对上级或管理层所提出的问题或某些要求而写出的报告。这种报告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涉及询问以外的问题或情况。

(3)呈报性报告。主要用于下级向上级报送文件、物件随文呈报的一种报告。一般是一两句话说明报送文件或物件的根据或目的以及与文件、物件相关的事宜。

(4)例行工作报告。例行工作报告是下级向上级,因工作需要定期向上级所写的报告。如,财务报告、费用支出报告等。

(三)公告

公告是用于对企业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的公文。

1.公告的写法

公告是一种严肃、庄重的公文,它内容较为单一,篇幅较短,表达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

(1)标题。公告标题有三种:一种是完全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二是发文机关和文种以上两项,多用于政府机关;有的只有文种,如《公告》,标题之下,有时可依公告单独编号。

(2)正文。正文一般由主旨与说明构成。主旨单独成段,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出此公告的主题内容。说明写出公告依据、公告事项。结尾一般用“特此公告”作为结语。

(3)落款及日期。公告日期有的标注在标题下方,也可以注在公告结尾处。重要的公告落款处除注明发文单位外,还应标明发文地点。

(四)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的纪实性公文。它用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工作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通过记载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成果、会议议定事项,综合概括反映会议精神,以便使与会者统一认识,会后全面如实的进行传达组织开展工作的依据。同时"会议纪要"是可以多向行文,具有上报、下达以及同级单位进行交流的作用。

1.会议纪要的写法

会议纪要一般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如下:

(1)首部。这部分的主要项目是标题。有的会议纪要的首部还有成文时间等项目内容。会议纪要的标题通常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的。如《*****公司******会议纪要》。

(2) 正文。会议纪要正文结构由前言、主体两部分组成。

前言。首先概括交代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要议程、参加人员、会议形式以及会议主要的成果。

主体。它是会议机要的核心内容,主要记载会议情况和会议结果,写作时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把会议的基本精神,特别是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准确的表达清楚。对于会议上有争议的问题和不同意见,必须如实予以反映。

(3) 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五)电子公文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公文通过E-mail的方式批阅使传统的办公模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但现在国内缺少实现网上公文批阅的软件,文件容易被拷贝、篡改,企业的办公方式还无法真正实现无纸化。

1.电子公文的写法

电子公文主要由主题、事项或附件落款组成。

(1) 收件单位/人

(2)抄送单位/人

(3)主题。相当与公文的标题,如《关于***请示》、《关于****报告》。

(4)事项。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发文目的,事项等(与日常公文协作方法一致),若提供相关文件或报告等,可以附件方式发送(注明)。

(5)落款。署名及成文时间

递交程序以递交直属领导为宜。

【小贴士】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1.文种使用不当

有的公文作者不了解或不会正确运用确切的文种,以致长期只使用通知、决定等二三个公文,其余文种一概不用;有的公告、通告、通报分不清,望文生义去应用;有的不知公文中报告与请示是两种不同的文种,经常混淆不清,使用时张冠李戴或干脆写成“请示报告”;有的不知有命令(令)、批示函、会议纪要等公文,遇到该使用这些公文的场合则都用通知等公文去代替。

2.格式不规范

公文格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1)公文文头不规范;(2)标题冗长、混乱、残缺不全;(3)主送机关排列混乱;(4)结构层次序数混乱;(5)附件不符;(6)主送、抄送单位不正确。

3.行文规则混乱

越级行文;多头行文;请示一文多事;党政不分。

4.提法不当

有的公文提出一些未经仔细推敲的方针、口号、任务,而这些方针、口号、任务又往往与党和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工作方针相违背,从而造成一定的混乱。

5.名称表述混乱

公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等名称表述混乱主要有:一是同一名词在一篇公文中数次出现时表述不一致。二是排名次序混乱。三是随意用简称。

6.时间表述含糊

用时间代名词而不用具体日期;年份随意省略;年份不使用公元纪年。

7.数字使用不统一

公文使用数字概念模糊,书写形式杂乱和不准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数字概念不清楚;数字概念不准确;数字书写形式不统一。

第6篇:公文写作基本知识二

一、文章主题的内涵及其确立1主题是一种"观念",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由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飞跃"的产物。

2主题实际上是一种思想认识,正确的主题只能从实践中来。

3源于生活实践的具体材料包括反映自身体验的和他人间接经验的两大部分。

4机关应用文体在动笔之前接受的领导"授意",这种现象并不违背材料先行的原则,原因有二:一是采用文体的写作是一个群体活动过程,领导者的"授意"常常在自己或他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二是领导者的授意之"意"并不总是文章的主题。

七、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基本职能,其特点有四:1全面真实,没有虚构。

2要素全面,选材典型。

3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4语言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八、记叙文的一般结构模式1开头--事件或行为、情感的发端。

2主体--事件或行为、情感的发展。

3结尾--事件或行为、情感的结果与启迪。

九、记叙文件写作要求1要体现记叙文的特点。即在全面真实,要素全面、选材典型以及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运用方面抓住特色。

2尊重记叙文体系内各具体文体的写作规律,注意发挥其各自特色,不可强求一律。

十、议论文的特点议论文体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确定某种观点的正确与谬误,肯定或否定某种主张。其特点有六:1直接表露作者的思想观点。

2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说明、叙述。

3内容重在说理,坚持摆事实,以理服人。

4其构成要素包话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三个方面。

5逻辑性强。

6语言准确周严,简炼犀利。

十一、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模式1开头--引论。

2主体--本论。

3结尾--结论。

二、议论写作要求1论点必须正确、鲜明、集中;论据必须真实、有说服力,容易引起关注;论证须得法。

2结构要完整、明晰;要有头有尾、前后呼应;有条理、讲究过渡配合。

3要有激情,给人以强烈染力。

4语言准确、严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5遵循议论中各类具体文体的特殊写作规律。

三、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样式。其特点有四:1解说性强。

2具有知识性、信息性。

3客观性强。

4语言重通俗、简明、平实。

四、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模式。1开头--概说。

2主体--分说。

3结尾--总说。

五、说明文写作要求1内容要准确、正确,态度要客观。

2抓住本质特征,突出重点。

3条理要清楚。

4文字简洁明了

5内容有的放矢。_免费的

公文写作基本知识二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7篇:二单元写作实践

作文指导课教案

享受文学的阳光雨露

-----学写读后感

教学内容分析:

随着学习的深入,同学们读到的优秀作品日益增多。这些作品都能给与我们深远的影响,他们或坚韧我们的意志,或提高我们的修养,或陶冶我们的情操,或修正我们的人生态度。我们有必要把自己读书的感受和体验写下来与别人共享,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写读后感。时值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教育局安排了读书活动,恰好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实践的内容是学写读后感,所以安排本课时学习,希望借此培养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时应该学过读后感的写法,不过说起来可能只是一个较笼统的、概括性的认识。让学生具体的讲出读后感的写法,恐怕尚不可能,所以有必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形成清晰的认识,掌握这一文体的基本写法,从而应用于写作实践。

设计理念思路: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理念,让学生通过读范文探究出读后感写作的基本框架,进而通过交流调整和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最后达到系统性的清晰的认识。通过当堂训练反馈学习的情况,查漏补缺。作业训练希望起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记住读后感的四字基本写法。

2、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3、在读书作文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具准备:

1、多媒体。

2、范文材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读名言: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缺乏分析判断的人,可以研习行而上学。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改善。

----《论读书》培根

2、读完这几句话,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3、提问后小结:

是的,好书可以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影响,有一些文章、有一些书甚至可以震撼我们的灵魂,那令我们感受最深的一点可能还会改变我们的人生。将这些深切的感受写下来就是“读后感”。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二、认定学习目标:

1、大屏幕出示。

2、齐读认定。

三、自主学习:

要求在五分钟内默读完两篇范文,并思考这两篇读后感在构思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四、合作探究:

给两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小组内形成共识。

五、展示交流:

小组代表发表意见,老师精讲点拨,师生形成共识。

六、整合拓展:

1、老师给与规范性整理,给与详细解释,并提示应注意的问题,大屏幕出示,生齐读,形成系统性认识。

2、拓展认知:

读后感的基本写法是这样,那观后感,听后感呢?

3、再次浏览范文,加深自己的认识,一分钟。

七、当堂训练:

1、一组同学读《藤野先生》,二组同学读《再塑生命的人》,三组同学读《有月亮的晚上》,四组同学读《送东阳马生序》,五组同学读《王蓝田性急》,六组同学读《我的叔叔于勒》,七组同学读《名人传》,八组九组同学读《我的信念》,写一篇读后感,拟出题目,列出较为详细的写作提纲即可。时间五分钟。

2、小组交流,选出组内认为最好的一份可共同修改后准备展示交流。时间两分钟。

3、展示。

八、反思小结:

谈一谈你这一节课有什么收获?举手自由发言。

九、作业:(三个题目选择其中任意一个)

1、选一篇你钟爱的文学作品写一篇读后感

2、你最喜欢哪位作家?他的哪部作品打动了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以我喜欢的一位作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3、有没有一部小说对你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请针对这部作品写一篇读后感。

例文赏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今天,我终于阅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海伦·凯勒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书中介绍了美国盲童女学者、教育家海伦·凯勒一生的事迹。海伦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可海伦并没有向命运的不公正待遇所屈服,她回报世界的是博大无私的爱心。在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习手语与人沟通,渐渐开启了走向世界的窗口。求知欲旺盛的她,战胜了身体残缺的困难,坚韧不拔地努力着。为了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她学习多种语言文字;为了能够更直接的与人沟通,他克服了听力障碍学习说话。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并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从此以后,她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之中,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人民及高等院校的赞扬和嘉奖,一生中拥有无数的鲜花和掌声。

一个盲聋人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确令人称奇。如果海伦屈服于不幸的命运,那她将成为一条可怜而又愚昧无知的寄生虫。可是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成为一个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人。

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它让人们受到极大的鼓舞,使那些虚度年华的人悔恨不已。我读了这本书,常常问自己:海伦光辉的一生,给予那些残疾人生活的勇气和力量,难道对于我们这些健康人就没有一点启示吗?不,不是的。记得海伦曾经提过这样的问题: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将要失明,那么,你今天要看看什么?这使我们感到:我们这些健康人,不能迟疑,不能虚度年华,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珍惜这幸福的生活。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今说过:“19实际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如果说,拿破仑是战场上的胜利者,是叱咤法国大地的乱世枭雄。那么,海伦·凯勒则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运低头、立志驱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我看完此书,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尝试过,才会懂得自己该选择什么;只有奋斗过,才会知道自己该放弃什么。比别人多一点努力,你就会多一份成绩;比别人多一点志气,你就会多一份出息;比别人多一点坚持,你就会夺取胜利;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这些日子,我常常深思一个问题:人的一生应当如何度过?人生的价值何在?我觉得海伦凯勒那不屈不挠的一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答复,她生活的道路就是我们应该走的路。

第8篇:拟人作文写作二

台灯与蜡烛

台灯看自己比蜡烛好看,就瞧不起他。

蜡烛说:“台灯你别太骄傲了,你有长处,也有短处呀!”台灯满不在乎的说:“怎么了,我虽然有短处,但也比你强!!”蜡烛说:“其实我和你一样,我们的功能一样……”“你别说了,”台灯打断了他的话,“怎么样我也比你强!!!” 一天夜里,停电了,台灯失去了他的光芒,主人拿出了那只蜡烛,点燃了他,那光照在台灯上,等主人走后,台灯轻轻问蜡烛:“蜡烛,难道你不难受?”蜡烛身上“汗流浃背”,已没有多大的力气了,回答到:“难受,不过我的心里非常快乐,能为人们服务是件好事。”台灯明白了,心里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好好为人民服务。

白菊花的宿命

早上五点钟起床到江边散步。晨的气息是那么地美好,我喜欢在宁静中行走。这时候,我的思绪是自由的。只是满眼望着平静的江面,偶尔低头看看脚下的小石子。四周静悄悄,我便坐在岸上,思绪像插上了翅膀,飘飘飘,飞飞飞,漫游着…… 等到坐得觉得有些麻了,就起来继续向前走。忽而看到一片小小的花丛,那是白菊花的世界。我很惊奇地望着她们,娇小的身体,奇艳的面容。我向折下来一支,于是便再一次向花海巡视,有一朵在中间,长得最高,最为艳丽,我伸出手,可是却又忽然想起了什么,罢了,还是不选她了吧。她让我想起了一些东西,令人忧伤。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一个青年男子从这里路过,他看了看这些花,便毫不犹豫地把那个长得最高,开得最美的白菊花连根拔掉了。在手掌上玩了一会儿,就撇了。 我跑过去捡其了那朵白菊花。她已经被糟蹋得,揉搓得不成样子。花瓣碎了,花蕊也有些散了,根也断了。我把她捧在掌心里,一点一点地轻轻把她的花瓣抚平,再慢慢挪动她的花盘,让它们合在一起。我捧着她,很久很久。

为什么?为什么她会变成这个样子?这不禁让我想起她曾经的风姿与美貌。而现在,她连生命都没有了。白菊花,这就是你的宿命吗?是不是你的太美丽,你的太娇艳,反而造成了你悲惨的命运?难道太美丽,太娇艳是一种错吗?你支离破碎的身躯让我想起了很多和你一样命运的女子,西施,昭君,杨玉环……还有无数个甚至比你还悲惨的女子。美丽的红颜,在美丽的背后是隐隐的注定的悲哀。 那个青年男子并不是真正地喜欢那朵花,而只是爱她一时的美丽,一旦她被他拔起,叶子枯萎,便再没有价值了。

在人的心中,应多一份博爱吧。

冬日物语

冬天是个美妙的季节。他告诉人们,万物即将复苏,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冬日的美,在于一片安静。雪,给万物一床暖暖的棉被,告诉他们,好好休息,等春天来把你们唤醒。孩子们爱冬天,因为冬天迎来了他们的新年;孩子们爱冬天,因为这白茫茫的一切,是一片快乐的家园。

冬天,虽然寒冷,但美丽的雪花会给人们带来一片片温暖,带来一句句祝福。

雪花,是洁白的,它虽然单调,却让人感到格外的美丽。他停歇在树上,草地上,池塘上……顿时,这份美已经笼罩了大地,滋润了一切。冬天,不需要装扮,不需要描写,它只想让所有人记住它的美。

啊!洁白的冬天,美丽的冬天,诗情画意的冬天,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份美!

诗词背诵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写作训练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万事万物皆有自己的心情语言(物语),请以《

物语》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使用拟人修辞方法,字迹工整,二年级150字以上,三年级200字以上,五年级350字以上。

第9篇:小说写作技巧二十

在有些情形下,在整个交流中进行分析也是可能的。你越是把更多的分析放在交流中而不阻碍行动,就越可以少在场面结束时的第五步骤里展示它,也就越能迅速而无间断地进到下一个场面。在交流中进行分析也会使交流本身更为可信,因为它常常可以说明一言一行或表情变化的动机。如果没有它,读者接受这些时就不会很轻松。在一瞬即逝的时间里,他就把握不住暗示的线索。

创造对于现实的暗示的重要性不能被过分地加以强调。技巧的熟练既包括这种能力,也包括观察和安排题材的能力。一切都有赖于要能创造出读者会同情的角色;为了能对角色的斗争感兴趣,读者必须了解那个角色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叙述目的对他的重要性。作为一种抽象的趣味,读者也许对角色的目的本身并不感兴趣,但他却会热切地希望某个角色能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对角色去争取的东西他也许并不感兴趣,但由于同情角色,他就衷心希望角色能赢得它。一个角色为了获取情报而遭到失败不会使他感到恐惧和沮丧,但看到角色努力的结局是“身陷逆境”时,他会觉得十分遗憾。

被编辑退回的小说,更多地是因为其中的人物面目模糊不清,而不是由于构思不好。作者本不该寄出它们。绝大多数小说之所以被拒绝,是因为从中读者有能发现任何使他感兴趣。编辑通常是知道读者的愿望的。几乎无一例外,他们都希望能有这样的人物——他们能同情他,并成为他的同党。

在对《杰克波尔顿551》这篇小说的分析里,我已向你展示了怎样从一系列事件中构成一篇完成式小说。从这一分析里你得知,所有小说,不管其起点是什么,最后都可以被归结为你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一个实在的角色加以形象化。他可以是由几个人合成的,也可以如我们上面所分析的那样,是一种性格特征的延伸。除非你意识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哪怕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并具有把他如实展现给读者的技巧,你的小说就不会是真实的。

在为小说角色选择性格特征时,你要注意使这些性格特征前后一致。例如,虽然通过合理的渐次变化几乎可以使任何东西在读者看来都是合情合理的,你也不要让一个人物又是自私又是无私的;因为这样的性格特征很难在一个人物的身上显得和谐一致。认真研究最后这一讲对于完全领会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而回顾课程其它讲也会给你的研究以很大的帮助。这样的阅读和研究能使你确信,所有小说的基础都在于人物。你可以先是觉察到了一个场面,也就是你希望证实,就象我在《杰克波尔顿551》中所希望证实的那样,一个人尽管有了坏名声,仍然可以在军队里爬上去。但你必须很快从一般转向具体,并找到一个人物形象来说明你的主题。你也许先是从一个情境着手,可是显而易见,一旦你要这样做,就必须有一个人物,通过他对某种条件的反应,才能形成这个情境。你也可以从一场十分有趣的冲突开始,但是在它第五步骤里,这场冲突又要形成一个危局,这个危局如果不是一种情境,也必须是一个最后的行动,或是一个情境的阻碍的或促进的转折点;这样,你又回到了这个必要性上来——要描写一个人物在面对着一种情境。至于这种情境是完成式的还是决定式的,那就是你自己选择的问题了。

于是,人物刻画加结构就形成了一篇短篇小说。人物刻画一般是通过描述单元,结构则来自第五步骤。

最后提几句忠告是有必要的。人物刻画与构思是携手共进的。人物刻画没什么可怕的,它不过是在行动中表现性格特征。对于构思所要说的只是,一个叙述问题(也就是主要情境)或是由一系列交流引起的,或者它是一系列交流的开端。它必须在冲突中得到发展,这些冲突在完成式小说的主体部分保持了读者的兴趣。当你以主要情境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中心问题后,你的任务就是提出小说里冲突的悬念。你又一次看到了有必要把小说看成是一些场面。决定式小说是一种例外,其中的发展是向后的,而不是向前的;这里,至关重要的还是把小说看成是一些场面。

始终牢记,小说是否有趣要看它是否包含有趣的冲突。小说的头

一、两个场面通常被用来播下以后场面里冲突的种子。不准备使用的种子就不要播下,能够省去的信息就不要给读者。不要写朋友之间的场面,要写敌人之间的场面,或者虽是朋友,但当时他们各自的目的却暂时使他们成了敌手。记住,一般来说没有所谓的爱情小说。通常你要写的是这样一篇小说,其中有着有关爱情的趣味,有着爱情事件中的情敌,他们将展开冲突。甲想得到乙,丙也是如此;乙就是两个人争求的事物。偶尔也有这种类型的小说,其趣味在于两个实际上相爱的人之间的误解。最后,不要忘记,说明性材料是写作中最乏味的部分。不要试图把它强加给读者,除非是通过有趣的性格刻画和冲突来表现它。也就是说,如果你有许多话要讲,那就找两个人来抬这副重担。

上一篇:优秀公务员先进事迹下一篇:学生评语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