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责任书机关(精选8篇)
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贯彻落实濮阳分公司安全生产、消防保卫和综合治理工作制,切实有效地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维护分公司内部稳定和良好秩序,确保分公司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本目标管理责任书。
每名员工是本人办公区域安全生产、消防保卫和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人,全面履行其责任。
一、全年安全工作目标
全年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因工作失职造成火灾、盗窃案件的发生;不发生泄密案、事件;不参与集体上访和危及内部、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非法组织、集会、聚众闹事等活动。
二、目标管理要求
1、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消防保卫、安全保密的法律、法规和各级安全工作指令。
2、熟悉各种消防、安全器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3、要妥善保管文件、文稿、图纸、OA系统钥匙,微机应设置开机、登陆密码防止泄密。
4、各种文件、文稿等不得携带回家和与工作无关场所,公共场所不谈论公司机密。
5、下班关闭电器、电源,检查门、窗关闭情况,防止用电引发 1的火灾和盗窃案件发生。
6、不得在办公室内就餐,存放食品。
7、做好自身安全防范,确保自身安全和不受敌对侵害。
8、不参与危及内部、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非法组织和违法活动。
9、有安全意识,在办公区内见到陌生人主动询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10、不准私下乱扯电源,不准私自使用电热器等大功率电器。
11、在办公区域、库房等重点要害部位严禁烟火,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重点部位不经综合部安全管理人员批准,不准动用明火进行施工。
三、考核
日常安全防范工作80%,年终考核20%。完成全年安全目标,按绩效考核成绩兑现绩效工资;因工作失职造成安全责任事故,将根据情节轻重,责任大小,依据有关规定扣除相应的绩效工资或实行一票否决。
本目标管理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负责人签字:
责任人签字:
关键词:公安机关,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公安就按内部管理当中也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出现了内管干部这一特殊的职业岗位。内管干部主要是指, 在公安机关的内部, 除了上级领导组织部门的管理以外, 在本单位所能自行管理的干部。在责任分工当中, 按照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管辖的分配。在公安机关当中, 内管干部应该是有和他用级别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负责。以下论述在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当中, 出现的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和瓶颈, 且针对其中出现的情况, 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在公安机关中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 一) 难以审用分离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 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常常难以真正的处在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管理工作当中。
( 二) 难以界定责任
在审计工作当中, 因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责任的审计当中常常难以界定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等。
( 三) 审计评价设置落后
审计评价机制落后也是现阶段公安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之一。
( 四) 审计整改工作力度不足
审计整改工作力度往往不足, 在遗留的历史经济责任问题中难以解决。
三、针对公安机关中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 一) 领导要充分重视审计工作
在公安机关的内部审计工作当中, 如果党委领导能够对其加以支持和重视, 那么对于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着极为显著的领导效果。因此在公安机关的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要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于审计工作的支持和重视, 做到“三勤”和“三好”。“三勤”是指要在公安机关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做到: 勤总结; 勤沟通; 勤宣传。而“三好”则是要做到: 好参谋、好服务、好公开。借助多种工作形式和途径, 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实现让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主动接受审计工作的目标。
( 二) 加强沟通效果, 完善审计工作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 内部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要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对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确保审计得出的意见和结论能够落到实处。另外, 要加强组织人事和纪检监察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形成合力审计的工作局面。在公安机关的内部审计工作当中, 要将组织人事部门作为龙头单位, 为开展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保障和完善经济责任联席会议的正常运行。要提前提供审计对象的名单和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表, 将审计结果有效的使用在相关方面, 使审计的实施不会成为无的放矢, 切实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效性。
( 三) 完善审计制度
在公安机关的审计工作当中, 保证制度的完整性和完善性是完成审计工作的必要步骤。在公安机关内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 首先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管理体系, 该项体系需要根据公安行业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特点, 结合工作人员在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管理状况、经济行为等情况, 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出经济责任审计的标砖和规范, 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一套完整且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习题。让公安机关的审计工作有据可依。
( 四) 加强审计力度
在公安机关的审计工作当中, 也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将审计监督工作变成任职期间的经常性监察, 从工作的源头方面来防止腐败的产生, 实现审计督察的工作的连续性。此外, 通过不间断的审计工作, 能够较好的解决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马后炮问题, 使得审计部门的力和权以及纪检监察部门的威得到有机结合, 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 五) 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素质
审计人员自身的工作素质也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公安机关的审计工作当中, 首先要加强公安机关审计队伍的建设工作, 保证审计工作在公安机关内部当中的独立性; 其次是要严格把握科学规范的审计工作人员选拔制度, 不断从基层充实专业的审计人员, 并且在审计部门的内部建立起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机制, 在工作中实施奖惩模式, 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结论
审计工作开展较难有着多方面的现实原因, 公安机关内部的内管干部和审计工作人员要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性的措施。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公安机关的领导部门重视审计工作; 其次是要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 加强和其他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沟通效果; 然后是要完善经济责任的审计制度, 从体制上保证审计工作的完成; 而后是要加强审计工作的工作力度, 主动出击; 最后也要学会从审计人员本身的工作素养入手, 提高工作能力和审计效率, 达到更好的经济责任审计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小林.国企有效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策略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2013, 04:293-294.
[2]葛绍丰.公安机关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探析[J].审计月刊, 2013, 05:45-47.
一、加强学习,不断增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使命感
形势清才能方向准。曹建明检察长指出,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务依然繁重艰巨。党组书记、检察长要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学习、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班子成员要对照责任状履行好分管范围内的主体责任,各部门负责人也要承担起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强化执纪监督意识,牢记主责主业,积极履行监督责任,积极协助党组建立健全规范班子成员正确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强化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措施,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各种监督资源,形成整体合力,确保“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该院党组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两手硬、两手抓”,狠抓队伍廉政建设。院党组带头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建立中心组学习、每周政治学习、定期专题学习、党组书记上党课“四位一体”的学习机制,辅以及网络廉政课堂、党课专题辅导、典型案例通报三个警示教育活动,贯彻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的要求,引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强化“两个责任”意识。院党组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明确职责任务的重要举措,经常性召开党组会和组织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研究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落实“两个责任”的相关文件,认真思考和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涵。同时认真学习中纪委和高检院下发的因两个责任认识不到位发生问题被上级通报的案例,认真总结在落实两个责任方面存在的差距,切实树立起“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责任意识。
二、健全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
该院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分析通报、检查监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配套制度,形成可操作、可衔接、可量化、可追究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突出逐级传导、评议传导、会议传导、约谈传导、督查传导5种责任传导方式,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逐级落实的工作链条。党组成员先后约谈12名部门正副职领导,围绕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司改过程中干警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进行谈话,对违反廉政规定的人和事抓早、抓小,抓好预防工作。
院党组坚持狠抓廉政建设不放松,每年年初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会议,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坚持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不懈,抓班子带队伍、抓党风廉政建设带队伍建设、抓党风带检风,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责任倒查”制度。院党组坚持以上率下,切实担负起带好队伍、管好队伍的政治责任,营造讲团结、讲规矩、讲效率、讲奉献的良好氛围。制定相关制度,实行用制度管人管物的工作模式。年初院党组在以往已有的制度基础上,结合当前实际,先后制订十几项制度,从上下班工作纪律、会风会纪、队伍建设,车辆管理、公务接待管理、财务报销、请示报告,通报制度,请销假制度、检务督察制度等作出具体规定,做到真正用制度管人管物的工作模式。
坚持问题导向。把责任制落实与规范司法活动相结合,班子成员带头查摆问题,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主动约谈党员和群众,形成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针对部门执法办案和责任制落实问题,定期召开廉政讲评会进行讨论,部门领导加强述职述廉,不断改进思想和作风。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深入开展自上而下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签订活动,把反腐倡廉的工作任务逐项进行细化分解,采取定人头、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的方式,确保各项责任落地生根。把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整风肃纪、惩腐治贪、追究问责等五大职责细分为15大项33小项工作任务,利用检务督察、作风纪律检查、落实主体责任专题调研等进行监督检查,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
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追究。将责任内容、责任目标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的形式予以确定,检察长与分管院领导、分管院领导与部门负责人逐一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对未实现责任目标要求的,按规定追究相应责任。今年以来,党组中心组6次召开理论学习会、8次听取各部门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汇报,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并及时督促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三、强化措施,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按照“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的要求,狠抓“一把手”监督,通过派员参加下级院民主生活会、提醒诫勉谈话、下级院检察长到上级院述职述廉等形式,不断加大对两级院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用人、用权、用房、用车的监督管理,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讲纪律、守规矩,规范权力行使,严守权力边界,限制不正当用权。
加强对司法办案的监督管控。坚持把监督贯穿到司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加强案前预警、过程管理、案结跟踪。把自侦部门司法办案作为监督重点,落实在职务犯罪嫌疑人侦查终结前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与犯罪嫌疑人谈话制度,全面了解办案人员执行办案纪律情况;加强对外出执行重大专案任务组进行案前廉政谈话,必要时深入办案一线,专门教育、提醒。结合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各业务条线重点针对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司法不规范问题的集中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岗位,查找制度缺失和漏洞,对司法过程中的关键点、模糊带和空白区,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和具体标准,切实以制度笼子约束检察权,用“硬尺子”从源头上卡掉不规范司法行为。
该院做到分清履行职责与履行监督责任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党组的集体责任、党组书记的第一责任、班子成员的领导责任,各内设机构的管理责任,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加强了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统一领导,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构建了党组、纪检监察、各部门有机联动的网络化格局。纪检监察部门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协助党组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业上来,确保党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院党组对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和查办的违法违纪工作坚决支持,帮助纪检监察部门扫清工作障碍,确保纪检监察部门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共同筑起党风廉政建设的防火墙、高压线。与中层干部家属签订告知书,协同做好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把监管范围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消除监管盲区。在外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院廉政监督员,定期汇报检察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相关情况。组织开展听庭评议、案件听证、公开审查、律师座谈会以及作风形象的监督检查,重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共筑反腐倡廉防线。
聚焦“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把纪检监察工作重心转换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推动监督责任落实。一是监督检查常态化。坚持对集体决议、“三重一大”、干部选拔等过程实行全程监督,采取实地抽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落实情况的日常检查。以检务督察为载体,将“两个责任”的监督检查融入执法办案专项检查和例行检查范围。
参考文献:
[1]李俊如.明确“两个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N].巴中日报,2014-06-15(001).
[2]张魁勇.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加快建设“廉洁成都”[N].成都日报,2014-06-12(001).
[3]李影.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带动“两个责任”全面落实[N].成都日报,2014-06-17(005).
关于实行机关安全生产业务部室人员
安全责任包矿工作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有关单位、机关各部室:
为充分发挥公司机关人员的业务技术优势,有效解决基层单位安全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的难题和机关与基层管理两张皮现象,进一步提升基层安全管理水平,特针对公司各矿井的灾害特点和安全管理弱项,结合机关部室人员的业务技术专长,实行机关安全生产业务部室人员安全责任包矿制度(具体见附件),请遵照执行。
一、参加安全包保的人员要切实履行安全责任和义务,包保本部矿井(公司)的人员,每月至少到包保矿井(公司)检查指
导2次;包保洛阳公司的人员,每月至少到公司检查指导1次,每季度对洛阳公司复工复产的兼并重组矿检查指导1遍。
二、参加安全包矿的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井下,全面了解包保单位安全生产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本专业或业务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及问题在积极进行指导解决和跟踪落实的同时,要及时向安康部和总调度室报告,并认真填写包矿工作记录。
三、参加安全责任包矿的机关业务部室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对基层单位反映需要公司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审批的设计、方案等事项,要积极主动帮助协调解决。
四、被包保单位要建立包保专项记录本,对安全责任包保人员提出本单位在生产技术、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双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被包保单位的主要领导要认真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研究,细致安排,严格按“五定”原则进行整改落实。
五、公司安全健康环保部将对安全责任包保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各安全责任包保人员每月要将到矿检查指导次数、解决问题情况等认真进行总结。每月以处室为单位将个人工作总结统一收齐后,次月5号前报安全健康环保部、信息中心。
六、实行责任追究。凡不认真履行安全包矿工作职责,工作不主动、不认真或所包保单位出现安全问题的,对照专业责任一并给予处理。
七、各基层矿井也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及时制定机关业务部 — 2 —
室人员安全责任包保办法,认真贯彻执行。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3月25日
为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陕西省公共机构节能实施暂行办法》,为“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进一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切实发挥各教育单位在全县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特签订2012年度建设节约型单位目标责任书。
一、节约指标(20分)
根据《宝鸡市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办法》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2012年县级机关人均能源消耗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以下目标:
1、实现年人均用水降低3%。(4分)
2、实现年人均用电降低3%。(4分)
3、实现年车辆用油降低3%以上且百公里平均油耗低于13升。(5分)
4、实现年人均办公经费降低3%。(4分)
5、实现年人均电话费降低3%。(3分)
二、组织领导(10分)
1、把建设节约型单位纳入本单位全年工作计划,及时研究部署,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3分)
2、节能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机关健全,职责分工明确,节能工作有专人负责。(3分)
3、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节能工作方案、措施。(2分)
4、与下属公共机构签订年度建设节约型单位目标责任书。(2分)
三、制定建设(12分)
1、制定相应的节能具体方案指标明确,有分解和落实节能工作措施。(3分)
2、建立能耗统计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及时准确统计和报送各种报表、材料。(4分)
3、每半年形成能耗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2分)
4、建立和执行能源计量管理和节能采购管理制度。(3分)
四、节约措施(43分)
(一)节约用电(9分)
1、开展综合节电及照明节电检查诊断和改造,及时淘汰高能耗用电设备。(2分)
2、办公场所自然光足够时不开灯,做到人走灯灭,无长明灯。(1分)
3、空调严格执行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高于20℃的规定,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不开门窗。(2分)
4、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不使用时及时关机,非工作时间(加班除外)不开启办公设备。(1分)
5、普遍使用节电设备和灯具,走廊、通道、洗手间等场所采用节能灯和自动开关等节电装置,节能灯使用率达90%。(2分)
6、办公场所四层以下(含四层)原则上停开电梯,非高峰时段减少电梯运转台数,提倡高层建筑电梯分段运行或隔层停开,短距离上下楼层不乘电梯。(1分)
(二)节约用水(5分)
1、开展水资源综合利用改造。(1.5分)
2、建立逐月用水设备日常检查、计量登记制度,加强用水设备维护和管理。(1.5分)
3、杜绝用自来水直接冲洗车辆,防止“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1分)
4、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
(三)节约用油(9分)
1、制定和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有控制公车私用的具体规定和措施。(2分)
2、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保养,单车维护费用不断降低。(2分)
3、实行公务车辆夜间和节假日召回。(2分)
4、制定节能驾驶规范,封存停驶超标车辆。(2分)
5、单车能耗核算和百公里耗油核算并张榜公示。(1分)
6、严格按编制标准配备车辆,遵守车辆报废制度。(1分)
(四)节约办公经费(10分)
1、推行电子政务,充分利用网络办文,打印纸双目使用,减少纸质文件的印发,减少一次性签字笔使用。(2分)
2、建立办公用品配备标准,采购办公用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2分)
3、合理设置电话机,无电话私用和聊天现象,话费节约效果明显。(1分)
4、使用低能耗环保办公设备。(2分)
5、严格会议审批制度,控制会议数量、规模、时间。(3分)
(五)建筑节能(10分)
1、新建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节能可行性分析、评估和审查,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墙体材料。(5分)
2、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诊断,并制定切合实际的节能改造计划,改造要应有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5分)
五、监督检查(9分)
1、建立目标考核、节能奖励和约束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3分)
2、制定节能监督检查办法或规定。(2分)
3、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节能专项监督检查,及时通报或公示监督检查情况。(2分)
六、宣传教育(6分)
1、制定宣传培训方案和计划。(1分)
2、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简报、橱窗等媒体进行公共机构节能宣传。(2分)
3、坚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节能宣传周”活动。(1分)
4、在单位办公区域用电设备上和走廊、洗手间等部位设置 明显节能标识。(1分)
5、积极参加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各项节能活动,参与信息交流,提供有价值意见和建议。(1分)
麟游县教育体育局各教育单位:
领导(签名):领导(签名):
考核办法
一、思想政治建设(18分)
1、领导班子建设(3分):班子内部出现问题不得分。没
有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扣1分;没有上报相关情况的扣0.5分。(以相关部门和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2、政治理论学习(4分)全年要求党政机关学习达到80
次,事业单位达到60次,企业达到30次。达不到规定次数的扣1分;没有记录和个人学习笔记的扣1分;党组织没有检查记载的扣0.5分。(以学习记录为准)。
3、“三会一课”情况(4分)党日活动党政机关、事业单
位每月2次,企业单位每月1次。达不到次数的扣1分(以党日活动记录为准)。党课教育:总支、直属支部2个月上一次党课,全年6次,缺1次扣0.5分(以记录和讲稿为准)。党员参加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分别达到85%、80%、70%以上的不扣分,达不到的扣0.5分。(以点名册和签到情况为准)
4、思想政治工作(3分)经常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单位内
无相关遗留问题的计3分,有问题的不得分。(以相关部门和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5、党员电教工作(4分)每月1次电教活动,缺1次扣0.5 1
分,达不到“六有”标准的扣1分,未报电教工作信息扣0.5分,未报工作报告扣0.5分。(以活动记录和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二、组织建设及党员管理(35分)
1、党组织换届及改选、增补情况(3分)到期未换届的扣
1分,班子成员缺额后没有及时上报解决的扣1分。(以总支、支部提供的情况和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2、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情况(3分),年内研究党建工作不
少于6次,缺1次扣0.5分,未进行半年检查和小结的扣0.5分,年终没有进行考核的扣0.5分。(以记录和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3、组织发展情况(4分)不重视组织发展工作的不计分(以
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4、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落实情况(3分)没有签订的不计分;签订后没有检查落实考核的扣2分。(以考核时提供的情况为准)
5、争创活动和党性实践活动开展情况(4分)争创活动没
有安排的扣2分,有安排但无效果没有典型事例的扣1分。(以活动记载和考核时提供的情况为准)
6、评选表彰情况(3分)“七一”节庆或年终没有开展评
选表彰活动的不计分。(以考核时提供的情况为准)
7、民主评议党员情况(2分)没有开展此项工作的不计分;
没有上报评议结果的扣1分。(以记录和上报的材料为准)
8、流动党员管理情况(3分)没有及时接转组织关系造成党员长期流动或流失的,不计分。(以登记册、考核时提供的情况和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9、党员培训情况(4分)未完成培训任务的不计分。(以
培训记载为准)
10、“共驻共建”活动情况(2分)未开展或未达到要求的不计分(以组织部和相关单位提供的情况为准)
11、开展活动和参加活动情况(4分)未按要求组织开展活
动并参加机关工委通知的会议和活动的不得分。(以活动开展情况记载和机关工委提供的情况为准)
三、作风建设(18分)
1、党内监督方面(7分)履行监督职能不到位,党员干部
中出现违纪问题的不计分。
2、违纪党员处置(4分)对违纪党员和不合格党员没有进
行回访教育,放任不管的不计分。(以记载情况为准)
3、作风建设方面(7分)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出现问题的不
计分。未完成机关作风建设相关工作任务的扣3分。(以相关部门和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四、制度建设(8分)
1、制度建设情况(3分)没有形成书面制度的扣2分,制
度单一不健全的扣1分。(以考核时提供的情况为准)
2、制度落实情况(2分),制度落实不够,流于形式的不
得分。(以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3、长效机制落实情况(3分)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方案
和四个长效机制文件落实不到位,没有按规定和要求完成长效机制建设各项任务的不得分。(以先进性教育督查情况和机关部门掌握的情况为准)
五、基础工作(21分)
1、党费收缴(4分)各支部党费上半年6月30日前缴清,全年12月10日前缴清。没有按规定的标准和时间及时交纳党费的扣1分,没有到机关工委换党费收据的扣1分。收缴标准或数额不够的扣2分。(时间以银行进帐单和党费收据为准,其它以党费收缴册登记核定情况为准)。
2、党刊征订(4分)没有按分配指标完成2008年党刊征
订任务的不得分。(以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3、党内统计(4分)党内统计年报报表不及时的扣2分;
数据不准确,敷衍了事搞应付的扣2分(以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4、信息调研(3分)全年向机关工委报送党建信息4条,调研材料1篇。信息缺1条扣0.5分,未报调研材料的扣1分(以机关工委掌握的情况为准)
5、阵地建设(6分)无活动阵地扣3分,没有发挥作用的扣2分。(以考核时检查情况为准)
六、加分因素:
1、被县直机关工委表彰为“先进党组织”的,加5分。(以
表彰文件或奖牌为准)
2、荣获县级及以上“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及其它表彰奖
1998年以来,经济责任审计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逐步扩展到了党政机关,201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扩展了经责任审计对象的范围,不仅将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范围由县以下党政机关扩展到县以上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而且从一般的党政机关扩展到了国家司法机关。因此,税务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是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考核和评价,限制领导干部滥用权力,推动干部勤政、廉政建设。但是在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中,这种作用的发挥并不尽如人意,在现实工作中普遍执行的是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中心的审计模式,审计范围狭窄、内容不完整,审计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而有的经济责任审计以“合法性”审计为中心的目标,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绩效审计目标缺位,这就将经济责任审计引入了可能只治贪而不治懒不治庸的泥潭。其原因主要是对党政机关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的本质属性、范围内容理论界定不清,对经济责任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使得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绩效责任目标脱节。这些问题在税务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同样存在。本文试图从税务机关领导干部受托经济责任界定,从既治贪又治懒庸的视角,构建税务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
二、税务机关经济责任范围和内容的具体界定
1.税务机关是各级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经济组织中专门履行税务管理职能的“次级”公共经济组织的总称,包括国家税务部门和地方税务部门。根据国家对“公共经济组织”的授权范围和税务机关内部不同管理体制,税务机关可分为承担完整性受托经济责任的“全责型”税务管理组织和承担部分经济责任的“分责型”税务组织。
“全责型”税务管理组织是指依据国家授权和税务机关内部管理体制的要求,承担一个税务机关整体税收事务管理责任和公共资源配置责任的税务征管部门,如国家税务总局、省级国家和地方税务管理部门等。这一类组织的经济责任是由中央和省级地方政府直接授权履行税务管理责任的国家机关,并通过财政预算拨款、基本建设投资、人力资源配置等方式对税务机关实施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对其履行相应的业务经营管理授权。通过授权,税务机关必须承担相应的受托经济责任。作为一个“全责型”税务机关,其受托经济责任的范围包括财政财务管理责任、实物资产管理责任、人力资源管理责任、业务经营管理责任四项经济责任。其中税务业务管理责任体现了税务机关职能履行的责任,也称职能性责任,这种责任是任何经济组织的基本经济责任,也是最主要的责任。根据授权,“全责型”税务机关除了承担职能性责任以外,还应承担包括财政财务管理、实物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三项非职能性责任,即内部资源配置责任。
“分责型”税务管理组织是指依据上级税务机关或地方政府授权,承担部分受托经济责任的税务机关,一般指基层税务机关。根据现行税务机关内部管理体制,“分责型”税务机关一般只承担部分税务管理事务(职能性)责任,不承担或只部分承担资源配置(非职能性)责任,如基层税务管理部门。这一类税务机关的受托经济责任仍然是由国家授权而产生的,即在国家直接对“全责型”税务机关授权后所产生的经济责任,它只是上级“全责型”税务机关或地方政府受托经济责任的一部分。对基层“分责型”税务机关的授权一般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对国税系统的基层“分责型”税务机关的授权是一种纵向授权,在国税系统内部,对基层税务部门和税务机关内部的授权一般将“资源配置权”保留在上级国税机关,只对基层税务机关和税务机关内部职能部门授予税收征管事务的职权。
二是对地税系统基层分责型税务机关的授权,是一种由地方政府的横向分权,地方政府对基层税务部门授权一般将“部分资源配置权”保留在地方政府,授予其专门的部门行使,只对基层税务机关授予一定的财政财务管理权和税收征管职权。这种授权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在税务部门或基层政府财政资源及人力资源集中管理的行政体制下,税务机关和地方政府向所属“分责型”部门的授权仅仅是职能性授权,即按照所属税务部门的职能授予相应的业务经营管理权。在现行税务系统的授权体制下,税务系统的内部中层部门和基层税务机关,作为一个“分责型”的经济组织,其受托经济责任范围仍然包含在“全责型”的四类责任框架范围之内,只不过这类税务管理组织主要承担税收征管业务的职能责任而已。
2.税务机关的受托经济责任实质是国家授予一定的管理权限,而由税务机关承担的管理责任。在税务机关四类责任框架下,每一类责任都客观地分为决策责任和执行责任。路杰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决策,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提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依据评定准则和标准,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进行分析、判断并付诸实施的管理过程。”
税务机关实质上就是国家税务管理活动的决策和组织决策执行的机关,税务机关在对所管理的税务活动实施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战略决策是指对国家或一个地区税收管理发展方向和发展远景做出的决策,是关系到国家或地方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的重大决策,它由税务机关最高层领导做出,具有影响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作用程度深刻的特点,是战术决策的依据。
我国税务机关战略决策责任主要包括:(1)国家或地方税务管理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责任;(2)国家或地方税务管理发展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责任。
战术决策是指税务机关为保证战略决策的实现而对局部的税务管理业务工作做出的决策。如税务机关开展的“三重一大”决策方案的制定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也适用于各级税务机关。因此,税务机关战术决策责任主要包括:(1)重大税务管理活动决策责任;(2)重要干部人事管理决策责任;(3)重大建设投资项目决策责任;(4)大额度资金使用决策责任;(5)税务机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责任等内容。
在决策与执行的关系中,战术决策是对战略决策目标的详细化、具体化,是贯彻战略决策的具体行动方案,战术决策活动是对战略决策的执行。战术决策的执行是对税务机关日常税务管理活动及内部事务管理活动和“三重一大”决策方案贯彻落实活动。税务机关的决策执行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1)税务机关战术决策方案的制定责任;(2)税务机关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和执行责任;(3)重大税务管理活动决策执行责任;(4)重要干部人事管理决策执行责任;(5)重大建设投资项目决策执行责任;(6)大额度资金使用决策执行责任等。
三、税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税务机关作为“公共经济组织”,其领导人员经济责任依附于所任职的经济组织之中,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必然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税务机关的组织管理责任的全面评价。第二阶段,根据对经济组织经济责任评价结果,区分领导干部的个人责任,即对领导干部个人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按照这个思路,经济责任审计定量评价模式,其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标准体系的选择、评价模型的建立、领导干部个人责任的区分制度的构建。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贯穿于整个经济责任审计过程,评价指标是反映经济组织全面经济责任实际履行情况的数据信息平台,无论是审计信息的采集验证、确认和评价,都是按评价指标涵盖的经济责任范围和内容进行。从横向范围逻辑上看,评价指标内容覆盖全部四类责任框架范围。对于一个经济组织而言,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上级组织在对下级组织授权时,可能对其授予全部四类权力,这种经济组织称之为“全责型”经济组织。也可能对其授予部分权力,如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部门,财权、物权、人事权都由设置的专门机构集中控制,上级机关对这些部门只按其职能在四类责任范围框架中授予业务权,这类组织称之为“分责型”组织。“全责型”组织经济责任评价指标按四类责任框架构建;“分责型”组织按上级授予的权力范围构建。
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经济责任履行信息真实性的验证和确认目标;第二层次是经济责任履行活动过程合法性的验证和确认目标;第三层次是经济责任履行效果有效性的评价目标。按照审计委托人的要求和审计的专业特点,经济责任审计以有效性评价为核心,以真实性、合法性验证、确认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模式。真实性、合法性评价服务于有效性评价。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之间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纵深性逻辑关系。从这个逻辑关系看,所有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都体现为第三层次,即绩效评价。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是一套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效果的绩效评价指标。经济责任审计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对经济组织提供的虚假信息资料和对经济组织违法违纪、内部控制制度缺陷、违规决策和个人经济犯罪等问题的揭露评价,而是将上述问题在对绩效评价指标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验证确认过程中解决。实际上经济组织绩效责任审计是集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和绩效评价为一体的审计模式,三者的范围和内容完全一致。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集中体现了有效性审计的目标。经济责任“四类”责任目标的实现,是各该类经济活动中多种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每一类经济责任履行中,该类经济责任中的每项经济活动都对该类经济责任履行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评价指标在层次上包括反映综合绩效目标的综合评价指标和反映综合绩效目标的单项指标影响因素。而作为审计检查和评价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性指标和影响性指标。目标性指标就是直接反映每一类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指标,是一种全面涵盖该类经济责任范围和内容的指标。影响性指标就是反映每一类审计客体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影响因素的指标。目标性指标和影响性指标是一个整体,二者的关系就像一棵大树一样,目标性指标是“树干”,影响性指标是“树枝”。
下面是某市审计局拟对该市地税局长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其对市地税局绩效责任评价阶段,可供参考的评价指标组合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选择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是指衡量经济责任履行好坏、优劣的尺度,也是依据审计目标建立的衡量经济责任履行信息真实性、经济责任履行活动过程合法性、经济责任履行结果有效性的标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包括“依据性标准”和“量度性标准”。经济责任评价“依据标准”是真实性、合法性的判断标准。它针对性强,是一种刚性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直接运用即可,无须选择。经济责任评价“量度标准”是有效性或绩效评价标准,是衡量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对比标准,也是按照评价指标建立的评价计分标准。无论是适当的资源投入和适当的工作任务,还是适当的劳动成果,都强调投入与产出的适当性,判断投入与产出适当性的标准是一个软标准,构建此类标准必须有一个选择过程。
量度评价标准是围绕着每一项评价指标而建立的评价计分标准。它包括“基本标准”、“分段计分标准”和“加权计分标准”。
1.基本标准是对每一个单项评价指标实现水平的衡量标准,衡量单向评价指标实现水平就是将经济活动的目标值作为“标准值”,与经济责任绩效指标“实现值”加以对比,一个指标对一个标准。选择这类标准最有效最合理最简捷的办法是直接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各项经济责任履行的目标数据作为评价标准。当评价指标反映的经济责任目标实现值正好与“基本标准”值一致时,就可以对该指标反映的经济责任目标实现效果评为满分。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出现。
2.更多的情况是评价指标反映的经济责任实现值与“基本标准”值不一致,当基本标准值大于指标实现值时,说明经济责任超目标,履行得好,应给予奖励性加分;当基本标准值小于指标实现值时,说明经济责任履行没有达到目标,应进行处罚性扣分,奖励性加分或处罚性扣分标准,称为“分段计分标准”。分段计分标准是指在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实现值与目标值(基本标准)之间的差额值分段加分或扣分的标准,用“n%/N”表示。其中n%表示指标实现值与目标值之间差额的“段距”,如1%表示差额按1%分段,2%表示差额按2%分段等。N表示每一段的分值。例如,“1%/1”即表示指标实现值与标准值相比,每超或差1%就相应在基本分(100分)的基础上加1分或扣1分。对于计分标准的分段,其计分“段距”一般按1%划分,可分为“零基”、“满基”、“间基”三种。
“零基”就是前任领导干部离任后,给现任领导干部留下的发展增长基数为“0”。例如“财政收入增长率”指标,前任领导干部离任将财政收入收缴国库后,现任领导干部接任时财政收入基数为“0”。假定某地方领导干部财政收入增长基数为“0”,财政收入增长率目标是10%,则意味着该领导干部任期内财政收入实现首先要达到前任离任时的水平,即实现100%水平,然后再实现10%的增长,即实现100%+10%=110%的财政收入水平才能达到基本标准,这样在评价时得100分,按财政收入实现水平计算,每实现1%平均可得0.94分(100分÷110%)。
“满基”就是前任领导干部离任后,给现任领导干部留下的发展增长基数为“100%”。以资产增值率指标为例,当前任领导干部离任后,国有资产全部留在该地方(单位),现任领导干部接任时国有资产基数为“100%”。假定某地方领导干部国有资产增长基数为“100%”,目标值(标准值)是10%,这意味着该领导干部资产增值率指标达到10%就可得100分,因此从理论上说,100分的获得是因为资产到达10%的增长率实现的,每实现1%的增长率平均可得10分(100÷10%)。
“间基”就是前任领导干部离任后,给现任领导干部留下的发展增长基数为“0~100%”之间。对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国有资产增值率、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经济发展水平增长率等其他指标,前任领导干部离任时所留下的增长基数都不可能是“0”或“100%”。例如财政收入增长指标,从实际数据上看,财政收入基数可能是“0”,由于前任领导干部离任后留下的财政收入增长潜力还在,现任领导干部实现财政收入增长目标的基数虽然是“0”,但是,其实现增长目标是在前任留下的发展潜力基础上实现的。考虑到这一因素,现任领导干部财政收入增长率指标得分段计分标准不能采用“零基”计算。又如国有资产增值率指标,前任领导干部留下的资产也不可能是100%的全新资产和优质资产,现任领导干部实现国有资产增值目标的基数虽然是“100%”,但是其实现增长目标必须在弥补前任留下的资产折旧减值和毁损减值基础上实现的。考虑到这一因素,现任领导干部国有资产增值率指标的分段计分标准不能采用“满基”计算。同样道理,其他评价指标的分段计分标准也应考虑前任领导干部留下的增值潜力和相关减值因素。例如,假定某地方政府领导干部上任时,国有资产总额是100亿元,总折旧额是20亿元,对原有资产修复需要支付修理费10亿元,任职期满国有资产责任目标是110亿元,国有资产增值目标是10%。现任领导干部要实现10%的增长目标,首先要弥补20亿元的折旧减值和10亿元的毁损减值。因此,现任领导干部国有资产增值率指标得分段计分基数应按70亿元[(100-20-10)],即按70%(70÷100)计算。其分段计分标准是:1.25分[100÷(70%+10%)],表示为:1%/1.25。
3.加权计分标准包括“分类加权计分标准”和“汇总加权计分标准”,可以按重要性原则选择加权计分标准。对“分类加权计分标准”的选择,考虑到每一单项评价指标中目标性指标是反映该类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全局性综合性指标,其加权计分的权数应在70%以上,其他影响类评价指标反映的只是单项影响因素,该类全部影响性指标的加权计分的权数应在30%以下。对“汇总加权计分标准”的选择,考虑到业务经营类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这一类评价指标加权计分的权数应在50%左右,其他各类评价指标加权计分的权数也宜在50%左右。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式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流行的评价指标是“实现值”与“标准值”的简单对比,并没有采取按指标计分评价的方法。表面上看这也是“定量”评价,而实际上二者对比结果并没有定量评价,由于经济组织各类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由多个不同指标组成,按单项指标简单对比评价只能是一种定性的“模糊评价”。这种评价不仅缺乏不同指标统一量化衡量标准,难以对经济组织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综合系统评价,而且无法对经济组织整体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综合量级评价。同时,在不同经济组织之间也无法横向对比评价。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第一个环节应建立以定量计分评价为主体内容的综合评价模式,这种模式分为三步:(1)单项指标分段计分;(2)分类指标加权计分;(3)全部指标加权计分。其具体模型是:
1.单项指标分段计分理论模型:
式中:FA表示单项指标计分值;FB表示单项指标标准计分值,当单项指标的实际实现值与标准值一致时,单项指标标准计分值为100;FJ表示单项指标的实际实现值达不到标准值时按照分段计分标准计算的扣分值;FK表示单项指标的实际实现值超过标准值时按照分段计分标准计算的加分值。FK=FB(1-K);FC=FJ(1-J)。式中K表示单项指标扣分率,J表示单项指标加分率。
2.分类指标加权计分理论模型:
式中:FL表示分类指标计分值;FZ表示主导性指标计分值;FY表示影响性指标计分值。
上述模型又可表示为:FL=∑FA×WL。式中FA表示单项影响性指标计分值,WL表示单项指标占本类全部影响性指标计分值的比重。
3.全部指标加权计分理论模型:
式中:FQ表示全部四类指标加权分值;WQ表示各类分值占全部总分值的比重。
这种评价模式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克服了传统的绩效评价理论中绩效评价与真实性评价、合法性评价界限不清、既相互交叉又相互脱节的弊病,建立了绩效评价以真实性、合法性确认为基础的绩效评价理论体系。其次,突破了传统绩效评价“财务化”和“自利性”倾向,可将更多的非财务指标引入评价体系,将经济组织的政治、社会责任纳入评价内容范围,更加适应党政机关等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责任评价。再次,绩效定量计分评价中将各类指标按照统一的计分标准计算出被评价单位的综合绩效等次,实现了评价信息的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信息使用者即可通过评价结果了解经济责任履行的全面信息,也可以掌握经济责任履行的分项信息,有利于问责监督的客观性、公正性。
(四)税务机关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界定
秦荣生(2004)认为,“各级政府在接受人民委托后,不言而喻应对人民负有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这就必须按委托人的要求认真履行其所负的受托经济责任,完成人民的委托,并向人民报告其执行结果。”从组织角度考察我国税务机关应向授权人承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责任、受托责任履行过程中的行为责任和效果责任。作为税务机关领导干部个人,无论是承担决策责任还是承担执行责任,在决策和执行责任过程中,首先,要如实向授权人报告决策、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信息,也称报告真实性责任(报告责任)。其次,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要坚持依法行政,也称合法性责任(行为责任)。最后,履行决策、执行责任的结果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也称有效性责任(绩效责任)。税务机关领导干部作为承担公共受托责任人格化核心主体,其个人经济责任包含在经济组织责任之中,对领导干部个人责任界定,就是从税务机关“四类”责任范围框架内的决策和执行责任中,按照报告(真实性)责任、行为(合法性)责任、结果(有效性)责任依次推进的方式分别界定领导干部个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
如前所述,经济责任审计第二阶段就是在对税务机关组织责任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区分领导干部的个人经济责任。《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做出界定。这为党政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界定提出了要求,也是界定税务机关领导干部个人责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但是,《规定》中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界定还不甚清晰,没有明确经济组织领导干部个人责任与组织责任的关系;领导干部个人责任界定与组织责任界定内容不衔接,个人责任界定难以利用组织责任评价成果。《规定》中只强调领导干部个人对因越权决策给经济组织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责任进行了界定,而忽略了对领导干部越权决策本身责任的界定。有必要对党政机关承担的财政财务管理、实物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管理中的决策、执行责任再概括分为决策、执行过程、结果信息的真实性责任(报告责任);决策、执行过程合法性责任(行为责任);决策、执行结果有效性责任(绩效责任)。在此基础上将“真实性责任”、“合法性责任”、“有效性责任”按照“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的层次落实到党政领导干部个人身上。
按照《规定》和依据税务机关领导干部个人责任与组织责任的关系,税务机关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包括:
1.向上级机关报告信息的真实性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直接责任。有证据证明领导干部直接决定、直接授意、直接指令、直接参与报告及数据造假的责任。(2)主管责任。有证据证明领导干部发现下属部门或人员会计报表及数据造假、业绩报告及数据造假,不制止、不纠正(不作为)责任。(3)领导责任。没有证据证明领导干部直接决定、直接授意、直接指令、直接参与、并发现下属部门或人员会计报表及数据造假、业绩报告及数据造假,但是,报告及数据造假的事实却已发生或不制止、不纠正(不作为)现象确实存在的责任。
2.履行责任过程中的合法性责任。主要包括:(1)直接责任。有证据证明领导干部在决策中违反决策程序或越权决策或直接授意、直接指令、直接参与下属部门或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党的纪律,不执行上级机关的决定、决议的责任。(2)主管责任。有证据证明领导干部发现下属部门或人员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不能依法行政的行为不制止不纠正(不作为)责任。(3)领导责任。没有证据证明领导干部直接决定、直接授意、直接指令、直接参与、并有证据证明领导干部发现下属部门或人员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不依法行政的行为,但是,违规事实却已发生或不制止不纠正(不作为)现象确实存在的责任。
3.经济责任履行有效性责任。主要包括:(1)直接责任。有证据证明领导干部在决策中违反决策程序或越权决策或直接授意、直接指令、直接参与下属部门或人员违法国家法律法规、党的纪律,不执行上级机关的决定、决议的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包括决策重大失误、国有资产损失或流失)责任。(2)主管责任。有证据证明领导干部依照决策程序办事,因受主客观条件制约导致决策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发现下属部门或人员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不能依法行政的行为不制止、不纠正(不作为)造成重大不良后果或影响的责任。(3)领导责任。没有证据证明领导干部直接决定、直接授意、直接指令、直接参与或发现下属部门或人员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不依法行政的行为不制止、不纠正(不作为),但是,给国家或党政机关造成严重不良结果的事实确实存在的责任。
参考文献
Glynn J.J..Value for Money Auditing-An International Review and Comparison[J].Financial Accountability&Management,1985(4).
Johnsen A.,Meklin P.,Oulasvirta L.,Vakkuri J..Performance auditing in local government: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erceived efficiency of municipal value for money auditing in Finland and Norway[J].The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1(3).
欧文·E.休斯著.彭和平等译.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刘世林.基于决策、执行、监督分离治理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地位探讨[J].会计研究,2010(2).
蔡春.论现代审计的特征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J].审计研究,1998(5).
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关键词:检察机关;信息网络安全;完善措施
伴随着检察机关科技强检的逐步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日趋普及极大的提高了检察事务的工作效率,但其安全性和互联性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如何在检察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防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可控性、完整性、可用性,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一、检察机关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从2000年起步至今,经历了由点及面,由弱渐强的发展阶段,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信息一体化网络。随着“科技强检”进程的逐步深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往往容易造成网络系统的内部混乱,我们所要承受的威胁往往是毁灭性的。
(一)检察信息网络建设的现状
按照高检院“213”工程和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规范、统一应用软件和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目前全国省市级检察机关的二级专线网络已经逐步进入应用阶段,市级院与省级院以及省级院与高检院之间的专线电话、视频会议和计算机数据传输的“三网合一”也基本能够实现,而且一些技术较为先进的地区也率先完成了三级专线网络的搭建。
(二)检察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与面临的问题
检察信息系统是检察业务工作同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检察机关已不同程度地将计算机作为办公、办案的必要辅助工具,检察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之几年前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检察业务软件、网络办公软件以及其他的辅助处理软件也普遍地应用于日常的工作之中。
二、构建网络信息化平台,全面实现检察业务工作规范化
检察机关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构建是时代的需要。肩负着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正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责任,现代检察工作对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要求,检察机关有必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更进一步促进检察业务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利用,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的需要。在检察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科学管理方式,发挥网络潜力和资源共享优势,通过信息化应用,实现网上流程化办案、网上监督和指挥,加快加案节奏。实现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处理大量的检察业务、检察政务、检察事务,提升检察工作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全方位地履行检察机关的各项职能。
检察机关网络信息化平台是将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网络通信、数据库管理以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各项检察工作中去,提高办案水平和工作效率,逐步实现办案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通过检察业务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实现上下级之间的工作监督和指导,促进检察工作在适用法律、处理结果等方面的一致性。在每个环节都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子技术,保证检察业务准确性。全体检察人员要不断强化科技意识,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各个业务环节积极探索和实践,增强对检察科技的有效需求,促进检察科技工作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同时,也要积极促进检察科技资源与社会的共享,加强执法监督,维护执法公平、公正。
三、加强基层检察机关信息网络保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人员管理,强化保密意识教育
领导务必高度重视对有关保密法规的学习和理解,要熟知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中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牢固树立“保密无小事”的思想意识,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中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强化全体干警的保密意识,尤其对网络技术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保密知识教育.强化保密意识,增强正确认识和处理保密与办案、检务公开之间关系的能力。
(二)加强行政管理,建立安全防范机制
首先坚持技术层面的防范和行政管理并重的原则,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管理规定》,结合检察工作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好网络。要禁止无关人员随便进出机房,建立健全出入工作间制度、计算机使用制度、启用信息源的口令、用户标识管理制度、信息介质管理、保密机和密钥管理等制度。二要在执行制度上下功夫。严格按照网络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狠抓规章制度落实,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坚决追查处理。切实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按职责实施管理。形成制度化、正规化的网络安全保密管理秩序。
(三)加大软硬件投入,抓好安全体系建设
硬件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石,硬件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和最根本的保证,没有硬件,也就没有信息系统;软件安全是信息安全的保证,软件是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和核心,没有软件,信息系统将无法运行。根据当前的网络状况、硬件设备和系统应用等情况,当务之急是分层数据集中存储、备份和恢复,对涉密的重要数据和资料完全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所用的存储设备单独放置。有了完整的数据备份,在系统遭到攻击或出现故障时才能保证不泄密、不失密,才能迅速恢复系统,才能正常使用网络开展工作。
(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重视相应的法律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检察机关网络管理人员除了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还应该一个专业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是随时对网络进行维护,防止病毒、黑客程序以及各种恶意的入侵,处理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局域网的正常运作及信息安全,工作量十分庞大。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首要要保证质量,其次要保证数量。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并能及时掌握信息安全的最新技术。真正落实“网络安全,以人为本”的原则,定期派他们到外地学习、交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保密观念和责任心,使网络管理人员熟练通过计算机网络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四、总结
信息网络的安全建设关系到了检察机关的未来走势,面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地完善检察机关信息网络安全自主可控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才能使检察事业在新形势下更快的朝着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季辉.通过信息安全服务实现信息系统风险可控[J].信息网络安全,2010.5
【网络安全责任书机关】推荐阅读:
网络安全安全责任书06-26
7 网络安全管理责任书07-18
网络安全网络文明10-29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07-21
机关安全警示教育09-26
网络安全题目10-23
当前机关安全保卫工作中05-28
机关综治安全工作总结06-01
机关食堂安全管理办法07-03
确保网络的安全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