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精选7篇)
第一条 为了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
第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制度,鼓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
第三条 劳动者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权利。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并实施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开发计划。
第五条 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关工作。
第六条 行业组织应当结合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制定本行业技能人才需求计划和培养规划,指导和推动本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并按照规定承担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七条 国家鼓励行业组织、用人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以及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职业技能标准
第九条 国家建立职业分类制度。
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对职业进行分类,制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明确职业技能标准,并向社会发布。
第十条 对从事特定技能类职业活动的人员,根据其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职业能力水平,分为初级技能(五级)、中级技能(四级)、高级技能(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五个职业技能等级。技术较为简单的职业,其技能等级可以少于五个。
第十一条 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应当以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
第三章 职业技能培训
第十二条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应当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前款所列之外的单位和个人不得面向社会开展营利性的培训活动。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定期发布职业供求、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职业技能培训等信息。
第十五条 就业前培训应当针对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和其他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和岗位需求,侧重实用技能的培养,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
国家建立健全劳动预备制度,对未能升学且有就业意愿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6至12个月的定向专业技能培训。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对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岗位、待遇相衔接的机制。
第十七条 再就业培训应当结合市场需求和失业人员的特点,以订单式技能培训作为主要培训方式。
第十八条 创业培训应当针对劳动者的创业意愿和条件,结合创业项目的要求开展。
第十九条 国家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失业人员和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政府补贴。
困难用人单位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所需费用,在用人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由就业专项资金予以适当补贴。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职业技能开发计划,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重点加强公共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建设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职业培训资金专户,对就业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培训的部分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资金实行集中管理。职业培训资金按照规定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
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技能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制定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标准。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公共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快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
国家鼓励行业组织、用人单位通过技师研修、名师带徒、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
第二十二条 行业组织、用人单位和公民个人可以举办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技工院校。
技工院校的设立条件和审批程序,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 技工院校应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联合制定培养计划,设计培训内容,共建实训基地,定期派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
用人单位应当参与技工院校教学,接纳学生实习,提供实习场地。
用人单位与技工院校签订一定期限的合作协议,支付学生实习报酬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机构,与之签订培训项目合同。
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机构的认定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机构的管理、指导和服务,定期向社会公布对培训机构的考核结果和培训补贴发放信息。
第二十五条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按照核定的培训专业和等级进行培训,保证学员接受培训的时间和质量。
第二十六条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明确收费项目和标准,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向社会发布招生广告,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教师培训计划,定期派教师到用人单位参加实践活动。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并通过设立公开电话、网上评议等方式,加强社会对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或者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费用,依法在税前扣除。
用人单位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经费不得低于本单位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70%。
(1) 紧扣“五个结合”, 努力做好行业内的工种培训鉴定工作。“五个结合”是通过实践总结出的一套针对农机行业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即做好监理、推广、管理、培训、鉴定五部门的结合、沟通和协调工作, 加大五部门间的相互配合支持力度, 在培训的基础上做好技能鉴定工作。
(2) 坚持“四个强化”, 扎实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稳步向前发展。强化宣传, 强化领导, 强化队伍建设, 强化资金投入, 四个强化一个不能少。缺少宣传, 农民认识就会不到位;领导不得力, 工作就会松散;不重视队伍建设, 工作就会没人做;没有资金投入, 工作就很难有序开展。农机教育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扬州市开展7年来, 哪个县 (市) 区宣传发动得力, 哪个县 (市) 区农机主管局领导重视, 哪个县 (市) 区资金投入多, 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步就快、成绩就大。只有坚持“四个强化”, 农机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才能做出成绩来。
(3) 实行“三个规范”, 是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把规范作为这项工作基础建设的要求来抓。一要规范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程序, 严格按照《江苏省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的要求来进行鉴定。二要规范鉴定人员的档案管理, 要按照鉴定人员档案管理要求整理和保管档案, 做到一人一档。三要规范收费。目前扬州市各县 (市) 区收费参差不齐, 严重影响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必需严格按标准收费, 按标准上缴。
(4) 围绕“二个拓展”, 做大做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7年来, 扬州市已开展了13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对照工种目录, 有些工种还有待拓展。将重点拓展职业技能鉴定范围, 走出去, 寻求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合作办班的机会, 力争在“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两个工程中有所作为, 以此来扩大影响, 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5) “上下齐努力, 不折不扣完成一个目标”。江苏对农机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实行目标考核管理的, 每年上级农机主管部门都对这项工作下达培训和鉴定目标任务。扬州市农机职工学校坚持了以上四个做法, 每年都能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培训和鉴定的目标任务, 为扬州市人才资源开发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绿色就业与绿色职业
当今社会面临着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紧张等多重挑战,摈弃传统发展模式,以一种全新的就业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就业由此而生。
2007年,国际劳工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绿色就业全球倡议,并将绿色就业定义为:在经济部门和经济活动中创造的,可以减轻环境影响,并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面工作。
发展绿色就业,相应地就产生一批绿色职业。2008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发布了《绿色职业:在一个可持续的、低碳的世界里实现体面工作》的报告,该报告将绿色职业定义为:从事农业、制造业、研发、管理和服务活动,有助于持续保护和恢复环境质量的职业。
我国修订版《大典》(征求意见稿)所标识的绿色职业,主要包括监测、保护与治理、美化生态环境,生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供大运量、高效率交通运力,回收与利用废弃物等领域的生产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以科学研究、技术研发、设计规划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活动。通过分类标示绿色职业,旨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注重生态平衡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引领我国职业发展;充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推动形成环保、低碳、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源规划,促进劳动者培训与绿色就业,引导社会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流动。
二、绿色职业与职业技能培训
绿色职业的产生,对绿色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应运而生。在国外,一些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制定一系列绿色技能开发计划,以满足绿色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例如,美国为了培养工人的绿色工作技能,联邦政府提出了一项“绿色就业与培训计划” ,并以社区大学为主开展绿色技能培训;加拿大实施绿色技能网络培训项目,推动绿色技能培训;德国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基础上,增加适用于绿色技能培训内容,以适应绿色技术应用要求。
我国政府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的需求,已着手实施绿色技能培训计划,并对有关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绿色技能培训。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绿色职业岗位和绿色职业能力研究,开发绿色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加快绿色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绿色技能培训体系建设
1.加快绿色职业标准开发
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应达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规范性要求。职业标准是引导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专业、课程,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活动,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依据。修订版《大典》一旦颁布实施后,相关部门就应及时对已确定的100多个绿色职业的职业标准进行规范,依据职业标准开发绿色培训专业标准,完善绿色职业培训标准体系,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绿色技能教育和培训计划,逐步开展绿色职业从业资格认证和绿色技能鉴定考核工作。
2.加快绿色技能培训教材开发
实施绿色就业的关键是大力开展绿色就业技能培训,开发绿色技能培训教材。根据我国实际,应建立以职业技术院校、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绿色技能培训体系,培养发展绿色经济所需要的技能人才。要建立覆盖创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等各类培训的绿色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绿色技能培训所需的教材,形成覆盖各类劳动者的绿色职业技能教材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的绿色技能水平。这里所说的绿色技能也并不是说存在一种全新的“绿色技能”。现存职业的基础能力同样适用于绿色职业,只是在原有技能培训体系中,增加一些新的课程,要求受训人员掌握更多的绿色知识和技能。同时,在传统职业和专业课程中,更新并增加绿色知识和绿色技能要求。
3.加强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全力扶持绿色技能培训健康发展
推动绿色就业,开发绿色职业,顺应了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而绿色技能培训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一方面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对绿色就业予以支持,将绿色就业政策融入到积极的就业政策之中,创造更多的绿色岗位,改善绿色职业的就业环境和工作待遇。另一方面,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行业和龙头企业以及各类培训学校,参与绿色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开发绿色就业岗位,开展绿色技能培训,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职称证书是由人事部门颁发的,适用于在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技术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的工作人员,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共四个等级。
两者不同的,待遇问题的话得看用人单位定的,有的单位高级技师非常紧缺,待遇比高级工程师还要高。
单位描述: 水利部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96年11月。人才中心作为水利部政府职能的延伸、部人才工作的支撑体,承担水利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规划、培训计划及有关政策、办法的调研及拟定;承担中共水利部党校办公室工作;负责水利干部、人事人才、劳资、教育培训统计工作;承担水利专业技术职称、执(职)业资格考试及有关资格证书的核发;负责水利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工作及水利行业技师和高级技师评审;组织人才培训计划、水利人才国际合作培训项目的实施;承担水利人才培训机构管理;负责收集、整理并发布水利系统人才供求信息;开展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招聘等服务。
联系人姓名:王新义
EMAIL: xy_wang@(电子简历主题注明“应聘”字样)
工作类型: 全职
职位类别: 管理
工作职位:专业技术职称与职业技能鉴定管理
工作描述:
一、基本条件
1、男性、身体健康、22-35周岁,职业技能鉴定《职称与职业鉴定》。
2、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学习及运用知识能力。
3、大学本科毕业,人力资源管理或相关专业。
4、具有北京市户籍。
二、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
人才中心评鉴处
1、技术职称申报初审;
2、高级技师申报复核;
3、技能鉴定试题库管理;
4、有关制度、标准、政策等研究;
5、参与证书办理;
6、其他有关工作。
工作地点:北京海淀区复兴路
有 效 期:15 天
招聘人数: 1 人
1.团队精神
2.活泼热情的性格
3.认真负责的态度
4.踏实勤奋的作风
5.拥有良好的亲和力及沟通协调能力
6.具有优秀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观察发现意识.7.对工作的热忱、敬业感
8.说服能力
9.较强的业务执行能力及谈判能力
10.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态度积极乐观,有开拓进取精神
11.专心:主要指人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专心,不可一心二用。经验表明,高度集中精神不但能够提高效率,还能发现更多的不足的地方,业绩最棒的往往是团队中做事精力最集中的那些成员。
12.细心:主要指在工作时候要细心,不可以忽略一些细节。某些缺陷如果不细心很难发现,例如一些界面的样式、文字等。
13.耐心:很多工作有时候显得非常枯燥,需要很大的耐心才可以做好。如果比较浮躁,就不会做到“专心”和“细心”,这将让很多不足的问题从你眼前逃过。
14.责任心:责任心是做好工作必备的素质之一,如果工作中没有尽到责任,甚至敷衍了事,很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15.自信心:自信心是现在很多工作者都缺少的一项素质,尤其在面对较困难等工作的时候,往往认为自己做不到。
职业能力
熟悉网络平台推广,售前售后服务的电子商务流程
具备电子商务模式(B2B,B2C,C2C等)的实际操作能力
熟悉网络平台推广,售前售后服务的电子商务流程
新客户开发能力
熟悉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熟练掌握IT技术,网络协议OSI、TCP/IP、E-MAIL、TELNET、FTP等服务式
熟悉包括信息流网络、知识流网络、资金流网络、物流网络、契约网络等在内的电子商务运作平台
精通包括ERP系统管理、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在内的电子商务管理
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金融电子化的安全等相关知识
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通措施还没有制订
《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 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这些法规确定了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 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偏重学历资格, 轻视职业与技能资格的现象, 目前职业资格证书不能与学历文凭互通、衔接, 因而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生源和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是职业学校未来的目标。从目前来看, 由于体制、渠道的不同, “双证融通”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2. 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缺乏规范性, 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下降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院从1999年开始就在铁路特有专业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活动, 年平均鉴定1200人以上。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缺乏规范性, 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下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有65%以上的比率认为学校职业技能鉴定“走过场”、“不严谨细致”等, 破坏了职业技能鉴定的严肃性, 损坏了鉴定的质量。学生认为在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实际工作中鉴定质量出现了偏差, 影响了鉴定的效果。
3.职业标准与企业实际生产岗位要求存在差异, 鉴定的内容与岗位操作规范的要求还不对应
虽然近年来每年全国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近千万人, 但企业职工参加技能鉴定的人数占总鉴定人数的比例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国家职业标准是基于职业或工种进行开发的, 但是随着企业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 大中型企业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而职业 (工种) 的要求相比企业的岗位要求宽泛得多, 使得国家职业标准的共性要求与企业岗位的个性要求难以做到衔接, 使职业院校难以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
4.鉴定队伍的建设还不能有效地满足鉴定的需要
要搞好职业教育的“双证书”制,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没有好的教师是不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的。从目前考评员队伍的基本情况看, 无论是在文化技术水平上, 还是在人员的分布上, 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鉴定队伍存在数量不足、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凭关系工作、凭兴趣工作、自身素质不高等现象, 影响了鉴定工作的开展。
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1.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衔接, 为“双证融通”打下基础
高职院校必须将职业技能鉴定渗透于专业教育教学中, 贯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全过程, 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的安排上尽可能与职业技能鉴定协调统一、有机结合, 落实相关政策, 促进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提高, 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证。学校还要与教育、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有效的联系与沟通, 自身从内抓质量、外树形象做起, 通过省市劳动部门的大力支持, 把职业技能鉴定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好。
2.树立质量意识, 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障体系
作为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 职业技能鉴定以考生是否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合格标准, 是一种水平考试, 而不是选拔考试。因此, 质量保证系统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核心, 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生命。职业技能鉴定的最终结果是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只有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质量, 才能确保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和社会上的影响, 有威望, 有含金量。
3. 强化考评员队伍管理, 完善考评员聘任制
职业技能鉴定基本分为理论测试与实际操作两个层面。在实际操作的层面, 考评人的道德水准和业务素质对职业技能鉴定的结果也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在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 一方面评定被评人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也将反映出考评人道德水准和对某一专业技能领域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因此, 作为职业技能鉴定部门, 在选拔与管理考评人的过程中, 应注意与把握好在选拔考评人员的时候, 不仅要考查其基本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还应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及职业道德品质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4.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保证实践技能的培养
一方面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力度, 帮助建设校内实训教学基地, 开拓产学相结合、优质资源共享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基本硬件条件。另一方面注重依托行业, 走校企合作道路, 建设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应注重依托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行业, 走校企合作道路, 并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注意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 依托行业来设置教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大纲、实训计划, 取得鉴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的实质性支持, 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是因为现代化的先进设施与设备存在于实力雄厚的企业之中, 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不可能像企业那样齐全、不断更新, 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力、财力、场地来新建、扩建。只有依托行业, 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才能有效结合, 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摘要:职业技能鉴定直接关系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 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高职院校开展了与专业相结合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就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的不足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材[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22-01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有其特定的复杂性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来自本身或外界的矛盾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员工的内部队伍建设工作,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的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标准人才。
1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鉴定部门内部队伍建设不完善
考评工作人员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的主要监督管理者,考评人员的自身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一些员工对于工作功能的认知度不高,在考评的过程中态度散漫懈怠,进而导致员工的职责观念淡薄。员工态度的不认真就会造成服务范围不全面,考评的标准规则没能具体的进行分析,应付了事。很多情况下,鉴定机关对其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做具体规范,进而导致了其鉴定质量上不具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就要求鉴定部门严格执行对考评人员的上岗资格标准。除此之外,在人员问题上涉及到了鉴定工作的范围问题。随着就业人群的不断增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鉴定范围不具广泛性,其主要的鉴定实施场所集中在各大院校内,致使对外界职业应岗人群考虑不周的状况出现。
1.2 鉴定实操工作的配套实施不健全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基础配套设施的支持。很多院校都是把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地点选定在与学校有合作的学生实习工作区,与合作方洽谈的环节上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学生的实践技能练习。总体上说,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出现实操困难的状况,和实操教学环节不完备有直接利害关系。主要表现在鉴定实操过程中配套设施不健全,设备陈旧老化严重,计算机应用系统更新速度慢。还有一些人为原因,由于人员的大量集中,可能导致实操场地使用不够或设备不够,参与培训的同学只能集中在观察了解状态下,实操机会较少。应用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影响了参考题库的资源使用价值。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理论作指导,国家试题库的教学资源,一定要保持在及时畅通的状态下随时为供求者服务。
1.3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管理上的不足
目前我国职业鉴定机构的设立范围复杂,在管理上没有清晰的层次性。职业鉴定机构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严格的执行标准来开展工作,职业技能鉴定地点的设定上没有充分的考虑到人力和资历的制约因素,导致鉴定工作在考核的要求上无法精准的判断。管理机制不健全就会导致鉴定机构没有固定的监管模式,进而与地方产生多重矛盾。还有一些鉴定机构由于一己私利,为了更过的吸鉴定者来增加收入,不按国家职业鉴定要求办事。自行放宽对考核标准的限制,在忽略鉴定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很多职业鉴定方与被鉴定出都处于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形成了挂钩性质的鉴定审核过程。审核通过率几乎达到百分之一百,这一现象为考评的公正性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阻碍。
2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方法策略
2.1 严格控制鉴定质量、规范鉴定行为
职业技能鉴定结果的保质保量,是此项工作是否有效开展的考核依据之一。坚持质量第一是任何一个行业想要生存发展的依据,也是鉴定考核工作的关键切入点。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考评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进展程序和标准,来评定参与者是否符合鉴定要求。建立监督管理组,在工作环节上做有效监督,从根本上推动考核机制的健全发展。完善考核管理机制,推进技能鉴定工作向规范化和标准化迈进。与此同时,鉴定过程中所需的设备配套设施要健全,在及时更新题库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实操工作的有效开展。对陈旧老化严重的设备及时更换,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指导方针不断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对于参与鉴定的被考核人员来说,实操课程等实践动手技能的训练职能必须自行达到标准要求。在鉴定过程中考评人员要规范考评态度和原则,不得应付了事或私下与被鉴定者有不正当交易关系,以此来获得鉴定通过资格。
2.2 提升职业鉴定工作的技术水平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须本着科学性和高效性原则,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保障我国人力资源不出现丢失流损现象。对鉴定试题的资源量、证书信息、考核评定人员做规范的信息管理,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相对完善。还要加大思想教育宣传,为职业鉴定动作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技术管理服务职能,拓宽服务范围尤为重要。不能局限于只在各大高校开展教育工作,为在职其他行业的工作者或下岗人员提供再就业的平台。实操基地建设的完善是鉴定工作开展的保障,实操场所的选择与鉴定质量互相挂钩。保证实操基地的设备齐全,设备使用功能正常。尽可能做到在鉴定考核缓解下,为在岗人员提供一些跨行业发展的机会,兼收素质人才的技能训练。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做严格要求,提高鉴定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鉴定工作的技术保障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对职业技能鉴定教材资源有效地整理和开发,保证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双向考核的人才标准。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的相关探讨不难得知:在人才济济的就业环境下,想要得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必须提升自我,做到与自身的实际技能水平相符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我国选择人才作用上的筛选机,对社会人才就业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在其开展过程中,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前进的步伐。这就要求鉴定机关部门对自身的内部队伍建设要求完善化,坚持鉴定质量第一的工作原则,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危机,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社会需要的劳动群体。
参考文献
[1]文武.强化质量、完善机制、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持续发展——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座谈会侧记[J].职业,2011(8).
[2]陈宇.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与职业(权威论坛),2007(1).
【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推荐阅读:
职业技能培训07-01
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07-17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09-21
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11-20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06-04
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情况汇报07-22
广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调查问卷11-08
职业技能鉴定系统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