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绿化景观设计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庄绿化景观设计(精选6篇)

村庄绿化景观设计 篇1

杜国坚

发布时间:2010-05-24 09:51:53 访问次数:957 次

201004

浏览字体:

打印本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从我省实际出发,适时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省林业厅以“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为主题,以绿化示范村创建为突破口,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实施,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绿化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完善村庄绿地系统,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生态保障。

目前,全省已有1.3万多个村庄得到初步绿化,并有3510个创建为绿化示范村,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787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萧山航民村、余姚小路下村、奉化滕头村等一批“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清清河水绕村庄”的绿化示范村已成为全省村庄绿化的典型和楷模。2009年,全省各地全力实施“千万工程”村庄绿化项目,已有1668个待整治村完成绿化任务,共植树540万株,绿化覆盖率提高了9.3%。通过创建绿化示范村,各地的村庄绿化意识不断增强,“绿化美化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正逐步成为农村干部群众的共识。

森林村庄的功能

生态功能。森林村庄能够净化空气、遮阳降温、减小噪音、吸附烟尘、减弱自然灾害及美化环境等,创造出舒心、卫生、方便的园林空间,促进人体健康舒适。

生产生活功能。森林村庄是形成村庄建筑通风、采光、防护隔离、视觉景观空间等的环境基础,富于生机的绿色植物美化了居住环境,与森林、农田、河流共同构成农业景观和村落景观。农业景观和村落景观完全不同于城市景观,这也是乡村景观的魅力所在。

森林文化功能。村庄具有明显的社区特征,村民之间具有比较一致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彼此熟悉,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景观文化特征。优美的绿化环境、舒适的放松游憩,吸引了村民在森林小公园中观赏和交谈,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邻里交往。

森林村庄规划设计理念

指导思想。森林村庄设计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生活舒适、健康和便利的需求,符合村民的生活、生产和风俗习惯。绿化设计应与自然环境、住宅风格、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民俗传统相和谐,保护和挖掘各地村庄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森林文化。

绿地设计的特点。乡村景观是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沉淀了许多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民俗,是构成大地绿化景观的重要元素和节点。村庄绿化是通过在村庄这一特殊的地段范围内,合理安排村庄土地,充分利用和改造村庄自然山水景观,结合园林植物栽植和园林建筑配置,运用园林景观艺术手段,为村民创造一个整洁、美观、舒适、健康、自然的村庄居住环境。村庄是一个特殊形态的区域生态系统,村庄绿化是城市、城镇绿化的一种外延,但又区别于城市居住区绿化,村庄绿化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绿化树木生长发育。其次,村庄的建筑一般属于自然形成,绿地规划设计要因势利导,体现乡村特色,积极营造护村林、片林、山地公园、庭院树等,形成“白天见不到村庄,晚上见不到灯光”的森林村庄效果。第三,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村民的意愿,如嘉兴一带喜爱榉树作为庭院树。第四,目前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还不高,能用于村庄绿化的资金较少,树种应以生态效益高、栽植和养护成本低的乔木为主。同时,绿化造林与经济收入要相结合,有利于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绿地规划设计理念。村庄绿化规划首先应纳入县、镇(乡)、村等各层次的规划,村庄绿化用地和布局应与其他专项规划进行整体协调,统一规划。要根据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对村庄划分类型,在规划时对绿化提出相应的要求;要立足实际,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其次要优先考虑绿化的生态效益,树种选择要以乔木为主,营造村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应结合村庄特点建设小果园、小药园、小花园、小竹园、小桑园等,发挥绿化的经济和美化作用。最后村庄绿化整体上要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人文景观相协调,保护、挖掘、继承和发展各地村庄的特色,采用多样化的绿地布局,避免千村同面、千篇一律,充分体现各地乡村风貌。绿化在村庄内的生产、生活区要合理分布,形成布局均衡、富有层次的绿地系统。

森林村庄设计与植物配置

绿地公园设计。村庄绿地公园是向公众开放,以休憩、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公共场所。其位置一般选择在村口(村边)、村中心、村委办公地点附近等村民活动方便、人口密度较高、有利于村民集聚的地段。根据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可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山地森林小公园、休闲公园、健身小广场、湿地小公园等。

山地公园:对于山区村、半山区村和海岛村,可将现有村口、村边森林植被较好的低山丘陵改建成山地公园。林中修建相应的游步道、凳椅、棋桌、亭台等,清除伏倒木、枯立木、濒死木以及步道两边的易燃杂草灌木。尽量保留原有的树木,林窗空旷地补植乡土景观树种,增加森林景观效果。干旱、瘠薄、立地条件差的山地绿化可补栽金钱松、木荷、枫香、厚皮香、月季等;海岛村可补栽舟山新木姜子、普陀樟、青冈、全缘冬青、铁冬青等乡土树种,或者增加柃木、月季、红叶石楠等花灌木。

休闲公园:利用村庄现有的树林或空地修建公园,配备凳椅、棋桌、棚架等,为公众提供休憩、散步、健身场所。丛植、孤植常绿和落叶树种,配置花灌木,园路两边种植低矮地被植物。树种配置以南方红豆杉、杜英、桂花、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常春油麻藤等常绿观赏树或香樟、桂花、山合欢、朴树、无患子、小蜡、红花檵木、紫藤等落叶观赏树为主,也可设计棚架式绿化,增加休闲舒畅的气氛。

湿地公园:平原村可利用村头、村边河流、水塘、低洼地块改建湿地公园。修建步道、凳椅、棋桌、亭台(或棚架)等,步道两侧、河堤、塘堤栽植观赏植物或耐水湿植物,河边、塘边栽植水生植物。植物配置主要有湿地松、桂花、秀丽槭、柿、金叶女贞、香蒲(菖蒲、水葱)等。

道路绿地设计。道路绿地指村域范围内主要道路两侧绿化。村庄道路通常较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绿化模式,主要有常绿乔灌模式、落叶乔灌模式、常绿落叶乔灌模式3种类型。一般选择1~2个乔木树种栽植,株距3~5米,以灌木带状栽植或球状造型分球栽植。植物配置有杜英、珊瑚树、大叶黄杨、海桐、榉树、香椿、黄山栾树、火棘等经济性、实用性较强的植物。

小乔灌木型:适合高压线下或空间窄小的道路两侧绿化。植物配置以厚皮香、铁冬青、珊瑚树、大叶黄杨、海桐等养护方便、实用性强的树种或者玉兰、红叶李、石榴、桂花、金叶女贞、火棘、红叶石楠等观赏价值高的树种为主。灌木型:适用村庄内空间窄小道路两侧绿化。可选用小蜡、火棘、珊瑚树、椤木石楠进行绿篱型绿化,养护方便;或选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红花檵木等进行球状型绿化,种类、色彩、高低、种植可自由搭配,错落有致,艺术性强;或选择红叶石楠、茶花、月季、云南黄馨等灌木和菊花、大丽花、鸡冠花、千日红等草花进行花坛式绿化。

河道绿地设计。河岸绿地是指村域范围内河道两岸绿化。可根据经济、生态、景观等不同功能的侧重点,来设计植物配置模式。植物选择应考虑耐水湿、耐干旱等特点。

生态经济型:结合原有的林业生产习惯,扩大河道两边栽种面积。可选择经济树种或用材树种,如早竹、枣、柑橘等经济果木或湿地松、榉树、苦楝、桤木、南酸枣、毛红椿等用材树种。

生态自然型:河道两侧植物相对较丰富,通过整理、修剪、补植等改造方法,提升河道绿化水平。可选用早竹、无患子、香樟、榔榆、南酸枣等适应性强、栽植方便的树种或者柳树、桃树等观赏性较好的树种。

休闲观赏型:宜选用观赏价值高的树种栽植,建有供人们散步、休息的步道、凳椅时,步道铺设可就地取材,用卵石、石块等,采用石隙嵌草绿化路面。可栽植垂柳、桃树、云南黄馨、榆树、龙爪槐、迎春、朴树、乌桕、月季、紫薇等树种。

桥头绿化:河网密布、移步见桥是江南水乡平原村庄突出的特点。桥头绿化宜栽种枝条柔软的乔木或灌木,桥墩绿化可采用攀缘植物。可选用垂柳、桃树、海桐、小蜡、枫杨、龙爪槐、紫薇、黄馨、常春藤等树种。

庭院绿地设计。庭院绿地指村域范围内农户屋前屋后的绿化,包括村委会、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绿化。庭院绿化应与建筑物的风格、功能相协调,符合村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兴趣爱好等。

经济型:每家农户可选择1~3种经济果木栽培,如柚、文旦、枇杷、石榴、无花果、桃、梨、李、柿、银杏、葡萄等,一般栽种3株以上,既能观赏又增加收入。屋后、屋边也可种早竹。

乔木观赏型:面积较大的庭院绿化以乔木为主,配置一些观赏性强的花灌木。可选配桂花、含笑、代代花、茶花等常绿小乔木或榉树、香椿、无患子、黄山栾树、苦楝等落叶乔木,起到夏季遮阴、冬季晒日的作用。

灌木观赏型:面积较小的庭院绿化以观赏性强的灌木、花卉为主,可采用花坛、花池等方式,实用性强,艺术效果好。可以观赏竹、茶梅、兰花、蜡梅、南天竹、紫金牛、吉祥草等为主,简洁素雅;或以茶花、杜鹃、月季、一串红、菊花等花卉植物为主,气氛热烈。

立体绿化:可选用常春藤、爬山虎、扶芳藤、凌霄等攀缘植物对绿化庭院围墙、房屋墙面进行垂直绿化;或者选用葡萄、紫藤、常春油麻藤进行栅架式绿化,观赏和遮阳效果都较好。

村庄绿化景观设计 篇2

关键词:自然型森林村庄,绿化设计,河谷平原,浙江仙居,白塔镇茶溪村

森林村庄绿化美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改善村容村貌, 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家园具有重要意义。浙东南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 但农村绿化工作相对落后, 尤其是一些自然村落, 绿化率普遍较低, 有的只见房屋不见树, 村容村貌较差。近年各级政府部门对村庄绿化工作高度重视, 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活动, 组织和引导群众掀起新农村绿化建设热潮, 建成了一些绿化示范村。虽然许多学者对村庄绿化思路、模式、树种选择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但由于影响村庄绿化因素较多, 亦无固定的成熟的绿化模式可循。现以仙居县白塔镇茶溪村庄绿化为例, 对河谷平原自然型森林村庄绿化作初步探讨, 以供同行借鉴[1,2]。

1 实地背景

茶溪村是永安溪畔北侧靠山旁水的自然型村落, 属白塔镇人民政府管辖, 距仙居县城约20 km, 位于原临石公路边。村庄在东侧岛岩山 (古寺庙) 、北面龙头山、西侧鲤鱼山所组成的半山岙中, 岙里港溪水在村旁西边流过汇入永安溪, 永安溪在村庄正南。该村总居户238户, 居住人口921人。自然环境较为原始淳朴, 村内仍有老建筑或20世纪80~90年代翻建和新建的简易2层楼房。该村经济发展较好, 在原永安溪古道经规划新建的村大会堂、办公楼、厂房及3~5层较现代的民居, 村内道路硬化, 较具现代特色。村内大树较少, 绿地面积不多, 村庄绿化状况较差。缺少季相变化丰富的观花、观果树种, 没有配置一定的公共活动绿地。

2 森林村庄绿化设计理念

2.1 尊重自然

对于自然型村庄的绿化建设, 要保护好原有自然植被与生态环境。设计结合自然, 遵循自然式、地域性、补偿性的生态设计理念。在景观改造中, 尊重地区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利用乡土植物,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 尊重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尊重和保护生物样性[1,2]。

2.2 以人为本, 因地制宜

森林村庄建设要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生活的需求, 以改善和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为前提。因地制宜, 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 在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 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以植物为立体, 充分发挥各树种的优势, 适地适树, 使各种效益达到最大化。

2.3 人文关怀

森林村庄建设尊重当地村风民俗和村民的意愿, 村庄中不栽柏木类树种 (认为阴气太重, 一般在陵园墓地种植) , 多种吉祥树种, 如日本樱花、茶花、桂花、石榴、紫玉兰、杜鹃、广玉兰、银杏、木槿、夹竹桃、含笑、红花檵木、碧桃等。美化村容村貌, 提高村民生态文明意识, 普及生态文化, 增强对家乡归属感和凝聚力[1]。

3 与环境紧密结合的设计方案

森林村庄建设以花、果及丰富的植物资源, 适宜的绿地面积, 达到美化村庄改善气候的作用。片植香花、果树和保健树种, 营造森林氧吧, 让人们享受良好的人居环境。对原有场地中山水元素的合理作用, 以乔灌草为主体, 水为要素, 形成山水相映的景观效果。由花、果、山、水构成的景观, 亲近自然, 在翠绿碧水河畔, 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2]。

4 设计思想

4.1 岛岩山景观林改造

岛岩山位于茶溪村东北部, 临村一侧山体为马尾松、枫香、苦槠混交林, 寺庙位于岛岩山中上部, 经多次民间集资修理。在寺庙周边多有枫香、苦槠、樟树等古树群落。上坡方向为松、杉幼中林。通往寺庙的道路已硬化 (水泥混凝土阶梯) 。设计突出寺庙后侧山体的景观改造, 寺庙附近、通道两侧的美化。在寺庙后侧的松、杉混交林采用大块状清理植被, 块状整地, 规格为80 cm×80 cm×20 cm, 造林穴规格为40cm×40 cm×25 cm, 按4 m×4 m造林配置。采用枫香、银杏、深山含笑、木荷、合欢等树种。苗木规格:苗高100~150 cm, 带土球, 土球直径30~40 cm, 促成针阔混交林。在寺庙四周、通道两侧采用日本樱花、含笑、杜鹃、山茶花、合欢、夹竹桃、木槿、红花檵木、桂花等树种。乔木树种不能截顶、截干, 常绿阔叶树栽植时摘除85%以上的叶片。栽植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

4.2 龙头山、鲤鱼山森林景观改造

龙头山位于茶溪村后, 鲤鱼山位于村西, 略呈“L”形。这2处山体多为马尾松林, 其中有樟树、柏树、苦槠、枫香、油茶混生。由于马尾松林稳定性极低, 易受松材线虫病、火灾的危害。拟采用间伐抚育改造, 伐除林中幼小针叶树个体, 伐除过密处部分马尾松中等木, 间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5左右, 为补植造林提供空间。采用枫香、木荷等阔叶乡土树种。苗木规格:苗高60 cm以上, 地径粗0.5 cm以上。块状清理植被, 块状整地规格为60 cm×60 cm×20 cm, 造林穴规格为40 cm×40 cm×25 cm。采用不规则林下补植造林配置, 即见缝插针式补植。栽植时间同上。

4.3 永安溪畔景观林修复

永安溪畔 (含岙里港) 景观林略呈“L”形, 位于茶溪村西、南两侧。岙里港溪边多为疏林地, 永安溪畔北侧有台风影响形成的残次林和部分林间空地, 也有人工枫香、木荷、湿地松、毛竹幼龄林和保存较完整的马尾松幼中林。枫香、木荷、毛竹幼林生长良好, 枫香、木荷的郁闭度在0.7~0.8。在岙里港靠茶溪村地段, 采用湿地松进行补植造林, 卵石滩加客土造林或采用湿地松容器苗。永安溪畔靠茶溪村地段, 在林间空地、残次马尾松林土壤条件较好处选用毛竹、银杏、枫香、柏木、深山含笑、樟树、水杉、池杉等树种。在土壤条件较差地段选用湿地松、柏木等树种。在低洼易积水地段选用池杉、水杉、桤木、枫香等树种[3]。苗木规格:湿地松苗高20cm以上, 地径粗0.3 cm以上;池杉、水杉、桤木苗高100 cm以上, 地径粗1.0 cm以上;柏木苗高30 cm以上, 地径粗0.3cm以上;枫香苗高50 cm以上, 地径粗0.5 cm以上;银杏、深山含笑、樟树苗高150 cm以上, 地径粗2.0 cm以上。采用不规则林下补植造林配置, 块状清理植被, 块状整地规格、栽植技术、栽植时间同上。

4.4 村内美化

在2000年以后所新建的较具现代特色的民房、村大会堂、办公楼, 设计微型绿地, 配置桂花、石榴、银杏, 丛植或孤植, 铺设当地生命力较强的草皮。在村内通道两侧栽植日本樱花、茶花、含笑、红花檵木、夹竹桃、栀子花、合欢、广玉兰、紫玉兰、白玉兰、杜鹃等。古村落内保留原有的果木、树木, 利用门前房后空闲地栽种枇杷、柑桔、石榴、樱桃、桃树等果木。在火灾后的宅基地修建微型绿地, 设置健身场地, 配置健身器材, 供村民休闲、娱乐。

5 森林村庄自然功能展望

从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出发, 利用茶溪村现有的植被资源,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乔灌草相结合, 在不同地段形成各具特色的植物群落。岛岩山、龙头山、鲤鱼山形成针阔混交林森林景观, 岛岩山寺庙可为村民提供休闲聚会的场所。其山体的改造, 实现物种多样、异龄复层林,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增强国土生态安全。岙里港、永安溪湿地森林景观的改造, 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 增强固土保水、涵养水源、防冲刷、拦洪蓄淤等功能, 同时将起到较好的生态缓冲带作用。山体、湿地森林景观的改造将使森林布局更合理、质量高、蓄积量大, 各种效益更显著。真正将茶溪村置于森林的环抱中。林内的绿化美化, 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合理配置, 形成四季美景, 季相鲜明, 给人一种愉悦欢快的氛围。让村庄掩映在环境优美的绿树红花中, 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家园。

6 结语

茶溪村森林乡村设计充分利用原有的山、水、植被资源优势, 通过三面山体和临水一面的森林景观修复、改造, 可使整个自然型村落处于森林环抱中, 真正实现村在林中。村内的美化设计可使村庄处于鲜花丛中。树种的合理配置可实现春花烂漫、夏荫浓绿、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绿色家园。河谷平原自然型森林村庄绿化采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设计, 尊重自然、地域性、补偿性生态设计理念。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 以改善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前提。尊重当地村风民俗, 以示人文关怀。设计推广全冠栽植技术, 不截顶、截干, 常绿阔叶树栽植时摘除85%以上的叶片, 每个枝条留1~2片叶即可, 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绿化、美化之效[4]。

参考文献

[1]朱惜晨, 蒋春, 黄利斌.苏南水网地区自然型村庄绿化模式初探[J].林业科技开发, 2010, 24 (1) :135-138.

[2]徐新洲, 卢建国.节约型园林景观的营造——马鞍山花果山公园景观规划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 2010, 24 (2) :130-133.

[3]段晓梅, 周庆宏.云南湿地公园树木资源调查与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 2009, 23 (4) :78-80.

村庄绿化景观设计 篇3

关键词:金马镇村庄绿化;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75-1

1 金马镇村庄绿化现状

舒兰市金马镇位于舒兰市东北部,距舒兰市区100余公里,北部与黑龙江省五常市为邻,全镇幅员面积148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近年来,金马镇党委、政府领导对全镇各村庄绿化工作高度重视,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每年春季在植树节前后,镇政府领导积极组织全镇机关单位职工干部、厂矿工人和各村村民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活动,每年植树5000余亩。同时,镇政府领导还把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活动作为年终考核各村岗位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努力,全镇各村庄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2年,全镇村庄整体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同时,镇政府邻近几个村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

自2012年以来,金马镇在村庄绿化工作中,根据各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及资源现状等,采取多种形式及多样化的栽植办法,改变过去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的状况。在村庄绿化的选择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实践,确定了垂柳、云杉、梧桐、樟子松、杨树等高大乔木为主,栽植丁香、玫瑰、连翘等灌木为辅,适当配以花草,着力提高绿化档次,打造精品工程。由于改变了过去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状况,实行多树种、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推行树、草、花、果相结合,基本可以达到村庄园林化、街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庭院果树化。

2金马镇村庄绿化存在的问题

2.1 绿化单一,缺乏特色

有些村委会在绿化工作中,为了追求效益和绿化管理方便,栽植的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环境景观单调,缺乏农村绿化特色。还有的个别村庄在绿化工作中,效仿城市绿化模式,建设花坛,种植草坪等,引进贵重苗木,片面追求高档次的绿化建设,浪费了资金,增加了农民负担,给村里带来一定损失,挫伤了广大农民村庄绿化建设的积极性。

2.2 技术不过关,成活率较低

植树技术是确保苗木成活率的关键,但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尤其是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各单职工干部、企业、厂矿工人及农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但由于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缺少,力量薄弱,栽植技术指导跟不上,从挖坑的规格、深度、回填顺序、回填踏踩以及树木的生长方向栽植等方面,由于栽植的技术跟不上,没有能够全部按技术规格去栽植,给后期养护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将来也会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2.3注重栽植,轻视管护

树木栽植以后,水肥的管理也非常重要,不管是春季植树还是秋季造林,因北方地区在这个季节的天气大多数是少雨多旱干燥,尤其是春季风多雨少,栽植后如果不能及时浇水和加强管护就特别容易使苗木干枯死掉。如果不考虑地力条件如何,一律任其自然生长,栽后不施肥,不修剪,也会造成树木长势衰弱或死亡。

2.4 绿化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足

多数村民和部分乡村干部对村庄绿化建设目的不明确,他们认为农村主要以粮食为主,绿化可有可无,有的认为村庄绿化占用土地,还有少数干部和群众热衷于建房、修桥、铺路,不愿意搞绿化。由于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多数村只负责苗木的栽植费用,管理也只是浇浇水、除除草。一旦苗木成活,就放弃相应的管理,栽植苗木的后期生长得不到保障。

3 金马镇村庄绿化对策

3.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提高村干部及村民对农村绿化工作的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条幅、发放宣传资料及网络等进行宣传。要宣传农村绿化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引导农民提高对农村绿化的认识。让他们明白绿化美化家园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仅要积极主动搞好居住环境绿化,而且还要有义务搞好自己周围和村庄内空闲地的绿化。同时,镇党委、政府要督促企事业单位支持农村的村庄绿化工作。

3.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搞好村庄绿化规划,要与周围大环境相协调。村庄道路两旁绿化可选择香樟、女贞、雪松等。落叶树种可选择垂柳、云衫、快扬、银杏等。可以采取一路一景模式。村庄河道绿化,要根据地势选择适宜树种,选择乡土树种为宜,特别是柳树,能体现水乡特色。公共绿化除选择上述乔木树种外,还要选择花、灌、木,营造四季有花,四季花开的优美环境。庭院房前屋后绿化多栽植乔木,以同槐、香椿、泡桐等乡土树种,与果树花卉相结合。

3.3加强管理,注重质量

栽植树木定植后,一定要及时浇三次透水再培土,如果资金允许,可以使用活化剂或保水剂使土壤得到充分湿润。合理施肥,及时补充树木营养不足,使树体与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实现良循环。要加强栽植成活后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如果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防止蔓延,确保栽植成活率。

3.4 长期管护,提高成活

村庄绿化建设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期间,绿化管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工作。近年来,农村一些群众对农村绿化认识不足,只顾眼前利益,把已栽植的树木毁掉,用于种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等,再加上养护管理不到位,常常出现“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状况。因此,要想保障村庄绿化效果,一是加强绿化教育,提高村民素质,让村民认识到农村绿化是建设新农的需要;二是建立一只绿化管护队伍,必须要拥护热爱绿化建设、责任心强的人参加;三是建立健全管护制度,落实责任,加强执法力度,奖惩分明,真正实现建成一片、见效一片、美化一片的绿化目标。

乡镇村庄绿化实施方案 篇4

为全面贯彻县委、县人民政府“四创两争”工作精神,按照创建“国家生态县、市级生态村、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绿化植树步伐,确保XX年全面完成村庄绿化目标任务,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根据石绿建指办发〔XX〕2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XX乡村庄绿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林业构筑绿色屏障、特色林业壮大绿色产业、人文林业弘扬绿色文化的原则,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结合创建“国家生态县、市级生态村、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要求,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大力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全面提升我乡整体绿化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兼顾景观、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的原则。

2.坚持“社会、生态、经济、安全”四大效益并重的原则。

3.坚持“乔木、灌木、藤本、地被及花草合理搭配,相互结合,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合理搭配,体现植物多样性”的原则。

5.坚持量力而行,推行节约型绿化的原则。多选择抗性强、移植成活率高、管理容易的树种;多栽抗病虫害强的苗木,不栽植互为病虫寄主的苗木。

6.坚持科学栽植,合理搭配,“绿化、彩化、香化”相结合的原则。

二、目标任务及建设指标标准

各村委会要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全面完成的建设要求,根据村庄规划和各村村庄绿化现状,对照绿化指标标准,以XX年完成80%、XX年完成20%制定各村委会村庄绿化实施方案,明确计划,认真落实到各村小组。在制定具体绿化方案时,根据各村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对村庄划分不同类型,重点抓好村庄内部、出入口和面山的绿化建设,并进一步加大公路沿线、交通节点的村庄绿化,以此带动所有村庄迅速全面行动。

村庄绿化所用乔木必须使用高度1米以上的容器苗木,灌木必须使用高度30厘米,冠幅20厘米以上的苗木,并执行以下指标标准。

绿化树种由乡政府统一安排。各村委会认真落实绿化地点和面积及时报乡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

三、主要目标责任内容

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责任,XX年至XX年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要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XX各村委会完成80%的村庄房前屋后绿化任务,XX年底完成绿化任务的20%,绿化率30%以上。

责任部门:乡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各村委会

人:龙志彬

具体负责人:瓦有林,各联系点领导,各村委会四职干部

完成时限:XX年9月30日

XX年底实现行政辖区范围内河道、沟渠绿化率100%。

责任部门:乡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各村委会

人:赵志萍

具体负责人:王树华,各联系点领导,各村委会四职干部

完成时限:XX年9月30日

XX年底实现行政辖区范围内村庄道路绿化率100%。

面山宜林荒山绿化率100%,综合林木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52%以上。

责任部门:乡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各村委会

人:赵志萍

具体负责人:王树华,各联系点领导,各村委会四职干部

完成时限:XX年9月30日

四、保障措施

统一思想,强化组织保证。全面实施村庄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时间紧迫。为确保完成村庄绿化建设工作,乡人民政府成立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村庄绿化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村庄绿化工作的各项事宜,具体负责绿化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督促、检查、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由王树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瓦有林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工作人员从成员单位抽调,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收集整理各责任单位各阶段相关材料及上报工作。

明确任务,强化督查。为确保村庄绿化目标任务的完成,按照“国家生态县、市级生态村、国家森林城市”各项指标要求,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管理。目标任务纳入乡对村、乡对乡属各部门年终考核内容,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村庄绿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督查力度,成立督查队伍,采取不同形式对各村委会、各成员单位工作进行督查。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对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扬,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批评。各村委实地绿化效果作为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

创新投入机制,注重示范带动。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同时,动员各村委会、各单位参与村庄绿化活动,鼓励社会各界捐资或义务承担绿化建设。各村委会要重点抓好2—3个特色示范点建设,在示范引导、典型引路的基础上,促进全乡村庄绿化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仙居县村庄绿化调查与思考 篇5

 作者:来源:点击量: 35更新时间:2012-7-16 11:06:00

 仙居县村庄绿化调查与思考

王明生1蒋为民2

(1 浙江省仙居县林业局,仙居 317300;2 浙江省仙居县埠头镇林业工作站,仙居 3

17313)

摘要:村庄绿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省仙居县以“清洁优美家园、文明和谐乡村”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工作;2010年有282个村庄参与了村庄绿化工作,为创建森林村庄、打造生态仙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笔者参与了仙居县2010年村庄绿化工作,并作了一些调研,发现2010年仙居县的村庄绿化工作声势大、规模大、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调研,对仙居县的村庄绿化工作提出了科学规划、强化村民主体意识、改革扶持方式、适地适树、加强养护、拓宽筹资渠道等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2010年;村庄绿化;调查报告;仙居县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n Village Green Project of Xianju County

Wang Ming-shengJiang Wei-min

(Xianju County Forestry Bureau, Zhejiang Province,Xianju 317300;

Butou Forestry workstation, Xianju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Xianju 317313)

Abstract: As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Village Green Project is actively carried out in Xianju County, aiming at creating a neat and civilized neighborhood.In the year 2010, 282 villages took part in this project, 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ecological goals.While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roject, the author noticed that this large-scale project is a great success with certain existing problems.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is project should be planned scientifically, villagers’ subject consciousnes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upportive methods should be improved, trees should be planted in proper places then well looked after, and fund-raising channels should be varied.Key words: the year 2010;Village Green Project;investigation;Xianju County

浙江省仙居县位于北纬28.5°-29°之间,东经120°-121°之间,地处括苍山脉中段,四面环山,永安溪穿境而过;东靠临海、黄岩,南邻永嘉,西接缙云,北连磐安、天台,为台州、温州、丽水、金华4市的交界处,东西长63.6km,南北宽57.6km,面积1996km2。丘陵山地占80.9%,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164583hm2,森林覆盖率77.9%,居台州首位;下辖3个街道、7个镇、10个乡,722个行政村,人口48万。

1仙居村庄绿化状况

仙居县城乡园林绿化起步较迟。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南峰公园,标志着仙居园林绿化的起步。此后,为了响应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改善居住环境,城乡绿化有所进展。1996年开始,开展“千佳花园式单位,百佳绿色村,十佳小城镇”活动,推动了仙居的城乡绿化进程。1

新世纪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平原绿化逐渐成为城乡绿化的重点,2004年,以“百村整治、十村示范”为载体,先后有50多个村庄实施村庄绿化工程。2007年开展花果村建设,结合庭院经济,把村庄绿化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2008-2009年,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坚持“党政领导、部门指导、群众主体、合力共建”的村庄绿化工作方针,完成152个行政村的村庄绿化。2010年,开展“清洁优美家园、文明和谐乡村”活动,采取苗木直补的方法,强力推进村庄绿化,282个村庄参与了村庄绿化工作,共栽种各类苗木150239株。据统计,2004-2010年,全县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个,省级绿化示范村8个,市级绿化示范村15个。

2主要做法

村庄绿化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2010年,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较好地完成了村庄绿化任务。财政局负责村庄绿化经费(主要是苗木款)落实;林业局负责规划和苗木调运、栽植技术指导;乡村负责绿化地段落实和树木栽植。

2.1前期准备

为使村庄绿化工作顺利完成,县林业部门成立了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县政府要求,分解各乡镇(街道)村庄绿化任务,进行苗木需求调查统计,收集信息,确定所需苗木的种类及数量,掌握苗源,制定技术标准,明确苗木调运、栽植、栽后管护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

2.2苗木调运

4月上中旬,县林业局与各园林公司签订苗木购销合同,由园林公司供应苗木;4月18日,林业局将全县20个乡镇、街道分为5个片区,确定5位领导和相应的科室联系分片负责督促苗木调运和技术指导,各片在4月底前完成苗木调运任务。

2.3技术服务

为提高村庄绿化成效,林业局组织专家编制村庄绿化苗木种植及管护技术资料,印发到各地,林业技术人员到联系乡村开展技术指导,督促栽后管护,促进村庄绿化“保成活、提品质”;县电视台录制村庄绿化栽种技术专题片,在“聚焦三农”栏目播出,通过县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村庄绿化造林技术。

2.4栽植

树苗栽植由乡村负责。园林公司将苗木调到指定地点后,乡镇(街道)和村安排人员验收,村干部组织村民按规划地段栽植,乡镇干部对村里的造林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2.5管护

栽后管理是确保村庄绿化成效的关键。各村明确了专门的管护人员,加强日常养护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横溪等乡镇把村庄绿化成效列入乡镇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考核内容。同时,县委、县政府成立督察组,对村庄绿化工作明查暗访,促进栽种管护措施的落实,巩固村庄绿化成效。

3存在问题

2010年的村庄绿化工作面广量大,时间仓促,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3.1造林时间过迟

2010年仙居县的村庄绿化启动较迟,4月6日,县委、县政府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创建“清洁优美家园、文明和谐乡村”的号召;4月8日县政府召开村庄绿化工作会议。此后,经确定绿化村,统计所需树苗的树种数量,苗木采购招标,苗木调运等过程,尽管各环节都抓得很紧,但真正到树木栽植,已经是4月中下旬了,已过植树黄金季节,气温日益回升,给种植、管护增加了难度,造林成活率受到较大影响。

3.2村民主体意识不强

村民是村庄绿化建设的主体,但他们似乎认为村庄绿化是政府要做的事,不是村里要做的事,主体颠倒。表现为群众普遍绿化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苗木栽植、管护粗放,影响苗木成活率;树苗白栽,死了也不心疼。主体问题是关键问题,村级是村庄绿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通了,村庄绿化的其它问题才可解决。

3.3规划滞后

村庄绿化主要是平原村庄的绿化。农村大都没有建设规划,更别说绿化规划了;即使少数村镇有规划,也没有预留专门的绿化空间。农村房屋建设密集,绿化空间少,新村建设没有留出足够的绿化用地,村庄周围都是基本农田,要在农户责任田、自留地上搞绿化林带,农户根本不愿意种,使得应该绿化的地方而不能绿化。因此,只能是见空插绿,绿地布局零散,缺乏有机联系。

3.4苗木采购问题

县里对村庄绿化的扶持主要是苗木款补贴,苗木由林业部门统一采购,无偿提供给各地栽植。绿化苗木的采购方式是一大难题。村庄绿化苗木随意性大,政府采购的程序比较复杂、时间跨度较长,绿化树种价格变动较大,栽植时间受季节限制,苗木采购不好把握。如果早有了村庄绿化详细设计,就可知道需要有多少绿化苗木及规格,可提前进行政府采购,也解决了绿化树种价格变动等问题。

3.5后续管理不到位

绿化树木的长效管理体制尚不完善,树木遭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森林村庄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后续管理主要靠村、组管理和村民自觉维护,然而不少村庄绿化树木种植后,后续管理不到位,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日常的养护工作不落实,杂草藤蔓满株,树苗长势差,牲畜践踏,缺株死株现象严重。

4村庄绿化的思考

4.1科学规划

以“清洁优美家园、文明和谐乡村”活动为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好全县村庄绿化的总体规划和各村绿化详细规划,在行政村的规划中要有村庄绿化规划的内容,实行村庄绿化的分级规划。在建设内容上,包括街道、街头绿地、公园、进村道路和“四旁”及闲散地、民宅庭院、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内容。根据经济实力和基础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经济条件较好、管理水平和文化层次较高的村庄,可以考虑增建标准较高的休闲性村民健身小游园,中心公园等;经济状况一般的村庄,应把工作重点放在绿化整治上,补足绿量,提升环境质量;对经济基础落后的村庄,应结合绿化整治,适当增加经济片林的种植和

林业相关产业的扶持,这样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农民收入。同时,绿化规划中还应包括农村道路绿化、农田林网和防护林建设,尤其是生态绿化(垃圾填埋场,农村污染源治理等)的规划内容,体现新农村绿化的特色。让群众参与村庄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应充分征求村民意见,体现大多数村民的意愿。此外,农村绿化规划中还应进一步体现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方向,逐步实现城乡绿化整体系统的协调发展。

4.2强化村民的村庄绿化主体意识

创建“绿色村庄”的主体是广大村民。村“两委”班子要带领村民实现村庄绿化,他们是直接参与者和建设者,也是直接受益者。“绿色村庄”建设必须激发广大村民的内在动力,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建设自己的家园。县、乡政府要抓好典型示范、宣传引导工作,提高村民的绿化意识,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认识到村庄绿化是一项改善家居环境、村庄面貌,提高生活品位,美化家园的民心工程,调动乡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4.3改变扶持方式

政府对村庄绿化的扶持政策,要围绕有利于激发村庄绿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来制定。改变无偿供应苗木的扶持方式,实行“以奖代扶”政策。制定村庄绿化分类标准及奖励办法,以分类标准提出详细规划,报村庄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验收合格后根据村庄绿化分类标准给予奖励,以奖代扶。

4.4适地适树

在农村绿化树种的选择方面,应以适地适树为依据,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尽量采用适宜的乡土树种,发挥乡土树种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明显等先天自然优势,增强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在农村绿地,尤其是中心镇绿地建设中,应加快形成和推广复层群落式的生态绿地模式,使绿地建设向物种丰富、稳定性强、景观多样、养护费用低的方向发展。

4.5加强养护

为巩固村庄绿化的建设成果,要改变只种不管或管护粗放的现象,要明确保洁员与保绿员配备制度。加强绿地树木补植,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及时施肥浇水、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新村建设中新增的可绿化地段及时栽植树木;加强绿地保洁,清除生产性、生活性垃圾,杜绝各类违章搭建。

4.6拓宽筹资渠道

村庄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要调动各方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裕起来的群体捐资助绿,逐步改变投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的局面。有条件的村,可以实施发展农村绿化与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业模式,通过村庄特色绿化,体现村镇的优美田园风光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同时也促进农村绿化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村庄绿化景观设计 篇6

1 主要做法

1.1 领导重视, 政策推动

我市把村庄绿化作为“小康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中的重点工作来抓, 在村庄整治“以奖代补”资金中, 规定10%要用于村庄绿化;制定了《海宁市绿化示范村创建实施意见》, 明确各级示范村创建的考核和奖励办法。2009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海宁市村庄绿化全面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海政发[2009]29号) , 提出了今后5年我市开展村庄绿化提升工程的目标任务, 计划到2013年全市建成1个省级森林城镇, 建成5个村庄绿化整体推进镇, 建成10个高标准绿化特色村, 70%的村建成森林化村庄、森林化示范村。全市各镇、街道也相继出台了绿化示范村创建实施方案, 许村镇党委、政府连续三年下发开展“绿化许村”行动的政策性文件, 同时制定了考核办法, 对通过考核验收的村按每户100元标准奖励到村, 全面开展了村庄绿化建设。海昌街道出台了《海昌街道“绿化示范村”创建实施意见》, 对建成各级绿化示范村的村, 实施配套奖励, 奖励经费专项用于绿化支出。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各地村庄绿化建设工作。

1.2 科学规划, 分类指导

村庄绿化要体现整体协调和统筹城乡绿化一体化的观念。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进行村庄绿化详细规划, 对村庄内道路、河道两侧、房前屋后、庭院绿化进行总体布局, 统一规划。同时根据村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类型, 如黄湾镇尖山村利用水果产业特色和自然环境, 建设水果休闲采摘观光区;周王庙镇长春村经济条件较好, 设计建设枇杷特色村, 根据建设目标对绿化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把创建绿化示范村工作作为美化家园, 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来抓。全市各镇、街道把村庄绿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的主要抓手, 成立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召开绿化示范村创建动员会, 抓好房前屋后四旁植树营造绿色农园。市林业部门及时下村指导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 按照“易种好管投入低、生态增色有效益”的要求, 科学选定和推广本地区的绿化树种和绿化模式, 积极主动地帮助做好村庄绿化规划设计, 农村房前屋后的庭院绿化主要以果木等经济林作物为主, 树种配置多样化, 乔、灌、花、果搭配种植, 既美化了庭院, 又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1.3 因地制宜, 创建特色

为进一步探索村庄绿化方式, 建设兴林富民工程, 体现村庄的绿化特点, 我市从2005年起开展了绿化特色村的创建活动, 以实现一村一品, 兴林富民为目标, 把村庄绿化与兴林富民工程紧密结合。各镇、街道坚持因地制宜, 庭院内、村庄内和村庄外三位一体, 合理布局, 突出特色, 实现人与自然各谐, 让农民在村庄绿化中得到实惠。如我市袁花镇梨园村梨产业发达, 村庄绿化以创建水果特色示范村为目标;周王庙镇长春村创建“枇杷”特色示范村, 三年已种植枇杷等各类苗木4.4万株, 进一步提升绿化示范村的品味。同时在创建过程中, 利用村庄自然条件, 发展一批有休闲、采摘等旅游活动的村, 如黄湾镇尖山村利用山林资源和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果树传统, 发展农家乐等。这些绿化示范村的建成, 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示范效应。

1.4 政府购苗, 送苗入户

2005年, 我市开始建设绿化示范特色村, 率先在马桥街道新塘村建设石榴特色村, 由林业部门购苗送到农户家中, 每户种植3株石榴, 其他果树2株, 同时在主干道上全面配植石榴, 开展了一村一品的绿化特色村创建。2006年3月7日, 海宁市领导义务植树在周王庙镇长春村进行, 所种2000株枇杷苗由市林业部门购入, 种后成活率达98%, 取得良好效果。村庄绿化上“政府购苗、送苗入户”的做法初获成功。2007年, 许村镇采用这一方法, 全面铺开了“绿化许村行动”, 由镇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 采购树苗送到农户家中。2008年, 我市为创建高标准绿化示范特色村, 选择在已建成或拟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的长春村、新塘村、梨园村等5个村开展试点工作, 当年购进2.8万株苗木送给农户进行种植;2009年又选择7个村, 按一村一品的要求, 购苗送苗到村, 继续开展这项工作。

1.5 发动群众, 广泛参与

村庄绿化建设面广量大, 涉及广大村民切身利益, 我市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 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 把这项社会事业办成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一是实行民主管理, 各村在建造休闲绿地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通过村民表决, 取得村民的支持。二是发动社会力量办绿化, 上林村、新建村都有企业主出资建造公共绿地。三是充分尊重村民意愿, 在选择树种、种植数量时, 由村民进行申报, 使绿化由“要我种”变成“我要种”。四是引导村民参与, 很多农户把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改建成小果园、小花园, 自觉进行养护和管理。

2 取得的成效

2.1绿化示范村建设顺利推进

我市开展村庄绿化建设以来, 全市已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21个, 嘉兴市绿化示范村34个, 海宁市级绿化示范村105个, 袁花镇被命名为绿化示范村整体推进镇, 已命名的省级和嘉兴市级绿化示范村数量居嘉兴市前列 (首位) 。

2.2 涌现了一批一村一品、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特色明显, 充分展现江南水乡风貌的绿色特色村以周王庙长春村的枇杷村、马桥街道新塘村石榴村、盐官桃园村苗木村为代表的绿化特色村初步建成, 树立海宁村庄绿化的样板与典型。

2.3 村庄绿化薄弱地区绿化面貌焕然一新

三年前许村镇是海宁村庄绿化面貌最差的镇, 通过三年开展“绿化许村”行动, 全镇共种植各类树苗14.5万株, 新建公共绿地24150平方米, 道路河岸池塘边绿化1550亩, 培育绿色家园示范户156户, 绿化状况大幅改观。

2.4 取得了推进村庄绿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经几年实践, 我们认为:“政府购苗, 送苗入户”政策是推进村庄绿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实际效果优于“以奖代补”, 其成功的核心是该政策可使财政资金全部变为树苗, 确保绿化资金的专款专用。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种轻管现象突出, 缺乏长效管护机制。村庄绿化建设缺乏养护资金, 缺株死株现象严重, 没人专业进行病虫害、除草等日常的养护工作, 而且人为破坏严重。

二是村庄绿化用地难, 我市地处平原地区, 土地资源相当紧缺, 特别是公共绿地没地方建。

三是绿化资金相当紧缺, 绿化是社会公益性事业, 我市的造林和养护成本相当高, 苗木都采用大苗, 种植费用相当高, 造林资金主要是靠政府投入, 缺少养护资金, 没人管理。

四是公共绿地以草坪和色块为主, 乔木树种稀少, 只顾眼前漂亮, 不计今后的养护成本, 缺少特色。

五是村庄绿化缺少整体规划, 村庄绿化没有系统地绿地规划, 随意性太大。

4 对策

4.1 切实提高认识, 加大措施, 加快推进村庄绿化进度。村庄绿化是平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提高对村庄绿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深入搞好村庄绿化的政策和措施, 解决好土地、管护、资金等问题, 调动和激发广大村民参与村庄绿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2 加强宣传, 强化意见,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泛开展村庄绿化的宣传, 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绿化意识, 通过让村民走出去, 借鉴好的绿化形式, 开阔视野, 取长补短, 推动村庄绿化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4.3 抓住村庄整治工作为契机, 提高村庄绿化品位。绿化工作是村庄整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全面提升村庄绿化必须与村庄整治工作结合起来, 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经济条件好的要提高村庄的绿化水平, 做到黄土不露天, 同时要保护好绿化成果。

上一篇: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简介下一篇:学会认识自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