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文学的发展状况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微博文学的发展状况(精选8篇)

微博文学的发展状况 篇1

2、微博文学的发展

微博文学起源于美国,2006年3月博客技术先驱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微博服务。2007年3月,一个名为Twitter 的网站在埃文的策划下正式上线。网站的首页有一句很醒目的问句“ What are you doing?”博友可以把自己所思所做的内容以简短语句的形式回答并发布。据2007年5月的统计,世界范围总共有111个类似Twitter的网站。同年,中国也出现了很多模仿Twitter的微博产品,包括饭否、叽咕、腾讯滔滔、嘀咕、做啥等,其中饭否网是中国首家建立的类似Twitter的社交网站。2009 年8 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首次为“微博”这一新型信息传播渠道寻找到在中国安全落地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利用明星效应吸引人气,短短几个月,新浪微博已成为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知名度最高的微博客网站。

2.1 微博文学的孕育

微博文学的孕育期,顾名思义在这个阶段中,微博刚开始发展,处于探索、学习阶段,微博文学这一概念还未出现,大家只是单一的将其作为即时情感的表达,大众还没有形成以文学的意识来写微博、以审美的角度来看微博。同时时髦赶新潮的人还未达到一定的数量,产生的影响力有限。在微博引入之后的一段时间,微博的发展仍算处于沉寂期,微博文学的发展也较为缓慢。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期之后,微博的人数的增加和人们对于微博要求的提高使得开始追求新的具有文学品质和文学内涵的表达,这为微博文学的兴起提高了肥沃的土壤。

2.2 微博文学的成长期

2009年8月,中国老牌门户新浪发布微博产品,这一事件成为了微博文学兴起的标志性事件。自此,微博使用者呈现井喷式增长,微博文学进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继新浪之后,2010年包括网易、搜狐等各大门户都纷纷推出微博产品,百度、凤凰网、人民网等也拥有了自己的微博产品。但是在规模上来看,微博客们主要集中在各大门户网站,当然其中新浪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2010年9月9日。新浪发布的《中国微博怨念市场白皮书》中称新浪微博月覆盖人数达到4400万,每天产生的微博数超过300万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家们纷纷开设微博。在2011年开设微博的作家数量已经超过1000位。这其中,既有韩寒、安妮宝贝、张悦然、李承鹏、慕容雪村、蔡康永、六

六、石康、陆琪等新一代潮人作家,也有王蒙、毕飞宇、莫言、刘震云、贾平凹、阿来、李敖、余华、阎连科、叶檀等传统作家。微博小说在网路上迅速走红,作家们开始在微博上发表文学作品。比较受欢迎的微博长篇小说有《围脖时期的爱情》、《飞往成都的航班》、《情盗时光》、《你是我的生生世世》等。作家们的参与使得微博文学的发展更加迅速,同时一些在微博世界中不是作家的微博客,因为微博有足够的才有料有特色,受到粉丝追捧也就走上了作家之路。同时微博文学征文大赛也形成规模,各大微博网站时有举办,受到众多网友、粉丝的追捧、参加。同时微博文学作品也出现在了刊物和书籍上。2010年,国内第一本微博图书《微博精选》证实出版。

3、总结

微博文学的发展状况 篇2

微博文学其实相当于传说中的课桌文学。二者的本质其实是能够方便快捷地记下人的瞬间感受。课桌文学因其自身的致命缺馅而难以发展壮大, 仅仅停留在“传说”的层次, 也就没有严格定义, 通常指学生在课桌上涂写的内容, 代表了青春时期一代人的思想、行为, 以及对自身情感的表达方式, 是一代人青春的印迹。课桌文学的局限在于:当一个学生把感触写到课桌上, 他的欣赏者只能是下一个来到这张课桌并注意到那几行字的人。而如果该创作者没有回到这张课桌的话, 他将永远无法看到别人的回复。同时, 课桌文学的欣赏者人数也受到严格限制, 一张课桌通常某个时间仅供一人欣赏。这两大局限的存在, 使课桌文学始终难成气候。而微博文学在这两方面则几乎没用限制。一段微博文字发表后, 创作者手机上与计算机网络上的好友都能够看到并随时随地回复, 而创作者也同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反馈。如今到我们已很难看到课桌文学。但与其说是技术革命消灭了课桌文学, 不如说微博文学是课桌文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课桌文学”:一种全新的, 能够随时随地记下心中所感所想的微博文学。

由于上述两大局限的存在, 课桌文学对大学生而言, 影响极其有限, 但微博文学则从根本上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创作及欣赏, 因而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学生们对课桌文学的欣赏, 通常发生在上课无聊的时候, 只是一种被动的欣赏。而在微博文学时代, 大学生们只要用手机或电脑上网, 都可以得到他们的好友发布微博的提示或部份内容的展示, 因而微博文学具有一定程度的广告性。大学生是互联网上的主力军, 而且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使得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传播非常快捷方便, 同时, 大学生群体本身也是微博文学的主要阅读者和创作者。随着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广泛的传播, 微博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显得日益重要。

然而, 现在网络上的信息芜驳庞杂, 色情文化、虚假信息铺天盖地。网络诈骗层出不穷, 虽然也不乏正能量的存在, 但网络环境总体来说不容乐观。当下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表现在微博上, 是其思想主题主要以表达爱情幻想、抒发郁闷情绪、感叹生活颓废为主, 缺乏积极向上、奋发昂扬的氛围。

在鲁迅博物馆里, 保存着鲁迅先生读书时用过的一张硬木书桌。鲁迅先生在这张桌子上, 刻着一个“早”字。在微博文学的时代, 作为教师的我们, 是否也能让同学们的微博上, “刻”下这么一个“早”字呢?如果说在课桌文学时代, 老师们还无法利用课桌来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话, 那么微博文学则实际提供了这样一种师生交流平台。作为教师, 应当顺应技术潮流的发展趋势, 利用微博文学, 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微博文学的引导策略, 从方式上主要可分为发布微博与转贴微博两种类型。

对于发布微博, 应当引起注意的是, 其引导策略要区别与日常工作中的思想引导。如果说生活是生活, 工作是工作的话, 那么思想引导就属于工作范围, 微博文学则属于生活范围。简而言之, 思想引导属于“言教”, 微博文学则属于“身教”。前文说过, 微博文学的本质是能够方便快捷地记下人的瞬间感受。因此, 作为引导策略, 应当率先抓住微博文学的本质:写下真实的生活感受。只有当微博文学是真切的生活感受时, 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 才能真正起到“身教”的潜默移化的作用。同时, 在发布微博文学是也应注意:不能矫揉造作, 而应自然亲和;不能居高临下, 而应平等交流。

对于转贴微博, 应当注意转贴内容的新颖性、流行性, 不宜转贴陈旧、古老的名人名言或老掉牙的故事。微博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随时随地写下人们的所感所想。这个特点反映在微博文学上, 则显示出“新鲜活泼”的审美特点。因此微博文学永远偏好新奇、新鲜、活泼的事物。另一方面, 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的特点也是喜欢新生事物, 喜欢猎奇。因此, 具备新颖性和流行性的转贴内容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当然, 勿庸置疑, 无论是发布微博还是转贴微博, 其内容都应该是健康有为, 奋发向上的。

最近一段时间, 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巨大且意义深远的社会事件:央视召开网络大V名人社会责任论坛;立二拆四、秦火火涉嫌网络造谣被抓;网络大V薜蛮子嫖娼被拘等。这些事件不仅表明中央对网络文化的重视程度, 也彰显了中央整治网络文化的决心和力度。作为大学生, 应当自觉抵制网络造谣, 积极创造建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作为教师, 更应当注意利用网络平台, 利用微博文学平台, 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接收、转贴和发布网络文化的观念。

注释

微博的后现代发展 篇3

从博客到微博,几年下来,相信大家的感觉是一样的:热热闹闹,但难以赚钱。

许多人思考这个问题,是从具体到具体:这种方式不行,就换另一种方式;这个人成先烈了,换一个继续冲锋……

一件事情,一个人搞不成、两个人搞不成,具有偶然性;大家都搞不成,就一定具有必然性。说明基本面上出问题了。

基本面上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现在还不敢说得出什么结论,但模模糊糊感觉,都与同一方向的问题有关,这就是如何把非商业的事物商业化。

微博本来就不是商业,用一般商业方法,非要把它变成商业,是在跟一件事的本性叫劲,怎么做都不得劲是很正常的。其实,非商业的事物不是不可以商业化,但它同一般商业比,明显有不同规律和路数,这是我们在做微博时首先需要关注和探索的。

非商业的事物不是一个准确的概念,可以泛指经济人的相反面。经济人意义上的商业,是指自利的、同质性的经济行为。相对应的非商业的事物,自然就是指公共性、异质性的经济行为。

1、具有返祖特征的公共性事物的商业化

公共性本身也具有歧义性。这里是指礼品经济那种公共性,它的反义词应是工业化中所说的公共性。微博具有原始文明返祖的特征,而一般人把它当作工业文明现象(例如将SNS误解为社会化),这是商业定位上的重大错位。

微博的基因,是原始礼品经济。这一点从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一段话就可得到正解:“你知道馈赠型经济吗?”扎克伯格问道,“在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相较于市场经济,这是种非常有趣的非主流经济形式,我拿出一些成果分享给大家,出于感激和表达慷慨之情,人们会回馈给我一些东西。整个文化就建立在这种彼此的馈赠框架下。”《Facebook效应》作者由此评论说,“事实上他的意思是,他视每个人在Facebook上的表达为对另一个人的‘馈赠’。”Facebook的核心理念是分享,而不是人们误以为的社会化。

原始经济的公共性与工业化的公共性区别在于前者是可分享的(具有共同消费性),后者是不可分享的(不具共同消费性)。用工业化理念理解公共性,会陷入一个误区:不赚钱的事应由政府做,赚钱的事由企业做。而微博恰好不是这样,它具有分享的公共性,却是由企业来做。这带来一个商业难题:如何处理叫好与叫座的矛盾?微博如果完全是公共的,结果相当于学雷锋做好事;如果完全是商业化的,又聚不起人气。

具有原始返祖特征的公共性事物的商业化应该是种什么路子呢?

微博的事情还看不清楚,但有一种同类的返祖性商业的经验值得重视和借鉴,这就是LINUX从自由软件定位向开源软件定位转变的内在逻辑。LINUX是典型的礼品经济,当初定位于自由软件时,是纯公共性的,与商业不兼容;经过IBM等企业改造后,不再是自由软件而变成与商业兼容的开源软件。二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开源软件具有双层结构——这是工业化中从没有过的现象——公共性的基础业务层仍沿用自由软件规则(分享开放源代码)和商业性的增值业务层(厂商开发收费)。云计算中的SaaS就是其成熟模式。

由此我推测,像微博以及类似的东西,将来可能需要区分免费层和收费层,这是将原始商业模式植入现代社会的一种必要变形。双层经营,可能是具有返祖特征的公共性事物商业化的一个普遍规律。而双层经营的关键之处,在于免费与收费的转化机制。从技术上看,中间件的平台化,API的系统化,是双层经营转化的难点所在。福布斯发表《什么刺激了API淘金潮?》,API热的背后驱动力,就在这里。中国农村有全球独特的双层经营传统,也值得学习。

现在的微博,理念上搞得象工业化,把社会化当作重心,实在是OUT了。在大思路上,一要向云计算的前沿理念靠拢,二要学农民当年搞双层经营那样,有点产权上的新观念。

2、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异质性事物的商业化

城里人说的商业,从后现代观点看,也OUT了。

我一直注意到,在《大规模定制》、《体验经济》和《真实经济》作者派恩的语义中,商业已经带有贬义色彩。派恩说的商品化,特指为定制化的反义词,是一种灰头土脸、不上台面的东西。搞微博的人一说商业,显得特别的土。这种土味是哪来的呢,原来,是中了城里人的毒。

城里人与村里人(地球村村民,或麦克卢汉说的部落族)在基因上非常不同的一点,在于城里人总有传统工业化的套套,在他们的深层意识中,商业是一种同质化过程。所以由城里人发明的一门叫什么经济学的怪论,基本不讨论异质性问题(除非是非主流)。然而,微博这件事,根上就是异质性。是一种特殊的异性相吸——异质性相吸。这一点被城里人办的微博普遍忽略了。这不是说他们口头上、主观上不重视个性化、异质性,而是他们的基因中没有这个东西。表现为他们直接扑向异质性、差异化的应用,而不是机制。城里人搞规模化的东西有感觉,发明了工厂这样的同质化生产的好机制。然而让他们搞异质性,他们成赤手空拳的了,他们在用小农的方式搞超先进的东西。

而真正的农民反而不一定像他们那样想问题。比如深圳农民很快就领悟了联发科模式的真谛,一排一排蹲在地上定制手机。我听说还有农民在搞花样机,专门变花样用。我们微博上的“花样机”什么时候出来了,为每个人变个花样的成本一定会大大下降。愉快地幻想一下,那时的一个微博,可能花0.001度电的成本,呈现出几千万个版本,例如贵友大厦二楼左手第一个柜台下午2点05分版,或与课桌斜对面那位谈2分钟恋爱版,或根据某人支付记录、卫星轨迹记录(历史上游逛时装店路径图)视频记录(所喜欢韩剧主角服装统计)挑选时装专用版等等等等。到那时,微博就不会象现在这样,非得借助名人、广告生存,而是组织现在不打广告的所有商家,向进入200米范围内的每一部手机机主,发出只针对这一位的窄告信息,或者让同一分钟进入同一个200米范围内的男女,产生共同的话题。

限于篇幅,我无法展开这个话题,但我在《后现代经济》这本书中,从价值、交换、货币、资本、组织、制度、福利七个方面系统讨论了异质性的规律,有好几十万字,够大家琢磨的了。

公共领域视角下微博的发展 篇4

摘 要:哈贝马斯提出了“公共领域”与“交往理性”的理论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领域。大众传媒对公共领域构建有重要的作用,而微博的出现更是拓宽了话语权的空间。它为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载体,促进了话语权的实现,也有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微博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视角对微博进行分析,探究它对于中国公共领域构建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分析了它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发展。

140个字的信息改变着中国: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南平杀童案、富士康连环跳、南京化工厂爆炸案、宜黄血拆事件„„无数热点新闻背后,人们在微波上分享信息、发表观点。当微博介入到一个个公共新闻事件中,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平台工具。互联网的发展为公众带来更多的话语权,将传统精英媒介的垄断一一瓦解。微博客的出现,也为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带来了契机。本文将探讨微博与中国公共领域的环境中的作用、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发展。

一、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及“交往理性”的理论概述

被西方文化界视为经典性属于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概念,是哈 贝马斯的重要代表性成果,它首先由阿伦特提出,后来哈贝马斯在阿伦特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那是,他们既不是作为商业或专业人士来处理私人行为,也不是作为合法团体接受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规章的规约。当他们在非强制的情况下处理普遍利益问题时,公民们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动;因此,这种行为具有这样的保障,即他们可以自由地集合和组合,可以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当这个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手段;今天,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1由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定义可知,公共领域是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里,人们可以对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自由、平等、理智的讨论,并能够不断地发表批判性意见。2

但是,哈贝马斯认为,传媒的民主功能从18世纪以来不断下降,本来通过公众在报纸上的争论,传媒加快了民主的政治进程,但报纸日趋为意识形态所操纵,成为国家政治利益的传话筒,大众被排除在外。公共领域由其批判性形成了个人的理性交往过程。于是,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理性”,他认为,有效的途径是选择适当的语言进行对话,交往各方共同参与,在对话中没有压迫,话语活动的参与者无论其政治经济地位如何,在不允许使用权力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应3享有平等的发言权。从行为模式来看,交往模式刻画的是一种以沟通为取向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行为者以“互动”的参与为特征,以便就生活世界的问题 [1][2]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石长顺,张建红.公共电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3] 冯清贵,梁建华.电视媒介的公共领域与民主自由——大汇总平民娱乐秀的文化渗透.新闻界.2006,(4).达到彼此之间的沟通,并由此协调他们的行为。哈贝马斯把沟通看做一个相互说服的过程,它把众多参与者的行为在动机的基础上用充足的理由协调起来,以便有效达成某些共识。4

二、微博与中国公共领域构建的现状

(一)中国构建公共领域的环境分析

微博的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Ewan Williams)说,“微博客好比是一堵墙,所有用户都可以在这堵墙上随意涂鸦,这些涂鸦所有人都可以看见。”如果说大众媒介的出现有益于公共领域的构建,那么微博的诞生则赋予了参与者更多的话语权。根据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定义,微博属于公共权力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中间地带。微博的出现,搅动了中国的互联网世界。人们可以获取新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关注想要关注的事情,也可以成为“意见领袖”。以新浪微博为例,在一个个喊冤求助的帖子背后,有无数的人转发微博,关注事件。每个微博的用户从自己的利益和各自所拥有的价值、信仰和良知出发,在微博上发表对公共问题的看法,最终形成公众舆论,促进了问题解决的进程。从对过去一年新浪微博上重大事件的统计来看,这些事件属于公共领域的范围,即:“媒介5化的私人事件”(mediated private affair)——它们原先发生在私人领域并具有私人性质,但是通过被媒介记录、报送与传播而获得了公开性/公共性。

(二)大众媒体在中国公共领域构建中的现状

在哈贝马斯看来,作为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调节手段和中间环节,大众媒介的出现为公民集体参与提供了公共话语空间。例如: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对话》等谈话类的节目,其话题设置带有公共性和开放性,从宏观角度选取经济、,民生、教育、环保等与公共领域相关的话题,鼓励人们参与公共生活并对之进行讨论。通过报刊、电视这些大众媒介的广泛传播,人们获知公共议题,参与讨论,从而形成公共舆论。只有在充分讨论和探究互动中,公共舆论才能形成。

虽然大众媒体为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平台,但是,在中国的时间来看,大众媒体具有一定局限性。首先,传统媒体受到版面、时间以及“把关人“等因素呃制约,会影响到议程设置和讨论的尺度;第二,在大众传媒公共领域中它的构建主体往往是记者、知识分子、业界人士,普通民众的话语权相对弱小;第三,其批判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值得怀疑。哈贝马斯谈到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批判性被遮蔽时指出:“为了发挥韩式功能,公共性失去了批判功能;甚至争论也退

6变成了象征,对此,人们无需争论,只能认同。”

[4][5]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雷跃捷,刘自雄,刘年辉.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6]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三)微博客为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载体

1、话语民主

科恩(J·Cohen)对话语民主这一概念做出如下定义:“话语民主这一概念 植根于民主交往的直觉理想中,根据这一理想,交往的条件是否合理,通过平等公民的公共辩论和批判来决定。这样,在解决集体事物的过程中,公民凭借公共批判,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挤出机制建构了自由公共讨论的框架,公民肯定,这些机制是合法的。”7他们所关注的是“共同利益”,反复探究并认真讨论公共事务。上文提及大众传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反,微博的拥有者不分精英抑或平民,只需要注册一个账户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公共零余额空间建构着眼的是利益诉求的话语表达渠道,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点对面的传播模式,摆脱了传统信息的控制模式,弱化了“把关人”的作用。因此,它为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较好的开放平台。

2、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共领域的精髓在于作为一个具有理性的批判性的公共话语空间。根据哈贝 马斯的交往理论的概述,各主体之间在生活世界里通过沟通,达到相互理解、知识共享、彼此信任,取得认同的目标,并进而在公共领域中依据所达成的具有公共性的知识,来实现对国家民主的控制。8

微博在一定意义上属于“个人媒体”,它是新型的传播工具和社交工具。在早前的宜黄血拆事件中,钟姓一家的经历通过微博的转发,网友在微博上展开救援和爱心接力活动,这是2010年新浪微博最广为人知的公共事件。微博的多方传播,使公共积极参与讨论,进而展开理性批判,并引起公众对拆迁事件的再度关注,影响了当地政府对事件的处理方式。无论是当初的厦门PX事件,广州垃圾焚烧事件,还是最近的智障奴工基地事件、上海大火事件,公众不再是弱小的发声者。他们拥有了就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和相互讨论的空间,促进了公民意识的培养,可以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形成约束。要实现构建具有建设性的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同样需要这样的一个独立的空间,从而形成强大的公众舆论,监督公共权力。9公众在微博上可以保持其意识的独立性,所受到的限制较传统媒体少,因此其理性批判更容易实现。

3、放大效应

微博来自于Twitter,与国外的微博不同的一点是,在中国,微博具有社会 性。微博的用户只要对某个话题感兴趣,便可参与讨论。只要所提出的话题独特、重要或者新颖,极易形成“一呼百应”的状态。一些在传统媒体中视为禁忌的事情,在微博经过公众言论,敏感的事件经过反复讨论退去了敏感,变成平常的事物,言论空间在扩大。媒体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工具,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经过微博的放大,公共议题可以深入公众,通过公众的关注转发,为更多的人所得知进而讨论,力求解决存在问题。

三、微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分析

[7][8]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9] 刘森.博客与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新闻世界.2008,(6).(一)话语权归属

微博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受众的地位,每一个微博客的用户均可传播信息,以前由传统的精英大众媒体垄断的话语权随着微博的出现一一瓦解。上文所提及大众传媒公共领域的建构主体具有精英主义的特征,这是它的局限性。微博尽管为公众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是微博世界里的“意见领袖”。以新浪微博为例,“湖北警察摆乌龙,省委大门错殴干部家属”,“昌北机场女厕攻防直播八:宜黄拿下两女,禁飞”,这两条微博的发出者是一名媒体记者。作为微博的普通用户,他们的影响力有限,所发出的“声音”淹没在众多“声音”之中,未必能受到关注。同时,从新浪博客的发展历程来看,目前它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新浪博客早期也是采取名人效应的模式,直至今天,依然是名人、知识分子、商界领袖等人掌握了话语权。在网络公共领域里,就某个公共议题形成一致意见的过程中,那些具有公共意识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网络在享有话语权的同时,凭借自身的专业背景和表达能力以及公共意识的感召力,真正掌握话语权力,从而对公共性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影响力。10

(二)泛娱乐化和窥探隐私的心理

日本女优苍井空登录新浪微博后,其粉丝的数量一夜之间达到一万人次,她的每一条微博转发评论数均超过一千条。根据2010年新浪微博大事记的统计来看,借助微博的传播,使“犀利哥”、iPad/iPhone的正式发布、苍井空、唐骏与禹晋永造假门红遍网络。从过往的博客来看,中国博客的重点内容是娱乐和隐私。明星徐静蕾的博客经常位居点击率的第一位。而在微博方面,众人一同“围观”姚晨、周立波、徐熙媛、刘翔等。

哈贝马斯所批评的文学公共领域式微,“文化批判”的公众成为“文化消费”的公众,泛娱乐化与文化工业的发生机制有着直接的联系。过往的传统媒体在其发展历程中也遭遇同样的问题,如中国的选秀节目、相亲类节目的泛滥。微博的内容娱乐化、信息的过度传播将会影响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使公众失去了对政治领域的关注。长此以往,公众的批判精神将会被这些娱乐泡沫消解,逐渐丧失独立的思维能力。这样的话会使公共领域的构建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哈贝马斯所界定的“政治公共领域”。

(三)非理性因素的存在

公共领域的核心特征在于,进入这个领域的私人能够进行自由的公开批判,对社会事务和公共权力领域进行理性的批判。11在哈巴马斯的公共领域内,公众进行的是理性的批判。在中国,微博具有放大作用,“一呼百应”或者“一呼万应”的状况并不少见。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网络媒体来了解事件以及查看已有的评论。若主流意见持反面态度,在微博的放大作用下,公众可能会跟风,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事件本身客观、理性的讨论。更甚者,情绪的因素大过理性,一致出现了网络上“渲染”的相互攻击和谩骂。网上满篇的谩骂和人身攻击已经 [10][11] 王志永,张英.网路公共领域的话语权及其归属分析.东南传播,2010,(1).刘森.博客与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新闻世界,.2008,(6).完全不能体现公共领域要求的理性,而变成直接的赤裸裸的“语言暴力”。12失去了理性的批判也就失去了批判的价值,公共领域的作用也便得不到体现。

四、微博的深化发展

中国社会无论是过去几十年还是现在,传统的自在自发的文化的根基或寓 所不是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也不是政治、经济、有组织的社会活动,而是被人们习以为常地、不假思索地至于背景世界之中的日常生活世界。13理性的培养,需要从日常生活出发。这也是中国公共领域构建的基础。私人领域的话题进入公共领域,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从微博的重大公共事件来看,绝大多数事件都是与公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事件,如拆迁事件、肺积尘事件,首先是有普通民众发声,然后获得媒体工作者、知识分子等人的关注,再通过众多用户的讨论促成事件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一定话语权的精英阶层对于议题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作为精英阶层的力量来拓展言论空间。同时,泛娱乐化、窥探隐私、非理性因素等弊端,也说明了公众需要进一步的引导,以使公共领域的建设不偏离方向。微博的管理者可根据议程设置的功能来引导公众。

[12] [13] 刘青.从“林松岭案”看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新闻世界.2009,(1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参考文献

楼宇社区微博发展计划 篇5

项目背景

通过官方微博和139说客的创建,传播官方内容,可在第一时间发布楼宇社区最新动态,促进企业员工内部交流;对外展示楼宇社区品牌形象,获得足够多的跟随者,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成为一个低成本的媒体。

微博粉丝发展计划

 设立专人统筹管理,发布热点信息,邀请用户参与讨论,及时与网友互动转发;建立粉丝建议、投诉反馈机制,保障响应时间。

 掌握合理发布时间,期间有三个高峰期9-10点,16-18点,21-24点,这三个时间点登陆的用户最多,针对要发布的主题的时间把握,急切的事马上发布,重要但不是急切的,可以峰值时间发布,以提高关注度。

 建议让每个员工开通微博,成为第一批粉丝,发动企业员工积极分享企业相关的创意内容,并由官方账号转发和评论,形成讨论热度。

策划如下:要求每位员工达成“七个一”:完成一次注册,进行一次登陆,发布一条即微博,开展一次评论,完成一次转发,进行一次关注,拥有一名粉丝。

 楼宇工作人员收集楼宇进驻企业人员清单,通过短信方式邀请开通微博,通过飞信、QQ、MSN或邮件发给企业员工,当所邀请的人员开通移动微博后,会自动成为粉丝。

 借助移动资源,形成互补:移动公司已设立楼宇客户经理,经常通过楼宇进驻服务的形式提升客户满意度,建议由外经局内部下文支持,由移动结合服务进驻配合宣传,充分利用移动公司的资源,精准宣传,吸引楼宇进驻人员眼球,吸引粉丝关注。

 借助活动提升关注度,进而提升粉丝数量。

策划如下:“楼宇社区”微博每天发布一道题;

粉丝回复答案、转发给3位以上好友;

回答正确的粉丝均有机会参加抽奖活动;

奖项设置:从回答正确且拥有3位以上好友的粉丝中每天抽取2

哥特文学的发展 篇6

“哥特”(Goth)自于条顿民族中哥特部落的名称。原本居住在北欧的条顿民族,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迁徙浪潮中,终于在公元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其中,彪悍的哥特人是同罗马人作战的主力。在同历史上许多被先进文明征服的民族一样,哥特人也被迅速的同化了,很快失去了他的民族性。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后,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就消失了。但是,英勇善战的哥特人在南欧人,特别是意大利人的心目中始终留下无比的伤痛,其创伤和那种既怕又恨的复杂心情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无法随之消失的。

帝国灭亡一千多年以后,意大利法萨里(Vasari,1511-1574)在历史的尘封中找出了“哥特”一词,用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12——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主要用于建造教堂和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建筑。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恐怖的地下藏尸所等。在那些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的绝妙象征。因此,用那个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来指称这种建筑风格自然是再适合不过了。这样,在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18世纪后期哥特一词成了一种小说体裁的名称。这种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者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是过去时的,特别是中世纪;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他超自然现象;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

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哥特小说产生于1764年。霍拉斯•瓦尔浦尔(Horace Walpole)出版了著名的小说《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小说出人意料的成功,瓦尔浦尔为书名加上了副标题“一个哥特的故事(”A Gothic Story)。后来这种小说就被命名为哥特小说。

《奥特朗托城堡》的巨大成功使许多作家竞相效法。到18世纪90年代,随着安•拉德克里夫(Ann Radcliffe)的《乌多夫堡之谜》、《意大利人》、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的《修道士》以及其他许多引起轰动的作品相继问世,哥特小说不仅作为一种小说题材在英国无可争辩的确定了自己的地位,而且还深刻的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文学的创作。

两百多年以来,在英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哥特作品的创作,而且许多第一流的作家和诗人,比如英国的司各特、科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勃朗蒂姐妹、康拉德、福斯特、戈尔丁和美国的布朗、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霍桑、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福克纳、奥康纳、莫里森等人都要么直接创作过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要么把哥特小说的手法大量运用与创作之中,使哥特小说从通俗小说这一文学领域的“边缘地位”得以进入文学的中心以及文学发展的主流,从而在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

亨利•詹姆斯曾过,需要大量的社会和文化沃土才能抚育出一支文学之花。哥特小说能产生于英国并在英语文学中繁荣发展,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虽然哥特小说与哥特人毫无关系,但日耳曼民族(即条顿民族)中所流传的极为丰富的民间传说,以及以这些传说为素材的中世纪浪漫故事,是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源泉。在民族大迁徙中征服了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克逊人和诺曼人同属于条顿部落。在北欧严峻的自然条件和长达数百年的民族大迁徙的千难万险以及无休止的征战中,这些部落民族创作了丰富多彩的传说,以反映他们所经历的惊险恐怖的斗争。

哥特小说的另一重要源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这时期英国戏剧深受古罗马剧作家塞内加(Lucius Annaeus Seneca)的影响。充满复仇、阴谋、暴力和凶杀,甚至还有鬼魂出没,因此情节惊险刺激。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和詹姆士一世时期的悲剧(Jacobean Tragedies),对哥特小说的出现与发展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圣经》和基督教传说也是哥特小说的重要源泉。《圣经》里描述过许多恐怖场面,而基督教也一直极力渲染地狱之可怕。在《启示录》里,里面描写了天使和撒旦的战争,地上的屠杀、瘟疫、灾难和饥荒,以及其他大量关于末日审判的神秘而可怕的征兆。《启示录》因其生动的语言、奇异的想象、神秘的象征、鲜明的意象和震撼人心的气势,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弥尔顿的《失落园》到今天许多的恐怖电影都直接取材于《启示录》或者受它的启示。哥特小说中许多典型人物类型,比如魔鬼、恶棍英雄、流浪的犹太人等,都能在《圣经》中找到他们的原型(撒旦、该隐等);二兄弟相残,夺人之妻、仇杀、强奸、乱伦、同性恋等哥特小说中通常的主题,都无不在《圣经》中反复出现。至于哥特小说中做突出、最为普遍、最为持久的主题:善与恶之间永恒的冲突,那就是一部《圣经》从头至尾的主线。

哥特小说之所以产生和繁荣于18世纪,也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浪漫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挑战。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得到空前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结盟终得以摧毁罗马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人文主义的大发展却反过来沉重打击教会势力,并使以上帝为中心的传统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处于解体之中。到了18世纪,欧洲进入了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热情讴歌、极力弘扬人的理性,却忽视并压抑情感、想象、直觉,否认神秘和其他超自然现象。席卷欧美的浪漫主义运动就是对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逆反。哥特小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被批评家们称为“黑色浪漫主义”。他的所谓“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情节上,他浓墨重彩的渲染暴力和恐怖;在主题和思想上,他不像是一般的浪漫主义那样侧重于正面表达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主要是通过揭示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的阴暗面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

哥特小说对广大读者具有非同寻常的吸引力,有深刻的心理和美学根源。哥特小说的心理基础是人与生俱来的恐惧感。美国现代著名哥特小说作家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说:“人类最古来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在阅读哥特故事时,我们既感到强烈的恐惧,同时又确信自己的安全,也就是说,我们既能在幻觉中置身险境,但又从心底知道自己和危险之间还有一道安全的屏障,这时,我们就能感到一种强烈的愉悦。

哥特小说的美学基础是和恐惧相关的“壮美”(编者按:一般中国学者把审美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

1、艳俗;

2、含蓄;

3、矫情;

4、病态。意为最高的欣赏层次是“病态”,西方并不如此认为,他们认为最高层次是一种具有神性的“壮美”)。早在18世纪,英国著名美学家博克(Edmund Burke)在讨论壮美时,就已经谈到人类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并且把壮美和恐惧联系起来。他把“美”分为秀美(The Beautiful)和组织者壮美(The Sublime)。一般来说,秀美的事物小巧、精致、和谐,并为人们所熟悉,它们在观赏者心中所引起的是甜蜜、温馨、热爱、安全的愉悦和激动。与之相比,当面对高山、滚滚大河、亘古荒原、茫茫林海、历史遗迹或者电闪雷鸣时,我们似乎体验到一种神秘的超验力量,心中不由得充满敬畏。西方文学里第一个壮美形象可以说是《创世纪》里的上帝,而第一个壮美场面就是祂在黑暗中创造了光明,混沌中创造了世界。《圣经》里另外还有许多引起人们敬畏和恐惧的场面,如大洪水、上帝毁灭索多玛和蛾摩拉、上帝在电闪雷鸣中降临西奈山、耶稣死亡、末日审判等。

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场面会发现,他们全都是有关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之间的冲突。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这种冲突归根结底是上帝与魔鬼之间的永恒冲突。而这种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上帝与魔鬼之间的冲突是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它贯穿哥特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

与此有关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即哥特小说在英国和德国这样一些国家最为繁荣,成就最高;而这些国家正是最主要的新教国家,其中英美更是长期为清教主义所统治。清教主义可以说是基督教里的原教旨主义,它是新教中一个比较极端的重要流派。清教徒信奉加尔文主义,把《圣经》里的每一个字都看成上帝的话。他们宣扬“原罪说”,强调人性的堕落,坚信人的命运生前决定,认为只有靠上帝的恩赐才能获救。他们把一切都看成是善与恶的斗争,是上帝和魔鬼之间永恒斗争的体现。他们以十字军骑士般的狂热,替天行道,把一切不符合清教信仰、清教道德的东西统统看成是邪恶而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清教徒同天主教以及一切与清教信仰、清教道德相勃的东西之间进行的激烈而且常常是血腥的斗争,本身就可以说是一个在上帝的旗帜下演出的“哥特故事”。这样的文化背景就是为什么渲染恐怖气氛、深入进行道德探索的哥特小说在英德等国特别繁荣的原因。

尽管在哥特小说兴起之时,对天主教徒和各种男女“巫”的残酷迫害已经成为过去,但其影响依然十分明显。早期的许多哥特小说,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奥特朗托城堡》、《乌多芙堡之谜》、《意大利人》、《修道士》以及爱伦坡的名作《钟摆与陷井》等等,都是以意大利、西班牙或者法国南部这样的天主教国家为背景,而且大都是在暴露天主教及其教士的邪恶。同样,“清巫”事件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这在美国文学中十分突出,比如1692年萨勒姆发生了大规模残酷迫害所谓女巫的事件,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刺激着文学家们的艺术想象力,从约翰•尼尔(John Neal)、霍桑到现在剧作家亚瑟•米勒、当代作家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等许多文学家都以萨勒姆事件为素材创作出了气氛恐怖、寓意深刻的作品。

此外,虽然哥特小说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却几乎没变。前面已经提到,哥特小说是在同占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冲突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一开始就具有边缘性、挑战性和颠覆性,虽然他后来也不时进入中心,与各时期主流文学相结合,但它本质上的边缘性和颠覆性却保持下来。这是他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由于强调刺激和趣味,哥特小说从总体上看,主要是一种通俗文学、大众文学,同占主流地位的“精英文学”总保持相当的距离。第二,由于他的“黑色”性质,哥特小说致力于通过表现暴力和堕落来揭示社会罪恶和探索人性的阴暗面,他自然就对以维护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体系为目的的主流意识形态构成颠覆的危险。

18世纪和20世纪初,浪漫主义成了文学的主流,哥特小说也进入了最繁荣时期,几乎所有主要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都创作了哥特故事或者使用了哥特手法并且推动了哥特小说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所有的浪漫主义者都是现实叛逆者,但主流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在于理想化,而哥特文学却意不在此。尽管哥特文学中也有一些理想化人物,而且也在间接地表达理想的价值观念,但其重点从来就是暴露黑暗和罪恶。正是因为这种“黑色”性质,再加上浪漫主义的叛逆精神,在浪漫主义时代,最典型的哥特人物的“恶棍英雄”,即所谓的“拜伦式英雄”。他集善恶于一身,具有超常意志和力量,同压抑人性、束缚个性的社会及各种体制势不两立,因而是性格孤独的边缘人物,其代表人物是拜伦塑造的曼弗里德。后来尼采提出了“超人”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这种人物形象的影响。

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现实主义文学成了主导,但现实主义作家并没有拒绝使用哥特手法,相反,哥特手法正好有助于他们揭露社会罪恶、批判社会现实。如约翰贝利所说,狄更斯等现实主义作家把“哥特恐怖小说题材同社会谴责小说体裁相结合”。这种结合在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远大前程》、《荒凉山庄》、《双城记》、《艰难时代》等作品中都明显的表现出来。在这些作家笔下,哥特故事的背景从遥远的过去和古老的城堡搬到现实中的工业城市。即使在勃朗蒂姐妹的《简爱》和《荒凉山庄》这样的作品里,哥特情节也是被置于现实生活之中。因此,在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社会化和现实化。

尽管哥特小说在英国产生和繁荣,但19世纪2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的发展中心似乎移到了美国。哥特小说能在美国迅速繁荣、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根源。来到美洲的早期移民经历了饥饿、寒冷、瘟疫和死亡,一部美国史可以说是他们在陌生而危险的环境中不断探索、冲突和征服的历史;而且美国小说兴起之时正好是哥特小说在英国和欧洲最繁荣的时候;不过,最重要的是美国历史上和美国文化中十分突出的清教传统。

美国第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是查尔斯•布朗(Charles B•Brown)在18 世纪推出的几部作品都是几部充满阴森恐怖和血腥暴力的小说。而第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欧文(Wsshington Irving)在司各特的影响下创作出了《睡谷》等哥特故事。由此可见,美国小说一开始就具有了明显的歌特色彩。不过,尽管美国哥特小说受到英国哥特小说的明显影响,但它后来逐渐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在英国日益社会化、现实化,而在美国却日益内在化、心理化。

美国作家爱伦坡和霍桑把道德探索和心理探索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了美国哥特小说的核心。爱伦坡曾说,他作品中的恐怖是“心灵的恐怖,”,他把人物放在他所创造的特殊环境之中,利用恐惧的特殊力量,打破社会为人铸造的外壳,进入到人的灵魂深处,揭示人最隐秘的内心活动,暴露平常连他自己都不愿和不敢面对的丑恶。相比之下,霍桑所受到的清教主义影响要远超过爱伦坡。因此他在道德探索、在对清教主义的表现和批判方面,也比爱伦坡更为直接和普遍。他既象清教徒一样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去揭示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罪恶倾向,同时又揭露清教专政时期的黑暗和批判清教主义对人性的摧残。除了以上两位,还有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e)、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梅尔(Walter De La Mare)、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等都是沿袭了这一传统。

到了19世纪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进入了帝国时代,而哥特小说也获得了新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哥特小说除了在传统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继续发展外,还出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新特点,那就是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反思。威尔斯(H.G.Wells)在《莫罗博士的岛》(The Island Of Dr Moreau,1896)里塑造了莫罗这么一个为自己的野心所毁灭的帝国主义者。而康拉德的许多重要作品不仅揭示了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侵略、压迫和掠夺,而且还从不同方面着重探索和批判了帝国主义者在道德上的堕落。《黑暗之心》里的库尔茨在临死前终于认识到,他那颗“黑暗的心”才是非洲丛林里摧毁一切的黑暗的罪恶渊薮。另外,福斯特(E.M.Forster)则注重从文化心理方面对帝国主义进行批判。他的《通往印度之路》里的恐怖的根源是帝国主义者的傲慢与无知。这部小说是探索和表现文明之间、种族之间文化冲突的先驱之作。

微博文学的发展状况 篇7

一、微博简介

微博即微型博客, 它是Web 2.0技术兴起后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开放式互联网社交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平台发布短消息, 内容限制在140个字之内。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发布方式, 微博具有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群聚性、及时性、自由性等特点。

二、当下微博缺失的表现

从2009年诞生, 微博在中国兴起虽然才短短两年, 但却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一般来说, 公民新闻、社交网络、监督平台、社会干预是微博在当下表现出的四个积极作用。但是, 由于微博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缺失, 微博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显现。

1. 失真信息导致认知障碍

由于微博信息传播的自由化, 微博用户的快速增长, 微博也成为假新闻快速滋生和蔓延的温床:“金庸去世”、“鲁迅作品从教科书中‘大撤退’”、“张国荣复活”……2010年多起假新闻的传播都与微博有关。

众所周知, 大众传媒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 帮助人们认识世界, 并根据世界的变化来决定或调整自己的行为,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在, 大部分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早已不再是通过学校、书籍、人际交往等传统渠道, 而是来自于传播媒介。而微博上大量失真信息的流传, 难免会影响甚至误导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 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2.琐碎信息弱化思考能力

由于微博进入的低门槛使任何人都拥有了话语表达的权利, 再加上微博将每条消息控制在140字以内, 这就决定了微博内容的“碎片化”。根据调查显示, 用户在使用微博时, 常常是为了打发无聊的状态, 信息内容多与情绪、心情直接相关。按照传播学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精神麻醉说”观点, 长时间接触此类无意义的信息将降低受众的思考能力、审美水平和鉴赏力。同时, 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反倒淹没其中, 不利于用户识别和选择。

3.庸俗信息产生道德污染

由于在微博上衡量人气高低的重要因素是“粉丝”的数量, 因此, 很多用户为获得关注度, 常常在微博上发布一些低俗、庸俗的内容, 污染了微博的传播环境, 造成社会道德的败坏。比如去年3月, 一条内容为“一女子因不主动配合强奸, 致使强奸者生殖器折断死亡, 该女子被判过失致死罪”的庸俗信息疯狂传播, 便对微博传播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三、从中国微博的发展特点谈微博缺失的应对策略

相比较国外的微博, 我国的微博在发展中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因此, 对于当下微博的缺失, 需要走“中国式”解决道路。

(一) 中国微博的发展特点

1. 微博的明星性

明星性是我国微博发展中最明显的的特征。在我国大多数微博网站上, 粉丝关注度最高的都是名人微博。比如按照《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的统计, 在新浪微博人气排行榜上名列前十位全部是名人, 其中前三名分别是姚晨、小S和赵薇。可以说, 利用名人来进行微博推广目前已经成为各大网站的标配项目。

2. 话题讨论政治性强

政治性事件是国内微博用户讨论较多的话题, 比如房价、物价、教育、医疗以及国家的法令政策等。特别是随着政务微博的不断发展, 微博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和监督政府行为的有效平台。根据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已有2400多个政务微博, “微博问政”成为中国式微博发展的亮丽风景。

3. 微博传播属于自发行为

在我国, 微博传播还属于自发行为, 无论是对微博用户, 还是对微博运营商, 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条相应的法律或制度来规范其行为。

(二) 应对策略

1.名人微博以身作则, 发挥“精神导师”作用

由于名人微博拥有最高的人气, 他们在微博上发布的消息极易成为主流舆论, 因此, 名人事实上扮演着微博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解决当下微博的缺失, 首先需要名人微博以身作则, 发挥“精神导师”的作用:一方面积极通过自身微博传播思想健康的内容, 坚决抵制失真、琐碎和庸俗的信息;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和专业知识来帮助和澄清微博上的不实言论, 最终带动微博用户自觉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

2.政务微博正面引导

中国微博具有话题讨论政治性强的特点。但是, 政治是一个相对比较敏感的领域, 各种观点的交锋也容易导致出现言论过火、偏激、或是失实的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政务微博积极进行正面引导, 比如建立“微博新闻发言人”机制, 及时澄清相关不实言论, 抑止过激言论。

3. 加强监管, 变自发行为为自觉行为

首先, 加强对微博运营商的监管, 建立信用评级制度。要想真正从源头净化微博传播环境, 微博运营商可以建立类似淘宝网一样的用户信用评级制度, 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和微博记录进行评级。“信用评级制度”将成为其他用户选择信息时的参考依据, 从而促使微博客们加强对自身信用的珍惜和维护。

其次, 提高微博用户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解读、思辨以及批判性地接收能力。微博用户通过提高媒介素养, 不仅能够自觉地约束自身的微博传播行为, 而且还能更好地识别和抵御微博上的各种失真、琐碎和庸俗信息。■

参考文献

“丢本MM”微博发展的试金石 篇8

微博具有动态前进的传播方式

从互联网传播角度来看,“丢本MM”是一个典型的微博传播案例。在10天的时间内,仅在搜狐微博一处寻人启事的浏览量便超过了5万人次,转载量超过2万次,最终通过搜索引擎得到的“丢本MM”相关信息超过250万条。我们从这样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数量对微博的传播效果可见一斑。究其原因,首先与搜狐在新媒体领域包括微博、SNS(白社会)等社会化媒体网络方面的强大运营能力是分不开的;其次则要归功于微博传播独特的传播魅力。互联网专家栾轶玫认为在微博上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向外散发新的传播能量。微博传播是碎裂化关系的一种新的传播,它是一种动态的传播链。这意味着当一个话题从原点“被启动”时,传播就开始了“自我发酵”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由于无集体意识的存在,一旦话题被发起也就只会向前发展。在这里理性的声音将不被听到,回拉的力量基本不起作用,任何人说“NO”也不管用,即使到了事件最后的自然终止却依然有绕梁三日的效果。

微博为使用者提供低成本的表达方式

从使用者角度来看,寻找“丢本MM”事件也反映出微博对使用者的价值。利用寻人启事寻找一个信息不足的人实属大海捞针的一种行为,但这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在今天被完成了。这要归功于微博为使用者创造的低传播参与成本。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如果要表达一种情绪、贡献一份爱心其参与成本是较高的,参与成本不仅指金钱,更主要的是指时间和行动成本。但这种参与成本在互联网和微博中却低许多,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人们只需花费一个转发,一个评论的成本,就能表达一种情绪、贡献一份爱心。这一点尤其在微博中最能体现,套用当下流行的说法:在微博上,参与成本就是一句话的事。

微博为使用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此外通过众网友的积极性和他们“全民”搜寻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微博为使用者之间带来了情感上的交流,帮助他们发展人际关系并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因为首先在没有情感交流的情况下,网友会视这条寻人启事为一条来自陌生人的简单信息,而不会看做是一条求助信息,更不会去主动帮助信息发布者;其次在没有建立人际关系的情况下网友与网友之间并不了解,对于这条寻人启事只有“丢本MM”知道寻找的是自己,而其他网友却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在网友之间没有建立信任的前提下,很少有人会认为这样一条寻人启事是真实的,当事人更不会轻易把这样私人的事拜托给陌生人。

笔者认为:网友与网友之间通过微博在行为和情感上形成了如面对面一般的实质性交流和沟通。网友们的身份不再是虚拟的、不固定的、抽象残缺的,而转换为可以用社会学中“人”的定义来描述的。网友们的行为也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对其他网友、整个互联网甚至网络以外的个人和社会产生影响的。

微博营销应关注互动与主动

当我们仔细回顾并深入挖掘“丢本MM”事件时,我们发现这次事件其实也反映出微博在营销方面的一些特性。如我们前面所讲,微博帮助使用者之间建立了人际和信任关系。这样的特性如果应用在营销上则可以为企业与客户提供直接的对话和深入的互动,使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的同时向客户准确地传递承诺,从而在彼此之间建立信赖关系,进而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此外随着事件的传播,事件中出现的其他事物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尤其是女主角所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消息每传到一处都会有它的形象出现。引来许多网友对这款笔记本电脑的搜索和询问。这一方面是由于微博内信息的精简与扼要,相比其他冗长的互联网信息,阅读者很容易关注到其中出现的每一个信息点。更重要的是由于网友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对那些不了解的信息点的主动了解和主动分享。这些特点也正是微博营销的特点,它使得微博营销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产品的知晓度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程度。同时网友们对此事件的积极转载和反馈也使我们看到,如果善加利用他们的热情,则很容易使微博营销形成自传播和自推广的效果。

上一篇:赞美友情的名言名句欣赏下一篇:大学男生节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