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合成毒品问题危害社会引发的分析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996年我国发现首例合成毒品滥用者, 预示着新的毒品危机正向我国袭来。20世纪90年代初, 一种有别于传统毒品的新型毒品, 又称合成毒品已登陆我国, 随后在中国不断发展、蔓延, 现在已有泛滥的迹象。现在在全球各地, 合成毒品所引发的犯罪问题同传统毒品犯罪一样, 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危害性, 严重影响各国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合成毒品问题已经被公认为21世纪的“世纪之患”。

所谓“合成毒品”, 是相对鸦片、大麻、海洛因以及可卡因这一类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鸦片、海洛因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 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通过人工合成的一类精神药品。种类主要有冰毒 (甲基苯丙胺) 、摇头丸 (苯丙胺类) 、K粉 (氯胺酮) 、咖啡因、三唑仑、安纳咖、氟硝安定以及有机溶剂和鼻吸剂等。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有些有兴奋作用、有些有致幻作用, 也有的有中枢抑制作用。又因为是近二十年才在中国出现滥用, 并且多发生在娱乐场所, 所以又被称为“新型毒品”和“俱乐部毒品”。

一、我国合成毒品问题快速蔓延

近年来, 我国合成毒品问题快速蔓延, 由合成毒品犯罪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

合成毒品和传统毒品一样, 进入人体后又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 出现精神依赖性, 并导致幻觉和思维障碍等一系列的精神障碍。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 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目前, 我国冰毒、氯胺酮等合成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高发态势, 全国16个省 (区、市) 破获合成毒品案件总数上升超过20%, 27千省 (区、市) 缴获合成毒品总量超过传统毒品[1]。中华医学会专家曾对上海、贵州、重庆三省市合成毒品的滥用情况及危害进行分析。其中以合成毒品滥用为主的被调查者共452例, 包括冰毒392例, 麻谷35例, K粉16例, 摇头丸9例, 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主要为:男性 (71.5%) 、21-40岁 (66.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74.5%) 、无业 (45.8%) 。接触毒品的原因, 均以好奇心驱使、同伴影响、缓解压力为主。同伴提供是这四种合成毒品滥用者最主要的毒品来源方式。吸毒者获取毒品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公益广告、影视媒体和戒毒所[2]。

二、合成毒品原料易得、制作容易、价格便宜

从根源上讲, 合成新型毒品原料易得, 制作容易, 价格十分便宜。如俗名为“丧尸药”又名“浴盐”的卡西酮类毒品, 是“冰毒”的亲戚, 听起来很吓人, 却不难做。“丧尸药”和冰毒一样, 材料取自麻黄碱, 在市面上被大众所熟知的新康泰克、白加黑、日夜百服咛等数十种感冒药中都含有麻黄碱成分, 在家庭作坊中便能制作提取, 这让甲卡西酮的制作变得轻而易举。“从感冒药中便可提取麻黄碱, 再做成浴盐非常容易。”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徐江平教授说, “更可怕的是, 仅三盒感冒药便可满足一个人次的量。”

三、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群主要为重体力劳动者及社会低收入人群

新型合成毒品主要在煤矿工人、长途运输司机等重体力劳动者, 以及出租车司机、农民、个体户、无业者群体、赌博者、网吧玩游戏者等一些社会低收入人群流行。他们认为新型合成毒品价格便宜, 经济上负担得起, 吸几口就可以提神, 另外, 贫富差距、社会排斥、缺乏关爱、受到侵害等因素, 使得从人群上看, 穷人通过吸食便宜的新型毒品减压、麻痹, 需求很大。

四、毒品制造技术的进步, 加剧了毒品危害

合成毒品如卡西酮类毒品的这个特性在其它许多新型毒品中也都能看到, 原料易得、制作容易、价格便宜, 各种化工原料能够制作成多种多样的新型毒品。制毒者通过稍微改变一点化学结构, 使得很多毒性差不多的“新药”出现了。

五、对待毒品犯罪的治理措施分析

目前国际社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法律及政策规制与打击猖獗的毒品犯罪, 司法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针对目前严峻的合成毒品发展蔓延形势, 仍然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我国对待毒品犯罪的相关对策[3]。

加大毒品知识及危害的教育和普及, 对新型毒品犯罪进行治理, 是全民、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结合当前中国具体情况, 建议要加强以下方面治理:一是强化防范手段, 对吸食新型毒品的行为加强预防力度;二是加强对新型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三是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做到有法可依;四是加强对化学药品, 特别是可以制毒的化学药品管制;五是对娱乐场所加强监控的力度;六是加强与禁毒国际间的合作交流[4]。

摘要:近年来, 在新一轮毒品冲击中, 我国合成毒品问题快速蔓延。合成毒品制作容易、价格便宜, 随着毒品制造技术的进步, 由合成毒品犯罪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对此进行分析, 提出治理措施。

关键词:合成毒品,快速蔓延,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新华.我国合成毒品滥用多危害大[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 (2) :95.

[2] 李静, 康林等.中国三省市合成毒品滥用调查[Z].中华医学会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 2015.

[3] 王立群.浅析合成毒品滥用引发的社会问题[J].青年与社会, 2014 (2) :111-112.

[4] 韦绍斌.论我国新型毒品滥用与犯罪趋势[D].昆明理工大学, 2013.

上一篇: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探究下一篇:浅谈学校文化的科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