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考试资料整理版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媒体考试资料整理版(精选5篇)

新媒体考试资料整理版 篇1

一、名词解释:

【新媒体】

新媒体,即数字化的双向互动的传播媒体,是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和信息接收工具的统称。对新媒体的界定,不能仅仅依据其出生年月,更要根据其技术特性和传播特征。数字化、互动性是其根本特征。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海外学界一般只将互联网和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SNS】

①SNS指Social Network Software,社会性网络软件,是一个采用分布式技术,通俗地说是采用P2P技术,构建的下一代基于个人的网络基础软件。

②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③SNS的另一种常用解释:全称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网站”或“社交网”。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这种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系统思想的网站就是社会性网络网站(SNS网站)。【手机报】

手机报是传统纸媒以手机终端为传播载体,以电子化形式传播新闻信息,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了解信息资讯需求的一种新闻媒介,是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

通俗地说,手机报就是通过手机看报纸。是移动运营商与媒体机构联手,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片记载国内外的新闻、生活、财经、文化、体育、娱乐等各类信息资讯,将原本印刷在纸媒的新闻,通过无线技术平台,以短信、彩信、WAP等方式发送到彩信手机上的一项资讯类信息传播业务。从技术手段上看,手机报迄今为止有两种操作模式:彩信手机报模式和网站浏览模式,即通过手机上网实现对报纸的阅读。手机报的传播特点

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信息的及时传播和接收 •

充分体现了多媒体优势

互动性强,真正实现了传播流程的反馈

传播范围广。中国手机用户是互联网的4倍,超过全球手机用户的1/5。•

信息传播形式多样且保存方便。当前手机报发展的障碍(1)信息容量小(2)阅读费力易疲劳(3)交费偏高(4)信息内容同质化

(5)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也需时日 【手机电视】

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流媒体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作为载体工具,接收和播放电视节目的业务。

从技术的角度看,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方式有三种: •

第一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流媒体多点传送;

第二是通过数字音讯广播频谱上的数字多媒体广播(DMB)。DMB又分为地面波DMB和卫星DMB,它们与3G移动流媒体技术共同构成了手机电视的三大技术; •

第三种是在手机中安装数字电视的接收模块,直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手机电视的传播特点

既具有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

是对传统传输手段(无线发射、有线电视、卫星直播)的补充及延伸 •

适合突发性及时效性强的事件传播 【维客】

1995年,维客由美国普度大学的科学家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开发成功。维客是基于互联网新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超文本特性,允许多人协同写作完成某一文本任务的写作工具。它以“知识库文档”为中心,“共同创作”为手段,依靠“众人不断地更新修改”,开创了一种借助互联网创建、积累、完善和分享知识的全新模式。与传统媒体相比,维客在时效性、全面性、多样性上更胜一筹,但不如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维客的媒体价值在于:它更像一个特殊的“公共博客”,将普通的博客作者集合起来,使 “一对多”进行传播的“信息孤岛”转换为“多对多”传播模式下的“信息集散地”。【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是一种以用户创造内容(UGC)和基于人际传播(SNS)为主要特点的“多对多”交互型在线媒体类网站。

这类网站一般提供博客、即时通讯、图片或视音频分享、社交网络服务等一系列服务,要求用户注册手机号码等真实个人信息;用户可以更新内容,与老朋友保持联络;也可以浏览“熟人”的朋友圈或直接搜索,“follow”或“关注”感兴趣的用户,进一步扩大社交圈。目前,常见的社会化媒体有博客、微博客、维客、视频分享网站、社交网站、内容社区、游戏社区等几类,其中以社交网站、视频共享网站、微博客最具代表性。

尤其与手机紧密捆绑的微博客,使得传播更加具有即时性、隐秘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使社会化媒体传播力、影响力更强。

特点:集成化、高度开放、自媒体化、社区化、高频化。

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社会化媒体容易形成“病毒式”扩散机制,达到“直播效应”。社会化媒体迎合了人们展示自我、扩大社交圈的愿望,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多地带入网络世界,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强。【微博客】

微博客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20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它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随着发展,这些讯息可以被很多方式传送,包括短信、即时讯息软件、电子邮件、MP3或网页。一些微博客也可以发布多媒体,如图片或影音剪辑和出版。微博客的代表性网站是Twitter,这个词甚至已经成为微博客的代名词。微博的功能:

①传播功能:微博可以把一个突发新闻事件在几分钟内传遍全球。②交流功能:即时通信工具是点对点交流,而微博是点对面交流。③及时搜索功能: 对于最新发生的事情,微博可以即时搜索。

④微博兼具了博客和IM(Instant Messaging)的功能:博客具媒体功能、自秀功能,IM则是交流功能、沟通功能。

⑤即时搜索: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仅会成为用户的频繁应用,也可能会成为微博客的核心商业模式。【长尾理论】

长尾(The Long Tail)这一概念是由“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最早提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忽略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

长尾理论的内涵:

① 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

② 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 相比,甚至更大。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

要使长尾理论更有效,应该尽量增大尾巴。也就是降低门槛,制造小额消费者。通过鼓励用户尝试,将众多可以忽略不计的零散流量,汇集成巨大的商业价值。最理想的长尾商业模式是,成本是定值,而销量可以无限增长。这就需要可以低成本扩展的基础设施,【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他的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首先是一种历史趋势,从出现两种以上的媒介开始,它就开始生效并发挥作用,直到媒介间区别的消失。

其次,媒介融合是人类信息科技发展到较高阶段后的突变进程。网络出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这统一信息平台下,视频、音频、文字等各类信息可以汇聚一体,终端、传输网、信息编码方式等纷纷趋同,传统媒介可以移植、扎根于网络实现“网络化生存”。

再次,媒介融合是一个结果。世界上本来没有媒介,技术和社会发展催生了媒介,同样由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不足导致了媒介的差异,而进一步的发展则导致各种媒介差别的消失。这发展的结果,可以称为媒介融合。【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提供类免费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帮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二、简答:

1、如何理解新媒体? 新媒体概念:

①新媒体就是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和信息接收工具的统称。②对新媒体的界定,要根据其技术特性和传播特征。③所谓新媒体,就是数字化的双向互动的传播媒体。

新媒体的特征:①根本特征有两个:数字化、互动性。②衍生的特征包括:新技术的应用、海量信息处理、快速而充分的互动等。新媒体实现了由所有人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理解新媒体的四个角度

①“新媒体”是个通俗的说法,严谨的表述是“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数字化、互动性是其根本特征。

②新媒体之“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应指“今日之新”,而非“昨日之新”或“明日之新”。③新媒体之“新”应置于国际视野中观察,而不能只看其在中国是否为“新”。

④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海外学界一般只将互联网和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

2、如何理解三网融合?

1998年,中国首次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即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届时,用户可以利用电脑、电视、手机等任一终端,不论经由何种网络,都可享受上网、视频、通话等各种服务和应用。

提出这一概念的初衷是让广播电视行业参与竞争,打破电信行业的垄断。“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3、手机作为媒体,具有哪些显著特点?

①手机是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实现了从通信工具向媒体的跨越,成为一种新型 的大众化革命性媒体。

②作为新媒体的重要成员,手机媒体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③手机媒体的显著特点包括:高度的便捷性、互动性、私密性、贴身性、多样化的信息服务等。

④除了具有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手机媒体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⑤手机通过与不同的传统媒体结合形成不同的手机媒体类型,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手机知信/彩信、手机报纸/出版、手机电视/广播。

4、手机报有哪些传播特点?

手机报是传媒纸媒以手机终端为传播载体,以电子化形式传播新闻信息,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了解信息资讯需求的一种新闻媒介,是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手机报的类型:从技术手段上看,手机报迄今为止有两种操作模式

①彩信手机报:类似传统纸媒,就是报纸内容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与彩信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资费低廉,是目前最常见的手机报模式。

②WAP型手机报: 即网站浏览模式。相对于短信型,内容更丰富,基本上可以称为全文型的手机报纸。资费相对较贵,包括信息费和通信费两部分;网络比较单调。手机报的传播特点

①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信息的及时传播和接收 ②充分体现了多媒体优势

③互动性强,真正实现了传播流程的反馈

④传播范围广。中国手机用户是互联网的4倍,超过全球手机用户的1/5。⑤信息传播形式多样且保存方便。

5、手机电视有哪些传播特点?

手机电视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流媒体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作为载体工具,接收和播放电视节目的业务。

①手机电视既具有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

②手机电视是对传统传输手段(无线发射、有线电视、卫星直播)的补充及延伸 ③适合突发性及时效性强的事件传播

6、与新闻跟帖和BBS相比,博客的把关机制有何不同?

①注册型博客:博客服务一般由网络运营商提供,用户通过

注册,免费获得使用空间,自己上传内容、更新内容、管理留言。

②个人网站型博客:自己拥有独立的站点和域名。把关机制:与新闻跟帖和BBS相比

① 博客留言和新闻跟帖在形式上相似,但其内部控制机制却大相径庭。新闻跟帖有专门的审核人员,而博客留言只要能通过系统设置的敏感词过滤就可以发布,因而自由度更高。② 博客和BBS也有很大区别,有人形象地将前者称为私人会客厅,后者则是公共广场。网络论坛有专人把关、过滤,而在个人博客中留言及博客本身的内容却不需要审查,这为博客的主人和访客预留了很大的言论自由空间。

7、维客有哪些媒体价值?

维客是基于互联网新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超文本特性,允许多人协同写作完成某一文本任务的写作工具。维客以“知识库文档”为中心,“共同创作”为手段,依靠“众人不断地更新修改”,开创了一种借助互联网创建、积累、完善和分享知识的全新模式。

维客是相对客观的众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维客在时效性、全面性、多样性上更胜一筹,但不如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

维客的媒体价值在于:它更像一个特殊的“公共博客”,将普通的博客作者集合起来,使 “一对多”进行传播的“信息孤岛”转换为“多对多”传播模式下的“信息集散地”。

8、网络传播立法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网络法规是用以维护网络社会关系和网络社会秩序的法律规范。法律对网络传播行为的规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打击网络犯罪

2、遏制网络侵权

3、强制实施某些技术性规范。

网络法规除具有一般法律的性质外,还表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第一,网络法规表现为公法与私法、强制法与任意法相互结合。网络空间强调网络行为的自治、表达自由,但网络又需要安全,安全则体现为国家的必要干预。因此,网络法律规范中既有强制性的,又有任意性的。

第二,网络法规表现为行为规范与技术规范相互渗透。技术在网络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一定的技术内容、技术流程、技术标准等做出相应的规定,既是解决社会冲突的前提,也是平衡社会利益分配本身的内容。

第三,网络法规表现为具有国际性质的国内法。制定本国的网络法规需要考虑各国通行的做法,以利于共同建立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公平的网络社会。网络传播立法要考虑的因素

⒈网络管制不能以牺牲网络发展、社会繁荣为代价 ⒉实现国家权力同公民权利的平衡 ⒊处理好信息共享同信息专有的关系 ⒋妥善处理网络环境下的司法管辖权问题

9、媒介融合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阶段一:媒介的竞合

当广播诞生的那一天起,媒介融合才具有第一个基本条件,即具有两个以上的媒介。从此时开始,新媒介——广播和旧媒介——报纸,开始共存于世,形成媒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这是媒介融合的萌芽阶段,是对未来的媒介融合的预演,称其为竞合而非融合,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三大媒介间的互补、借鉴,无论是发生在业务层面还是战略层面,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媒介形态间的界限仍然清晰,我们能够准确地为信息终端、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定位,指出它属于哪一种媒介。阶段二:媒介的整合

媒介竞合之后的阶段可以用媒介整合来概括。这是在媒介竞合与真正的媒介融合间的过渡阶段,是人类从媒介时代向后媒介时代的过渡时期。媒介整合时代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时间跨度,以原本清晰的传统媒介边界借助网络平台开始模糊为起点,以各传统媒介、网络、手机等融合为一体为终点。阶段三:媒介的融合

媒介融合首先是一种历史趋势,从出现两种以上的媒介开始,它就开始生效并发挥作用,直到媒介间区别的消失。

其次,媒介融合是人类信息科技发展到较高阶段后的突变进程。网络出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这统一信息平台下,视频、音频、文字等各类信息可以汇聚一体,终端、传输网、信息编码方式等纷纷趋同,传统媒介可以移植、扎根于网络实现“网络化生存”。

再次,媒介融合是一个结果。世界上本来没有媒介,技术和社会发展催生了媒介,同样由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不足导致了媒介的差异,而进一步的发展则导致各种媒介差别的消失。这发展的结果,可以称为媒介融合。媒介竞合、媒介整合、媒介融合三个时代的划分方式,就是基于媒介融合作为一种结果的静态状况。

10、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①新媒体传播渠道趋向社会化网络 一般的社会化网络具备三层构造:第一层为个人信息展示,第二层为共享与分享,第三层为基于社交空间的群体协作,在社会化网络里共同完成某一任务。建构社会化网络的三个层次使得互联网越来越趋于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网络会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做出具体的、精准的解答。基于这样的一种网络环境,用户将会越来越愿意通过社会化网络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而且信息共享将作为用户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存在。②新媒体进入整合式传播

移动状态下利用碎片化时间上网浏览、交流或享受网络服务将成为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社交、本地和移动三概念的结合能够形成一种基于内容本地化、方式社交化、获取移动化的整合式传播。而为了节约自己的时间成本,提高网络使用效率,每一个用户将会更依赖与自己兴趣、爱好相近的社交圈,更关注与自身相关、与生活贴近的本地群落,而新媒体传播也自然转向依据用户的真实社交关系和地理位置推送更为精准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③新媒体内容呈现视频化趋势

相比较图文网络静态的呈现方式,网络视频以其全感官触动、可控性播放和多样化内容更容易赢得用户的青睐。

随着版权购买成本的增大和用户需求的多元化,视频网站开始打造自制剧、纪录片和教育科学类等时长在20分钟内的视频。这类微视频将成为新媒体内容新的发展方向。④云计算技术催生云传播与云媒体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它的应用思想是把分布于各地的成千上万台电脑和庞大的服务器集群计算能力连接成一张大网到一个远程的数据中心,形似一片电脑云。云传播的重要特点是简化了传播模式,只存在C2C(Cloud to Client)。进入云计算时代,媒体不用再重复购置服务器、终端设备等,复杂的内容分发与多媒体呈现,复杂的用户订制与广告细分等都将在“云端”处理,云媒体将在“云计算”这一全新平台上得以轻松实现。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新媒体的发展职业新闻传播有哪些影响。

2、结合现实,谈谈在新媒体经营中,如何运用长尾理论。(1)充分利用新媒体产品的特性

新媒体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初始固定投入高,而边际投入低,边际成本递减。可以从改进初始投入与边际投入两个途径获利。

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是生产方规模经济;而新经济的特点在于需求方规模经济。创意要想成为经济,它的生命力在于普及。一个不为众人和市场所知的创意,内容再好,也不可能成为“经济”。

(2)充分利用数字化优势

新创意经济是边际投入“更小”的经济。它之所以比传统创意经济的边际投入“更小”,完全是因为,传统创意经济未经编码化,它必须依附于传统介质而扩散,因此使自己加上了“重量”;而新创意经济可以借助编码化,完全“无重”地通过互联网本身达到扩散、从而占有高市场份额的目标。

(3)主动发挥差异化、个性化生产的优势

典型的例子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商业本质,是让消费者主动将自己的需求,成规模地暴露出来。每个消费者在搜索引擎上键入自己的搜寻目标,实际就是差异化、个性化地提出自己的定制要求。而搜索引擎并不是像传统手工艺匠人那样,一个一个制作出产品,而是通过软件方式,自动化地实现供求匹配,按照消费者提出的定制要求,自动、低成本地一对一提供服务,满足需求。

3、对媒介融合的理解

4、微博与微信的比较

①信息:与微博相比,微信的信息开放度低,更多基于一对一的隐私对话,即使有群聊,在本质上,仍然是一对一的沟通机制,与微博的广播有很大差别;微博信息开放度要高很多,是开放的个人媒体信息平台

②关系:微博强调信息并不过分强调关系,是单向关注;而微信中,信息则更多是基于关系核心的,是双向关注。也就是,微信的在关系强度上,要高于微博。

③营销:不同的网络结构,决定了微信和微博将在营销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从信息角度,如果你需要做的是品牌曝光度、公共关系或者其他一切你希望广而告之的营销活动,微博的作用在此时要大于微信。微博是广播的地方,是公共话题区,是传播效率最高的媒体平台。微信在这方面是弱势的,它更多是私下对话,它很少转发并促成传播,也无法像在微博上一样,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公开信息来寻找或定位一个客户。

而从关系角度,或者说从客户关系角度,微信的作用也许要大于微博。通过微信,你提前找到确定的用户信息也许比较难,但当你加了一个好友以后,通过对话机制,你维系关系的能力要比微博强很多,也就是,微信的沟通效率比微博高。这是因为,微信的沟通手段更先进,它有移动性,有实时性,有地理信息,还有语音等强有力的多媒体支持。而在一对一的对话中,像微博那样繁杂的外部噪音也几乎是不存在的。

5、新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包括哪些?请以优酷网为例进行详细论述(或以其他某个新媒体为例亦可)。

(1)、广告盈利:广告是传统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新媒体对广告的依赖虽然不如传统媒体那样,但广告依然是其重要的盈利模式。新媒体的广告类型主要有:文字广告、图片广告、视频广告、游戏内置广告、社区营销广告、富媒体广告。

(2)、销售盈利:利用新媒体自己销售产品或者帮助生产商销售产品,典型的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类型主要有: B2B、B2C、C2C

(3)、渠道盈利:通过搭建好通往用户的有效渠道,在这个渠道中销售相应的产品来获得收入或者收取中介费。会员费、下载费、收视费是最为简单的渠道盈利方式。

(4)、增值服务盈利:定义— —除免费内容之外的其它服务,这些服务往往收费或者能间接产生经济效益,比如会员服务、游戏娱乐、可视电话、社区服务等等。

对优酷或者其他相关的某个新媒体进行详细的论述,尤其是从盈利模式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6、何为手机报,请以某手机报为例,详细阐述手机报的困境及解决方案。

手机报: 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是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手机报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

运营模式: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和手机报用户之间共同构成产业链,并有此完成手机报的采集和传输。

困境:内容上纸质报纸翻版,信息高度同质化; 价格上3-20元,无竞争优势 阅读习惯挑战;

受众狭窄:手机用户海量,但手机报用户比例小

解决方案: 一是建立独立的采编队伍,创新新闻内容,增加信息资源的价值;

二是建立适合手机报的运营管理机制,与传统报媒互动,以品牌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是增强与受众的互动

7、试述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广播正成为媒介融合中的主角与收益者。广播在经历了上世纪末期的分众化、专业化趋势后,在新媒体环境下,走向了全媒体发展的道路。这里有必要首先介绍一下新媒体环境。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手机、电脑、电视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的一种形式。这种媒介环境,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1)媒介资源由缺失转变为过剩。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向大众传播信息,公民记者的大量涌现体现了这一特征。

(2)大众传播由泛播向窄播过度。由过去的以大众为传播对象到现在的以群体甚至个人为传播对象,这一点在现实中已经凸显无疑。

(3)互动性前所未有地增强,单向传播正逐渐消失。(4)各媒介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融合趋势下的广播由原来的线性播出方式转为点播、轮播、浏览、下载、互动等形式的节目。传播载体由单一的声音转向文本、图像、视频等多元信息载体。近年来,我国广播改革在专业化的基础上朝着按照不同类型听众的个性需求以及不同的收听时间来编排节目的为特征的“类型化”广播方向发展。

8、试述新媒体给报刊业带来哪些挑战?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新媒体技术对于报刊业具有着双重涵义:一是我们可以将新的电子媒介视为大众媒介的新成员,而非取代现有的媒介;二是必须认识到数字化及整合可能带来的许多革命性后果。它的直接挑战表现在:以围观、分享、转载、流言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公民新闻行动越来越变得经常,尤其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

新媒体技术的涵义比较多,在众说纷纭中,我们认为,作为数字时代的象征,新媒体技术的核心传媒是互联网。互联网优势表现在:

(一)数据通信正逐步取代语音通信。

(二)具有高粘性和高传播性。

(三)网民规模扩张与网络价值同步。

网民规模的扩张推动网络价值的提升,而网络价值的提升又进一步增强其扩张能力。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规模的平方成正比。在对大学生使用的前三种网络应用的调查显示,使用最多的是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新闻。

对于传媒业来说,2.0时代的三个关键词是:微内容、点对点、解构,即以点对点的方式,实现微内容的发现和利用,最终完成对传统价值体系的解构。

9、什么是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构成需要哪些要素?有人说网络媒体实现了公共领域的重构,请加以论述

公共领域的概念: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指“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共舆论的地方.公共领域向公众开放,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力和机会,在这块地方自由讨论有关公共利益的任何事务”.公共领域的构成:

(1)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2)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因为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决定着信息的流量.单向的非沟通媒体将导致信息的匮乏和意义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私人的“独立”与“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3)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自由辩论,充分交流,进行理性批判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10、论述什么是人肉搜索,请谈谈你对人肉搜索的看法

人肉搜索是与机器搜索相对而言的另一种搜索信息方式。在机器搜索中,信息的搜集是通过机器完成的,而人肉搜索是通过其他人来搜索自己搜不到的东西,更强调搜索过程的互动。在人肉搜索中,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变为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这种搜索活动是一般是网友在网络社区上提出一个问题,通过广聚五湖四海的网友力量,由人工参与解答而非搜索引擎通过机器自动算法获得结果的搜索机制。起源:虐猫事件,“人肉搜索”威力初次展现 畸变:铜须门事件,网民力量开始走向“暴力”失控:“最毒后妈”事件,不了解真相的网络很伤人。是与非: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利弊共存、优劣同在,人肉搜索这一种获取信息的新方式也不例外,对于这一行为,我们也要本着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我对此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种方式把人工参与和网络搜索结合起来,综合了人工搜索与网络搜索的优势,能够让我们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华南虎事件”“周久耕事件”的水落石出,人肉搜索功不可没。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肉搜索成为了谴责不良行为、打击腐败的又一网络利器。

第二、人肉搜索正是由于其功能的强大,任何人都可以充当发起者,这就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恶意对他人进行搜索,导致别人的姓名、身份家庭地址等个人资料被广泛公布,侵犯公民隐私权。另外,由于其搜索的信息具有不准确性、不真实性、开放性,有些无辜的人或法人单位可能会因不真实信息的广泛传播而付出惨痛代价,所以这种方式也引起了部分人士的批评和质疑。

第三、人肉搜索行为一种新生事物,不能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益处而忽视其弊端的存在,也不能认为有其弊端而因噎废食。正确的做法是兴利除弊,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让这种搜索方式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第四、要根除人肉搜索的弊端,我认为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立法规范,明确区分合法与非法的人肉搜索行为,将其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让网民在发起搜索时有法可依:二十加强监管,及时处理不良或非法搜索信息,对违反有关规定的网站、网民依法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人肉搜索行为对无辜公民或法人单位造成的不良影响;三是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引导网民文明上网,依法搜索。

最后,作为一名当代青年,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有关的规定,做到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不利用“人肉搜索”等新兴的网络技术做出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做一名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

11、试述什么是恶搞,请谈谈你对现在网络上恶搞流行的看法

“恶搞”是当前网络上流行的,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表达个人思想的一种方式,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恶搞”作品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时尚”,应当引起高度警惕。从视频到文本,从网络到电视,从流行歌曲、热门节目到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主旋律影片、英雄人物等,都难逃被“恶搞”的命运。看法:有人说:恶搞是人民冷嘲热讽的解构姿态,恶搞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批评,恶搞是人民平凡有趣的精神追求。我们不应该说,恶搞是什么什么主义、恶搞代表了什么什么意义、恶搞有着什么什么境界。因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如果真要这么说,这事儿本身就挺恶搞的。有人说:为什么要恶搞呢?因为世上有太多道貌岸然在那里,有宏大想法的人想一统江湖,有精英意识的人妄想千秋万代。而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个草根也要发言,也想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把内心的感受发泄出来。所以,我们需要恶搞!网络恶搞、超越自然科学的恶搞、化学的恶搞、一切都可以恶搞。“恶搞”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恶搞”作品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时尚”,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恶搞”是要有底线的,而这个底线就是道德和法律,不如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不能扰乱政治秩序,一旦“恶搞”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恶”,那必定会失去“恶搞”本身的市场,造成是非不明、荣辱颠倒、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甚至给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

12、请以手机媒体或网络媒体为例,结合本学期课堂讲授内容和你的个人体验,谈谈你对媒介融合含义、形式和发展态势的认识。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的.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则 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广义上,“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狭义上,媒介融合指不同媒介形式的结合重组从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以手机媒体为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与无线通信融合的加强 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相继问世,这一方面反映了报刊广电媒体对手机网络传播新高地的抢夺,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了报刊和广播电视以信息技术为中介,借助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传输手段,使得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三种 1. 不同媒介组织的跨媒介融合。

2. 传统媒体内部业务的融合3. 融合新闻

4. 传媒业务与功能的融合,指媒体之间相互借鉴传播方式,从而实现传媒业务和功能的融合。

结合目前媒介融合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及表现形式,个人认为媒体融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在信息时代,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在于对内容的拥有,然而规模化信息难以通过传统媒体自身充分地生产和流通;纵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造就了大规模的内容生产的可能性,但资本上的劣势往往阻碍其发展。综合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内容融合也就势在必行。

二、接收终端的融合。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

三、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随着信息产业的技术融合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将逐步纳入到更广阔的产业背景下来进行,信息产业并购和信息产业的战略联盟会使媒介产业融合形式更加多样化。

四、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具体来说以受众为中心的媒介融合,是实现内容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形式上是媒介优势的完全融合,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并和经济效益统一。

13、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中国社会发展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请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媒介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发展史。新媒介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为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

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于社会形态影响

第一,使得文化与道德的多元化越来越显著.新媒体的应用,极大的打破了信息垄断,使得人们有了充分表达的机会,也由此最真实地反映出一个阶段中群体的思维意识状态。从“竹影青瞳”、“流氓燕”、“木子美”到“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新媒体呈现出纷繁多样的价值判断与极大的包容性,表达空间被急速扩张.广州“小悦悦”事件中的全民 愤怒、汶川地震中的民间救灾、四川什邡环保维权事件中暴戾特警遭全民“人肉”„新媒体以文化与道德多元化的开放性正在重塑群体的文明价值观念。

第二, 加快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使得自媒体得以实现,人们言论表达的渠道各加多元化,尤其是手机媒体的普及增强了普通民众对于社会事件的参与度,这就使得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二、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在造成新旧媒体间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经济热点。就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例,它们不仅在媒体的硬件上带动了经济发展,在如搜索引擎、付费新闻游戏、点播电视等媒体软件带动经济发展,还在相关的衍生内容和服务上赢得了大量的受众,刺激着经济的增长。此外电子商务和开心农场等等的兴起也得益于新媒体的进步.三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一方面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使个人化消费趋势加剧。另一方面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新媒介技术赋予并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此外,新媒介技术影响了受众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众所周知,网络信息具有海量和超链接的特点。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是一对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势必使得受众对媒介信息进行有选择地收看和接受。

当然新媒体的发展并非百利无害,网络水军的兴起,网络暴力的出现以及网络谣言的猖獗等等都充分暴露的新媒体技术进步带来的不和谐的一面.因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新媒体进步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趋利避害.五、分析题

1、关于搜索引擎与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2、微博客的现实影响和发展前景问题。

新媒体考试资料整理版 篇2

移动互联网, 顾名思义, 有人会想, 把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 就形成移动互联网。实际上, 移动互联网业务中既包含固定互联网业务的移动化, 也包含移动通信业务的互联网化, 另外, 还有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性业务 (例如互联网的地图服务在移动互联网中发展为导航服务) 。所以说, 它不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 而是1+1>2。

我们相信两个网结合起来的移动互联网将是一个很好的新领域, 这个新的领域会带来什么变化呢?第一个是我们信息量会大大增加, 而这也将大大的扩展我们信息终端的数量, 受众也会大大增加。我们可以看到, 移动终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有数据预测, 2013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用户将超过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大大扩展了互联网的覆盖范围, 丰富了云终端的类型, 增进了人与互联网的互动, 使网络需处理的数据量急剧上升, 所以移动互联网需要有云计算的支撑。

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是什么关系。大家知道移动通信可以提供宽带的, 移动的接入手段, 过去我们桌面做的事情扩展到随时随地都能做。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依赖于移动通信提供低成本、高带宽的移动接入手段, 目前我们主要采用蜂窝通信和WLAN两类技术。

蜂窝通信现正处在3 G推广阶段, 它的数据传输速率已比2G有很大的提高, 但仍嫌不够, 需要尽快发展到3G-LTE、4G。Wi Fi这类WLAN技术在范围小、带宽要求高的场合可以弥补蜂窝通信的不足, 很多无线城市建设方案采用“3G/4G+WLAN”模式, 发挥3G/4G和WLAN各自的优势。

为了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灵活的部署方式以及更多样的无线接入手段, Small Cell及WLAN已经成为业界广为关注的无线接入方向。最近, 中国移动提出了Nanocell方案, 它是一种新型的集成Small Cell及电信级WLAN的移动接入产品形态及其系统方案, 值得关注。

TD-LTE是TD-SCDMA的后向演进技术, 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通信产业从完全依靠引进国外产品到自主研发和创新实践的又一最新成果。在我国通信业界的努力奋斗下, TD-LTE已经成功跻身于国际4G的主流标准, 它成为我国通信产业在3G实现突破后, 在4G首次实现引领与超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2011年, 中国移动已经启动了TD-LTE规模试验网建设和关键技术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TD-LTE关键技术和性能指标已符合理论预期, 其技术成熟可行, 与西方主导的LTE-FDD技术商用网络性能相当。

我们应加大推广TD-LTE的力度, 并在产业政策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给予重点扶持, 加速商用化进程, 保持我国企业在TDD技术领域的产业与市场领先优势, 增强在国际TD-LTE市场的竞争力。

TD-LTE的推广, 将进一步促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现在我国正在经历从2G到3G的发展。但是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 我感觉真正充分应用的话还是不够宽, 怎么办?我们没有时间等3G覆盖完了, 4G也就是TD-LTE, 这个移动宽带就很宽了。这是我们的机会, TD-LTE的技术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

移动应用软件特点和开发模式演变

有数据显示, 智能移动终端的数量目前已经超过PC, 未来移动终端有可能将成为主流终端形式。移动应用现在看有很大的优势, 我总结了以下四点, 即移动应用软件的特点有跨平台、轻量化、WEB化、竞争性。

跨平台——与PC被Wintel架构垄断不同, 移动信息终端是多种架构并存, 因此要求移动应用软件能跨平台运行。

轻量化——移动应用主要通过下载安装, 受到无线带宽和终端处理能力的限制, 要求应用软件轻量化。

Web化——移动应用宜采用基于Web的云服务模式, 这样不受终端本地资源的制约。随着HTML5标准的发展, 基于HTML5的软件将逐渐成为主流, 使浏览器成为网页访问、应用下载和Web App使用的综合性平台。

竞争性——移动应用开发者中, 小规模和个体开发者占据大部分, 软件开发群体的扩大、软件的轻量化以及各种软件商店的出现, 使移动软件数量剧增, 竞争性大大增强, 极大地丰富了移动应用。

同时,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的兴起也在促使着软件开发模式发生演变。过去, 在个人计算机时代主要是由一些软件公司提供专有软件;现在, 开源软件和主要基于社区和个人开发的软件的比重显著增加, 相应的开发模式也得到人们更大的关注。

开源软件一般是在一个社区内, 在一些大师主持下, 由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软件工作者通过互联网协作开发而成。实践表明, 开源软件的开发效率很高。据2006年MERIT (欧洲的一个学术机构) 估算, 5个最大的开源软件产品, 包括Linux内核、GCC、Xfree86、Open Office、Mozilla等, 其开发成本超过20亿欧元。

鉴于开源软件开发方式很有成效, 一些商业软件公司 (包括微软在内) 也将有些项目采用开源方式开发。

除开源软件外, 近年来, 一种新的开发模式兴起, 一般称为“众包” (Crowdsorcing) , 这是与“内部 (Insourcing) 开发”、“外包 (Outsourcing) 开发”、开源软件 (Opensource) 开发都不相同的新模式。

这种模式不一定只用于开发软件, 但用于软件领域也很有效, 对此, 李德毅院士称之为“社区/社团开发”, 李未院士称之为“群体软件开发”, 并提出了“群体软件工程”的基本内容, 值得关注。

实际上在软件领域, 这种方式可认为是内部开发和外包开发的发展, 也可认为是开源软件开发模式用于专有软件的发展。

我们说说它的好处, Facebook每月上传60亿张照片, 标注一张照片约需12分钟。如一万人做这事, 需要41年才完成, 但用群体模式, 如Facebook 8.5亿用户中有一半人对自己或朋友的照片进行标注, 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完成。这么大的规模, 任何公司都养不起, 所以在网络上协作开发, 这个方式非常有生命力。

这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而Top Coder采用竞争性群体软件开发模式, 已有25万名开发人员加入到其开发社区。一个成功案例是美国在线 (AOL) 委托它开发通信后端系统, 它任命两名职员作设计师和项目经理, 将系统分解为52个部分, 交由社区人员完成。按传统软件工程需要1年完成, 仅仅用了5个月, 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功能完全达到客户的要求, 并且程序中每一千行代码平均只有0.98个漏洞, 远低于业内每千行6个的标准。

Top Coder通过互联网, 利用世界各地的注册用户参与开发。通过网络和软件工程规范, 形成了以单一模块开发为服务商品的市场, 全球的软件人员均可在该市场上提供商品和服务 (设计方案、模块代码、模块评测) , 而Top Coder成为该商品的采购商。其做法是:Top Coder利用其在软件工程方面的经验与技术, 将服务与商品标准化, 使包括系统设计、代码编写、模块测试等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能以标准化文档沟通, 进行工作, 最终产品也以标准文档形式给出, 这使Top Coder的注册用户为其提供商品成为可能。

其对各个商品的质量评估指标也标准化了 (模块运行速度、稳定性等) , 因此, 有了商品的质量评价指标, 则商品的定价和择优采购成为了可能 (评估指标总分第一的定价1000美元购买, 总分第二的定价500美元) 。由于指标清晰, 商品提供者也能够逐渐改进自身提供的商品质量。这种市场形式远优于企业开发形式。

网络使得全球采购成为可能, 并能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 (如中国与印度) 的低成本人力, 因此商品价格也很低。参与的软件人员即使只有前两名可以获得奖金, 但由于还期望获得荣誉、工作经验、能力提升、工作机会等, 因此积极性高, 对软件人员有很强吸引力。

这是国际上利用“众包”, 它开发的应用证明效率很高, 代码质量很好, 因为代码测试也是竞争性的。一个任务放在网上, 全世界人都可以开发, 头等奖1000美元, 二等奖500美元, 三等奖可能没钱, 但是你拿这个证书可能人家公司就要你, 他用这个方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其中也有很多的中国人。

我们又该如何支持开源软件和众包开发模式?迄今为止, 中国对开源软件是使用多、贡献少, 这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和拥有最大的科技人力资源很不相称。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开源基金会, 国家的科技投入无法用于支持开源软件。

现行的科技项目经费可以购买设备, 但不能用于对作出贡献的开源人士进行后资助 (即发放奖金) , 再加上中国没有大的开源软件企业, 这就使中国开源事业的推动往往只能依靠少数人的义务劳动。

现在开源/众包开发模式越来越盛行, 如果国家科技计划不能适应, 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事倍功半。而要支持开源/众包开发模式必须推进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改革, 使项目经费能主要地用于科技人员而不是用来购买设备;能主要采取后资助方式, 并容许以奖金形式 (或以购买知识产权的变通方式) 发放。

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应该支持, 但是很可惜我们中国现有的情况下不能支持, 为什么?我们的科技项目的管理制度通不过, 这是很可惜的。

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新业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后, 苹果公司扩展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成为头号高技术企业, 引发了产业链垂直整合的趋势, 改变了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游戏规则, 其他公司竞相仿效, 市场重新洗牌, 这也为中国企业等后来者提供了机遇。

在计算机早期主机时期产业链是垂直整合, 到PC时期是水平整合, 现在又发展到更大的范围的垂直整合:围绕一两个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整合了上下游生产链的更多环节, 纳入了更多的企业,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使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竞争发展为生态系统的竞争。

现在苹果公司是一个榜样, 为什么它能发展壮大,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把产业链整合起来。早期我们搞计算机的时候, 机器、操作系统等等都是自成体系, 自己有一套, 没有兼容性, 都各搞各的。后来不行了, 无论是CPU、数据库等都只有少数两三家做得很专, 所以相关技术必须是标准化的, 能够对接或者兼容的。但是这是不是一定是最好的呢?你发现苹果它自己把产业链整合起来, 不开放, 甚至可以说是封闭的, 目前为止它做得很成功。

苹果是I T业垂直整合最彻底的公司:从硬件到软件、到芯片;从在线销售到零售店销售, 不仅销售机器, 而且销售内容 (如i Tunes:音乐电影, i Books:电子书) ;从系统到应用 (App Store) , 从终端客户服务到“云”服务……。换言之, 苹果通过垂直整合营造了一个围绕它私有标准的封闭生态系统, 其好处是:1.获取高利润。如i Phone的利润率高达58%, 远高于产业链的其他环节, 其中做制造的中国公司仅获利1.8%。2.锁定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忠诚客户群。3.使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的功能、用户体验和品牌效应。4.具备对产业链的高度控制, 即使不属于它的供应商和代工商, 也对它高度依赖, 不得不接受苛刻的要求。这值得我们研究, 这是新的业态。

这等于你创造了一个新的游戏规则。苹果整个的生态链, 它的生态系统, 单一模式, 单一技术都不够, 就得系统对系统打, 谁能跟它打?就是Google能跟他打, 还有一家可能是微软, 微软看到移动端的发展趋势, 所以他也赶紧做移动, 他也想把诺基亚等等联合起来, 搞一个生态系统。还有三星, 三星有它的优势, 它的元部件做得很好, 所以三星有可能, 但是三星核心技术方面还不够。还有中国, 中国市场最大, 还有我们的科技技术人员也是可以的, 可惜我们是单打独斗, 华为、中兴等等都在斗, 没有形成系统, 都在单打独斗。

总而言之, 当前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早已经不是单一的技术、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的竞争, 而是生态系统的竞争。

大数据不是新的概念

下面我们说一下大数据, 大数据这个概念并不是全新的, 其实这个想法早就有了。

大数据从数据挖掘、商业智能 (BI) 发展而来, 经典实例如下:啤酒与尿布”:20世纪90年代沃尔玛的超市管理人员分析销售数据时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于理解的现象: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 “啤酒”与“尿布”两件看上去毫无关系的商品会经常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中。这样, 他们在尿布货柜附近放置了啤酒, 结果销量大幅上升。

美国第二大超市Target为了抓住含金量很高的一个顾客群体——孕妇, 通过数据挖掘建立了一个模型, 选出了25种典型商品的消费数据构建了“怀孕预测指数”, 由此, 它能在很小的误差范围内预测到顾客的怀孕情况, 从而能早早地把孕妇优惠广告夹杂在其他一大堆与怀孕不相关的商品广告中发出去, 有效地招揽了孕妇顾客群。这种优惠广告间接地令一个蒙在鼓里的父亲意外发现他高中生的女儿怀孕了, 一时轰动全美。

那么现在为什么又提到大数据?你搜索的时候, 看新闻的时候, 写博客的时候, 你打电话、发短信的时候……如今的社会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数据。

换句话说,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1.数据产生和发送的速度和频率急剧增长;2.数据源的数目和种类上升。全球范围内可用的数字数据从2005年的150EB增长到2010年的1200EB。预计在以后一些年里将年增长40%, 即相当于人口增长速度的40倍。这意味着数字数据从2007到2020将增长44倍, 或每20个月翻一番。

这些新的数字数据源包括搜索、新闻、博客、微博等社交网、移动电话和短信、热线电话、监控数据、遥测数据……, 产生的新数据的特点是:一般以数字方式产生;往往是我们日常生活或与数字服务交互的副产品;一般是自动收集、有在数据产生时同时提取和存储它的系统;在地理上或短时期里可以跟踪, 如手机位置数据或通话持续时间;可连续地进行实时或近乎实时的分析。

这些新的情况再加上云计算的发展, 为大数据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和处理能力, 推动数据挖掘、商业智能发展到大数据。

以前是TB量级的, 现在我们觉得也不稀奇。数据来源主要为企业交易数据, 现在是社会运作和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数字数据, 有的时候你不知道, 你打个电话、发短信就有了数据, 所以信息来源是实时的。应用领域, 不仅仅是自然科学范畴, 现在更多的主要是在社会科学, 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的一些特性、意义、挑战

大数据的“实时”性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实时, 而往往是近似的“实时”:它是指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产生并可资利用;在一个与场景有关的短时期里, 即能容许作出响应, 并判定效果的一个时间段里 (即容许产生一个反馈过程) 产生并可资利用。

大数据新的数字数据源的特点有:1.从人们使用数字服务被动收集到交易数据。2联机数据, 网页搜索、新闻媒体和社会媒体的交互数据。3物理传感器数据。4居民报告或群体源的主动数据。

大数据对于决策者的意义在于:1.早期预警:早期检测居民使用数字设备和服务中的异常可以在时间上快速响应危机。2.实时感知:大数据可以描绘一幅关于现实情况的很细粒度的且当前的表述, 它有助于制定行动计划和政策。3.实时反馈:大数据具有实时监测居民的能力, 使其可用来了解哪里政策和行动计划失效并作出必要的调整。4.应当指出:实时的大数据信息不能代替政府决策时传统应用的定量的统计证据, 但如正确理解的话, 它可以表明哪里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 (在时间不太紧要的情况下) , 或者哪里需要作出立即的响应 (在发生自然灾难情况下) , 而这是其他手段无法做到的。

当然, 应用大数据也面临若干挑战;一方面关系到数据本身, 包括它的获取、共享和消除对隐私的顾虑。另一方面是它的分析。隐私是最敏感的问题, 涉及观念上、法律上以及技术上的问题。按照ITU的定义:隐私权是个人控制或影响关于他们自身的信息是否披露的权利。我们必须警惕新技术的兴起可能会对它造成损害并应设置必要的防护。对新的数据源进行分析方面也有着很多的挑战:如何得到合适的描述即对数据进行摘要;如何通过演绎, 解释数据或使数据有意义;如何定义和检测异常。

资料员基础知识整理版 篇3

城建专业知识:(1)建筑识图与构造;(2)建筑材料;(3)建筑施工基础;(4)砼结构施工图平法图集03G101-1。

档案专业知识:(1)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2)档案法规等。

计算辅助知识:(1)天正建筑CAD;(2)品茗施工资料制作与管理软件。岗位必备知识:

1、熟悉国家、省、市城市档案工作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标准。

2、能看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施工图,能编制修改工程竣工图(包括重新绘制基础竣工图)。

3、了解各种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和方向。能正确填写各种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及竣工技术资料表格。

4、了解工程测量有关知识,熟悉工程定位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并能填写相应的工程测量技术文件及表格。

5、了解文秘基础知识,熟悉城市建设活动中报告、批复、通知、纪要等应用公文的编写方法。

6、熟悉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的内容、范围。掌握工程档案收集、编制、整理的方法。

7、了解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及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 资料员工作流程

开工前资料

1、中标通知书及施工许可证

2、施工合同

3、委托监理工程的监理合同

4、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及施工图审查报告

5、质量监督登记书

6、质量监督交底要点及质量监督工作方案

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施工图会审记录

9、经监理(或业主)批准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10、开工报告

11、质量管理体系登记表

1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3、技术交底记录

14、测量定位记录

1、地基验槽记录

2、基桩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第二部分

质量验收资料

3、地基处理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4、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5、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6、特殊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7、线路敷设验收报告

8、地基与基础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9、主体结构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0、装饰装修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屋面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2、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3、电气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4、智能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5、通风与空调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6、电梯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7、单位工程及所含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18、室外工程的分部(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第三部分

2、砂、石检验报告 试验资料

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3、各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4、砼试件强度统计表、评定表及试验报告

5、各强度等级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6、砂浆试件强度统计表及试验报告

7、砖、石、砌块强度试验报告

8、钢材力学、弯曲性能检验报告及钢筋焊接接头拉伸、弯曲检验报告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验报告

9、预应力筋、钢丝、钢绞线力学性能进场复验报告

10、桩基工程试验报告

11、钢结构工程试验报告

12、幕墙工程试验报告

13、防水材料试验报告

14、金属及塑料的外门、外窗检测报告(包括材料及三性)

15、外墙饰面砖的拉拔强度试验报告

16、建(构)筑物防雷装置验收检测报告

17、有特殊要求或设计要求的回填土密实度试验报告

18、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其他试验报告

19、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20、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记录

21、屋面淋水试验记录

22、抽气(风)道检查记录

23、节能、保温测试记录

24、管道、设备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25、系统清洗、灌水、通水、通球试验记录

26、照明全负荷试验记录

27、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

28、电气设备调试记录

29、电气工程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30、制冷、空调、管道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31、制冷设备试运行调试记录

32、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行调试记录

33、风量、温度测试记录

34、电梯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35、电梯负荷试验、安全装置检查记录

36、电梯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37、电梯试运行调试记录

38、智能建筑工程系统试运行记录

39、智能建筑工程系统功能测定及设备调试记录

40、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所必须的其他测量、测试、检测、检验、试验、调试、试运行记录

第四部分 材料、产品、构配件等合格证资料

1、水泥出厂合格证(含28天补强报告)

2、砖、砌块出厂合格证

3、钢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套筒出厂合格证

4、钢桩、砼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出厂合格证

5、钢结构工程构件及配件、材料出厂合格证

6、幕墙工程配件、材料出厂合格证

7、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

8、金属及塑料门窗出厂合格证

9、焊条及焊剂出厂合格证

10、预制构件、预拌砼合格证

11、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材料出厂合格证

12、建筑电气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13、通风与空调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14、电梯工程设备出厂合格证

15、智能建筑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16、施工要求的其他合格证

第五部分 施工过程资料

1、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工程测量、放线记录

3、预检、自检、互检、交接检记录

4、建(构)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5、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施工记录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施工日志

8、砼开盘报告

9、砼施工记录

10、砼配合比计量抽查记录

11、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单

12、工程质量事故及事故原因调查、处理记录

13、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

14、工程局部暂停施工通知书

15、工程质量整改情况报告及复工申请

16、工程复工通知书

第六部分 必要时应增补的资料勘察、理、施工(包括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

2、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包括分色)单位的变更、更换情况及原因

3、勘察、设计、监理单位执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证明

4、施工(包括分包)单位现场管理售货员及各工种技术工人的上岗证明

5、经建设单位(业主)同意认可的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

6、见证单位派驻施工现场设计代表委托书或授权书

7、设计单位派驻施工现场设计代表委托书或授权书

8、其他

第七部分 竣工资料

1、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2、监理单位工程竣工质量评价报告

3、勘察单位勘察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

4、设计单位设计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

5、建设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意见书或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设计、监

6、竣工验收存在问题整改通知书

7、竣工验收存在问题整改验收意见书

8、工程的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通知及重新组织竣工验收通知书

9、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质量保证资料审查记录)

10、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11、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观感质量评定表)

12、定向销售商品房或职工集资住宅的用户签收意见表

13、工程质量保修合同(书)

14、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由建设单位填写)

15、竣工图(包括智能建筑分部)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档资料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登记书

2、施工图纸审查批准及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报告

3、单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案

4、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交底会议通知书及交底要点

5、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登记表

7、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8、地基、基桩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检查通知书

9、地基验槽记录及基桩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10、地基、基桩工程质量核查记录

11、设计单位出具(或认可)的地基处理措施及地基处理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12、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检查通知书及验收报告

13、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核查记录

14、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检查通知书及验收报告

15、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核查记录

16、特殊部分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检查通知书及验收报告

17、线路敷设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检查通知书及验收报告

18、钢材力学、弯曲性能检查报告及钢结构焊接接头拉伸、弯曲检验报告

19、预应力筋、钢丝、钢绞线力学性能进场复验报告

20、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21、砼试件强度统计表、评定表试验报告

22、装配或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合格证及施工接头、拼缝的砼承受施工满载、全部满载时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3、防水砼、喷射砼抗压、抗渗试验报告及锚杆抗拨力试验报告

24、地基处理工程中各类地基和各类复合地基施工完成后的地基强度(承载力)检验结果

25、桩基工程基桩试验报告

26、砂浆强度统计表及试件试验报告

27、砖、石、砌块强度检验报告

28、建筑工程材料有害物质及室内环境的检测报告

29、防水材料(包括止水带条和接缝密封材料)、保温隔热及密封材料的复验报告

30、金属及塑料外门、外窗复验报告(包括材料、风压性、气透性、水渗性)

31、外墙饰面砖的拉拔强度试验报告

32、各类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工程的整机安装验收报告

33、各类设备安装工程的隐蔽验收、系统联动、系统调试及系统安装验收记录

34、砼楼面板厚度钻孔抽查记录

35、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单

36、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及工程局部暂停施工通知书

37、工程质量复工意见书及工程质量复工通知书

38、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质量保证资料审查记录)

39、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40、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观感质量评定表)

41、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42、监理单位工程竣工质量评价报告

43、勘察单位勘察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

44、设计单位设计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

45、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46、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检查通知书

47、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记录

48、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意见书)

49、重新组织竣工验收通知书

50、工程竣工复验意见书

51、竣工验收存在问题整改通知书及存在问题整改验收意见书

52、工程质量保修合同

新媒体考试资料整理版 篇4

1.1 为了做好太原市煤矿建设项目工程技术资料的编制和整理工作,确保技术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及时,为整个项目工程质量认证、安全评价、竣工验收和移交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创“鲁班奖”的奋斗目标,特制定本规定。

1.2 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煤炭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与评级办法》煤规字[1999] 34号文、《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规范》(GB50213-2010)、《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土建工程执行山西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4-226-20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50375-2006)等现行标准。

1.3 技术资料的整理,按单位工程分别收集、整理、组卷。单位工程的划分,执行《矿井建设单位工程统一名称表》。

1.4 技术资料的内容包括形成的以文字、图表、计算、声像等不同形式与载体记录的文件资料。煤矿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在工程建设管理形成技术资料的工作中,均须遵守本规定。

1.5 技术资料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形成的、是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原始资料,是工程建设的真实记录和客观描述,是建设工程进行质量认证、安全评价、竣工验收、生产使用及维护改造的基础资料,也是进行稽查审计、评价、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技术资料不合格,不得进行工程质量认证、竣工验收,财务决算,交工和使用。技术资料的形成与积累

2.1 技术资料是项目各参建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技术资料的编制工作应与工程的实施进程同步进行,各参建单位在项目开工时起就要注重文件资料的积累,随时搜集整理,使文件资料完整无缺。

2.2 各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要按照技术资料归档内容、时间要求,随时做好日常图纸、资料的收集、积累工作,要特别注意地下隐蔽工程、设备安装、地下管线及设备隐蔽部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使其及时、准确、齐全、完整。

2.3 各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档案、资料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督促技术资料的形成积累情况,及时提出形成文件资料的内容和质量要求。竣工技术资料的组成与内容

3.1 每一单位(标段)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要对该工程认真做出全面的施工总结,其内容包括:

3.1.1 工程概况:包括各参建单位名称,设计主要工程量、工作量、技术要求、工程特征等。

3.1.2 施工过程简述:单位工程的计划与实际开、竣工时间,建设工期,实际完成工程量、工作量。施工简要过程:建立的体系,制定的制度,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施工中取得的主要经验、教训,重大技术成就,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对应措施,以及技术创新、主要亮点等。

3.1.3 各项工程量设计与实际完成对比情况。

3.1.4 主要材料消耗量:包括钢材、木材、水泥、电缆、管材等。

3.1.5 工程质量情况:对应“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对工程质量控制进行简述。3.1.6 施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隐蔽工程检查处理情况。

3.1.7 设计变更情况:按设计变更编号列出清单,并注明主要工程量。3.1.8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使用应注意事项等

3.1.9 施工工期控制情况,详细阐述工期超前或滞后的原因。3.1.10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竣工工程量明细表。3.1.11 施工中形成的文件、协议、合同、会议记录等 3.1.12 合同执行情况说明

3.1.13 各分包工程的施工单位资质 3.2 矿建单位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3.2.1 施工合同、施工人员资质

3.2.2 开工报告、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记录 3.2.3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3.2.4 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申报表 3.2.5 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认证书 3.2.6 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2.7 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3.2.8 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3.2.9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3.2.10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综合评定 3.2.11 单位工程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评级表 3.2.12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 3.2.13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表 3.2.14 工程定位测量及复测记录 3.2.15 工程施工测量记录

3.2.16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及回复单

3.2.17 建设单位通知、指令、认定记录及处理资料

3.2.18 钢材出厂合格证(含贴条)3.2.19 钢材力学试验报告 3.2.20 焊条(剂)合格证

3.2.21 焊接(螺纹套筒连接)试验报告

3.2.22 水泥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含贴条)3.2.23 水泥试验报告

3.2.24 砖、砌块、料石出厂合格证 3.2.25 砖、砌块、料石力学试验报告 3.2.263.2.273.2.283.2.293.2.303.2.313.2.32 3.2.333.2.343.2.353.2.363.2.373.2.383.2.39 3.2.40 3.2.413.2.423.2.43 3.2.44 3.2.453.2.463.2.473.2.48 3.2.493.2.503.2.513.2.52 3.2.53 砂子试验报告 碎石试验报告

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含贴条)外加剂试验报告 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 防水材料试验报告 构件合格证

混凝土试块力学试验报告和见证取样证明 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

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含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合格证、试验报告等)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表 喷射砼强度试验报告 砂浆试块力学实验报告 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表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技术措施、专项措施 混凝土用水PH值化验单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砂浆配合比通知单

锚杆锚索锚固剂出厂合格证和煤安标志 锚杆锚索锚固剂试验报告 锚杆抗拔力检测记录

防火、防水、防爆等各种门出厂合格证 井筒漏水量实测记录 施工及质量自检记录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3.2.54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3.2.55 实测设备基础图 3.2.56 检查钻孔地质报告 3.2.57 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3.2.58 主要巷道、硐室地质剖面素描图或井筒实测柱状图 3.2.59 施工图 3.2.60 设计变更通知单 3.2.61 竣工图

3.3 土建单位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3.3.1 施工合同、施工人员资质

3.2.2 开工报告、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记录 3.3.3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记录

3.3.4 单位(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作业规程、安全技术专项措施 3.3.5 控制网设置资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基槽及各层放线及复测记录 3.3.6 沉降观测记录、建筑物控制点垂直及水平标高测量记录 3.3.7 施工安全措施、环保措施 3.3.8 单位工程施工日志

3.3.9 混凝土施工日志、施工记录 3.3.10 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及整改结果

3.3.11 设计变更通知单(按顺序排列编号并与竣工图的整理一致)3.3.12 石灰、砂、碎(卵)石检验报告

3.3.13 水泥合格证、试验报告、物理和化学分析报告 3.3.14 外加剂合格证、试验报告 3.3.15 砼施工配比通知单

3.3.16 砼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试块力学试验报告 3.3.17 砼抗渗试验报告

3.3.18 砼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表 3.3.19 砂浆配合比通知单 3.3.20 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3.3.21 砂浆强度统计评定表

3.3.22 砖、砌块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3.3.23 钢材、管材出厂合格证、力学试验报告、化学分析报告 3.3.24 焊接试(检)验报告,焊条(剂)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3.3.25 见证取样试验记录

3.3.26 焊工(特殊工种)上岗证书及施焊范围

3.3.27 预制钢筋砼构件、钢结构构件出厂合格证、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记录

3.3.28 砼、钢材、钢筋砼结构验收、结构吊装记录

3.3.29 防腐、防火、隔热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施工配合比 3.3.30 防腐(火)材料施工及验收记录 3.3.31 防腐胶泥、砂浆、砼和胶料试验报告

3.3.32 防水材料合格证、出厂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 3.3.33 防水工程施工记录

3.3.34 设计变更文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3.3.35 电缆、光缆、电线铺设记录、高压电缆的打压试验报告和绝缘测试记录、低压电缆的绝缘测试记录

3.3.36 冬季施工混凝土搅拌、养护测温记录

3.3.37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3.3.38 竣工报告 3.3.39 竣工验收报告

3.3.40 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

3.3.4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主体、装修)部分

3.3.41.1 土壤(素土、灰土)干密度和击实试验报告、打桩记录、其它施工记录 3.3.41.2 地基验槽记录 3.3.41.3 回填土分层压实记录

3.3.41.4 土和灰土挤密桩桩孔施工记录 3.3.41.5 土和灰土挤密桩桩孔分填施工记录 3.3.41.6 桩的检测记录

3.3.41.7 各种检测试验钎探记录 3.3.41.8 钢筋接头试验报告

3.3.41.9 预应力筋用锚具、连接器的合格证安装验收记录 3.3.41.10 预应力筋安装、张拉及灌注记录

3.3.41.11 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或射线探伤检测报告、记录 3.3.41.12 钢结构边接点检查记录

3.3.41.13 装饰装修材料、半成品、五金配件、构件和组件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 3.3.41.14 装饰装修特种门及附件的生产许可证 3.3.41.15 装饰装修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检测报告 3.3.41.16 装饰装修外墙饰面砖板件的粘结强度检测报告

3.3.41.17 装饰装修幕墙工程的硅酮结构胶的合格证、检验报告、商检证、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报告、混匀性和拉断性试验记录,幕墙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 5

水渗漏性能及平面变性能测试报告、防雷装置测试记录,打胶、养护环境的温度、湿度记录。

3.3.41.18 屋面淋水或蓄水检验记录 3.3.41.19 楼地面、屋面坡度检查记录 3.3.41.20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3.42 建筑给水、排水、采暖与煤气工程部分

3.3.42.1 设备、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的出厂合格证 3.3.42.2 管道、设备强度焊口检查和严密性试验记录 3.3.42.3 主要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3.3.42.4 设备检查测试、检验记录 3.3.42.5 系统清洗记录 3.3.42.6 给水打压试验记录

3.3.42.7 排水管道灌水、通水试验记录 3.3.42.8 管线焊接检查记录 3.3.42.9 锅炉烘、煮炉运转记录

3.3.42.10 防腐(隔热)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施工配合比 3.3.42.11 防腐(隔热)材料施工及验收记录 3.3.42.12 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检验和检测记录 3.3.42.1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3.42.14 地方政府对锅炉等压力容器的检验、验收证明文件

3.3.42.15 检验批质量验收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均执行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3.4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部分

3.3.43.1 主要电气设备、器具、材料出厂合格证 3.3.43.2 电气设备试验、调整记录 3.3.43.3 绝缘、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3.3.43.4 变压器安装、检查记录 3.3.43.5 高压开关试验记录 3.3.43.6 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单 3.3.43.7 避雷装置检验记录

3.3.43.8 高压开关柜、油开关安装记录 3.3.43.9 电机干燥、检查试运转记录 3.3.43.10 线路及电力、电缆试验记录 3.3.43.11 空载试运行、负荷试运行记录 3.3.43.12 调试记录

3.3.43.13 建筑照明通电试运行记录 3.3.44 通风与空调工程部分

3.3.44.1 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表出厂合格证 3.3.44.2 空调调试报告,制冷管道试验记录 3.3.44.3 管道及配件、静压箱等试验记录 3.3.44.4 洁净系统吹污清洗记录 3.3.44.5 通风机安装试运转记录 3.3.44.6 通风管道及部件安装记录

3.3.44.7 通风机运转与通风系统测量调整记录

3.3.44.8 空调机性能测定与室内空气参数测定调整记录 3.3.44.9 工程设备、风管系统、管道系统安装施工、验收记录 3.3.44.10 管道试验记录 3.3.44.11 单机试运转记录

3.3.44.12 系统带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记录 3.3.45 电梯安装工程部分

3.3.45.1 绝缘、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3.3.45.2 空、满、超载运行记录 3.3.45.3 调整、试验报告

3.3.45.4 交接检验记录表、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执行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3.46 智能建筑工程部分

3.3.46.1 设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

3.3.46.2 材料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物理和化学分析报告

3.3.46.3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表、隐蔽工程(随工检查)验收表、更改审核表、工程安装质量及观感验收记录、系统试运行记录、智能建筑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子系统检测记录表、强制措施条文检测记录、系统(分部工程)检测汇总表、资料审查表、竣工验收结论汇总表执行GB50339-2002《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3.4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资料 3.3.47.1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评分表 3.3.47.2 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3.3.47.3 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记录评分表

3.3.47.4 地基及桩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表 3.3.47.5 地基及桩基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表 3.3.47.6 结构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3.3.47.7 结构工程质量记录评分表

3.3.47.8 结构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表 3.3.47.9 结构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表 3.3.47.10 屋面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3.3.47.11 屋面工程质量记录评分表

3.3.47.12 屋面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表 3.3.47.13 屋面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表 3.3.47.14 装饰装修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3.3.47.15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记录评分表

3.3.47.16 装饰装修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表 3.3.47.17 装饰装修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表

3.3.47.1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3.3.47.19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记录评分表

3.3.47.20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表 3.3.47.2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表 3.3.47.2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3.3.47.2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记录评分表

3.3.47.24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表 3.3.47.25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表 3.3.47.26 通风与空调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3.3.47.27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记录评分表

3.3.47.28 通风与空调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表 3.3.47.29 通风与空调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表 3.3.47.30 电梯安装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3.3.47.31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记录评分表

3.3.47.32 电梯安装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表 3.3.47.33 电梯安装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表 3.3.47.34 智能建筑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3.3.47.3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记录评分表

3.3.47.36 智能建筑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评分表 3.3.47.37 智能建筑工程观感质量评分表 3.3.47.38 工程结构质量综合评价表 3.3.47.39 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价表

3.3.47.40 单位工程质量各项目评价得分汇总表 3.3.47.41 工程质量评价报告 3.4 机电安装单位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3.4.1 单位工程开工报告

3.4.2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记录

3.4.3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作业规程 3.4.4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3.4.5 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申报表 3.4.6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综合评定表 3.4.7 单位工程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 3.4.8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 3.4.9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3.4.10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3.4.11 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3.4.12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3.4.13 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4.14 勘察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3.4.15 建设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验收纪要)3.4.16 单位工程质量认证书(工程质量监督报告)3.4.17 建设(监理)单位通知、指令及处理结果资料 3.4.18 工程质量监督站通知、通报、检查意见资料 3.4.19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处理措施、处理结果资料 3.4.20 机械加工类材料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4.21 电气仪表类材料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4.22 智能控制类材料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4.23 设备合格证 3.4.24 设备试(检)验报告 3.4.25 焊接焊缝、焊材检查记录 3.4.26 制作、防腐、保温安装记录 3.4.27 探伤检验报告 3.4.28 锚固力试验报告 3.4.29 材料(设备)代用单 3.4.30 随机技术文件

3.4.31 设备开箱检查及零部件清点记录 3.4.32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3.4.33 设备基础检查记录 3.4.34 基础垫铁布放

3.4.35 二次灌浆检查及砼强度试验报告 3.4.36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3.4.37 结构吊装记录 3.4.38 中间验收记录

3.4.39 排水管路灌水、通水试验记录 3.4.40 管路试压检查记录 3.4.41 阀件试压检查记录 3.4.42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记录 3.4.43 特种设备性能检测报告 3.4.44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3.4.45 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3.4.46 机械设备试验、调试、试运转记录 3.4.47 电气设备试验、调试、试运转记录 3.4.48 智能控制系统试验、调试、试运转记录 3.4.49 空、重载调试记录 3.4.50 施工及质量自检记录 3.4.51 施工图

3.4.52 设计变更通知单

3.4.53 竣工图

3.5 建设单位程序文件归档资料

3.5.1 工程参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试验、主要设备材料供应、监督等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主要包括单位名称、营业执照、资质等级、项目部(管理机构)名称、项目经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名称、(执业)资格等级等。

3.5.2 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立项及审批文件 3.5.2.1 项目建议书

3.5.2.2 项目建议书审批意见及前期工作通知书 3.5.2.3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 3.5.2.4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 3.5.2.5 关于立项有关的会议纪要 3.5.2.6 专家建议文件

3.5.2.7 调查资料及项目评估研究材料 3.5.3 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有关文件

3.5.3.1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意见 3.5.3.2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3.5.3.3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3.5.3.4 项目申请报告 3.5.3.5 项目核准文件 3.5.4 建设项目专项批复文件

3.5.4.1 采矿许可证

3.5.4.2 矿井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及设计变更批复文件 3.5.4.3 矿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文件 3.5.4.4 矿井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批复文件 3.5.4.5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批复 3.5.4.6 矿井项目安全评价批复文件 3.5.4.7 矿井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批复文件 3.5.4.8 矿井地质灾害预审报告 3.5.4.9 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文件

3.5.4.10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人防、环保、消防、交通、教育、白蚁防治、卫生等)批准文件或取得有关协议

3.5.4.11 矿井联合试运转批复文件 3.5.5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文件 3.5.5.1 选址申请及选址规划意见通知书

3.5.5.2 用地申请报告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建设用地批准书 3.5.5.3 拆迁安置意见、协议、方案等 3.5.5.4 建设用地许可证及其附件 3.5.5.5 划拨建设用地文件 3.5.5.6 国有土地使用证 3.5.6 工程招投标及合同文件 3.5.6.1 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文件 3.5.6.2 工程勘察设计承包合同 3.5.6.3 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 3.5.6.4 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3.5.6.5 工程监理招投标文件 3.5.6.6 工程监理委托合同 3.5.6.7 设备(材料)招投标文件 3.5.6.8 设备(材料)订货合同 3.5.6.9 其他合同文件 3.5.7 建设项目开工审批文件

3.5.7.1 建设项目列入计划的申报文件

3.5.7.2 建设项目列入计划的批复文件或计划项目表 3.5.7.3 规划审批申报表及报送的文件和图纸 3.5.7.4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 3.5.7.5 建设工程开工审查表

3.5.7.6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11

3.5.7.7 投资许可证、审计证明、缴纳绿化建设费等证明 3.5.7.8 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3.5.8 财务文件

3.5.8.1 工程投资估算材料 3.5.8.2 工程设计概算材料 3.5.8.3 工程施工预算材料 3.5.8.4 工程竣工结算材料

3.5.9 工程项目建设情况报告、包括施工安全(影像资料)3.6 勘察单位勘察文件归档资料 3.6.1 勘察单位资质文件

3.6.1.1 勘察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3.6.1.2 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及主要专业人员名单、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3.6.2 工程勘察文件

3.6.2.1 井田勘察精查地质报告(说明书、图纸)

3.6.2.2 井田矿产资源储量认定书(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文)3.6.2.3 井田范围划定批复文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文)3.6.2.4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自然条件、地震调查 3.6.2.5 建设用地钉桩通知单 3.6.2.6 地形测量和拨地成果报告 3.6.2.7 工程岩土勘察报告 3.6.3 工程勘察质量报告

3.6.3.1 单位工程勘察质量检查报告 3.6.3.2 单项工程勘察质量检查报告 3.7 设计单位设计文件归档资料 3.7.1 设计单位资质文件

3.7.1.1 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3.7.1.2 工程项目设计负责人及专业人员名单、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3.7.2 工程设计文件

3.7.2.1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委托书 3.7.2.2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设计文件 3.7.2.3 初步设计委托书

3.7.2.4 初步设计文件(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3.7.2.5 技术设计图纸和说明 3.7.2.6 施工图及说明 3.7.2.7 设计计算书 3.7.2.8 施工图预算书

3.7.2.9 设计变更、变更通知单及变更明细表 3.7.3 工程设计质量报告

3.7.3.1 单位工程设计质量检查报告 3.7.3.2 单项工程设计质量检查报告 3.8 监理单位监理资料归档资料 3.8.1 监理管理资料

3.8.1.1 监理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3.8.1.2 监理工程人员个人职业资格证及上岗证(复印件)3.8.1.3 监理合同 3.8.1.4 监理规划 3.8.1.5 监理实施细则 3.8.1.6 总监理工程师任命书 3.8.1.7 分包单位资格审查表 3.8.1.8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3.8.1.9 施工进度调整计划报审表

3.8.1.10 施工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上岗证审核意见 3.8.1.11 工程开工报审表 3.8.2 监理技术资料

3.8.2.1 施工测量放线验收表

3.8.2.2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验收纪录 3.8.2.3 工程检测、试验报告 3.8.2.4 隐蔽工程验收纪录

3.8.2.5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纪录 3.8.2.6 工程质量缺陷、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 3.8.2.7 混凝土浇灌申请书

3.8.2.8 工程临时、最终延期申批表 3.8.2.9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记录 3.8.2.10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3.8.2.11 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 3.8.2.12 监理工作联系单 3.8.2.13 工程暂停令 3.8.2.14 复工报审表

3.8.2.15 其它经过监理签字、盖章的有关文件 3.8.3 监理工作资料 3.8.3.1 监理月报总结

3.8.3.2 监理例会、专题会议纪要

3.8.3.3 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8.3.4 单项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8.3.5 监理工作总结(包括月报总结、专题总结、工程竣工总结、质量评价意见报告)

3.9 竣工图是工程技术资料中的主要部分,是单位、单项和项目工程移交的重要凭证,各工程项目技术人员要认真编绘。

3.9.1 工程项目在施工中没有变化的,可以将施工图加盖竣工图章后直接转化为竣工图。如果改变较大,则必须依据原施工图及设计变更或现场签证重新绘制成竣工图。一般项目稍有变动,可按设计变更通知单或现场签证在原施工图上修改作为竣工图;不便于修改时,可在变更处标注设计变更通知单号或现场签证单号。

3.9.2 所有提交的竣工图应是工程最终蓝图,图面干净整洁,正式加盖竣工图章。3.9.3 提交竣工图时,应同时提交一份设计施工蓝图,应是图面干净整洁的新图。竣工资料份数与正副本

4.1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各单位、单项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商定条款,竣工资料文件及竣工图向建设单位提交一式两份;对大型建设项目或涉及安全或环保的工程,需要提交一式三份,合同另有约定的按合同提供。

4.2 竣工资料文件中应区分正副本,正本是资料比较齐全的一份且是原始资料记录,凡施工记录、检查证、材料试验报告等原件应列入正本。副本资料可以使用与原件相同的复印件,但正本与副本的资料内容应完全相同一致。技术资料的整理要求和标准

5.1 施工资料的整理按《煤炭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与评级办法》的目次装订,并作好封面,注明工程名称。

5.2 施工资料的装订;所有竣工资料整理的大小规格以复印纸A4为准。所有提交的技术资料,资料按顺序排列好确认页数不再增加或减少时,将文件资料底侧和右侧戳齐,其它两边切齐,用文件夹(标准书刊样式)将竣工资料装订整齐。每本资料的装订厚度一般在1.5~2.0厘米之内,超过2.0厘米厚时可装订多本并编好顺序。

5.3 竣工图按规定整理完成后,排列好顺序,编好图纸目录,折叠整齐,规格大小以复印纸A4为准,确认完整无缺后装入档案盒并编好顺序。技术资料的质量要求

6.1 技术资料总的要求是齐全完整、准确无误、系统配套、整洁美观。

6.1.1 齐全完整是按规定的归档范围该收集的内容已全部收齐,各专业应有的文件材料和设计范围内应有的图纸全部收集齐全,并且全部装进有关单位工程档案。

6.1.2 内容准确无误是指所移交的技术资料内容,反映工程客观实际,如各种检查证、试验报告、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是否与实际相符,图纸是否按“设计变更通知单”将内容更改过来等。

6.1.3 整洁美观是指文件资料、图纸不仅在内容上齐全完整,而且在外观上也是整洁美观。文件资料装订整齐,美观、表格目录填写清楚、除签名外,原则一律打印,并形成电子版,规范统一,字体要工整、不应有用圆珠笔、铅笔、蓝色复写纸书写的字迹;图纸折叠大小标准一致,线条图像清晰、反差良好、图标内容完整。技术资料的验收交接手续

7.1 各分部、分项工程核查验收实体时,同时审查工程所形成的技术资料,技术资料要与工程同步形成。

7.2 各单位、单项工程在申请交工验收的同时,施工单位首先应将编制好的技术资料及竣工图,上报监理、建设、监督单位进行资料审查,技术资料审查不合格,不得进行正式验收、认证工作。

7.3 一个工程项目由几个单位配合施工时,其技术资料应各自编制自己施工的部分,并通过协商确定由一个单位汇总。

7.4 为保证技术资料质量,交接时要采取层层把关,首先由施工单位自行把关,监理单位认真逐项检查把关,监督机构和验收领导小组最后把关,质量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

7.5 各单位、单项工程在办理技术资料交接时应分别填写“竣工资料移交目录”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以备存查。

新媒体考试资料整理版 篇5

(一)孔子

1《论语》:“学”“思”“习”“行”

2.为人师表(榜样示范):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教学原则

4.“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教学形式

5.《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

6.最早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孟子

1.《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

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

4.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

5.“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6.性善论——内发论

(三)苏格拉底

1.“美德即知识”

2.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倡导用启发智能的问答使学生获得真理

3.“美德是否可教”

(四)亚里士多德

1.第一个提出按年龄进行教育(即第一个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2.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

3.《论灵魂》

4.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美德

(五)柏拉图

1.《理想国》——教育应当因人而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2.“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3.按照智、情、意的发展优势规划培养目标

(六)杜威

1.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出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出版《设计教学法》,提倡活动课。

2.三中心思想:儿童、活动、经验。反对教师中心论

3.现代教育代言人 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民主

4.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即是教育目的”

5.问题的解决,杜威的五步模式①困惑②诊断③假设④推断⑤验证

6.问题解决步骤的五步模式⑴疑难⑵分析⑶假设⑷检验和评价⑸结论

(七)桑代克

1.1903年出版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学习理论之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联结学习:尝试-错误说(饿猫“迷箱”试验)

试误成功条件: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3.教育心理学体系(现代教育心理学)和联结主义学习心理学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4.学习迁移理论之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桑代克:相同要素说,即学习上的迁移是相同联结的转移。

伍德沃斯:共同成分说,即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则发生迁移,学习也就更容易。

以刺激——反应联结理论为基础。只有当学习情景和迁移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才能产生迁移。即材料相似性是决定迁移的条件

5.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6.迁移的相同要素说,相似的越多迁移的越大。

7.问题解决理论之试误说,又称联结说——(猫“迷箱”实验)

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刺激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的联结完成的,联结的建立是通过尝试错误完成的。

(八)布鲁纳

1.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2.领导美国20C60y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主张突出学科基本结构,让学生通过发现法学习,重视智力发展

3.学习理论之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发现理论

强调认知学习和认知发展,提倡发现学习。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

4.教学方法:发现学习,新课标中也叫“探究学习”。即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5.强调非特殊成分的迁移,也叫普遍迁移。即学习了基本的普遍的概念或原理,可作为学习其他类似知识的基础。

6.强调原理的迁移,即领悟事物之间关系基本,概念或原理掌握得越深透,越能实现迁移。

7.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

基本模式为: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直到成功。

8.认知结构迁移说

9.产生式迁移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则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所谓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

(九)奥苏贝尔

1.学习理论之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同化论:关注学校课堂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的学习有特殊性,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学习理论之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建构论:关注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信念来建构新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新知识的建构,对已有知识的改造和重组。

3.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分为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初级概念是通过亲身直接经验获得,二级概念是通过掌握概念的定义获得。

4.概念形成是入学前儿童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而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

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5.概念同化论的三种模式:类属性同化、总括性同化、并列结合性同化

6.利用认知结构促进学习迁移——“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一个引导性材料,它通常在是介绍学习材料本身以前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以便学生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十)布鲁姆

1.从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出发,将学习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2.掌握学习模式,与卡罗尔一起提出。主张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个别化指导。

其程序为:单元目标测试设计→前测→基本教学→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

3.人的智力发展,在早期很快,如果以17岁的智力水平为100%的话,那么儿童在4岁左右就可达到50%,在10岁左右可达到80%,到16岁才达到100%。

4.强调原有知识的巩固,前面的学习要掌握达到80%-90%,才能开始新学习,以免产生负迁移。

(十一)赫尔巴特

1.《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教育科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2.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

①教师中心②课堂中心③教材中心

3.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

5.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十二)夸美纽斯

1.“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2.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从宗教立场出发)

3.最先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奠定了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的基础

4.教育学萌芽于他的《大教学论》

5.“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

6.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

(十三)泰勒

1.课程设计模式,1944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其中提出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称为泰勒原理(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去实现目标;怎样有效组织教育经验;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实现)

2.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教育评价之父”

(评价四程序:确定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情境;确定评价手段;利用评价结果)

(十四)洛克

1.“白板说” “教育万能论” 1693年出版《教育漫画》“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之八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十五)华生

1.人的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各类型的人”

2.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受巴甫洛夫学说影响,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后天环境影响人的一切行为。——古典行为主义

(十六)罗杰斯

1.非指导教学模式 反对教师中心,注入知识,主张“学生中心的教学”“学习的自由”(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给学生安全感)

其核心是学习自由,特点及基本原则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

2.在课堂背景中的人际关系构成要素有:包容、情感、支配

3.学习迁移理论

4.学习理论之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⑴学习是有意义的过程⑵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做”中学得

⑶学习过程以人为本,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5.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建立民主的教学环境,改变教师全能的观念,促进创造性的培养。

6.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出发,提出情感型的师生关系理论

重视人际关系发掘人类隐藏着的先天潜能,实现“自我”为核心的个性理想,培养“完整的人”。

在课堂背景中的人际关系构成要素是:(师生关系)

上一篇:注射用地西他滨说明书下一篇:检查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