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大学生(精选12篇)

当前大学生 篇1

一、前两年就业状况

1.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主要有以下表现: (1) 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 达到413万人, 比上年增加75万人。毕业生数量连年创出新高, 而且总量大、增幅高。 (2) 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据国家发改委资料, 2006年全国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但与前一年相比,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1100万个, 而劳动力供给则是1400万人。 (3) 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用人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集中、研究生集中, 一些地方院校特别是地处偏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二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 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 一些低端岗位被多方占领;三是研究生就业率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把握好节奏、调整好结构已是当务之急;四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 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2.2007年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 比2006年增加82万, 同比增幅达19.9%。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 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 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 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至今仍有一百多万没有就业。首先, 从国际形势看, 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就业。我国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 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已从发达国家扩大到发展中国家, 产品从纺织品扩大到电子、五金和机电产品。其次, 人民币升值也对国经济增长将产生重要影响, 由此波及许多出口行业的经济不能高速发展, 进而影响这些行业需求大户减少了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再次, 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地区分布看, 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 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 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从学历层次看, 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 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 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2008年的就业形势分析及建议

1.2008年就业难的表现

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 2008年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因此, 今年就业难将会有以下表现:第一, 供需差别进一步加大。第二, 用人单位选材要求高, 造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由于大学生多的原因, 好多企业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尽管企业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 但是, 一些企业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第三, 专业相同的人多,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 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 纷纷上马热门专业, 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2008年也比较明显。第四, 整体大学生薪酬逐年降低使学生不愿就业。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 市场只给1700元/月。第五, 缺乏工作经验。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 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 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 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 大学里有的是教授, 缺的是“教练”。

2.就业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2008年就业依然不容乐观, 对此状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越来越证明, 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从事一种职业。因此, 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高校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 完全可以先就业, 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 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 最好还是先落实个单位, 然后再根据情况伺机而动。当然, 一个重要的前提是, 必须处理好与已签单位的关系, 并能够承受违约引发的责任。

第二, 正确分析自我, 抓住时机, 当机立断。当前, 很多毕业生还在左顾右盼、犹豫不定, 有的学生手中有几个选择但迟迟不签约, 总希望奇迹在明天出现。岂不知, 用人高峰稍纵即逝, 在毕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 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 更不可能苦苦等待你迟来的回复。所以, 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当然, 实在不理想的也不要强人所难。

第三, 学会全面撒网、重点捕鱼。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 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要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 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地缘、血缘、学缘”关系, 发动老乡、亲友、同学 (校友) 找信息;网上信息也是重要渠道之一。在有目标的情况下, 要重点“捕鱼”, 在没有目标的条件下, 可以有选择地全面“撒网”, 甚至“有枣没枣打一竿”。但是必须准备好自我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素质。

第四, 放下骄子的姿态, 从基层工作做起。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 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 这种转变促使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就业阵痛的压力。于是, 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 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因此, 高校毕业生不仅要能承受“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更要能够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痛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 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 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2006年6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从制度层面上固化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途径, 标志着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事关青年健康成长、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程, 毕业生应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勇于到基层锻炼成长, 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当前大学生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权利意识,受教育权利

法治是建设有秩序、公正、廉明的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以人为本”的个人权利保障精神是法治的核心内容,而权利的真正实现又基于公民正确的权利意识的建立。大学生作为将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权利意识的正确形成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为了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状况,我们在全国选择了二十五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在受调查的对象中,本科生和专科生、各地区、各专业和各年级都占有适当的比例。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发出问卷1800份,回收1503份,回收率为83.5%;有效问卷1503份,有效率100%。

大学生的权利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受教育权利等诸多方面,为了使调查的内容更加集中和具体,我们仅选择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受教育权利方面作为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般来说,权利意识主要包括四个层次:权利认知、权利主张、权利要求和权利平等意识。

1. 当前大学生的权利认知。

权利认知即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及其所体现的利益和自由的了解和认识。权利认知是权利意识的起点。“你清楚你所享有的合法权利吗?”结果如表一:

表示“非常清楚”的只占了3.2%,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并不十分清楚,带有模糊性。为进一步了解学生们对一些具体权利的认知度,我们询问学生:“设立奖学金制度、贷学金制度和助学金制度是不是高校应尽的义务?”选择“不是”或“不清楚”的共有636人,占总人数的43%。而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设立奖学金制度、贷学金制度和助学金制度是高校的法定义务。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目前有相当大部分的大学生未能清楚自己的合法权利,大学生的权利认知状况并不乐观。学生由于不清楚自己具有哪些权利,就无法判定自己的权利是否被侵犯或自己是否侵害了他人的权益,更难以恰当地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 当前大学生的权利主张。

权利主张即权利主体对其应享有利益的主动确认和维护,是权利意识的第二个层次,也是权利意识的根本意义所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权利的实现。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当前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烈的争取权利和维护权利的愿望。

对于“不少高校不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你认为如何?”近70%的学生表示“反对,我们有权利参与”。当问及“当你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你会怎样做?”表示要向上级部门反映或告学校,极力维护自己权利的占了总人数的43%;对“如果你发现学校通过非正当的方法处分学生时,你会怎么做?”有660人(占45%)说要“积极干预,制造舆论压力”,这是令人感到欣喜的,说明随着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他们的维权欲望正在与日俱增。“你如何评价当前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认为“一般”或“还是不够强”共有1271人(占82.9%),这说明大学生们对其群体权利意识有更高的要求,也隐示出大学生们对提高自身群体的权利意识的愿望。

对“学校和老师犹如我们的母亲,教育我们成长,我们应该尊敬和服从她,哪怕她有一些不足,甚至在某方面没有很好地保障我们的权利”的说法,回答结果如下:

“在各种媒体上得知某大学生不惜用法律手段状告自己的母校,你的看法如何?”

由表二和表三可以看出,在“为维护自身权益而该不该‘背叛’母校”的问题上,有六成之多的学生认为“应该”,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冲出了传统理念的束缚,追求与时俱进、符合法治精神的权利新观念。

不过我们也看到,当前大学生的权利主张意识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欲望或热情与行为明显不一。“你认为认真阅读《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与我们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必要吗?”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你是否曾经认真读过《教育法》或《高等教育法》?”情况如下:

虽然大部分的学生(70.5%)认为认真阅读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必要的,但让人困惑的是,只有极少数(4.6%)的学生付诸行动,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实际上,在发现自身的权利受到严重侵害时只有很小部分的学生会采取维权行动,而更多的学生会顾及其他的利害关系而选择放弃。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对学校保障学生的权利状况感到“一般”和“不太满意”(一共占了77.5%);而对学校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侵犯学生权利的做法,进行投诉或提出要求并不多见。访谈中得知,大学生们更多的是在网络上面的BBS发表他们的不满,而很少付诸实际行动。可见大学生的维权欲望与现实中的维权行为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差距。

3.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是权利意识的最高层次。指权利主体根据社会发展向国家或政府提出创设新权利的要求的意识。“当前教育制度及法规仍不完善,当学校侵犯了你的权利,但法律未对此做出规定,你会怎样做呢?”有784人表示要通过媒介诉诸于社会,居第一位;有278人表示会毅然上诉法院,居第二位;有165人选择了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剩余231人选择其他选项。从这问题的回答结果来看,似乎大学生对权利的追求不仅停留在极力捍卫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而且懂得借助社会媒介的力量制造舆论的压力来要求法律的完善,维护自身利益。然而,结合上述的大学生的较差的权利认知情况和知行不一的权利主张情况,我们对此回答结果并不感到欣喜。

一般来讲,强烈的权利要求意识的形成至少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权利主体对已有的权利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对应该有的新权利有比较明白的认识;二是权利主体具备较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付诸行动的精神。上面的调查结果已显示,大学生对自身已有的权利并不非常清楚,在主张权利时明显知行不一,同时下面的一些调查结果也说明,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尚有待提高。“如果你发现学校通过非正当的方式处分其他学生,你会怎样?”有34.6%的学生选了“视该名学生与自己的关系而定”,还有18.0%的选了“与我无关,随它去吧”。另据一份相关调查显示,有43.97%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的责任感不强,有61.21%的老师“非常”或“比较同意”“现在的大学生只关心个人利益,不太关心社会事务”的说法。由此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的权利要求意识实际上尚是非常薄弱的,在主张自我权利时具有较大程度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 大学生的权利平等意识。

权利平等意识是在认识到自己权利的基础上,承认权利价值的等同关系,尊重其他权利主体的权利的意识。

“学校为了防止非典而禁止学生回家,也不让学生到校外的其他地方去,你的看法是?”回答的结果如下所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八成多的学生对非常时期学校的非常政策表示理解和支持。“你是否同意‘我们行使权利的同时,也一定履行义务?’”调查结果如下:

根据这两问题的回答结果,结合问卷中所显示的受调查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态度,可以看出,当前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权利平等意识,也符合我国一直以来的法律文化传统。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的大学生虽然具有较为强烈的维护自身权利的愿望和良好的权利平等意识,但总的来说,其权利意识仍较为薄弱,有待提高。

二、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大学生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并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权利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以一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不仅要从课堂上学习法律知识,而且要积极主动地从生活中学习,并用于维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利,最终做到“知法、信法、爱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完美统一。同时,大学生应该进一步提高对权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应该认识到“权利人义无反顾地主张自己的权利是人之为人的首要条件,因为这不仅是对自己应尽的义务,而且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1]

2.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学校要进一步明确法制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切实解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问题,[2]努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比如更高质量地开设《法律基础》等法制教育课程。应更新旧的教学观念与单一的教学方式,“把法律意识的强化和宪法及权利义务的教育作为贯穿全部内容的重点”,[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做到“教”、“学”互动,从而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应成为其重要的补充,比如举办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模拟法庭、旁听审判活动等,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从而增强其权利意识。

3. 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化,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意识。高校一方面有权依法制定管理的规章制度,有权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有义务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高校所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维护和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及时有效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利的事件,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从校园环境来看,一是要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这是严格依法办事的重要前提。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二是要尽快完善与教学相适应的资源配置。近几年来,不少高校不断扩招,但其师资、教室实验室、后勤保障跟不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意见较大。三是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比如维权咨询中心,使学生能更直接、方便地获取相关法律知识和维护合法权益。

4. 传统的法文化需要现代转型,尤其是传统的道德标准与法制观念亟待革新与转型。

首先,要摈弃“以义务为导向的传统文化观”,正确地对待权利,树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实际上也是捍卫国家法律的尊严,捍卫法治”的观念。其次,要确立程序正义的观念,充分“展示和保护社会的正义”。[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确立现代道德标准,形成现代法治观念,转变“对簿公堂是鄙下的,为君子所不齿”的传统道德标准,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增强全民的权利意识。

参考文献

[1]杨春福.权利法哲学研究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劳凯声,郑新蓉等著.规矩方园——教育管理与法律.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3]黄崴主编.教育法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孙晓媛.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现状评析.广西社会科学,2003,(2).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诚信是是做人之本,立国之基。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关注。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写入纲要,用以引领公民的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以“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2006年胡锦涛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强调了“以诚实守信为荣”的观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诚信”概括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涵中。在高等教育阶段,诚实守信也是大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之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诚信观遭到挑战。在高校,总体来说,多数大学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其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一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凸显,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诚信缺失

学习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玩忽职守,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为了拿到学分获取毕业证,不惜弄虚作假。

1.考试作弊

日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屡禁不止。表现为:一是作弊队伍不断壮大。考试作弊不再是差生的“专利”,许多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为奖学金和评优也加入作弊的行列;二是作弊手段不断更新。由交头接耳、打小抄之类的传统手段,发展到替考、手机发短信等,甚至发展到使用作弊专用笔等更先进更隐蔽的现代化作弊手段;三是作弊心理变化。以往学生考试作弊还有羞耻感,而今学生对作弊现象熟视无睹,坦然接受;四是部分学生品质恶劣。作弊学生中,有的经过批评、教育和纪律处理后认识深刻,有悔改表现,而有的作弊者道德品质恶劣,屡教不改,态度专横,影响极坏,败坏了我们的考风考纪,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给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障碍。

2.作业、论文抄袭剽窃

日常完成作业和各种论文的写作,是大学生的任务之一,要求学生必须认认真真。但是,不论我们教育教学管理要求多么严格,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马马虎虎,三心二意,平时对待作业和论文存在抄袭行为。大学生认为,完成作业和论文,借鉴和抄袭他人成果属于正常现象,作为难度更大的毕业论文,全篇抄袭也没问题。做作业、写论文借鉴他人以往研究成果是正常的,但如果不加入自己独立思考或总结得出的东西,一概照抄照搬,就没有任何学术价值,严重者属于剽窃行为,是学术道德缺失的表现,甚至应该追求相应责任。

二.生活诚信缺失

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可见到。

1.骗取特困生补助

有的大学生为骗取国家和学校的贫困生资格和相应补助,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弄虚作假,开具各种虚假证明,以非正常竞争手段占用特困生名额,败坏了“特困生”声誉和形象,给高校特困生认定工作增加了难度。

2.虚假交往

日常交往中,有的学生不信守承诺,恶意制造不和谐因素,如欠同学、老师和朋友的钱款物不归还;有的大学生做人失真,经常口是心非,表面奉承,背后诋毁,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目中无人,严重影响同学正常交往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3.骗取党票

加入党组织,对大学生来说光荣而神圣。有的大学生为获得党票,制造虚假信息,骗取领导、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另外,也有的同学在拿到党票后,原形毕露,不思进取,党的宗旨抛之脑后,为所欲为,尤其在领导、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为双面人格,使一部分同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大打折扣。

4.欺骗感情

大学生谈恋爱是普遍现象。但大学生谈恋爱中诚信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以强烈的好奇心、追求时尚感、打发时间和从众心理等不正确的心态对待恋爱,欺骗、玩弄对方感情,品质极其败坏。

5.网络交往缺失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也占用了网络的一席之地。大学生借助网络传递信息,开阔视野,获取知识。但是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借助虚拟空间,违背诚信。表现为利用网络聊天,窥探他人隐私,骗取他人感情,敲诈财物,甚至索人性命,有的传播虚假信息,恶意制造病毒等。网络欺骗行为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严重问题。

三.经济诚信缺失

经济生活是大学生个人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一领域也存在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1.拖欠学费

拖欠学费在高校比较普遍。对家庭确实因经济负担重而没能力及时上缴的学生,学校会予以关照,可以适当延期。但是有的学生,所欠学费是被学生恶意挪用,用于购买名牌衣服、化妆品、高档手机,甚至于沉迷网络游戏。这部分学生编造各种理由,恶意拖欠学费,欺骗了家长,给家庭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给学校管理造成混乱。

2.拖欠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一些因为经济原因上不起学的学生而施行的一项无息贷款措施。国家希望贷款学生能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学成毕业有了劳动能力后向银行分期偿还。国家调查显示,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拖欠欠贷行为,不低于社会普通人拖欠贷款的比例,这其中包括了有能力还贷而故意不还贷的恶意拖欠贷款的大学生。这部分学生将贷款挪用,为了钱,丧失信用、人格扫地也在所不惜。学校和社会必须尽快建立诚信评价体系,让全社会都诚信起来,这才是根本。

3.求职履历造假

当今大学生,为在就业选择上获得优势而蓄意造假,极力用美妙添彩的词汇包装自己,夸大其实,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造假。另外,虚假制作优秀学生干部证书和三好学生证书等多种有利用价值的证件,欺骗用人单位,败坏了自身人格,影响高校的声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

当前大学生焦虑情绪初探 篇4

当前大学生焦虑情绪初探

焦虑情绪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典型案例阐述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考试焦虑、人际关系焦虑、择业焦虑等负面情绪,分析了焦虑情绪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了控制焦虑情绪的相关措施.

作 者:吴玉红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综合管理科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6(4)分类号:B842关键词:大学生 焦虑情绪 焦虑症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解决对策分析 篇5

一、国家教育方面

1、优化高校专业结构设置

一方面, 当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 有较大盲目性, 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另一方面, 很多高校发现某些行业热门需要人才后, 盲目跟风向其他高校比较上相应的新专业。殊不知这部分高校本身并不具备相应的师资、实验等条件。即使具备以上条件力量也很薄弱, 致使培养的学生质量明显下降, 在就业中直接体现出的结果就是——毕业生难找工作。

因此各高校要有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设置新专业, 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 坚持厚基础、宽领域的质量观, 强化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 使学校稳步发展。

2、建立完善的就业网络

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 依托便利、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广开信息渠道注重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反馈, 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行情和动态, 实现用人单位和高校, 毕业生在网上进行双向选择, 帮助毕业生及时、迅速地抢占就业市场。

二、社会因素

1、增强就业的公平性

现在高校内有一部分大学生, 上学并不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 因为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在毕业前不久可能通过关系找到了比较好的工作。其原因并不在于学生自身的竞争优势系是由于背后的某些权力或金钱造成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新进人员, 执行用人制度总体不错, 但也有些地方、有些单位、有些人不按规定办事, 这严重地影响了就业公平, 既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工作, 也产生极坏的社会影响。而且会扭曲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国家应下大力度整顿不正之风, 还同学们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2、加大中小企业扶持, 规范用工制度

一般来说凡是中小企业多、第三产业发展好的国家和地区, 就业压力均比较小。全国中小企业解决就业占到全国就业人数的75%以上。可以说, 中小企业对就业人员的高吸纳能力, 已成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缓冲器、社会和谐的助推器。但一些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 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 使毕业生失去了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另外, 一些企业起薪较低, 并伴有苛刻的制度, 让一些大学生无法接受, 就业时放弃了对该部分企业的选择。

更好的规范中小企业用工制度,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该部分企业的认可度, 更能吸纳大学生选择中小企业去就业。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

1、摈弃读书无用论, 适时调整知识结构。

现在有很多大学毕业生, 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 但并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据统计现在大学生质量下滑很大, 用人单位表示没法录用。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要求毕业生具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 能懂得较多的知识, 能胜任多方面的工作。在大学生涯中, 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 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 不断地塑造自己, 完善自己, 通过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增加就业筹码。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 能够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定向调整, 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弹性。

2、摆正自己的位置, 转换就业的思想观念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 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 革除传统陈旧的思想, 找工作并不一定把目光定格在的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和外企。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调整好择业心态, 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 摆正自己的位置, 把就业方向可转向那些中小企业, 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那些地方也许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争取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同时, 在找工作前应建立明确的职业定位, 就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 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避免就业的盲目性。

3、提高创新能力, 锻炼团队协助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更看重“软能力”, 看重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好甚至是优秀大学生, 只能说明这学生勤奋刻苦, 或者天资聪明, 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在工作中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才。现在企事业单位内员工不仅仅是看知识储备多少, 还看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人与人交往的能力、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相应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在企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否则即使自己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 也可能落个怀才不遇的处境。

参考文献

[1]刘颂.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4)

[2]王本贤.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 .

[3]金叶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 2007 (2) .

浅析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失衡现象 篇6

一、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失衡现象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主要的社会群体, 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热情和忧患意识、思想开放、关心国内外大事等优点, 但是应该看到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诚信缺失:诚信缺失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考试作弊、毕业生自荐资料“注水”、偷自行车、用信用卡诈骗、毕业生单方毁约等现象屡禁不止;拖欠助学贷款甚至不还, 使学校和银行陷于尴尬境地。这些失诚失德现象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 而且对于大学生进入信用经济时代的职业生活也极为不利。

2.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精神, 将个人利益放在与社会利益同等的地位, 甚至置于社会利益之上;把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人生目标追求的首位, 从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为重实用和物质利益, 将奉献与索取并重, 甚至以索取决定奉献;同时集体意识淡薄, 服从意识减弱, 阻碍整体效益的全面发挥。

3.情感脆弱, 处理和应付挫折的能力差, 依赖性强, 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差。有的学生入校后, 不能客观分析现实条件和自身状况, 遇到挫折后很难进行自我调节, 表现出过分失望、沮丧的倾向, 甚至萎靡不振;还有些同学脱离现实, 沉溺于网络, 在“虚拟空间”中寻找感官刺激。

4.信仰危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采取应试教育只注重知识和技能, 忽视理想信念教育, 部分学生对民族文化和国家历史缺乏了解和认同, 因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甚至出现信仰危机;还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明确、对正确的人生目标失去了信心和执著的追求, 出现了信仰危机。

二:大学生中存在道德失衡现象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道德失衡的原因有诸多因素, 笔者认为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化中糟粕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落后因素如“逢人只说三句话, 未可全抛一片心”等, 这种古训必然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甚至出现诚信淡薄的现象。我国传统文化中宣传君主权利至高无上, 且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要靠封建纲常、宗法来维系, 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地位不平等, 这就为“权大于法、情大于法”、不注重法制以及官僚主义、等级观念埋下了祸根。另外, 在全球化背景下, 各种外来思想包括文化中的糟粕比如拜金主义等思想涌入国内, 这些腐朽思想与国内不良风气不谋而合, 成为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2.社会转型期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种利益群体不断变化, 价值观念、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 组织方式、人们的物质利益追求呈现复杂化, 价值观念由单一取向到多元取向, 与市场经济的利益相一致的个体价值取向也渐趋强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巨大变化, 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的激荡作用, 使很多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偏移;在社会转型期, 适应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不断弱化, 而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新的道德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在这种新观念尚未建立起来, 旧观念未消失的情况下, 就出现了一种“道德空挡”。另外, 某些地方腐败现象、官僚主义现象存在, 党风、政风不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上有极少数人靠钻改革的空子、不正当竞争等手段发了财, 这些人往往追求高消费甚至是挥霍性消费, 滋长了贪图享乐的心理。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更加注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 贪图物质享受而轻视精神境界的提升, “走后门”“关系户”的社会现象屡见不鲜, 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 理想信念迷茫。

3.学校、家庭因素的影响:学校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长期以来, 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广大教育者重智而轻德。学校一切为了考试, 对艰苦奋斗、诚信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缺乏社会实践, 学生无暇体验生活, 也无法真正接触社会;学校评估体制不健全, 教学质量上存在以领导者的表扬、奖励、升学率高低为标准的倾向。这种重智轻德的单一的教育评估机制忽视了对学生人生目标、信仰和理想的教育, 造成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乃至情感素质等方面的不健全, 出现各种道德问题。此外, 当代大学生一般都生活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 来自父母的溺爱, 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只顾自己个人的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将个人与社会处于同等地位甚至将个人置于社会之上;有的学生习惯了旁观长辈们的辛勤劳动, 没有体验过艰苦奋斗的艰辛, 也使他们艰苦奋斗的意识下降。还有些家长自身的功利思想和不诚实的行为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 导致部分学生出现诚信危机、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差等现象。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失衡现象, 要求我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提高道德觉悟, 促进社会风气的扭转, 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明服务。

三、扭转当前大学生道德失衡现象的措施

1.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要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改变以往教育采取的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讲授特定内容的一人讲、多人听的单向灌输模式, 做到灌输与交流相结合,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加强师生间的和谐互动, 提高教学效果。更新教育内容,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 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 要伴随着道德教育, 这对学生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重要的意义。另外,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让受教育者体验生活、接触社会,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形成良好的品德。

2.社会各种力量的有机结合, 组成社会合力体系。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的言行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家长应该摆脱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学生日常行为的弊端。要与学校、老师积极交流, 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道德素质, 使孩子无形中养成良好的的道德品质。社区也应该加强宣传, 通过张贴一些爱国图片, 举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等使学生接受教育受到熏陶, 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另外, 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也要宣传社会的主流思想, 为社会“树良风、贬恶行”造舆论, 确保社会主流政治文化的构建、传播和渗透, 使其融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中。这样学校、家庭、社会组成了一种合力网络, 促进当今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构建和养成。

3.政府要重视宣传教育, 加大整治腐败的力度, 整顿党风、政风。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政策的引导,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养成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正如江泽民在总结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 增强民族自豪、自信和自强精神, 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加强执政党建设对于社会风气的好转、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有重大影响。

4.文化上要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 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 为我国和谐道德观的建设提供文化支撑。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 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要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原则, 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 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吸收和选择中, 把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拿来为我所用, 努力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 从而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促进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2版

[2]杨立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7月, 第1版

[3]曾杰丽:《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探索与实践》, 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6卷, 2008年7月

[4]棺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

[5]张朝珠:《浅谈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年第34期

[6]林群等:《诚信传统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沈阳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

谈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探讨 篇7

1、浮躁的社会风气: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各个新兴行业也都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但是快速的崛起所直接导致的就是社会和文化底蕴的严重不足, 在当今的人才应用上, 已经渐渐的出现了人人自轻、人人相轻、人人自欺、人人相欺的不良氛围, 用人市场一片浮躁之气。在面对如此浮躁的用人市场的时候, 部分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上不免迷失方向、迷失理想、迷失信仰。面对众多的用人单位, 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渐渐的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心理的消沉、迷惘和失落。长期的失落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抑郁、自卑等心理疾病。

2、家庭问题: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进步,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在一天天的改变, 可是家庭相处、家庭教育等问题却从未引起国人的重视, 现如今家庭矛盾越来越多、离婚率日益升高, 子女教育方式随心所欲, 溺爱、打骂成为了中国家庭中普遍出现的两大极端的家庭教育模式。如此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学生性格、人格也会逐渐变得扭曲。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学生普遍出现心理承受能力差、人生观扭曲、家庭依赖、自卑、自负等负面的心理问题。家庭环境问题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值得社会关注和深省。

3、人际交往:

现如今, 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网络的普及、家庭的影响、长时间的高压学习状态、自卑自负心理, 导致学生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 心理越来越内向, 更有甚者在同寝室中, 同桌之间都极少的沟通交往。在这个大氛围下, 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出现了自闭倾向, 如此便在学校中形成了一种心理氛围上的恶性循环, 这种交往性心理障碍对于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能力的提升、心理健康的成长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4、人情冷漠:

如今社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利益关系成为了部分人对待人和事物的衡量法则, 社会中出现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病态行为法则, 人际关系冷漠, 人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遇事互不关心、互不帮助, 这种风气的长时间存在, 渐渐让人丧失了自身在社会上的价值观和存在感,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这冷漠的环境风气中, 也渐渐的出现了自身不被关注, 被社会遗忘等心理, 也就造成了自卑、自闭、丧失社会安全感、抑郁等心理疾病。

5、理想的丧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 我要当警察、我要当解放军、我要当科学家, 一句句稚嫩的话语展示了每个人在儿时对于未来人生理想的期盼, 可是随着每个人渐渐的成长、社会经济的逐步转型, 家庭、经济、社会需求等现实原因使我们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的时候, 现实和理想所冲突, 往往会出现身不由己的无力感, 甚至绝望感。在离自己理想越来越远的过程中, 渐渐的迷失了前进的步伐。

6、经济和情感问题:

在进入大学校园后, 大学生的经济也开始变得独立, 同时也让大学生学会了规划自己的财政收支, 这也是让学生独立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但是如今物价压力, 房价压力, 刚毕业时收入偏低等问题让当代大学生面临生存时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 电视与媒体的内容逐渐丰富, 逐渐多元化, 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随之出现。一股“拜金”风潮在中国迅速风靡, 加之各个房地产企业的长时间暗示性宣传, 使得部分大学生对待经济和情感问题, 出现了消极和浮躁两个极端的情绪, 在这种情绪的长期影响下, 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 消沉、自卑、盲目的自我膨胀、对待事物态度极端, 种种问题无时无刻的缠绕着部分高校学生的心理。

二、如何应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1、调整心态:

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人人都难免遇到各种事情, 遇人遇事时, 应摆正自身心态, 寻找到自我和外在的平衡点, 学会自我调节心理, 学会自我舒缓, 在学会如何给自身打气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给自己减压。

2、自我定位:

看待问题的自我定位不同, 所带来的感悟也会不同, 在学校和社会中正确的找到自身定位, 对于未来发展和自身心理的帮助非常大, 对待外界事物, 应寻找到自身当前的定位高度中应该做什么, 应该怎么做, 应该抱有什么心态。

3、自身价值:

在这个繁杂的社会大潮当中, 寻找到自身的价值非常重要, 能够分析自身长处, 发挥自身长处, 在工作和学习当中就会找到自身价值, 减少对待未来的迷惘, 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社会存在感。

4、自我充实:

步入大学后, 家庭的约束、校园的约束逐步减少, 学习和生活都渐渐的从被动转为了主动, 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 自我约束降低, 随之而来的便是生活的空虚, 这时候充实自我便显得尤为重要, 不论是充实知识还是充实生活。当生活充实、目标明确、斗志高昂时, 心理问题也会随之消失。

5、增加沟通: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当中, 都是社会当中的一员, 在扮演着社会当中的一个角色, 所以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与社会息息相关。大学生同样也要学会沟通, 并且要学会沟通技巧, 不论是与同学的沟通、与教师的沟通、与社会的沟通。

三、总结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和建设的命脉, 所以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祖国的未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社会去关注, 只要有足够的社会动力, 未来高校走出的大学生必然会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由于我国近年来对教育事业的大力关注和扶持, 我国高校大学生升学比率越发升高, 如今, 我国大学生在校生数量已增至2800万, 已经渐渐的成为了我国受关注最的高群体之一, 同时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也扎实的奠定了我国先进生产力的稳固上升。但同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碰撞, 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其重要程度已不得不让人关注。

关键词:高校群体,心理危机分析,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胡星、李献涛:《浅议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系统的建构》,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

当前大学生 篇8

一、转型期家庭诚信教育主体本身的内在缺陷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教育主体往往由于缺少对诚信本身的深层次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丧失诚信,也缺少对孩子诚信的关注。有些家庭成员在对待诚信教育上态度彼此矛盾,造成教育效益的低下。

1.教育者对诚信认知存在偏差

在中国文化中,“诚信”是一个兼有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等性质的范畴。作为本体论范畴“诚”指事物真和实的状态;作为认识论的范畴的“诚”,指认识和把握“诚”的方法、态度;作为价值论的“诚信”是判断人道德修养有无高低的标准。在训诂学里“诚”与“信”是互训的。《说文解字》称:“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可见,“诚”内含着人要尊重且所思所得要合乎外在事物原本的样子;“信”则侧重说话做事要采取“守”和“用”的态度,把“说”与“做”(“用”)统一起来,即“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张扬的显然是一种实践论主张。”于是就有了“真诚”、“诚实”以及“守信”、“信用”诸词。“诚信”连用就成为为人做事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之一。生活领域的“诚信”作为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被提到了制约人道、通于天道的地位,成为治国之道。

由上可见,传统“诚信”观将人与整个外部世界视为可以用“一”加以概括的统一体,人只要诚实守信就可以认识和把握社会与人生,继而在实践中可以通达“修身”乃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系统。这种传统观念把诚信上升到“心诚则灵”、“无信不立”的高度。而在当今教育中,诚信教育把“诚信”仅限于道德世界,就窄化了其内涵。教育主体最多将“诚信”作为伦理层面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造成诚信教育的种种困境。

首先,这种简化难免导致对诚信“两难”命题判断的模糊。例如,孔子曾谈过以“义”为标准判断诚信。“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认为君子对于“信”的实践也要看是否合于义。于是提出了“君子贞而不谅”(《论语·卫灵公》)、“要盟不信”(《史记·孔子世家》)等观点。再比如,对于生活中革命志士在斗争中所采取的“正义的谎言”、出于表达人间真情而说出的“善意的谎言”以及特殊关头根据形势需要说出的“聪明的谎言”等现象的“诚信”判别中往往需要参考具体的情境和动机。因此,日常家庭诚信教育中遇到各种“两难”的命题时,必须要将道德与智慧、动机与结果等因素结合起来,具体分析。

其次,偏狭的诚信理解往往导致功利主义的诚信教育。通常教育的套路是“不诚实,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要诚信。”然而,现实中诚信者经常受到利益损害,而诚信缺失者却在一定的条件下赢得利益。因此,将诚信教育的基点确立在世俗利益的获得与巩固上是不具有严格的学理性和说服力的。

2.教育主体诚信行为的缺失

首先,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教育、家庭文化、社会影响等原因,往往做不到诚信。这些不诚信主要有三类:一是家长对外不诚信,但家长往往不让孩子发现,即使被孩子知道,也会用各种借口开脱;二是家长对孩子不诚信,《老子·六十三章》曾指出“轻诺必寡信”,而“轻诺”往往是家庭教育主体对孩子不诚信的集中表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曾子杀彘”的典故就是一例;三是面对外力家长常常与孩子一起不诚信,甚至往往先失信,进而施压、袒护或放任让孩子不诚信。而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大多数先会向父母求助,同时把父母作为自己道德榜样的比例也高于老师、同学、兄弟姐妹和先进人物。因此,这几种不诚信的言行举止经过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就会对成长中的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教育主体之间缺乏合力。由于教育水平、教育观点、态度和方法等的差异,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度不同,加之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蔓延至家庭,还有大众传媒的影响,父母或代际之间往往会就孩子的诚信教育问题产生不一致观点,使大学生陷于价值选择的困境。随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多样化(如老人一孩子隔代型家庭、妇女—孩子半边型家庭和单亲家庭)以及家庭文化的变化,“孩子开心与否”成为多数家长的教育标准。另有资料表明,诚信教育的方式以及诚信与否的判断最终由家庭中身份较高者的态度而定。而在中国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往往使得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薄弱。但父亲的教育角色和教育方式,对男、女孩都会在智商和情商上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转型期“藏锋”意识的教育内容弱化了诚信教育

家庭教育的内容是由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子女的人生发展需要决定的。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升学压力,家庭教育把智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然而到大学阶段,孩子面临的问题要比中小学阶段复杂,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变得更广,主要涉及到学生的就业和处世。

1.初入大学阶段的“重智藏锋”教育

《法书要录》有云:“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而“藏锋”在处世之道中,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自甘居下,不求胜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二是装糊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三是喜怒不形于色。如“觉人之诈”而“不形于言”,“我之诈则高于彼之诈”。这些传统文化的庸俗观点依然对现实生活起着很大影响。比如在孩子即将升人大学前,家长往往指出,大学是个小社会,人才济济,既要好好学习,且不要锋芒毕露。这就是现实“重智”的教育和“藏锋”的世故观念结合的结果。这两者的叠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诚信教育。

2.大学高年级阶段的社会防范教育

随着大学生逐渐社会化,特别是高年级时,家长更注重防范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诚信教育。“面相不如心相中,为人须是积阴功。”因此,要慎听、慎言、慎行。“言多必失。”“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甚至“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这些传统“诫言”体现了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其

中有不少是教人圆滑的所谓处世之道,无形中冲击了学校的诚信教育效果。

三、转型期家庭诚信教育教育方法单向和单一

中国传统社会关系注重贵贱、亲疏、远近的差别次序,生活中具体的“诚信”规范也是以人们之间的亲情或人情为纽带的。这也导致传统诚信对人而不对事,具有人伦等级层次胜。因此,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的家庭诚信教育中往往带有不平等性,忽视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性、积极主动性和开拓创新性,教育方法单向单一。

1.强调教育主体的权威,忽视教育双方的互动

诚信教育中家长和孩子应相互监督,平等对话。但现实中却是家长过分强调权威,忽视孩子的主体性。调查显示,有70%-80%的家长忽视孩子的天赋能力与兴趣,对孩子期望过高,让孩子绝对按照家长的意志去做;有50%的父亲和60%的母亲对孩子过分干涉,29%的父亲和66%的母亲对孩子过于严厉。而这些现象也往往由于惯性蔓延至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上。首先,“子不教,父之过”的传统观念加上“光宗耀祖”的文化心理和现实社会竞争激烈的影响,使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竞争力,过上好生活,对孩子提出很高的期望和要求。而有些目标本身是脱离孩子本身实际情况,甚至是脱离整个孩子群体身心发展规律的。而当这种目标未实现时,往往把诚信的责任归于孩子承担。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者总在家庭中保持有绝对权威,而忽视营造民主氛围。在孩子出现诚信问题时,家长要么粗暴惩罚、严厉干涉。要么袒护放任、溺爱顺从。从成人视角出发,忽视孩子出现不诚信的客观原因以及孩子的自尊心、想法和独立性,缺少彼此沟通。调查表明,1995-2004十年间,广州青少年对父母教育方式不满的由23.2%增长到42.8%。

2.家庭诚信教育方法手段单一,缺乏选择创新

大学生和教育主体各有各自的特殊情况,在现代化过程中,大学生在信息手段上占优势,但恰恰教育者在这方面相对欠缺。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成长中需要更多的诚信考量和价值抉择,却囿于环境和经验的有限,在这方面相对缺乏经验。而家长身心成熟,经验丰富,往往能给孩子诚信的启迪。但由于诚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单一,往往使得教育效能低下。

首先,大学生在家时,家长的教育方式往往是灌输式、教训式、训诫式甚至采取暴力。与中小学阶段不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已初步具备荣辱感,不再盲目接受父母的教诲,而喜欢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同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大学生随着家庭角色的不同,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应发生变化。同时,家庭教育具有长期和连续性,家庭成员是基本不变的,大学生虽在外求学,但由于亲情关系的维系经常探家。家长则应该抓住这一家庭教育的有利时机,同子女进行面对面的有效交流,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帮助子女解决困惑。

其次,大学生不在家时需要远程式的教育和引导。大部分家长在学生的高中时期,为让孩子考入理想高校,能主动保持与学校以及教师的联系;同时在家庭中也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一言一行。而学生进入高校后,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已经进入了“保险箱”,孩子的管理顺理成章应由学校负全部责任;部分家长因中学时期管教孩子极为严厉,出于“亏欠”心理而放松了对孩子在高校期间的日常督促,除了物质上的支持外,其余一概不问。还有少数农村或城市普通工人家庭因经济压力、自身文化水平等问题,无法顾及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或者原本就漠视家庭教育。因此,大学生离家后的家庭诚信教育目前基本上陷于停滞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主动同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其辅导员、同学等联系,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与思想道德发展情况,教育他们在毕业论文、网络交往、来回返程、评优选先、奖助学金评定等方面要注意诚信修养。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探讨 篇9

1.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必要的心理调适技巧,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免费论文网)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必修、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以及校内外传媒,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各种心理问题,强化自助,寻求帮助,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积极缓解排除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面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紧密围绕常见的心理问题分阶段进行教育,让学生从一进校门就能接受系统的心理教育,不仅能够学习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而且学习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人际交往的方法等,以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压力,增强预防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磨练坚忍不拔的意志。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校报、櫉窗、板报等宣传媒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在校园内大力营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

2.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作用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常设机构,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并为每一位大学生设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健康调查和测验,掌握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现状和主要问题,分类进行心理辅导,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心理保建工作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与破解 篇10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一个逐步恢复的阶段, 这种大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的问题时, 通常具有四种重要特征。一是大量毕业生选择加入公务员行业。经济社会越是不稳定, 发展前途不明确的时期, 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会更加倾向于政府单位, 这主要是由于尽管公务员的工资与待遇并非最好的, 然而却是最稳定的。从2010年至今, 通过国家、省级、市级等等各级公务员报名情况就可得知, 多数高校毕业生都将就业目标投向了公务员队伍。二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没有明确的择业计划。多数毕业生对于行业、职位、求职要求、求职时间以及工资、福利等择业所涉及的诸多方面没有明确的认知与规划, 大学生对待就业的心理与期望值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整。三是部分学生选择继续就读。由于就业困难日益加大, 而且急需就业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充, 这种严峻的现实情况致使很多的大学生选择继续留校, 攻读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 而不是就业。四是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当前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 即便是在同一个公司的同种职位, 却会由于参加工作的时间不同, 而出现工资差距甚远的情况。另外, 原本非常稳定的行业或者职位, 逐渐演变为了临时工或者是小时工, 这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待遇进一步降低。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

(一) 国家干预因素。

国家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高等教育缺乏科学化的发展标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遵循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 其不仅是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的过程, 而且是满足经济增长对人才的大量需求的过程。但是, 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大量扩招行动的实施并非是以高等教育的科学进步为出发点的, 而是为了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种急功近利的举措必然导致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出现问题。同时, 由于意识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国家对当前的高等教育进行过多的干预, 过多地把政治问题渗入到高等教育当中, 从而为政治阶级服务, 这种理念直接导致教育质量与教育成效难以保证, 完全背离了高等教育的初衷与规律。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高等教育发展却由于过多的国家干预本质上还处于计划发展模式状态, 所以现代的高校活力不够, 结构布局不合理, 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这就必然与市场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相脱节。

(二) 政策执行因素。

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就业问题重重, 比如, 国家大力支持的“三支一扶”政策计划, 虽然在政策方面予以了倾斜, 也受到了很多大学毕业生的认可与欢迎, 而且诸多大学生就职以后也能很快地适应环境与工作, 但是, 仍然面临着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服务期满之后再就业等等一系列后续执行问题, 甚至还包括专业对口以及能否为当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等等诸多问题。另外,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基层的信息、交通等等基本设施还不够发达, 这也成为了制约广大毕业生就职基层的瓶颈。

(三) 需求因素。

近些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实施, 社会的就业形势也出现了重大变化。针对干部人群的制度改革, 突破了铁饭碗的传统格局, 人才的不断流动与再就业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情况;自由职业、弹性职位等领域的就业人群日益增加, 八小时的传统工作制正在朝着自由、多样的工作方式转变, 全面的综合性人才更适应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四) 学生自身因素。

思想观念是价值观的核心, 正确的认知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活动, 但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却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仍然宥于传统就业思想的局限中, 例如, 自诩为社会的精英, 理应在体面的工作岗位上就业, 十分注重单位的公私性质、福利待遇、地理环境等等, 把进入国家行政单位作为就业的第一选择;想当然地认为只有在更大的城市与单位才能够真正彰显自己的价值, 才可以实现梦想与抱负, 而非从社会需求、专业方向、自身优势等等更加实际的方面去择业;当前的多数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魄力与勇气, 因为畏惧艰难困苦, 所以大部分都不愿意选择创业;另外, 很多的大学生依然认为高学历就等同于高就业的能力, 所以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了继续就读。现代大学生所存在的这些自身问题, 可以说是致其自身陷入就业困境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一) 明确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把市场作为重要导向, 培养人才要顺应经济、社会与市场的发展需要, 真正将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到位。专业的开设还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与结合。另外, 还要明确大学教育的特征, 就是要把学生当作是教育的主体, 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从办学的层次要求与具体定位出发, 制定专业的人才培育方案, 促使培养出的大学生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 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不争事实, 所以大学生必须认清实际形势, 学会充分运用各种就业资源, 积极应对现实问题。及时扭转陈旧的就业理念, 切实将自身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根据调查结果发现, 各个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 大学生的专业能力都是其首先考虑的因素。所以,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 一定要利用好每一寸光阴, 掌握扎实的专业本领,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 在择业的时候, 要抛开各种滞后的就业观念, 从发展的角度看待职业, 先就业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择业。另外, 大学生还要主动收集就业信息, 充分利用网络、老师、朋友、人才市场等等资源, 积极寻找符合个人要求的招聘信息。

(三)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由于快速的大规模高校扩招, 致使部分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教育条件出现滑坡, 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为多重因素, 导致很多高校大幅度削减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 造成学生们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理论与实践能力相差极大。所以, 高校在对学生讲授理论课程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 切实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社会发展相衔接。同时, 要加强校企之间的协作, 当前出现的校企共同办学模式是顺应市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新型教育方式, 这种形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此种模式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研究、实践、就业一体化的培养途径, 极其有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 即由计划经济向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转变, 此过程从宏观来看, 属于整体利益布局的再次构建, 然而关键在于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要远远大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力度, 这种供需矛盾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现状出发, 分析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多方面因素, 最后提出了几种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具体对策与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困境,就业方向

参考文献

[1] .屈朝霞, 夏珑.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困境剖析[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3)

[2] .王志玲.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及疏导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 (8)

[3] .慎建波.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11

一、何谓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感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 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猜测、探究的心理状态。

二、问题意识的行为表现

(1) 好奇心。好奇心是问题的源泉, 是问题意识的典型表现。强烈的好奇心将驱使人们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进而发现问题, 追根寻源, 激起探索欲望, 促进创新活动。

(2) 怀疑。怀疑是问题意识的另一种重要行为表现。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只有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 才能由质疑进而求异, 才会有提出问题的欲望和冲动, 才能提出新的问题, 突破传统观念, 大胆创立新说。

(3) 困惑。困惑也是问题意识的一种表现, 人们在某一情境中出现的困惑状态, 实为一种“愤”“悱”状态, 稍加点拨, 他就可以提出或解答某一问题。

(4) 探究。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索, 不断提出问题, 另辟蹊径, 大胆创新。

三、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据报道, 在一次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结束后, 外国科学家举行了一次面向参赛选手的报告会, 并接受选手的提问。外国的参赛选手纷纷举手提问, 但中国夺得金牌的选手却始终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一位外籍教师在谈到中外学生的差异时说:“中国的孩子非常聪明, 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由此可见, 我国的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缺乏问题意识具体表现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但没有表现出来, 呈潜在的状态。第二类是不能提出问题。学生受教与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上课时思想不集中, 思维惰性大, 不善思考, 不能提出问题, 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

造成我国中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我国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学答”, 而不注重学生“学问”是个重要的原因。在课堂上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向学生提出问题, 而不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在课后教师也只是布置一些巩固答题方法的作业, 而很少布置能让学生提出问题, 进行创新思维的作业。另外, 教师偏爱循规蹈矩、能按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做的学生, 而对那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敢于提问和探索的学生不给予应有的保护和鼓励, 反而遭到老师的批评和歧视。

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

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有利于问题意识培养的条件

(1)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建立积极自主的课堂, 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环境, 让学生“愿问”。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 学生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自由思考”。因此, 建立“积极自主的课堂”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课堂要建立在学生的情感、动机的需求上, 让学生带着“安全的情绪”走进课堂, 让课堂有趣味, 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自信心, 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与权利, 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这样的氛围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 学生心情舒畅了, 求知欲旺盛了, 思维也活跃、流畅了。这样, 学生个体才能感想、敢问、敢说, 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2) 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问”。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并不需要培养。当孩子开始学会说话以后, 说得最多的就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孩子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 他接下来就是新问题“为什么?”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正确引导, 呵护孩子的问题意识, 否则就会扼杀孩子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时, 无论问题的价值高低, 都要加以鼓励表扬, 让学生逐步形成敢问、愿问的习惯。有了“问题”习惯, 就有了创新的基础。

(3) 积极创造条件, 让“问题意识”培养成为常规, 让学生“常问”。如果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都能意识到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努力让“问题意识”培养成为教学中的常规, 那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强化, 形成良好的问题习惯。

2. 在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1)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每次课, 都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些问题怎样来?在课前预习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提出2~4个自己认为很重要的问题。

(2) 课程中确定有价值的问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问题有深有浅, 也有很多学生问题相交。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交流各自的问题, 确定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 教学过程就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

(3)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随着课堂的逐步深入, 学生课前、课中提出的问题,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解决。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课堂的学习应该说解决了一些比较“常规的问题”, 其实, 文本中还蕴涵着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带领学生一起去挖掘, 这些问题就得不到发现, 学生的问题探究就不会深入。在学习完规定内容后, 应该让学生反复思考, 与文本再度交流、对话, 发现问题。这些有一定深度、广度的问题, 并不急于解决, 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自己去探究。在适当的时间开展“问题解决”汇报会, 让学生来汇报自己解决问题的经过、体会、方法以及解决的结果。

摘要:由现代思维科学和心理学理论, 可知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从分析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出发, 探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问题意识”培养成为常规, 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问题意识,现状及成因,提问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吕传汉.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1]吕传汉.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探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当前大学生 篇12

一、大学生道德错位现象分析

1.道德知行的错位。道德实践是道德的最后归宿,是实现“知”与“行”统一的关键,可当前部分大学生知行脱节、德育实效差,道德践行水平令人担忧,甚至存在知行的错位。大学生“诚信缺失”、“考试作弊、请枪手”、“求职简历注水”、“课桌文化盛行”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的知行是偏差的、错位的。有调查表明:青年学生在面对个人利益和前途的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知行背离。一方面有70%的学生认为应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但在择业时,前三位的考虑因素分别是“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利益”的占41%,“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占31%,“实现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占18%,而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不到4%。对此大学生都觉得困惑。

2.价值观的错位。价值观是人对价值的看法和态度,属于意识的范畴。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遇到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当前的大学生身处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在加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事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价值追求上存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主导价值与主体价值的错位。一方面表现为以个人价值、主体价值为主,以社会价值、主导价值为次,甚至会为实现个人的利益和需要而置社会于不顾;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人价值本位,容易将目光定格在个人努力和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结果导致“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

3.金钱观的错位。商品经济的实效性原则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有利于打破传统重利轻义的观念,但也会导致为追求利益、满足物欲而重利忘义甚至不择手段、铤而走险。当前的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学步、在商品经济中长大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金钱、财富的重视与追求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一些大学生在对待金钱上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的错位现象。据某高校调查资料显示:有12.7%的大学生认为“金钱的多少是判断人生价值的尺度”,30.6%的大学生认为“有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目中,金钱同人的尊严同等重要,甚至4.4%的学生认为“为了金钱宁可失去人的尊严”。

4.荣辱观的错位。古人云: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人只有知荣而为之,知辱而不为,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可是部分大学生由于经受不住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出现了荣辱观的错位。表现为:一是不以荣为荣,把熱心助人、拾金不昧视为“傻冒”,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视为老土、抠门、落伍,把讲文明礼貌、向老师问好当作拍马溜须、阿谀奉承,把刻苦钻研、勤奋好学视为“没出息、没本事”,把遵纪守法视为“死脑筋、老古板”,把参加勤工俭学认为是丢人,把诚实守信说真话视为不识时务;二是不以耻为耻,对许多不文明的行为,有的大学生亦步亦趋,把离群索居、不与人交往视为有个性,把不修边幅、着装怪异当作潇洒,把网络游戏高手、黑客当崇拜对象,对考试作弊不以为然,把互发“不良短信”当成乐趣,把迷恋网络游戏当特长;三是以耻为荣,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有的学生失去了判断力,随波逐流,不分黑白,甚至荣辱颠倒,以耻为荣。有的家庭富裕学生以奢侈消费为荣,有的学生经常违纪而侥幸未被发现成了大家的“偶像”,有的学生大兴吃请之风,老乡聚会动辄几百元、上千元,被认为是豪爽、善于交往,有的学生则把拉关系、走后门视为社会交往能力强。

二、大学生道德错位归因分析

1.社会主流文化的弱化削弱了德育的功效。现实社会中的文化形态是纷繁复杂的,其中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我们习惯将支流文化称亚文化。不容置疑,当前以强调“集体、奉献、公正”等为主旨的主流文化仍占主导地位,但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亚文化的异质性某种程度上也得到加强:一是强调自我价值,认为在一切问题上都可以讨价还价,奉献加索取是符合道德的;二是强调个人需要,认为公私兼顾、利己不损人是合理的;三是重利轻义,把利益放在突出地位,在人际交往中讲究平等互惠。主流文化被弱化和异质文化的强化削弱了德育的实效。

2.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消极因素抵消了高校内部的正规化教育。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各领域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也不乏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1)社会就业门路窄,在人才聘任与使用上又常有腐败现象,很多场合都是无公正可言,这些都让大学生觉得学习好不如出身好、关系好,由此对前途失去信心,学习也没动力、缺乏兴趣;(2)互联网建构出的新的社会形态对于大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政府对此监管整治不力,致使其消极内容长期流毒社会,还有的社会媒体对“大款”们豪华的高消费生活进行有意无意的渲染,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总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化的趋利价值观,崇拜物质享受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灵魂,诸如此类的社会消极因素,如同空气一样对大学生形成包围之势,大学生遭受周围而不能解脱,学校的正规化教育难以招架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

三、大学生道德错位的教育策略

1.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金钱、价值、功利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教育武装大学生,使其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我们还必须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反对重利轻义,反对见利忘义。坚持以集体主义原则为指导,兼顾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风尚,鼓励当代大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谋求正当的个人利益,认识自己对社会道德建设负有的重要责任。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问题、功利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功利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坚持知行统一,引导大学生为实践崇高、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艰苦锻炼。我们对大学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将自己的价值观、荣辱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付诸于一定的行动,为实践崇高、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努力。例如,在学生中积极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以“文明修身,立志成才”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丰富思想教育内容,净化大学生心灵,从而努力把对“八荣八耻”的思想认知转化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自觉行动。

3.科学定位德育视角,因势利导,强心固本。一方面从哲学角度对德育工作进行理性把握,哲学把握的是事物本质的把握,只有理性把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教育。“大多数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本身的问题。”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面对传统的、现时的多种德育理论和方法,面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观念冲突,大学德育越发需要进行哲学思考,进一步澄清德育本质、目的和意义,对德育内容、方法、目标进行哲学定位,用理性思考代替功利和浮躁的作风,用哲学解放教师的想象力,追溯德育问题的根源。“不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另一方面是紧密结合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关键问题,及时做出道德价值判断。在社会转型期,旧的秩序已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建立,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适感,大学生更是如此。高校德育有责任和义务及时澄清诸如唯物质需要的“实惠论”、科技直接物化论、人的本性自私论、以智代德论等问题,及时做出价值选择,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判断,强化和巩固已形成的正确道德认识,促使道德内化顺利完成,形成优良品质。同时还要结合大学生特点,讲究德育方法。大学生在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方面远强于中小学生,因此大学生德育越发不能跟着感觉走,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发展主体意识,积极进行道德体验,参与道德判断和选择,自觉实现道德内化。

上一篇:国家信息化战略下一篇:英汉经贸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