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与山区发展(精选8篇)
建国50年来,持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显著的改善,各城市的经济、社会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多种原因,中西部城市发展同沿海城市发展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把握西部大开发机遇,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中西部城市与沿海城市的合作,对于国家富强、社会稳定、民族振兴,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地区和城市间的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城市体系,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经济规模的壮大,从1978年到1997年,全国城市增加了475个,是1978年全国城市总数的2.5倍。东部地区(沿海城市主要分布区)发展速度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在新设置的城市中,有近一半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使我国地区间城市数的排位由中、东、西,转变为东、中、西,仅广东、山东西省增加的城市数就超过了西部地区9个省、自治区同期新增城市的总和。东部沿海地区城市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全国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12个,东部就有6个,人口在50~200万的大中城市75个,东部地区就占了36个,而西部地区小城市占该地区城市数量的67%,其比重均超过东、中部地区的54.7%和53.8%。1996年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土地面积只占全国城市的26%,人口占全国城市的51%,却提供了占全国城市64.2%的国内生产总值、70%的总产值、61.6%的工业利税总额、63.4%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的邮电业务总量。当年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每个城市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1.3亿元,中地区是47.5亿元,西部地区是42.5亿
元。中西部地区平均城市经济规模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44.4%和42%。
在城市经济效益方面,人均GDP,中西部地区只是东部沿海地区的60.8%和56.1%。工业产值,中部地区城市只是东部沿海地区的50%,西部地区城市还不到东部沿海地区的40%。人均工业利税、百元固定资产原值也有较大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是中部地区沿海城市的3,8倍,是西部地区城市的近8倍。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在本地区中占78%~81%,中部西地区城市经济占60%~67%,而西
部地区城市只有54%~67%。
东部与中西部城市差距还表现在城市居民经济状况与社会生活方面。1996年城市职工平均工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是7494元,中部地区城市是5268元,西部地区城市是5817元。中西部地区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70%和78.5%。此外,在人均储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明显地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而在公共医疗卫生方面,中西部地区城市高于东部沿海城市。
在寻找差距中,我们注意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差距,最突出的是工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城市人均工业总产值的差距大于人均GDP的差距,这反映了不同地区城市是处于不同的工业化阶段,缩小地区城市间差距更重要的是缩小工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不仅在我国、就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地区经济差距,这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增长,区域差距逐渐扩大,而后趋于稳定,进入成熟阶段,差距逐渐缩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还较落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距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经济社
会现象,我们正视这个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差距呢?除了各地区城市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不同外,还有:一是国家宏观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的重点由内地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在投资重点、项目安排、财政金融、外经外贸、物资以及劳动工资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沿海城市中产生了我国首批经济特区城市、开放城市、开放地区城市,也成为了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二是形成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和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沿海城市是国家投资、吸引外资最多的城市,也是民间资本最活跃、最发达的城市。大量的资本投入,对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三是城市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国内外技术、资金、人才积聚于沿海城市,促进了东部沿海城市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换、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升级。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沿海城市较先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建立了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物资等各类市场,使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和重组,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物资的聚合,更增强了沿海城市的竞争力。沿海城市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商品经济观念和市场竞争意识,这些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当我们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时,应当吸取沿海城市改革开放的定员经验,不断加强东部沿海城市和中西部城市的合作与协
调,以求共同发展。
二、合作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我国中西部城市与沿海城市走出一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城市间缩小差距要靠合作与发展,不仅要注重中西部城市经济的发展,也要不断发展沿海城市的经济。沿海城市发展了,才能进一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利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持和带动中西部城市的经济发展,而绝不能削足适履,放慢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中西部城市发展了,才能起到与沿海城市产业互补,资源互补的作用,使沿海城市的发展更具有后劲。只要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是能够达到的。
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城市间合作与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这些基础和条件主要为:
第一、各地区城市都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沿海城市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在资金、人才、科技、信息和产业高度化上有着较大优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市场化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城市则处于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是重要的农产品及其他工业原料、能源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地,蕴藏着较大的开发潜力;一些产业如旅游业、重工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有一大批资金技术密集的大型工业企业和项目,有着广阔的消费品市场,等等。正是各地区城市都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才形成特色经济,为各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由于特色经济的发展,使各城市能够积极参与竞争,并吸引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各地区城市间的合作,可取长补短,资源互补,交流经验,联合开发,通过加强城市经济的互补性,将比较优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大大促进各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二,各地区城市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强。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各地区城市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实力有了较大增强,改革开放为城市间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物资条件,开辟了广阔的市场需求,资金、信息、人才、物资流动渠道通畅,城市经济市场化的障碍基本消除,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正在形成,这为城市间合作奠定了
基础。
第三,各地区城市经济转向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东部沿海城市正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中西部城市正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各地区城市经济转向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许多跨地区跨城市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开始形成,东部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城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沿海城市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中西部城市发展经济,这种趋势发展不断推动着城市间的深入的、广泛的交往,各自从长
远利益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互利合作。
第四,党和国家鼓励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城市的合作,支持不发达地区的发展。长期以来,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上大力扶持中西部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经济建设,还组织全国经济发达城市对口支援中西部城市建设。国家从政策到资金。从优势资源开发到科技人才培养,从产业发展到项目引进各个方面,都对各地区城市间合作予以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更是加大沿海城市与中四部城市合作、发展力度的良
好机遇。
三、对策选择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相联系的重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面向新世纪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加强沿海城市与中西
部城市的合作,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极为重要.为此应当考虑:
第一,做好经济发展合作规划。制订经济发展合作规划,应把国家政策和总体要求同本地区、本市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认真分析本地区本市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内在潜力以及外部因素。从而确定一个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城市互补互济、各展所长的合作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应杨长避短,发挥优势,不必搞同一个模式,用同一个套路,开发同一个产业,生产同一个产品、要走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选择重点开发项目。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做好规划,抓住重点项目,形成优势产业。就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扣社会效益,促进
各地的经济发展。
落实经济发展合作规划,要立足于各城市的优势,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首先,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以城市道路、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建设和污染治理工程开路,创造良好的开发基础和城市生态环境;其次,要合理安排资源项目和配置资源,以资源开发带动产业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特别是具有本地优势和特色的加工业,以及那些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城市互补的产业,发展既能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又能占领市场的产品生产;再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要优先做好科技教育,包括民族教育工作,培养人才,提高劳动
者的素质。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有过“非均衡发展战略”、“梯度推移战略”、“点轴发展战略”及“发展做”理论的选择和争论,各有道理。我们挥其所长。选择实现各地区城市协调发展的战略,遵从“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强调各城市在充分发挥其优势基础上的共同发展,既要看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山东到西的“梯度差”。也应看到自然资源由西到东的“反梯度差”,还应注意决定生产力布局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民族关系、国防安全、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明确各城市的发展重点,搞好各城市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
第二,建立起良好的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化程度越高,经济就越发达,城市经济发展就越快。因此,要实现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城市的合作与发展,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加快经济运行主体的改革步伐,加大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市场地发展的速度,这是加强谷地城市间合作,缩小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差别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类市场,如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信息与服务市场、物资市场,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物资的合理流动,尤其是沿海城市的优势资源向中西部城市流动,参与这些城市的产业开发。合作开发资源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是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资源,而是以市场需要作为资源开发的第一选择,在开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中,始终瞄准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中,要加快经济运行主体的改革步伐。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为了使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城市能够密切协作,真正做到自愿、互利,就必须依靠市场机制,依靠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让它们积极参与各地区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要实现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使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中西部城市的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中西部城市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培养企业竞争优势,通过企业竞争优势实现城市经济优势。通过加快财税、投资、价格、金融和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城市的合作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
各地区城市间的合作,必然促进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建立,发挥出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到的基础作用,为此,建议制定《统一市场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和城市间自由流动;制定《公平竞争法》,使各区域和城市的合作与竞争有序化;制定《反垄断法》,消除各区域和城市间的行政壁垒和资源、商品封锁,并以续济利益为纽带,加快各地区城市间的合作与发展。
第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各地区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应
当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实施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在中西部城市选择某些资源条件、工业基础、技术水平好的,有一定竞争力并能够占领市场的产业或项目为重点,联合进行开发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以带动其他产业或项目的发展。
――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沿海城市和中西部城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加中西部城市的外商、外资流入量,推动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开展。优先在中西部城市安排资源开发项目,不仅引导国内外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城市转移,也一定引导资金技术密集
型产业向中西部城市转移。
――实施优惠政策。通过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鼓励沿海城市和中西部城市的对口支援和协作,或为城市间合作项目提供相关的公共物品和社会服务,包括提供基本设施建设服务、科技服务、法律服务、教育与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安全服务等行政的和经济的服务;或通过收入分配中的转移支付,采取财政补助与协作、税收等手段影响经济部门对各合作项目的资源配置;或为中西部城市培养、引进各类急需人才,提供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加大沿海城市对中西部城市的扶持力度。这样做了,就能促进各地区城市间的合作与发展,使全国真正统一的市场形成;城市间经济结构合理,产业层次提高;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业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文化教育及其他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城市化水
平提高综合实力增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当形成这样的共识:国家的发展是在各地区城市经济普遍的发展中得到实现的,沿海城市要大力支持中西部城市发展,各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
谁也离不开谁。
逐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在城市间合作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这些作用主要有王:一是通过财政手段来参与城市间合作,进行收入再分配。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城市政府的运作本质就是城市财政收支过程,通过收入分配中的转移支付,采取财政补助与协作等形式,加强各地区城市间的对口支援和协助,特别是加大沿海城市对中西部城市的扶持力度。二是进行资源配置。直接的资源配置是政府为城市向合作项目提供相关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包括提供基本设施建设服务;行政的和经济的服务等),间接的资源配置则是政府通过补贴、税收等手段影响经济部门对各合作项目的资源配置,优先在中西部城市安排资源开发项目,不仅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城市转移,也引导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城市转移。三是提供社会服务。各城市为经济合作提供各项良好的社会服务,如科技服务、法律服务、教育与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安全
浙江省温州地区属沿海丘陵地区, 具有典型的“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地貌特征。温州地区经济普遍较为发达, 但是在山区部分, 却存在着种种的发展障碍。以平阳县为例, 山地占了整个行政区划面积的62.8%, 且多数乡镇均位于温州中西部山区 (见图1) 。
这些山区乡镇交通受限, 经济落后, 社会功能缺失, 人员流失严重,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 也使得各乡政府在对乡的建设发展定位中面临空前的压力。但同时这些乡镇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 又是国家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载体。因此, 这些乡镇的发展关系着国家资源保育及和灾害安全防护等相关重要问题;关系着城乡差异化发展的构建和城乡结构关系的改善;关系着乡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活力复苏。
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温州沿海山区乡村的发展存在以下几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矛盾:
(一) 错位发展机遇良好, 然而抓住机遇的能力缺乏
世界工业发展已经步入后现代化时期, 中国的产业发展也正致力于向生态化、集约型的产业结构调整迈进。温州沿海城镇经济发达, 为其山区乡村奠定了环境和资源为发展主体的社会和劳动分工模式下的自主发展机遇。但是社会结构与服务设施欠缺、人口外流、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封闭等等原因, 又使得这样的机会相对于现在的山区乡村来说显得有点遥不可及。
(二) 中心地有一定的集聚能力, 但这种浅层的集聚无法带动农村的整体发展
温州沿海山村多部分已经实现下山脱贫, 集聚至乡政府所在地和其他城镇中心区。然而这种集聚只是简单的人口的搬迁和转移, 集镇中心地的服务职能仅限于低层次的公共服务职能, 根本不能满足对优质人口、资本要素的吸引, 无法促进优势资源的转换性开发和城镇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 社会交往便利, 但缺乏与资源优势相匹配的空间建设模式
温州山区乡村的建设模式为典型的落地房聚落模式, 建筑多数为独门独户式开放性住宅。在这种空间中, 人群交往方便, 邻里关系和谐, 适合老龄化社会和空巢社会现象中对这类社会群体的安置和关怀。但是这些乡村在建设过程中, 由于缺乏上位规划的指导, 村民观念守旧, 在建设过程中, 划地分宅现象比较严重, 沿溪、沿山景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缺乏与资源优势相匹配的空间建设模式。
二、基本理念原则和战略思路
基于对发展机遇以及面临挑战的分析, 温州沿海山区的发展必须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 差异化的发展原则
在产业定位、文化构建、社会结构构成上必须强调自身的特色, 在区别中求生存、求发展。
(二) 资源保育化发展原则
资源保育是温州山区乡村一切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必须高度重视资源保育工作。
(三) 整体化发展原则
从区域整体发展研究交通、产业、空间布局, 即注重互补性, 又注重个性。
笔者在针对平阳县凤巢乡的实际乡村规划操作中, 将乡村发展的战略思路确定为“三个重构”, 即重构经济、重构社会、重构空间。通过运用资源优势, 培养内生力量, 注重自我发展, 形成环境、社会、经济方面和谐发展的特色乡镇区域。
重构经济: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和策略,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开发特色经济品种, 塑造特色经济品牌。
重构社会:完善农村中心地的服务职能, 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卫生方面力求达到与城镇同等级的服务水平。同时也要重视老人、儿童的社会情感交流场所的布置。
重构空间:强化乡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 打通主要对外联系通道, 对空间构架进行整理, 使之更加具有山水特色乡镇优势。
三、山区乡村发展的策略措施
对应山区乡村的发展战略思路,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后发优势, 在凤巢乡的规划中, 笔者提出了三大发展策略, 即产业策略、安居策略和空间策略。
(一) 产业策略措施
即从战略性高度考虑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包括水环境、森林环境等。从产业安排上完成“强一、调二、引三” (见图2) 。“强一”即加强产业基地的培育与开发, 并利用产业基地形成农业观光园区、森林氧吧、亲子互动园、国民科普教育基地等多种衍生产业结构;“调二”即逐步对现有的工业进行迁移, 或者对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鼓励其由二类工业或三类工业转成农产品加工工业, 发展与资源相匹配的工业经济, 也间接地提供就业机会;“引三”即将山村的旅游经济定位为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主, 利用水资源、林地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经济。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后续力量, 根据凤巢乡自身鲜明的特色, 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利用名人效应和传说 (谢侠逊故居、杨氏宗祠、杨氏祖墓等) 增添乡村的神秘色彩, 引申“有凤来巢”的历史寓意和神话传说, 塑造各种以凤凰为标志的景点和文化氛围。
2. 利用秀垟古山寨的遗址做宣传文章, 重塑古时山寨的风貌和历史秩序, 吸引对山寨文化和山寨体验感兴趣的新潮人群。
3. 利用其相对其他西部山区较佳的交通优势和相对东部城镇较好的自然环境这两个综合平衡点, 在森林氧吧中开辟自行车专用道和专用的野营区, 满足现在越来越多的户外“驴友”的需求。
4. 利用山村的竹林、石墙、小溪、矮屋等特色改造一片环境较好的农居点, 形成一些特殊的院落小空间, 营造一些在经济发达城镇中较难见到的诸如会所性质的集自然、养生、时尚于一体的会所经济 (见图3、图4) 。
(二) 安居策略措施
即完善农村中心地的聚居功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并对乡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化现象提出应对策略。
加强中心地服务功能:让农村的人口享受最基本的服务, 如各类行政办公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机会等。尤其是在医疗卫生和教育这一块, 应努力创造专业医生定期坐诊、优秀教师定期示范的条件, 尽量使乡村居民能够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水平和受教育机会。
加强农村集聚地功能:充分发挥乡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区的集聚效应, 积极实施村庄布点规划和下山脱贫计划, 使人口和产业呈现集聚的态势, 减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并节约用地, 增加中心区的繁荣度和活力。
加强乡村老年人口和青少年人口的活动休闲功能:温州山区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化现象非常严重, 甚至全浙江省乃至全国在未来的10年内, 都将面临巨大的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因此关爱老年人口和孩子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资源优势, 集合民间资本, 鼓励设置敬老院、疗养院等场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明确落实各项福利政策, 设置老年人和儿童的娱乐健身场所;这些都是乡级政府乃至县级政府需要重视的内容。
(三) 空间策略措施
在交通发展方面, 强化乡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 打通主要对外联系通道, 构建乡村旅游的快捷通道, 增强区域对外开放度;内部优化现有的路网结构, 设定适合乡村旅游、休闲、生活的慢行系统和步行系统, 尽量保留乡村原始的肌理 (见图5、图6) 。
在乡村聚落形态的控制方面, 采用“大集中、小分散、不扩散”的聚落形态模式。大集中是指乡中心区应建立适应周边小型村庄集中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 满足一些村庄人口对文化教育、医疗设施、商业服务方面的集中需求, 再适当鼓励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农村人口往中心区或城镇区转移。小分散是指各个原始村庄聚落形态采取自然削减的态势, 无需利用行政干预政策强制将这些村庄迁移至中心区。因为这些农民的移民唯一换来的就是中心区边缘地的地基, 却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在生活上也无法融入到城镇集群中。而原来的村庄聚落虽然在土地政策实施上有削减的必要, 但同时也应保留一定的人口和用地, 作为国家资源保育的服务人口。温州山区的欠发达乡村一般都位于山区, 山林、梯田等需要有人口继续留在当地服务的区域, 如果一味地要求集聚, 那么这些地方的荒废将是十分严重的。而原始村落的返耕除了提供一定的土地指标外, 对农业经济的产出并未能产生有效的影响, 只会导致国家耕地被侵占得更多。
在乡村的空间塑造方面, 也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形式。具体而言就是乡村的空间还需要在原来的低平空间序列中去需求特色发展, 而不是像城镇中心集聚区一样发展高、密空间。乡村的空间序列建设可分为以下三类:
安全交往空间:在乡村中普遍存在着建筑消防间距不足、建筑结构功能脆弱等问题。乡村的经济实力要求也不允许我们对所有的建筑按照理想的建筑空间模型去表现。在这种情况下, 追求安全的乡村建筑空间应当成为乡村聚落建设的首要条件。一般的做法就是保障消防通道的建设, 拆除一些必须拆除的建筑, 加固建筑结构, 利用原有乡村空间中的空地设立消防停车场或消防水池等设施, 平时兼容村庄交往空间, 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地。
院落式空间和田园式空间:通过对乡村原有特色空间的塑造, 提供农居设计、休闲度假、农业示范等多功能合一的乡居模式。具体可结合原始的特色元素, 如石墙、竹林、小溪、牌坊等元素建设庭院空间。结合农田、晒谷场、骑楼建筑设置田园风格的农村建筑形式。
农村的空间模型设计必须先考虑安全的因素, 再引入特色的因素,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住问题, 并实现功能的逐步转型。
四、小结
乡村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也是应对和解决农民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乡村资源合理转化, 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乡村贫穷落后的局面, 才能实现对国家环境资源的最简单、最有效的保护, 实现乡村经济质的飞跃, 促进乡村人口回流以及社会发展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平阳县规划建筑勘测设计院.平阳县凤巢乡规划, 2010.
[2]平阳县志编制委员会.平阳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3.
[3]平阳县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平阳统计年鉴.平阳县统计局, 2000-2009.
[4]董振国.农村如何从"休闲经济"中掘金?.中国信息报, 2006-05-09.
[5]胡凤飞, 蒋敏敏.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思考.农村经济, 2005 (4) .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乃至内蒙古东部的经济要素,是东北振兴的开放前沿和新的发展平台。发挥好东北沿海和腹地的各自产业特色和优势,形成结构互补、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的区域产业协调互动机制,将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势能。港口和临港产业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支点,辽宁沿海经济带还处于吸纳产业和积蓄经济实力的发展初期,迫切需要东北经济腹地的支持,包括货源、物流、临港产业等。要把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布局纳入到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探索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互动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更大的范围优化资源配置。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互动发展的基础条件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地理构成部分,由辽宁省的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六个省辖市组成的一条滨海带状经济区域,总面积5.65万平方公里。自2006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构想启动实施以来,在产业布局的总体设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的配套产业政策、招商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存在资源互补、产业联动和生产要素的互动等内生需求,沿海与腹地的产业互动正为东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沿海和腹地产业互动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区域增长模式的必然选择
沿海港口是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重要基础,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腹地唯一的沿海区域,是东北地区对外物质交流、资源与产品运输流转的重要通道和依托。同时,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又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群的核心货源腹地。产业沿海化发展趋势是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空间特征,即产业发展重心向海陆运输便利、发展空间大、接近国际市场的沿海临港地区转移。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东北腹地经济正处于转型和加速发展期,需要新的发展承载空间和新的产业组织联结机制,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助力。充分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岸线资源丰富、港口基础雄厚、土地资源充裕、交通网络发达等优势条件,依托东北腹地优势产业已经形成的竞争优势和物流网络,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将为东北地区创造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培育和形成我国北部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全面提升东北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形成和成长,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沿海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发展的腹地西连接互动
辽宁沿海经济带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的先导区,是东北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适应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化趋势,将辽宁沿海经济带建成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功能区和前沿基地,通过实现生产力空间布局的战略调整,打造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和技术等新竞争要素的沿海临港现代产业集聚带,将会形成一个面向东北亚、辐射东北及内蒙的新的开放战略高地,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规模和水平。带动东北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东北内陆地区将在沿海拥有一个开放的新空间。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互动发展的进展和特点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新开辟出的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新载体,正处在招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由点连线、由线扩面、由面成带的进程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必然伴随着一个临港产业的吸人问题,它渴望东北腹地的一些适合临港发展的龙头企业高端产业项目移入到临港园区,继而通过产业链传导、扩散,发挥对腹地相关产业的牵引力。东北腹地参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已经具有一些实质性进展,沿海与腹地在产业布局上有了更多的融合。
(一)将适于沿海发展的某些加工过程直接布局到港口附近,如装备制造业的总装环节和原材料工业的生产环节
腹地企业向沿海迁移,很大程度上是企业考虑物流成本、产业配套、市场拓展、发展空间等因素的理性选择。东北腹地经济区域内的部分产业已经开始向辽宁沿海迁移,主要体现为大企业部分生产环节和新建项目的临海布局。并通过项目和产品生产环节的异地网络联系,加速了沿海与腹地间的资源和产品的双向流动。如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将通过在大连的投资,形成系统化的核电设备生产基地,包括压力容器、环形吊、核岛等核电设备的核心部分均会位移到大连基地生产,从而实现巨型装备的顺利出海。一汽集团一汽客车大连客车厂将作为一汽集团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唯一生产基地。同时,产业迁移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而是在迁移过程中实现产业层次的提升和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如鞍钢500万吨精品钢项目布局在营口临海产业基地,不仅有效降低了矿石进口和钢材出口的运输成本,还是由鞍钢全流程自主设计、集成、施工建成,是工艺技术先进、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较高的现代化全流程绿色概念沿海钢铁厂。
(二)沿海和腹地物流通道和传输体系建设,为推进产业互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同时,紧密衔接东北、内蒙古等广大腹地的港口集疏运功能的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建设完善中。在东北中部,正在建设的哈大电气化铁路,与哈大高速公路、铁路和东北原油管道互为支撑,使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长春吉林经济带和哈大齐工业走廊与沿海经济带联结更加紧密。东北东部铁路的建设,将使东北东部10个腹地城市与大连、丹东两个出海口融为一体,必将带动临港产业的发展。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的设立、港腹间的海铁联运方式、内陆“干港”和沿海港口的合作的拓展,对增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带动东北腹地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三、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互动发展的建议
东北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于区域合作产生的合力。要以区域统筹为指导,充分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的相互支撑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以港口物流为基础和纽带,以重型装备、先进制造、现代能源、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导的临港产业体系,使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真正能够在产业协调发展、资源合理配置上迈出崭新的步伐,谋求新的产业竞争力。
(一)通过发展视野和发展思维创新,进一步打破区域间产业割据的局面
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互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相关省市的共同利益,可以提升区域整体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区域产业合作在本质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追逐利润的属性和内在要求,市场选择会使资源向综合比较优势大的地区流动。东北腹地部分企业向辽宁沿海经济带部分或整体迁移具有现实
可能性,对腹地而言,将某些需要大量原料和产品批量大的企业,如钢铁、石化、重型装备、粮油加工等安置在港口附近,有利于节约成本。对辽宁沿海经济带而言,有效吸引腹地优势产业中适宜临海布局的产业或产业链条中的某些环节到沿海地区来发展,是尽快形成沿海经济带形象和实力的一种重要来源。因此,必须进一步破除地区所有制等理念障碍,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的产业互动中深入挖掘东北经济合作的能量。要以企业合作带动区域合作,塑造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现代化进程。要建立沿海和腹地产业互动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在吸引吉林、黑龙江等地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高加工度原材料企业进入辽宁沿海经济带时,可仿照“飞地经济”在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统计口径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和特殊规定,增加东北腹地向沿海经济带移入产业的可能性。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的产业互动应该是一种产业合作的网络关系
要用集群理念安排产业布局,在沿海区域形成若干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带,成为东北地区相关产业集群的核心功能区。以临港产业集群核心区为龙头,沿集疏运通道,依托沿线产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群向腹地延伸扩张,实现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协作和互动。在临港开辟的产业投资区,着力谋划建设具有战略支撑作用、产业链较长的重大源头产业项目,是实现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有效途径。应着重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在腹地布局对接产业,促进腹地相关产业链环节配套发展,加速产业融合,也为港口开辟更多的腹地货源。
(三)构建紧密联接沿海和腹地,覆盖东北地区的现代物流网络
关于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业的调查与思考<?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药科学院药物制剂 06(2)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在满足与单一的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想到出门,进行短中期的休闲度假游,由此带来了我国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产业中同样出现了“贫富差距”问题,相对发达的城市与相对贫困的山区等出现了严重的差距,山区的落后使得旅游业发展缓慢,同样旅游业的发展缓慢也使得山区经济的停滞不前,如此恶性循环使经济无法发展。最主要的人民的生活质量无法提高,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受到损伤。
就此问题,7,8月间至安徽天柱山,上海,厦门及福建龙岩市永定以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研究,通过两个贫困山区及两个发达城市间旅游经济的对比调查得出本论文的结论及思考。
一.我国旅游业的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觉大部分市民在近一年内就有外出旅游的计划。
1.有百分之九十的市民已经考虑在未来一年内进行外出旅游,然在计划外出旅行的人数中只有百分之三十二的市民打算去山区旅行。
由此可见虽然大量市民有外出旅游计划,但仅不到三分之一的市民想去山区旅游。这对贫困的山区旅游经济来说是一个急大的制约点。因此即使在当今旅游业如此迅速发展,旅游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我国的山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无法享受到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经济腾飞,而依然是大大落后与城市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表1:外出游目的地选择
未来一年内你是否计划外出短中期旅游?若是打算去什么地方?
|
|||||||||
|
90%
|
山区旅游
|
32%
|
||||||
大中城市旅游
|
68%
|
||||||||
10%
|
|
1.绝大部分人已经或者希望打算每年出游两次或以上,人们的除外游频率增高
根据表2数据结果得出,几乎所有市民在一年内都会外出旅游1到2次,一小部分人百分之十在一年内旅游2次以上,另外只有百分之十八的人在一年内只想旅游一次,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想每年都有一次以上的旅游,几乎没有人不想旅游的。同时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国人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空闲时间进行的一次短暂的2,3天的旅游成了如今的热门活动。并且大多数人希望能够每年有多过1次旅游活动。由此明显可知旅游也是多么兴旺发达前途无量。贫困山区靠旅游业致富完全是可行的。
表2:市民一年外出旅游次数调查表
平均每年外出旅游多少次?
|
希望在一年内旅游几次
|
|
1次都没有
|
8%
|
2%
|
1次
|
47%
|
18%
|
2次
|
35%
|
35%
|
2次以上
|
10%
|
45%
|
2.全国旅游业整体的发展并没有给山区旅游业带来同样强劲的发展态势,山区旅游业从事人员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快速增长。
旅游人数增多,旅游收入提高,但人数与收入的增长都仅仅在大中城市中。就以2000年上海,厦门,安徽天柱山,福建永定县旅游年收入为例。上海旅游年收入近1600亿,厦门市旅游年收入为200多亿,安徽天柱山不到3亿整个安徽为200多亿,福建永定县为2亿多。安徽天柱山以及福建永定的旅游年收入仅为上海的千分之2都不到,只是厦门的百分之一多点。由此可见,贫困山区的旅游仍然处于旅游业的底部,虽然如今人人都外出游,旅游业一片红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山区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始终无法从旅游业中得到大利益。从表3看出,城市旅游工作者的收入都比较高,高收入人群较多,而在山区旅游工作者中大多为低收入者。在上海80%的工作者月薪超过2000,在厦门有60%,而在安徽天柱山和福建永定有75%的旅游工作者月薪不足2000圆元。甚至各有35%和30%的人月薪低于1000元。在城市的旅游工作者高薪的有很多甚至能达到10000以上,而在山区很多人只有区区几百元。城市与贫困山区间旅游工作者的贫富差距之大真是难以想像。
表3:旅游工作者月收入调查表
月收入
|
上海旅游工作者月收入
|
安徽天柱山旅游工作者月收入
|
厦门旅游工作者月收入
|
福建永定县旅游工作者月收入
|
1000以下
|
0
|
35%
|
10%
|
30%
|
1000—2000
|
20%
|
40%
|
30%
|
45%
|
2000—3000
|
50%
|
15%
|
40%
|
15%
|
3000以上
|
30%
|
10%
|
20%
|
10%
|
二.影响贫困山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
1.衣食住行方面
外出旅游就是短暂的在外生活几天,也就是衣食住行都要考虑而且还要另外注意游玩。
从表4中可以看出,人们出外旅游,绝大多数人都因衣食住行游的问题而选择旅游地。3%的人选择城市放弃山区是因为在吃方面不习惯,城市在食物上有充足的选择,39%的人因为交通问题而选择了城市旅游,31%的人由于晚间住宿的考虑而选择城市旅游,12%的人由于担心山区的安全性比城市差而放弃了山区旅游,7%的人认为山区景点不能吸引他们而选择城市,另外有8%的人因为其他原因而选择城市旅游。
表4:放弃山区游选择城市游的原因调查表
什么原因使你放弃山区旅游而选择大中城市旅游?
|
|
平时饮食问题
|
3%
|
外出交通问题
|
39%
|
晚间住宿问题
|
31%
|
出游安全问题
|
12%
|
风景喜好问题
|
7%
|
其他
|
8%
|
2.当地人对旅游发展经济的认识不够
从表5可以得出贫困山区当地人对当地的旅游业十分模糊,绝大部分人对于如何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来发展经济知之甚少。65%的人不了解当地有哪些可利用的旅游资源,80%的.人不知道发展旅游业会有什么影响,85%的人不懂得如何去靠旅游来发展自己的经济,90%的人不知道发展旅游业要注意些什么事项,90%的人不懂得如何是自己生活的地方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
在缺乏旅游方面的知识下,贫困山区的旅游业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即使遍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不懂得如何开发利用,不懂得如何持续发展,从旅游业中得到丰富经济利益,使得贫困山区的旅游发展缓慢,更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萎缩。
表5:贫困山区人对旅游业的认识调查表
|
是否了解当地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能开发利用
|
是否了解旅游业能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
是否了解如何靠旅游业来发展经济
|
是否了解发展旅游业要注意了解些什么
|
是否了解如何使当地旅游业发展起来
|
很了解
|
35%
|
20%
|
15%
|
10%
|
10%
|
不清楚
|
55%
|
65%
|
70%
|
55%
|
50%
|
完全不懂
|
10%
|
15%
|
15%
|
35%
|
40%
|
3.当地政府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从表6可知政府对于旅游业的干预是十分有影响的。90%的公众认为政府在当地做做出的决策影响着当地旅游业经济的发展,85%的人认为政府所做的政策决定对当地旅游经济启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有10%的人认为政府的活动导致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从数据显示,政府对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好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表6:政府对旅游业的影响调查
当地政府的政策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力
|
当地政府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贡献程度
|
||
非常有影响力
|
75%
|
有非常大促进作用
|
55%
|
影响力一般
|
15%
|
有一点促进作用
|
30%
|
几乎没有影响力
|
5%
|
没作用
|
5%
|
完全没影响
|
5%
|
启到消极作用
|
10%
|
4.贫困山区旅游的宣传,推广
许多好东西之所以无法发展就是因为没人知道了解,所以问者稀少。对于贫困山区的旅游景点就是因为太缺少大量的宣传和推广,很少人知道,所以景点无人问津。
表7数据显示,只有30%的人有些了解山区景点,然而更多的60%的人只是偶尔碰巧听说过几个山区旅游景点的名称,甚至有15%的人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完全一无所知。
表7:山区旅游的宣传调查
你是否知道国内有哪些贫困山区旅游景点
|
|
知道很多有些了解
|
5%
|
仅仅知道一些地方
|
25%
|
听说过几个
|
55%
|
完全不知道
|
15%
|
三.对于贫困山区发展旅游经济的建议和对策
1.完善贫困山区旅游的基础设施。
外出旅游就是换个地方进行短暂的生活,既然是生活就一定缺少不得基础的生活必备设施。旅游是一个休闲时光的娱乐方式之一,拥有这种娱乐方式的也一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游客,这样的游客对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也比较高,所以山区旅游地的设施一定不能马虎。
出外旅行首先要考虑的就交通与住宿问题。不管从那个地方到达旅游景点一定要方便快捷,方便快捷的交通才不会浪费游客的时间,不会耽误游客的行程,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到来旅游。有些景点需要过夜才能赏游到,因此方便舒适的住宿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脏乱也不能太高收费。除此之外,旅游地的安全性以及旅游景点的可游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当出门在外是,人人都会考虑安全问题,这是对人生的保障,谁都不愿出意外。对于旅游景点的价值也是游客选择旅游地的因素之一,旅游也不是经常的事,所以这难得的赏玩一定要有价值,有收获才能让人欢欣鼓舞,才有人愿意到出旅游,发展贫困山区的旅游经济。
2.对与旅游开发方向的研究。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根据不同情况发展不同的旅游方式。现在人出门旅游有很多原因。例如工作繁忙出去休闲度假,放松身心,又或者是因为节假日闲来没事外出旅游以增长见识兼休闲游玩,每人旅游的目的也不同。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发展不同的旅游方向,有些贫困山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可以发展成文化游,在如今地球村的潮流中,回顾一下历史文化,感受过去独特的文化也是许多都市人的向往追求,也是传扬民族精神的好方式。有些贫困山区没有浓厚的历史底蕴,但是风景秀美,安静祥宁,这样的地方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休闲度假村,当代社会年轻人总是牢于奔波,整日精神紧绷,找一个安静,舒适的休闲度假村是工作之余最棒最便捷的放松方式。而且年轻一族正是消费能力最强的一族,靠休闲度假游来发展贫困山区经济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除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游还有其他诸如红色游等等,丰富多样的旅游方式是保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必须的。
3.旅游的服务指导
旅游通常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就不得不遇到许多的磕磕碰碰,为了更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对于旅游的服务就越来越重要,成为锦上添花之笔,尤其是在贫困山区的旅游,完善的服务更是不可或却的。在贫困山区旅游对于山路的指点,以及对与景点的解说,这些许多导游是无法办到的。因此需要当地人来充当导游一职,同时为游客安排行程,计划线路等,这些都是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服务的好坏决定了游客是否会再次到来旅游,也就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性。这对贫困山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4.旅游周边产品发展促进旅游经济
在贫困山区旅游完全不同于城市旅游,城市有几乎都大同小异,景点都为人造景物,风景的观赏度实在不敢恭维,但是城市旅游的经济却让山区游望尘莫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旅游的周边产业,诸如特产,旅游纪念品,特色小吃,等等,这些都是直接的经济利益,对于贫困山区而言应该是更为有利才对,贫困山区旅游拥有更为独的特色,在开发旅游纪念品,特产等更具优势。
在欣赏风景,浏览景致之余采购一点当地特产,带回一点纪念品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且几乎每个游客都会带上一两件,甚至更多的纪念品,特产回家,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购物,更是对一次旅游的纪念,意义非凡。所以发展旅游纪念品,特产等旅游周边产品是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最快速,最稳定的方式之之。普通山区老百姓,旅游工作者等都能从中直接享受到旅游发展所带来的丰厚的经济收益。只是旅游经济发展最直观的体现。
5.山区旅游地百姓对旅游也的认识及开发意识
旅游离不开游客,同样也离不开当地百姓。对于贫困山区来说没有人能够比山区当地人更了解山区了,因此想要发展山区的旅游一定要靠山区当地人自己。这就需要山区人民对贫困山区旅游经济的了解认识,一定要了解如何发展当地的旅游,利用当地的优势,结合天时地理打造出优秀旅游景点,在开发景点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对环境等的保护,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由于山区比较落后,所以当地人民只有有限的知识,这是就需要从其他地方调转具有专业旅游知识,懂得如何发展旅游经济的人来指挥领导贫困山区的旅游发展,在聘请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加快当地人的专业培训,在不久的未来使当地人也有丰富的旅游经济知识,由此靠自己来发展旅游经济。
6.旅游的宣传
要想搞好旅游经济不搞宣传是不行的,对于刚刚开发完成的山区旅游不能饿搞抄做,但是也决不能缺少了宣传,推广,再好的东西如果不传播出去也等于废物,好的宣传能让人在短时间内记住这一旅游信息,优秀的宣传能让人产生向往的心里,能让人在知道这一旅游消息后就有一股冲动,就有对此的向往,如此以来旅游的人就会大量增多,只有旅游人数增长,消费增多,经济才能增长。要想快速的发展贫困山区旅游经济没有宣传是不行的,宣传做好了就能提高知名度才会有人来,游客增多了才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
若能全面有序的从基础设施,文化,宣传等全面发展,贫困山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突飞猛进就在眼前。
调查人姓名及学号
山区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定位与推进方略
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经过多年发展,石门县作为一个山区县,建设现代农业已经具备了较好基础.通过对建国以来现代农业发展历程的总结归纳,结合贯彻中央文件精神,以石门县为例,阐述在县域一级发展现代农业的角色、产业和市场定位,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些具有操作性的举措.
作 者:张金翠 作者单位:中共石门县委党校,湖南,石门,415300 刊 名:经济研究导刊 英文刊名: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年,卷(期):2009 “”(22) 分类号:V327 关键词:现代农业 山区县 战略定位 推进方略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重建与农林牧业发展: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让退化土地自然恢复的思路已不切实际,必须通过社会投入对退化土地进行生态重建.这种研究与国际喀斯特环境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利用优化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一致.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解决生态重建的一系列科学问题.
作 者:蔡运龙 CAI Yun-lo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 刊 名:资源科学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RESOURCES SCIENCE 年,卷(期):1999 21(5) 分类号:X144(67)(73)(74)(71) 关键词:西南喀斯特山区 土地退化 贫困 生态重建 农林牧业生产力关键词: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同构,产业协同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江苏沿海地区处于我国沿海、沿江和沿陇海兰新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 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 海岸线长954公里, 陆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 占江苏全省陆地面积的31.65%;2008年末户籍人口2063.68万人, 占全省人口的26.88%。从其经济总量来看, 2008年末三市GDP总量为4863.49亿元, 占江苏全省的16.04%, 人均2.36万元, 是江苏全省人均GDP的69.6%;每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是广东的1/6、山东的1/5、浙江的1/4, 因此从长三角区域发展层次来看, 江苏沿海地区总体上处于长三角次发达的次区域地区。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纳入国家战略层面, 为江苏沿海“洼地”崛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江苏沿海开发将大力建设以新能源、海洋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型石化产业为重点的沿海产业带, 加速形成新型工业化基地。一个现实问题是:地方竞争和发展的迫切意愿是否会导致由地方政府导演的重复建设在江苏沿海三市重演?产业同构的背后是区域内的过度竞争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最终必然会使区域内企业间的关联与协作难以展开, 进而影响区域整体的优势和竞争力。因此, 研究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同构问题, 客观认识该地区的产业同构现状、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对于江苏沿海地区崛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区域经济间的产业趋同、重复建设、市场分割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也是目前国内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共性问题。几乎所有研究都指出各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被视为恶性竞争的原因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其中的逻辑是:“重复建设”—“结构趋同”—“恶性竞争”—“政府干预”[1]。目前, 学术界对产业同构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区域, 研究视角主要是对区域产业同构程度的测度、产业同构的危害、产业同构的成因等方面。对于产业同构的含义, 普遍的共识是认为区域产业同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结构呈现出某种共同趋向, 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 形成了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格局, 特别是工业结构中存在的趋同现象。邢子政、马云泽 (2009) 认为, 产业同构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表现出的区域间产业组成类型、数量比例、空间分布、关联方式等方面演进变化趋于一致, 结构差异逐步缩小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在:构成制造业的行业门类逐步齐全、区域间制造业各行业的产出比重趋于接近、各行业的地域属性日益淡化、空间分布走向均衡[2]。
对于产业同构的测度, 多数学者的研究采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的相似系数分析方法 (王文森, 2007) [3];邢子政、马云泽 (2009) 运用相似系数, 辅之以区位商的方法研究了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倾向[4];李林杰、夏鸿雁 (2006) 运用区位商地方法研究产业发展强度[5]。对于产业同构的利弊, 王锐兰、刘思峰 (2005) 研究认为产业同构可以促进市场竞争, 增强同类企业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 形成完全竞争市场, 可以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安置成本, 塑造异质型企业家, 形成地区比较优势、经济的外部性, 导致市场效率的提高, 产业结构因此得以逐步调整, 有助于产业升级,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6];王文举 (2008) [7]从政治晋升的角度, 用博弈论方法对我国地区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经济机理分析发现, 在政治晋升的驱动下, 传统产业在地区间的分工协调会出现失灵, 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很难纠正, 新兴产业由于存在模仿的后发优势, 各地会一哄而上, 导致新兴产业的趋同。对于产业同构的成因, 陈建军 (2004) [8]从产业经济和市场体制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各次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 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赵连阁、胡颖莹 (2007) [9]的研究也认为长三角产业同构现象并没有那么严重, 产业同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的结论。周立群、江霈 (2009) [10]研究认为导致地区内部产业同构的因素与催生跨省市产业集聚的因素在相当程度上是一致的, 主要源于要素禀赋、市场、制度和技术四个因素。黄莹莹 (2006) [11]认为产业同构有两种模式, 政府扩张的驱动力、政府决策博弈以及信息不完全, 导致了政府驱动型产业结构趋同, 由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升级、市场竞争等因素促成市场驱动型产业结构趋同;于良春、付强 (2008) [12]的研究验证了黄莹莹的结论, 认为地区行政垄断是造成产业同构的重要原因, 地区行政垄断与产业同构之间较严重的正相关关系造成了区域之间不合意的产业结构趋同。
现有的研究文献有两点不足:其一, 在研究区域方面, 以往研究主要都是针对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的产业同构问题, 鲜有研究江苏沿海地区的产业同构问题;其二, 在研究方法方面, 对于产业同构的解释多是出于规范性分析, 在运用区位商方法的同时没有考虑地区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差异对产业同构的影响。而目前江苏沿海地区作为长三角的次区域是否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正逐步成为产业竞争的焦点的风电产业、造船业、重化工业、太阳能新能源产业的新的竞争叠加原有产业的竞争将会使产业结构趋同达到何种程度?应该如何评价该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其成因是什么?如何在平衡地区利益的基础上解决产业同构问题, 实现该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目前学术界少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采用联合国通用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测度方法来测度江苏沿海地区三次产业和主要规模工业的产业趋同程度;以工业区域配置系数和区位商法测度该地区专业化程度和遴选优势产业。通过上述研究, 以期能够对江苏沿海地区的产业同构作出基本的判断, 为推动沿海三市之间产业协同发展, 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最终实现江苏沿海地区崛起和实现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出科学的政策建议。
三、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同构测度实证分析
(一) 三次产业结构相似性
我们主要采用结构相似系数来测度江苏沿海地区的三次产业同构程度。结构相似系数是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度量方法, 可以用于比较两个区域产业结构, 也可以以全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 进行各区域与全国的产业结构比较 (见公式1) 。
在式 (1) 中, Sij表示i地区和j地区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 Xij和Xjk分别表示地区i和地区j中部门k所占的比重。其中Sij值在0~1范围内变动, Sij系数越大, 则表明两地区产业结构越相似。当Sij=1时, 表示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趋同;当Sij=0则表示两地产业结构完全不趋同。根据经验判断, 一般在对国家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进行评价时, 以0.85为标准来判断高低, 对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进行评价时以0.90为判断标准;从动态来看, 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上升, 则产业结构趋同;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下降, 则产业结构趋异。
三次产业的结构相似系数采用时间序列, 将每年的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占当年GDP的比重来计算 (见表1) 。
数据来源:根据三市各年度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通过计算结构相似系数可以看出, 连云港、南通、盐城两两之间的产业同构程度颇为严重, 三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都超过0.9, 其中, 连云港与盐城之间的结构系数最高, 为0.9982;连云港和南通之间的相似系数为0.9780;南通和盐城之间的相似系数为0.9747。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见图1) , 连云港和南通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上升趋势, 说明两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连云港和盐城之间一直呈现较高的相似系数, 南通和盐城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也呈上升趋势, 从相似系数均值来看, 三市之间的三次产业层面同构问题相当严重。但是, 由于是在一个非常宽泛的三次产业层面上进行结构相似系数的测算与比较, 会导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 不可能指出具体行业和产品的趋同情况, 从而缺乏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因此, 其判断并不充分, 也无实际意义, 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结构层面进行分析[4]。
(二) 制造业结构相似性测度
1. 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结构相似性
规模以上工业属于微观层面范畴, 我们根据2007年《江苏统计年鉴》和《连云港统计年鉴》、《南通统计年鉴》、《盐城统计年鉴》的经济统计数据, 选取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共计34个行业, 以工业增加值为指标计算出结构相似系数 (见表2) 。计算结果表明, 连云港和南通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低, 为0.4809, 说明两市的规模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低;但是连云港和盐城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高, 为0.9071, 说明两市的规模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 存在产业同构现象。
数据来源:根据2007年《江苏统计年鉴》和江苏沿海三市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2. 优势产业结构相似性
区域优势产业是指对区域生产贡献较大 (以工业区域配置系数来衡量) , 且区位商较高的产业。由于从三次产业结构来分析产业同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为了较客观的反映江苏沿海三市的产业同构, 采用工业区域配置系数 (S) 和区位商 (LQ) 两个指标来分析三市的优势产业的结构相似性。
区位商是区分地域分工格局的指标之一, 可以指示以区域分工角度衡量的某个产业或产品区域专业化的程度, 考察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相似系数不足。区位商有两种计算方式, 可称为绝对和相对区位商, 其公式分别如下:
式中, qAi、qBi分别代表A地区和B地区第i个产业部门的产值, qA、qB代表A地区和B地区总产业产值, qi代表第i个产业部门总产值, q代表全国所有产业总产值。区位商大于1, 说明该区域某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大于其较高层次区域平均水平, 是该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区位商越大, 则该区域该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越高, 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 则该区域该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越低。相对区位商则用来衡量两个区域之间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 该指标越高, 说明两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越大。
从数据获取易得性考虑, 我们仍使用江苏沿海三市34种行业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在这里qAi、qBi分别采用增加值指标, qA、qB分别采用2007年当地国内生产总值, qi采用江苏省第i个产业部门增加值, q采用江苏省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标, 计算结果见表3。
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 借鉴邢子政、马云泽 (2009) 的分析方法, 选取区位商大于1同时区域工业配置系数较大的行业, 筛选出三市的优势产业 (表4) , 以S值为依据, 连云港市排在前七位的优势产业分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连云港市农副食品加工业排在第一位主要是由于该市农业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较大;医药制造业排名第二是因为连云港积极打造医药产业园区、促进医药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战略, 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医药产业;电力、热力排名第三是由于核电、火电、风电等新能源建设使连云港成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基地。近几年以来, 连云港重点发展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 但从表3和表4来看,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连云港传统的优势产业, 区域工业配置系数 (行业贡献度) 为4.58, 排在前三位, 但其区位商却小于1, 其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也有一定的差距。南通市S值排在前五位的优势产业分别是: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盐城市排在前六位的优势产业为: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由此可以看出, 南通市和盐城市排在第一位的优势产业都为纺织业, 同时南通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为突出。盐城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优势较为明显, 主要的原因是悦达起亚公司汽车生产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等配套制造业的的发展, 2008年纺织业、汽车产业和机械装备产业之和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3.4%。
连云港和南通共有的优势产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连云港和盐城共有的优势产业也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南通和盐城共有的优势产业分别为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表3和表4反映出连云港与南通形成较大产业趋同的主要产业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是基于两市都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产地,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一直以来是连云港市的主导产业之一, 也是南通市沿江和沿海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南通市和盐城市形成较大产业趋同的主要产业是纺织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 南通造船业与盐城的汽车工业造就了通用设备制造业。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即连云港、南通和盐城三市都属于传统的资源依托型产业, 资源禀赋的差异和趋同是三市产业差异和趋同的主要诱因。
四、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建议
目前, 产业同构成因分析的普遍结论是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和资源禀赋的相似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因此地区工业结构对不同要素密集类型行业的偏向性对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合作有重要影响。作为干部考核机制的地方GDP衡量标准又是产业结构趋同的重要诱因 (王文举, 2008) [7]。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经济利益代表, 往往采取各种非经济手段来干涉市场, 在选择建设项目时更看重利润的高低, 很少考虑是否与本地实际情况和区域分工相联系, 各地方政府考虑本地经济利益, 争相提高吸引外资的优惠条件, 降低准入标准。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同构有可能导致恶性竞争, 如目前的风电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正成为地区竞争的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 江苏沿海三市要“错位”发展, 更应该考虑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的演进规律来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一) 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基础上错位发展优势产业
由禀赋和制度因素导致的产业同构, 比由市场和技术因素导致的产业同构更有可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江苏沿海地区产业布局的特点决定了解决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必须打破条块分割的旧体制,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从宏观产业布局出发, 统一调整工业布局, 以实现区域资源的最佳配置。江苏沿海三市应在更广的范围内注意区域性行业布局的规划和统筹, 尽可能减少非市场性行政力量追求GDP总量的冲动对行业重复建设的推波助澜作用, 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 实现产业错位“集群化”发展和整体布局, 从而在整个区域内建立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相互促进的产业化分工体系。结合现有产业优势和地区资源禀赋, 连云港应该大力发展新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 发挥港口优势, 临海化工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和第三产业;盐城要在汽车制造业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 重点发展汽车制造业和风电产业;南通造船优势明显, 应重点发展造船业和相关装备制造业、沿海沿江化工产业。对于化工产业, 沿海三市更应错位发展, 产业分细, 以避免产业同构带来的区域内恶性竞争。
数据来源:根据2007年《江苏统计年鉴》和江苏沿海三市统计年鉴计算得出;其中, L-N、L-Y、N-Y分别表示连云港和南通、连云港和盐城、南通和盐城相对区位商。
(二) 创新产业合作发展机制, 平衡各方利益关系
江苏沿海三市在产业发展合作中, 要平等互利、公平竞争、合作共赢。通过设计区域之间的对话协商以及区域合作机制, 可以有效解决地方政府竞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于政治晋升博弈过程和现有地方绩效考核模式, 地方政府之间难以存在经常性的对话协商机制, 更不存在合作机制, 一旦两地方政府在竞争过程中出现问题, 就会诉诸于市场分割、地方保护[13];而此时如果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合作机制或利益分享机制, 就会在彼此之间实现合理的分工。因此, 江苏沿海三市要消除地方保护性政策, 制定利于产业发展的合作规则, 在产业发展中, 要相互支持、互相带动, 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以信息共享促进资源共享, 全面加强江苏沿海产业带的资源整合, 以此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整体经济效益提高。
(三) 以区域战略联盟延长产业链, 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一、河南贫困山区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基层党建工作薄弱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目前,经过着力建强班子和提升支部战斗力,该村党支部工作有所加强,但仍未从根本上扭转局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表现为:
1.党支部班子“双带”能力差,作用发挥不明显,支部班子缺乏朝气和活力。西王楼村党支部班子由5人组成,平均年龄为54.4岁,年纪最大的有63岁。多年来人员相对固定,流动性差,5名支部成员担任村干部的时间均在10年以上,期间经历3任村委主任,两任均因“不想干”“没奔头”离岗。该村支部班子“双带”(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差,属于典型的“软”村,不能有效发挥推动发展和服务群众的作用。长期以来,该村党支部对村级发展无思路、无规划,“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抢抓机遇的意识。多年来,该村无村办企业,也没有引进项目,村级集体经济长期空白,村民人均收入水平无明显提升,全村550户中有243户贫困户。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带头宣传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效果作用不明显,积极稳妥推动农村改革步子不大。目前经营方式单一,大部分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上。没有率先实施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分离,致使土地经营权流转滞后,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步伐太慢。党员带头致富作用弱。全村45家养殖大户中,没有一户是党员;村里12名党员中还有3名党员家庭是贫困户。党员本人致富能力差、更缺乏带富能力,有的党员还没有普通群众过得好,群众不羡慕党员、不羡慕村干部。虽然村党支部提出了“党员一户带五户”的要求,但不具备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3.党员宗旨意识淡化,混同一般群众,平常时候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危急关头豁不出来。在急难险重工作面前,不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发生利益纠纷时,不能克己奉公、先人后己;在村民出现不良言论时,不能勇敢地站出来作斗争。比如,有些党员不过组织生活,个别党员与困难群众争贫困户指标和资格,甚至个别党员长期不交党费,由支部书记代为垫付。
4.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在村党员数量少且老弱病残多。全村31名党员,年龄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外出打工的有19名党员,常年在村的12名党员多为老弱病残。
(二)土地承包经营开发利用不好
1.土地流转形式不活。目前,西王楼村土地流转80%以上靠户与户之间的代管、代耕方式进行,流转形式单一,经营规模较小,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形式尚未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村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2.山地开发利用不好。西王楼村土地面积中,山地3万余亩,占90%以上,人均山地面积近20亩。多年来,山地开发利用一直局限于农户承包,除个别山地少有经营开发外,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例如,碾盘沟村的李相庭家,现承包山地2000余亩,经济收入主要靠捡卖山上的柴火和采撷的野菊花等,年收入仅1000元左右。
3.耕地产出少,经济效益低。全村耕地299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缺少经济作物,每亩耕地年效益800余元。201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5200元,低于2100元的全镇平均收入,目前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4%左右。
(三)经营主体发展缺乏资金、技术、信息支撑
西王楼村目前经营主体主要有养殖专业户33户、养殖公司5个、养殖协会2个、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他们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规模经营缺资金。这些经营主体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95%以上都是以农户为模式的经营体,自主创办家庭式、小型化养殖场,以养牛为例,最多的养20多头,最少的只有几头。他们都渴望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但苦于缺乏资金。就目前经营主体的资金来源看,40%靠借款,30%靠家中节俭积累,20%靠外出务工者回乡投资,只有10%来源于农村信用社有限的小额贷款。2013年以来,41个经营主体中只有12个拿到小额贷款,共拿到贷款150万元,最多的拿到30万元,最少的拿到5万元。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2.创新发展缺技术。80%以上经营主体都没有经过养殖专业系统培训,科学养殖知识甚少,大部分靠传统的养殖方式经营,当地技术推广部门缺乏对他们实施经常性、系统性的技术指导。
3.提高效益缺信息。西王楼村地理位置偏僻,对市场供需信息不了解、不掌握,依据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营产品产量的能力还很差。一些特色农产品走不出山村,进不了市场,比如该村黑猪饲养场年出栏生猪280余头,但实际只能销售120余头。还有一家养蜂专业户,1000余斤蜂蜜库存3年还销售不出去,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
二、对解决贫困山区发展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西王楼村虽然是个例,但这是山区农村存在的普遍问题,建议和对策主要有:
1.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着眼乡村长远发展,以“新乡模范群体”为重要参考,积极动员创业成功人士返乡任职,通过“致富能人治村”的选人模式,为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对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村党支部书记,加大提高他们政治、生活待遇的力度,保护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进而使他们带动更多的群众走上共同致富路。加强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改善和优化农村党员年龄结构,优先发展村内带头致富、返乡创业、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入党和入村两委班子。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应硬性规定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进入村“两委”的比例,努力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干部结构。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落实好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各项制度,为农村基层党建提供支持。加大干部支持力度,扩大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覆盖面,发挥省直和市直机关联系基层乡村的组织优势,为农村带出一支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加大经费支撑力度,财政部门应把农村党建工作列入年度预算,设立专项党建经费,保证党建工作顺利进行。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四项基础制度建设,要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基层矛盾调解化解制度、基层便民服务工作制度、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
2.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改革。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办发〔2014〕号)精神,因地制宜,严格规范,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适度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鼓励农民由单一的代管、代耕向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新型流转形式的发展。搞好土地经营开发。要引导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种规模经营上转,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推进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开发、共同发展的经营方式;要大力开发农村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耕地性“四荒”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确保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加大对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有关精神,切实加大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搞好培育,鼓励发展。在资金保障上,要加强与相关金融机构联合协调,建立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绿色通道,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切实保障他们经营发展中急需的资金;要拓宽引资渠道,采取多种办法和途径,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到农村投资,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合作经营,发展企业经营,实行资源互补,切实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瓶颈;要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等可控资源和扶持资金,统筹安排、捆绑使用,重点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要加大“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力度,适度安排专项资金,优先支持他们建设发展。在技术培训上,要充分发挥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定期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技术培训和上门服务指导,有效解决他们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科技方面的难题;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养培训规模,完善青年农民纳入省市级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公益性职业技术农民培训机制。在流通信息上,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等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平台的作用,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终端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相对接,与农民适时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流通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农村经营产品流通问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要有愚公移山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沿海与山区发展】推荐阅读:
沿海经济开发区安全形势分析报告07-27
山区公路选线浅析07-15
扎根山区 奉献青春11-03
山区音乐教育现状09-23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探讨10-08
给贫困山区的慰问信07-13
暑期山区义务支教实践活动总结09-15
抓好边远山区小学作文教学范文09-21
8.7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06-12
山区路政管理工作经验总结汇报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