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沿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2022-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产业化是扩大农村经济规模, 适应市场竞争,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沿河县通过加快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市场机制, 在培育专业大户、发展龙头企业、创建产业基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1 沿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三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2007年以来, 县委、县政府把生态茶产业列为继烤烟、生态畜牧业后的又一主导产业来抓, 做到三大产业同步发展。目前年烤烟种植面积在0.3万hm2左右, 以山羊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存栏达70万头, 生态茶叶种植面积达1.3万hm2, 三大产业总产值达14.1亿元, 占农牧渔业总产值47%。

1.2 五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工作思路, 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建成以沙子空心李为主的精品水果产业面积0.68万hm2, 以塘坝千年古茶为主的生态茶园面积1.42万hm2, 以早熟蔬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1万hm2;以铁皮石斛、乌江白及为重点的中药材生产基地0.2万hm2;核桃产业基地1.24万hm2。

1.3 龙头企业及农民合作经济逐渐壮大

全县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8家, 其中省级3家、市级32家、县级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1个, 入社农户2.5万户, 家庭农场27家[1]。

1.4 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

围绕“三县一城”发展思路, 以“5个100工程”为平台, 以“三个万元”工程创建为抓手, 坚持龙头带动, 加强科技培训、市场营销、农机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 重点产业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1.5 市场营销体系比较健全

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抓基地和产品质量建设的同时, 大力拓展市场, 98个龙头企业在特色农产品一条街均设立销售点, 3家茶叶企业在北京、广州、贵阳设立销售网点;沙子空心李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空心李, 年销量达4万多lg, 销售额600多万元。2个乡建起了茶青交易市场、22乡镇建有集贸市场, 近500名市场经纪人活跃于市场销售领域。初步建起了基地、市场、电商销售为一体的销售网络。

1.6 管理机制基本完善

县成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负责指导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同时成立了副科级规格的精品水果产业办、茶产业办、核桃产业办、蔬菜产业办等产业发展专业管理机构, 落实了机构编制, 配备了专门人员, 对各产业实行归口行业管理。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自有基地建设滞后

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如省级龙头企业懿兴茶业有限公司, 仅在谯家、黄土两乡镇建起茶叶生产基地200hm2。多数企业基地只有33 hm2左右[2]。

2.2 产业发展规划落后

多数产业的发展存在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的问题, 缺乏规划引领, 企业长远发展空间不足。

2.3 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 效益不高

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利润很低。新景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主产品绿宝石、红宝石茶, 需转售给贵茶集团精制加工后, 才能出口欧盟, 其初加工利润率仅有8%左右;懿兴茶业公司生产的乌江系列红、绿茶, 加工利润率不到2%, 基本上是无利可盈。从总体上看, 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只能维持在4%的水平, 利润很低。

2.4 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 带动能力弱

县内现有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装备差。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量低质, 多数只是建机构、挂牌子, 运转情况差, 服务层次低, 带动能力弱。

2.5 企业资金短缺

农业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因苦于融资难、融资贵, 导致项目搁浅, 错失发展良机;企业原材料收购受资金规模或放贷不及时影响, 错过黄金期。

2.6 销售渠道狭窄、营销机制落后

全县没有一个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所有的产品都在无规模、无设施的集贸市场销售, 设施简陋落后、流通无序。流通主体薄弱, 没有专业的营销队伍, 市场经纪人素质低, 抗风险能力差, 中介组织运作管理不规范。

2.7 优惠政策、技术支持等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尽管顶层设计出台了众多的扶持政策, 但由于各级各部门配套落实难, 往往一些好的政策举措在落实中落空。

3 主要对策措施

3.1 抓特色产业培育, 扩大基地规模

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 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建成一批千亩、万亩以上连片种植区 (带) , 发展一批专业大户、基地村、重点乡镇, 通过3~5年的努力, 把农业产业结构调优, 规模做大, 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向深度进军。

3.2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一是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二是实行扶强扶优, 按照谁有能力当龙头就扶持谁的原则, 实行定点培植、重点引进, 尽快培育一批特色龙头企业, 使龙头企业向大 (带动面大) 、高 (技术含量高) 、长 (产业链条长) 的层次发展。

3.3 注重品牌打造, 强化科技创新

大力支持、扶持农业企业研究新科学, 引进新技术, 提高科技含量, 创建优势品牌。

3.4 优化结构, 转型升级

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 建立自主创新机制, 促进企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积极为企业搭建营销平台, 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各种产品博览会、推介会, 努力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信息网络、产品检测、物流配送等服务。

3.5 加大投入, 建立健全投融资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 县财政每年预算不少于500万元的专项资金,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库建设、基地建设、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应用贷款贴息。二是整合项目资源和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 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 集中投向农业重点产业和优势区域。三是加大信贷投入力度。以县乌江投资公司作为融资担保平台, 开展政府信用担保工作, 解决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四是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制定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 改善投融资环境, 引进外地优强企业, 依靠外商的资金、技术和市场, 改造和提升重点产业。

3.6 加强领导, 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领导联系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制度。对销售收入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 明确一位县级领导专门负责联系。二是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县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要搞好组织协调, 科学指导乡镇和部门开展工作;县级涉农部门要抓好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工作;乡镇负责抓好产业基地建设, 发展种植大户, 真正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完成时限明确, 形成上下联动、分工合作、合力同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工作运行机制。

摘要:阐述了沿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加快沿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 沿河县“十二五”规划编制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Z].2016.

[2]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牧科技局.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产品加工业调查报告[R].2013.

上一篇:区块链技术对审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医德医风认知现状调查——以滨州医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