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经济现象

2022-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当前社会经济现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关现象的经济学探讨

摘 要: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基本保持平稳状态,GDP年增长量保持在6%-7%的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正常推进,资源粗放型、能源耗尽型产业迅速减少,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体系,有力带动了不同行业领域内的产业调质量发展,同时,在平台经济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经济运行节奏加快,宏观经济体系一体化程度更深。在世界其他各国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整体表现正常。但是,这3年多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本文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探讨。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发展;国际政治;国际贸易

近1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整体稳定,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自2010年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每年仍以7%左右的发展速度提升,为国内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全球经济保持活力和一定的增幅做出了贡献。据统计,2018年,我国GDP达13.6万亿美元,是同年美国20.5万亿美元的66.4%;2019年,基本维持这一比例,略有增长;预计2021年,我国GDP总产值将再创新高,超过100万亿人民币,是全球范围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而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的相对优势会有比较明显的扩大。尽管如此,就经济发展所受到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积极应对。

一、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在短短不到50年时间里建立起了有空间、有规模、有质量、有特色的社会义市场经济环境,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近10年来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实现了6.5%左右的增速,较西方发达国家平均2.5%左右的增速而言,发展优势比较突出。但是,自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并且,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所不曾出现过的,对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影响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总结起来,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边国际贸易政策的改变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不谋求世界霸权,不以牺牲它国利益的方式实现本国利益的增长。同时,我们支持倡导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迈进。国际双边和多边贸易中,中国认真履行国际义务,遵守各种经济贸易准则,讲诚信,讲友好协商,反对以强压弱,搞贸易欺凌和单边主义,坚定地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互利共赢,营得国际社会广泛赞扬,经贸伙伴数量不断增多,贸易额度不断增长,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态势。特别是2010年前后,中国先后超越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欧共体其他成员国,步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中国这样的发展理念,赢得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在全球经济发展大家庭中发挥各自作用,共同构建和谐友好的国际经济体系。

(二)国际政治环境中的个体影响因素问题

二战以后建立起来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世界各国反对战乱、向往和平、共谋发展的初衷,7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该体系的方向是对的,作用是突出的,应该为国际社会所遵守,这与在适当时期对原有规则进行修订和新增某些新规则、废止某些旧规则是统一的,而不是矛盾的。因此,某个经济体内部构成因素发生内生性或外生性变化时,一定会引起宏观经济层面的适度波动,只要经济运行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完全可以容纳和适应该变化。但如果某些维度的影响幅度严重超出可接受边界,则会导致经济体内部的显著改变,并有可能波及到关联经济体,一种作用是互斥性的,一种作用是叠加性的,但无论哪一种,其影响都有可能超出预期,甚至在主动干预的情况下,也不一定在短期恢復常态。事实上,就中国经济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市场经济以来,一方面,我们一直进行经济环境的改造和发展模式的探索,经济体自身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另一方面,我们也一直处于快节奏、强竞争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博弈从来没有消失过,中国经济也正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不断成熟起来的。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新的总体发展目标的确立,面临的内部持续改进任务更加有难度,面对的外部环境也更加具有挑战性,需要我们很好地识别客观情况,善于创造机会,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把宏观经济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三)关于人类面临的共同自然灾害的问题

2012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各国虽然都是不同利益集合,但归根结底也同属一个命运共同集合,因为人类同属一个星球,共享一份资源,并且都要为本国民众求生存、谋发展。因此,在国际事务中,各国应敞开胸怀,放开视野,积极合作,共担风险,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整体发展。为此,我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愿与世界各国共谋发展,共同受益。这是在现有制度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获得新的进步提高,国际社会都比较熟悉。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不熟悉,就是在出现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危机问题时,各国应该如何摒弃局限性,协同处置,消除人类面对的共同威胁,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影响远比阶段性的经济领域合作大得多,但从这两年的实践上看,却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在危机面前,国际社会的合作机制并没有预期的顺利和有效。也正因为如此,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也远超出任何一次非自然类事件的影响,值得深思。

二、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完整性和适用性分析

(一)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现状

从体系上看,经济学理论体系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前者以单一消费者、单一厂商和单一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市场是联系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纽带,其核心作用是提供价值参考标准,即价格。消费者通过市场价格支出自己的收入,获得效用;生产者通过产品价格转移商品,获取利润。在此过程中,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追求交易行为最高效,实现供需平衡。研究对象的模型结构方面,消费者理论主要对应效用无差异曲线模型,以产品消费数量、价格、收入为内生和外生变量,生产者理论则对应生产函数理论和要素理论,以劳动力、资金为内生变量。而市场理论则对应四类市场结构,主要以厂商数量、产品价格、成本和利润为考核变量。类似地,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国民收入理论、就业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也都是单纯地从经济指标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经济学模型的完整性及适用性探讨

结合“一”中所述内容可以明显看出,经济发展实践环境中与经济基本理论体系中的理论结构相差极大,关键不在于选取变量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在模型结构方面存在严重的变量缺失。比如:双边和多边贸易政策的成份,国际政治成份,自然环境带来的危机因素,在模型中均没有体现,以至于当前经济领域发生的现实情况,从经济理论模型中得不出任何指导性分析。如果不是在极端条件下,理论体系的不完备性体现并不明显,但是近两三年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则体现得极为突出。此外,在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中,是否将国家变量加入相关模型,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理论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实践,那么在实践发生的重大的新的情况时,理论体系本身加以完善,也是一个难得时机。

三、当前经济发展有关现象的理论及实践启示

经济发展问题本身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其发展背景是经济与非经济环境相融合,其发展成果也是融入经济和非经济社会各领域。因此,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确立过程,只可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现在我们所熟知和接触的最多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形成于上世纪30—40年代,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理论,更是集中在那个时期。而就最近三年左右时间范围内看,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世界上多个主要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比30、40年代的美国情况还要严重,并且更具普遍性和复杂性,如何从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两个方向上寻求突破,使各困难国家经济甚至全球经济走出困境,焕发活力,是一个值得理论界深入探索的课题。

实践方面,我们应该全面审视,哪些问题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哪些是非人为因素导致的,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是形式上的还是实质性的,哪些需要通过纯经济手段解决,哪些需要通过国际政治手段解决,分清类别主次,对症下药,并以实践为最终参考基线,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在将不利影响带来的负面损失降到最低,符合經济和社会发展整体利益。

四、结束语

应该说,从经济发展的历史上看,政治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总是伴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世界各国概莫能外,只不过有的发生在本国范围内,有的则对全球多个国家同时造成影响。从矛盾运动和普遍联系的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常态,相反,不变化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要把经济发展好,不应立足在希望内外部环境总是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变化演进,而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资源准备,在变化中求创新,求发展,努力将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机遇,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窗口的出现往往是在危机事件之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在危机中我们的认识更清楚、更客观,更能激发个体、企业和整体社会共同体的经济和非经济发展潜能,从而达到行稳致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琳,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研究.[J],经济前沿,2018(3):18–22。

作者简介:

杨鑫春,(1989—),女,北京,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金融学专业。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杨鑫春

作者:杨鑫春

第2篇: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学国际化现象

摘要: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作为自然科学来研究,强调经济学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因如此,国内经济学也开始兴起了一股经济学国际接轨的浪潮,主张国内经济学要向欧美经济学看齐。但实际上,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非常不同的特点:它关注本土现象,具有强烈的人文性,理论发展也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轨迹。所以,当前这种经济学国际化的浪潮和路径必须引起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经济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国际化;海归学者

一、引言

目前,国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接轨,加强经济学理论和思维的国际化。正因如此,各院校都在竭尽所能地引进海归学者,由海归学者来主导经济学的改革:不但在教学上极力推崇原版教材,而且在理论研究上更加迷信英文文章,推崇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数理化倾向,从而加速了当前这种庸俗的实证主义思潮(朱富强,2008)。当然,不可否认,由于近百年来中国在学术科研上的积累已经远远落后于欧美诸国,因此,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引入对根除中国传统经济学中的僵化思维确实可以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但问题是,当今中国学术与欧美相差的最大之处并不在于明示式的知识和形式上的规范,而在于国内学术风气的扭曲以及学术理念的消逝。因为,前者是比较容易进行移植的,而后者则依赖于一系列的社会条件。事实上,制约当前中国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在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知识被隔绝,也不在于西方学术上的“形式规范”没有有效建立起来;相反,根本上在于整个学术制度和学术风气已经变坏,很多学者已经完全漠视其应有的学术理念和社会责任。因此,如果学术上要与国际接轨,则首先需要学习国外的学术精神和借鉴其学术制度。然而,当前那些所谓的“国际接轨”又接得怎样呢?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当前学术界中的国际化改革几乎都是一些极具功利心态的人士所发动的,且主要是那些经济学出身的副校长、校长助理或者院长所积极推动或参与的。其结果是,经济学的国际接轨基本上是停留在形式和规范上,偏重于教的内容,而那种真正的学术精神却被无情地抛弃了。例如,目前国内一些主要大学就模仿欧美而作出这样的规定:导师应该对研究生支付生活津贴,从而变相迫使研究生跟随导师从事课题研究,而那些没有课题的导师则丧失带研究生的资格。显然,这种改革完全没有考虑到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差异。试想:当前的那些课题又有多少是理论型的,研究生们有几个具有理论研究的能力?而且,仅仅粗涉教材的研究生们又对社会现象了解多少呢?一般地,社会科学的学习首先要夯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在缺乏广博知识的基础上就从事所谓的课题研究,这是非常荒谬的。因此,当前的这些功利性改革将彻底搞垮中国的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事实上,正是由于以自然科学的思维来对待社会科学,造成了社会科学中基础理论研究的窒息,并制造了一批到处夸夸其谈的新闻“学者”,从而较大程度地扭曲了学术风气。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形式主义的接轨?为什么经济学领域国际化的呼声比其他社会科学远为强烈?其原因在于,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比其他社会科学更为严重,这导致经济学存在着强烈的自然科学化倾向。波普尔(1998)指出:“在大多数有关方法论的讨论中,严重的错误都产生于对物理学方法的某些极为普通的错误理解。尤其是,我认为他们产生于对物理学理论的逻辑形式、检验方法和观察与实践的逻辑功能的一种错误理解”。事实上,正是承袭这种自然主义思维,在将研究对象限制在物质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就把自然科学视为模仿的对象,把经济学当作自然科学来研究,把经济学理论视为可以普遍利用的技术生产力(如边际递减规律)。显然,当前国内“主流”经济学者由于受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思维的熏陶,基本上已经皈依在自然科学的“石榴裙”下。为此,他们强调经济学的科学化和客观化,极力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思维来框定经济学,把某些自然科学研究的特有方法和学术要求简单地搬用到社会科学领域。然而,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果真如此接近吗?显然,要对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取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首先要比较一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经济学学科特性的考察来对当前的接轨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

二、自然科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般说,自然科学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人对自然界的探索,并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自然界是由所有的时间和空间中都相对不变的一个物理上的一致体系所支配,即自然现象是相对稳定的,因而自然规律在任何地点或时间都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是随着工具的发明以及理性的提高而逐渐深入的,且往往只有在有关研究视角、分析工具或者物理机理等方面取得一定重大突破以后,才会开启一个新的认知领域,并导致研究范式的转变和科学的革命。基于这两个特征,自然科学的研究也有其独特性。

(1)自然科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即基础理论和综合应用。其中,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在一系列的概念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出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在特定的时空下是稳定的,并可以通过猜想一反驳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人类在每个历史阶段上所获得的认识和研究成果将成为自然科学不断走向更成熟、更正确的阶梯,这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连续性和进步性。综合应用研究则是把迄今为止的理论研究中最为“进步”的认识用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基础理论的正确性。显然,这种研究实际上是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因而自然科学的应用研究特别关注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关注理论的适用性和效益性。

(2)在新的科学革命没有出现之前的很长时期内,主流的自然科学原理往往都会获得广泛的共识。其原因在于,尽管任何科学理论都具有主观性,但自然科学位置的客观性要求人际不变性,在可重复性和还原性的基础上具有可检验性。因此,自然科学中很少出现不同的派别,很少出现众体系林立的状况。即使有不同的体系,也主要是集中在那些还未得到检验的猜测性假说上。相应地,自然科学领域中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两大领域:一是基于常规范式下对一些细节问题作微小的理论修补和发展,从而对自然界的探索具有非常强烈的继承性。二是在掌握了现有的知识原理之后,结合具体自然环境作些应用性研究,从而很注重实验室的日常检验。而且,由于自然现象本身具有稳定性以及自然科学的实验是可控的,因此,这种对基础理论的变通性应用往往是可行的。故需要关注相应领域的最新进展。

(3)自然科学领域中那些异端的猜测性假说一旦得到证实,往往会导致整个理论体系的根本性变革。因为,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统一性”,整个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往往都是建立在共同的假设基础之上。所以,自然领域中任何思维的重大发现,或者对一些原来留存的疑难点取得了明显突破,往往都会颠覆整个理论前提,从而大大促进整个自然科学的理论发展,乃至研究范式的转变。而且,即使那些狭隘的领域偶尔出现无法消除和解决的反常现象,也会动摇常规范式。例如,迈克耳逊一莫雷实验就动摇了整个“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并对狭义相对论的创立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因如此,尽管自然科学领域的日常科研往往是基于现有理论和常规范式进行一些局部的探索或作一些具体的应用性研究,但是,最高水平的自然科学研究却是对某些理论难题的攻克,或者通过各种实验对新假说进行验证,这也是波普尔所谓的证伪工作。显然,试图通过对一些难关的攻克引发理论的革命,也就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性理论研究。这些工作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殿堂,因而从事这种研究的往往都是那些具有异常禀赋的天才人物。

(4)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进展主要体现在最新研究论文上,而并不热衷于系统性专著的撰写。因为,在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理论突破之前,自然科学研究往往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常规范式,这种常规范式下的基本规律以及理论体系对业内人而言往往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自然科学研究者的主要工作是基于对一些特定难题的探究或者应用中的细枝末节的发现,或者是一个具体应用的条件或流程设计。相应地,自然科学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也主要体现在对这些细枝末节上的新观点或新发现所撰写的一些论文上,而一般不会热衷于撰写整体性的理论著作,除非他希望重新编一套吸收最新成果或者更适合教学逻辑的教材。事实上,在常规范式主导的漫长时期内,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著作往往都呈现出大同小异的教材体式。因为,写进自然科学教材的理论基本上都是已经得到检验或者学界认可的,主要是总结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而缺乏撰写者本人研究成果的个性差异。尽管在新理论和范式的提出和推广过程中,也会因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差异而出现稍有不同的教材体系。

(5)自然科学中开创性专著的出现往往具有非凡意义,甚至可能会导致科学范式或研究纲领的变革。其原因在于,自然科学的科学知识往往具有共同性,只有当自然科学理论在逻辑或实践上遇到了严重的危机,并由此而取得了新的重大科研突破后,从而需要对自然科学理论体系进行重新阐述时,才有必要撰写一部新的专著。同时,一旦对事物之间的作用机理或者内在物质产生新的认识,并得到了检验,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对传统理论的否定,从而会对传统理论体系产生颠覆性影响。事实上,往往只有那些相关领域的大师,特别是那些取得理论突破的研究者,才会撰写一部新的理论专著。那些对自然科学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如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霍金等人,都曾撰写过具有全新体系的巨著。而且,他们的著作基本上都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6)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往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稳定性,因而其研究成果往往传播较快。这是因为有理论的客体特性和传播的主体动力两方面因素。就自然科学理论的客体特性而言,自然规律仅仅依赖于普遍的自然环境,这与人和社会的因素相对无关。因此,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普遍性,以致自然规律一旦被发现之后,就可以迅速被传播、验证和应用。就理论研究者传播的主体动力而言,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激励往往有“锦标赛”的特点,科学的桂冠集中戴在那些最早发现规律或取得突破的学者身上;相反,即使其他人在自然科学领域也独自取得了突破性的理论进展,但如果国际上的类似研究已经在先,那么他那“独自”的研究也往往变得毫无价值。因此,自然科学领域往往会出现为冠名权或谁先谁后的争夺,有的甚至成为永远无法揭示的公案。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关注前沿的原因,每个顶尖学者都希望尽可能地利用他人的研究而成为第一个最终发现“圣杯”的人。

(7)自然科学的综合应用往往具有丰厚的“研究红利”,因而其研究成果往往会受到刻意的保护或隐藏。这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由于自然规律及其理论的普遍性,以及理论和应用之间往往又存在时滞。因此,那些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研究者往往会有意识地隐藏自己的发现,那些应用性的理论研究尤其如此。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科学的应用研究具有很强的获利性。如一些专利、发明等都是实实在在的,都可以直接从市场上为个人或者所在单位、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社会利益。因此,每个发明者、团体都比较注重对一些应用性研究成果的保护,国际上也制定了相应的专利制度和保密制度等。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具有强烈的客观性、中立性和普遍性,因而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需要关注前沿,要与国际接轨。因为,就可行性方面而言,基础理论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市场利益,而长时期的隐藏或保护会限制人类知识的发展。所以,国际上往往规定基础理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只是社会对那些发现者提供一定的奖励回报。因此,为了争夺优先发现权,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往往是公开的,甚至一些应用性研究为了获得优先发明权也会尽早公开其研究成果。就必要性方面而言,自然科学的研究效益体现在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上,而基础理论研究则是应用性研究的基础。可见,自然科学的研究切忌闭门造车,需要时刻追随相关研究的国际前沿。

三、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一般特点

尽管社会科学研究也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两个基本层次,但由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两者的研究思维和方式在本质上也存在不同。事实上,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类社会以及由人造成的社会现象,这比自然现象更复杂、更多变,不但难以发觉固定不变的社会规律,而且也体现了人类的行动影响。所以。社会科学理论不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而且,也缺乏自然科学那种一元单线的发展路径,往往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认知轨迹。正因如此,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1)社会现象的影响因素不但复杂多变。而且具有整体性,故社会科学研究需要非常广博的知识。其实,社会科学是相对较晚才出现的学科,相对于之前出现的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而言。它的理论研究最具体、最复杂,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也最直接,并需要利用所有其他学科的一切成果。因此,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之理论研究,它往往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经济学的理论不是建立在抽象的纯粹假设之上,而是源于人类社会的日用人伦,需要挖掘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显然,揭示较自然现象更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需要更为广博的知识,而本

质认识又往往依赖于大量的个人知识及其独特视角。二是经济学常常把自然科学中所发现的物质法则当作论据的事实来接受。而不是专注于技术性问题。可见,经济学中的技术性手段如线性规划、对策论、统计理论等,都是数学家或其他自然科学家发现的,这方面的难题攻关本身不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由于社会科学本身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导致绝大多数经济学者热衷于应用对策的研究,试图把人类在自然科学或其他领域中所发现的规律、公理以及所积累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实践。当然,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在如何借鉴自然科学理论方面,却与自然科学的应用性研究存在根本性区别:自然科学的应用研究由于存在可控实验而能够直接使用自然科学理论中发现的原理,而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仅仅把自然规律视为假设性条件,由此假设得出的命题只有在那些没有考虑的因素不发生作用时才是正确的。然而。由于这些因素的探究是解释和预测真实世界所不可缺少的前提,因此,社会科学的应用特别要注意这些具体复杂的影响因素。即使在使用物质资源配置这类属于私人范畴的理论时,也必须关注具体的条件,因为社会科学中没有任何问题是纯粹私人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社会科学的应用对策研究是一门艺术,它考虑的是如何恰当选择已有的理论问题。这就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对具体对象进行详细的描述,从而便于选择相适应的理论。二是要有广博的知识,从而使得理论选择集更为丰富。

(3)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两者的研究特点和要求存在很大的不同。一是基于数理逻辑的功能性研究。这是基于特定假设前提的纯粹“象牙塔式”研究,其任务是推理不同条件变化下的结果反应,或者寻找更适宜互动模型和检验工具。显然,这类研究的成果具有强烈的抽象性。尽管它能够对人类实践或制度变革提供启发,但却完全不能直接加以应用。而且,从事这类攻关性研究的学者大多是出身于自然科学,他们并不具有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知识。二是基于内在机理的因果性研究。其首要任务在于,对具体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本质的揭示以及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剖析。可见,由于社会现象本身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导致这类研究需要非常广泛的共同知识和个人知识。同时,由于对本质的探究体现了个人的认知和立场,从而使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个体性。

(4)社会科学的理论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个体性,因而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达成普遍的共识或形成“真理性”的知识。事实上,社会科学本身是一个“为己之学”,其学习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增进个人的认知。在个人获得真正的认知后,再通过教授方式来提高他人的认识。所以,社会科学领域的那些大学者们一生都在努力地“活到老、学到老”,以不断增进自己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他们撰写出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同时,由于社会科学领域的认知本质上是个人性的,时空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来说并不很重要。因此,社会科学领域的思想进展往往非常缓慢,没有自然科学理论那样的直线式的“进步”。特别是,尽管他人的研究或思想可以启发自己的思维,但要将人类积累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或者加以时代的检验,还是要通过个体的理解和消化这一环节。

(5)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具有强烈的连续性和反复性,因而“为往圣继绝学”在社会科学中体现得尤为强烈,它要求注重历史文献的梳理。其实,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知识首先来源于人类实践,来源于人们的日用人伦,而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存在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因此,体现经验事实的社会科学领域的绝大多数观点、理论以及相应的研究思维往往都已为前人所提及,即人们对社会科学理论的认知往往会出现一种回溯或返祖现象,并将这种认识传授给后来者。当然,由于受时代背景、知识积累以及个人认知的限制,前人的论述往往比较粗糙,后人的主要任务是在经典文献的基础上,对理论体系进行完善和发展,而不是以求新求变的态度不断地推出所谓的新理论。因此,社会科学家并不是要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在推翻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促进理论的革新或发展,而是要通过详细剖析前人理论的特点及其适应的社会背景,并结合后来的实践对之进行深化、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时下的社会实践。

(6)由于社会科学理论本身具有时空性,对社会现象的认知都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其理论发展不是直线性的。事实上,任何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之下,而引导假定之间本身又是不可通约的。所以,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不能说后来的知识比以前的更为进步了,而只能说认识更为精微或深化了。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同一社会现象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原因往往是截然不同的,不同主体基于不同的视角所产生的认识也差异很大。所以,不同时代、甚至同一时代的人对同一社会现象的认知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以致社会科学领域很难产生普遍认同的基本原理,无法形成真正的共识。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即使在特定时期的一定范围内形成了特定范式,但这种范式也往往无法维持很久;相反,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现相差迥异的各种观点,乃至不同流派。而且,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在不同体系、不同范式以及不同观点的争论、交流和折中下得到发展的。

(7)社会科学的研究贵在把经验事实和人类理想结合起来,从而构建“极高明而到中庸”的理论体系。这与偏重于“极高明”的自然科学理论不同。其实,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根本上是要提高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包括现状、本质等方面,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个体或集体行动。因此.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来讲,社会科学都与基于某一特定狭隘领域进行攻关的自然科学不同。一般说,社会科学研究注重的不是寻求某种技术性的突破,无法在对一些基本常识都无知的情况下就对某些“社会难题”进行所谓的“攻克”;相反,它需要在系统地梳理前人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对社会更全面的认知,需要能够解释和处理具体的社会现实。同时,由于社会现象本身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者不应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局限于撰写某些基于具体疑难的论文;相反,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伟大学者往往更立志于撰写巨著,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并希望将之传授于后来者。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规范性和本土性。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不能简单地照搬和移植其他时空下的学说。其实,社会现象是复杂多变的,而社会科学理论则往往具有抽象性,它无法直接加以应用。同时,那些具体的研究成果本身往往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专用性,它的使用效果依赖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特殊的行为习惯,因而也不能简单地搬用。可见,社会科学理论本身就内含了一般抽象性和具体专用性的双重特征。这使得社会科学理论呈现出一种较强的公共性: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公开的.既没有专利,也不用保密。相应地,由

于社会科学理论本身来源于特定的经验事实而不具有普遍性,导致社会科学领域的思想传播也呈现出双重特性:一方面,它的传播不但不会受到人为的限制,反而会受到鼓励。因为。社会科学认知上的一致性便于建立更好的协作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社会科学的思想往往更容易传播的原因。另一方面,南于不同环境下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不同.导致社会科学的思想传播又往往比较困难。这种困难主要表现为受到接受者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限制。

四、国际化程度并非是衡量经济学水平的核心标尺

上面的分析表明,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方面,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对稳定的自然世界,不仅自然界中的各因素可以进行隔离,而且人类主体也可以与自然世界这一认知客体隔离开来。因此,自然科学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是先验性的,它依赖于脱离人类生活经验的工具理性。并试图建立一个不断进步的真理体系。相应地,自然科学的成就往往是通用的,因而比较容易与国际接轨,也需要与国际接轨。由于自然现象本身就是普遍性的,因此,通过国际接轨,便于更好地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把握前沿,站在他人的肩膀上进行攻关。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不确定的具体社会现实,不但各种社会因素无法进行隔离,而且也无法将人类主体从生活世界这一认知客体隔离开来。所以,社会科学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是经验性的,其内容往往是针对其所处的环境、地区乃至国家而言的,其根本性作用也正是体现在对周围乃至本国的社会现象的认识上。相应地,社会科学的成就往往具有特定的时空性。因而往往难以与国际接轨,也不必须与国际接轨。事实上,由于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要复杂得多,没有任何实际问题可以单独地根据经济前提来决定,即使是其性质最接近的纯粹经济问题。因此,社会科学研究不是基于对某些具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的攻克。

自然科学往往可以基于脱离经验事实的逻辑推理把特殊上升为一般,从而发展出一般性的定律;而社会科学的理论则必须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必须对那些独一无二的事件进行直观的理解,对事件发生的利益、倾向及其他相关的特殊因素进行情景化的理解。基于社会科学的这种特性,在本质上它并不要求在所谓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文章,而是能够基于独自的社会和知识背景为某一问题或现象提供一种思路,它注重的是不断提高研究者自身的真正认知,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只有这样,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才有意义,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才有价值。相应地,尽管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可以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学者所提出来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但是,必须清楚,西方社会科学的具体理论和观点大多数是建立在其自身的社会背景之下。如果简单地将这些理论应用到中国,则往往只会产生刻舟求剑、邯郸学步的效果。这也正是经济学所具有的独特性、本土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朱富强,2008)。而且,由于社会现象要比自然现象复杂得多,对社会现象的任何理解都往往是基于特定的视角。因此,要对社会现象有更全面的认知,也必须尽可能地吸收他人的知识,而不是极端地开辟一条更为狭窄的道路。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进步不在于不断革新和创造发明,而在于对前人思想的梳理。所以,社会科学强调的是一种求学风气以及对人性的培育(朱富强,2008)。

显然,经济学更类似于社会科学。因为,经济学根本上是要剖析人们行为的机理,从而提高人们的福利。这就要关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面对自然物时如何行动,如何最大化地使用物;二是人面对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动,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来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前一个内容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知识,但是,自然物的配置并不是孤立的,必然会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后一个内容实质上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需要分析具体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和偏好。从根本上说,社会现象都必然会涉及到后一个内容,因而需要认真研究内在经济现象中的“人”的因素,使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非常强的本土性(朱富强,2008)。特别是,经济学作为一门致用之学,更加强调其研究成果对与该研究有直接关联的人所具有的启发意义。所以,如果是国内学者研究美国问题或许更应该首先在美国发表。但是,如果研究中国问题的文章也强行要在国外杂志上发表,显得多此一举了。同时,由于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时间上的累积性,因此,除非面临着范式的革命,现代的自然科学家一般都可以从已经被证明为真实和科学的发现中直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但是,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历史发展却充满各种难以判断的意见和观点。而且,在一个阶段已经被证明错误或者荒谬的理论在某一个适宜的阶段又可能被重新发现并奉为真理,所以,经济学知识并不是以严格的累积形态取得进展的(王曙光,2004)。

因此,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对经典文献的梳理,而不是偏重于所谓的“前沿”研究。熊彼特(1991)就指出,经济学领域的“有些成果被中途遗忘或搁置数百年之久。这要比物理学中更屡见不鲜。我们会遇到一些简直令人吃惊的事例。研究经济学史的经济学家,常常会碰到很有启发性的间接以及有用的教益,这与同样情况下的物理学家很不一样:因为后者一般可以相信,在他的先辈们从事的工作中,几乎没有湮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也正因如此,社会“科学分析不单纯是逻辑上前后一贯的一种过程,从某些初步观念开始,然后按照直线的方式往上面增添内容。它不是单纯地对一个客体实体的逐渐地发现——例如,像刚果盆地的发现那样。它毋宁说是与我们自己和我们前辈人头脑里创造的东西的一直永无休止的搏斗;同时,如果它有所‘前进’的话,那是一种正交叉的方式前进的;它的前进不是受逻辑的支配,而是受新思想、新观察或新需要的冲击以及新一代人的偏好与气质支配。因此,任何企图表述‘科学现状’的论述实际上是在表述为历史所规定的方法、问题与结果,只有对照其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来考察才有意义”。

然而,不幸的是,基于西方社会的自然主义思维,国内经济学界却极力将社会科学混同于自然科学,不但舍弃对学术的系统梳理,而且相反地专注于非常狭隘的所谓“前沿”论文;不但不注重全面的知识综合并形成自己的真正认知,而且相反地像自然科学一样,强调攻克某些“难题”,或者像一般性的自然科学工作者那样,通过照搬一些基本定理来从事日常的应用性研究。多迪默(2002)写道:“与硬科学中的同事们一样,一位经济学家也可以从现有的知识体系中借来某些东西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先是按照严格的句法规则建立起一些理论模型,然后,再对这些模型求解。而且,从原则上来说,这些计算工作是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这位经济学家拥有数据资料,他用这些数据资料来检验具体的假说。他建立经验模型来估价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影响,或者经济政策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这

种常规的科学实践活动把经济学家变成了工程师”。欧美经济学界是如此,中国经济学界就更是如此。

国内经济学知识积累本来就非常匮乏,真正有价值的经济思想更少。而且,经济学本身就是基于西方文化及其行为机理之上,在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下,中国人根本无法在思想领域有所作为,因而只能在形式上加以仿效。同时,在以数理形式为衡量标准的情况下,那些理工科出身的人就占有明显的优势,他们成为中、西方经济学沟通或接轨的“桥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前国内经济学界涌入了越来越多的理工科出身的人。一个普遍的事实就是,现在那些研究生导师在招收研究生时,一般都更倾向于数学专业的而不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显然,这些学者的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更为匮乏,因而也根本无法在思想上有所作为,甚至对思想毫无兴趣。为此,这些学者往往会将主要精力用于对某些数学模型的改造和应用上,而不是真正弄清楚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内在机理。所以,中国经济学界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许多对社会科学乃至经济学基本常识一窍不通的人在搞社会科学领域所谓的前沿研究,并成为学术的引导者及政策的制定者。

当前,这些人主导了中国经济学界,他们必然会努力将经济学拉向自然科学,从而大肆主张与国际接轨,理由是物理学或数学就是这样。特别是,为了显示自己研究的前沿性和国际性,他们会刻意地通过种种途径与国际“学者”合作发表文章。但殊不知,当前形成的这种学术研究分工体系具有鲜明的“殖民”性质:国内学者提供有关中国情况的数据,西方学者作出计量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学术永远是处于“打下手”的角色。更为严重的是,即使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这种分析真的能够促进理论的发展而获得更真实的社会理解,抑或取得实际的分工效益?鲁迅先生曾说过,写文艺作品专靠别人提供的材料是不行的,更何况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

其实,正如多马(2001)指出:“优秀者都愿意自己研究。”他们都愿意自己提出思想而让合作伙伴撰写研究成果,而不愿意简单地承担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但在目前流行的西方学者与中国学者展开的合作中,往往是由中国学者提供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而西方学者对研究结论进行解释。试问,这种合作方式能够体现国内学者的何种学术水平?而且,在当前这种国际合作中,西方学者甚至像国内学者的研究一样,根本不关心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以及是否可靠正确,更不考虑其他的社会环境以及可能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外学者寻找中国的合作者,绝大多数还是出于评职称或其他功利主义的考虑。因为,这样的研究更便于他们发表一些文章,毕竟西方学者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了解少之又少,对中国人提供的数据更难进行考证。正因如此,目前在国外杂志上所发表的一些有关中国问题的论文甚至比中国人的研究还要肤浅得多,它们大多是概念上或者形式上的。

正是由于国内对国际刊物发表文章的盲目推崇和鼓噪,激励着人们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与国外学者合作,而不是静下心来对思想作些实实在在的梳理。这种风气也进一步助长了数理和实证的分析倾向。因为,这种文章显然更容易合作,也更容易发表。但是,对这种学术的鼓励,却误导了理论的真正发展,因而无法取得真正的社会科学的进步。德鲁克(2000)曾写道:“如果,乔之所以晋升是因为他擅长玩弄政治,人人都会知道。他们会对自己说,‘好吧,这就是公司里的晋升之道’。他们会瞧不起上司,因为他们强迫人人都变成了政客,结果是他们要么离开要么自己也变成政客。”目前学术界正是如此。其实,社会科学需要的是精心思考,而不是机械搬用。钱穆(2004)强调,“如何像以前的禅宗般,把西方的新人生观综合上中国人的性格和观念,而转身像宋明理学家般把西方人融合到自己身上来”,这就是我们现代学者的任务。但是,我们的学者却在做急功近利之事,我们的制度更是为这种功利行为提供激励。余英时(2004)写道:“一般倾慕西方文化的人在取舍抑扬之际也缺乏真知灼见,他们往往对自己还没有十分弄清楚的东西,已迫不及待地要用之于社会政治和社会改造方面。这种轻率而又轻薄的态度不但与西方‘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而且也和中国人所一向讲究的为学须分本末人己的传统大相径庭。”

五、简短结语

基于自然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特征,当前国家以及各高等院校都极力倡导自然科学研究要与国际接轨,其研究水平的评估则往往依赖于是否能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经过世界权威的评点,并特别注重撰写突破性的论文,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加辨别地极力推行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国际接轨,大力引进西方的理论和实践,那么就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其原因在于,社会科学本身主要是针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它研究的价值更具本土性。正因为社会科学研究首先是对自己周边社会现象的剖析,这就需要具有共同认知背景的学者加强沟通和交流。特别是,经济学本身是一门致用之学,它的根本性作用在于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事实上,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社会制度改革和完善等公共领域,而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的却是私人领域的问题。由于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根本上是属于社会制度安排,是一个常识性的公共安排都无法设立和施行的问题。因此,那些追随主流而热衷于实证分析的人根本不可能得出任何理论、任何洞见(朱富强,2008)。显然,当前国内经济学的潮流却搞错了问题的症结:它不是关注社会制度问题,而是启发那种所谓的普遍理性;它不是关注国内问题的解决,而是激励人们与其他具有根本不同背景的人去交流、去合作,而美其名曰是加强“国际接轨”。

责任编校:周全林

作者:朱富强

第3篇:当前高校腐败现象成因及对策

[摘要]分析高校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从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等方面遏制高校腐败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高校腐败 成因 对策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2.02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不断增多,学校自身可调配资源显著增加,高校参与市场活动也愈加频繁,而高校在招生录取、经费使用、设备物资采购、干部聘任、职称评聘、科研项目管理等方面拥有越来越大的自主权,高校领导干部和校内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势下,高校反腐工作复杂性和艰巨性更为凸显,如何做好高校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这篇文章,保证高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值得深思。本文试分析高校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遏制高校腐败现象的发生有所裨益。

一、高校腐败现象成因分析

近年来,高校各种消极腐败和职务犯罪现象有扩大蔓延之势,综合近几年暴露出来的高校腐败案件,其主要表现有:行政过程中滥用权力,徇私舞弊;在基建项目建设中贪污受贿;在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中搞“权钱交易”;在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物业管理与科研管理方面私结利益共同体,攫取公共利益,等等。追根究源,这些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滑坡,宗旨意识淡化,滋生腐败心理

少数高校领导干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背弃“教书育人”宗旨,经不住诱惑,存在侥幸心理,滑入腐败的深渊;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盲目攀比,助长腐败行为;一些领导干部基于急功近利出“政绩”、树“形象”的需要,重教学科研、轻思想道德建设,用人上存在“重才轻德”现象;个别干部教师对反腐倡廉缺乏认识,认为腐败是有权人的事,存在“只要不把钱装进自己口袋就没问题”的错误认识,校园防腐意识不强。这些错误思潮的存在和蔓延,滋生了腐败的心理因素。

(二)制度不全,监督不力,腐败门槛低,助长腐败行为

一些高校管理水平与教育教学改革快速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制度执行乏力,存在漏洞和弊端,使一些腐败分子可以利用其中的漏洞谋取私利。与此同时,高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高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对其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却没有及时跟进,以致出现高校“内部集权化”、“利益团体化”现象,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一些高校主要领导权力过分集中,却没有对其做到切实有效的监督,为其滥用职权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高校纪检监察力量不足,工作能力较弱,监督渠道不够通畅,手段缺乏实效,对贪腐现象不能防微杜渐,客观上也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二、遏制高校腐败的对策分析

面对高校反腐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切实遏制高校腐败,可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遏制腐败,如果说预防是根本,那么教育就是基础。应通过教育,使人们深刻认识腐败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深刻认识腐败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严重后果,净化社会风气,在党员干部的思想中筑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两道防线,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腐、反腐的思想认识。在教育中应做到以人为本,分层分类施教,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第一,在教育对象上,应以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掌握“实权”的“一把手”为重点。第二,在教育方式上,要创新思路,多管齐下,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如利用廉政谈话、政治学习、互联网、宣传栏、警示教育片,组织干部培训班、专题学习讨论会、知识竞赛、图片展览和签订廉政承诺书等形式进行教育,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对反腐倡廉做到警钟长鸣。第三,在师德教育中融入廉洁意识教育,教育师生员工从思想深处认识腐败对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的危害性,摈弃“腐败与己无关”的错误思想。第四,把廉政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思政课”或党课进行教学,列入党团组织生活、职工政治学习内容。第五,深入开展廉政文化活动,使廉政文化融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防腐、拒腐、反腐氛围。

(二)坚持依法治校,坚持制度反腐

遏制腐败,制度建设是闸门、是利剑。坚持依法治校,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制度管人、管钱、管权、办事,打掉滋生腐败的平台。通过强化制度反腐,在法律上、道德上、经济上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强威慑效应,提高腐败的“成本”。一方面,应完善管理制度。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精神,建立健全惩防体系,认真对照检查,修补管理上存在的制度漏洞,使制度健全、规范与科学,特别是涉及学校“三重一大”(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的制度建设,完善校内议事和决策规则,推行重要岗位的人员轮岗制度等,使权力运作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制度上协调和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不让腐败分子有机可乘。另一方面,应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有法必依,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使制度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三)加强民主管理,完善监督机制

绝对的权力、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此,遏制腐败,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应做到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注重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首先,按照党内监督条例和校务公开有关规定,遵循完善民主管理、加强审计监督的原则,加强对学校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对领导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大额资金使用、重要工程建设、物资设备采购、招生等方面的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将监督关口前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推行“阳光工程”,防止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其次,纪检监察部门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加强对学校人财物管理和关键岗位监督,早做防范,把存在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后,推进民主监督,维护学校公平正义。大力弘扬党内民主,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师生意见投诉制度,监督民主集中制及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健全权力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注重发挥纪、监、审和舆论联合监督的作用。使腐败高发环节处于外部监督之下,防止权力的随意性。

(四)畅通信访举报及反馈渠道

腐败问题是不断积累的结果。信访举报是释放群众积怨、发现腐败线索、及时惩治腐败的有效途径。应站在学校发展和稳定的角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信访举报工作,完善举报途径,充分发挥举报箱、举报电话、来信来访、网络举报、投诉等作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好调查研究,严肃查办。对诸如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和物资、图书教材采购,招生、乱收费等重要事项的违纪违法行为、假公济私行为、徇私舞弊行为的举报,及时组织力量查办,及时公布反馈。

(五)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应推行纪检监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监督主体办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通过改变纪检部门隶属于同级党政领导的状况,赋予其不受同级党政领导个人的影响和制约的独立办案权。应重视和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力度,充实配齐人员力量,完善办公、办案条件,组成强势纪检监察队伍。同时,应提高纪检监察人员自身素质,纪检监察人员应通过学习,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学校工作中心,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应通过学习,了解、研究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善于解决矛盾,学会用和谐的方法解决不和谐的问题。此外,纪检监察人员应以身作则,秉公用权,忠实履行职责。

[作者简介]张益德(1969-),男,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主任,讲师;杨玉珍(1956-),女,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

(责编 何田田)

作者:张益德 杨玉珍

第4篇:当前社会现象

一、 “欠个人的钱是穷人,欠国家的钱是富人;喝酒看度数的是穷人,喝酒看牌子的是富人;写书的是穷人,盗版的是富人;吃家禽的是穷人,吃野兽的是富人;耕种土地的是穷人,买卖土地的是富人;女人给别人睡的是穷人,睡别人女人的是富人。”

二、现在有人总结中国现在社会有“八乱”。这个“八乱”是这样说的,就是:“温室把季节搞乱了,关系把程序搞乱了,级别把能力搞乱了,法官把法律搞乱了,公安把治安搞乱了,金钱把官场搞乱了,军车把交通搞乱了,小姐把辈分搞乱了。”

三、最新社会现象

1.仇的不是富,是不仁。

2.恨的不是官,是贪腐。

3.愤的不是穷,是不公。

4.怒的不是房,是奸商。

5.怕的不是警,是枉法。

6.愁的不是钱,是通胀。

7.基本国情:穷人的孩子早当妈,富裕的孩子早当爸。

8.全国学子两件事:混日子等考公务员,考上公务员混日子。

第5篇:当前幽默社会现象描写

社会百态

1,

,今日某高速,因堵车太久,一车主终于无法忍受,暴跳如雷的打开车门,从车中拿出一根长长的棒球棍,路上所有堵车的人都震惊了,只见他边骂边走到车前,把地上的一只蜗牛敲得粉碎,一边敲一边骂:我忍你很久了!你丫打上高速就一直跟着我,到这儿,你居然还把我给超了

2宿舍蟑螂多,欲买杀虫药,去淘宝一看,一广告曰:“特效蟑螂药,5元一包,郑重承诺:蟑螂不死我死!”,我犹豫了!

3,

第6篇: 当前社会的文化现象----快闪族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也愈来愈丰富多彩,更显出勃勃生机.但是如果你细心地观察,就不难发现,主流文化虽在我们的文化路途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必然会带来一些个性另类的文化,例如"快闪文化". 快闪,顾名思义‚快闪行动‛.简单地说就是,许多利用网络联系的人,通过网络或手机约定一个指定的地点,在明确指定的时间同时做一个指定的不犯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然后赶快走人。由于他们的极速,因此又被称作‚快闪暴走族‛、‚快闪族‛、‚聪明行动帮‛等. 追溯历史,快闪族是于2003年最先在纽约出现,当时一个名叫比尔的组织者召集了500余人,在纽约时代广场的玩具反斗城中,几分钟后众人突然迅速离去,快闪族因此而闻名于世.并且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其中就包括文化包容的中国. 中国首个快闪行动,出现在2003年的香港.那次行动要求参与者在指定日期时间到一间电气店问有没有游戏机售卖,然后集体拍手叫好后各自离开,但到了行动当天,玩快闪的人只有发起者一人而已。虽然第一次实验并不成功,但至此之后,快闪一族便‚一发不可收拾‛。 某日一家玩具连锁店突然涌进三四百人,团团围住一只机械恐龙,大声呼喊膜拜;某日200多人聚集在公园内学鸟叫;又某日400人模仿‚狗仔队‛冲着离开超市的顾客疯狂拍照,在某购票中心拿起扇子大力舞动……当所有围观群众瞠目结舌、警察未能有所反应之前,‚闪电族‛

早已一哄而散,不知所踪了,最后还被媒体戏称为‚新一轮都市‘恐怖’袭击‛。

很多人不能接受这种突破传统文化行为,仅仅把他视作一群无聊的人寻求刺激的行为,但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个新兴文化的‚巧合‛,也许快闪族正是社会,经济,文化深层矛盾的一个缩影。

其实每个人都有展现自我的欲望,但很多时候并没有足够的活动来满足人们的欲望,由于‚快闪‛多采用的是激烈的行为方式,通过自己的‚惊人之举‛展现自我,从而备受关注。从社会的角度讲,现代社会虽然通讯发达,但人们之间的内心关注却在减少,表面上看,‚闪电族‛是一种‚无厘头‛的行为,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逃避现实压力的选择,他们可以在寻找刺激的过程中,尽情宣泄个人情愁。当前的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能跟上这快节奏的步伐,其中包括人的价值观。许多年轻人会常感觉到‚无价值感,无意义感‛,虽然精力充沛,但很多时候无处消耗。正在这时闪电运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可以让年轻人做一些既是个人兴趣爱好又对社会公益事业有好处的事情,比如涂鸦、街舞等和街头表演等,于是它就在‚寂静‛中风行起来。当然,快闪一族有他们的‚族规‛。无论多么另类,也不可以触碰法律的底线,一些有为人民和社会利益的事。

作为一种合法的但另类的行为艺术,如果他们能‚回归‛社会,在快闪行动中更多的加入一些社会公益元素,也就更有意义,更能被大众接受了。

第7篇:浅析当前道德滑坡现象

学号:

课程论文

浅析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学院(系):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浅析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道德作为社会的凝聚力却出现了滑坡现象,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以至于出现了道德沦丧、观念模糊、信仰危机等一些列人格扭曲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深究,找出解决问题对策。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综合概括了产生滑坡现象的原因,并试图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给重建道德找到一条有效的路径。

关键字:道德滑坡

道德建设

价值观

一、 道德滑坡现状

当前一系列“道德滑坡”现象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道德建设问题。“道德”成为如今论坛上的热门话题。当硫酸泼向无助的黑熊,当枪弹射向无辜的教师,当汽油浇向熟睡的流浪者,当因学习上的分歧而掐死同窗,当因一句骂人的话而去投毒,当好心车主扶起摔倒的老奶奶被敲诈,当18位路人无视躺在路边濒临死亡的小女孩的时候,每个人们的处境都处于危险中,正是这种潜在危险使得众多的“旁观者”走向前台来关心道德建设的问题。

我国道德水平下滑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3]:第一,家庭道德伦理关系改变而带来的矛盾与冲突。第二,职业道德陷入了没有精神支柱的泥潭。第三,社会公德开始失去平衡。第四,腐败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人们在探讨“道德滑坡”的原因时,往往把责任大多推向学校,认为学校是道德教育的课堂,道德下滑应归结为学校教育的失误。不可否认,学校在道德教育上负有重任,但社会与家庭对道德教育也责无旁贷。道德滑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归结为某一方面的原因。

二、 道德滑坡原因分析[4]

随着时代进步而出现道德观念的变迁是必然的,但一些“保守”的人认为,这是世风日下,出现“道德滑坡”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我们不能说每次道德观念的变化都值得肯定,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道德观念是向着更进步、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的。因此,道德滑坡不是指道德观念的滑坡,而指道德实践的滑坡。人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在具体行动上发生了变化,也就是道德实践方面滑坡了。本文认为道德滑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阐释:

(一)价值观出现“错位”[2]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价值的认识和评价所持的根本观点,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国的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出现偏差,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集体主义价值观、拜金主义价值观、拜权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和利己主义价值观。我国一贯倡导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生活中,连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党政领导干部都难以实现,结果各阶层、各社会团体的一些成员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这是与价值观“错位”紧密相联。由于错误的价值观即拜金主义、拜权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泛滥成灾,使一些人开始觉得苦恼、迷惘、困惑、无所适从,当受到利欲引诱时,就极容易接受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价值观的错位”。“价值观的错位”势必引起“道德滑坡”。

(二)法制建设滞后,使得人们的思想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在一个社会中,法律是作为道德底线而存在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封建的道德和法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解放后,社会主义法制虽得到发展,但是在‘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几乎全部遭到破坏,而新的伦理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这导致了整个社会思想的大动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传入,给本来就很迷茫的中国人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在整个社会中,由于法制建设滞后,一些物欲分子钻法律空子,无视传统的道德理念,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滞后和政治思想教育乏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而大加批判,所以实行市场经济以后,理论界更多的是探讨市场经济在我国实行的合理性,企图使人们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制,道德等要求不及时,造成法制,道德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一些人错误的认为集体主义是计划经济产物,市场经济呼唤地是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所派生出来的腐朽落后价值观的冲击,使政治思想理论教育面临严重困境:理论与现实联系不上来,被少数人认为是“误入歧途”的教条。同时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经济地位弱化,使部分政治思想工作者心灰意冷,而淡漠人生。

(四)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方面的缺陷,使很多学生不能正视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考试分数成为其优劣地决定性标准。

这给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首先在精神上是一种打击,让他们片面地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社会人。同时学校的管理模式过于重视成绩优秀的学生,此外,部分老师对学生有种偏激态度,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社会要不要我们都无所谓”的思维。此外,孩子们的家庭不能及时与学校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父母更多的是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最鲜明事例就是外出打工父母的留守儿童,他们很多不能够在一个良好环境下学习成长,他们的心理会出现偏差,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是整个社会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成长,因此,应当重视教育问题。

三、 道德重建思考

本文认为要有效的抑制道德滑坡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构建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都应当辨证唯物的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我们不能将外来文化拒之门外,而应该吸取外来先进成果,例如先进管理模式、先进管理经验等。同时,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认为我们地传统文化是糟粕,而是应该研究、挖掘其中精华,让它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当今,怎样让传统中华文明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让西方一些先进思想能够与我们传统的伦理思想相结合,并促进社会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当前,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只要符合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能对人性恶的方面起约束作用,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规范,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我们服务。

(二)提高对市场经济驾驭能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东西都贴上了商品的烙印。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对市场驾驭除了熟悉全球化下WTO各种规范、提高国内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和为市场营造一个良好投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怎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只有切实的解决好人民的根本问题,才可以使整个社会得到稳定,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才会有一个根本、稳定的前提条件。但是在提高市场驾驭能力同时,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建设也必须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首先,我们要对现阶段道德规范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区别有清晰的认识,要认清我们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要实事求是,而不应该将共产主义道德强加于现在这个生产力水平下人民的心中,因为我们还不具备进入共产主义地物质前提。

(三)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在社会中得到实施,特别是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要把上层建筑做好,它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社会向健康地方向发展。最后,要正确区分道德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道德属于社会的意识范畴,而市场则属于经济的范畴,但目前我们的现实是对这两个范畴没有正确的区分,由此导致了社会混乱,把社会范畴纳入了经济领域,把人当成经济的动物,使这个社会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外,所有亲情、友情都变得黯淡无光。

(四)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使国民地素质得到面提高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地方向,我们地社会最终会走向以提高劳动者地素质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地轨道上来。因此,在教育中,重要的是怎么样去改进现今教育存在地弊端,让人性在教育中得到健康全面自由地发展。我国主要是要根除教育的腐败,更新教育的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根除腐败这方面,主要的是要让其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限制教育系统中腐败现象;在更新教育观念中,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中地其他领域,如企事业单位等等,特别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教育,以提高全民族地综合素质[1]。

四、 结语[5]

总之,当今道德滑坡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下,小农的思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这也直接影响着道德发展。更有人为的原因,比如教育、生活、法制、社会等方面的不健全也是形成道德滑坡的重要因素。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已经发生的一切,并搞清楚以后道德发展方向。由于道德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反作用。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就得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处理现在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对策,并使之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让道德滑坡从源头上得到根治。只有这样,人性才能得到进一步解放,我们的社会才能得到更为和谐发展。

[1]张宇.对当前道德滑坡的认识与思考[J].六盘水师专学报,1996(2). [2]孟秋菊.简论“道德滑坡”[J].川东学刊, 1998(8). [3] 李期. 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滑坡与道德重建[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2). [4]孙立平.道德滑坡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9). [5] 汪文娟 孔庆为.当今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对策研究[J].传承2009(12).

第8篇: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现象

一、腐败现象的定义与产生的原因

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利(政治权力、行政权力、职业权力、学术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行为,都可以称为之腐败。

腐败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从历史根源上看,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流毒没有根本肃清,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中还有很高的地位。封建社会一朝升官便能发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想还残留并且影响着一部分人,一旦这些人当官,便会想方设法搜刮钱财。从思想根源上看,我国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改革开放使西方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流入,加上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造成部分领导干部法纪意识淡薄,权利观异化,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利,把权力当作为个人、家庭、小集体谋取利益的工具,一旦这些人掌握权力,便造成腐败。从社会根源来看,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的时期,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对公务人员监督体制还不健全,加上国有企业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给公务人员贪污受贿造成了可乘之机。权利对市场经济秩序干预过度,使权利腐败的机会增多。

二、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腐败问题及反腐败形势

如今的腐败范围越来越广。腐败现象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展到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腐败现象的渗透和侵袭。过去被视为“清水衙门”的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腐败现象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甚至纪检、宣传、反贪等部门,也发生了 1

不少买官卖官、贪污贿赂现象。腐败分子的职位越来越高。腐败也有“集团化”的发展趋势。现在的腐败案件,不少都是左右勾结、上下串通、相互利用,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腐败同盟。有的大案涉及的人员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则上百人。“隐性”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勒索型腐败现象大量上升。

我国的反腐败形势正呈现出逐步深入、健康发展的态势。从量化分析来看,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每年受党纪处分人数约站党员总数的比例的总趋势是下降的。从民意调查的数据来看,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的调查显示,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成效满意度平稳上升,群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上升,这说明反腐败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从国际社会的评价来看,这几年不少国际人士对我国的反腐败成效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三、腐败带来的危害

腐败破坏经济建设。腐败分子不仅通过自己贪污受贿侵占国家资金,而且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使国家巨额资金和大量财产流入不法分子手里,1999年,全国法院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犯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亿元。据胡鞍钢估计,腐败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9875亿——12570亿元之间,相当于GDP的13%——17%。若任其滋生蔓延,泛滥成灾,必将严重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导致国家经济崩溃。

腐败危害精神文明。腐败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腐蚀性,如果不加严惩,就会像瘟疫一般迅速传播,腐化堕落、骄奢淫逸、贪污受贿、买官卖官、贪赃枉法等犯罪行为充斥整个社会,从而使封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污染社会风气。

腐败破坏社会稳定。腐败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削弱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导致社会**纷争。“乱收费”“乱收摊”等行为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的利益,

一定程度上激化社会矛盾,对社会长治久安构成威胁。

腐败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腐败压制群众的民主权利,侵害群众的经济政治利益,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腐败现象的防治措施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一是要完善教育制度。完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以及基层党员轮训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思想教育,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的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政绩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使党员干部筑牢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要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权利依法运行,提高监督权威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完善预防制度。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深入查找容易诱发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构筑起制度防线。四是要完善惩治制度。遏制腐败,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和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完善举报人和证人的保护制度,拓展群众的监督渠道,创造能够监督、方便监督的平台和条件。重视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

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建立健全保障制度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保障制度的执行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严惩行规定,对制度落实的各项措施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落实时限和阶段性要求。增强制度意识。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加大对贪污贿

赂、渎职等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纪检监察检察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对腐败现象严厉打击,使腐败行为付出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腐败行为产生的收益,这样,公务人员在考虑到腐败要付出的代价后才能望而却步。

只有以上几方面多管齐下,构筑全社会健全有效的监督体系,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腐败斗争形势》上下册,中国方正出版社.

2.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2-

3、272页.

第9篇:当前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

林俊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随之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一些社会问题,腐败现象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尽管我们党始终保持了对腐败问题的高度警惕,始终将反腐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与腐败现象作斗争,但仍未能完全遏制其蔓延之势。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忧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

二、第三次全会上发表的讲话,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滋生和诱发腐败现象的因素依然存在,而且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寻求根治腐败问题的方法。

一、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我们知道,现阶段我国社会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改革,而改革的实质内容就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中那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和环节。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改革必将带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一系列连锁的深刻的变化。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这一系列变化的主要方面毫无疑问是积极的,二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事实就是最好的

1 证明。但与此同时,转型期中制度、法律等的不健全,一些不可避免的消极因素也随之出现,如腐败现象。

我国存在的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现在政治上的腐败。如个别党员、干部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严重丧失政治立场。二是表现在经济上的腐败。这类腐败现象以一味追求金钱,利用各种手段大肆鲸吞国家、集体财产为主要特征。利用职务贪污盗窃、索贿受贿,乘改革开放之机走私贩私、偷税漏税,以及严重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等等。如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先后16次非法收受贿赂达人民币230万元、澳币1万元,给国家和地方造成巨大损失。三是表现在道德品质上。这类腐败现象主要是生活糜烂,道德败坏,如嗜赌成性,吸毒成瘾,乱搞两性关系,甚至嫖娼宿妓等。例如,湖南省隆回县人民政府原助理调研员、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原常务副指挥长曹乐伟,在2003年3月至4月期间,多次与他人以打麻将、字牌等形式进行赌博,一次输赢数万元。四是表现在工作上。如一些党员、干部的严重失职渎职,执法犯法,徇私舞弊等。当然,各类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往往是相互交叉的。如有的从生活腐化开始,发展到到经济犯罪;又如有的从追逐金钱开始,发展到丧失政治立场。

二、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产生及存在的主要原因

以上腐败现象为什么能够得以产生、存在和蔓延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理想信念淡漠,是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与条件。某些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淡漠,精神生活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最终走上违纪违法之路。由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思想扭曲,意志蜕化,不

2 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忘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志薄弱者在关键时刻挡不住诱惑就会沿着违法乱纪的泥道滑下去。原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毕玉玺因受贿和私分国有资产被依法查处,他在向党组织忏悔时痛哭流涕:“我是多年受党教育的领导干部,但由于自己长期不认真学习,不认真改造世界观„„自己思想上逐渐发生变化,从工作上的懒惰,生活上的贪图享受到极端自私个人主义„„自己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不认真学习,特别是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纪国法;二是长期不接受监督,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极力放纵自己;三是为我独行的工作作风,工作上有成就狂妄自大,工作方法上独断专行;四是思想懒惰,工作上讨价还价,个人利益占上风;五是心理不平衡,利欲熏心的赌徒心理,占有欲心理太强。” 毕玉玺对自己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分析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二)利益的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如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行贿买官、跑官要官、造假骗官等现象是最好的例证。我们的少数领导干部正是由于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无法很好的把持自己,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一步步走向腐化堕落。一些不法私营企业主为了谋取暴利,逃避法律惩罚,更是不择手段,不惜用重金、美色等方式拉拢腐蚀领导干部,时不时发生权钱交易的腐败案件。还有某些党员干部在经济上贪得无厌,背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私欲极度膨胀,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有的不择手段

3 侵吞国有资产,有的因个人贪利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有的利用职权,违规收受礼金礼物,有的贪污、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

(三)各种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迅速发展,与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密不可分的。腐败分子就是善于寻找政策漏洞,只要政策本身具有这样那样的漏洞,腐败现象就会很快地渗透进去,在其中开始滋生和发展,并很快形成规模。

1、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的不规则竞争,是腐败现象容易滋生的温床。各种经济成分的竞争,说到底是为谋求自身利益的竞争。在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各种经济成分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相互竞争中,容易出现以钱买权、权钱交易的行为,从而产生腐败机会。例如,20世纪80年代一些人非法倒卖钢材、水泥等物资,90年代一些人非法倒卖股票、批租土地等生产要素,滋生了大量腐败现象。

2、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和管理,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导致出现行政管理行为的随意性,以致产生腐败机会。例如,政府有重大工程的发包制度,标底不透明,程序不规范,这就为建筑工程中发生贿赂行为提供了条件。

3、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对企业领导人的监督弱化,使腐败现象易于产生。例如,有的企业领导人将企业的国有资产转移到私人开办的企业或转移到境外,有的以超低价转让变相侵吞,有的利用国有资产从事投机经营活动,亏了记在公家账上,赚了归自己。

4、干部制度存在弊端。一些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难于受到有效的监督,腐败机会随之产生。

5、收入差距拉大,未能真正贯彻和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企业与

4 企业之间,机关与机关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工资收入上未能真正贯彻和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少数人出现“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于是便想方设法寻找机会“捞一把”。

三、防治腐败的几点对策

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多管齐下。

(一)加强教育与自我教育。 邓小平同志指出,“对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的现象,我们主要通过二个方面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教育在这里主要指对党员干部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其核心问题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真正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和人情关”,拒腐防变。努力使领导干部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纵观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没有哪一个腐败分子是从一开始就腐败的,而是一步步的走向堕落的深渊,最终成为人民的公敌,社会的败类。这与其自身的修养休戚相关。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自以为是,一方面自己不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政治素质;另一方面以各种理由、借口,推托组织上的各种理论学习,或者不重视,只当耳旁风。这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最终导致原则立场不坚定、政治素质不过关、思想作风不健康,这就给了投机者以可乘之机,以金钱、色情等手段进行诱惑、拉拢和腐蚀,使得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延续。所以,必须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要加强教育,注重预防,筑严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把讲理想,讲信念作为永葆党员行进性的根本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体现在反腐倡廉的各阶段、各环节。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近年来揭露出

5 来的问题说明,我们在管理上、制度上存在不少漏洞,在领导作风上存在严重问题,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要吃一堑长一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坚决克服官僚主义。要在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中,扎扎实实地加强勤政廉政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相适应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消除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革命导师列宁说过: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古今中外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了遏制腐败现象,保持各级政府部门的清正廉洁,要进一步健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使滥用职权的越轨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裁和纠正,使弄权营私者无隙可乘。

(三)严把用人关。反腐的重要环节在“用人”上,以“任人唯亲、任人唯近、任人唯庸”为用人原则,非但腐败不能消除,而且还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甚至危及我们的国家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中纪委委员、江西省纪委书记马世昌在总结反腐败的经验教训时指出:“要知道,提拔一个好干部,能激励一批干部,树立正气;反之,提拔一个坏干部,便打击一批干部,带坏风气。”可见,从严治党、消除腐败首先还是要搞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干部的推荐选拔任用过程中真正贯彻中央提出的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以及“四化”的方针,干部队伍纯洁了,腐败之风也就会渐小渐消。

(四)严格权力范围,保证决策执行民主化。 腐败与权力是休戚相关的,腐败多表现在滥用职权、权钱交易,因此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一定的规范限制是很有必要的。中纪委书记尉建行同志尖锐地分析道,“从陈希同,王宝森问题来看,一是对领导班子成员授权不能太大,更不能形成一个人大权独揽,„„二是个人行使权力,要严格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不得越权,不得擅权,更不能侵权。”只

6 有在权力行使中坚决推进民主化,才能有效地杜绝“一言堂”和“宗派主义”。在日常政务活动中,要十分注意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将权力界限划分清楚,才能保证干部执行职权时的合法合理。

(五)适当提高收入水平。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多次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收入,但其合法收入与其相对应的消费而言省市间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在我国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公务员的收入,使其能以合法收入满足其正常消费。另外,对于国家公务员,应大力增强其收入的透明度,将他们收入水平公之于众,使其隐性收入明朗化,以便更好的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六)加大处罚力度。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出台了许多政策、法令来约束惩治腐败分子,但腐败现象似乎仍在蔓延,可以看出,惩治腐败的力度仍要加大,强度更要增强。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面前不能人人平等的事件时有发生,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失去威慑的本色,应有的强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对于腐败分子,绝不能姑息迁就,而应毫不留情,从严惩处。对于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或严重丧失政治立场的党员干部应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并开除党籍处分;对于贪污受贿、失职渎职或违反其他财经纪律的腐败分子,应没收其非法所得并视情节轻重进行党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腐败是社会存在的毒瘤,是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认同度。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又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既发扬优良传统,又坚持改革创新;既严厉惩治腐败,又有

7 效预防腐败,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整体推进、健康发展。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金银焕 《重大的战略决策

科学的惩防体系》 《求是》 2005年5月

[2] 张志新,甄小英《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党性修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4月.

[3]《张德江同志在中共广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广东省教育系统反腐倡廉教育读本》第18页

2005年 [4] 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5] 胡鞍钢.《对腐败问题的估计和诊断》.清华大学反腐败战略研讨

会,2001年3月.

[6] 罗景一,王奇.《党政干部职业道德》.法律出版社,1990年.

[7] 张宇航 《惩防体系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南方月刊》 2005年第5期. 8

上一篇:中国汽车零部件网下一篇:党支部党建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