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与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从改革扶贫、开发扶贫、攻坚扶贫、定点扶贫再到“十三五”规划的精准扶贫,其核心都是为了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我国民族地区面积广阔,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极为富集,促进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我国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严重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以五个民族自治区为例,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各年份的GDP增长率均排在全国前列。2012年,西藏、新疆、宁夏、内蒙古和广西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1.8%、12%、11.5%、11.7%和11.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远高于东部省市上海4.72%、浙江7.08%和广东7.25%的经济增长率。

然而,民族地区的经济总量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距离,贫困状况依然严峻,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区内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素质低,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影响人力资源积累,单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固定资本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提高民族自治区生产要素生产率,形成长期、有效的经济增长环境与机制,全面提升民族自治区人力资本积累,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关系到民族地区发展进程、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的重要因素。

(一)民族地区贫困深度和广度大

近年来,民族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呈稳步快速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内部也呈现出较大的经济增长差异,并且区域间的差异逐步扩大。以内蒙古和贵州为例,2000年,内蒙古的人均GDP是贵州的2.36倍,到2010年,内蒙古的人均GDP为贵州的3.4倍。

从产业结构看,民族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步下降,从2000年的23.2%下降到2010年的14.1%;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产值比重从2000年的38.3%上升到2010年的48.1%;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迟缓,其产值比重没有较大的波动,与2000年相比,2010年还略有下降。从三次产业增长的要素结构来看,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密集程度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

(二)民族地区返贫人数高

由于民族短期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因此,民族地区因为自然灾害和疾病致贫、返贫的现象比较严重。2008年,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中有66.2%在2009年脱贫,但是在2009年的贫困人口中则有62.3%是返贫人口。

民族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抗灾能力差,许多以农牧业脱贫的地区在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下,大面积返贫。2010年,贵州受特大旱灾的影响,导致返贫人数为53.54万人,而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导致贵州山地农业大范围的遭到破坏,受到严重的冲击,“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的难题很难破解。

其次是疾病造成的返贫现象也十分突出。民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地方病高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导致疾病成为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1998年、2003年和2008年的农户调查中,因病致贫率分别为23.1%、33.4%和37.8%,因此,民族地区因病返贫的问题越发严重。

二、《发展经济学》课程的贫困专题

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其中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贫困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

(一)贫困的定义

对贫困概念的正确认识,是我们了解贫困的开始,是我们战胜贫困的基础。《发展经济学》课程中,清晰的解答了什么是贫困?哪些人更容易陷入贫困?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有利于我们识别谁是穷人,谁可能成为穷人,进而制定出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的政策措施。

我们通常所说的贫困一般指收入贫困,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消费低于某个最低标准,那么他就可能被定义为贫困者。但实际上贫困包括的内容和范围要比收入贫困更为深入。贫困的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宏观贫困和微观贫困。宏观贫困是区域意义上的贫困,是从整体上看待贫困,如国家贫困、城市贫困、农村贫困等。微观贫困是个体意义上的贫困,是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来看待贫困问题。从微观贫困角度看,所有国家都存在贫困问题,这种意义上的贫困是一个永恒的问题,除非收入和财富分配是绝对的平均。因此,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是宏观贫困问题,是发展问题。二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维持生存的最低必需品,如果低于这个最低水平,生存就会受到威胁。相对贫困也是以收入、消费以及福利来衡量的,如果一个人的收入大大低于社会中的平均值或中间值收入,那么他就处于贫困状态。三是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能力贫困由阿马蒂亚.森提出来的,指人的能力被剥夺而产生的贫困。能力贫困强调的是人的各种能力,如接受教育、进行职业培训和改善医疗卫生环境等,凡是能够提高能力的方法都可以减轻贫困。权利贫困指一批特定的群体和个人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基本人权的缺乏导致的贫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贫困的学者们指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水平低下,不仅仅是教育、健康和营养状况不好,而且还应该包括脆弱性、无发言权、社会排斥等。

(二)贫困的特征

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分布从家庭规模、地理分布、家庭资产和性别角度看具有明显的特征。对这些特征的了解和掌握,是行政部门制定有效扶贫政策的基础。一是家庭规模。一般情况下,贫困家庭的规模比较大,要高于平均的家庭成员数。二是农村贫困。从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来看,农村地区的贫困程度比城市严重得多,不论是从婴儿死亡率还是可获得安全饮用水标准看,农村居民的状况比城市都要差。三是资产缺乏。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贫困家庭通常缺乏基本的生产性资产,因此,农村和城市穷人的收入波动性大,也极易受到气候条件变化和宏观经济波动的伤害。四是性别。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妇女占贫困人口的大部分,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要比男性低,很少在正规部门就业,获得的收入和社会保障少。

(三)贫困对经济的影响

贫困和物质缺乏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存,同时对经济增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贫困是较低的人均收入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产物,在发展中国家,贫困会作用于储蓄、投资和政治稳定性,进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人们对食物的阶段性消费取决于人们的收入以及食物的价格水平和供应状况,是能量的投入,穷人会因为在劳动过程中持续性的能量消耗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和劳动力缺乏,而劳动力缺乏又会降低收入。收入-营养-劳动能力曲线表明,贫困除了在伦理上不道德和不利于社会和政治稳定以外,它还通过减少一国可供给的劳动力,阻碍了经济的增长。这一功能性影响使贫困家庭陷入贫困陷阱难以自拔,同时也加大了通过市场调节来解决贫困问题的难度。

三、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改革

民族院校开始《发展经济学》课程,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清晰的了解贫困的定义、特征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为民族地区学生在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时,建立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打下理论基础。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民族院校学生大都来自民族地区,虽然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面临比较严重的贫困问题,对加快地区经济发展都有较强的愿望。因此,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特征,针对性的讲解经济发展的实质,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和制度政府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地位和作用,为民族地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发展经济学》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将课堂教学的主导权逐步的交给学生,翻转课堂,促进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讨论和实践更多地参与教学,获得更多的收获。来自各民族的学生可以将各自地区的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交流,基于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共同探索各个地区社会、民族文化、环境和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路径。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中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学方法。同时,可以通过将调研和教学相结合,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兴趣。将熟悉的地区发展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一一展现出来,并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的思路和方法对发展中的问题逐一突破,并通过调研增强对问题的理解,最后将所学所思通过科研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良性循环。

摘要: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是我国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亟须解决的工作重点之一。民族院校的《发展经济学》课程有助于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了解贫困的内涵、特征以及贫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寻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理。

关键词:民族地区,贫困,发展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曹考.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2) .

[2] 曹考.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育教学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7 (2) .

[3] 郭熙保.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12) .

[4] 单德朋.民族地区贫困的测度与减贫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 2013.

[5] 庄天慧, 张海霞, 杨锦秀.自然灾害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21个国家级民族贫困县67个村的分析[J].农村经济, 2010 (7) .

[6] 郭熙保.论贫困概念的内涵[J].山东社会科学, 2005 (12) .

上一篇:产教融合视野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路径分析下一篇:社交网络时代下的市场营销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