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文学常识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高考文学常识(共8篇)

2024高考文学常识 篇1

近几年,经济常识计算能力已成为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商品价值量计算

[原题](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25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B.12.5元

C.18元D.18.75元

[解析]第一步,计算出2008年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依据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原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其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5÷(1+50%)=10(元)。

第二步,计算出2008年该国单位货币的实际价值。2008年该国货币贬值20%,则意味着等量货币只具有原来(1-20%)的购买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0÷(1-20%)=12.5(元)。

[原题](2009年全国文综Ⅱ卷24题):某国2008年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为6元,若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国本年的价值总量和该商品的价值量各为多少?

[解析]第一步,计算出2008年商品价值总量为:6×100=600(万元)。第二步,根据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的原理,设20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X,则600=X·100(1+20%),X=5(元),或用另一种算法:6÷(1+20%)=5(元)。

[点拨]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必须搞清楚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很明显以上两题都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所以2009年24题中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25题难度较大,除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外,还涉及货币的贬值、商品的价格等问题,这些课本只简单提了一下。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货币价值和商品价格是反比例关系,货币贬值所支付的商品的价格就会越高。

二、纸币发行量计算

[原题](2007年四川26题)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

A.1.8万亿元B.2万亿元

C.2.2万亿元D.2.4万亿元

[解析]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此题的计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直接从理论上推导出,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由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则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也增加10%,即为2×(1+10%)=2.2(万亿元)。第二种用公式计算,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某国货币流通次数为16/2=8(次),当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时,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6×(1+10%)/8=2.2(万亿元)。

[点拨]这部分内容学生需要牢记公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数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如本应发300元,而实发了600元,则此时1元相当于0.5元。

三、股票价格计算

[原题](2006年全国文综Ⅱ卷)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可以获得5%的利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变化,理论上最多能购买的股票数为()。

A.12500股B.10000股

C.8000股D.7500股

[解析]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该股票的价格为(1×5%)÷4%=1.25(元),据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0000元可买:10000÷1.25=8000(股)

[点拨]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的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应注意的是此公式计算出的是一支股票的价格,要计算所买股票还应乘以股数;预期股息有时直接给出,如票面金额为1元的股票,一年可获得0.05元的股息,这样直接用公式计算即可,若间接给出股息率,还要乘股票的面额,如上题的股息为1×5%=0.05(元)。股票的价格公式是不完整的,教师授课时要加以拓展说明。

例谈高考中文学常识的复习 篇2

关键词:高考;文学常识;复习方法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作为一名高三的老教师,应该注重研究《高考考试大纲》。其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要求是: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所谓重要作家,就是指那些在中外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作家,而

这也是高考考查作家作品和考生的唯一依据。具体而言,对于中国的就是要了解他们所处的朝代和作家的姓名、字号、谥号、作品集、文学主张、文学流派、成就贡献,还有主要作品及其体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名言佳句等;对于外国的就是要了解在中学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外国作家的姓名、

国籍、作品集、代表作及其体裁、主要特点和典型形象等。文学体裁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今后的高考中应该注意:第一,试题选材主要侧重于课本;难度会逐渐降低;复习时既要注意全方位的复习又要重点突出;还要注意新大纲中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书目。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所考查的文学常识,命题者在编拟文学常识题时,面对那么多的材料,究竟会做怎样的取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揣摩,即揣摩出题老师的意图。从过去的命题规律来看,小说发展的其他阶段的情况,如,作为小说原始形态的神话,发展阶段的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成熟阶段的唐传奇,还有章回体小说,谴责、讽刺小说,在高考文学常识题中均极有可能出现,复习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湖北卷)填空:

1.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 ”;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 ”。

2.《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 的一篇自传性散文名作。

3.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 》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國生活。

简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最基本的名人名句和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认真记忆就能回答,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写错别字。

以上只是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教学反思,希望能为同仁和广大考生提供部分帮助和借鉴。

2010高考文学常识 篇3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梁秋实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中国散文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崇尚浪漫主义。

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3.朱自清荷塘月色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毛泽东评价他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郁达夫故都的秋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与郭沫若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曾主编《大众文艺》,发表小说《迟桂花》。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5.罗森塔尔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苏联哲学家。主要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美学和哲学史,尤其注重辩证逻辑的研究。

著有《反对文学理论中的庸俗社会学》、《唯物辩证法》、《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法》等,曾主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到列宁阶段之前》和《哲学辞典》。

6.夏衍包身工

夏衍(1900-1995),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革命文艺家、社会活动家和电影艺术家。

7.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8.朱光潜咬文嚼字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恒、恬、诚、勇是他的座右铭。朱光潜熟练掌握英、法、德语,1

几十年来,翻译了300多万字的作品。他是一位以救国兴邦为己任的爱国知识分子。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朱光潜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9.林庚说“木叶”

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10.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

周立明,国际行为分析协会会员,曾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科普作家,重要作品有《动物游戏之谜》《会“说话”的动物》等。

11.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校徽设计组的负责人。

12.沈从文边城

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13.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14.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棒打洪教头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15.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16.海明威老人与海;斗鲨

美国小说家。1954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著有《太阳照

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谁而鸣》。

17.曹禺雷雨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

18.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19.徐志摩再别康桥

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20.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国现代诗人。本名蒋正涵,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21.汪曾祺故乡人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2.肖伯纳贝多芬百年祭

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喜剧作品《卖花女》因被好莱坞改编为卖座电影《窈窕淑女》而家喻户晓。

23.老舍想北平;茶馆

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二马》《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

24.钱钟书窗

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

25.清冈卓行米洛斯的维纳斯

日本诗人,小说家。生于中国大连,毕业于东京大学。曾在《今日》、《鳄鱼》《现代批评》杂志上发表过诗作和评论。诗集《冰凝的火焰》《日常》,通过戏谑的自我韬晦来体现批评的精神;还有诗集《四季写生》、评论集《废墟中捡到的镜子》、《生的变化》、另外有专著《手的变幻》等。《手的变幻》通过人手的表情,从美术、文学、音乐、电影、摄影等多个方面

进行独特的评论。1969年起开始创作小说,作品《早晨的悲哀》、《淡绿色的季节》等。小说大都取材于自身的体验,富于抒情性和音乐感。1969年,清冈卓行因文学上的卓越成就而获得芥川奖。

26.托马斯·刘易斯这个世界的音乐

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这个世界的音乐》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

27.孙犁荷花淀

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当代作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1944年在延安发表“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等短篇小说,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28.张天翼华威先生

汉族,现、当代作家,生于南京。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儿童文学作家。抗日战争开始后,参加发起上海市文艺界救亡协会,任《救亡日报》编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他写的短篇集《速写三篇》,深刻地暴露了国统区抗日运动的阴暗面,引起文艺界的重视和讨论,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的《华威先生》是他讽刺小说的力作。

29.巴尔扎克守财奴

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1.《诗经》氓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其中有2篇有幕无词,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2.陶渊明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词并序

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独特风貌的。

4.杜甫登高;旅夜抒怀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辉的诗篇,不仅全面反映了当时湖湘地区的真实社会生活,而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体现出一位千古诗人的鲜明形象。

5.白居易琵琶行

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汉族,眉州人。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

8.《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左传对后世的影响也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发展提供了借鉴。

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9.《荀子》劝学

荀子,名况,字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10.庄周逍遥游

字子休,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文章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11.司马迁鸿门宴

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汉书》苏武传(苏武牧羊)

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13.李密陈情表

名虔,字令伯,为武阳人。西晋文学家。《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14.王羲之兰亭集序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后迁会稽,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15.韩愈师说

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16.王勃滕王阁序

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17.杜牧阿房宫赋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18.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汉族。北宋临川县盐埠岭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19.关汉卿窦娥冤

高考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篇4

四 唐代文学

(一)唐代诗歌

1、初唐(618—712)唐建立至唐玄宗即位,近1。诗歌成就以“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为代表。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律县)人,初唐文学家。陈子昂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传诵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盛唐(712——762)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

⑴.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王维】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著有《王右丞集》。

【孟浩然】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⑵.以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岑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

⑶.大李杜:李白、杜甫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著有《李太白集》。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还有“史诗”之称。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中唐(762—827)

⑴.奇险诗派——韩孟诗派

韩愈、孟郊、李贺等诗人以“奇崛险怪”的诗风影响诗坛。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他与孟郊友好,同为奇险诗派的代表人物,合称“韩孟”。著有《昌黎先生集》。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代表作《游子吟》。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苏轼称“郊寒岛瘦”。后来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⑵.新乐府诗派——元白诗派

【元稹】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世称元九。与白居易齐名,情同骨肉,唱和甚多,并称“元白”。 元稹与白居易一道开一代新诗之风气,形成流传至今的诗歌流派“元和体”(“长庆体”)。他和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著有《元氏长庆集》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他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⑶.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被誉为“诗豪”。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⑷.柳柳州——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⑸.诗鬼——李贺

【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人称“诗鬼”、李鬼才,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诗中三李”。

4、晚唐(827—859)

⑴.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泊秦淮》等。

五代诗人李煜

【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

(二)唐代散文: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篇5

17.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8.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9.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20.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21.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22.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3.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24.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25.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26.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27.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28.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29.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30.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31.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32.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高考文学阅读探究题之探究 篇6

一、探究题的内涵

2009江苏《考试说明》把“探究能力”界定为:“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在能力的金字塔结构中,它是一种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高层次能力。“探究”不是简单地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而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发掘、探讨、特有解读和质疑,体现了一种思维上的深度和广度,意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考点探究

“考试说明”对“探究”有三条要求。

1.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丰富的意蕴和人文内涵。文本的丰富意蕴指隐含在文本表层意义之中的含义,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文学作品的意蕴,有社会、政治、道德方面,有现实、历史方面,也有心理、情感方面。它是作家的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发掘文本的意蕴,要从文本整体出发,通过作品语言的表层意义来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蕴含的深层意思。

所谓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主要指作品中人物、人情、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时代特色等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个性。例如中华民族的勤俭持家心理,大和民族的“武士道”心理,等等。高考考查作品内涵的民族心理特征较多,所以要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有一定的概括、储备。如2009浙江卷中的《魔盒》要求赏析贝格斯太太的形象,就有一定的“民族心理”意味。人文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人的民主、自由,人的尊严和权利,人的平等、博爱等方面的思想行为,都是人文精神的内容。命题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作品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命题要求考生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例如2008浙江卷《乌米》第21题: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此题要求对文中“我”的形象准确把握,并对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行追探,从而探究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3.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的经历、阅历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对文本的理解、想象、推断都不尽相同。命题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如2009安徽卷第14题(2)题:请结合背景,谈谈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可以允许考生有独到的见解,从做人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学会适应生存,寻求自然本质等方面都可以。

三、题型探究

纵观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探究题,我认为探究题的命题一般有以下一些角度。

1. 要求对文本观点、态度和内容作总体概括或分析评论。

如2009安徽卷第14题(1)题: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2009重庆卷第17题:作者认为:“大雅寓于大俗之中,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雅俗其实是一体的。”结合全文,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这些题目都要联系文本,概括归纳要点或结合文本多角度评价作者的观点。

2. 命题人对文本的内容、人物形象、作品主旨等提出问题,呈现几种理解,问你同意哪一种,说明理由。

或直接提供一种见解,问你这种见解是否合理。如2009浙江卷第15题: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谈谈你的看法。2009辽宁卷第11题:小说最后描写一帮年轻人炸掉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这些题目都属开放性试题,主要让考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3. 要求联系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就文中某一问题或某一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2007山东卷第22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看法。2009山东卷第22题: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这些题目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去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

4. 命题人注重考查考生多角度分析探究能力, 有时涉及文本的结构、内容等方面。有时要求写赏析性的文字。

如2009湖北卷第19题: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2009湖南卷第20题: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这些题目需综合运用多种语文知识,才可能更深层地理解文章。

三、应对策略

探究题的命题方式为课程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它方式灵活多样,着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面对这种探究题,在教学中应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1.审题策略。

在阅读试题时一定要加强“题干意识”,明确重心。找准重心,弄清题意就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干中的限定性词语或提示性词语,特别是词性、修饰成分、句式等,它们常常是解题的钥匙。例如2008宁夏海南卷《二十年以后》第14题: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该题题干中“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就是很有价值的提示语,要求我们对一种观点加以探究。如果认为题干中的四种观点都对,并且依据这四种观点一一从文本中找出理由,就会违背题目的意思。其实这四种观点之间是有矛盾的,承认某个观点,就意味着否定另一个观点。只有着眼于题干中关键性词语,深层次去思考,才会保证做题的质量。

2.注重文本策略。

任何一个探究题都源于文本,文本是进行探究的逻辑起点。无论题干如何开放,都必须扣紧文本,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关键句,去发现、筛选、整合、吸收有关信息作答。例如20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第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第一问,要从文本第四段找出中心句“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分析作者对题干中的生活态度是否定的。第二问,回答似乎自由,但要联系文章主旨答题,即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心中点亮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勇于进取。切不可脱离文本,随意发挥,必须有个“度”。

3.多元思维策略。

探究问题,需要考生去个性化解读,而个性化解读要对问题做深层次、多元化的思考。深层次、多元化思考就是要从文本的结构安排、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角度探究,要多点开花。例如2008江苏卷《侯银匠》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多向探究。角度一,可从结构安排、行文技巧上看,女儿出嫁是侯银匠生活中的大事,这样写重点突出,避免平铺直叙。角度二,可从小说艺术手法上看,正面描写侯菊,侧面烘托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角度三,可从乡土文学的主旨上看,较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是为了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从答题思路上说,所有的探究题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思考探讨。

4.程序规范策略。

开放性试题,大多有字数限制,不可能洋洋洒洒地写上一大篇。应采取提纲挈领式,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要做到有理有据、层次分明。行文结构一般有三部分组成:表述观点、分析论证、总结点题。表明论点要正确鲜明,正面反面都可以。论据可以分条列出,结合文本或示例合理分析。总结论题要回应开头。同时还要注意语言通顺流畅、书写工整。例如2007山东卷第22题: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解答时首先明确观点,我认为奥蒂是英雄。其次陈述理由,“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再次结合文本分析,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但她屡战屡败,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和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最后总结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四、结语

总之,只要明确“探究”的内涵,“探究”的考查要点,教学中注重解题方法策略的指导、渗透,且辅助以适当的练习,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就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摘要:高考语文探究题是近年来为适应高中语文课改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考查方式。本文试从探究题的内涵、考点探究、命题分析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高考文学阅读,探究题,考点探究,题型探究,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试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高考文学名著复习策略 篇7

一、走出名著阅读教学误区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现状是学生的阅读积累有限,特别是进入高三以后,复习时间有限,而名著阅读任务重。误区之一:有的学生认为高考语文名著考试中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可以碰运气,不必花大量时间去阅读原文,只需要突击复习辅导资料,做做强化选择试题,背诵现成的简答题资料。误区之二:有的学生认为时间紧,名著阅读量大,不如直接看现成的影视剧来得直观有效。误区之三:部分教师越俎代庖,以教师的阅读和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帮助学生梳理名著作品中的故事梗概、重要的内容情节,直接印发现成的资料让学生背诵,使学生忽视对原著的详细阅读。如2010年江苏卷文学名著选择题A错误项:

《阿Q正传》中,阿Q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

而《阿Q正传》原文是:“他忽而有了主意,到静修庵去革命。谁知赵秀才与假洋鬼子也‘咸与维新,抢在阿Q之先来到这里,砸了‘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偷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阿Q悔恨自己不该睡着,又怪他们不招呼自己,责备他们不知自己已投降了革命党。”如果对名著的事件和情节记忆不清,不去细看原著细节,只停留在看大致的故事梗概和背诵汇编的现成资料,或者仅仅去看《阿Q正传》的电影是很难辨析清楚的。因此要想提高高考文学名著考查的得分率,必须走出名著阅读教学的误区。

二、回归学生主体地位

江苏等省份将文学名著纳入了高考范围,并在考试说明中明确了当年考查的篇目范围,但是由于时间紧,阅读量大,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复习变得急功近利。教师帮助学生整理主要情节,印发汇编而成的文学名著简答题,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积累,却在根本上忽视了学生近距离阅读原著的切身体验,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影响高考文学名著考查结果的真实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在具体的名著阅读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东西。学生可以主动阅读名著原著,也可以配套阅读各类辅导资料,还可以通过观看影视剧补充名著阅读,但必须抛弃被动地背诵和阅读各类资料汇编及教师编成的简答题资料的单一做法。如2010年江苏卷考题:

“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

这道简答题的诗句没有在名著《红楼梦》中出现,四句诗出自聂绀弩的《咏黛玉》。最后两句中的“别院”,指的是“别处院落”,也就是宝玉娶亲的地方笙箫漫天,月影西斜。《红楼梦》原著中有这样的细节交代: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因此这道简答题涉及的两件事是“黛玉辞世和宝玉宝钗成婚”。要解答这道题,如果只是停留在教师提供的简答题汇编上肯定不行,如果学生缺少主动阅读原著的积累,根本无法解题。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记忆法启发我们,必须要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复习和自测。我们在名著阅读复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学会用简洁恰当的语言叙述故事,写出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感受,对原著重要事件或细节处进行评点,还可以读一些与名著有关的鉴赏和评论。同时及时复习,经常自测,滚动记忆,乃至师生间的交谈争论,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高考文学名著复习,必须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回归原著文本地位

高考文学名著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原汁原味的名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积累自己的语文素养。如2012年福建卷文学名著选择题C错误项:

觉慧创办了《黎明周报》,被祖父责骂,祖父吩咐觉新严加看管,觉慧不听觉新的劝告,执意要办下去。

选择项中的《黎明周报》并非觉慧创办,觉慧只是参加其中的工作,祖父责骂的是觉慧参加学生运动。该选项从事件发生的顺序来看出现了情节替换,学生若不认真阅读原著,就不能辨析出来。再如2013年江苏卷考题: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和司棋的箱子里发现男子的可疑物品。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

这道简答题的参考答案是:入画的主子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司棋的主子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未熟读《红楼梦》原著的考生们直感叹“考得太细”、“考得有点怪”。由此可见,高考命题关注了名著原著的细微处,教师必须引导高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著。

因此,考生不要一味地读微缩版或删摘版的名著,也不要仅仅从影视等渠道去了解,其实改编的影视剧在情节安排和人物的刻画上与原著会有些微的出入。认真仔细地通读原著全篇,对最主要的故事情节脉络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具体表现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对名著的主要艺术特色也要有所了解,还要在自己阅读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式阅读,适当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本身并写出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纵览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在复习迎考中师生必须走出名著阅读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主体地位,要舍得花时间去反复阅读名著原著,在阅读和评点中全面获得文学修养,在高考名著阅读考查中展示自己真正的实力。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名著题 篇8

【文学常识历年考试试】

1.(福建)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 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 黛玉从傻大姐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 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到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 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 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答案:AD(A 关羽在长沙城下大战黄忠,关羽用拖刀计,黄忠马失前蹄被捉。关羽义释黄忠,二人互生企慕。长沙太守韩玄疑黄忠通敌,将他推出处斩。魏延斩韩玄,救黄忠。献了城池。此后,黄忠闭门不出,关羽登门相请,他才出来投降。D 是赵伯韬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

2.(福建)阅读下面的《孟子》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易:修治,耕种。

⑴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3分)

答:

答案:[①“忧”的内容不同:②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③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意思对即可)

⑵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答案: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意思对即可)

3.(湖北)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 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 《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答案:B(“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表述错误,太过绝对化)

4.(江苏附加题)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三国演义》中,关羽接受曹操赠送的新战袍后,仍将旧战袍穿在外面,说明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格外珍惜。

B 鲁迅《白光》中反复出现的“这回又完了!”既是指陈士成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失败,也是暗示他对人生前景的绝望。

C 《子夜》开头,吴荪甫的一九三〇年式雪铁龙汽车与吴老太爷的《太上感应篇》形成强烈比照,标志着资产阶级全面压倒了封建阶级。

D 第一幕开场时,哈姆莱特的父亲被克劳迪斯杀害,造成了哈姆莱特与克劳迪斯之间不断的争斗,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

E 《老人与海》中,老人年轻时曾在黄昏时分看到海滩上的狮子,后来又多次梦到狮子,这里的狮子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答案:AD(A “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格外珍惜”表述错误,表明不忘旧主。D “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说法错误)

5.(江苏附加题)简答题(10分)

⑴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5分)

答案:刘姥姥。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解析:刘姥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人物,根据题中的描写很容易看出来。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两宴大观园,席间大家取笑刘姥姥等情节,是表现刘姥姥性格特点的集中体现。可以根据刘姥姥的言行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⑵《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佬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狗。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5分)

答案:因为听到碾坊一事,心中有些忧愁、嗔怪;因为二佬明明对自己有意,又隐隐地有些欢喜。

上一篇:冀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下一篇:如何写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