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吕剧唱腔特色及唱法的研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最初是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 吕剧曲风淳朴自然、曲调婉转优美, 不仅悦耳动听, 而且地方色彩浓郁, 能够真实表现当地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和心理活动, 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传播范围也逐渐扩展至江苏、河南、安徽以及东北各地。吕剧作为齐鲁文化的缩影, 具有很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但是传统的戏曲文化难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使得现如今濒临失传的边缘戏曲艺术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对地方文化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和传承, 从而实现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本文从吕剧的起源出发, 采用分析、文献资料调查法, 主要研究山东吕剧唱腔特色, 将这一民间艺术引入到文化研究领域当中, 从而对吕剧的改革和发展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对其今后的发展和传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吕剧的历史变革

吕剧的历史变革与山东一带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最初是从山东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变而来的, 可以说山东琴书是吕剧的孕育阶段。山东琴书主要伴奏乐器是杨琴, 以说唱为主, 整个过程伴有表演, 山东琴书的剧目大都取自于人民群众较为熟悉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语言通俗易懂, 曲调优美流畅,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因此深受普通劳动者的喜爱, 传唱经久不衰。随着山东琴书的不断发展和传播, 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受到各地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使得各地方言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唱法, 再加上与外地艺人的频繁交往, 在曲调唱腔方面相互影响, 尤其是在广饶和博兴一带, 学唱山东琴书的人越来越多, 为吕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

吕剧在发展之初, 表演形式过于单一, 难以展现复杂的故事情节, 为了增强吕剧的艺术表现力和舞台吸引力, 艺人们开始进行化妆演出, 突破了传统琴书坐唱的表演形式, 演员与伴奏分开, 分角色化妆进行表演, 舞台效果更加生动活泼, 也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琴书就是吕剧的雏形, 随着人们的大胆尝试, 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这也使得吕剧的发展更为迅速[2]。

二十世纪三十年是吕剧发展的成型阶段, 随着演出的不断增多, 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同时吸收更多其他剧种舞台演出的优势, 不断丰富壮大自身, 让吕剧有了更加自我的本质。1950年,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了地方戏曲研究室, 1951年成立了山东省吕剧团, 所演出剧目获得一致好评, 让吕剧在全国范围内彻底绽放。2008年2月23日, 经由国家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有关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在全国申报的2540个项目中经过认真筛选认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入选项目和扩展项目名单》公示, 山东省的吕剧榜上有名[3]。

二、吕剧唱腔及唱法的艺术特色

吕剧唱腔通俗易懂, 内容生动写实, 能够反映出当地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 具有非常明显的地方特色和韵味。吕剧唱腔一般分为四平、二板、曲牌, 各具特色, 能够刻画出不同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下文就对吕剧的唱腔特色和唱法进行简要分析:

1、四平腔

在吕剧唱腔中, 四平腔基本规律是一板三眼, 一般用四分之四节拍记谱, 四拍是一个节奏单元, 最短的一个乐节不少于四拍, 每一段都由四个乐句构成, 分别为头腔、二腔、三腔、四腔, 一腔一句。四平腔是在老四平腔以及明清俗曲《凤阳歌》基础上创立的, 是吕剧的基本腔调, 属于慢板类唱腔, 四平腔的节奏变化较大, 具有一腔多用的特点[4]。

2、二板腔

吕剧中的二板主要是吸收山东琴书中的垛子板, 然后逐渐演化而来, 它在垛子板的基础上加入唱腔过门, 把句子拆缩伸长, 使二板显得灵活多变, 戏剧性也更加明显, 更加善于抒发人物的兴趣, 节奏明快, 活泼紧凑, 唱词一般以七字句为基础, 一板一眼, 一般用四分之一节拍记谱, 上下两句为一段, 作为独唱一段处理, 一般不少于四句, 二板丰富了吕剧唱腔的艺术表现力, 也使之与四平腔并重的主要唱腔[5]。

3、曲牌

曲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独特乐曲形式, 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 原是“选词配乐”, 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 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 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吕剧的四平和二板是主要腔调, 但是在吕剧音乐中还有许多曲牌沿用至今, 并占有一定地位, 成为吕剧声腔主要的辅助材料[6]。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吕剧是山东地方戏曲文化的代表, 劳动人民智慧和乡土文化的结晶。与精英艺术不同, 民间艺术是由普通劳动人民创造的, 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民俗气息, 是群众审美创造力的表现。吕剧唱腔通俗易懂、曲调优美流畅, 特能够真实地反映时代、地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 具有非常明显的个性色彩和审美价值。在吕剧舞台表演中, 艺人们善于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群众语言作为剧词, 并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 能够直接反映当地人们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值得我们进行流传和发扬。

摘要: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 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 在各地都有较为成熟的戏曲艺术形式, 南昆、北戈、东柳、西邦就是最具代表性, 其中东柳就是山东一带的琴戏, 以吕剧为首, 其曲艺形式丰富, 流传广泛。鉴于此, 本文对山东吕剧唱腔特色及唱法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吕剧,唱腔,唱法,传承

参考文献

[1] 刘洪艳.当代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吕剧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 李鸿熙.山东琴书唱腔音乐发展手法分析[J].齐鲁艺苑.2017 (05) .

[3] 夏侯玲玲.戏曲音乐“唱腔分析”在教学与研究中的问题[J].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5 (04) .

[4] 刘洪艳, 王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探讨——以山东吕剧艺术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0 (07) .

[5] 钱伟宏.扬琴在吕剧发展演变中的作用与伴奏技巧研究[J].艺术教育.2018 (03) .

[6] 曲润海.我看吕剧——在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吕剧艺术成就与发展经验研讨会上的发言[J].戏剧丛刊.2013 (06) .

上一篇: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