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局长个人述职报告(通用6篇)
告
【篇一】
尊敬的领导:
今年,我市旅游工作面临着“创优”迎检、行风评议、国债项目的策划争取和举办中西部旅游交易会等四件大事的考验。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紧紧依靠上级领导和全局干部职工,通过努力学习、扎实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全市全年共接待游客694.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40.3%。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全面增强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具体做到“三个加强”: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学习,使自己时刻做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加强旅游基础、基本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学以致用,增强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能力;加强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学习,向书本学、实践学、向身边人学,提高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通过学习,使自己较好具备了作为一名党政正职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基础。
二、扎实工作,真抓实干
大力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实践中,我带领党组一班人牢牢把握发展主题,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关键措施,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完成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在全国集中精力整顿市场暂停“创优”验收的情况下,我们争取国家进行了验收,并以887分的高分入围,成为20xx年全国唯一通过验收的城市。
二是出色地完成了旅游交易会。“节会”期间,邀请北京、上海、广东等远程大市的40多家旅行社来樊踏线考察,对外推介襄樊旅游产品,签订意向合同50多份,约定来樊游客数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28万元,大大超过预期目标。
三是旅游开发整体推进。争取、指导、支持市、县两级多渠道集中资金用于开发建设,促使全市新建成、开放了龙王峡、九路寨、黄家湾、锦绣园等一批的景区景点。同时,完成了荆山生态旅游项目国债资金的申报工作,为今后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打牢了基础。
四是客源市场进一步扩大。指导、支持市县两级采取节会促销、广告促销、专题促销等多种方式,巩固老市场、开启新市场,促进了我市旅游的升温。仅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就接待游客42.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1.04%和102.92%,创历史新高。
五是旅游市场日趋规范。结合创优迎检和迎接“黄金周”,联合公安、工商、城建、交通等多个部门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消除不良隐患,维护了旅游者权益,受到了国家和省旅游局的好评,在全国开展旅游市场检查治理整顿中,我市被列为免检单位。
三、加强团结,理顺关系
注重发挥群体力量。作为“一把手”,工作中,我时刻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注重整体合力发挥,不搞个人说了算。在班子中,带头做到以事业为重、以集体荣誉为重、以团结协作为重,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在具体决策和实践中,注重相互通气、相互搭台、相互补位,以此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增进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我的身体力行下,旅游局党组形成了一个团结的、能够战斗的坚强集体。
四、严于律己,清正廉明
切实树立良好形象。实践中,坚持政务、财务公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带头贯彻执行中纪委新老五条规定,管好家属子女、管住身边的工作人员,使自己和局党组一班人经受住了各种考验,自觉做到了不以权谋私、不损公肥私,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推动了班子建设。
一年来,经过多方努力,我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也深知,同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今后,我将努力学习,严格要求,力争向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班子其他成员一道,我始终牢记使命,着力保护文物安全,以创建省、市项目带动、强力推进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坚持依法行政,突出项目建设、阵地建设、文物执法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为实现文物旅游事业的繁荣发展踏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多年以来,本人认真调研旅游资源,为开发民俗旅游出思路,为旅游突破发展蓄势奠基;依法加强文物管理保护工作,确保文物安全无事故,促进文物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文物保护工作。五年来,我配合局长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一是修建了周陵仿古围墙,维修和彩绘了周陵牌楼,对景区进行了绿化和整修,二是申报《唐顺陵整体保护利用规划》并通过国家局评审。三是参与编制了防洪防水方案;四是积极参与编制规划大纲。
(二)依法加强文物管理,确保文物保护事业健康发展。一是严格审批制度,加强对辖区取土场、砖瓦窑厂及基建工地的管理力度,要求其严格履行文物勘探手续,严格登记审批程序,确保审批全部符合政策法规要求;二是加强对经营者的法规学习培训,每年举办培训不少于2期。对一些共性和容易忽视的问题的处理,组织经营者听证讨论,让经营者在接受处罚时受到教育;三是创新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文物保护工作联合执法牵头作用。牵头建立了与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每年组织一至二次联合执法和专项检查,形成了一季一次细查,一月一次巡查,一周一次抽查的监管模式,此做法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肯定。
(三)旅游开发工作。协助局长工作并抓好分管的旅游工作。一是在全区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在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旅游》图册;二是结合“创优”任务指标体系,制定了创优工作实施方案并细化分解了任务提供给区委、区政府;三是抢先主动编制秦遗址保护总体方案项目列入全国“100个大遗址”开发建设重点;四是邀请省内外有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策划制定全区旅游总体规划。五是先后组织旅游项目,旅游商品参加了旅游推介会、西洽会、旅博会,在省市等节会制作了宣传册10000份,在各种节会上发放宣传推介。
在以上工作开展中,本人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二是潜心思考提出策划创意;三是主持并亲自参与项目编撰,制定方案,所有的项目背景、规模程度可以说了如指掌;四是重大活动、执法检查亲自部署,带人参加。
二、个人履职情况
任职以来,我能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团结文物旅游系统的干部职工兢兢业业,克难奋进,积极主动寻求发展空间,为文物旅游事业繁荣发展,突破发展,不断努力着。
(一)注重学习,着力提升工作水平和履职能力。全面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重点学习掌握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法规。撰写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点思考》在《城市规划》杂志中发表。
(二)抓工作重点,全力组织实施。为适应加快发展,突破发展的需要,近年我们自加压力,提出了依托一个载体,寻求三大突破,完成了工作的目标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年终各项考评指标均全面完成。今年,我们又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为”主题实践活动为旗帜,认真贯彻区委xx届六次全会精神,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文物保护体系建设、旅游基础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做好十项工作,从而推进文物旅游事业跨越式发展,旅游开发新突破的工作任务目标。凤凰台、周陵古建维修是我区也是全市一个较大的古建维修工程,从方案设计到报批开工建设,我多次到省市主管部门汇报,亲自到十几个部门咨询请教,提出了“操作不违规,工程不吃亏,维修不留遗憾”,使这项工程当年立项审批,当年招标开工,主体维修将于本月底结束。
三、树立公仆意识,勤政廉政
我出生在农村,先后在基层工作近20年,从事基层工作10年,传统的教育、艰苦的环境和不同的工作对象,使我能珍惜现在。尊崇干一行、爱一行,以淡泊名利、诚信为本为处事准则,不图名,不图利,在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斗能够勇于面对,而且尽最大努力解决,把自己的心尽到,把能出的力全部使出来,哪怕是受冷眼,受委屈也不轻易放弃。我深知,工作岗位不是权力,而是职责,工作的权力也是人民赋予的,设身处地要把工作做实,把事情做好。认认真真谋事,踏踏实实办事,老老实实做人。不贪不懒,洁身自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一是管住自己和身边人,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做的事情不做;
二是在政策范围内尽量给同志们和服务对象办事解难,不给他们加负担,更不添麻烦;
三是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从事经商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四是没有假公济私和化公为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党政干部廉洁自律规定要求,处处为单位着想,以诚意换成果;在用人用钱、外出活动方面没有自己说不清、说不起硬话而给单位和工作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的情况发生。
回顾近年的工作,我没有惊天动地的辉煌业绩,也没有华丽的豪言壮语,在文物突破发展和旅游起步强劲方面的成绩都是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的结果,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对我们这个业务性比较强的部门的关心支持,同时也是文物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克难奋进,共同努力的结果。
【篇三】
尊敬的领导:
今年三月,我由安阳市政府副市长职务调任省旅游局副局长,分管人事处、机关党委、人才服务中心和老干部工作。近一年来,要局党组和局长的领导下,按照工作分工,自己积极熟悉情况,努力做好分管工作,全力完成当年目标任务。
一、加强学习,增强党性锻炼
今年,由于工作的变动,自己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工作。针对工作岗位的变化,自己首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充实提高自己。
一是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结合旅游立省发展战略,从应对经济危机的高度认识抓好旅游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抓好旅*业人才和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抓好分管工作的自觉性。
二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努力缩短因工作岗位的变化而适应新岗位的过程。认真阅读旅游专业方面的书籍和教材,研究新形势、新任务对旅游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学以致用,以推动工作。
三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省委确定开展的“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的教育活动。省委决定开展“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是巩固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的重要途径,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关键是要把握好活动重点,找准学习的榜样,解决好突出问题,促进作风转变,抓好工作落实。根据省委部署,在加强并完成自身学习的同时,积极协助相关领导,组织机关干部按照活动安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规定文件,对照焦裕录精神,认真进行自我剖析,切实制定整改措施,推动工作发展。
从而在思想上得到一次洗礼,在理想信念、思想境界、政治觉悟和道德操守上都有了一个新的升华。四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把对旅游立省发展战略重要性的认识转化为工作中的自觉行动。实施“旅游立省”战略使我省旅游业发展又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无疑对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更高、更远的努力方向。结合贯彻全省旅游产业大会的精神,提出了加强旅游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具体设想,从而努力为旅游立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围绕目标,认真抓好分管工作
一是理清思路。根据旅游立省发展战略的要求,积极组织大家结合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集思广议,以新的工作标准、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目标思考旅*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按照分级分类分责的原则,明确了全省旅*业各级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
二是抓住重点,扎实推进旅*业教育培训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省旅游系统各级干部对旅游立省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解读旅游立省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提出了举办全省旅游立省发展战略高层研讨班的建议,并报请省委批准。省委徐光春书记,省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省委、组织部长叶冬松为此都进行了批示。按照省委的要求,于9月7日与省委组织部共同举办了“旅游立省发展战略”高层研讨班。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对全省各市主管市长、旅游局长、旅游重点县市领导和旅游局长进行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和专题研讨。通过专家和领导的专题讲授,使大家不仅耳目一新,拓宽了视野,而且使思想理念受到了一次强烈的冲击,知识上得到了充实和更新,进而提高了认识,找准了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进一步增强了贯彻旅游立省发展战略的主观自觉性。
三是在抓领导干部培训的同时,指导各地市抓好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不少地市也都根据实际情况,仿照省局的做法,对干部进行了旅游立省发展战略的普遍培训,初步形成了旅游业大发展,教育培训工作紧跟上的局面。
四是夯实基础,认真抓好导游考试培训工作。针对新的形势,并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要求,在总结往年考试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导游考试工作做到了及早准备、严格标准、注重质量。全年共组织17089人进行了导游资格考试,在全省面上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局人才服务中心和相关处室对现职导游人员、星级饭店经理、旅行社经理和营销管理人员共1300余人进行了岗位培训,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百千万培训目标任务。特别是在鹤壁举办的营销管理人员培训班,把案例教学与营销推介的实际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借助培训班,鹤壁市还与省内十个旅游景区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三、围绕中心,积极做好机关党建、老干部和其它工作
一是围绕中心,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按照省直机关工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针对机关特点,结合庆祝建国xx周年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并且在省直机关比赛中取得了优秀组织奖。
二是在党组的领导下,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落实老干部工作的有关政策,积极开展有益于健康的摄影、书画、钓鱼比赛,关心生病住院的老干部,使大家感到心情愉快。
三是与团省委一道,积极开展旅游自愿者活动。省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做了重要讲话。
四是与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委、省建设厅一道认真开展了文明景区的申报评选活动,提出了把文明景区创建评选活动扩大到三a级,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从而扩大了文明景区创建活动的覆盖面。
五是在组织世界旅游小姐省内五个城市的巡游过程中,带领有关人员,认真细致开展工作,确保了巡游工作安全、顺利、*。
四、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廉洁从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在联系实际,解决好突出问题,推动工作。联系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生活中重点解决好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认真解决好党风党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全党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不正之风在一定程度和一定层面上依然严重。这次教育活动,解决好在党风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重在继续狠刹“四股歪风”,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第一,狠刹贪大求洋、追求奢华、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努力克服纪律观念淡薄,自持地位特殊,不受纪律约束,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的现象。
第二,狠刹急功近利、脱离实际、弄虚作假的浮躁之风,努力克服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理论学习不扎实、不深入,得过且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的问题。
第三,狠刹宗旨意识不强,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至上的现象。
第四,狠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的跑要之风,努力克服心态不正问题。
二是在实际工作中廉洁从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年来,通过“讲、树、促”教育活动,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注重制度建设。对分管处室严格要求,分管处室无出现违纪问题。
16世纪中叶前,澳门还是一条小渔村。而自葡萄牙人定居后,经过四百多年的中葡建筑、文化、美食、社区等方面的交汇融合,澳门渐成一个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国际城市。这段特有的历史给澳门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与独特的文化风情。
除此之外,随着博彩业的兴起与繁荣发展,澳门被称为“东方蒙地卡罗”。从2006年起,澳门博彩业收入更超过了美国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让澳门旅游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兴起。经过近半世纪,特别是澳门回归中国以来,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澳门回归中国15周年之际,澳门旅游局局长文绮华在接受《小康》杂志记者专访时分析,从旅客人数的增长就可以看出发展之迅速,“回归当年(1999年)访澳人数为740万,而到了2013年已增长至2930万。迎着这样的趋势,相信澳门旅游业将会继续稳步发展。”
回归前:小城人不识
土生土长的文绮华拥有中葡血统,在当地被称为土生葡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她就在旅游局工作,至今已20多年。在这段历程中,文绮华认为回归前后给她最深刻的体会是澳门的名号不再是“藏在深闺无人知”。
回溯到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从陆路进入澳门的机会非常少,当时又没有机场,因此都是通过水路交通进入为主。那时,比较多的是香港市民坐船到澳门游览,或者海外的人到香港旅游时順便到澳门观光。
“回归前,我们出去给澳门做推广时,很多人都不知道澳门在哪里。通常我们都要解释道,澳门是在香港旁边,两地只相隔一个小时船程。但经过十几年后,到国外跟别人推广澳门,很少人会不知道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对比,我作为澳门人对此也很自豪。”文绮华说。
回归后:国际旅游城渐现
2005年7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澳门历史城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澳门历史城区”以澳门旧城为中心,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当中包括大三巴牌坊、卢家大屋、玫瑰堂、旧城墙遗址、大炮台等著名景点。
回归前,1996年是访澳人数最多的一年,数量达810万人。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后,访澳人数增长率开始大幅上升。到2013年,访澳旅客已达2930万人,是回归前的3倍多。值得注意的是,澳门的游客来源除了传统的亚太国家和地区,如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外,来自大陆的游客正逐年增多。从2014年1月至9月访澳旅客人数可见,来自大陆的游客已达67.2%。也就是说,每两个游客中,就有一个是来自大陆。
“回归后访澳游客逐年增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澳门要在相关配套上进行完善。从酒店房间的数目来讲,1999年全澳门大概只有9000个房间,时至今日已有28000多个房间。所以说旅客多了,同时旅游的配套也增多。”文绮华谈到。
为了进一步促进澳门旅游业发展,当地还兴建了新的旅游景点或增加了表演、活动的数量。文绮华举例说,过去从来不会有一个表演项目固定在澳门,但现在《水舞间》已经成为澳门特色表演之一。而过去很少会有演唱会,但现在差不多每周都有一场。另外,她认为澳门旅游业在回归后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其它行业。除了观光旅游外,餐饮业、表演事业、纪念品等市场都变大了不少。
11月8日,记者在澳门著名旅游区域新马路、议事亭前地附近观察,尽管当天下着毛毛细雨,但一点也不阻碍观光旅游客的心情。不到中午,这片区域已人潮汹涌,游客们拿着大包小袋的手信穿梭于人群中。在附近的新马路巴士站挤满了等车的人,若想一趟就坐上巴士,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面对这些情况,文绮华也承认澳门因地域小的原因,政府需要提供更多交通配套、设区配套等,使旅客和澳门市民都满意。
“澳门市民不是说不想游客来,只是希望不被太多打扰到生活,他们希望政府采取更多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近年我们发展两个项目针对澳门自身。第一个就是关于社区旅游的计划,意在发掘更多社区旅游的资源,把过于拥挤区域的游客引导到这些新的区域。这就需要了解社区的美食、购物、游玩等配套,并形成一种风气。另一个项目针对澳门市民,是关于旅游认知的计划。项目鼓励大家都充当旅游大使,让市民知道旅游业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成为好客的市民。”文绮华说。
适度多元化是发展方向
博彩业在澳门历史悠久,早在1847年,澳门便颁布法令宣布博彩业合法化。2013年,澳门的博彩收入3607.5亿澳元(2733亿元人民币),规模已达到拉斯维加斯的7倍。文绮华说:“毋庸置疑,博彩是游客来到澳门的一个重要消费环节,它为澳门赚取了很多的收入。因此,从整体的旅游、娱乐层面上,博彩业占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
除了博彩业的快速发展外,澳门近年来也确立了“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方向。澳门经济学会会长刘本立指出,现阶段“多元化”的政策取向,应是调控及优化博彩业的发展模式,使其发挥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包括观光文化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购物旅游和会展旅游等,进一步促进酒店业、批发零售业、会展业、餐饮业、娱乐业的升级转型。
文绮华也提到,澳门特区政府现正在发展旅游相关的其他新项目,例如长远发展会展、文化创意等不同的行业。“因为只依靠单一产业,还是有风险的。所以,在现有博彩业和观光旅游业带来的收益中,抽取一部分扶持这些新行业发展。这借鉴了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发展模式,几十年前它也是以博彩业为主,但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表演业、会展业在当地可以与博彩业平分秋色。因此,未来澳门的产业组合有可能发生变化,其它产业的兴起能帮助澳门达到经济适度多元。”
另外,近年来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及《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和实施,澳门被规划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2014年9月,第八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旅游部长会议在澳门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表示,特区政府正加快将澳门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文绮华表示,为配合发展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澳门需要中长期的规划,因此将会出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往我们多是做一些短期的计划,中长期的规划还是比较欠缺。现在希望能更系统、科学地做出研究,例如探讨旅游业哪些整体条件需要改善,未来客源市场开拓的比例是怎样,区域合作要如何协调等。希望最终可作为导向性的蓝本供旅游业参考。”
策划,对四面山重新进行定位,提出了“千瀑千姿、赤壁丹峡、先巴文化、原始森林”新四面山概念;编制完成了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和中山古镇、塘河古镇旅游发展规划。四是设施大改变。四面山客运车站、游客接待中心已投入使用;新建山门1座、停车场2个;望海公路5.6公里完成硬化并投入使用,对付家至四面山公路加装生命工程;整治洪海码头,规范旅游景区(点)的商品摊区管理;改造了场镇供水系统,绿化人行道1200米,对800米长的龙潭路街道进行硬化,建成垃圾集中堆放站2个,完成街道灯饰工程;硬化中山古镇入口公路520米、修建停车场1个、公厕2个;双福至四面山旅游观光线的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五是区域大整合。##旅游进入三峡大旅游圈,其中四面山风景名胜区被纳入了重庆十大旅游精品线近期开发的五条线之一;以聂帅陈列馆和聂帅故居为核心的“红色旅游”项目已纳入国家红色旅游100条旅游精品线;按照渝川黔金三角发展规划积极策划旅游产品,推出旅游线路,强化宣传促销和找准市场定位,争取在区域合作中抢占制高点。六是经济大振兴。XX年,全市旅游经济继XX年非典重创、XX年恢复后实现全面振兴。全市接待游客1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四面山共接待游客20.24万人次,同比增长13.33%,旅游综合收入8498万元,同比增长15.2%。全市无一例有效投诉,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七是文化大挖掘。今年我们对红色文化、先巴文化、楹联文化、建筑文化等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尤其是开展中山古镇主题形象和楹联征集活动,共收到海内外30多个地区以不同形式寄来的2750件作品,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同时,开展挖掘中山古镇文化内涵课题工作,组成调研组对中山古镇深入调研,形成了《保护开发中山古镇,打造##旅游亮点》的调研报告,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山古镇已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古镇。八是形成大格局。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旅游。市委书记唐林身体力行,坚持每半个月亲自对旅游工作督查一次;每1个月四大班子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召开一次旅游工作专题会,听取当月旅游工作进展情况并安排部署下月工作。全市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集中力量抓,党政合力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部门参与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每一个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为旅游发展每年干好一件实事后,得到市级各部门的积极响应。一年来,市级各部门为全市旅游业发展办了106件实事,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联动全民参与。各行各业以饱满的激情融入到“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中来,强化旅游宣传,开展文明示范岗活动;加大对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加大对旅游消费品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农民的转农从旅工作等。全市形成了旅游进学校、旅游进社区、旅游进农家、旅游进百姓生活的良好局面。企业发展循序渐进。全市旅游企业不断壮大,旅游企业(个体经营户)已由期间的不足100家发展到十五期末的近千家。直接从事旅游业的员工已接近万人。今年除吸引了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重庆高投司等大集团外,还吸引了一批企业或个体投资者加盟##旅游业。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年初成立了“##市旅游监察执法大队”,加大了旅游监察执法力度,8月成立了##市四面山管理委员会,按照工业园区模式进行考核管理;12月中旬成立了“##市旅游协会”。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打造##诚信旅游。目前,全市旅游市场形成了主管部门、行业部门、市旅委会三级管理体系和市旅游执法大队、行业监督执法部门、市旅游协会三重监管体系,旅游市场繁荣兴盛。行业自律有效提升。通过执行法规来引导市场趋势,建立市场准则,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遏制违规违章的经营现象,收效明显;依靠标准来管理市场,建立了一套规范有序的生产、经营体系,旅游质量投诉明显下降;引导企业制定措施和约定俗成的规范制度,使部分企业仅以价格竞争为争夺客源的唯一手段的现象成为历史,有效地解决了旅游企业不正当竞争形成的恶性循环现象;依靠行业协会来规范市场,达到旅游经营者自己管自己,形成利益共同体,构建和谐##旅游、诚信##旅游。整合资源共谋发展。在产业定位上,首次将我市旅游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定位,即“三色”旅游定位。坚持“一条主线,两个中心,三大资源,四大文化古镇的产业布局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推出精品的基本思路;在跨区域发展上,配合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全力打造四面山,争取在金三角跨区域中抢占先机,占领桥头堡。九是构建大安全。安全工作是旅游工作的生命线。一年中,我们将安全工作当作中心工作,首要工作和重点工作来落实。成立了旅游局和四面山管委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门的安全工作责任人。各旅游镇(街)、旅游定点企业也建立了旅游安全工作机构,落实了专人负责,形成了局—镇(街)—企业三级旅游安全网络。在日常工作中,除了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向各重要景区、重点企业、主要旅游镇(街)派驻安全督导员24小时蹲点,安全工作责任领导巡回检查指导外,在平常时间坚持不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的安全比率。十是景区大和谐。旅游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强化四面山管委会综合执法大队的职能,加大对旅游市场秩序的整治,及时处理游客投诉,妥善解决各种纠纷;正确处理好利益主体的关系,找准了衔接点,弹奏出“天籁之音”,构建四面山和谐景区。一方面为新华集团服好务,为业主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又加强对业主的监管,避免业主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有“出轨”行为。四面山的旅游开发尊重了当地群众的利益,维护了当地群众的利益。对景区的农民实行“亲民、为民、富民”政策,通过发展旅游业来破除“三农”“瓶劲”,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是在农业“两增”上实现了新突破。除了在全市旅游工作上取得了创新发展外,还在四面山景区农业工作上取得了新突破。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贯穿农村工作始终,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特色,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
农业、加工农业,使之成为景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完成了10000亩优质农产品基地规划,发展反季节蔬菜500亩,发展了黄连100亩、天麻100亩、兰草2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海村草食动物养殖基地新发展黄牛100头、羊500头,燕子村新种植糯玉米300亩,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15万元。同时,发展50亩岩蛙养殖场,引进业主兴办3个企业,新建1个小水电站,发展法人单位20个、私人企业22户,改建容量为5000立方米山坪塘5口,新建羊舍800平方米,养羊150只。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905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加强财务管理,认真清理村社财务,严格支出,与去年相比,各种经费支出下降11%。偿还债务近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694元,人均净增长280元,实现了景区人民“粮增收钱增长”的目标。第三是在招商引资上实现了新突破。为了全面开发四面山、抢占“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的制高点,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在重庆、##市两级领导的关心和各个部门的努力下,成功引进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合作开发四面山旅游资源。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加盟四面山旅游业后,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有了“大手笔”:四面山景区开发建设力度得到加大,旅游接待水平和档次明显提高,景区面貌焕然一新。四面山不仅从困扰多年的经济困境中走了出来,而且在旅游环境和发展空间上得到有效改善。截至12月,新华集团共投入资金近7000万元。同时,引进重庆高投司对四面山景区公路进行建设、渝南精品线现已全面开工。(四)科学决策,注重一个“实”字。根据全市旅游发展形势和四面山旅游工作实际,科学制定了旅游工作重点,通过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实绩,特别是四面山在六个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改善旅游条件上取得了新突破、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包装上取得了新突破、在依法治旅游上取得了新突破、在培育旅游市场上取得了新突破、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上取得了新突破、在旅游对外合作上取得了新突破。无论是在旅游硬环境还是在旅游的软环境上,都让前来旅游的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五)深入实际,突出一个“先”字。一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创造性开展。旅游局和四面山管委会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做到了“目标具体化,突出针对性;实现全覆盖,注重特殊性;创造新载体,突显灵活性;展示新形象,体现实效性”。活动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机关工作作风有了根本转变。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二是深入基层解民忧。针对旅游业战线长、点多面广、人少事多的现状,我提出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新思路:要求从领导干部做起,带头牺牲星期天和节假日;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份外的工作份内完成;干部每月深入基层的时间不少于10天,一般干部不少于5天;帮助旅游企业和联系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不少于5件次,一般干部不少于1件次。全体机关干部为基层企业排忧解难70余件次,做好事实事42件次,个人自愿捐助贫困村民资金3499余元。旅游局党政一班人先后深入高滩村、林海村、燕子村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制定出扶贫发展计划。支持中山村3万元,改造了8公里村级机耕道,扶持该村4户发展养羊80头和5户养蜂40箱,旅游局13名党员将自愿捐款3499元购买的170只德国引进的良种蛋鸡(年产蛋290个/只)、饲料和饲养资料等送到高滩村群众手中;指导、帮助林海村、燕子村、高滩村发展种养殖业,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15万元。三是群众真正得实惠。本人带领四面山全体机关干部在 “一帮三”主题实践活动中帮扶了20 名贫困党员,20 户旅游户,20 户特困户,发放各类救灾资金15万元;在“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中,四面山每个党员对口联系特困户、下岗户、孤寡户、贫困学生户。向贫困老党员、特困户、下岗户、孤寡户、贫困学生发放各类救灾救济资金达7万多元。在今年6月份发生的四面山特大暴风雨自然灾害中,我亲自组织干部深入灾区检查灾情,组织抢险救灾,保证游客和人民生命安全。(六)身体力行,常念一个“带”字。在工作中时时处处发挥“领头羊”应有的示范、表率、带动作用。在工作量比常人大一倍的情况下,而且受命于“旅游兴市”,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的奠基时期,自觉做到工作上高标准,不怕苦、累、难,生活上严要求,不出没灯红酒绿之地。做提高素质的“领路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群众的“贴心人”、做作风上的“正派人”、做经济上的“清白人”、做工作上的“带头人”。迭志不渝地用好手中的“权”,不谋非分之利;管住自己的“手”,拒收不义之财;管好自己的“脚”,不进是非之地;管好亲属家人,不沾自己的“光”。 7月1日,旅游局被市委表彰为先进领导班子,这是建局以来党政班子获得的第一个荣誉称号,我本人也被市委表彰为先进个人。(七)要求班子,坚持一个“严”字。一是坚持“三常”。按照“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果”的原则,坚持“三常”:常学,在刻苦学习中夯实自己履行职责的理论水平的根基;常思,在创新中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水平,努力在理性思想中提高判断问题、筹划工作和指导落实的能力素质;常用,在旅游工作实践中研究新情况、谋划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求得新成效。成为知识型、谋划型,务实型,开拓型,复合型的领导干部。自觉并要求其它班子成员做到“政治上不麻木,具有政治上的敏锐性;政策上不糊涂,具有办事的原则性;纪律上不淡薄,具有谨慎的纪律性;管理上不松弛,具有自律的约束性;生活上不失控,具有作风的严谨性;工作上不务虚,具有求真的扎实性。”二是深化班子成员廉政教育。明确党风廉政责任分工,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申报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申报、配偶、子女从业的有关规定,把执行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一年来,旅游局和四面山管委会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违法乱纪。二、存在的问题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驾驭本职工作的能力
我于2013年初调到旅游局工作,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为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本职工作,我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学习提高工作能力。首先,加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除积极参加局党组中心组织的学习外,围绕贯彻十六大精神,重点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报告,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学习中,坚持以学致用为宗旨,反复体会,掌握要领,提高自己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使自己始终做到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加强旅游业务知识的学习。针对旅游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实,加强旅游基本理论基础,坚持及时追踪掌握业内的最新知识和最新动态,把握其运行机制,摸透其发展规则,凝聚理论素养,促使自己在指导办公室参与政务和发挥参谋作用时能够做到业务娴熟,得心应手。其三,加强了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的学习。虚心向班子成员学,向老同志学,向群众学,不断丰富经验、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组织协调和决策指挥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矗
二、抓住工作重点,奋力创造工作实绩
一年来,我根据工作分工,结合旅游局的阶段性工作重点,统筹兼顾,强化措施,确保了所分管工作的平衡发展和整体推进。2013年,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局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的荣誉;在纪检、监察方面,做到了制度规范健全,全局未发现一起不廉洁的行为;在后勤保障上,有效地服务了业务工作,受到了盛市领导的好评。同时,我所分管的办公室也在全局公开评选最佳文明科室时取得最高得票。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具体工作:一是改善机关管理模式。针对所分管的工作琐碎、复杂的特点,以转变工作方式为突破口,抓重点带一般,推行实施了制度管理,建立完善了关于机关管理、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全局整个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狠抓机关作风建设。
实践中,我坚持把作风建设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确保了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结合全市对旅游行业开展的行风评议,多次带领有关人员登门看望行评代表以及深入基层和企业,了解他们对我局及工作人员的希望和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纪律作风整顿;结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了如何发展我市旅游业的大讨论;结合落实市委部署、开展“三争”活动,在全局提出并组织了“八种意识”的大讨论。通过类似活动,使作风建设由“虚”变“实”,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励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有效地保障了各项工作落实,受到了有关领导的好评。三是落实后勤保障和服务。分管机关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用“后勤无小事”来勉励自己和分管的科室人员,在做好日常事务工作的同时,还竭尽所能改善同志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多次组织人员整修办公室以及为办公室安装暖气,改善工作环境,等。同时,针对创优迎检接待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为了搞好接待工作,坚持靠前指挥、现场协调,使整个创优接待做到了计划到位、落实到位和服务到位,为创优入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团结,为有效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工作实践中,我十分注重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当好配角,唱好主角,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在班子内部,妥善处理好与班长、班子成员间的关系,研究重大问题和做出重大决策时,主动当参谋提建议,一旦形成决议,属于自己分管的工作,大胆承担任务,积极组织实施。遇到情况及时汇报,及时
通气,争取协作和支持。对所办管的科室的具体工作,做到了支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确保了担任角色的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有效地推动了工作开展。
四、勤政廉政,努力塑造良好的公仆形象
旅游局虽然是个小单位,但作为一名班子成员,我深知,一定意义上,我的形象就代表着单位形象和党的形象。为此,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政廉政,清正廉洁。不乱用权力,不以权谋私。同时,严格要求家属和孩子当好“贤内助”、“廉内助”。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安排,现将我任职以来的主要工作和思想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恳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水利局长个人述职报告。
江苏滨江临海,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下游,洪涝、干旱、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频繁。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水利在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00年5月25日,省人大任命我担任省水利厅厅长。组织上一下子将我放到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夙夜忧虑,唯恐托付不效”,唯有加倍努力工作,不辜负组织的期望。任职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依靠全厅同志的共同努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兢兢业业地开展工作。
一、认真落实党的治水方针,积极调整新时期治水思路
进入新世纪,水利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了新时期的治水方针。我们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紧紧结合江苏实际,及时研究调整了新时期江苏水利发展思路。在思想观念上,突出强调新时期的水利工作要牢固确立“五个”意识,即创新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以积极推进水利现代化总揽全局,提出了积极推进水利现代化“四大体系”的奋斗目标,即建立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的高标准防洪减灾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化配置的水资源供给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发展服务体系,以水利的现代化支撑和保障全省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在治水思路上,提出实现三个转变:即在工作重点上,由重工程建设向重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转变;在服务对象上,由以农村、农业为主向城乡统筹,加强城市转变;在管理方式上,由粗放型、经验型向集约型、科学型转变,逐步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二、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经济发展战略,扎扎实实完成各项水利工作任务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我省经济保持适度增长的总体目标,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水利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抓任务分解,明确责任;抓关键环节,解决重点问题;抓工作落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顺利完成了各项水利工作任务。
一全力以赴夺取防汛抗旱斗争的胜利,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的水环境。防汛抗旱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作为水利厅长,我深感重担在肩,丝毫不敢有半点松懈。2000年以来,我省淮北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一方面指导防办加强科学调度,及早做好蓄水保水工作,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努力变洪水为资源。另一方面我和其他厅领导多次到受旱地区了解旱情,研究具体的抗旱措施。同时加强对苏北五市用水考核,促进节约用水,努力增加抗旱水源,出现了大旱大丰收的好局面。2000年8月30日,响水等地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暴雨中心响水日降雨量达737毫米,为我省历史最大值,响水、灌南、灌云、连云港等地受涝十分严重。暴雨发生前后,我和厅其他领导一起在省防汛指挥部24小时值班,调度石梁湖水库两度关闸,支持连云港市区及蔷薇河排涝。灾情发生后,我带领防办同志赶赴响水、灌云、连云港等地,积极协调,帮助指导地方抗灾,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了涝水,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2002年长江干流汛情来得早,大通站最大洪峰流量65200立方米每秒,我省沿江潮位两度全线超警戒,六圩、扬中等一些堤段发生险情。进入梅雨期后,金坛、句容、溧水等地降雨强度超历史,出现严重内涝。在这期间,我和其他同志密切关注雨情、涝情,超前部署相关措施,现场指挥排涝工作,及时调拨抢险设备和物资,夺取了抗洪排涝斗争的全面胜利。
二认真贯彻国务院《决定》和省委、省政府长治久安的战略部署。切实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1991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决定》。省委、省政府也就江苏水利的长治久安作出战略部署。近几年来,我们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紧紧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大局,整体推进治淮治太、江海堤防达标、省重点水源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2000年以来,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计划投资733亿元,实际完成738亿元。一是治淮治太工程。治淮工程共完成投资40亿元。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按照朱总理的指示精神,建设工期从原来的7年调整为4年半。截止目前已完成工程投资308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77%。到今年年底可以达到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明年汛前具备行洪条件的目标。东调南下二十年一遇工程已基本完成。治太工程共完成投资15亿元。望虞河、太浦河工程全面完成,环太湖大堤应急加固工程正在实施;湖西引排烧香港三期工程、北河整治二期工程、九曲河枢纽工程等正在抓紧实施;常州新闸控制工程、丹金闸枢纽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是江海堤防建设工程。共完成投资199亿元。护砌工程、小型涵闸、填塘固基等基本完成,土桥翻水站、瓜洲枢纽、碾砣港闸、大浦闸等大中型水工建筑物加固正在抓紧实施,年底前基本完成长江堤防建设。三是重点水源工程。共完成投资63亿元。实施泰东河新通扬运河段工程;淮阴二站工程基本完成;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施灌区改造、节水灌溉工程。同时,抓紧抓好水利信息化建设。省以上报汛站遥测率达到83%,90%县水利局与省水利骨干网联网,实施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江水北调水资源监控调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应用系统。
三着力做好农村水利工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去年我省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这对农村水利建设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和厅有关领导成员一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寻找保持农村水利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提出了当前农村水利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在继续保持政府组织发动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抓规划、抓管理、抓服务上来;在继续保持一定建设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工程效益;在保证公益性水利工程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逐步引进市场机制,增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活力。突出节水灌溉、跨乡骨干引排工程两个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水利建设。2000年至今全省共投入资金31亿元,投工53亿工日,完成土方155亿方,改造中低产田438万亩,建设高效农田2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3平方公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我们还注重强化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省政府同意,乡镇水利站继续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提高了水利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围绕积极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全面启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我一直在思考水利如何更好地为城市化建设服务。去年我带队到浙江省参观学习,回来以后,向省政府作了专题汇报,提出要以城市防洪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水利工作。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中,做到与提高城市排涝标准相结合,与搞好城市供水相结合,与改善城区水环境相结合,与美化、绿化、亮化城市相结合。这个意见得到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力争在“十五”期末初步形成全省大中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城市水利已在全省各地引起强烈反响。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已经完成。南京、泰州、宿迁、连云港、淮安等市已起步实施。
五强化水资源管理工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省战略作出积极的贡献。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去年,省人大又作出了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这些都对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来,我们注重强化水资源管理,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一是强化地下水管理。按照省人大《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我们研究制定了4831眼深井封井规划。目前,苏锡常三市已累计封井2078眼,地下水开采量减少了68%,有90%的监测井
水位回升或趋于稳定。二是加强用水管理,实行节约用水。全省工业和城镇用水计划下达率达到95%,全省首次向社会发布449个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定额。同时,加强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三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全省水功能区划工作已经完成,正在上报省政府批准。组织制订了《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改善水环境调度方案》,调度沿江大中型闸引水冲污,增加水环境容量,改善水环境。初步完成了《太湖地区利用水工程改善水环境的调水规划方案》,起步实施苏州市西塘河引水工程,无锡市梅梁湖泵站工程已进入审查阶段,即将开工建设。
六落实省委、省政府区域共同发展战略,认真完成苏北扶持任务。为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召开的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座谈会精神,我带领有关同志分别到苏北、苏中各市进行现场办公,认真分析各地当前水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凡是厅里能够做到的,都当场确定,给予支持。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说明情况,争取条件成熟时,尽可能支持解决。我厅各项水利建设资金50%以上用于苏北,特大抗旱补助经费绝大部分用于苏北,防汛应急和省级防汛储备资金50%以上用于苏北,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我厅的扶持任务。
三、大力倡导改革创新,争取水利工作取得新突破
新世纪新阶段,加快水利发展必须以开拓创新为动力,只有加大各方面创新突破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水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和其他厅领导注意坚持以“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机制的办法解决水利发展中的问题。2001年6月份,我们专门召开了全省水利改革会议,对水利改革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大水利改革力度的决定》。2002年8月在总结水利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再次召开全省水利改革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水利改革的各项要求,强力推进水利改革,述职报告《水利局长个人述职报告》。我们提出了八项改革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逐步推进供水体制及水价改革。围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供水体制要求,加快了苏北供水体制改革步伐。目前已有徐州、泰州等6个市成立了供水机构,其他地区也将在市、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逐步组建;水价由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收费,实行了“市界计划供水,计量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的管理办法,促进了节约用水。二是分类推进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公益型、准公益型和经营型三类,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同时深化管理单位内部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并在全省开展“管养分开”的试点。三是深化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全省水利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健全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积极推进招标代理制。四是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改革。以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保护为核心,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农村水、城市水,地表水、地下水,水量、水质的统一管理。五是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公益型工程实行竞价承包,资源型工程实行竞价租赁,经营型工程实行竞价拍卖等多种形式,全省已改制工程127万处,占应改工程的945%。六是积极探索灌区管理改革。全面推行“供水公司+用水者协会+农户”的管理模式,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成本。皂河等16个国家立项改造的灌区及淮安市22个灌区改革正在全面推进。七是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城市水利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化开发的城市水利投入新机制,拓宽投资渠道。目前已有泰州、淮安等6个市成立了城市防洪投资公司。在农村水利投入方面,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大力推进民营水利。八是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大力推进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试用期制度。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实行岗位管理、竞争上岗、人员聘用和人事代理制度。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建立激励竞争机制。
四、认真贯彻水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2000年省委、省人大、省政府作出了关于推进依法治盛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决议,我们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认真学习水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规章制度,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学习中不断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2000年10月向全省发出了《江苏省水利厅关于加强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水利系统把各项水事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实行依法管理、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和依法监督。
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水行政执法体系。已建立了省水政监察总队及21个支队、120个大队,有专职水政监察员2080余名,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盛市、县、乡四级执法网络。随着水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水政执法工作的加强,我省的水事案件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查处率逐年提高,全省水事秩序良好。
三是实行水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我们通过实行水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公布行风监督电话,建立水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强化了水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法制观念,促进了水利法制建设。同时,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力度,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类涉水违法案件,严厉打击长江非法采砂,全省共查处违法水事12370多起,保证了各项水事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是转变职能,减少行政审批。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我和其他领导多次开会研究,先后提出取消行政审批11项。对保留项目也提出简化程序,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同时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大力精简会议、文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几年,省人大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人大代表每年都提出不少建设性的建议。我们深刻认识到,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指导,将有力地促进依法治水,推动水利事业发展。为此我们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建立了由我挂帅,一名副厅长分管,办公室负责,承办处室处长承办,件件落实经办人员的制度。有些重要建议,我亲自督办。为提高办理质量和效果,我们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坚持开门办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对能立即办理的,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对一时难以办理的,列入我厅今后的工作计划;对办理难度大或超出我厅职责范围的建议,也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或者依据有关政策、法规进行细致的解释说明,给人大代表一个满意的答复。在办理建议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做到“三结合”,即把办理工作与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结合;与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民主科学决策相结合;与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重要战略部署,推动全省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相结合。几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6件,代表们对我厅的答复都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
五、坚持廉洁自律,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在平时工作中,我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带领和团结同志,一起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第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作为党组书记,坚持带头学习,注意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同志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能力;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和省里的重大决策部署。除了正常的学习制度,我们每年还举办两期处以上干部专题学习班,联系水利实际,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二,建章立制,促进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我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江苏省水利厅重要规章制度汇编》,人手一册,明确规定各项工作的要求,一切按制度办事。坚持定期组织召开党组会和厅长办公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重大问题都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团结党组一班人,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
第三,廉洁自律,全面推行廉政建设责任制。我时常提醒自己,职务意味着责任,领导意味着服务,权力意味着奉献。只有为人民谋利益的权力,没有谋私利的权力。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求自己看淡名誉、地位、利益,看重工作、业绩、贡献,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家人和身边工作的同志。在全系统我们推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处以上干部还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承诺制。同时加强执法监察工作,规范招投标行为,明确要求所有省级水利工程招投标,监察室实行全过程监察,有效地防止了腐败。
第四,大力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中,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平时经常深入基层,关心群众疾苦,热心为基层服务,每年春节期间都到工地慰问一线职工。在系统内部,我们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以优良的行业作风,在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水利新形象。今年我厅和省文明办联合开展了以“树立水利行业新形象,建设人民满意好行风”为主题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全系统干部职工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2001年底水利厅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水利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扶贫领导小组评为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六、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这几年来,全省水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省人大关心支持和全省水利职工共同奋斗、长期积累的结果。反思自我,作为厅长,尽管做了不少工作,但与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相比,深感自己在本职工作、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方面还有不少差距。主要是:
一是对解决防洪、节水、水环境问题的根
本对策措施研究还不够深入。九十年代以来我省加大水利投入,流域性骨干工程防洪标准有了较大提高,但防洪隐患依然存在。我省沂沭泗地区防洪标准只有20年一遇,水阳江、滁河、秦淮河流域防洪标准仅有10年一遇,我省44座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目前仅有7座达到设防标准;水质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淮北地区、丘陵山区和沿海垦区的水资源保障率还不高,苏南水质性缺水的矛盾十分突出,全社会节水意识比较薄弱;全省劣于三类水的河道断面占70%以上,改变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十分紧迫。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认真解决,将严重影响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水利厅长,我自己感觉到尽管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在这方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还不够,工作力度还需要继续加大。
二是扭转“重建轻管”的力度还不够大。我省水利工作一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虽然现已注意扭转这一问题,在全系统强调要高度重视工程管理工作,并部署开展了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但发展很不平衡。一些管理单位人员工资还难以保证,工程维修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从我自身来分析原因,由于近几年水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花在工程管理上精力相对少了。目前我们已会同省体改办等有关单位,即将出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全省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三是农村水利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建国以来,全省各地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8%,旱涝保收农田占耕地面积的60%,节水工程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9%。但是我省农村水利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河道淤积严重,工程老化,标准低,灌区建筑物老化率38%以上;农村自来水到户率不高,仅为55%。税费改革以后,随着“两工”逐步取消,加上取消原来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公积金,我省农村水利建设每年将直接减少投资10亿元以上,占投资的60%左右,建立农村水利投入保障机制显得尤为迫切。按照入世对农业基础设施补助的要求,各市县财政应建立农村水利小型公益型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但目前绝大多数市县尚未建立。作为水利厅长,在争取支持、督促检查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在争取财政增加投入的同时,更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兴修水利,建立起顺应当前形势的农村水利投入新机制。
四是依法行政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们在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政策法规工作仍需加强。今后要在制度建设、制度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使全省各级水利部门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治水管水转变到全面依法行政的轨道上来,从长期习惯于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转变到宏观管理、政策管理、依法管理上来。
五是工作水平和工作方式还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由于平时工作较忙,学习理论深度还不够,联系实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不够。今后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提高理论政策水平,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上要求过高,节奏太快,安排任务较多,使厅机关同志经常加班加点;由于比较直爽,有时批评方式欠妥,工作方式和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全省的水利工作一直得到了省人大及各专门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在任职期间,各位领导和同志也给予我许多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将深入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和思想,真诚恳切地听取评议意见,对存在的不足,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认真加以改进。我决心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廉洁自律,恪尽职守,依靠大家共同努力,把水利工作干得更加富有成效,不辜负组织上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
深冬的哈尔滨已进入冰雪节倒计时,重点地段的冰灯制作已进入冲刺阶段。
2012年1月5日,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将正式启动。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国家旅游局的两个国家级活动——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和中俄旅游年启动仪式,也将于当日同时启动。
但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冰雪节。
哈尔滨的城市旅游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在打造冰雪旅游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打造“冰城夏都”的夏季旅游上也走出了一条新路。一个四季宜游的城市正在展现其独特的魅力。旅游收入已成为哈尔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去年该市旅游收入已占到GDP的10.41%。2011年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市已经累计接待旅游者4565.1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总收入45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12月6日,就哈尔滨市的旅游发展等问题,哈尔滨市旅游局局长杨杰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
不是看冰雪,而是玩冰雪
《中国经济周刊》:冬季旅游是一件考验人的事,很多人可能看过一次就不再看了。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如何吸引人们下一次再来?
杨杰:从自然资源和旅游的角度上来看,冰雪和冬季是哈尔滨城市旅游最大的劣势,冬季寒冷不便出行,组织什么活动都很困难。但是,哈尔滨通过冰雪艺术、冰雪文化把这种劣势变成了优势。
冰雪其实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参与性,以往来哈尔滨的游人主要就是看。看的话,你来一次就够了,不用再来了。要想深入地发展冰雪旅游,就要把它的参与性、娱乐性包括冰雪度假发展起来。
《中国经济周刊》:参与性和娱乐性是如何体现的?
杨杰:去年有很多南方人去玩小冰车,自己弄得满身是汗,虽然很冷,但是他们玩得很开心。今年我们搞了更多参与性的内容。
一个是景区内设置参与性的内容,比如在冰雪大世界搞冰雪动漫大巡游。我们和迪士尼合作,把它的卡通形象都做成冰雪的,加上其他的一些动漫形象,和孩子们互动。比如在雪雕博览会开辟一个自己动手做雪雕的区域。
另外,我们还专门在松花江面上建立了参与互动的景区——冰雪欢乐谷,基本不做景观,全部是玩的内容。其中冰场、滑梯等都是免费的。今年,玩的内容增加了冰雪摩托、冰雪气垫船、冰雪坦克等30多项内容,我们就是想让市民和游客全身心地去体验这种快乐。
今年我们的湿地景区多数也都开发了冬季项目,并且以参与为主。比如今年的金河湾冰雪欢乐季,免费项目就有21项,都会给游人带去更多的乐趣。
“夏都”湿地游
《中国经济周刊》:夏季的哈尔滨也是大家向往的避暑胜地。今年的哈尔滨夏季旅游和以往有何不同?
杨杰:哈尔滨夏季避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首先是气候非常凉爽。7月最热的时候,哈尔滨的平均气温才24℃。哈尔滨的山、水、林资源也非常丰富,松花江穿城而过,形成了大面积湿地,对于避暑度假是一个补充。哈尔滨的森林资源也非常丰富,周边有1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6个省级森林公园。
与以往不同的是,近年来哈尔滨的避暑旅游是以湿地为核心品牌。哈尔滨湿地离城市非常近,而且是原生态的,面积非常大,无论动植物还是湿地形态都是多样性的。我们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了开发和利用,今年已经有13个景区对外开放。哈尔滨这几年的夏季旅游非常火,有的旅行社每个月要接待200多个旅游团,光马迭尔酒店的客房和餐饮一年就增收1000万元人民币,多数酒店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或者翻番,一房难求、一票难求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
《中国经济周刊》:人们到一个城市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都会成为加分或者减分的重要因素。哈尔滨是如何为游客提供服务的?
杨杰:城市旅游,树立城市的形象和品牌非常重要。如何把城市的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变成产品,变成品牌,变成吸引人的东西,这是城市旅游的根本。
哈尔滨原来叫冰城,现在叫“冰城夏都”。从整体的发展理念上来讲,叫“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把旅游作为一个城市很重要的产业载体,那么,城市能满足游客的功能,肯定要高于宜居的功能,所以现在哈尔滨市各部门处处为旅游服务。今年哈尔滨市建委专门在江边修了一条湿地旅游通道,而东部的6条路也全部是为了旅游修建的。我们还要建大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商品中心等,这些公共服务都会为哈尔滨的城市旅游提供好的保障。
我们在推滑雪度假游时,还成功地引进了Club Med(即地中海俱乐部,是全球最大的度假村连锁集团)的家庭度假理念,引进后对提升亚布力滑雪度假水平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家人到亚布力旅游一票到底,滑雪、吃饭、娱乐、住宿等都不再另收费。那里不仅晚上的娱乐活动非常丰富,而且每天会开5餐饭,随时去都有饭吃,随时去都可以滑雪,展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度假理念。去年接待的1万多游客中,境外人士就占三分之一,是吸引高端消费的一种很好的模式。
住俄罗斯房子,吃俄罗斯饭,
看俄罗斯表演
《中国经济周刊》:怎样把城市文化很好地体现到旅游中?
杨杰: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对于旅游来讲,最大的特色就是欧洲风情,这是我们独特的,也是游客最喜欢的,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好,挖掘好。比如我们建的伏尔加庄园,是一些在俄罗斯有影响的建筑,有的在俄罗斯都不存在了,但是我们这里有。而“文革”期间毁掉的尼古拉大教堂、江畔餐厅等我们也进行了一比一的复制。
建筑是俄罗斯建筑,餐饮是俄罗斯餐饮,晚上有俄罗斯演出,呈现的完全是一种俄罗斯文化。我们还充分利用中央大街这个窗口,夏天搞阳台音乐会、街头音乐会、舞蹈演出等,除以往的街头素描、绘画外,现在我们又开辟了一个文化角,每天都有艺术家在那里搞创作。我们还会组织一些大的巡游,来丰富这条街的文化,让游客来到这里就感觉像是到了俄罗斯一样。
我们也通过一些节庆活动来丰富这些内容。比如冬天有冰雪节,夏天有湿地文化节,还有旅游文化节、啤酒节。这些都和闻名全国的哈洽音乐会一起,丰富了哈尔滨的城市形象。
另外,这几年我们也在探索一些冰雪特色游,其中华夏旅行社推出的体验东北民俗游大受欢迎。他们包了一个村子,村子里所有的被褥、备品都是旅行社提供的,保证了干净和卫生。游客来了就像在农村过年一样,住火炕,挂灯笼,放鞭炮,吃东北特色杀猪菜,包饺子,吃粘豆包,堆雪人,晚上搞篝火晚会,听东北二人转等,通过这些东北民俗游,体验东北人朴质的风情,让冰雪旅游更深入人心。
哈尔滨的风情不只是冰雪
《中国经济周刊》:哈尔滨的城市旅游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
杨杰:哈尔滨作为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已跻身全国旅游城市前20强,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宜游城市”、“十大节庆城市”、“十大品牌城市”、“十大避暑旅游城市”,并以最高票荣获“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旅游城市”十强称号,刚刚又获得了“保护湿地政府贡献奖”和“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奖”。
哈尔滨的城市旅游潜力非常大,旅游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原来哈尔滨每年投在旅游上的资金在10亿元~20亿元左右,而今年光湿地投入就100亿元,发展金也是不断在增长,从初期的600万元提升到了今年的7000万元。
针对旅游的投入明年还会增加,我们策划了一个四季冰雪乐园,仅这一个项目就不止100亿元。我们就是要把哈尔滨的优势通过四季冰雪乐园打破季节的界限,届时,你什么时候来到哈尔滨都能滑冰、滑雪,都能看到我们的冰雕、雪塑。我们还要在呼兰打造三家湾避暑城,投入就要上千亿,目前的基础设施、路、桥都修完了。
为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科学规划了旅游交通线路,加强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为解决多年来一床难求的局面,我们进一步优化住宿设施结构,完善饭店、宾馆等配套服务设施,新建了一批星级宾馆、经济型酒店和家庭宾馆,形成了高中低档相互配套、满足旅游者不同需求的旅游住宿设施体系。
《中国经济周刊》:您心中的旅游是什么样的?
杨杰:旅游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树立城市的影响力以及民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旅游拉动的产业链特别长,对一产、二产、三产都有拉动。比如我们为了打造湿地旅游建设了滨江湿地景区、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景区、金河湾湿地植物园等12个湿地景观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码头13个,旅游航线10条,投入运营的旅游客运船舶达到47艘、5125个客位,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哈尔滨和佳木斯的船厂本来已经快要倒闭,但是现在已经忙得活都干不完。湿地旅游还创造了哈尔滨新的投资热点,带火了酒店业、餐饮业、运输业,目前,有7家五星级宾馆正在建设。
发展旅游对树立哈尔滨的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的影响力也是不可比拟的。可以说,很多人了解哈尔滨都是从冰灯开始,参加过冰雪节的人能够感受到哈尔滨冬季是什么样的。但是哈尔滨不仅仅只有冰雪旅游,还有丰富的夏季湿地旅游产品。“冰城夏都,风情哈尔滨”已成为哈尔滨的城市形象,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目前,哈尔滨已形成以冰雪大世界、雪雕博览会、冰灯游园会为代表的冰雪观光旅游产品;以亚布力、二龙山为代表的滑雪旅游产品;以太阳岛风景区、金河湾湿地植物园为代表的湿地文化旅游产品;以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为代表的欧陆都市风情旅游产品;以中华巴洛克、金源故都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和以帽儿山吕家围子、二龙山马家屯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等多元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还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能够带动就业,帮助老百姓增加收入,比如哈尔滨市道外区农民打造的滨江湿地景区年收入达100万元,以往全年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现在两个月的旅游收入就是七八千元,让多年靠淹没区土地生存的农民从土地脱离出来,办起了农家乐、渔家乐等,吃上了旅游饭。
旅游是一项民生工程,也体现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上。提高幸福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无论是外地游人还是哈尔滨市民,人们在啤酒节上的那种放松、那种愉悦,是任何场合、任何东西不能替代的。
【旅游局局长个人述职报告】推荐阅读:
酒店开业-市旅游局长讲话稿09-22
区旅游局个人工作总结09-12
旅游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10-23
09年旅游局述职报告07-24
澳洲个人旅游签证09-18
旅游先进个人事迹材料06-26
新加坡个人旅游07-12
旅游个人的观后感11-20
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度工作报告07-21
旅游见习报告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