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前中国的社会思潮

2023-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对社会思潮的解读和理解

所谓社会思潮, 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

首先, 社会思潮的社会历史性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上, 它总能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心理。二是延续性上, 它总是反应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阶段。

第二, 社会思潮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 当前社会的经济形态决定了社会思潮的性质。社会思潮充分反映了我们的经济生活, 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充分表现了经济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冲突和矛盾。

第三, 社会思潮从根本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级, 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性利益和愿望。阶级社会的发展主要是, 社会生产关系的对抗, 而由此产生的社会思潮也根据社会经济的实际变的针锋相对, 主要体现的对抗和矛盾的不可调和。不同的社会阶级, 不同的社会阶层所表现信奉的社会思潮不同, 各阶层依据利益的差异, 表现出对社会的认识存在根本不同。在判断社会思潮的正确性方面, 我们主张把顺应历史前进方向,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称为正确思潮, 把违背历史前进方向, 背离事物发展规律的称为错误思潮。

第四, 社会思潮的是一种社会意识, 它以理论形态和心理形态共存的方式存在, 它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直观的社会意识表现形式。社会思潮从产生之初就密切联系着理论和人们的社会心理, 理论主导社会思潮, 人们的社会心理又影响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的作用一是阶级或阶层的情感诉求和愿望体现, 二是社会思潮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 三是间接产生影响社会经济, 四是能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播。

二、当下存在于中国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

1. 新自由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起源于西方, 是以鼓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潮。建国后经历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建的中国, 压制了自由主义思潮的生长, 自由主义没有萌芽所需的土壤, 没有生长所需的条件, 长期处于冬眠状态。改革开放以来, 自由主义思潮随着国外的经济、文化渐渐传入我国而逐步苏醒。当前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主要表现, 一是标榜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二是崇尚西方的经济模式和政治体制。三是宣扬西方“自由市场经济”、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和所谓的“直接选举”。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 自由主义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进步, 但它不适合社会主义。我们在认识自由主义以后, 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健康有序发展有借鉴作用的, 我们要立足国情变通使用, 对那些影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主张和措施, 我们要视为糟粕, 坚决摒弃, 决不能犯主观主义错误进行照抄、照搬。

2.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两大社会主义思潮和派别。它们是兄弟, 因为他们的唯一父母就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它们是仇人, 因为它们的追求和归宿截然不同。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社会主义中国出现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它主张建立一个有别于中国共产党的党来领导中国, 鼓吹要改造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社会民主党或社会民主党, 这种观念没有认清中国共产党是唯一可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特征,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所以是错误的社会思潮。江泽民同志在新形势下提出要划清七个界限, 其中就包括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

3. 民族分裂主义思潮。

民族分裂主义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它的最大特点是竭尽全力鼓动极端分子分裂国家, 分离民族。我国疆域广阔、人口众多, 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拥有56个民族。当前国际国内有一股势力一直在鼓吹所谓的民族分裂主义, 它们以国外反华势力为背景, 接受它们的经济援助, 在外给社会主义中国进行负面宣传, 对内鼓动民族分裂分子进行破坏。目前我国国内存在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以“西藏独立”、“东突厥斯坦独立”为政治纲领, 在我国的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制造各种影响社会安定的恐怖主义事端, 严重影响了祖国的统一, 它们妄图把这些地方从中国的版图中分割出去, 建立所谓的国家, 民族分裂主义被国外敌对势力利用, 它是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傀儡, 它危害我国边疆政治稳定和中华民族团结。

4. 拜金主义思潮。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外经济、文化的进入, 也带入了拜金主义思潮, 它在我国的发展和蔓延是近2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各种于我国现行的价值观相悖的思想洪水般涌入中国, 加之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都把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工作的中心, 这就为拜金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当前社会存在的拜金主义思潮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主要表现在一些公职人员, 崇尚金钱、玩弄权术、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生活腐化, 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一些企业家, 崇尚金钱、行贿受贿、贪图享受、道德沦丧、为所欲为, 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极大麻烦;一些知识分子, 随波逐流、不务正业、贪图享乐, 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极大损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唯利是图、信仰缺失、麻木不仁。当前拜金主义思潮已经蔓延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抵制拜金主义, 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5. 利己主义思潮。

利己主义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它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出发点, 思想和行为完全以我为中心, 是一种有害的社会思潮。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以意大利、英国、德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 以反对封建神权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目标登上历史舞台, 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是一种社会进步, 但是随之产生的利己主义思潮, 就开始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上空。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利己主义也悄然抬头。利己主义的信徒, 以“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为生活信条, 以“我是世界中心”为行为准则, 造成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损人利己行为, 利己主义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危害巨大, 它让我们丧失共同理想, 它毒害社会主义社会风气。

当然,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社会思潮之外, 当前社会中还存在例如经济私有化思潮、保守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殖民文化思潮和愚昧迷信、伪科学思潮等等社会思潮,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背离社会发展规律的我们要坚决摈弃。

三、充斥中国社会的各种社会思潮的特征

1. 正误并存。

当前充斥在我国社会的思潮中, 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正确、进步、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潮, 也有以违背马克思主义, 错误、落后、消极、保守、反动的社会思潮。它们现在处于并存的状态, 就发展而言, 它们此消彼长。就前途而言, 正确的最终要打倒错误的。就影响力而言, 它们因个人差异而共存。这些思潮都活跃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之中, 它们共同对社会产生影响。

2. 不断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社会思潮的认识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认为正确的, 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变成错误的, 没有任何一种思潮是绝对适应社会发展, 绝对准确的, 社会思潮也就因各种因素而不断变化,

3. 内外影响。

社会思潮也有其地域性特点, 各个阶层, 各种社会制度中产生的社会思潮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传播, 我国古时候的天人合一思想、万物有灵思想、仁者爱人思想都已经逐渐传播到国外, 而国外的社会思潮也随着时间的推移,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进入中国, 这些不同的社会思潮碰撞到一起, 注定要进行融合再造,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4. 反复无常。

社会思潮的兴起、传播、发展、消亡也有它的生命周期, 有的思潮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比如鸦片战争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期间, 殖民文化思潮在中国出现,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资本主义在中国被反复证明行不通的时候, 殖民文化思潮就消亡了。但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 反华势力开始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 他们以建立国际经济旧秩序为目的, 全面推行殖民文化, 殖民文化思潮又死灰复燃, 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这种思潮刚抬头就被战胜了, 这就说明了社会思潮的反复无常。

5. 潜移默化。

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社会思潮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发展, 当前中国社会流行的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正确的社会思潮, 它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春风化雨般影响了社会风气。

四、研究社会思潮的现实意义

一是准确了解社情民意, 提高执政能力。

作为执政党应及时了解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社情民意表现出来的现象都比较直观, 但其中能看出当前社会的社会心理, 能总结出当前社会的社会思潮。准确了解社情民意, 正确把握群众所想、所需, 为执政党在制度建设和政策制度过程中提供准确的社会资料, 使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 使执政党的制度政策符合民意。

二是有效调解社会矛盾, 保证社会稳定。

社情民意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思潮, 它能够直观地显现出当前社会的情况, 执政党为了更加有效地平息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大局, 就要通过研究社会思潮, 发现问题, 找出原因, 提出对策。

三是全面服务政治大局, 加快社会建设。

政治影响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反映政治。社会思潮的政治性表现在它具有斗争性、革命性、引导性, 没有无政治色彩的社会思潮, 通过准确把握社会思潮现象, 探寻社会思潮的实质, 对社会各阶层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有指导作用。

四是有效抵制落后思想, 保障社会进步。

社会思潮充斥了思想文化战线的各个方面, 研究社会思潮, 就是要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要求去占领思想文化高地, 把反马克思的, 反社会主义的落后腐朽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 保障社会进步。

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的发展是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共同体, 社会越发展, 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就越强烈, 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利时机, 研究社会思潮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坚持共产党领导, 坚定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理智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继承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全面抵制影响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落后腐朽文化, 把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实践中所创造的优良革命传统和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摘要:社会思潮, 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当前我国的社会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和利己主义思潮等。研究这些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民族分裂主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J].2002年第1期

[2] 王珉.当代西方思潮评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浅析互联网保险相关风险及控制下一篇: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