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铁路普速线路车间维修体制改革探索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区铁路因其特殊性在维修体制改革上要走出自己的道路, 为适应铁路发展趋势, 成都局集团公司涪陵工务段于2015年率先开始在管内进行试点。本文对山区铁路普速线路车间维改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一、山区铁路维改的前提

1、设备质量通过大修、集中修有极大提升, 设备质量较稳定。

山区铁路较平原铁路来说交通不便, 导致应急困难。在维改撤除小站工区前必须要通过设备升级改造、综合整治保证设备稳定, 减少应急情况发生。

2、交通工具配备齐全, 满足生产需求。

维改后车间集中作业, 特别是山区铁路长大隧道多, 对轨道车、汽车的需求更多, 因此需要合理配置交通工具保证生产需求。

3、有周期性的大型机械覆盖捣固。

成都局在每个站段均分配有两台派驻线路大机, 大机每年对区间重点地段覆盖捣固, 保证区间设备质量可控。

4、后勤得到保障。

先进配套的生产、生活设备设施是职工现场作业的有力后勤保障。车间驻地集中大量职工, 维改前必须要保证职工的生活条件, 确保生产、生活设备设施到位后才能开始改革。

二、山区铁路线路车间改革探索

1、车间维修改革方案

涪陵工务段涪陵线路车间改革前共设置检查工区1个, 线路工区6个, 随着维修体制改革的进行, 车间对管内工区进行大幅度调整。按照检养修分开的原则优化工区设置, 做强专业修工区, 成立道岔维修工区和钢轨修理工区, 将车间管内线路工区从6个压缩为3个巡养工区, 形成“1检查+1综合+2专业+3巡养”的模式。通过优化组织机构设置实现“检、养、修”分开, 发挥异体监督作用。

作为生产的主体车间职能必须转换, 提高安全生产掌控能力。生产管理上共设置4名管理干部, 同时设置其余5个岗位人员, 以此形成车间安全生产指挥分中心, 承担起间生产任务下达、安全信息收集、现场作业监控等功能。

2、生产组织

车间围绕“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进行生产组织。

(1) 检查。为保证检、养、修分开, 车间专门成立检查工区, 负责对车间管内站场设备、重点病害等进行周期静态检查、工作量调查、质量抽查和验收, 巡养工区不再担任检查职责, 车间通过工务生产管理系统对管内所有设备状态进行监控。

(2) 分析。车间设数据分析员, 专门对每月轨检车、每日机车晃动仪、添乘仪及检查工区、各级人员现场检查等动静态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设备整治建议。

(3) 计划。车间生产计划分为月、周、日计划, 月计划由车间根据段、车间的重点工作安排对车间下月作业计划进行轮廓规划;车间周计划由生产技术员根据数据分析、重点工作等进行合理布排, 通过对天窗时间、配合单位、交通方式、人员组织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形成车间周计划雏形, 交由副主任审核后再召集各工区负责人对周计划进行讨论, 最终形成正式周计划;车间日计划由生产技术员负责对每日作业进行详细安排。

(4) 作业。各工区根据细化的日作业计划进行具体实施, 作业负责人根据车间提供的分析结果到现场复核和放样画撬, 落实记名修理念。车间根据各作业项目选择指派干部进行安全、质量盯控。

(5) 验收。由车间安排检查工区或干部对工区作业地段进行检查验收, 同时车间数据分析员通过动态检测分析来完善验收手段。通过验收评价, 完善动态考核、静态病害整治考核, 与职工工效工资挂钩, 从而激发职工成产活力。

三、目前取得的成效

1、生产组织更加合理。

改革前各班组各自为政, 每日防护人员占去各班组生产用工的一半及以上, 作业人数不足, 导致工区只能处理小的“点”型病害等问题。改革后车间统一安排节约防护人员, 作业人员更多、更集中, 车间更加好卡控。

2、作业标准提升, 作业有效率增长。

改革前工区集检测、维修、验收于一体, 车间没有有效的手段去卡控现场作业质量。改革后车间盯控基本能全覆盖, 对现场作业标准也能有效卡控, 作业有效率大幅提升。

3、线路设备质量更加均衡。

改革前工区人员不足、养路机具老化, 对成段的面状病害无法处理, 只能观察监控。改革后车间能够组织维修工区对面状病害进行综合整治, 成段状态不良等结构性病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且得益于集团公司派驻线路大机覆盖捣固, 线路设备质量更加均衡。

4、安全风险更加可控。

改革前班组分散作业点较多, 车间无法有效的监控现场作业情况, 通过改革班组数量大幅减少, 由过去的“满场飞”变成集中作业, 车间能实现现场作业覆盖盯控, 车间整体的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得到加强, 安全系数加大。

5、职工后勤得到保障, 幸福指数增加。

通过撤除小站工区合并到车间驻地, 改革前山区铁路存在的交通严重不便、后勤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均得到解决, 职工的幸福感更强。

四、结语

山区铁路因其特殊性在维修体制改革的道路上难度相对较大, 目前改革在应急管理、考核分配、作业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通过改革, 车间在安全管理、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改进, 力争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设备质量均衡化、安全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在铁路普速线路车间维修体制改革中走出山区铁路自己的特色。

摘要:在铁路维修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下, 山区铁路因其特殊性必须不断探索。结合涪陵工务段在维修体制改革方面的实践, 对车间如何在生产组织上发挥主体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山区普速线路,维修体质改革,生产组织

参考文献

[1] 贾跃军, 铁路工务系统检养修生产组织改革探索与实践[J].铁道勘察.2015 (04) :82-86

[2] 王志友, 轩岗线路车间维修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J].山西建筑。2015 (17) :248-249.

上一篇:工程施工桩基及其相关围护项目情况与施工方式分析下一篇:硫酸钴溶液除镁试验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