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评级一评价标准解读

2022-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评级一评价标准解读

英语课堂评价标准解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以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指导,遵循英语教学,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我们制定了《句容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表》(以下简称《评价表》),旨在发挥其正确的导向作用,从而推进我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进一步向前发展。



一、正确定位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新课程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倡导“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提倡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感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不但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且要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必将化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实实在在的行为。

鉴于以上认识,在制定《评价表》时,我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价值取向。在《评价表》中,我们设定了一级评价指标—“评价对象”: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并以此作为《评价表》的“总纲”,以此作为导向,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基本学习策略及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有效学习来映射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使“以学论教”的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

二、以《标准》为指导,体现学科特点

《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由此可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和习惯的养成。 教学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必须符合英语教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科学规范,因此,我们在确定《评价表》的二级评价指标—“评价内容”时,明确列出“情感态度”和“基本学习策略”,并通过三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具体描述,使评价更具目标性和针对性。

价值取向决定思维指向和行动方向,因而,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



1、关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关注学生是否敢于、乐于参与英语实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理想的成绩和发展学习英语的自信。“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最大热情。 

2、关注学生的基本学习策略和习惯是否得到培养和发展。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策略,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外语教学研究表明:使用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外语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标准》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列出了“基本学习策略”条目,并把它确定为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其意义十分重大,“小学英语教学是各级学校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基点,它是能够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张正东教授)正因为如此,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本学习策略”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外语学习的大事。如,1)打下正确、规范的语音语调基础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反之,则贻害无穷;2)“学会倾听”既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素养的体现,更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方法;3)积极主动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4)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确定以上

评价标准就是要通过评价学生来间接评价教师,来引导教师向着教学的更高境界迈进:使学生学会学习。

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重组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构要素

新的课程改革在催生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呼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但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其合理之处,例如,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等。对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结构要素不能全盘抛弃,应当是扬弃,应当是在发展的前提下进行重组。

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结构要素进行了重组,提出了三个二级评价指标,即“学习过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与方法”。

首先,《评价表》中突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之所以设定这项二级评价指标,就是要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地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实践过程,关注学习实效。该二级评价指标又包含以下几个三级评价指标:

1、学习氛围宽松,动静有序。小学生活泼好动,宽松、愉悦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但动静应当有序,应当有度,既不能死气沉沉,也不能放任自流;既要有丰富的活动形式,又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2、关注学习效果。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成功,其实质性的内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有效学习、人人都学有所得。因此,我们十分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语言技能,特别是交际能力和习惯是否训练有素。

3、关注过程。学习是一个过程。英语学习是知识-技能-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做中学的实践过程。学生语言能力的获得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因此,我们要关注:1)学生是否勤于动口、动脑、动手,是否思维活跃;2)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落实;3)是否人人参与。我们反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做秀”现象,诸如,活动堆切,且重形式、轻内容;教师哗众取宠的教学技巧表演;少数学生似“明星大腕”,多数学生是“群众演员”等。

其次,《评价表》重视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且融入了新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方向。教学目标明确,达成度高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展开的平台。传统意义上,教学内容就是“教材”,是别人规定好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变化中的学生,是独特的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确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兼顾差异,不搞“一刀切”。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呈现要“循循善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层次。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教师只有准确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并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进行目标设定和有深度的教学思考与设计,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再次、《评价表》高度关注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服务的。教法和教材是紧密相连的。以《标准》为指导,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我们以“情景启动,活动激发,任务中心,发展技能”为核心内容,并依此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示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就必须努力与时俱进,必须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强化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能针对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能适时、科学地给学生以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

四、注重教师素养,激发教师的创造智慧

基于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在制定《评价表》时,一方面,我们特别关注教师的素养和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实践证明,在新课程背景下,好教师在

课堂教学中是具有规范的教学行为表现和扎实功底的师长;是能与学生亲切交流、平等对话的伙伴;是充满关爱与激励的长者;是怀有举重若轻的教学技巧和展示动态生成的智者。另一方面,我们想要激发教师的创新智慧。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很难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本《评价表》增加了“特色(10分)”这一评价内容,就是要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突破教材,善于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在教学中张扬个性、发展特色。 

教学是艺术,艺术呼唤创造。有了创造,我们就能从平凡走向精彩;有了创造,我们就能变烦恼而为快乐;有了创造,我们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300692&PostID=18934724

第2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解读

有效。“能够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是对活动结果作出的判断,反映的是活动达成预期结果的程度。有效教学的构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教学评价的激励性,教学状态的自主性,教学氛围的和谐性,教学探究的科学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教学特色的的艺术性。有效教学的真谛在于使学生真正认识自主学习的精髓,理解自主学习的环节,掌握自主学习的秘诀。明确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依据,明确人生目标者一定是生活中的皎皎者,明确工作目标者一定是单位里的优秀者,明 确学习目标者一定是同学中的成功者。

①三维目标和谐有序.一般教师存在的问题是习惯于将三维目标分割开来,一一对应教材,一一对应要点。告诉学生这个公式原理体现的是知识要求,这个习题训练突出的是能力特点;这是实验思考过程,这是推理推演方法;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总觉得是空的、虚的目标,无从下手亦无从检验。其实,对三维目标的 正确理解是: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并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渗透。

②基础目标测评有据.教学效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太“敬业”,太“痴情”,以至于每个知识点都不肯轻易放过,都要再三讲解,唯恐有遗漏,唯恐听不懂。只有传授,缺少方法;只有练习,缺少感悟;只有“引导”,缺少“自由”;只有讲解,缺少互动;这是教学低效的四大顽症。怎么克服?答案是分层设标,依标教学。这里的分层主要指按教材难度,教学设计及学生水平的目标分层、要求分层。依据教学标准,测评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已经理解的知识内容,可以不讲、少讲或略讲,通过达标测评,自测、互测进行反馈矫正。理解就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掌握就是学生就够运用知识去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③发展目标引导有法.对大部分学生来讲处于最近发展区,学习尚有一定困难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练习的方式达标,亦可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加以引导,通过达标测评,进行激励评价。引导的 关键在于学法指导,发展的目标在于能力提高。

④高层目标探究有方.少数学生感兴趣,有余力,亦有能力的知识内容,需要教师提供探究学习的材料,指导探究学习的方法,交流探究学习的感悟,总结探究学习的体会。交流的意义在启发,探究的价值在感悟。 ⑤目标呈现灵活多样.不一定非要打字幕、挂黑板、贴字条,它可以体现在板书设计里,融合在教学活动中,集中在破解题目上,升华在课堂小节中。教学目标的认定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最好是师生共同认定。强化 教学的目标意识,避免“上课讲的天花乱坠,下课学生啥也不会”的现象。

目标不清,反馈迟钝,方法失灵,节奏松夸,思维脱节是教学低效的主要表现。有效备课要完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亮点,把握教学流程,体现教学个性。教学环节讲究启发的技巧,引导的技能,由浅入深,由此 及彼,丝丝入里,环环相扣。

①创设情境的生动性.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兴趣,激活情趣,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而有吸引力,真切而有感染力。美国历史教师创设收取试卷费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当年殖民者征收印花税激起的情感体验,就是经典的案例。创设情境的类型主要有生活展现情境;实验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 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图文转变情景;网络建构情境。

②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课堂活动须全体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心参与。“举手发言”是教师的常规要求,是课堂最常见的情境,我们习以为常。可是忽略了不愿举手,不敢举手,不会举手的同学,他们总是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课本剧表演拥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优势,在课改推动下,逐渐流行。但问题是当少数几个学生津津有味表演之时,台下几十位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还是消极的旁观者?是主动的活动者,还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情感是否被唤醒,学习动机是否被唤醒呢? 活动参与讲究调动,强调组织,强化合作,激发热情。

③学法指导具体性.自主学习的要求是学生自已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矫正学习行为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一般学生学习只是上课听讲,下课作题即认为完成任务;优秀学生则擅长于第三次学习,即课前有预习,课上有比较,课后有反思。把知识学习的准备、比较、反思有机地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自然效率高、效益好。在预习过程中了解知识结构,明确知识目标,认准疑难所在;在听解过程中,侧重知识比较,印证观点正误,破解疑难问题;在反思过程中,掌握运用要诀,

尝试迁移变化,感悟知识生成。学法指导不是简单的在教材上勾画一番,批注一通,摘抄一下,而是要突出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还要注重学习情感、学习态度的转化。一般人总是认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勤奋程度,其实,对学习的价值来讲,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比勤奋更 有效。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拥有了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④课堂小节的规律性.教师讲课的习惯总是在最后几分钟用于布置作业,而忽略了课堂小结,致使同学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零散的知识,没有整体的概念。教师的小结如同一条丝线把知识的珍珠串连起来形成漂亮的项链。小结的形式很多,但鲜见于教参,需要精心的提炼,这个提炼的过程很苦,但最终结果一定很甜。提练式、数字式、漫画式、哲理式、压缩式、题眼式、破题式、回应式等都是有效的小结方式。 小结的要求:语言的简洁性、表述的流畅性、理解的深刻性、概括的全面性。

⑤创新作业的拓展性.过重的课业负担源自于题海战术的盛行和机械训练的枯燥,创新作业就是立足于培养创新意识,着眼于激发创新品格,致力于营造创新氛围而编制的具有启发性、挑战性、探究性的习题。创新作业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礼物,是沟通师生交流的有效渠道,促进课堂评价的有益尝试,落实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设计创新的途径:设置新情境,提供新材料,拓展新视角,补充新观点,完善新环节。创新作业的形式:情境式作业诱发思维的主动性;发散式作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辩证式作业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探究式作业鼓励思维的创造性;亲情式作业丰富思维的多样性。创新作业的要求:题干的新颖性,题眼的情境性,设问的启发性,解答的层次性,研讨的专业性,答案的生成性。创新作业的价值:常规训练关注解题的速度,提高解题技巧,创新作业重在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鼓励学习探究,倡导学习合作。

策略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提高专业化水平,一定要讲究教学策略。

我们都知道,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需要有效的激励策略。激励存在着负效应、点效应、短效应、长效应四个层次。个别教师行为失范、教学失控,教师失信于学生,说什么都无人理睬,这是典型的负效应。只对个别人管用的激励措施叫点效应;只对少数学生或只在短时间内管用的激励措施叫短效应;对多数学生长期甚至终生管用的激励措施叫长效应。如何避免负效应、克服点效应,优化短效应, 争取长效应,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小课题。

没有知识,不能教书;拥有知识,不一定教好学生。教学低效的二大难题,一是阅读的“四没四不”:没有方法,不会寻找重点;没有规划,不会提炼主题;没有质疑,不会独立思考;没有共鸣,不会感情表达。二是记忆的“四没四得”。没有理解,只得机械记忆;没有转化,只得重复记忆;没有实践,只得背诵记忆;没有感悟,只得硬背死记。解决难题的出路在于强化有效教学的指导策略。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动机的提纯,学习过程的激励,学习能力的转化,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反思,学习心得的交流,学习感悟的升华,都是教学指导策略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适当的目标,提出透彻的问题,征求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对其思维过程、价值取向、感情态度加以评价;向学生提供自由选 择的权力,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研究性策略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上,体现在教师的问题意识、比较意识、转化意识和研究意识上。对于课堂上形形色色的问题,凭借教学经验作出判断,这是共性的普遍问题,还是个别的特殊问题;是老问题的新表现,还是新问题的新形式。问题可以请教有经验的同行,课题必须归纳整理、研究解决。否则,问题仍旧是问题,还可能积淀成为难题。研究型教学策略的落实,一是抓研究型教学,二是抓研究型学习。研究型教学的重点是教师把自己教学研究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引入课堂,融入教学,同时以研究的形式、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和作业练习。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求是精神。研究型学习的定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课题,主动搜集信息,深入探究规律,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型学习的价值是让学生经历研究过程,体验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学会独立思考,通过 合作学会互助交流,通过探究学会自主提高。

④学生状态.有效教学的“有效”概念,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成绩、进步或提高。教学有效否,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进度或工作态度认真与否。如果学生接受错误信息,学习错误的观念,或受到误导、误解,那是负效教学;如果学生学的很辛苦,练的很辛苦,虽然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出只能认定是低效学习。“有效”的概念包涵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层意思,效果就含有对学习

过程的评价。

课程改革特别推崇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教学强调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学习状态。

①学习状况.有效的学习是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学习。调动积极性的手段关键是活动聚集人心,趣味激活欲望,使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学习活动。在积极参与中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主动探究。学生状况即学生在课堂上所表达出的情形。课堂状况的类型有沉闷的课、乏味的课、单调的课、活跃的课、喧闹的课、表演的课,不同的情形给予学生不同的感受,有效教学追求互动的课、思考的课、探究的课。②学习方式.评价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革命性”变化,具体地说就是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贵在习惯养成;合作学习重在团队互助;探究学习难在设计创新。“自主”相对于“他主”而言,“个体”相对于“群体”而言,“接受”相对于“发现”而言。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解决学习问题,自主评价学习结果。合作学习主要是倡导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与人共处”、“与人交往”的情感态度。合作的基础是分工,具有独立思考研究的能力,以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在严格意义”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不构成并列关系,因为在学习中,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同学的合作与交流来解决疑难问题,达到某种 共识。

③学习体验.有效学习应该给人兴奋、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有效教学强调创设学习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之拥有丰富的学习体验。阅读的自悟、思考的觉悟、实践的感悟、交流的醒悟,都是难得的体验。没有热情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考出高分,但却不能让学生有愉悦感;没有兴趣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考出名,但却不能让学生有幸福感;没有自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考出国去,但却不能让学生有成就感;没有渴望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考上大学,但却不能让学生有归属感。富有情趣、富有启发、联想丰富、见解深刻、出人意料、简洁生动、比喻形象等都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正是有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唤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正是有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培养正确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才能拥有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胸怀和立场。

④学习能力.基础教育的能力目标可以概括为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等。能力有强弱之分,高下之别,能力有个体差异;能力可以在群体中相互影响。学习能力的类型有理解力、记忆力、思考力、分析力等,教师的协调力、亲和力、领导力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学习能力和培养与提高。学习能力强的表现:概念清楚、层次分明、理解深刻、分析透彻、记忆超众、思考慎密、归纳全面、交流顺 畅。

教学氛围指课堂的气氛和情调。良好的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促使学生思考。氛围是一种无声的熏陶, 无雨的浸润。氛围需要培育,氛围能够调节,氛围可以相互影响。

①多向互动,形式多样.互动的课堂,一定的活动的课堂,生活的课堂。互动的条件:平等、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类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文本互动、习题互动、评价互动。互动的形式:问 题质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疑难解析、观点验证、问题综述。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 提高效益,亦可谓“教学相长”。

③我们的教师为了控制课堂,总担心秩序失控而严格纪律,导致紧张有余而轻松不足。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没有思想顾忌,没有思想负担,提问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回答不用担心受怕,辩论不用针锋相对。同学们的任何猜想、幻想、设想都受到尊重、都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做解释,在聆听中交流想法、 沟通中达成共识。

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于善待“差生”,宽容“差生”。

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感悟问题,生成问题的过程。抓住重点问题,教 学就成功了一半。

①问题的设计.教学问题往往产生于学生难以理解、不熟悉的概念与知识,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要依据教材与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特征,考虑评价测试与中考(高考)命题特点,来设计教学问题的讨论、探究与解决。简单地说就是设计探究问题的坡度要适宜。过缓没难度、过高没梯度、过长没效度、过短没信度。高的悬崖谁也上不去,高的楼房可轻松登顶,为什么?楼梯使然。②问题的内涵.问题的表现形式有情境式、结论式、质疑式、反问式、置换式、替代式、增减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 ③问题的内容要具有发散性、类比性、迁移性和生成性。一般教学的效果是举一知一,有效教学的效果是举一反三。要想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发散思维的训练,类比研究的体验,知识迁移的能力,感悟生 成的智慧。

④问题的呈现.教师直接给出问题,省时省力,可与学生的体验格格不入,总觉得是外来的,他主的,被迫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认识问题的角度,感悟问题的深度,学习的体验就会深刻的多。例:成都附近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亦是著名旅游景区都江堰,启发思考为什么叫都江堰,它明明位于岷江上游,应该叫岷江堰才对呀?如果让学生查寻资料,破解疑问,这种探究学习就有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 双重意义。

⑤问题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质疑意识,深化课堂探究;激励学习意志,聚集重点所 在。

⑥问题的解决.布置作业,提示问题后,学生如果感到难度过大,往往会选择放弃,等待老师告知现成的答案。探究问题需要教师提供恰当的方法指导,完整的背景资料,充足的探究时间,适宜的点拔引导。⑦问题的价值.解决问题的价值在于积累能力的提高,在于感悟方法的重要,在于追求规律的把握,在于发现新 问题的乐趣。

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全面发展。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求综合效益观、克服短视、短见、短期 行为。

①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目标衡量教学有效与否要有一个评价标准,即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之比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一看面二看点三看悟。所谓一看面,即教学效果看掌握知识的学生有多大面;二看点,即教学效率看掌握知识花费时间与精力有多长时间;三看悟,即教学效益看掌握知识究竟有多少感悟。有悟才 会有通、有变。

②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教学效果的主体有学生、家长、领导、社会以及教师自己。评价教学效果,首先看态度,其次看水平,再次看成绩。“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应该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把尺子。当然,教好的标准不一定是非要考上名牌重点学校。与自己比有提高,与过去比有进步,与 同学比有发展,家长、社会、领导就应该表示满意。

③教学效率的控制度.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最常见的做法是加班补课,以致形成“县中现象”。补课补习需要一个适宜的心态。把补习时间、作业训练、课外阅读、综合实践控制在适宜的范围,通过实践摸索中最佳 作业量、最佳补习量、最佳训练量。

④教学效益的愉悦度.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摸底考试,使学习毫无乐趣,谈何愉悦。提高教学效益,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讲解生动、练习有序、小结系统、辩析深刻、观察细致、言辞犀利、分析透彻、态度亲和、氛围融洽都是凝聚学生、影响学生的力量所在。面向全体的适应性,因

材施教的启发性,合作探究的趣味性,创新思维的挑战性,是保证教学效益的四项基本原则。

⑤教学问题的生成度.课堂教学出人意料的情况叫意外,及时捕捉到这意外的情况,完善教学、补充教学、启发教学、感悟教学叫做生成。生成是一种唤醒,一种点化,它依托于理解、体验,升华于灵感、灵性。教学生成可遇而不可求,它的产生取决于课堂氛围、学生状况、职业敏感、专业技能。教学既有教师的生

成,又有学生的生成;既有问题的生成,又有方法的生成;既有启发的生成,又有灵感的生成。一般教师总是把学生教得没问题,优秀教师总是把学生教得有问题。在问题的产生、质疑、探究中深化对知识的理 解、方法的把握、情感的渗透。

①教学设计有特点.目标设置体现“契合性”,教学目标的设置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处于“最近发展区”,处于思维兴奋点,处于活题联系点。教学目标的内涵具有“契合性”,即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教学训练相契合。目标规范着内容的选择与组合,目标决定着方法的使用与调整。学法指导强调自主性,自主是学习的关键,自主是有效的基础。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以趣味引起关注,评价鼓励达成, 梯度引导学习,难度刺激挑战。活动组织突出全员性,课堂小结追求思考性。

教学生成抓重点.教学难免有意外,课堂难免有突变,应对教学意外、课堂突变的本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对教师来说,让意外干扰教学、影响教学是无能,把意外变成生成,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是艺术。生成相对于教学预设而言,分有意生成、无意生成两种类型;问题生成、疑问生成、答案生成、灵感生成、思维生成、模式生成六种形式。生成的重点在问题生成、灵感生成。

教学机智显亮点.随机应变的才智与机敏,最能赢得学生钦佩和行赞叹的亮点。教学机智的类型分为教师教的机智、学生学的机智,师生互动的机智,学生探究的机智。机智常常表现在应对质疑的解答,面对难题的措施,发现问题的敏锐,解决问题的灵活。

④教育智慧求妙点.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进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表现为对教育本 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第3篇:技术课程标准解读——课程评价建议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课程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建议

第二节 课程评价建议

一、关于发展性评价观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评价和课程本身发展的评价,这里讨论的是学生的学业评价。我们反思以往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而忽视了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而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等等”。

针对评价中的问题,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的理念,通用技术课程对学生评价也应遵循这一理念。发展性评价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发展性评价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给学生的学业下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是要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

通用技术课程把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视为与教学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学生评价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发展性评价要体现评价内容的有效性,评价最能体现教育目标的内容,而不是容易考核的内容;要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作品评价、访谈评价和纸笔测验等结合起来;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

二、对“评价原则”的具体说明

在对学生进行通用技术课学习的评价时,要遵循的原则:

1、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学生个体在智能方面存在差异。在技术学习方面,不同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往往表现为不同于他人的技术素质、生活经历、爱好、长处和不足等,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技术方面的发展速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评价要能及时反映每个学生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学习水平,以正面鼓励为主。

教师要对学生技术学习中多方面收集到的评价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正确判断每个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行有效指导,同时,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技术学习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他们提出适合其技术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2、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反思,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之一,所以学习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在技术实践中,由于目的设定的合理性和技术手段完善性等因素的困扰,不可能保证每一次活动都能成功,但是不成功的技术活动不等于没有价值。有的学生的技术作品,独立地看其技术目的性是合理的,技术方案也是可行的,手段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却有可能暂时得不到预期的结论,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在这一技术活动中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一些技能、方法、经验和对技术的独特体验等。只关注技术学习的结论,会导致学生求平庸而不思创新、图结果而轻视思维过程,对技术活动中出现的问

题或困难绕道而行,久而久之,技术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就被摒弃在了评价的视野之外。过程性评价,一是应把评价融入技术学习的过程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设计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为教学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二是在确定评价方式和制定评价量规时,应有意识地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建构的过程,成为展示技术活动的经历的过程。

强调过程评价不是否定结果评价,片面地倾向某一方面,都不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方案或作品感到不满意,在不影响后续学习的前提下,可以允许他修改或重试,直至满意。

3、全面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应建立在全面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学生学业的评价要力避简单化的倾向,那种一学期结束或一个模块学完后,由教师笼统、含混地给每个学生打个分数的做法,缺乏具体的数据信息的支持,科学性规范性不够,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情况,起不到激励鼓舞的作用。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9个模块中,不同模块的不同内容,均对应着一定的目标和内容,评价的项目和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设计过程”主题,评价项目侧重于能否合理确定设计对象,能否根据要求确定设计方案,能否正确表达设计意图,能否对方案进行反思和改进等,而在“服装及其设计”模块的“服装与文化”主题中,评价的项目侧重于对服装的基本要素的了解和对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服装款式、服装色彩等等。对于同一内容,还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可见,技术活动中的评价标准不是千篇一律的,既要关注学生技术活动的整体评价,还要同时关注各个环节和不同维度的评价。

4、阶段性评价与日常评价相结合

由于技术学习的丰富性,使得单纯的阶段性评价(如期末测试)不足以全面反映学生技术学习活动中鲜活的、最有意义和最现实的状态。

对学生技术学习中的学习态度、知识技能、方法领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评判,需要在技术设计与问题解决的特定情境下进行动态的、实时评价,要对学生技术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及时点评,及时了解他们在技术学习中的过程性表现,将这些日常技术活动中的各种学习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并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达到全面评价的目的。技术活动的日常评价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一,日常评价要求教师运用质性评价的方法评价学生,所谓质性评价,是相对于量化评价而言的,通过与学生直接接触,考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过程,了解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达到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的目的,质性评价中包含了对量化的研究。第二,对日常评价的结果要及时作好记录,形成良好的评价个案资料积累的习惯,避免走过场和流于形式的状况出现。

三、关于“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要改变仅仅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同学、家长以及校外相关机构等参与评价,使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这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参与自我评价的好处在于:第一,能够提高学生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技术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动力;第二,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评价的过程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家长参与评价的好处在于:调动家长参与对子女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家长、社会的密切联系,同时有助于学校、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运用技术

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校外相关机构参与评价的好处在于:不再仅仅是从书本到书本的评价,增加了从实践出发,检验学生学习技术的实际水平的评价角度,使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多元的评价主体中,仍起着重要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家长和校外技术场地指导人员,依据技术学习的评价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参与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由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课程的评价是开放的,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就是要改变以往多以书面测试为主的评价,通过对学生设计方案及作品的评析、访谈评价、问卷评价、技术活动报告集等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是为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模块内容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评价的方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都有其适合的条件和范围。在评价方式的选择时,应该考虑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对象和评价现场等实际情况,选择运用或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

书面测试:对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基础性技术原理和知识,利用书面测试进行评价是恰当的,能够较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在书面测试的试题内容上应有所改变,应不同于刻板生硬的测试题,采用较为灵活的试题形式,结合生活和社会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评价结果可以百分数出现,也可以以等级的形式出现。方案及作品的评析:学生的通用技术课程作业的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有的以方案或作品的形式出现。对学生作业的分析和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体现。有的作业可以采取先由学生互评,给作业写出评语、评出等级,再交由教师评定,教师一是从作业本身的创意、合理性、简约性、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二是评价学生对他人作品的评价,从中了解学生对技术活动的目标、内容、标准等的把握程度,同时写出评语,确定等级。

访谈:这是一种个性化的、有一定深度的考评形式,由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面谈或书信交流或电话沟通或网上交谈,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和学生在技术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随机进行,其目的是以与学生沟通、答疑、解惑为主,它不同于其他评价方式,进行一次就可确定一个成绩,而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多次讨论和对话,共同作好访谈内容的记录,作为学生技术活动档案的重要信息之一。

技术活动报告:是过程记录的评价方式,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记录。学生记录的内容可以有: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作品的图片、解决疑难问题的独特的方法、合作交流的体会、自我反思等等,记录的内容是开放的,学生的一点一滴的感受均可记入。教师记录的内容可以有:与某位学生交谈的记录,每一位学生每份作业的评定,学生在各阶段的评价成绩,教学过程中的反思等等。其他评价主体也可参与技术活动报告的记录,这些记录构成每个学生技术学习的活动性信息。

不论何种评价方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是至关重要的,应根据评价的目的、内容和目标,选择和确定有效、可行的评价方式。

四、 对“评价的内容”的具体说明

1、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的知识,也称说明性知识,是指事实性的信息,即“是什么”的知识,该类知识是描述性的,能够被叙述出来;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是指

怎样进行认知活动的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其特征是难以可言传。通用技术课程中,既有陈述性的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更多的是程序性知识。

从评价的角度来看,陈述性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水平,而程序性知识主要是考查学生在所经历的实践活动中,实际的操作步骤、方法和规定等。技能考查则是依据不同的内容要求考评学生技术应用的能力。

技术课程中知识类内容的评价一般采用书面测试、课后访谈等方式进行,技能方面的评价多采用方案及作品的分析、技术报告等方式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不可能截然分开,很多技能的评价中就包含了知识的成分。技术课教师应依照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针对本校学生的基础水平,提出不同技能所对应的评价要求。

例 关于“技术设计的交流”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

会使用常用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

会绘制技术草图

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会识读简单机械加工图

会识读简单的效果图

会识读线路图

会使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

会使用口头表达方式与他人交流

会采用技术图表与他人交流

会利用技术模型与他人交流

会利用计算机演示文稿或网页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对某一项的评价还应有具体要求,如“会识读简单机械加工图”,是指学生能读懂简单的加工图纸、部件的加工要求等,能看明白图中标出的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从局部剖面看懂部件的内部结构和特殊加工要求等。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评价还是技能的评价,评价问题的设计应具有真实性、情景性,便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应出现缺乏真实性的孤立的问题或测验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

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需要了解的是学生信息的筛选、知识的运用、思考的性质、方法的形成、方案的确定、模型的制作等技术活动过程中的学习状况,以及对技术活动的过程的体验等。

例 “自动注水式电热水器的水位控制方案的设计”中的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会运用闭环控制系统的原理进行方案的设计

影响水位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列出被控参数、控制参数

检测水位的传感装置需要有什么功能

确定一种设计方案,指出它的特点

画出设计方案的若干草图

会使用适当的装置和材料(模拟)实现设计意图

可以选择哪些水位检测装置

你所选择的装置有什么独到之处

注水管、注水开关等的选择有什么独到之处

水位的上下限如何选择

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是否事先做过试验

试验、调试中的偏差如何处理

会对本设计的方案和实施的过程进行反思和客观评价

本系统的设计给你带来哪些收获

设计中运用了哪些学科知识

设计是否有与众不同之处

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缺陷有哪些

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中的哪一点创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例是从这一简单控制装置设计所要经历的方案设计、方案实现和反思评价这一过程中,列出了一些需要分析、比较的问题作为过程和方法评价的“点”,为教师提供评价的参考,并非都是按照这些条目来做,因为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对同一技术学习内容的评价标准和要求是不同的或有所侧重的。

值得注意的是,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并非一般性的过程呈现。技术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是两难问题,过程与方法评鄣牧榛昃褪强贾ぱ诖碚饫嗉际跷侍馐彼泶锍龅乃嘉牧槠淼那ㄒ疲榈奶嵘椒ǖ娜诤希椎娜ê猓杓频拇匆猓寄艿耐黄频鹊龋枰淌脱餐蹲健⒓锹己屯诰蛘庑┥凉獾恪?br>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是对学生技术活动的精神层面的分析和评价。

对学生技术活动的情感、态度的评价,首先,评价要使学生保持对技术的亲近感、新鲜感、持久的兴趣和激情,有激情才可能有创新;第二,评价要让学生懂得技术活动不总是圈定在冷冰冰的技能传授和功能实现的范围,技术世界除物质性以外,更有其精神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面性;第三,评价要树立学生对技术应有的态度和品质,技术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发展的,正如学术意味着争鸣,技术也意味着探索,多一份对技术的执著,就多一份创造的可能。

对技术活动的价值观的评价过程,是引导学生理解技术文化的过程。技术文化是技术的精神家园,学生对“技术是文化”、“技术中的文化”和“技术与文化”等的理解,不是凭借陈述性知识所能表述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活动的体验中,在对其技术实践的评价(他评与自评)中逐步生成的。它体现在技术的人性化关照,技术的美学表达,技术的生态意识,技术的伦理意识,技术的批判意识等诸多方面。通用技术课程各模块的内容标准中均体现了对技术文化的关注。

在对技术活动的情感、态度的评价中,可操作性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可以根据评价的内容对其进行分解,提出评价的具体指标,对难以提出评价指标的内容,则可模糊一些,由评价者依据经验、在一定的资料支持下进行质性描述,避免轻易量化、固化一种不成熟的模式,以防片面的评价而挫伤学生对技术的热情。

例 关于“城市人行天桥的构造设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生活中你是否会有意识地注意观察诸如人行天桥之类的建筑

面对一座人行天桥,你想到了与此有关的哪些知识、原理或资料

能否想起给你印象较深的人行天桥是哪一座,它的特点是什么

从物质的角度看,这座天桥满足了什么功能

你是否喜欢与人交流对这座人行天桥的看法

如果有人与你持有不同看法,你如何对待

你认为这座人行天桥还应满足人的什么需要

天桥的上下行道路是否方便行人负重、推车等行动

天桥是否方便人们在特殊天气中的行动

天桥的是否方便特殊人群(幼儿、老人、残疾人等)的行动

你认为这座人行天桥的具有哪些文化特征

天桥是否符合一般人的审美标准

天桥具有哪类建筑风格

天桥是否与周围的建筑保持和谐的格调

天桥是否符合环保的要求

这座天桥与其他人行天桥不同之处有哪些

如果让你重新设计这座人行天桥

你认为这座天桥的设计缺陷有哪些

你认为人行天桥是否需要装饰

你认为人行天桥是否需要绿化

你对人行天桥的设计构思有什么独到之处

对学生学业评价的目标与通用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学生技术学习活动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构成了立体的目标框架,切忌把它们视为三条不相干的平行线而生硬地套用。学校和通用技术课程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运用评价这一手段,以使其真正达到促进学生技术发展的目的。

上一篇:编辑记者学习基础资料下一篇:作风建设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