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

2022-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

站稳主阵地 当好排头兵 努力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这方面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我们党适应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创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以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为基本目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不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同时,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还要适应时代条件、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党员状况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学习的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从而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立于时代的潮头,不断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朱艳秋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现阶段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我党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更是一次伟大的实践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发挥主阵地作用,当好排头兵,努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着力培养学习型领导干部,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领导保障和人才支撑

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党组织应主要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各级党组织作为学习团队,其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从而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二是每一位党员都要树立“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创新”的理念,通过团队合作式的工作学习,能够形成系统思维、合作意识;三是每一位党员在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努力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实现自我超越,从而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发挥更大作用。领导干部作为组织的核心,发挥着示范、引导、组织和统领的作用。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成为学习型人才。只有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学用一致,充分发挥示范、组织和领导作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能取得实效。

第一,加强理论武装,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凝聚人心,建立组织共同愿景。中国共产党最崇高最远大的历史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一系列现阶段我党在各方面发展的具体目标。各级党委、政府不仅要根据这些目标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发展规划和措施,更重要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必须对这些远、中、近期目标有十分清晰的理解和高度的认同,唯此,才能保证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党校要充分发挥理论武装的作用,就要使各级领导干部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从思想认识上与党的共同愿景相统一。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脑入心,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在理想信念教育上,既要从理论上把党的目标体系及来龙去脉讲清楚,也要把远大理想与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与领导干部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寓教于生动的实践,使理想信念教育真正深入人心。二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培训重点,引导党员干部明确奋斗目标,理清发展思路,找准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总体发展目标。

第二,注重能力培养,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组织和自身的心智模式,全面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实现事业发展和自我超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能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指导各项改革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否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和指导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是否用科学发展理念代替传统思维定式、发展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否具备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本领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是否能够承担起领导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准。党校要在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上狠下功夫。一要坚持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核心,切实把教育培训的重心放在培养具有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能统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领导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上。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引导领导干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努力使领导干部成为所从事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力推动者和坚强领导者;二要坚持以提高学习能力为着力点,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改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不断实现自我重塑和自我超越,并以此带动其所在地区或部门的改革创新,推动组织科学发展,实现个人成长和工作事业的全面超越。

第三,改进培训方式,开展团队学习,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注重团结各种力量,发挥团队作用,培养领导干部的战略观念、大局意识和系统思维能力。学习型组织的精髓是,以团队学习为基础,通过沟通交流,克服 “智障”,增强成员协调合作意识和系统思考能力,产生团队“创造性张力”,从而形成共识和统一行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把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团结在一起,使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和全体党员干部的聪明才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共创辉煌。党校在组织领导干部开展团队学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团队学习,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把领导干部聚在一起读读书、听听课式的学习,团队学习主要是通过大家相互学习、沟通交流、研究探讨、共享学习成果,从而培养领导干部的集体观念、大局意识和系统思维,增进相互理解,形成团队共识,加强团结协作。开展团队学习,一是要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学习的研究性,通过改革和创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为领导干部开展团队学习、加强交流研讨搭建平台;二是要增强领导干部的主体意识,使领导干部从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主动的课程参与者,积极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研讨中来;三是要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培养领导干部的团队意识、纪律观念和集体意识,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四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使领导干部把在党校开展团队学习的体验和收获运用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发挥团队作用,实现组织目标,把理论基础转化为升华思想的动力,把党性修养转化为凝聚人心的魅力,把世界眼光转化为谋划事业的魄力,把战略思维转化为推进工作的能力,真正将党校所学所得转化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科学发展的现实力量。

二、深入研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发挥党校的思想库作用

党校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兼具理论视野与政治实践双重优势。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要求党校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入研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第一,努力发挥理论先导作用,深入研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校在推进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我党80多年建党理论同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这就要求党校必须进一步发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提到科研工作的中心位置,不断研究总结、丰富发展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规律,切实把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事关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问题,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

第二,积极发挥决策咨询作用,深入研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重大实践问题。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经验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次伟大的实践创新,同样需要牢牢把握它的实践维度。党校要发挥思想库作用,必须适应党的建设新形势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针对其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特别是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实践问题,进行对策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研究。要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中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体现党校科研的应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

第三,完善科研体制,树立良好学风,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提供保障。一是要加大科研开放力度,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政策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整合科研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研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理论实践的合力。二是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确定研究项目,围绕项目集聚力量、促进科研协作、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学科建设,通过发挥项目研究的带动和导向作用,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研究。三是加大调研力度,深入基层,深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一线,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拿出高质量的、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积极促进成果的转化应用,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切实加强自身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宣传、引导和示范作用

党校工作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过程中,率先建设学习型党校,是时代赋予党校的重大使命,是党校为党的事业服务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党校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好宣传、引导和示范作用。

第一,努力建设学习型党校,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党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中,要率先垂范,积极倡导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开放学习、创新学习、科学学习的先进理念,建立和完善建设学习型党校的各项管理机制与保障体系,努力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示范者。一是加强师资建设。党校教师是创建学习型党校的主力军,他们只有积极更新观念,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扎实地推进党校学习型组织建设。通过有计划选送培训,创新学习保障机制,“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团队学习力。二是加强学员管理。严格学习纪律,进一步健全导学导评机制,在学员中推行督学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绩效测评、学用结合等约束性学习机制,将优良学风始终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使学员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创建学习型党校的目标体系,目标明确,分解到人,加强对创建学习型党校活动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明确规定达标的时间,及时督察,及时反馈,确保学习型党校建设取得新成效。

第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打造学习型组织的宣传主阵地。一是发挥好宣传主渠道作用。党校要继续通过突出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挖掘教学资源和理论研究的独特优势,使学习型组织理论深入党校教师和广大学员的思想中,达到更新学习理念,提升学习能力,提高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目的。二是深入基层,加强宣讲工作。选派推荐优秀教师,深入群众,深入机关,深入基层,广泛宣讲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方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平台,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发挥舆论引领和理论支持作用。三是以网络为平台,扩大宣传的辐射面。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大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程,逐步采取网上教学、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加大网络学习、远程教育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力度,不断拓展延伸教育培训功能,为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学习创造更宽广更自由的空间。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责编/朱艳秋)

作者:梁志忠

第2篇:阿坝县 化村级党组织建设

今年,为强化村级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和服务能力,阿坝县采取外出参观考察与县内集中教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麦尔玛乡为试点开展村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开展培训需求大调研工作,全面听取村组干部培训意愿及需求。坚持白天学习,晚上讨论发言的培训模式;期间,村组干部结合外出考察学习情况,紧紧围绕“我为麦尔玛乡发展稳定建言献策”“我的职能职责是什么”等主题开展小组讨论,激發村组干部主动为发展、民生出谋划策的活力。采取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理论培训与户外教学、思想教育与表态承诺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培训教育积分制管理;成立培训班临时党支部,强化学员日常管理,增强培训成效。组织开展村组干部全员履职和自动辞职“双承诺”活动,村组干部从坚定理想信念、在岗履职尽责、服从组织安排等方面开展任职表态承诺和违约自动辞职承诺,强化村组干部责任意识。

季永兰/阿坝县委组织部

第3篇:浅析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的阵地建设

摘 要: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未来创新能力的基础。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做法。重点阐述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建设上如何发挥好保障、引领、催化、培育、配套、转化功能,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组织 科技创新教育 阵地建设

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是历史选择的必然,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学生课外从事学术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依托资源,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素质拓展舞台的重要支撑,同时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青年学子、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富有潜力和活力的阵地。在新形势下、新条件下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如何有效科学地进行阵地建设,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科技创新活动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保障功能

健全的制度建设,是组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规章制度的建设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从宏观方面讲,主要是学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的方向性规定,在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引进管理等方面如何最大化培养、训练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理想、创新情感、创新兴趣和创新意志。从微观方面讲,主要针对有利于科技创新活动而制定的具体办法和规章制度。如: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场地及建立这些物质有效使用和管理的保障制度;组织人事与科技成果的管理制度;对指导老师和参与科技创新优秀大学生的评价奖励制度等方面做出明确的具体要求,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范、科学、可持续化开展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深化团队建设,延伸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引领功能

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强团队建设是其基本条件。团组织应当建立和加强“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团队[1]:即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指导教师、管理者、学生的积极性,将三支团队有效结合,共同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科技实践型人才。

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建设,首先以“优秀学生科研人才库”为平台,选拔具有一定科研素养、在科创活动中有成果且表达能力强的优秀科研人才到普通大学生中开展科技交流、沙龙讲座等,以朋辈模式指导和带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其次以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为补充,团组织在其工作指导、资金划拨、活动审批等多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创新、提升社团的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积极加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普及力度,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促进科技活动的广泛性与多样性。

指导教师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建设一方面可深入挖掘校内外资源,聘请在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方面有热情、有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入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库”,担任项目、竞赛指导老师或评委,明确导师职责、落实指导工作量、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调动导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导师库”平台,牢固树立导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突破“知识传授型”旧观念的束缚,树立“智慧开发型”教育观念,加深其对高校培养“双创”——创新与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性的认识,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是科技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保障性因素。目前在各高校直接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是学校各级团干和学生会、团学联学生干部。因此,要明确管理模式,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抓好四个环节“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的组织管理工作,早日实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网络化操作和信息化管理。

3.营造科创氛围,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催化功能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庞大工程,营造科技氛围、培养科研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技的意识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多渠道深度挖掘成功科创团队和个人,发挥科技创新典范、科技类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营造科创氛围。通过“科技竞赛”、“科创嘉年华”、“学术沙龙”、“科研微课堂”等形式,拉近学生与科技活动的距离;利用网站、微信等多媒体平台的立体化宣传,让学生轻松愉悦地主动走入科研、亲近科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由“自发型”转变为“自觉型”,将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从“个别化”转变为“普及化”,形成人人关注科技、人人感受科技、人人参与科技的良好氛围。

4.落实点面结合,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培育功能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性、连续性、完整性与系统性的过程。因此在坚持“实践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的前提下,实施点面结合的创新训练,努力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既注意科技创新的群众性,又重点培育科创精品,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高端化是进行大学生科创教育的重要途径。

面:即面向大多数学生进行普及性、分层次的创新训练。鉴于大学生不同年级在个性特征、已有经验、知识结构和优势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应注重个体差异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性、阶段性,帮助年轻大学生确立正确、合理的期望,建立创新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在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平台上,综合全程导师制,整合资源,开展从下往上金字塔式的“卓越科苗计划”、“学术节”、“创新论坛”的三级培养体制,并予以相应的创新学分认证。“卓越科苗计划”即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实践基础培训阶段,主要加强实践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可组成科苗团队(一般5人/组),实施导师与科创团队的双向选择,减少学生科研的盲目性,增强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调查研究、数据处理、总结报告书等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方法。学术节和创新论坛则是在卓越科苗团队的基础上,层层递进,即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实践应用阶段,使学生从基础知识的积累到综合知识的融合,从依赖辅导到独立创新,从单纯模仿到个人创造,并结合专业和个性最终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

点:即面向已有良好创新素养的优秀人才或有潜力的学生科研项目进行重点的引导培育。以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活动和各级各类创新性实验项目为切入点,对已有良好创新素养的优秀人才重点引导,独立完成课题的选题、分析、设计、研究、论文撰写;对有潜力的学生科研项目重点培育,给予场地、设备、经费、专家智囊团等软硬件支持,鼓励跨学科合作,对学生科技成果进行技术论证、质量评估、成果评审和推荐等工作,指导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同时注重依托“挑战杯”等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技赛事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2],打造科创精品,培育科创精英。

5.拓宽支持渠道,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配套功能

拓宽支持渠道,丰富阵地的配套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科技活动区和创新基地。在企业建立科技展区、交流培训基地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实验平台,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科创所需的仪器、材料、场所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可作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课外基地的延伸。二是加强校际合作,构建国内外交流互访平台,让学生“走出去、请进来”,鼓励跨学科合作,培育国际视野。三是加强产学研一体,构建成果的转换和孵化平台。其中,学生的创新活动要想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团组织必须在资金渠道、生产渠道、研发渠道、人事渠道、营销渠道及宣传等方面提供配套支持,使得创新活动顺利开展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而让科研项目“落地”,加强科技创新的实际意义,将成果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6.重视市场观念,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转化功能

目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往往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缺少前期的市场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分析,造成项目与社会、市场脱节,产生的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或者只重视过程的刺激性和探索性,而忽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将高校的科创成果看成商品,那么这些商品经历了从市场调查、选题、技术选择、项目方案、论证评估到最后转化投产的等一系列空间、时间及价值形态上的变化过程。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育人中的阵地建设就应当做好上述每个变化过程中的市场观念引导,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前的选题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与市场的充分交流。利用学校大学生创业谷等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引导成熟可行的学生科技成果落户,并给予各项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技术成果的市场对接、与企业合作,推进成果转化和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陈薇娜,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三位一体”模式激励机制的探索[J].企业导报,2012(24).

[2]丁英平,胡新颜,张登超,等.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7):187-188.

作者:朱雯晴 苏娜

第4篇:对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辖9镇3乡,4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1万人,农村党员10301名。全县共有189个行政村,设189个村党支部,目前各村组织健全,阵地建设情况较好,全县178个村有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有34个村两委办公室属土木结构,需要改建;有33个村党员活动室属土木结构,需要改建;有11个村无党

员活动室,有6个村既无办公室又无党员活动室。

二、几点做法:

近年来我县把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做为县委抓好“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列入规划,分步实施。我县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工作中,坚持“整体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补一点、村上拿一点”的办法,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首先对全县所有村按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然后对经济条件好的村通过新建、改建等方法高标准的建成村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对经济情况较差的村要求它们可先采用租借学校闲置地方进行办公;对经济情况差,负债多的村采取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帮扶等形式,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2、加强指导,完善设施。我县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中,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设施配套结合。一是完善村级各项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规范运行;二是为每个村党支部配备党建牌,实行“三三制”管理;三是为全县95的村配备了电视机、vcd等电教设施(更多文章);四是县上从党费中拿出部分资金为各村征订了党建刊物等相关资料。

3、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我县按照把村部建设成村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心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村部优势,扩大辐射面,在村部周围兴办商品门面房,进行农资产品、日用消费品销售等,既方便了群众,又为村上增加了收入,同时充分发挥了村部作为村民活动中心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

1、全县有近四分之一的村部由于属于土木结构,年久失修,设施严重老化,有的已成为危房,急需改建。

2、个别村由于债务、资金等问题,既无办公室、又无党员活动室,重建村部工作难以实施。

3、相当一部分村部的优势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仍然以日常办公和党员学习、活动为主,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第5篇:对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县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辖9镇3乡,4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1万人,农村党员10301名。全县共有189个行政村,设189个村党支部,目前各村组织健全,阵地建设情况较好,全县178个村有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有34个村两委办公室属土木结构,需要改建;有33个村党员活动室属土木结构,需要改建;有11个村无党员活动室,有6个村既无办公室又无党员活动室。

二、几点做法:

近年来我县把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做为县委抓好“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列入规划,分步实施。我县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工作中,坚持“整体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补一点、村上拿一点”的办法,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首先对全县所有村按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然后对经济条件好的村通过新建、改建等方法高标准的建成村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对经济情况较差的村要求它们可先采用租借学校闲置地方进行办公;对经济情况差,负债多的村采取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帮扶等形式,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2、加强指导,完善设施。我县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中,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设施配套结合。一是完善村级各项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规范运行;二是为每个村党支部配备党建牌,实行“三三制”管理;三是为全县95%的村配备了电视机、vcd等电教设施(更多免费文章);四是县上从党费中拿出部分资金为各村征订了党建刊物等相关资料。

3、挖掘潜力、发 挥优势。我县按照把村部建设成村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心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村部优势,扩大辐射面,在村部周围兴办商品门面房,进行农资产品、日用消费品销售等,既方便了群众,又为村上增加了收入,同时充分发挥了村部作为村民活动中心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

1、全县有近四分之一的村部由于属于土木结构,年久失修,设施严重老化,有的已成为危房,急需改建。

2、个别村由于债务、资金等问题,既无办公室、又无党员活动室,重建村部工作难以实施。

3、相当一部分村部的优势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仍然以日常办公和党员学习、活动为主,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二00六年三月十三日

第6篇: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工程合同书

××乡(镇)××村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工程合同书

甲方:××村村委会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村村委会拟建村委办公楼,现已做好施工前各项工作预备,经研究同意以包工不包料形式发包,为使工程顺利进行,施工中明确甲、乙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经协商共同定立以下的合同条款,以供共同遵守执行。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村村委会办公楼

2、工程地点:××村三组

3、工程结构、面积:框架,建筑面积××㎡,占地××㎡。

二、工程承包范围

根据甲方提供的施工图文件、水电安装及相关要求,在甲方提供施工现场及项目原材料的条件下,乙方自备符合施工要求的设备及用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项目。

三、合同工期

工程时间:××年××月××日—××年××月××日,总工期××天。

四、施工质量标准

乙方在本工程项目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建设部质安施工规范,强制性执行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并接受甲方现场治理职员的监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验收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合格等级标准以上,否则由乙方负责返工,一切经济损失及法律责任均由乙方负责。

五、合同价款 工程资金:××万元(¥:××元)。

六、拨款方法

整个工程由乙方先垫资实施。甲方积极争取项目款到位,乙方完工后进行结算,项目资金到位后及时付给乙方。

七、竣工验收与结算

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乙方应提前××天通知甲方组织工程验收。甲方在15天内组织验收。验收后甲方如提出整改意见,乙方应在7天内进行整改。竣工日期以重新验收日期为准。

八、安全生产

乙方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的有关规范及规定进行施工,采取安全施工的防护措施,严禁违规操纵,杜尽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并对安全生产负全部责任。

九、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订立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方各执正本一份,签章后生效,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结算工程款后自然失效。

甲方: ××村村委会

乙方:

××年××月××日

第7篇:村级阵地建设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xx县按照《农村党员活动阵地三年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狠抓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全县投入资金660万元,高标准新建村级活动阵地17个,4.8万平方米,改扩建5个,基本实现了村村有独立产权的活动阵地目标。同时,着眼于发挥阵地的“四大功能”,积极探索发挥阵地作用的有效途径,努力使活动阵地成为便民利民,凝聚人心

,促进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发挥基层主阵地功能,不断提升村党组织凝聚能力。

针对过去部分村干部办公场所不固定、党员活动不经常、群众办事不好范文版权所有方便的实际,着力从两个方面发挥村级活动阵地在村级组织建设中的主舞台功能,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能力。一是把活动阵地建成村干部办公中心。根据村级组织的设置,分别设立了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妇联、村团支部、村民兵连等六大组织的办公室,使每个组织都有了固定办公场所。同时,统一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平常轮流值班制度,方便群众办事,既加强对村干部的管理,又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村党组织执政形象不佳的问题。二是把活动阵地建成党员学习场所。在党员活动室内统一悬挂党徽、党旗、入党誓词、党员的基本权利义务,设置党组织结构示意图、党员荣誉台、学习心得体会栏等,让党员活动室既庄重典雅,又简洁大方;利用活动室定期开展“四会一课”,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议事,开展党的活动,使农村党员组织生活经常化、制度化,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作用的发挥。今年全县开展的“十百千万工程”中涌现出党员致富标兵1000名,帮带农户10000户,极大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发挥民主议事聚集地功能,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参政意识。围绕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扩大基层民主,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参政意识一是把活动阵地建成村务公开的发布点,积极推行村级组织“四务一榜”公开。在村级活动室位置醒目的地方,对涉及村发展计划、宅基地划分,集体资金的使用,安居房资金的发放,机动地的发包、群众办事程序、计划生育指标的发放等上墙公开,同时利用村务公开栏坚持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和随时公开三类。每月公开一次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每季度公布一次土地征用、宅基地的安排、计划生育情况。随时公开工作工程中出现的重大事项、新规定等。通过村务公开,有效激发了村民自主管理村务、办好村务的积极性。二是把活动阵地建成民主活动的议事堂。凡涉及本村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和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让老百姓自己说了算,有效激发了群众自觉参与村务、管理村务的积极性。xxx村党支部在2.5公里村级道路改扩建工程中,按照“八步工作法”要求,做到广泛听取民意、尊重民意,以“党员干部带头出力”的办法,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出工出劳,降低了建设成本,节约了建设资金。最后群众一致讨论通过花12.5万元建设资金,节约资金3.5万元。

三、发挥实用技术培训场功能,不断提高干部群众致富本领。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干部群众致富本领,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把活动阵地建成实用技术的培训中心。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全县建立了337个电教播放网点,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民观看农村实用技术电教片,今年全县共播放电教片600场次,群众受教育面达10.5万人次。开展党员“绿色证书”培训,目前全区共有4619名农村党员获得党员“绿色证书”。二是把活动阵地建成先进技术的传授课堂。邀请区内外农技专家定期为村民传授葡萄、奶牛、好范文版权所有芦荟等农村实用种植和养殖新技术。今年全县区各乡镇先后邀请农技专家185人次,培训农民1万人次。三是把活动阵地建成相互学习的交流平台。邀请本村专业大户交流致富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科技知识水平。xxx村三队邀请葡萄种植大户xxx为群众讲解种植葡萄技术,使全村已发展种植专业户30多家,年人均收入增加100元以上。目前,全县形成了以甜菜、葡萄、花生、蔬菜等为主的特色村17个。

发挥先进文化传播站功能,不断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围绕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时代要求,着力将村级活动阵地营造成为先进文化的汇聚和传播中心。一是把活动阵地建成先进文化的宣传站。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在全县开辟村级书报阅览室74个,共存各类书籍12万册,每天免费向村民开放借阅,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民观看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等电教片,起到很好引导作用。二是把活动阵地建成群众健康活动的娱乐场。立足为村民提供健康向上的休闲娱乐方式,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建起了棋牌室、健身室和文化中心等场所,引导广大群众开展积极向上的休闲娱乐活动。三是把活动阵地建成便民利民的实践地。

全县每个村级阵地都设立了计生服务室,开展优生优育监测和为村民提供生殖健康资讯服务;设立了村卫生室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同时,在村活动阵地还设立了治安报警室,接受群众报警、提供警务信息,为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村级阵地建设情况汇报》

第8篇:村级阵地建设快速推进

突出“三高要求”,村级活动阵地快速推进

结合实际,按照统一规划,逐年推进的方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配置,多途径投入,将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同步进行,不断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投资12万元,对孙家寨沟村部进行了改扩建,新建办公用房3间,整修硬化了院落,更换了大门,购置办公设备12套;筹资150多万元,对原西华池镇中心小学改建成为师家庄村级活动阵地及农民文体广场。新建村级活动阵地占地8.3亩,三层单面办公楼面积1008平方米,砖木结构安架房360平方米,设一所、一连、一家、两站、三校、六室,配备办公设备79套件,归类整理各类政策法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筹资120多万元,新建唐旗村活动阵地及农民文体广场,文化路社区办公场所得到妥善解决,筹资15万元在乐蟠小区购置平顶房200平方米用于乐蟠路社区办公场所,文化路社区顺利完成搬迁。新建农家书屋6个,规范提升5个。同时按照“经济、党建、群团、村务”同发展的要求,对其他各村的制度、基础资料进行了统一规范完善,改善了村部办公条件,规范统一了内务资料,彻底解决了办公条件差、业务资料不统一,运行不规范的问题,使党员学习、活动有了阵地,也方便了群众办事。

第9篇:村级阵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村级阵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加依提勒克乡村级阵地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

3、建设规模:村级阵地 ㎡(包括会议室 间 ㎡;文化室 间

㎡;卫生室 间 ㎡办公室 间 ㎡;宴会厅 ㎡;小广场 ㎡;计生服务室 ㎡;花池 ㎡;活动室 ㎡;篮球场 ㎡;排球场 ㎡;垃圾场 个 ㎡;垃圾池 个 ㎡)

4、建设单位及性质:

5、法定代表人:

6、项目负责人:

7、资金筹措方案:申请国家资金 万元

二、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村位于乡政府 面 公里, 户 人,劳动力 人,耕地面积 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 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亩,订单农业种植面积 亩,大棚 座,牲畜存栏 只(头), 年村集体收入 万元,人均纯收入 元。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长期以来,我乡 村现有村阵地年久失修,办公条件十分差,部分已出现屋顶、墙体裂缝等现象,对村干部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影响了村干部的办公。加之现无文化室、小广场、计生服务室、活动室、篮球场、排球场、垃圾场、垃圾池,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村阵地及配套文娱场所的新建将极大促进社会经济1

全面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丰富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及科技素质,方便其获取知识及信息,学习科技,为农民科技致富打下一个平台,保证社会团结繁荣稳定。

五、配套设施情况

1、建设场地情况

建在村委会院内, 建在村委会旁边的空地上。

2、配套设施:

配套的水电暖均可从各村委会接通,每个村需190米水管,电线500米。

3、资金概算及筹措

新建村阵地资金概算

一个村级阵地:办公室 间× ㎡/套×1300元/㎡= 万元;文化室4间×50㎡/套×1300元/㎡= 万元;会议室1间× ㎡/套×1300元/㎡= 万元;宴会厅 间× ㎡/套×1300元/㎡= 万元;活动室间× ㎡/套×1300元/㎡= 万元;计生服务室间× ㎡/套×1300元/㎡= 万元;垃圾池 个×80元/㎡= 万元,围墙 m×320元/m= 万元;垃圾场 个×80元/㎡= 万元,围墙 m×320元/m= 万元;小广场地面硬化 ㎡×80元/㎡= 万元,铺彩砖 ×120元/㎡= 万元,绿化 ㎡×95元/㎡= 万元,太阳能路灯 盏×6800元/盏= 万元;一个标准化篮球场 万元;一个标准排球场 万元;及配套办公设施 万元,共需资金 万元。

合计 万元。

申请国家资金 万元。

2

项目计划 年开工, 年完工。

六、项目建设单位管理机构设置以及各机构的职能与责任 成立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乡长担任副组长,由乡抽调干部,组成项目监督小组,对项目实施全程监督。

七、项目管理方案

采取乡政府负责项目申报工作,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所报项目的审批和立项工作,项目实施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实施,乡政府负责项目的实施和跟踪管理,做好项目的公示,搞好项目实施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进度和资金落实情况,确保项目的实施质量,搞好项目检查验收和管护,确保项目全面实施完成和长期发挥效益。

八、社会效益分析

村级阵地建设项目实施后,将从根本上改变这几个村的办公条件,改善村干部的工作环境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丰富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村级阵地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保证社会稳定,为我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上一篇:省委党校学习体会汇报下一篇:成技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