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IT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挖掘研究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新的经济社会形态, 数字经济依托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等要素融合推动互联网在各个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纵深渗透, “互联网+”创新创业备受关注,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政策号召获得积极响应,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创新创业思维, 抓住产业发展契机是数字经济提出的时代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发[2015]32号)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教办[2010]3号) 、《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更联合指出, 大学生是最富想象力、创造力的核心力量, 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推动力量, 重视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创新创业培育是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教育工作重点。进一步地来说, 在“互联网+”浪潮下, IT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挖掘既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诉求, 也是经济新形态发展的要求, 更是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业”的时代精神背景下, 如何有效挖掘IT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 打造IT专业大学生创新品质塑造的高校教育模式, 真正发挥IT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丰富的时代性与政策实践意义。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的概念与重要性

(一) 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概念

“创新”概念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 (Joseph Schmnpeter, 1912)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创新实质上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它具体可包括新产品的生产、新市场的开辟、新原料的发现、新流程的发明以及新组织形式的采用等五个方面。而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下, 作为重组生产要素的可能主体——理工类学科的大学生IT专业的大学生更是具有掌握数字信息新技术的优势, 理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潜能。其创新潜能集中表现为通过充分的专业创新教育输入, 培养IT专业大学生的兴趣点与探索精神, 对其加强创新思维与逻辑的训练所形成对IT专业理论或产品改造或转换的现实转化能力与思维迁移能力, IT知识现实转化与思维迁移能力越强, 其创新潜能越大。

(二) 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开发的重要性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IT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挖掘首先体现为个体发展的诉求。IT专业大学生个人创新潜能充分挖掘与发挥, 有助于培养自我创新的跳跃思维, 拓宽个人的研究视野与思考角度, 丰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提升个人求职创业的就业竞争力。其次, 对IT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挖掘则是传统创新教育转变与突破的重要标志。关注IT专业大学生创新的现实需求, 改变固化的创新教育模式, 提高创新教育的供需匹配度, 积极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绩效, 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根本目标。再者, 大学生作为最有活力的生产力, 其创新潜能得到培育和挖掘, 不仅能够强化和巩固供给侧改革的成果, 还能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来深入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在“互联网+”浪潮下, 建立有效挖掘IT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的新模式, 真正发挥IT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现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 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二、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挖掘的现状

近年来, IT类专业大学生积极迎合“互联网+”创业政策热潮, 利用大数据与云智能等计算机技术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项目实践, 其创新创业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提高, 投身于专业型创业, 向高科技、高质量创业方向发展的意愿显著增强。尽管创新创业号召获得充分的响应, 却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 创新创业申报量较低。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参与主体仍然以文科类专业大学生为主。与文科类大学生相比, IT类专业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数量相对较少, 目前IT类大学生申请的互联网领域企业数量仍较为少数。另一方面, 创新潜能未能充分激发。受到传统创新教育思维固化的影响, 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知识欠缺、创新观念错误认知与思维定势导致其创新创业潜能还未能完全发挥, 创新思维与能力竞争力表现仍然不足, 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三、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发展现实障碍

(一) 功利主义教学环境强化思维雷同

一方面, 创新潜能挖掘过度停留在教育口号层面, 而无法转换成具有实质性、可操作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造成相关教育效果形式化、碎片化过于严重。例如, 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和实践自主权, 大部分高校满足于让学生“知晓”某个知识, 甚至在办学模式上出现同质化现象 (张敏强, 2000;金焱明, 2005) , 这导致其在挖掘IT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 过分看重成败的社会评判氛围是扼杀IT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原因。创新成果的产生必定经历许多失败与挫折, 在社会普遍存在短视行为下, IT专业大学生对于工具至上的思维会不断得到强化, 从而出现创新思维的惰性, 这无疑也会导致IT专业大学生在思维等方面呈现惊人的雷同。

(二) 主观价值障碍降低创新教育认同

除了客观的障碍外, IT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挖掘还面临主观障碍。诸如创新知识的欠缺、创新观念的认知错误以及思维定势等实际上是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常见的主观障碍。虽然微观个体差异性会使每个IT专业大学生面临不同的主观性障碍, 但创新价值的取向障碍, 如工具性价值取向, 平庸性价值取向等是大部分IT专业大学生常遇到的主观障碍。

(三) 三元交互再固化创新思维惰性

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发展还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交互影响。根据社会学习理论 (Bandura A, Wood R, 1989) , 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挖掘不仅仅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单独影响, 两者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IT类专业大学生长期处于按部就班的传统创新教育环境中, 该群体对其环境形成的习惯与依赖决定其对不可确定性的环境的逃避, 由此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技能开发继续受到旧的教育环境的束缚与控制, 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

四、高效挖掘IT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的举措

(1) 重视大学生创新潜能的培育质量, 增强创新教育的可转化性。以提高IT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 注重高校日常创新潜能教育的塑造性与转化性。高校应着眼于IT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 结合当下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 了解IT专业大学生的教育需求, 为IT专业大学生量身打造适合其发展的创新教育方案, 有针对性地加强IT专业大学的技术素养与专业能力素养的塑造, 增强其思维或技术创新的实践转化能力, 助推创新成果实际落地, 全方位打造从思维塑造—技术提升—成果转变的教育模式, 提升高校IT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教育的效能。

(2) 加强大学生创新潜能的引导功能, 强化创新教育的受众认知。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 创新IT大学生创新教育设置。高校应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结合数字经济发展与新兴企业人才需求, 深入细致开展创新教育理论宣讲, 扩大IT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知晓度, 提升“三创”政策的认知水平;同时, 改变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 强调师生课堂互动, 以企业案例教学的方式, 有针对性地为IT专业大学生提供对口专业的IT项目实习与实践, 延伸其知识与实践的“触角”, 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强化IT专业大学生对宏观创新创业形势的把握, 从理论到实践引导IT专业大学生塑造自我创新思维与品质。

(3) 帮助大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效果, 促进创新教育供需匹配。区别于一般理论课程学习, 创新潜能的开发在于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实施创新教育导师制制度, 实现学生—导师一对一对口培养。高校应征询每个IT专业大学生创新素养与发展需求, 将需求接近的、创新潜质接近的IT专业大学生结成小组, 并根据学生需求匹配对口的创新教育导师, 以同辈结伴学习互助、导师特色课程、导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培养IT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品质, 构筑其创新思维与逻辑, 加强创新实践能力, 以点对点的形式, 以供需匹配的创新教育模式能够更加高效地、更具针对性地、最大限度地挖掘IT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达到IT专业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专业教育目标。

(四) 建立大学生创新潜能的评估体系, 提升创新教育模式的可持续性。以挖掘大学生创新潜能为结果导向, 构建专业创新能力评估体系, 量化高校创新教育成效。以IT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为绩效目标, 建立从IT专业大学生—创新导师—高校等涵盖创新潜能挖掘过程各主体的绩效模块, 围绕IT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实践等多方面的绩效内容, 以课程问卷评价、学生—导师一对一面对面反馈的形式交叉互评形式获得客观的绩效评估结果, 以评估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创新教育改革的重点抓手, 以此增强IT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教育培养模式的可持续性与适应性。

摘要:培养IT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 激发IT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是数字经济新形态下的教育工作重点。本文针对当前IT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试图探讨有效挖掘高校IT专业大学生创新潜能教育的举措与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IT专业教育,创新潜能挖掘

参考文献

[1] Schumpeter J A.Theorie der Wirtschaftlichen Entwicklung.Leipzig:Dunker&Humblot[J].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1912.

[2] 张敏强, 牛端.突破当前影响大学创新教育的三大障碍[J].江苏高教, 2000 (4) :60-62.

[3] 金焱明, 闵桢.大学教育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障碍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5) :31.

[4] Bandura A, Wood R.Effect of perceived controllability and performance standards on self-regulation of complex decision mak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 56 (5) :805.

上一篇:老年高血压使用降压药物的有效性分析下一篇: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情感环境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