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的高考作文

2023-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关于文学的高考作文

关于高考作文的思考

【摘要】关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事,也是头痛的事。因为无论哪一省哪一市的高考中考,它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学科,也是支撑一个学生建立良好有效的基础学科。而高考的语文成绩,直接影响一位高中毕业生的人生轨迹。在这样重要的学科中,作文又是重中之重。60分的分值,任何人都不会掉以轻心。本文基于实践基础剖析高考生语文作文丢分原因,并予以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考;语文作文;写作

为了能够在高考语文的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很多家长在孩子入学之初,就十分重视孩子的语文学习,尤其是关于作文的学习。家长会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自行练习的日记、周记、片段描写、出行的游记等等。再有就是聘请名师做专业辅导。但是大部分的考生,在高考语文的得分上却不尽人意。其中有很多原因,本文将作简要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简单分析一下在高考语文作文学习中,事倍功半的原因

(一)只重视技法,忽略了思想

大部分考生,在参加高考前,在高考语文作文的领域内,都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从审题立意,到文章结构;从宏观的把握,到细节的展现。高考语文作文涉及的每一个角落,都经历过仔细的思考和系统的学习。如果就某一方面而言,可以说百无挑剔。但是,成绩确实平平,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是华而不实,内容空洞。

走进高考考场的考生,绝大部分已接近成年,对于天地宇宙,世间百态,都应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而这些认识和见解是要在高考的作文要求之下完整的呈现出来的。也就是说,高考语文学考的考查目标,除了考察一个在高中学习三年、连续不断学习十二年的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每一位考生心智是否成熟的有效检验。不论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重点应着眼在文章的中心思想上。

正所谓“文以载道”,文只是道的表现形式,而作文之中的“道”,就是作文的中心思想,就是作文者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一篇好的文章,最重要的是中心要明确,也就是说要走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不能人云亦云,做无病的呻吟。只有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才能做到义理充分,才能观之有感,读之有思。

但是,部分考生,过多地重视了技巧的培养,忽略了锻炼自己去思考,所以,写出的作文,看似华丽,却禁不起推敲。因此给人以一种无病呻吟的假大空只敢,得分也不会很高。

(二)思想独到,技法空白

与第一种情况截然相反的就是思想独到,技法空白,导致的得分不高。有一部分考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但是不愿意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及时地写出来。长此以往,养成了眼高手低的毛病。这一类学生,在一个作文要求中能从多个角度立意,并且做出完整的提纲。然而,不注意勤加练习,也不会主动学习写作的技巧,往往是思绪万千,而一字难成。还有的考生平时对素材的积累不够,所以临场作文时,很明确自己要些什么,但是怎么写却成了难题。只能草草了事,应付任务。这样,新颖的立意,独到的见解,完全没办法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所以很难取得好成绩。更有甚者,有些同学会过于自负,过分重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往往以一种批判的、矫正的、命令的态度和语气进行作文,这样的文章会容易出现假大空、喊口号等弊病,给人以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自然也是不会获得高分的。

(三)中心明确,技法纯熟,价值观不正确

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怕庸才的出现。正如荀子所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不论什么基础的考生只要意志坚强,肯下功夫,勤加练习,都会取得满意的成绩。恰恰相反,考生中最怕出现的是成绩优异,思想见解独到,但是价值观不正确的学生。

《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内容项中,对一到四等文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思想健康。这就要求考生的作文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蓬勃向上的人生状态。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正确的是非观念,正确的政治态度。

然而,一部分考生却在自己的高考作文中,描述社会的黑暗面,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更有甚者进行政治攻击。这样的作文毫无疑问,直接是零分。因为参加高考的考生,正处于建立科学的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迷惘的关键阶段。而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该是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守法纪、艰苦奋斗的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人。价值观的错误会严重影响其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也表明其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所以,一旦作文中反映的价值观错误,毫无疑问的就是零分。

二、如何在高考语文作文应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一)仔细审题,立意明确

在50分钟内,完成800字的作文是不容易的,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更是难上加难。这里就要求考生要仔细、认真地审题,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拿到作文的材料,不论作文的材料是漫画、故事、话题,都要先看清楚材料的内容是什么,说的是什么,反映的是什么,言外之意是什么。要对材料的基本思想有所把握,能够准确抓住材料中的核心词汇。比如,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就是核心词汇,材料是对话题的诠释、阐述或者是写出相应的现象。考生进行作文时,要紧抓住话题进行,不要纠结与材料中。接下来,是要有明确的立意。一篇好的作文,一定要有明确的立意,因为立意会成为这篇作文的灵魂。如果立意不够明确,读者看来不知所云,这篇作文就会成为文字的无机堆积,固然得不到好的成绩。明确立意后,要注意锻炼追求利益的独到深刻。如有一考生,针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以拒绝平庸为借口,残害生灵、破坏自然、搅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的现象,明确提出“这样的拒绝平庸不要也罢”的观点。这所谓反弹琵琶,别出心裁。

但是要注意的是,立意要在明确的基础上追求独到深刻,但是追求独到深刻的立意,不能有所偏颇,一旦偏颇,作文就会跑题,也不会取得好成绩。

考生写高考语文作文,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并非为了求异追新,为的是得分。如果不确定自己确立的独到的立意是否合适,那么最好还是写自己熟悉的、容易把握的、有话可说的、能够写出内容来的主题。有时熟悉的立意能够翻出新意,也会收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效果。毕竟是为了得分,正所谓“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想要是自己的立意明确、独到深刻,这就要求考生要有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襟、高尚的人格,以及科学的世界观、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文体确切,选材新颖

在确定好立意之后,首先要选择的就是合适的文体。这是先下高考语文作文考试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考生,在文体选择这个概念上很模糊,不知道选择什么文体,也不知道什么文体适合自己,更不清楚应该选择那种文体把自己的立意完整、鲜明、准确地表达出来。目前,大部分考生在写作文时,是选好立意之后,提笔便写。写出的作文似是而非,难以确定问题,又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又像散文,结果往往写成了似是而非的“四不像”,故弄玄虚,不伦不类。其实不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各有各的特点。而对于问题的确切选择,一要考虑到那种文体能最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一种,以便于水平发挥得最好。

还有一部分考生,找不到自己擅长的文体,就生搬硬套地写议论文,遵循着“三段论”的原则进行写作,生硬死板。形式单一,结构简单,内容空洞,可读性不强。所选论据也不过是对所给材料的展开和演绎。

对于写作文时材料的选择,一定要贴近生活,具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要追求材料的新颖,但是不能牵强附会,哗众取宠。因为以搞怪的形式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方法,往往会收到弄巧成拙的结果,大多得分不高,聪明反被聪明误,甚至得到更低的分值。因此说,作文的选材上一定要慎重。如论据的选择既要追求新颖,以推陈出新,又要具有典型性,不失真实。要在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和文学性。

(三)情感真挚,思想健康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其实,不论是诗歌,还是文章,都应该是作者内心中真实情感表现在外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每一位考生的作文,所写的都应该是考生自己内心中最真挚的情感。这也是每一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全都会强调的。

然而反观考生的作文,很大一部分是无病呻吟式的抒情,和精神空虚般的呐喊。比如写生活就是“喜、怒、哀、乐”,写友情就是“矛盾——和好——分别——不舍”,些人生就是“天生我才”“人生苦短”等等。不知道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只是人云亦云,更有甚者是拾人牙慧,而且敝帚自珍。这是评卷中最忌讳的一点。给人的感觉是作文内容空洞,生硬的罗列堆砌,不具备可读性。考生精神空虚,思想匮乏,感情淡漠。得分自然是不会太高的。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应该是我口言我意,我手写我心。抒发的情感一定要是自己的,要是真挚的。

与之相近的情况就是,一部分考生在写高考语文作文时,态度不够端正,思想不够健康。有的考生是求异心理在作怪,以另类的方法来吸引社会的注意。也有一些考生,确确实实对生活进行了思考,但是过于关注了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因素,造成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结果。在高考语文作文中宣泄心中的不满。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只有请考生端正自己的态度,要具有健康的思想。

(四)清晰完整的结构,准确优美的语言

一篇优秀的作文要整体可感,细节耐看,选词准确,语言禁得住品味。

要做到整体可感,细节耐看,这就要求考生的作文结构要清晰完整。在结构方面,总做周知的要做到“龙头、猪肚、豹尾”的要求。开头要提得起全文,即开头一段要总领全文。一篇作文要写什么、中心是什么、各个部分侧重什么、全文是怎样的感情基调,在开头要有大致的交代,最重要的是要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对于开头的设计形式也有很多,比如开门见山式、采用修辞手法入题式、引用名言诗句、整散句变幻式等等,在此不再做过多阐述。与开头相照应的就是结尾段。结尾一定要刹得住、拖得起,采用简洁有力的言语,与开头进行照应,对作文的主题再进行升华。要具有戛然而止、余音绕梁、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效果。中间部分作为作文的主体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要将学过的写作手法进行恰当地运用。此外,作文各部分中心要突出,要紧扣作文主题,各部分之间过渡要自然。

在保证立意明确、文体确切、情感真挚、结构清晰的前提下,语言的准确优美,是整篇作文最大的得分点。写记叙文要注意语言准确、细节生动;写议论文要注意语言犀利睿智,科学严谨;写散文语言要注意清新优美,文学性强。如这位考生的作文“踏着铺满层层石砾的崎岖之路,我茫然;握着已被雨打日晒的满身疮痍的雨伞,我哀叹;举目眺望我将踏上漫长的历程,我祈盼;聆听头上无数伟人的歌唱,我欣然。”(全国满分作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语意连贯,情感真挚,气势豪迈。相反的是,很多考生,语言匮乏,表现苍白,读起来,味同嚼蜡。要丰富自己的语言,考生就要多看、多读、多学、多写。

高考语文作文的学习,任重而道远,考生要从点滴做起,注重日常积累,增加写作训练。将语文学科“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做到实处,做得扎实。

参考文献

[1] 及葳.中学议论文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2]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编.全国高考作文精选评析[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3]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李乾明.作文教学理性的突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刘昕,女,1990年生,渤海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赵宏梅,女,渤海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张驰)

作者:刘昕?赵宏梅

第2篇: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几点思考

摘 要:2013年的高考即将开战,高考作文成了界定语文考试成败的中心。本文通过作者对语文测试和学生写作能力评估的思考和认识,提出了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动向和发展问题,并对2011年的高考试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课堂所学的关于评分的方法等知识,简要地分析了高考测评环节的评分方法和标准,以期使高考作文的评分工作更加准确,减少误差,更有利于公平公正。对于测评环节,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促进高考作文测评的改进。

关键词:2013年高考 语文测试 学生写作能力评估

一、前言:缘起与目标

2013年的高考虽然还没有拉开帷幕,但是,对于高考试题的揣测一直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多年教学和研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测试对于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中语文测试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对写作能力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论证,结合近年来高考作文试题的实证,笔者对于作文测试的编题和评分环节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于是,选择了两篇解析2009年高考作文题型的论文,作为文献述评,并由此引出问题:高考作文命题与测试发展到2013年,会有哪些新的命题动向?笔者把这个问题作为接下来实证研究的目标。

笔者对2011年内地各个地区高考作文试题的题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将考卷分成三个类别(全国卷、课标卷、自主招生卷),分别对高考作文测评的命题类型和编题思路作了简要的分析。同时,亦结合课堂所学的关于评分的方法等知识,简要地分析了对于高考测评环节的评分方法和标准,以期使高考作文的评分更加准确,减少误差,更有利于公平公正。对于测评环节,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促进高考作文测评的改进。

二、文献述评

(一)对论文《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分类浅析》与《近两年高考作文题解析》的评述

在这两篇论文中,作者都着重分析了2009年内地高考作文试题的题型,分析的方法有所不同。前一篇依照命题的方式,分为三类——给材料作文(即根据所供材料、自行命题立意的作文),话题作文(即围绕话题、自行命题立意的作文),命题、半命题作文(即题目基本确定、自行立意的作文),并逐类列举各地区高考试题为例。后一篇针对具体的高考作文试题逐篇分析,其中包括了2009年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全国课标卷,并列出了评分的标准,详细地分析了每一篇作文的命题思路。

前一篇论文的主要观点认为,全国及各地高考作文的试题呈现出时代性、开放性、生活化的特点,命题越来越回到语文教学的基础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并没有指出2009年高考作文测试的命题思路,而仅仅停留在对作文试题的解析层面,并简单概括地评析了每一套试题。这样的论文结构,虽然分类清晰,但还未能深入分析命题特点和不同省份命题思路之间的异同点。第二篇论文聚焦近两年(2009年及200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不仅列出了原题和评分标准,也对评分标准进行了说明,明确了高考命题的思路及对学生作文的规范和要求,也详细分析了每道试题的考察目的和能力等级。但是第二篇论文没有总结高考作文的总体命题趋向与特点,对高考命题题型缺乏宏观的把握与观照。从这个意义来看,这两篇刚好互为补充,共同对2009年的高考试题做了各个层面的解析与总结。

(二)提出问题:高考作文命题与测试发展到2011年,又有哪些新的命题动向和发展?

在时代迅速发展变化的今天,高考作文的命题势必也会随着国家政策、社会动向、人心变化而有所发展,那么,到了2011年高考作文试题的命题又有哪些命题的动向?这些改变又怎样具体地体现在全国卷、课标卷,及自主命题之中?这些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特点又如何?高考作文测试评分的环节又如何能突破掣肘,使评分做到更加有效和公平?提出对此的改进策略,将是第三、四部分的主要内容。笔者也将融合所选的两篇论文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兼顾微观与宏观的分析,对2011年的高考试题作出简要的分析。

三、2011年高考作文试题的命题类型简析

1.全国卷作文题型与编题思路

全国卷第1卷的作文题以“期待长大”为题,第2卷的题目是阅读关于垫资代买体育彩票中奖该怎么做的材料,然后自拟标题、自选立意而作文。从命题的类型来看,1卷的命题还是属于比较传统的标题作文,而2卷选择了自2006年才开始在高考作文命题中频繁出现的材料命意的命题类型,属于“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是指,“一则材料里面包含有多个主题”[1],全国2卷给出的材料还包含有互联网上的调查,并列出4项调查的结果,让学生自选角度作文,这种具有开放性的命题方式,已经成为高考命题中颇为稳定的一种类型。而反观全国卷1卷的标题作文题型,仍然是在延续1998年以后出现的比较个人化、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类型。比如98年的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以及其后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心灵的选择》等题目。虽然这种题目类型比较传统,但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定立意的角度,自拟题目,学生的自主性相较从前,还是有所提高。并且这一命题“期待长大”,属于“想象型”的写作体裁,属于“愿望性的作文”[2],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愿望、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等内容。

2.课标卷作文题型及编题思路

新课标卷的作文题目是“中国崛起的特点”,同样属于“新材料作文”,给出了一份材料,材料信息中包含了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的调查、《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网民的调查结果。这个材料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就材料中的调查结果,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属于评论性的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对以上材料能有一个个人的评论和思考概括。就课标卷试题的拟制原则来看,基本上严格执行了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高考作文试题的拟制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直接触及社会现实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关注政治、关注自然、关注文化、关注民生、关注人文精神、关注伦理道德、关注自身成长”[3]。因此,就近年的课标卷作文题,学生可以通过高考,思考国家前途、时代使命及个人的未来等等。因此,这样的命题类型符合了时代的需要。

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由于多年来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多次出现,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并且,相对于材料命意的作文题型而言,已显现出审题难度相对较低、切入点相对较易的弊病,因此,新课标卷采用材料命题,更加符合当下的时代潮流和命题趋势。但是,就课标卷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本身来看,笔者认为材料中提供的角度还不够丰富,偏向于比较正面的信息,而缺乏国内外对于中国发展比较忧虑的看法,这样的材料,其视野和角度仍然受到泛政治化的影响。所谓“居安思危”,对于学生“危机”意识的树立,也应得到命题者的重视。

3.自主招生卷作文题型及编题思路

北京卷的“如何看待世乒赛中国夺冠”属于选择性的材料题,学生可以根据这个材料,延伸到社会其他领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不必拘泥于所给出的材料本身,这在高考命题类型中也是一个小小的突破,既有材料,又能突破材料去思考社会和人生,考察了学生平时是否关注和思考社会发展及其他事件,并能触类旁通。

上海卷的“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属于将两端具有相反观点的材料并列在一起,引导学生去辩证地思考,并作出自己的评述。这种命题的思路,鼓励学生扩大写作思路,考察了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和总结、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审题有一定难度,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题目。

四川卷的“总有一种期待”和全国卷1卷的“期待长大”接近,都属于传统的标题作文,命题思路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四、高考作文测试的评定与测评环节的改进

1.高考作文评分的方法与标准

(1)评分环节的主观因素

在评定作文时,主观原因有不易察觉的消极心理效应,包括光环效应、偏好效应、情绪效应、位置效应(祝新华,2012)。同时,评分教师的性别、评分教师来自的学校背景、行为习惯等,也是难以剔除的主观因素。“评定作文容易流于主观”,在评定作文分数时,就算有统一的评分标准,主观的因素仍然无法避免。[4]

(2)评分环节的客观因素

评分是测试的重要环节,高考作文的评分方法属于分项标准评分,这种评分方法避免了整体印象评分和整体标准评分这两种方法所具有的过于主观化、评分误差大的弊病。但是,分项评分的方法虽然避免了过于主观和随意的评判,却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难以真正地做到完全客观准确。这些因素包括:

评分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对于教师进行高考阅卷前所接受的培训和标准的制定,会影响到其把握评分标准的松紧。2011年高考评分环节还出现由大学本科生阅卷的事件,评分环节的标准化培训和管理,仍然挑战高考语文测试的评分环节。

2.高考作文评分环节的改进策略

由于内地高考评分环节远远未够专业化、标准化,因此在评分环节上,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结合内地高考测评的实际,以提高评分的准确性为目标,笔者总结以下几点改进的策略:

(1)加强培训环节的投入。首先要重视对于高考评分教师的培训,增加资金的投入,使评分教师能够在充裕的时间和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充分的评分前的训练,包括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熟悉、评分标准的讨论和反复试验,熟悉评分的统一标准的应用。

(2)加强评分环节的监督。其次是要增加高考语文评估中小组长的选拔和其职能的充分利用,监控高考作文评分中的模糊地带,随时与评分教师进行沟通,并反馈意见,达成一致,以尽量压缩评分教师个人的主观性。

(3)增加作文命题的准确性。题目的要求明确了,学生的写作方向也就不会摇摆不定,命题环节还应更加科学、准确地传达命题者的要求,以此降低学生写作时偏离主题的机率。

五、综述

2011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体现出了一个新的趋势,那就是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事件,思辨地看待人生和自我,这也将是接下来2013年高考命题的趋势。作文题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和时代的呼唤,因此,如何能兼顾作文题的命题内容的时代性和命题形式的科学性,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作文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也是中国高考测评环节亟待提高的方面,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重视,尽快改革积弊,提高高考作文评判的准确性,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的权威性。

注释:

[1]李卫星:《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分类浅析》,大语文论坛,2010年,第19期。

[2]祝新华:《从学生作文心理角度开展作文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3期。

[3]马凤藻:《浅议新课标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考试与招生,2011年,第11期。

[4]谢泽文:《教学与测试》,新加坡: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出版,2003年版,第193页。

(成诚 陕西西安 西北大学 710069)

作者:成诚

第3篇:浅谈关于高考英语作文写作中的若干技巧

摘 要:英语作文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占据一定比例的分数值,直接影响着考生整体的英语成绩,但是英语写作水平能够直接表现出考生英语的整体水平,因此,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提高作文成绩,成为了高考中让教师和学生都颇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展开论述,简单介绍了提高英语写作成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考英语;英语写作;写作技巧

英语作文看起来简单,实际却很难,尤其是很难得分,想要取得高分的英语作文,必须具备通篇语句通顺流畅,考题中的要点一应俱全,没有语法错误的同时有较为丰富的词汇,文章的整体结构要严谨。而在高考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考生往往顾此失彼,想要展示自己丰富词汇的同时造成了句意不通顺,流畅的语句中又常是语病百出,到最后严格按照要求写出的文章又往往缺乏情感,因此很难取得高分。

一、高考英语写作中的技巧

1.仔细审题、认真立意

写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真审题,否则再好的作文如果跑题了,就毫无用处。因此,在高考英语写作过程中,首先应该认真审题。审题不仅仅是对题目内容要求的审视,还要注意到考题中提到的关键点,要求使用的人称以及写作的体裁和字数。在脑海中有个初步的选择,运用什么体裁什么人称什么时态来写,例如当文章要求为记叙文时,所运用的时态一般为过去时,而是说明文时,时态则有可能为现在时、将来时等。

其次,要有一个准确的立意。高考英语的考试内容来自于平时的课堂,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提到立意的重要性,这是整个文章的写作的中心,考生要多次阅读考试题目内容和要求,有一个明确的立意,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写作,防止出现偏题的现象。

2.准确用词、灵活搭配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学习中,教师往往出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课堂上不断的引入和讲解很多比较生僻的词汇和不常用的语法,希望学生能掌握多种方法。而在英语写作考试中,是不允许语法错误的,因此考试中考生要随机应变,以自身平时的学习为基准,以自己擅长的语法为出发点,不要过于投机取巧,采用复杂的语法结构使句型混乱,而多采用一些比较简单的语法。

在写作中,词语的选择十分重要,几个关键词的出现往往能够为文章添色不少。而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教师就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不过于刻意的讲解生僻词汇,除了部分穿插的知识讲解外,将主要的教学精力放在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词汇句型中去。例如不定式、谓语从句、倒装句等简单的句型,来提高文章的整体档次,同时在一些关键句子中,选择较为贴切的词汇,在句子转折中,将连接词合理利用灵活搭配,增加文章的亮点,不破坏文章整体的通顺和连贯,为文章取得高分做了铺垫。如关于因果关系的转折词汇有“for、so、as a result、thanks to”等,而总结说明的短语一般用“in short、in a word ”等,以及一些常用的短语,包括“have much to do sth、do a good deed、come up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等。通过这些简单常用的词汇短语运用,能为枯燥的英语作文添枝加叶,吸引到读者的目光,从而取得高分成绩。除此之外啊,灵活运用还是指在考试中如果想要表达的词汇不会写或者不确定对错,要更换另一个同义词来代替,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如“quicken”就可以用“speed up ”来代替,或者“use”运用“use of”来代替。

词汇和语法的运用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反复练习和记忆,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出灵活运用的优势,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日常词汇的记忆进行考核,让学生对于词汇量有大致的把握,对短语的运用能够准确到位,保证在考试中能够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3.运用套词、首尾呼应

在英语作文写作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套词可以使用,不仅增加文章的连贯性,巧妙应用更能够达到首尾呼应的目的。在日常的英语课中,课文中所选的文章都带有套词,例如表示欢迎的“Wellcome to……”或者用于写信的结尾礼貌性和常用的话语“I hope to hear……”等,以及一些可以用于句中的常用短语“as everyone knows、to be honest”等。套词的使用在文章中是一种习惯性表达,让文章更加通顺,读起来朗朗上口。

4.把握考试中的“硬性规定”

近几年的高考不难看出,高考英语作文一般要求为“80到120字之间”,基本上就是十句话左右。学生要以此为出发点,在审题完成后,在草稿纸上列举十个左右的与之相关的简单句子,然后修改,让句子变的丰富起来,寻找合适的关联词将之串联。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考试出错,也能在写作过程中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条理清晰,在最后的整理中,运用套词和常用习惯性表达句式使支离破碎的文章连贯起来,最终成为一篇合格的高分作文。这种写作方法也运用在平常的英语扩句训练中。例如“He works in London.”译为他在伦敦工作,而根据题目要求需要,我们可以将句子修改为“He made London the base for his work.”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但是后一句就比前一句显得更加完整。

二、总结

高考英语作文考核和体现的是考生对于英语整体的掌握程度,考核内容涉及到单句、短句、句型、语法、词汇等多个方面,即使都掌握得当,如果不能让文章读起来连贯,句子通顺或者缺乏寓意,都会成为考试丢分的原因。然而英语作文也有技巧可循,通过日积月累的词汇积累和语法练习,在写作过程认真审题,注意套词的使用,从单句扩充,注意首尾呼应,准确用词灵活搭配,完成后要认真检查修改,注意卷面整洁,就能完成一篇高分英语作文。

参考文献:

[1]徐健玲. 高考作文抢分策略[J]. 中学生英语(初中版). 2013(05)

[2]刘之林. 浅析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技巧[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07)

[3]张金龙. 高考英语作文得分技巧浅淡[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1)

[4]杨溢. 高中英语写作技巧探讨[J]. 考试周刊. 2010(45)

[5]吴碧英.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学苑教育. 2010(07)

作者:温寒

第4篇:2014高考作文素材:文学人物

纳兰容若(可用来替换陶渊明、柳永、李白等人)

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纳兰容若出生。因生于腊月,幼时称冬郎。他天资聪颖,好学不倦,博通经史,过目不忘。工书法,又精于书画评鉴,数岁时,即习骑射,是文武全才。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次年,十八岁的容若参加顺天府乡试,一举考中举人。十九岁准备参加会试时,却因身患寒疾未能参加殿试。

尔后,容若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并在恩师指导之下,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后,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可见容若学识之广博。

二十二岁时,容若再次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二甲第七名。被康熙皇帝破格授予三等侍卫官职,寻晋一等,从此步入仕宦之途。直到三十一岁去世。侍卫是皇帝贴身随从,虽官职不高,却极为重要。多次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多次出巡京畿、塞外、辽东、山西、江南等地。

因容若心有壮志,初时对侍卫生涯颇有微词,绝少开怀。也是因无力改变生活轨迹,且心有广阔天地,后便沉迷汉文艺术,广交文友,成为心性恬淡之人。“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贫贱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二十四岁时,容若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

爱情。

关于容若妻室问题,素有异议。据考证,在容若取正妻之前,在家养病期间,家中曾为他纳颜氏为妾,照料容若生活,以慰寂寥。容若二十岁时,方才迎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卢兴祖之女为妻。彼时,卢氏十八岁,两人十分恩爱。是旁人眼中极为相衬的一对人。

只可惜,成婚三年,卢氏便亡于难产。这对容若来说,是极为重大的一次生命打击,令他伤情彻骨。也因此,容若之后词风为之一变。所谓“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几乎可以说是无词不伤、无词不泪。

卢氏去世之后,容若续娶官氏为继室,赠淑人。但因与官氏内心相隔,容若实觉孤寥。康熙二十三年冬,容若扈驾南巡归京之后,纳江南艺妓女词人沈婉为侍妾。并为沈婉置一曲房,请友人严绳孙书额曰“鸳鸯社”。

只是沈婉身份低微,遭人非议。因其社会身份复杂,纳兰明珠强迫容若与沈婉分手。康熙二十四年,沈婉返回江南。两人相处不过百日,一切便尽化乌有。纳兰容若,也是才子风流,感情生活亦总为人津津乐道,市井流言也常有捕风捉影之说。

相关专题:①待命运平静却不妥协的精神;②崇尚自然,超逸脱俗;

③克服困难,成为清代词界第一人;④不被富贵所拒,志向高远。 事例:纳兰容若,他的心事从来都是如此难以捉摸。家庭的显赫,天子的器重,绝世的才华,精致的爱情„„他似乎拥有了一切,却从不曾被这过眼烟云般的富贵消磨了意志,仍安静地守候着那缕与生俱来的忧愁和淡泊,以自然之眼观物,自然之舌言情,然后蓦然回首,看那十年踪迹十年心。

曹雪芹

①受巨大变故仍能克服困难完成巨著; ②灾难不一定是坏事,焉知非福;

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才能丰富地反映世界。

草堂茅檐下,残旧的笔尖在暮色中颤抖着游走,一路滴落洇透纸背的才情与血泪。他,不知这样在桌前立了多久,仿佛生命的全部便是用来述说心中那个失落却依然骄傲的梦境:“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霑曹雪芹,命运抛给他的是一个又一个看似无解的绝境:家族的败亡,仕途的多舛,子嗣的夭折,晚年的孤凄„„而这一切不幸的极限都没有夺去他生命中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美好。千古奇书《石头记》,“字字看来皆血泪,十年辛苦不寻常”。

王国维

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名著。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塾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①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信仰;

②遇到困难应当坚持下去(名言);③经过努力终会取得成功(名言);④国学的符号。

王国维先生,他的脚步从来都是这样匆匆而决绝。信仰的摧毁,邻近的屈辱,知识的泯灭,治学的绝望„„时代待他的不公正,他并无指责,也无反抗,只是坦然地接受,去承担这一切伴随着国学信仰而来的责任。

梅兰芳

①勇于追求梦想的人,能够成就非凡的人生;②势不可挡的勇气助其成为一代京剧宗师; ③对京剧艺术执着的追求,保留国粹;④对京剧艺术的不断创新,终于获得成功。

梅畹华,他的眼神从来都是如此温婉淡和,却又不失坚定和勇气。那清嗓一鸣,梨花带雨,述说了一个时代的哀愁;那水袖轻抖,莞尔一笑,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人们直到今天,仍然无法忘记,在那老北京的梨园戏台之上,有一个七尺男儿,借青衣之口,却唱出了一个民族的最强音。

三毛

①自然充满好奇,向往自然、诗意的生活;②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信仰

③追逐丰盛的生活;④爱国的行动留给我们无限感动,不应被忘记。

宁静沙漠中,浩瀚星空下,时间仿佛因与自然比邻而居而格外悦然静好。她,背起行囊,在流淌遍地的明亮月色中大步地行走,去追逐心底那一片华丽而陌生的绿洲。她的心情,可以输给命运,却从未败给死神:“让我们将自己高悬在尘世的上空,感受自然的呼吸。”

奇女子三毛,她的身影从来都是如此孑然而倔强。旅居异国,以梦为马,穿越沙漠,守望爱情„„她以自己短暂却丰盛的生命为我们讲述着自然与灵魂的故事。

【附•名言】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兰芳不过是微末的个人,所表演的中国古典戏剧,还很不完备,幸蒙赞许,不胜惭愧,但兰芳知道,此荣誉不是专门奖励个人的艺术,而是对中国文化的赞助,对中国民族的友谊。” ——梅兰芳

嵇康

①刚直不阿,不向权贵折腰;②不向现实妥协;③追求艺术的顶峰;④面对死亡竟不改色,雍容的态度。 景元三年,洛阳东市。烈日似火,吞噬着三千太学生长跪于大殿前请愿的身影。而他,从容立在刑台之上的古琴前,仍不改风仪飘洒。那一瞬,长袖袭风,十指初动,一曲《广陵散》飒然浮空,如即将涅槃的凤凰,引颈鸣出清丽激越的绝唱:“广陵一曲终遗世,三尺瑶琴不复弹。”

嵇康嵇叔夜,位列“竹林七贤”之首,纵然生活清贫、遭佞人诬害,断不向权贵折腰,用自己短暂的生命捍卫了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魏晋风骨,让生命回归到了它本该回归的原初穹窿。

沈从文

①克服困难,追求写作的理想;②执着、坚持,曾获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③拥有纯净自然的心灵,永远保持活力;④毅然退出文坛,潜心研究,淡泊安然。

崇文门东大街,北京。狭小的院子中有一株枣树横着,映着蓝天,也荫着树下那一张古旧的藤椅。他,静静坐在藤椅上,岁月迟缓了他的行动,模糊了他的声音,却没有抹去他眼中属于湘西凤凰的那道流溢着光彩的风景:“我的心总对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

沈从文先生,一生从未中止追寻那些存在于天性中的朴实、天真和自由。少年时代的漂泊、从未受过规范的教育、坎坷的求职道路、在牛棚中受尽煎熬„„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他创作出如此多优美的作品,永远漫溢出生命的活力。

季羡林

①信守诚信的品格;②严谨治学,端正为人;③不能丢掉信任。

燕园。未名湖畔。烈日如落火,不见一丝清凉。一名初入北大报到的新生见人生地疏,不免战战惶惶,手忙脚乱,匆忙间把铺盖行李交由一位路过的老者代为看管便离去,半日后方记起,待回到湖边,见老者仍微笑守候,大为感动。不想几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见老者端坐在主席台上,微笑平和依然。新生方惊悉老者竟是大名鼎鼎的季羡林先生。

“一位由穷乡僻壤乍到京城的穷学生的全部财产只有一个铺盖,能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托付给素昧平生的我,不亚于以身相许,是对我的极端信任。对信任,得认真对待。” 季老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能丢掉自己的良知。

俞敏洪

①勇于克服一切困难;②不向命运低头;③不懈的坚持,执着的追求;④生命如一泓清水,奔向梦想。 江苏江阴,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温润的流水环抱着这片朴实寂然的土地。他,默默远眺,满怀深情的眼中是那间他生于斯长于斯、如今却已墙壁斑驳、破败不堪的小草屋。他将此时的一幕凝成一张照片,悬挂在自己俯瞰中关村街景繁华的办公室中作为数十年奋斗的纪念:“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俞敏洪先生,一次次在孤独与屈辱的废墟上重新挺立起来,用他的执着与智慧写就了新东方的传奇,为中国无数学子圆了自己的梦想。在他心中,人应当作一棵树,活着,能够为别人带来一片绿荫;即使死去,也能燃烧着为他人带去光明。 梵高

①勇于克服一切困难;②一切艺术生命的源泉在于创新;③不懈的坚持,执着的追求;④对生命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

文森特•梵•高,用他全部的生命追求着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那就是太阳。尽管身染狂疾,尽管不被所爱的人理解,他依然在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大量响亮明朗的作品,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

寂寞文章 一离群索居

福克纳被中国称为中国先锋作家奉为经典,他像康德那样一生居住在故乡那个“邮票般小小的地方”离群索居,从未出过远门。到了晚年,连这样封闭的地方他还嫌闹,悄悄买下一座农庄隐居。肯尼迪当了总统,一得意邀请著名艺术家和诺贝尔获奖者吃饭,福克纳却冷冷地拒绝了,他说:就为吃一顿饭让我跑到白宫去啊?太远了,我走不动。

福克纳的行为你可以理解为孤傲和清高,那是你的想法,拿福克纳来说这是平常行为,他只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远离蝇营狗苟的人群就是走进内心,那是一个比海洋比天空都要浩大丰富的自由王国。

许多艺术家不管从哪个方向接近艺术,随着境界的拔高,他们有一条路却殊途同归,那就是离群索居,类似于隐居。中国历史上出过太多的隐士高人,社会生活的变迁使得智者不能真正隐遁山林,更多的是“大隐隐于市”。钱钟书和杨绛一辈子过得就是离群索居的生活,白天他们家没有一点声息,家徒四壁空空如也,两个人各自守着一张书桌一只台灯静静地阅读,顶多天黑了,有人肚子饿了,才会冒出一句:哪个去做饭啊?某年春节,权威人士来拜年,也是人之常情,钱先生拉开门缝,说:谢谢,我很忙。就把门关了。还有一次学部通知他参加国宴,他说,谢谢,我很忙,我不去。来人说:是江青同志点名的,他还是那句话,我很忙,我不去,来人替他说,那就说你生病了?他说:不不,我身体很好,我不去。

这就是大学者大知识分子,他不八面玲珑,也绝不苟合妥协,沈从文最理解钱先生了,他们在一个小区住了二十年,竟然只互相串门一两次。春天的时候,湘西送来了新茶和春笋,沈从文拿几包放在先生家的门前台阶上,回来打电话告诉他们开门自己拿。

一次,沈从文和钱钟书去宾馆看望一位二十年没见面的老友,老友赴宴去了,等了一小时才回来,原来那是头面人物的宴会,老友兴奋的目中无人,说:他左边坐着红线女,我坐他右边,就三个人,上了一桌子菜--沈从文坐不下去,说:老钱,走?钱钟书说:走。他们从宾馆出来,怅怅的一言不发,各自回到孤独的家中。人生对于这样的大智者来说,是一次漫长的孤旅,他们像狼、像豹子一样孤独的走在风雪迷漫的旷野。而那些鸡鸭鹅犬等群居动物,它们是热闹的琐碎的,常常为一点小利弄得鸡飞狗跳。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最世俗,但她这个人从来都是离群索居的。偶尔,会站在阳台上冷冷地打量一眼熙来攘往的人世。一九五二年,她不顾夏衍的挽留,决绝的离开故乡上海漂泊到海上,再不肯回头,最后死在美国公寓里多天才被邻居发现。如今我们想起她,眼前划过一道“美丽、苍凉的手势”,那无望的手势里分明写着八个字“离群索居遗世独立。

寂寞文章

(二)--穷书生

日本艺术大师秋田雨雀说:我穷得手里只剩下三粒豆子,不知是煮了好还是炒了好。如此清贫,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

沈从文刚到北京,稿费很少,连烧饼也吃不上,常常饿肚子,为了多发稿,他甚至用了“休芸芸”这样香喷喷的女性名字来取悦男编辑。郁达夫得知他的窘境,过来请他吃饭,把剩下的钱全给了他,还解下脖子上的围巾送他抵挡风寒。

这样的知遇之恩沈从文后来遇到多次,比如胡适,比如巴金。巴金名气多大,老远的来看他,两个人很对胃口,有话就说,没话就沉默,在樱花林里来来回回的走。那是在青岛吧,肚子饿了常常吃不上饭,可有这么志同道合的文朋诗友,有这么清洁的文学理想,肚子饿得扁扁的又怕什么?七十年前的青岛人文荟萃,令人神往,饿肚子也是美好的。

西安作家徐剑敏告诉我,陈忠实家在西安郊区灞河乡,没写出《白鹿原》之前,他只是个农民作者,徐当时在一家搪瓷厂做工,没事时哐当哐当骑一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出西安城三十里来找陈忠实谈文学。当时发表作品很难,连稿费也没有,就给几本稿纸。谈到吃中饭,陈妻借来面粉一边烙饼一边埋怨:你看看俺家多穷,俺忠实太老实,就晓得夜夜写字,又换不来钱,还费灯油呢。陈家当时全部家当就是两间泥房一铺土炕。他们每次喝的酒是陈妻用玉米芯酿的,徐有一次连喝五碗,真的喝醉了,好几天爬不起来,当然走不了,就睡在陈家土炕上,半夜里冻醒,陈家连条像样的被子也无,他酒坐在炕上,跳蚤不怕冷,咬的他一屁股红包。没过多久,陈忠实来西安送稿,徐剑敏正好发了五块钱降温费,买了两个肉夹馍,递一个给陈忠实,两人当街吃起来。陈忠实咬了两口,又把肉夹馍包好,徐问他:你咋不吃咧?陈忠实支吾了半天,才吞吐吐吐:想带回家给俺老婆吃。徐心往下一沉,道:你吃,我还有两块钱,再买一只。

湖畔诗人汪静之当年在杭州读书,家里没钱寄给他,老吃不饱饭,有人介绍他认识了胡适,他把诗拿给胡适看。胡适正在搞新文化运动,一目十行就大声叫好,到处联系帮他出版诗集。汪静之嘴里谈着诗,肚子饿得咕咕叫,没办法,他也不管对面这人是什么文化泰斗学术泰山,开口就问他借钱。胡适也不小气,立马满足他。胡适回京后,小汪同学以为大师好说话,就借钱借上了瘾,三天两头向胡适开口借,十块八块的一共借了一百多,胡老师照借不误,最后《惠的风》出版,轰动文坛,客稿费才一百五十元,还胡适都不够。我估计胡老师最终没要汪还,他发现了一代诗才,哪里还在乎那几个小钱?

书生大多很穷,穷的没有任何欲望,只剩下清洁的思想和文字,穷的心如止水又不动声色,那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后记:

昨天偶尔看见陈忠实做客《艺术人生》,讲他写作《白鹿原》时的经历,心里感慨万千。千古文章寂寞,怎耐得寂寞,岂是一两个字说清一两年受得?2

第5篇:2013高考语文(冬季第四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作文素材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

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 时刻,莫言的获奖意味着世界更加注视中国,并对中国文学给予认可。这一认可,对于中国文学确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在各界熙熙攘攘的声音中,祝 贺、欣喜声居多,毕竟莫言的获奖了了中国人一桩多年的夙愿。而高兴之余,我们更需要理性的思考: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创作,莫言作品也只能代表他个人的水 平。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世界文学之巅,而中国当代文学缺少现实主义力作的遗憾,仍客观存在着。因此,莫言获奖固是好事,但更需要人们以平 和心态来看待,就连莫言本人在得知获奖后也坦言“并不是特别兴奋”,反而“压力很大,忧虑重重”。

夙愿终了:中国人的“诺奖情结”

诺贝尔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走过整整一个世纪,全世界共有近800人获得过该奖。但是在整个20世纪,中国与此奖项无缘。进入21世纪,虽然有包 括诺奖得主在内的作家和科学家预测中国不久在文学和物理学等方面会有人摘得诺奖,然10年又过去,中国本土科学家和作家还是未能出现在这个获奖名单上,这 不免让人有些五味杂陈,情何以堪。

若说过去中国经济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学术研究不受重视,文学也不繁荣,对诺奖不敢奢望,或者即使奢望也 难以获得,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从本世纪开始,中国的国力和科学技术有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奥运也举办了,航天员也在太空行走了,“嫦娥奔月”梦 想也实现了,经济实力也已跻身世界第二了,唯独在科学和文学竞赛中,没有一个中国人以中国的名义获得诺奖。难道诺奖对中国的作家和科学家格外吝啬?这对自 诩文化历史悠久,人口又众多的中国人来说,确实尴尬无比。

因此,国人有诺奖情结,为诺奖纠结、耿耿于怀甚至魂牵梦萦,都可以理解。正因如此, 莫言的获奖更显得意义非凡。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早在几年前,已有多名学者预测他将获此殊荣。的确,莫言立足于文学,并 在自己的文学创作过程中长期站在人的角度关注社会,正如诺贝尔评审委员会授奖词所说的“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

文学世界:莫言和他的山东高密乡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进行了十几年的劳动。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 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2005年12月被香港公开大学 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11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是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莫言自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19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 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提起莫言,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电影《红高粱》里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黄土地上张扬的生命力,那里就是莫言的故乡高 密东北乡。高密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1986年莫言在《红高粱》中写道:”高密东北乡 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这无疑是莫言对高密这片成长之地最极端热爱又极端仇恨的一种表达。几十年来,莫 言的小说创作几乎从未离开高密,那是独属于他的文学王国。他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并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延伸。

- 1 -

“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 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您作 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 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 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 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主要代表作有《蛙》、《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酒国》、《四十一 炮》等。其中,中篇小说《红高粱》由张艺谋改编为同名电影,1988年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那是新中国电影获得的第一个世界级大奖;长篇小说《蛙》 不仅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也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 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在世界上,莫言的作品也获得了多国读者的喜爱,很多重要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出版,许多国家还出版过莫言的多种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

振兴文坛:莫言获奖是一扇窗口

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吸引了世界对中国作家的关注,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便中国作家问鼎了诺贝尔文学奖,也并不代表中国文学问鼎了世界。但另一方面,莫言的获奖打开了世界读懂中国文学的一扇窗口。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学大国,诞生过屈原、曹雪芹、鲁迅等文学巨匠。然而近现代作家中却鲜有人能达到前人的高度。一项调查显示,莫言获奖之后,59%的受 访者表示未关注过莫言的作品。由此而言,近现代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内影响式微并非个别现象,而中国民众的“文学冷淡”也不是一日之寒。如果不是诺奖的“垂 青”,寂寞的中国文学恐难唤醒广泛的关注。

- 2 -

第6篇:关于高考之后的作文

高考结束后,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刺激,一切变得更宁静,无趣。进入了最轻松的一个假期,紧张三年后的一个假期,不再有高三的压力,不再有同学的竞争,不再有做不完的试卷,不再有考不完的模考,不再有。但是,我仿佛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轻松,生活也变得没有了奋斗的目标,不习惯这一种生活方式,变得喜欢用发呆,沉思来打发无聊的一天天。

我开始怀念:怀念以前的生活,怀念我的老师,同学,我的校园,我紧张而充实的高三生活,我纯真而美好的友谊,我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的青春岁月。也许我的青春并没有结束,我人生的新篇章刚刚拉开,我就要迎接我生活崭新的开始,这个假期只是新生活开始前的宁静。我还记得高考前的一切:高考前几天,我和我的好友们一起计划着高考结束后的生活,我们讲要一起喝酒,一起看恐怖片,一起旅行,一起献血,一起打工,一起。但现在呢?我们早已各奔东西,复习的复习,回家的回家。早分散在了不同的地方,现在感觉真的是物是人非,风淡云轻。也许高考对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一场洗礼,经历高考后,会变得不再稚嫩,心境也会跟着成熟,由以前的打打闹闹一下变得安静,面对问题也变得更理智。就算经历了失败,也不是想象中的要死要活,能够马上调整好心态。

面对现实,开始为下一年奋斗。也许这就是高考后的收获吧。人生就是一次长途旅行,不在乎终点站在哪,重要的是过程。高考只是我们人生中众多驿站中的一个。无论结果如何,只要经历过就是一种收获。这永远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不会磨灭,永远有光。现在我经常畅想我的大学生活,心里会感到害怕,害怕第一次的背井离乡,害怕第一次远离父母,这是人类的自然反应,会对未知世界感到恐惧。但我又会感到激动,我将要开始尝试我的新生活,我开始脱离父母,我开始成为大人,大学结束后我就要走向社会,开始我的独立人生。

我要开始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社会,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发挥我的作用。我相信我的大学生活会很精彩,我会结识许多朋友,会接触许多新事物,会学到许多知识,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在那里学习待人接物,学习为人处世。也许刚开始会是痛苦的,难过时没有朋友的安慰,哭泣时没有家长的怀抱,高兴时没有亲人的祝福。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挡我们进步的脚步。我们会是暴风雨中的海燕,顶着风,冒着雨,迎着浪,展开我们勇敢的翅膀,高傲地飞翔。我们会对着天空呐喊:让暴风雨来的跟猛烈些吧。我们会飞翔,我们会成长。

[关于高考之后的作文]

第7篇:话题作文 关于友情的高考作文(9篇)

第一篇:友情的重量

校园林荫小道上,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花儿草儿都被淋得弯腰低头,受尽摧残。我没有带伞,只好随着其他同学一起静静地等候着晴空的来临。看着一面面小花伞在我眼前称开远去,我回家的渴望在心中愈演愈烈。忽然间,一阵熟悉的味道传来,一把小红伞在我的头山绽开了。我抬头一看,一张笑嘻嘻的脸庞,正将伞向我这儿拼命凑呢。“一起走吧,我们同路哪”,她天籁般的声音就这样传来,我感动极了,立刻点了点头,和她手挽着手,一起走向车站。车站人可真多啊,我和圆圆在仅有的空地中蜷缩着身子,狼狈极了。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终止的痕迹,可我的衣服为什么一点也没湿哪?扭头一看,远远竟将伞侧着打,自己的半边衣服都湿透了。我内疚极了,一把将伞推过去,可圆圆还想推回来。我威胁她我要去淋雨了,她才作罢。

一盏茶的功夫,车已经开来了,我们收好伞,正准备踏上,我一摸口袋,坏了,月票丢了。我赶紧冲回车站,但没有叫圆圆。一会儿她发现我并未上车,顾不得已经刷过卡了,毅然冲下车来。我哭着说了事情的原委,圆圆立刻安慰我,并翻起她自己的书包。终于,1元钱浮出水面,可那只能坐普通车了啊。我们撑着伞坐在路边,从欣赏夕阳到月光,交通灯变了一次又一次,等车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公交车来了一辆又一辆。我绝望得靠在她身上,她却不急,还不停地给我讲笑话。终于,我们要等公交车来了,我赶紧招呼圆圆,才发现她的伞还是一直斜着拿的,她湿湿的肩膀说明了一切。天真得很晚了,店铺都收摊了,行人稀少,望着圆圆疲倦的身影,有一种叫做感动的小花在我心头绽放。

下车后,圆圆将我护送到家,就准备离去了。我问她要去哪,她说去车站转车。转车?那说明根本不同路阿,可她,我都还没有来得及说声谢谢。望着圆圆远去的背影,我的心开始心疼,这份友情,我一定要好好珍惜。

春去秋来,岁月如歌,三载已逝,曲终人散,劳燕分飞,可这份沉甸甸的友情在我心中却似沙漠中的一场甘霖,大河上的一叶扁舟,峡谷上的一座飞桥,雨林中的一把细伞,将我深深温暖。圆圆,你最爱的荷花开了,我们一起去看吧„„

第二篇:友情的诠释

友谊是一抹芳香,在你遇到困难时带给你信心与勇气;友谊是一坛陈放的老酒,时间越是长久,越是芳香扑鼻。

没有朋友的人是孤单的;没有友谊的生活是乏味的。

我想我是幸运的,我有很多的朋友,他们在我失意,伤心的时候,总是陪伴在我的身边,鼓励我,激发斗志。在我开心高兴的时候,他们在我身边,与我分享喜悦。有人曾经说过:“痛苦与他人承担,痛苦就会减半,快乐与人分享,快乐就会增加,我和我的朋友互相鼓励,互相督促,用这三年的辛勤汗水铸就一生的辉煌。在小运动会上,我参加了800米的长跑。

这是我从未参与过的项目,可不服输的我总想试一试。站在起跑线上,站着周围那么多双眼睛,我知道了什么叫激动人心。平时只在题海中遨游的我们,过着不起波澜的生活,生活近乎一条光滑的直线。此时,我的体内热血膨胀,像有什么东西在涌动,就要迸发出来。身上仿佛有是不完的劲。随着枪声的响起,我们像前奔去,第一圈很轻松地就跑下来,第二圈有点累了,就在第三圈的末尾,我摔倒了,一个念头闪电似的从我脑海中闪过,我要坚持跑下去,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止我的前进,我顾不上疼痛,迅速地爬起来,继续。

我听到了两旁的同学的加油声,可能由于紧张过度,我又摔了一跤,沙子揉进了皮肤里,钻心的痛,我挣扎着站起来看到我的朋友正在前方为我鼓励,为我加油。继续,继续,坚持,坚持,我完成了全程,身上伤痕累累,同学们称我为英雄,这些只有我自己知道是同学们的鼓励成为了我前进的动力,支撑着我完成了比赛,我不想让他们失望。朋友的含义我理解得更加深刻。

朋友,不应该是酒肉朋友,应该是患难知交。

不仅仅是在顺镜中才有,在逆境中朋友之情显得更加珍贵。恋人可能只是一时的,而知心的朋友可能是永恒的。马克思,恩格斯建立深刻的友谊,他们之间的友谊是永恒的。朋友之间没有勾心斗角,只有宽容与理解。朋友,友谊时整个世界充满了阳光,充满了爱,充满了和平„„

友谊——永恒,

朋友——珍贵„„

第三篇:友情

我看了生命的颜色这部电视剧,主人公是两个爱滋病患者。话题作文 关于友情的高考作文(9篇)话题作文 关于友情的高考作文(9篇)。剧情深刻,让人感动不已。最催人泪下的是倪和柳的那份友情。柳因一次输血感染艾滋病,传染给他的爱人,爱人雷自杀。而柳却有身孕,她想生下孩子,但又有死的念头。一次她持刀自杀,被倪发现,两人夺刀划破了倪的胳膊,倪为此也染上了艾滋病。可她们俩依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当倪得知得艾滋病的真相时,并没有怪柳。仍在柳病危之际,帮助柳,给了柳很大的安慰。

笑谈人生,何为友?朝夕相处为友,那友情不是太便宜了?交朋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那是一种灌输。好朋友,在于一种信任和支持,而信任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东西,没有人能够用金钱买得到,也没有人能够用利诱和武力争取得到,它来自于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支持是内心的力量,舍生命去支持他人的力量,有了这种信任和支持便可以得到圣洁的友情。但怎样将友情经营下去?有一首歌叫《友谊地久天长》,谁不想让友谊地久天长,但纸上谈兵的友谊就像一个空空的树栋,只有谊,没有情。片中的倪,舍生命不顾去照顾朋友,不记恨朋友给自己带来的灾难,这叫情,是真情。有谁能做到,如今谁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哪对朋友可以以生命相陪,得到的便是一种珍贵的和善美。现实生活中,人们早已将友情置之度外,心中有的只有功权名利,只有自己的利益。如果能做到不管我与你相识多久,都能真心面对对方,诚挚的呵护友情,那么人也就回到了本性的善良。先不说让生命开花结果,若能让友谊开花结果那便是最有意义的事。像刘备、关羽、张飞那样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友情是多么坚贞又是多么难得。和那些为一时权和利交朋友图谋的人是不能相提并论。

人的一生是多么短暂而又多么漫长,佛家说:一叶一菩提,农家说一花一世界。那么一个好朋友岂不是一生的知己。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友谊是工作和学习的支持,它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不快乐。它可以支撑我们走向成功,咀嚼生命的真理。

友情不只是两个字的意,而是千万字的情。交朋友重在交好朋友,因为友情不是一件普通的东西。

第四篇:友情

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人的成长过程最初都在学校完成,离不开这同学的友情。那段模糊而清晰的记忆,终身难忘。你可以没有爱情,但是你绝不能没有同学的友情;一旦没有了,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就死水一滩;同学的友情无处不在,她伴随你左右,萦绕在你身边,和你共渡一生,无论你当了多大的官,只有你的同学会无所顾忌地直呼你的名字,叫你有种很踏实而不是那种炫晕的感觉。

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便抵达最佳状态。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的。仿佛是哪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一位要好同学遇到的困难使你感到了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放慢脚步忧思起来,开始懂得人生的重量。就在这一刻,你突然长大。上学的时候没有过分地珍惜过同学的情感,有时甚至为了铅笔、橡皮之类的小东西大家彼此不愉快,只有在成年之后,人们才真正懂得了同学的友情。同学的纯洁在于同学之间只想珍重这一份真挚友情,只想心无杂念地做彼此的一个红颜知己,只想把情意尽深深的收藏于心底,当同学沉没在迷津里时,只想牵着他的手去看谜底,想给他一份发自内心真挚地关爱却不愿在迷失的目光中让自己迷惑到底。只是愿意成为红颜,愿意成为知己。也许这会带着一点浅浅的爱情影子。但更明确了红颜知己不是影子,它不能阻御你将你的爱尽情地释放到底。

同学不是你的情人,不能总围绕在身边缠绵,不能常常的俯首于耳边思思细语。同学是不离不弃红颜知己,这是一种神秘而默契的情意,为你的喜悦欢歌笑语,为你的忧伤迷离惆怅给一份温暖,一份慰籍,一份爱心,一份情意会选择默默的注视你行进的步履忘却那些不该纪念的时间,一起勇敢地迈向明天。依然是幼稚的像回到了童年,那份久违的感觉永远值得去牵挂,留恋。

余杭区良渚镇良渚一小六一班 武小暄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第五篇:友情,原来这么简单

友情,喝的是功夫茶,品的是茶道!朋友像香茗,让人沉淀,使人坚强;朋友是生-命中永久的财富,真诚不可亵渎。适量的茶碰到适合自己的水,茶水又碰到适合自己的人,这茶、水、人因缘而得以相逢,才使喝茶的时候给人的一种感悟就是这样一种一直以为自己可以不带走一片云彩,还是在绝望时,发现自己手中仍旧紧紧抓着云彩的尾巴。

许多人总是把朋友当做玻璃,小心翼翼,恐怕把朋友碰坏了。所以有时候,明明对朋友很不满,却也不敢表达出来。害怕一旦表达了不满,就会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就会伤害感情;一旦伤害感情,就会失去这个朋友,为了一件小事失去一个朋友。话题作文 关于友情的高考作文(9篇)文章话题作文 关于友情的高考作文(9篇)出自wk-78500000551045.html,此链接!。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夏洛的网》,是一本深入友谊的故事书:有一只名叫威伯的小猪和一只名叫夏洛的蜘蛛成为朋友。小猪未来的命运是成为圣诞节时的盘中大餐,这个悲凉的结果让威伯心惊胆寒。它也曾尝试过逃跑,但它毕竟只是一只猪。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让我来帮你。于是夏洛用它的网在猪棚中织出好猪查克曼的好猪等字样,最后就改变了威伯猪的命运,而威伯猪也帮夏洛抚养了它的孩子,让这份爱传递下去。

那些总是想看到你,也总是愿意接到你打来的电话,可以跟你无拘无束地叙述自己的故事,却从来没有想过把自己的生命跟你联系在一起,为你的忧愁而担心,为你的满足而喜悦,为你想要的一本书经常去逛书店,为你突然患上感冒而焦急,却从未考虑让自己介入到你的命运转折当中的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友谊可以促进竞争:当朋友间存在竞争时,应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才是真正友谊地体现。若两个人因竞争而反目成仇,互相利用,互相陷害,那么他们二人绝对不是朋友,存在的也不是真正的友谊。如果因竞争而失去了友谊,那么他所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

朋友就像是你生命中的一盏灯,在你最需要温暖的时候给你送来温暖,没错,我们在逆境中认识了朋友,认识了他们的伟大。友谊是用心感受,用心传递的,只有亲身体验过,才会知道友谊的珍贵。

第六篇:我读懂了友情

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千金易得,朋友难求。朋友是人的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友谊的人,就像生活在寂寞的荒野;缺乏朋友的人,最感到人间的孤独。人们需要友谊,追求友谊,是因为真诚的友谊可以使人奋发,使人欣慰,使人快乐,使人向前。

认识他是在初一,那羞涩的微笑,拘谨的动作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以致后来,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我,他走进了我的生命,成为我生命里的一部分。

他没有响亮的名字,也没有出众的容貌,而我们的友谊之所以能有磐石之坚,完全得益于他的宽容与大度。当我赌气和他闹别扭时,他总是悄悄地走到我跟前,拉一拉我的衣袖,一个腼腆的微笑,便化解了我们之间的矛盾;当我犯了错误对不住他的时候,一个无可奈何的眼神,一声佯装生气的责怪,让我们的友谊之路继续向前延伸„„他,就是不一样。

我们两个的学习成绩都不错。也许是英雄惜英雄,才使我们的友谊能够延续至今。每次考试,我们虽然表面上都不说,却都暗暗下工夫,视对方为竞争对手,在考试中一决胜负。虽说是对手,却更是朋友。在平常的学习中,如果碰到难题,我们会凑在一起讨论,一旦意见不统一的话,我们会争个面红耳赤,你不让我,我也不服你,都据理以争,直至得出结果为止。考试结果出来以后,我们又会互相勉励。

我们两个的性格完全相反,他比较内向,是属于内秀型的,而我比较外向,是属于开放型的。但性格不是问题。他呢,有心事总是不说,伤心事自己承受,快乐事掩埋心中,你要想从她脸上看出什么来,真是比登天还难啊。但是我却不同,悲从心出,喜形于色,想什么就说什么。有时我真为他着急,什么事都不说,别人怎么能知道他的想法呢?不过,这也为我们发展友谊创造了条件。

对于友情,我们不要求为对方两肋插刀,不要求为对方赴汤蹈火,只要困难时能够帮助一下,痛苦时能够倾诉苦衷,快乐时能够共同分享,就足够了。

第七篇:友情

友情是黑暗中的一盏灯,温暖这你的心;友情是一双温暖的手,如果你在命运中摔倒,它会把你扶起来;友情是一块木板,当你被汹涌的浪击翻了船,它会漂过来把你救起。

我就有过了这样的经历。那是一个寒冷的日子,天上白云朵朵,地上呼呼地刮着刺骨的寒风,就算是穿着厚厚的棉衣也会感到丝丝的寒意。

我走在去食堂的路上,寒风迎面而来,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就在回教室的路上,我一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当我爬起来时,感到比刚才更冷了。一看,竟然是新买的棉衣上穿了个大洞,还擦伤了手臂,寒风毫不留情的吹进我的衣服里,伤口上那种疼痛的感觉至今还能感受得到。就像被刀割一样痛。当我还在呻吟时,我发现我手中的饭被丢到前边不远的地方,我走过去一看,里面的饭全洒出来了,我再看看天,这时天已经变成云密布了,我拿着一个没有饭的饭盒,忍着痛慢慢的走回教室。当我回到教室时看见同学们正高兴的吃饭。心里不禁一酸,我的好朋友陈刚看见我狼狈不堪的样子,便上前问道:“你怎么了?”虽然这只是一句既普通又简单的话,但却使我哭了起来,我擦了擦眼,然后把刚才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他听了后,马上脱了他的棉衣,双手边抖动着边把他的棉衣披在我的身上。陈刚是个既瘦弱而又不耐寒冷的人,只见他边打抖边走向讲台,把我的事告诉大家。大家听了后,纷纷你一些,我一些的把我的饭盒填得满满的。王佩华给了我一些饭,每粒饭仿佛都发出耀眼的光芒,她其实是一个大胖妹,平时连自己也不够吃;王强给了我一些青菜,那些青菜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其实前几天我和他打架了,好久没理会对方。忽然一股暖流从脚底一直涌上心头,流遍全身,伤口忽然奇迹般地变得不痛了;心头上的痛楚扶平了,脸上热泪盈眶,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吃着这盒饭,感觉这是天下最好吃的饭;我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盒饭里包含着我和同学们之前那深厚的友谊。

同学们间的友情一直装点着我,使我成为世界上拥有好比钻石般耀眼,翡翠般珍贵,黄金般昂贵的财富的人!

第八篇:友情

在一个班级上学,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常有的事。在我的脑海中有很多的事情,可有一件事让我非常感动。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倘,漫长,紫檀的香味弥漫在春日。我很高兴,爸爸今天要带我去图书馆借书。

刚进图书馆,那安静的气氛可以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古诗来形容了。我来到了中文历史借阅室还书,在顺手拿书的时候,突然发现借书证没带,翻来翻去也找不到。我急得坐立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问爸爸:老爸,没了图书证还能借书吗?爸爸惊讶的回答:怎么,没带证啊?那就只能还书了。我气得咬牙切齿,但着急还有什么用呢?好不容易有时间来,回家一趟又得一个多小时。

这时,背后有人小声叫我王语舒!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小区里的平平,他怎么也来了?平平说:你怎么那么着急啊?我摊摊双手,无奈的说:没带借书证,借不了了。平平听了,大方的拿出了自己的借书证,说:我也看不了那么多书,这样吧,还的时候一起还,这不就行啦?我连忙说:不用了,谢谢,五本你都借不够吧。话题作文 关于友情的高考作文(9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平平一边翻阅着像山一样的书,一边说:没事,我就借两本吧,剩下三本你借。我被感动了,这才是人间的真情,她的关心,使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

平平对我说:我要去二楼借一本书,你呢?那我就也去二楼吧。我绕着每个书架走来走去都没找到我梦寐以求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突然,我发现书架旁贴着历史类,文学类,科学类我要借的那本书是什么类呢?对,是文学类的。于是,我来到文学类书架前,经过仔细地寻找,我终于找到了我要借的那本《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都是感动之花开放的枝桠,都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那些故事将会成为我记忆星河中璀璨的明星,伴着我成长。

第九篇:友情的可贵

真诚的友谊好象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

——格尔顿

生活中包含着不同的色彩,形成了一道七彩桥,而这座桥梁是你我彼此用心建筑的。只有心与心的结合,才让这座七彩桥如此绚烂。

从我们踏入校门的那一刻,我们拥有了整个天地,在这天地之间,我们开始寻找自己的友谊,友谊的微风一次次擦肩而过,那时我们不会懂得友情到底是怎样。一次次的抛弃它,一次次的错过它,不怀有丝毫遗憾,对友谊只是蓦然回首。一但决定丢弃它,我们就不再挽回。可如今的我们,在有一年的和睦,将离开可亲可爱的母校,老师,朋友,同学。一次次的考试,将鼓励我们勇往直前,可它也在摧毁友情。如果世上没有考试,没有前进,没有后退,我想我回留守在这段时光里,不离开。

一节语文晚自习,老师的话感染着教师的每位同学,老师的话里,不仅有学习的重要,还有友情的可贵。这使每位同学都深有感触,同学们也在一字一句,一笔一划写着自己的感想。那时,又有谁注意到了友情的存在,字里行间里少不了的是对学习的感慨,但少掉了三年里和朋友相处的情意。学习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我们要努力勤奋,友情的可贵,我们就要忽视吗?

随着时间的流逝,友谊开始深厚,也开始平淡。曾经,有一段可贵的友情,我们没有追随。如今,这段逝去的友情已不再复燃,面对残损的友情,我们何曾不想拾起它,为它穿上五彩霞衣,让它再度辉煌。可友情总归有自己的性格,它好似玻璃,容易结识,可又容易破碎,想要拾起这残损的碎片,把它重新黏连,那谈何容易。真正的友情,它有坚强,有韧性,但它终究也存在脆弱。

生活中必定需要友情的滋润,没有友情的生活,是枯燥的,干旱的,乏味的,好似枯竭了的小溪。那样的生活,又有何意义?

友情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缺少友情,不仅生活无趣,人生更黯淡无光。珍惜身边的友情,就等于珍惜自己的生活。

生活,因为有了友情,才有悲欢离合,欢声笑语。友情储蓄了人间的真情,因为真情让生活更丰富,生活中的那道七彩桥才永存绚烂光彩!

第8篇:高考语文:关于“套话作文”的说明

请阅读以下余秋雨先生的话,请你思考这一材料中的问题,将余秋雨先生给刚考上大学中文系的同学写的这句忠告补充三个词语,要求不能脱离这段材料的本意。另外根据这一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很多年轻学生刚刚考上大学中文系,一些教师就告诉他们,大学里不学习创作,只学习批判。于是,一年又一年,大批判的队伍迅速扩大。粗略统计,在中国文化领域,创作者和批判者的比例,大概是一与一百之比吧。大家设想一下.在某个单位里,一个人在做事,一百个人在批评,这事能做好吗?王小波先生说过,文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不让别人做事的人。这个划分方法很深刻,但忘了揭示这两种人的比例。

在这个令人寒心的趋向中,我觉得最值得同情的是那些因为在中学里爱好文学而来报考中文系的学生。他们还没有认真地建立起爱好,却要居高临下地以批判姿态来凌驾这种爱好、践踏这种爱好。那么,他们这一生,将不再能正常地享受文学。那些刚入学的中文系学生如果愿意听我的.那么我要说:那种慷慨激昂的批判姿态还是放在对人类大义、人性人道的维护上吧,对于文学和文化,则不必如此。如果你心中有文学的火苗,那就应该学,写好写坏都成,而尽量不要去学。批评家在中国已经多如牛毛,你犯不着把自己珍贵的生命再变成埋没其间。(姜桂芳编写)

解析:创作,批评,一根牛毛。

四.思考题(8分)

6.请阅读下面余秋雨先生的这段话,请你思考这一材料中的问题,写出作者心中所怀疑的问题,要求不能脱离这段材料的本意。另外根据这一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鲁迅先生的学历,连中等医专都没有毕业。但当年的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都聘他任教;沈从文先生的学历只有小学毕业,但当年的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都聘他任教;齐白石先生连小学的文凭也拿不出来,也曾被当年的中央美术学院聘请为名誉教授。大学拥有他们,是大学之幸。因为真正重大的文化建设,必然是那种值得全民共享的社会文化,也就是由鲁迅、沈从文、齐白石、金庸、贾平凹等人创造的文化。大学是否都有能力创造出来?也许只是对他们作一些追随性的研究和学习罢了。

作者心中所怀疑的问题是。

(姜桂芳编写)

关于“套话作文”的几点说明

“套话”作文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 第二,文章结构表现为“穿靴戴帽三段论”,即用三段左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作文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

第三,作文的主题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不做深入开拓。也就是说,作文的材料熟烂、结构模式............化和主题平面化构成了“套话作文”的三要素。 .....................

根据我们几年来阅卷的不完全统计,出现在这类“套话”作文中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屈原、陶渊明、苏轼为最多,可称为“套话”作文中的“三巨头”。其他常见的还有庄子、项羽、司马迁、嵇康、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李商隐、陆游、李清照、曹雪芹。不管你出的题涉及爱国主义还是环境保护,关怀底层大众还是建设精神文明,他们都可以用上述这些材料敷衍。

当然,我们指出“套话作文”的典型表现,并不意味只要使用了历史文化名人材料就一定是“套话作文”了。阅卷者要根据上述三要素,对作文进行综合判断。 “套话”作文的盛行与话题作文形式有一定关系。因为话题作文对审题的要求比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低,再

加上前几年这种类型的满分作文出现的较多,而对写作能力差的学生来讲,掌握几块材料到考场上去拼凑,远比苦学苦练提高写作能力要容易得多。又不需要承担抄袭的责任。

但是,这种“套话作文”的坏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它使高考作文遴选大学生的区分度受到严重影响,写作能力高的考生与写作能力低的学生得分趋近; 第二,更为严重的是,“套话作文”背后的中学作文教学机制影响一代人的写作能力甚至思维能力的提高。 为了体现高考公平公正的原则,准确引导中学作文教学,我们从去年开始对“套话作文”的打分执行从严的政策。一般情况下,这类“套话作文”最高分不超过50分。如果语言比较流畅,思路清晰,可打在43-44分的基准分左右。表达特别突出的,也可突破50分,但不宜进入一类卷。而表达能力较差的,也可打在40分以下。

解析:怀疑目前中国大学里一些文科教师的学历与创造能力,学历与创造能力颠倒。

第9篇:2015高考作文素材:关于夏天的作文素材大全

2015高考作文素材:含夏字的诗句

1.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8.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9.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10.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2015高考作文素材:描写夏天的诗句

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3、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015高考作文素材:描写夏天的诗词名句

夏颂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夏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夏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夏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夏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

夏思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夏游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夏趣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南京

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2015高考作文素材:诗中夏

1.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2.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5.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6.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7.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8.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9.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0.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上一篇:护林员主要职责下一篇:学期读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