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类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 要主动适应行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教学中融入岗位职业标准,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推行“双证书”制度。因此, 在中职专业教师中建立一支与行业相衔接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体现, 造就一支优质、精干的考评员队伍是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根本保证, 也是学校以“抓鉴定、 促教改、求发展”为目标, 以“强化实践、突出实训、讲求实效”为教学原则, 把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作为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技能等级鉴定方面, 中职教师很少获得符合国家技能鉴定标准的鉴定资格, 即考评员资格。这就使职业学校的发展陷入一个空前的瓶颈, 那么, 要如何突破中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师资队伍建设困局, 是我们当前值得研究与实践的问题。
以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为例。学校占地300余亩, 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现有教职工443人, 每年在校学生6000余人。学校是国家示范、国家重点中职学校, 是重庆市合川区公共实训基地, 拥有重庆市最大的一幢实训楼。该校与合川区人力资源保障局签定了合作协议, 把该校确定为合川区职业技能鉴定分中心, 工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同时还与重庆市建委、重庆市卫生委、合川区统计局、合川区财政局、银监局等多家单位签定了合作培训鉴定协议, 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培训基地。该校部分专业教师承担了合川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和培训教师工作, 各专业部的专业教师中高级技师42人、考评员21人, 在该校教师中分别占9%、5%。由于职业技能鉴定与其他类型考核相比, 具有类别等级多、工种多、内容复杂、方式方法多样、理论实操都要考试等特点, 需要大量合格的考评员。因此, 该校相关鉴定考试工种相对应的考评员数量严重缺失, 不能满足各类别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的需要, 并严重影响了鉴定质量。
根据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资格认证的政策要求, 安排各专业部专业教师分批分步分项目进行培训和考试, 取得相应专业工种的高级技工和考评员资格。也鼓励文化课老师参加培训考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多元的需求, 每所中职类学校都应拥有一支合格的考评员队伍, 不仅能对本校中职毕业生进行等级鉴定, 还可以对社会上想拥有技术等级人员进行鉴定, 考评员队伍建设处在当前发展的十字路口。
加大考评员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 鼓励教师参与考评员技能等级考试。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针对学校教师实际的心理需求, 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
1) 对参加培训教师, 报销全部培训费、资料费及所发生差旅费。
2) 对获得考评员资格教师进行分级奖励。
3) 对获得考评员资格的教师给予年度考核加分。
4) 骨干教师评选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考虑。
这种做法虽说功利性很强, 但对于教师来说很有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学校解决了学习培训鉴定费用, 保证了学习时间, 并且对取得资质证书给予现金奖励, 特别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很有吸引力, 从某种程度来说, 是他们付出价值的最有效体现。
学校结合实际对参考考评员教师采取多元培训机制, 使学校教师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 学校也能尽早建立自己的考评员队伍, 促进学校的发展。
送培机制可以请行业、企业技能专家来校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培训, 教师不出校门就可以学习到想要学习的技能, 并且面对的是自己十分熟悉的技能, 从心理上得到一个肯定的保障;再就是送到大专院校培训, 学习从多层次, 多角度进行考虑, 选拔教师送出去进行保姆式培训, 就是报销所有费用, 并且有补贴, 学校保障一切经费, 教师保证拿到相应技能等级证或考评员资格证;还有就是自学与脱产相结合形式即半脱产培训, 可以在学校自己学习理论, 然后送到相应的行业 (企业) 实操培训, 这样双向结合后, 再考资质证书。
首先可以从高等院校毕业生中进行预订, 在预订时告诉准中职教师, 具有相应的高级技工证书或考评员资格者优先考虑入校等条件, 这部分准教师, 因为将来工作方向较为明确, 为了明天自身发展需要, 会在所在的高职院校中进行自主学习, 而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或考评员资格证书;再有就是鼓励本校教师, 同样适应岗位的需求, 去取得考评员资格, 即设置相应的岗位, 此岗位必须持有考评员的资格, 否则会被分流转岗或调离等, 这样教师面对的压力及动力可想而知, 会为了获取相应的岗位资格努力学习, 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或考评员资格。
学校层面应建立多专型教师队伍体系, 有计划、有目的、 有层次、分步骤进行培养, 可以建立相应的制度, 建立相应的管理办公室或小组, 促使教师向该方向努力进行。
学校组建职业技术鉴定工作管理机构, 专门负责考评员培训、考试和职业技术鉴定等工作。
到职业技术鉴定机构挂职可以面对面向行业专家请教, 同时还可参加职业技术鉴定的各项研讨活动, 通过学习可掌握职业技术鉴定政策、制度和要求, 同时让老师获得职业技术实践经验的第一手资料, 帮助教师提高技能实践水平, 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学及学生考试鉴定工作。
各职业工种鉴定研究小组成员由学校、职业技术鉴定所的高级技工和考评员组成, 该研究小组主要任务是把职业技术鉴定技术标准应用于学校教学改革, 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岗位职业标准, 开发相应的课程标准, 构建具有职业技术特点的课程体系, 把职业技术鉴定课程纳入中职教学计划, 推行“双证书” 制度。
学校为了促使自身的长足发展, 都应拥有自己得考评员队伍, 但在队伍的建设中, 应做好一些防范。
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与奖励机制, 不能剃头担子一头热, 细节决定成败, 主要是全程服务意识应跟上, 不能仅仅在会上说说, 让教师自己去做, 不能以文件形式下发, 让教师自己去领会文件的实质, 这些做法都不足取, 要会议形式、个别交流形式等多元结合进行。
为了学校的发展, 为了学校的现实情况, 对参与和非参与考评员队伍的建设都应及时从平时细节上进行关注, 特别是经常性询问他们有什么需求, 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等, 对他们取得的进步, 及时的进行奖励, 不能搞年终集中奖励, 即使年终奖励得再好, 也错过了最佳时机, 打铁需在火旺时就是这个道理。
学校的发展不等人, 不能依赖上级把校外有些能力的考评员给请进来, 不能因为依赖社会力量而忽视了学校的潜在力量, 也不能在学校考评员队伍没有建设完善前, 完全依赖社会, 而不去自身培养, 应采用师徒结对形式进行。
一个完善的机制, 是保证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 在管理方面、鼓励方面、培训方面等都应有自己得有效机制, 这些机制的制度, 应通过全体教师大会审议, 让每位教师都为了学校的发展而积极献策, 为此而努力, 把教师视为学校发展的主人。
职业技能鉴定是指按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 通过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企业、行业员工的日常学习与鉴定内容衔接不够紧密, 存在学、考、用相脱节的现象。 从总体上讲,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仍不相适应。
在实际工作中, 考评质量上的参差不齐制约和影响了鉴定质量。由于各考评人员业务素质不一, 造成了鉴定考评结果不公平性。
目前, 严重缺乏既有理论又有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大多数专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中职学校教书, 没有接触过实践技能操作;而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理论水平又不高。
考评员素质优劣、水平高低, 是直接影响鉴定结果的重要因素。要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 保证其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公正性, 就必须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精通专业技术、 掌握鉴定理论与鉴定技术、能够把握职业技能鉴定政策的考评员队伍。
考评员应做到以下要求, 第一, 应具有秉公办事、坚持原则、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二, 要精通所实施鉴定专业或工种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三, 能够正确把握职业技能鉴定的政策法规;第四, 掌握一定的鉴定基础理论并能正确运用鉴定技术;第五, 所鉴定的技能等级应有较高的可信度。
把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作为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了解到许多岗位需持证上岗, 持有“双证”再就业, 选择的岗位更多, 工资待遇上更具优势,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证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岗位职业标准,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充分发挥教师在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标准开发、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度等方面的作用,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总之, 通过考评员队伍建设, 能提高考评员的素质, 确保职业技术鉴定结果的质量, 提高职业技术鉴定的技能等级的可信度, 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同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就如何突破中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师资队伍建设困局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考评员队伍建筑的一些对策, 以期能有效解决当前考评员队伍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考评员,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1] 刘凯.浅谈高职院校考评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 2011 (3) .
[2] 杨扩武.高职院校考评员建设初探[J].中国培训, 2009 (7) .
[3] 邹星.关于考评员培训工作的探讨[J].内江科技, 2010 (5) .
[4] 孟永刚.浅析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职业道德教育[J].中国培训, 2010 (9) .
推荐阅读:
浅谈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10-3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措施探究10-16
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09-23
2024年中职技能大赛总结06-09
中职职业道德期中试题09-06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目标课程内容09-30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