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思潮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社会思潮(精选12篇)

当前社会思潮 篇1

社会思潮是指“一段时间内足以影响社会大众的思想、理论、观点, 属意识形态, 是某一历史时期中反映一定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和要求, 在社会范围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思想意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社会思潮也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 反映一些群体和阶层的社会意识,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二、当前我国多种社会思潮并存的原因

(一) 社会意识多元化与指导思想一元化之间的矛盾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中西方文化思想的交融, 造成我国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复杂现象, 导致人们思想活动的变化日益丰富, 差异性显著, 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 各种思潮并存。

(二) 社会思想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现实结合, 处于不断的变动中

社会思潮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传播的, 一种社会思潮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相联系, 表现出摇摆不定的观望姿态, 然后在某个时期抓住机会展现其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 这与人们的社会心态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必须顾及大众的心理走向。

(三) 历史过程中遗留思想文化潮流在新的时期重新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列宁曾经指出:“机会主义不是偶然现象, 不是个别人物的罪孽、过错和叛变, 而是整个历史时代的社会产物。”社会主义思潮反映了某种客观现实和人们利益的需求, 拥有一定的客观存在基础, 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当前社会存在的多种思潮。在社会主流思想文化的宣传和建设中加以体现, 巩固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感和思潮。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促进各界形成认同社会主义的思想共识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地位。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果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方向的正确性, 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不能改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灵魂。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自信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断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最大程度地调动积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 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 引领当前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 促进社会思潮健康发展, 使社会思潮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力量。

(二) 辩证看待社会思潮,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也需要在与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融合交流中, 吸取其中有利于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积极的思想意识, 丰富自身的理论, 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光辉事业。

对于当前多种社会思潮中积极的主张和倡导, 我们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有关意识形态的理论, 加以融会贯通, 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 切实解决民众关心的思想问题;对于其中消极的甚至反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意识, 我们必须坚决地予以整治, 以科学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做出解释, 让民众知晓轻重和利害关系, 建设和谐的思想文化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 必须大力弘扬先进的、积极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和文化, 大力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力宣传优秀的贴近人们生活的先进人物和优秀事迹,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使健康向上的真善美德深入人心, 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从反面讲, 要加大法制和纪律的建设力度, 严厉惩处落后的、违反社会法纪的假恶丑现象, 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一切民众, 平和民众的抵触情绪和抗争心态, 营造安定友善的社会环境。

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 创新新形势下宣传社会主义意识文化的思想工作, 用承载主旋律的大众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使人们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为民众广开言路, 鼓励民众理性参与和监督社会行为, 打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切实提高民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 一方面把全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 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另一方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使多元多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彼此交流互动, 主动吸取和广泛聚合社会思潮中一切具有科学价值和人文精神的积极因素。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 对于巩固我国的意识形态阵地、中华民族的未来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庆.思想政治教育学辞典[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0:287.

[2]列宁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94.

当前社会思潮 篇2

当前社会思想的“多”与“一”

当前我国社会思想到底在哪些方面同一性较大, 趋向于“一”?哪些方面分歧较大, 表现为“多”?调查发现, 对于改革开放及其发展变化的评价和态度上形成了高度共识。在课题组的调查中, 66.72%的被调查者认为市场经济改革“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活力”;而开放是“中国自主地按照自己的道路前进 (41.41%) ”, 或“引导中国向它们主导的方向变化” (37.65%) 。可以说, 对改革开放的认同度非常高。对影响自己思想行为的群体, 48.03%选择“知识精英”, 只有25.21%和17.4%分别选择“党政官员”和“工商界精英”。这说明, 知识分子群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思想的影响力群体和话语主体。但是, 对市场经济, 除在经济上的肯定外, 还有22.3%认为是“强化了个人主义”, 出现政治经济评价与思想道德评价的不平衡。

对当前社会重大问题——“改革开放问题”的看法“多”中趋“一”。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主要忧虑, 按顺序排列是:“导致两极分化” (38.16%) ;“腐败不能根治” (33.79%) ;“生态破坏” (26.24%) 。影响对党和政府的看法变化的因素为:党的政策和干部行为 (42.11%) , 社会发展变化 (31.56%) 。

社会不同群体的思想差异

1.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不一致。满意度较高的群体依次是:公务员、企业家、青年知识分子、新兴群体, 这四大群体的生活满意度都在65%以上, 其中公务员满意度为87%;而另一方面是, 弱势群体和农民群体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意度”最高, 分别为81%和50%, 这两大群体对生活表示基本满意的只分别占17.7%和25%。可见, 虽然大部分社会群体对自己的生活比较满意, 但考虑到农民仍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广大的群体, 这个数据的代表性和覆盖面值得高度重视。

2.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渐成主流。对目前的收入差距, 78%的公务员和64%的农民认为“不合理但可以接受”, 而59.3%的弱势群体和49.3%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认为“不合理, 不能接受”。对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53%的公务员、47.3%的青年知识分子、42%的农民认为“二者同等重要”, 而73.1%的弱势群体认为“公平优于效率”, 也有30%的公务员、28.9%的企业员工、23.1%的青年知识分子、23%的农民, 认为“公平优于效率”。虽然“同等重要”渐成主流, 但对二者到底谁应优先的认识分歧仍然很大。

不同地区社会思想的差异

根据调研信息统计, 总体上, 江苏、新疆、广西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区, 在社会思想方面的一致性比较高, 在所调查的15个问题中, 绝大部分在排序上没有差异或差异很小, 只有两个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

第一, 关于思想行为的影响力群体, 边远地区受“知识精英”影响的权重更大, 在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为41.61%, 而新疆、广西地区则占52.37%;另一方面, 党政官员的影响, 江苏为33.97%, 边远地区为19.28%。党政官员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力偏小,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当前社会组织管理问题与对策 篇3

一、问题与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地区和部门尚未认清社会组织对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还存在“宁肯不干事,也不要出事”的观念;有的认为社会组织是群众自娱自乐的组织,主动愿意转移给社会组织购买的服务项目不多;有的将社会组织当作政府职能转移的“二传手”,指定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影响了公平竞争;有的忽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量的培育,在日常监管中,未能及时督促推动社会组织成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

(二)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在行业协会脱钩、领导兼职、党建工作、税收優惠、执法监管等领域的政策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执行政策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对承接的单位、方式等还缺乏具体规范;社区、服务对象和社会组织缺少直接参与需求项目制定的途径;社会组织退出操作性法规有待完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保障制度还需完善。

(三)资金扶持力度不足。现有发展资金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范围和深度有限,社会组织可持续的乏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时,还存在轻视草根社会组织的现象,影响了公平竞争环境和草根社会组织发展。部分地区和部门对现有扶持资金还缺乏统筹合理的利用,资金要素保障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办法举措不多,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资金瓶颈”有待下大力气突破。

(四)平台建设仍需规范。各地在社会组织孵化器建设中,普遍存在重“推广”、轻“评估”的现象,盲目宣传推广,缺乏对实体孵化器运营状况的评估,孵化器“空壳化”问题较为突出,功能作用发挥不理想。孵化基地建设运行标准还需加快进度出台,政府、孵化器和入驻社会组织之间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社会组织“行政化”倾向比较明显。

(五)监管评估还需完善。监管评估的主体力量还需加强,没有充分调动整合社会公众、捐赠方、组织内部、服务对象以及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管评估,监管评估“面窄”“量小”,效果不明显。监管评估方式单一,只注重传统做法,忽视了对监管评估的探索创新,日常监管工作量大、人少,疲于应付,致使有的问题无法进行有效及时解决,对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违规行为的查处比较困难。

(六)结构类别有待优化。从领域看,在已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中,从事教科文卫体及经济行业性的多,社会治理服务专业性组织的少;从规模看,人数和业务量小、影响力小的社会组织多,规模并富有特色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少;从活动看,扶贫济困、互帮互助等普遍化服务多,高层次、人性化、本土性的服务少。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制度体系,完善规划布局。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前瞻性。要进一步完善工作网络,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建立“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要尽快编制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总体规划,形成“短、中、长”详细规划,明确各阶段重点,确保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持续健康推进。

(二)加强监管评估,引导规范发展。要坚持以评促建,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规范、多元主体参与的监管评估体系,坚持第三方评估机制。要严格年检、年报、项目抽查审计等监管环节,要充分发挥监管评估和退出机制的倒逼作用,积极鼓励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自律措施,促进社会组织自觉规范内部管理,完善组织机构和制度章程,实现自主、自律、自强发展。

(三)抓好队伍建设,提升保障能力。要加强登记管理机关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配置,把懂专业、想干事、作风好的同志充实到队伍中去,配齐配强工作力量。要积极引导和规范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对社工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努力提高社工的薪酬待遇和福利。要建立社工能力提升动态可持续机制,开展常态化的实务培训,提升能力,更好服务群众。要改进社工选拔录用机制,给予基层政府更多自主权,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工作需求。

(四)规范平台建设,强化功能定位。要加快出台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运行标准,明确孵化器功能定位及运行评估等规范,理顺政府、孵化器和社会组织之间关系,有效解决入驻社会组织过度依赖政府资源,自身业务技能建设缺少动力等问题,增强社会组织自主性。要创新孵化器运营模式,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孵化器建设和运营评估监管,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运营评估监管新模式,不断释放各类孵化平台生机活力,持续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

(五)加大资金扶持,拓展筹资渠道。要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规则,尊重市场规律,完善购买竞争机制,实现资源供需有效对接,及时落实购买服务资金。要积极探索公益创投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金融信贷、公益组织之间联动合作机制,增强社会组织造血功能。要大力引导社会力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鼓励社会组织通过联合劝募等方式拓宽筹资渠道。

当前社会热点分析 篇4

学号: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以汽车市场为例20106580

当前汽车市场热点调查分析

【摘要】2010年产销目标肯定要突破1700万辆,大局已定,从各方面的情况看,2010年的产销高峰有可能在2011年难以延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因为今年后两个月尽管可能形成新的汽车销售高峰,但复杂的影响因素也将难以预料。如: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市场因素、能源因素、交通因素等,因此很难对2011年汽车销售市场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在此,提供一些调查结果以供判断参考。

【关键词】 产销量市场因素产销平衡

【正文】

经过去年的产量洗礼,首先关注的就应该是2011年的全国汽车产销目标了。到目前为止,公开表态2011年全国汽车产销目标预测的只有新华社一家,他对2011年全国汽车产销目标初步预测为1970万辆,可能达到2000万的目标,也许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有待研究。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和专业市场预测机构及有关专家未见明确表态。据说汽车制造商2011年产销量目标累计超过200万辆。综合目前汽车市场影响因素,及即将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有人表明观点2011年在1700万辆的基础上略有增长,很有可能仅达到维持1700万辆的目标,在1700万辆的目标的基础上明年继续增长。

对于市场因素的分析:据预测2010年、2015年、2020年、2030年中国汽车销量分别为1700万辆、3100万辆、4000万辆、7500万辆„ „参照日本汽车保有量和销售量的增长速度,对比中国2009和2010年超过45%的销量,中国汽车销量到2020年甚至有可能达到5100万辆的峰值,汽车保有量达到3.7亿辆。

公安部交管局前不久发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而清华大学最近也搞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极限是

1.5亿辆,达到此极限后,车市就会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关于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可以肯定的说中国的汽车销售消费市场,基本上一个政策性的市场,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决定了汽车市场的兴衰。2009年-2010年汽车销售市场发展最快的两年,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从目前大趋势看,国内汽车相关政策尤其是促进汽车销售的政策,很有可能在2011年作出重大调整,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减少,调控性的政策增多。

(一)、由于近两年汽车销售高速发展,各大城市普遍感觉到交通拥堵,交通压力十分巨大,已经形成社会化的问题。很可能因此在一些大城市形成强大的限制汽车购买的政策环境。

(二)、舆论认为汽车销售增长过快,与政策的鼓励有直接关系,因此政策舆论出现了调控的现象,如:限行限量问题。过去是一些研究部门或学院派人士,谈论限行限量问题,现在发展为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高层人士,在公开场合呼吁限行限量问题。

(三)、一些权威部门和专业部门呼吁,现行的汽车消费鼓励政策应该终止或收回,汽车市场不再需要刺激性政策了。如:呼吁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应率先终止。

(四)、此次车船税审议征求意见方案明确表明了政府加税进行调控的意图。尽管车船税的力度不够大,但其增税幅度由0.5倍-9倍之大是少见的。也表明了政府的调控力度,类似的税费政策今后还将会出现。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影响也是较大的。

(五)、车企年产各类车型油耗加权平均值不得超过限值标准

随着节能减排任务加大,乘用车也将执行更严厉的油耗限值标准。昨日,媒体获悉,《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三阶段标准)将于12月出台,2011年将正式实施,通过渐进目标令油耗限值比第二阶段下降20%。由于以车企实际年

产销量的平均油耗为衡量标准,各大车企纷纷加速研发低油耗车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透露,与前两个阶段的标准不同,第三阶段标准不再以单一车型为限值对象,而将单一车企业旗下所有车型纳入考核范围,即车企年产各类车型的油耗加权平均值不得超过限值标准。

(六)、关于节能减排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节能减排问题舆论十分强大,也是限制汽车过度生产和销售的关键。国内各级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压力十分巨大,目前有些地方多年未见的拉闸限电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媒体报道分析主要是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由于此问题涉及到全民,敏感性极强,不可形成风气和常态,但汽车限量限行由于只涉及到有车族,影响面要相对小得多,因此,有可能形成各地方政府以此为借口,对汽车购买和使用进行宏观调控。

(七)、目前国内正在实施的促进汽车消费的有关政策,年底即将到期,是终止,是继续,还是做新的调整,目前政府部门并未明确表态,一旦明示可定会对汽车销售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其中调控性的政策很有可能多于刺激性的政策。

汽车市场判断分析

1、今后两个月汽车销售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经济型汽车会逐渐加快增长,主要由于节能补贴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和车船税上调影响。

2、鉴于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2010年产销目标的压力,不排除降价竞争的重演,目前经销商并未借鉴金九车市涨价的教训,正在策划新一轮的涨价尝试。

3、2010年底,将进入国内特有的汽车市场政策敏感期,因此年底前将会出现一次新的购车高峰。同时也会形成2011年一季度汽车销售市场的提前释放。

4、对2011年汽车市场的产销目标和市场预测判断,将进入紧张时期,从目前情况看对2011年汽车市场的预测判断非常困难。尤其是年底前购车高峰,汽车销售消费大大提前释放,进一步增加了2011年一季度京城车市的销售难度。

5、关于汽车产能过剩的舆论,关于加快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舆论,关于大城市限行限量缓解交通拥挤的舆论将会强化,不排除京城出台相关规定,并影响汽车市场。同时对2011年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强烈关注。

6、鉴于目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趋势,国内关于成品油调整上涨已经成为现实,舆论高峰已经过去,并未形成对汽车销售的影响。其他事态远远超过了油价上涨的影响。

7、缓解交通拥堵征收城市交通拥堵费,增加用车成本,限购第二辆车等舆论包括进一步限行的措施,很有可能成为现实,同时专家呼吁公务员带头坐公交。专家建议尽快“限速”汽车产业,存多方面隐忧。未来汽车还是奢侈品等等,各种舆论在年底前都会形成新的社会热点。

当前社会信用环境现状浅析及对策 篇5

1 目前社会信用现状浅析

信用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问题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目前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状况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信用意识淡薄, 重视程度不够

公民、企业对信用观念淡薄, 不考虑失信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 不讲信用对自身利益产生的危害较小, 为了一己私利产生大量失信行为, 对失信行为不以为耻、不以为然。社会也没有对失信行为予以足够的鄙视, 因此, 造成恶性循环, 导致社会信用环境较差。

比如, 目前社会上各种造假、失信行为比比皆是。各种考试均存在舞弊行为, 各种学历、资历造假现象屡禁不止。诚然, 用人单位过度看重学历及各种资历证书, 是激发造假的一项原动力。但是, 对信用问题不够重视、对失信行为没有严厉的惩戒措施、对信用管理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 才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违背信用并未受到太多损失, 如能达到目的, 便能获得诸多利益, 驱使很多人采取不正当手段作弊造假, 仿冒身份证明和学历证明, 混入相关行业队伍, 获取不正当利益。

1.2 对失信行为缺乏有力的惩罚措施

目前社会上失信行为多、公民和企业对信用重视程度不够,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失信行为缺乏严厉的惩罚措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相对应的, 重罚之下才能守规矩, 制定有力、得当的惩戒措施, 才能够制止严重的失信行为。

比如, 目前社会上众多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着市场, 从服装鞋帽到食品药品, 各细分市场无不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 严重危害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安全。化学药剂浸泡水果蔬菜、违规使用非法原料制造食品、药品轻松进入流通环节, 为什么假货屡禁不止?利益驱使、查处力度不够、处罚力度不够是重要原因。一方面监督检查机关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行政处罚措施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处罚结果对违法犯罪行为不足以产生震慑作用。比如在利益驱使下制假、售假者几乎抱有侥幸心理, 抓不住则财源滚滚, 抓住了没收违法所得或处以罚款等, 违法成本大大低于制假、售假带来的利益, 失信成本太低给制假、售假者违法犯罪提供了冒险动力。如果处罚力度是“处以违法所得若干倍罚款”, 直至倾家荡产都不足以弥补失信行为造成的损失, 高额的失信成本, 才能对失信者产生强大的震慑力。另一方面, 不守信用受到的处罚力度不够。仍以上述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为例, 应对该种失信行为发生后再次进入相关行业、相关领域做出严格限制。如果对失信行为进行处罚后, 失信者可以再次轻松进入相关行业、相关领域制假、售假, 那么想要制止这种行为就会很难。很多国家的规章制度, 对第一次出现失信行为, 给予一定的处罚, 一旦发生第二次、第三次失信行为, 则成倍加大处罚力度, 使公民、企业轻易不敢失信。对比之下, 我国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非常弱。另外, 对于种种失信行为, 诚信记录上应该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 目前即使在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有相应记录, 信息普遍不能与其他部门共享, 这些都弱化了公民、企业自觉守信行为。

1.3 缺乏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依笔者见, 我们缺少一套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将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 (包括公民的和企业的) 统一进行管理。

虽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业相关机构以及工商部门、公安机关、法院等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管理办法, 但从目前情况看彼此并不兼容, 对于不守信行为信息不能真正共享, 不能实现诚信记录全国范围内、各行业范围内的便捷查询, 有许多体制上、制度上的障碍。

纵观其他国家的信用体系完善程度, 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譬如美国, 信用体系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至今一百多年以来, 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有两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开放信用信息, 规范信用产品的使用, 保持信用产品客观公正。美国法律对于正常取得企业资信调查征信数据, 没有任何限制;对于消费者个人信用数据的传播, 法律规定除个人隐私外都可以采集, 信用局收集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不需要经过被记录者同意, 大多数授信机构也会将消费者的不良记录主动提供给信用局, 使失信消费者的信用记录增加负面信息。这些信用信息是相当开放的, 这就为信用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然, 美国法律对信用产品的使用范围也作了严格规定。个人征信局只能向法律允许的机构 (包括银行、保险公司、雇主、房主等消费者交易的对方) 提供消费者的信用信息。消费者有权查看自己的信用档案记录, 当消费者对信用报告提出疑义时, 信用局必须调查核实, 及时删除不准确的信息, 以保证信用产品的客观公正性。

目前, 我们想要获取社会信用方面的信息没这么便捷, 公众想要了解失信企业和个人信息也很难, 这就造成了信用信息不对称, 对于失信者、失信行为信息, 公众不能及时、充分了解和掌握, 造成对失信行为变相进行了保护。

2 解决信用状况问题的对策

2.1 积极进行正面教育引导, 全面提高信用意识

在众多的教育种类中, 对信用、诚信等方面的教育较少, 信用状况差首先是意识上不去造成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现有的信用状况, 首先要提高对信用的重视程度, 加强信用理念教育, 积极进行正面宣传、引导, 逐渐培养和提高公民和企业的信用意识。

2.2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甚至法律法规, 严惩失信行为

除了意识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外, 配套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应该积极配套跟上。对失信行为必须严惩, 对失信者必须重罚, 因失信行为遭受的损失、惩罚, 必须远远大于失信行为产生的收益, 这样能够彰显出对对失信行为的极大厌恶, 体现出对信用的高度重视, 才能对拟失信者起到震慑作用。

2.3 建立完整、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优胜劣汰, 自然界如此, 制度体系也如此。就像贷款卡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一样, 完善、完整的信用管理体系必须及时登上历史舞台。现有征信系统不完善、不兼容、不系统, 银行操作贷款等业务、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操作相关业务, 可以通过征信系统查询个人及企业信用记录, 但是其他社会业务范围内, 想要了解、查询个人及企业征信情况非常难办理, 公众对信用信息不能充分了解、掌握,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备的管理制度、合理到位的惩罚措施以及强有力的执行力度, 构成一套完善的制度框架体系, 才能为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提供坚实的基础, 才能有力约束失信行为, 极大程度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摘要: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公民、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目前, 由于受利益驱使, 很多公民、企业发生大量的失信行为, 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困扰。究其原因, 一是信用意识淡薄, 二是惩戒措施不够, 三是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作者从社会现状入手, 分析失信行为产生的原因, 并根据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当前社会环境下的电影营销思考 篇6

近一两年, 借着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的电影市场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成长性, 根据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预测指数模型的分析, 如果维持当前票房收入的发展趋势, 中国电影总票房在2013年有望接近或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当前的电影市场面临着两种局面:一方面电影院线所采取的定价策略以及电影本身的选择性消费属性, 决定了国内院线电影仍然是一种小众享受, 另一方面随着电影市场更多竞争者的进入及团购等新型营销方式的出现, 国内市场已越来越趋向于大众化。

在国内市场总体票房持续增长的态势下, 单部电影获取票房的能力仍然十分有限, 根据2012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近170亿元且全年电影产量约600部推算, 2012年单部电影平均票房约为2800万, 这是一个并不太高的成绩。同时,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即总投资基本在500万以下的电影票房发展十分缓慢。

二、国内电影营销现状及问题

纵观近年国产电影成功营销案例的营销重点主要是基于档期选择、品牌树立和跨媒体传播三方面。植入广告等其它时下流行的运作方式也可视为一定整合营销意识的体现。很多国产大片在这样的营销策略下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 但究其根本, 国内电影人沿用的好莱坞营销策略、制造的各种轰动一时的营销事件都不能说明国内电影业已经有了成熟的营销理念和思维方式, 也还没有达到完美的具体执行。而在概念上, 更多的电影人只是简单地把电影营销等同于电影宣传, 缺乏全局意识和眼光。总体而言, 国内电影营销还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一)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营销得以开展的基础便是确定目标市场, 而国产大片的拍摄和宣传更多体现的是导演的个人好恶与情怀。在电影营销环节中, 艺术与商业并不对立, 导演在进行个人创作的同时还应做好市场调查, 研究消费者偏好, 在影片制作甚至剧本创作之初就应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而不是把营销过程滞后到发行阶段甚至缩略为新闻通稿和几场新闻发布会。同时, 国产电影圈跟风现象严重, 资本、人力等资源都集中在已经由市场证明成功的几种类型片和题材内, 缺少对观众精神需求的关注。

(二) 营销专业化程度低

国产电影过度追求公众注意力, 靠炒作丑闻博取眼球的案例屡见不鲜, 电影圈内这样的浮夸风气使得在看起来很热闹的营销对战背后, 实际上是对营销理念和具体营销策略的漠视。尤其是中小成本电影由于其制作成本低、名人效应差、利润空间小等原因, 为节省成本或由于资金不足常常放弃采取必要的营销手段, 以致进入了:掌握资源少→票房盈利少→缺少资本输入的恶性循环。

(三) 缺乏整合营销思想

当前我国电影市场尚未建立起立体的整体营销网络。这一方面表现为国产电影的产业链条过早终结, 基本止步于电影上映, 而上映后延伸产品的开发、海外的发行上映等都很薄弱;另一方面, 营销中缺少整合营销传播观念。整合营销传播的意义就在于将与电影产品相适应的形象、理念、诉求等高度统一地传播给受众, 树立鲜明的形象和定位, 这就要求整合演员、档期、合作商各方因素, 共同塑造与电影主题高度一致的市场形象和概念, 实现各因素之间整体氛围的和谐, 最终创造特色鲜明、符合受众价值观和消费需要的协同效应。

三、电影营销的具体策略建议

(一) 由市场决定产品

1. 电影营销始于市场调研。

企业在对任何一个新产品研发之前都要进行市场研究, 电影营销也理应如此。重视市场调研是一部电影成功的第一步。利用正确的市场研究方法, 了解目标受众的真正需求, 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和选择, 使电影产品符合消费者需求、顺应时代潮流。

2. 产品定位符合消费者价值观。

消费行为研究学者乔纳森·甘特曼 (Jonathan Gutman) 所提出的方法-目的链理论 (Means-End Chain) 对电影营销者在选题、剧本创作以及电影拍摄等电影产品定位的意义尤为重要。方法-目的链理论是关于消费者行为和个人价值观关系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该理论告诉我们:价值观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属性重要性的判断, 从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和购买, 产品或行为是消费者为实现其价值的一种方法。因而价值观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最终决定因素, 它作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对促使购买行为的发生, 起到了很大的消费导向作用。因而产品属性能否反映消费者的价值诉求是产品能否赢得消费者共鸣的关键。

随着文化及跨文化对中国社会, 特别是消费行为影响的日益深入, 中国电影更应该从符合目标受众价值观的角度出发, 从具有普世性价值观、能引起不同文化共鸣的题材中汲取故事素材, 关注世界文化中不同时期, 不同文化身份族群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这种共性的平台往往会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认同, 实现电影的广泛传播。在号称世界商业电影之王的美国电影中, 平民化普适价值观与美国电影的主流价值观相辅相成。如灾难大片《2012》中美国总统沉着坚定、果断干练, 他不仅是美国民众的领导者, 更仿佛是人类领袖, 是世界责任的担当者。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何种题材、何种表现形式, 美国电影都很注重人情味的体现, 能够拨动大部分人的感情, 这种人文情怀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诸如《阿甘正传》、《美丽心灵》等影片, 它们不仅关注商业票房, 同样注重体现人性的价值。在我国, 近两年先后上映的电影《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成功也佐证了这一观点。以上两部电影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片方抓住了受众群体对青春具有的强烈的追忆、怀念的心理需求, 从而引起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两部电影的情感都恰好平衡在普世价值观之中, 虽然两部电影主体受众不同, 但文化水准不一、年龄不一、职业不一的观众都能在电影中找到打动自己的情节。

(二) 树立新的营销理念, 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营销

1. 树立全球化营销理念。

全球市场一体化, 使国内的市场中也充满着国际化竞争, 没有国际化竞争的思想和先进的营销理念, 只能眼看着市场被竞争者瓜分。中国电影进入市场体制较晚, 营销理念落后、营销水平较低, 但可以学习和借鉴并从中提炼和升华。电影营销者应该从制定营销策略开始就摈弃偏狭的国内营销理念转向全球营销理念, 开展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 通过建立战略同盟、吸引外资等方式, 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营销经验, 树立市场和竞争观念, 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2. 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营销。

近些年,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日益对大众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也给电影营销提供了新的手段, 基于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开展营销活动是成本低、影响广泛的很好的手段。如以网络口碑营销获得巨大市场成功的电影《那些年, ,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电影筹备拍摄之前就以同名网络小说赢得了目标消费群体的关注, 在将文字转化成电影这一过程中, 原有的读者群间的口碑相传成了一种成本低廉但粉丝忠诚度较高的宣传方式。电影在粉丝群最为集中的台湾率先上映, 并以票房成绩、网络论坛评论等成果使电影产生了强烈的口碑效应, 待达到一定高潮后再依次在香港、大陆市场上映, 轻而易举获得了较大成功。

(1) 基于新媒体的电影宣传。由于传统大众媒体传播模式的电影宣传已经让消费者感到乏味, 人们开始转向依赖人际传播或来自影评网站的专业意见来选择是否观看一部电影。因而基于新媒体的电影宣传手段逐渐成为电影上映前的必杀技。当然, 这并不是说传统的电影宣传手段已成为不必要。电影营销者需要在营销策划中权衡传统与新型手段的结合方式。只是与传统方式相比, 新媒体一方面迎合了当下目标市场的媒体习惯, 另一方面对受众的选择也更加精准。其中, 利用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段。意见领袖作为电影的初级传播者对电影的口碑影响至关重要。电影发行方在选择意见领袖时应尽量选取有亲和力、表达方式较为温和的影评人, 或拥有一定关注度且在其关注度内较有说服力的网民, 或者对电影涉及题材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同时, 意见领袖也是一把双刃剑, 选择意见领袖并不是培养水军, 一味地为电影唱赞歌反而会引起受众的抵触情绪。

(2) 实现新媒体的整合营销传播。电影营销人员在运用传统电影营销手段的同时, 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功能, 借助新媒体社会化、互动性特点, 建立立体完整的营销体系。以网络、手机应用、户外媒体等手段为主, 借助微博、微信、影评网站, 研究消费者诉求、综合分析消费者的意见, 促成影片营销团队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拉近与网民的距离, 使整个营销过程灵活可控。

(三) 重视延伸产品营销

视频网站的发展、网络P2P资源共享的便捷使得电影音像制品、数字付费电视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 而且大有被取代之势。在这种媒体环境下, 中国电影企业不应再将赢利点只瞄准在电影票房上, 还应该重视电影延伸产品的多元开发, 增强电影产品的品牌价值和整体盈利能力。

延伸产品作为电影产品的伴生品, 同样需要在开发前期对市场进行研究, 明确消费者需求, 并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开展营销。而延伸产品的市场细分可以借鉴电影筹拍前期的市场调研结果, 将其筹备开发贯穿于电影产品制作发行的全过程, 并借助电影的宣传推广将电影延伸产品的营销推广一并纳入。当然, 我国观众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也有待改变, 大多数观众的电影消费习惯和消费视野中不包含延伸产品, 对于延伸产品的需求还处于未渴求阶段。如何培育电影延伸品市场, 最终使该类产品消费能像“看电影+爆米花”一样成为消费者的普遍认知, 才真正会迎来电影延伸产品的春天。

摘要:在媒体社会化及消费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 电影的营销方式业已发生重要改变, 传统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已经越来越落后于当前电影产业健康成长所需要的成熟、立体的营销思维。如何在电影的选题、生产、发行及后续营销全过程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是电影营销者重要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国内电影市场及电影市场营销现状、国内电影营销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环境角度探讨的电影营销策略。

关键词:电影营销,媒体社会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宜君, 吴竞韩.“票房过亿”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新空间[EB/OL].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700537.aspx

[2]陈昌业.2011年中国电影档期初探[N].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 (4)

[3]高越.2011中国 (北京) 电影学术年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2.34 (1)

[4]郑洁.国产影片的“破十亿”时代[N].中国文化报.2013-03-02 (1)

[5]张薇, 杨丰袆.略谈中国电影营销[J]大观周刊.2011 (51)

当前社会思潮 篇7

1 我国社会新闻报道出现问题的评析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然而在社会新闻中出现的假新闻现象令人深思。社会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媚俗猎奇迎合浅薄的倾向, 是报纸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也是受众和传媒共同创造的。尽管民众对媒体阁顾道德的报道表示强烈不满, 然而事实上刊播那些不计社会影响的媒体往往比一些严肃媒体有着更高的经济效益, 民众在谴责新闻界的同时又对这些报道表现出异常的热情,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之一的媒体的报道方针。研究者由此发现, 在精神文化领域常常有一种“格雷欣法则”在起作用, 社会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低品位低格调现象正是“格雷欣法则”在精神文化领域内的表现。所谓“格雷欣法则”, 即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

“格雷欣法则”有其更深刻的原因。一方面, 这与现代都市化社会所形成的都市大众密切相关, 即现代大众的生活方式及其文化特征决定了这一法则。所谓都市大众, 泛指在现代化过程中, 随着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发展, 随着教育的普及, 以及市场化文化的形成, 在大中城市出现的一个人数众多的庞大群体, 由于技术进步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他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由于教育的普及, 他们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和一定的趣味或鉴赏力, 但教育的限制, 又使得他们通常缺乏专门的艺术体验和鉴赏训练。再加上商品社会、消费社会的来临, 无处不在的消费享乐主义滋生出一种寻求刺激直接性的“畸趣”, 一种追求娱乐性和感官刺激直接性的倾向, 而消费文化中色情、暴力、隐私、黑幕等内容, 恰恰迎合了这种需求。

另一方面, 大众传媒的商业化更是为这种习性的形成与发展推波助澜,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代社会,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个相当程度产业化的行业, 经济商业的价值成为其主导价值规则, 资本增值和赢利的规律贯穿到其过程中, 转化为市场占有的最大化、传播范围的最大化和受众人数的最大化。而只有最大限度地视觉刺激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 并使传媒占有市场以实现“增值”, 其无限复制和无远近的传播能力, 更使得这种“畸趣”、“艳俗”的影响空前扩大。于是, 大众传媒生产着都市大众的“畸趣”, 反过来, 消费享乐主义和休闲文化又要求大众传媒的“艳俗”。

2 我国社会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 假新闻有愈演愈烈之势, 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新闻界曾连年对“十大假新闻”予以曝光, 而假新闻仍屡见不鲜, 其中绝大多数是社会新闻。前几年, 《南方周末》上刊登的《袭警察》所引发的深刻教训至今仍记忆犹新, 前段时间的“华南虎”事件引起全国一片哗然。

这些假新闻常嫁接文学手法虚构或夸大而成, 有的美其名日“社会纪实”, 不是新闻而貌似新闻, 以新闻的面目在媒体上招摇。常见的有这样几类:

一是“代号新闻”。无新闻要素, A地方、B时间、x省x市、甲公司丙经理、王先生李女士, “本文故事真实可信, 但遵被采访者之嘱, 故隐去其真实姓名”等等, 情节有鼻有眼, 而指代的人物地点, 全系子虚乌有, 如《袭警察》即是这类文章, 简直到了容不得丝毫怀疑其真实性的地步。

二是“杜撰新闻”。报道既不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采访, 也没有相关资料作参考依据, 或凭空想象, 或捕风捉影, 凭平时偶而听到的只言片语和小道消息加工成稿, 或移花接木, 抄昨天的写今天, 抄北方的寄南方, 这种文章往往与客观事实大相径庭, 涉及的内容有名人隐私、领袖生活、社会热点等, 造成影响极坏。如有一篇“影视明星大离婚”的稿件, 对国内某明星进行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描绘, 甚至加入尖锐的评述性语言, 把她贬得毫无人情、一文不值, 给这位国家级女演员造成极大的精神打击, 一时成为不明真相的人唾骂的对象, 而事实上作者根本没有深入采访, 只是不负责任地以讹传讹, 幸亏某权威机构公开避谣, 才使这位女演员“平反昭雪”。

三是“扫描新闻”。迎合时髦, 虚造热点, 哗众取宠, 危言耸听, 例子顺手拈来, 议论海阔天空, 洋洋洒洒却见不着什么内容, 往往还贯以“大透视”、“大纪实”、“大写真”、“大扫描”虚张声势。如《股市大陷井》、《性骚扰大曝光》、《赌博大风行》、《中国情人潮大流行》等, 往往使人产生一种人类未日就要来临的感觉。

四是“预透新闻”。对根本没有发生的事件, 假借什么“预透社”的名义, 进行所谓新闻模拟, 以假作真。

3 媒介应加强自律, 担负起倡导真善美, 摒弃假恶丑的社会责任

3.1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鄙薄物欲推崇德义的价值取向

这种文化指向影响到中国的新闻事业偏重政治、社会效益、鄙薄商业营利观念, 道德意识强烈而世俗营生、娱乐意识相对淡薄。因此, 中国的新闻传媒历来重视道德教化, 常以“社会道德天平”出现, 致力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 中国的新闻媒介应继承这种优良传统, 以民族精神与伦理思想为报纸的灵魂与内容, 注重社会效益, 高扬道德主义的精神, 净化媒介内容, 尽量减少黄黑新闻。

当然受众的需要和审美标准有高低之分, 传媒对受众的低级需求要加以思想疏导, 帮助受众不断提高审美品味, 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审美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 它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 受众的欣赏习惯是由其审美趣味决定的, 高雅的审美趣味与雅美、正美相应, 而粗俗的审美趣味则与俗美对应, 具有高雅审美趣味的受众, 常选择典雅、高雅而内蕴丰厚、深长、纯正之美来欣赏;而粗俗审美趣味者, 往往追求粗俗、低级、浅陋之美, 甚至专门猎奇猎艳追求感官刺激。因此, 媒介应把适应与提高受众的审美趣味结合起来, 促进传播活动的健康开展。

3.2 加强媒介管理, 包括政府管理和法律监督

政府对新闻媒介的管理一般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建立新闻检查和分级审查制度、国家财政拨款等。在我国, 对媒介实施行政管理的中宣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等机构制定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 对媒体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传媒更需要法律来规范,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新闻实行法治, 以法律来监督新闻媒介。一种是制定专门的新闻法, 如法、德、意大利等国, 另一种是不制定专门的新闻法, 但有散见于宪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条文, 如美、英、日等国。总的说来, 世界各国有关新闻的法律都体现了保护新闻自由和限制滥用媒介权力这两方面的内容。近年来, 我国的新闻立法逐渐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应尽早制定新闻法, 把媒介的一切活动纳入有法可依的轨道。

3.3 发展媒介教育和公众监督

一方面, 新闻媒介有责任允许公众接近媒体, 并应该向公众解释新闻采访与报道的方式, 同时, 公众有责任了解媒介的运作程序, 打破对媒介的神秘幻想。面对媒体的强权, 公众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自私的新闻工作者, 唯利是图的传媒机构, 或不负责任的新闻来源, 都有可能影响新闻媒介的客观与公正。对于传媒违背社会责任和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 大众应当勇于表达意见, 提出批评。中国记协制定的《建立新闻工作者接受社会监督制度》规定:凡发现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有违反新闻职业道德, 搞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的行为, 社会各界人士均可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有关单位根据规定, 对违规人员或单位作出处理。

参考文献

[1]秦喻明, 秦喻斌.谁在利用新闻媒介——也谈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J].现代传播, 1999, 15 (6) .

[2]邓庄.隐私不隐与传媒的商业追求[J].粤海风, 1999, 15 (6) .

当前社会思潮 篇8

二、节目形式在于:寓教于乐

世界是广阔的,生活是丰富的,“玩”是孩子的天性,正是在丰富的益智游戏中,孩子们可以获取知识、培养兴趣、提升品格,因此,少儿电视节目首要的功能便在于引导孩子们健康地玩,有意义地玩。但是,作为当今最强大的文化工具和文化载体,电视在带领孩子们“玩”的同时,应该追求寓教于乐的完美结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电视文化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品质。而面对祖国的栋梁之才,少儿节目则更是责无旁贷了。像央视一套《智慧树》节目就以活泼生动的形式,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于生动的游戏当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健康成长。而《童心回放》每期回顾追忆一个老电影或老艺术片,每期邀请一位嘉宾走进演播室,讲述自己和电影之间的不解之缘,以及记忆最为深刻的一部电影。在听完嘉宾精彩的讲述后,孩子们还有机会和嘉宾一起重温那些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让电影中的人文精神照亮今天生活在商品经济语境下的孩子,给他们送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加强少年儿童的人文素养,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教育等方面也进行了颇具新意的形式探索。此外,2009年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就在这一天,104集大型动画片《孔子》在央视一套动画梦工场正式播出。动画片《孔子》是全球首部以动漫形象再现孔子成长历程、展示儒家文化形成过程的长篇动漫作品,此次在央视播出的《孔子》第一季主要讲述“少年孔子”的故事,片中主要人物将相继出场:手持书卷、头盘发髻、神情淡定的“少年孔子”;一生与孔子作对、背着弓箭、气势汹汹的反派人物阳虎;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可爱笨拙的独角小兽皮休;与孔子进行心灵对话的兰花仙子……精致的画面、富有情节的戏剧冲突令该片一开播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国学热”、“孔子热”席卷全国的大背景下,《孔子》的播出势掀起了新一轮的孔子热,吸引了大量的少年儿童和学生家长关注国学、关注孔子。我六岁的外甥女不但每天九点在电视机前如约守候,还学孔子说话,我的姐姐也找出论语书教孩子诵读,如果每个少儿节目都像《孔子》一样,那没我们少儿节目工作者的使命就完成了。

三、节目内容致于:绿色创新

所谓绿色就是指我们的少儿节目是健康的,原生态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电视工作者要“童心未免”,“成人化”的不良倾向,使之成为提高少儿节目收视率的最大瓶颈。更令人忧虑的是,为了满足播出量的需求,许多少儿节目中不乏暴力、凶杀等血腥场面的镜头,一些节目内容宣扬争强好胜、好勇自私、偏激等个人英雄主义情绪,使得少儿节目的品质趋于低俗,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另外,儿童的内心世界并不狭小,“童年不仅仅只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它还联系着历史的古老、现状的年轻和未来的无限可能。”每个儿童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模仿力,我们的电视编导在表现少年儿童的这种能力时,是采用低智商的幼稚还是进行审美的处理,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那种仅仅把片中人物是儿童,或记录有少儿生活场景和镜头的节目理解为少儿节目的认识,不但是简单的,肤浅的,还是真正的幼稚。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节目也要有所创新,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少儿频道派出30多人的专题采访队,深入灾区,迅速制作了《我们在一起——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师生致敬》“六一”特别节目。这份特殊的“六一”节目礼物,淡化了地震的惨烈与灾难的无情,通过教师和孩子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勇敢、自信、坚韧、乐观的精神面貌,给灾区少年儿童和广大观众带来极大的鼓舞和振奋。6月27日晚,少儿频道又成功举办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50位候选人,只是这次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无数少年英雄的代表。他们代表了一种精神:“把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代表了一种境界:“先救女生和伤重的同学”;代表了一种责任:“我是班长,没有了同学,还要啥子班长”;代表了一种智慧:机智脱离危险,协力抢救同学……一句话,代表了一代新人最可宝贵的纯真本色。他们的先进事迹、英雄气概和可贵精神,感动了成年人,更感染了青少年。晚会分“勇敢”、“坚强”、“友爱”、“希望”四个部分,以新颖独特、庄重圣洁、具有儿童特点的颁奖仪式,充分展示英雄少年的事迹,表达全社会对英雄少年的崇高敬意,诠释了抗震救灾精神。在日常节目中,为大力弘扬灾区少年儿童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少儿频道又精心制作播出《抗震救灾英雄英雄少年》系列专栏节目,《英雄少年》成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宝贵教材。这样的节目才是少年儿童的“好船长”。

当前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篇9

现阶段中国的社会问题是在特有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出现的,表现出和其他国家很不相同的一些特征。

第一是民生需求重于政治诉求。

有调查显示,中国民众最感兴趣的问题,前六位都是民生问题,而且是基础性的民生问题,一般是社会保障、通货膨胀、医疗、公共卫生、教育问题、养老保险问题,还有一些地方对环境生态特别关注。原因很简单,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民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中国现在的主要矛盾问题,80%以上根源于民生问题。民生解决不好的话,会诱发各种各样的矛盾。

第二是劳资矛盾非第一矛盾。

调查发现,社会矛盾排在第一位的是官民,第二位是贫富,第三位是劳资,这与马克思时代很不一样。那时,劳资矛盾是第一位的。官民矛盾,一个原因是民众对于政府有一种复杂的态度:一方面,民众对于政府有些不满,另一方面,又离不开政府。民众对于政府有着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惯性依赖,有事不找法院,什么事都找政府。另一个原因是政府定位的错位、缺位、越位。现代政府的定位应该是公共服务型政府,而我国在毛泽东时代是全能型政府,改革开放后实际上定位为经济型政府。现在,无论是胡锦涛总书记还是温家宝总理,都强调公共服务型政府,但我们政府这个公共服务型组织角色扮演的还不是很好,甚至缺位,民众的需求得不到一定的满足。另外,有些官员在具体工作时,直接侵害了民众的利益。本来民众对政府就有很多要求,对政府很依赖,现在既满足不了他的一些要求,还损害他的利益,官民之间肯定会产生矛盾。而且有些地方的政府理念没有转过来,甚至有的时候跟民众对立起来,直接引发了官民之间的纠纷、矛盾和冲突。

第三是个案问题容易演变成群体化的矛盾。

在实际中,50%的群体事件原本是很简单的个案问题,但由于处理不好,最终演变成了一种地区化的、规模化的、群体化的社会矛盾冲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2005年6月,安徽池州的一起普通交通事件,就是因为传言政府袒护“老板”,进而引发了一起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有调查证明,中国的群体事件有个特点,卷入群体事件的绝大多数人往往与诱发群体事件的导火索无关。这说明,现在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改善,主要群体有弱势化的趋向,人们心里不满,需要发泄,找到机会就借机宣泄、借题发挥。所以,有学者把这种现象叫做无直接利益冲突。

第四是利益诉求方式(抗争方式)总体上相对温和。

和别的国家比,在中国现阶段,民众抗争方式总体而言以温和的方式为主,激烈的利益诉求方式只是少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上访、静坐、集体“散步”等方式。马克思时代工人运动是捣毁机器、捣毁工厂,更进一步的是拿起枪支走上街头,推翻现有政府,成立了巴黎公社,与政府有激烈的冲突。而现在我们国家不是,这跟民众的理性行为方式的选择有关。

中国民众总体上是比较理性的,普遍会考虑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性价比。一方面要扩大影响,引起上级的重视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避开违法的嫌疑,以不被界定为违法行为为出发点,减小自身的风险,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于是,种种温和的方式就成为他们的首选。从历史上看,引发激烈暴力行为有几种可能性。一个是极端的生存危机出现,容易引发暴力事件。而这种情况在大部分国家出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除此以外,还有三种容易诱发激烈冲突的因素,而这三种因素在世界各地仍然存在,在中国或是一去不返,或是压根没有历史基础和民众基础。哪三种因素呢?

第一种容易引发激烈冲突的因素是极端意识形态。当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陷入到极端意识形态中,那就意味着势不两立,不同的群体就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我们国家曾经经过这个时期,即“文革”时期,一个民族陷入了疯狂。

第二种因素是极端的种族主义。中国在这个因素上既没有意识基础也没有现实基础。史上最典型的极端种族主义代表是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宽容、包容的民族。在汉族成长的过程中,汉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混血民族,是上百个民族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也是空前的,他不排斥任何一个民族。当希特勒打击犹太人时,犹太人往各个国家跑,别的国家都拒签,可是一个中国领事就发了几万张签证,一大批犹太人跑到中国来,到上海去了。所以,犹太人对中国非常感恩。

第三个因素是极端的宗教意识。极端的宗教意识把异教徒甚至是本宗教中不同的派别视为敌人。中国从历史上来看,极端宗教意识是没有基础的;从现实来看,也没有民众基础。所以,在中国没有极端宗教意识膨胀的可能性

第五是解决问题处两难境地。

中国复杂的社会矛盾此起彼伏,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如,房价太高了,但打得太低也不行,打得太低会让大批中等收入人群的财富严重缩水,而我们很重要的目标是要造就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再比如说劳动权利的维护。如果把劳工标准提得很高,那么企业成本就会提高,而我们国家现在大多数制造业利润都不高,出口产品是微利,人力成本增加,加上人民币又在升值,那产品怎么能卖得动。尤其企业一旦倒闭,对民众影响就更不好了,大批的人会失业,连工资都挣不到,这就是两难。

第六是社会矛盾生长空间较大。

从社会矛盾演化的角度看,现在只能说社会矛盾刚开始不久,生长空间较大。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新的一轮城市化“大跃进”所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问题。各个地方正在或准备开展新一轮的城市化“大跃进”,我们中国有一百八十多个地级市提出建立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这是很吓人的,美国也没有这么多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个“大跃进”一旦开始,大量的征地拆迁,新的矛盾就会形成了,围绕着强行征地拆迁就会形成新一轮的社会矛盾。

二是以往历史遗留问题的“倒找”。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没有相应配套法律,就“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做法往往没有法律依据,现在,人们法律意识增强了,倒过来一看不对,这也引起了很多社会矛盾问题。

三是劳资矛盾和纠纷将会大幅度上升。劳资矛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城市化在推进,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劳资关系覆盖面越来越大,几乎覆盖所有的领域。而且劳资关系的特点是集中程度高,组织纪律性强,在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别的地方可能联合性地作出反应。另外,现在民众维权意识、平等意识开始增强,但现有《劳动法》又有偏差。不出意外的话,劳资矛盾未来几年将会超过官民矛盾,跃居第一。中国未来是否能够和谐、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资矛盾如何解决。无论是从一个层面还是从主体的角度来讲,劳资矛盾都将占据着压倒性的位置。有两个数据能证明这个问题:从1997年到2006年这10年间,中国 GDP 每年增长幅度在10%左右,而劳资纠纷案件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而2008年这一年劳资争议案件比前一年上升了98%。对这个问题必须有前瞻性考虑,一些政策调整和安排应尽早着手

当前社会思潮 篇10

一、落实责任制, 做到“谁主管, 谁负责”

“谁主管, 谁负责”是党中央提出并一再强调的综合治理的重要原则。就是以各级党政领导为“龙头”, 层层签订安全稳定责任书, 以公安、保卫队伍为骨干, 以各部门、各单位密切协作、相互配合为依托, 以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为基础, 全社会整体动员, 齐抓共管, 搞好社会治安的运作机制。每个单位的党政领导必须增强“为官一任, 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感, 充分发挥本部门、本系统的职能作用, 真正抓好本系统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 承担起预防、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整体责任。同时, “管好自己的人, 看好自己的门, 办好自己的事”, 切实加强内部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组织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 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 在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善等方面狠下工夫, 加强同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 为高校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作出贡献。

二、加强信息工作, 做好治理决策

信息工作是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程的结构、运动状态、实际效应的表征, 在学校治安综合治理中是一个急需加强的问题。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的决策, 一方面要根据国家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要求, 另一方面要根据学校治安状况的客观实际。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判断, 而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全面的、大量的、系统的真实信息。加强治安信息, 首先是各级领导和干部要牢固树立信息观念, 积极主动开辟信息渠道, 获取信息资源。其次, 强化信息反馈系统, 提高处置水平和预测能力, 是增强动态治安防范, 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维护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多年工作实践证明, 只有对信息及时掌握, 特别是深层次的信息掌握, 做到及时防范和处置, 才能取得工作上的主动权。因此, 要重视信息工作, 把加强信息工作作为维护政治稳定、治安安定的前提条件。

三、调解民间纠纷, 促进安定团结

调解民间纠纷是指:一定组织机构对人们之间的矛盾或磨擦, 进行调节、控制、排解的活动。它可以解决矛盾, 调处纠纷, 支持正确行为, 管束错误言行, 协调关系, 促进人们的和睦亲善, 维护社会主义团结、友爱、平等合作的关系, 从而稳定治安, 保障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调解工作, 实质上是全校师生员工人人参与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具有广泛、灵活、及时、方便、适用等特点。因此, 应当引起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 除了学校、保卫部门对于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当事人依法进行的调解处理外, 还有其他纠纷,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隔阂需要进行调解。要处理好这些纠纷、矛盾, 学校要建立调解委员会, 各部门要成立调解小组, 使之网络化, 发挥调解组织的作用和功能, 有效地调整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 推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发展, 促进学校的安定团结。

四、开展普法教育, 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

普及法律常识, 开展法制教育, 是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开展普法教育, 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 调节人们的行为。法制教育既能治标, 更能治本。因此, 各类高校应当认真开展法制教育, 把普及法律知识作为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性措施抓好, 抓到实处, 真正使人人都能懂得法律, 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违法、犯法, 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

开展普法教育, 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可根据不同对象, 采用多种形式: (1) 把法律常识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严格要求, 认真考核。 (2) 教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 要带头学法, 提高依法办事的意识, 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 (3) 法制宣传教育要及时抓好敢于同犯罪分子做斗争的见义勇为典型事迹。要大力表彰, 弘扬正气, 在校园内树立自我保护、自我防范、勇于斗争的典型。 (4) 结合实际案例,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各种宣传媒介、开展形象化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学校党政领导和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宣传、教务部门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五、建立健全群防群治体系, 确保长治久安

防治违法犯罪, 强化治安综合治理, 并不是公安、保卫部门所能包办的事, 需强调广大师生和家属的共同参与。群防群治, 是我国社会治安的独创和优势, 其核心是以广大的师生为主体, 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 维护学校安全, 是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群众路线。

群防群治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情报信息, 防护区域或单位安全, 调解纠纷, 解决内部矛盾, 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开展法制宣传, 进行社会帮教, 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维护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群防群治, 主要是加强社会控制, 全方位的防范。最基本的形式有: (1) 区域防范。如宿舍区、办公区、教学区等区域的守楼护院工作, 都要建立健全治安责任制, 谁主管, 谁负责。 (2) 巡逻防范。校卫队巡逻队应实行点、面、线相结合。 (3) 重点部位的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 还应配置必要的高科技报警设施。 (4) 健全治安承包责任制。从领导到各级部门, 逐级承包, 定期检查, 严格考核、评比, 奖罚分明, 实行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 (5) 表彰先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竞赛活动, 评选和表彰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治安积极分子。

高校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涉及高校改革、稳定、发展的系统工作, 是群众性、广泛性极强的工作, 只有全校上下齐抓共管,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遵循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规律, 加强校园治安综治工作, 高校才会安全、稳定, 才会给全校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科研、生活环境, 人人争当高校卫士, 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

当前社会思潮 篇11

一、 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

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近几年,粮食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 但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乘机上涨得更快,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收益,部分被以种子、化肥、农药为主的农资价格上涨所抵销,农民种粮效益仍然偏低,如果算上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农民种粮收益就更少。种地对于多数农民而言,仍是最后的一道生存屏障。从总体上看,农业的生产周期长, “靠天吃饭”特征明显,其收益明显滞后于二三产业。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很难实现规模效益。近几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退耕还林,生猪养殖、奶牛养殖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农民也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但是农民对种什么可以赚钱,仍然还是不清楚,他们仍然很茫然。由于农村人多地少,土地经营权分散,农业结构调整很难实现规模效益。加之政府以前在调整结构时,往往管种不管销,往往是农民赔上土地和劳务,最后一无所获。发展养殖业,资金缺乏,技术问题和信息不足严重制约着他们做大做强的愿望。三是农民增收体制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差。交通、邮电等发展不是很快,造成农村信息不畅,对外部的信息很难得到,对自己的有关信息也很难让外部知道,农民增收受制约大。其次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民信贷存在不少困难,“门槛”高,对经济条件差,越是需要金融机构支持的农民往往越难得到贷款。养殖农民多数反映需要资金,但向金融部门贷款,手续繁多,利息率高,没有人愿意为其担保,一般农民不敢奢望。

(二)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不力。

一是村干部整体素质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文化程度不高,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奇缺,一些村干部知识面窄、政策水平不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缺乏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在带领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另外,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二是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有的村支部陷于社会、民间的事务性管理之中,“等、靠、要、拖、”思想较为严重,而在如何把握发展机遇,组织引导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等方面则思考不多、探索精神不足;一些基础较好的村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无所作为,找不到创业的新路子,死守“摊子”,集体资产的保值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一些村集体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作用难以发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一些村“两手抓、两手硬”的意识不强,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存在重发展经济、轻文明建设的倾向,造成群众文化生活单调乏味,而宗族势力和封建迷信活动有所回潮,婚喜庆大操办等陋习愈演愈烈。

(三)农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一是农民外出务工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化结构,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经验,工作难找,工资低,长期得不到与城市劳动者的同等待遇。他们讨要工资困难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他们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劳动保护条件差,工作环境差,身体受到危害时,难以得到补偿。 二是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必然导致相当数量农村土地被征用。一部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后,使他们变为纯粹的“失地农民”。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体系,农民权益得不到有力保护。三是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还不是很快,虽然农村合作、 医疗问题与农村养老保障得到一定的解决,但是农民因病致贫的家庭还是占很大比例,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还不是很健全,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二、 实现农村和谐稳定的对策

(一)增加农民收入途径,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是深化农业内部结构,带动农民增收。在全国稳粮增收的政策指导下,关键是要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基础地位,同时,深化农业内部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商品率,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 二是抓好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规模养殖,健全这些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力,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双赢”。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帮助农民增收。三是加快农产品“深精”加工,帮助农民增收。农民人口多土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单纯从农业生产环节来解决农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极为有限,必须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以粮食、蔬菜加工企业和肉食品加企业为龙头,把食品“深精”加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档次和附加值。四是拓展增收空间,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产业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源,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化,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通过对农民工的培训,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改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进城务工的竞争能力和就业率,为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打好基础。其次是加强协调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地转移。在新的形势下应大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健全农村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有组织地开展农村劳务输出。五是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抗拒自然灾害弱、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我们必须从政策上、资金上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的发展能力,提高其竞争力。严格落实国家的税费改革和种粮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田水利、农村交通、水、电、 气、通讯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镇村容貌整治力度,推进农村亮化、绿化、美化的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环境卫生条件,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当前,村级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只有依靠改革,才能找到出路。改革农村选人用人机制。“村子富不富,关键是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是班长”,在选拔农村党支部成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时,要广泛采用“两推一选”,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的公认程度,增强党支部在广大群众中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要打破区域和行业等界限,放开视野,面向社会,在乡镇工作人员、在职村干部、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以及村民中进行公开招录,优胜劣汰,统一调配,签定任职合同和任期目标,采取“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办法,严格按“德、能、勤、绩”定期考核、实现“进、退、留、转”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真正把那些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热心为群众服务,具备带领群众面向市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能力的人大胆选进领导班子。

(三)着眼城乡统筹发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当前社会思潮 篇12

关键词:幼儿教育 社会教育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J3 文献标识码:A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往往对幼儿社会教育感到茫然:幼儿有社会性吗?社会性怎么教呢?而在幼儿园,社会教育常常也是很多幼儿教师最困惑最头痛的领域:教了很久没有效果,5+2=0(五天幼儿园教育有了一些效果,但幼儿在家呆两天周末,最后什么效果也没有了)……结合我国目前新颁布实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文就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问题从家长与幼儿教师两个方面进行梳理,进而思考两者在幼儿社会教育中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说明《指南》制定的意义和价值。

一、当前幼儿社会教育的现实困境

理想的幼儿社会教育应以幼儿为主体,在幼儿社会生活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实施教育影响,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和幼儿园两个方面,涉及到家长和幼儿教师两种角色。但在现实中,这两种影响因素时常在观念和实施上产生分歧,导致对幼儿的社会教育产生相互抵消甚至反思效果,两者的矛盾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很多社会观念与社会行为是通过家长而习得的。但在现实情境中,家长往往会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比较严重,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知识本位的社会环境中,“不输”就意味着要“学知识”,于是家长千方百计地让幼儿“多学、学多”,忽视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价值,导致在家庭这一场域中忽视了幼儿社会教育。

第二,在重视幼儿知识获得的基础上,很多家长将幼儿的成长简单定义为“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于是“知识传授”成为“好幼儿园”的唯一衡量标准。由于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长缴纳的学费,因此,家长的诉求在某种程度上会严重影响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影响幼儿教师的教育实施,从而使社会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被一再压缩,处于边缘地位。

第三,家长往往从现实角度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在遵守社会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很多家长更关注“自己的孩子不要受欺负”,于是家长更注重培养幼儿的利己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而忽视合作和利他意识的培养。而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体现出社会公共利益,不仅实现着幼儿个体的社会化,更通过个体社会化促进整个社会的融合进步,进而从利他和利群的角度出发创设教育情景,对幼儿实施社会教育。但由于家长的不配合、社会教育的目标不明确、社会教育的手段难以让幼儿内化观念转变成为行为,从而使幼儿社会教育成为幼儿教师眼中“难啃的骨头”。

二、对当前幼儿社会教育困境的深入分析

幼儿社会教育的现实困境让我们看到,家长和幼儿教师之间没有就幼儿社会性发展问题达到共识是影响幼儿社会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因此,深入分析其成因并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是促进幼儿社会教育走出困境的必要前提与首要任务。

笔者在相关的文献梳理和现实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造成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及实施效果上存在相互消解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将幼儿社会教育简单化、表面化

幼儿社会性发展既包括外显的行为模式,也包括内隐的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不仅受制于个体的心理特点,而且取决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背景。而当下的幼儿社会教育模式是直指其“身”而非直指其“心”,家长和幼儿教师们的核心价值观念无法达成一致,致使两者对幼儿的教育作用相互消解。他们因循口头灌输和刻板行为训练的陈规,常常以预设的认知教育程序控制幼儿的大部分教育生活,无形中使幼儿处于被动的地位。幼儿是社会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思考才能丰富和发展其经验与个性,做到对社会性发展的理解与内化。

(二)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可操作性差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目标的要求、起点偏高。我们对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确定缺乏相应的客观定量评测,倾向于主观臆测,并且在某些方面“成人化”倾向颇重,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与发展水平。以社会知识的传输和社会行为的习得为例,很多家长和幼儿教师对幼儿要求过高,恨不得以一次教育活动就达到目标,其实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主动体验过程。二是教育目标不能与时俱进,滞后于社会发展甚至与社会发展相脱离,其教育价值不断减弱。三是教育目标忽视差异性,忽视了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幼儿个体的特殊发展需求。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与内容可操作性的欠缺造成家长和幼儿教师弱化了社会教育的价值。并在目标、内容及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上无所适从。

(三)忽视幼儿社会教育的整体性与开放性

幼儿社会教育的整体性与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发展的整体性与开放性,这在第一点中已经提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内在与外在相结合的,家长和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将它们简单地割裂。二是场域与教育单元的整体性与开放性。幼儿处于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如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场域并非封闭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整体。家长和教师容易忽视这一点,在具体的社会教育中各自为战,把开放的教育单元封闭并区分开来,使各种教育资源不能协调地发挥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如果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了行之有效的关于幼儿社会教育的行动指南,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幼儿社会教育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一定成效。《指南》正是这样一部行动指南,它的颁布出台有望引发家长与幼儿教师对幼儿社会教育的重新思考,使他们在一定层面上达到共识,从而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上一篇:压力场分析下一篇:汽车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