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摘 要:机关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干部队伍工作的效率,因此必须要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我党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新时期,机关党员干部要做到与时俱进,用新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努力建设成为一支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干部队伍。文章首先分析了机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党员干部;机关;问题;建议
1 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1.1 机关党建工作制度有待完善
机关党建工作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党建工作没有落实责任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党员干部对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责任性、艰巨性认识不够,他们片面地认为抓经济建设才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党建是“软任务”,抓与不抓关系不大,影响了抓党建工作的质量。
其次在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中,各部门权责划分不够明确,尤其是在考核激励、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职能交叉问题,在统一协调、分工合作方面上下功夫不够。
再次党内民主参与、关心帮助群众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2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系统有待规范
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内容不够深入,缺乏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很多地方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没有针对性,他们只是在按照上级的安排盲目进行培训,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最后造成了培训内容枯燥乏味,没有说服力。
其次,教育培训方式落后,党组织教育方法单调,教育制度不落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效率低下。
再次,教育培训对象层次划分不明确。很多机关开展党课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是大课的方式进行的,中间一般都会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不分层次,不分对象,实行“一锅炒”,因人施教相对欠缺。
最后,党员干部交流锻炼不畅。加强党员干部交流锻炼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目前在党员干部交流使用上缺少良性互动机制,下基层挂职锻炼制度的落实力度也不够大。
1.3 对党员干部管理监督手段不够
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培训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科学、具体的考核方法,导致干部队伍管理监督考评机制不够科学和规范,很多机关单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影响了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利于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由于机关单位对党员干部不够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关心不足,打消了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调整、职务升迁、考核奖励等与是否是优秀党员和抓党建工作成绩突出没有多大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1.4 对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机关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机关单位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党员干部培训没有发挥知识性的作用,因此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没有明显提升。
2 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1 创新机制,建立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组书记是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形成统一领导,机关党组织落实,有关股室齐抓共管,配合做好党建工作大格局。
二是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领导干部要结合各自分工,在机关和基层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加强党建工作调研,及时研究解决党建中的问题,特别在是条件艰苦、矛盾相对较多的地方和企业建立联系点,经常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用点上的经验推动面上的工作。
2.2 强化教育,唱响思想建设主旋律
为了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要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基础工作,也是必要工作。只有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够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按照“两学一做”的要求,并结合机关单位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做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要做好集中培训,通过调查了解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指导党员干部的学习,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引导党员干部通过自学提升自身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按照“两学一做”的具体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人员进行自学。学习内容可以包括中央及省委文件精神、上级、本级党组织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应履行的职责和应学习的理论读物,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思想政治课程;
三是加强实践锻炼。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的主题活动。通过党员承诺、党员示范岗、结对共建和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
四是严格组织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组织书记坚持每季度给党员至少讲一次党课或作一次形势报告;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支部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五是定期开展党员思想状况分析活动。采取党支部书记找每名党员干部谈心,再向机关党组汇报的方式,摸准党员干部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帮助党员干部解决好实际困难。
2.3 严格管理,引领机关新风气
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机关工作的效率。机关要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政策的要求下,加强党员干部的严格管理,这样才能引领机关风气发生转变,培养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踏实工作的新风气形成。
首先要重视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机关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另外,还要调动党员干部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其次找准机关党建工作考核尺度,使“软指标”变成“硬杠杆”。按照机关党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探索优化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制度,把支部建设各项任务分解细化,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要加强对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考核评价工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注重把党组织的评价与群众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并建立起长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2.4 深化服务,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要增强机关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任务和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这是在创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机关过程中对机关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要丰富党组织的内容和形式,扩大党组织培训的范围,开阔广大党员干部的视野,多做一些与党员干部实际工作、生活相贴近的工作,这样党员干部才容易接受,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讲务实,党员干部平时所接触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理论知识,只有深入到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才能够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因此,机关可以建立一套工作制度,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定期走访困难群众、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等,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的工作效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中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用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还要尊重、关心、帮助、理解其他党员干部,从而让他们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党员干部教育中来。此外,还可以建立健全教育和激励机制,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使党员干部在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最后是求创新,借助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工作效率。
2.5 强化培训,树立党务干部新形象
一是抓好教育培训。把党务干部的培训纳入机关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为其创造必要的学习、培训、考察、交流的机会。在培训内容上坚持全方位、多方面,在培训形式上坚持多渠道、多样式,在培训时间上坚持经常和集中培训相结合。
二是抓好配备使用。要把好“入口关”。选配党性强、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知识,并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的同志担任机关党组织干部。要建立党务干部和行政业务干部的双向交流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干部到业务部门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同时安排政治过硬、工作能力强的业务干部交流充实到党务干部中来,并将其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一条重要渠道。
三是抓好队伍管理。要抓好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的管理,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使之成为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出色的队伍,做到观念上领先、工作上争先、作风上率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拓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参 考 文 献
[1] 刘远波.浅谈党员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J].理论导刊,2012(S1):16-16.
[2] 吴汉.浅谈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J].石油政工研究,2011(4):29-31.
作者:童晓芬
摘 要: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者应以先进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校内资源为支撑,以社区、社会为舞台,以高校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及考核机制为依据,建立创新性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逐渐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创新化,进而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培养大量的优秀工作者,推进我国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创新;社会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思想不断冲击着新时期90后大学生党员原有的思想观念,许多高校的党建工作者虽然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都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模式,但大多只是片面的探究,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基于此,为了加强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将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并能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型人才,对于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将对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创新等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加强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作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应当牢牢抓住90后大学生党员这一模范群体,积极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使其对高校的其他大学生形成良性的影响,使90后大学生党员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继承者及传播者,以此为基础,积极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渗透及影响,我国高校要立足自身思想文化建设,加强对新时期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得90后的大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教育,通过学习和践行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等,从自身的思想培养做起,积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通过不断地磨练与成长,使其树立起理性的地位观、群众观等等,养成心系于党、情系于民的优良品格,为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贯彻党中央关于人才培养精神的需要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新时期的高校,应当以培养青年人才队伍为战略重任,加大对90后大学生思想等方面的培养,采取及早选苗、重点培养等方式,使得新时期的90后大学生对推动生产技术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引进优秀的90后大学生加入党的建设,提升整个党员队伍的文化知识结构水平,为党员队伍的建设发展提供新生力量,不断促进党建工作的高效进行,继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又快又好发展。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各方面的需要,我国高校在招生方面逐渐放宽了限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且随着高校与外界的交流逐渐频繁,使得高校汇聚了各类型的青年大学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错,各自发展,也使得新时期高校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当前的高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及心系学生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构建和谐奋进的校园,进而引导90后大学生自觉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创造紧紧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党和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发挥90后大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并据此来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1]。
二、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高,入党动机不纯
近年来的高校发展中,存在着部分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的现象,一些人将入党当成了自己以权谋私等的主要途径,带有一定的投机性和功利性乃至虚荣性,部分90后大学生直接将入党作为自己评奖评优的通道,亦或是为了毕业后好就业等等,此外,部分90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不高,进而导致其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不够透彻,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党内存在的个别腐败现象认识偏激等,使得其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标准把握不严格,发展程序不正规
在当前的高校发展中,对于党员人员的培养及选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基层支部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引入党员的参考条件,不注重对思想方面的考察,这种发展高校党员的模式下,使得被发展的90后大学生党员都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专业学习方面,这种局限性做法的后果就是90后大学生党员缺乏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及党团活动的兴趣,甚至一些基层支部无原则地为“关系学生”放宽发展标准,使得发展为党员的部分90后大学生思想不够先进,此外,还存在一些基层支部缺乏大学生党员发展计划的现象,有时一次发展十多个,有时却一年只发展几个,另外,在90后大学生党员的组成方面也不尽合理,存在高年级突击发展、低年级很少发展的现象,使得对预备党员的考察流于形式,造成个别新90后党员的素质不高[2]。
(三)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管理、监督不健全,系统性不强
近年来高校在90后大学生党员的管理方面不尽完善合理,对90后大学生党员身上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等不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由于怕影响90后大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即使90后大学生党员犯了重大错误,基层党支部也会从轻处理或一带而过,不注重党员的自我批评与反省,也很少进行深入的思想交锋和批评。另外,在考核方面,一些高校党支部没有建立起符合90后大学生党员实际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不能形成对党性教育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的有效整合和系统运作,一些基层党组织更是重发展轻管理,忽略了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有效管理与考核。
(四)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方式陈旧,针对性不够
90后大学生党员是新时期高校中党员新生力量的代表,对于他们进行党员教育方面也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但纵观当前,一些高校的党支部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且大多实施单向灌输式的党员教育,内容缺乏实效性,手段滞后,形式单调,不能形成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有效教育,加之缺乏与90后大学生党员本身及社会现实发展的有效结合,使得整个教育不具深入性和系统性,更没有形成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感染力,致使不少90后大学生党员觉得教育信息滞后乏味,丝毫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此外,一些基层党组织还忽略了对预备党员的教育,仅注重发展党员阶段的教育,存在着对已发展的90后大学生党员以使用代替培养的现象,思想教育培养等严重缺乏,不利于90后大学生党员的更好发展[3]。
三、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创新探讨
(一)高校与社区党建资源共享机制
在新时期的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为使90后大学生党员进入社会工作后能继续发挥其先锋模范的作用,应注重高校与社区的联合培养,实现两种机构联合下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以及相互的促进发展,通过组织与生活的结合、党员教育与支部活动的同步进行的新形式,让社区成为大学生党员文化交流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实现党员与党组织活动积极性的全面提高。
(二)“社会化”平台下的学校与社会协调机制
对于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要利用好“社会化”这个平台,通过建立高校与社区参与的90后党员发展联合工作小组,进行两个机构的分工协作与齐抓共管工作,对进入社区的入党积极分子和90后学生党员进行统筹规划和培养,形成党员、党小组以及党支部全方位的服务网络组织结构。对于学生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前者负责90后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后者则负责学生党员的培养和考核工作,相互协作,共同推进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
(三)高校学生党员委员会联合培养机制
对于高校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高校党支部要积极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互动,在90后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以及后续的管理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源,并注重高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与考核,提高和保持90后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使大学生党员通过与社会的磨合为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合理高效利用社会资源,为90后大学生党员搭建一个优质的平台,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4]:
1.“一个讲堂”——党员大讲堂。作为党员发展的必备与基础,党课是实施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最重要环节,反观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党课教育的过程中,大多展现出授课形式单一以及内容过于理论化的现象,但是经过运用90后大学生与社区党员一起上党课这种形式与方法,对于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都有很大的提升与培养,又使90后大学生多了一条观察社会与了解社会的渠道,让大学生党员真正地明白党员的职责和肩负的重任,提高其使命感。
2.“两个创建”——和谐校园、文明社区。我国进行党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储备更多、更优秀的建设人才,要进行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有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作为培养的前提,而90后学生党员在和谐校园的创建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应结合和谐校园、文明社区与党建工作,进而激发90后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借鉴文明社区创建的先进工作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和谐校园的创建中,在创建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党员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宣传以及科技知识、卫生知识的普及,在社区通过党群互动和学群互动的举行,结合起学生党员和社区人民的热情,推进和谐校园和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
3.“三项服务”——义工服务、实践创新以及社区管理。在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义工服务的宣传,义工服务主要包括困难帮扶、爱心助残以及义务支教等形式,主要对象是孤寡老人、困难群众以及留守儿童,在义工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党员要积极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水平,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社会职责。在大学生党员进入社区工作时,相关人员应安排其到社区的日常管理中,并分配适量的任务,逐渐发挥大学生在社区管理中的骨干作用,进而实现培养和服务以及考察的目的。
(四)“社会化”平台下90后大学生党员考核机制的建立
基于“社会化”平台下的大学生党员培养,应建立并完善其考核制度,在原有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加入“两卡一评”的考核方式[5]:
1.社区服务记录卡,这张卡的内容主要有90后大学生党员进行社区服务的项目、地点以及时间等等;
2.社区群众满意卡,这张卡的内容主要有社区群众的满意度,进行社区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工作的效果等等;
3.“一评”就是大院答辩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需要学生在入党的时候接受答辩委员会的问答,从不同的角度对入党学生进行考察提问。
(五)建立“社会化”平台下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支持体系
基于“社会化”平台下的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应建立配套完善的支持体系,保障90后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真正意义上提升90后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支持体系包括社区、学校协商下提供的一定数量的经费支持和相关保障制度的实施,以及设立符合社区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党员培养需要的项目和服务岗位等,促进90后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及队伍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校、社会应积极团结协作,为90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平台,进而建立创新型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推动9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和创造性,从切实加强新时期高校的党支部建设、加强90后大学生党员教育等方面对90后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使其具有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并在此基础上为高校青年学生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促进高校教育环境的和谐,为90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我国党员教育的大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繁荣。
参考文献:
〔1〕王欣欣.“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2〕黄莺.“90后”大学生党员的人格特质及其教育对策[J].浙江学刊,2012,(2):215-219.
〔3〕谭斯咏.90后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革新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1):37-38.
〔4〕洪梅.关于建设和谐型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186-187.
〔5〕李蔓荻,郭辉,苏萌,陈晓莉,白俊杰.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1).
(责任编辑 张海鹏)
作者:万东方
作者简介:丁胜(1980—),男,黑龙江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与管理。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积极做好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是在高校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特别是做好学生党支部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分析了当前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党支部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党员威信下降,先锋模范作用差。由于部分党员的政治素质不高,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党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因此导致思想滑坡,未能履行党员义务,扭曲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导致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使得一些群众对党组织产生失望困惑。
2、学生支部组织建设效果不理想。支部书记的地位和作用虚化。一个成功的支部必然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在支部书记的领导下发挥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然而,目前部分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效果不理想,自身的组织优势未能发挥出来,还存在组织、纪律及管理不严的问题。
3、学生党员发展前后的教育管理不到位。重视发展前的培养考察,忽视发展后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由于缺乏对学生党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导致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出现了入党前跑步走,入党后踏步走甚至退步走的现象。
4、 学生党支部对激发学生党员积极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有效机制不足。组织生活形式过于传统单一,活动内容单调,由于组织活动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党员被动受教育的现象较突出,这使得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因此,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形式和活动方式亟待提高。
二、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1、活跃理论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我通过采用“感知—求知—讨论—认知”循序渐进的理论教育模式,引领学生党员在学习讨论中端正认知,形成认同,解决学生党员思想上入党问题。
工作中,我们通过学生党员的自我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使学生党员对于社会上和组织上存在的个别不良现象有较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展讨论,由学生党员分析讨论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在讨论中区分“不良现象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正常现象还是特殊现象?社会中存在的矛盾是组织本身的问题还是社会发展中所附带的问题?如果遇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负责寻找出答案。学生党员在讨论中逐渐形成对于党组织的正确认知,了解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内涵,为培养认同感打下坚实基础。
形成正确认知的前提下,学生党员深刻理解了我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理解了党对于社会和人民的使命。同时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回答了学好本领为了谁的问题,使学生党员在党组织的教育帮助下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意识,主动自觉地加强个人能力素质的锻炼,促进学生党员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奋斗目标的统一,端正入党动机。
2、搭建服务平台,增强党员形象的示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形象是政治思想、党性觉悟、知识能力水平等一系列内在素质在实践过程中的集体体现,学生党员的形象关系学生党员群体能否在大学生中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每年的迎新工作,我都把学生党员派到新生班级中做辅导员助理,学生党员通过这个平台,加强自身形象的修炼与展示,潜移默化的塑造了当学生党员的政治形象和品德形象,在新生中对大学生党员的形象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生中形成积极上进的感召力,使学生党员成为新生中的一面旗帜,既有利于在新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示范和学习工作导向,又使党员在带班的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成长、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发挥党员志愿者服务站的作用,服务站是我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不懈的组织,工作中我们注意提高工作效率,用社会实践活动将党性修养在工作中得以内化,在党性锻炼中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坚持主体引领和实践推动相结合,在服务群众中发挥了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建立网络管理结构,凝聚学生党支部的向心力
工作中我注重专业及班级支部的组织发展和学生党员帮扶工作,充分调动支部中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在支委的领导下,建立班级支部网络管理结构,形成“三个一”和“1+1+1”的管理模式,“三个一”即每位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至少要进行一次汇报、一次谈话、一次写实;“1+1+1”即一名党员培养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帮助一个思想后进或成绩不理想或生活困难同学,联系一个学生寝室,形成“”和“1+1+1”模式后,班级所有同学应都在这一管理结构中,如果说班级是个圆的话,那么班级的每名同学都在这个圆上,而圆心就是学生党支部。这样极大的凝聚了学生党支部的向心力。
4、开展“支部建设工程”,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建设工程主要围绕将学生党支部建立在班级和年级上,同时设立共产党员监督栏,并在其中引入发展党员预告制度,以此增加发展党员的透明度,加快在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透明度。以专业为单位建立学生党员文化活动室及优秀大学生生导航栏,这样既宣传了党,也提高和扩大了党在学生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可以举办一些学习座谈会,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政治觉悟,还增强了他们对形势政策的认识。
支部建设工程,不但能够掀起党建工作的高潮,也能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我相信支部建设工程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全体党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一个积极向上、有凝聚力、有动感的人文环境。
学生党员队伍素质如何取决于党组织的自身优势的发挥是否充分,只有使学生党支部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从而才能形成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才会不负众望。具体到学生党支部而言,就是要把学生紧紧的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才会最大化的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这也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丁胜
2011年5月29日人民网强国论坛清泉为镜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当前,要狠刹四种不良风气:贪大求洋、追求豪华、过度消费、不注意节俭的奢靡之风;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的浮躁之风;贪图享受、贪图钱财、贪图美色的贪占之风;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跑要之风。切实增强三种意识,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从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着手,学习要“深”,要突出重点,把握实质,学以致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查摆要“真”。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摆问题真实具体,定措施切实有力。整改要“实”。要针对查摆出的各种问题,采取真实有效的措施,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执纪要“严”。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等,以严明的纪律推动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面貌要“新”。要通过扎实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实现素质有新提高,形象有新改变,工作有新局面。
火箭二校副书记:贺卫莉
文章标题:如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如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基层组织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部分,是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落实搣三个代表攠重要思想,在新
形势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农村基层组织的作风建设中,农村干部的作风建设起着关键的和根本的作用。
一、加强农村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农村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在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干部作风的好坏,决定着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各项决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农村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干部作风就是党和政府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农村干部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对群众的感情如何,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态度、方法怎样,是否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农民群众都十分关注。农村干部的形象,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加强农村干部作风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广大农村干部能否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上取得明显突破;能否代表农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科技文化工作、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明显进展;能否代表广大农民根本利益,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上取得明显效果,都需要广大农村干部具有扎实的作风,身体力行,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心全意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加强农村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农村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当前,在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有的地方兴办公益事业超越群众的承受力,村级负债重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切实改进农村干部的作风,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增强驾驭农村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解决农村复杂矛盾的本领。
二、当前农村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村干部队伍的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这一点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广大农村干部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民安居乐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从近几年来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有关部门调查了解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一些农村干部作风还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
以XX县为例,从县纪检监察机关统计的近几年农村信访看,呈逐年上升趋势。就农村信访反映的问题来看,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到干部作风问题,从民主法制问题到经济问题,从村务公开问题到田边地角纠纷问题等。尽管引发农村信访问题原因错综复杂,但归根到底,“人”都是作为引发一切矛盾的主要原因。有的问题的发生、有的问题久拖得不到解决,这多半与农村干部的作风有关。综合来看,我县农村干部存在以下几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思想素质差,以权谋私。个别村干部长期不学习,缺乏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办事的奉献精神,成天只想着手中的一点点权力怎样来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有的干部在群众建房等办手续时,在征地过程中私下索要好处,不给好处就不办事,甚至刁难,有的甚至贪污挪用集体资金。
二是个人独断专行,作风霸道。有的村干部任职时间长,平时不注重学习提高,凭经验办事,乱表态,瞎指挥。有的作风霸道,私心重,处事不公,群众反映强烈。有的缺乏民主意识,不懂领导方法和领导要求,唯我独尊、拉帮结派、互不团结,导致“两委”工作不配合,领导班子的凝聚和战斗力不强。
三是片面理解法律,知法违法。一些地方在组织制定《村规民约》过程中,不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片面理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断章取义,错误认为村民自治就是几个村干部说了算,或大部分群众不反对就行。制定出的《村规民约》程序上不合法,内容上违法。这些《村规民约》在执行过程中隐形加重农民负担,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部分群众多次越级上访。
四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混水摸鱼。有的村组财务制度长期不健全,收支由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一人负责,既是经办人,又是审核人,一个口袋装票子,一个口袋装条子,收支全靠良心账。甚至有的村还出现村支书、村主任各管一部分资金,随意开支,在上级组织财务清理对开支发票提出质疑时,才相互证明开支属实。有的村干部集体一起吃喝、私分公款,还订立攻守同盟,导致个别地方歪风邪气助
长,正气不能伸张。
五是不识大体顾大局,以我为中心。由于村干部家在农村,自己也是农民,长期大量的农村工作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每年领取一定的补助与付出的不相适应,使得少数村干部有吃亏的思想,不愿干和不想干,不严格要求,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心。遇到问题绕道走,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在小团
体利益与大局利益发生冲突时,竭力维护小团体利益,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个别地方发生了不稳定的问题时,农村干部不是勇敢地站出来,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有的临阵退缩;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暧昧;有的唯恐事情闹得不大。
六是追求个人享乐,精神空虚。极少数基层干部由于不注意世界观改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金钱物质利益的诱惑,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严重扭曲甚至理论信念的失落。热衷于讲排场、摆阔气,成天忙于吃喝玩乐、精神空虚、道德沦丧。
农村干部这些问题的出现,尽管是极少数,但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视。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和纠正,让这些问题任其泛滥,势必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势必严重削弱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势必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也必将妨碍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加强农村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农村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质上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综合反映。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心系农民。只有在思想深处和老百姓融为一体,才能做到事事为民着想,努力把农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加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为群众办实事要掂量民心民情和民力,对需要花钱的事情要量力而行,决不能违背人民群众的意愿,超出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否则就会把好事办成坏事。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动接近群众,进行经常性沟通。坚持给群众送温暖送服务的同时,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带上来,使“送下去”与“带上来”形成一种良好循环。加强纪律与法制教育,认真学习党纪党规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宪法》、《土地法》、《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农村干部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
2、建章立制,不断规范农村干部的职权行为
作风建设要以制度为保障,没有制度的约束,仅靠个人的道德良知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建立健全基层相关制度,规范基层干部的职权行为,逐步形成用制度约束,靠制度管人。村级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进一步健全村级党组织党员大会议事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透明性和准确性。加强民主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建立健全党风廉政方面的相关制度,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基层的各项工作中,使农村党员干部明确行为规范,强化廉洁自律行为。
3、强化监督,不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约束制约
加强监督制约,真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加强基层民主,强化民主监督。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凡是涉及到群众利益的问题,如土地征用与补偿、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以及村级财务等,必须坚持公开,让群众知情,对群众提出的疑问和质询,及时作出答复或解释,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开展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乡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农村干部的严格监督管理,真正做到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好一级,把农村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4、严肃惩处,进一步加大查处农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力度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攠。对发生在农村党员干部中的各种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及时严肃查处,尤其要查处那些严重危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及时查处那些群众十分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查处典型案件,进行公开处理,以做到处理一件,教育一片的目的,努力遏制农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加强对群众的各类来信来访和举报的处理,及时收集各种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密切注意动向,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如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来源于,欢迎阅读如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转变作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从自身做起。
要牢固树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党思想作风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是党思想作风的核心和灵魂。思想作风对党员干部个人而言,就是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在指导思想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特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作风不端正,做人干事就可能发生方向性的错误。现在有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实事求是,缺乏诚信,心里想的和嘴上讲的不一样,嘴上讲的和实际做的不一样,人前说的和人后说的不一样,会上说的和会下说的不一样,对自己要求和对别人要求不一样。
端正思想作风必须诚实守信。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定,把诚信建设摆上了十分突出的位置。讲诚信是党的思想作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的行为准则。诚信是一种人格,一种官德,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政党不讲诚信,失信于民,离垮台就不会很远;一个领导干部不讲诚信,在群众中的威信不会高,形象不会好,他领导的那个单位风气就不会正;一个人不讲诚信,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做事难以成功,做人难以长久。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对待事业、学问、为人、做事必须以诚信为基准。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干事、为官的灵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立信、守信,做到内诚于心,外信于民,为党的形象增光添彩。
要牢固树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风。学风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指对待理论学习的态度问题,再一个是如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现在有的同志认为不学习照样能够干好工作,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热情;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感到没什么好学的;还有的借口工作忙坐不下来,学不进去,或者敷衍了事等等。学习是我们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要明确为什么学、为谁学、怎样学。要树立学习是责任的观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缺乏理论武装、知识滋养,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时代立足。要树立学习就是工作的观念。对领导干部和在领导机关工作的党员干部来说,学习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注重学习,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就很难提高,工作就很难有起色。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工作多年,当领导多年,工作水平始终没有多大提高,谈问题抓不住实质,干工作抓不住重点,说话说不到点子上。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理论底子不厚、思想水平不高、知识面不宽。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从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高度,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型社会,学习者生存。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一定要不断求知,根据岗位需求、职责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思考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作出了全面部署。作为地税机关来说,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干部的作风建设,就是要做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心系群众、服务纳税人、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地税系统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现状
彻落实总局提出的以“带好队、收好税”为宗旨,大力推进地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自重、自省、自警、自劢”三严四自工程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的办法和制度。初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对指导和加强地税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征管改革和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得一些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地税工作任务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地税干部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执法意识、工作态度和利益需求等方面产生的各种问题明显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一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个人主义和特权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是在规范执法方面与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尽管《广西地税信息系统》征管软件推行后自由裁量权缩小,透明度增加,但有章不循、有纪不依、执法不公等现象仍有发生,执法中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三是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一些单位尚未根本解决,思想作风建题普遍存在。四是一部分同志明显缺乏责任心、事业心精神下,处理涉税事项“慢作为”,得过且过混日子,少数干部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等,这些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地税事业的发展,妨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五是一些党员干部讲待遇、提要求的多,讲奉献、比贡献的少,特别是当前在部分党员干部中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逐渐淡化。六是主动为基层、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不强、措施不实。以上这些情况表明,当前地税机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面临新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决定了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切实研究解决如何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二、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思想作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探索新机制,这样才能取得成效。针对当前地税系统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面临的现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和改进。
(一)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夯实加强作风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加强作风建设,其实质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加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通过深入动员、专题辅导、心得交流,深入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党章》、《公务员法》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读本》、学习省市领导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讲话,紧密联系实际,从根本上增强党员干部的“五种意识”即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命的意识、作风建设刻不容缓的意识、作风建设重在真抓实干的意识、作风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和作风建设务必常抓不懈的意识。通过持续努力,形成与地税工作的历史重任相适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政治上必须合格,立场上必须坚定,坚决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切实解决“当官为什么、用权干什么”、“工作图什么”等问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不为名利所动,不为贪欲所累,不为灯红酒绿所迷,心甘情愿地为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一切,努力做“三严三实”的忠实践行者。
(二)领导要认真带头,在作风建设中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争做作风建设的表率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不仅包括抓典型、树标兵,而且包括领导者、教育者自己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他们的一言一行是对普通党员干部起积极引导的最令不从。领导干部的作风历来是下属行为的风向标,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作风至关重要,惟有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才能为下属树立榜样,当好示范,才能以充足的底气,理直气壮地抓好所在单位的作风建设。在转变干部作风的过程中“一把手”无声的行动胜过豪言壮语和空洞说教,只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言而有信、行而有果,才能真正引导广大干部树立良好作风。一要做勤于学习的表率。不断加强新知识学习,开阔自身视野,提高工作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和工作的要求。二要做务实干事的表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不唯书、实在在的业绩。三是做团结共事的表率。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团结共事、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四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要常常思考自己的权力从何而来,为谁而用这一问题,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三)紧密结合实际,把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贯穿到具体工作中
对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表现,群众反映最大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这种风气如果不纠正,不仅会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党的先进性无法体现,而且会导致党的执政地位的动摇。这就要求我们把抓落实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作为地税系统的党员干部,不仅要会说、更要会干、会抓落实。坚持心里装着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体察民情、听取民声、顺应民意,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评判作为“第一标准”,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谋实惠。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主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理念。地税系统自身的发展有赖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离开企业的发展,地税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定位。地税部门的职责是为国聚财、为民执法,利用税收经济杠杆,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为此,地税部门的工作应当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三是指导思想。地税部门是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业务性强工作要求高,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要进一步明确“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纳税人”的指导思想,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三个面向”的思路开展工作,即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面向企业优服务,面向管理促发展,面向群众树形象。四是接受监督。地税机关是税收法律的执法者,同时也要主动接受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自觉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坚持“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作风,在政府、企业和纳税人心目中树立起新形象。
(四)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推进作风建设转变为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要下功夫抓好学习、思想、工作、领导、生活和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各项制度的制定、梳理、完善和落实。一要深化机关“学习”制度,进一步健全落实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课、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绩效考评制度,在学习形式上,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提高政治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二要强化领导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定,重点完善下基层调研、到办税服务厅体验、结对帮扶、民主决策、督办落实、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切实推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三要完善正确的用人制度,好的干部作风,于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通过完善领导干部的使用制度,营造优者上庸者下的良好风气。通过完善中层干部的交流制度,增强干部工作的活力。通过完善一般干部的绩效考核制度,发挥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完善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制度。作风建设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人教部门要通过定期走访、谈话等形式经常听取干部的想法和建议,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关心干部的生活、关注干部的成长,充分发挥作风建设主体的能动性。五是建立和完善首问责任制、岗位绩效考核制、服务承诺制等机关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制度和规定,理顺机关职能,规范运行机制,着力在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干好自己的事上下功夫。地税部门要深化推行首问责任制,对首问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进行明确的界定,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以内的,要及时、准确地予以办理,对于手续不全或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必须向办事人说明需要补充的材料,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推诿。要定期组织人员对本单位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替代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失责行为者进行责任追究,对违反效能建设有关规定的要严肃给予告诫和处分。
(五)建立科学高效的督查运行机制,强化纪律监督力度,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加强对机关作风的经常性督查,是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通过督查力度的进一步加强,确保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整改。一要拓宽社会监督的渠道,更好地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媒体以及特邀监察员、效能和行风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对监督检查对象作风建设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予以通报。二要扩大督查的视野,既要督查干部八小时工作中的表现,也要督查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情况,使干部真正做到台上台下一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样,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样。三要依靠群众舆论的监督力量,通过走访纳税企业、召开行风监督员及服务对象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设立意见箱、监督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作风建设更具有针对性。
毛泽东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干部作为地方发展的引路人,直接关系着地方发展的好坏。推动科学发展、实现跨越赶超,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现阶段,党员干部队伍中还存在很多不良习性,要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弊病,既要从源头上杜绝滋生不良习气的滋生,又必须保证监督管理贯穿权力运行的整个过程。如何开展,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1. 加强思想教育,紧守道德防线。教育是作风建设的基础,必须通过教育,统一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历代领导人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述,重温党的历史和党章等内容,充分认识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二是开展主题教育。利用会议传达、中心组学习、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民主生活会等多种载体,组织领导干部深入讨论、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内容。积极引导干部队伍如何提升党性修养,保持良好作风。三是通过典型案例警示。纵观最近几年来落马的官员,无非是经济问题和作风问题。而根源都是自身建设出了问题。通过这些沉痛的教训,警示一些干部不要步其后尘。
2.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行为标准。一是建立学习制度。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学习,不仅仅保持党员干部先进性、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弘扬崇学美德,大兴勤学之风,探求善学之策的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用知书达理、慎思笃行的书卷气抵制官场上的浮夸风和庸碌气。二是健全监督网络。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是有效防止歪风邪气滋生的重要手段。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网络化、信息化的全面普及,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也趋向多元化。新形势下,要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加强主动监督,加强事前防范和过程监督,拓宽监督渠道。首先是要坚持党内监督。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等党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其次是强化媒体监督作用。逐步放开媒体的话语权,确保其正常发挥监督作用。通过媒体曝光、追踪报道,让一些作风不正、违法乱纪现象无处可藏;最后是重视社会监督。干部队伍形象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言人,涉及到领导干部的热点话题、重要舆情往往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如果不关注、不处理、不加以正确引导,那么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这些我们是有血的教训的。因此,要重视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努力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广泛了解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评价。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因此要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最终保障。在工作作风方面,建立健全调研制度、优质服务制度、行风评议制度;在决策方面,建立健全决策程序制度,包括决策前的调研考察制度、决策中的论证征求意见制度,决策后的督办落实制度;在民主建设方面,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在约束方面,建立和完善定期谈话提醒制度、违规违纪通报制度、离任审计制度、群众反映问题回复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干部考核情况反馈制度等;在生活作风方面,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使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保证干部队伍建设落到实处。
2011年下半年,市、县、乡、村四级陆续换届,一批年轻的党员干部经过短暂的基层锻炼被选到领导岗位。年轻党员领导干部一般学历较高、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基本素质好、自主意识较强。然而,由于人生阅历较少、缺乏工作经验、缺乏严格党性锻炼,思想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本文就加强年轻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尽快转变角色、更好履行岗位职责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教育,纯洁思想
要切实加强对年轻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纯洁性,增强“四种意识”。
一要增强党的意识。要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年轻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信仰,真正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目标;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党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境界、磨练党性;要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组织年轻党员领导干部到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领略革命前辈和党员杰出代表的精神风貌,深刻体会和感受党的先进性。
二要增强政治意识。把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相结合,在大是大非面前,政治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加强形势教育,引导年轻党员领导干部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
三要增强危机意识。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四个危险”和“四个考验”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思想意识领域,年轻党员干部要坚决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国内错误思潮的冲击,正确面对复杂现实;在工作方面,把握发展规律,敢于挑战,勇于面对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在生活方面,要慎独慎微,自觉自省,坚守底线。
四要增强责任意识。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穿工作始终。要自觉履行工作职责,自觉提高工作能力,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二、完善制度,规范行为
一是要建立完善学习制度。年轻党员干部学历高,但是实际工作经验少。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专题,搭建学习平台,明确学习纪律。要加强对年轻党员干部的传帮带,注重实践学习和岗位技能学习。从实践中学习,
从书本上学习,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切实督促年轻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
二是要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监督网络。要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加强主动监督,加强事前防范和过程监督,拓宽监督渠道。首先是要坚持党内监督。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等党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其次是强化媒体监督作用。通过媒体曝光、追踪报道,让违法乱纪现象无处可藏;最后是重视社会监督。要重视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努力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广泛了解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评价。
三是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工作作风方面,建立健全调研制度、优质服务制度、行风评议制度;在决策方面,建立健全决策程序制度,包括决策前的调研考察制度、决策中的论证征求意见制度,决策后的督办落实制度;在民主建设方面,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在约束方面,建立和完善定期谈话提醒制度、违规违纪通报制度、离任审计制度、群众反映问题回复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干部考核情况反馈制度等;在生活作风方面,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完善并严格落实相关制度,使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从而规范年轻党员干部行为,保护其健康成长。
三、实践锻炼,提升能力
年轻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迅速适应角色,找准定位,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以实际工作成效检验作风和回应群众质疑。
一是要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年轻党员领导干部步入领导岗位,进入管理者角色,掌握了一定的资源,如何发挥这些资源优势,管理是首先掌握的一门学问。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勤于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要有良好的执行力,严格执行制度,认真履责,工作有计划、有总结,保证执行效果;要有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注意与上级、同行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注意协调好部门之间、基层之间、部门与基层之间的工作关系;要有创新意识,要不断去探索新方法,不断提高管理质量。
二是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真正与最基层的群众接触;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要充分尊重群众,把群众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要畅通民意渠道,积极拓宽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领域;要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和社会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做好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
无理的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到位,行为违纪违法的处理到位。(作者王学波,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纪委党风室)
推荐阅读:
如何当好一名合格党员05-30
浅析如何加强作风建设06-28
大学生党员如何发挥05-23
党员干部如何组织工作09-13
如何加强班风学风建设10-02
如何加强政府诚信建设05-27
如何加强项目部建设09-17
如何加强班组建设与管理10-14
如何做好一名基层医院共产党员09-26
如何增强党员政治意识心得体会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