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主管的工作职责

2022-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新媒体主管的工作职责

延安时期张闻天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评析

摘要:张闻天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无论是党内还是学界对延安时期张闻天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成效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张闻天在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重点抓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五件实事,而且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列原理和方法。虽然当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但张闻天十分注重实践教学,并尽可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地、动态地、多维地评价张闻天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对抓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贡献

张闻天“是我党历史上在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工作中成绩卓著的主要领导人之一”①。然而,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无论是党内还是学界,对张闻天的评价都存在褒贬不一或前后不一致的情况。近年来,学界在张闻天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对延安时期张闻天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面尚有进一步待深化拓展的空间。本文试图从张闻天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做的具体实事、所做的理论贡献及其如何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等几个方面,对延安时期张闻天主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作些评价和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重点抓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五件实事

要评价延安时期张闻天在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实效,首先得全方位梳理他在任期间所做的实事。这些实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办了一所干部学院,即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简称“马列学院”)。延安马列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旨在培养党内高层领导干部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的比较正规的学校。从学校的创办到教学计划的制订及实施、教材的编辑出版,甚至到教员的选拔与培养、学员的选拔与培养等,张闻天都付出了大量心血。

二是编译出版了两种类型的理论读物,即马列主义专著及其相关辅助读物。“马列主义是人类文化知识最高的发展,学习马列主义必须有很丰富的、具体的社会知识与科学知识做基础。”②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直到马列学院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中文版的马列丛书。为更好地传播和普及马列主义理论,专门成立了中共中央编译部。张闻天和编译部的同志花了近6年时间,一道编译出版了10册“马恩丛书”和20卷“列宁选集”。在张闻天的倡导下,编译部还编辑出版了“抗战中的中国丛书”“西北丛书”“文化教育丛书”以及《鲁迅论文选集》《鲁迅小说选集》等相关辅助读物。

三是主办了三大理论刊物,即《解放》《共产党人》《中国文化》。《解放》是中共中央为适应当时“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权利、实现对日抗战”的新形势,于1937年公开创刊发行的政治理论机关刊物,到1941年8月终刊止共出版了134期。毛泽东

收稿日期:2014-08-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张闻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11YJC710048)。

作者简介:覃采萍,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74)。

王新会,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武汉430079)。

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等名著就是首次发表在这个刊物上。《共产党人》是一个服务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全国性党内刊物。从1939年10月到1941年8月共出版了19期,先后刊登了39篇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关于党的建设方面的指示和决议。《中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加强与外界联系的刊物。自1940年2月到1941年8月共出版了15期。其中刊登了一系列宣传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和文化统一战线主张等方面的文章。

四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领域,即理论建设、干部教育、宣传鼓动和文化工作。张闻天认为,宣传鼓动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除了传统的宣传鼓动形式,还应意识到:“举凡一切理论、政治、教育、文化、文艺等等均属于宣传鼓动的范围。”③为更好地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张闻天有重点、分领域地搭建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个平台。在理论建设方面,专门成立了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著作的编译、出版、研究机构或组织。干部教育方面,在不长的时间里恢复和创办了培养党、政、军干部的“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适合不同群体的学校,并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教学计划、方针、策略等。宣传鼓动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规范了宣传鼓动的工作任务和范围。文化工作方面,张闻天参与了“鲁迅艺术学院”的筹办工作,为培养大量专门的文艺人才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五是初步确立了五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即“小课与大课之相辅而行,指导员与支部教育干事的确立,巡回教育制与顾问团制的采用,各种研究组与研究会的推行,一般大讲演的举行与干部教育中策略教育的开始等等。”④在这一教育机制里,人人都有可能是教育者,也有可能是被教育者。如此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在中共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都不曾有过。

延安时期,张闻天不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场所、载体、制度等建设方面的工作,而且将文化运动、报纸、刊物、通讯社及出版工作等都纳入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范畴;不仅将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到各级组织中,而且尽量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不仅构建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而且将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和开明化。总体而言,延安时期张闻天主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效益。

一是满足了不同层次学习理论的需要。西安事变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机遇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随之改变。而党内同志的理论水平又参差不齐。据统计,“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来说,初中以上71%(其中高中以上19%,高中21%,初中31%),初中以下约30%。”⑤张闻天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了解党的主张的迫切需要。

二是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党内很多同志是既没有基础也没用条件系统地接受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张闻天从学员的实际出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出发,提倡民主的学风,切实地提高了广大学员的思想理论水平。正如宋平所指出的那样:“在以后的政治生活中自己能有一点分辨是非的能力,特别是在象‘文革’那样混乱的时期,能坚持对党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跟那段时期打下的思想基础是分不开的。”⑥

三是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李先念在致延安马列学院建校五十周年时指出:“所有经过马列学院及中央研究院学习和锻炼的干部,以后在各个时期的艰苦斗争中,在各条战线的广泛实践中,可以说,都起了应起的骨干作用。”⑦

四是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地下走向公开;从“为国人知之不多”到“为国人有所知”;从其主张为党内外人士有所了解到有所参与,有所商讨,有所认同;从影响范围有限的政党发展到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有所巩固的政党。这些都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持的开放民主态度以及当时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的广度和深度密不可分。正如毛泽东在1939年所指出的那样:“理论刊物的编印延安是空前的。”⑧

二、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列原理和方法

评价张闻天在延安时期主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成效,不仅要看其所做的具体事务性工作,而且要看其在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从张闻天这一期间发表的著作来看,他提出了不少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原理和方法。

一是系统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原理和方法。在《论青年的修养》一文中,张闻天首先肯定依靠群众实现党的理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指出领导群众绝非易事,不仅要求青年到群众中去,要为群众谋利益,要赢得群众信任,而且要善于使群众根据自身的经验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最后,他要求青年同志要向群众学习,因为“群众不但需要我们去教育,而且他们也教育我们”⑨。张闻天在《更多的关心群众的切身问题》一文中反复强调,群众工作并不单纯是为完成扩兵、征粮等任务而进行的动员群众的临时性工作,而是经常开展的关心群众要求、情绪、生活、利益的持久性工作。“党必须坚持教育全党同志,要善于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同他们打成一片,迅速的反映他们的要求与意见,经常关心与解决他们的切身问题。”⑩

二是指出了民主原则的必要性和方法。张闻天在《论待人接物》一文中指出:“我们应该以思想上的民主态度来代替思想上的强迫命令。”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教育的对象由于阶级、阶层、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要求等各异;其二,共产党虽是先进的政党,但党外也有能干的和有用的人才,与他们协商探讨,能够提高共产党的战斗力;其三,思想上的强迫命令或统制的结果是接受者反而不接受共产党的的主张。因而,张闻天指出,在思想教育方面,不仅要有伟大的胸怀与气魄,而且要打破一切成见、一切公式、一切小圈子、一切私人的好恶等限制。即使对待他人的错误与缺点,也不能随意“扣帽子”,而要采取“忠恕”的态度。“我们在共同商讨中的主要方法,应该是启发式的,而不是教训式的;应该是从旁帮助,而不是‘越俎代庖’。只有这样经过对方以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思想,才能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思想。”张闻天认为,即便是在党内理论教育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发挥民主,“在学习中应提倡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与同志的辩论问题的作风。”

三是介绍了一些真实易懂的宣传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提高干部学习的质量》《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等文章中,张闻天反复强调讲授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讲授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讲授的过程要符合人们认识规律,要遵循循序渐进和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其一,宣传的内容必须充实而不空洞;其二,宣传的语句应当简单、明了、清楚、透彻;其三,宣传的事实应当真实、生动、恳切而带有说服性;其四,由具体到抽象,由近到远,由中国到外国。

四是提出了构建宣传大系统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在《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张闻天认为宣传鼓动工作并不是狭义的在固定的场所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说教,而是要善于运用文化运动、报纸、刊物、通讯社及出版工作等途径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就文化运动来看,“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党对外宣传工作的一个有力的武器。”为此,张闻天指出党应当在各方面领导和组织文化运动,在大后方、在敌占区、在根据地内都应当依照各种不同的情况发展文化运动。报纸、刊物、书籍等都“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锐利的武器”,办报、办刊物、出书籍应当成为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随着现代无线电事业的发展,张闻天指出党还应当利用新科技来“改进现有通讯社及广播事业的工作”。同时,张闻天指出党的宣传鼓动工作要发展,要有组织的配合,要在各类组织中都发展宣传鼓动工作,而这又首先决定于宣传鼓动工作干部的培养。“在目前党的宣传鼓动工作达到异常广大范围的情形之下,在各级党的组织之下,应该有相当数量的宣传员和鼓动员。应该经常对他们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质量。”

除了上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外,张闻天还提出了以身作则原则、自学原则、定期解答方法等。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写成文章,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论青年的修养》《论待人接物》《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等。这些文章不仅具有原创性、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党成立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资源,而且其中不乏具有指导性的具体操作办法。正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标志着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张闻天的《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文化》“均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对过去作了精密的分析,对今后提供了警辟的透视与指针”,是“中国新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1939年,日本东京出版的《支那共产党之现势》收录了张闻天的《论青年的修养》一文,编译者称其为“中共军中第一论客”,并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游击战比他们领导的武装游击战更可怕。

三、注重实践教学,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张闻天在延安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期虽然殚精竭虑,功不可没,但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张闻天在这期间到底有没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呢?我们的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1940年1月,张闻天在《党的工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了解具体情况》一文中指出,党内的很大弱点是很多同志不去调查研究具体情况,而是根据马列主义教条和上级党部的决议,或根据自己主观愿望和自己的经验去制订工作计划,结果党的工作往往停滞不前。“为了党的工作的发展,必须把克服党的这个弱点当作党内的一个重大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使理论与实际统一起来,使没有实际的同志多同实际接触,多去研究实际;使没有理论的同志多去研究理论,把握理论。这样来真正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是为了使全党有更多的同志真能在各种环境中正确的去了解具体情况,真能根据具体情况来提出具体任务,并真能为这些任务的完全实现而奋斗。”当年2月,他在《中共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中指出:“求得理论与实际的一致,是党校教习的中心目标。但在学校生活中,求得这种一致的方法,应该同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在学校中为了求得这种一致,应该使学生切实了解马列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应该经常研究与讨论党中央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各种文件与指示,应该经常多请当地的和外来的负责同志报告各种时事问题及各种实际工作的情况与经验。”从实际来看,马列学院多次邀请毛泽东前去做报告,并多次组织学员学习毛泽东的著作。此外,马列学院还邀请一些有前线和大后方工作经验的同志前去做了报告。如周恩来的《国内外形势与大后方统一战线》,朱德的《形势与华北抗日游击战争》,彭德怀的《华北战场》,邓小平的《华北抗战形势与敌后根据地建设》,彭真的《关于晋察冀形势》,董必武的《关于大后方形势》,等等。这些都有效促进了学员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思考。

从张闻天的工作思路和办学思路来看,张闻天是非常重视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历史地看,张闻天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期,党内确实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弱点。关于这一点,胡乔木在肯定延安的干部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时也指出:“这两年的学习运动也有缺点,主要是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但客观地讲,这不能将这种倾向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张闻天。理由如下: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较长时期内,一直都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弱点。这种现象不论是在张闻天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期还是其他同志主管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毛泽东在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和1978年邓小平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指明的问题却惊人的相似:党内唯上唯书唯教条是瞻。事实证明,要想根本克服这一弱点,不是单纯靠“软”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就能克服,也不是单纯靠一个领导人或部分教育者的能力和魅力就能解决,而是需要整个社会和政权机关以及方方面面的配合才能逐步消除。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的过程本身就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理论与实际,一个抽象,一个具体;一个具有一般性,一个具有特殊性;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一个静态,一个动态。要想将两者结合起来,既需要实施者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理论知识,又需要实施者具有对实际的洞察力和对实际的具体了解。无论是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还是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都非易事,再将两个不同属性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更需要长时期的磨合和检验。一旦理论和实际不同步地变动,再加上思想的阻力和权力的掣肘等,两者的结合就会变得更加复杂。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至扎根延安之前,党内不少同志要么没有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的机会,要么没有多少接触社会实际的机会。要想在短期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党内新老同志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对少数人来讲比较容易做到,要想让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做到则不现实。三是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一定条件配合。将实践教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是张闻天办学的一个鲜明特点,但是实践教学既需要教学人员通晓理论和实际,也需教学人员与外界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外界的鼎力支持和配合。如张闻天请毛泽东、周恩来等到马列学院做讲座,就起到了较好效果。但是,当时党内能够实施理论教学的人员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资历和经验也有限,就连马列学院的领导和教研人员大都是从学员中选拔出来的,“那时大都二十出头,王光伟稍年长些,也不到30岁。”对这些教员来说,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组织较有效果的实践教学是有难度的,而当时延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员众多,把实践教学的任务都压在党内有威望的领导人和张闻天这个主管身上也是不现实的。

一方面张闻天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在他主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期间,党内又确实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弱点。张闻天对当时党内存在的这一弱点就没有一点责任吗?从发展的角度看,有责任。一是对理论学习的认识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需要。“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当年张闻天推行的理论学习主要是组织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并“传布马列主义的思想到全中国去”。因为马列主义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学习其他理论知识必备的方法和原则。然而,随着革命队伍的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革命性的、群众性的政党,甚至发展成为可能执掌全国政权的政党,党员干部仅仅靠马列主义一般性的、抽象的、与中国实际不对应的理论去从事实际工作,显然会难以跟上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二是对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高度统一缺乏内在深刻理解。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是通过几个具体实例来阐释理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反反复复磨合才能完成。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反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要有更大的教育视野,更开放的教学形式,更务实的学习态度,就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宣传,走近基层,走近实际,走近群众中,从实践中认识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张闻天虽然一再强调理论与实际要结合,要走群众路线,但是对理论与实际的互动和互促没有达到毛泽东强调的现实高度,没有上升到工作作风和学风的高度。三是对马克思主义“矢”与中国实际“的”的关系认识不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张闻天有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为中国实际服务的,要“运用马列主义于具体环境中”,有时又认为要用中国实际来论证马列主义的真理性,即“着重于拿实际的问题说明马列主义的原则”。可见,张闻天对两者的关系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而同一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列主义是“矢”,中国革命是“的”,找马列主义这个“矢”是为了射中国革命这个“的”。显然,这对改进全党思想无疑有很大促进作用,对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摆脱教条主义的工作作风无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正因为张闻天对“矢”与“的”关系认识不明确,导致张闻天本人及其被教育者对这“射”术都比较生疏。延安整风时期,张闻天去神府调查研究一段时期后曾反省说:“不容讳言,因为我是开始学着射箭,所以我觉得我的箭术很是生疏。但每射一次,比着上次总觉得要熟练些。求着射箭术的进步,除实际练习外,是没有其他方法的。一次二次是射不好的,必须几百次、几千次的射下去,才能射得更加熟练些,射得更加正确些。”

注释

①《在张闻天同志追悼会上邓小平同志致悼词》,《人民日报》1979年8月26日。②③⑩《张闻天文集》(三),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第146、150、81、72、154—155、157、158、158、160、68—69、71、57、68、209—210页。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24页。⑤《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9页。⑥《张闻天研究文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263页。⑦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页。⑧《张闻天年谱》(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第608页。⑨《张闻天文集》(二),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第410、438、438页。储著斌:《张闻天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理论月刊》2010年11期。矛盾:《论如何学习文学的民族形式》,《中国文化》第1卷第5期。转引自程慎元:《张闻天研究在日本》,《党的文献》1991年第2期。《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0页。程中原:《张闻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80页。《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页。《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6—297页。《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710页。

责任编辑:南武中州学刊2015年第2期《诗经·商颂》作年补证2015年2月中 州 学 刊Feb.,2015

第2期(总第218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2

作者:覃采 萍王 新会

第2篇:媒体关系主管岗位职责

1.根据项目宣传需要,开拓电视、平面、网络等众多媒体资源,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熟悉媒体运作流程及规律,与媒体间开展合作工作,参与媒体传播方案制订和媒介执行。

3.搜集渠道相关媒介资料,及时把握媒体动态,作出媒体动态分析。

4.依据媒体策划方案进行相关事宜的落实和执行,对媒体进行跟进。

5.完成各类公关活动的安排或布置工作。

6.参与宣传活动方案的策划。

第3篇:新媒体对公安工作的影响

姓 名: 指导老师:

日期:2015年9月24日

新媒体对公安工作的影响

姓名:

【内容提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公安机关的责任日益重要,由此而产生的涉警舆论报道也日益增多。无论是案件的追逐报道、还是对公安队伍的舆论监督报道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公安机关也日益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推到及舆论监督作用,本文从新闻媒体舆论报道、舆论监督的角度出发,旨在通过分析新闻媒体和公安执法在互动过程中既相辅又抵触的关系现状,提出公安执法应充分尊重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又应在不妨碍公安执法公正前提下实现合理自由的理念,进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相辅共融。

关键词:新闻媒体;公安执法;和谐共融

考试准考证号联系地址邮编论文编号联系电话

目录

引言 ................................................................ 1

一、积极影响 ........................................................ 2

(一)通过新闻媒体树立警察典型,有利于警察队伍的形象建设,增进警民关系 ................................................................ 2

(二)媒体监督有利于实行警务公开 .................................. 3

1、新闻媒体的监督使办案过程实现公开化 ........................... 3

2、闻媒体监督使办事过程公开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 . 3

(三)新闻媒体是规范民警行为的有效手段 ............................ 3

1、新闻媒体对反面典型的剖析,从思想上给公安民警以警示 ........... 3

2、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舆论监督,从行为上督促公安民警正确行使行政权利 ............................................................ 4

(四)新闻媒体是扩大警力的重要渠道 ................................ 4

二、消极作用 ........................................................ 5 (一)少数公安机关民警知法犯法造成的涉警事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 5 (二)少数公安机关民警缺乏宗旨意识造成的涉警事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焦点 5 (三)少数公安机关民警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事件易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焦点 5 (四)一面之词、道听途说、夸大事实“制造”的不实涉警事件成为部分新闻媒体的卖点 .......................................................... 6

三、对策 ............................................................ 6

(一)设定规范,合理限制,划定媒体介入公安工作的合理界限 .......... 6

1、正面报道公安工作为主 ......................................... 6

2、合法 ......................................................... 6

3、客观公正 ..................................................... 7

4、遵守司法特性 ................................................. 7

5、善意和建设性 ................................................. 7

(二)充分发挥二者的配合作用,欢迎监督 ............................ 8

(三)提高业内人员的素质,加强行业自律 ............................ 8

考试准考证号联系地址邮编论文编号联系电话

1、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 8

2、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 ................................... 9

3、加强行业自律 ................................................. 9 致谢 ............................................................... 12 参考文献 ........................................................... 13

考试准考证号联系地址邮编论文编号联系电话 引言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加强监督。对此,十五大、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执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公安机关作为我国的一个行政执法机关,同样需要监督,而监督的方式除了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法律监督之外,另外拥有强大监督力量的监督方式就是舆论监督,而舆论监督就离不开新闻媒体报道。

公安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强制力机关,它维护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在管理国家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执法的优与劣、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的认知程度,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作为一个国家,不管哪朝哪代都对行政执法十分重视,尤其是监督机制也都下了很大的精力进行健全和完善。公安行政执法机关是行政执法单位最大的一个队伍,人员多,工作量大,它的职责只是公安执法当中的一部分,但它所涉及的方面已经非常广,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它的行政执法职责主要包括:公共秩序管理、特种行业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户口管理、治安信息管理、治安案件的查处治安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和查处。而这些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之一,广大群众也正是通过新闻媒体对公安机关的相关报道来了解公安机关的。这就更加凸现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性,更显现出新闻媒体与公安执法的互动性。

现代社会发展之快,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均无法比拟的。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日益兴盛,电脑网络的普及程度呈汹涌澎湃之势,以计算机、手机为信息接受终端的网络新闻媒体业已突破了传统的报刊、杂志等平面新闻媒体方式的局限,成为信息新闻媒体中一支强大的新生力量,并正以传统新闻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方式和手段,对公安执法领域进行着无孔不入式的渗透,并在社会和民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舆论监督公安执法的职能定位为我国官方所肯定,曾经写入了十五大报告,这又给公安执法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逐步深入,新闻媒体与公安执法作为相对独立的两大社会秩序控制主体,二者的社会功能本质,都指向了社会秩序,而要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融,就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要做到公安执法应充分尊重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又应以不妨碍公

1 安执法公正为前提,实现社会主义和谐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在西方国家,新闻媒体被称为无冕之王,是独立于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在现在看来,新闻媒体与公安机关是现代社会的两大公器,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公安工作过程所蕴含或展示的内容以及公安工作本身所显示的刺激性,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公安工作实践所衍生的事实与问题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而新闻媒体的广泛影响以及它所体现的公众意识,亦是公安机关无法漠视的。不仅如此,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体与公安机关相互之间始终存在着密切关系,新闻媒体与公安机关相互关系的恰当构造也是现代国家社会统治内部谐调的一个重要保证。[1]媒体监督由于自身所特有的开放性与广泛性,新闻媒体监督,(指“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对各种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揭露、报道、评论或抨击。”)对促进公安机关执法公正、遏制暗箱操作、维护社会正义方面发挥了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当前我国新闻媒体本身特有性质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二者之间缺乏合理的结合机制,相互之间存在着许多阻隔契合的矛盾与弊端,要实现相互之间共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时新闻媒体甚至还会对公安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通过新闻媒体树立警察典型,有利于警察队伍的形象建设,增进警民关系

我国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在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刑事犯罪、处置突发事件和同自然灾害事故作斗争等各项工作中,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树立典型,宏扬正气,对公众深入了解警察工作,消除对警察的误解甚至对抗情绪,赢得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和肯定改善警民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江西省的邱娥国,广东的麦杰俊他们爱岗敬业,深入到百姓生活中去,维护一方平安在平凡的岗位上作除了突出的贡献,树立了警察的良好形象。树立他们为典型,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基层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作好本职工作的热情。新闻媒体不失时机地通过记者采访、制作电视专题新闻、撰写通讯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使邱娥国、麦杰俊一下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其优秀事迹也得到广泛流传。公众通过新闻媒体更加了解警察队伍,更加关心支持警察工作,真正认识到警察队伍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

2 服务的队伍,大大拉近了警察和群众的距离。

(二)媒体监督有利于实行警务公开

1、新闻媒体的监督使办案过程实现公开化

新闻媒体的介入能改变以往“关门办案”的状况,凡不涉及到党和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在国家、法规的允许条件下都可以在新闻媒体的监督下进行。由此对警察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尤其是民事纠纷案件)的态度如何,是否公正合法,认定双方承担责任是否合理都一目了然,对于妥善调解双方的矛盾,协调双方损害赔偿也更公正。同时也教育了关注案件发展的群众。

2、闻媒体监督使办事过程公开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 近年来,新闻媒体的监督促进了各地公安机关将与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各项管理工作实行公开化,户口的迁移、居民身份证的办理、出入境签证的办理、机动车年审等工作在新闻媒体的监督下将办事条件、收费标准、服务时限和违法投诉方式全盘端到群众面前,有效的减少了钱权交易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腐败的产生。 另外,新闻媒体监督使办事过程公开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发生。

(三)新闻媒体是规范民警行为的有效手段

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可以在从严治警方面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也可以对民警的执法与服务活动进行有效规范和监督。

1、新闻媒体对反面典型的剖析,从思想上给公安民警以警示

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的政治体制不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对待权力过度膨胀和腐败,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甚至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现象,在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干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仍在蔓延。通过剖析这类反面典型,在新闻媒体上开展具体实在、生动形象的教育,比泛泛地讲道理更能够打动人心,发挥的警示作用也要好得多。尤其是公安民警在日常工作和办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类人员,接触大额钱款,常常受到各种形式的诱惑,如果民警没有坚定的意志、不能廉洁自律,很可能因受诱惑而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发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的曝光,使广大公安民警从中受到深刻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民警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民警的拒腐防变能力,可以有效地遏制民警中丑恶现象的滋生和漫延。

2、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舆论监督,从行为上督促公安民警正确行使行政权利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工具,它对公安工作起到了无可替代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大量担负着表达社会舆论,帮助实现社会调整,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在实践中我们看到,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具备人大、行政监督的刚性特征,即实质上的裁定和执行机能,但这种信息型的“软监督”同样可以产生强大的无形力量。从公安工作方面看,新闻媒体不仅可以有效地发现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背离法律的现象,而且既可将自己调查了解到的这些违法现象在新闻媒介上曝光,促使偏差行为主体强化自律,也可将此类信息迅速有效地传递给有关机关,呼吁和督促有关权力部门予以解决和采取纠偏措施,以推动社会的“硬性”手段,进行他律。可以看出,舆论监督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是其它模式的监督所不能替代的,他可以唤醒人们的良知,引发民心的向背,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新闻媒体运作的及时性、广泛性和舆论监督的公开性,决定了舆论监督在我国整个监督体系结构中的不可缺少性和重要性,也决定了舆论监督对公安工作的不可缺少性和重要性。新闻媒体在公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的建设作用,只有有效利用传媒的特殊功能,来监督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权利的运用,才能保证公安行政权利切实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从而进一步保障公安行政权利得到有效行使。

(四)新闻媒体是扩大警力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公安工作量和工作任务也随之增加,公安机关普遍面临着警力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人员编制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在短期内很难大规模增加警察数量。面对这种现状,各地公安机关想尽办法弥补警力不足,却仍然捉襟见肘。而新闻媒体因覆盖面广、影响面大,就成为了公安机关向群众要警力、向社会要警力的必要渠道,这也充分体现了公安机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专群结合工作路线。通过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及成果的宣传报道,使群众学习到法律知识,增强了群众的守法意识,提高了群众的警觉性,提升了群众的预防犯罪意识,从而充分发挥警力作用。

如2007年厦门“6.16”强奸幼女案,案发后,公安机关在厦门各大媒体上及时通报了案件的侦查进展情况,通过媒体发出悬赏通告,动员发动群众提供破

4 案信息,获得了100多条有价值的线索。最终,犯罪嫌疑人彭登的落网,正是福建省福州市群众发现有人很像媒体报道的、警方正在追捕的通缉犯彭登而向警方举报,才使福州警方将其一举擒获。类似这种群众协助警方破案、抓逃的事例不胜枚举。通过新闻媒体对案件侦破工作的直接参与而使案件成功告破,不但让群众了解了公安工作,密切了警民关系,也使媒体和群众成为公安机关破案的助力。

二、消极作用

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但由于我国现行新闻媒体自身的性质、体制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加上新闻媒体与公安机关缺乏合理的结合机制,导致新闻媒体在对公安工作进行监督、报道时会造成一些负面的消极影响。

(一)少数公安机关民警知法犯法造成的涉警事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受腐朽思想腐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思想上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执法不学法、执法不懂法、执法不守法、执法违法、执法犯法、执法犯罪,其至把执法活动置于社会上不正常的关系网中,徇私枉法,索贿受贿,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为害人民群众。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既破坏了警民关系,严重败坏了公安机关整体形象,也成为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 (二)少数公安机关民警缺乏宗旨意识造成的涉警事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世界上唯有中国的警察前而冠以“人民”二字,说明了公安机关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各级公安机关开展的一系列政治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始终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但目前,有的民警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不讲奉献只求索取,忘却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私心膨胀,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少数民警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工作方法简单,态度行为粗暴,刁难欺压群众,引起群众反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三)少数公安机关民警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事件易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先后进行了执法规范化教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素质能力建设等活动,在全体民警中加强执法为民思想教育,强化民警证据意识、

5 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断完善执法办案和监督制约的具体制度,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有机统一起来。但少数基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执法指导思想上仍然出现了偏差和错位,在执法办案中,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重实体轻程序、重处罚轻教育、重领导轻群众、重关系轻法制、重人治轻法治等行为屡禁不止;不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搞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随意侵犯人权。

(四)一面之词、道听途说、夸大事实“制造”的不实涉警事件成为部分新闻媒体的卖点

由于当前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许多新闻媒体和记者都在为“扯眼球”的新闻而忙碌,很多新闻媒体都采取提供线索有奖的方式来收集“新闻”和“报料”。但极个别新闻媒体和记者对所谓的群众提供线索不加甄别,不深入走访调查,偏听偏信,为“新闻”而“新闻”,把一面之词当成热点,把夸大事实作为卖点,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大肆渲染的情节来吸引读者,提高所谓“影响力”。原本是客观、如实地报道公安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此建设性的意见,改进公安工作和形象,没想却被个别新闻媒体杜撰、编造以及刊登出与事实严重不相符的虚假新闻、失实新闻,人为地造成了公安机关形象危机。

三、对策

仔细分析新闻媒体监督对公安工作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后。本文认为,新闻媒体监督公安工作应确立如下一些规则:

(一)设定规范,合理限制,划定媒体介入公安工作的合理界限

1、正面报道公安工作为主

传媒对于公安工作的监督主要应放在以下方面:一是对公安机关内部机制和司法人员非职务违法行为的监督,尤其是对司法机关内部制约机制上所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监督;二是对司法机关、司法人员职务行为的监督,尤其是对司法腐败现象进行揭露;三是对干预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外部势力实施监督,为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合法

韦尔伯·施拉姆指出:“如同国家发展的其他方面一样,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只有在适当的法律和制度范围内才会最合理、最有秩序地进行。”[4]要求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媒体自身也要依法行事。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一部新闻传播法,

6 但散见于宪法、刑法、民法,三大诉讼法等诸多法律和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以及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1995年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制定的《关于当前在法制宣传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要求传媒机构“不得越司法程序予以报道,更不能利用新闻媒介制造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的舆论”。《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中也规定:“维护司法尊严,对于司法部门审理案件的报道,应与司法程序一致”。传媒在报道和监督中享有的自由是相对的,其行为底线依然是人人都得遵守法律,不能违背法律法规而我行我素。

3、客观公正

媒体要做到客观公正就要坚持“四性原则”。一是真实性。传媒所报道或监督的事实必须绝对真实。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把握正确监督,防止不正当干预的基本原则。二是严肃性。传媒介入司法所使用的资料必须严肃。不能“捡到篮中就是菜”,要进行认真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工作。写作中不能只追求“惊心动魄”或“趣味盎然”而忽略了它的严肃性。三是准确性。新闻报道不仅强调选用事实的客观真实,同时也强调报道中涉及的法律内容和法律用语准确无误。四是公正性。要学会让诉讼双方说话,让第三者说话,以免造成当事人话语权的不平等。

4、遵守司法特性

要明确监督的目的,从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的目的出发,监督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应当服从于这个出发点;要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界限,对已进入诉讼程序的具体案件,不搞夹叙夹议,不做不切合实际和煽情性的评论,以客观真实的报道来展现司法工作的客观、真实。

5、善意和建设性

刘祖禹先生认为:“我们在新闻传媒上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恪守以下一些原则:与人为善,要批评、解决的问题必须是上下都认为要解决而且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事实准确,出以公心,不感情用事等等。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内参反映,不是所以问题都得通过传媒公开的舆论监督不可。这些,都是保证舆论监督正常、正确开展的必要条件,是我们对舆论监督进行控制的底线所在。”⑤

媒体介入司法还应当是建设性的。所谓建设性,是说不是为揭露而揭露、为批评而批评,而是就司法实际中存在的疑点、难点、盲点、普遍性问题或倾向性

7 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剖,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充分发挥二者的配合作用,欢迎监督

作为被监督者的司法机关和审判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和对待新闻传媒监督,不应将司法审判人为的神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7条第7项就明确规定法官有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义务。所谓人民群众监督当然就包括了新闻监督。司法机关要充分认识媒体监督的积极作用,主动寻求与媒体的配合与相互支持。并对媒介非故意失实给予宽容,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

1960年,《纽约时报》曾刊登整版报道,揭露阿拉巴马州警察虐待黑人,煽动“恐怖浪潮”,所举例证有若干失实之处。警察当局负责人以诽谤罪起诉《纽约时报》,州地方法院和州最高法院均判决该报败诉并须赔偿50万美元。时报不服,再次上诉。联邦最高法院推翻原判,并宣布了涉及诽谤公职人员的一项重要原则,即:当公职人员受到不实际批评并遭受伤害时,不得提起诽谤罪诉讼,也不得要求赔偿,除非原告能够举出确凿证据证明批评是出于“真实的恶意”。这一判决几乎封死了公职人员在诽谤罪方面的起诉之路,因为要找出报纸有意诽谤的确凿证据真是难上加难。⑥

(三)提高业内人员的素质,加强行业自律

1、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对于肩负舆论引导重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光有政治素质还是不够的,新闻舆论引导是一门科学,新闻工作者还应具有过硬业务素质。包括新闻职业技能,新闻采访与写作所涉及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力及对客观受众的了解、熟悉等。新闻职业技能,顾名思义也就是采、写、编、评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的基本功。再好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记者去采写,没有好的编辑去加工,那它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

新闻采访与写作所涉及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素质,不仅仅是熟悉相关方面工作的书本知识,还要多跑腿,多认识人,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对本领域内各方面事物的熟悉程度。

随着近年来新闻舆论引导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新闻采访与写作过程中对客观受众的了解、熟悉也成为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的专业素质之一。这种熟悉并不是单纯地顺从、迎合,而是要求新闻工作者熟悉本领域内受众的喜好,了解他

8 们的需求,懂得如何能更科学、更有效地引导他们接受自己的新闻产品。而在受众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接受新闻能力不断增长的今天,新闻工作者对所从事的职业更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紧迫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随时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

新闻工作者作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执行者,除了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外,还要有在权力面前、在诱惑面前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为党和人民的正义事业鼓与呼的使命感、责任感,换言之,就是要有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道德素质。

2、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之一是要敢于坚持客观新闻事实,不为权力和金钱所动摇。作为新闻事实的发布者,新闻工作者为了对受众负责,在客观事实和采访对象面前就要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心态,既不能掺入个人感情,也不能丧失良知,更不能因权势或金钱而动摇,改变自己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才能真正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某些记者为了一己私利,丧失道德良知,如记者在采访山西某矿难的过程中,某些新闻单位的记者,不顾大批普通劳动者无辜惨死或致残的血淋淋的事实,竟然收取黑心矿主的金钱贿赂,为罪行开脱,不仅严重影响了事件的调查、歪曲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还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道德素质之二是要具备最普遍意义上的社会道德与良知,既要与党和人民的宣传事业休戚与共,也要与普通民众的所思所想息息相通。某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穿插的短信互动活动,竟然将别斯兰人质事件中死亡人数作为观众有奖竞猜的内容,如此的做法不仅导致了我国外交上的被动,其结果也引起了中国电视观众普遍的反感,播出当天就接到了大批观众的抗议电话。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事实证明,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样也需要具备敏感的社会道德触觉,新闻产品既要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也要具备为社会道德所认可、所接受的起码标准,不能超出受众承受力之外,也不能置受众的感受于不顾。

3、加强行业自律

大众传媒是一种有效的舆论监督力量,在社会结构中,由于司法在社会结构和社会体系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因而传媒论说和评价司法行为及司法过程的能

9 力,则更进一步衬托出传媒的特殊地位。[5]但是,谁来监督“监督者”,使其不致于偏离正常的运作轨道,不正当地干扰司法独立审判,立法均未加以规定。众所周知,没有监督和约束,任何权力都可能滋生腐败,传媒也不例外。

我国目前司法常常排斥或不配合传媒监督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应从传媒自身寻找。例如:先行定罪形成“传媒审判”,进行情绪化、非理性的倾向性评论和“猎奇”、“揭秘”、“炒作”等。传媒若欲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司法机关的冲突,并与之达成一种和谐有序的关系,就必须加强自律,知法守法。对此,英国上诉法院法官丹宁勋爵早有警示:“报纸有——应该有——对公众感兴趣的问题发表公正意见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必须受诽谤法和蔑视法的限制。报纸绝不可发表损害公平审判的意见,如果发表了就会自找麻烦。”[6]换言之,传媒监督是一种不带有也不能和不该带有强制性的软监督。它只是法律性、权力性硬监督和刚性监督的一种辅助品。因此,它的影响力再大,也不能和不该代替法律的力量,不能走入代法、代政的误区。它应该是比较公平地、客观地提供全面的情况,公平地为争议各方提供相应的发表意见的平台。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既不能越位,也不可缺位。传媒必须通过自律当好信源与受众之间的“守门人”。[7]从辩证的角度看,传媒的自律并不是对传媒监督的限制,而是为传媒监督提供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和发展余地。“传媒的行业自律是传媒谋求自身政治空间、争取社会广泛认同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传媒自身独立品性的保证。在对司法监督问题上,传媒不仅需要从一般性的职业标准出发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基于司法在政治框架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传媒更需要审慎地处理同司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需要在公众社会要求与司法立场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点。”[8]总结中外传媒监督司法的经验与教训,我们不难发现,传媒如果失去必要的自律,往往走向混乱无序,走向极端,导致灾难,从而亦就失去了其成为监督主体的基本品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律的媒介最自由。”[9]

综上所述,在我国实行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审判对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开放,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体增强对司法活动的关注和报道是一种可喜的趋向,体现了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对司法的监督,并进而体现了公民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可以起到促进司法改革、减少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大量的新闻报道、偏颇的公众舆论,可能对司法机关的工

10 作产生负面的不良影响。舆论的导向和社会的压力可能影响办案人员独立地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决定,社会舆论的过于关注可能引起党政部门对司法机关对社会热点案件的处理加以干涉,从而妨碍司法权的独立行使,动摇司法独立的宪法原则。

在新形势下,如何既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又要避免大众传媒对司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既要保护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自由和媒体享有的新闻自由,又要维护司法独立的原则和司法的权威,这是法学界和新闻界需要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中国法治方兴未艾,中国司法与传媒之间的协调共处仍然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二者在协和的前提下凸显出的矛盾关系只是近几年的新现象,如何更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一方面要谦虚地向国外学习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努力研究我国的实际,站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上,理性而务实的构建我国新型的司法与传媒的关系,促进其良性协调发展,以完善此两大社会机制,维护社会正义。

注释:

①贺卫方:《传媒如何监督司法》,1998年2月20日中国改革报; ②贺卫方:《传媒与司法三题》,《法学研究》,1998年(6),第7页; ③孙国华:《社会主义法治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73页; ④车英等:《论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武汉大学学报第 55卷第6期,第753页; ⑤郭志媛:《新闻监督与司法公正》,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⑥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法学研究》,1999(6),第31页;

11 致谢

本课题是在老师悉心教导、严格要求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方案论证到论文的撰写和修改过程中,都倾注了老师的大量心血。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多少个日日夜夜,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除了敬佩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感谢许多让我分享他们宝贵经验和知识的同学们。通过一同的研究和探讨,他们为我论文的完成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从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发。我还要衷心感谢父母多年来的抚养和教诲,正是他们的资助、鼓励和支持,我才能得以完成大学学业和本论文。

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精神,诚恳和平易近人的品格让我受益匪浅,为我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榜样。值此论文完稿之际,谨向辛勤培养和无私帮助自己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12

参考文献

[1]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2014年第5期

[2](法)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12.177 [3](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14. 246 [4]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 [5]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2013年第7期

[6] (英) 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M].群众出版社.2014年中文版.第34页 [7]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8 [8]徐迅.以自律换自由[J].国际新闻界.2014.8 [9]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2014.9

第4篇:大学新媒体中心的工作总结

新媒体中心宣传部王阳的期末工作总结

期末将至,回首刚入菁菁长院校园,到经过类似“高考”的期末复习,可是这都不是最佳锤炼的方法,而在新媒体中心的近半年的工作,是我收获最多的过程。

起初作为“实习生”在新媒体中心的工作主要负责摄影、会议拍照。就这样,以杜娟学姐、晓凯学长带领的新媒人带领着10月底正式新加入进来的小伙伴,怀着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新媒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中,一路的摸爬滚打,从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新媒体中心现在的部门分工明确、工作思路清晰高效、团队协作程度高、专业化水平高、集体凝聚力强。

此外,大家的辛苦付出所获得的成果从微博微信的数据变化上就可以看出。这一年,数字变化的背后凝结了我们这一代新媒人这一年来的心酸血泪。

一学期下来,新媒体中心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团委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和传递青春正能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型线上线下活动共10余次,我也参与到了熊本、拍摄校园等一系列活动。新媒的一路走来,离不开全体新媒人共同的努力,离不开大宣传每一位伙伴的相互扶持,更离不开校团委领导、老师和同仁们的支持。寒假,我会继续保质保量完成部长们交给我的任务,做一名合格的微博、微信图编。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长院的新媒体中心2017年会继续前行。

第5篇:新媒体运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发送

新媒体运营职能

1、负责策划和战略角度思考企业的自媒体运营,如这个企业的品牌和产品适合在什么样的自媒体平台上去做,怎么样去规划这个自媒体布局。

2、深挖热点关键事件结合品牌的调性。策划事件营销,线上活跃话题的制定及执行,合理安排调整运营策略;带动粉丝数量增长。

3、利用现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去跟其他相关的推广公司进行互推和合作。

4、数据分析,分析报告呈现数据流量,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汇总,能够与公司其他部门及团队融洽合作,顺利推进整体项目进程。

5、收集分析同行业的新媒体运营情况及最新活动信息,制定个人周、月工作计划,并向上级提交总结报告。

6、日常内容选题、定稿、维护、管理、互动,提高影响力和关注度。

7、策划组织线上大型联合合作活动以及定向专题活动的组织执行推广,并做相应的活动评估报告和总结报告,同时负责新媒体资源拓展,渠道运营及管理;

8、新媒体推广的策略方案,结合品牌的定位做线上推广策略。

9、社群运营的策划方案规划,执行,组建社群运营规则,定期做活动维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流程

生产内容

1、 内容生产如何选题?(文案)

选题是成功的前提,只有贴合热点、切中用户「痛点」的选题才能吸引到期望的关注。热点,词汇,关键词产生

2、确定内容生产方式(文案)

内容生产方式有多种,例如:原创、转载、翻译等。

3、排版

确定了选题,内容之后,版式设计排版,按照阅读栏目定好相关版式

4、选择内容发布的渠道:

将内容投放到不同的渠道以获取流量。可选择的渠道有以下几种: 第一阵营 新媒体矩阵(图片,文章)

第二阵营(如果输出视频内容的话)

第二阵营包括:直播平台、音频平台、视频平台,这类平台以视频、音频为主,具有较高的娱乐性: 直播平台(映客、花椒、一直播等) 视频平台(秒拍、美拍、优酷) 音频平台(网易)

第三阵营

第三阵营包括自媒体平台和论坛,以文字输出为主,同时兼容多种介质: 自媒体平台(百家号,搜狐号) 论坛平台(百度贴吧、豆瓣)

5、流量监测和数据分析:阅读量,转化量,阅读率,转化率,用户粘度,得出结果 最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个人号+微信群搭建服务,活动社群。

6、策划线上活动:策划、创意、执行、运营以及汇报和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篇:对新媒体时代基层公安宣传工作的思考

机等新兴网络和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途径,已逐渐从依赖传统媒体向依靠新兴媒体转变。基层公安宣传工作如何顺应新媒体时代要求,把握宣传工作规律,树立新理念,寻求新途径,变革新方式,着力在创新上求突破,以宣传效应的正能量提升队伍战斗力、树立良好形象,避免和减少涉警负面舆情带来的危害,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公安机关不容忽视的课题之一。

一、客观审视当前基层公安宣传工作与新媒体时代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理念不适应。当前,个别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对公安宣传工作顺应新媒体时代,在理念上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面临的新媒体舆论环境特点把握不准。有些人对公安信息发布的开放性、公众对公安工作的参与性和社会舆论的引导性认识不足、理解不深、理念滞后,缺乏与时俱进和科学的理性认识,对新媒体时代公安宣传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清。二是顺应新媒体的工作理念没有效转变。少数基层公安机关及民警没有打闹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的宣传工作新的思想基础,在认识上缺位。有的认为:“在报纸、网络上见一篇稿子,不如破一件案子。”“在电视上见一段影子,不如多发一点票子。”重业务、重实惠、轻宣传现象在一些地方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宣传意识虽然较强,但观念不新,仍以旧思想、老观念看待新形势下的公安宣传工作,没有真正树立“宣传出战斗力”的思想和“宣传也是中心工作”的理念。三是对涉警负面舆情重视引导有差距。少数地方和民警对新媒体各载体的地位、特点、作用等缺乏认识,对公众关心关注涉警舆情特别是涉警负面舆情,不能作出及时有效回应,公安宣传工作处于被动境地,甚至在有的地方发生了某些涉警舆情被网民、网友、公众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炒作、发酵、放大,成为了有碍队伍战斗力和形象提升的负面舆情。

(二)工作导向不适应。一是重视内部信息宣传,忽视利用新媒体对外宣传。一些地方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内宣任务,从县级公安机关到基层所队和民警,便把宣传工作重心放在了只想完成信息任务、争取不扣分的所谓“关键点”上。以编、造、拼、攻和假、大、空、虚的方式,应付硬性指标任务,信息宣传脱离实际、质量差。二是重视内网宣传,忽视对外宣传。在公安内网中,因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局域网的保密性,内网上所登载的信息,社会公众无法无权浏览和阅读,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无法全面知晓公安机关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化解矛盾、规范执法、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和业绩。目前,一些地方网来网去、相互粘贴、自娱自乐、宣传面窄,出现了“内宣闹热”、“外宣淡白”的“反差过度”现象。三是重视内宣考核记分和奖励,忽视对外宣传效应。个别地方内宣任务下得过重,对外宣任务只重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忽视了利用互联网、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手机媒体进行宣传。在考核记分和奖励上,内宣记分过重、奖励过烂,外宣记分奖励少,由此造成基层所队不注重与新闻媒体沟通,外宣稿件量少质弱,“豆腐干”多,重量级、大篇幅和专题性、系列性的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在互联网、官方网和媒体网站上宣传很少。

(三)工作手段不适应。一是缺乏与主流媒体网站的沟通。在省级、地方级主流媒体网站的联系沟通上,不少基层所队对其网站的特点、作用等认识不足,与新闻媒体单位和编辑等主动联系少、情感沟通少,就连投稿的基本方式、途径、主要受众面、可采用公安机关的何种新闻信息等都一概不知。二是缺乏主动运用新媒体回应公众关心关注。有的在发现涉警负面舆情时,思想敏锐性较低,把局、所、队长和民警的博客、微博作为摆设,没能及时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博客、微博、微信发布有益信息,主动去引导、去回应社会公众对某时某事的极大关注,没有以宣传效应的正能量去正确引导公众、网民和网友,及时避免、减少和消除涉警负面舆情带来的危机危害,在个别地方出现因引导处臵不力,导致“导火索”引发“爆炸”,出现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事端。三是缺乏主动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少数地方对涉警舆情引导重视不够,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不强,特别是在发生涉警负面舆情和舆论时,对引导工作原则和方法等理解不深、把握不好,没有抢占先机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有的未建立健全重大新闻发布制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发布信息“赢得第一落点、抢占第一落点”的理念没形成应有共识。“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的引导处臵法运用不够,“救火队”、“打架后放搞脚”、“雨后送伞”等现象和教训式的案(事)例屡见不鲜。

(四)工作重点不适应。一是偏重破案宣传,忽视队伍建设创新举措和先进典型宣传。个别地方对破获的大要案件,利用公安网、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互联网、地方官方网站和新闻媒体网站进行“轰炸式”的大量宣传报道,但对队伍建设中的新举措、新亮点、新人物等宣传不多不深,特别是队伍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和事宣传少。忠诚、勇敢、正义、威严、亲民而鲜活的人民警察形象在公众中没有刻下清新印记和打下深深烙印。二是偏重工作成效宣传,忽视工作过程宣传。少数地方对专项行动总是以讲功劳、列数据、玩“文字游戏”来表现,没有将采取的新办法和下的苦功夫讲明说透,波澜曲折、细致入微、引人入胜、鲜活高大和扣人心弦的工作过程和精彩场面等,在简报或事迹中很难见到。三是偏重宣传任务数量取胜,忽视中心工作宣传策划。有的为完成下达的宣传任务,通过细化目标责任、建立落实奖惩激励机制等措施,促进了宣传任务的按时完成,但有的对宣传工作重点,没有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宣传方案,在紧扣中心工作、专项工作、专题工作等方面,缺乏周密而科学的宣传策划,出现宣传工作“神散”,对全局性、阶段性中心工作宣传不突出、不鲜明,成了“无主旨、无中心”宣传,造成了“内行不上心、媒体不愿用、公众不爱看”的现状。

(五)宣传队伍不适应。一是队伍素质急需提升。目前,内勤民警或文职、协勤人员是宣传队伍的主力军,但大多数人是刚跨进公安门不久的新警或文职、协警人员。这些人中,公安工作经历少、经验少、专业知识少,不少人没经过宣传工作知识技能培训,深感对宣传工作思想敏锐性不强、知识不系统和技巧不高,收集整理素材和信息缺方法,想写好信息或稿件欠功底。同时,因工作繁杂、任务繁重等原因,不愿写信息、写新闻稿件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顺应新媒体能力急需提升。在一些基层专兼职宣传干事中,缺乏对新媒体时代与公安宣传工作的认识,缺乏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沟通能力,缺乏运用新媒体手段和载体的宣传技能,缺乏对涉警舆情特别是涉警负面舆情的观察力、应对力和主攻力,在处臵本地本部门的涉警负面舆情时,不会用新媒体手段去有效回应或引导。三是务实进取的作风急需提升。宣传工作是一项原则性强、责任感强、费时费神“爬格子”的工作,需要有过硬的本领和务实的作风来有力支撑。在现实中,有的缺乏为公安宣传忘我工作、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精神,缺乏深入实际、务实进取、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图数量忘质量,东拼西凑,对新媒体多元化、立体化传播途径把握和运用不够好。

二、主观原因浅析

(一)认识不足是直接原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传统与现代媒体并行并用的今天和将来、新媒体逐渐占据传播优势的时代背景下,公安宣传工作面临着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数字化与网络化、受众思想观念和信息接受方式可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和社会价值观多样化、以及公安信息发布的开放性、公众对公安工作的参与性和社会舆论的引导性等新特点和新情况,但有的把握不准。由于对新媒体特点、作用及其运用方式了解不多,思想上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基础和进取精神,在宣传工作机制建设、策划与创新、队伍素质与能力建设、经费投入与硬件建设和与新闻媒体沟通等方面重视不够、用力不足,从而导致基层公安宣传工作与新媒体时代不合拍。对涉警负面舆情,有的思想不敏锐、洞察力较低,没有以新媒体多元、开放、快捷、高速、面广、容量大、公众多等特点与作用,对事前事中采取“先入为主”、“舆论先行”、“先声夺人”的办法去有效引导,总是以“屏蔽”、“网上巡查”来简单处臵,导致一些地方舆论“发酵”、“着火”、“助燃”,工作被动。同时,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外宣工作淡化弱化,同时也给宣传工作出战斗力、出新形象带来了非积极影响。

(二)运用不力是主观原因。运用是一种方法论,是基于对认知事物的实践活动。从主观上分析,由于一些地方和民警对新媒体信息引导、舆论引导的承载力和影响力认识不充分,特别是对我国新媒体的作用了解不多,因而在运用上显得乏力。据有关介绍,近年来,全国互联网和手机网民已超过6亿,微博用户群体有3亿多,互联网和手机网络已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作为公安机关,社会公众历来普遍关心关注,一些工作和行为稍有不慎出现闪失和纰漏,就会引来社会公众热议。譬如,因有的在执法、管理、形象、服务等方面出现问题,甚至造成涉警负面舆情时,社会公众、网民、网友等利用自己的“麦克风”发表意见、言论,但有的对此重视不够,不会用、不善用新媒体手段“抢占和赢得第一落点”,没有很好地利用新媒体舆论引导来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在运用上出现了“断层”现象。同时,对有效运用新媒体手段,没有建立常态化长效运行机制,相对固定的宣传力量和较为精良的设施设备配臵不强,也导致了某些地方在遇到紧急突发事情时,充分依靠宣传舆论引导社会公众,显得比较被动和苍白无力。

(三)素质不高是内在原因。从目前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看,宣传队伍素质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宣传工作质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是想不到,二是为不到,三是办不到。一些专兼职宣传民警由于不重视对新媒体时代的认识、不重视对适应和顺应新媒体时代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不重视运用新媒体观念去思考问题等,便出现了三个“不到”。一则对新媒体时代公安工作所面临的空前开放、高度透明、全时监督的舆论环境认识不清或认识肤浅。这是“想不到”的原因。二则不重视宣传队伍建设,在硬件建设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缺乏与时俱进的过硬措施,造成一些宣传民警想干干不了。这是“为不到”的原因。再则由于受具体工作任务繁重影响,一些从事宣传工作的民警没有更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宣传工作,对新媒体下公安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缺乏观察力、应对力、引导力和沟通力,对一段时期宣传重点是什么,怎样做好正面宣传引导,怎样拓展宣传领域以及搞好宣传策划和创新等,缺乏前瞻性思考和谋划。这是“办不到”的原因。加之,有些民警不愿意从事内勤和宣传工作,有的没有机会去参与应对涉警负面舆情研判,造成耳不聪、目不明、心境不宽广,仅靠被动地接受任务。

三、几点思考

(一)强化对新媒体作用的认识。近年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已成为公众特别是中青年群体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网民已有5亿多,数字化、网络化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有话语权。当前,基层公安宣传工作面临信息发布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公众对公安工作的参与性越来越高和时代要求社会舆论的引导性等新形势和新特点,同时面临四个新挑战:一是传播主体的多样化,个人和社会组织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空前提升;二是传播模式发生重大变革,显现出极强的群际传播特点;三是传播内容多元海量,公众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四是传播速度加快,影响范围广泛。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社会公众对公安队伍在打击犯罪、执法活动、治安管理、服务群众、队伍建设及整体形象等方面特别关注,信息传播速度可以秒来计算。因而,务必以清醒的头脑对新媒体特点和作用加以足够认识、理解和运用,充分运用好新媒体具有一针见血、杀伤力强、触及面广、方式多元、传播快速、受传者多等作用,在遇到出现负面涉警舆情时,通过传播方式多元化的途径,第一时间主动掌握话语权,尽快消除其影响、危机和危害。

(二)强化对涉警舆情的舆论引导。涉警舆情,说到底就是涉及公安工作人与事的各种积极或非积极情况。孟建柱指出:“全面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以开放自信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和关切”。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宣传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和媒体的知情权,接受群众和媒体的监督;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舆论引导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舆论引导能力与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的关系。在当下,应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增强准确把握判断涉警舆情的能力、正确应对舆论关注的能力、主动运用舆论推动工作的能力。工作中,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基本原则,改变过去应对舆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手段,树立媒体意识,增强媒体服务意识,提高应对媒体采访的能力,切实提高涉警舆情处臵、涉警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在重大涉警舆情、涉警舆论的引导中充分运用新媒体抢占先机,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

(三)强化宣传工作的策划与创新。在新媒体时代,基层公安机关应积极通过宣传效应的正能量来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基层公安机关在宣传工作中,应当切实抓好策划与创新工作。在策划方面,要借鉴和学习企业营销宣传策划的工作理念,通过成功的宣传去赢得市场、占领市场。这些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涌现出的任长霞、邱娥国、济南交警、漳州110等先进典型形象都是靠精心策划提炼出来的。我们应当坚持“中心工作整体策划、重点事项专题策划、大事策划出效应、小事策划育亮点”的工作思路,紧扣工作、围绕重点工作,策划广场宣传、媒体宣传和内外宣传;策划队伍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让榜样的力量在社会上产生强大感召力;策划专项重点工作成效宣传,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真实鲜活、有亲和力。在创新方面,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各种载体,把队伍中的先进典型人和事、工作中出现的舆情和舆论,通过新媒体进行广度、深度和纵横向宣传,特别是对涉警舆情的处臵进程要尽可能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对涉警负面舆情要尽可能通过研判,并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进行舆论引导,防止涉警舆情尤其是涉警负面舆情带来危害,把人们的思想、言行等统一到正确的、理性的轨轨道上来,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四)强化顺应新媒体的机制建设。要做好新媒体时代公安宣传工作,机制建设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着力抓好四项机制建设:一要抓好宣传队伍素质提升机制建设。建立素质培育机制,加强宣传队伍思想、纪律、作风和能力建设,提高洞察力、分析力和应对能力。二要抓好宣传工作激励机制建设。坚持内宣与外宣并重并用的原则,用必要的经费奖励有功宣传人员,开展优秀宣传员评比表彰活动,激发宣传人员积极性。同时,通过必要的改进措施,强化新媒体信息新闻宣传工作,鼓励民警自觉应对各种涉警舆情,尽量减少涉警负面舆情的发生。三要抓好涉警舆情研判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涉警舆情信息研判机制,畅通和完善涉警舆情信息汇集报送渠道,组建舆情宣传员队伍。各相关警种密切协作,及时掌握社会稳定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舆情动态。加大对重点社区、论坛、特定QQ群和特定搏客等网络场所的巡视,收集、掌握媒体的反映以及社情民意,定期不定期地对舆情走向进行分析、预测,力争在第一时间发现舆论炒作苗头,防止不实传言通过网络舆论进行扩散,激化人们的情绪。四要抓好涉警舆情引导工作机制建设。建立一支信息新闻宣传队伍,主动发布警务信息,积极为各媒体和公众提供有价值的警务信息,满足公众需求,对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社会广泛关注的突发案(事)件,尽可能在第一时间用权威声音从源头上杜绝负面炒作。工作中,要占领网上舆论高点,准确把握社会情绪引导,建立公安门户网站,公开工作信息。将网络作为最大限度澄清事实、宣传公安工作成绩和体现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新型平台,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畅通群众参与政治和利益表达渠道,及早发现问题、处臵问题,构建民众广泛参与、有序互动的舆论新环境。对已经热炒起来的舆情,采用发帖、跟帖、回复等方法引导讨论,积极疏导社会情绪,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影响。

第7篇: 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进行政治教育、统一思想、引导舆论正能量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新媒体的表现与支持,或者说新媒体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一种特殊的、与时俱进式的关联。那么,怎样更有效、更直接、更快捷地运用和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成为企业党组织和宣传文化教育从业人员研究的一项课题。本文试图以思想政治工作中新媒体的运用为题作一些探讨,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对新媒体形式的基本认识

什么叫新媒体?新媒体是介于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等原有媒体而言的新型媒介载体,如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平台、桌面视窗、数字电视等等。新媒体又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多种媒体形态,新媒体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信息公开、化解社会危机、促进阶层互动、影响公众视听等待。新媒体的出现,代表着社会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演变,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作为一个具有地域特征的**企业,充分运用好新媒体的平台,使之成为鼓舞职工士气、提升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宣传、文化、新闻从业人员的神圣使命和主要职责。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近年来,***的宣传文化领域在运用新媒体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今年五月中旬,由****发起的***首届新闻媒体评选工作获得圆满成功,不仅评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几家新闻媒体单位,也破天荒地评出了六家网络新闻媒体单位。这无疑会对今后***系统进一步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以网络、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并广泛普及,这使得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中成熟的经验可能在新媒体环境中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需要。新媒体环境的出现,必将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政治性形成新的挑战,同时对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了解新媒体形式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自身具有一定特点,比如数字性、信息化、虚拟性。那么,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中新媒体表现有哪些特性呢? 我初步研究,至少有以下几个特征:

1、传播的时效性强。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速度迅速。传统媒体往往会受采访、印刷、销售等环节的限制,而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接受和发布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传播出去。比如手机,携带方便,通过人群之间的信息发送、电话联系,事件可以即时得到传播。并且现在手机媒体与网络媒体实现了有效结合,通过手机上网更是缩短了新闻事件传播所需的时间。

2、涉及的覆盖面广。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32亿,手机网民5.27亿,目前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14年8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12.7亿户。这就看出新媒体对人们的影响范围之广。几乎覆盖了全部健康的劳动人群和学习人群。成千上万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新媒体的接受者。新媒体传递的信息被不同阶层的人所接受。而新媒体的信息传递过程无疑也是人们接受教育的过程。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包含的内容丰富。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各网站上有关新闻的相关信息链接都是非常丰富的,事件背景信息、相关话题报道、各种专家评论甚至网友意见还有图片及音像信息,这都是传统媒体无法给予的.比如报纸版面有限,广播电视有时间性。还有,各种资料诸如经典著作、网络小说、新闻评论、视频等散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大量的信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4、双向互动又便捷。一台电脑只要能上网。便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一次新闻事件通过网络便可以使使用者即时了解。手机更是容易携带,通过短信收发、电话,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大范围的使用者及时获得信息。

新媒体非常容易与受众发生直接的互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模式大都是单向的,新媒体的互动性极大地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广泛地参与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果达到更佳。新媒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传播大量的、正确的信息来进行的。

当然,新媒体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也有局限性,也会暴露各种社会弊端,如信息不真实、传播内容不健康、西方网络文化的冲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克服。同时,还要加大对新媒体实施有效监管的力度。

三、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很多。相比会议式灌输等途径,网络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隐性的。润物细无声,新媒体就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状态。

在这方面,笔者着重介绍一下******运用博客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鼓舞职工士气的情况。2007年初,******,开设了自己网络博客,近年来又开设了微博。据初步计算,7年来,他的博客量达到了1500多篇,计百万字之众。他善于运用网络博客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博客舆论、贴近普通群众是束向红开设博客的主要特点。尽管党委书记的公务十分繁忙,可他依然坚持较高频率的更新速度。他在博客中所写的许多随笔、杂谈、感想等散文,常常借事抒情,意味隽永。起初,他的博客只是发表一些时政类随想、感悟、诗歌等作品,抒发一下个人感悟而已。后来,随着网友们跟帖量的不断增多和影响面的快速扩大,***的博客逐渐超出了他个人的情感空间,越来越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和网友们讨论工作、交流思想的特殊场所,成了开展思想交流的阵地,化解怨气、纠纷的特殊场所,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好评,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束向红运用博客巧妙地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弘扬正气,陶冶性情,潜移默化地凝聚着人心,鼓舞着斗志,体现了春雨般默默无闻、唯求奉献的崇高境界。2008年8月间,《****》杂志、中国***网相继报道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闻,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称道。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几年来***在办好网络平台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网络新闻宣传的影响面正在越来越广泛。从***总部,到*** **直属企业,每天的新闻量大得惊人,有时候同一个单位有几篇甚至十几篇的新闻稿件在网络上刊出。网络上的新闻栏目多种多样,如集团要闻、**新闻、品牌展示、企业文化、**人风采等。网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新闻内容有选择地传输稿件。就以我们**为例,仅今年上半年,已经包括在***新闻网等各类新闻媒体上用稿就达946篇,其中国家级8篇、省部级892篇、市县级46篇。近几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09年和2012年,**分别在全省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全国**宣传文化工作会上作了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交流发言;2011年***被集团公司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四、开展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在新媒体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特别是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而不断提高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第一,需要不断构筑和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实现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联姻,是丰富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形式的前提条件。目前,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注册有自己的网站,搭建了与广大员工交流沟通的平台。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牢固地占领思想政治阵地,使各种唯心论、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没有可乘之机。新媒体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占领职工思想阵地的平台。思想政治工作要依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氛围和优势,走虚(虚拟)实(现实)结合、内外并举的路线和战略。

第二,需要不断健全有利于企业舆论的管理体制机制。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和几乎所有部门,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能有效避免责任不明、效率不高、扯皮推诿等现象。

一是建立统

一、权威、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把新媒体宣传管理的相关行政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共同管理的体制机制。二是建立全天候的信息监管机制。要建立面向网络舆论的监测体系,并通过网络舆情的报送机制和引导反应机制,确保网上主流意识形态舆论的主导态势,确保有损企业形象的不良信息能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引导。三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涉外的安全环保事故或群体性事件,要自觉利用新媒体黄金4小时法则,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跟进,化危为机,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第三,需要不断加强复合型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一支专兼职复合型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仅要具备原有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更应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了解新媒体环境,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反馈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协调解决新媒体传播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让职工感受存在的价值和希望,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同时,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激发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切实认真开展一对一的帮教活动,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责。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挑战也开辟了新途径、新领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有效利用这一新兴事物。在新媒体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我们绝不可忽视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作用。

上一篇:驻村帮扶工作督查通报下一篇:学习部个人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