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评价指标(共8篇)
贷后管理作为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到位一直是银行实际操作中的难点,而构建贷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如内部组织评价指标和系统培训评价指标,不仅能为银行贷后管理提供组织保证,也能为银行贷后管理提供方向保证,从而将信贷风险降到最低。
一、内部组织评价指标:建立相对独立的组织架构体系,使管理者与调查者分离 为能控制自己调查,自己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及时反映贷款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建议成立相对独立的贷后管理部门,实行岗位分离,将贷后管理的客户经理从贷前调查的客户经理“阴影”中解脱出来,独立行使贷后管理的职能,同时根据客户的不同,建立分层的贷后管理体系。
1、经营行的部门和职能设置
经营行要设置单独的贷后管理部门,贷后管理实行经营主责任人负责制。对于上级行审批的信贷事项,经营行行长或其授权的分管行长为经营主责任人;对于经营行审批的信贷事项,经营主责任人为贷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在此前提下,经营行按户配备客户经理(组),落实管户主责任人------客户经理。其职能为:一是对贷款发放前各环节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二是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贷后管理;三是与其他部门合作,进行产品联动营销;四是定期向贷审会和上级行汇报客户相关消息。另外,对于存量客户的新增信用,仍然由调查岗客户经理进行调查,但贷后管理岗客户经理可以提供必要的配合。
2、管理行的部门和职能设置
管理行要设置单独的贷后管理部门。该部门对下级行贷后管理部门的贷后管理工作负有指导,监督的责任。必要时,管理行贷后管理部门要协助下级行管理部门做好贷后管理工作,特别是维护、联动营销工作。另外,管理行应按贷款金额、风险程度、管理难度等确定本级行重点管理客户,对该类客户,管理行贷后管理部门要直接组织所辖行成立客户经理组,建立定期联系协调机制,并参加现场检查,组织落后贷后管理方案,直接介入客户的管理和维护。
该项指标考核的重点:一是管理部门的设置及执行情况;二是分层管理机制的运作情况;三是贷后管理的人员配备情况。该项指标考核的原因:人员不到位,贷后管理制度将成摆设;岗位不分离,道德风险难以控制。
二、系统培训评价指标:建立系统培训机制,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实战技能 由于信贷管理制度与时俱进,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其业务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是复杂多变的,这就需要加强各项业务的系统培训,使客户经理能够更好地将金融产品和客户的金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将规章制度和平时的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1、加强信贷业务知识的培训
首先,要加强“是什么”的基础培训,从基本制度到具体业务要全面覆盖,从操作人员到管理高层要系统掌握。同时,客户经理在实践中还要深入调研,最大限度地掌握客户的动态变化情况,将信贷政策和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其次,要加强“为什么”的问题培训,组织客户经理就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分析典型案例,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通过培训、实践、领悟的不断循环往复,使客户经理的能力得到提升。
2、加强相关行业专业知识的培训
面对各行各业的客户,信贷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基本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了解宏观层面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中观层面的行业发展情况,微观层面的企业生命周期、企业财务、集团客户风险,加强行业专业知识培训。
3、加强营销能力培训
主要包括营销礼仪、营销策略、营销方案设计、谈判技巧等,并力争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项指标考核的重点:一是系统的培训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二是管理人员的信贷业务知识掌握情况;三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情况。该项指标考核的原因:能力不到位,制度执行难以把握本质。
三、人才选拔评价指标:建立人才选拔机制,使管理工作充满激情和活力 经验表明,没有一支想干事、能干事、负责任、干好事的客户经理队伍,没有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向上、勇于奉献的客户经理队伍,贷后管理工作将永远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建立充分竞争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客户经理队伍的激情充分迸发出来,已成为关键的考核指标。
有必要对客户经理进行等级分类,将客户经理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档次,并形成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使低级别的客户经理有上升的动力,高级别的客户经理有被降级的压力,贷后管理工作的好坏成为客户经理成长的内生变量。
1、把好准入条件关
一是初级客户经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工作态度端正、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大专以上学历;熟悉银行业务知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初步了解经济、金融、营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等。
二是中级客户经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工作态度端正、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从事信贷工作满3年;具备一定的经济、金融、营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熟悉银行业务知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每年考核是称职以上等。
三是高级客户经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工作态度端正、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聘任中级客户经理以满两年;每年考核是称职以上;具备比较丰富的经济、金融、营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近两年有与贷后管理相关的论文发表;熟悉银行的业务知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综合协调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等。
2、把好运行机制关
一是晋升机制:初级客户经理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就可以聘任。中级客户经理每两年竞聘一次,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都可报名。方式是根据提供的资料撰写一篇贷后检查报告,通过公开答辩、公示等程序后就可以聘用,并给予相应的级别和待遇。高级客户经理每三年竞聘一次,符合基本条件的都可报名。方式是可以根据贷后管理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相应命题,通过公开答辩、公示等程序后就可以聘用,并给与相应的级别和待遇。
二是淘汰机制:初级客户经理上岗后,两年内要竞聘一次。方式是分析目前管理的客户情况,并进行答辩。对于不能胜任的人员劝其离开该队伍。中级客户经理上岗后,满两年如不进行高级客户经理的竞聘,仍然要进行示范称职的考核。方式为对贷后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学习情况进行答辩(以保证中级客户经理的知识更新),如考核不通过则降为初级。高级客户经理工作满两年的,一方面仍要有新的关于管理方面的文章发表,另一方面还要对团队的管理情况、贷款的质量情况、业务培训情况等进行考核,不合格的要降级(以保证高级客户经理队伍的适应能力和旺盛的战斗力)。
该项指标考核的重点:一是人才选拔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二是通过选拔任用的管理人员的质量情况;三是淘汰机制的运行情况。该项指标考核的原因:激励约束不到位,贷后管理工作难有激情和动力。
四、内部运行评价指标:将贷后管理融入银企合作和风险管理的全过程
一方面,要对贷前的信贷业务流程进行评价,并对已经存在问题的性质进行界定,以分清到底是谁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按贷后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将管理和其他金融产品的联动营销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贷后管理才能对贷前的审批流程起到指导和约束作用。
1、对贷前运作环节进行评价,划清责任界限
对贷款发放前各环节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信贷资金安全的影响等。如果将来贷款出现风险,就可以分清是准入方面的问题,还是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考察贷后管理人员信贷业务水平的高低。
2、按照制度规定进行贷后管理,抓住主要矛盾
贷后管理主要包括首次跟踪检查、日常定期检查、风险预警、风险分类、档案管理和责任转交等。由于规章制度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而具体客户又有特殊的特征,因此,管户人员要在对客户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贷后管理的具体要求,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贷后管理方案,特别是目前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未来重点关注的主要事项等,切忌千篇一律。
3、通过产品的联动营销,实现有效管理
考虑到目前贷后管理的被动,以及银企合作的目的是双方的保值、增值,因此,不能将贷后管理理解为就是不断地收集客户的相关资料,并对贷款风险进行判断。应该以贷款合作为突破口,与其他部门合作,在实现产品联动营销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如通过与客户高、中、低层得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客户的其他需求,并与产品经理和理财经理等进行联动营销,从而使中间业务产品、负债产品、个人理财产品得到进一步的渗透。通过与其他部门的联动营销,将多种金融产品移植到客户的机体内,并通过产品的使用,从侧面了解到客户的相关信息。通过个人理财经理对客户高层管理人员的服务,及时掌握其收入变化情况和高层人员变化情况,帮助客户经理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贷款风险情况。
4、及时反映贷款风险状况,共享信息资源
在贷后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人如果发现企业的主要经营指标出现下滑,并有可能不可逆转,则要在考虑其他产品留守的同时,信贷业务产品先行推出;但如果企业稳步发展,并实行比较稳健的发展战略,则除要增加市场份额外,还要实施延伸营销。围绕该客户,做好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和对外投资企业的营销。可以根据该客户银票开立、票据贴现、资金往里、存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对外投资等明细情况,及时了解上下游企业和对外投资企业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管户人员应该定期在贷审会上汇报自己管理客户的情况,提出未来是扩大、维持,还是退出的建议和理由。在得到待审会审议和经营主要责任人认可后,将客户的贷后管理报告向上级行贷后管理部门进行反馈。这样,一方面可以为本行两道进行决策提供最直接有效的一句,另一方面也为上级行进行相关事项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从而逐步实现信贷风险的全流程管理。
该项指标考核的重点:一是对贷前运行环节的评价情况;二是对贷款风险的揭示、反馈、防范和控制情况;三是管理客户的贷款形态变化情况;四是该客户对本行的综合汇报情况。该项指标考核的原因:创新贷后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可能是贷后管理落实到位的一种有效尝试。
审计后评价是对已经完成的审计项目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价, 是一项审计后监督活动。审计后评价不仅可以在审计项目间评优排序, 还能够实现监督审计行为、控制审计风险、调动审计积极性的目标。
审计后评价包括审计绩效评价和审计难度评价。审计绩效和审计难度刻画审计项目的不同方面, 前者直接体现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后者间接反映审计人员克服客观不利因素的能力。在审计后评价内容中加入审计难度评价, 不仅可以增加后评价工作的公平性, 还能够提高审计人员应对困难的能力和积极性。
二、审计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主体应该根据后评价内容和审计项目特征, 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以明确审计项目后评价的方向。
(一) 审计绩效评价
审计绩效是指审计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 反映审计项目在质量、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
1、审计质量评价
(1) 初步业务活动。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是为项目立项的合理性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质量提供合理保证。因此, 评价初步业务活动应该考虑的指标有:审计机构是否具备独立性及专业胜任能力;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影响业务承接的问题;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编制是否规范;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相关条款是否明晰。
(2) 总体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包括审计范围界定、审计资源调配、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判定等内容, 用于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确定审计工作的方向, 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评价总体审计策略的指标包括:审计范围的界定是否准确;重要性水平是否合理;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领域是否恰当, 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是否恰当;审计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项目组成员结构是否合理, 项目组成员分工是否合理;项目组对外部工作的利用是否合理。
(3) 具体审计计划。为获取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人员需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 即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内容。具体审计计划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和特殊项目审计程序。评价具体审计计划可以参考以下指标: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是否恰当, 了解其它内、外部环境的程序是否恰当;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程序是否恰当;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是否恰当, 控制测试程序是否恰当, 实质性程序是否恰当;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是否恰当,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程序是否恰当。
(4) 审计实施阶段。在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人员依照审计计划, 实施审计程序, 以获取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对审计计划的遵循程度, 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关键因素。审计实施阶段可以从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技术方法、审计记录、审计计划执行五个方面衡量, 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审计证据是否恰当, 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审计工作底稿是否规范, 审计工作底稿的准确率;审计抽样运用是否恰当, 信息技术运用是否恰当;审计日记是否完整, 审计工作底稿是否完整;审计计划修改是否恰当, 审计执行情况与审计计划要求的偏差程度。
(5) 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是审计结果的书面载体, 直接体现着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审计人员应该汇总审计差异, 实施审计复核, 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后, 编制审计报告。评估审计报告阶段应该考虑如下因素:审计差异调整表是否准确, 试算平衡表是否准确;项目组是否对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实施分析程序, 是否对审计结果进行评价, 是否对工作底稿实施复核;项目组是否与被审计单位沟通, 被审计单位的差异调整率, 被审计单位调整金额的性质;审计报告是否按时完成, 审计报告类型是否恰当, 审计报告内容是否完整规范, 审计报告反映问题性质的准确率, 审计报告反映问题金额的准确率。
(6) 审计成果。审计成果是实施审计项目的收获, 体现在审计委托方、审计创新、被审计单位、社会效益等方面。审计委托方满意程度、审计信息的使用频率, 审计管理制度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 纠正金额比率、纠正金额类型、审计建议采纳率、审计所提高经济效益比率, 审计项目的社会关注程度、审计结果对宏观政策的影响, 这些指标都可以合理地评价审计成果。
2、审计效率评价。审计效率是指项目组在单位时间、费用内的实际工作效果。评价审计效率, 不仅要关注效率的高低, 还要考虑效率的提高程度。在评价实践中, 实际工作效果通常由审计成果评价值、审计收入替代。审计收入是项目组实施审计挽回的经济损失或收取的审计费用;对于内部或国家审计项目, 审计收入是被审计单位纠正金额、罚款金额、审计提高的经济效益额三者之和;对于民间审计项目, 审计收入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审计效率可以由时间效率、成本效率、预算时间节省率、预算成本节约率等指标衡量。
(二) 审计难度评价
评价审计难度应该从影响审计难度的因素入手, 评估相关因素是否阻碍审计目标的实现及其影响程度。
1、项目内部因素。项目性质、审计资源是项目内部影响因素, 相关评价指标包括:项目规模, 项目复杂程度, 审计规范化程度, 审计工作是否具有重复性, 项目是否属于探索性的新业务;项目是否有充足的经费支持, 项目是否有时间压力, 审计人员是否具备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2、项目外部因素。审计机构、被审计单位、法律环境是项目外部影响因素, 相关评价指标包括:审计机构的质量控制是否健全, 审计机构是否有恰当的激励机制, 审计项目对审计机构的重要程度;被审计单位的数量, 被审计单位是否配合审计工作, 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审计项目是否具有政策法律支持, 审计项目是否有适用的审计准则。
摘要:现阶段, 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价指标, 审计后评价在我国进展缓慢。本文从审计绩效、审计难度两个层面, 阐述审计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及内容, 以期能够为审计后评价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审计,后评价,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陈淑芳, 徐维兰.审计项目后质量评估及责任追究制度问题探讨[J].西部财会, 2006 (7) .
[2]、陕西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审计项目后评估的内容与方法[J].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7 (2) .
[关键词] 定性定量 评价 绩效
在民族物流刚刚起步的今天,在先天发育不良的情况下,必须保证后天培养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准确性,软环境与硬件设施有机结合,彼此配合,学会“两条腿走路”“两只手弹钢琴”,使服务物流的物流顾客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使民族物流的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了准确测度物流顾客服务绩效,需要建立科学的物流顾客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一、企业物流顾客服务绩效的主要影响要素
企业物流顾客服务绩效主要受交货可靠性、服务质量、柔性和信息服务等要素的影响,从而构成评价指标。
1.交货可靠性。主要反映了企业跨区域发展对商品运动的准时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的要求,包括交货的时间评价、交货的数量评价和交货的质量评价。
2.柔性。主要反映企业跨区域发展对顾客需求变化、时间变化,以及商品种类变化的适应能力。包括顾客需求变化引起的数量柔性评价,时间柔性评价和因新产品开发变化引起的产品柔性评价。
3.服务质量。主要反映了顾客对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服务的评价,包括顾客抱怨比率评价、顾客抱怨解决时间评价和顾客满意度评价。
4.信息服务。主要反映了企业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信息服务的正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和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包括信息正确性评价、信息及时性评价、信息有效性评价和信息系统先进性评价。
二、物流顾客服务绩效评价方法
物流顾客服务绩效评价方法就是进行物流顾客服务绩效评价指标要素的分析并确定各要素对物流绩效的影响,并通过物流顾客服务绩效评价指标要素的比较和优化,依据企业跨区域发展物流顾客服务的实际需要,形成一个完善的由多种评价方法构成的体系。主要有:
1.全方位绩效看板评价方法:将绩效评价确定为一套完整的管理过程,把企业的策略目的变成有条理的绩效评价方式。主要有五个步骤:预备、访问记录、研讨会、完成、改进。
2.顾客定位、员工驱动、数据为基础的原则绩效评价方法:确定各环节原则、进行设计、质量和工作改进、人力资源整合、控制、能力、市场。
3.综合平衡记分卡方法:平衡记分法的优点是强调了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指标框架体系。综合平衡记分卡方法包括:学习与成长性;内部管理性;客户价值;财务。四种要素的内在关系是:学习与成长解决企业长期生命力的问题,是提高企业内部战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企业通过管理能力的提高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客户的满意导致企业良好的财务效益。认为财务性指标是结果性指标,而非财务性指标是决定结果性指标的驱动指标,强调指标的确定必须包含财务性和非财务性,强调对非财务性指标的管理。
4.标杆瞄准评价方法:确定行业内物流顾客服务绩效的标杆进行评价。标杆法是建立在过程概念之下,通过对先进的组织或者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具体的行事方式,在此基础上,对比自己的行事方式,然后制定出有效的赶超对策来改进自己的产品服务以及系统的一种有效的改进方式或改进活动。
简而言之,标杆法就是:
(1)研究竞争对手的物流战略战术。
(2)学习竞争对手先进的物流模式。
(3)改进企业的物流流程及各种操作模式。
物流标杆法就是找一个企业作为参照系,这个参照系与自己企业的水平不能相差太多,否则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要特别注意寻找比较合适的参照企业。
(4)传统物流绩效标杆局限性分析。①无法及时反映物流供应链的动态运营情况。②不能客观评估物流运营情况。③不能即时分析,只是事后总结。
(5)美国施乐公司物流绩效标杆。在北美,绩效标杆法(Benchmarking)这个术语是和施乐公司同义的。以往15年,有100多家企业去施乐学习它在这个领域的专门知识。施乐创立绩效标杆法开始于1979年,当时日本的竞争对手在复印行业中取胜,他们以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使施乐的市场占有率在几年时间里从49%减少到22%。为了迎接挑战,施乐高级经理们引进了若干质量和生产率计划的创意,其中绩效标杆法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项。
所谓“绩效标杆法”就是对照最强的竞争对手,或著名的顶级企业的有关指标而对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实施过程进行连续不断的衡量。这也是发现和执行最佳的行业实践。施乐考虑到了顾客的满意度,绩效标杆法被执行得比原先最佳的实践还要好。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实践方法是取悦顾客,展示给顾客看与施乐公司做生意是多么容易和愉快;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接触点。例如,拿取和填写订货单、开发票的全过程都必须符合保证顾客满意的最佳实践标准。
在施乐公司,绩效标杆法是一个由如下4个阶段和10个步骤组成的程序:
第一阶段(3个步骤):识别什么成为标杆;识别作为对照或对比的企业;数据的收集。
第二阶段(3个步骤):确定当今的绩效水平;制定未来绩效水平计划;标杆的确认。
第三阶段(2个步骤):建立改进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第四阶段(2个步骤):执行行动计划和监督进程;修正绩效标杆。
一个绩效标杆作业往往需要6~9个月的实践,才能达到目标。需要这么长时间,是因为绩效标杆既需要战略的,也包括战术或运作的因素。从战略上讲,绩效标杆涉及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核心竞争力问题;从战术上讲,企业必须对其内部运作有充分的了解和洞察,才能将之与外部諸因素相对比。绩效标杆的实践运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工作任务标杆。搬运装车、成组发运、排货出车时间表等单个物流活动。
第二种类型是广泛的功能标杆。就是要同时评估物流功能中的所有任务,例如改进仓储绩效的标杆(从储存、堆放、订货、挑选到运送等每一个作业)。
第三种类型是管理过程的标杆。把物流的各个功能综合起来,共同关注诸如物流的服务质量、配送中心的运作、库存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及物流操作人员的培训与薪酬制度等,这种类型的标杆更为复杂,因为它跨越了物流的各项功能。
运用绩效标杆法实际上可打破根深蒂固的不愿改进的传统思考模式,而将企业经营目标与外部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企业经营目标得到市场的确认而更趋合理化。例如,它建立了物流顾客服务标准,鼓励员工进行创造性和竞争性的思维,并时常提高员工物流运作成本和物流服务绩效的意识。缺乏准备是绩效标杆法失败的最大原因。对别的企业做现场视察,首先要求物流经理能完全理解本企业内部的物流运行程序,这种理解有助于识别哪些是他们要去完成的,哪些是要从绩效标杆中寻求的信息。
施乐公司物流绩效标杆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前公司花费了80%的时间关注市场的竞争,现在公司却花费80%的精力集中研究竞争对手的革新与创造性活动。施乐公司更多地致力于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竞争而不是价格竞争。结果,公司降低了50%的成本,缩短了25%交货周期,并使员工增加了20%的收入,供应商的无缺陷率从92%提高到95%,采购成本也下降了45%,最可喜的是,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5.关键业绩指标评价法:关键业绩指标评价法的精髓,是指出企业服务业绩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挂钩,其“关键”两字含义即是指在某一阶段一个企业战略上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则相应地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设计管理指标。以上步骤使物流中心通过与顾客进行服务信息沟通,获得具体详细化的顾客需求信息,而进一步理解了顾客的想法,物流中心还必须找出他们当前的服务能力和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这包括采取什么步骤来满足专门的服务目标和鉴别当前由竞争对手提供的服务。评价分析工作可以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分别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焰:如何对物流顾客服务进行绩效评价[J].国际商业技术,2001.(7),12-13
[2]王成:物流绩效评估应考虑的指标[DB/CD].台湾地区物流协会,物流案例集,2001.8-9
一、组织领导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绿化的方针、政策、法规;
(二)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措施有力;
(三)在城市森林建设工作中,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四)把城市森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资金有保障并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二、管理制度
(一)认真编制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予以实施。城市森林建设按照规划严格实施,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并有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
(二)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严重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和树木事件,近三年没有发生破坏绿化成果案件;
(三)城市森林建设有长期稳固的科技支撑;
(四)城市森林建设工作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五)城市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完整、规范,图件齐备。
三、森林建设
(一)综合指标
1、编制实施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有具体的阶段目标和配套的建设工程;
2、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切合实际,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
3、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树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4、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绿化隔离林带,树种选择、配置合理,缓解城市热岛、浑浊效应等效果显著;
5、河流、湖泊等城市水系网络的连通度高,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水质近5年来不断改善;
6、提倡绿化建设节水、节能,注重节约建设与管护成本。
(二)覆盖率
1.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35%以上,北方城市达到25%以上;
2.城市建成区(包括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
3.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4.积极开展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
(三)森林生态网络
1、连接重点生态区的骨干河流、道路的绿化带达到一定宽度,建有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
2、河流、湖泊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绿化率达80%以上。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3、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绿色通道网络;
4、城市郊区农田林网建设按照国家要求达标。
(四)森林健康
1、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保育;
2、城市森林建设树种丰富,森林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物生长和群落发育同正常,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
3、城市森林的自然度应不低于0.5;
4、注重绿地土壤环境改善与保护,城市绿地和各类露土地表覆盖措施到位,绿地地表不露土;
5、科学栽植、管护树木。对大树移植严格管理,做到全 株移植。
(五)公共休闲
1.建成区内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
2.城市郊区建有森林公园等各类生态旅游休闲场所,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
(六)生态文化
1、生态科普宣传设施完善,建有2处以上森林或湿地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或场所;
2、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
3、广泛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并建有各类纪念林基地。
4、每年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3次以上;
5、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知晓率达90%以上,市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支持率达80%以上;
6、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严格规范,措施到位。
(七)乡村绿化
1.采取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等多种模式开展乡村绿化,近5年来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
2.郊区观光、采摘、休闲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和林木种苗、花卉等特色生态产业健康发展。附录:
指标说明
1.森林覆盖率:是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3.建成区绿地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园林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公共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城市人口之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大都市生态环境主要绿化标准为绿化覆盖率>40%,人均绿地面积40~6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平方米。
5.乡土树种:指本地区有天然分布的树种。根据城市绿化的特点,对于一些引种期长、生长良好、已经经过本地区极端温度等环境条件考验,达到引种成功标准的树种,也可以作为乡土树种使用。
6.城市森林自然度:是对区域内森林资源接近地带性顶级群落(或原生乡土植物群落)的测度,可用公式表示为: N=(MiQi)/ Mi i=i=VV(i=I,Ⅱ……V)
式中:N为区域森林自然度;Mi为区域内自然度等级为i的森林资源面积;Qi为区域内自然度等级为i的森林资源权重。一般根据森林群落类型或种群结构特征位于次生演替中的阶段划分等级。
1、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能几时得到有关的康复医学服务。
2、经康复治疗患者中90%上的患者的疗效为有效。
3、患者对康复诊疗的满意率为90%意上。
4、年技术差错率≤1%。
5、康复处方合格率≥95。
6、康复医学评估完整率≥98。
7、康复病历和康复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8、康复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0-95%;平均住院日不超过35天。
9、康复设备维护良好,每3个月检查一次,并有相关记录,设备完好率大于90%。深入患者家庭,与所在社区的有故事呢夏季医疗卫生机构、中间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协作诊疗、培训与技术指导关系。
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
一、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后康复患者
1、防止偏瘫侧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及肌张力增高。严格按照良肢位摆放标准摆放肢体,如平卧位时患肩及患髋下垫小枕,患侧上肢轻度外展伸直位,手指充分张开掌心向上,患侧下肢中立位防止患足外展外旋,搬动及转移患者过程中避免牵拉患侧肢体,患肩肩袖带固定,加强站立训练,尽快引出主动运动并增强肌力,胫前肌功能性电刺激。
2、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定时翻身,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干燥,睡气垫床,加强护理防止误咽误吸加强吞咽功能训练,咽部冷热刺激、抬软腭训练等,体位排痰,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尽早拔出导尿管,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排尿加强尿道护理。
3、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侧肢体被动-主动运动,患肢气压治疗、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4、防止跌倒及二次损伤,加强护理及监护,改善平衡功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口服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片预防继发性癫痫。
二、脊髓损伤后截瘫/四肢瘫患者
1、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定时翻身,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干燥,加强护理,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及座位平衡功能训练体位排痰,有氧训练、加强呼吸功能训练避免留置导尿管,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排尿,清洁导尿排尽膀胱残余尿,加强尿道护理。
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药物,肢体被动-主动运动,双下肢气压治疗、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3、防止膝、踝关节损伤,行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时防止膝关节过伸,必要时加用矫形器如KAFO。
4、防止跌倒及坠床,加强坐位平衡功能训练及转移训练。
5、防止感觉消失区烫伤,局部热敷或热疗时注意调整适宜温度,避免局部皮肤烫伤后感染并经久不愈。
6、心理疏导,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病情并接受其预后,避免因患者不能接受现实而出现心理障碍及产生厌世情绪。三、四肢骨折/肌腱/韧带损伤患者
1、防止骨折错位或肌腱韧带二次损伤,避免过度负重或有作用于骨折端剪切力活动的发生加强垂直应力刺激骨痂生长肌腱/韧带损伤者避免牵拉韧带/肌腱的关节活动发生并固定关节于损伤组织松弛位制动。
2、防止关节挛缩或畸形,尽早行持续关节被动活动CPM,病情允许情况下行关节松动训练及主动关节活动训练、关节纵向牵引局部配合物理因子如蜡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缓解疤痕粘连。
3、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废用性肌萎缩,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药物,体被动-主动运动,必要时可酌情加用肢体气压序贯治疗。
四、周围神经损伤
1、防止神经二次损伤,避免牵拉损伤肢体导致神经的再次损伤患侧肢体避免产生引起神经紧张的关节活动。
2、防止感觉障碍区烫伤,局部热敷或热疗时注意调整适宜温度避免局部皮肤烫伤后感染或瘢痕愈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3、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废用性肌萎缩,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药物,体被动-主动运动,必要时可酌情加用肢体气压序贯治疗。
四、周围神经损伤
1、防止神经二次损伤,避免牵拉损伤肢体导致神经的再次损伤患侧肢体避免产生引起神经紧张的关节活动。
2、防止感觉障碍区烫伤,局部热敷或热疗时注意调整适宜温度避免局部皮肤烫伤后感染或瘢痕愈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3、防止失神经支配区关节畸形的发生,如臂丛神经损伤者可用肩袖带或前臂拖固定肩关节防止肩关节脱位及关节囊松弛桡神经损伤者可用支具固定腕关节于背伸位避免垂腕畸形腓总神经损伤者可佩戴AFO以防止足下垂及内翻畸形。因其关节运动主动肌与拮抗肌瘫痪故应避免发生超出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而导致关节损伤。
4、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及费用性肌萎缩,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药物,肢体被动运动或主动助力运动,必要时可酌情加用肢体气压序贯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肌肉收缩。
五、截肢
1、防止截肢残端挛缩,使用石膏托使残端保持在一个合适的体位。如下肢截肢术后使髋关节、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以防止膝关节、髋关节的屈曲、外展挛缩和膝关节屈曲挛缩,并指导行肌肉功能锻炼适当被动和主动活动。
2、幻肢痛,应用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局部麻醉药和其他药物治疗,神经妥乐平9-15ml静推,1日2次,连续用药7-10d后停针剂改口服片剂,每次2片,1日2次,连续用药30d,配合水疗、蜡疗、针灸,选择健侧相对应的部位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及心理治疗,暗示疗法和睡眠疗法。
3、防止跌倒,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平衡功能训练,合理使用辅助器具。
4、心理疏导,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病情并接受其预后,避免因患者不能接受现实而出现心理障碍及产生厌世情绪。尽早佩戴义肢以缓解患者身心功能。
六、单纯性椎骨骨折
1、防止骨折碎片突入椎管导致脊髓损伤,选择合理固定方式,避免过早下床活动,床上加强腰背部肌力训练,桥式运动,避免作向前弯腰活动,翻身时注意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整体翻身,应用药物及局部物理因子治疗促进骨折尽快稳定愈合。
2、预防双下肢肌力减退及肌肉萎缩,床上双下肢直腿抬高运动抗阻运动以保持肌肉形态及肌力。
3、防止卧床并发症的发生,骨折稳定病情允许后逐步开始减重站立-站立-减重步行-步行训练。
七、伤口慢性感染迁延不愈
1、避免交叉感染,同类患者合理隔离,医疗垃圾合理分类,进行医疗活动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程,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2、严格控制感染,清除创口内坏死组织,彻底冲洗,避免感染扩大导致大量疤痕愈合甚至坏疽形成以致截肢。
3、局部物理因子应用如激光、紫外线等应用。
疼痛科住院患者管理制度 住院病人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听从医护人员制度,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配合治疗和护理,安心养病,确保安全。
一、病人入院时,认真听取入院宣教内容。
二、病人应遵守病房作息时间,保持病房内外清洁和安全,不随地吐痰,不在室内吸烟等。
三、病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诊疗场所;不得动用医疗、护理设备以及进行任何护理操作技术操作。
四、病人不得私自外宿,若有特殊情况需外出,必须经科主任及主管医生批准同意,并办理请假手续后方可离开。
五、尽量少带物品到病房,贵重物品注意保管。
六、看病要采取实名制。
七、需留陪护这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八、患者住院期间需留陪护。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措施
一、医务人员执行查对知道管理措施
1、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液等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使用2种患者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床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4、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5、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品德 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公私观;信用;诚实;善良
价值观 成就型;自由型;自我完善型;支配型;实惠型
性格 乐观性;独立性;挑战性;敢为性;合作性;坚持性;进取心
智力 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等
技术能力(语言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
能力 社会能力(语言能力、说服能力、协商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开拓能力、决策能力、组织领
导能力;)
一般说来, 对于普通的项目评估必须考察的因素主要包括项目的实施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 管理体系等因素, 其中实施效果主要考察项目的完成进度以及完成的效果;经济效益可以考察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回收期、净现值等因素;社会效益可以考察提高城市化水平、带动经济发展、产业关联度等因素;环境影响可以考察污染的控制, 对周边景观的影响等;管理体系指标可以考察项目的机构完善程度, 管理模式, 人员配备等情况。而可持续评价因素则隐含在了上述指标中。
1 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
经济后评价是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核心内容, 是指对投产运营的工程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的再评价, 它是以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实际数据为基础, 重新预测项目生命期内各项经济数据, 计算出各主要投资效益指标, 然后将它们同项目前期评价预测的有关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对比, 其目的是分析和评价项目投产后重新计算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与预测指标的偏差程度及其原因, 吸取经验教训, 为提高项目投资实际效益和制定有关投资计划、政策服务。
项目经济后评价包括项目财务后评价和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项目财务后评价是从企业角度出发, 根据项目投产后的实际财务数据, 如产品价格、生产成本、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等重新预测整个项目生命期的财务数据, 计算项目投产后实际的财务评价指标, 然后与项目前期评价中预测的财务效益指标进行对比, 分析两者偏离的原因, 以对财务评价重新做出评价, 吸取其经验教训, 提高今后项目财务预测水平和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是从整个国民经济乃至全社会角度出发, 根据项目有关的实际数据和国家新近颁布的影子价格和有关参数, 计算出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比较和分析重新计算的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与前期评价时的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偏离程度及其原因, 为提高今后的宏观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提供依据。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情况, 既要考虑项目的直接成本, 又要考虑项目的间接成本。
一般来说, 商业房地产项目经济后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内容:项目的总投资和负债情况;重新测算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经济评价指标、偿债能力等。根据项目的不同, 指标设置的侧重点也有不同。
2 社会效益后评价指标
社会效益评价从狭义来说就是分析项目对国家 (或地方) 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 包括项目本身和对周边地区社会的影响。从广义来说, 还包括项目对环境方面产生的效益和影响。就广义概念而言, 工程项目社会效益后评价就是指分析评价工程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的对社会、环境、文化等多目标影响和贡献, 其评价内容包括:环境效益与影响, 社会发展目标, 分配效益, 就业效益, 政治、社会安定, 人们受教育状况, 文化水平, 健康, 人们心理精神状况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目标等多方面内容。在设置一般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指标时, 我们主要从环境效益与影响, 社会发展目标, 就业效益, 社会安定, 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角度出发。
增加就业机会指标是考察项目的实施有无为当地的就业状况提供机会, 提供岗位的程度;提高城市化水平指标是评价项目的开展对当地的城市化进程有无贡献;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主要考察项目的实施有无为当地的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有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指标是考虑项目对当地的经济增长, 税收, 财政收入有无贡献的角度考察;对社会文化的适应性指标是考察项目的操作是否符合当地的社会文化习俗, 定位是否与当地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对污染的控制处理, 对景观的影响指标则是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 考察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对交通环境影响和征地拆迁状况指标则是考察项目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该类指标主要考察项目对社会环境的相容性, 从项目长期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衡量地产项目的成功性。
3 管理状况后评价指标
作为商业房地产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投资回收期更长, 甚至持续到整个地产的存续期。而地产收益主要是租金收入, 租金收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地段的繁华程度、建成后的经营管理、商业企业的品牌信誉等。所以, 商业房地产项目对开发和运营水平要求很高。科学地进行业态配置, 及时进行商业布局调整是商业经营发挥集聚效应的首要条件, 也有利于其顺利度过商场培育期。同时商业房地产的盈利状况与其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为了降低经营不善带来的风险, 目前的商业房地产开发商一般采用请专业的商业管理公司或引进具有丰富商业经验的高级人才进行商业管理的办法。因此, 在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中, 对经营管理模式的评价也显得格外重要, 这也是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明显区别于其他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地方。
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应本着科学性、一致性、实用可行性、可持续性的原则, 建立行之有效的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具体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形式多种多样, 如酒店, 写字楼, 购物中心, 商铺等, 而且不同形式的工程项目差别很大, 其经营方式和管理要求也是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商业房地产项目, 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点, 其后评价考察的指标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 在对商业房地产项目进行后评价的时候, 必须针对不同的项目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以上的指标体系只是对各种类型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来说, 基本都会涉及到, 局部的指标增减调整需要具体项目后评价的工作人员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1]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董小林.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3]刘荣刚.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4.
[4]许晓峰, 肖翔.建设项目后评价[M].中国: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9.
[5]Boruch, R.E. (1997) , Randomized Ex-periments for Planning and Evaluation:A practical Guide.Thousand Oaks, CA:sage.
关键词:体系;指标;评价
1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概述
企业业绩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将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财务效益、盈利能力、发展潜力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经营成果和经营风险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2 现行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2.1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是评价企业效绩的核心指标,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的四类八项计量指标构成,用以产生企业效绩评价的初步结果。其主要内容包括:
(1)财务效益状况,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
(2)资产营运状况,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次)、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3)偿债能力状况,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 ;
(4)发展能力状况,包括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
2.2 修正指标
修正指标用以对基本指标评价形成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的初步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产生较为全面的企业效绩评价的基本结果:(1) 财务效益状况,具体包括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2) 资产营运状况,具体包括存货周转率(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比率;(3) 偿债能力状况,具体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经营亏损挂账比率;(4) 发展能力状况,具体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三年所有者权益平均增长率。
2.3 评议指标
评议指标是用于对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评价形成的基本结果进行定性分析验证,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基本评价结果的。评议指标由八项非计量指标构成。具体包括领导班子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基础管理比较水平、在岗员工素质状况、技术装备更新水平(服务硬环境)、行业或区域影响力 、企业经营发展策略 、长期发展能力预测 。
注意:商贸及服务企业因企业经营性质的不同,在运用评议指标时以括号内的指标内容代替。
2.4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又称权益净利率,它反映了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
3 目前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3.1 总资产增长率中的缺陷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它是依据企业资产总额年末数与年初数计算其增长幅度,用以反映企业发展能力,表明企业一个经营周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由于企业资产总额是一个时点数,企业通过增加负债而使资产总额得以增加的情形(本年总资产增长额 =本年负债增长额 +本年净资产增长额),并不能表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谈不上衡量企业发展的后劲。
3.2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中的问题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年末利润总额/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1/3- 1]*100%
它是依据企业本年年末利润总额与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计算出三年利润的平均增长率,用来评价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大概该指标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均衡地计算企业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的水平,从而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状况。但是从该项指标的计算公式上来看,则不能实现上述目的。因为该指标的计算结果只与企业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和三年前年度实现利润总额有关,而中间两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大小不会影响该指标计算结果。
3.3 平均值的计算不够合理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解释》规定有关指标的平均值计算均为年初数与年末数的简单平均,即平均值=(年初数+年末数)/2,这种计算方法只考虑了年初和年末的状
况,而没有考虑年度中间的情况。事实上,许多企业在年度中间与年度首尾是有很大差异的,即使是年度中间的各个月份之间也有差异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例如:企业重大经济活动或决策的影响,季节性生产经营的影响,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变更的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变化的影响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上述情形说明简单的平均值计算方法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
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改进意见
4.1 换总资产增长率指标为净资产增长率指标
应将总资产增长率指标: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改为:
净资产增长率=本年净资产增长额/年初净资产总额*100%
这样才能避免企业通过增加负债来虚增资产经营规模。净资产增长率指标评价得出的结论才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更好的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速度及企业的发展势头。
4.2 取消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
从上文中“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中的问题”的举例说明中看到,两家综合发展能力状况有着显著差异的企业,依据现行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却是相同的。由此可见,用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作为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修正指标是不行的,应该将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指标取消。
4.3 添加与无形资产管理有关的指标
(1)在指标类别中加入无形资产管理状况,同时建立基本指标
无形资产增值率:
无形资产增值率=无形资产增加值/无形资产原值*100%
指标说明:无形资产增值率表明了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无形资产价值的增长幅度。该指标值高表明企业的无形资产增加了,通常是高科技企业或者是技术、专利上有了较大突破的企业才会有较高的指标值。
通过建立与无形资产管理有关的指标,使得企业经营者加大对知识资本、无形资产的重视,着眼于长远利益,避免企业经营产生短期行为。同时,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正确地评价企业的总体情况,并做出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财务报告分析(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后评价指标】推荐阅读:
评价指标论文12-06
小区绿化评价指标06-12
网络营销评价指标09-18
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09-25
浅谈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论文11-01
浅谈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0-03
实践教学评价中指标体系的构建11-08
上海市绿色学校评价指标与标准要点09-2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教育论文10-13
健康教育后效果评价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