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工作报告

2023-0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市质监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市质监工作报告

辽宁质监检查滑雪场客运索道安全工作

为保障春节期间游乐场所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近日,辽宁省质监局和沈阳市质监局联合对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客运架空索道开展安全检查。沈阳浑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检查。

检查组听取完滑雪场负责人关于客运索道安全管理的情况汇报后,对设备使用登记、检验检测、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制定及落实、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检查情况总体良好。针对滑雪场工作记录不规范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下发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限期整改。下一步沈阳市质监局和浑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对其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第2篇:大数据分析在质监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产品质量安全是发展质量的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人的健康和安全,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质量安全一直以来是质量监管部门的重点。质量风险信息采集是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前提。本文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质量风险信息采集與应用技术。

1 建设的意义、目的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2016年工作重点,“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设质量强国”。2016年全国两会上,总理李克强更是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更多次提到质量、消费品质量等具体质量,以及品质、标准、品牌等与质量直接相关的问题,说明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体现我国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质量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

产品质量安全是发展质量的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人的健康和安全,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质量安全一直以来是质量监管部门的重点。近年来,各级质监机构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管职能,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应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报告、警示通报、公告等内容,以指导质量监管工作和引导消费者行为。

质量风险信息采集是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前提。如果没有准确的质量风险信息来源的支撑,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就无从谈起。此外,质量风险信息获取的实时性,也是质量安全评价和预警的重要前置条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质量安全的隐患,才可能做出准确的评价和预警,以此指导质量监管。另外,对这些实时获取的海量质量风险信息,如果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手段,就会使得决策淹没在这些原始的数据之中,更不可能对质量风险信息快捷的传递和处理,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采集质量风险信息有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准确和快捷的收集和分析质量风险信息。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质量风险信息采集与应用技术。

2 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对质量风险信息的界定和识别

从以上的理论文献分析可以看到,在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界定什么是质量风险信息,质量风险信息的特征是什么。因此要首先对质量风险信息的界定和识别。

(2) 基于大数据的质量风险信息采集方法

质量风险现有研究,普遍的停留在对评价与预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特别是没有充分的研究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这一重要的手段应用到质量风险管理中。大数据技术是提高当前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有效方式。因此本研究综合应用大数据相关技术手段,解决利用大数据进行质量风险信息的识别,质量风险信息的分析和质量风险信息的挖掘。

(3) 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应用研究

作为最主要的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使用者,即质量监管部门,不仅需要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更需要将理论与方法转化成工具的手段,应用到具体的质量监管工作中,因此研究如何将质量风险信息采集应用到具体质量监管的工作中。

3 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总体框架图如图1。

基于大数据的质量风险信息采集与应用研究,是一个问题导向的,这一问题就是由于现有的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不科学和滞后性,从而致使各类质量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治理。首先,要研究这一问题,最基本的研究主线,就是要确定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最重要条件:质量风险信息的界定。质量风险信息的界定的准确定位,既决定了质量风险信息来源的有效性,又决定了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其次,研究如何获得质量风险信息,在比较几类不同的载体和渠道的基础上,将基于大数据的技术手段确定为获取消费者质量风险信息的主要方式。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质量安全语料库的建设,来识别和分析互联网上的消费者质量风险信息。最后,将质量风险信息采集技术应用到具体的质量监管中。

4 采用技术路线

以质量安全评价与网络预警最重要的支撑,也就是以质量风险信息的定位、获取、处理、利用为主线,展开对质量安全评价体系与网络预警模型的设计。质量风险信息是评价与预警的前提,没有大量的质量安全数据的信息支撑,则评价与预警就无从着手,也不可能实现评价与预警的客观化与科学化。围绕着这条研究主线,就要对现有的质量风险信息采集进行实证分析,尤其是要分析其获取质量风险信息所存在的问题,论证是否因为这一问题而导致现有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失灵。开展与美、日、欧盟的比较研究,也是为了验证科学的质量风险信息的获取,是否能够决定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有效性。在实证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就需要对不同的质量风险信息的界定开展理论研究,要验证消费者是否是最重要的质量风险信息的界定。接下来就需要研究互联网作为获取消费者质量风险信息的主要渠道,其获取的方法和技术,要通过语料库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消费者质量风险信息的准确获取,为质量安全的评价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通过质量安全评价指标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并反映质量安全的客观状态。借助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等网络技术,设计基于网络的质量安全预警模型,并提出政府通过构建平台,实现更为科学的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路径方法。

针对江苏省质量风险信息采集能力的不足,这一重大问题而展开的,因而基本技术路线,就是将实证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具体包括:

(1) 实地调研

项目组将选择我省若干个典型的区域和机构,进行现场观测、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

(2) 文献和比较分析

按照研究项目的要求,重点收集国内外质量风险信息采集领域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文献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国内外研究方法的一般规律与差异。

(3) 案例分析

进行两个轮次的案例研究。第一轮次,在系统模型设计前,通过文献调研、重点调查等搜集典型案例,并通过对其的系统深入分析,为设计系统模型和分项模型寻求依据和参考。第二轮次,在试点实验完成后,对实验效果最优和最劣的极端案例进行分析,探求其成因,为修订、完善模型提供依据和参考。

(4) 差分分析模型方法

利用差分分析模型,定量分析质量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类、风险识别、指标体系设计与网络预警模型的有效性。

(5) 指数分解法

分解分析是一种良好的分析框架,它将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分离,并分别计算它们的贡献份额,从而有利于抓住主要的风险因素,以指导指标体系、预警模型的设计。

(6) 数据拟合方法

对已有的大规模数据,用拟合的方法模拟数据的变化规律,同时用于对未来情况的预测。

(7) 面板数据模型

建立一个质量安全评价指标的面板数据,在控制其他影响质量安全重要因素的条件下,回归出某一指标因素的显著性及其大小和作用方向。

(8) 血统分析法

通过血统分析,建立指标间的关联度及相关性,找出预警模型的关键指标。

5 具体成效及特点

(1) 对质量风险信息的界定

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核心,是对所能得到的已有质量风险信息的处理,所得到的信息越准确、越充分、越快捷,则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越高。

(2) 确定质量风险信息的主要来源

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取决于其信息来源的准确性,通过科学的论证和比较,探索主要的质量风险信息来源。通过质量风险信息来源的确定,不仅能够对质量安全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而且能够降低政府质量安全部门获取质量风险信息的成本。

(3) 探索基于大数据的质量风险采集方式

质量风险现有研究,普遍的停留在对评价与预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特别是没有充分的研究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这一重要的手段应用到质量风险管理中。大数据技术是提高当前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有效方式。因此本研究综合应用大数据相关技术手段,解决利用大数据进行质量风险信息的识别,质量风险信息的分析和质量风险信息的挖掘。

(4) 构建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应用体系

作为最主要的质量风险信息采集的使用者,即质量监管部门,不仅需要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更需要将理论与方法转化成工具的手段,应用到具体的质量监管工作中,将质量风险信息采集应用到具体质量监管的工作中。构建相应的质量风险采集应用体系

参考文献:

[1] 郭先超,林宗缪,姚文勇.大数据环境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信息技术,2016(6):76-79.

[2] 戴宇欣,袁梦.大数据环境下产品质量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标准科学,2016(12):79-83.

[3] 姜肇财,孙宁,宋黎.大数据分析在产品质量信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初探[J].标准科学,2017(12):182-186.

[4] 肖辉,任鹏程,肖革新, 等.食品安全健康大数据平台构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5):28-31.

[5] 龐军朋.大数据技术在产品质量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商业,2018(21):30-31.

[6] 钟攀,葛荣,杨文, 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大数据分析策略与应用研究——以四川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4):8-12.

【通联编辑:梁书】

作者:倪亚晖

第3篇:孙伟在山东省市县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切实提高对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和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不断提高其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牢固树立大局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改革完善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13]9号),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抓紧完成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同时,要求抓紧落实完成省级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实行分级管理。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调整省级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3]48号),要求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调整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今年4月,国务院又印发《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并在6月初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对这两项改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姜异康书记、郭树清省长多次听取汇报,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改革。省政府专门成立了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夏耕、王随莲、张超超副省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思路和工作方案。省编办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市县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省领导小组和省编委多次研究,不断修改完善,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0月24日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实施。文件总的思路是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与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主要考虑,这两项改革联系密切,统筹推进有利于通盘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和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的部署要求,有利于强化各级政府监管责任,妥善解决机构、职能整合及人员编制、经费资产划转等问题。目前,省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已经完成,市县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也已明确。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抓好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改革完善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是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迫切需要。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是天大的事,也是地大的事。我省是食品药品生产大省,农产品总量和食品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药品产业产值居全国第二位。做好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不仅关系全省人民的健康安全,对全国影响也很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近年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管措施,深化治理整顿,监管水平稳步提高,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中央领导多次对我省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也提出了期望要求。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无论是全国还是我省食品药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不可低估,特别是今年我省发生的“毒生姜”、“假羊肉”等事件,损害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造成了恶劣影响,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产生类似问题的背后,既有见利忘义、故意违法犯罪等原因,也有产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诚信体系不健全、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但与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尚未理顺也有很大关系。大家知道,目前实行的分段监管体制,存在监管部门多、职责交叉与监管空白并存、监管环节缺乏有效衔接、监管责任难以有效落实等弊端。为解决这些弊端,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次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和机构进行整合,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实行集中统一监管,构建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三)改革完善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是加强工商质监工作、增强市县政府功能的重要举措。工商、质监部门是市场监管和质量管理的重要部门,两部门实行省级以下垂直管理体制以来,在打破市场封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需要营造更加优良的市场环境、打牢更加坚实的质量基础,工商、质监部门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任务,需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转后,工商、质监部门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强化市场监管和质量管理上来。比如,工商部门通过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质监部门通过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依靠质量创造市场竞争优势,增强我省产品、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工商、质监部门调整为分级管理体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完善市县政府功能,统筹各方面资源,因地制宜地做好监管工作,也体现了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有序开展,取得了积极成效。食品药品监管和工商、质监部门属于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单位和执法部门,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积极推进这项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改革完善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用改革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第二,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的有关工作。有关文件已对这次改革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主要有五项工作。

(一)抓紧完成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市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既定的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工作进度,确保11月上旬完成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具体来讲,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体制调整到位。工商、质监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后,市县和市辖区工商、质监部门都要作为同级政府工作部门。二是划转移交到位。前段时间,省编办会同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研究制定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资产等划转移交方案,工商、质监部门要与这些部门加强配合,上下搞好衔接,按时完成划转移交工作。三是履行职责到位。体制调整后,工商、质监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强化市场监管和质量管理,提高执法能力,提升服务水平,维护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对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涉及的异地交流干部安置、干部任职年龄对接、经费保障等问题,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具体措施,一会儿还将专门安排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去落实,这里就不具体讲了。

(二)突出抓好市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和机构整合。组建新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是这次改革的重点。为了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防范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这次改革将分散在食安办、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和机构进行整合,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做到机构在哪里,职能和责任就在哪里,既不能只要权力不担责任,也不能只给责任,不给相应的监管权力和监管力量。要按照责权相统一的原则,加强食药部门的监管能力,整合相关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和技术资源。各级要按照中央和省政府要求,把该整合的资源整合到位,该划转移交的全部划转移交。地方各级工商、质监部门要按照人随职能走的原则,做好划转移交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监管工作需要,该充实加强的力量充实加强到位,确保新机构有足够的力量和资源有效履行职责。

(三)切实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主要分布在乡镇和街道、社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发区、多发区,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之一。这次改革要求原则上在各乡镇(街道)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特别是在我省行政编制资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省政府仍下决心通过划转调剂的方式,充实基层监管力量,目的就是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体系。各级一定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健全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机构,配备必要的技术装备,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同时,要在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设立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协助监管部门做好日常监管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各地要重视发挥协管员的作用,安排资金给予一定补贴,并加强日常管理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水平,筑牢食品药品安全的前沿防线。

(四)进一步强化工商、质监工作。工商、质监部门作为政府重要的职能部门,肩负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质量安全利益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工商、质监部门监管和改革任务都十分繁重。在这次改革中各级要做到统筹兼顾,既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也要加强工商、质监工作。管理体制调整后,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工商、质监工作的领导,保持工商、质监队伍相对稳定,保障工作经费水平不降低,确保工商、质监部门有足够的力量和资源依法履行职责。上级工商、质监部门要履行好对下级领导干部的双重管理职责,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工商、质监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加强对生产加工、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保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五)严格落实各有关部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国务院、省政府的改革意见都强调,各级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新印发的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三定”规定,重新确定了农业、林业、畜牧、海洋与渔业、卫生、工商、质监、商务、公安等有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明确了各部门监管边界。各级要参照省里的做法,结合实际,合理划分相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边界,确保不留空档、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研究建立部门间高效、通畅的协调机制,实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无缝衔接。要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严防失职渎职。食品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综合协调、监督指导、统筹推进。改革后,要继续强化各级食安委、食安办的职能,发挥好其对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形成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

需要强调的是,这次改革强化了市县政府的监管责任。各市县政府要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和工商、质监部门的职能作用,坚决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地方封锁,打破行业垄断。为此,改革文件对干部管理体制也专门作了规定,工商、质监部门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市县食药部门领导班子由地方同级党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须事先征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各级要认真落实。

第三,加强对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改革完善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是我省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强化措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一)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中央明确要求,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地方政府要负总责。各市县要成立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统筹协调改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要适应食品药品监管和工商、质监工作需要,在力量配备、资源配置、经费保障上予以倾斜。省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改革完善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涉及面广,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等部门要通力合作,特别是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资产等划转方面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确保改革举措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并尽可能缩短改革过渡期,防止和避免产生监管脱节。改革过渡期间,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责任和药品监管责任仍由原系统承担,各监管部门要按照既定部署做好相关工作,及时处理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新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成立后,要尽快完成监管工作的平稳交接,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强化监管执法,推动社会共治,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三)严肃纪律,确保稳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组织人事和财经纪律,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各项工作上下贯通、运转顺畅。严禁在改革过程中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干部、突击岗位聘用,以及借机侵占、转移国有资产。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这次改革完善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既涉及相关部门职能调整、经费资产划转,也涉及机构编制和人员划转,各级食药部门,特别是省工商局、省质监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和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积极配合市县有关部门,切实承担并负责做好本系统的稳定工作,确保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管理体制改革 食品药品 工商 质监

作者:孙伟

第4篇:市质监工作总结报告

积极进取扎实苦干进一步开创我市质监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省质监工作会议和市“两会”精神,全面总结2003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分析当前质监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2004年质监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质监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我代表市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的一年,是全市质监系统全面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年

2003年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质监系统全面、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主调,以质量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贴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全面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安全监察三大职能,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2003年,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市局党组年初提出的“123345”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省局和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五种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了目标责任机制。对一些硬性目标任务实行定时间、定人员、定责任的“三定”措施,明晰目标责任主体,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完善了目标跟进督查机制。按照时间进度跟踪检查,逐项验收。三是完善了配合协调机制。加大对基层单位的目标管理,并及时给予协调和指导,对不具备完成条件的目标,由市局适时统一调整。四是完善了“四位一体”的综合执法和综合管理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完善了考评考核机制。半年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年终进行考核,并实施奖惩兑现。

完善的工作机制,促进了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在省局2003目标任务考核中,全市市局达到良好等次,位居全省17个市局和 8 个直属单位的前7名。全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机关面貌进一步改观,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市局投入50余万元征购了10.5亩土地,投入30多万元(不含省局配套资金40多万元)购置了车辆和微机。市技术所投入40余万元改善了实验室环境,添置了检验车辆和检测设备。市锅检所投入近10万元改造了钢瓶检测站,增加了检验设备。**县局还掉基建欠款近10万元,**县局、**县局也加大投入,对机关办公环境进行了整治,改变了面貌,树立了形象。2003年全系统用于基本建设、执法装备、检测设备和办公设施上的投入累计达151.5万元。投入的加大,装备的完善,为我们全面高效地履行职能,快速、有效地服务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2>

(二)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服务工作进一步推进

全系统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在履行职能的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服务年”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是高举质量大旗,全面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组织4个调研组深入全市40余家各种类型的企业进行调研,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向市政府呈报了企业质量状况调研报告,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府根据质监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相继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质量兴市”的工作意见》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县、**县政府相继制发了《质量兴县工作计划》,全市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二是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发挥名牌效应。制定了名牌产品培育计划,推荐上报了5个安徽名牌产品,经省局审定,**公司生产的**产品被省政府命名为名牌产品。指导帮助在2002年省名牌复审未能通过的2家企业进行了认真

第5篇:市质监局文明创建工作侧记

质监新风溢满园

文明之花灼灼开

——※※市质监局文明创建工作侧记

10月19日,※※市局在※※县举行全市质监系统‚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暨创建文明行业系列活动,有效总结全系统在创先争优和文明创建成效。自2009年开展十一届文明单位创建以来,※※市质监系统共有4个单位申报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通过考评,并已公示,数量居全省系统第一;6个单位申报市级文明单位,2个单位申报县级文明单位,已全部通过考评,有望实现所属单位、直属机构均获得各级文明单位的目标。有1名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市委表彰;12名优秀共产党员获得省质监局的表彰;7个基层党支部获得当地县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3个基层党支部获得市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个基层党支部获得省质监局的表彰。

三年来,※※市局通过准确的定位、突出的载体、有效的互动,营造了‚质监新风溢满园,文明之花灼灼开‛的良好格局

高点定位“花”香溢

文明创建对塑造质监形象意义重大。2009年我到任后,多次与班子成员碰头,认真分析研究※※质监文明创建工作,清晰定位,明确了‚以业务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的思路。确定把创建文明系统和文明单位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文明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我本人担任组长,带头抓,亲自抓,并将业务工作目标和创建工作目标一起量化考核,层层分解落实,确保做到文明创建工作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窗口,每个岗位,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三年来,领导小组先后17次专题研究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全局上下加

- 1监督杂志社、省纤检局联合开展2场主题摄影采风活动;组织3次‚七一‛党日活动,深入古田会址、江西井冈山、湖南韶山等革命圣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按照市文明办的部署要求,每年组织1次以上实践活动,先后安排57名青年志愿者开展13项文明活动;在省局组织的纪念建党90周年诗歌朗诵、摄影比赛中,※※质监系统分别获得

一、二等奖及两个优秀奖;积极组织参加《中国质量报》举办的‚纪念质检系统成立十周年‛征文比赛,其中《质监魅力 催人奋进》获优秀奖。

二是抓牢扶贫帮困载体。三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向西北贫困地区儿童捐献衣物及生活学习用品1000多件;为见义勇为基金捐款2790元;为玉树地震灾区和云南旱灾地区捐款32980元;开展‚让知识在爱的手中传递‛的捐书活动,捐书283册。先后5次组织干部到蕉城区敬老院、五保户家庭为老人清洁卫生、整理家务;每年‚三八‛妇女节开展1次‚爱心妈妈‛活动,共慰问16位农村留守儿童,12位五保户老人;为蕉城区岩柄村,柘荣县溪坪村、岭边亭村捐赠帮扶款6万元。扶贫帮困工作进一步做实。

三是抓实典型引领载体。在总结※※质监‚做好五种人‛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开展‚平凡质监人‛活动。通过挖掘身边平凡质监人的事迹,并依托新闻媒体,宣传身边默默奉献的质监工作者,以此在全市质监系统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共对5名身边干部的事迹进行提炼总结。《福建质量技术监督》、《闽东日报》、《※※电视台》对※※局卢建华等同志的事迹进行报道,反响很好。陈宏、程德忠等两位同志分别作为省局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全省仅6名)全省巡回做先进事迹报告。

四是抓深窗口服务载体。我们在政府网站上公开办证的相关规定,确保企业到质监窗口办理相关证件能一次性带齐所需材料;还

- 3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落户我市,我们还牵头制定国家标准5项,累计完成4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54项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任务;并有16家企业通过AA以上测量管理体系认证,31家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100%实行网上直报。此外,通过群策群力,全市现有‚福建名牌‛产品74项,今年争创福建名牌产品创历年最高,共有45家47项产品推荐上报。同时,我们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发展状况,加强了产品质量分析研究,定期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交质量分析报告,为党委政府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质量依据。三年来撰写支柱产业质量分析报告 75篇,获得领导批示57人次,列全省首位。

三是结合监管文明,有效加强安全监管。主要利用文明创建中创新监管的契机,有效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三年来,我们逐步健全加工食品安全监管,全市现有449家企业取得584本食品生产许可证;2010年全市加工食品监督抽查1784批次,合格率为97.73%,比全省平均合格率高3.7%。2010年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89.9%,比2006年提高13个百分点。此外,还采取措施,有效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特种设备7016台件,比2008年增长130%;法定检验各类特种设备1.1万台(次)、压力管道159千米、钢瓶45万只;先后开展28个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三年来,我们虽然在文明创建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文明创建工作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新时期的文明创建工作,我局将继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成绩,扎实工作,以个人创一流业绩、单位创一流品牌、行业创一流环境,为质监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第6篇:市质监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2013年,我局紧紧围绕提升“湖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示范能力和水平这一主线,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着力规范行政行为,切实端正政风行风,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工作观念和行为自觉,全面加快了全市系统依法行政的进程。

一、突出依法行政效果

我们始终把服务民生、促进发展作为依法行政的价值取向,不断强化质监部门合法、有效的作为。

一是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定期召开质量兴市暨大别山质量奖颁奖大会并发布《黄冈质量状况白皮书》,新增湖北名牌20个和地理标志产品13个,继续保持全国地标产品最多地级市的地位。制定《XX市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办法》,组建XX市地标产品物流中心,举办地标产品推介会,牵线地标产品参加香港食博会,潜心为黄冈特色产品走出深山、提高身价搭建平台,全市名牌和地标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5%,地标产品实现产值41.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6.2亿元。 二是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制定方案并深入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基层执法站所”活动,着力规范基层执法行为。推行“人性化”、“说理式”和“阳光型”执法,坚持“首次不罚”,实行“开门审案”,力求执法全程说理、办案三个“说清”,在连续五年政风行风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三差”评比中被评为“十佳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再次被市政协评为优化政风行风第一名;按照市团委要求,会同市局团委迅速落实了五类青少年法律救助联系对象;认真落实“亮盾”行动部署,坚持源头打假治劣,深入开展农资、食品、加油站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先后查处了万达汽车发动机、中官加油站等涉及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大要案,市局办理100万元以上案件3起,县市局办理50万元以上案件5起,没收劣质化肥200余吨、伪劣食品8000余袋,查处隐患特种设备449台套;坚持12365全天候专人值守,开展12365进社区活动,拓宽人民群众质量安全诉求渠道,全年全市系统12365受理并妥善处理举报投诉案件364起,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三是提升质监服务能力。继续推动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建设,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评价,落实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警示和主体责任承诺措施,杜绝了区域性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落实“三方”责任,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机制,保持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态势的平稳;组织开展“质量与民生”现场咨询、免费检测、真假鉴定、投诉受理等便民服务和辨假识假知识宣传活动,全市系统共接受咨询2044人次,免费检测714项次,受理举报投诉16起。成立专班进村入户,深入开展“亮盾”春季农资打假和食品、特种设备安全整治行动,315期间全市系统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470人次,立案13起,其中查处农资生产、经营违法案件7起,处理农资质量投诉12起,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35家、经销门店168余家,抽查农资产品266批次,查获伪劣农资货值12余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3万元,发现和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179处;加大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全年全系统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090万元,加快了公共检测平台等检测中心的建设步伐,添置了检衡车、压碎值测定仪、气相色谱仪、冷点测定仪等高端装备,拓展能效测试等检测项目180个,检验手段更趋完备,技术支撑更加有力。

二、夯实依法行政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夯实和改善依法行政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及时调整依法行政和法治质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力量,按照“巩固全省示范成果、提高示范能力水平”的指导思想,完善创建方案,加强过程督办,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今年6月份顺利通过了省局验收,依法行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是充实监督力量。年初,根据依法行政工作需要,市局选派2名法律专业人员充实到市局法制科,使法制工作人员增加到4人,划拨专用经费添置“两法衔接”专用电脑、扫描仪和打印机。各县市局也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法制机构和力量,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市局与各执法机构签订了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六五普法和行政执法综合目标责任书,召开法治建设工作座谈会,组织全市系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抽查,进一步落实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各项要求。 三是提升队伍素质。购置、安装学法用法和六五普法无纸化考试系统并保持正常运行,宣贯学法用法和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操作方法,督促全员入网学习、积累学时并争取通过普法考试;督促执法机构利用春训时机,扎实开展宪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的培训学习,增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健全法律学习制度,落实全员法规学习不少于3次、党组每季度集中学习法律1次的法制教育计划,提高六五普法教育的普及率;市局法制科主动上门,为9个执法机构开展了有针对性、内容涉及两法衔接、自由裁量等执法薄弱环节的法律知识培训,邀请市法制办专家就自由裁量、法律适用等开展专题讲座,增强了培训学习的实用性;根据省局安排,积极开展纪念《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20周年研讨征文活动并及时向省局提交研讨论文17篇。认真组织15名执法人员参加全省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顺利过关并申领了执法证件。按照市监察局、法制办要求和计划安排,积极选送6名基层执法骨干参加全市基层执法骨干培训班;邀请著名打假专家吕长富先生来我局举行执法打假技巧专题讲座,举行12.4法制宣传活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宣贯培训视频讲座,两次分别组织全市系统500余人参加听讲;扎实开展案例研讨活动,把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内网发布,供执法人员分析、讨论,今年已策划3期并分别对讨论意见、观点进行了点评和反馈;开展案卷评查和优秀案卷ppt讲解和交流,收到了较好的启示和示范效果;认真组织全市系统执法人员法律知识闭卷考试并通报了考试结果,比较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状况。经过不断努力,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先后涌现出3名全国系统和8名全省系统“执法办案能手”,2人荣获全省系统“执法风险控制”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多次在全省系统执法案卷评查中获得较好成绩。

四是浓厚法治环境。结合质监工作实际,制定质监系统“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建设法治黄冈’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活动,举办《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宣贯会、培训班,为企业上门送法律、送标准和提供法律、标准咨询服务,不断宽松质监行政执法的外部环境;利用“3.15”、“5.20”“12.4”等活动契机,开展现场咨询,举办知识竞赛,组织图片展览,丰富质监法规、辨假识假知识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全年全市系统共组织《黄冈日报》专版宣传1期,电视专栏宣传26期,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法制宣传稿件233篇,发放宣传资料18900余份,不断浓厚关注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2013年,我局紧紧围绕提升“湖北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示范能力和水平这一主线,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着力规范行政行为,切实端正政风行风,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工作观念和行为自觉,全面加快了全市系统依法行政的进程。

一、突出依法行政效果

我们始终把服务民生、促进发展作为依法行政的价值取向,不断强化质监部门合法、有效的作为。

一是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定期召开质量兴市暨大别山质量奖颁奖大会并发布《黄冈质量状况白皮书》,新增湖北名牌20个和地理标志产品13个,继续保持全国地标产品最多地级市的地位。制定《XX市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办法》,组建XX市地标产品物流中心,举办地标产品推介会,牵线地标产品参加香港食博会,潜心为黄冈特色产品走出深山、提高身价搭建平台,全市名牌和地标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5%,地标产品实现产值41.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6.2亿元。 二是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制定方案并深入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基层执法站所”活动,着力规范基层执法行为。推行“人性化”、“说理式”和“阳光型”执法,坚持“首次不罚”,实行“开门审案”,力求执法全程说理、办案三个“说清”,在连续五年政风行风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三差”评比中被评为“十佳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再次被市政协评为优化政风行风第一名;按照市团委要求,会同市局团委迅速落实了五类青少年法律救助联系对象;认真落实“亮盾”行动部署,坚持源头打假治劣,深入开展农资、食品、加油站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今年先后查处了万达汽车发动机、中官加油站等涉及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大要案,市局办理100万元以上案件3起,县市局办理50万元以上案件5起,没收劣质化肥200余吨、伪劣食品8000余袋,查处隐患特种设备449台套;坚持12365全天候专人值守,开展12365进社区活动,拓宽人民群众质量安全诉求渠道,全年全市系统12365受理并妥善处理举报投诉案件364起,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三是提升质监服务能力。继续推动豆制品集中加工园区建设,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评价,落实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警示和主体责任承诺措施,杜绝了区域性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落实“三方”责任,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机制,保持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态势的平稳;组织开展“质量与民生”现场咨询、免费检测、真假鉴定、投诉受理等便民服务和辨假识假知识宣传活动,全市系统共接受咨询2044人次,免费检测714项次,受理举报投诉16起。成立专班进村入户,深入开展“亮盾”春季农资打假和食品、特种设备安全整治行动,315期间全市系统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470人次,立案13起,其中查处农资生产、经营违法案件7起,处理农资质量投诉12起,检查各类农资生产企业35家、经销门店168余家,抽查农资产品266批次,查获伪劣农资货值12余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3万元,发现和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179处;加大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全年全系统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090万元,加快了公共检测平台等检测中心的建设步伐,添置了检衡车、压碎值测定仪、气相色谱仪、冷点测定仪等高端装备,拓展能效测试等检测项目180个,检验手段更趋完备,技术支撑更加有力。

二、夯实依法行政基础

我们始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夯实和改善依法行政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以创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抓手,及时调整依法行政和法治质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力量,按照“巩固全省示范成果、提高示范能力水平”的指导思想,完善创建方案,加强过程督办,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今年6月份顺利通过了省局验收,依法行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是充实监督力量。年初,根据依法行政工作需要,市局选派2名法律专业人员充实到市局法制科,使法制工作人员增加到4人,划拨专用经费添置“两法衔接”专用电脑、扫描仪和打印机。各县市局也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法制机构和力量,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市局与各执法机构签订了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六五普法和行政执法综合目标责任书,召开法治建设工作座谈会,组织全市系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抽查,进一步落实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各项要求。

三是提升队伍素质。购置、安装学法用法和六五普法无纸化考试系统并保持正常运行,宣贯学法用法和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操作方法,督促全员入网学习、积累学时并争取通过普法考试;督促执法机构利用春训时机,扎实开展宪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的培训学习,增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健全法律学习制度,落实全员法规学习不少于3次、党组每季度集中学习法律1次的法制教育计划,提高六五普法教育的普及率;市局法制科主动上门,为9个执法机构开展了有针对性、内容涉及两法衔接、自由裁量等执法薄弱环节的法律知识培训,邀请市法制办专家就自由裁量、法律适用等开展专题讲座,增强了培训学习的实用性;根据省局安排,积极开展纪念《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20周年研讨征文活动并及时向省局提交研讨论文17篇。认真组织15名执法人员参加全省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顺利过关并申领了执法证件。按照市监察局、法制办要求和计划安排,积极选送6名基层执法骨干参加全市基层执法骨干培训班;邀请著名打假专家吕长富先生来我局举行执法打假技巧专题讲座,举行12.4法制宣传活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宣贯培训视频讲座,两次分别组织全市系统500余人参加听讲;扎实开展案例研讨活动,把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内网发布,供执法人员分析、讨论,今年已策划3期并分别对讨论意见、观点进行了点评和反馈;开展案卷评查和优秀案卷ppt讲解和交流,收到了较好的启示和示范效果;认真组织全市系统执法人员法律知识闭卷考试并通报了考试结果,比较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状况。经过不断努力,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先后涌现出3名全国系统和8名全省系统“执法办案能手”,2人荣获全省系统“执法风险控制”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多次在全省系统执法案卷评查中获得较好成绩。

四是浓厚法治环境。结合质监工作实际,制定质监系统“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建设法治黄冈’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活动,举办《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宣贯会、培训班,为企业上门送法律、送标准和提供法律、标准咨询服务,不断宽松质监行政执法的外部环境;利用“3.15”、“5.20”“12.4”等活动契机,开展现场咨询,举办知识竞赛,组织图片展览,丰富质监法规、辨假识假知识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全年全市系统共组织《黄冈日报》专版宣传1期,电视专栏宣传26期,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法制宣传稿件233篇,发放宣传资料18900余份,不断浓厚关注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三、完善依法行政机制

我们始终把依法行政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和完善决策过程的监督措施,保证决策民主、合法。先后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等监督管理制度,局党组以身作则,坚持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在法定权限内作出、经合法性审查并严格实行事前听证、专家论证、公开公示、责任追究的决策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力求决策不失误、用人不错误、机遇不耽误。在公共检测平台等检测项目建设过程中,局党组反复进行可行性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加快和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效。

二是完善应急机制。认真落实省局和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质监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了部门应急预案,突出节日打假应急反应、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技术性、可行性,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形成了比较完整、可靠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法律手段、技术措施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出台《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审查备案制度》,明确制修订权限、程序以及时效要求,按照立项、调研、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的程序和以“规”字文件发布的规定制订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市法制办《关于建立全市政府法制工作备案管理机制的意见》,对规范性文件、执法主体、执法案件、案件复议、法律事务和法制宣传等工作定期报告和备案,杜绝了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以及其它增加公民、法人和组织义务的情况发生;按照监察、法制部门的要求,全面清理了行政权力、执法机构和执法依据、自由裁量标准以及规范性文件,及时上报了清理结果,进一步界定了执法职责和权限,并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职权明确到具体岗位并通过市局网站向社会公布;今年制修订了《XX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办法》、《XX市质量技术监督现场执法检查案源登记备案制度》、《XX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文书票据化管理制度》等执法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把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权限和要求全面纳入了法制轨道;认真贯彻《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执法协作联席会议纪要》,加强与工商、消防、农业、教育等部门的协作,积极开展联查联办;及时将办结案件录入“两法衔接”系统,对案件涉案货值、违法情节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16起案件,及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杜绝了以罚代刑、以收代刑现象发生;在市局门户网站开辟“双打”案件、行政复议和听证专栏,落实政务公开要求;推行“价值工作法”和检验“一体化”、服务“一站式”工作模式,把同一单元的业务“打包”,由优化办组织相关机构集中办理,严格实行综合执法,坚持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兑现“六个一”承诺,从源头上消除了多头执法、重复收费等扰民现象的发生。

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办公室职能,完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检测检验工作目标考核措施,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并实行严格考核,把是否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与行风评议、工作绩效结合起来,把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联系起来,将绩效考核与个人待遇挂钩,全面落实依法实施处理处罚、依法处理违纪违法的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考核和资格审查,把法律知识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审查结果运用到执法资格持有、个人评先晋级上来,强化了考核的导向作用。今年通过考核、年审清理、收缴并上报省局注销了8人执法证,促进了行为规范,收到了多年以来执法人员无违纪、案件无诉讼、复议无撤销的良好效果。

五是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法制监督,根据依法行政的目标要求,法制机构在充分履行执法监督职责的同时,加大对部门内部涉法事务、规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审查和把关力度,今年先后对电梯管理办法、地标管理办法和优化经济环境意见等文件实施了合法性审查。组织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案卷自查和送审工作。在执法权力、执法机构和人员、自由裁量权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的基础上,全面明晰和界定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畅通社会监督渠道,续聘12名依法行政监督员,完善门户网站上“双打”案件、听证、复议等政务公开措施,协调督促行风热线听众的产品质量投诉问题处理。严格执行“两法衔接”规定,主动接受司法监督。坚持和完善“行风跟踪监督卡”制度,及时纠正行为失范,全年全市系统发出“行风监督卡”5816张,满意率达到98.5%。坚持案件回访制度,自觉接受相对人监督,全年全市系统回访案件343件,回访率42%;落实层级监督,扎实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评查,6月份完成了全市系统执法监督检查和案卷评查,提出整改意见70余条,抽查案卷52宗并通报了评查情况。下半年按照省局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市系统20**年7月至20**年6月的结案案卷自查活动,全面清理了规定期间的案卷,完成了案卷抽查送审工作,提高了案卷质量、规范了案卷管理。及时组织听证,依法运用听证结果,尽量满足相对人的合法诉求,今年以来共受理并及时组织听证案件8起。认真组织行政复议并督促执法机构严格执行复议决定,今年以来共移送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复议案件14件,向省局提交复议答辩书3份,保持了复议无撤销的记录。严格按照市检察院关于“两法衔接”工作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设施,适时录入和更新“两法衔接”数据库,保持“两法衔接”系统正常运转,受到市检察院的肯定并在“两法衔接”工作会议上交流了工作经验。

四、落实依法行政要求

我们始终把依法行政与加强行为规范统一起来,全面落实依法行政的规范性要求。

一是管理方式“标准化”。在全省率先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方式,将先进管理理念导入日常依法行政工作之中,确定“创新务实、公正高效、四化建设、提升质量、文明和谐、科学发展”的质量方针,制定和完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将质监工作视为“产品”,将上、下级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看作“顾客”,以“顾客”关注为焦点,做到全员参与、持续改进、闭环运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水平。 二是工作流程“格式化”。推广质监综合监管平台应用,升级市局门户网站,完善基础业务数据库,一网打尽管理、执法和检验信息,依法固定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检测检验的步骤与程序,把质监工作的法规要求“格式化”,全面加强行政行为的他律措施;通过管理、执法和检验行为的实施,适时刷新监管系统中有关企业、产品和食品、特种设备的分布、类别、数量和管理进程等原始信息,适时掌握监管单元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并依法实施监管措施,基本实现监管“动态化”、进程“格式化”。

三是执法行为“程序化”。认真贯彻执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和案件审理规定》和《湖北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指导规则和指导标准》,全方位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和实体要求,落实案件三级审理和查、审、决分离规定;将行政许可纳入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按照法规规定和市政府要求,实行流程再造,突出便民特色;推广应用行政执法管理系统,依法固定管理、执法和检验的步骤与程序,把质监工作的法规要求“格式化”,全面加强具体行政行为的他律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执法监管体系及其功能,办案质量明显提高,上半年抽查52份案卷,合格率达到95%,比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四是市区职能“一体化”。严格实行综合执法体制,归口稽查机构统一行使行政执法和处罚权;在市直部门中率先整合市、区行政执法和技术机构,合并和理顺市、区质监部门职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区行政执法、检测检验“一体化”,比市政府提出市、区行政工作“一体化”要求提前了整整四年,从根本上解决了由来已久的黄州城区市、区两级职能交叉、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老大难”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扰民扰企现象发生。

总之,今年以来,我局在依法行政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与依法行政的要求和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市政府法制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加大力度,创新举措,加快推进黄冈质监的依法行政进程。

第7篇:市质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市质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质监中心工作,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完善体系,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全力打造廉政质监新形象。

一、强化责任,促进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

年初,局党组按照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分工,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和目标进行了分解。在“一把手”负总责的基础上,把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工作逐项分解落实到每名党组成员和相关责任股室,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局党组与各个股室分别签订了《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各股室按照本局要求,对本单位廉政责任层层分解。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教育,增强全员防腐倡廉意识

开展了三项工作,全面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反腐倡廉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一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市纪委下发的《共产党员廉洁从政监督手册》和《公务人员廉政勤政监督手册》上的有关内容,使全体人员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掌握政策,提高认识,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二是在全局开展“廉政文化”活动,以引导全体人员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增强廉洁自律的主动性,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氛围。三是在全局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在切实解决干部职工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锤炼出一支廉洁高效、作风扎实、纪律严明、服务优良的质监队伍。

三、完善制度,规范干部职工的从政行为

年初,我局制定了《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调整充实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全面加强廉

政建设,强化监督职能,拓宽监督领域。一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党内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制度,强化内部监督职能。二是继续健全干部诺廉、述廉、评廉、考廉制度,要求股级以上干部在今年继续推行廉政承诺制度,承诺内容在全局要进行公示。股级以下干部实行书面述职、述廉和群众评议制度,评议结果纳入干部个人廉政档案。三是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和公示制度,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将重大事项报告装入廉政档案,并视情况予以公示。

四、发挥职能,牢固树立“廉政兴局”新理念

局党组一班人时刻牢记职责,紧紧抓住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牢固树立廉政就是生产力,搞好廉政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全新理念,充分发挥质监职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党组书记、局长处处以身作则,当好“龙头”,以局为家,做好表率。认真抓好自查自纠、认真抓好建章立制和认真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以建设一支蓬勃向上、职责明确、效能显著的进取型、知识型、服务型队伍。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企业满意作为评判工作优劣的根本尺度,切实解决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切实解决不符合有关法规的行政收费问题,切实解决与民争利、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

虽然今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距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下步工作中,要继续全面落实市纪委精神,把质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实做细,并不断引向深入。一是进一步健全质量监督防腐体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抓好全局的党风廉政建设日常管理工作,监督股、稽查队、特设股和食安股等重点部门在建立各自监督检查廉政档案的同时,每月都要将廉政建设情况及时上报局存档。三是继续充实和完善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四是继续巩固治理质监“三乱”成果,今年,将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发生“三乱”的股室和个人要严肃处理。

《市质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来源于范文搜网,欢迎阅读市质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

第8篇:市质监局认证行政执法自查情况报告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根据《自治区质监局办公室关于开展 2013年认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文件要求,在市局系统认真组织开展了认证行政执法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筹划部署

接到开展认证行政执法自查工作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组

织法制与监察科、计量与认证监管科和稽查队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文件要求,组织成立了认证行政执法检查小组,安排部署自查工作。自查工作中,紧紧围绕认证执法监管体系、认证行政执法和认证行政处罚案卷重点内容,认真进行自查。通过全面自查,有力排查我市在认证执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规范认证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监管和行政执法水平,推动认证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二、健全认证执法体系,完善执法工作机制

(一)认证监管机构设置规范完善

xx市局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涉及法制与监察科、计量与认证监管科和稽查队三个工作部门,法制与监察科负责认证执法案卷审理审查、认证执法人员管理培训和执法监督工作。计量与认证监管科负责获证企业的日常监管。稽查队负责认证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三部门联动做到监管信息畅通、运行缜密和权责分明。三县(市)局认证行政执法工作设置在稽查队,由专人负责,办公室法制监督,有力的保障了认证监管中规范执法、严格执法,责任执法。

(二)强化部门联动,做到职责明确。

xx市局与三县(市)局建立了区域合作机制,案件查处通报制度,重大处罚案件备案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制等制度。在监管中充分利用认证执法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和更新辖区认证获证企业信息。对获证企业实行巡查制度,计量与认证监管科对市区获证企业进行日常监管,发现企业认证违法行为,及时通报稽查队,并配合做好查处工作。对于群众举报的案源,稽查队均能做到实地核查、及时查处。在监管中执行《xx市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将执法监管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执法人员,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证按照统一尺度开展执法工作。

三、坚持严格监管,努力提高认证监管执法效能

今年上半年,我局强化认证产品监管,在生产环节,认真排查获证企业底数,夯实监管基础,做到“底数清、状况明”。先后对获证的58家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巡查,全面、准确掌握生产企业的最新动态,对企业实施动态监管,从源头上切实规范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58家生产企业能够按照认证条件组织生产,保持认证产品的符合性和一致性,认证证书均在有效期内,认证标志行为使用规范,没有生产超出认证范围的产品和超范围使用标志认证违法行为。在流通环节,组织开展了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督检查,抽查9家商场超市,重点检查了家用电器、儿童玩具等产品,抽9家查列入认证目录的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类电器产品6类24种产品,抽查儿童玩具6种、40 多个型号,销售的认证产品均加贴有“3C认证标志,检查情况总体良好。2012年至今,在我局的83起行政执法案件中,无认证执法案件。

第9篇:市质监局认证行政执法自查情况报告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根据《自治区质监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3年认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文件要求,在市局系统认真组织开展了认证行政执法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筹划部署

接到开展认证行政执法自查工作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组织法制与监察科、计量与认证监管科和稽查队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文件要求,组织成立了认证行政执法检查小组,安排部署自查工作。自查工作中,紧紧围绕认证执法监管体系、认证行政执法和认证行政处罚案卷重点内容,认真进行自查。通过全面自查,有力排查我市在认证执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规范认证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监管和行政执法水平,推动认证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二、健全认证执法体系,完善执法工作机制

(一)认证监管机构设置规范完善

xx市局认证行政执法工作涉及法制与监察科、计量与认证监管科和稽查队三个工作部门,法制与监察科负责认证执法案卷审理审查、认证执法人员管理培训和执法监督工作。计量与认证监管科负责获证企业的日常监管。稽查队负责认证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三部门联动做到监管信息畅通、运行缜密和权责分明。三县(市)局认证行政执法工作设置在稽查队,由专人负责,办公室法制监督,有力的保障了认证监管中规范执法、严格执法,责任执法。

(二)强化部门联动,做到职责明确。

xx市局与三县(市)局建立了区域合作机制,案件查处通报制度,重大处罚案件备案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制等制度。在监管中充分利用认证执法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和更新辖区认证获证企业信息。对获证企业实行巡查制度,计量与认证监管科对市区获证企业进行日常监管,发现企业认证违法行为,及时通报稽查队,并配合做好查处工作。对于群众举报的案源,稽查队均能做到实地核查、及时查处。在监管中执行《xx市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将执法监管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执法人员,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证按照统一尺度开展执法工作。

三、坚持严格监管,努力提高认证监管执法效能

今年上半年,我局强化认证产品监管,在生产环节,认真排查获证企业底数,夯实监管基础,做到“底数清、状况明”。先后对获证的58家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巡查,全面、准确掌握生产企业的最新动态,对企业实施动态监管,从源头上切实规范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58家生产企业能够按照认证条件组织生产,保持认证产品的符合性和一致性,认证证书均在有效期内,认证标志行为使用规范,没有生产超出认证范围的产品和超范围使用标志认证违法行为。在流通环节,组织开展了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督检查,抽查9家商场超市,重点检查了家用电器、儿童玩具等产品,抽9家查列入认证目录的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类电器产品6类24种产品,抽查儿童玩具6种、40多个型号,销售的认证产品均加贴有“3C认证标志,检查情况总体良好。2012年至今,在我局的83起行政执法案件中,无认证执法案件。

上一篇:天河潭导游词下一篇:医院门诊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