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科技扶贫工作计划

2022-04-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你是一名人民教师,那么你必然会经常书写计划,这对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你真的熟悉计划的书写要领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公司科技扶贫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公司科技扶贫工作计划

扶贫办科技扶贫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科技培训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加强引导、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开展麻鸡养殖、优质稻栽培、大棚蔬菜等技术培训3期,组织水稻种植、麻鸡饲养、蔬菜栽培等方面的农业专家在三山乡张家、六家桥乡七分等村举办了“水稻栽培技术、绿色无公害麻鸡种养技术和蔬菜高产栽培”的科技推广培训班。各重点村农民素质普遍提高,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 一、工作成效

(一)、激发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农民在培训中得到实惠,主动求教、主动咨询人次越来越多,要求参加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热情高涨。培训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氛围。

(二)、加快了贫困乡村农民脱贫致富步伐。通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配方施肥的培训力度,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思维有了转变,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人越来越多。

(三)、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培训思路,推动了主导产业水平的快速提高,扩大了新优技术的幅射面,促进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

(四)、培养了农业技术员队伍和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我们聘请了**名专业教师进村搞好技术指导,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践中成为新一代的主力军,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

通过2011年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参训学员的整体科技素质进一步增强,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种养殖规模。

二、主要做法

(一)、部门联动、整合资金。与县农业局、农业特色办公室联合,成立了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突出重点、整村推进。以村为单位,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班,重点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骨干农民。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在村里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积极开展培训、咨询、示范和推广服务,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

(三)、注重实效、方便农民。此活动在2个重点乡镇开展,聘请省市技术专家下乡讲课,及时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传送给农民。此参训人数达**多人次,指导农民**余人,共发放农民培训材料**多套,培训资料**多份,从而使学员能够在听取理论课的同时,有较系统完整的学习材料,为复习、自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巩固了教学成果。

(四)、点面结合,辐射带动。一是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典型引路,又要总结经验,积极引导,促进农民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如:****,通过培训学习,麻鸡养殖由原来的**羽扩大到现在的**羽,通过科学养殖及时的运用及场地规划,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今年收入**余元,在黄民芝的带动下,临近乡村的**余农户养殖麻鸡规模不断扩大,现养殖规模仅略少于**镇;**学员通过培训水稻栽培技术,科学种植水稻,扩大种植面积**余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水稻种植近**余亩;二是支持和指导他们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做好各种跟进服务。如**发展木竹加工业,成立**县相山镇竹木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办厂经营,争取林业部门中、幼林抚育及阔叶林封山项目,实现人平均增收**元;三是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扶贫机制。**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了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使该县麻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产供销良性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部分村意识不强,组织管理水平不高,经验缺乏,使教学实施困难,培训效果受到影响,需要今后认真总结、完善。

(二)、资金不足,培训要求高,时间长,工作量大,教材及辅导材料需求量大,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第二篇:中洲高科技公司扶贫工作基本情况介绍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新疆伊犁中洲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畜牧业产业化股份制企业。公司以新疆畜科院和新疆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以发展生物技术研究、胚胎移植为重点,科学饲养优质品种牛,科学配制饲草料,建立自己的奶源和肉源基地,进军乳品和牛肉制品的深加工,逐步形成科研开发应用为一体的产业化体系,现已拥有四个千头规模的牛场和日处理400吨鲜奶的综合生产厂一座,总资产1.3个亿。

公司发展思路:立足新疆,面向市场;龙头带动,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养殖与小区养殖相结合;科技支撑,规范管理;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集种、养、加、销于一体的中洲牛业发展格局。

公司发展目标:至2010年,公司三期工程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将建成伊犁地区最大的绿色奶源、肉源生产、加工基地。达到年存栏良种牛基础母牛17000头,年加工优质鲜奶100000吨,年出栏育肥牛10000头,生产优质牛肉2000吨,年制作良种牛胚胎10000枚,累计投资3.2亿元实现年总产值4.6亿元,上缴税金7000万元,实现利润9000万元。建立完善规范的良种牛养殖到乳品加工、肉品加工的产业链,构建和谐的农业产业化生态示范园。

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由于企业的管理规范、运行稳定,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赞誉,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2002年8月被认定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3年被自治州认定为“科技企业”。2004年被评为全国“奶牛养殖示范场”并获得“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奖”,2005年初被认定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公司董事长何保被评为伊犁州“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并当选为伊犁州民营科技企业促进会副会长。

下面着重从三个方面介绍:

一、 中洲产业与农牧民利益紧密结合共同发展。

由于中洲产业的性质,在每个环节上离不开农牧民的直接支持,利益是紧密相联的,走共同发展,才是必胜之路。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能理解政府关于三农中的脱贫致富问题较突出,为此,中洲将与农牧民结合的重点放在贫困农牧民区域,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一定范围农牧民的整体素质,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通过这几年不间断的努力,我们已看到很大一部分贫困户在改变观念,并且也在行动中,这使我们很高兴,这项工作通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将使这些贫困农牧户与中洲的发展紧紧相连,与中洲的命运紧紧相连,到这时中洲的产业将会越做越好。这些年在扶贫方面,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但还很不够,从下面几个方面汇报,更重要的是接受各位领导代表的批评指正和更好的建议,使这项工作做的更好、更扎实。

(一) 几年来公司出资30多万元为察布查尔县和尼勒克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免费培训了420多名贫困农牧民,使他们在自家的养牛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 在察县设置固定服务站,走村串户,定点上门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治病、配种等,接受此服务的约200多户,大户30多家,采取的方法是:所有的服务只计成本,不收现金,从收奶款中扣除,给贫困户减轻了付现的压力,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得到有效解决,中洲加工企业所需的原奶又得到稳定保证。

(三) 为贫困户提供牛。方法是对那些有饲养条件,但因为贫穷无力购牛的贫困户,我们经过调研确定这户能饲养几头,就先提供几头,技术服务全部由中洲技术服务公司承揽,所产鲜奶由中洲奶源公司统一收购,用这种方法,目前已提供了300多头良种母牛。这样他们会尽快通过这种方式见效,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四) 吸收贫困户到中洲就业,通过这种方式已吸收150多名工人,这几年来在夏秋季招临时工达到3000多人次。

(五) 定单收购饲草料。公司牛业所需的饲草料,基本上是以定单形式向周边农民收购,累计收购玉米、麸皮、油渣5000多吨,苜蓿、青贮玉米、秸秆约45000吨,每年收购资金在400多万元,带动农户300余户,为农户年均收入增加3000多元。

(六) 高价租赁牧民草场,很多贫困户有草场但无牛羊,只靠低价租草场,获取微薄收入度日,我们进行试点,用高价进行收购,使他们收入比以前高,已从38户贫困户中租用10000亩草场,每亩单价13元,使这38户均收入3400多元。

二、 办好乳品加工业,确保伊犁牛业顺利稳定发展,我们深知,仅从事养牛业,不但企业无法支撑,更不可能起到带动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所以,只有办乳品加工业,才能更有效的保证中洲的顺利稳步发展,才能更好的使这个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利益有可靠稳定的保障,最终实现共赢。

为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经多方考察论证,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内容是以酪蛋白系列产品的开发应用和其它乳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为主。本项目以开发酪蛋白系列产品为主,利用其在同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优势与项目区的畜牧业优势资源相结合,提升终端产品的附加值,全面提高伊犁畜牧业的综合效益。项目建成后可达到日处理400吨的加工能力,除能给企业自身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及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外,并能极大地拉动养牛业、种植业、饲料加工及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相当大的劳动就业空间;尤其是在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1、带动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就伊犁目前的奶牛饲养条件和单产水平而言,可以满足40000头奶牛的供奶份额,较好地解决奶农售奶难问题。

2、奶牛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种植业的结构调整,特别是饲料和饲草种植业将有大的发展。饲养40000头奶牛每年约需玉米、大麦等精饲料100000吨,需青贮、干草及各类作秸秆800000吨。

3、牛奶和饲草料的拉运又能促进当地运输业的发展。

4、乳制品加工、奶牛养殖、饲草料种植、运输等项目区提供广阔的劳动就业空间。

5、通过“中洲畜牧业经营模式”的运行,建立“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利益共同体,同铸畜牧业双赢链,促进伊犁丰富的畜牧业优势资源的经济转换,带动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中洲对今后牛业发展中的设想:

近年来由于公司资金紧张,加之受德隆风波和国家银根紧缩政策的影响,几年内靠公司自己很难实现10000头奶牛集中养殖规模,为此,公司经认真调查、分析研究认为:

1、有相当一部分社会闲散资金,苦于没有投资项目,一直未能使用,可以引导加以吸收利用。

2、还有相当一部分奶牛养殖散户,由于技术管理经验缺乏,导致奶牛生产水平较低,养殖效益不高,也可以进行吸收利用。

3、目前,伊犁地区的贫困户大多属山区牧民和边远乡村的农民,贫困主要为缺乏劳动力或农产品销售困难、价格低或人口多、土地和牲畜少、家庭为老弱病残人口或天灾人祸以及懒惰等几种原因造成。

4、伊犁地区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在对国家扶贫资金的使用上,又多为农牧户购牛或帮助购买种籽、化肥等生产资料,由于上述原因,实际的扶贫效果并不明显,未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建议政府部门根据龙头企业的成功经营方式和技术条件将这部分资源由龙头企业统一集中使用,既可以达到长期扶贫目的,又能补充奶源供应。

我公司的《伊犁中洲伊源生物技术开发项目》启动后,将达到日处理鲜奶400吨的加工能力,需要有强大的奶源支持,中洲公司作为扶贫龙头企业同时还肩负着带动农牧户脱贫致富的神圣使命。根据上述分析,我公司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一种长效扶贫机制——即以扶贫牛场的形式套用“中洲适度规模生态牛场”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万头奶牛集中饲养规模。

建立扶贫牛场的方式:

一、托管方式:

方式1:即由农牧户投资建立牛场基础设施和购牛(利用政府扶贫资金),然后将牛场委托给中洲公司托管经营,中洲公司根据所托管牛群质量和品种按农牧户的投资部总额每年给予农牧户每头牛800元、600元、500元的利润分成,另外每年按市场价向农牧户支付牛场基础设施使用费。托管期限为10年,到期后,由中洲公司按农牧户当初投资总牛头数同质同量返还给农牧户。 方式2:即由农牧户投资建立牛场基础设施(利用政府扶贫资金),中洲公司投资购牛,然后由公司按农牧民所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总额,每年向农牧户返还其投资额10%的利润分成,期限为3年以上,到期后,牛场基础设施仍归农牧户所有。

方式3:由农牧户投资购牛,公司投资兴建牛场基础设施,然后公司按农牧民的投资总额,每年向农牧户返还其投资额8%的利润分成,期限为10年以上,到期后,公司再按农牧户当初投资的总牛头数,同质同量地返还给农牧户,同时牛场的基础设施归农牧户所有。

二、纯扶贫形式(主要针对特困村、特困户)

即由本公司投资建立牛场基础设施和提供奶牛,贫困户根据牛场的规模数量按每头牛打草场10亩、放牧场15亩的标准提供给牛场使用,其草场费用由公司承担,然后本公司每年按每头牛600元的标准对贫困户进行返利。

通过上述哪种方式建立扶贫牛场,都是将分散在农牧户手中的奶牛进行规模化饲养,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有效地发挥奶牛正常的各项生产性能,达到最大的产出效益。同时奶牛集中饲养以后,能够节约一部分劳动力,为农牧民拓宽大就业渠道。对于无技术、无资的农牧民可以吸收为牛场工人,为他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建立牛场后,既能够规避奶牛在农户中散养存在的因经营不善、疫病、畜产品回收等造成的资金流失风险,同时又拉动种植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起到扶贫帮困作用。另外,通过牛场的规范化管理,辐射带动农户树立科学养殖和实体经营观念,达到扶贫先扶智的目的,从源头上杜绝贫困的产生。

建立扶贫牛场实质上就是采用一种由政府、企业、农户参与的合同契约形式的实体化经营,让农牧户以不同方式进行参股分红,牛场进行全面经济核算办法使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建立一种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达到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互惠互利。

中洲公司将在“公司加基地加农牧户”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龙头企业+生态养殖园区”的模式,稳步向“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一体化发展、规模化管理”的现代畜牧业方向发展。将生态规模养殖与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研究与科技攻关;产品开发与完善的营销体系建设;企业发展与产业扶贫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现代畜牧业生产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构建具有中洲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新疆伊犁中洲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二OO六年八月十一日

第三篇:武隆区科技扶贫工作方案

科技扶贫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力量开展扶贫攻坚的意见》(渝委发〔20**〕9 号),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建立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队伍,开展科技创业帮扶示范,对全区脱贫村(已脱贫的***个建卡贫困村)适时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和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基本思路

围绕区委、区政府结对帮扶的工作部署,以构建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科技帮扶长效机制为目标,以科技特派员为载体,以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为依托,建立对乡镇派驻科技帮扶顾问和科技特派员进村帮扶措施,开展脱贫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行动,在蔬菜、畜禽、水果、茶叶、中药材及水产品等重点农业产业,建立覆盖全区***个脱贫村的现场对接、观摩培训、网络咨询、入户(社)指导、引领创办实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技术与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农民创新创业活力,激发脱贫村发展动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二、任务目标

(一)构建科技帮扶的长效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长效科技帮扶机制。一是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引导建立面向脱贫村的科技帮扶体系。二是鼓励科技特派员与农业企业、新型经济组织、产业大户构建稳定的技术服务关系。采取技术入股、投资等方式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新型经济组织,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服务农户。三是以脱贫村技术需求为导向,建立

持续性的技术研发与引进机制,为脱贫村提供长效技术支撑。四是在帮扶体系建立并稳定运行后,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后续的公益性帮扶工作给予适当补贴。

(二)建立与技术需求相匹配、结构合理、管理有序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根据脱贫村和全区产业技术需求,每年征集、遴选***名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和服务意识强的科技特派员,建立面向全区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技术服务团队,促进区域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技术进步,形成“一人帮一村、一村兴一业、一业带一方”的科技帮扶新模式,切实提升脱贫村科技发展水平。一是在区科委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负责全区科技帮扶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服务。二是向***个乡镇各派驻 1 名科技顾问,科技顾问接受所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协助区域内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服务指导和统筹协调。三是向全区***个脱贫村各派驻 1 名科技特派员。各脱贫村牵头组织技术能手、乡土专家及产业大户组成技术协作组,接受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开展日常技术、信息交流和服务。

(三)打造示范基地,为老百姓提供“看得见、有示范、学得会”的技术服务。依托科技特派员队伍,优先在脱贫村及周边,选择有一定技术基础、展示效果好、服务积极性高、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

(四)建立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咨询、交流、培训和考核四大功能。服务对象对产业技术问题可随时提交,科技特派员在答疑可采取网上、电话、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乡镇科技顾问、脱贫村科技特派员要适时将服务对象产业发展信息和开展科技服务信息及时上传到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可以利用条件成熟的示范基地,向特派员工作站申请资助拍摄先进适用技术专题片。

三、工作要求

(一)进村科技特派员

进村科技特派员要根据服务对象的科技需求,可以采取实地传授、院坝培训、现场示范、网络答疑等形式,提供、协调公益专业技术服务,帮助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或商业模式问题,或者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创业,并为服务对象培养 3—5 名本土专技人才。

进村科技特派员在保证完成好自身工作任务同时,平均每月到派驻村服务 5个工作日,年度考核,一年一聘,工作成效突出者可连聘连任。

(二)乡镇科技顾问

乡镇科技顾问,要站在全区发展大局高度,在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做好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统筹规划,并组织产业科技帮扶项目的具体实施,认真扎实开展好科技帮扶工作。

乡镇科技顾问服务时间为 3 年,每年考核一次,并要求年内每月深入所在乡镇开展科技服务 5 日。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可连聘连任。

(三)区科委及相关单位

区科委作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作用,加强与区人力社保局、区扶贫办、区农委、区畜牧兽医局、区林业局、区供销社、区财政局、乡镇及其他科技特派员摆出单位等部门的协调,为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区科委会同区区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区农委、区扶贫办等部门对全区科技帮扶工作进行部署,并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确保科技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会同相关单位对派驻科技特派员和建立示范基地进行统一布局,并落实相关政策。

(二)整合科技资源。设立科技帮扶专项计划,集成区级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贫开发专项资金与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整合,加大科技帮扶资金投入力度。整合资金主要用于科技特派员引领创办科技型企业、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科技培训、名优种苗引进、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扶持及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科技服务的差旅补助等。与相关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制定政策措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调动科研人员面向基层服务的积极性。

(三)加强服务和考核。帮助科技特派员解决帮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使科技特派员安心服务基层。定期开展科技特派员培训,提高科技特派员面向基层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区科委制定《武隆区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武隆区科技特派员考核办法》《武隆区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武隆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认定办法》,明确科技特派员的目标与任务、管理与考核,专项经费的使用及示范基地的认定。通过建立帮扶档案、工作日志统计、满意度调查、网络评价等方式,对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帮扶情况进行考核。

第四篇:科技局扶贫工作的总结

一年来,我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西山“3+2”扶贫工程,紧紧围绕区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并根据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调整单位定点挂钩扶贫和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安排的通知》要求,投入各种经费2.75万元,对挂钩的瓦马乡新民村大力开展扶贫攻坚。2008年底,新民村5个村民小组257户人,人口1037人,全年人均纯收入达1780元

,比上年的1100元增长62%,人均占有粮食486公斤,比上年的456公斤增长7%,扶贫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带动农村科技硬件建设。我局紧紧结合部门项目工作,投入资金 1.5万元,配置了科普宣传设备、桌椅及各类图书,建设了新民村科技文化活动室,完善了有效的科技推广、科普宣传的网络和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村民“读书难、学科技难”的问题。

二是与科普工作结合,支持科技扶贫。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群众进行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禁毒及艾兹病防治知识宣传、医疗义诊、发放农村实用技术资料等活动。同时还积极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次,培训群众达520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及各种实用手册4000多份,倡导了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是大力扶持挂钩村,积极发展主导产业。积极扶持村民立足当地优势,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的培育,为挂钩村产业发展提供完善而坚实的科技支撑,一是重点扶持村民推广各种经济作物种植,2008年底,新民村红花药材种植达1200亩,其中引进新品种云a3号200亩;二是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积极扶持挂钩村进行蚕桑种养及包谷种植,2008年,全村种植蚕桑262亩,包谷1500亩,各种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四是踊跃捐款捐物,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捐款捐物,一年来捐送物资、现金折合扶持资金6500多元,送往对口帮扶的贫困村、户,以实际行动送温暖、献爱心,密切与贫困户的感情,为扶贫挂钩村群众扎扎实实办了好事、实事。

三、2009年的工作重点及具体工作措施

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我局在扶贫工作的重点是继续抓好群众的综合性技术开发。

(一)结合我局实施的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及蚕桑产业发展要求,投入部分项目资金,积极支持农户规范化建设小蚕共育室,并通过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蚕桑种养试验示范,推动群众的蚕桑产业发展。

(二)继续加大农村科技硬件建设。投入资金完善村级科技文化活动室,切实解决山区农民“读书难、学科技难”问题。

(三)认真开展好科技下乡活动,同时以畜禽养殖、包谷、蚕桑、核桃及蔬菜种植等方面为主,举办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及时传递科技信息,改变当地群众的生活方式,提高山区群众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四是继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捐款捐物,送往对口帮扶的贫困村、户,以实际行动送温暖、献爱心,密切与贫困户的感情,为扶贫挂钩村群众扎扎实实办了好事、实事。

第五篇: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左权县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精神,依托《山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推动我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跳跃发展,确保贫困群众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围绕中心,科技助力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中心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必须”的重大要求,集聚科技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左权特色的科技扶贫新路子,助力脱贫攻坚。

二、立足实际,扶贫扶智

利用我县区域优势,提升产业级次。针对核桃、杂粮、规模健康养殖、设施蔬菜、中草药五大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的辐射优势,对照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技能培训、跟踪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贫困户提升科学素质,依靠科技增收脱贫致富,对实现全村及周边村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上下联动,信息共享

左权县是中国科普乡村e站示范县,建有乡村e站20多个,通过pc端、app、中科云媒、新闻传媒等途径,为农民搭建专业信息服务平台,立足自身、辐射周边,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科普综合服务体。

四、示范带动,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带头作用,引进科技人才队伍,以举办专题培训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本土科普带头人、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技术人才,组建左权乡土科技专家队伍,通过专家培训带头人,带头人示范辅导农户,使每个贫困户至少学校掌握1—2项致富技能。

五、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以县十大节庆活动、科普活动为载体,以科普宣传栏、活动站和示范基地为阵地,全面开展各项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发放科普图书、科普挂图等形式,以提高重点人群科普素质为目标,开展经常化科普。

六、积极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山西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我县宏远学校小学部4名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教导,双双取得了机器人超级轨迹赛小学组省级二等奖,这是我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取得的重大突破,填补了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的空白,对青少年科技教育起到了模范作用。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行“六个覆盖”。⑴、农村科普信息员全覆盖。联合省、市科协、山西农大,推荐培训50名农村科普信息员,实现农村科普信息员乡乡全覆盖。⑵、农技协组织全覆盖。健全和完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技专家服务站,实现农技协组织和服务乡、村全覆盖。⑶、乡村e站全覆盖。乡镇和重点村健全和完善科普中国乡村e站、校园e站、农村中学科技馆,实现科普e站乡、村全覆盖。⑷、科普服务全覆盖。联合省科技馆、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实现农民科学素质培训、科普大篷车巡回服务、科普大篷车电视联播节目全覆盖。⑸、科普报刊全覆盖。在重点乡、村实现科普报刊、科普资源、科普信息化产品全覆盖。⑹、特色科技产业全覆盖。培育1个乡镇特色产业,支持发展一批“一村一品”的贫困村,建设1个农业示范基地,培育1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打造1个特色品牌,实现特色产业、“一村一品”、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

2、建立科技助力扶贫示范基地。依托《山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建设5个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示范乡(示范村、示范基地)。

3、大力推广实用技术。根据实际产业需要,编辑出版科普图书、挂图,制作光盘,通过乡村e站等平台,重点推广核桃防晚霜危害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果树、蔬菜绿色无害化栽培技术、家庭牧场养殖系列实用技术、道地中药材种植技术、谷子机械化精播技术、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渗水地膜应用技术、玉米膜侧播种及抗旱栽培技术等8项技术,组织专家搞好项目对接,充分发挥农科110服务平台作用,实行带技术、带项目进村入户,帮助解决品种选择、产业链延伸、特色产业发展、种养效益提升、生产技术落后及产品销售等问题。

4、开展双向服务活动。组织放心农资平价专供。依托全省科普惠农服务体系开展平价农资供应行动,动员农资厂家,担当社会责任,在专家指导下,开发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专供产品,通过科普惠农服务站、科普中国乡村e站向贫困户提供平价、放心、优质农资;帮助销售农产品,以订单的形式将特色农产品经过包装,通过展示展销或网络等形式进行销售,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5、完善科普设施建设。积极推动科普场馆、科普e站、科普栏、科普屏等科普设施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扩大科普设施覆盖面。

第六篇:扶贫办2010年科技进步工作自查报告

2010年我办的科技进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科技局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一年来我办的科技进步工作自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是成立了以主任XX同志为组长、副主任XX同志为副组长,XX、XX同志为成员的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明确了由副主任XX同志分管,具体工作由XX、XX同志负责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一是充分利用每周五的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有关文件和科普资料,加强了对全体干部职工的科普知识学习,提高了全体干部对科技进步工作的认识。二是积极参加县科技局、科协组织的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宣传活动。

三、加大科技工作力度,积极培养农村人才

一是与县有关部门配合,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二是充分利用劳务扶贫培训政策,在培训农民工的过程中,开设科普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素质。

一年来,通过有效地开展科技进步工作,推动了贫困村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出了贡献。

上一篇:公务员汇报下一篇:公务员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