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绿化管护措施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庄绿化管护措施(共8篇)

村庄绿化管护措施 篇1

一.河道

1.河道由保洁员不定期清捞漂浮物,保持河道清洁畅通。

二.道路

1.村内所有道路每天由保洁员负责清扫。 2.村中大道隔日清扫。

3.村内所有道路属于集体所有,任何人不侵占、挤占道路。

4.不得随意在道路上开挖或做其他损坏道路的行为,如确需开挖或者其他用途,须事先征得村委同意,方可进行,并负责事后修理。

5.一旦发现有损坏道路的行为,除责令赔偿外,需承担一切后果。

三.绿化

1.专人负责对辖区内已建绿化区块进行维护,做好已有花卉、灌木的管、护、修建、施肥、除虫等工作。

2.适时修剪,修剪要平整,缺株及时补苗,苗木规格要相近,及时清理死苗及倒树,对各种名贵树种要加强管理,登记存档。

3.绿化植被的保护实行专业队伍管理与群众性管护相结合,对无故破坏树木、花草、绿地者,要进行教育并责其赔偿损失。

村庄绿化管护措施 篇2

1 村庄绿化成效

灌南是海河相通的水绿新城。按照“优质精品城镇、水绿生态新都、现代宜居家园”的规划发展定位, 多元化投入, 城镇形象现代靓丽, 环城路网纵横交错, 多条河堤风光带, 2013年规划实施面积建成近4km2的硕项湖景区, 彰显“苏北水绿新城”的旖旎风光。灌南还素有“杨木之乡”美誉, 林木葱郁, 空气清新, 堪称一座森林公园和天然氧吧。是全省6大速生丰产林基地县之一。全县拥有林地面积2.52万hm2, 活立木总株数3000万株, 林网化率90%以上, 森林覆盖率26.95%。灌南县从2008年开始, 开展村庄绿化规划并于以实施, 开展县级绿化合格村、省级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 灌南县辖11个乡镇222个行政村, 16个居委会, 目前已实施近100个行政村, 村庄绿化包括村部绿化、村内主要干道绿化, 河塘绿化等。每实施一个行政村, 做到有图纸、有预算、有具体栽植方案, 从规划到施工都很顺利, 此项工作由县林业部门牵头实施;施工完成后, 交付所在乡镇、村后进行管护, 就笔者工作过程中调查情况来看, 目前村庄绿化栽后管护工作均存在着问题;先前实施好的村部绿化、道路绿化, 由于疏于管理, 成活下来的苗木很少有冠型优美的, 要么歪斜、要么冠型损毁严重, 村内绿地景观绿化多荒草丛生, 很难体现当初设计的景观效果, 道路两侧栽植的小乔木、常绿球类植株上爬满葎草等蔓生植物, 绿化保存率低。

2 存在问题

2.1 老百姓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

村庄绿化属于公益事业, 老百姓对其认知度不高或没有认知度, 只顾眼前得失, 不清楚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有些村民私自挖除实施好的草坪, 改种蔬菜;路两侧的行道树当做丝瓜、豆角等蔓生菜类的攀援支撑。不少村干部绿化主体意识也不强, 先期绿化规划及实施均为政府投入, 村里没有拿出一分钱, 后续管护也不当回事, 没有把村庄绿化当做村里一项公益事来来抓。

2.2 缺少总体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时漏掉或未考虑绿化规划, 造成了多数村缺少绿化建设用地或对绿化工作无从着手的被动局面。实施村庄绿化时只能因地制宜, 缩减栽植株行距, 或征占老百姓的耕地;绿化不但不能带来固有的生态景观效益, 还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 导致后期老百姓的蓄意破坏。如道路车流、人流量大时, 会车、让道时导致路两侧绿化树种损毁严重。

2.3 重栽轻管

“三分栽、七分管”, 村庄绿化后续管理主要靠村级来实施, 然而不少村级干部对栽后管护熟视无睹, 认为树栽下去“前期浇点水, 后期望天长”, 没有后续的绿化管护工作。导致杂草藤蔓满株, 树苗长势差, 缺株死株现象严重。

2.4 无专项管护经费来源

村庄绿化, 财政下拔的经费一般用作采购苗木, 预算里并无整地、栽后管护费用。政府默认为需绿化所在乡镇、村来承担此项费用, 就目前调查情况来看, 未发现乡镇拿出专门养护经费, 也未配备专人养护。更有甚者, 连栽植之前的整地费用都不愿拿或拿不出。

3 对策

3.1 加大或合理分配资金投入

村庄绿化单靠政府投入, 从长远眼光来看是不科学的, 需动员多方力量加大投入力度, 如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裕起来的群体捐资助绿, 逐步改变投资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的局面;几年来, 从村庄绿化保存情况来看, 由于栽后管护的缺失, 导致形成“有人栽, 没人管”的局面, 村庄绿化资金投入的分配上也应考虑到把栽后管护费用纳入统筹当中。

3.2 科学规划, 顺应民意

政府在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 应把全县村庄绿化的总体规划和各行政村的绿化规划纳入其中;村庄绿规划时, 要根据各行政村经济实力和基础条件, 有针对性地分类规划:经济条件较好、管理水平和文化层次较高的村庄, 可以考虑增建标准较高的休闲性村民健身小游园, 公共绿地;经济状况一般的村庄, 应把工作重点放在绿化整治、补绿增绿上;对经济基础落后的行政村, 应结合村庄环境整治, 适当增加经济片林和林业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

规划初期, 征求村民意见, 让群众参与村庄绿化规划, 最终设计方案应充分体现新农村绿化特色, 体现大多数村民的意愿。树种选的择上应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 优先采用本土树种, 发挥本土树种先天自然优势, 配以适宜本地区的常绿、彩色叶树种, 增强植物多样性和景观效果。

3.3 组建乡村级绿化管护队伍

村庄绿化是一项民生工程, 规划、实施过程中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引导村民投工投劳, 提高村民绿化意识, 使广大村民认识到村庄绿化是一项改善村容村貌、家居环境、美化家园的民心工程, 也是直接受益者, 让村民意识到保存绿化成果的意义, 积极参与到养绿护绿的工作中来, 对下一步组建乡村级绿化管护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乡村绿化管护队, 每个行政村选派1~2名村民, 县林业部门负责村庄绿化栽后养护知识培训;培训合格的养护员负责本村境内绿化工程的日常管护。

摘要:针对灌南县村庄绿化及栽后管护现状, 分析当前栽后管护存在问题, 提出符合灌南县情的合理对策, 为灌南县以后村庄绿化栽后管护提供参考。

绿化项目管护责任书 篇3

1、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5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6%.

2、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重点完成:

(1)16个公园续建及完善工程。

(2)新建东环路游园、西环路游园,新增绿化面积3.6万平方米。

(3)组织完成人民广场扩建工程,新增绿化面积0.42万平方米。

(4)组织完成文博路、兰花路、东吕路、红星东街、苑北路、凤城南路6条道路的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

(5)开展并监督实施居住区、单位庭院等社会绿化,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创建绿化达标居住区3个,绿化达标单位庭院128个。(市直42个、城区35个、泽州县43个,开发区8个)。

(6)完善晓庄生态园、凤东生态园工程。

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实施“绿色图章”制度。

4、城市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养护实行招标投标制度。

5、分株制定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方案并监督实施。

6、严厉查处重大毁坏和侵占绿地等违法违规事件。

7、完成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改革与管理目标

1、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养护市场化。

2、执法人员年度法律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达到100%,行政处罚文书使用规范率达到100%,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率达到100%。

3、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开展以政务大厅为重点的政务公开工作,加强建设类行政许可项目批后监督。

4、大力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构建所管系统企业建设信用体系的建设和使用,推动全省建设管理电子联网,提高建设系统信息化水平。

5、加大稽查力度,认真解决群众来电、来函、来访反映的违法违规问题,全年投诉案件的结案率达到90%。

自身建设目标

1、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预防和杜绝机关和直属企事业单位违法违纪案件,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处率90%以上。狠抓办事公开制度的落实。

2、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政风行风评议在当地参评部门和行业中加强建设统计工作,按照省建设厅有关规定,完整、准确、及时完成相关建设统计指标的报送工作。

3、园林管理重大事项在报市政府的同时,及时向省建设厅报告。

山西省建设厅

厅长:____________________

晋城市园林局

局长:____________________

村庄绿化总结参考 篇4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干

组织落实是搞好绿化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学校成立校园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校长负责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绿化领导小组坚持“绿化美化,景点设置和基建工作统筹考虑”的思想,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研究部署工作,制定绿化计划,全校上下一盘棋,各部门紧密配合,把绿化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之中,让每一堵墙,每一株植物,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

二,统一思想,科学规划

一入我校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甬路,在150米的延长线两侧,栽种了银中杨80余株,榆叶梅榆叶梅300余延长米,金杉300余延长米,绿化面积1900平方米,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甬路尽头的左侧教学区主楼和单排教室前后,栽有草坪410平方米,花坛904平方米,栽种紫丁香64棵,绿化面积480平方米;栽种水腊墙200延长米,绿化面积300平方米;樱桃树墙650延长米,绿化面积780平方米;教学区东南两面栽有速生杨660棵,绿化面积近4200平方米;甬路尽头的右侧环运动场植树160余株,绿化面积近640平方米;整个教学区栽种京桃、梧桐、柳树等风景树100余株,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

三,开展活动,营造氛围

学校团委以“世界环境日”、“中国植树节”为契机,广泛宣传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利用板报、广播、学习园地等阵地,普及绿化知识,营造绿化氛围;各班开展“多一份爱护,多一点绿色”主题班会,让学生对学校绿化工作提些建议;每年植树节同学们义务植树3——5株,一些家长在学生的影响下,也来校参加植树活动,把学校的绿化工作活动推向了高潮。

每年新生入校,正值花开结果季节,一些新生对花草树木感到好奇,偶有折花、摘果现象发生,学校及时加强对新生的教育,保证了花草树木的健康成长。秋季开展盆景比赛,各班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学校根据几次活动,对表现优秀的“绿化使者”进行表彰。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园地,校园内的一草一木都对学生起着教育作用,它以美的氛围,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这无声的教育,其效果往往胜过有声的说教。为此,学校十分重视环境育人的功能。设立了许多爱绿、护绿的绿化牌,如在梅花树上“昂首笑纳满天雪,扬臂喜迎大地春”的诗牌,在柳树前立上“劝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在杨树前立上“别摇我的胳膊,我怕疼”的牌子,草坪上树起“小草青青,行人有情”、“爱我没商量”、“拥有一片爱心,撑起一片绿茵”的绿化牌,使学生在鉴赏中得到知识、修养,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齐抓共管,再创辉煌

森林村庄绿化规划与设计 篇5

杜国坚

发布时间:2010-05-24 09:51:53 访问次数:957 次

201004

浏览字体:

打印本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从我省实际出发,适时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省林业厅以“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为主题,以绿化示范村创建为突破口,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实施,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绿化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完善村庄绿地系统,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生态保障。

目前,全省已有1.3万多个村庄得到初步绿化,并有3510个创建为绿化示范村,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787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萧山航民村、余姚小路下村、奉化滕头村等一批“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清清河水绕村庄”的绿化示范村已成为全省村庄绿化的典型和楷模。2009年,全省各地全力实施“千万工程”村庄绿化项目,已有1668个待整治村完成绿化任务,共植树540万株,绿化覆盖率提高了9.3%。通过创建绿化示范村,各地的村庄绿化意识不断增强,“绿化美化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正逐步成为农村干部群众的共识。

森林村庄的功能

生态功能。森林村庄能够净化空气、遮阳降温、减小噪音、吸附烟尘、减弱自然灾害及美化环境等,创造出舒心、卫生、方便的园林空间,促进人体健康舒适。

生产生活功能。森林村庄是形成村庄建筑通风、采光、防护隔离、视觉景观空间等的环境基础,富于生机的绿色植物美化了居住环境,与森林、农田、河流共同构成农业景观和村落景观。农业景观和村落景观完全不同于城市景观,这也是乡村景观的魅力所在。

森林文化功能。村庄具有明显的社区特征,村民之间具有比较一致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彼此熟悉,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景观文化特征。优美的绿化环境、舒适的放松游憩,吸引了村民在森林小公园中观赏和交谈,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邻里交往。

森林村庄规划设计理念

指导思想。森林村庄设计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生活舒适、健康和便利的需求,符合村民的生活、生产和风俗习惯。绿化设计应与自然环境、住宅风格、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民俗传统相和谐,保护和挖掘各地村庄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森林文化。

绿地设计的特点。乡村景观是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沉淀了许多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民俗,是构成大地绿化景观的重要元素和节点。村庄绿化是通过在村庄这一特殊的地段范围内,合理安排村庄土地,充分利用和改造村庄自然山水景观,结合园林植物栽植和园林建筑配置,运用园林景观艺术手段,为村民创造一个整洁、美观、舒适、健康、自然的村庄居住环境。村庄是一个特殊形态的区域生态系统,村庄绿化是城市、城镇绿化的一种外延,但又区别于城市居住区绿化,村庄绿化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绿化树木生长发育。其次,村庄的建筑一般属于自然形成,绿地规划设计要因势利导,体现乡村特色,积极营造护村林、片林、山地公园、庭院树等,形成“白天见不到村庄,晚上见不到灯光”的森林村庄效果。第三,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村民的意愿,如嘉兴一带喜爱榉树作为庭院树。第四,目前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还不高,能用于村庄绿化的资金较少,树种应以生态效益高、栽植和养护成本低的乔木为主。同时,绿化造林与经济收入要相结合,有利于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绿地规划设计理念。村庄绿化规划首先应纳入县、镇(乡)、村等各层次的规划,村庄绿化用地和布局应与其他专项规划进行整体协调,统一规划。要根据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对村庄划分类型,在规划时对绿化提出相应的要求;要立足实际,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其次要优先考虑绿化的生态效益,树种选择要以乔木为主,营造村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应结合村庄特点建设小果园、小药园、小花园、小竹园、小桑园等,发挥绿化的经济和美化作用。最后村庄绿化整体上要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人文景观相协调,保护、挖掘、继承和发展各地村庄的特色,采用多样化的绿地布局,避免千村同面、千篇一律,充分体现各地乡村风貌。绿化在村庄内的生产、生活区要合理分布,形成布局均衡、富有层次的绿地系统。

森林村庄设计与植物配置

绿地公园设计。村庄绿地公园是向公众开放,以休憩、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公共场所。其位置一般选择在村口(村边)、村中心、村委办公地点附近等村民活动方便、人口密度较高、有利于村民集聚的地段。根据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可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山地森林小公园、休闲公园、健身小广场、湿地小公园等。

山地公园:对于山区村、半山区村和海岛村,可将现有村口、村边森林植被较好的低山丘陵改建成山地公园。林中修建相应的游步道、凳椅、棋桌、亭台等,清除伏倒木、枯立木、濒死木以及步道两边的易燃杂草灌木。尽量保留原有的树木,林窗空旷地补植乡土景观树种,增加森林景观效果。干旱、瘠薄、立地条件差的山地绿化可补栽金钱松、木荷、枫香、厚皮香、月季等;海岛村可补栽舟山新木姜子、普陀樟、青冈、全缘冬青、铁冬青等乡土树种,或者增加柃木、月季、红叶石楠等花灌木。

休闲公园:利用村庄现有的树林或空地修建公园,配备凳椅、棋桌、棚架等,为公众提供休憩、散步、健身场所。丛植、孤植常绿和落叶树种,配置花灌木,园路两边种植低矮地被植物。树种配置以南方红豆杉、杜英、桂花、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常春油麻藤等常绿观赏树或香樟、桂花、山合欢、朴树、无患子、小蜡、红花檵木、紫藤等落叶观赏树为主,也可设计棚架式绿化,增加休闲舒畅的气氛。

湿地公园:平原村可利用村头、村边河流、水塘、低洼地块改建湿地公园。修建步道、凳椅、棋桌、亭台(或棚架)等,步道两侧、河堤、塘堤栽植观赏植物或耐水湿植物,河边、塘边栽植水生植物。植物配置主要有湿地松、桂花、秀丽槭、柿、金叶女贞、香蒲(菖蒲、水葱)等。

道路绿地设计。道路绿地指村域范围内主要道路两侧绿化。村庄道路通常较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绿化模式,主要有常绿乔灌模式、落叶乔灌模式、常绿落叶乔灌模式3种类型。一般选择1~2个乔木树种栽植,株距3~5米,以灌木带状栽植或球状造型分球栽植。植物配置有杜英、珊瑚树、大叶黄杨、海桐、榉树、香椿、黄山栾树、火棘等经济性、实用性较强的植物。

小乔灌木型:适合高压线下或空间窄小的道路两侧绿化。植物配置以厚皮香、铁冬青、珊瑚树、大叶黄杨、海桐等养护方便、实用性强的树种或者玉兰、红叶李、石榴、桂花、金叶女贞、火棘、红叶石楠等观赏价值高的树种为主。灌木型:适用村庄内空间窄小道路两侧绿化。可选用小蜡、火棘、珊瑚树、椤木石楠进行绿篱型绿化,养护方便;或选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红花檵木等进行球状型绿化,种类、色彩、高低、种植可自由搭配,错落有致,艺术性强;或选择红叶石楠、茶花、月季、云南黄馨等灌木和菊花、大丽花、鸡冠花、千日红等草花进行花坛式绿化。

河道绿地设计。河岸绿地是指村域范围内河道两岸绿化。可根据经济、生态、景观等不同功能的侧重点,来设计植物配置模式。植物选择应考虑耐水湿、耐干旱等特点。

生态经济型:结合原有的林业生产习惯,扩大河道两边栽种面积。可选择经济树种或用材树种,如早竹、枣、柑橘等经济果木或湿地松、榉树、苦楝、桤木、南酸枣、毛红椿等用材树种。

生态自然型:河道两侧植物相对较丰富,通过整理、修剪、补植等改造方法,提升河道绿化水平。可选用早竹、无患子、香樟、榔榆、南酸枣等适应性强、栽植方便的树种或者柳树、桃树等观赏性较好的树种。

休闲观赏型:宜选用观赏价值高的树种栽植,建有供人们散步、休息的步道、凳椅时,步道铺设可就地取材,用卵石、石块等,采用石隙嵌草绿化路面。可栽植垂柳、桃树、云南黄馨、榆树、龙爪槐、迎春、朴树、乌桕、月季、紫薇等树种。

桥头绿化:河网密布、移步见桥是江南水乡平原村庄突出的特点。桥头绿化宜栽种枝条柔软的乔木或灌木,桥墩绿化可采用攀缘植物。可选用垂柳、桃树、海桐、小蜡、枫杨、龙爪槐、紫薇、黄馨、常春藤等树种。

庭院绿地设计。庭院绿地指村域范围内农户屋前屋后的绿化,包括村委会、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绿化。庭院绿化应与建筑物的风格、功能相协调,符合村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兴趣爱好等。

经济型:每家农户可选择1~3种经济果木栽培,如柚、文旦、枇杷、石榴、无花果、桃、梨、李、柿、银杏、葡萄等,一般栽种3株以上,既能观赏又增加收入。屋后、屋边也可种早竹。

乔木观赏型:面积较大的庭院绿化以乔木为主,配置一些观赏性强的花灌木。可选配桂花、含笑、代代花、茶花等常绿小乔木或榉树、香椿、无患子、黄山栾树、苦楝等落叶乔木,起到夏季遮阴、冬季晒日的作用。

灌木观赏型:面积较小的庭院绿化以观赏性强的灌木、花卉为主,可采用花坛、花池等方式,实用性强,艺术效果好。可以观赏竹、茶梅、兰花、蜡梅、南天竹、紫金牛、吉祥草等为主,简洁素雅;或以茶花、杜鹃、月季、一串红、菊花等花卉植物为主,气氛热烈。

立体绿化:可选用常春藤、爬山虎、扶芳藤、凌霄等攀缘植物对绿化庭院围墙、房屋墙面进行垂直绿化;或者选用葡萄、紫藤、常春油麻藤进行栅架式绿化,观赏和遮阳效果都较好。

观水镇村庄绿化调研报告 篇6

观水镇位于牟平区西南部山区,总面积228平方公里,辖80个行政村,总人口约8万境内多山地丘陵,是一个典型的山区镇,下边是实地调查的观水镇村庄绿化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观水镇地处山区,自然条件比较差,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一直部较突出,农民群众的绿化和建造花园村庄的意识比较差,因为费税改革和国家对农民的减负政策,这两年农村集体收入急剧减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集体出资绿化村庄的能力减弱,村庄绿化水平相对较低。

但是,结合上级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开展,观水镇结合实际情况,重点抓好10个重点村的绿化,积极推动31个公路沿线及示范村两侧村的绿化,在村街道两侧和村中空地及河流两侧经营性绿化(栽植有经济效益的各类经济林木)及栽植观赏花木。

再是,因为观水镇地处山区,群众也有房前屋后栽树,院内栽果栽花的良好习惯,庭院绿化的水平还算可以。

二、村庄绿化的规划及发展方向

根据观水镇以前的村镇规划方案和绿化计划,结合现阶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开展实施,为了营造一个整洁优美的农村环境,观水镇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因村制宜、分类引导”的原则,着力抓好不同类型村的绿化工作。优先发展经济强村村庄绿化,督促帮助经济条件一般的村庄做好村庄绿化工作,对条件差的村采取干部包村、有经济实力部门帮扶的办法促进绿化工作开展。

并以“先村内、后村外,先集体、后群众”的工作指导方针开展绿化工作,争取在两年内村庄路街及渠道河流两侧绿化工作基本完成,大面积的荒山荒滩造林工作基本完成,到2010年,全镇8%以上的村达到花园式村居标准,70%以上村庄达到生态村庄标准,全镇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村庄绿化面积达到适宜绿化面积95%以上,村外森林覆盖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40%以上)。

三、考核验收办法及主要指标

观水镇在新农村建设的村庄绿化工作中采取“片、村分级,逐项记分”的办法。由镇政府主要领导及林业部门专业工作人员进行逐村考核验收,实行工作片及各村逐级考核,层层落实责任,以百分考核,逐项记分形式考核。

将村街、村路、河滩、村民庭院、房前屋后及山林绿化分类计分,根据绿化比率,完成情况,完成质量,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准打分,最后计出综合成绩。

四、示范村绿化工作的经验及方法

观水镇根据情况确定了10个示范村、31个延伸村,其中在10个示范村中又选出3个重点村为实验村。并在3个实验村中(例如:郝格庄、辽上村、曲家村)实行“出去争取资金,申请帮助资金,村内自筹资金的办法”,全方面获取绿化基金,凭请园林及林业专家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设计规划绿化方案,雇用专业绿化队伍施工,超前进行并超前完成集体街道及绿地绿化及管护任务。并以承包土地山岚,合同约定栽植绿化经济林果木方法完成村外绿化任务。采取广泛宣传发动、积极主动做工作、村内党员干部带头、以村规民约形式约定等方法全面开展农户绿化美化工作。

五、群众对绿化工作的认识

村庄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组成主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没有一个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空气质量、花园式的村居,就不可能体现一个村优良村情村貌,就不可能显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先进之处。大部分群众也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小农意识约束特们不可能做出大的改善举措,也有部分群众不太理解,认为村居是自己的,别人管不着绿化不绿化,认为建造花园式农村是不合时宜,浪费人力物力。但是通过广泛宣传,分发外省市典型村图片,组织参观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认识到村庄绿化工作对他们的身心健康、环境的演变,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子孙后代的利益有着长远的、密切的联系,由一个旁观者转变为一个积极的投身到村庄绿化工作的生力军。

但同时群众也看到了这是一个长远的、持续的、艰巨的活动,要求各级参与者不能虎头蛇尾,一定要坚持完成下去,并要求上级做好完成后的维护、管护的计划及实施工作,把这项工作世世代代永远传承下去。

六、村庄绿化的保障措施

开展村庄绿化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能让群众短期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观水镇的村庄绿化工作由党委政府牵头,职能部门明确责任进行帮扶,机关干部进行协助。由党委政府带头广泛宣传发动,先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一环一环的把村庄绿化工作全面

开展起来,精心部署,让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进来。然后按照“因村制宜、分类引导”的原则,落实职能部门责任,积极开展这项工作。

耒阳市加快推进村庄绿化实施方案 篇7

绿化、美化村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基础,为切实加快村庄绿化步伐,改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理念,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目标,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安全为切入点,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树在村中,村在林中、多种模式合理配置”的基本思路,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渠、庭院、宅旁绿化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全市广大农村实现基本绿化。

二、目标要求

1.建设目标:2011年在我市创建1个示范乡镇和10个以上的示范村,2012年至2013年全面铺开,完成百分之六十的村庄绿化,2014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村庄绿化。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在我市的农村居民房前屋后及其周边、村庄附近的村道、河道、沟渠旁等宜林绿化处植树造林约6.4万亩,基本实现“村庄园林化、路渠林荫化、岗坡林果化、庭院花园化”的目标。

2.建设要求:(1)辖区内宜林荒山绿化率达95%以上,路旁两侧、水旁宜林地段绿化率90%以上,农村村庄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农户庭院绿化、美化和香化率达85%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在85%以上。(2)村旁、宅旁种植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占40%以上,1

户均每年种植乔木树种5株、经果树或灌木10株以上;主要路旁两侧边沟以外及水旁宜绿化地段各种植2排以上优良乡土树种。(3)村内新建100平方米以上中心绿地至少1处,新增绿地乔木片林面积占70%以上。(4)平均每个村造林绿化面积100亩以上(大约每100株折算1亩),全市共约6.4万亩,计640万株。

三、基本原则

“村庄绿化”必须因地制宜,要与林果发展、乡村旅游及村庄长远规划相结合,充分利用庭院地、公共场所、闲散地、废弃地、四旁地绿化,大力推进,稳步实施。

1.坚持集中连片,分步实施的原则。围绕主干公路、黄市竹海、湿地公园重点布局,2011年将优先在国道、省道、竹海旅游专线两侧实施,建立示范乡镇、示范村,然后再全面铺开。

2.坚持绿化为主,绿化、美化、经济兼顾的原则。村庄绿化,以环村林带、主要乡村道路和庭院绿化为主。尽量选用柚、橘、桃、李、枇杷、枣、杨梅等集观赏与经济效益于一身的优良绿化树种。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间隙地规划发展“小花园”、“小果园”、“小竹园”等,发挥绿化经济效益,努力实现“村村绿”、“村村美”和“村村富”。

3.坚持乔木为主,乔灌结合的原则。村庄绿化要注重乡土树种,尽可能选择抗污染性强、长寿、高大的乔木树种,“乔灌”配置,“针阔”结合。

4.尊重自然,着眼发展的原则。村庄绿化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地形、建筑特点和民风民俗、人文景观、建筑风格等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绿化,不要千篇一律。要严格保护好风景林、古树名木等原有绿化,以弘扬和发展本地森林文化。

村庄绿化还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努力避免投资浪费。已规划为近期村庄建设用地地块,不纳入“村庄绿化”工程实施范围。

5.种养结合,强化管护的原则。注重加强绿化成果的管护,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6、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村庄绿化。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广泛动员和组织各行各业的力量,参与绿化造林,努力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绿化新格局。

四、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4月1日至4月30 日,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部署工作任务。并成立市、乡两级绿化指挥系统,做好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等工作,将调查情况统计成表。

2.调查设计阶段。2011年5月1日至5月31日,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对本市的宜林地块进行全面调查,制订分绿化实施计划,将绿化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到具体的地块。

3.植树会战阶段。2011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完成植

树6.4万亩,全面完成我市的栽植任务,实现平均每村1万株的目标。

4.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7月1日至10月31日,市“村庄绿化”工作领导组对全市“村庄绿化”工作及树木养护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进行总结评比表彰。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全力推进。为加强我市对“村庄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市“村庄绿化”领导小组,由陈淼副市长任组长,农办资威如主任和林业局段定华局长任副组长,由市绿化委员会办公

室、农办、林业局等单位抽调部分业务骨干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绿化办。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组建队伍,把加快推进村庄绿化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抓。

2、加强宣传,形成合力。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层次进行村庄绿化宣传,宣传村庄绿化的重要意义、村庄绿化的做法和村庄绿化的典型,通过宣传促进村庄绿化的顺利进行。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村庄绿化有不有理想效果,关键是搞好规划,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结合乡镇、村布局规划调整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针对各村的薄弱环节,切实抓好规划编制工作。

4、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统一认识,齐心合力做好村庄绿化工作。林业局要加强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验收考核;建设局、水利局要配合做好村庄整治、村道建设、河道清淤;财政、国土、规划等部门要帮助做好资金筹措、土地流转、规划设计指导等工作。

5、严格检查,限期完成。严格实行限期绿化目标责任制:一是实行进度质量督查通报制度,市政府要组织联合督查组定期督查通报,确保任务如期完成。二是实行年终考核制度,把村庄绿化纳入新农村建设单项考核内容,每年评选10个示范村予以表彰,对完成任务差的乡镇进行黄牌警告。

6、突出重点,树立典型。2011年衡阳市将开展“百村十二镇示范工程年”活动。因此,2011年,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创建一个示范乡镇,同时要求我市各乡镇都要有一个重点工程示范村。至2015年,全市要完成高标准建设村15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40个,衡阳市级100个,每个乡镇至少完成5个以上高标准建设村。

7、完善制度,强化管护。为保证“村庄绿化”工作顺利开展,各乡镇要落实树木的管护责任。一是乡镇要制定乡规民约,村要制定村规民约。二是各村对每条街道绿化要实行村干部包街道绿化责任制,从整地、挖坑、栽植、浇水到树木管护要一包到底。三是对村内栽植的绿化树木,村要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树木在谁家门前就归谁家所有、归谁家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到户。四是对于环村林和隙地林可实行转制造林,实行谁栽谁有谁管护。

8、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村庄绿化如期完成。资金投入是做好村庄绿化的重要保证。经初步统计,按种植640万株计算,全市共需苗木和种植保护管理费用资金14729.6万元。其中:苗木费9600万元。(按平均每株15元计算); 工具费:9.6万元(按每村150元计算);整地、挖坑、种植:3200万元(按每株5元计算);肥料:640万元(按每株1元计算);后期管护:1280万元(按每株2元计算)。资金来源采取多渠道投入,苗木费、肥料肥和保护管理费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财政解决,工具费和栽植费由当地农民自筹解决。

耒阳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管护措施的分析论文 篇8

《森林防火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这一规定,充分体现出了预防工作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要性。

说到预防工作,首先应认真学习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组织实施的《森林防火规划》,根据规划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

施建设、储备必要的森林防火物资,整合、完善森林防火指挥信息系统。

要以县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为依据,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单位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办法》,并组织开展必要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办法的演练。

要充分分析本单位的森林资源状况和管护员人力资源状况,根据资源的分布、管护的难易程度、管护员的能力素质等因素,科学建立森

林防火责任制,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确定森林防火责任人,同时配备森林防火设施和设备。

必要的时候,要实地将防火责任明确到责任人身上,落实到现勘资料和图片影像资料上,切实提高责任人的高度责任心,明确他们巡护森林、

管理野外用火、报告火情等方面的职责,与具体防火责任人共同将防火责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责任网格化。

同时,根据辖区人力与资源分布情况,科学合理组建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伍和森林火灾群众扑救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的实战能力。

要结合辖区内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时掌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县域范围内森林防火区的划定和对森林防火期的规定,

特别是要掌握对森林高火险区的划定和对森林高火险期的规定。

并要根据相关规定,依法在重点地段(主要入山口、路口等地段)设立临时性的森林防火检查站,加强对进入森林防火区的车辆和人员防火检查,切实加强野外用火管理,坚决杜绝火灾隐患。

要加强巡查巡护,对所辖区域存在的一些森林火灾隐患,发现后要立即向有关人员和有关单位、企业提出隐患内容,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对不涉及有关人员和有关单位、企业的隐患,必须主动及时加以消除。

要动员各方面的资源,在辖区全力营造森林防火宣传氛围,在辖区的醒目地段及人员密集活动区设置森林防火警示宣传标志,充分抓住各

种有利时机,有效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特别是进入防火期以后,要努力做到森林防

火宣传“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版、电视里有影,切实警醒全体进入林区的群众,提高防火意识,力争形成全民共抓防火的喜人局面。

要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及时掌握辖区气象动态,科学分析森林火险等级,有效采取防范措施。

要主动加强与周边有林单位的联防联护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互通交界区的防扑火信息,确保交界区的防扑火工作万无一失。

二、关于森林火灾的扑救和灾后处置问题

森林火灾扑救首要的问题就是火灾报告制度。

只有接到火警报告,才能及时扑救。

要知道森林火警电话,要明确层级报告制度,明确一旦有火,该向何处报告,不得越级乱报,这是前提。

其次要明白报告内容,要报清楚起火点、起火的初步原因、火势大小、周围林相、现场风力、风向等基本情况。

在具体的扑救组织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这一原则,在扑救队伍的组织上,要以专业火灾扑救队伍为主。

只有专业队伍力量不足时,才考虑动用当地群众扑救,这当中,必须做到虽乱但稳,不可抓住人就上,对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宜参加的人员坚决不可动用。

而且参与的人员也要做到有条不紊,科学调度。

一线单位在现场,必须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可一意孤行、一意乱行,同时必须摒弃“我们是务林人,扑火工作唯我独优的骄傲心理。

要遵守现场相关规定,做好与气象、交通运输、通信主管部门、民政部门、公安机关、商务、卫生等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做到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在看守火场时,要留有足够人员看守火场,在此前提下,必须责任明确,全面检查。

清理余火,不留死角,做到彻彻底底,而且看守火场的领队和队员从思想上不能有厌战情绪,不能有麻痹心理,不能擅自做主撤离看守人员。

即使余火已清理彻底,甚至天公做美降起雨雪,也必须听从命令,在接到当地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检查验收合格的指示后,方可撤出看守人员。

林火扑灭后,马上面临的就是灾后处置问题。

灾后处置工作既是对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今后工作的一个警示。

灾后处置工作涉及森林火灾的分类、火灾的调查、火灾评估与统计上报、火灾信息的发布、参与火灾扑救人员的伤亡、误工补贴、

生活补助和其他相关费用、灾后的更新造林恢复植被、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责任追究等项工作。

首先必须清楚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的分类依据和标准。

要知道界定火灾大小的方法,从心底吃清底数,明白此次火灾到底有多大,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后续相关工作奠定一个基础。

其次是要积极主动地会同其他相关部门,依据国务院制定的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标准,协同对此次森林火灾发生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人员伤亡、其他经济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四章规定的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及其他相关规定,评估计算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者死亡

的人员医疗、抚恤,参加森林火灾扑救人员的误工补贴和生活补贴以及扑救森林火灾发生的其他费用。

依据相关林业技术规程,结合当地更新造林实际,调查、评估、计算火烧迹地恢复森林植被需要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开支的相关费用。

在上述基础之上,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或者林业主管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相关情况,为确定森林火灾责任单位和

责任人及处理办法提供铁的证据,为上级发布相关森林火灾信息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开展善后赔偿及植被恢复提供可靠资料,从而为做好灾后处置工作奠定基础。

三、关于森林火灾责任追究问题

关于森林火灾责任追究,《森林防火条例》和山西省监察委员会和山西省林业厅联合下发的《山西省森林防火行政责任追究暂

行规定》,明确提出:未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或办法。

发现森林火灾隐患未及时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或接到通知书逾期不消除火灾隐患或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拒绝接受森林

防火检查、未履行森林防火责任、瞒报、谎报或者故意拖延报告森林火灾的、未及时采取森林火灾扑救措施的、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其

他行为、违反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导致森林火灾发生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因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不落实发生森林火灾,并导致本

上一篇:滴灌技术下一篇:安全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