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共6篇)
摘要:暑假期间,笔者通过对政和县外屯、镇前、杨源、澄源、星溪等多个乡镇的走访观察,了解了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笔者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前人的研究,对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发展优势、发展现状、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针对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是笔者此次调研的汇总报告。
关键词:政和县 乡村旅游 科学发展观
目录
一、调研背景及相关概念定义 „„„„„„„„„„„„„„„„„„„„(4)
二、政和县及其旅游资源概述 „„„„„„„„„„„„„„„„„„„„(4)
(一)政和县概述
(二)政和县旅游资源概述
三、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5)
四、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5)
(一)资源优势
(二)区位优势
五、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7)
六、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不足„„„„„„„„„„„„„„„„„„„(8)
七、典型实例分析——以佛子山景区为例„„„„„„„„„„„„„„(9)
(一)佛子山景区简介
(二)实例分析
八、对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10)
九、参考文献
„„„„„„„„„„„„„„„„„„„„„„„„„„„„(11)
一、调研背景及相关概念定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旅游局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中国旅游新的热点。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所谓乡村旅游(RuralTourism),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变传统农业为休闲农业;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变农业区域为农业区域兼旅游区域;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分析优势,设计规划,施工兴办;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政和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资源、淳朴的民风民俗,丰富的物产资源,为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随着近年来,政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绿色经济强县”的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也成为政和县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为破解城乡二元格局,推进政和县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开了新的篇章。
二、政和县及其旅游资源概述
(一)政和县概述
政和县为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北部,与浙江省南部相邻,北纬27°03′-27°32′,东经 118°33′-119°17′。境内东西最大距离7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6千米,位于中国东南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鹫峰山脉北段,低山和丘陵分别占全境面积82.8%和9.5%。河谷盆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仅占全境面积7.7%。政和县为福建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6.8%。
(二)政和县旅游资源概述
政和县是一个山川雄秀、风景独具、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山区县。政和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佛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源四平戏、省旅游名村杨源村、外屯乡稠岭村、岭腰乡锦屏村、星溪乡念山村、省旅游水乡鱼村镇前镇镇前村等旅游景区品牌。
三、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倡导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科学发展观思想,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举措。从科学发展观来说,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群体生活水平的发展观,也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的全面观和协调观,对新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具体而言,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a.增加农民受益,扩宽农民就业渠道
b.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c.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村整体文明的提高 d.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e.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发展生态文明的要求
四、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政和境内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物产资源等旅游资源丰富。
1、自然资源丰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政和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一是地质资源奇特。政和县地貌属东南沿海中低山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地表切割强烈,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层状东西排列有序,有430座千米高山,24条溪流。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子山,属于独特的火山岩地貌,地质环境突兀而奇特,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佛子岩、笔架峰、双狮峰、梅子坑瀑布等山水资源,素有“雄秀八闽”的赞誉。在福建众多山水中,相对独特。洞宫山以奇峰、怪岩、秀水、峡谷景观为特色,素有三十六潭、四十九洞、八十一景之称。
二是二元气候明显。县内高山、平原气候差异明显。包括镇前、杨源、澄源三个乡镇的高山台地面积达到9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气候宜人,大气质量和水质量俱佳,是福建省鲜有的避暑胜地,适合全年旅游。
三是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78%,政和杏树、红豆杉、柳杉王、杉木王、千手观音柳、古银古树包竹、倒栽杉、楠木等珍稀、观赏性名木古树,多处壮观的梯田、茶园、竹海等田野景色。其中古银杏树较为集中观赏的地区为:铁
山镇大岭村;梯田较为集中观赏的地区为:佛子山景区内念山、稠岭;高山杜鹃较为集中观赏的地区为:佛子山景区;柳杉、杉木、千手观音柳较为集中观赏的地区为:岭腰乡锦屏村;楠木林集中观赏的地区为:东平镇凤头村。
2、人文资源多样。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给政和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一是拥有历史悠久的四平古戏。政和四平戏是明代古老剧种遗传,传入政和杨源一带已有400多年历史,至今仍活跃民间,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仍保留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唱腔、戏台以及每年农历八月初六、二月初九的祭祖仪式。现有杨源和禾洋两个四平戏业余剧团。
二是拥有风格独特的古廊桥。政和现存各类廊桥136座,其中最为珍贵的贯木拱廊桥有7座,均居闽北各县之首,排名全国各县前列。其中板头花桥保留相对完整,建筑美轮美奂,是福建省最美的廊桥之一。
三是拥有和谐朴实的鲤鱼崇拜文化。政和镇前、杨源等地流传鲤鱼救人、鲤鱼仙的故事,并有鲤鱼溪、鲤鱼塚、古镇、古宗祠等历史文化资源,在闽东北、浙西南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
四是拥有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洞宫山是道教第27福地,有“琅嬛福地”之称,传说道教魏、虞二真人在此炼丹飞升,是政和县道教文化的表现。
五是拥有理学治国的朱子文化。朱熹及其祖辈在政和的活动史实,有云根书院、朱森墓等遗址,朱子文化在政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是政和儒家文化的表现。
六是拥有皇室茶叶文化。政和县白茶渊源极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到宋代,政和已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生产的银针茶备受推崇,被文人誉为“北苑灵芽天下精”。公元1115年(宋徽宗政和年间),当时的关棣县因进献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3、物产资源丰富。我县具有众多旅游产品资源,如政和工夫红茶是中国驰名商标,政和白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产品有竹茶具、竹家具、竹灯具、竹工艺品、竹艺术品、竹日用品等六大系列上千个品种,政和是中国锥栗之乡,东平高梁酒窖为“八闽第一窖”,还有天然绿色产品香菇、红菇、牛肝菌、苦锥果、蕨菜、龙须菜、笋干等。
(二)区位优势。
1.近武夷山优势。政和县地处“大武夷”旅游圈内,可以依托武夷山大旅游品牌优势,主动融入海峡西岸风景旅游区,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实现政和与武夷山互动、错位发展,形成“看在武夷山、玩在政和县”,“观光在武夷、度假在政和”的旅游休闲度假发展新格局,把政和打造成为将成为华东地区名符其实的度假后花园。
2.经济区位优势。政和县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南靠珠三角,北近长三角中国两大经济圈。而随着省道全面实施改造,宁武、松建两条高速开通,经过政和的衢宁铁路也即将开工建设,政和县的交通环境将极大改变,为政和的乡村旅游扩宽客源市场。
3.环境优势。政和县处于鹫峰山脉北段西侧,高山、丘陵由东向西分布,森林覆盖率高达78%,环境优美。加之政和县因其经济发展起步早,工业发展相对落后,而使其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这为发展乡村旅游提拱了优质的环境保障。
五、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政和县旅游工作紧紧围绕“绿色经济强县”的战略定位和建设“生态旅游胜地”的目标要求,认真抓好旅游资源挖掘、整理、保护,旅游品牌的创建和宣传,旅游景区建设规划,旅游发展项目的申报等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为今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旅游品牌创建成效明显,突出乡村旅游。从2002年至今已创建的旅游品牌主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佛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源四平戏、省旅游名村杨源乡、外屯乡稠岭村、岭腰乡锦屏村、星溪乡念山村、省旅游水乡鱼村镇前镇镇前村等。2011年推荐四家企业组合的“竹具系列旅游商品”代表福建省参加“2011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荣获旅游商品银奖。同时,积极完成了镇前镇镇前村、邻腰乡锦屏村申报省乡村星级旅游村,隆合茶叶生态园申报省级工农联业旅游示范点,东平界溪水库申报旅游水乡鱼村,云根书院申报3A级景区等工作。
二是逐步完成旅游景区建设规划。已完成《政和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洞宫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总规》、《佛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总规》、《佛子山景区修
建性详规》、《佛子山景区旅游建设项目环境评估》、《南平市大武夷“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政和部分)。《佛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规》于2011年9月份通过专家评审。同时,聘请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进行茶竹旅产业规划设计,制定政和县“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振兴规划。
三是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2005年以来,先后邀请120多位国家、省旅游、建设、地质、林业、文化等方面领导、专家及各级新闻媒体记者到政和考察、指导旅游工作,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摄制专题片,福建日报、闽北日报、海峡旅游、时尚之旅等报刊多次图文介绍政和旅游资源情况。2011年9月聘请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到我县进行茶、竹、旅三大产业专题采风报道,制作《政和县打造茶、竹、旅游绿色经济强县》专题片,在中国网络电视台《科技中国》栏目进行系列报道,强化对政和县的整体形象宣传。
四是确定“四个特色”乡村旅游总体布局。“四个特色”即生态旅游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廊桥古迹旅游、老区红色旅游。
五是在资金上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和县的大力招商引资,凤头楠木林森林人家项目,按年接待8万人次标准建设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计划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投资方式为合资或合作;政和县大岭银杏森林人家项目,按年接待5万人次标准,建设三星级乡村旅游景区,计划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投资方式为合资或合作。
六、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不足
近年来,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吶鼓声中,政和县的乡村旅游也迈开了前进的步伐,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但也显现出了许多的问题。
1.缺乏全局的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近年来,政和县虽然在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各旅游项目开发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并没有完成对政和县各种旅游资源的整合,缺乏统筹考虑,这为乡村旅游的近一步开发设置了障碍。如果政和县的旅游资源不能及早实现整合,势必会使政和的乡村旅游陷入到与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同质化中,失去地区特色,也不能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2.优惠政策有限,资金投入不足。政和县长期以来就是福建省的贫困县,县财政困难,多以省和国家的财政补助才能维持开支,很难从财政中划拨专项资金
用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再加上,过去政和交通不便,招商引资也很困难。这些都使政和县的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受阻。
3.市场意识有待提升。政和县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已经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户仅满足于眼前经营,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
4.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薄弱。多数经营者管理方式粗放,规范化经营薄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营销,均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济意识较强,没有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良性发展道路,不知道如何做特色、创品牌,还处于低水平的相互模仿和价格竞争阶段。
5.设施建设跟不上。近年来,政和县总体的交通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其乡村公路大多过于狭窄,尚不能满足现代乡村旅游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改造升级。其次,除交通以外的其他各种乡村旅游配套设施还很不健全,例如景点吃、住、行、游、购、娱都没有规范的设施,景区也普遍缺乏规范的引导标语和指示牌。
七、典型实例分析——以佛子山景区为例
(一)佛子山景区简介
佛子山景区范围面积137.3平方公里,由地下、地面及立体空间组成,东至旺楼,西至蛙岩,北至铜盆山,南至镇前鲤鱼溪,分为狮峰核心景区(11.5平方公里)、旺楼二级景区(3.8平方公里)、七星溪二级景区(6.5平方公里)、铜盆山景区。狮峰核心景区景区又划分为狮子岩景区、笔架山景区、佛子岩景区、天生岩景区、磐石景区等。
旅游区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四个功能区:一是狮峰火山地貌核心区,主要功能是自然地貌观光,生态旅游休闲;二是七星溪二级景区,主要功能是水上游乐,蛙岩地质遗迹参观;三是旺楼二级景区,主要功能是古文化遗产观赏,突显古墓群、古树王文化氛围,同时观赏旺楼山水风光;四是避暑度假区,以稠岭度假区为中心向村镇辐射。
(二)实例分析
2013年7月,笔者到政和县重点开发的国家旅游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走访参观,对景区的开发现状作了基本的了解。根据笔者了解到的基本信息和笔者 的实际见闻,将得到的景区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作如下几点分析:
1.景区的的乡村旅游属于景区依托型。景区的乡村旅游借助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佛子岩的知名度和独特的稠岭梯田风光吸引客源,带动景区周边的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农家乐等配套服务,并同时拉动地域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的销售。
2.景区内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奇特地质景观,也有秀美的梯田风光和周边淳朴的乡村民俗民风,可以让游客放慢脚步,放松心情,并体验到真正的乡村生活,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当优势。
3.景区的开发尚属于起步阶段,各种配套的基础设施很不健全。首先,在景区内,很少可以看到景区的旅游路线图,也很少规范的指示牌和指示标语。其次,佛子岩山高且地势险峻,但目前既没有索道,也没有对上山的路进行整修,使得游客上山有诸多不便。再有,景区内也没有修建起足够的供游客方便使用的厕所。
4.景区内乡村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多为当地的农户,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服务也相对落后。景区内乡村旅游的经营有待于引进一些经营乡村旅游的企业,提高景区内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整体服务水平,形成公司—农户共同服务游客,共同受益的开发模式。
八、对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鉴于政和县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笔者的走访观察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是要加强资源整合,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科学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通过科学规划,整合自然景观、人文资源、特色物产等优质的旅游资源,为游客设计合理高效的旅游路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
二是加强资金的多元化投入。一方面,政府要为开发乡村旅游的企业提供更多税收、土地、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另一方面,政府也要争取向上级各部门申请乡村旅游开发专项资金,进行金融政策融资,多渠道突破资金瓶颈。
三是强化人力资源方面的培训,增强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联合人力资源、文化、教育、卫生、农业、科技、旅游等部门制定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依托党校、职高等培训机构,开展与发展乡村旅游密切相关的经营管理、乡土文化讲解、厨师、民俗礼仪、客房服务、文化艺术表演、民间技艺展示等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教育,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
四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村旅游的各项配套设施,提升游客旅游的质量。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民俗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而当下的形势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乡村民俗文化也开始大量消亡,因此加强对生态环境和乡村民俗文化也就成了必要之举。
九、参考文献
[1] 杨达源,《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5.19. [2] 严贤春,《生态农业旅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4-87 [3] 杜江,《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旅游学刊》,1999年第10期 [4] 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最东部, 素有“青海东部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1890.82 km2, 辖22 个乡镇、312 个村。 现有总人口42.88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2.06 万人, 占总人口的74.77%。 现有耕地面积63.29 万亩, 人均耕地1.48 亩。 近年来, 民和县坚持以打造农区畜牧强县为目标, 以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为重点, 按照“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和“扩羊、增牛、稳猪、发展蛋禽和獭兔”的工作思路, 加大资金投入, 创新经营机制, 狠抓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全县畜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4 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5.76 亿元, 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 250 元。 草食畜饲养量达138.02 万头 (只) , 生猪饲养量达28.51 万头, 獭兔饲养量达105.6 万只;草食畜存栏达65.04 万头 ( 只) , 生猪存栏达8.02 万头; 草食畜出栏达44.03 万头 (只) , 生猪出栏达14.53 万头; 肉、 蛋、 奶产量分别达到1.32 万t、0.2 万t、2.01 万t。截至目前, 全县已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场) 170 家, 其中:其中养猪场42 家, 奶牛养殖小区 (场) 5 家, 肉羊养殖场71家, 肉牛养殖场29 家, 特种养殖场23家。另外, 在已建成的170 家规模化养殖小区 (场) 中, 75 家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 资格认定, 7 家通过了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 资格认定。 全县适度规模养殖户达到8 422户。
2014 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40 万亩, 玉米秸杆产量达到160 万t, 其它农作物秸秆32 万t, 退耕还林草种植和紫花苜蓿产量15.12 万t, 二茬复种等种植的饲草7.1 万t, 天然草场产草22.1 万t, 加上饲料用玉米及农副产品下脚料33 万t, 饲草料总量达到240万t以上, 能满足280 万个羊单位的饲草。全县现有饲草加工设备2350 台 (套) , 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青贮池386 座、29.8 万m3, 小规模的青贮池1 990 座、19 .2 万m3。 2014 年共完成饲草生产、 玉米秸杆加工70 万t, 比2013 年增长10 万t, 增幅16.7%。
2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目标责任
自2009 年提出打造农区畜牧强县战略以来, 坚持将畜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成立了领导小组,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 强化对每年畜牧业发展重点的研究和部署, 及时制定下年度安排意见, 确定目标任务, 明确部门职责, 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绩效考核范围, 为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2 建立饲草加工配送公司, 提升饲草加工利用率
紧紧抓住全县全膜双垄玉米大面积种植的有利时机, 转变饲草加工经营方式, 加强饲草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饲草技术服务功能, 坚持改革创新, 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建成具有民和特色的现代饲草产业化生产、加工、经营体系, 加大玉米秸杆的加工利用力度, 使丰富的秸秆资源物尽其用, 组建了鲁青饲料科技公司、绿宝饲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恒兴饲草加工配送中心等4 个饲草加工配送公司, 并以鲁青饲料公司为龙头, 建立了34 个饲草加工收购点。 建立和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饲草加工体系, 一个以饲草生产、加工、贮存和配送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2.3 以规模养殖场 (户) 为主体, 加大饲草利用力度
以规模养殖小场 (区) 和养殖大户为重点, 采用青贮池青贮、袋装青贮、裹包青贮等方法, 加大青贮池建设力度, 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青贮池386座、29.8 万m3, 小规模的青贮池1 990座、19.2 万m3。
2.4 以牛羊草食畜为重点, 扶持鼓励规模养殖
坚持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对奶牛、肉牛羊等草食畜给予重点扶持, 鼓励发展规模养殖场, 目前全县170家规模养殖场中, 牛羊规模养殖场达106 家, 占62.35%;全县8 422 户规模养殖户中, 牛羊规模养殖户达6 906户, 占82%。
2.5以家庭养殖业增收为目标, 全力加快家庭牧场建设
发展生态畜牧业, 核心是以草定畜, 关键是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切入点是建设符合民和实际的家庭牧场。2013年, 民和县紧紧抓住全市家庭牧场在民和县先行试点的机遇, 试点建成了199户以家庭成员为主要饲养管理员, 以自产饲草料为主, 以良种推广为依托的自主经营的家庭牧场。相对于规模化养殖场, 家庭牧场的饲养成本和管理成本更低, 增收效果更明显。2014年我县将家庭牧场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一, 通过财政借款的形式, 建设了1 000户家庭牧场, 2015年又将家庭牧场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一, 建设家庭牧场2 000户 (目前正在建设中) 。家庭牧场建设资金投入和建设内容上, 每户家庭牧场户补助财政资金2.5万元、自筹资金4.5万元, 修建标准化羊舍 (牛舍) 120 m2, 青贮池50 m3以上, 购置饲草加工机械1台, 投放小尾寒羊种公羊1只。项目建成后, 项目户饲养小尾寒羊能繁母羊30只, 年繁活出栏育肥羊100只以上, 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以上, 户均年实现纯收入5万元以上。家庭牧场的快速发展, 对改变农牧业经营模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该县打造全省农区畜牧强县增添了新活力, 也为以循环农业为主题的“民和模式”注入了新内涵。
2.6大力推广饲草种植, 保障优质饲草供应
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 大力推广种植苜蓿、饲用玉米、添高梁、高丹草、燕麦、简舌豌豆等优质饲草。年耕地种草保持在3 万亩以上, 复种饲草保持在5 万亩以上, 形成了以玉米秸秆为重点, 优质饲草为补充的全县饲草保障供应体系。
2.7 以科技推广支撑, 强化技术服务
以新科技引进、 实用技术推广为手段, 切实加大畜牧工作人员和规模养殖户技术培训, 县畜牧局每年对各乡镇畜牧工作人员集中开展不少于两次的技术培训, 各乡镇畜牧工作人员每年对辖内养殖大户集中开展不少于四次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 使品种改良、暖棚养畜、秸秆青贮、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一系列实用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3取得的成效
3.1 饲草加工利用步入产业化之路
2014 年紧紧围绕建设全省最大的饲草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 坚持“龙头带动、点面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原则, 整合项目资金, 加大草产业投入, 青贮池建设、饲草加工配送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年共完成饲草生产、 玉米秸杆加工70 万t, 比2013 年增长10 万t, 增幅16.7% 。 其中向县外养殖场配送整株玉米10 万t, 黄贮5 万t;全县的106 家牛羊规模养殖场、 养殖大户已完成整株玉米青贮22 万t, 黄贮12 万t;鲁青饲料公司完成草粉颗粒饲料2 万t, 黄贮4 万t;家庭牧场青贮利用5 万t;饲草公司及规模养殖场等加工利用青干草10 万t。 预计2015 年玉米秸杆青贮、加工量可达到100 万t, 秸秆利用率达到62.5%以上。一个以生产加工配送企业为主体, 规模养殖场为重点, 规模养殖户为辅助, 秸秆加工利用、优质饲草种植相结合的饲草产业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3.2 饲草加工利用有力促进了循环农业经济发展
通过加大以玉米秸秆为主的饲草加工利用, 一方面为农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有效促进了农区畜牧业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玉米秸秆的充分利用, 稳定了全膜玉米种植面积, 农民通过玉米、饲草的销售, 增加了收入。 同时,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生产的大量有机肥还田, 形成了“ 粮- 草- 畜- 肥” 的循环体系, 推动了高原、生态、循环、高效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3.3 加快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民和县每年生产的160 万t玉米秸秆, 是发展畜牧业宝贵的物质资源。奶牛、 肉牛羊生产也是民和畜牧业的二大特色优势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使得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得到了有机衔接。 目前, 以牛羊为主的养殖业快速、 持续发展, 产业优势取得良好成效。
4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1 投入不足, 经营管理滞后, 可持续发展缺乏稳定性
一是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约全县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贷款难、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的问题十分突出。 加之养殖业周期长、回报率低, 对社会闲散资金的吸引力不足, 多渠道投入的机制较难形成; 二是扶持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14 年投入规模养殖的扶持资金为320 万元, 扶持规模养殖场9 家;2015年为200 万元, 扶持规模养殖场7 家。扶持资金的投入和规模养殖场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目前, 全县没有享受过扶持资金的养殖场接近30 家;三是经营管理严重滞后。经营管理落后、生产不规范、 效益不高是规模养殖场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县现有的规模养殖场中, 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的约占30%, 处于盈亏界点的约占40%, 处于亏损状态的约占30%。重数量发展, 轻经营管理已成为影响规模养殖场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4.2 养殖场建设用地难度大
近年来, 随着全县规模养殖场建设的迅速兴起, 建设用地成为阻碍规模养殖场建设的一个瓶颈。 由于养殖场建设用地不能占用基本农田, 给我县的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
4.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断层的问题比较严重
2014 年全县草食畜和生猪饲养量为166.53 万头只, 全县的专业技术人员为113 名, 每人要负责14737 头只牲畜的技术服务、疫病防治工作, 还要进行畜牧、兽医、草原、检疫监督、科技推广普及等诸多繁重的工作。 加之现有技术人员年龄老化, 知识陈旧,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断层的问题已经凸显。
4.4 饲草产业依然滞后
尽管我县在饲草产业鲁青、 绿宝等饲草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饲草产业依然滞后, 2014 年的玉米秸杆加工只有60 万t, 其它农作物秸杆和种植的饲草只有一部分被加工利用, 饲草资源浪费严重。
4.5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滞后
该县地处甘青二省的交接地带, 肩负着防治动物疫病传入、 传出县内乃至省内的重大使命, 加之近几年周边省份口蹄疫、 禽流感等危害人畜健康和畜产品安全的重大疫情的发生, 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同时, 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严重不足, 基础设施薄弱, 检测、诊断、无害化处理等设备缺乏或已落后, 无法满足测报、诊断、防疫工作的需要。 村级防疫员队伍不稳定, 村级防疫员每年要进行3 次以上的疫苗注射, 从事的又是脏、 苦、 累的工作, 而年报酬平均2 000 元左右, 导致大部分防疫员人心思动、不稳定。
5几点建议
5.1 解决畜禽规模养殖、 畜产品加工、饲草收购加工等用地问题
国家规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饲草料加工等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而一般农田分布在山区, 这对发展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 交易带来了巨大的制约因素。虽然近几年县委、县政府也就这一问题做了大量、 实质性的工作, 但解决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交易的用地问题已显得比较迫切。
5.2 积极培育发展饲草产业加工龙头企业
通过政府引导, 企业注资, 在各乡镇设立2~3 个饲草加工点, 各加工点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 确保加工点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把全县的饲草和农作物秸秆源源不断地运往龙头企业, 经过进一步精深加工后推向市场, 这种企业+基地的模式一经运作, 必将推动全县玉米秸秆的加工量, 提高利用率。
5.3 加大家庭牧场的扶持力度
家庭牧场建设做为对规模养殖的完善和补充, 具有投资小、 生产成本低、养殖效益高、短期内提升畜牧业生产数量和畜产品产量的特点。 对改变农牧业经营模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民对建设家庭牧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但由于我县财政资金有限, 无力解决项目建设资金, 建议加大对家庭牧场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
5.4 加大对草业投入力度, 建立草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张明珠
福山区紧紧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主题,进一步明确以旅促农、以旅富农的目标和思路,着力发挥乡村生态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东厅街道作为城郊结合地区,响应全区号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始终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与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相结合,强力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又好又快地发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与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路子,积累了推进承接旅游产业转移的新经验。
一、东厅街道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东厅街道办事处坚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突出农民增收和生态和谐发展为核心,狠抓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取得了不少成果,吴阳泉、丁家夼等2个居委会获得“省级旅游特色村”称号,双龙潭樱桃谷、裕盛桑葚采摘园等4个采摘园获得“山东省精品采摘园”称号,2016年解字崖村地思泥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落地。通过对本地乡村旅游模式的调研发现:
(一)东厅街道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1、农家乐。“农家乐”是指以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资源,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特色,以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亲近大自然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生态旅游活动,感受农家生活,这是普及面比较广的一种乡村旅游模式,主要满足附近城市居民周末近郊出行游玩的需要。目前,沿水库周围的栾家村、解字崖村等地开发了水库风光农家乐,丁家夼村、吴阳泉村等大樱桃生产基地开发了以大樱桃采摘配套为主的农家乐。
2、观光采摘园。在主要干道、知名景点、大樱桃等水果种植地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开发。如吴阳泉村的扳倒井-百花广场步行观光圈、解字崖村近水库双龙潭大樱桃生态谷等。
3、休闲农场。以体验农村农业情趣为主,活动内容一般包括田园景色观赏、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健康旅游。如解字崖村在建的综合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东厅村裕盛桑葚采摘园等。
4、农业公园。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综合性经营为特色,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集现代农产品生产、购物、消费场,观光休闲、会务等有机结合为一体。目前东厅街道重点开发的解字崖地思泥旅游项目,这是以农业公园为目标,积极进行开发建设中。
(二)东厅街道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特点
1、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各乡村生态旅游点在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政府的积极引导、规划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解字崖村地思泥项目的发展为例,按照“自主经营、政府服务”的模式,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帮助跑手续,建立全村一百五十余名村民参与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合作社规划设计发展蓝图、发掘旅游资源。同时办事处对该村实施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联系旅游、卫生、环保、质检等多家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引导农户开办高品质农家乐。解字崖村的生态旅游项目一旦建成,将会创造大量工作岗位,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
2、富民增收效果明显。通过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连年宣传,大樱桃、苹果、桃等水果已经成为了福山的名片,大樱桃销量年年攀升。同时,随大樱桃、苹果、桑葚等水果市场一同走向繁荣的生态采摘、乡村生态旅游等经济形态,为东厅的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3、乡村旅游特色产品优势明显。第一,东厅街道地处城乡结合地带,交通便利,具有明显的区域竞争优势。第二,802省道贯穿东厅街道境内,来往客流量大,承载能力较强,最终形成了沿水库、沿省道分布的乡村生态旅游带。东厅街道大力推广乡村旅游特色产品,以樱桃、桑葚等水果种植为核心形成了集采摘、购物、观光、餐饮等多种形式的配套产业。
4、乡村生态旅游客流量分布季节性较为明显。东厅乡村生态旅游旺季与本地的大樱桃、草莓、苹果等水果收获季节相吻合,旅游客流量波动较大,旅游客流高峰出现在在1月份的草莓收获季、5月份的大樱桃收获季,11月份的银杏林成熟季,在其他月份形成了空白期,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还有待继续发掘新的增长点。
二、东厅街道办事处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方面所做的工作
为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东厅街道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成立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调度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成员,加强在旅游旺季对旅游资源进行调度和宣传等工作。
二是制定了发展规划。平时注意积累第一手资料,加强调查研究,就本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思路、目标、规模等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规定,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性、可行性的依据。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旅游行业就是服务行业,必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东厅街道联系相关的部门,邀请专业人员定期对从事农家乐、生态采摘等旅游项目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才能打造东厅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成效和积极意义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济,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收入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一是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并加快了经济发展。以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亲近大自然等重要内容的乡村生态旅游活动消费群体日趋增多,一并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行业日趋兴盛,为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促进本地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为了配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不断发掘“最美乡村”,东厅街道积极引导农户建果园、修微水池、硬化道路、改厨改厕等,极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基本达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改变了过去小农经济意识、粮食就是“命根子”的意识,将农田改种成了大樱桃、火龙果、猕猴桃等果园,建成了丁家夼、双龙滩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实在在地提升农民收入。
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制约着乡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的因素还有不少,经调研如下:
一是对乡村生态旅游认识不足。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所需的条件缺乏充分认识,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过高,导致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过于乐观、期望过高。二是出现建筑的城市化、活动的商业化等趋向,忽视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中继续有效地保持“乡村性”和“乡村意象”.三是未能认识乡村生态旅游与农业生产的互补性和功能优势,从而忽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是缺乏统一规划。目前的乡村生态旅游还是缺乏全面规划,更多还是依靠农户自己经营,布局比较零散,缺乏在宏观层面上的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导致资源开发的形式单
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特色不强,缺乏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
三是基础设施落后。目前的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道路、停车场、卫生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难以让人接受,难以留住游客。
四是乡村生态旅游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少数景点游览线路组织不好,标志不明显;二是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从行业管理上看,管理力度不够,并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三是整体形象有待提升,部分景点卫生状况不佳,还有的景点附近有乱搭乱建现象,影响整体效果。
五是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单一,品位不高,建设规模小、档次低,未形成系列,造成产品雷同,难于满足日趋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许多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只是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参与性不足,难于提高旅游者旅游感受。
六是市场研究不足,宣传促销力度不大。市场宣传促销不力已严重制约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存在地域分散、经营规模小的特征,而且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匮乏,致使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无力从事全面的市场调查研究。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宣传定位比较模糊,很少走出去宣传促销,只寄希望于导游、其他从业人员将人带去和回头客。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五、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策及建议
一是把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拧成一股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要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这项工作摆到新农村建设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提供服务,常抓不懈。同时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积极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创造条件、留有余地,从而达到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农村的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二是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形成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合力。实践证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单靠市场自然发育,靠农民自发行动,在现阶段是行不通的。作为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重视农民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也要加强政府部门引导,使这些经济主体真正起到开拓市场、行业自律、维护权益的作用,成为联系农民、指导工作的助手和纽带。
三是重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单靠基层组织和农民自身的力量很难解决基础设施的问题。作为政府部门应帮助那些有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乡村,加快解决交通、通信、供电、饮水等方面的问题,提升旅客承载能力。
四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走特色小城镇路线。要因地而宜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在发展乡村旅游同时,应该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不能简单将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照搬照抄到本地。再就是要因时制宜,虽然很多乡村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但由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到位,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时机还不成熟。如果低水平地开发,低效益地运行,就会造成资源的破坏,给农民投资带来风险。因此,一定要防止盲目决策、盲目开发。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根据县人大关于开展乡村旅游发展专题调研的文件精神,现将我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河镇七二村目前共有乡村旅馆16家,接待床位1000余张,2011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天次,实现旅游毛收入1500余万元。目前在建乡村旅馆8家,新建乡村旅馆投入运营后,可新增床位800余张。目前七二乡村旅游点对点上2.6公里村寨公路进行了水泥硬化,硬化登山人行便道2.3公里,修建完善凉亭等配套设施。建设垃圾周转池8个。
二、存在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点的开发建设呈现单一性,缺乏综合性统筹规划,整个旅游协作需要加强。二是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还跟不上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水利设施和电力设施上,一到旅游旺季,游客饮水、用水、用电都极为困难。
三、发展建议
一是建议县旅游产业办对乡镇乡村旅游点建设进行统一规划,提高乡村旅游点发展档次。二是建议县水利、供电部门在乡
村旅游产业发展上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帮助乡镇解决好乡村旅游点的饮水和供电问题,这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特此汇报
大河镇人民代表大会
一、即墨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即墨素有“青岛后花园”之称,区位优势明显,乡村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即墨市积极与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和旅游规划相对接,立足山、海、岛、泉、滩等乡村特色资源,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促进了以休闲度假、海岛观光、农家食宿、民俗节庆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即墨建成开放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7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青岛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3家,星级酒店8家,星级餐馆3家,旅行社6家,山东省旅游强镇2家,其中,59个村庄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直接就业人数5600人,间接就业人数15113人,季节就业人数5500人。在东部各镇发展农(渔)家宴200多家,解决直接从业人员1300余人。全市共接待游客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02亿元。
(一)接待初具规模,特色日趋明显。我市积极引导和培育利用农业、渔业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吸引旅游者,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的乡村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在东部沿海乡镇积极培育“渔家宴”、“农家宴”等特色旅游项目,制定 “渔家宴”、“农家宴”特色旅游项目评定标准,包括“接待设施”和“服务质量”两大类60项评分标准,发展了农(渔)家宴接待户200余家,今年又新评12家,即墨市、镇两级挂牌特色饭店80余家。
(二)乡村旅游内容丰富,旅游接待持续增长。为充分挖潜乡村游内涵,精心串联我市乡村旅游线路,编制出了4条一日游线路和3条二日游线路。每年“五一”、“十一”,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都推出采摘、收获等体验式旅游项目,游客可以观赏和亲手采摘从国内外引进的各种优质瓜果蔬菜,亲自参与挖花生、挖地瓜等农事收获活动。田横祭海节和鹤山柿子节等乡村旅游节庆蓬勃发展,田横祭海节采取“一年一祭,三年一节”的办节方式,祭海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原则上每三年由政府组织举办一次,其他由民间自发组织,20市政府主办的田横祭海节共接待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田横祭海节被誉为中国渔文化中最富特色,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鹤山柿子节为一年一届,年均接待游客约5万人,旅游收入80万元,带动了鳌山卫镇周边地区以“渔家宴”、“农家宴”为主的乡村旅游特色项目发展,当地土特产品销售和餐饮接待大幅度增长。
(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后劲十足。树立“环境是旅游先导”的理念,不断加强对旅游环境的基础配套,全线贯通鹤山路,新建泉海路、观光路、汤泉一路等道路,形成了以三大旅游观光圈为主体、与滨海公路相衔接的路网布局。配套完善东部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实施大规模绿化,完成温泉主题公园等景观建设,东部区域服务功能和项目承载力明显增强。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硬件设施,在全市主干道路设置31处旅游景区点道路指向牌;在人流集中公共区域设置6处大型旅游交通地图广告牌。年制定了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信息指示系统和从青岛市区、机场进入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道路指向牌设置方案。以温泉为中心,投资100多万元在温泉度假区设置625面道路灯杆耳旗、13处指示牌、4处旅游地图、12处户外高炮。开展旅游厕所升级改造工程,在田横岛度假村、青岛蔬菜科技示范园、鹤山等主要景区投资40万元,改造设置标识规范醒目、配套齐全、管理规范的旅游厕所。还扩建了鹤山停车场,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
二、主要措施和经验做法
(一)政府主导,完善机制。我市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情和浓郁的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业基础雄厚。我市将乡村旅游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先后成立了由市级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旅游开发指挥部等综合协调机构和一个政府主导的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细化了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扶助措施等方面内容,全力保障旅游业发展。
(二)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我市将乡村旅游发展定位为:依托丰富的山、海、岛、泉、滩等旅游资源,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滨海文化为底蕴、民俗文化为特色、生态文化为时尚、乡村风情体验为亮点,统筹布局、点线结合,把即墨打造成集乡村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着重突出“两大主题”,塑造个性化乡村旅游品牌。一是突出山水风情,“登山游海吃渔家宴”。依托东部的便利交通和优势资源,借助田横祭海节、鹤山柿子节、东京山山会等特色鲜明的节会活动,开发温泉旅游、海岛游、登山游、民俗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使其成为东部高端旅游的有益补充。二是突出农家风情,“体验观光吃健康菜”。依托无公害农业资源优势,发挥骨干企业龙头带动作用,紧紧围绕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开发乡土气息浓郁的特色产品,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田园乐趣,得到教育和休闲。目前于家沟渔家宴、鳌角石有机茶园、院上花卉生态园等乡村景点已成为都市人的向往。
(三)优化环境,规范服务。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5年间累计投入23.5亿元,完成了93项水、电、路、气、暖、通讯等基础配套工程。积极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一是加强烹饪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在保持地方风味的基础上,增加菜式品种,适应游客口味。二是加强旅游管理和服务知识培训。去年,在青岛农业大学对全市农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进行乡村旅游知识培训,并到城阳、崂山等地参观考察。今年6月还计划邀请专家对全市农家乐进行专门服务技能培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三是加强诚信意识培训。引导农民诚信经营,自觉抵制制假售假、欺客宰客、恶性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共同维护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加大宣传,强化促销。坚持“整体策划、分步宣传、重点推介”的原则,综合运用VI形象标识识别系统等科学手段,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倾力打造“即墨——寻山水神韵、品乡村风情”整体旅游品牌。一是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专门在即墨电视台开设旅游专栏,播发旅游宣传专题片和形象片;在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内参等各级媒体发表宣传稿件170余篇、形象广告50多版次,形成了强烈的宣传攻势。二是发布大型户外广告进行宣传。在青岛市区、机场、车站及即墨城区、东部重点镇等37处重要路段设置了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大型户外旅游广告牌。在全市218辆出租车、60余处公交站点候车亭张贴旅游形象宣传标语。在商贸繁华地段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户外LED即墨旅游电视屏。三是组织参加大型对外促销活动。积极参加上海旅游精品推广大会、青岛亚太国际旅游博览会、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大型旅游交易会,先后邀请台湾、韩国、俄罗斯等多个旅行商及媒体考察团等到即墨实地考察洽谈。四是多渠道、多形式展开促销。拍摄制作10多个旅游风光片、形象宣传短片,在中央、省、市电视台和楼宇电视联播网播出,策划发行了《风情鳌山湾》、《即墨旅游》等旅游精品文化图册;设计制作了台历、挂历、明信片、宣传折页、形象邮册等旅游宣传品;创意设计的“即墨之法化”齐国刀币被评为“青岛市十大特色旅游纪念品”,另有两件产品入选“青岛市十大旅游特色商品”。成功举办旅游知识电视大赛、旅游讲解员大赛、旅游风光摄影大赛等主题赛事和“喜迎奥运、牵手旅游”大型广场活动。每到周末,即墨东部的度假宾馆、酒店、农家宴游客盈门,客房入住率100%。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高,乡村旅游发展的大氛围尚未形成。总的看来,全市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高,乡村旅游投入不足,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工作措施需要强化。农民对乡村旅游缺乏认识,已经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户满足于眼前经营,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
(二)缺乏整体规划控制,资源整合及产品开发不够。目前我市还没有乡村旅游专项规划,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和挖掘开发的力度远远不够,产品少而单一,规模小而分布散,没有形成旅游品牌和整体合力,乡村游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旅游产品的特色、创新和深度开发做得不够,“住、游、购、娱、导”等旅游要素的开发还相差甚远。乡村旅游的对外推介工作需要加强,还没有树立起乡村旅游品牌。
(三)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对已发展起来的农(渔)家乐等乡村游项目的服务、引导、管理工作还需加强。大多数农家乐经营者管理方式比较粗放,规范化经营意识不强,服务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农家乐项目布局混乱、环境保护意识不到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我市乡村旅游的住宿、消防、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滞后,饮食卫生安全需要加强,农村环境有待整治,特别是西北部道路等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今后乡村旅游发展重点
(一)温泉休闲度假旅游
依托海水溴盐温泉特色,做足做好洗浴休闲疗养健身旅游。
1、做大做强一批:充分利用好已建成的金麒玉麟温泉山庄、青岛阳光酒店、芭东小镇等温泉度假项目,不断挖掘温泉理疗的内涵,经营各式各样的理疗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2、推进建设一批:加快港中旅青岛海泉湾、青岛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熙景温泉等在建项目建设步伐,提升温泉旅游档次和规模。港中旅项目完成风情商业街内部装修,五星级酒店9层主体完毕并进行装修,温泉海洋中心、海鲜大世界三层主体完工进行精装修,整个项目计划于建成运营,年可接待游客280万人次;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20完成五星级酒店主体工程、博览中心主体及装修工程,将整个温泉区域打造成为以商务会议、节庆会展、休闲养生、大型演艺为主的滨海温泉旅游度假目的地。
3、招商引进一批:借鉴日本香根温泉模式,积极发展花园式、个性化单体度假酒店,引进开发仿日式的奥特莱斯温泉度假旅游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奥特莱斯主题公园、温泉度假村、温泉主题会所等,在温泉度假村内建设相对独立的一家一户式或两家一户式单体温泉度假单元,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体现差异化温泉旅游,满足不同游客需求,丰富温泉旅游内涵。
(二)山林休闲旅游
以鹤山为核心,整合豹山、天柱山等周边资源,积极发展山林休闲旅游。
1、山体氧吧。依托优越的自然、区位优势,科学有序开发鹤山、天柱山、豹山等山林自然风光,建设集山林休闲、生态观光、民俗体验、攀岩健身、道教文化于一体的鳌山湾国家森林公园。
2、山体健身。以鹤山、豹山、天柱山为载体,完善登山路径及相关设施,吸引青岛及周边市民登山健身。
3、山林生态。搞好山体绿化,选择适宜鹤山栽植的四季花,营造“春有杜鹃、迎春,秋有枫叶、柿子”的自然景观。
4、休闲农业。搞好鹤山与周边旅游的互动,以旅游景观为节点,以交通线路为线索,搞好旅游线路设计开发,整体促动景区旅游、沿海渔家宴、院上花卉、土特产品销售等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利用鹤山千亩柿子园,继续举办好鹤山柿子节,提供观赏、采摘、休闲、品尝、体验等休闲农业活动。
(三)乡村生态旅游
1、建设即墨滨海樱花主题大道:在滨海大道鳌山路段(自莱青路口至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道路)两旁启动樱花种植工程,品种以樱花为主,背景种植雪松,单侧长6.5公里,每侧种植樱花树宽20米,面积400亩,种植樱花1.6万株,花期一个月,建成国内规模较大的樱花集中种植片区,每年4月底樱花绽放时,这条“樱花大道”将成为滨海大道的标志性景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开发两大生态观光旅游种植区:在大任河南岸、大任村南种植千亩薰衣草;在鳌角石村以东、大任河南岸种植蓝莓,在原有40亩的基础上,扩大到300亩。以两大园区为基础,与温泉度假等旅游串点成线,吸引青岛婚庆旅游市场和乡村旅游市场,并引进金王集团制作婚庆蜡像,打造浪漫乡村旅游胜地。
(四)乡村民俗旅游
突出民俗文化特色,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努力打造“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品牌。重点发展:
1、民俗节会。继续策划举办田横祭海节、马山山会、金口天后宫庙会等一系列民俗节庆,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民俗节会,丰富乡村民俗旅游内涵。
2、生态农(渔)家乐。继续培育做强七沟、于家沟等村庄渔家宴,重点对鳌山七沟村进行统一规划,招商引资,建设高档次的舟山模式大排档渔家宴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农(渔)家乐”,充分发挥好田横“喜行渔舍”、鳌山“欢乐海湾”等渔家乐品牌优势,规范现有农(渔)家乐市场,挖掘包装沿海民俗文化、渔文化等,让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乐在农家。
3、山乡花村。依托鳌山卫院上村花卉,扶持发展花卉产业,打造山乡花村。
4、生态茶园。依托鳌角石村亩生态茶园,发展采摘、炒茶、品茶等生态旅游。
5、海岛旅游。依托田横岛等良好的海岛生态环境、古朴的渔家风情和渔业特色产业,以海岛观光、历史文化为主题,提供特色餐饮、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服务,打造兼具海岛观光、历史遗迹、渔家乐的渔乡海岛度假旅游。
(五)历史文化旅游
挖掘即墨古县衙、雄崖故所、李秉和庄园、凤凰古村、王吉墓群等历史文化内涵,整合周浩然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精心设计,招商开发,打造体现即墨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游览区。
(六)大沽河生态旅游
以移风大沽河沿岸为核心,以生态观光、农家乐为主要功能,开发建设以下内容:
1、生态林吧。以大沽河沿线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千亩槐花树为载体,以生态观光为发展方向,发展杨树、柳树、槐树等沿河风景林带。
2、休闲农家乐。以“乡下有我一分田”为主题,利用农家生产、生活的传统用具,发展一批以无公害蔬菜、农耕体验为特色的农家乐村庄,让城市人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耕生活。设置采摘区,游客可以享受亲手采摘新鲜蔬菜、水果;设置“参与体验区”,加入推磨、垂钓、摸鱼、自助烧烤、蔬菜种植等游客参与体验活动。
五、今后对策建议
下步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平台,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建设旅游小城镇、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农家旅馆为重点,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进一步整合财政、文化、公路、旅游、林业、农业、城建、水利等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建立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大盘中考虑,加大财政投入,对道路、水、通讯、旅游购物商店、游客中心、旅游信息指示系统、景点、路线等进行开发建设,形成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同时出台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激励和引导。
(二)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和落实产业标准。按照高起点、上档次、有规模、有特色的要求,尽快编制完成《即墨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加强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监督、指导和引导,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按照全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重点指导乡村旅游示范点规划设计工作,彰显个性,突出重点,严防资源破坏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按照旅游强镇和旅游特色村标准,逐步建立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完善设施配套,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卫生间、信息指示系统、游客服务咨询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
(三)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成专业旅游公司,积极探索和创新实施公司+农户、公司+旅游点、公司+乡村旅游协会+旅行社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逐步挖掘、整合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和投资实力。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引导大集团、大公司投资开发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宣传推介品牌包装。制定完善的乡村旅游促销方案,对乡村旅游分市场、分目标、分手段、分时间地统一形象、统一口号、统一定位进行市场促销。邀请青岛市等主要客源市场媒体、旅行社参观考察即墨乡村旅游,将即墨特色旅游产品纳入区域旅游捆绑促销。新闻媒体开辟专刊、专版、专栏,集中时段和版面强化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在市区主要游客集散地、景区景点设立乡村旅游宣传广告牌。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研发与设计,打造知名乡村旅游品牌。借助青岛旅游知名度,主动将即墨乡村旅游与青岛旅游进行对接和合作,实行捆绑式促销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有、互动发展。加强电子商务建设,通过互联网,介绍景点、节庆活动、往返交通、服务设施和客房、餐厅预订等信息。
1共和县基本情况和畜牧业发展现状
共和县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属五县之一, 是青海藏区人口较多、地域辽阔、畜牧业经济比重较大的一个县, 区位优势明显, 生态地位重要, 战略位置突出, 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是青海高原的东门户, 素有“青藏咽喉”之称, 北靠位居中国最大五湖之首的青海湖, 南临“母亲河”—黄河, 东以日月山与东部农业区为界, 西与青海青南藏区毗连。县辖有11个乡镇, 99个行政村, 14个社区居委会, 总面积1.73万km2, 总人口为13.47万余人, 有藏、汗、回、撒拉、蒙古族等22个少数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0%。有可利用草场1 876.16万亩, 耕地为45.76万亩。全县有各类牲畜存栏154.29万头只匹, 占全州总牲畜的37%, 共和县县城所在地恰卜恰镇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县平均海拔3 200 m。2013年全县生产总产值33.05亿元, 同比增长15%;地方财政预算收入8 062万元, 同比增长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 221元和5 605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13.3%和17.1%。近年来全县加快畜种改良和结构优化、发展饲草产业, 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使畜牧业经济出现新的亮点, 特别是“一村一品”特色养殖业逐步形成。肉牛、奶牛、獭兔、土鸡、藏香猪、大雁和牛羊育肥等高原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环湖生态畜牧业牦牛繁育、切吉乡加什科村加什科羊繁育和塔秀村藏系羊繁育基地等建设有力推进, 全县已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56个, 入社率达51.4%。2013全县共产各类仔畜75.31万头只, 成活71.95万头只, 成活率达96%, 牲畜成活率比以前明显提高。牧业区建立了牛羊育肥养殖科技示范户, 辐射户带动不断增强。
2主要经验和方法
2.1着力加大畜牧业生产投资力度
2013年全县共落实草原、种植业、畜牧业、科技培训、游牧民定居工程、州级支农扶持建设等6大类31个项目建设资金3.093亿元, 已全面完成2013年投资计划。其中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180 84亿元;共和县生态示范园区完成投资0.7亿元;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 947万元;游牧定居工程完成投资729万元;牧区畜用暖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 750万元, 其中财政补助560万元, 项目户自筹1 190万元;天然草地退牧还草项目完成投资298万元;青海湖景区倒淌河镇甲乙村至黑马河乡公路109国道两侧围栏更新项目完成投资700万元;当年生牧草种植项目完成投资160万元;保护性耕作项目完成投资405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完成投资100万元;科技培训完成投资71.65万元;州级支农资金扶持项目完成投资165万元, 均完成目标任务。同时, 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畜种良种补贴等农口常规项目已全面完成。
2.2坚持以生态农牧业为主导, 着力增强农牧业发展的升级力
共和县坚持把发展生态农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战略选择和主导产业来抓, 以加大项目建设投入为支撑, 全力推动传统农牧业向集约化管理、现代化装备、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化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着力在提升农牧区发展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和改善农牧区发展条件。紧紧抓住国家对农牧区特别是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和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等一系列战略机遇,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生态保护、改善民生”三大历史性任务, 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 切实加快农牧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实施好大型灌溉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草原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等建设。大力推进农牧业生态化进程。一是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在继续巩固和扩大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进步深入推进环湖牦牛繁育、切吉加什科羊繁育、切吉塔秀村藏系羊繁育塘格木镇等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建设, 不断推进生态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方向发展。二是推动农区畜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农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在扶持和壮大恰卜恰镇及周边牛羊育肥基地的基础上, 加快推进龙羊峡新村牛羊规模养殖、库区周边獭兔养殖等特色养殖基地建设, 新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5处, 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三是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大力推进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智能温室、高科技日光节能温室及蛋鸡场等核心区建设, 生态农业示范园发挥综合效益, 高原特色农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2.3提高科技支撑发展能力
切实把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推动共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推广、转化和再创新, 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围绕全县草产业、畜种改良和养殖产业, 积极创新科技特派员管理模式, 鼓励科技特派员结合特色产业积极创业, 逐步建立法人科技特派员队伍。扎实开展“科技乡镇长团”、科技三下乡等活动, 认真实施好全县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和良种繁育及种草养畜实验示范项目。切实加大农牧业科技技术推广力度, 促进加快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
3现代高效畜牧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3.1全县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和“一村一品”生态养殖基地逐步形成
3.1.1蛋鸡养殖区建设养殖情况:共和县兴羽蛋鸡养殖场属于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之一。养殖场采用环境感应控制、全自动饮水、蛋品分检, 喷码追溯、污物处理、远程监控为一体的大型高科技全封闭式蛋鸡养殖场。该养殖区占地40亩, 鸡舍3栋3 015 m2, 现有产蛋鸡4余万羽, 可容纳绿色无公害饲料饲养的蛋鸡10余万羽, 年可市场供应鲜鸡蛋2 000余吨。有800 m3大型沼气池一座, 对鸡粪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年生产生物有机肥1 000余吨, 全部用于园区果树种植。
3.1.2切吉加什科半细毛羊繁育基地建设养殖状情况:切吉乡加什科村位于共和县西端, 青海省茶卡盐池东面, 与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和都兰县接壤。该村现有农牧民户187户, 总人口867人, 草场面积622.6 km2, 可利用草场面积592.12 km2, 草场分为低平山草场和高山草场两类。牧草以芨芨草、坎巴草、针茅草、骆驼蓬和蒿类草为主, 多为干旱半荒漠草场。草场海拔在3 100~3 500 m。为了进一步壮大加什科羊繁育基地, 投资20万元扩建了加什科羊繁育场1处, 新建畜棚13座1 560 m2, 种植当年生牧草2 000亩, 调出种公羊200只, 育肥出栏5 000只。现有存栏6.3余万只, 基础母羊群200群4.5万余只, 母畜比例达70%, 良种公羊1 840只, 每年改良4万只。加什科羊产毛量成年公羊3~5.6 kg, 母羊3~4 kg, 羊毛细度56~58支, 毛纤维长, 弹性、色光好, 手感滑爽等特点。成年羊平均毛长10.24 cm, 净毛率60%以上, 成年羊平均体重21 kg, 屠宰率为46%以上, 当年羔羊放牧育肥后胴体重在10 kg以上, 屠宰率为42%以上。加什科羊每年的改良数与同等数量的藏系羊相比, 经济效益分析后, 多产羊毛6万kg, 1 kg按14元计算, 增加纯收入84万元;多产肉20万kg, 加什科羊与同数量藏系羊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1.3龙羊峡镇后菊花村獭兔养殖情况:龙羊峡镇后菊花村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村。獭兔养殖是该村的特色养殖业, 獭兔养殖基地属于共和县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辐射区之一, 该基地占地55亩, 已建成生活区2 000亩, 饲料区2 000 m2, 生产区32 000 m2, 其中饲养圈舍占10 000 m2。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以辐射带动农户为目标, 遴选20户养殖能手作为养殖示范带动户, 基地给养殖户提供优质种兔, 养殖农户通过科学饲养, 基地收回商品进行统一经营, 增加收入, 实现共赢。使基地用较快的时间得到更大的发展。现有商品兔25 000只, 年产值可达240万元,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使獭兔养殖成为我县农区养殖业的产业亮点。
3.1.4共和县西门塔尔牛养殖繁育示范场养殖与建设情况:共和县西门塔尔牛养殖繁育示范场位于恰卜恰镇上塔迈村, 属于共和县高科技生农业态示范园特色养殖辐射区之一。该场占地为15亩, 累计投资340余万元, 现已建成牛棚3 100 m2, 其中高标准牛舍2 100 m2, 草料棚2 000 m2, 青贮池1 080 m3。该基地配种室、兽医室、隔离室、消毒室、隔离区、车辆消毒池、无害化处理池、沼气池、水窖、办公室、职工宿舍等设施齐全,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3名, 饲养管理人员12名。现有西门塔尔牛711头。示范基地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牧户组建良种牛养殖合作社, 提高农区农作物秸秆利用, 带动农区舍饲畜牧业。基地充分依托海南晟通公司1 000 t肉深加工能力品牌效应实行高于市场价统一收购牛肉、加工及销售的经营方式, 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
3.1.5沙珠玉乡达连海村奶牛养殖示范基地产能效益:沙珠玉乡达连海村是一个农牧结合的自然村, 距共和县城30 km。海拔2 850 m, 年均气温2.4℃, 昼夜温差大, 年日照数达3 000 h, 气候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300~400 mm, 无霜期为120~140 d。现有3个社, 113户, 人口513人, 劳力286人, 民族比例为:汉族占57%, 少数民族占43%。土地总面积为27 976亩, 其中耕地为1 583亩, 腿耕还林草面积671亩, 可利用草场面积2万多亩。现有各类牲畜2 448头 (只) , 其中奶牛264头, 主要品种为黑白花奶牛, 羊2 000只, 猪184头。种植业以小麦、蚕豆、油菜和马铃薯等大田作物为主。该村2013年全年总产值233.61万元、户均收入1.6万元, 人均收入0.35万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89.61万元。2012年专业合作社积极筹集资金修建机械挤奶大厅一座, 鲜奶收购站一处, 全村奶牛养殖户日缴鲜奶1.2 t, 均由海南州雪峰乳液公司统一收购。奶牛养殖户鲜奶纯收入达到3 600元/头。
3.1.6黑马河乡加隆村牦牛良种繁育基地养殖与建设情况:黑马河乡加隆村是纯牧业村, 全村有3个牧业社, 246户1 080人 (劳力584人) 。全村草地面积55.35万亩, 可利用草地面积50.93万亩, 耕地1 500亩。全村有各类牲畜40 692头 (只匹) , 其中牦牛9 301头, 藏系羊30 827只, 马564匹, 母畜比例57.56%, 出栏率43.2%, 商品率40.8%。2013年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492.5元。该村以生态畜牧业启动村建设为契机, 依托畜牧业资源优势, 以提高牦牛个体生产性能为突破口和高原牦牛提纯复壮为抓手, 组建高原牦牛核心群80群, 核心群基础母牛3 200头, 优质种公牛200头。创建了牦牛提纯复壮选育及育肥基地, 基地有新建繁育场一处, 办公室5间90 m2, 高标准牛棚10座1 200 m2。种植当年牧草1 500亩。近年来, 该村牦牛繁育基地采取减羊增牛和种草舍饲饲养管理办法, 通过从本省大通县引进和自繁自养措施使牦牛数量发展至1.2万头, 年出栏2 700头以上, 同时向外界提供优质种公牛300头以上。
3.2生态项目棚圈工程建设带来的效益
全县生态项目棚圈工程带来的效益就以倒淌河镇甲乙村和黑马河乡正却乎村两村为例。倒淌河镇甲乙村和黑马河乡正却乎村草原生态项目棚圈工程完成, 今年上半年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经调查两村共完成标准养殖暖棚及配套畜棚圈337座145 921 m2, 其中甲乙村完成标准养殖暖棚173座74 909 m2;黑马河乡正却乎村完成准养殖暖棚及配套畜棚圈164座71 012 m2两村共完成畜棚维修142座, 其中甲乙村完成维修70座, 正却乎村完成维修72座。全面完成计划任务。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探索, 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草地集约化经营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的形成, 缓解“人、草、畜”之间三大矛盾, 草原植被得到恢复。畜牧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 大大的提高了牲畜的繁活率, 逐步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双赢目标。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4.1稳定和巩固基层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目前共和县基层农技推广和经营管理队伍人员极不稳定, 加上县、乡两级畜牧兽医专业人员不足, 岗位缺编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称难, 有专业职称的人员职称工资不兑现, 经费难保障从而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招聘进来的大、专学生又调离其他单位。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落实和保障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工资待遇问题, 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进一步搞好共和县百万牲畜的防疫、农技推广等各项工作, 促进本县高效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
4.2进一步加大科技队伍培训力度和科技推广力度
近几年共和县县乡两级畜牧兽医专业人员虽然得到了省、州、等上级有关部门提供的科技知识培训支持, 但由于培训人数的限制, 还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畜牧业经济发展需要,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员的科学培训力度, 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知识水平方面的同时,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思想道德建设, 树立“公众之上”意识, 加强科技下乡进村入户力度, 适应新形势下科技配套建设服务和搞好农牧民群众培训工作效率, 培养出农牧民科技能手和懂法律、有较强市场意识、生产技能、管理能力的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目前共和县科技推广工作刚刚起步, 还没有大面积辐射, 就目前状况科技推广工作力度不大。必须加大力度, 改善状况, 加快农技推体制改革, 加大资金方面的投资力度, 改善科技人员交通工具, 引入竞争机制, 保证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言传身教, 使农技推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4.3加强草原管理, 提高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水平
共和县地处高寒, 牧草退化严重。要从根本上改善, 就必须加强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方面的全面应用, 包括优良品种“种子工程’高新技术、牦牛羊快速肥育配套技术、优质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草原保护建设和改良技术, 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 提高农牧民素质, 改变观念, 树立科学饲养牲畜意识, 加强法制意识和依法治牧, 依法治草的思想, 保证草原植被得到缓解和发展。
4.4进一步加大现代高效畜牧业建设的投资力度和科技示范村覆盖面
【政和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和县教育局09-25
太和县新闻10-02
和县蔬菜产业简介12-20
西和县教育局“三抓五治”活动06-14
西和县“三抓五治”活动实施方案09-18
南和县实验中学安全大检查实施方案05-31
和县中菱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合作协议06-18
新和县农业局2011年行政执法工作计划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