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山区小规模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边远山区小规模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

边远山区小规模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摘 要:目前,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体育教育对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国家努力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是现实中难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区学校教学软硬件设施较好,能够基满足和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体育教学任务的需要,但是在相对贫穷的农村地区学校,硬件配套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加之边远山区难以吸引人才,造成专业体育师资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本人在边远山区且规模较小的学校有些许经验,本文就当今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边远山区 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一、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意义

(一)体育教学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与西方国家同龄孩子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改变这样的现状,只有加强学校教育,而科学的体育教育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保证。

1.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勇敢、坚决、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

(二)体育教学对小学生集体意识、自我意识的培养

体育教学活动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从而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体育活动能使人愉快和喜悦,并能缓解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了人的情绪,改善了心理状况。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

二、目前山区小规模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目前有“四少”:经费少、人员配备少、体育活动少、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少等主要问题。

(一)场地器材严重匮乏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购置的器材不能齐全,加上自然损耗和人为损坏、管理不严等因素,更使得农村规模小的学校体育器材严重不足。多数农村小规模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教育现状也影响了边远山区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一些教师只关注语数主科,而在体育课上只是让学生自由玩耍,没有认真完成体育课的任务。有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作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课程,或是用来开展其他活动,如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在临近考试的两周干脆取消体育课,全力以赴备战考试,因为语数科成绩和自己晋级、工资直接挂钩,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二)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强

在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规模小的村小学一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近年来,教育系统新招聘了专职体育教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安排任教语数主科,对体育教学失去了研究与改进。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高兴我自由。这样的体育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提高边远规模小的学校体育教学效率的建议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其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落后状况迫在眉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以及各位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要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宣传体育教育,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这个薄弱的环节。

(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订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三)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开展教学评估有利于强化教育质量意识,有利于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有利于推进教学基本建设,全面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五)改善体育教师待遇,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和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作贡献。

问题浅显,矛盾尖锐,更需要我们这些学校的管理者运筹帷幄,我们任重而道远。

边远山区小规模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1 存在的问题

1)经费少,任务重。目前,耳标虽然统一由省级供应,但作为基层,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山高坡陡,饲养以散养为主,规模养殖为辅,动物标识和疫病追溯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其中涉及到数据采集器、电脑、打印机等相关设施设备,全面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需要每个行政村兽医员每人佩戴一部识读器,动物佩戴耳标,耳标佩戴误工补助等费用差不多耗资100多万元,基层压力大。

2)溯源网络信息不稳定或经常故障,覆盖面窄,影响数据传输。边远少数民族县,很多地方无溯源网络,有网络的地域也是信号不稳定,由于溯源网络系统问题,通过识读器实际扫描的大部分耳标未在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网络显示,原因不明。

3)动物标识和畜禽耳部时有脱落和损伤,群众有抵触情绪。《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国家关于畜禽标识管理的规定,在应当加施标识的畜禽的指定部位加施标识”。农业部《畜禽标识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实施产地检疫时,应当查验畜禽标识。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不得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规定[1]。但在山区放牧的畜禽,佩戴的耳标经常被灌木、树枝、刺蓬等刮落、脱标、耳部撕裂损伤,掉标现象时有发生,群众有抵触情绪。

4)村兽医员工资待遇和文化素质偏低,工作任务重。经初步调查,边远山区县村兽医员,文化程度低,大多初中文化,部分为小学文化,防疫员的工资只有几百元。养殖主要以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的比例少,防疫种类繁多,在开展防疫中,防疫员不仅要给畜禽注射多种疫苗,还要填写免疫档案和输入耳标佩戴免疫信息,再加挂耳标,增加了防疫人员的劳动强度,加挂标识比疫苗注射费时费力,给开展动物标识工作造成了较大的阻力。

5)溯源设备质量还存在缺陷。在实施动物耳标佩戴中,识读器操作系统灵敏度低,误操作频率高,数据上传不准确。在二次免疫、补标、检疫时因牲畜移动无法识别,需要保定牲畜清洁耳标后才能采集信息,工作效率低。佩戴时间长的耳标常因二维码信息缺失,无法识别。动物标识钳、针质量差,耳标钳长时间使用后易变形、动物标识针经常折断,挂标时间不长,易脱落。

2 对策

1)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由于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建设涉及面广、成本高。动物标识和动物产品追溯主要是为了应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虽然目前耳标全部由省级统一供应,但在耳标佩戴误工补助、溯源业务培训、设备更新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没有资金的投入,基层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难以推进,因此,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每年安排县级至少10~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动物标识佩戴、溯源业务培训、设备更新上,确保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正常开展。

2)提高溯源信息网络技术,争取全覆盖网络。针对当前边远山区县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网络覆盖面不广,溯源信息无法传送等问题,上级有关部门和开发动物疫病追溯体系建设公司要主动和移动公司衔接,加大溯源信息网络基地的建设,尤其是畜禽屠宰加工场、畜禽集中区域,应安装一些溯源网络覆盖设备,保证溯源信息采集、传送等工作,增强信息的覆盖面,使网络保持良好状态,确保信息畅通传输,最大限度发挥畜禽标识二维码为数据轴心的畜禽流通、销售等环节监管体系。

3)加强宣传和培训,全面提升动物标识和提高溯源操作水平。针对当前边远山区县部分群众缺乏对畜禽加施畜禽标识重要性的认识和防疫员不会操作识读器等问题,通过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禽标识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广大养殖场(户)、畜产品生产和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关规定,协助防疫人员做好动物标识的登记佩戴、信息上传工作。同时,还要组织畜禽规模养殖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兽医员加强溯源系统操作培训,全面提高溯源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养殖者和有关企业的积极性,为推进动物疫病追溯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4)加大违法畜禽标识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动物产地检疫,以检促建。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生猪定点屠宰场、农贸市场、流通环节应加施标识而未佩戴耳标的货主依法处理,通过行政处罚教育畜主,进一步促进畜主对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严格畜禽产地检疫,坚决执行农业部《畜禽标识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对未加施合格动物标识的坚决不能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通过严格产地检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5)改善溯源系统设施设备,提高质量。针对当前识读器使用红外线扫描存在的不足,建议使用无线射频识读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信息,无须人工干预,可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对象,操作快捷方便。同时安装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使识读器和手机合二为一,让操作人员能够积极主动使用识读器[2]。同时,耳标生产厂家应进一步提高耳标、耳标钳、针的质量,尽量避免在实施耳标佩戴中出现断裂、断针或耳标钳变形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溯源体系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总之,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实施成本高,工作任务重,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切实解决耳标佩戴一线村兽医员待遇低的问题,加大宣传,强化培训,改进设备,提高溯源设施设备质量,加大对各种违反畜禽标识行为处罚力度,群策群力,才能有效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畜禽标识养殖档案管理办法》[Z].农业部令67号,2006-07-01.

边远山区小规模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对策;问题;农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158-02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从宏观上说,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与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紧密联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增多的问题,这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从微观来说,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工,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局限,他们大多选择和孩子留在家里独自进城打工赚钱。抽样调查估算数据显示,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 万。日益增长的留守儿童数量给予了社会更大的压力。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家庭监护缺位,导致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凸显。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三分之一是隔代监护,有五分之一是同辈监护,还有3.37%为自我监护。这些临时监护人由于身体健康不佳或者精力不够等原因,难以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临时监护人监护能力的规定,导致履责不到位。

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双重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缺乏成长引导。正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学校教育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农村教育存在严重的城市化取向,片面追求知识教育和升学率,忽视了乡村社会和乡村儿童作为价值主体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特定需求的关照。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等相关课程开设不足或者课程开设流于形式,教育方式方法陈旧落后,不符合留守儿童的生活实际,他们难以从中获得相应的正确价值引导,形成完备的安全法制意识和知识等。两方面教育的缺乏最终促使留守儿童一方面成为各类伤害事件的承受者,另一方面也成了各类犯罪事件的制造者。

3、亲情关爱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异样。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很少,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和父母联系也很少,他们的亲情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缺乏亲情体验和亲情关爱,相应地,他们也就不会对周围人、周围事,乃至周遭世界形成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甚至对自我存在的意义产生否定。亲情缺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感发展,加之缺乏合理的倾诉途径与方法,长期压抑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说,家庭的破裂、亲情的丧失,是伤害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根源。

二、留守儿童形成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因农民工的流动性强,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由于土地少、机械化作业以及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使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固守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得不选择进城务工,并形成家庭化流动趋势。在不能轻易放弃城市工作机会的同时,又因住房、户籍、就学、升学以及高额学费等因素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致使“带不出”与“回不来”的双重矛盾突显。

2、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到了只能通过进城务工的方式才能生存的地步,他们大多是可以在本乡本土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但他们教育意识淡薄,抱着快速改善家庭生活现状的求富心态,不惜抛家弃子,背井离乡,疲于赚钱。在经济方面小有收获的同时,他们放弃的是对孩子的监护,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对子女的关爱、沟通和教育,造成的是孩子在成长初期就已感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控等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

3、监护责任不到位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出现不可忽视的原因。调查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留守儿童多数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来抚养,少数寄养在亲属甚至朋友家中。由于体弱多病、年龄差距大、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等诸多因素影响,在与孩子沟通方面存在很大困难,重养轻教,基本都是限于照顾孩子的吃穿和冷暖,而对于孩子所想、所需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出现了问题往往有的是包庇、怂恿,有的是打骂、体罚,造成孩子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成年。

三、留守儿童的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平安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件大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生存、发展状况,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以政府为主导,采取有效措施,整合社会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一是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工作以及各部门的日常实际工作相结合并纳入全年工作考核目标,为留守儿童切实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难题,不断提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水平和成效。二是由宣传部、教育局、妇联、团委组织牵头,通过媒体及印发关爱农村孩子倡议书等形式,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开展“留守儿童社会共育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留守儿童学校,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教育留守儿童。

2、健全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机制。一是家长联系机制。农村党支部和学校要切实担负起与外出家长的联系工作,有条件的村部或学校要开设亲情免费专用电话,条件较差的也要借助书信等形式让孩子跟家长保持联系;二是监护人培训机制。充分利用乡镇学校、村小学、村部中设立的家长学校等阵地,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家访等途径,加强对孩子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使之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和监护的水平。三是心理疏导机制。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障碍问题,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心理咨询和矫正活动;开设心理教育课,聘请专业教师为他们授课,让这些孩子的烦恼有方倾诉,有的放矢,帮他们打开心结,解除心魔,克服自身弱点,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阳光生活。

边远山区小规模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上次学校音体美组召开了以“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为主题的教研组会议,蒙主任主持了会议。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各持己见,针对我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小现象,小问题进行讨论。经过讨论达成共识,提出对策。现在我就代表体育组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做以下汇报。

教学问题主要从两操,体育课及训练队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两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 :(1)学生出操行动缓慢,不能按时列队,对两操缺乏热情,团队意识淡薄。

(2)纪律观念差,整个出操过程中谈话、嬉笑现象极其普遍,思想上对两操不重视,大部分学生把出操看作是做样子,完任务,对出操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

(3)缺勤现象严重。一部分学生以打扫卫生,吃早餐,生火等为由不出操,这对出操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不公平,也是影响两操质量的重要因素。

(4)文体委员不能各尽其职,在两操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大。大部分文体委员不能够准确洪亮的发号施令,带领队列顾头不顾尾,使部分同学有了开小差的”可乘之机”,造成了出操队列的混乱。

(5)体育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导致两操秩序混乱。

解决方法:

(1)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整改学生纪律问题,耐心讲解晨练对身体带来的益处,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能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引起他们对两操的重视,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两操的训练。

(2)利用体育课对文体委员进行单独指导和训练,让他认识到自己在班级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会文体委员去正确发号施令,规范他的带队动作,要起到表率作用,进而更好地做好两操的带队工作。

【二】 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

(1)教学缺乏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放羊式”教学方法仍旧存在。(2)场地和教学器材受到条件限制,对开展良好的体育教学带来了不便。

(3)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远远不够。部分学生上课行为懒散,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敷衍了是,不能认真参与各项锻炼,也不愿和其他同学打成一片。

解决方法:

(1)教师要多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敢于推陈出新,转变旧的教学理念,以适应学校体育教学和发展的趋势。

(2)提倡学生自制教具,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可以根据场地情况制作各种活动器材,来丰富课堂活动,以便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中来。【三】训练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存在问题:(1)场地,场地是体育训练的基本保障,但目前我校操场受施工影响给田径队训练的学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训练方法单一,体育训练过程本就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但这种老套的训练方法导致部分意志薄弱的队员因缺乏兴趣而中途放弃,缺勤现象随之而来,参与训练的人数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整个团队的训练质量。

解决方法:

(1)教练要善于学习新的,更为科学的训练方法,要精心设计和制定训练计划,加强训练的趣味性,引导队员更好的投入于训练。

(2)体育向来是我校的优势项目。历年来,在全县中学运动会上,我校代表队都能取得骄人成绩。在每年的升学考试中,参加体育加试的学生名额都能超额完成。这离不开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及家长的大力支持,正是这种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才使得队员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和信心去参加训练。然而近期田径训练缺勤严重,这一现象着实令人担忧,在此我希望各位家长和班主任老师能够给予更大的支持,我确信在你们的鼓励之下,这些有特长的后进生定能够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边远山区小规模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中等职业学校

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德育工作的思考

融水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陈富娟

2009年柳州市德育征文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中等职业学校 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德育工作的思考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德育工作中,应正确认识德育的内涵,了解中职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把加强“讲文明,树新风”德育建设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中,细致德育工作,更新德育内容,变换德育方式,引导中职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成长,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优势形成学校德育工作合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边远山区 中等职业学校 讲文明 树新风 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具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更要特别重视“讲文明,树新风”德育工作的开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关爱、知礼行礼的文明风尚,自信、勇敢、乐观的时代精神,告别陋习,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走向健康与文明。本文试图对“讲文明,树新风”德育工作的展开进行思考,以期总结更好的经验和方法,改进不足。具体说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德育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1、改变学生消极心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多半是考不上高中或是不愿意读高中才来读中职,他们素质还有待提高,思想不稳定,自控能力欠缺,厌学心理与违纪现象较重,学习态度不明确,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因此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德育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多开展些篮球、气排球、足球、兵乓球、文艺晚会等比赛,让学生在竞赛中自信、勇敢、团结、互助、友爱中成长,同时举办故事演讲、知识竞赛、读书活动、书法绘画大赛等,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领略知礼行礼的文明风尚,把加强“讲文明,树新风”德育建设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编写校本教材,以《弟子规》等传统教材教育让学生明白礼、孝、恭、谦,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变消极心态,明确学习任务。

2、促进校园先进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遍布校园每个角 2009年柳州市德育征文

落,大到展板、网站,小到绿荫草地上的温馨提示牌,到处都洋溢着文化的气息。把握学生的热点、焦点、盲点,通过抓实践、抓社团、抓活动,巩固德育工作成效。发挥校园广播、报纸、心理咨询室等交流和沟通平台的作用,在全面服务于学生理论学习、生活、情感等需求的同时,把德育工作贯穿其中,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成长。

3、发挥德育工作者队伍的作用,加强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力度。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的中职学校,多半是德育工作的人员队伍不专,没有一个明确的德育工作骨干轴心,而单单由个别领导与班主任承担,缺乏协调,德育工作受不到重视很难奏效。在“讲文明,树新风”德育工作中,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的德育工作小组,在他们的带领下,学生科领导与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到以身作则。要想树立良好新风尚,必须利用升旗、集会、早读、班会等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改掉学生不好的陋习,而作为德育工作者及班主任必须对学生思想动态有所了解,把握分寸,经常深入学生教室、宿舍和学生谈心、交流,尊重他们,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题班会,养成良好习惯,让他们在生活中明白不好习惯的后果,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生的奖励与惩罚制度,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奖励先进,激励后进,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正、自我完善。

二、充分发挥学生会、校团委、班干部以及团员的作用。班级设立有班干部、团支部,学校设有学生会、校团委,定期对新上任或在岗的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发挥他们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干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团结全体学生,以“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为目标,以学习为中心,使学生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中学生。在学校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陶治学生情操,丰富校园精神生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向学校积极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为学校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定期开展团员民主生活会,利用团刊、团报的学习,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水平,增强团员意识,以先进带动后进,促进学生逐渐成长起来。

三、更新德育内容,转变教育方式。由于地处偏僻山区的中职学校信息闭塞,很多学校领导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往往只是邀请一些法制专家、预防艾滋病专家等来学校开个讲座,传授一下知识就算完成一个任务。这种浅尝辄止的教育方式、点到为止的教育内容就造成大事没有,小事不断。学生虽然没有出现安全事故以及违法现象,但是他们责任感欠缺、迟到旷课现象屡禁不 2009年柳州市德育征文

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物等违纪行为也是再三强调而仅成为纸上谈兵。为此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讲求实效。在“讲文明,树新风”德育工作中应丰富道德教育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为主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作风,利用传统节日如三月“学雷锋”、“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军节、国庆、“一二九运动”等节日,开展清明缅怀革命先烈扫墓活动、“五四”纪念表彰、“七一”红歌大赛、国庆知识竞赛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耳濡目染中受教育、被感化。

四、家校联合,优化德育环境。对于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的中职学校来说,有不少孩子的父母都是外出打工,只留孩子自己一个人生活或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过日子,缺乏父母关爱与教育的孩子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而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来说,需要家长的参与。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德育活动中,各班主任以及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定期召开全校性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案以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班主任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以便家长能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搞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防止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而父母却纵容孩子,这样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而家长应发挥好家庭教育作用,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德育工作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关爱、知礼行礼文明风尚以及自信、勇敢、乐观时代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为此,学校应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喜生.新形式下技校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培训,2006(1)1

上一篇:多媒体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机房管理、软件研发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