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调研报告

2022-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态旅游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生态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朝阳县乡村文化旅游的调研报告

摘要:近年来,朝阳县乡村文化旅游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整体上还是十分的落后,丰富的旅游资源没能得到有效利用,没有形成一定的旅游市场。分析朝阳县乡村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探究其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朝阳县 乡村 文化旅游

朝阳县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县级市。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我县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本文对朝阳县乡村旅游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考察,了解了朝阳县乡村文化旅游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朝阳县目前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1.我县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优势

1.1区位优势显著,对接旅游市场便利。我县地处朝阳市城郊,交通条件优越,对接旅游市场便利。久居城市之中的人们日益向往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绿色的林草、开阔的田野,于是许多人开始走出城市、走进自然、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2.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明显。

我县境内拥有大、小凌河、老虎山河、槐树洞、朝阳洞、千佛洞、清风岭、凌龙湾、云蒙山、赵尚志烈士陵园、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苏家营子苍鹭保护区等自然资源,森林茂密,动植物品种繁多,这些生态资源的拥有为发展好乡村文化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和优势。

3.传统村落文化底蕴深厚独特。古朴的村庄、真实的民风民俗、古老的村落建筑为游客重返自然,返璞归真提供条件。石窑子沟,八盘沟、南洼村、八家子村、胜利镇三家村、七道岭镇苏家营子村,这些传统村落有着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这些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2.目前我县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存在的弊端

2.1政府引导指导不够,没有整体规划。近年来,我县北四家子乡、贾家店农场、胜利镇、台子镇等都相继开展了乡村旅游,基本上是源自自发,缺乏政府引导和指导,缺乏适合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总体规划设计。

2.2缺乏层次,旅游产品单一。目前,各乡镇乡村旅游主要还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漂流等层面上,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尚未深入挖掘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精品,重游率低,不能適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要。

2.3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多地方政府资金不足,招商引资也很困难,因而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简陋的设施不适应游客的需要,就难以吸引游客和留住游客。

2.4对政策把脉不够,经营管理不规范。目前,很多乡镇都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但是对国家相关扶持政策把脉不够,县政府、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尚未制定《乡村旅游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甚至都没有确定好经营模式。如果既没有政策又没有办法,更没有好的经营模式,就难以规范管理,更难以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2.5管理人才短缺,没有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目前我县具备旅游资源的各乡镇,对旅游都是处于低级的管理状态,没有相应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人员,人员素质差,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不能依照旅游法为游客提供服务。混乱无序的管理手段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3.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建议

我县的乡村文化旅游可圈点元素非常多,这些丰富的资源为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县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提出如下建议:

3.1提高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层次,转变传统观念。发展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旅游产品,也是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乡土人情、特色美食展现的有效载体。发展乡村旅游不但能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落后面貌,也给城市人短期出游、回归自然提供一个惬意的场所,是一个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的好项目。因此,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

3.2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指导引导,做到科学合理有序发展

当地政府要有适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政策措施,以及乡村旅游的内容分类,要加强软硬件建设,制定优惠政策,纳入解决“三农”问题,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同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农民收益为出发点,服务于城市游客,致富于乡村农民,发展于农村经济。

3.3对全县乡村旅游合理布局,制定完整的规划设计。

科学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的重要工作。由于乡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历史文化差异显著,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搞好整体规划设计。政府及相关单位要根据生态资源类型,农业特色自然风光、人文特色、物产特色、客源预测等进行分类布局,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做好长远规划和科学筹划,要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要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3.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规范管理措施。

我县乡村旅游刚刚起步,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设施与住宿设施条件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长期的支持,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保持本色,彰显特色,增强吸引力。依法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管理者、服务者的经营服务进行系统管理和培训,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确保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3.5做好宣传推介,提升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发展好乡村文化旅游,离不开宣传推介。宣传推介工作可以结合季节特点和工作重点,在重点节假日前,向社会推介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和线路。依托电子商务网站、微信、报纸、杂志等平台,构建稳定推介渠道,满足消费者在线购买、线下消费的需求,形成报纸有文章、网络有专题、广播有声音的格局。

总之,我县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要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自然环境为重点,维护和发扬乡村特点和地方特色,走个性化、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的道路,实现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晋

第2篇:“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立足当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生态学科的出现,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创造了条件。因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学科教师及研究生进行了“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问卷调查结果及座谈会分析,对如何促进生态学科发展建设进行了探讨,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建议:1. 增加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设置;2. 增强科研平台建设;3. 加强学术交流;4. 促进学科发展与实践结合。

关键词:生态学学科;生态文明建设;问卷调查

前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是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是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屑奋斗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为深入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学科负责人黄国勤教授开展了以“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教育调研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国际可持续科学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重要实践[2],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生态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兼顾。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中,鼓励高等农林院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人才。如何促进高校生态学科的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源泉滚滚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调研问卷填写和数据分析

黄国勤教授首先向大家讲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随后向大家介绍了以“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针对目前生态学科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建设建议,黄国勤教授设计了1份详细的调查问卷。问卷共计11道题,包括4道单选,4道多选,2道排序题及1道简答题。调查问卷共计47份,有效问卷45份。目的是发现我校生态学科师生对生态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为如何推动生态学学科发展出谋划策。

(一)生态学及我校生态学科重要性总体分析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尤其关注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也是人类逐步提高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3]。调查结果表明84%的人认为生态学很重要,只有16%的人认为生态学比较重要,且没有一个人认为生态学不重要(图1)。91.11%的人认为生态学学科发展前景很有前途,8.89%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清楚(图2)。然而进一步了解在生态学与相近或相关的一级学科作物学、生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等比较其重要性如何?一题中,分别将生态学、生物学、农业资源排第一的人占总调查对象的48.89%、11.11%及8.89%(图3)。调查结果表明近些年环境问题的出现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4-5]。同时,生态学学科的出现,是被社会所认可、所需要,并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在生态学科方面49%的人认为我校对于生态学科较为重视,24%的人认为不重视,还有27%的人不太清楚我校生态学科的重视程度(图4),研究表明我校对生态学科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但远远还不够。以上四个方面关于“生态学及生态学科重要性”的结果均表明:在全球环境变化、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公众对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生态学学科的发展和生态学人才培养是社会日切需要的问题,也是给生态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重大挑战。[6-9]。我校要对社会提供优秀人才,就应加大重视程度,顺应时代发展,为促进生态学科积极发展做贡献。

(二)我校生态学学科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总体分析

目前生态学科仍存在“硬件不硬(84.44%)”、“师资不强(33.33%)”、“氛围不浓(26.67%)”及“成果不多(22.22%)”的问题(图5)。针对以上问题,在解决对策方面的问卷分析中,40.44%的人认为“加强硬件建设”是解决上述生态学科问题的首要举措,而6.67%的人认为“增加师资”比“加强硬件建设”更重要,而让人惊讶的是13.33%的人将“加强科研工作”排在了第一位(图6)。黄国勤[10]也认为农业生态学在实验室、实验基地和教学实习场所建设方面的重要性,这与我们“加强硬件设施”是解决上台学问题的首要举措意见相同。然而,危晖等[11]和孙杰等[12]认为目前“实验课程教学的优化”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强化教学”部分(图6)在我校生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对策中并不重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校开设生态学科还不久,也没有生态学本科专业,基础薄弱,虽然在教学方面已经得到很大的改进,但与其他高校生态学科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我校硬件设备还不足,是在校教师及研究生更为关注的方面,因为硬件是实验课程的基础条件,也是“强化教学”的一部分,所以我校对于在解决硬件问题是最紧迫的问题,其次是增强师资和加强科研工作。

(三)我校生态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及如何进一步培养研究生质量的总体分析

针对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51.11%的人认为培养的研究生较高,只有2.22%的人认为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很高(图7),没有人认为培养研究生质量不高,说明我校在培养生态学专业人才方面,虽然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与其他一流高校相比,还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校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问题,调查显示“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加强研究生科研”、“强化研究生教学”这三项分别占到总调查对象的86.67%、80.44%及66.67%(图8),占比重最多的三项。结果表明:我校对研究生的培养还不够,主要在“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加强研究生科研”、“强化研究生教学”这三个方面。秦钟等[13]和丁陆彬等[14]均认为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以及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生态学研究逐渐呈现大尺度、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生态学科发展需积极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及社会人类环境[15]。李永春等[16]注重课堂互动和过程考核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以单一的教为主导,特别注重“互动式”和“参与性”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这与问卷中如何进一步培养研究生中的“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强化研究生教学”的观点一致,在学科中涉及交叉学科使学生的培养条件多元化,强化教学改革实施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教学中注重“互动式”和“参与性”教学模式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校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在教育生态学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但仍然處于摸索阶段,“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强化研究生教学”是目前提高我校培养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方面,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所以我校对于进一步培养研究生质量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四)我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问题的总体分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全面繁荣为基本宗旨文化伦理形态[2]。

我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举措问题中,调研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中“普及生态文明知识(84.44%)”、“加强生态文明科研(73.33%)”、“强化生态文明建设(53.33%)”、“发表生态文明论文(40.00%)”占比较高(图9),表明增强生态文明软实力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最后,在“如何发挥生态学学科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中的作用?”一题中,“建立生态学示范基地(71.11%)”、“推广生态学成果(66.67%)”、“培养生态学人才(64.44%)”是排在前三的重要举措(图10)。数据分析表明,“建立生态学示范基地”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作用最大,基地的存在是实践的根本,把理论变成实践操作,是真理的探索,所以我们要建设好示范基地。推广成果及人才培养,关键是要把我们自身工作做好及平台建设好[17]。我省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校更应该肩负起江西的重大使命,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可以推进江西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重大机遇[18]。

二、问题研判

教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针对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并根据问卷最后一题问答题“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何意见和建议”进行补充整合。全体调研对象一致认为生态学科越来越引起国家、社会及学校的重视,并且已被纳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生态学作为一级学科,标志着生态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校生态学科也发展迅速,从开始招收研究生到2019年,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我校生态学学科人才、成果、课题方面规模的壮大。江西省作为我国生态文明试验区,而我校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农业高校,更应该肩负责任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迅猛,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师资及人才

生态学专业人才缺乏,教师年龄断层,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我校青年教授、青年副教授、校聘副教授、未来之星、梅岭学者等较为缺乏,造成生态学科教师队伍年龄悬殊,骨干教师较为缺乏。

(二)教学基础设施

实验平台硬件不强,实验设备及实验基地较为缺乏,目前实验室设备陈旧,测定指标单一,主要是针对基础的土壤指标的测定,缺乏植物生态、微生物分子生态相关的仪器设备。学科实验基地较少,无法开展更多的田间实验。此外,学生人数不断增多,造成实验室拥挤。目前,生态学科新进学生人数较多,办公室没有对应的补充更新,造成“学生想办公没有地方办公”的窘相。

(三)课程设计

我校缺乏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的设置,学科间教学联系较少,生态学研究跨度广,交叉多,需要不断探讨和交流,提高效率及知识面。生态学科未来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课程设计要把实验课程更加重视,必须严谨对待,具有前瞻性,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实现与生产、与企业、与社会的结合[19-20]。

(四)我校重视程度

我校还不够重视生态学学科,没能设立本科生态学专业,对建设美麗中国“江西样板”的贡献还不够。目前紧迫的问题是否能够开设生态学本科专业,本科生的生态学基础对培养生态学科人才更重要,也对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更有夯实的基础。

三、对策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及座谈会结果分析,针对以上目前我校生态学科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其他农林院校的生态学学科建设提供以下参考意见。

1. 课程结构要采用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相结合,注重全球视野的人才培养,学科交叉及实验课程更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及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2. 社会和高校应该提高生态学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力量要不断雄厚,并要充分利用已有学科建设经费,补充实验设备仪器,增强科研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生态学学习的大环境,平台建设好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质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一份力量。

3. 调整生态学教学模式及课程结构,教学要注重课程的互动环节及平时考核,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加强学术交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课外知识[21],实现信息共享;并注重野外教学内容,把课堂理论生态环境问题变为实际生活问题,使学生更能深刻的理解生态环境问题,并才能有效的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质量。

4. 促进学科研究与产业和企业的结合,多与企业进行交流和联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良好反馈,使其科研学习方向不走偏;与企业联合也能促进学生就业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妙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围绕大会主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8(1):28-35.

[2]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20):6295-6304.

[3]方精云,朱江玲,吉成均,等.从生态学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182-188.

[4]贾娟.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7.

[5]马百兵.我国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5:43.

[6]武丽娜.生态学视域下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 2017:54.

[7]李成,徐建祥,罗云建,等.新时代生态学专业气候变化与环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9(12):278-279.

[8]刘双.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技艺复合型人才培养刍议[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50-5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游双季稻三熟区资源优化配置机理与高效种植模式”(编号:2016YFD0300208);江西农业大学“‘十三五’生态学重点建设学科”(编号:9232304875)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徐慧芳(1989-),女,汉族,山西忻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生态及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

*通讯作者:黄国勤(1962-),男,汉族,江西余江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耕作制度、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作者:徐慧芳 李娜 黄国勤

第3篇:湖北民俗旅游调研报告

【摘 要】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湖北民俗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了解湖北民俗旅游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文章以问卷星形式对湖北区域内外的消费者进行调研,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湖北民俗旅游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湖北文化;区域特色;民俗旅游;产品

1 民俗旅游产品的归属与界定

旅游产品按其性质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以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为目的的观光旅游产品;以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为旅游目的的度假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专项旅游产品;以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为主旨的生态旅游产品。

民俗是广大民众创造传承并享用的文化现象,它位于文化的最底层,因而民俗旅游应归属于专项旅游产品的文化旅游,又因其亲民性而在文化旅游中占据了龙头地位。但由于以下两个原因,旅游业界和学界却一直没有对民俗旅游做出明确的界定:一是民俗是民众的文化,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能涵盖文化旅游;二是民俗旅游产品是以民俗事象为核心资源,但通常又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及生态旅游相互穿插交错。尽管如此,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发展性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彰显出鲜活的生命力。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湖北民俗旅游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调研尝试以狭义的民俗旅游,即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事象为核心资源的旅游形式为前提,在湖北省区域内外的民众中采样调查,用问卷星软件对调研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了解湖北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湖北民俗旅游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建议。

2 调研方法、调研主体内容及结论

通过查阅文献、走访旅游业界人士等方法,结合专家意见设计了调查问卷,以不记名形式,使用问卷星软件对湖北民俗旅游产品进行了一次初态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3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在大家的配合下进展顺利,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本问卷关于人们对湖北民俗旅游的调查主要设计3个部分、12个问题。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的调查,主要有4个问题;第二部分为消费者选择旅游产品类型的调查,设置了1道排序题;第三部分为对湖北民俗旅游产品现状的调查,主要有7个问题。各部分的统计结果整理如下。

2.1 参与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参与调查者中居住地为湖北的有49人,占43.36%;其他省份有60人,占53.1%;“港澳台”地区有4人,占3.54%。此次问卷调查采样对象湖北区域内外占比相对均衡,基本能够反映真实情况。

(2)参与调查者中男性62人,比例为54.87.43%,女性51人,比例为45.13%。说明受访者男女比例均衡。

(3)参与调查者的年龄主要为5个层次,其中18~24岁有30人,占26.55%;24~30岁的有7人,占6.19%;30~40岁的有17人,占15.04%;40~50岁的有23人,占20.35%;50岁以上的有35人,占30.97%。说明受访者为成年人,且覆盖了各个年龄段。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湖北民俗旅游產品的消费主体为18~24岁(占26.55%)与50岁以上(占30.97%),学生及退休人员比上班族占比高。如果能设计满足上班族需求的民俗旅游产品,一定能够大幅度地拉动湖北民俗旅游市场。

(4)参与调查者的月收入水平主要为5个层次,其中无收入有22人,占19.47%;收入为2 000~4 000元的有31人,占27.43%;收入为4 000~6 000元的有24人,占21.24%;收入为6 000~10 000元的有17人,占15.04%;收入为10 000元以上的有19人,占16.81%。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湖北民俗旅游的消费人群以较低收入者为主,应有针对性地开发高端旅游产品,以满足较高收入群体的需求。

2.2 消费者选择的旅游产品类型

本问卷关于人们对旅游产品类型的认知程度的调查,设计了1个排序问题,要求对全部选项进行排序,具体问题如图1所示。

上述数据说明,在所有受访者中,各年龄、各地域、各收入层次的消费者选择旅游产品时依然侧重于传统的“旅游观光”,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其他旅游产品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

2.3 湖北民俗旅游现状调查

关于湖北民俗旅游现状,本调查问卷设计了4个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关于“您了解湖北旅游产品的途径”这一问题,52人选择了“亲友介绍”,48人选择了“网络和旅游论坛”,相对于这一数据,选择“旅行社推荐”和“媒体宣传推荐”的分别为30人与40人,占比低于“亲友介绍”与“网络和旅游论坛”这两个途径,说明湖北民俗旅游市场尚处于消费者自觉消费阶段,政府宣传力度有待提高,旅游企业销售手段有待加强。

(2)关于“您对湖北哪些民俗旅游产品最为熟悉或印象深刻”,选项为湖北节庆民俗产品,其中“端午节祭拜屈原和赛龙舟节”“武当山节庆九月九祈福法会”“神农架炎帝神农氏祭典”为前三名,且占比远高出其他选项,说明湖北传统节庆文化已经生根于民众心中,而其他的一些诸如“咸宁温泉文化节”“咸宁黄袍山红色文化旅游节”等新开发的民俗旅游产品,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同时,在把“您来自哪里”与此题交叉进行分析,得出以下数据(见表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对于“端午节祭拜屈原和赛龙舟节”“武当山节庆九月九祈福法会”“神农架炎帝神农氏祭典”等具有鲜明荆楚特色的民俗节庆文化的认同度,湖北区域外民众高于区域内民众。说明如果充分挖掘这类民俗文化,开发民俗旅游产品,会增强湖北文化的认同感,扩大荆楚文化的辐射面积,这有利于湖北文化自信建设,以及湖北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3)关于“湖北哪座城市的特色景区给您印象最为深刻”“十堰武当山风景区”“神农架旅游区”依然遥遥领先,与“您对湖北哪些民俗旅游产品最为熟悉或印象深刻”,出现了相同结论,这说明湖北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产品依然囿于传统的几个,亟需宣传新开发的民俗旅游新产品。

(4)关于“您认为湖北民俗旅游宣传力度和影响力度如何”一题,认为“一般”的占44.25%,说明加大宣传力度仍是目前湖北民俗旅游亟需解决的问题。

(5)关于“您认为湖北民俗旅游服务在哪些方面让您感到很满意”一题,53.98%的接受调查者认为“景区景点建设,配套设施齐全”,说明湖北民俗旅游的硬件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而选择“旅行社服务到位”“购物便利”均为15.93%,说明湖北民俗旅游服务软件方面还需加强。

(6)关于“您对湖北民俗旅游整体环境评价如何”,70.8%的接受调查者選择“基本满意,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说明近年来湖北在民俗旅游发展方面有了较好的成绩,但仍需进一步的努力。

(7)关于“您希望湖北旅游管理部门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一题,在“加强旅游监管及时处理旅游咨询求助或举报建议”“监督检查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严格审核旅行社资质,杜绝黑旅社现象”等几个选项的占比十分接近,说明这正是在今后开发建设湖北民俗旅游的抓手和着力点。

3 对湖北民俗旅游的思考与建议

首先,政府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利用官方新闻媒体及网络巨大的影响力,通过举办或参与国内外各种旅游推介展会、重点宣传推介湖北民俗旅游产品;并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使各种社会资本自觉自愿地进入湖北民俗旅游场域,进行投资开发与建设,提升各种软硬件设施档次。在资本的推动下,使湖北民俗旅游产品达到新的高度。

其次,旅游业界应科学运用创新思维,坚持原生性、整体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原则,凸显区域特色,融入区域民俗文化元素,不断开发优质、富有民俗文化特色、具有荆楚气质的旅游产品。让湖北民俗旅游产品因民俗文化而富于鲜明的区域特色,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同时,在设计产品时还应注意迎合不同收入、不同年龄层次尤其是“上班族”、中年人的消费者需求。

最后,学者应走出办公室,深入实地考查研究,并多方走访民众,取得一手素材,以此为基础深挖荆楚文化内涵,通过科学有效的路径进行文旅融合创新研究,取得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规划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为旅游业界设计产品提供技术支持。

4 结语

本次调查报告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民俗旅游、湖北文化旅游、自然景观旅游等各类旅游产品存在内涵交叉融合现象,界限模糊,给问卷设置选项带来了难度,因此对真实情况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调查数据展示以基本数据为主,有待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阐释等。这些问题将在后续研究过程中矫正并深入探讨。

参 考 文 献

[1]文凌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9(4):52-53.

[2]石定乐,袁红.旅游产品开发中应凸显区域民俗文化特色——以湖北旅游为例[J].荆楚学刊,2013(6):68-72.

[3]唐烨.浅议湖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5):17-18.

作者:袁红

第4篇:生态旅游的调研报告

生态旅游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生态旅游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生态旅游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xx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强调要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处于跨越发展、赶超进位历史节点的,必须抢抓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着力挖掘文化资源,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丰富生态

旅游内涵,通过文化软实力提升生态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自治县人民政府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项目兴旅、品牌强旅、文化活旅,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谋划、来培育的工作目标。

一、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㈠深化文化内涵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正逐步由满足观光休闲向享受文化洗礼方向转变,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文化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力和强力支撑,二者紧密结合,必定会实现互利双赢、共同繁荣。因此,要激起旅游者的旅游冲动,旅游目的地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提高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已经成为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当务之急、

重中之重。因此,必须注重用文化的理念提升旅游业,深度挖掘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和生态文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㈡文化旅游的交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抓手。现代旅游非常强调参与性,旅游者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一般观赏,更多地祈求融入旅游地的人文环境中,深度体验地域文化的真、趣、味。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是旅游的载体,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窗口,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形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当地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和接受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发,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有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㈢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的有效举措。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

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具有唯一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独具魅力的文化差异,在旅游客源竞争中将处于优势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排它性竞争能力,易于创造特色和名牌效应。可通过极具特色的文化,推出一系列人无我有的旅游文化活动,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地方特色和民间文化去吸引外地游客,提高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综合竞争力。

二、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山川秀美、民风淳朴,这些都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文化基础。

㈠古文化遗存底蕴厚重。的人类居住活动历史悠久,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民族民俗文物,历史文物及革命文物极为丰富。据初步统计,仅散存在民间的各类有征集收藏价值的文物近3万件,其中国家级文物17件,标本文物62件。汉土疆界碑、百顺桥碑、兴文塔、乃见天日坊、青龙寺碉堡、白溢寨土司帅府

遗址、湘鄂西边区五县党代会会址、中国工农红军红四军军部旧址、渔洋关市苏维埃政府旧址、晚清渔洋关古民居建筑群被纳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是文化的无价之宝。

㈡生态文化蕴涵丰厚。由山得名,森林覆盖率高达81%,位居全省县市区之首,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境内国家4a级风景区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以幽峡百里、奇峰三千而美名远扬;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3万余亩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原始生态令人神往,被称为中国鸽子花的故乡、珍稀动植物基因库,是世界人与生物圈计划组织保护地之一,即将成为华南虎野外放养地;白溢古寨的高山绝壁、土司遗迹、世界之谜暑天冰穴,给人无限神秘和向往,是国际洞穴联合会考察研究基地;名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色茶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丰富多彩。巍巍山,不仅养育了这方水土的居民,而且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些正是都市人的向往和追

求。

㈢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歌谣、故事、传说、谚语原汁原味,充满机趣与智慧。国宝刘德培被授予中国民间文艺首届山花奖终身成就奖,位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之首;竹枝词堪称文苑里的一朵奇葩,绚丽多姿;南曲、吹锣鼓、满堂音是久负盛名的曲坛三枝花堪称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堂戏、柳子戏、傩戏、皮影戏既原始古朴,又极富表现力。此外,民间唐祭、南曲、撒叶儿荷、打溜子、薅草锣鼓先后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南曲、薅草锣鼓、打溜子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农民艺人简柏元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珍贵的民俗文化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传承。

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对策措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生命源和推动力,旅游业提质增效靠的就是

文化的力量,靠的就是不断增强文化内涵。旅游业的兴盛繁荣,关键在于将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㈠科学制定旅游文化发展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构建 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和部署,进一步深化对旅游形势的认识,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把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将打造成国内外知名,集旅游观光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在规划时,对已建成的旅游景点,要注重文物资料搜集,丰富文化内容;对在建或拟建的旅游景点,要深挖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开发;对列入规划的民间文化资源,要出台保护政策,严禁破坏原有风貌,鼓励恢复原有风格。

㈡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发展旅游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要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对待,逐步健全机制,完善保护体系。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对全县造诣较高的民间老艺人进行奖励和资助,使珍贵的民间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大力宣传优秀民间艺人的事迹和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先进典型,举办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展示活动,在全县营造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三是鼓励支持教育部门把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知识编成乡土教材,将民间文化艺术欣赏和技艺训练引入中小学课堂,让珍贵的民间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

㈢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把各类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开发有机整合,提高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大力发展农家乐,挖掘、整理传统饮食文化,推出一批乡土菜肴;继续抓好民居改造工程,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风情小镇、风情村和风情街道,鼓励发展农民家庭旅馆,开发富有特色的采摘、垂

钓、耕种等农事体验项目;对风景区内古树名木生活习性、生长规律、生存条件和功能作用精深研究,合力打造生态文化教育长廊;将民间艺人请进景区,举办文艺表演,集中展示木雕、竹编、刺绣、制茶等民间手工艺,满足游客体验生活、体验文化和求知求乐的愿望。

㈣加大生态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一是采取自己办的方式,重点利用中国茶叶之乡的优势,举办大型茶文化艺术节,让游客在领略神奇秀美风光的同时,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提高全县旅游文化品位。二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传媒记者新闻采风、拍摄旅游风光专题片,举办书画名家和文化名人现场创作、题诗作画、编写传说故事,努力提升旅游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三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参与各类大型民间文艺比赛,加强与外地旅游文化的沟通交流,有计划地推出一批具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图书、音像等宣传推介产品,扩大旅游文化的影响力。

生态旅游的调研报告范文(二)

生态旅游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一篇关于生态旅游开发的调研报告范文,

为了更好地发掘、培育和推出我县有特色和亮点并具发展潜力的项目,根据州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关于开展文化产业特色项目专项调研、规划及报告的通知》要求,我县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调研组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到河西镇、旅游局、石门关景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形成了《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报告》,以供参考。

一、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指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就是生态旅游,我们可以从九寨沟、香格里拉、张家界等

景区对旅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的事例可知,生态旅游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主题,石门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石门关生态状况决定了必需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全县1957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除去水域、房屋、道路以及悬崖、山石等土地外,%的土地上都有草木植被,其中:森林、灌丛、草坡等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而石门关的植被保存得最好,森林比较茂密,处于横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为众多特有植物的分布与分化(变异)中心。生态旅游最原始的含义是森林旅游,可见,石门关得天独厚的生态状况为石门关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优越基础。

第二,石门关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西坡之中,山势雄伟,观光效果较好,是天然的生态植物园,拥有各种

植物200多科,2015多属,近万种。由于历史原因,交通阻塞,人烟稀少,使石门关纵深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地方至今人迹未至,实乃生态旅游的理想环境。

第三,石门关人文景观丰富,有距今3000多年的苍山崖画,始建于明代的福国寺、玉皇阁等。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白族学者李元阳也曾到过这里,并在《徐霞客游记》和《游石门山记》中均有记载。

第四,石门关在古代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要冲,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如今,随着320国道及大漾二级公路相继建成及投入使用,石门关距州府大理市仅21公里,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

第五,**作为中国核桃之乡,据统计境内核桃树共有万亩,万株,在石门关景区就有万亩,万株(包括光明村、金牛村)。如此众多的核桃资源为石门关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旅游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承载物,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发的重要依托。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几年来在石门关共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景区公路、游路、栈道、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共投资420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旅游度假村、石门竹园、光明核桃生态园(农家乐)等一批项目,使石门关的接待能力得到改善。 随着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石门关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到石门关旅游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加,从1995年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今天的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00万元(截止2015年),占全县GDP的比重达%以上。

三、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石门关景区的硬件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

石门关景区的一些矛盾渐渐显现出来,其主要矛盾是:一是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二是规划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配套差;三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工作与发展不相适应;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一时难以形成大气候。

四、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投入。

在加快实现计划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发挥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新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筹措:一是以政策换资金;二是以项目换资金;三是以利益换资金。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石门关景区详细规划的总体指导下,独资投入对某些旅游景区、景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

2、加强整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

建设。

石门关生态旅游景区应从现在收费站起列入整体规划,任何建筑物应体现古色、古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味,加快实施与古崖画连通的便道,选好光明生态园的选址,对生态园的农户进行必要的指导。加大探险、科考、运动竞技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力度。

3、尽快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

加强旅游局的管理职能,管理好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环境卫生、安全保障,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外地引进急需人才,特别要引进懂管理、善经营、有业务技能的人才。

4、加大宣传力度,使石门关生态旅游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

一是加大石门关雄、险、奇、秀、幽的自然生态宣传力度(可制成风光光碟销售,设计一张自然风光的门票);二是提升烤全羊的品味(让人留下余味);三是开发核桃茶文化(编一组适宜老、中、青、

幼的核桃茶舞蹈);四是加大与外界旅游队的联烟。

旅游业的发展将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只要按照以生态旅游为基础,以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为重点,合理科学地配置石门关生态旅游的各要素,那么石门关生态旅游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第5篇:生态旅游开发的调研报告

关于朱备镇生态旅游开发的调研报告

青阳县朱备镇王波

2011年6月

现今我县正围绕“礼佛九华,休闲青阳”主题,适应旅游消费升级的趋势,以环境疗体、佛法养心为特色,高水平规划建设青阳生态旅游度假区,兼顾重点旅游乡镇农家乐旅游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佛国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为了更好地发掘、培育和推出我县有特色和亮点并具发展潜力的生态旅游项目。结合朱备镇的优秀旅游资源,作者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到朱备镇农家乐、九子岩景区和一些未开发的自然景点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形成了《朱备镇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一、朱备镇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

朱备镇2008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佛教文化底蕴深,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著名的4A级风景区九子岩景区坐落于朱备镇。2010年,九子岩风景区荣膺“安徽省青年最喜爱的A级旅游景区”称号。九子岩景区集自然风景和佛教文化于一体,主峰天华峰海拔1084米,唐代诗人刘禹锡《九华山歌》:“奇峰一见惊魂魄”描绘的就是该峰的雄奇。

被诗圣李白形容为“天河挂绿水”的七布泉是景区的另一奇观,落差80余米,七折而下,故名七布。九子岩景区还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第二,朱备镇生态状况决定了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该镇地形为南高北低,青阳的母亲河青通河发源于镇内将军村,南北向纵穿全境,流经蓉城、童埠、大通入长江。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盛产竹木、茶叶。森林覆盖率为73%,竹木蓄积量12.5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3.1立方米。生态旅游最原始的含义是森林旅游,可见,得天独厚的生态状况为朱备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优越基础。第三,朱备镇人文景观丰富。朱备店清代称朱村社,后朱姓毛笔远近闻名,改称朱笔店,后讹传成朱备店。又说明太祖朱元璋曾备兵于此,其开国名将常遇春于此大败陈友谅,现有遗址将军村、将军庙、打鼓岭、剑石等,故取名“朱备”。第四,朱备镇的交通优势明显。青阳县交通优越,水陆皆通,318国道横贯东西,103省道直穿南北,童埠港水运直通长江,京台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铜九铁路设有货运站,九华山机场即将开工建设。而朱备镇距县城10.7公里,仅需10分钟即可到达。第五,朱备镇农业土特产丰富。朱备镇因气候原因,盛产名优茶叶,现有生态茶园2690亩,年产干茶17吨。九华山佛茶系列产品“双溪早芽”、“将军旗枪”产于境内高山地带,“双溪早芽”1995年获澳门国际“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评选展

示会银奖,“将军旗枪”2001年获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此外,境内盛产竹笋、蕨菜、木耳等多种野菜。第六,朱备镇境内尚未开发的生态景点多。为弥补大九华山旅游资源有山无水的缺憾,经2001年7月立项,2003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牛桥水库工程位于朱备镇境内将军村,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旅游等综合功能,是青阳县重要的综合水利工程。该水库又命名为“将军湖”,并于2003年3月专程请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为“将军湖”题名。另外,境内还有百丈潭、青峭湾、阳山打鼓岭、六亩田的诸多环境优美的自然景点。这些自然风光优美的景点每年吸引众多登山、野外探险旅游爱好者,阳山更有农家成立了“驴友之家”。

二、朱备镇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朱备镇党委、政府立足自身优势,挖掘佛教文化因素,依托大项目引领带动,打造“主题型旅游产品”。即通过对地方佛学文化的挖掘整理,以环九子岩景区和青通河沿岸旅游开发为着力点,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依据旅游者的不同心理诉求和消费水平,在青通河两岸设计开发不同定位的旅游产业项目。一方面,在青通河西岸,立足于高品位,面向高端消费人群,以“禅修”、休闲、疗养为主题,以温泉度假村、疗养院、老年公寓等为主要承接项目,以总投资12亿元的九华山德懋堂禅修学院等大项目为引领,做长旅游休闲产业链。另一

方面,在青通河东岸,以体验农家生活为主题,面向大众消费者,加快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餐饮娱乐性、观光采摘型、水库垂钓休闲型、民俗文化体验型等特色化、多元化的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目前共有休闲山庄、农家乐7家。

三、朱备镇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朱备镇的硬件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朱备镇旅游发展的一些矛盾渐渐显现出来,其主要矛盾是:一是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二是规划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配套差;三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工作与发展不相适应;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一时难以形成大气候。

四、朱备镇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多措并举,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新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筹措:一是以政策换资金;二是以项目换资金;三是以利益换资金。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朱备镇详细规划的总体指导下,独资投入对某些景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

2、加强整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朱备镇应坚决落实好整体规划,任何建筑物应体现古色、古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味,加快实施与各自然景点连通的便道,对生态园、农家乐的经营户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升生态园、农家乐的品味。加大探险、科考、运动竞技等新兴项目的建设力度。

3、尽快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加强对境内零散景点和个体生态园、农家乐、饭店旅馆的管理,管理好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环境卫生、安全保障,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给予相关政策支持企业从外地引进急需人才,特别要鼓励引进懂管理、善经营、有业务技能的人才。

4、加大宣传力度,使朱备镇旅游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一是开发佛教文化;二是加大朱备山的“雄、险、奇、秀、幽”,水的“清澈、明净”自然生态宣传力度(可制成风光光碟销售,设计一张自然风光的宣传单);三是提升名优农产品的品味(让人留下余味);四是打造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五是加大与外界旅游队的联姻。

旅游业的发展将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只要按照以生态旅游为基础,以自然生态旅游和佛文化休闲旅游为重点,合理科学地配置朱备镇旅游发展的各要素,那么朱备镇旅游产业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进而带动全县旅游业的发展。

第6篇: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在明末清初之时,鼎湖山也曾被称为天湖山,原因是在明末清初之际,肇庆曾是南明永历皇帝的行宫。据说永历帝驻跸肇庆时,曾多次上过鼎湖山。

清初岭南著名诗人陈恭尹曾写过一首叫《端州华严庵送何孟门、陶握山、王紫?游鼎湖》的诗,其中加有注文说:“栖壑大师以(桂王)行宫在端州,改鼎湖山为天湖。”可见改叫鼎湖山为天湖山,明显带有纪念南明永历皇帝的意思。但是随着永历政权灭亡和清朝统治走向稳固之后,天湖山这个名称也就逐渐就无人问津了。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七星岩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的石壁上。叶剑英元帅于一九**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

七绝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五湖、六岗、七岩、八洞”,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另外有一说法是天柱岩海拔108米,阿坡岩海拔119米,阿坡岩最高);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强调“要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处于跨越发展、赶超进位历史节点的,必须抢抓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着力挖掘文化资源,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丰富生态旅游内涵,通过文化软实力提升生态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自治县人民政府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项目兴旅、品牌强旅、文化活旅,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谋划、来培育”的工作目标。

一、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㈠深化文化内涵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正逐步由满足“观光休闲”向享受“文化洗礼”方向转变,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文化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力和强力支撑,二者紧密结合,必定会实现互利双赢、共同繁荣。因此,要激起旅游者的旅游“冲动”,旅游

目的地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提高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已经成为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因此,必须注重用文化的理念提升旅游业,深度挖掘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和生态文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㈡文化旅游的交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抓手。现代旅游非常强调参与性,旅游者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一般观赏,更多地祈求融入旅游地的人文环境中,深度体验地域文化的“真、趣、味”。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是旅游的载体,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窗口,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形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当地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和接受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发,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有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㈢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的有效举措。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具有唯一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独具魅力的文化差异,在旅游客源竞争中将处于优势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排它性”竞争能力,易于创造特色和名牌效应。可通过极具特色的文化,推出一系列人无我有的旅游文化活动,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地方特色和民间文化去吸引外地游客,提高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对策措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生命源和推动力,旅游业提质增效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靠的就是不断增强文化内涵。旅游业的兴盛繁荣,关键在于将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㈠科学制定旅游文化发展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构建“ 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和部署,进一步深化对旅游形势的认识,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把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将打造成国内外知名,集旅游观光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在规划时,对已建成的旅游景点,要注重文物资料搜集,丰富文化内容;对在建或拟建的旅游景点,要深挖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开发;对列入规划的民间文化资源,要出台保护政策,严禁破坏原有风貌,鼓励恢复原有风格。

㈡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发展旅游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对待,逐步健全机制,完善保护体系。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对全县造诣较高的民间老艺人进行奖励和资助,使珍贵的民间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大力宣传优秀民间艺人的事迹和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先进典型,举办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展示活动,在全县营造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三是鼓励支持教育部门把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知识编成乡土教材,将民间文化艺术欣赏和

技艺训练引入中小学课堂,让珍贵的民间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7篇:旅游业的发展调研报告

第8篇: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以周陵为例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扩大消费对于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旅游消费比重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旅游产业来兴办富民,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属于周陵的旅游名片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助力。

一、 周陵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周陵办历史文化积淀丰富,“文王演八卦,武王平天下”的历史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周文化“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者”的风尚,在周陵甚为盛行。辖区内文物旅游资源丰富,周、秦、汉、唐等8个朝代文物遗迹遍布全镇,有古墓葬、古遗址120余处,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和“东方金字塔群”的美称。

周陵办旅游产业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缺乏统一的整体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模糊;

2、景区孤立分散、集聚性差;

3、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发展相对滞后;

4、发展观念落后、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不足;

5、经营粗放、管理落后;

6、景区缺乏竞争力;

7、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景区的建设打造和管理方面,缺少专业性人才,旅游系统的管理执法队伍还需进一步壮大。

8、旅游开发起步晚,差距大;周陵办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全市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对全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不明显。

9、景区建设速度相对缓慢;由于旅游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工作在周陵尚属新生事物,在景区的建设推进速度上还不够快。

10、旅游宣传经费不足。与其他兄弟县区相比,政府纳入预算的旅游宣传和管理经费还有差距;重点景区还没能融合到全市乃至全省的大旅游市场中,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宣传营销机制。

二、对加快周陵办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统一规划、形成规模。旅游产业的规划立足于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将旅游资源开发定位,强化旅游大产业观念,

将旅游业作为周陵办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要科学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周陵的历史文化背景,依托辖区内的帝陵和遗址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旅游观光业和历史文化产业,科学定位、整体打造主题特色鲜明的发展战略。

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大西安现代化新区的核心地,西咸国际化大都市“三城共建”(秦汉新城、空港新城和北塬新城)主战场的周陵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文化优势,继续着力打造以大石头关中民俗旅游度假第一村以及陶园居、田园居、丫丫花卉都市农业示范园区为主的现代旅游观光业;充分利用周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利用已有两千多年的“追文悼武”周陵公祭活动的影响扩大周文化及周陵的影响,发展历史文化产业。

2、加大投资、立体发展。要加大投资力度,修建高质量的旅游公路和完善景区交通提示设施,提高景区的通达性和集聚性;要开发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等,不断增强食宿等方面的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通讯、停车场、环保公厕、旅游标识、购物市场等景区配套服务建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继续深入推进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依托农村的自然山水、特色产业、古村古居等资源,形成一批新农村旅游小村镇,全面提升旅游服

务接待水平。

要发展旅游工艺品和文化产品深度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开发农家乐旅游和自然原生态体验项目,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餐饮、休闲、健身、娱乐等方面的多元服务,有效发挥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以旅游业的壮大带动配套设施建设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周陵特色的旅游产业链,力争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3、打造品牌、注重宣传。要充分利用网络、平面、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和发布旅游信息,采用时尚并能体现地区旅游特色的宣传口号,与区上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依托“周陵”这个特有的文化遗产,秉承历史文明遗风,进一步提升周陵的软实力和知名度,打造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名片,整体策划包装旅游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特色,丰富品味内涵。通过参加国内外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精心策划营销方案,组织几个大型宣传促销活动,运用大手笔,形成大手笔,吸引大客源,产生大效益。加强与省内外知名景区、旅行社合作推介力度,广而告之,逐步增加周陵旅游吸引力,不断提升周陵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4、倾斜政策、优化环境。要制定落实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相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高起点、大手笔

策划一批文物旅游项目,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建设精品旅游路线,同时配合区文物旅游局、秦汉新城加快帝陵探秘公园项目运作,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开通绿色通道,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高水平的旅游管理公司入驻我办打,造精品旅游景区。

5、保护资源、修编规划。切实保护有限的旅游资源,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旅游稀缺资源的保护力度,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中开发,在保护中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周陵办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高起点修编旅游规划。精心编制周陵办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和特色景区控制性详规,严格规划管理,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研究和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完善相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努力形成文化促动、效益拉动、营销推动的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多渠道,全方位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保障重点旅游项目顺利实施;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景区景点的建设,用市场手段整合旅游资源;继续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走出去,请进来,使招商引资工作在景点打造、星级酒店建设和旅游商品开发中实现更大的突破。

第9篇:关于林业生态建设的调研报告

天道酬勤,30年来杭锦旗几代林业人步履匆匆,精彩不断。消灭“四荒”、绿化山川;创新产业,兴林富民;改革机制,引企强林。30年的艰苦创业,30年的团结进取,杭锦林业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忠诚和奉献,在鄂尔多斯高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道道绿色屏障,谱写了一曲曲播绿撒翠的雄壮乐章,演绎着“绿色主题”的艰辛跨越,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杭锦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全旗总土地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是鄂尔多斯市土地面积较大的旗区之一,也是自然条件最严酷,生态最脆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境内地形、地势、地貌复杂。特别是全旗分布的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面积206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2.8%,除北部黄河冲击平原以外,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荒漠化地带,年降水量不足280毫米,其中西北部仅为150毫米左右,蒸发量大,十年九旱是最基本的自然规律。林业生态建设在全旗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杭锦旗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林业工作,从根本上改善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杭锦旗历届领导年复一年,倾其全力解决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专门制定了

- 1

方针,以建设“绿色大旗、畜牧业强旗”为目标,先后承担了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 防护林四期及日元贷款风沙治理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并动员组织全旗干部群众团结奋战,顽强拼搏,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生态建设大会战。1998~2008年全旗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98.8万亩,飞播造林178.8万亩,封沙育林126.5万亩,种苗基地建设6.6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完成飞播造林115万亩,封育11万亩,种苗基地建设4.8万亩;退耕还林完成人工造林66.45万亩,封育1.5万亩;日元贷款工程完成人工造林46.5万亩,封育114万亩,飞播造林4.8万亩,种苗基地1.8万亩;“三北”四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7万亩;地方完成飞播造林59万亩,人工造林184.1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524.58万株,四旁植树411.1万株。截至2008年底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13.07%,全旗林业用地达1 315万亩,其中有林地18万亩、灌木林344.12万亩、疏林地0.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40.3万亩、固定苗圃地0.17万亩、宜林地812.01万亩。

生态状况急剧恶化的趋势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许多昔日的荒滩、荒漠、重现草木葱茏,繁花铺地,流水潺潺的景象,全社会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禁牧令》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并实施标志着杭锦旗林业生态建设步入保护与建设

- 34

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把加强林沙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林草覆盖度的重要途径,全力扩大加工规模,打造大型林业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据2008年底统计:全旗共有杨柴原料林141万亩;沙柳原料林67万亩;柠条原料林197万亩;红柳原料林2.6万亩;枸杞原料林0.9万亩;梭梭基地0.5万亩,接种肉苁蓉380亩。引进北京源丰生物质热电项目,计划建设50万亩原料林基地,每年收购23万吨生物质原料,可为当地农牧民增收5 000万元左右;并在库布齐沙漠大面积推广梭梭嫁接肉苁蓉项目,此外还对东达蒙古王纸业,晨鹤枸杞,通九生物饲料及沙柳切片生产企业,进行了大力扶持,以此壮大生产规模。继续加大对沙区大漠神光响沙,夜明沙和七星湖旅游区等沙漠旅游业的开发建设。

五、造林质量全面提高

不断加大营林科技含量是杭锦旗林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生态建设成效的关键。杭锦旗大力推进林业科技服务,实现作业设计、整地方式、造林模式、树种配置、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在工程实施中,重点抓好种苗质量和施工质量的管理,对所需种子、苗木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实行“两证一签”(合格证、

- 6

原二号行动”、“飞鹰行动”等严打整治工作,充分发挥了森林公安和林政执法人员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打击效果,有效震慑了违法分子,教育了群众。

七、防火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健全和完善了护林防火机构和相关制度。实行了行政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包片负责制和联防责任制等护林防火制度,使各项防火措施得到了落实。二是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在重点防火林区增设护林员,成立义务防火扑火队,同时开展一系列护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森林防扑火知识培训班。三是实行护林防火值班制度,加强了火源管理。防火机构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在“清明节”等重点防火期间,护林防火人员全部出动,各级防火组织和重点防火区实行全天候防火值班制度,严密监控。四是防火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防火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杭锦旗自上而下重视防火工作,逐年加大投入,添置完善防火基础设施,加强防扑火队伍建设,制定详细的防扑火预案并狠抓落实,由于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从未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

八、依法治林顺利实施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深入实施,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与

- 8

上一篇:语文s版五年级生字表下一篇:小学生源稳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