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生活历程

2022-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艰难生活历程

洛杉矶治理雾霾的艰难历程

2013年1月10日~14日,京津冀地区出现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持续空气污染事件。

此次持续空气污染出现了与美国南加州20世纪光化学污染同样的成分——含氮有机颗粒物。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要重走美国洛杉矶或英国伦敦的老路呢?1943年5月~10月洛杉矶出现光化学烟雾事件,夺去400多人的生命;伦敦1952年12月5日~8日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4000人死亡。

烟雾来源和烟雾成因

洛杉矶和伦敦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相似,两者的治理也有相似的地方,都取得了消除烟雾,还蓝天给公众的最好结果。但是两者也有较大的区别。伦敦是综合措施,包括限行、禁行汽车,尤其是私家车,停用燃煤,推广节能手段。而洛杉矶则主要是整治汽车尾气,但并不限车,当然也采取了管控交通和减少工业污染等措施。

20世纪40年代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后,洛杉矶人以为工厂排放的烟雾是罪魁祸首,但是,随着调查的广泛展开和深入,人们才知道烟雾还有其他许多来源,比如洛杉矶居民大部分家庭后院焚烧炉排出的烟雾,城市垃圾场、锯木厂、废木厂焚烧垃圾的烟雾,机动车排出的烟雾,甚至洛杉矶地区的地理特点,都造成了浓厚的烟雾。洛杉矶市西临太平洋,东、南、北三面为群山环抱,处于西海岸气候盆地之中,大气状态以下沉气流为主,极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而且常年高温、少雨,日照强烈,给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然而,调查也发现,当时洛杉矶的雾霾污染源中,汽车尾气排放所占的比重更大。从1940年~1946年,洛杉矶每天从天而降的灰尘从约100吨上升到约400吨。洛杉矶人认为,这些尘雾来自工厂的烟囱和焚化炉(洛杉矶当时有30万个家庭后院垃圾焚烧炉)。但是,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后,人们开始怀疑这些尘雾的来源了,原因有很多。

其一,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发生伴随着空气颜色的变化,有时烟雾呈微白色,有时是黄褐色,而且这种薄雾会招致眼睛疼痛和流泪。其二,当时的洛杉矶大街小巷奔跑着250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1600万升。人们怀疑汽车燃料的排放增加了城市上空的废气。其三,洛杉矶当局在禁止了家庭垃圾焚烧炉(改为垃圾集中回收),并在城市各处安装灰尘沉积设置和限制工厂排烟后,每天降落的烟尘有所减少,约减少200吨,这说明洛杉矶的烟尘大部分并非工厂燃煤和家庭焚烧炉所释放。

洛杉矶从属加利福尼亚州,该州的科研人员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解开烟雾成因之谜的重任。加州技术研究所的阿里·J·哈根·斯密特博士通过实验首先发现,导致人们眼睛疼痛的雾霾也可能是导致人们死

亡的原因,而这些烟雾是通过与阳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油田、炼油厂的油气排放,以及汽油不完全燃烧、汽车漏油、汽油挥发等产生的废气排放,使得大量废气每天排向城市上空。这些废气在5月~10月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即氮氧化合物(空气变热使它所含的氮与氧相互发生作用而产生)和有机化合物(汽油燃烧产生的烃类)反应,生成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PAN),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这种烟雾造成了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如呼吸困难、眼睛疼痛,甚至致人死亡。

在原因基本查清后,洛杉矶政府也没有把主要责任归咎于汽车,而是认为那些巨大的油田、炼油厂,以及遍布在这个地区的其他一些大型的石油工业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是造成PAN的重要来源,于是开始严格限制这些企业的废气排放。严格限制的效果也明显体现出来。来自石油工业的碳氢化合物从1947年大约每天排放2100 吨到1957年下降为每天250吨。

然而,即便限制石油工业的油气排放取得如此大的成效,但光化学烟雾还是在大量产生,并造成严重后果。例如,虽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导致400多人死亡,但是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同样的污染在短短两天之内让400多名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此外还有很多人受到烟雾刺激而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而且,1959年洛杉矶187天都有人患眼睛过敏症,1960年是198天,1961年是186天,1962年是212天。

从20世纪50年代初,洛杉矶人才开始真正把光化学烟雾与汽车挂上钩来。1953年的一个调查报告指出,石油工业每天排放500吨碳氢化合物,但小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每天排放出来的碳氢化合物是前者的2倍多,达1300吨。1957年的调查发现,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碳氢化合物)约占洛杉矶城每天废气总排放量2500吨的80%。

提出对策和严格管理

洛杉矶人知道了自己城市雾霾的最大“元凶”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后,治理的主要对象也就转向了汽车。但是,洛杉矶的治理却与后来其他一些国家的大都市和今天人们采用的方法并不一样,最大的不一样是,很多大都市一提污染就禁车、限车。但是,洛杉矶并非如此,原因不仅在于如同整个美国都是车轮上的国家一样,洛杉矶依靠汽车更甚于美国的其他地方,而且汽车拉动的不只是汽车工业和石化等产业,而是有更多的经济和文化效益。因此,洛杉矶采用的不是禁车、限车,而是更为根本的限制车辆排放污染物,因为油气燃烧的污染物(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又称烃类和碳氧物)才是祸根。

洛杉矶未限制公民用车但又要治理雾霾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是法律和管理,二是技术,但是,这两者融合在一起。

自从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后,1943年,洛杉矶县管理部门任命了一个烟雾委员会专门研究该地区的烟雾问题,在该委员会的建议下,洛杉矶县于1945年2月颁布了禁止排放浓雾的法令,并成立了空气污染控制办公室。1947年4月15日,洛杉矶县批准了一项法律草案,允许该县成立统一的空气污染控制部门。

与此同时,加利福尼亚州也与洛杉矶共同行动,寻求控污对策。1952年,当时的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奈特任命贝克曼任空气污染控制改革委员会主任,一年后,该委员会提出几项实用性和针对性极强的建议,包括减少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创建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柴油卡车和公交车用丙烷当燃料等。同时,洛杉矶地区成立了加州机动车污染控制局,该局有权测试汽车尾气排放并核准排放控制装置。

更重要的是,在实施洛杉矶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中体现了管理者的耐心和锲而不舍。例如,洛杉矶县监察官肯尼思·哈恩就通过穷追汽车制造商促成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创新与控污装置的生产和

使用。1953年2月,哈恩写信给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询问该公司是否在进行消除或者实际减少排放尾气的研究或实验,但是,得到的回答是,无论是福特汽车公司,或是汽车联合企业在当时都没有任何研制可能控制废气装置的兴趣。

哈恩则根据1945年2月洛杉矶颁布的禁止排放浓雾的法令和加州机动车污染控制局有权测试汽车尾气为由,不断催促汽车生产商研发废气控制装置。1953年底,汽车制造商终于表示,在汽车行业已经启动废气控制装置的研究。此后,哈恩又一再追问和督促,1955年,底特律的汽车厂商终于回答,会有一种适当的装置马上可以装在汽车上以减少汽车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

1957年,哈恩再次询问是否有减排装置会安装在1957年型号的机动车上。但是,答复是1958年有可能。喜讯是在1960年10月18日到达的,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向哈恩通报,一种减排装置——曲轴箱净化器将安装在1961年该公司为加州生产的小轿车上。但是,安装之后,这种曲轴箱装置仅能清除25%的碳氢化合物排量。尽管如此,这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加州机动车污染控制局和哈恩在对此表示肯定的同时又对汽车制造商提出了更高要求。直到1966年,经过改进的有更好效果的废气控制装置才全面装载在加州的新轿车上。

初见成效和污染的反复

废气控制装置的效果逐渐体现出来。从1965年到1968年,洛杉矶机动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由每天的1950吨下降到1720吨,洛杉矶人的眼睛过敏症也减少了。同时,由于废气控制装置也能减少机动车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一氧化碳的排放从1965年的56PPM(56/100万)下降到1968年的6PPM(6/100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则从 1965年到1968年之间下降了12%。

不过,在汽车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的同时,洛杉矶空气中的过氧化氮的含量却增加了28%。1965年,过氧化氮超过了最差标准有100天,1968年,则达到132天。过氧化氮有毒,会损害和杀死肺细胞,促使肺血管扩大,而且在浓度过高时,会导致肺水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控制汽车废气反而造成了过氧化氮浓度上升的原因有二。一是氮的氧化物和过氧化氮的混和物是在阳光的作用下形成的,它们与二氧化碳结合产生PAN。二是在设计污染控制装置时,汽车公司只考虑到了减少碳氢化合物和碳化物的排放。这就是改进引擎,让燃料在汽缸中充分燃烧,因此也增加了引擎对空气的摄入。这也增强了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氮向过氧化氮的转化。引擎的改进减轻了碳氢化合物的排放,但增加了氧化氮的排量,这是当初意想不到的。当时的统计是,在洛杉矶,氧化氮的排放量中大约有20%~25%来自发电站,约75%~80%来自机动车。

解决的办法是,1975年加州要求汽车配备最重要的污染控制装置——催化转换器,以此既减少碳氢化合物和碳化物的排放,也减少氧化氮的排放。

当然,洛杉矶和加州限制汽车废气污染在后来还采取了其他办法,从1970年开始,洛杉矶把控制机动车的排污纳入到联邦的治污范畴,例如,执行1970年美国通过的《清洁空气法》,逐步淘汰了汽油中的铅。20世纪70~80年代,加州同时鼓励人们使用甲醇和天然气取代汽油,因为这会减少一半的汽车烟雾排放量。

历尽艰辛修成正果

尽管从1943年洛杉矶出现光化学烟雾后洛杉矶管理部门采取了多种方法,洛杉矶在20世纪70年代还是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只不过在采取了种种控污措施后,烟雾排放在逐年好转和减轻。洛杉矶真正摆脱“烟雾城”的耻辱是在2007年,达到了清洁空气的标准。从1947年洛杉矶成立统一的空气污染控制部门到完全获得蓝天白云,足足经历了60年。

这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主要在于,洛杉矶制定的是让经济效益和蓝天同时可得的政策,并且随着经济发展而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控污措施,在

有效控污的同时,也能让公众享有现代文明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益处。

世界各国大城市控污和改善交通拥堵的重要做法是发展公共交通,但是,洛杉矶大都会区公共交通并不发达,公共汽车线路少,地铁只有一条,而且只有17英里(一英里约合1609米)。洛杉矶不修建地铁的原因在于,地铁每英里的造价为3亿美元,但轻轨列车的造价每英里为3000万美元。所以,洛杉矶倾向于后者。到21世纪初洛杉矶才新增两条城市轻轨交通。

由于公共交通不发达,96.6%的洛杉矶人出行靠私家车。而且2000年洛杉矶都会区的机动车辆总数已达652万辆(是40年代250万辆的2.6倍),到现在接近1000万辆(是40年代的4倍),平均1人1辆车。洛杉矶都会区的各级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为3410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中心线长度为848千米,承担了52%的交通流量。

如此多的车必然会造成更多的污染和交通堵塞,一个统计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仅交通堵塞所造成的时间和燃料浪费就让洛杉矶损失100亿美元。而且,由于交通堵塞,机动车多,洛杉矶的空气污染到了20世纪90代也并未得到根治。例如,进入90年代,洛杉矶市区内臭氧浓度仍达到200PPB(200/10亿)左右,超过美国空气质量标准(120/10亿)。1990年~1993年,洛杉矶市分别有118、111、130和102天的臭氧浓度超过全美警戒标准。

这些情况为洛杉矶的控污和缓减交通拥堵带来了新挑战。对此,洛杉矶同样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改善交通和控污。最重大的一个措施是,制定法规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私家车,由此也减少了拥堵和排污,这就是实施和鼓励使用共乘车道,而这个措施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就实施了,直到今天还在有效使用。做法是,将高速公路的最快一条左方车道改为共乘车道,只有两人或者三人以上共用一辆车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单人开车使用共乘车道要罚款271美元。这条快车道比其他道路更快,而且可以到达洛杉矶市中心任何地方。

同时,洛杉矶市政府专设一个办公室,拨出专用800免费号码,任何想要共乘车的人,不管是提供车辆还是自己想搭乘他人的车,都可以打这个电话,由交通局的专业人员负责为共乘者配对。2003年的统计是,洛杉矶都会区拥有单向共乘车道约610千米,每天有50万共乘者使用。预计未来25年会增加320千米共乘车道,每天将有100万以上共乘者使用。

另一方面,洛杉矶不仅沿用过去限制机动车排污的技术手段,而且还在研发新的技术手段并有效使用。在洛杉矶市出售的汽车必须是清洁的,在1994年后,更要求出售的汽车全部安装“行驶诊断系统”,即时监测机动车的工作状态,一旦车辆废气超标,就可以被监测到,可让其及时脱离排污状态和接受维修。同时,洛杉矶要求机动车的燃料泵上装配橡皮套,套内的填充装置可以减少汽油蒸气逸出而污染空气。

此外,洛杉矶还注重开发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系统管理水平,以减少堵车和机动车污染。例如,减少红绿灯,以停车牌来替代。停车牌是一种8角形的红色交通标识牌,竖立在从小街道到主要街道或小街道与小街道的交叉路口,驾车者见到停车牌后要将车停在停车线前,看清楚横在前面的街道上没有车辆行驶,确保可以安全通过时才能通过或转入横在前面的街道。在交通不繁忙,车流量不大的交叉路口使用停车牌比用红绿灯的好处更多,能保证与多条小街道交叉的主要街道的畅通,同时提高小街道交叉路口的通车效率。同时,在洛杉矶启用了自动交通监测和控制中心后,该自动车辆监测和控制系统较之传统技术,平均减少12%的出行时间,32%的交叉路口耽误和30%的交叉路口不必要停车。

另外,洛杉矶市政府也通过低息贷款和补贴的方式鼓励人们尝试使用清洁燃料汽车。

通过艰难而漫长的努力,今天洛杉矶终于实现了蓝天与车辆共存的局面,并且交通不再拥堵。

【责任编辑】张田勘

作者:冬雪

第2篇:驰名品牌“活力28”品牌经营艰难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摘 要 品牌经营是企业运行的一种高级方式。出自荆州驰名民族品牌“活力28”的演变历程是品牌经营的重大见证,给我们三点启示:(1)品牌需要维护,更需要经营;(2)品牌应随企业的扩张走出地域的限制;(3)品牌经营的物质基础是产品经营,品牌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产品经营。当代,同样位于荆州的湖北长江医药集团应学习“活力28”的成功之处,摒弃它的失败之处,站在品牌经营的高度发展自己。

关键词 品牌经营 活力28 民族品牌 日化

一个位处荆州长江边的湖北长江医药集团,用不到十年的时间获得了“湖北著名商标”,两年后又获得国家级的“中国驰名商标”。现该企业正立足于湖北面向世界进军,正筹划着不久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从而成为具有国际品牌的名企。综观其成长经历,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就是抓早抓好抓住了“品牌经营”的发展战略。为了有助该企业能早日和持续的成为世界级企业。笔者建议该企业的决策层应当充分重视和其处于同一地位并曾获得比其更高声誉和知名度“活力28沙市日化”的成长发展和曲折经历,吸取其经验,借鉴其教训从而达到正为其品牌的名称“长江”一样奔腾不息。现将沙市日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及其后对来者的启示作以下分析:

品牌经营是指将品牌作为独立的资源和资本,并以此为主导,来关联、带动、组合其他资源和资本,从而取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驰名品牌“活力28”的演变过程符合品牌经营的规律,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典型案例。

一、“活力28”知名民族品牌地位的确立

说起“活力28’,它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只是小企业沙市油厂。为了物尽其用,用榨制食用油的副产品生产洗衣皂,并命名为“荆江牌”,跨出了向日化延伸的第一步。在随后的十几年间,沙市油厂发展为沙市日用化工总厂。并在80年代形成了年产10万吨洗衣粉、1万吨液体洗涤剂、3000吨化妆品的日用化工企业,成为国家一级企业及轻工部洗涤用品定点生产厂。1982年广交会上荷兰某公司提供的一种具有去污力强、用量少、超浓缩等特点的洗衣粉,受到了当时该企业负责人滕继新的重视,他火速组织工作人员研制,最终成功研制出当时国际上第三代最新洗衣粉——“活力28”超浓缩无泡洗衣粉配方。经过艰难推广,“活力28”一炮打响,在日化界掀起惊涛巨浪。人们买洗衣粉指名要活力28,各大百货店慕名前来签定购销协议。活力28迅速畅销全国各地,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开创历史新纪元”,香港称之为“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从此,“活力28”开始了自己的民族知名品牌之路。10年间,“活力28”相继获得“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消费品”“国际博览会金奖”等殊荣。此间的“活力28”如日中天,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76%,令觊觎中国洗涤剂市场的美国宝洁、德国汉高们羡慕不已。

二、“活力28”的衰落

随着“活力28”洗衣粉的成功,滕继新也不再满足洗衣粉的单一,借势发力,一口气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餐洗、洗发水、香皂设备,为活力28规划了一个大日化的美好蓝图。从长远看,单一的产品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难以规避风险,多业并举可以给“活力28”分担风险,同时也能分享品牌知名度。但过度的膨胀让“活力28”资金严重匮乏。1996年在资金不足,而政府尚未允许上市的无奈之下,“活力28”选择了与当时不太知名的德国邦特色公司合资。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活力28”以品牌和生产设备一起作价7000万转让给了邦特色,成立了美洁时公司。颇具戏剧性的是,3个月之后“活力28”才被批准上市。但是这次合作并没有为“活力28”带来预想双赢的结果,倒是德方用合资公司办事处来做美洁时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从而加大了合资公司的销售成本和削弱了“活力28”品牌的市场。与此同时,企业决策者尴尬地发现,自己一直不想做的日化还在艰难地支撑着整个企业的运转,成了赖以生存的源泉。但是作为中方拥有的新创品牌波尔,还未绽放就无可奈何地凋落了。波尔源于活力的英文POWER的谐音,本想活力再现,但先天的缺血让它举步维艰。

1999年,是活力28集团彻底走向落寞的一年,这一年“活力28”出现亏损。作为湖北省的龙头企业,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察首先从活力28开始,本想作为典型学习的企业,却在调查中让证监会大吃一惊。就是这个连续3年绩优的公司,蕴藏着巨大的黑洞。调查组不得不放慢调查其他企业的步伐,并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关于活力28的问题。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对股份公司核销集团公司一个多亿的违规做法进行报道。不过,实质的东西总是被忽视,股份公司与集团本是一家,这种违规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经营上的问题。活力28的陨落,无非是集团多元化,资金严重分流,经营由之恶劣的众多企业中的一个翻版。任何企业的衰败,无不与之经营下滑密切相关,而违规行为不过是其中一个体现罢了。随着盖子的揭开,证监会勒令活力28资产重组。2001年1月,荆州的民营石油企业天发集团重组活力28,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天发集团对上市公司进行资產置换,上市公司将日化剥离出去,ST活力被更名为天颐科技。至此,这个日化行业与证券市场的双料明星正式结束了其光辉历程。

“活力28”集团重新成为一家非上市公司,但已面临超过2亿元的债务。但是,天发集团并没有扔下活力28,并且着力向德方讨回活力28商标。经过艰苦的谈判,活力28商标使用权在2003年初重回活力28集团。但这个时候,天发集团自身也开始走向末路,已无力再投入资金重振活力28。2003年收回品牌后,“活力28”公司面对这个昔日的金字招牌却无能为力。

三、品牌经营振兴“活力28”

2007年11月,荆州市政府引入湖北稻花香集团筑巢荆州。停产近一年后的“活力28”品牌被湖北稻花香集团以租赁方式经营,租期为30年。当时在白酒行业颇有建树的湖北稻花香集团信誓旦旦:将全力打造“活力28”新形象,助其重返日化神坛。沉寂了十年之久,“活力28”回归“舞台”的第一声宣言“霸气十足”:争取在3到5年时间里重返中国日化行业第一阵营。2008年2月25日,湖北稻花香集团荆州活力28沙市日化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活力28”的回归之旅由此开场。稻花香集团接手后,先后投入约1000万元对原来生产线进行维修改造,使活力28在短时间内顺利实现投产。然而,稻花香的壮志雄心并未如期实现。此时中国日化市场的环境早已物是人非,“活力28”原本的优势荡然无存。在竞争激烈的日化市场,重出江湖的“活力28”依旧沿用过去的经营思路,仍将洗衣粉作为主打产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失去价格优势和品牌优势的“活力28”不仅没有起死回生,反而亏损严重。据了解,稻花香集团接手经营后的“活力8”连续3年亏损5000万元。2011年初,由于亏损严重,稻花香集团一度对“活力28”失去信心,甚至准备停产。几经努力,活力28总算尝到甜头。2012年1月,销售收入700多万元,实现盈利80万元;全年销售额达到7400万,实现盈亏扭转。但是“酒越放越醇,越放越香,品牌是越放越臭”,2012年4月荆州活力二八沙市日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易行槐致信楚天都市报,他在信中对“活力28”这一品牌的现状感到担忧,“‘活力28’作为湖北的知名品牌,它的品牌价值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消减,10年内若不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前途未知。”他希望在荆州实施“壮腰工程”的大背景下,能够复兴“活力28”,让这个品牌再度焕发活力。对易行槐的上述表态,对此表示关心的人士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这是重申稻花香入主活力28时所作雄心壮志的表态。而更有人士认为这也许是稻花香想见好就收借机体面下台的预告。因为不论哪种理解要想在市场环境发生剧变的条件下重振一个“老品牌”没有全新的思路和措施则谈何容易。

四、驰名品牌“活力28”品牌经营艰难演变的启示

“活力28”曾经创造了中国民族品牌成功运作的典范。它的发展记载着一代人的生活以及变迁,更承载着荆州人民对工业兴市的期盼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兴衰成败,换来的不光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有志者们对这一品牌由盛及衰的研究探析。笔者认为“活力28”的兴起与衰落都与品牌经营有着莫大的关系。作为中小企业,“活力28”成名之始,只是为了取得盈利;而到了“活力28”成功之时,该集团预借其品牌推广其它产品,这也符合品牌经营中大型企业的一贯做法——创造新的市场空间。但可惜的是,“活力28”集团扩张无度,违规操作,以至迅速陨落。纵观中国品牌发展格局,“活力28”的陨落不是孤例,也绝非偶然。曾经风靡一时的“凤凰”自行车、健力宝、“美加净”等行业龙头,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不难发现,这些品牌的没落存在一定的共性,站在品牌经营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首先,品牌需要维护,更需要经营。“活力28”集团以一句“活力28,沙市日化”确立了其日化行业的领导地位,但是在之后却未见维护措施。(笔者认为维护措施包含产品创新,质量保证,优化服务等)有的只是借力“活力28”品牌的衍生品,在没有创新的品牌面前,“活力28”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激流中“不进则退”。

其次,在中国“入世”以后品牌应随企业的发展而突破地域的限制,而应面向世界作出筹划。作为海内外知名民族品牌,“活力28”依然以沙市名牌定位,同时后来又作出为当时人们所不知的品牌入股的合作决定,寄希望于外资企业这个救命稻草。殊不知,正迎合了外资搞垮民族品牌,抢占中国市场的惯用手法。

最后,品牌经营的物质基础是产品经营,品牌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产品经营。拳头产品使品牌得以树立,品牌经营则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知名度、美誉度、市场空间等。“活力28”的兴起得益于超浓缩无泡洗衣粉的创新,而其又反哺促进该企业业绩的增长。只有构建创新的产业体系,其强势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持续。

作者:徐发都

第3篇: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学设计

布置课前任务

请同学们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本课所涉及的历史人物资料,并以“如果时光倒流,我最想成为哪位历史人物——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慈禧太后、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黄兴等?为什么?”为题,发表1分钟演讲。

设计意图:本课涉及的历史人物较多,有不少是学生比较陌生的。通过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找资料,可以较深入地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有助于学生拓宽历史视野。同时,课前准备由人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理解教材内容也很有帮助。此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导入: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一大批志士仁人以在中国实现宪政民主为毕生追求目标,为此,他们前仆后继。

讲授新课

【探索宪政之因】

那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为什么要选择宪政?他们又是如何理解宪政的?最终都走向什么结果?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我们一同来沉思百年中国民主宪政史的屈辱与光荣、苦难和奋争吧……

设计意图:以问题导入,让学生“疑”由心生,产生对学习、探索的浓厚兴趣。

创设情境

18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加紧进行对外扩张,把目光对准中国,最终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被英国的枪炮轰开了国门,在与西方列强的“对话”中,泱泱“中华大国”竟是如此不堪一击!这,究竟是为什么?

课堂设问[

问题1:林则徐、魏源,他们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何在?并由此提出了什么主张?

【求索宪政之路】

环节一: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

教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再次败给了西方列强。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希望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当洋务派在技术层面上改革中国的时候,一些先进之士开始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从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到学习西政治文明的转变?这些思想家是怎样理解西方政体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后由学生讨论)

环节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

创设情境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整整刺激了一代人,有识之士发现中国之失败决非偶然也非军事力量的薄弱,根本原因还在于制度的腐朽所致,因此他们从日本身上看到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从中找到了君主立宪制这一药方,试图改变中国。

课堂设问

问题4:康梁维新派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要求学生从《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中得出。)

问题5:维新派前后两种主张有什么不同?这是政治上的倒退吗?康有为为什么这样做?(学生自由组合式讨论,教师要充分启发调动学生的知识,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探究问题。)

合作探究:当时维新派上书光绪皇帝,光绪下定决心改革,但最后还是失败了,其中较大的阻力是慈禧太后。如果慈禧太后在公车上书前就死了,或康有为等她死了之后才主张维新,变法有可能成功吗?

环节三:清政府的探索

创设情境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仅仅两年,即1901年初,被八国联军炮火赶到西安“西狩”途中的慈禧太后,在内外压力之下,也意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为挽救王朝危亡,化解内外危机,两年前血腥镇压“百日维新”的慈禧太后,不得不推行“新政”。在清政府推行“新政”同时,朝野掀起了一场“立宪运动”。

课堂设问

问题1:清政府是怎样理解宪政的?(限定时间,要求学生马上写在作业本上,50字内概括。教师监督,抽几位学生的作答在课堂上朗读,并简要点评。)

环节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索

创设情境

1911年10月10日,随着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延续了260余年的清王朝走向灭亡,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终结。

课堂设问

问题1: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问题2:袁世凯为什么要刺杀宋教仁?

问题3:宋教仁在当时是一个重要人物,若他当时没被人杀死,中国的局面会否发生扭转?

设计意图: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使学生更多更好地展现自己、表现自己。课前一分钟即兴演讲等形式,既有动手,又有动脑,既有群体协作,又有个人独立思考,既有学生间的交流,又有师生间的互动,使全体学生都参加到探究活动中来了。精心编写的“创设情境”和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内在动机。

【总结宪政之路】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并付诸实践,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

谁是国家的主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是君主,皇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所谓朕即国家。到了近代,王韬、郑观应等倡导君民共主,他们虽然没有理解西方政体的实质,但揭开了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序幕。康梁、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倡导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但因种种原因,昙花一现,光绪泣血瀛台、六君子魂归西天。1908年的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以实行宪政的名义强化君主制,结果把自己推上了革命的祭坛。中华民国诞生后,《临时约法》成纸上谈兵,袁世凯行专制独裁,宋教仁喋血宪政路上,共和国徒具虚名。

历史表明,有宪法,未必有宪政。尽管每一次改革与尝试都带来了些微的进步。当然历史是不断曲折前进的。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这个教学环节,是教师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结构,揭示知识内在联系,发现和总结历史规律的重要环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把通过感知、理解教材而获得的新知识、学科的基本概念,经过联系、归类、整理、综合、概括等,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加以巩固,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了学习,在小结中巩固了知识,升华了思维。

【升华宪政之果】学习近代政体变化的启示

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法走宪政之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都先后失败,但有宪法比没有宪法进步。现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同学们应学法、知法、守法,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政治文明,为中国的民主政治而努力学习。

作者:吕培育

第4篇: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一、学生分析

1、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初二年级的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上有了较强的兴趣,进步较大,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明显的提高。

2、本课内容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论性较强,较为陌生也较这难理解,而且学生对于中国现代史的内容兴趣并不大。

3、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于新政权如何走向社会主义之路有了基本的了解,这对于本课的学习起了奠基作用。

二、教材分析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这一时期长达十年(1956――1966年),期间历经曲折,成就突出和失误同时并存。

2、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矛盾、制定出了总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针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也是十年建设和政治动员。但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完全脱离中国经济建设 的实际可能性,给刚刚起步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的困难。面对实际困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倡调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能初步分析其积极意义。

(2)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能说出这两个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果”的思考,认识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

(2)通过对“人民公社化的‘一大二公’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好处吗“等问题的讨论,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3)利用人力资源,访问长辈,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并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并展开师生大讨论。

(4)通过实物资源、实物图片、音像和视频材料还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如其境。

(5)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

(6)课前布置有条件的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与本课有关的资料。为师生展开大讨论作好“弹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的漫长的过程,探索、曲折、发展贯穿十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但其主流是前进的。

(2)从社会的不断进步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4、教学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探索历程的艰难和成就

四、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进行师生合作型的讨论研究课。

五、教学过程

1 /

4导入新课:教师引导: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会议确定了新的经济建设方针。为什么说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

一、中共八大

通过表演“情景回放”,介绍中共八大的内容、意义及“大跃进”的背景。

旁白课件展示八大会场图片:1956年9月15日,毛主席在八大会议上致开幕词,周总理作了经济报告„„

二、八大二次会议及总路线

利用课件介绍八大二次会议及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师引导质疑:社会主义总路线具有什么特点

(生答)

师展示漫画图片“骑火车”、实物图片“三面红旗”,引导学生叙述画面内容和感想。 生1: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生2:大跃进开展的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生3: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三、大炼钢铁

凭借大跃进时期音乐、录像的情境设置,如《今年产钢千万吨》,让学生感受热情似火的特殊年代,并质疑。

“炼钢工人”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件《1957年中英钢铁产量比较表》讲解: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要求7年、5 年以至3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

各个小组同学合作表演,以展现各界群众激情昂扬、“全民大炼钢铁”的热烈场景。 旁白:1958年钢产指标为 1 070万吨。

工人:只要我们使大力、出大汗,就是砸锅献铁,我们也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实现赶超目标。

农民:棉花不用摘,先进山砍树炼钢去!

学生:老师,我家门上的插销我全拿来了。

社员:反正要入社了,这锅、铲都交公炼钢吧。

工人:听说安徽的土法炼钢形势很好。

“炼钢工人”小组展示“土法炼钢”的几幅课件图片,概括总结炼钢场景:“土洋结合”,钢铁厂开足马力,小高炉遍地开花,10月底就高达几百万座。从找矿、运输、炼钢、炼铁、炼焦„„都靠大批群众投入,从中小学生到七八十岁老人,全国高达9 000多万人。

教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情境,交流介绍社会调查结果,并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进行“大炼钢铁”的调查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评价:这样的“大炼钢铁”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1:项目多、战线长、资金使用分散,使原料和材料不能集中用在重点工程上,影响了建设速度。

生2: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许多产品粗制滥造,不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果。当年钢产量提前12天完成了任务,但1108万吨钢里合格的只有800万吨。炼出来的土钢、土铁根本不能用,估计造成损失200亿元。

生3: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

生4:影响学生的学业,影响了农业等其他部门的发展,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生5: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认识:历史已经无情地证明中国人付出的巨大艰辛,最终是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经济平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搬起的大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

四、农业大跃进

“种稻农民”小组边展示课件,边进行打擂台、喊口号、移秧并田劳动的场景模拟,使学生对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盛行的局面形成感性认识。

旁白:(课件:1958年粮食、棉花产量指标)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要求5年、3年以至一二年达到12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

生1:我们要苦战3年,改变面貌!

旁白:(课件:农村“争放高产卫星”表、《人民日报》刊载各地的高产卫星、丰收擂台誓师大会)在求成过急的思想支配下,主观主义大膨胀,不顾客观实际,任意拔高,结果适得其反,闹出很多笑话。最突出的表现是浮夸风的泛滥,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

生2:河南小麦亩产7 320斤。

生3:湖北早稻亩产36 900多斤。

生4:广西中稻亩产13万斤。

生5:福建花生亩产1万多斤。

生6:地的产是人的胆决定了的。

生7: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

旁白:(课件:图片“全村上阵移秧并田”、“三位姑娘稳坐在稻穗上”,漫画“玉米长到月亮上”)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造成了经济工作中的急于求成和急躁冒进。为达到高指标,大力推广深翻土地、高度密植、工具改革、养猪积肥等措施。

生8: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有呼风唤雨的力量!

生9:我们徐水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2万斤,山药亩产120万斤,白菜重达500斤。

生10:一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旁白配合劳动模拟,介绍将12亩合并成1亩水稻的移秧并田的实例。

模拟动作:犁耙、拔秧、运肥、灌水、鼓风、撒肥、搭架、“庆丰收”、照相、接待参观等。

师让学生表述真实的想法:同学们还有哪些补充?你对这些史实有何看法?

生1:农民表现出了不甘落后和争创奇迹的决心,人们的干劲确实鼓得十足。

生2:他们的竞赛内容不是实际产量的高低,而成了胆量的较量,看谁更敢说谎和浮夸。 生3:看到这些,我只感到不可思议。

生4:《人民画报》封面上坐在稻丛上的那个小姑娘,其实是坐在一只凳子上,被稻穗遮住了。

生5:农民们投入了极大的激情,付出了超乎想像的劳动,农业产量肯定能提高。为什么后来还能饿死人?

生6:大炼钢铁抽走了大部分的壮劳力,就是粮食丰收了,也只能扔在地里烂掉,或草草收割。

生7:深翻土地甚至到了1丈3尺,结果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来年的农作物生长。

生8: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五、人民公社化运动

师:生产发展上的高指标和浮夸风,推动生产关系方面向更高形式过渡。农业合作化运动走向“左”的极端,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师带领其他小组同学以“报社记者”的身份对“公社社员”进行调查访问,了解人民公社的组织结构及公社社员的生产、生活、思想状况。

农1: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堂不如新乐园。

农2:敞开肚皮吃公共食堂当然大家高兴,许多人都说,一生也没有像这两个月吃这样饱的饭。

农3:公社实行全民所有制。男女老少都实行“十六包” 供给制: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学、育、婚、乐都由公社负责。

农4:要搞穷富拉平:自留地,果树,自养猪、鸡、鸭,生产工具等,都要转归社有;还有部分桌椅、板凳、刀锅、碗筷都无偿归公社食堂。

农5:入社前,我家的猪、羊全宰了吃了,果树也砍了当柴火。

农6:实行军事化,全公社编成了15个营、50个连。还实行房屋公有,搞集体住宿,社员男女老幼分开,按编制集中居住。礼拜六才回家度周末。

农7:全县总动员大炼钢铁,男女老少爬高山,背矿石,大部分妇女也上山了。炼钢积极性是高,可地里庄稼没人收,只有老师带着一些小孩摘一点棉花,拾些谷穗。地里的棉花大部分没有摘下来。

农8:这样吃法长不了。

农9:我家两个强劳动力,养一个孩子;李四家6口人,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劳动力不一样,干活不一样。可供应是一人一份,我家比李四家还少拿三份。

农10:才吃了几个月的饱饭,就又开始吃咸菜了。我家表姑从城里回来,说粮食凭票限量供应,让我找点地瓜干,我也没有啊。

师:利用课件概括人民公社的特点(一大二公);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分组讨论:“你支持人民公社的做法吗?”“按劳分配好还是按需分配好?”“共产主义要不要实现?如何实现?”

生1:各地生产水平很不平衡,公社规模太大,平均分配损害富队富社的积极性。 生2:按需分配是按人口计算的,劳动力强的贡献大,得到的报酬反而少。这样的供给制不能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生3:严重地脱离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水平,脱离中国农村的实际,使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生活水平降低。

生4:还是按劳分配好,比较公平公正。

生5:共产主义的原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更合理,但是,只有产品极大丰富了以后才可能实现。没有这个条件而否定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会妨害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就不利于生产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产品的增加,也就不利于促进共产主义的实现。

生6: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长和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

六、国民经济的调整

教师展示课件简述: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和简况;中央提倡调查研究、同舟共济;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大庆油田建成、工农业产值逐步恢复等成就。

师:“大跃进”持续 3年,人民意气风发、干劲冲天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然而,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在全国泛滥,国民经济秩序混乱,各种比例失调,损失和浪费惊人;又加上遇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严重自然灾害;与此同时,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导致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物资缺乏,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困难。“跃进”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党及时决定实行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新的转机。

七、课堂小结

第5篇: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

鸦片战争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急迫的救国救民历史任务的促逼下,中国人仓促地以采借西方文明的形式发起了近代化运动。从只根据于直觉、完全出于防御目的的被动姿态开始,经历了价值观裂变、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政治变革、社会全面革新、制度层次近代化、“人”的近代化等阶段。整个过程曲曲弯弯、峰回路转,迅速快捷但又浮皮潦草。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作了准备,但终究没能使中国“化”向近代社会。要找出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就必须先明确现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1、从过程上看:

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2、从内容上看:

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二、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阶段

(一)起步阶段 (1840-1895)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学习以科技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阶段;这一阶段近代化还停留在经济领域,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工业到民用工业、由国营工业到民营工业的历程,并逐渐向教育领域国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从甲午战争到大革命失败,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工业化迈出一大步,政治民主化开始并有突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从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解放战争胜利,主要是近代化的艰难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情况下,缓慢发展。

1、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刺激下,在洋务运动倡导下,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但发展缓慢;甲午战争后,由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工业到19世纪末才有显著发展;戊戌变法试图推进经济的近代化,但很快失败;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后,中华民国鼓励和保护工商业,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加上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侵略和有识之士大力创办实业,一战期间,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一个高潮,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1927—1937年,由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经济有所发展;1937-1945年,国民政府借口抗战大力加强经济垄断,使发展中断;1945-1949年,美蒋勾结使近代化陷入困境。

2、政治的近代化:维新时期提出君主立宪,设议院、兴民权,在变法时期对旧的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革,可以说是政治民主化的开端;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了人民享有自由和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但很不彻底;1922年中共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提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政治民主化又迈进了一大步;曲折前进阶段,由于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坚持反共反人民的政治立场,政治非常黑暗。

3、思想的近代化:鸦片战争后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反对封建专制和礼教。

中国共产党人则以俄为师,大力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找到—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四、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政治障碍重重:中国近代化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封建地主阶级思想顽固、不思进取、不愿革新;官僚资本主义借助政权力量,对民族工业占有压倒优势,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②缺乏准备、发展畸形: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是来自外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③缺乏正确道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是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然后农业近代化紧随其后,为工业近代化奠定物质基础。西方资产阶级先通过革命掌握政权,为工业化提供政治保障,并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来为近代化作充分准备。而中国是先发展重工业后发展轻工业,并且农业始终没有发生本质变化,近代化缺乏必要的前提过程。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民族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历届中国政府没有把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使近代化缺乏科技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④缺乏安定环境:自从鸦片战争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纷纷发动侵略战争,国内反动统治者经常镇压人民反抗,战争、革命不断,难有安定环境,发展非常缓慢。

(三)很显然,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中国近代化过程有着显著的特点。特点之一,发起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动机,并非来自于本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外部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因此这种近代化运动完全是被动的。用现时流行的话说,是“后发外生型”近代化。不仅整个近代化运动是在“御外”、“自救”的动机下,从军事领域发起的;而且各个领域,无论是军事、经济、政治,还是科学、文化、教育领域,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始点上,都是“救国”(诸如“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或类似的口号起了启动作用;那些在各个领域中第一次出现的近代化因素,如第一本世界地图集、第一次引进外国先进武器、第一家机器工业企业、第一台蒸汽机、第一个进化论历史观、第一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等等,其背后也无不有着浓厚功利色彩的“救国”、“救时”、“制夷”的动机在驱动。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口号,更是这一状况的集中反映——“制夷”是“师夷”的动机,而“师夷”(采借西方文明)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处。不仅近代化运动的启动,而且整个近代化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而主要是在外来接连不断、一个比一个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驱迫下,中国人迅速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变换择取更新的西方文明成果,从而使中国近代化运动表现为跳跃式的过程:当中国社会还停滞在小农经济阶段时,近代科学却已经在这个基本没有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国土上传播和应用;当中国人刚刚能区别物理学与“格致”学的不同时,潜艇以至飞机已在中国工厂中出现;在市民社会尚未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还很弱小时,“民权”、“人权”、“平等”、“自由”等口号已经在各种出版物上频繁出现;还没等多数中国人完全理解“民权”、“平等”之类的概念,君主立宪、共和立宪政治潮流已轰然而起;当多数中国人对“共和”、“民主”还是一知半解、甚至基本不理解时,一些政治精英们已经在为完善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教制度而奔忙。短短的80年间,中国人跳跃式地跨过了西方国家历经数百年才完成的近代化历程。这又导致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程序往往是颠倒的。从整个中国近代化过程看,中国直到蒸汽机、声光化电之学落户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逐渐产生;政治革命发生、共和国制度建立后,近代理性源泉才被开启。在各个具体的领域也是如此。例如:在经济领域,先是有作为尖端部份的军事工业产生,然后才有基础部分的采矿、冶炼、运输、通讯及轻纺工业的建立;在政治领域,先有议会、宪法及君主立宪制的提出,才有“民权”、“人权”、“平等”观念的提倡;在教育领域,先是有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技术学校的建立,然后才有基础部份的普通学校的出现;在科技领域,先有应用科学(如机械制造、化工等)的引进,然后才有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的学习和研究,等等。几乎全部都是实用性、尖端性部分在前,基础部分的“补课”在后,呈现出“倒宝塔”现象。特点之二,由于中国近代化并不是由社会内部的近代因素不断成熟、积累而形成的自然演进过程,缺乏近代化的物质的、观念的、社会条件的准备,因此从近代化的领导层来说,只能依赖当时那些具有一定的近代化倾向的权力精英,通过采借西方文明,发起近代化运动。尤其清末时期更是如此,不仅清末的整个近代化运动的组织、领导和实施主要是依靠当时那些身居高位、或至少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官僚、士大夫或士绅们,而且绝大部分近代事物——从新式工厂的创办、西方科学技术的介绍、西式武器的引进、新式军队的编练、新式学校的创办,直至政治领域中的某些改革,也大多是由他们承担或手创的。清末以后,这种近代化运动主要是由精英分子推进的状况基本未变。且不说1912年后的国家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近代化制度的建立是由北洋政府的统治者们承担的,就连最应当是群众性的辛亥革命也是如此。即:它并不像法国大革命那样是由市民阶层推着领袖人物步步向上,而是由那些社会精英(革命派)们拽着群众向前走。这就使整个近代化过程表现为自上而下的逆向运动。应当看到,这种状况是历史所造成的。在当时的中国也唯有以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才能突破中世纪藩篱,迅速启动近代化。而且,也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量变运动,客观上影响和带动了自下而上的量变运动,带来了近代化的物质的、观念的、社会的条件的成熟和积累。但另一方面,近代化运动由权力精英发起、主持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近代的权力精英们基本上是传统营垒的旧人物,他们所主持的近代化运动是畸型的、不健康的。如:以实用主义的观点颠倒近代化的程序,从传统立场出发竭力使近代化停留于肤浅、偏狭的程度;而且还导致近代化过程中常常出现反方向效果:军事工业制造出的西式枪炮是用于镇压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君主立宪制度被试用于挽救封建君主专制,最新式的军队被用于支持最反动的独裁统治,等等。特点之三,由于近代中国并没有形成足以使社会大多数人接受、理解并投入行动的近代化的动机,于是强烈的危机意识下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便成了促使一部分中国人发起和推进近代化运动的动力。这个动机或动力固然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启动和进行,但它也从某一个方面造成了上述的特点——强烈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动机,使中国近代化在社会条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即行启动,跳跃式地、程序颠倒地进行,且只能由那些仍站在传统立场上的权力精英们充当主要承担者。而这些又致使中国近代化运动仅以满足功利的、实用的目的为限,不可能深入进行。以现代化理论中的三层次说来衡量,可以看到:器物层次的近代化,其主要表现应是工业化。但直至1919年时,仍只有量的积累,而远未达到质的突破——有工业而无“化”的程度。因为新式工业、交通、通讯、矿业等虽然已在中国出现,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只占有很少的比例,且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农业经济。制度层次的近代化,其主要标志应是民主型的政治机构及制度的建设。但没有成熟的社会条件为基础的民主型政治机构和政治制度,总统、内阁、议会、宪法、法院、法律、地方自治等的建设,只勉强做到“形似”,而缺乏相应的内容。思想行为层次的近代化,亦即社会的文化信仰系统、价值系统、社会习俗等最内层的人的素质的更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政治信仰系统走向崩溃,新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政治信仰已开始起作用。但直到民国年间,文化系统、价值系统和社会习俗等方面还远没有达到新旧更替的程度。真正的文化革命至1915年才开始,而且也仅仅是开了个头,就因为更为急迫的救亡任务而中断。显然,中国的近代化是一次快捷、但又不深、不透的近代化运动。由此便造成了人们所说的近代化“脱序”现象:在新造的铁路上,却是用马拉列车;全用机器的工厂,管理却是封建衙门式的;穿着时髦的西服,却是满脑子封建思想;挂着“大总统”的衔头,实行的却是皇帝式的统治,等等。但不管怎么说,中国毕竟已从这里迈步走向近代化。中国现代化的曙光正是从这里显现的。当我们今天享受着现代化文明成果的时候,也应当深入地了解昨天这段筚路蓝缕的近代化路程,以及竖在这段路程上的一块块充满艰辛以至血泪的里程碑。

第6篇:《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班级姓名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能初步分析其积极意义。

2、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危害。

3、通过对“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学习,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重点、难点】

重点: 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理解探索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以及它的根本原因。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1956年4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的报告,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2、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党的八大指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4、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总路线。会

后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掀起了的群众运动。

5、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二、课堂研讨

1、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2、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对发展农业有好处吗,请说明理由。

三、拓展延伸

“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运动给我国的建设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给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中共八大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因为()

A.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方针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C.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作出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

2、中共八大为全国人民确定的主要任务是()

A.土地改革B.深入三大改造

C.发展社会生产力D.制定一部新宪法

3、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大二次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个口号出自于()

A.土地改革B.中共八大C.大跃进运动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5、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是()

A.调整、巩固、提高、发展B.调整、深入、充实、提高

C.调查、巩固、充实、提高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材料一:一大二公,三面红旗飘,高产全靠大胆,赶超英美若等闲,万众一

心,十级东风催,想到必定做到,建设天堂,看今朝。

材料二:大跃进大好形势,大干大发财,大家发财。

高指标高山低头,高产高分配,高级分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面红旗”分别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人们有什么样的愿望?这种愿望实现没有?为什么?

第6课参考答案

课堂研讨:

1、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是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破坏。

2、不科学,不切合实际,违背客观规律,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性。

拓展延伸: 高指标、瞎指挥等错误泛滥,工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等

课堂检测 :

1、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

2、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3、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普遍愿望;没有;因为它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性,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第7篇:

上一篇:圆明园长春园图下一篇: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