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评价综述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感官评价综述(精选7篇)

感官评价综述 篇1

学 院:食品科技学院 班 级:08级发酵班 姓 名:耿雪双 学 号:200840717212 课程论文题目:在食品新产品研究开发中感官评价应用的研究进展

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价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在食品新产品

研究开发中感官评价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 者:耿雪双 学 号:200840717212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08 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班

摘 要: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食品工业朝着安全营养、美味、便捷的方向发展,各种包装精美、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品层出不穷。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再单单只是为了生存, 而是对食品风味的需求越来越高, 对口味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传统的食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 每天都必须吃饭, 而对于我们所吃的食品, 都有自己的判定标准(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品味, 无论他走到哪里, 都会用它来使自己快乐)采用感觉器官评价。食品感官评价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质量管理、新产品开发、市场研究等领域。

关键词:感官评定、分析技术、新产品开发、食品工业、发展状况

前言:我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上美食家评点食品的故事广为流传。事实上,这种评点也是一种感官评价方法,是评判专家根据自身的感官经验对食品进行评价。现代工业化的食品生产配方成分复杂,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专家评判方法已不能完全胜任目前食品感官评价的需要。本文从食品感官评价的国内现状、国外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食品感官评价在我国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概括性叙述。

一、国内现状

目前国内的感官评价的起步比国外晚,从1975 年起开始有学者研究香气和组织的评价,到20世纪90年代后,感官评价被大量地应用在食品科学的研究中, 并且大学科系已经将感官评价这门课程列为重要课程之一。目前在国内的应用包括有:(1)评估餐饮业的清洗效果(以目视法进行);(2)生鲜产品, 如肉品、水产品、蛋品、乳品等;(3)中药药材;(4)香水材料;(5)嗜好性产品,如酒、茶叶;(6)育种开发园艺产品、农畜产品;(7)环保检测(以目视及嗅觉进行);(8)纺织品;(9)设计学、媒体传播方面;(10)包装材料;(11)食品加

工等方面。其中又以食品加工应用最多, 研究食品感官评价方面的学术文章也在不断的增加。如周亚琳等[3] 研究了风味在口腔释放的研究进程, 讲述了风味在口腔释放中的研究概况, 风味在口腔释放的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和研究前景。霍红对食品感官质量满意体系的模型研究, 论述了影响感观质量体系的影响因素等。钱银川在方便面风味分析中论述了方便面中的主要风味类型及方便面的主要评价方法

二、国外现状

欧美在感官评价的研究与应用已发展很成熟,研究范围也非常广泛。从20 世纪40 年代开始, 美国陆军以系统化的方式收集士兵们对食品接受程度的数据, 进而决定供应的补给食品。许多科学家开始思索如何收集人们对物品的感官反应以及形成这些反应的生理现象, 但整个感官品鉴技术则一直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因为食品加工工业的起飞而开始迅速发展, 在这段期间各种评价方法、标示方法、评价观念、评价结果的表现方式等等不断被提出、被讨论及被验证, 越来越多的企业成立评价部门, 各大学纷纷成立研究单位并纳入高等教育课程。美国标准检验(ASTM)方法也制定了感官品鉴实施的建议标(Committee E-1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 由于国际商业活动频繁以及全球化概念的影响, 感官评价界开始了国际交流以及讨论跨国文化与人种对感官反应的影响。目前感官评价已在各国发展很快[7] , 在美国,各大食品公司(可口可乐、雀巢、芬美意等)都已拥有庞大的感官评价部门, 各大学食品科学系皆设立感官品鉴研究领域外, 美国业界甚至出现了很多感官品鉴的专业顾问公司, 替中小企业提供品鉴的服务。如Tragon, Spectrum,等都是世界有名的顾问公司, 其中不乏有名的大师, 如T ragon 的创办人Dr1 Herb Stone 及John Sidel 就是定量描述分析(QDA)的发明人, 而Spectrum 的负责人Gail Civille 也就是第二代定量描述分析方法Spectrum的发展者。加拿大则除了农业部有感官评价专家(E1 Larmond 及M1 Cliff)外, 也有世界驰名的Compusense 顾问公司, 该公司的评价自动化软件在同业的世界市场中占有龙头地位。

三、食品感官评价的重要性

近代分析科学的发展,人们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及核磁共振等精密仪器可以分析数以千万计的物质,它们

在食品品质分析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趋重要。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建立和研究感官分析呢?物理、化学分析检测,只能了解组成食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但对口感的好坏、优劣就很难用理化指标准确地表示出来。譬如,谁能用理化指标表示出吃红烧肉的滋味和吃米饭的香味及煎饼的味道等等。而人的感官却可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将食品的色、香、味、温度、质地综合—体,全面地反映出来。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感觉性的东西,都不能用理化指标表示出来。例如:表服的穿着感,布料的手触感,笔写字的流畅感,床铺睡上去的舒适感等等。

理论及实践均已证明,人的感觉器官是非常精密的“生物检测器”,它可以检测到用化学分析仪器无法测到的微量成分,经过严格训练的人甚至可以非常灵敏地分辨出几千种不同的气味。例如人的嗅觉能闻出二千万分之一毫克麝香的气味,这是现代任何分析仪器难以达到的灵敏度。一种食品的独特风格,除决定于所含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数量玳还取决于各成分之间相互协调、平衡、相乘、相抵、缓冲等效应的影响。比如两种酒的样品经过理化分析,组成成分可以基本相同,但它们的风格却相差很远。分析仪器无法取代人的感官,相反感官分析比仪器分析具有灵敏度范围广,应用方便,成本较低,容易掌握,适应性强,结果形象具体等优点。

四、食品感官分析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感官分析技术是近代新兴的一门学科和技术, 它利用人们的感觉器官作为“ 仪器”, 综合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等基础学科对产品的感官特性进行检验。食品的一些重要感官性状, 如色、香、味、型等很难通过精密仪器和现代分析技术进行表述和体现, 而人却可以通过味觉、嗅觉、视觉来将食品的这些特性表述、体现出来。这种通过人们的味觉、嗅觉、视觉等将食品的色、香、味、形、体等特性的放映的形式就是所谓的食品感官分析。

(一)食品感官分析技术应用于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的意义

在20 世纪70 年代, 随着国家开展“ 优质产品金、银奖”评选活动, 感官评价和感官评价员的系统培训、考核和选拔工作也随之开展。虽然我国的评价方式和目的与现在的国际标准有所不同, 但通过这一项活动的开展, 创造出了

我国自身特色的食品感官分析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感官分析技术和方法, 培训、选拔出了一批省级、国家级的品评员, 特别是我国烟、酒行业,涌现了一批在国人心目中能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甚至更胜一筹的产品, 这对推动我国的卷烟、酿酒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优质产品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非常遗憾的是, 随着国家“ 优质产品金、银奖”评选活动的停止,我国感官评价和感官评价员的系统培训、考核和选拔工作也随之停滞了, 因而, 我国在食品感官分析标准和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的食品企业除少数大型跨国企业外, 绝大部分没有标准化感官分析实验室, 经过专门培训的评价员更是奇缺, 食品企业在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改进等方面还停留在凭经验思维的水平上, 缺乏规范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技术开发水平和我国食品标准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化进程。因此, 感官分析标准及技术应用于食品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 对于加快我国食品产品进入国际化循环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食品感官分析技术在新产品开发、产品改进中的应用

要将食品感官分析技术和标准应用于我们的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改进中, 首先要解决的是选拔和系统培训一批感官评价员, 还要建立一个标准的感官评价实验室, 然后根据我们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改进的目标要求选择不同的感官评价、统计技术。

五、感官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

(1)研究不同的分析仪器与感官特性之间的各种相关性。(2)发展更符合人类感官系统机制的仪器, 如电子鼻、电子舌的应用研究。(3)在气味或风味研究的部份, 气相层析嗅闻技术的应用有普遍化的趋势。(4)在香气、香味与风味的研究中, 时间、感受强度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感官评价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随着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的发展也在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如何利用感官评价这一手段去改进产品、产品质量和服务将成为食品企业关键的一环。利用感官评价可以认识市场趋势和消费者的消费取向,建立与消费者有关的数据库,为食品产品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随着市场

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食品行业竞争的加剧,我们有理由相信:感官评价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感官评价是一个长期且需要持续的工作, 是延续一个企业组织生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系统化的感官评价工作可以缩短食品的研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及提升产品开发成功率。也能建立为研发工作提供营销诉求及品质控制的能力。

参考文献:

[M].2001

[1] 1 Harr y1T1 lawless Hildegarde Heymann 著, 王栋译.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2]余疾风.现代食品感官分析与技术[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感官评价综述 篇2

关键词:饼干,模糊数学法,感官评价

饼干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一种休闲食品, 以小麦粉 (可添加糯米粉和淀粉等) 为主要原料, 加入 (或不加入) 糖、油脂及其他原料, 经调粉 (或调浆) 、成形和烘烤等工艺制成的口感酥松或松脆的食品。模糊综合评判是一种模拟人们判断问题逻辑思维方式、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分析和评价具有“模糊性”事务系统分析方法, 已经应用于模糊控制、模糊识别、模糊决策、模糊评判、系统理论及信息检索等各方面, 在食品的感官评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采用模糊数学法对饼干进行感官评定, 主要的目的是为饼干提供一种比较科学客观有效的感官评价方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工具

3种饼干, 市售, 编号分别为A、B、C;感官评定的工具主要有托盘等。

1.2 感官评定方法

有10名食品感官评定专业人员组成评定小组, 对饼干的形态、色泽、滋味与口感、组织和杂质5个因素进行感官评定, 并设4个等级见表1。

1.3 模糊数学法模型的建立

以形态、色泽、滋味与口感、组织和杂质为因素集, 以好、较好、一般和差为评语集, 根据感官评定结果, 建立5个单因素评价矩阵, 用模糊数学评定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1.3.1 饼干的因素集、评语集

因素集U={形态, 色泽, 滋味与口感, 组织, 杂质};评语集V={好, 较好, 一般, 差};其中, 好 (4分) , 较好 (3分) , 一般 (2分) , 差 (1分) 。

1.3.2 饼干权重的确定

权重集X={0.20, 0.20, 0.30, 0.20, 0.10}, 即形态20分、色泽20分、滋味与口感30分、组织20分、杂质10分, 共100分。

1.3.3 模糊关系综合评判集

模糊关系综合评定集Y=X·R, 其中X为权重集, R为模糊矩阵。

2 结果分析

2.1 感官评定结果

10名评价人员按照制定的评定方法和标准对3种不同系列的饼干进行了感官评定,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 A、B、C样品的模糊矩阵分别为R1、R2、R3。

2.2 确定模糊关系综合评判集

式中:Y11= (0.20∧0.10) ∨ (0.20∧0.80) ∨ (0.30∧0.10) ∨ (0.20∧0.20) ∨ (0.10∧0.50) =0.10∨0.20∨0.10∨0.20∨0.10=0.20, 同理得Y12=0.20, Y13=0.30, Y14=0.20, 即Y1= (0.20, 0.20, 0.30, 0.20) , 归一化后得Y1= (0.22, 0.22, 0.33, 0.22) , 得到模糊数学关系综合评判的峰值为0.33, 与原假设相比, 得出A样品的综合评定级别为一般 (2分) 。

同理得, Y2= (0.10, 0.30, 0.30, 0.20) , 归一化后得Y2= (0.11, 0.33, 0.33, 0.22) , 得到模糊数学关系综合评判的峰值为0.33, 与原假设相比, 得出B样品的综合评定级别为较好 (3分) 与一般 (2分) 之间。

同理得, Y3= (0.30, 0.30, 0.20, 0.00) , 归一化后得Y3= (0.375, 0.375, 0.25, 0.00) , 得到模糊数学关系综合评判的峰值为0.375, 与原假设相比, 得出C样品的综合评定级别为好 (4分) 与较好 (3分) 之间。有以上可得出饼干的模糊数学法评定结果为C﹥B﹥A。

3 结论

本文用模糊数学法对A、B、C 3种不同系列的饼干进行了感官评定, 得出饼干的模糊数学法评定结果为C﹥B﹥A, 该评价方法客观科学, 从而为饼干的感官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显伦.饼干配方设计研究[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1996 (1) :52-56.

[2]贡汉坤.焙烤食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3]张国印, 陆启玉.模糊综合评判在热风方便面感官评定中应用[J].粮食与油脂, 2006 (11) :20-21.

[4]虎义平, 张清安, 钟盛华.利用模糊数学评定杏仁油提取方法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8 (11) :113-115.

[5]魏永义, 王琼波, 张莉, 等.模糊数学法在食醋感官评定中的应用[J].中国调味品, 2011 (2) :87-89.

感官评价综述 篇3

关键词:食品感官评价;课程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高职高专类《食品感官评价》是食品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以食品物化和生化分析为基础,结合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和统计学等领域知识,由多学科交叉复合而成的科学体系,是专门评测研究食品的感觉品质的评价方法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操作。它是现代食品科学中一门理论性和应用型兼备的特色课程[1,2]。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促进学生掌握评价食品感官品质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课程内容的重点在于感官的生理及心理学基础、感官品质的各种实验与评价方法,以及感官评价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形成了基础知识、实验教学和研究,以及统计分析等三大板块的课程结构。该课程既具有基础性和交叉性特点,又具有实验研究性特点。

1 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多数食品专业均开设食品感官评价这门课程,我学院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测与食品生物三大专业开设该课程,其理论课时为32学时,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一到两周的实训课程。由于该学科起步晚、开设时间短等原因,各高校对该课程的教学均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所以,试图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力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其更好地适应高职高专食品专业学生的课内外实践及就业需要。

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1)教材的选用难度。针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食品专业的优良教材较少,多数仍以普通高校的教材为主,故部分内容针对性不强,不适合高职类食品专业的教学工作;同时食品感官分析方法国家标准2012年修订,没有最新的高职高专教材适用。

(2)教学方法的改进状态。目前,课程主要的教学方式采用传统教学,教学手段落后,沒有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课程教学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完全被动地将教师讲授内容记录下来,缺乏师生之间的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不能更好地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3)教学内容落后。高职高专类课程教学内容不仅要求知识的系统性,而且要求知识的先进性。食品感官评价是一门新兴的、快速发展的学科,食品感官评价技术的科学研究日新月异,例如人机一体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模拟人嗅觉的电子鼻、模拟人味觉的电子舌技术等,它们是利用传感器阵列的响应信号和模式识别技术对食品进行质量控制和类型识别[3]。课堂上多穿插介绍这些技术、新方法,必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对实训操作训练不够,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与企业的产品的实际应用联系不紧密。

(5)考核方式单一。对学生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采用期末一次笔试考试,这种形式虽然可以对生生掌握理论知识进行客观评定,但由于学生采用突击学习的方法,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单一考核的方式。

因此,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食品感官评价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以改促教,使该课程可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 教学改革和创新措施

多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完善,使学生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地提高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2.1 教学方法的改革

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完美呈现,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食品感官评价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为了将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实验教学上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改变实验顺序,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使分散的实验有机的组合成系列实验,前后实验衔接,提高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使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的发展更趋于合理[4]。

对于课程的整体设计,定位为研究性课程,采用CDIO教学理念。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是2000年后在欧美国家形成的最新的工程教学模式,它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整个周期作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和实践的方式通过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四个环节来学习,是目前最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解决方案。

基于CDIO培养理念教学法与传统做法相比,最大区别在于转变了传统教学法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

CDIO教育理念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教学内容改革要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增减和整合。

其一,基础知识部分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的整体参与,以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教师进行适当的提问和提示,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讨论。

其二,技能技术知识部分,以典型项目为载体,知识的传授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与对比迁移教学法的联合应用。食品三大类感官评价方法包括差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和标度法,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其中每一类方法又派生若干种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真实案例来讲述每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流程、统计方法、结果评估,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典型项目设计、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使学生对该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对比迁移式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讲已学的知识在变化的情景中对比分析并加以运用,以实现掌握新知识的教学方法。endprint

同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展示食品感官评定的场景,扩大学生的视野;将教学案例与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这些方法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感官评定学科的实际应用。

2.2 加强企业合作

与企业合作,建立食品感官评价模拟场所,结合企业在食品研发相关的评定需要来开展具体的设计活动,这样不但使得教学和具体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显著的提升了教学的意义,同时还为企业提供了非常科学精准的信息。

3 改革考核方式,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多角度、全方位且合理化,对学生的考查应从传统较为单一的期末考试向综合测评转变。学生综合评价的内容包括平时考核(考勤、探究式课堂实践项目完成情况如资料查阅相互讨论、师生互动等20分),期末理论知识闭卷考核(60分)以及独立的实践技能考核(20分)三部分[5]。

平时考核主要考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等,期末考核采用闭卷形式,增加主观题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会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实践技能考核又分为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出勤,通过对这三部分考核对学生实践技能做出综合评价。强化综合评价的意义在与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的投入而非期末搞突击,最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协调发展。

4结语

综上,社会需要以及食品感官评价学科自身的发展变化对该课程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对食品感官评价课程体系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新的教学手段,充实教学新内容,增加实习、实验设计练习和综合型研究实验的操作,探索更加有效地教学方式和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根华,詹月华,权英.食品感官科学的历史与发展[J].常熟理工學院学报,2009(8).

[2]张水华.食品感官分析评价[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6.

[3]朱金虎,黄卉,李来好.食品中感官评定发展现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8):398-402.

[4]刘金福,郭梅,刘铁玲等.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增刊):45-48.

[5]陈梦玲,张根华,詹月华等.基于CDIO理念的食品感官评价课程改革与实践[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1:36-38.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综述 篇4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它包括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和科研资料的汇集,建立空间数据库,成矿信息提取,信息的综合,成矿理论的应用,预测远景区的圈定和优化,以及远景区内潜在资源量的估算。

由于地学数据复杂多样,其自身特征主要表现在:①地学自身具有多个分支学科、地学数据具有跨学科、多领域的性质;②类型多样,取样方法手段各异;③地学数据自身跨时间和空间;④地学数据具有层次性;⑤地学数据来源多样性;这些特征构成了地学数据的庞杂性和复杂关系。鉴于此,现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必须汇集多源地学信息,利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提取各种信息,相互补充和相互验证,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评价精度。

目前,建立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的空间数据库,对成矿信息模型进行全面探索、对多源的地学信息综合分析、对不同类别的成矿信息做有机综合分析,应用当代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地质方法按信息论的方法对找矿靶区优选和综合评价,提出矿区外围的找矿方向,已经是当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发展方向。1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过程

国内外已经发展和应用了许多方法和技术进行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研究。我国赵鹏大(2001)、朱裕生(1998)等将国内外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和应用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试验探索阶段

该阶段大体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主要特点是将概率统计及多元统计等定量方法用于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将评价对象或地区划分为等面积的网格单元或不规则的地质体单元,再根据已知有矿地区划分出“模型单元”,用于与“未知单元”进行“相似类比”(赵鹏大,2001)。

年代初,M.Allais 较有代表性地提出了资源评价的概念,认为单元中矿床数服从泊松分布,以及在足够大的区域内,某种矿产资源量的分布大致相当于该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一些资源评价专家根据许多矿床呈集中产出等特点提出利用负二项分布拟合单元内矿床数的分布。Dewigs 提出了元素含量的分异模型,并先后发展了资源量估算的二项分布和对数二项分布模型,Brinck 借用了 Dewigs 的思想,利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作为资源评价的基本概率统计模式,并正式运用于较大区域的资源总量估算。这些资源分布的研究方法属单变量研究范畴,都没有充分利用控矿标志等地质资料。

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使用多元分析方法进行综合信息处理和资源评价,JoneJ.Griffiths(1962)利用判别函数建立了矿产资源评价的判别模型。D.P.Harris 等(1965)提出地质条件同矿床价值关系的统计模型,即贝叶斯准则下的多组判别模型。Blondel 和 Callot等(1961)提出了大区域内矿产资源的总合式资源评价理论,Griffths(1966,1967)通过堪萨斯的单位区域价值评价认为单位区域价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即单位区域价值就是该分布的期望值,后来 Labovitz 和 Griffiths 等人将单位区域价值法研究开发成一套计算机程序系统。

除单位区域价值法外,人们还着重探索了资源数量的丰度模型。Agterberg 通过品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假定,提出了一元丰度模型,并设计了根据高于边界品位的截尾分布及该元素的丰度值来恢复其整个分布形态的方法,据此估算资源总量。

年代以来,矿产资源评价领域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有美国 Harris 的主观概率法和贝叶斯推理决策模型即专家系统,加拿大 Agterberg 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英国 Brinck的丰度估计法。美国地质调查局 Singer 和 Botbol 等也开始使用和发展多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矿产资源评价。比较引人注目的成果是 Harris 开始考虑资源评价的经济问题,他建立了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的地质统计学分析及计算机模拟模型,并发展了一套矿产资源潜力预测的贝叶斯意义下的推理决策模型,这里充分运用了专家经验,即建立了专家系统。将主观经验和客观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所谓的“主观概率法”,把资源定量估算同勘探成本等经济问题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且独特的资源—经济综合评价系统。

Agterberg(1972)等利用和发展了许多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决资源评价问题,利用多元分析方法预测了阿毕提毕地区 Cu 和 Zn 的潜力,利用概率指标提取有利地质标志等,并在研究地质变量关系时使用了两步最小二乘模型。Brinck 利用丰度法计算了世界铀资源并指出了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其可预测性,还研究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长期价格趋势的预测问题。

在此期间,还有许多学者发展了其它评价方法。如 Hubbert(1969)使用时率法估算了美国(除阿拉斯加外)的石油年产量和最终产量。Lasky 于 1950 年就发展了累积吨位-品位法,来估计低品位的斑岩铜矿资源,后来得到 Musgrove 和 Agterberg 的进一步发展,并在最近被 Cargill 用于定量估计资源潜力的研究。至 70 年代末,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 98 项计划推出了 6 种标准的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这标志着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己步入较成熟的实用阶段。1.2、全面发展阶段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至 90 年代初,矿产预测工作在全世界发展起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地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研究开发了多套矿产预测评价实用软件平台,原苏联利用计算机技术在 14 个矿区开展立体填图、立体预测(朱裕生,肖克炎等,1998,2000)。

在我国开展一轮、二轮成矿远景区划、10 个矿种的总量预测等工作中完成矿产预测项目 400 余项、比例尺从 1:150 万至 1:1 万均有,矿种涉及煤、铁、铬、锰、金、银、铜、铅和非金属矿产 54 个,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朱裕生,肖克炎等,1998,2000)。

随着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找矿技术的广泛与成熟应用,尤其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矿产资源预测评价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无论从理论、方法学还是应用方面都取得很大进展,其代表性成果有:①80 年代加拿大学者 F.R.Agterberg 以及美国学者 Duda 研制的矿产资源预测专家系统;②美国 Harris 和 Mecammon等发展的一套矿产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体系;③Harris 等(1993)根据相对例外原理提出了应用“一致性地质单元”代替传统的“网格单元”的内蕴样品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④Gorelov(1990)强调用地球物理信息定量圈定地质异常的作用,并利用重磁场组合异常指数研究矿田地质结构异常,圈定找矿可行地段,从而开辟了应用“非相似类比”法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新途径;⑤D.A.Singer 等(1975)在美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三步式”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到 1993 年进一步发展成为“三部式”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等。1.3、信息化快速发展阶段

该阶段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至今仍在继续发展,主要特征是矿产预测中应用高新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采集多源地学信息,从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作全面实行数字化、数据库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克服原有矿产预测评价数据分散、保存方法落后、操作原始、要求不统一、利用率低的多种弊病。

现在已经不是某一部门、某一环节或某一工序局部应用信息技术问题,而恰恰相反,要求在地质调查的全过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赵鹏大,2001)。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近来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向综合化、模式化、定量化、可视化、动态化、系统化转移(肖斌,潘懋等,2001)。应用矿床地质数据和矿床自身的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及遥感特征,阐明矿床的定位条件,建立矿床的三维立体模型,实现矿床的三维可视化成为当前发展的新趋势。

肖克炎等(2000,2003)指出应用当代的先进技术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多源地学信息处理技术和三维立体模拟技术建立矿床的可视化程度较高的立体模型,将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方法结合起来,开拓矿床勘查新途径,创立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矿产勘查中应用的新实例,结合矿床地质研究,地质、物探、化探、遥感成矿信息提取和三维 GIS 技术应用是当代成矿预测的前沿课题。

目前,我国已经将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和技术方法列入“数字国土工程”,并将其工作任务列入地质调查的中长期计划。我国己初步完成矿产资源评价的地质资料信息化处理,在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这一领域中不仅与世界同步进入数字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发展阶段,还在三维可视化领域开拓了新的探索途径。

在美国,矿产定量预测及评价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其特点是研究面广。在矿种上,既研究油气资源,也研究金属、非金属等固体矿产;在理论与方法上,既有综合分析性研究,也有个别技术及数学模型的研究,特别突出的是矿产资源评价与国土资源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问题统筹兼顾,Singer(1993)提出的“三部式”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法在这些方面已经获得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在俄罗斯,“预测普查组合”法资源定量预测及评价具有较大影响。该方法要求在地质勘查的每个阶段都将所要寻找的“对象”、这些对象或目标所具有的一套“标志”和为查明这些标志所采用的一套“方法”有机地、系统地加以组合,即根据地质勘查工作的不同阶段,按“对象-标志-方法”三要素进行系统找矿评价工程。

在我国,先后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对地质勘探找矿起到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例如: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1976,1990);“三联式”成矿预测理论(赵鹏大等,2001);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预测(程裕淇、陈毓川等,1979);区域成矿学理论(翟裕生, 1999);成矿系统及演化理论(翟裕生,1996,1999,2004);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及找矿理论(涂光炽,1988);矿产资源综合信息定量评价方法(王世称,1990);边缘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孙启祯,1981);地球化学块体及地球气深穿透理论与方法(谢学锦,1995);“三源”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曾庆丰,1986;季克俭等,1989,1999);金属成矿省“景-场-相-床”等级体制成矿预测理论以及“双控论”与“合理域”相结合的矿产勘查评价模式(裴荣富,1994);基于 GIS 固体矿产资源评价系统(肖克炎等,1999);还有,“地慢热柱控矿理论”、“同位成矿理论”、“生物成矿理论”,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在指导找矿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主要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概述

随着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呈现出许许多多的评价方法,但不同评价方法都有各自特点及不同的要求。现在国内外常用的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以多元统计分析为基础的矿床统计预测方法

Agterberg(1974)指出矿床统计预测是把区域地质、成矿规律、地质数学信息和概念加以综合,并用计算机进行综合评价的工作。由此可见,它以总结成矿规律为基础,以数学为工具(主要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计算机为手段。

我国赵鹏大(1994,1998,2000)等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在定量预测方面开展的大量工作基础上,系统总结出矿床统计预测的基本理论、准则和方法。将矿床统计预测的基本理论概括为相似—类比理论、求异理论、定量组合控矿理论。其中相似—类比理论是矿床预测的基础,要求详细了解国内外已知各类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特征和找矿标志;求异理论是矿床预测的核心,要求在相似类比的基础上发现不同层次、不同尺度水平、不同类型的异常;定量组合控矿理论是矿床预测的依据,要求掌握一切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因素及其表征。

矿床统计预测的基本准则可以归纳为综合预测准则、尺度水平对等准则、矿床值分布律准则、定量预测准则、评价准则和发现率分析准则。它的基本步骤为:①划分单元;②确定预测目标;③控制单元的选择;④变量的取值、变换、构置及其选择;⑤预测方法的合理选用;⑥远景区的分级与选择;⑦精度评价;⑧靶区验证。

根据预测的目的、范围、比例尺、内容、方式及成果的不同,可把矿床统计预测分为矿产资源总量预测和潜力评价、成矿远景区定量预测、矿床及矿体定量预测。2.2、“三联式”成矿预测及定量评价方法

“三联式”成矿预测及定量评价方法是我国赵鹏大院士(2001)倡导并提出的,以地质异常分析为基础,以成矿多样性分析与矿床谱系研究为指导,将地质异常、成矿多样性及矿床谱系三方面定量化研究紧密结合形成矿产预测及定量评价的切入点,是实现“数字找矿”的创新探索。“三联式”定量成矿预测模型如图1。

图 1 “三联式”定量成矿预测模型(赵鹏大,2001)(1)地质异常与成矿预测

“三联式”成矿预测以圈定各类地质异常为基础,以识别、揭示、提取和圈定新型的、隐式的和深层次的成矿地质信息——各种类型和尺度的致矿地质异常及与其相匹配的物探、化探、遥感矿致异常为主要内容。

“三联式”成矿预测中,地质异常的识别与圈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质异常理论的数学基础是极值理论。极值分析是在超常大(或小)水平上量化过程的随机性状,并估计比任何已观测水平更为极端事件的概率。极值分析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推断模型未知参数的统计方法,可作如下表示:Mn=max{X1,X2,„,Xn}。其中:X1,X2,„,Xn 为n 次观测获取的参数值;当 n 趋于无穷大时,可以近似估计 Mn 的性状。

极值分析是从已观测水平向未观测水平的外推模型。极值分析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是:①估计方法;②不确性定量化;③模型诊断;④信息的最充分利用。在观测数量足够大时,可以估计最有利成矿的地质异常。

地质异常成矿分析也可以利用统计学中的混合总体筛分理论和方法。若有成矿作用发生,地区空间数据往往包含有受区域因素控制的背景数据总体及受局部成矿作用控制的叠加数据总体,这两者的结合就构成了不同成因数值的混合总体;通过各种筛分法,可以将混合总体分解为代表成矿作用的高值总体和代表地质背景的低值总体两部分(或更多组成部分)。高值总体往往对应致矿地质异常。

对地球演化过程中各种作用力的分析及各种地质过程的查明是很困难的,而且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常常是多解的。但反映为地质异常的各种地质极值特征是在野外和室内理论研究中可以捕捉到的,可以通过直观比较和定量分析而识别。

Alseniyev 认为,成矿作用属于物质高度聚集状态形成的过程,这种状态的共同特征就是“成层化”,成层是聚集状态存在的方式,因为它可以平衡两种相反趋势作用(吸引-排斥,带入-带出,聚集-贫化,„„),结果是形成垂直于主作用力方向的构造-物质及能量层。

致矿地质异常有不同层次和属性特征。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的基本步骤为:①预测单元划分与地质体数字化、定量化;②地质背景场划分与地质异常识别;③地质异常提取;④地质异常分析研究。

致矿地质异常的主要研究内容为:①地质异常成因及时空演化;②不同地质异常的时空匹配;③地质异常与成矿关系;④地质异常成矿优异度综合值计算。通过最后一步,建立起矿产值与各种致矿地质异常及物、化、遥异常间的函数联系。这里所谓矿产值不一定是指实际矿产储量、品位或矿产价值,而是一种可能反映成矿概率大小或成矿优劣的“成矿优异度综合值”,对每个单元计算出此综合值后,即可根据某一阈值圈定出找矿有利地段或成矿预测靶区。

(2)成矿多样性与成矿预测

“三联式”成矿预测以分析成矿多样性为目标,不仅以预测和发现已知矿床类型和矿产资源为目的,而且将可能利用的非传统矿产资源纳入分析内容。不同地区成矿多样性分析还是比较评价不同地区含矿丰度的重要指标,是确定主要勘查对象、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的主要依据。

因为控制矿床形成的地质因素和以它们为载体的致矿地质异常多种多样,各因素的异常强度和广度也各异,以及地质异常组合的多样性、演化过程的复杂性等,决定了成矿的多样性。成矿多样性分析不仅在明确区域勘查对象、选择勘查目标、提高综合勘查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也是确定勘探手段、评价方法、开发工艺和利用方向的重要依据。

成矿多样性具有多尺度、多方面的表现,因此,成矿多样性分析要与成矿预测研究工作的尺度水平相对应。

(3)矿床谱系与成矿预测

“三联式”成矿预测以研究区域矿床谱系为依据,把作为预测对象的矿床放到预测地区的地质成矿时空及成因演化系统中去考察,而不是孤立地、静止地、无序地预测各类矿产资源。矿床谱系是区域成矿有序性、成套性和规律性的反映,根据不同地区矿床产出的有序度、成套度可以评价研究区的资源潜力。

矿床谱系也可从多尺度、多方面与多方法进行研究和表征。在以往的定性地学研究中,人们也十分关注对不同类型矿床(矿产)之间在时、空、因等方面的相关规律研究,它是指导找矿预测的重要依据。对成矿规律的数字化、定量化研究是数字找矿和定量成矿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的难点所在。2.3、模糊数学方法

模糊数学理论是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 Zadeh L A 教授(1965)创立的。地质学中,模糊概念存在于如成矿远景区与非成矿远景区,成矿有利与成矿不利等诸多情况下,因而可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模糊数学方法中,隶属函数(魏俊浩,1992)、模糊综合评判(张俊福,邓本让,1988)、模糊模式识别(王鸿儒,刘文滨等,1990)、模糊聚类、模糊控制等均可用于矿床预测和定量评价。对未知单元作出是否成矿、成矿级别及隶属程度等方面的预测。李建威等(1995)将具体步骤归纳为: ①选择标准单元,构制控矿因素数据矩阵;②作单因素隶属函数;③建立各标准单元的模糊关系矩阵;④求各因素权重的模糊集,进而求得各预测单元对各成矿级别的综合隶属度,然后便可对未知单元进行预测。2.4、分形几何方法

分形理论是法国数学家曼德尔布罗特(Mandelbrot)于 1973 年提出来的,被认为是非线形科学研究中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分形研究的对象是没有特征尺度但却有自相似结构的几何形体。

分形理论是较早被用来研究地质现象的方法,目前在地质学的各个领域几乎都可以找到它的应用。就矿产预测来说,分形理论的应用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应用:①矿床值(矿点数、矿石量、金属量及品位等)数据的分形特征;②控矿地质因素的分形结构及其找矿意义;③成矿预测图的分形插值。2.5、模式识别方法(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模式识别方法是将多维空间信息降维到低维空间信息的一种信息加工技术。将数学地质和模式识别方法结合起来,开展地球化学模式识别的系列研究,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方法—模式识别成矿预测技术(徐驰,邓少汉,1991;王碧权,陈祖荫,1989;李建威,1995)。2.6、基于 GIS 多源信息综合评价方法 20 世纪 60 年代加拿大学者 Tomlison 首先提出 GIS 理论方法,并且于 1962 年领导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 GIS 系统。而后,为了适应人工进行专题图件叠加的需求,70 年代产生了 SYMAP GIS 软件。

年代以后,GIS 技术日趋成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开始利用 GIS 进行矿产资源评价,如美国在纳贝斯地区利用 GIS 开展多金属矿产资源评价,澳大利亚地调局Wyborn 等人基于 GIS平台开发出从成矿系统出发的成因概念模型 GIS 评价系统,Bonham-Carter 开发出 GIS 多源信息综合评价系统等。

在我国,80 年代中期原地质矿产部就开始应用 GIS 进行矿产资源预测。1986 年,由原地质矿产部遥感中心主持,原长春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原地质矿产部遥感所等单位参加,开展了“遥感图像与其它地学数据综合图像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系统研究了地质勘查数字图像处理与综合的主要技术环节,并开发了多种图像软件包,在安徽铜陵、湖南香花岭以及新疆哈密等地区开展了不同矿种的矿产资源评价应用试验。

“八五”期间,原地质矿产部所属中国地质大学、物化探所、北京计算中心、成都理工学院等通过各种项目的实施进行过应用 GIS 技术的综合成矿预测研究。

有色金属地质部门在“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也实施了多源地学信息处理、GIS 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评价中的应用等项目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效。原地质矿产部启动了 3 个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发的 MAPGIS平台上进行矿产预测研究的项目。研究内容包括空间分析方法、数据库建设以及开发用于矿产资源预测的专用系统。

GIS 是利用计算机分析研究地学空间数据信息的一种技术,它通过计算机中建立的数据库将各种地物要素(包括空间分布和属性)进行数字存储,采用各种分析处理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基于 GIS 多源信息综合评价方法是借助于 GIS 技术,将同一区域通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在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下进行处理,以提取和突出有用信息,并阐述各种信息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复合、叠合、综合和拟合等多源信息处理方法,进行矿产资源预测和评价。

除了上述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和评价方法之外,还有如邓聚龙(1982)提出的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方法、地质统计学方法、王世称(1990)的综合信息预测评价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BP 模型以及遗传算法等。还有一些学者对原有的某些评价方法又进行了新的改进和发展,如谈小生(1993)的“C-D 因子分析法”,该法既适用定量变量,也适用于定性变量,二者同时存在时也适用;程乾生(1994)提出了一种新的样品聚类方法—差异序列法;纪宏金(1993)等吸取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主要优点后,提出了对应聚类分析法,等等。3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发展趋势

进入 21 世纪,一方面是人类对矿产需求(包括资源量和种类)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已知矿产资源短缺和找矿难度不断增大。因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近些年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呈现如下几方面发展态势:

(1)成矿理论推陈出新,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以地质成矿理论研究为指导的,现代成矿理论的更新发展,超大型矿床、矿集区与全球背景的研究倍受关注,成矿系统、流体作用和成矿动力学研究正在成为研究热点。相应地,矿产预测评价理论从一般的单一性的“成矿理论模式化成矿预测”向普适性系统性的模式化预测发展,从简单的标志性预测向系统性的综合的“地质条件组合控矿”理论预测发展。

(2)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体系向多学科、多技术、多方法、多信息集成与定位定量方向发展。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一项资料、方法和人员等高度综合的研究工作,尤其起关键作用的是资料的高度综合。随着找矿难度的不断增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逐渐向地-物-化-遥-数及“3S”等多学科、多技术方法联合攻关,多信息有机集成,以及定位-定量预测方向发展。研究尺度,也在中小比例尺区域性矿产预测基础上,逐渐加强开展大比例尺矿产预测与综合评价,要求预测评价成果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更直接、更具体。地质找矿工作已由直接找矿阶段转为以间接推断和科学预测为主的“理论找矿、综合找矿、立体找矿、定量找矿、智能找矿”(赵鹏大,池顺都等,2001)方向发展。

(3)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目标向整体性和系统性方向发展。

矿产预测评价的整体观、系统观,要求局部性预测评价与区域性预测评价相结合、浅部评价与深部预测相结合、优势资源与非优势资源评价相结合。对研究区域及资源体空间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矿产资源潜力以及优势与劣势资源之间关联性的系统预测评价,是当今系统勘查、组合开发、综合利用研究的重要基础与发展方向。

(4)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矿业市场、矿业经济环境保护的联体评价渐趋密切。天然矿物质都是客观存在的,能否成为资源能否开发利用,能否获取经济效益,则取决于资源、技术、市场、经济、环境等众多因素。它们直接决定着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战略部署。只有把立足于地质资源的“顺向预测评价”与立足于市场经济的“逆向预测评价”有机地结合,才能制定科学的研究目标、明确预测评价的主体技术路线、促进地球矿物质的资源化进程。并且,按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资源-技术-经济-环境联体评价已进入议程。参考文献: [1]Singer,D.A.资源定量评价发展方向展望.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26(2):152~156 [2]蔡煌东,宫家文,甘骏人等.含矿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矿产与地质,1993,7(3):214~218 [3]李建威.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方法综述.地质科技情报,1995,14(4):57~64 [4]陈建平.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学科发展动态.地质科技情报,1999,18(3):47~40 [5]陈毓川.当代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 [6]成金华.矿产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7]申维,赵鹏大.分形统计模型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地质科学,1998,33(2):234~243 [8]肖克炎,王勇毅,薛群威.中国铜矿数字矿床模型评价系统的开发.矿床地质,2003,22(4):425~429.[9]肖克炎,张晓华,宋国耀,等.应用 GIS 技术研制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地球科学,1999,24(5):525~528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篇5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作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的指挥棒、推动工作提升的原动力,对明确高校辅导员职责、增强责任心、优化队伍结构、深化队伍建设、提升职业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等具有重大意义,是有效推动高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转变的关键要素。2015年3月份以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相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引导管理教育工作;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抓紧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注重辅导员品德、能力、业绩、服务等方面表现。这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及队伍建设又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所担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同时,也表明对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要求也更加具体化、严格化,更加精益求精,以确保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能力与表现等更加适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

自2008年开始,学术界的一部分专家、学者就已经注意到了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开始了对这一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多是硕士论文和期刊论文,研究内容多集中在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概念的界定、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必要性、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思路及评价模式的建立等方面。本文略作梳理归纳如下: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概念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概念的界定是深入研究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基础,概念界定的好坏直接影响评价体系的设定及其科学性水准。

学界在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概念的界定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理解和表述。陈国钦认为,辅导员绩效评价要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运用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由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相关部门、二级学院和学生群体等共同参与,对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进行全面评估,并把评估信息向辅导员进行反馈和沟通的过程。[1]张勇志等认为,辅导员绩效评价是指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将学生们的教育和管理做出相应评价的一种过程。[2]蔡晓平认为辅导员绩效评价是对辅导员在现实工作目标过程中标出的可定性描述的行为和取得的可定量测评的结果的评价,是利用系统的方法原理,评定测量辅导员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的过程。[3]

总之,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概念关键在于明确评价对象或内容(辅导员所必需要承担的工作或职责)、评价主体(实施对辅导员绩效评价者)、评价手段(评价所遵循的科学的方式方法和原则)及评价目的(预期要达到的效果)等要素,并阐明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多数研究者认为,有效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是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高校绩效管理的重要渠道。

陈国钦认为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对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增强责任心、调动工作积极性、优化队伍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任雄飞等指出,辅导员绩效评价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之一,是辅导员晋升、奖惩、培训、调整、交流等的重要依据,成功的评价可提升辅导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辅导员自我管理,优化辅导员队伍,起到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作用;[4]匡玉梅指出,辅导员绩效评价是有效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是高校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5]熊琼认为,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有助于明确其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更好地培育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6]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有学者对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问题指出甚为中肯,主要集中在辅导员绩效评价内容的明确、指标杂乱缺乏合理性、主体不明确、考核方法不协调、考核结果反馈不到位等方面。

丰玉梅指出,当前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存在绩效考评体系与学校整体宏观战略体系脱节、指标设定不合理、考评结果缺乏有效沟通、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赵伟忠等认为,当前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制度存在重结果轻效果、考评体系过于简单、结果可靠度不高、过于重视指标量化致使结果片面化等问题。郎金花认为,绩效评价存在考核内容不合理、考核主体单

一、考核结果缺乏反馈等问题。麦林指出绩效评价存在考评指标体系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缺乏合理有效的绩效考评方式方法、考评制度等配套措施等。庞志伟指出,当前绩效评价存在重刚性指标,致辅导员心理认同过低;重指标评价,弱激励功能;重结果轻过程。陈少平等认为当前辅导员绩效考评标准不够明确,考评培训不受重视,结果反馈不够全面,考评过程的沟通和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四、关于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思路及模式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特定的理论原则,运用科学化的评价方式方法来实现。当然评价体系的建构也离不开对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关键要素的科学设定和研究。

1、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原则

多数学者都比较赞同在评价体系构建中要特别注意定量与定性、目标与过程及结果相结合原则、导向性的考核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注重长效性原则及可操作性原则。但郎金华、张李洋阳等认为,除了以上原则之外,考核还要坚持全面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工作效果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辅导员物质追求和自我实现相结合,职能部门、具体工作单位考核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陈瑞平也指出,考核要坚持目标方向性、客观公正性、全面与突出重点结合、过程和效果评价相结合、职能部门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可操作性、奖惩挂钩7个原则。陈春生、吴月齐、刘景伟等还认为,在评价中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激励性原则、简单指标和缜密评价相结合原则的应用。从这些学者关于考评原则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学术届对于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原则的研究和把握还是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并在定量与定性、目标与过程及结果相结合、导向性的考核、公平公开公正、注重长效性及可操作性这7大原则方面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但原则太过繁琐,要求太过苛刻,往往在对评价体系构建的操作上及评价的实际运用带来各种不便。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在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构建中应主要遵循人性化与价值导向并举、注重公平公正客观、做到定量与定性结合、长效使用与可操作等共性原则。

2、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方法

当前多数学者普遍赞同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法、平衡计分法、关键业绩指标法和360度绩效考评法。但根据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学界也引入了新的考核评价方法或方式,如网络考核评价方法、交叉考核评价方法等。如熊琼、房亚兵等运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一个辅导员工作考核体系的参考范例。除以上分析方法外,还有学者提出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kpi)与目标设定法(gs)与一票否决法等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在评价体系构建中需认真论证,合理使用。

3、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内容

我国高校对辅导员绩效评价的内容,在一级层面上,大致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囊括了德、能、勤、绩、廉五大方面的内容,这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范式。这种范式基本上借鉴了高校管理人员的常用考核模版,通常把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廉等5个部分,每个部分又细分出相应的一些二级评价指标,每个指标又分为优、良、中、差几个等级。如陈国钦、麦林等人在考评指标及内容的设计上就普遍采用了这种范式,这类考核范式缺乏对辅导员岗位特殊性、工作内容及角色定位的有效分析和规范,不能充分反映出辅导员工作及岗位特点,难以达到合理评价的效果。第二类是以辅导员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模式。如行金玲、王焕云等借助管理学中关键绩效指标法,以通过完成工作的成本、数量、时间和质量等一系列指标内容,采取具体可量化的、反映目标实现程度的业绩内容对辅导员绩效进行考评。这类范式的评价终结性特点非常明显,但对辅导员发展性问题的考评要求及表现较弱。第三类是以岗位胜任资格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模式。它旨在通过注重辅导员岗位责任及任职条件等因素,来考评辅导员的职责和工作技能,这种范式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对辅导员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如陈岩松等人,运用管理学中岗位胜任力理论,通过以岗位职责为主要内容,建立了一套考核模式。

4、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主体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主体问题的研究。就其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学者赞同自我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但也有学者认为同事评价也是关键要素,如杨军就提出辅导员绩效评价主体应包括自我评价、上级评价和同事评价。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考核主体应包括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学生及本学院同级辅导员等四个主体,如学者浦解明等人就提出了这一看法。

5、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体系

国内学者从多元智能理论、项目管理方法、专业化视角等角度,对辅导员工作绩效进行了研究。如吴俊文、涂敏等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论证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评价观构建辅导员绩效考核标准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标准构建的建议。乔祖琴认为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应运用项目管理方法,从提高辅导员工作绩效的角度,以结果为导向,完善辅导员绩效定量与定性的考核内容,来构建辅导员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指标体系设计,最终构建出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模型。

五、结语

感官评价综述 篇6

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综述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演变

我国的教师评价制度出现较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于60 年代,直到80年代以后才有比较正式的评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可以把教师评价制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978~1986年间是教师评价制度的恢复与初步发展阶段,其标志是1986年《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颁发。1987年以后是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法制化与全面建设阶段, 以1995 年5教育法6 的颁发为主要标志[1]。

1、教师评价制度的恢复与初步发展阶段

在1978年的统计中,全国中小学教师中学历不合格的教师占81.8%, 其中小学学历不合格的教师占52.9%[ 2]。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发展师范教育;另一方面首先恢复高等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逐步开展评选优秀教师和实施教师考核。

1983年8月,教育部颁布《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整整顿和加强管理的意见》,开始了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考核工作,要求从政治思想表现与态度、教学业务能力与教学效果、文化程度三个方面,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所有的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档案,作为评定职称和晋升工资的依据[1]。1986年4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初步建立了我国教师证书制度。这段时间,虽然有了一定的考核制度,但是教师的职务还不健全,中小学没有自己的专业职务名称。1986年,国家教委又制定了《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这些文件分别规定了各类学校的教师职务类别。这样就为学校开展教师职务评审、任命和考核等提供了制度上的依据,为规范教师评价奠定了基础。

2.教师评价制度的法制化与全面建设阶段

从1986年我国颁布《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后,教师评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教师职务评价制度的发展出现三个过渡阶段: 一是教师职务制度逐步得到落实, 教师考核和评聘全面展开。二是教师奖励制度初步健全。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 地方政府开展奖励活动, 以此来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三是教师资格制度初步确立,教师评价制度逐步健全。1993年10 月颁布的《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其随后几条对教师资格的标准和条件、认定程序和考试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1995 年12 月, 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正式确立[3]。随后对教师资格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奖励制度进行了修订,聘任制逐步深化。但是, 1

由于没有健全的人才市场,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

从教师评价制度的发展过程来看,每个政策或法律的制定都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要求的反映,同时,也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有了政策依据,加强和改进了教师评价的工作实践。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评价的现状仍不理想。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现状审视

1.现行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现状

根据有些学者的教师问卷调查与对校长重点访谈的结果分析[4] , 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几个主要特征:1)评价主体是以校长为主;2)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内容;3)现行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关注较少;4)现行教师评价对教师关爱较少;5)教师喜欢与自己深入交谈后再做评价;6)教师评价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以上的调查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同时,有关研究表明这些现象也具有普遍性。

2.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反映的仍然是以传统的教育和管理观念为主导的评价机制, 呈现教师评价的科学、量化和规范的特点,但也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师评价目标失当

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师评价指标系统,大都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的。这种评价目标在实际的执行中会形成以校长为主体的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随意性评价评价目标以学校行政管理内容为主而定,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考虑较少,并导致教师只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学生的发展负责。

(2)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

教师最重要的指标很多学校将学生在各种测验中所获得的成绩作为评价体系中最客观最直接的指标。以学生的成绩评价教师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学生的成绩好坏与教师的素质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家庭环境紧密联系。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导致了教师的片面发展,教师难免异化为教学机器,其自身的全面成长被扼杀,其生存的价值沦为工具性,主体的精神被架空[5]。这说明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人文关怀的缺乏,教师评价中重成绩而轻视教学过程比较明显。教学过程与教学绩效相比较,前者较后者有更大的难测性。评价全凭主观判断,不同的人的评价结果差异很大,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教学过程评价的重视。(3)评价教师的标准单一, 方法过分量化

现有的评价采用的是机械单一的标准和详细量化的评价方法, 势必会走向奖惩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 采用的方法过分强调量化, 走入科学性和精确性的误区。这种情况下量化管理的实践和探索成为热点, 甚至成为科学管理的代名词。这些量化数据资料虽然是评价者用实证科学和数量化的方法技术获得的, 但

是在设计时, 总是靠近那些易被量化的指标。因此, 这种方法就忽视了那些不易捕捉的、不便量化的有价值的信息, 如情感、态度等, 而这些信息对教师工作的影响更大[4]。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的重新建构

1.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反思

对我国教师评价问题进行再思考,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我们不难找到其中的缘由。一方面,有的研究者认为,影响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因素比较复杂,而且学校与学校之间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 首先,教师评价队伍的素质成为教师评价的一个制约因素。现实的评价者,如校长或教导主任还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师评价的需求。其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增加了教师评价实施的难度, 教师的工作具有外显性与内隐性的特点。显性的工作,如考试成绩可以用量化的方式体现出来, 而隐性的工作就很难体现。最后,无关因素的干扰使教师评价结果不够合理, 比如先入为主导致的偏差和类群心理引起的偏差等[ 6]。

另一方面,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评价仍然没有摆脱以学生分数和升学率论高低的困境。尽管国家有相关的政策出台,目的在于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并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做出相应的修改。但是,至目前为止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还没有看到这些政策的具体实施。这些政策对于中小学教师,就像素质教育的糖果, 中小学生无法尝到一样,教师也无法感受到。有学者认为,这种情况下,教师评价的实质和重心就脱不开分数,从学校到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分数依然是衡量一个教师水平的重要依据, 教师评价很难走出以学生考分论高低的困境[7]。在目前教育改革背景下, 急需对教师评价体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及对整个教育制度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为此,有些研究者对基础教育的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了思考并尝试重建。

2.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分析

一般而言,教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相关的因素进行系统描述,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的过程。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分为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两种。奖惩性评价以奖励或惩处为手段,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制度。虽然有其值得肯定的激励功能和利于学校管理的一面,但这种方法有其明显的缺点, 如评价内容狭窄、评价主体偏离教师的发展和缺少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等。

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 发展性教师评价以其鲜明的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这种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制度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这种评价主要是为了提高全体教师参与评价的意识和由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 主要实施教师之间的评价、注重教师未来的发展[8]。根据这些特征,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虽然有较多弊端,但仍有其可取之处,它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存在互补性, 有着其他评价制度起不到的作用,两者互补符合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两

者的结合实现了教师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追求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在现实条件下最大限度的统一[9]。这样的教育是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需要我们在这样的理念下建构起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3.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重构

一般来讲,当代主流教师评价理论主要强调考察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态度,专业品质,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工作量等方面[10]。而有学者认为, 评价教师的主要目的有两点: 一是必须保持教师的绩效压力, 二是能够保持对教师的内在激励,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11]。因此,教师评价改革必须着眼于“奖惩”与“发展”之间的结合与重构,利用奖惩中的激励因素来拉动教师的发展。

有研究者认为,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重构,还需要平衡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从评价目标上,兼顾奖惩性与发展性。其次,在评价依据上,兼顾社会性与个体性。再次,评价方式上,兼顾规范化与灵活性。因为没有规范化,就不能称之为制度,没有灵活性,则是一种僵化的制度[2]。综合现阶段国情,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必须改变当前的教育管理制度、考试制度、教育观念及人事制度。我国现有考试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仍旧严重制约着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在这种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下,现有的教师评价模式很难改变。在此前提下 建议在中小学实行以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以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辅的制度。

参考文献:

[1] 刘长军.新时期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演变、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6(11)

[2] 温寒江.搞好在职教师培训是一项战略性措施[ J].教育研究,1998(9)

[3] 蔡永红.教师评价研究缘起、问题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3(1)

[4] 田爱丽, 张晓峰.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3)

[5] 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6] 代慧玲.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7] 禹晓成.对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再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7(3)

感官评价综述 篇7

葡萄酒被誉为“天然氨基酸”, 且因具有显著的防癌而被成为“最卫生、最健康的食品”, 其质量与品种、生长土壤及气候多种条件密切相关, 不同的酿造和陈酿方式生产出的葡萄酒品质 ( 口感、气味等) 千差万别。尽管人们通过不断探索, 获得了借助于先进仪器设备进行葡萄酒品质的评价和分析方法, 然葡萄酒成分复杂, 传统的感官评价俨然被公认为最为评价葡萄酒加工工艺的最佳手段。

1 葡萄酒加工工艺中感官评价的基本概念

感官评价, 又可称为感官检验、分析, 是通过最为原始的视觉、嗅觉、味觉甚至听觉进行的, 对于产品分析、测量及解释的科学途径。可以说, 对于产品的感官评价是将人的感官 ( 眼、耳、口、鼻) 作为工具, 通过一系列生理、心理、化学、物理和统计学方法, 进行食品品质 ( 如, 色、香、味、口感、质地等) 的综合评价与衡量。通常, 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 感官评价包括分析型好偏爱型感官检验。

在葡萄酒加工工艺的评价过程中, 感官评价即品酒, 为鉴酒师依靠敏锐的感官进行葡萄酒自颜色、状态、气味, 到滋味、典型性的一系列综合性评价。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鉴酒师需要将无关因素排除, 如鉴酒环境、时间, 及个人情绪、喜好等;同时, 由于多种外界因素能够引发葡萄酒品质品质产生复杂变化, 因此鉴酒师又需要根据丰富的评酒经验, 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根据大脑中存储的葡萄酒相关知识和感官的充分认知印象, 对于葡萄酒加工工艺给予科学合理的理性评价。唯有充分做到上述方面, 并同时实现数名专业鉴酒师间意见的一致性, 才能真正完成对于葡萄酒加工工艺科学合理的感官评价。在进行葡萄酒验收时, 人们通常会将看、闻、尝几种感官评价充分运用。第一, 看。通过视觉观察判断葡萄酒周转箱及所在环境是否卫生, 合乎储存标准, 防止出现周转箱未进行常规清洗、杀菌消毒的情况。通过观察葡萄酒外观, 可以大致判断出其品种纯正与否, 若否, 则判断能不能降级挑选。一般地, 大部分葡萄都要在采摘后尽快得到处理 ( 制作特殊品种酒除外) , 防止因杂菌感染等而颜色、香气不纯, 有异味等。第二, 闻。凭借嗅觉, 对于葡萄的香气进行甄别, 当出现酸烂、发霉味, 甚至明显病烂时, 要坚决拒收, 以免影响葡萄酒香气乃至整体品质。在我国, 根据葡萄产地的不同, 其香味会存在很大差别, 如天津蓟县的赤霞珠具有浓郁的青草香, 而同样是赤霞珠, 河北昌黎地区出产的品种则水果香馥郁。在此基础上, 不同的品种也应以不同加工工艺进行处理。第三, 尝。通过味觉对于葡萄新鲜度、成熟度及酸甜度进行品尝和判别, 最为直接。专业人员能够通过味觉对于葡萄品质形成客观的、全面的认识, 为后续酸甜度工序的调整提供依据[2]。另外, 在具体的破碎、压榨、澄清、发酵及浸渍过程中, 感官评价的运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2 感官评价在葡萄酒加工工艺的研究情况

葡萄酒加工工艺的感官评价为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 针对这一方面, 众多学者及技术人员纷纷投入了精力和汗水进行相关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赵立川等人对于葡萄酒发酵前的整体冷浸渍工艺展开探索, 他们发现, 将冷浸渍过程以热浸渍相关环节替代, 能够在不添加SO2的基础上, 优化酒精发酵工艺, 得到品质优异的干红葡萄酒。张建芳等人系统研究了不同的CO2浸渍时间对于葡萄酒品质所产生的影响, 她们分析, 通过改变CO2浸渍时间, 葡萄酒系列理化指标都会发生显著变化, 同时其感官评价情况也会明显不同:随着CO2浸渍时间的合理增长, 葡萄酒的挥发酸量增多, 进而使得其PH值升高, 酸度降低, 酒的色泽和气味浓郁度便会明显得到改善, 且探索出在室温条件下, 240h CO2浸渍时长条件下能够获得最优的综合效果[3]。刘伟睬等人研究了低醇葡萄酒, 他们总结出作为风味物质的酒精, 对于葡萄酒的风味及香气均有显著影响。若排出生产方法的影响, 当酒精度降低时, 由于葡萄酒的去醇作用提高, 其本身的香味也会有一定折损, 同时酸涩及辣味也会显著凸显, 使得葡萄酒失掉原有的柔和与风味的平衡。孙卉卉等人针对葡萄酒香气、营养成分的保持, 对于冰冻冷缩方法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们发现, 与加白糖的葡萄糖相比, 经冷冻浓缩的葡萄汁具有相对较快的起始发酵速度和较高的发酵强度, 起始发酵延迟及后期发酵结束提前的现象明显不存在;与加蔗糖的葡萄酒相比, 其色泽、香味及口感都明显得到优化。陈继峰等人认为, 酸性与葡萄酒的整体品质密切相关, 尤其对于口感影响较大, 同时给出了影响葡萄浆果酸性的若干因素, 及降酸及补酸的相关方法。

3 总结

在葡萄酒加工工艺中, 感官评价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的主观性, 其必要性需要相关措施来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说, 感官评价为长期且需要持续进行的一项工作, 全面系统的评价对于提升葡萄酒质量十分必要。在本文中, 笔者就葡萄酒加工工艺中感官评价的基本概念、人们对于葡萄酒加工工艺中感官评价的应用及感官评价在葡萄酒加工工艺的研究情况展开总结。毫无疑问地, 感官评价仍继续发挥其在未来葡萄酒加工工艺中, 乃至整个食品分析领域的重要作用。

摘要:葡萄酒作为一种极佳的保健饮品, 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 而且可以带来一定的感官享受。作为唯一的碱性酒精性饮料, 其富含丰富的糖类、蛋白质、氨基酸, 及多种微量元素。目前, 对于葡萄酒的质量鉴别主要依靠感官评价、理化指标分析来进行。在本文中, 笔者将对于葡萄酒加工工艺中感官评价概念, 及相关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葡萄酒,加工工艺,感官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志江, 牛广财, 李兴革, 左锋, 关琛, 翟爱华.定量描述分析 (QDA) 在葡萄酒感官评定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酿造, 2009 (06) .

[2]张哲, 柴菊华, 崔彦志, 马晓云, 李景明.闪蒸处理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J].酿酒科技, 2010 (05) .

上一篇:2018年度社区居委会工作计划下一篇:宪法宣誓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