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访谈节目观后感

2022-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视访谈节目观后感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形态研究

一、电视新闻访谈形态的概念界定

电视新闻访谈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文字等为传播符号,围绕新闻事件、事态进行单篇访谈式深度报道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在欧美电视发达国家,电视新闻访谈是运用最广泛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之一。著名新闻主持人几乎个个都是一对一访谈的能手。各台还推出了不少以主持人名字为名称的新闻访谈节目,譬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985年创办的名牌栏目《拉里·金直播》(Larry King Live)和Harpo公司1986年9月8日开始制作并在全美各电视台播放的辛迪加电视节目《奥普拉·温弗瑞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

《拉里·金直播》是美国最著名的夜间电视新闻脱口秀,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节目中,带着黑框眼镜,身着衬衫和吊带裤的主持人拉里·金或者邀请一位名人进行访谈,或者邀请几位专家、新闻人物围绕一个新闻话题展开现场讨论。这档节目被称为“可能是邀请过最多名人嘉宾的脱口秀”,这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卡特、克林顿、老布什,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俄罗斯总统普京等。

《奥普拉·温弗瑞秀》则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日间电视新闻脱口秀,也是全美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中的翘楚,一直保持着收视率最高的地位。其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被视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主持人。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奥普拉·温弗瑞秀》从早期的八卦类脱口秀成功转型为内容积极正面的励志类访谈,在美国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中颇具影响力。现在的《奥普拉·温弗瑞秀》题材多样,包括人物访谈、心理解析、专题讨论、健康指南等。

电视新闻访谈虽然本质上是人际间私下谈话通过电视技术的放大,但又不是人际间私下谈话的完全照搬:其一,电视新闻访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是半小时到一个小时,而一般的人际间私下谈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其二,每次的电视新闻访谈一般有一个主题,参与者都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谈话,陈述事实或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人际间私下谈话则可有多个主题或无主题;其三,电视新闻访谈常常有主持人把握访谈的进展,人际间私下谈话则往往随心所欲一些,没有一定的谈话轨道。

电视新闻访谈与一般的含有访谈元素的电视新闻节目亦有所不同,只有那些以访谈为主要元素的电视新闻节目才可以视为电视新闻访谈。而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演进轨迹来看,电视新闻访谈实际上是对电视新闻评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电视新闻访谈对电视新闻评论的继承

首先,电视新闻访谈继承了电视新闻评论所包含的三类信息:一为事实性信息,常作为引发或佐证论点的依据;二为意见性信息,常作为论点的组成部分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三为情感性信息,常作为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的粘合剂或发酵素。

其次,电视新闻访谈像电视新闻评论一样,或多或少要经历一个展现或再现事实、意见、情感的过程:既有事实性信息的客观陈述,也有意见性信息的主观表达,还有情感性信息的自然流露等。

(二)电视新闻访谈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首先,电视新闻访谈加重了电视新闻评论的意见性信息部分。电视新闻访谈对于事件、事态进程,更多的是再现而不是展现,事实性信息相对电视新闻评论来说较少;意见性信息和情感性信息则相应成了电视新闻访谈的主体部分。

其次,电视新闻访谈的意见性信息更多地来自于群众意见,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电视新闻评论意见性信息发出者的范围。

其三,电视新闻访谈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主持人的个性化。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多半是正襟危坐于演播室中,一脸严肃地给新闻加上评论,而电视新闻访谈的主持人更多的是与访谈对象平等交流,其语言、表情、情感、性格,更让人觉得实实在在,有血有肉,充满个性。

二、电视新闻访谈形态的分类方法

按照不同的元素角度,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形态的分类方法亦有所不同:

(一)按照话题特征分类

按照话题特征,电视新闻访谈可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子形态:

1.信息类新闻访谈

信息类新闻访谈的话题带有鲜明的新闻性,话题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社会热点、公共事务等都可以作为谈资。嘉宾多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新闻当事人,他们往往能够发布第一手的大信息量的且具有导向性的见解,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这类节目的特点是具有权威性、准确性、贴近性。访谈多在演播室进行,主要由主持人与嘉宾交谈,有时有现场观众参与交流。

2.民生类新闻访谈

民生类新闻访谈的话题涉及社会公众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既有社会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亦有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调适;既有不同生活状态的展示,亦有新旧伦理道德观念的碰撞。访谈基本上在演播室进行,现场观众是不可或缺的结构元素,访谈氛围比较轻松。其特点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参与性强。

3.娱乐类新闻访谈

娱乐类新闻访谈以愉悦身心、休闲逗乐为主要目的,以访谈为载体,加入较多的娱乐元素,充分展现话语的幽默,达到娱乐的效果。其嘉宾主要为演艺圈明星和体育界明星,主持人大都与他们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就是圈内人,观众主要是年轻人。这类节目的定位不易把握,稍有不甚就会被真正的娱乐节目取而代之。

4.对象类新闻访谈

对象类新闻访谈是针对特定的观众群众或某一类社会内容而专门开设的新闻访谈。其特点是对象性强,话题专一,有品位,有内涵。随着频道专业化和市场小众化趋势的强化,对象类新闻访谈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二)按照叙事方式分类

按照叙事方式,电视新闻访谈可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子形态:

1.聊天式新闻访谈

聊天式新闻访谈的主持人根据新闻话题的需要,邀请具有不同社会身份和职业特点的嘉宾到演播现场交流。其特点是:嘉宾代表面广,可以真诚沟通,各抒己见;气氛宽松、亲切、自然,娓娓如道家常,一般不会形成激烈的言语冲突与思想交锋。这种形态适用于谈论公众普遍关注又无重大分歧,经过深入交流探讨可能达成共识的新闻话题。

2.访问式新闻访谈

访问式新闻访谈类似于新闻采访,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交流,不同之处是主持人也要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亮出来参加探讨,而不仅仅是提问和倾听,否则就成了采访记者。嘉宾人数不多,常常只有一位,往往是基本领域的专家、权威或新闻当事人,访谈的话题也相对严肃,能反映一定的品位和内涵。访问式新闻访谈有时也采用聊天的形式,但与聊天式新闻访谈仍然有细微的差别:总体来看,访问式新闻访谈多数情况下为两人对谈,聊天式新闻访谈人数可多可少;访问式新闻访谈的话题和角度往往经过精心选择,甚至比较专业,聊天式新闻访谈的话题和角度比较家常,气氛更轻松,话题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

3.论辩式新闻访谈

论辩式新闻访谈讨论各方的观点有重大分歧,在现场展开言语交锋,主持人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引导他们充分陈述。其特点是紧张、激烈,适用于谈论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潮,以及人际关系、民事纠纷等。由于矛盾冲突具有张力,现场富于戏剧性,比较耐看。

4.综合式新闻访谈

综合式新闻访谈充分运用电视视听元素,利用外景录像、三维动画、宣传片花等丰富的电视节目元素,并吸取文艺、游戏、竞技等娱乐元素,使新闻访谈立体化,增强可视性。其特点是活泼、谐趣,适用于谈论轻松的生活和情感话题。

(三)按照叙事主线分类

按照叙事主线,电视新闻访谈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子形态:

1.话题类新闻访谈

话题类新闻访谈以新闻话题为核心,离开话题就无法展开访谈。话题类新闻谈话一般又分为单一话题类新闻谈话和复合话题类新闻谈话两种:前者以一个新闻话题来结构节目;后者以多个话题来结构节目。

2.人物类新闻访谈

人物类新闻访谈以新闻人物为主体,以新闻人物作为展开话题的主要线索。这里的新闻人物是指参与到节目中的嘉宾,他们身上具有某种性质的典型性。这些内容是被公众所关注和关心的,对电视传媒而言具有新闻价值。人物类新闻访谈的关键在于对新闻人物特点的把握,只有抓住了新闻人物特点,节目才有特色。

(四)按照结构方式分类

按照结构方式,电视新闻访谈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子形态:

1.群言式新闻访谈

群言式新闻访谈是有现场观众参与,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构成的三结合式的大场面新闻访谈,一般作为一个完整的节目播出,譬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对话》等。这种形态的出现,与节目定位的普遍性原则与争取高收视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2.对话式新闻访谈

对话式新闻访谈是主持人与嘉宾面对面交流的新闻访谈。 对话式新闻谈话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节目播出,譬如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面对面》和《高端访问》、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也可以在新闻杂志节目中作为一个板块播出,如《东方时空》中的《东方之子》。

群言式新闻访谈与对话式电视新闻访谈具有许多共性,譬如都是以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都具备立体化、全息化的传播优势等,但两者在传播取向、现场氛围、主持人角色定位等方面又有所不同:

一是传播取向不同。群言式新闻访谈的传播取向主要是让观众记住话题和观点;而对话式新闻访谈的传播取向则往往是让观众记住有故事、有个性的新闻人物。

二是传播氛围不同。群言式新闻访谈的访谈氛围力求开放,场上的气氛越活跃越兴奋越好,主持人会调动起场上观众的说话热情,或是鼓励观众通过网络向场上的嘉宾提问;而对话式新闻访谈则往往着力营造一个安静而封闭的空间,以便于嘉宾敞开心扉。

三是主持人作用不同。群言式新闻访谈的主持人主要是一个穿针引线者、话场控制者、气氛调节者;而对话式新闻访谈的主持人更像是一个调查者、挖掘者、印证者。

三、电视新闻访谈形态的差异元素

根据传播学的一般理论,传播包括三个基本元素:传播内容、传播者、接收者、传播环境。对于电视新闻访谈而言,其差异元素相应地包括访谈话题、访谈者、访谈演播室三大元素。

(一)访谈话题

访谈话题即电视新闻访谈选题,对一期节目来说,选择一个好的访谈话题就意味着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因此,要根据节目的定位,选择既可以激发访谈者的积极性,又能调动观众兴趣的访谈话题。

1.新闻话题应有意义

在当代信息社会,人们对新闻资讯的追求仍是电视传媒首要考虑的问题。每当新闻事件、事态发生时,人们首先需要了解事件、事态的真相,弄清其来龙去脉,对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舆论进行归纳分析;其次,还希望听到各方面的相关说法,对事件、事态做出详尽的分析与判断。电视新闻访谈要选择这些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事态作为新闻话题。

2.新闻话题应有意味

新闻话题应该能够引起观众普遍的兴趣。那些个别的或者偶然的新闻事件、事态通常不应该成为访谈的话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有意味的话题十分丰富,但只有那些对多数人的生活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影响的事件、事态,才有可能成为访谈的新闻话题。譬如《新闻会客厅》播出的《新交规:生命权与路权的交锋》、《我帮孩子戒网瘾》、《消费者尊严的边界》、《温州皮鞋何罪之有?》等节目中的新闻话题,即是热点和焦点,又与民生息息相关,这就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

3.新闻话题应有思辨性

新闻话题应该是多元思维后的结果,一旦失去了多元性,节目的存在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一定要能够讨论起来,有话说,而且围绕这一话题能够产生出不同的观点,而且在具体讨论的时候一定不能搞一言堂。如《对话》播出的《感受吴敬链》,就针对吴敬链对中国股市的抨击、经济学家集体反击、股市剧烈动荡等展开热烈的交锋,使整个节目不仅好看,而且耐看,一时间《对话》也成为中国舆论聚焦的中心。

4.新闻话题应有前瞻性

一个新闻事件、事态之所以要讨论,是因为人们对其认识还不够充分,希望了解其可能的发展走向。

(二)访谈者

电视新闻访谈的访谈元素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子元素:

1.主持人

节目主持人是在电子传媒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传媒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能动地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 对于电视新闻访谈而言,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元素,“主持人若不得力,节目的档次、品位就会被拖下来;反过来,主持人得力,就有助于提高节目的档次和品位” 。许多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是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譬如《一丹话题》、《小崔说事》、《小崔会客》等。在节目里,主持人的名字反复多次出现,以强化其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因为主持人实际上是节目的商标,主持人的风格往往就是一个新闻访谈节目的独特品格。

电视新闻访谈的主持人承担着四种角色:首先是采访者,要通过采访打开嘉宾和现场观众的话匣子,使访谈有目的、有计划地顺序进行;其次是谈话者,要在做好采访提问的情况下,积极参与新闻话题的讨论;第三是组织者,要主导节目和引导话题,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第四是传播者,要起到作为节目乃至传媒品牌形象代表的作用。

在实际的操作中,采访者、谈话者、组织者、传播者是四位一体的。这种角色如何才能充分地协调好和使用好,而且没有痕迹,平稳流畅地转换,对电视新闻访谈的主持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有影响的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大都是国内外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有内涵、有人缘、有特点、有口才”的名牌主持人。而优秀的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除上述特点外,还应具备以下素养:

首先,要客观,控制个人情绪。避免狭隘社会观念对情绪的影响,避免日常生活中特殊经历对情绪的影响,避免节目进行时突发事件、事态对情绪的影响。

其次,要严谨,保证用词准确。由于新闻话题的敏感性,主持人一旦发生了口误,很有可能就是无可挽回的,甚至被观众视为缺乏基本的常识和起码的素养。

第三,要恰当,把握访谈分寸。保持一个既严肃又活泼、既平实又真诚、既亲近又礼貌的访谈分寸,对于每一位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来说,都是必须遵循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访谈对象的心情,更涉及到新闻的公正和严肃。

2.嘉宾

在电视新闻访谈中,嘉宾往往是争夺观众眼球的焦点人物。嘉宾可分为来到演播室现场的嘉宾和演播室现场连线电子屏幕上的嘉宾两类,他们的地位举足轻重,是节目的主要谈话者。从受传双方的关系来说,在录制现场人际传播的情境中,嘉宾既是传者,又是受者;而针对场外观众,嘉宾与主持人一样是传者。如果说,主持人的作用主要是交代和引导新闻话题,那么新闻话题的展开、深入、升华则主要是由嘉宾完成的。

作为主要谈话者,嘉宾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电视新闻访谈的质量,因此,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嘉宾是否有谈资,即对某一具体新闻话题是否掌握有大量的资料,并对该新闻话题具有权威性发言权;二是嘉宾是否有谈品,即在节目中能否顾及主持人和其他访谈对象,而不是一味地表现个人,搞话语霸权;三是嘉宾是否有谈技,即是否具有一定的口才和辩才,包括说得是否有逻辑、有道理,语言表达是否简练、清晰,甚至具有幽默感。此外,如果不只一位现场嘉宾,那么,根据节目收视特点的需要,选择的嘉宾不能都是持有相同或相近观点的人,必须能够代表几种主要观点。这样在访谈过程中才可能对新闻话题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3.现场观众

一些电视新闻访谈中有观众参与,一些则没有。这里参照嘉宾的界定将现场观众也分为来到演播室的现场观众和演播室电子屏幕上的现场观众两类。

观众定位,通俗的说法是节目是做给谁看的,这是电视新闻访谈的基准,既是节目制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归宿点。特别是在节目现场出现的观众,他们更是电视新闻访谈目标观众的代表,是电视机前观众的代言人,更是整体节目的重要结构元素。现场观众不是可有可无的看客和摆设:一方面,现场观众的出现可以增强访谈的现实感,营造现实的访谈氛围;另一方面,现场观众的参与可以起到拾遗补缺、调节气氛和节奏的作用。现场观众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访谈的传播模式,提高了节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使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有助于增强传播效果。

有无现场观众参与,效果是不一样的。不设现场观众就罢,既然设了就应该给他们以比较充分的参与机会。这样既可以丰富访谈的内容和形式,也可以吸引电视机前的观众。有现场观众参与的电视新闻访谈更有可能使节目成为真正的公众论坛。

(三)演播室

电视新闻访谈的演播室大致可分为设置在电视台内部的专业演播室和设置在普通的客厅、书房甚至户外等其他场所的临时演播室两种。演播室场地一般分为主景区和观众区:主景区是主持人与嘉宾访谈的区域,是现场的中心;观众区是现场观众所处的区域。演播室环境的设计要做到形式与内容协调一致:重大的时政话题,演播室宜简洁明朗;深刻的经济话题,演播室宜朴实大方;轻松的社会话题,演播室宜动感活泼。

演播室元素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子元素:

1.音乐

有些电视新闻访谈在演播室里面设置一个小型的乐队组合。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情感及心理状态,电视新闻访谈中加入与主题气氛相关的音乐可以很好地调查现场气氛。譬如在《实话实说》中,不时地穿插现场打击乐、电吉他等间奏乐,当台上谈锋正浓时,加入轻缓的音乐,在嘉宾、主持人遭遇尴尬时,加入幽默的轻音乐。

作为节目的一个组成部分,乐队要参与节目整体设计,譬如了解节目的内容结构、嘉宾的个性特征,以便在合适的时机演奏合适的音乐:在情绪酝酿时,进行铺垫;在情绪饱和时,推波助澜;在情绪过后,余音绕梁;在欲言又止时,点染寓意。

需要注意的是,电视新闻访谈的音乐,只是一个小小的点缀,应该节制,不能肆意地介入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之间的访谈。否则,就有喧宾夺主的矫情之嫌。

2.大屏幕

大屏幕的功能不仅在演播室新闻话题行进过程中,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播放与话题相关的新闻短片等影像资料。对于观众而言,也是一个对画面外的空间延伸与拓展,是演播室之外过去时空的塑造,与演播室现在时空的自然出入交错,让演播室观众将有限空间拓展到无限领域,进入广阔的遐想空间。同时,也调节现场的访谈视角。而且单一的演播室空间容易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即使没有播放活动影像,只是一个静止的画面,静静地在演播室当中作为背景,作为演播室舞台美术的元素,也可以在拍摄演播室画面的时候,起到活跃构图的作用。尤其是当镜头放在嘉宾近景的时候,背景有一个大屏幕的静止画面,不仅会增加画面中的兴奋点,而且分割了镜头内的背景空间。有时候,当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镜头无法衔接的时候,单一的大屏幕镜头还能作为空镜转场过渡。

3.道具

电视新闻访谈中的道具包括演播室中的装饰道具、大道具、小道具、随身道具:装饰道具大都悬挂在演播室布景的墙壁上,如镜框、地图等,主要对演播室环境起装饰性作用;大道具体积比较大,搬动起来比较笨重,如桌、椅、凳、沙发、屏风等,日常生活中的家具都属于这一类;小道具体积比较小,移动方便,如花瓶、古玩、台灯、食品、茶杯、模型、电话机、写字板等;随身道具体积更小,可随身携带,如手帕、钢笔、扇子、护身符、单位徽标等。

这些道具都可以成为营造演播室访谈氛围、调动嘉宾谈话情绪的环境元素和辅助元素。譬如,演播室中地图有助于嘉宾给观众形象地讲述曾经行为的情境的危险与复杂,写字板上的题目可以使给嘉宾设置的提问变得更加清晰。

作者:孙宝国

第2篇: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技巧

摘 要 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是否具有足够的采访能力,将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成败。而掌握多种采访技巧,并且能够实现这些技巧的熟练运用,则能够确保节目的采访效果。基于这种认识,文章对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技巧展开了分析,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视访谈类节目;采访;技巧

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综艺节目,电视访谈类节目具有成本低和收益高的特点,获得了较多制片人的喜爱。但是在同类型的节目中,却很少有节目能够脱颖而出。对成功的电视访谈类节目展开分析则可以发现,这些节目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主持人有着较高的采访技巧,能够使节目拥有独特的风格特征。因此,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该类节目的采访技巧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办这类节目。

1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特征

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受众能够耳闻目睹主持人和受访者的互动沟通过程。所以,该类节目更具有真实性、现场性,能够为受众提供大量的信息。作为节目主持人,则需要拥有较强现场意识,不仅要保持举止自然大方,还要追求采访过程真实、自然,不能对受访者进行过多干涉。另外,该类节目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风格,因此节目本身将带有主持人的个性特征。主持人本身所具有的气质、修养,都会对节目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1]。此外,该类节目都是以平等交流的方式进行互动沟通的,主持人需要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受访者,并且在采访过程中加强心态把握,从而与受访者保持融洽沟通。

2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技巧

2.1 营造良好谈话氛围

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想要与受访者实现良好沟通,还要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因为通常的情况下,虽然采访工作都需要进行提前预约,但是主持人与受访者之间通常还是陌生关系,容易导致二者之间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作为优秀的主持人,理应想办法缩短这一距离,才能够为后续采访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主持人还要先与受访者进行彼此了解,从而使对方对自己产生信任。在此基础上,受访者才能够产生持续聊天的欲望,同时也能够避免对主持人的主动提问产生反感。为达成这一目标,主持人需要在谈话的一开始就注意进行良好氛围的营造。比如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主持人可以先与受访者闲聊,从而使对话气氛得到缓和。在采访的过程中,主持人应该将采访当成是一次与朋友的对话,积极探索二者的交集点,从而使双方能够适应这次采访。例如,著名主持人杨澜在采访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时,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您的中国之行马上就要结束了,回去就可以参加女儿的生日Party了”[2]。说这句的目的,就是为了拉近双方距离,从而突破对方的心理保护层。而在这种相对轻松的气氛中,杨澜顺利完成了采访美国政界高官的工作,继而确保了节目的播出质量。

2.2 做好话题的选择

采访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与话题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节目主持人,必须要在采访之前做好访谈话题的选择,才能够从不同角度与受访者进行对话。为此,主持人在采访之前,必须要对于受访者的背景资料进行深入了解,以便了解受访者的爱好和生活经历,并且通过研究对其个性特点和为人处事的方式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主持人才能够完成受访者感兴趣的话题的选择,从而使受访者自然而然的配合主持人。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访谈类节目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想要确保采访的质量,还要抓住重点话题,并舍弃一些不重要的话题。而这些话题不仅应该是受访者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也应该是受众感兴趣的话题[3]。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访谈类节目在话题选择方面过于追求稳妥,以至于忽略了该类节目本身应该具有的真实性和社会关注度,继而导致节目中频繁出现雷同的话题。而如今是多媒体融合的时代,受众对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法选题入胜就意味着受众将遭到严重分流,继而导致节目的播出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

2.3 采取适当提问方式

对于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来讲,其在面对受访者时,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提问方式。在语气上,主持人需要保持平稳,以便进行平等和谐氛围的营造。在提问时,也应该尽量避免提出封闭式的问题,以确保受访者能够在开放的情景中尽情发挥。而在此基础上,受访者才能够放下心理负担,主持人也才可以提出实质性的问题。在进一步提问的过程中,主持人还要注意抓住受访者和受众的兴趣点,从而使采访情节具有振奋或激动人心的作用。例如,著名主持人鲁豫在采访一名未中500万彩票奖的当事人时,对方说道“我有过跳楼的想法”,鲁豫则提出“那后来你跳了吗?”这一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提出显然并非是为了追求答案,而是为了给受众带来出乎意料的感受。节目播出后,这一情节显然给节目带来了一定的幽默效果。除了采取这些提问方式,针对敏感问题,主持人还可以采取榨汁式的提问方式[4]。具体来讲,就是主持人将秉承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进行逐渐深入的提问,并直至受访者能够将话全部说出。对于主持人来讲,想要采取该种提问方法还要做好准备,因为该种提问方式对主持人带来了挑战。例如,著名主持人王志在《新闻调查》这一节目中,常常针对事件提出“你为什会这样看?”“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前面的事你又怎么看”这一连串的问题。采取该种提问方式,能够满足受众刨根问底的精神追求,也能够使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所以能够充实采访内容。

2.4 注意倾听对方想法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制作是以受访者为核心,所以主持人需要注意倾听受访者的真实想法。而主持人认真的倾听受访者的回答,也能够使受访者感到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使其更好的配合采访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受众也可以发现一些主持人在受访者未说话或未说完话时就代替其说话或直接总结,也有一些主持人则直接按照预先设定的问题进行提问,并不关心受访者想要说的话[5]。而这类访谈节目即便较好的完成了话题的选择,但是整个谈话过程也会显得过于生硬,一些受访者的内心真实想法将无法得到展现,从而导致节目失去了真实性。想要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主持人还要注意倾听受访者的真实想法,并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即兴提问,从而使节目更加精彩。例如,鲁豫在采访舞蹈家金星时,谈论金星在手术后如何重回舞台的问题时,一度保持了沉默,以便给对方缓冲时间,并且也为受众思考和交流留下了时间,继而使金星的人格魅力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倾听并非是放任受访者自己回答问题,在倾听过程中还应该与受访者进行互动。比如在倾听受访者说话的过程中,受访者也可能由于情绪激动等问题难以进行完整叙述。此时,主持人还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以帮助受访者能够继续倾述。针对这种特殊情况,主持人还要避免使用尖锐的字眼刺激受访者的情绪,从而减少电视采访对受访者的伤害,并且使受访者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6]。例如,杨澜在采访王楠时说“那时候甚至有媒体已经说,你可以退役了”。通过运用“那时候”这类模糊词,则减少了采访给受访者带来的压力,从而使受访者能够更好的叙述。

2.5 把握谈话过程

在很多电视访谈类节目中,谈话内容实际上会受到一些制约,主持人还要较好的把握谈话过程,才能够确定谈话的目标方向。但是,不同的受访者的语言能力不同,一些受访者可能会因为紧张或不善言谈难以实现顺畅的交流。此时,主持人还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以便围绕主题开展采访工作。想要达成这一目的,主持人还要在恰当时机抛出一些有意义的话语衔接和转换,从而使受访者能够根据特定主题展开话题。比如,主持人可以通过引用资料进行话题的转换,也可以通过顺势总结提出新的话题。想要拥有这种能力,主持人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话语操控能力,还要能够对话语的转换时机进行准确判断,继而完成话题走向的及时掌控。

3 结论

总之,作为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熟练掌握采访技巧才能够拉近自身与受访者及受众的距离,并且能够创造出具有内涵的访谈过程,从而完成节目的高质量制作。因此,相信本文对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技巧展开的研究,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张恋恋.论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艺术[J].新闻传播,2016(5):70-71.

[2]陈姝睿.浅析中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采访艺术[J].神州,2012(32):194-195.

[3]刘云花,黎泉.从电视访谈节目看名记者的采访技巧[J].文教资料,2011(4):76-77.

[4]张娜.访谈类节目的采访技巧[J].新闻窗,2012(6):60.

[5]李秀林.试论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4):36-37.

[6]徐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采访方式及技巧[J].现代视听,2014(12):58-60.

作者:周万鹏

第3篇:电视访谈节目的人际功能分析

【摘 要】电视谈话节目是以电视媒介为传播手段,通过话语形式,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双渠道传递信息,营造荧屏内外面对面人际传播的信息“场”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它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和信息性。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入手,从语气、情态和人称代词三个方面分析电视访谈节目中人际意义的实现情况。

【关键词】电视访谈节目 人际意义

电视访谈节目以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过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它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人际交流的节目形式。《鲁豫有约》是国内非常知名的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以其真诚、幽默、平实的主持风格获得了数以千万观众群体的喜欢。可以说,《鲁豫有约》是电视访谈节目的典范,以它为例分析访谈节目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非常具有代表性。

一 人际功能概述

人际功能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三大元功能之一,指的是“人们使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互动,建立、维持某种关系,并影响他们的行为;使用语言表明他们对事物的看法,诱导或者改变他人的看法、观点。”

Halliday(1994)提出实现人际元功能的词汇语法资源主要是语气、情态和语调。此外,他还提到了其他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包括人称系统、表示态度的修饰语、一些词的内涵意义、骂人话和声音质地的韵律特征等。在对人际意义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Thompson(2000)认为评价也是人际意义的一个方面。Martin (1992)指出人际意义主要由小句、动词短语、名词短语、副词短语、词汇和信息单位等来实现。

在国内,中山大学黄国文教授(2001)把系统功能语法应用在广告语篇的分析中。他(2002)分析了杜牧《清明》一诗的六个英译版本,并认为对人际意义的分析可以帮助判定翻译的准确度。复旦大学的朱永生和严世清(2001)认为人际功能还可以借助称呼语、人称代词以及可以表达讲话者态度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具体词汇来体现。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李战子教授在《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2002)一书中分析讨论了情态、人称、时态、直接引语和评价手段等的人际意义,认为除语气、情态、语调外,还有多种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本文试图从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角度,以《鲁豫有约——双面赵薇》一期为例对电视访谈节目进行分析,从语气、情态和人称三大系统去解析人际功能在访谈节目中的实现。

二 人际功能分析

1.语气

语气有主语和限定成分构成。主语可以是名词、名词短语或小句。限定成分包括用来表示时态和情态的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属于动词短语的一部分。语气表示在某个情景语境中讲话者选择了何种交际角色以及他给听话人设定的角色。

Halliday认为,尽管语言的言语角色千变万化,但它最基本的任务只有两个:给予和求取。在人际交流中,交换物也可以分为两类:物品及服务,信息。由此言语角色和交换物的组合构成了四种主要的言语功能:提供、命令、陈述和提问,如下表:

除“提供”功能没有典型的语气和体现以外,体现“陈述”功能的一般是陈述语气,体现“提问”功能的是疑问语气,体现“命令”功能的是祈使语气。人们在日常的交际过程中,即用陈述句来给予信息,又用疑问句来寻求信息。

访谈节目中以陈述句占主要地位,其次是疑问句,很少使用祈使句。以下是对《鲁豫有约——双面赵薇》中按语气划分句子类型的分布情况分析:

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以一问一答,聊天的形式会提供给观众很多信息。因此,陈述句和疑问句占了句子总数的绝大部分。

通过疑问句去求取信息,主持人提了很多观众很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向嘉宾求取信息;通过一般疑问句的形式求证嘉宾的观点,并期待获得跟多的信息。在这期访谈中,大部分问题是围绕赵薇的成名历程,工作情况,对娱乐圈的看法,未来的打算等等。如“我看过你在电影《绿茶》里面的表演,演一个研究生,是吧?”“每个小孩子都会有一个突然的转变,就是突然有一天感觉自己长成大孩子了。你有吗?”“在你已经很红的时候,可能你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怎么去应付一些娱乐记者。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有时候很傻,就是接受记者访问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观众比较关注、感兴趣的话题,在这些地方都实现了主持人、嘉宾和观众较好的互动和共鸣。有时为了实现和观众的互动,主持人也会问观众一些问题,如“每个成名的人看自己以前的形象都觉得很恐怖,但是别人看就不一样了。你们觉得赵薇以前的形象恐怖吗?”

陈述语气体现“陈述”功能,可以提供信息。嘉宾的回答也都是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通过使用大量的陈述句,赵薇向观众讲述了她成名前后生活及心态上的变化、工作态度、未来的期待等。“我的成功不依赖于绯闻,或者说不依赖于炒作,我本身就觉得我戏演得还行,还很受大家欢迎,大家喜欢我这就行了。有时候看到一些和我无关的东西贴上我的名字,我觉得很无奈。”这段话反映出赵薇面对绯闻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她的工作态度及对自己成功的一个自我解析,同时也给了期待成功的年轻人一个积极的影响。“我特别不好的一点就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结婚这个问题,反正今后的生活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都会有,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好了。可能我演小朋友演太多了,一碰到这种成熟的事情就会让我天生产生一种抗拒心理。”从这段话,观众可以看出赵薇直爽的性格,不做作,以诚待人,这也是观众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2.情态

Halliday(2000)认为,情态是体现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讲话者对自己所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的判断,或在命题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

情态表达的是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之间的中间区域,说话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情态词把他的命题表达得更趋向于肯定或否定,不同的情态词具有不同的量值,它们可以表示不同程度的可能性、经常性、义务和意愿。情态量值大致可分为高、中、低三级。在语篇中,情态的实现方式是多样的,主要包括情态动词、情态附加语、情态隐喻等。本文主要探讨情态动词,通过对高、中、低量值的区分可以看出说话者语气的轻重。

情态动词是说话者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提议、要求、意愿等的主要方式之一。说话者用情态动词吸引听话者的注意,激发听话者的情感,影响听话者的态度和看法,将说话者的意志强加给听话者。

在《鲁豫有约——双面赵薇》这期访谈中出现的情态动词有:好像(6次),可能(6次),应该(4次),也许(4次),会(3次),或许(1次),绝对(1次),肯定(1次)。其中,好像、可能、或许、也许是低量值的情态动词,占总数的65.4%;应该、会属于中量值的情态动词,占总数的27%;绝对、肯定是高量值的情态动词,占7.6%。

《鲁豫有约》属于大众媒体节目,面向全国的所有观众,无论主持人还是嘉宾都要为自己的话语负责,他们说话的时候都注意自己说话的准确度。因此,我们很容易发现低量值和中量值情态动词的使用占了绝大部分。如赵薇在聊第一次拍的电影其中的女主角巩俐时说到,“我记得那时候我好像还找她签了名。”由于时间过去很久,对事情记得不太准确,可能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所以赵薇用了一个低量值的“好像”。还有她在谈未来计划时候说“也有可能有一天我会跟大家说,对不起这两年不演戏了,我要结婚去了,然后走了。”将来的事情,千变万化,谁也说不准。所以这里赵薇同样选用了一个低量值的情态动词“可能”。再如,主持人鲁豫有这样一句话“我总觉得你这么多年拿过这么多的奖,再拿应该没有什么感觉了吧?”因为赵薇得过很多奖项,按照常理不会像初次拿奖那么兴奋了,但是又为了保持严谨,主持人选择了中量值的“应该”。再如,当被问及母亲是喜欢唱美声还是唱通俗歌曲的时候,赵薇回答是“应该算是民族的吧。”由于对母亲爱唱的歌曲种类没有十足把握,但是又根据自己的乐理知识有个大概的判断,所以选择了“应该”。

高量值的情态动词用得很少。主持人在谈及嘉宾赵薇近几年的成绩和对未来的期许时用了高量值的情态动词,一方面是对赵薇成绩的肯定,又是为其未来成就的有十足信心,同时也是对嘉宾的鼓励。

3.人称

代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人际关系的亲疏。在访谈节目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建立和维持说话人和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访谈节目中,使用得最多的代词是第一人称,其次是第二人称,再是第三人称。下面是该期节目中人称代词使用情况的分析表:

访谈节目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主持人和嘉宾的对话聊天。在主持人求取信息提问的时候,第二人称单数“你”经常用到。而嘉宾回答问题、主持人嘉宾在谈论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观点的时候往往用到第一人称单数“我”。如主持人回忆自己学生时期事情的时候,说到“我以前也在上一个课,但是我不能保证每节课都去听,我的同学对我很好,有时候我没去上课他们就会帮我签到。有一次我去迟到了,我正要准备往签到本上签名的时候,老师说,你已经签过到了。我一想,哎,别人可能以为我不来了替我签了。”而嘉宾赵薇谈到自己绯闻时候说,“我的成功不依赖于绯闻,或者说不依赖于炒作,我本身就觉得我戏演得还行,还很受大家欢迎,大家喜欢我这就行了。有时候看到一些和我无关的东西贴上我的名字,我觉得很无奈。”其中也用了很多第一人称代词。因此,在这期访谈中第一人称单数“我”的使用占了很大比率。在主持人在介绍,或者旁白时候,在介绍赵薇一系列情况的时候第三人称单数“她”也有较高比例的使用。

三 结束语

实现人际意义有多种手段,从语气、情态到时态、人称、直接引语及各种评价手段等。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内,仅从语气、情态、人称三个方面以《鲁豫有约——双面赵薇》为例探讨了电视访谈节目中人际意义的实现。大量的陈述句表明了说话人向听众传达信息的客观性;大量低量值、中量值情态动词的使用表明说话人的严谨和对话语准确度的重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清楚表明了说话人的观点,避免了歧义和含糊。

参考文献

[1]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杜雪峰.人际关系类谈话节目的特点[J].传媒研究,2010(7)

[4]黄国文.《清明》一诗英译文的人际功能探讨[J].外语教学,2002(3)

[5]黄国文、廖海清.电视访谈节目的言语功能及互动模式——以Larry King Live为例[J].外语研究,2008(4)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樊晓培 张晓惠

第4篇:电视访谈节目策划

栏目名称:《横影有约》

节目类型:人物访谈

栏目内容选择:关于横影学院最近发生的现象、喜讯、焦点事件请嘉宾和观众深一步探讨问题。

栏目目的:发掘更多有价值的事件,可以引起同学反思以及各种启发的目的。帮助同学们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时长:30分钟左右

机位布局:本次拍摄,需要一主机,两游机,主机在人物正前方,主要拍摄正面人物并且保留全场音频。游机主要在人物两次以及其他。

栏目特点:新颖的视觉角度与思维模式,倡导创新理念,拒绝平庸及单纯的谈话性质,做到能听能看能说能唱的电视节目。

主持人风格:语言犀利,诙谐幽默。

地点:横影学院小礼堂

时间:待定

出席人员:院领导、制作系师生

嘉宾:院长、08摄影班主任、08摄影 钟佩铭

谈话主题:近日,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浙江省摄影工作委员会协办的“2009浙江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评选在宁波揭晓,钟佩铭同学的两组摄影作品喜获两金。

从钟佩铭同学的得奖以及所参赛作品的主题展开,让嘉宾与观众进一步交流,主要关注点有:

1、如何培养高素质与有责任感的人才。

2、作为新闻报道,我们该以怎么样一种心态去报道这些事实。

3、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该如何实事求是去报道真实的现象。

4、对于那些有困难的人,我们以这样一种报道方式去试图帮助他们是否合理。

5、从钟佩铭同学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到怎么样的精神面貌,我们该如何去感染身边那些同学,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节目流程:

1、先在大屏幕上播放钟佩铭同学的获奖作品。

2、主持人出场,至开场词,请钟佩铭同学上场。

3、由主持人与钟佩铭同学进行获奖作品以及拍摄这些作品时的一些故事与心得。

4、主持人请院长以及08摄影班主任上场。

5、由主持人和院长以及08摄影班主任和观众之间关于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进行探讨。

6、观众提问,为避免会场尴尬,可事先找好几人,以带动会场气氛为目的,准备好问题提问。

7、主持人讲话,对于以上一系列提问回答以及探讨之后话题的总结。

8、请十佳歌手其中一位唱歌,结束本次访谈节目。

08编导 唐风顺

第5篇:电视访谈节目策划案

节目名称:____________

节目类型:访谈类电视节目

时长: 一小时

期数:____________

访谈对象: ____________

访谈主题:____________

录制时间:____________

录制地点:____________

拟播时间:____________

方案编目

一、 节目整体阐述

二、 节目形态方案(附第一期节目文案)

三、 栏目组织方案

四、 节目运行方案

第一部分节目整体阐述

1.节目理念与特点:在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总有一些人感动我们,

影响我们,无论他们是成功还是非成功人士,节

目将带领我们感受他们的人生经历与美好品格,

挖掘人物内心潜在的力量与与众不同的个性。力

求节目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娱乐性、艺术性、思

想性的高品质统一。

2.节目内容:一对一访谈,包括VCR播放,现场电话连接,特邀嘉

宾,现场观众互动等。

3.访谈嘉宾选择:各社会阶层带给我们影响与感动的嘉宾,可根据热

点新闻事件等关注热点进行选择,符合观众心理需

求或者是挖掘鲜为人知却与众不同的嘉宾,引领关

注潮流,带给观众新视点,新体验,新感动

4.录制现场设置:以暖色调为基础,营造温馨平和的气氛,造型元素

现代化,简洁,大方,时尚。

第二部分节目形态方案

节目名称:

优点:

缺点:

备选名称:

访谈主题:成长与成功,感动与梦想

节目录制流程:(可根据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开场:1.VCR,节目名称,冠名

2.本期内容预告

3.主持人开场,与嘉宾上场并落座

主持人开场白,介绍本期访谈嘉宾

访谈环节: 1.主持人与嘉宾对话,

穿插VCR1放送(嘉宾平时生活,参加活动等片段或是以

嘉宾的特殊经历录制成短片,带领嘉宾

回忆,探讨事件影响,三分钟左右)

VCR2放送(家人,朋友,粉丝等寄语片段,三分

钟左右)

2.特邀嘉宾上场(对嘉宾成长发展有特别影响力的人,挖

掘嘉宾成长历程)

3.与现场观众互动(嘉宾解决观众想了解的问题等)

4.主持人邀请嘉宾现场表演(根据其职业特性选择)

5.访谈尾声,主持人总结与寄语

6.提供节目热线以及参与节目的方法

下期人物访谈预告(配合小片)

第三部分 节目组织方案

专家顾问组:邀请相关专家参与节目的设计及话题的讨论、设计、解

答。

节目组构成:

1.选题组主编 1人负责节目的整体策划、节目选题的把握

选题员 1人负责收集选题并打包筛选

2.编导组编导 4人 负责节目的制作和编辑

摄像 5人 负责节目的录制及外景小片的拍摄

3.制片组包装 1人 负责节目的形象包装、节目包装设计

制片 1人 负责节目经营,广告,场地,录制,观众的落

第四部分 节目运行方案

1.收视分析:(1)收视群体:面向青少年及以上各年龄阶层各职业观众,所以必定将有很大的收视群体;

(2)收视预测:

2.推广形式: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电视广告等形式推广节目,扩

大节目知名度,提高节收视率

3.节目收益:(1)冠名单位

(2)广告单位

4.制作期:(1)成立栏目组,进行人员分工;

(2)配合节目广告代理公司进行宣传,招商,力保节目在

开播后有相对稳定的广告收入和经费来源;

(3)栏目组将细分节目结构,由节目策划阶段向节目生产

阶段转移,在做出全年选题计划的同时,设计定期的特

别节目样式,力保节目在开播后稳定,可靠,便于操作。

尽快形成模块化的制作模式;

(4)节目审核、修改、播出阶段

5.节目播后意见反馈阶段:据观众收视率及相关部门领导、专家的意

见,完善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设计

好主题节目内容,并根据时效,如事件性、

影响性等等,做好特别嘉宾与节目的准备,

可进行节目相应的改版。

附第一期节目文案

节目名称:____________

期数:第一期

时长: 一小时

访谈对象:网络人气歌手____________

访谈主题:隐形的翅膀(旨在挖掘人物内心潜在的力量与在追逐梦想道路上的坚

定信念)

录制时间:____________

录制地点:____________

拟播时间:____________

开场:1.VCR,节目名称,冠名

2.本期内容预告

3.主持人开场,与嘉宾上场并落座

主持人开场白,介绍本期访谈嘉宾

访谈环节: 1.主持人与嘉宾对话,

穿插VCR1放送(嘉宾平时生活,参加活动等片段

或是以嘉宾特别经历录制成短片,三分钟左右)

VCR2放送(家人,朋友,粉丝等寄语片段,三分钟左右)

2.特邀嘉宾上场(对嘉宾成长发展有特别影响力的人,挖掘嘉宾成长历程)

3.与现场观众互动(嘉宾解决观众想了解的问题等)

4.主持人邀请嘉宾现场表演

5.访谈尾声,主持人总结与寄语

第6篇:电视访谈节目策划案

《中外深度访谈节目研究》作业

节目名称:《天下一家----刘宗勇》

节目类型:人物访谈

主持人风格:有亲和力,责任心,对公益事业有热情或有相关工作经验。 受众分析:青年、白领,以及其他有余力或有能力,和一切对公益事业感兴趣的人。

节目背景:中国公益事业伴随着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而日渐兴盛。近几年来,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又将中国公益事业推向一个高峰。0

9、10年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等渐次来华宣传公益,再次将公益事业拉进人们视野。据此,我们创办此栏目,让公众更进一步知道、了解、参与中国公民公益事业。

表现目的:向公众介绍中国公益组织生存现状,呼吁公众参与中国公益事业。 节目口号:你、我、他,天下一家。(暂定)

节目时长:45分钟

播出时间:周六下午2:00—2:45

嘉宾选择:邀请中国有代表性的公益组织负责人,或资深公益活动发起人、参与人等。第一期将邀请爱心联盟创始人刘宗勇先生,做客我们《天下一家》

机位布局:4机位拍摄

现场布置:演播室、两个单人沙发(白色),一张桌子(白色)。

节目流程:

1、主持人入场(主持人全景)。1min

开场白: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以及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来到我们这一期的《天下一家》,我是主持人XXX。(主持人全景)观众鼓掌(舞台全景)。

2、第一个话题:关于个人。8min

主持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公益”这个词,但是,不知道电视机前的您,是否真正参与过公益活动。下面先看一个短片(镜头转向大屏幕)。

播放VCR(嘉宾简短介绍等—4min) VCR主要内容:

刘宗勇,贵州遵义余庆人,1981年生。爱心联盟发起人。1999年,刚从山东齐鲁音乐学校辍学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只身前往浙江温州打工,先后在皮鞋厂、服装厂、广告公司等民营企业做过普工、学徒,后因文学作品受到赏识进入企业做报刊编辑。从280元一月的普通工人到职业撰稿人,他在温州树立了一个典型的文学青年形象,并于2005年开始在网络写博客,其2009年在腾讯开博后人气飙升,单篇文章点击近百万,博客点击率超过三千万。他的作品以乡土为特色,文风独特,被称为是“80后乡土文学代表”。

代表作有《城市过客》《煤油灯》《天水河的眼泪》等,著有乡土长篇文学《高原一 声雷》,网络长篇小说《灵魂在线》,纪实长篇文学《传销那些事儿》,武侠长篇小说《情奴伤心剑》(前、正传)、《无名楼》、《孔雀铃》、《奇女豪侠传》,散文集《流浪者的天堂》、《正月梅花香》。

家庭简介。

主持人:(镜头,主持人全景)看完之后,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今天的嘉宾是谁了吧?对了,他就是“爱心联盟”创始人刘宗勇先生。下面欢迎刘先生的到来,热烈欢迎!(镜头转向大屏幕)

嘉宾出场(特写)

问题设计:

a. 小时候经历,对自己之后的影响?

b.为什么要辍学,之后怎么转向文学创作,期间经历?

c. 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发表了多少,最满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3、第二个话题:关于爱心联盟。14min

播放VCR(爱心联盟成立过程) 2008年,他开始在网络中帮助弱势群体,替打工仔、投资商、学生等人群维权,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帮扶,并在贫困山区开展助学活动。2009年发起爱心联盟,把网络公益带动到现实中,倡议“人人公益”,发动爱心网友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贫困学生、疾病学生。

为白血病孩子寻找医生,为贫困学生寻找资助对象,为被坑骗而倾家荡产的商人寻找法律援助„„他成为龙头企业的眼中钉,成为弱势群体的保护神。他只有一条原则: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他不帮助受难的人成为明星,不帮助受难的人有敛财的机会,他遵守网络道德,一但发现被帮助的人利益熏心,一但发现被帮助的人已经有了正常人的生活,就会撤销帮助,把现有的资源用到更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问题设计:

a.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公益活动,什么契机?

b.为什么要成立爱心联盟,组织机构和职能?

c.和谁一起组织活动,谁提出的,有什么背景?

d.成立过程中遇到了那些曲折,如何解决的?

e.活动方向是怎么确定的,为什么?

f.放弃原来的职业生涯,全身心参与公益事业,怎么忍心放弃?经过了怎

样的思想斗争?有没有什么风言风语?是什么促使你这么做的?

4、第三个话题:爱心联盟的运作。10min

播放VCR(爱心联盟的活动镜头,一些受助人的采访镜头)

2010年1月1日,贵州省余庆龙溪中学的全体师生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他们就是通过互联网了解龙溪贫困儿童状况并予以资助的爱心网友。此次以“走进大山看孩子”为主题的活动是由网络爱心助学联盟的40多位网友共同发起的,目的就是看望他们所资助的贫困学生,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助学帮困的行列中来。

当天中午,当这群来自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等地的爱心网友的身影出现在龙溪中学校园内时,早已等候多时的全校师生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送上了最崇高的敬意。作为从龙溪中学走出的一名网络文学青年,此次活动的发起者刘宗勇来到了活动现场,团县委副书记为刘宗勇颁发了“春晖使者”的聘书,希望他们继续关注和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活动中,刘宗勇代表一行的40多名网友上台发言,鼓励处于困境中的孩子们要乐观向上,好好学习,同时还代表网友们向71名贫困中小学生赠送了大家捐赠的书籍、文具、衣服等价值6万余元的新年礼物和1万元捐款。在随后的环节中,网友还与孩子们做起了互动小游戏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活动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暖意。

接下来的两天中,网友们克服天气寒冷和交通不便的困难,分别前往位于该镇芝州、平场等村的困难学生家中,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9岁的刘乐是一名贫困家庭的孩子,母亲是一名精神病患者,父亲早逝,目前与年迈的外公生活在一起。网友们了解刘乐家中这一情况后,随即表示要对她进行长期资助,直到大学。在芝州村大堰组赵粒汕家中,网友们详细询问了她家的生活情况,当得知她自幼失去父母,是在舅舅家长大时,来自深圳的一名网友当即表示,如果家长同意,可以将赵粒汕接到深圳就读。

据了解,通过此次活动,“网友爱心联盟”数十名网友与龙溪镇50名贫困生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每年每名贫困学生将得到网友1000元的资助以完成中学学业,对于成绩优异,考入大学的,爱心网友们还会继续予以支持。

问题设计:

a. 如何确定帮助对象?

b.如何考察,决定取消对某个人的帮扶?

c. 资金来源等

d.日常活动,主要活动区域?

e. 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的?

f. 累吗,有没有人打退堂鼓?

g.有没有和其他机构合作?目的是什么?

5、互动环节。3min

6、第四个话题:展望爱心联盟未来。8min

播放VCR(国内一些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壹基金风波:

刘宗勇博客文章:

问题设计:

a、这么长时间以来,支撑着你们前行的动力是什么?

b、长时间困扰爱心联盟的是什么问题?

c、中国各民间组织共同的问题是什么?资金?体制?人力资源?

d、准备做多久?如果放弃,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e、你之后,希望后继者保持爱心联盟的什么优点,放弃什么缺点?

f、对爱心联盟的同仁们,受捐助的人,我们的社会公众说几句话吧。

7、结语。1min

主持人:节目进行到现在,已经持续了45分钟,即将结束了。让我们再次感谢刘宗勇先生参加我们的节目,我们一起祝愿刘先生和他的家庭,还有爱心联盟,越来越好,也希望我们的公众更多关注他们的发展。谢谢大家的参与,谢谢,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第7篇:校园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制作

选题——制定主题班会(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访谈(班会)现场录像或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素材采集——后期制作

(一)选题

主题来源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学校计划工作(往往与三

八、五

四、六

一、七

一、十

一、元旦、母亲节等节庆,安全教育、感恩教育、读书活动等主题活动相结合);一是校园电视台指导教师与节目策划制作小组提供;一是各班学生推荐。

在校园电视台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节目策划人(一般也就是节目主持人)代表节目策划制作小组,和某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尊重该班级多数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商定话题(也就是班会主题)。

或者,在校园电视台指导教师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节目策划人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

(二)制定活动方案

1.与主题班会相结合的节目方案

从形式上看,这类节目就像是浙江台的专栏节目《鲁豫有约》,是由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三者间互动的谈话类节目。

主要内容包括:

(1)主题及其阐说;

(2)活动目标;

(3)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4)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主持人开场解题,嘉宾介绍及访谈;在场学生与嘉宾互动;主持人小结。

2.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节目方案

从形式上看,这类节目就像是中央台的《焦点访谈》,通过对某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的调查,揭示某一类典型问题或引起人们对该现象本质的思考。 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主题;

(2)调查背景;

(3)调查小组成员及分工;

(4)调查方法;

(5)调查报告及其他结果的形成。

(三)班会现场录像或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素材采集)

1.访谈(班会)现场录像

现场录像就是按照活动方案开展活动并录像的过程。现场应事前做好会场布置及摄像器材架设的工作。条件允许应考虑多机位拍摄,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固定机位和机动机位相结合的办法拍摄活动全程。

2.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及素材采集

以综合实践活动小组长为主,通过节目主持人的串连,有重点地记录活动过程,并视需要采集相关影像素材。

(四)后期制作

在校园电视台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视频技术编辑根据节目策划人的意愿,剪辑制作节目。后期制作的选材应包括:

1.现有的视听资料。

2.按计划在外景现场拍摄的材料。

3.相关文字材料。

第8篇: 专题访谈类电视节目策划

一、 背景阐述: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云南网近期也发布发布的一则关于《大学生消费“大起底”》新闻,对在昆的七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消费起底调查。针对此现象,深入发掘制作一期访谈节目。

二、 节目宗旨

大学生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针对云南大学生的消费,节目的宗旨旨在呼吁大学生理性消费。

三、 节目定位

大学生及其有关的消费群体

四、 节目内容

1、 节目名称:《社会大调查》

2、 节目形式:访谈节目(与场外调查采访相结合)

3、 节目的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场内演播厅的录制

(1)、现场人员构成:

主持人2人(室内演播厅主持与室外调查采访主持)、

嘉宾(采访消费情况请入现场的大学生1人、大学生的家长1人、市场消费调查员1人),

现场观众若干 (2)、演播厅的布置

舞台整体环境设置成蓝色的环境,有权威的感觉。舞台构成观众席和舞台两部分。 观众席围绕舞台,舞台中央是LED显示屏,用于播放视频资料及室外的调查采访,舞台中主持人和市场调查员坐于舞台左边,采访的学生及家长坐于舞台右边。

(3)节目的具体构成细分

1.(同步画面:出现电脑或者屏幕关于该新闻的文字拍摄。)

云南网近日发布的一则关于《大学生消费“大起底”》新闻,对在昆的七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消费起底调查,云南今年未上调高校学费,但大学4年花费也不小,在昆读大学云艺学生最能花。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2.(切换演播室画面)主持人:开场白,介绍开启话题。 邀请介绍画面嘉宾。

3.分析问题(同步画面:出现电脑或者屏幕关于该新闻的文字拍摄。)

语音旁白: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以在昆大学4年计算,云南艺术学院的学费、总体花费排名第一。云南艺术学院月均2836.5元;

云大的学费较低,但学生的生活开销并不比云艺学生低。云南大学月均2780元。

在调查的7所在昆高校中,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就学成本最低。云南工商学院月均也达到了2272元。 (切换画面演播室)专家市场调查员与主持人分析 4.采访随机调查:对象一:各学校学生

问题一:同学是那个学校的学生?所读专业?和学费?

问题二:月消费大概费用?

问题三:消费主要用在哪些方面?{书本教辅、交通、食宿、旅行等等}

问题四:自己对于消费高低的看法?

对象二:商家

问题一:购物群体学生的比例如何?

问题二:学生购物在店内产品层次高中低方面,哪类居多?

问题三:对于学生的消费看法?

5.(画面转切演播室)主持人与嘉宾讨论,学生们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就读院校、专业也各异,且各自家庭的承担能力也千差万别,消费迥异。

6.(画面转切空镜头)学生走动,消费画面等等,同时语音旁白:旅游、聚会、校外培训以及个人爱好的现象较为普遍,且花费不小。而恋爱群体的花费也是不菲,且无法精确统计。 7.(画面转切演播室)主持人与嘉宾对话的导向性对话:呼吁大学生理性消费。

8.主持人结尾收话。

五、节目主持人要求:

室内演播厅:着装正式,能稳定把控全场、具有应变能力和亲和力 室外调查采访:采访敏感度高,具有亲和力

六、 节目形式

录播访谈类节目 室内访谈与室外采访相结合

七、 节目的结构及具体要求

能够抓住时下社会热点,针对社会现象深入浅出,引导群体进行思考及进行导向正能量。

八、 播出时长:10分钟一期 周播形式

九、 播出平台:

微信微博、秒拍、优酷自建公众频道推出 云南本土热门网络频道《陈翔六点半》

十、 宣传方式

1、 宣传定位:调查的对象及相关人群

2、 宣传目的:引起关注并能激发思考及行动

3、 宣传平台:线上微博微信公众自建频道的内容图片视频文字宣传。线下与赞助商进行商品的绑定宣传。

十一、拍摄计划

拍摄日期 时间 场地 人员 拍摄内容 第一天 全天 室外各高校 主持人采访 消费调查 第二天 全天 演播厅 主持人、嘉宾 具体访谈

十二、拍摄人员安排

摄影:梅雪

主持人:王诩铭(室内)、黄茜(室外) 剪辑后期:黄茜 录音:梅雪 黄茜

十三、拍摄设备

三脚架2台,佳能6D两台 镜头:24-700mm 50mm 24-105mm 双机位拍摄

前期策划准备2天 拍摄录制2天 后期剪辑1天 十

四、附单期云南大学生消费调查访谈拍摄流程具体内容

主持人A开场白: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本期节目我们的话题围绕大学生月生活费展开。最近,不少大学已相继开学,每个月给多少钱生活费,这是让很多家长都犯愁的问题。然而有不少大学学生月生活费已高达3000元,那么为何大学生活变得如此奢侈?而他们的生活费又花在了哪里?今天我们的节目也请到了专家和我们一起讨论,“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去哪儿了?”有请我们的嘉宾市场消费调查员B,让我们一起来欢迎她。

讨论环节:(嘉宾定位:市场调查员)

A:现在许多高校已经开学了,但是有很多家长都很苦恼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那么你认为大学生生活费的标准是多少呢?

B:消费水平迥异,不同城市不同高校消费水准不一,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准也不一样吧。 A:我们在朋友圈上可以看到一篇关于“云南艺术学院学生月生活费3000元”的文章,你看过这篇文章吗?

B:有看到朋友热发热议。

(转场,同步画面:出现电脑或者屏幕关于该新闻的文字拍摄。)

旁白:“云南网近日发布的一则关于《大学生消费“大起底”》新闻,对在昆的七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消费起底调查,云南今年未上调高校学费,但大学4年花费也不小,在昆读大学云艺学生最能花。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以在昆大学4年计算,云南艺术学院的学费、总体花费排名第一。云南艺术学院月均2836.5元;

云大的学费较低,但学生的生活开销并不比云艺学生低。云南大学月均2780元。

在调查的7所在昆高校中,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就学成本最低。云南工商学院月均也达到了2272元。

A:你是如何看待大学生高额生活费这一问题的呢?

B:相比过去我们上学是消费几倍以上,不过看了这文章高额消费也不是一两个学校存在的,是高校消费整体普遍偏高。 A:你们那会儿在大学的生活费是多少呢?

B:几年前的消费不会像现在这样高,七八百左右足够。

A:和现在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啊,那么你认为导致当代大学生高额生活费的原因是什么呢? B:我认为主要是物价上涨,还有人们生活水准质量的提高的,娱乐消费多样化也促进了消费,生活费自然就高了。

A: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节目组也派出了记者到当地高校进行采访,让我们来看看大学生们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视频采访

采访随机调查:对象一:各学校学生

问题一:同学是那个学校的学生?所读专业?和学费?

问题二:月消费大概费用?

问题三:消费主要用在哪些方面?{书本教辅、交通、食宿、旅行等等}

问题四:自己对于消费高低的看法?

对象二:商家

问题一:购物群体学生的比例如何?

问题二:学生购物在店内产品层次高中低方面,哪类居多?

问题三:对于学生的消费看法?

A:在看过视频之后,我们能了解到高消费的大学生们还是有很多的,那么我们现场也请到几位同学,看看他们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同学:

A:每个月的生活费你有做过规划吗?

同学:有啊,毕竟大学了,会给自己一个规划,不然会成不够花的月光族。 A:那么一般花销最多是哪一方面呢?

同学:吃饭跟交通,衣食住行也是基本生活保障。

A:好的,谢谢我们这位同学,对于同学们来说他们生活费做过了一定规划,千元生活费已是基本保障。那么我们的家长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有请我们的家长代表。 家长:

A:对于千元生活费,如此大的开销你能够接受吗?

家长:还行,只要不乱花。作为父母给孩子基本的零花也是应尽的责任。 A:那么你考虑过要给孩子减生活费吗?

家长:不会,一般孩子不额外多要生活费就谢天谢地了。 李:孩子有没有抱怨过钱不够花呢?

家长:是啊,孩子没有收入来源,偶尔月份娱乐活动下钱不够花就会抱怨。 A:那么你是如何回应孩子的呢?

家长:跟他说一下注意节制使用,实在看情况不够花也会多打点给零花。 A:通过对家长和同学的采访,我们能够了解到,孩子认为自己已经给自己的生活费做了合理规划,家长则很矛盾不知如何面对这笔开销。那么我们的专家就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呢? 虽然物价提高,生活水准提高,娱乐消费方式多样诱人,作为一个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同学们,倡导大家要:理性思维,理智消费。消费用在刀刃上,考虑自己的家庭学校,这样对自己自控能力是一个锻炼。

主持人A结束语:通过本期节目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大学生依然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来引导的一个群体,倘若我们不予以引导,大学生们则容易在金钱上迷失自我。虽说如何消费是每个家庭的自由选择,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消费要区分合理与否,家长和学校有责任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财富观,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自卑、富裕家庭的孩子不炫富,让节俭成为他们的共同习惯,让自强自立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咱们下期节目再会!

第9篇:浅谈电视访谈节目的倾听艺术

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一班201118140138杨肖

摘要:电视访谈节目是人际交流电视化的产物。在这种节目形态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对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主持人的倾听艺术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缺少倾听的表现、倾听的艺术等方面阐述了倾听的重要性。

关键词:主持人、倾听技巧、重要性、真诚

电视谈话节目可分为“交谈式”和“访谈式”等几种类型,在众多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或现场观众是通过“听”和“说”的形式进行直接交流。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拉利·金曾经说过:“谈话的首要规则就是听,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好的谈话者,你必须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的听者”,可是长期以来很多主持人忽视了“听”的重要性而是滔滔不绝的形象在电视屏幕中出现,受众似乎也习惯了这样被动的电视传播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接受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思考型取代了接受型,更多的人愿意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形成双向或多向交流,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互动。这就要求主持人应该明白自己的定位,自己只是代表着大众来关注和了解事件,所以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更多的人文关怀精神,不仅会说,更要会倾听。

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面对面》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在聆听中交流,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求证,在求证中解读”。可见电视传播发展到今天,业界已经意识到倾听是交流的基础。现场嘉宾的参与,让主持人的倾听意识得以体现,主持人更多的是引导、调动、调整谈话的发展,让电视节目中的嘉宾与屏幕前的观众真正感受到话语权被尊重。

《央视论坛》、 《新闻调查》主持人董倩、柴静,就是善于倾听的记者型主持人,从而得到观众的认可。美国电视脱口秀女主持人奥帕拉·温弗丽,在二十年中独占鳌头,成为美国电视、文艺界中年收入最高者。她的外表其实很普通,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黑人妇女,中等身材,相貌平常。那么她的成功所凭借的是什么呢?如传记作者麦尔所指出的: “一般说来,广播电视的访谈者提出问题,却并不认真回答,他们的心思放在其他事情或是下一个新问题上。但奥帕拉仔细地倾听嘉宾们的谈话,并且利用淡话的内容把主题步步引向深入。这就是她适应当今时代的风格,由于对观众和嘉宾的生活充满关切,由于能同他们进行交流,所以她的这种风格大获成功。

一、 倾听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第一,倾听是谈话节目的重要基本功。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拉利·金在《因地因时的谈话术》一书中说过:谈话的首要规则就是听;如果想成为一个好

的谈话者,你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好的听者。从主持人的作用来看,访谈节目主持人既是“发言者”,更是嘉宾和听众的“中介人”。

第二,倾听才会驾驭。每一个谈话节目的每一期节目都会有一个宏观的主题。如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与神话较量的人”,《新闻会客厅》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别报道”、“总理为我讨工钱”等都有一个大的主题。在实际操作中,主持人既能抓住现场观众嘉宾的精彩语言形成活跃点,又会适宜地转移话题调整方向。

第三,倾听是主持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扮演的始终是倾听者的角色,他把节目中的大段时间留给嘉宾和参与观众,让嘉宾有充足的的时间展示星路历程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并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谈话内容和形式。

从目前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现状来看,倾听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二、 缺少倾听的表现形式

第一,喧宾夺主。为了突显自己,牢牢抓住话语权不放,说的多听的少,反而把嘉宾在这个谈话主体搁到了次要位置,不让嘉宾把话说完,自己一定要说出重要的话

第二.任意中断。主持人不等嘉宾把话说完,主持人就马上中断正在谈论的话题,切到已准备好的新一轮问题上,严重影响了话题讨论的完整性,造成话轮的残缺,这样容易在谈话的过程中出现思维断档或者是给观众一种作假和不尊重的感觉。

三、 倾听必有方法

(一) 一颗真诚的心去倾听

谈话节目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采访,谈话过程直接面对观众,主持人首先要把自己放在与大家完全平等的位置上,以诚为先,自始至终全神贯注。主持人不是挑起事端、隔岸观火的导演者,也不是袖手旁观的局外人,更不是拿人开涮的搞笑者。主持人要善解人意,热情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参与者。对因不适应而显拘谨的人要多给机会激发其阐述己见的愿望,帮助其迅速投入谈话状态。《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在总结经验时说,主持的技巧最主要的就是真诚。主持人与任何一位嘉宾都应以诚相见,摆正位置,不昂首睥睨,也不妄自菲薄。坐下来,用心感受嘉宾的情绪心情。由衷地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嘉宾会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才会讲出自己要说的话。其次,用心重在真情。主持人在倾听时融入真情。可以快速拉近与嘉宾的距离,营造出好友谈心的现场气氛。主持人真情的流露是对嘉宾的一种鼓励,给嘉宾足够大的空间来展现自己的人生体验,有时甚至是藏在心灵深处的故事。真情的感染,让嘉宾自主自动地讲述,主持人又何必费心劳力地追问呢?

在主持节目中,主持人虽然占据主动权,但是还是要让人感觉谈话是相对的,是有沟通的,这是主持好节目的基础。现场嘉宾的参与,让主持人的倾听意识得以体现,主持人更多的是引导、调动、调整谈话的发展,让谈话节目中的嘉宾和观众真正感受到话语权被尊重。 比如说,陈鲁豫会很认真的听嘉宾讲的每一句话,经常会发出“啊”、“是吗”、“真的啊”之类的叹词,嘉宾和观众能感受到她确实是很真诚的在倾听。

不管是观众还是嘉宾,都喜欢真诚的主持人,也信赖真诚的主持人,只有互

通的、真诚的情感,才会被人们接受。因此“倾听”可以增加主持人的可信任度和受欢迎度。

(二) 用心灵去交流、去倾听

只是专心地听对方的话还是不够的,用心同时指主持人对于倾听到的内容要充分理解,并进行“强行记忆”。主持人应该让这些话成为头脑中的记忆,否则是很难与别人对话的。比如在节目现场,主持人应该学会在听完一些嘉宾或现场观众的自我介绍后,能够记住他们的姓名、工作单位或一些简单的情况。在接下来的谈话中,若主持人能够很顺利的回忆起这些信息,会让嘉宾和观众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有利于交流的进一步深入。

《实话实说》原主持人崔永元就是一个善于用心倾听的主持人,我们经常看到崔永元侧首倾听的场景,这种倾听是一种思想上的倾听,在不动声色中捕捉要点引导谈话的发展。如果不会用心倾听,主持人就不可能对现场的情况加以判断,作出积极的反应。如果主持人精力不集中,面临多变的问题现场就会很难控制,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被采访者会有怎样的回答,而在现场直播情况下,被采访者临场发挥都是对主持人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解决的办法就是在谈话过程中,主持人集中精力,积极认真的倾听,同时努力克服各种分散注意力的消极因素。这些消极因素从客观上讲有环境、噪音等干扰;从主观上讲,有紧张造成的压力等等。主持人要摆脱这些消极因素,头脑冷静、精神集中、态度认真、专心倾听来自嘉宾及现场观众的声音,把对方的话全部听进去,谈话节目就成功了一半。若不能仔细听嘉宾的谈话,主持人的接话就会变得风马牛不相及,打击嘉宾的谈话热情,听众也会觉得这样的主持人不称职、不够格。

用心倾听,可以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为自己的节目加入浓浓的人文关怀,让每一场谈话都有一个鲜活的灵魂。

(三) 倾听中不离目的方向

主持人在谈话中难免会沦为嘉宾的“俘虏”。主持人必须把握自己的目的。主持人作为节目的“host”,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交流的目的,就必须带着目的去听。主持人不能处于被动地位,如果让嘉宾一味地说下去,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很难深入话题。因此主持人在倾听中要把握自己的目的,在与对方对话的同时,考虑谈话的主题、能够达到谈话目的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话语使主题清晰。这里“目的”的意思是指主持人要时刻牢记自己代表的是受众,主持人也是一个参与谈话的角色,只有真正给被采访者已经融入进谈话的感觉,才能真诚地并且客观地去谈话。所以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开始是以倾听的身份出现在被采访者面前,但主角依然是被采访者,而正是倾听意识使得电视节目喉舌的功能在节目中得以体现。

如在中央电视台张越主持的《半边天――逃避的安妮》节目里,张越在与一位因自小受父亲责打,有着不幸家庭生活,至今心灵仍笼罩着阴影的女孩子的访谈中,就是带着目的去听,去有意识地抓取有用的信息,有意识地引导对方,让谈话人回答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话语,提供让沟通进程发展的信息,使双方的谈话逐步深入,直至找到问题所在。

(四) 倾听中要不断的思考

在与易中天这样的学者谈话的时候,其实会给主持人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场的主动权很容易会由被采访者控制。所以主持人要学会一边倾听一边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主持人对于听到的“素材”进行现场“编辑”的过程。这就要求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定要有临场发挥的能力和控制现场的能力。一场原本没有头绪

的谈话,可能因为一个优秀主持人的介人,就有了灵魂。因为主持人在谈话中所起的作用是“穿针引线”:在一个话题应该结束时,自然地承上启下,开始下一个阶段的谈话; 对由于紧张拘谨而“卡壳”的听众或嘉宾要机敏地给台阶,避免出现冷场;对冗长或跑题的谈话,需要适时而巧妙地“截流”;对于某些谈话规则有必要提醒,用委婉巧妙的方式打断或不露痕迹地予以提示,使其按照预定的节目主题进行;有时参与者表达不清楚,主持人应给予引导帮助,使其完整的表达;通过“重复”的手法来突出重点,放大正确的观点和论据,从而把握话题走向和层次的主动权;使主题更加清晰,用适当的方法和话语起承转合,避免拖沓松散,控制节奏;注意观点发生变异。这就是倾听与思考的关系。

当然在倾听的同时,还要通过思考去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不过,并非每一次节目嘉宾都能谈出事先预想的更有价值的内容,但有些具有价值的信息,可能因为主持人没有留意倾听,或者没有及时发掘,被遗憾地错过了。《实话实说》的编导说,有的时候,嘉宾说的超出了他们所计划的范围,这些信息却比他们计划的更有价值。这是主持人通过倾听和思考,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没有打断或是置之不理,而是积极地引导、发掘、充实和丰富了节目的内容。相反,如果遇到没有认真倾听、思考的主持人,节目也许会顺利完成,但是却空洞了许多。同时,作为主持人,其自身的魅力也会随之变得暗淡。

所以在倾听中学会思考。

(五) 主持人应该注重良好的自身素质的培养

首先,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主持人来说至关重要。“腹有诗书气自华”,著名主持人倪萍曾说:“真正要主持好节目,确需要主持人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因此,主持人要学会倾听、驾驭好节目,就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功底。例如:有些谈话节目主持人虽然是注意倾听了,但当遇到知识渊博的嘉宾时,由于自己知识匮乏而听不懂、不理解对方谈话的内容,因此就无法借助“有效的听”,进行得体恰当的说,致使这期谈话节目遭到失败。

其次,要有健全的心理和调控能力。对一些情绪偏激、甚至不够友善的采访对象,要有不温不躁的心理修养。须知情感的渲泄也是人的一种本能,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对方的渲泄,从中发现话题最恰当的切入时机。在进入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交谈中,要注意在倾听中把握对方心理活动的脉络,自然而又巧妙地诱导采访对象接近采访的主题。

最后,要认真做好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对采访的主题要有深刻的理解,对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也要有大致的了解,事先要充分估计到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21世纪是对话的时代,人们对传媒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主持人而言需要具备的很多素质,但是倾听这样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着一个节目的品质,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着一种人文的关怀。

1) 吴庆棠:《传媒角色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3) 陈力:《谈话节目中的人际沟通》,《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5

4) 刘辉:《电视谈话节目之我见》,《山东视听》,2003年第5期

5) 纪瑞莲王云芳:《主持人的说话艺术》,《山东视听》,2003年第5期

上一篇:17公文写作复习资料下一篇:车间消防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