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责任承担的法律规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网络侵权责任概述

区别于一般侵权, 网络侵权是利用网络实施的侵权行为。在这种侵权行为中, 网络既是侵权行为发生的场所, 又是侵权行为使用的工具。相比传统侵权,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侵权行为成本更低、方式更多样、侵权行为更易发生、侵权影响传播更广、对被侵权人造成的损害更大。

基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 网络侵权行为有自己不同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网络侵权包括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 两种侵权行为都有可能引发网络侵权责任。

(一) 网络侵权责任的产生

《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即行为人违反其负有的对他人民事权益不可侵犯的义务时, 行为构成直接侵权, 产生网络侵权责任。

基于网络服务中介地位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没有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 违反了其负有的对网络用户合法权益的保护义务, 实质是间接侵权, 也应承担相应网络侵权责任。

(二) 网络侵权责任具体规定

网络侵权责任承担主体为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双方共同侵权时的责任分担方式为连带, 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境下的连带: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 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未及时采取上述必要措施的, 对损害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而当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未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的, 就全部损害与该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也就是说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知道侵权的情形下对网络用户的全部损害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 是不以被侵害人通知为启动条件的。

(三) 网络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作为一个基本规则, 用以确定侵权行为人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是网络侵权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网络侵权立法中网络侵权责任的确定采用一般过错原则, 以行为人主观过错作为网络侵权责任构成要件;行为人明知或应知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结果, 在主观上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侵害结果发生, 就认定行为人主观存在过错。

以网络服务提供者为例, 《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为网络服务提供者设定了明知规则和提示规则, 违反相明知规则下的及时删除等阻止义务, 和违反提示规则下的及时删除等组织义务, 便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有主观上的过错。

1.明知规则

理论上, 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网络信息发布、汇总平台的管理者, 对其平台上的全部信息有事前审查和合理注意义务。但在现实中, 信息流量巨大、更新飞快、传播广泛, 网络服务提供者很难及时审查管理网络信息发布平台上的全部信息。仅以网络用户在其平台发布、传播侵权信息等行为, 即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观存在过错是不合理的。因此法律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侵权中承担的连带责任作了限定, 就产生了明知规则。明知规则, 也就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提供的网络服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时, 应采取删除等必要措施用以阻止侵权的损失扩大。

2.提示规则

提示规则, 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被侵权人发现侵权事实后, 应协助被侵权人制止侵权, 否则将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具有主观过错, 应与侵权人就损害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综上, 作为网络用户侵权损害扩大部分的连带责任承担者时, 其主观过错表现为接到被侵权人的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作为全部侵权损害的连带责任承担者, 其主观过错表现为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权。

二、网络侵权责任司法问题

网络空间虚拟性的特点, 决定了作为网络侵权责任主体的网络用户真实身份难以确定, 因此司法实践中, 被侵权人大多选择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被告, 追究其违反提示和明知规则下相应义务的连带责任。为此法官处理网络侵权案件时必须审慎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主观过错, 限制其责任承担, 以保证司法公平;然而网络侵权多种多样, 现有网络侵权立法不能完全满足司法裁判适用法律的需要, 这就要求法官在司法中领会立法精神, 深入了解网络技术知识;另外, 实践中网络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与一般侵权相比, 也有自己的特点。现将几个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一) 责任承担者多为服务提供者

诉讼实践中多以网络服务提供者为被告, 原因有二:第一, 相对于身份虚拟的网络用户, 网络服务提供者身份相对确定, 使得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提起诉讼更为方便可行;第二, 网络服务提供者往往是具有独立财产、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企业, 有民事赔偿能力, 司法裁判中的民事赔偿内容执行起来比较容易, 被侵权人所受损失能比较切实地得到弥补。

(二) 诉讼主体经常集中

网络侵权行为手段简便、成本低、传播广的特点, 致使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诉讼主体比较集中的现象。同一时期, 被侵权人起诉多位侵权被告、多位被侵权人起诉同一侵权被告经常发生, 其实质为因共同侵权致人损害产生的诉讼或因同一事实导致不同主体的不同损害结果产生的诉讼。

举例一, 杭州中院, 2006年该院共受理了北京三面向公司提起的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诉讼40件, 占该时期该院受理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诉讼总数的54.05%;而宁波中院也在2007年1月—2009年5月受理以宁波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为被告的网络侵权诉讼30件, 共占该院受理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诉讼总数的26.32%。

(三) 需要法官恰当解释

《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网络侵权责任主体, 未规定损害事实、损害事实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这就可能致使该法律条款在实际适用中出现认定模糊的情况, 需要法官依据立法者原意和实践作进一步司法解释。

不仅对网络侵权立法的解释存在差异, 不同法官对网络技术发展的了解也不尽相同;网络侵权案件涉及大量专业知识和技术, 只有法学理论和实践背景的法官显然缺乏深入的认知, 由此产生的裁判标准也莫衷一是。同一类型网络侵权案件的裁判结果和责任承担可能截然不同。这种现状影响了司法的权威性, 诉讼主体未免会对司法公正心存疑虑。

(四) 网络侵权责任承担效果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8种主要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 (一) 停止侵害; (二) 排除妨碍; (三) 消除危险; (四) 返还财产; (五) 恢复原状; (六) 赔偿损失; (七) 赔礼道歉; (八)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 可以单独适用, 也可以合并适用。具体到网络侵权责任承担, 司法实践中主要适用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和赔偿损失。

其中停止侵害主要表现为在被侵权人得知侵权事实后, 行为人主动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技术手段以防止损害扩大。

恢复名誉, 经常表现为在网站等公众平台上刊登道歉声明、消除影响。

赔偿损失即行为人因侵权而造成的他人财产、人身和精神的损害, 依法应承担的以给付金钱或实物为内容的民事责任方式。国务院2013年1月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了有相应侵权行为下应承担的金钱给付赔偿责任:

例如有18、19条规定的侵权行为之一的, 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 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就以本条例第18条中“通过信息网络擅自向公众提供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这一网络侵权情形为例, 司法实践中通常责令侵权行为人适用金钱给付方式赔偿权利人的损失, 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传播快速、广泛的特点, 事实上难以较为准确计算损失大小, 并折合成金钱方式给付。因此法官通常依情节恶劣程度大致判断损失等级, 基于这种判断裁判的金钱给付内容一定程度上因人而异, 不够客观公正。

摘要:网络侵权是利用网络实施的侵权行为。在这种侵权行为中, 网络既是侵权行为发生的场所, 又是侵权行为使用的工具。

关键词:网络侵权,责任承担,法律规制

参考文献

[1] 张新宝, 任鸿雁.互联网上的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解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2] 杨立新.〈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的理解与解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

上一篇:高职院校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探讨下一篇:2型糖尿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有效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