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整治工作总结

2022-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庄整治工作总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村庄整治工作总结

江都区曹王林园场英雄组村庄整治经验总结

英雄组坐落于曹王林园场西侧,紧临江平线(原336省道)和淮江高速,交通便利。全组136户,总人口509人,占地面积486亩,组内河道两条,组内道路约3.5公里,耕地面积286亩。该组按照“美好城乡行动”的要求和部署,以“康居乡村”创建为龙头,在全组范围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已经顺利通过了省“三星级康居乡村”验收,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建了4000多平方米村民活动中心,河道生态驳岸6800平方米,新修道路3500平方米,拓宽道路1500平方米,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铺设污水管道2000米,新建健身广场1000平方米,新修公厕一座,新增绿化景观面积5000平方米。健身广场设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村民中心设有村民电子图书馆,农民课堂、乒乓球、羽毛球室,新建了1500平方米文化长廊,还制订了环境卫生长效管护制度......如今,村庄到处绿树成阴,建筑白墙黑瓦,河塘清清,鱼儿畅游,就像一幅江南水乡水墨画。走进村中,就有“塘在村中、人住景中、美在画中”的美丽意境。他们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一、舆论先行,发动群众参与

村庄整治面广量大,没有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投入财力和工作阻力会大大增加。他们把发动群众作为撬动村庄整治的支点和村庄整治能否成功的关键,把要不要整治的权利交给群众,变政府推动整治为群众想要整治,让村庄整治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是抓宣传。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农村高音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向农民宣传环保意识,组织召开了2012年村庄环境整治村民代表大会。参会村民代表们观看了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技术指引专题片,感受到村庄环境整与不整就是不一样,感受到政府对村庄环境的重视,作为村民一定要参与支持村庄环境整治,参会村民代表主动申请进行环境整治,并向村委会递交村庄环境整治家庭承诺书。一致表示村庄环境整治是个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要求村民代表当好宣传员,把村庄环境整治的意义、标准、要求宣传到每家每户。当好战斗员,积极参加村庄环境整治,并带头做好家前屋后和庭院卫生。当好监督员,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村庄环境的不良行为。同时对乱倒垃圾、家前屋后存在脏乱差现象的农户进行通报批评。组织开展“环境优美文明户”评选活动,并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的文明新风,引导农民群众告别陋习,共建美好家园。

二是统一思想。在全组广泛开展“解放思想,推进整治”大讨论活动,努力把每位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认真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等四个会议,向广大村民群众宣传村庄整治的重要意义;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到整治好的村参观村庄整治现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村庄整治的效果,以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三是签订承诺。在整治过程中,他们采用与农户签订村庄整治承诺书的形式,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形成了自下而上整治的浓厚氛围。英雄组136户村民全部签订了整治承诺书,承诺坚决支持和拥护庄台整治,自行清除家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主动拆除危房,积极配合道路改造、排水系统改造、墙体刷新、绿化美化等整治工作,把整治过程中的矛盾纠纷提前解决,为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的顺利推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正如英雄组村民所说:“上面领导布置好,基层干部干的好,我们村民参与好”,此做法在面上得以全面推广。

二、因地制宜,编制科学规划

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科学制定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制定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坚持了几个原则:

一是合理适度。结合实际、实力、实效,将规划的重点放在建立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体系上。村整治规划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把目标定的太高,摊子铺的太大,超出基层和群众的承受能力,更不能负债搞“三万”。

二是因地制宜。根据本组自然条件,充分体现各地特色和群众意愿,利用已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对村庄垃圾处理、绿化、道路建设、危房改造做出科学安排。

三是长短结合。统筹考虑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村庄环境整治是一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地打扫清洁卫生、修几条路,突出工作重点和特点。不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和亮点工程,而是使每个农户都受益。

四是发扬民主。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农民意愿,调动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规划符合农村实际,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三、众人拾柴,多方位筹集资金

一是本村能人主动赞助,惠及乡邻。该村企业家王元山在得知家乡被确定为今年下半年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后,主动表示将按整治规划,自己个人捐助资金400万元助推家乡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王元山早年在湖北省襄樊市创业,他致富后不忘家乡,主动与该村负责同志积极沟通筹划,结合村庄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制定村莊整治规划,按规划方案及整治标准实施道路、绿化、亮化、净化等工作。计划将新通村道路延伸400多米,按规划安装增设路灯,对各户房前屋后土路进行硬化,设置健身广场。全面实现污水管网覆盖,使每户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从环境整治的角度,每户主屋外的简易房屋全部拆除,拆除后的空地和腾出的菜地全部种植花木,每户统一外墙颜色、统一格调、统一局部造型。从乡村游的角度,入村桥将拓宽为观赏性拱桥,完善三个河塘的生态护坡,河塘两岸因岸制宜设钓鱼台供休闲垂钓,沿河设游道,安装休闲桌凳,修建亲水台。专门辟出用地供村民自种蔬菜,各户房前屋后自种菜地全部移至自种园,配合乡村旅游开辟休闲观光自栽自种果蔬园。

二是筹资筹劳,群策群力。采取“一事一议”、”以工带筹”以资代劳”等方式,使项目建设中能由农民投工出力的地方不花钱或少花钱,以此来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缺口的难题。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采取自愿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引导村民为家园的环境卫生出资出力,依靠农民这个主体,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今年来,全镇共筹集“一事一议资金”?万元,全部用于村庄整治。并在以后申报省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时,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发动本村在外地经商、外工作的人员或亲属慷慨捐款,支持家乡环境整治建设。

三是争取省级补助资金。严格按照省整治标准和工作要求,围绕“建、配、清、整、长”等五个方面,切实加大整治力度,认真配套好各项硬件设施,保证整治效果最大化,足额争取省级引导资金和考核奖补资金。

四是加大村级集体投入。充分发挥村居集体优势,全面盘活集体闲散资产,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以村为单位,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对一些非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承包、租赁等方式盘活资产,解决筹资难的问题。

四、吐故纳新,全方位改善村容环境

一是改善村容面貌。坚持“六整治、六提升”的同时,结合村组实际,重点整治乱堆乱放、河道沟塘、生活垃圾,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绿化美化水平、村庄环境管理水平、道路通达水平、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公共服務设施配套水平,突出抓好“拆、种、清、整、刷”五个步骤,全面拆除各类违章建筑、乱搭乱建、破败空心房和废弃的猪圈厕所;新增宅旁、水旁、路旁、庭院以及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色景观;全面清理河道,做到河塘水体清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出新房屋?余户,刷新墙体?万平米,墙体在统一刷白的基础上提0.6米灰色台度,使村庄建筑外观整洁、风貌协调。在完成基本整治的基础上,新建了污水处理设施,新建了庄内道路、亮化、音响系统等,并保留了具有乡土气息和地域特点的百树林、农家菜园、河边洗刷台等,因地制宜把庄内空闲地改造成停车场、小游园,把闲置房屋改造成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等,形成“前有田园、中有乐园、后有花园”的整体布局,打造“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景在庄中”的生态文化美图,充分彰显环境宜人的独特风貌。

二是抓好垃圾清运。按照“日产日清”要求,进一步明确垃圾清运人员工作任务,完善垃圾池布局,方便群众定点投放生活垃圾,整治明沟暗渠,确保生活污水排放通畅,路面无积水。

三是治理河道沟塘。对沟塘进行全面疏浚,清理有害水生植物、漂浮物和垃圾杂物,整治污水塘、臭水沟等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源,提高河道沟渠自排和净化能力,新建污水处理站?座,打造了水清、流畅、景美的生态水景。

五、动真碰硬,建立长效机制

自开展村庄整治以来,坚持村庄整治到哪里,长效管护就跟进到哪里,督查考核就延伸到哪里。实行一天一检查,三天一通报,通过反复抓、抓反复,提高实际效果,哪里工作不到位,哪里工作有回潮,就较真到哪里,确保标准不断抬高,长效不断强化。

一是及时跟进、落实人员。根据群众推荐,择优录用了一批长效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范围和管护责任,确保长效保洁人员2名。

二是健全机制、强化督查。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村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分组工作,定期研究解决整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党政主要负责人已进行现场督办10多次。镇督查组对照序时进度、按照“真干、真查、真评”的要求深入英雄组开展督查工作,每三天一轮回。

三是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事前告知,事中督查,事后问责。工作实绩实行百分考核制,镇环管办按月、分阶段实行指导、督查、考核,考核结果年终与支部书记工资报酬挂钩,奖惩分明,“不打和牌”。

四是模范引领,引导村民参与。采取在星级“康居乡村”建立党支部,动员村庄党员队伍中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参与村庄党支部日常工作,由他们示范带动、全体村民珍惜整治成果、爱护村庄环境、共绘美好家园,用他们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促进村庄社会事务管理常态化、规范化。村庄党支部书记由组织下派、党员自荐或群众推荐产生,办事处、村两委每年安排村庄党支部固定的工作经费,根据村庄事务管理水平,年终再给予绩效奖励。目前,党支部已组建并规范运转。最终实现村庄环境整治到哪里,党支部新建到哪里,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的示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确保村庄环境长治久洁。

六、村民自治,民主理事。

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最有发言权,群众的工作往往要通过群众去做才能做好。为此,在村庄整治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总结了“村民理事会运作”的村民自治方式。村民理事会由思想觉悟高,群众威信高,政策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组成,经户主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推选产生。在村支两委的领导下,充分赋予其一定的事权、财权和监督权,认真当好群众的宣传员、组织员、示范员、指导员、协调员和监督员,确保村庄整治各项工作的落实。理事会通过自主决策、自主建设、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抓好村庄整治。为确保理事会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他们着重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培训指导。利用各种培训教育阵地,对理事会成员着重加强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法制意识,提高理事能力。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对理事会的工作,从工作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运作机制。三是加强党的领导。对于村民理事会中党员较多、符合条件的,及时跟进了党组织设置,设立了党小组,并指导开展正常的组织活动。同时,注重把年轻的符合条件的理事会成员发展为党员和村级班子后备干部。(作者单位:中共扬州市江都区委党校)

作者:张艳

第2篇:嵊州:整治村庄 造福农民

村庄整治,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工作重点,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执政为民宗旨,造福农民的有效载体。为做好这项工作,嵊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门组织,出台专项政策,整合多方力量,设计有效载体,收到了明显成效,成为群众最受欢迎的实事工程。

一、村庄整治的显著成效

经过近三年的真抓实干,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一批”:一批全面小康示范村脱颖而出。已有3个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示范村,4个被绍兴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示范村,8个被嵊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面小康示范村。一批环境整治村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止,全市已投入9300多万元,开展了村庄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旁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小五化”建设。有820个村开展了宅基地整治,共拆除旧房面积752万平方米,有70个村已达到村庄整治要求。硬化村内道路62.5公里,增设路灯1976盏,建设垃圾填埋场或中转站265处,垃圾房5390只,清理露天垃圾32701吨。改造和硬化通村公路685公里,完成了55公里的河道疏浚和护岸工程,解决了140多个村饮用水难的问题。一批高山村迁移下山。有52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的3015名高山村民,先后从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下山安居。一批行政村完成了规划编制。村庄整治建设的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已投入400多万元对25个全面小康示范村、173个环境整治村的村庄建设进行了规划。一批样板房建设获得一致好评。设计了25套欧式、现代式、传统式等不同建筑风格的小康型农居方案,并在全市展出。已建成小康农居样板房60多幢,并培训泥木工匠500多人。

二、村庄整治的主要做法

l.科学编制农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交通地理位置、历史人文习惯、人口集聚效应、产业经济基础等因素,确定中心村的设置原则、数量、位置、规模,全市确定集镇14个,中心村44个,基层村340个,拆并率达53%,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体现改善生产条件,优化人居环境,兼顾山水特点,秉承文化传统的统一要求,完成了198个环境整治村的村庄建设规划,为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绘制了蓝图。

2.开展了大规模宅基地整治,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大部分村人居环境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四周新房林立,村中老房空关的“空心村”现象随处可见,由此造成道路交通不畅,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形成较大反差。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对宅基地的整治。但农村宅基地整治,是一项“转千年意识、改百年旧习、享现代文明”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打破陈规陋习、调整方方面面利益关系,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特别是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如不寻求良性互动机制,就很难开展工作。为此,我们在试点的基础上,从创新机制入手,建立了具有嵊州特色的“四制”配套机制:

第一,兼顾各方利益的动力机制。首先,明确经济补偿政策。为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害,对拆除旧房退出的建筑占地面积,平均给予40元/平方米的补贴。但具体操作区别情况,分类处理:(1)应拆户,即建房批文中明确规定应拆而未拆的旧房;不符合一户一宅,且超过户型标准的旧房;建房户在审批建房时愿意拆迁的旧房;以前已经拆除,后又非法搭建的房屋;(2)必拆户,即按照村镇规划特别是道路拓宽必须拆迁的房屋。必拆户的房子一般是通过继承、出让、购买等形式合法取得的,拥有土地使用证。各村可以根据本村实际,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或者给予安排较好的地基等措施来弥补拆房户的损失。其次,明确鼓励政策。实施退宅还耕可按还耕土地的等量面积获取置换指标,并且置换指标优先在本乡镇、街道范围内有偿调剂使用;当地乡镇、街道不需要的,由市政府以每亩1.8万元统一收购储备。退宅还耕面积也可等量置换到建制镇规划区,农民可以带指标进镇统建住房。退宅还耕项目经批准立项后,能在当年完成的,可获取30%的用地启动指标,主要用于置换工程中兴建道路、公共设施及需要迁建建筑物必须占用的耕地;如果置换工程不需要占用耕地、不使用折抵指标的,可以优先预支30%启动指标调剂费,用于宅基地整治工程。拆旧建新后多余宅基地可建村老年公寓或者其他公共设施,也可公开转让给个人或单位使用,出让金全额返还乡镇、街道,用于拆旧建新的专项补贴或配套建设。

第二,确保资金到位的投入机制。嵊州市村级集体经济相对比较薄弱。据统计,2002年,全市集体经济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村只有46个,仅占4%,有1/3以上的村在1万元以下,不少还是没有分文收入的空壳村。如果把宅基地整治的启动资金盯在集体经济上,无疑会使宅基地整治这件好事难以举步。为此,我们按“以土养土、以土治土”的新思路,明确规定:凡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必须作出宅基地整治承诺,并从乡镇(街道)获取的土地整理折抵指标收益中每亩切出1500元,从退宅还耕获取的收益中每亩切出6000元,专项用于宅基地整治。到2004年,市国土局共拨付宅基地整治补助资金8234万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宅基地整治的启动资金。

第三,纵横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我们建立了一套以行政村为主体,乡镇、街道负总责,市级部门共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了宅基地整治领导小组,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宅基地整治工作,并协调市建设、林业、农业、电讯、电力、广电等部门共同配合,搞好村建规划,做好水、电、路、厕、文化设施等配套建设。行政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符合法定程序的“软三件”:即有市规划部门批准的新村建设规划;有要求开展宅基地整治的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有村与被拆迁农户签订的老房拆除协议。并具体负责旧房的丈量、评估和拆迁,落实新村建设规划,搞好新村建设。乡镇(街道)是整个运行机制的核心,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措施、统一确定宅基地整治村、统一项目申报及资金结算、统一折抵指标调剂。

第四,符合市场规范的监督机制。市国土资源局代表市政府对全市宅基地整治实行全程监督。其主要内容是宅基地整治的合法性、政策处理的公正性、资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整治的质量和进度。具体操作中始终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接受村民监督。国土局参与老房拆除前的面积丈量、拆除后的现场验收、启动资金的拨付与使用等具体监督管理。拆房户姓名、拆除面积、拆除时间、补偿金额、特困户的照顾方案等都上墙公示,接受村民监督。拆旧完成后,严格按“硬三件”标准验收:旧房按合同全部拆除;建筑垃圾清运完毕;路格路网清楚,道路两侧砌石,路面用泥沙铺设,确保宅基地整治不走样。新村建设依据村建规划实施,按“五化”一、二、三类标准验收和补助,村民建房必须依法审批;退宅还耕严格按标准验收。

3.开展以“双清双建”为载体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的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嵊州市重点抓了三个环节:首先,开展试点,树立样板。2004年2月,市委、市政府派工作指导组,在长乐镇开展了以“清除露天垃圾、清理户外广告、整治文化市场、整治交通秩序”为重点的“双清双整治”活动,集中一个月时间,对重点村、重点场所的露天垃圾、污目广告,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建设了一批封闭垃圾房,基本实现了主要街道、河道、通村公路、村前屋后可视范围内无垃圾;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经济保障机制,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达到治标又治本,深受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其次,集中力量,全面实施。在长乐镇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现场会,出台了《开展“双清双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和重点,落实了工作责任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整治环境卫生、共建美好家园”的活动。第三,抓好考核验收,落实巩固措施。为巩固整治成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我市以村为单位配置了清卫人员,制订了垃圾清运制度、村卫生管理公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从而建立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

4.开展以“三大工程”为主体的村级公共基础建设。第一大工程:实施了乡村康庄工程建设。这是惠及“三农”的一项实事工程。为认真实施这项工程,市里专门设立了乡村康庄工程办公室,着力抓好四个环节:一是严格程序,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二是调集力量,搞好勘察测量。根据通村公路分布广、数量多的实际,组建7支公路勘察测量队,用5个月时间,全部完成测量任务。三是严把建设质量关。在工程建设中,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质监网络,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四是多渠道融资。通过村里补一点,村民集一点,社会各界特别是本村工商企业捐一点的办法,保证了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推进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到2004年止,全市完成改造和建设的通村公路项目351个,里程685公里,涉及20万人口。第二大工程:实施了农村饮用水工程。这是一项事关民生的民心工程。嵊州市委、市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十分重视此项工程。近两年来,已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全市140个行政村,近15万农民喝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安全自来水。建立了投入机制,从2004年起,一定五年,每年拨出财政资金1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第三大工程:实施了农村“小五化工程”。为积极实施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洁化的“小五化工程”建设,充分调动积极性,全市每年切出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奖励,做到年初立项,年中督查,年终考核验收兑现,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三年来,全市已投入“小五化工程”建设资金9300多万元,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观。

三、村庄整治的实践体会

l.全面发动是村庄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工作基础。村庄整治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重,需要全市上下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和良性互动。如在“双清双建”工作中,嵊州市就十分注重依靠大家的力量,组织动员广大群众人人动手、户户参与,彻底清理卫生死角。仅3个月时间,全市农村的环境卫生面貌就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

2.示范带动是村庄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的有效方法。近几年,嵊州市始终坚持示范带动的工作方针,扎实搞好村庄整治工作。如在宅基地整治的起始阶段,市里选择了20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试点示范,摸索出了三条基本经验:一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村级班子;二是要有一套合法的操作程序;三是要有一笔启动资金,三者缺一不可。这些经验,为整治环境和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起了积极作用。

3.政策推动是村庄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措施。政策是调整经济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重要措施。为此,嵊州市在具体操作中始终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如在宅基地整治中,明确经济补偿政策,使农民利益不受侵害;明确鼓励政策,兼顾镇村利益,从而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嵊州市委政研室(农办)

作者:滕孚明 叶剑鹏

第3篇:农民是村庄整治的主体

《当代贵州》:村庄整治试点工作中有哪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李光荣:去年以来整个试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主要体现在规划水平有待提高,有急于求成、操之过急的情况,对村庄整治的投入与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利益问题考虑不足,工作开展不平衡,特别是基础条件差的村庄的整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当代贵州》:如何把村庄整治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李光荣:村庄整治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整治的目的是完善村庄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开展村庄整治,进一步完善旅游乡村的住宿、餐饮、公厕、停车场、农产品购物点等配套功能,营造村容整洁卫生、村民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可以大大改善旅游的可进入性,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当代贵州》:如何平衡试点村与非试点村之间的差距?

李光荣:由于我省村庄分布范围广,很多村庄都坐落在交通条件非常不便的深山中,而村庄整治的经费又很有限,因此要想在整治过程中全面覆盖所有村庄难度非常大。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对于村庄基础条件差,交通不发达,农民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以内的村,应优先解决脏、乱、差和通路、通水、通电等迫切问题。

《当代贵州》:如何把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农民意愿有机结合起来?

李光荣:要想把村庄整治工作做好,关键在于确立农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开展村庄整治必须征得本村大多数村民的同意,从当地农村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农民的承受能力与实际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不搞包办代替,不搞一言堂,充分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新农村建设,利用已有的基础和条件,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政府在进行统一规划时,要以农民愿不愿意、高不高兴、赞不赞成作为衡量开展工作和检测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准。

《当代贵州》:如何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干部忙、群众看”的现象?

李光荣: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才能带动农民积极投工投劳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在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中,要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进村路、连户路、供水设施、排水沟渠、改厕、改灶、改圈等建设内容作为村庄整治的重点和突破口,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各项整治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要让村民了解整治前后面貌对比情况、个人出资及政府出资的比例及经费开支用途等内容,这样将使群众心里比较容易接受,参与村庄整治的积极性提高,村庄整治进程加快。

《当代贵州》:村庄整治是改变农村面貌的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筹资问题?

李光荣:村庄整治中,整治资金的保障是关键,应发挥全社会力量,实现多方筹资、群龙治水,形成整治合力。

要明确村庄整治中村民是主体,政府投入适当补助资金拉动。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部门资金投入,做到示范整治的点定在哪里,部门的服务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争取地方企业及社会的资金支持,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促进产业发展,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整治资金的良性循环。

《当代贵州》:村庄整治会不会导致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李光荣:首先要明确村庄整治并不是大拆大建、推倒重来,而是在不破坏当地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完善。村庄整治要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引导、突出特色,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保护古树名木和名人故居、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址。整治规划要体现地方特点,并制定传统文化保护规划,避免传统文化遗产受到人为破坏。

《当代贵州》:村庄整治会不会出现一阵风现象,过一段时间又反弹?

李光荣:村庄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建设一个巩固一个。加强整治以后的管理,才能切实防止“脏、乱、差”现象的反弹。村庄规划整治初见成效的村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长效管理、巩固成果上来,建立环境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一系列长效管理制度,做到制度落实、人员落实和经费落实。

作者:彭 勇 王 庆

第4篇:村庄整治工作方案

**镇新坪村村庄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村庄整治工作方案

**镇位于**市南部,距市区27公里,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贵新高等级公路、210国道、墨(冲)平(塘)县道穿镇而过,**河绕城流淌。2000年**镇被列为**省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以来,2010再次列为全州“185工程”示范镇、**市产业聚集区以及全州重点打造的5个镇区人口发展为3万人以上的小城镇之一。新坪村位于**镇北面,距集镇仅2公里。劳动力和水源充沛,社会稳定,群众积极,有较好的种植基础和发展意识。该区涉及3个村民小组,260户,1451人,耕地面积848.57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强力推进,在黔南州“185”工程、村庄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出在农村经济加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农民生活质量迅速提升、基础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等方面成效显著。现将我们在村庄整治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是抓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农民自觉加入到村庄整治行动中来。

以全州“185”工程、村庄整治示范点为契机,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途径,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只有把农村经济搞**镇新坪村村庄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上去了,才能增强农民加入到村庄整治行动的信心。全村2010年发展大葱、玫瑰花种植示范区建设250亩,辐射带动1500亩。近年来先后成立了以种植玫瑰花、大葱、养兔等5个特色种养殖合作社,直接带动群众500余人,2010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 元,比上年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比上年增长 %。2010年以来全村自愿报名参加村庄整治的有182户,占总户数的70%。全村上下形成了政府在政策、技术、资金和物质上予以指导、支持,村民自发组织,投劳投资参与“村庄整治”的新热潮。

二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按照“先规划后整治,先设计后施工”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策划方案,我们委托**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镇新坪村村庄整治规划》,经论证审批后作为新坪村村庄整治建设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深入调研把布依族建筑元素引入到房屋包装改建中来,确保了示范点改建风格户户有不同、家家有特色、整体有看头,凸显布依民居特色。

三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布依民居风格特色、乡村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为准则,寻求不同模式整体推进,量力而行搞建设、先易后难干工作,切实保证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房的实用性。首先对全村现有建筑物质量进行调查,分为三类,一类是建筑质量较好的,包括砖房和在建房,该类建筑占总数的90.8%;二类建筑建筑质量一般,以石房为主,**镇新坪村村庄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该类建筑总数占总数的4.6%;三类建筑建筑质量较差或很差,以木房和破损房屋为主,占总数的4.6%。分类后作为整治方案的依据,有效地避免村庄整治的大拆大建。

四是完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突出推进“五网”建设

全面提速新坪村路网、水利设施、高产农田、安全饮水、电网改造、“一建三改”等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加快“路网”建设。2010年利用“一事一议”项目投入近90万元,改造通组主干公路6.5公里,村域内公路基本实现通组达户。

2、加快“田网”建设。2010年,投入资金20万元,整理土地面积300多亩,修建机耕道3.5公里。

3、加快“水网”建设。投入10万元,疏挖沟渠5.2公里,从**镇区新建、改建及管网延伸至新坪村3.5公里,解决全村人口安全饮水。

4、加快“电网”建设。启动了农村电网新一轮升级改造工程,覆盖率达98%。

5、加快“气网”建设。建户用沼气池200余口,完成并配套建成1座村级服务点。

五是大力实施垃圾收集填埋处理、填土平坑、立面改造、门前绿化、路灯亮化等工程建设,使得公路沿线村庄村容村**镇新坪村村庄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5处,垃圾转运站1座。建成关上组太阳能路灯13盏,修建200米绿化长廊,500米排污沟渠。

六是整合各部门项目,提高新坪村公共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整合教育项目。完成2个村级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2、抓好卫生项目。2010年完成2个村级卫生院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改厕200余口。

3、发展文化项目。建成250平方米村级办公楼,集党建、计生、综治为一体。新建500平方米农民文化家园、农村书屋各1处,修建了戏台、篮球场、宣传栏等,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基本实现全覆盖。

4、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投入30万元,完成40户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人口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75%。

5、健全便民服务网络体系。目前村级便民服务室已建成,把方便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6、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今年上半年新增互联网用户35户。 **镇新坪村村庄整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五是建立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出台了村庄环境整治奖补办法,建卫生保洁运行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坚持逐月检查评比排名通报制度,确保了常抓不懈、长治久洁。

总之,村庄整治工作必须依靠各部门建立项目整合机制。打破过去各个部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实施项目整合多项捆绑,减少了工程前期成本和施工成本,做到了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资金如果不整合,只是做加法;资金一整合,便是做乘法。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载体,以整合为手段,坚持源头把关、捆绑使用、集中建设,充分发挥资金聚集效应和项目示范作用,带动农民投入和社会参与推动村庄整治工作,才能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景象。

第5篇:全省村庄整治工作

一、全省村庄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省建设厅加大了推进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特别是村庄整治的工作力度。各市、县规划建设部门按照省建设厅的部署,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村庄规划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全省共编制村庄规划4691个。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编制完成村庄规划41713个,村庄规划覆盖率达31.17%,在2006年提高1.8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提高3.51个百分点。2006年、2007年全省村庄规划覆盖率较高幅度提高,扭转了“十五”期间全省村庄规划覆盖率升幅一直在0.2个百分点左右徘徊的局面。村庄整治稳步推进。2007年全省共有3360个村庄开展了整治,全省村庄整治覆盖率在2006年提高2.4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提高2.5个百分点。这些村庄都按照省建设厅《关于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的“五改”(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三清”(清理垃圾、清理河塘、清理乱堆放)、“五有”(有整治规划、有文体活动场地、有一片成荫绿地、有垃圾收集池、有污水处理简易设施)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了村庄整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2007年省建设厅培训各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和村干部近1300人,各市共培训超过5000人,进一步提高了我省基层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者的思想认识、政策水平和专业素养,为顺利推进村庄规划和整治工作夯实了人力资源基础。2008年,全省村庄规划、整治和培训工作都将继续取得好成绩。历史文化保护进一步加强。各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视保护、继承和延续古镇、古村落的历史文脉,保持地方和民俗特色,并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今年,全省共有3个镇、5个村荣获第一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其中,有3个镇、3个村荣获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广东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的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

总结各地在村庄整治中的成功做法,我认为有五方面的经验:

(一)领导重视,措施落实,是加快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村庄整治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落实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组织工作有保障。如2006年初,东莞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成立了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河源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市政府还成立了村镇建设“三四五”工程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有力保障了该市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村庄整治的措施有落实。各市都根据建设部和省建设厅关于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相应制定了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工作任务、目标和措施要求等,使村庄整治工作有措施保障。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人员培训,是抓好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举措。目前我省一些市如珠海、东莞、中山,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比较健全,每个镇均设立了规划所,具体管理镇、村规划工作。惠州市理顺了市、县、镇三级村镇建设机构,市城乡规划建设局设立村镇规划管理科,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设立村镇规划管理股,中心镇设立规划建设分局,一般镇设立规划建设办公室。全省绝大多数中心镇也都设立了村镇建设办。各县(市)规划建设部门基本都设立了村镇规划(建设)股。从各地的情况看,凡是有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的,工作都开展比较好,成绩都比较明显。省建设厅高度重视村镇建设工作,今年9月恢复设立村镇建设处,负责全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5个编制。同时,针对基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低的现状,省、市全面开展了对县、镇一级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和省级村庄规划、整治试点村干部的培训。通过培训,我们把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这支队伍聚拢起来,把中央和省、市的方针政策贯彻下去,效果明显。

(三)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是做好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在资金支持方面:2007年、2008年省财政连续拨出村庄规划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工作,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村庄规划的资金支持力度,如2007年珠海市拨出3000万元、惠州市拨出1000万元用于村庄规划。经济欠发达地区,有的也拨出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如河源市拨出100万元支持村庄规划,汕头市澄海区以1︰1的比例配套省级村庄规划专项资金,扩大了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在技术支持方面:广州市利用高校众多的优势,组织高校规划队伍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加快了全市村庄规划编制进度。而有的地方主要是通过“送规划下乡”的形式,组织城乡规划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与各村庄对口联系“结对子”,实行技术帮扶。如云浮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城乡规划局联合举办了“送规划下乡”活动,云浮市规划局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先后为挂点村无偿提供地形勘测、规划设计、规划资料图片制作等支持。省建设厅除发布《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加强全省村庄规划技术指导外,还选取了清远市、茂名市、湛江市和梅州市大埔县分别作为市、县域村庄规划联系点,组织省规划院带领当地市、县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村庄规划,探索“驻点带动、技术帮扶、整体推进”的村庄规划工作新模式。以上这些,为我省村庄规划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争取多方帮助,拓宽资金渠道,是增强村庄整治和建设工作后劲的重要前提。我省大多数村庄都存在着整治和建设资金严重缺乏的问题,而且单靠村集体经济根本无力承担。因此,拓宽资金渠道,使村庄整治和建设成为“有米之炊”,是我省村庄整治可持续推进的前提。各地在这方面各显神通,创造了不少经验。一是“多渠筹资”。如湛江市采取“七个一点”(上级支持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亲友暂借一点、挂点单位和干部帮扶一点、社会捐助一点、银行贷一点)的办法,广泛筹集资金,推动村庄整治和建设;韶关市始兴县实行“四轮齐转”(政府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投一点、村民筹一点),多渠道筹措资金;汕尾市陆河县新田镇争取外出经商人士的支持及县直部门的对口扶持,短短几个月内筹集了600多万元投入到示范村整治。二是“村企联动”。如清远市号召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家等进行“反哺农村”活动,募集资金1000多万元,并采取产业带动、直接参与、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标。在省这一层面,省建设厅对省级村庄整治试点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省直有关部门在“五改”(改路、改房、改水、改灶、改厕)方面均投入了专项资金,也有力地推动了村庄整治工作。

(五)尊重村民意愿,建立长效机制,是巩固村庄整治成果的重要途径。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各地在开展村庄规划和整治工作的过程中,都十分注意尊重村民的意愿和在规划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使村民真正成为自己家园的规划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如肇庆市德庆县武垄镇武垄村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规划组通过与村民的多次座谈、问卷调查,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农民的需要,并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切实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阳江市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在全省首创“板凳会议”制度,即每逢村里有重大决策或事务,村民就搬上自家的小板凳,到村里开会一起商讨,寻求共识,由此建立广泛参与的议事机制。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长江村在村庄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促进村庄管理民主、规范。实践证明,只有民主管理村庄的规划建设,才能使村庄的建设行为符合规划,才能使整治后的村庄“脏乱差”现象不再反弹。

在总结经验,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的村庄整治工作总体上还比较落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的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虽然近几年来我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取得突破,但总体上看,我省村庄规划覆盖率还是很低,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广东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二是村庄整治规划的统筹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村庄整治规划是指导村庄整治的蓝图,是统筹村庄整治工作的依据。但是,目前不少地方没有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就盲目开展村庄整治;有的地方虽然编制了村庄整治规划,但由于条块分割,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协调不够,村庄整治规划的综合统筹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确定不是依据规划,而是依据资金的安排,往往是“项目跟着资金走”而不是“项目依据规划走”。三是村庄整治的推进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任重道远。我省村庄整治工作虽然有长足进展,但是开展整治的村庄所占比例还是很低,相对于量大面广的村庄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面,目前开展的村庄整治仅是达到改善基本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可以说是达到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最基本的要求,与创建宜居村庄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四是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缺失,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村镇规划建设量大面广,光有政策、没有人员,是无法落实各项工作的。当前我省相当部分镇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甚至没有专职的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使村镇规划建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五是农村建设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程序不规范,执行约束机制不健全,村庄建设管理主体不明确,农民建房的监督管理缺少指引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全省村庄整治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

纵观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需要把握。第一个是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它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重要时期的科学判断,提出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其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等,为村庄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确定了目标任务。第二个是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它提出要“实施„万村百镇‟整治,治理村镇环境卫生”和开展“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创建活动,为我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第三个是国内外新的形势。由于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国内的经济出现了一些困难,最近国家和省都分别出台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其中,中央出台了10项措施,今明两年要投入4万个亿来拉动内需。温家宝总理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省政府也相应出台了16项措施,以此带动今明年我省投资约1.3万个亿来拉动内需。国家和省出台的这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村镇道路、水利、供水、供电、卫生、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国家、省在新形势下出台的这些措施,十分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庄整治。在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加快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各级政府部门应避免各自为政、避免重复建设、避免浪费,我们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一定要起牵头作用,坚持规划统筹,促使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建水利、修路等都要依据村镇规划,不能盲目建设。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全省特区工作会议上,汪洋书记指出,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我省目前的经济形势,对我省来说是困难也是机遇,并要求继续高举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大旗,用特区先行先试的精神来带动全省的工作。全省建设系统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把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当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紧密结合部门工作职能,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行动效果,在以下三方面指导村镇建设工作。

——村镇规划的编制。一是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如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教育工作改革的要求等,逐步推进“三规合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二是要按照《城乡规划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编制规划,推行公众和村民参与规划,尊重村民意愿,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千万不能越俎代庖。三是要探索村镇规划的编制模式和内容要求。编制村镇规划,要有区别和有特色,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是不同的,平原和山区是不同的,村镇的规模和布局的形式也是不同的,这些对村镇规划编制内容都有着不同要求。因此要因地制宜,不能简单地套用城市规划的要求,使村镇规划更加切合实际。

——村镇规划的实施。一是要注意满足农民的新诉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村镇规划的实施,也要关注农民依法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的要求,加强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如农民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就要保证该非公益性项目符合村庄规划,并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进行规划管理。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村镇规划的实施监管力度,积极推动并规范农村房屋产权及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村庄的整治。一是关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在村庄整治中,对于农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要考虑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和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二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村庄整治,目的就是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万村百镇”整治和创建“宜居城镇”、“宜居村庄”活动,完全符合中央的《决定》精神,也顺应了广大群众的意愿。全省建设系统要按照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将村庄整治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创建宜居村镇

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向农村倾斜的大环境下,全省建设系统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的要求,在村镇工作方面,下一步全省建设系统要重点推进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工作。城乡统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各地规划建设部门要切实转变重城轻乡、城乡分割的观念,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就镇论镇、就村庄论村庄。要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理念,以城乡规划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的综合调控能力,打破城乡建设各领域的分割,统筹城乡供水、供电、供气、公交、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打破城乡行政界线,实现公共资源共享。要完善和落实市域、县域城镇、村镇体系规划,根据服务人口规模、结构及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和建设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立以城带乡、覆盖面广、配置均衡的公共服务网络。要探索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开展农村房屋登记发证工作,进行农村房屋产权及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及流转试点,并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逐步纳入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在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结合“空心村”和旧村整治,统一规划建设公寓式住宅,建成文明新社区。各市、县规划建设部门在抓好城市、县城建设的同时,工作重心要下移,要重视村镇建设,每年的工作计划要有城乡统筹方面的内容。

(二)积极主动推进宜居城乡特别是宜居城镇和村庄建设。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打造宜居城乡为载体,建设美好家园”。建设宜居城乡,是省委、省政府重要的工作部署,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建设系统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在特区工作会议上,汪洋书记还专门问我创建宜居城乡的进展情况。创建宜居城乡是汪洋书记直接抓的工作,所以我们会花大力气来推进,目前省建设厅也正在起草一个重要的文件。希望大家回去后,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重视和支持,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开展“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创建活动。省建设厅将制订宜居城乡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用以指导各地创建工作。宜居城乡特别是宜居村镇创建活动,是全省建设系统加强村镇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抓手。各级规划建设部门要积极主动通过这个抓手,来全面推进和提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三)下大力气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村庄整治是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它又有赖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加强。为加强村镇工作,省建设厅提出并着力做好的“五个抓”,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和富有成效,我认为要按照新形势的要求继续做好“五个抓”:

一是抓规划。省继续通过省级村庄规划编制专项资金,每年抓1000个省级村庄规划试点。各市也要想办法争取资金,增加村庄规划数量,不断提高本市村庄规划覆盖率。除了村庄规划,还要继续抓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试点,推动一般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工作。

二是抓整治。明年,省委、省政府将部署开展“万村百镇”整治工程。省建设厅将尽快制定《广东省“万村百镇”整治技术指引》,争取省财政资金支持,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万村百镇”整治工程的实施。从2009年起,全省每年确定100个镇、10000个村为整治点,用10年的时间把全省镇、村基本整治一遍,切实改善我省村镇的人居环境。

三是抓机构。这次机构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恢复设置了村镇建设司,省建设厅也恢复设置村镇建设处,使村镇工作有专门机构负责。明年各市、县也要进行机构改革,希望各市、县规划建设部门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村镇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同时,要继续加大各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和村干部的培训力度。

四是抓保护。各地在推进村庄整治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为了整治而破坏了历史街区和古村落。省继续开展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活动,并推荐更多的镇、村参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各市、县要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镇、村参加评选。“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都安排了十几亿用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环境设施改善建设,省建设厅将积极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沟通,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我省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环境改善。

五是抓立法。为建立长效机制,省建设厅正在分别起草《广东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和《广东省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争取尽快上报省人大审议颁布实施,以法治的手段规范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各市也可以通过政府颁发规范性文件,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6篇:村庄整治工作总结

谢村乡2011年村庄整治工作总结

谢村乡位于松阳县西北角,总面积23平方公里,下辖2个工作片,11个行政村,共5156人口。2011年列为村庄整治的村有6个,分别为塔岭村、孟坑村、平卿村、谢村村、谢西坑村和大甫村,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是谢西坑村。目前全部项目村已完成整治任务,在垃圾收集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道路硬化及其他方面共投入资金150多万元,6个整治村整治建设情况良好。现将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在县里召开了村庄整治工作会议后,迅速成立了谢村乡村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6个村都建立了村庄整治工作班子。我们多次召开村庄整治工作专题会议,督促各整治村制定整治村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分别编制完成了各村村庄建设规划。明确农办、各工作片和行政村等村庄整治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特别加强了相关行政村在“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和“污水治理”等方面责任落实,我乡切实把村庄整治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二、深入宣传,营造氛围 有分管领导牵头,多次召开整治成员单位会议,传达县委县政府的文件精神,部署具体工作。驻村干部下村组织召开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议,强化干部群众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的决心和责任心,并结合各整治村实际情况,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具体任务。利用各村工作汇报会,开展整治工作经验交流,取长补短。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橱窗展览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为新农村建设营造浓厚的氛围。

三、综合治理,常抓不懈

把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与我乡创建省级生态乡及迎接各级卫生乡复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检查环卫硬件建设和日常督察查管理工作两手抓,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检查和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各整治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环卫保洁公约,建立保洁队伍,根据本村人口数量多少,配备1—2名卫生保洁人员,逐步健全农村村庄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垃圾收集处理和卫生改厕上,6村分别投入资金15万元和24万元。其中配置垃圾箱89个,建立垃圾焚烧炉5座,清运车辆6辆,受益农户达779户。卫生改厕农户146户,建造公共厕所6座。在环卫建设方面都达到合格要求。

四、稳步推进,扎实有效 除垃圾收集处理项目与卫生改厕项目顺利完成外,各整治村在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以及污水治理项目方面也按照上级规定要求稳步实施。在污水治理项目和道路硬化等方面分别投入资金18万元和35万元。其中建立集中式净化池9个,截污管网总长度为5600米,受益农户146户。完成村内主干道路硬化12多公里,受益农户达到779户。在部分村露天粪坑清理工作中,由于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清理工作难度很大,为此,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检查和督查相结合,把它作为后期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终于一一进行攻破。

村庄整治工作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工程,今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我们保质保量坚决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要求完成任务。今后,我们将以已经完成的整治村长效保洁、环卫管理、建章立制等新的工作为起点,不断推进其他村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谢村乡

2011.12.06

第7篇:为完善村庄整治工作

为完善村庄整治工作,美化村容村貌实施村中道路硬化。现经村三委讨论决定,对村花园坛、小学后小区、黄泥坛、村北凉亭下、大操场瞿兴法住房附近等村中路面进行硬化。村通过招、投标,由任文兴承包工程。通过双方协商特订立协议如下:

以下简称:甲方为河上镇大桥村 乙方;任文兴

一、甲方要求:对村花园坛、小学后小区、永田屋旁、黄泥坛、村北凉亭下,要求路面浇灌高度为18公分。大操场瞿兴法住房附近,要求路面浇灌高度为14公分,工程由乙方负责实施。

二、工程实行包清工,材料由甲方提供,包括水、电。

三、甲方要求乙方严格实施工程质量,包工期、包责保量、包安全,附合甲方要求。工程期间安全问题由乙方自行负责,出现问题与甲方无涉。

四、待工程完工经甲方验收合格后,按实付款。结算按中标价每平方米7.35元计算,并出具国家统一的正规税票。

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待双方签字后方可生效,以备后查。

特此协议

甲方;河上镇大桥村 乙方;任文兴

2009年7月3日

来源: 萧山网 作者:

编辑:杨威

第8篇:街道村庄整治工作总结

××街道村庄整治工作总结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街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县委县府的统一部署,××街道依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全街道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以村庄整治为重点的小康示范村建设活动。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小康办精心指导下,在街道党委办事处和各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奋力拼搏,已基本完成今年小康示范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现将一年来的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广泛宣传发动,形成村庄整治

建设的浓烈氛围。

街道各工作片干部及街道联系领导,深入到所联系村中,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老同志座谈会和墙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村庄整治的目的意义,并组织村两委干部到村庄整治示范村参观取经,扩大宣传的覆盖面,使村庄整治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按照县委县府的总体部署,街道成立了小康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查组对村庄整治工作对该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督促指导。街道分工作片召开多次由各村两委干部参加的动员部署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各村开展村庄整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结合本街道的实际,制定街道村庄整治总体实施方案,经过认真调研和实地

考察,确定了村和村为今年村庄整治重点村,按照“一村一策”的工作要求,以整治“脏、乱、差、散”为重点,根据两村的不同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整治规划图、具体的整治方案和年度整治目标计划,把整治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使村庄整治工作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增强整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制定措施,确保整治任务的落实。

街道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村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相应成立村庄整治工作机构,形成了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两委成员、街道联系干部和村两委干部齐抓共管的整治工作机制;实施整治月报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整治工作计划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重难点问题;实行分工负责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每个重点

整治村的联系领导担任各村的整治工作组组长,亲自参与具体整治工作的开展,确保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取得效果;采取集中攻坚克难的办法,切实解决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街道联系领导到各工作片组织多次行动,对两个重点村和其它一般整治村进行违章建筑大清除,坚决拆除有碍村容村貌的残墙断壁和占道经营及堆放建筑材料等现象,有力地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努力做到五个结合,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与“先锋工程”建设活动相结合。认真开展“三级联创”和“先锋工程”,把村庄整治工作作为农村基层“五好”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村庄整治整个过程中,村党支部对全体党员包括无职党员进行职责分工,在做村民思想工作和多方筹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与文化俱乐部建设相结合。两个重点整治村十分注重基层文化俱乐部的硬件设施建设,通过多方筹资建设好门球场、篮球场等村民健身,并对各场地进行水泥硬化,为村民们强身健体提供了场地。并对村集体屋进行整修,用于“四室”建设。此外,该村已同体育部门联系着手购买各种健身器材,购置乒乓桌、台球桌、篮球架,制作好宣传橱窗,并做好水、电、路和公共厕所等配置工程建设。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组织和动员村共青团、妇代会、老人协会组建舞狮队、蓝球队,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通过文化俱乐部活动的开展,使一部分村民摒弃了不讲卫生的陋习,达到了人造就环境、环境改变人的良性互动的效果。

三是与康庄工程建设相结合。和村都对通村道路和村内主干道进行依照康庄工程建设标准,克服重重困难,在县

康庄办和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对路面进行水泥硬化,并对全村进行了统一美化、绿化、净化、亮化。

四是与制止非法占地、违法建房活动相结合。加大力度惩处违章搭盖、违法建房活动,与城建土管部门一道,拆除违章搭盖、破旧房屋、禽畜舍、露天粪坑等各类影响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的种类建筑,保证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是多方筹资与群众集资相结合。我们按照“街道启动、集体投资、受益群众筹资、积极争取上级”的方法,至目前已累计投入整治资金万元,其中上级部门投入万元,街道投入资金万元,各村投入资金万元,村内受益群众及单位、企业筹资万元。为确保今年整治任务的完成,取得较明显的成效提供有力保障。

五、存在问题

(一)对村庄整治认识不足,重视还不够。由于今年年底将举行行政村村两委换届选举,村两委顾虑较多,工作不够主动,工作方法简单,只求过得去,不求做得好,影响了整治效果的提高。

(二)群众由于切身利益因素,对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还不够,有的甚至阻碍整治工作的进行,客观上制约着整治进度,尤其是村民文明素质和环境卫生意识方面较差,给整治后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整治工作开展不平衡,对村庄绿化和亮化工作科学安排和统筹兼顾不够,特别是筹资方面不够积极主动。

第9篇: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XXXXXXX村庄整治规划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部署,顺利把XXXX朗利村XXXX建设成为“自然生态好、基础设施好、服务设施好、产业发展好、村民素质好”示范性旅游村寨,切实有效的提升XXXX的旅游品位和XXXX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现结合XXXX实际,特制定XXXXXXX村庄整治规划实施方案如下:

一、XXXX概况

XXXX朗利村XXXX位于XXXXXXXX东部,距市中心20公里,座落于巴拉河支流西江河河畔,与河流呈太极八卦图案。全寨辖6个村民小组,共240户,170幢房屋,1160人,均为苗族,其自然寨依山而居,沿水而建,风景优美,民族风情纯朴浓郁。

XXXX紧邻雷山县西江镇,其地理位置位于XX至西江“千户苗寨”必经之地,距“千户苗寨” 11公里,是游客进入 “千户苗寨”的第一驿站,具有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和秀美田园风光,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二、XXXX村庄整治规划实施的目的

以XXXX为试点,结合实际,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和建设,改善和治理XXXX的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完善村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对现有景观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将XXXX建设 - 1 -

成为配套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富含水韵田园的旅游苗寨。

三、XXXX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组织机构

为加强XXXX村庄整治规划建设项目工作的领导,经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和XXXX人民政府共同研究,决定成立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黄俊(市建设局局长)

常务副组长:莫斌(XXXX人民政府镇长)

蒋鑫龙(市规划局副局长)

副组长:杨胜茂(XXXX人民政府副镇长)

狄承毅(市规划局危改办主任)

吴征(市规划局三棵树规划所所长)

成员:潘先王 (XXXX人民政府)

高昆昆 (XXXX人民政府)

杨再彪 (XXXX人民政府)

杨圣邦 (市规划局)

狄承刚 (市设计院)

杨世超 (市设计院)

王伟 (市设计院)

王斌 (朗利村党支部)

杨通华 (朗利村乌利组管委)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杨胜茂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吴

征同志和狄承毅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潘先王、高昆昆、杨再彪、杨圣邦、狄承刚、杨世超、王伟负责具体办公。工作小组工作职责:根据《乌利-朗利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好乌利“六好村寨”建设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和建设调查摸底工作,拟定项目菜单,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提出实施意见,以及对项目实施方案征求群众意见等。

四、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实际情况,XXXX村庄整治规划建设项目工作计划5个月内完成,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2011年7月24日至8月31日: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集群众大会,做好宣传动员;组织工作组深入乌利做好寨情调查摸底和基本情况的采集;完成房屋风貌、午前屋后绿化、村内道路、排水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村寨重要旅游景点的详细设计规划工作;并征求专业部门和群众意见,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完成方案的上报工作。

2、2011年9月1日至9月15日:项目方案审批后,落实有资质的项目施工单位和项目设计方案,完成施工合同的签订,制定严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对寨子内乱搭乱建建筑物(包括房屋、圈舍、粮仓等)进行拆除。

3、2011年9月15日至11月30日:按项目建设方案的内容及要求,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进行实时监管指导,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及工程建设质量情况,解决相关问题和矛

盾,XXXX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如期完成。

4、2011年11月30日至12月15日月:完善全部项目竣工资料,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初验,并将工程建设、质量初验情况及资金使用、项目总结等资料报送验收。

5、2011年12月下旬:迎接省州市等相关部门的验收

五、 XXXX村庄整治规划建设内容

(一)生态环境建设内容

3、村庄绿化:见缝插绿,整治闲置地建设小公园或添加寨内公共绿地;绿化西江河堤2公里;对寨内有条件的民居屋前屋后进行绿化,170幢房屋每幢平均种植4株树,共计680株,主要树种香樟、桂花等观赏性树木,也可以种植葡萄和乌利本土常植的花草。

4、旅游基础设施:修建6个观景台、10公里园林步道。

(二)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1、村庄道路设施:寨内道路硬化10公里(铺设鹅卵石);修建排水沟10公里;设置100盏路灯照明(镀铬不锈钢10米杆);设置20块交通标识;修建1个停车场,分别配备1个公厕(建筑面积80平方)。

2、供水设施:修建高位水池2个,容量均为60立方;埋设Ф40塑料给水管10公里;埋设给水管13公里(Ф40塑料给水管5公里,Ф32塑料给水管4公里,Ф20塑料给

水管8公里);增加240户水表和水龙头。

3、排污设施:修建5公里封闭式排污主管道(50*80净空矩形浆砌沟);8000米污水(雨水)Ф200收集管;10个污水处理池(化粪池)。

4、垃圾处理设施:设置6个垃圾临时收集点(池)。

5、电力电信电缆设施:实施10公里电线(电缆)地下埋设,杜绝架空。

6、防灾减灾设施:修筑2级旅游观光拦河坝;实施240户150栋民房“改电、改灶、改厕、改厨”工程;实施全寨消防安全工程。

(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内容

1、对组管委办公楼进行加层,建筑面积115平方米,造价约10万元,一层设置为卫生室和托儿所。

(四)风貌整治和家居环境改善内容

1、实施170幢房屋民族特色改造,(包括对未装板的房屋进行装板改造和对房屋花窗进行改造等)。

2、修建4个公厕,平均每个公厕4个蹲位,选址位于停车场和寨内,建筑面积均为60平方米。

4、由组管委牵头,对寨子内乱搭乱建建筑物(包括房屋、圈舍、粮仓等)进行拆除。

6、对现有篮球场按标准化进行改造。

六、XXXX村庄整治规划建设投资预算

上一篇:设计公司宣传文案下一篇:百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