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生活范文(通用8篇)
——奏响幸福生活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团结与和谐,历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交往的主旋律,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键,更值得我们秉承和倡导!社会是大家,安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古人说的好:人心齐,泰山移。毛泽东也曾经说过:团结就是力量。社会是由群体组成,而群体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因此,可以这么说,社会和谐的基础,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因此,团结和谐才是安定的前提!这就要求每一个小的群体都能够以和谐为本,小的和谐促成大的和谐,共筑和谐社会…… 青年,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青年的和谐很大意义上体现着社会未来的和谐。建团90周年,这是一座属于我们的里程碑,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当努力倡导和谐生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做出我们的努力。
宿舍,作为一个小群体,我们也有着我们的和谐,且看音乐之家——真情与汗水构建的和谐之美。
所谓人是漂泊的船,家是爱的港湾,在我们的心目中,music house 早已是温馨与感动的代名词,手足情深,兄弟五人牢牢地团结在一起,就像是紧握着的拳头。群居生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愉快,我们用理解与包容诠释着属于我们的感动。而音乐,作为我们共同的爱好,它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种优雅与和谐的美,所以,借此宿舍风采大赛,我们以“舞动旋律,唱响生活”为主题使宿舍焕然一新,现在的513,满满地充斥着艺术的气息,完美的展现着属于我们的和谐之美!
屋顶上跳动的音符奏响和谐生活,代表我们的青春与张扬;墙面黑白相间,紧密拼凑的钢琴键彰显着团结的力量,体现出我们牢不可破的凝聚力;绚烂的星空中,闪烁的音符碰撞出淡淡的梦幻色彩,星空下一张仰望着的脸,紧闭双眼,一个麦克风,唱响未来美好的生活!小小的音乐舞台,亦是我们大学乃至人生的舞台……整个宿舍以黑白为主色调,搭配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张扬却不张狂,优雅但不做作。这便是我们感情的融汇,愿望的融合,汗水的结晶,musichouse ,我们的家!
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群众文化, 在长期的群众文化建设中, 各地文化百花齐放, 各有千秋。
元旦期间在首都北京, 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梅兰芳大剧院、保利剧院等演出场所推出了形式多样的新年音乐会及其他演出活动。与此同时, 北京市招募和组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 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从根本上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紧缺问题。北京市还为郊区县配备了演出服务车、电影放映车、图书借阅车和图书捐赠收集车, 建设和完善了农村四级电影放映服务网络, 不断满足农村和边远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
广州大力发扬广州群文活动的传统特色, 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一老一少”为重点, 狠抓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的文化活动不放松。目前, 市群众艺术馆及12个区、县级市文化馆都设立了老年活动室, 全市179个街镇文化站都有专门的老年文化室和文体广场;老年合唱队伍、表演队伍、书画队伍不断壮大, 水平日益提高, 活动长年不断, 并积极参加各种全国性、地区性的比赛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少年儿童的业余文化活动, 更是遍布于中小学校、幼儿园、街道、社区, 水平越来越高, 活动越来越经常, 每个中小学校、幼儿园都以有一支特色鲜明、出类拔萃的文艺队伍和兴趣队伍为荣。
五年来以来, 江西省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和百强文化 (中心) 站、建设“民间艺术之乡”等举措, 进一步稳固、拓展了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如火如荼的文化下乡活动, 给千千万万农民送去了先进文化, 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以社区和乡镇为重点, 江西省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 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区域文化。大批文艺人才从江西这块红土地上脱颖而出。特别是去年以来, 在全省“塑造江西人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中, 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了“启迪民智、做文化人”的社会功能, 为实现江西省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
山西祁县权勇文化大院如今已有各类藏书画册5500余册、16毫米电影拷贝1500余部, 是附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片约不断, 看书借书的人络绎不绝……据调查, 近年来, 山西省农民自筹资金、自定项目、自主经营, 创办了5000多个文化实体, 其中, 农民书屋1300多个、文化大院1900多个、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1700多个。这些自办文化来自农村, 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农民自办文化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精神追求的新变化。
在海南, 民族文化资源有着巨大潜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海南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都有令人瞩目的成果。人们十分喜爱的琼剧、儋州山歌剧和临高木偶剧长期以来成为海南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 海南民间艺术家经过不懈努力, 对《鹿回头》这个民间传说和临高木偶剧种进行了深入挖掘, 打破人偶剧表演的旧程式, 创造符合现代观众欣赏习惯的新型人偶同台剧目, 将一个迷人的千年神话故事, 一个奇特的千年珍稀剧种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用现代艺术手段加以巧妙包装, 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 为我国地方性民间艺术走向现代化, 走向世界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该剧2000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大奖。可见, 民族民间文化建设不仅要主动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 更要在文化建设方面有所超越和创新。
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比较接近平常人的心态, 更能亲切、生动地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 直视平凡的人生。因此, 不仅在中国, 就在国际市场上, 人民大众也比较喜欢现代的、通俗的、潮流的文化艺术。群众文化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方式, 而应该开展多种形式, 利用多种空间。如目前流行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和老年文化等, 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如果这些空间利用好了, 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在中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的同时, 我们应以开放的胸襟和科学的精神对待外国文化, 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但应清醒地认识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必须维护我国的文化传统、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 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在经济全球化中被“化”掉, 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进而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在抵制文化霸权的斗争中, 维护民族利益, 维护民族文化传承也是一种文化自觉。为此, 不能总是防御别人的文化渗透, 中华文化应该满怀信心地“走出去”。“走出去”, 是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最好途径,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 把中华文化全面推向世界, 用实际行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
省五次党代会针对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 提出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 尤其强调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当前, 思想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发生激烈碰撞, 势必对和谐文化建设造成冲击。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必须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大力宣传党的主张, 弘扬社会正气, 正确引导社会热点问题, 疏导情绪, 最大限度地压缩噪音、杂音的空间, 为和谐群众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 因此, 民族性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底色。它既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优秀的民族精神, 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 还包括当代不断发展创新着的时代精神。面对外来文化不断冲击和渗透的现实, 我们在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时, 必须承担起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保卫者的职责。因为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 中国人民以自己卓越的聪明才智, 创造了著称于世而又地域特征鲜明的灿烂文化, 它是维系整个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精神纽带。
摘要:千年文明, 古老而沧桑的国度, 传承文化在神州大地上花开朵朵。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 近年来, 我国的群众文化更是开展的如火如荼, 全国各地精心组织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本文主要介绍了全国各地的群众文化建设以及和谐发展群众文化。
相互欣赏 夫妻之道,似乎可归纳为两个原则:一是努力使自己被对方欣赏,二是努力去欣赏对方。爱情的真正魅力在于发现相悦。欣赏是花,爱情是果。对所爱的人,不要羞于表达你的爱,不要吝啬你的称赞。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表情,告诉对方:“我爱你。”欣赏是对对方的一种承认、肯定和鼓励,是双方共同的心理需要,也是处好夫妻关系的秘诀之一。
人格独立 曾有名人在谈论婚姻时说:“在合一之中,要有间隙。”婚姻是一对一的自由,一对一的民主。不要偏执地认为“你是我的”,那样就会使自己的爱巢变成囚禁对方的监狱,里面的人十有八九想“越狱”。一首古老的法国歌曲唱道:“爱是自由之子,从不是统治之后。”我们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而应各自把自己调整到一个适度的空间,既要相守,也要让彼此有独处的空间。在婚姻的土壤中,让两棵个性之树自由成长,自然可以收获幸福的果实。
尊重对方 “要想别人怎样对你,你就要怎样去对待别人”。要想婚姻稳固,最重要的一条是学会尊重,只有懂得尊重对方,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不仅要尊重对方,更要尊重对方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亲朋好友。如果你瞧不起对方的家人,更有甚者将对方家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这种做法非常愚蠢,而且,这样做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那对你婚姻的稳固将是致命之伤。家庭的基础有两个:金钱与爱情,缺一不可。通俗点说:有爱情还要有面包,文雅点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离开金钱,至少也会影响爱情,在家庭生活中万不可将钱看得太重,如果你天长日久地对钱铆足了劲,总用“计划经济”管对方,使得对方没有一点经济上的自主权,那么势必物极必反。这时,你也许才真正意识到:钱毕竟是死的,人才是活的,只有人才是情感楼宇的顶梁柱。
珍惜情缘 “人生千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在茫茫尘世中不早也不晚,我们与自己的另一半相遇了,这需要多大的缘分啊!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这份缘,我们没有理由对待自己的婚姻像看电视一样,频繁地转换频道。如果不是遇到了一段无法挽救的死亡婚姻,就要竭尽全力去补救,既然今生牵了手,就绝不要轻言放弃!
学会给予 大多数人将爱看成是“被爱”,而不“去爱”,不是主动地学会如何去爱对方,怎样去关心对方的精神需要。真正的爱是倾其全身心地“我给”,而不是“我要”,是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自我生命的存在。爱就应该是纯粹的东西,不夹杂任何条件和功利。爱是一种分担,而不是迷恋,爱意味着关心、责任、尊重的认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婚姻的极佳状态。
构建“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管理有序”的和谐社区。
建设和谐社区具体办法:
1、深化社区服务。加强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组织、服务队伍建设,逐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2、繁荣社区文化。加强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场地配置建设,丰富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计划文艺演出6次、体育赛事2次、政治政策宣传活动不少于4次、发放宣传单不少于20000张。
3、扩大社区就业。要求社区劳动就业工作机构建立起来,就业培训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50人,同时,就业咨询、就业指导等中介服务性工作有序进行。
4、健全社区保障。要求针对社区困难职工、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优抚对象、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开展起来,为其开辟就业岗位,发放最低生活补助,落实好相关政策,让每一个社区居民的生活都有保障。
5、倡导社区文明。要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起来,文明社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建设得到推进。
6、完善社区管理,创建和谐社区。
来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作者:gkz6 时间:2010-09-19
内容摘要: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百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我国也于2008年1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使得劳动关系的矛盾有增多并深化的趋势,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要责无旁贷地负起责任。从转变自身职能人手,不断强化监管和服务能力,严厉查处各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保护、拖欠工资等问题的专项检查活动,“不敢违法”的监察环境,通过行之有效的执法措施促进和谐劳动关要利用多种宣传渠道,主动配合执法维权,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形成企业主动参与,职工广泛认同的局面;为职工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定期在职工中开展调研,及时向企业主反映职工诉求,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1日实施了新的《劳动合同法》依法化解劳动关系中影响经济面向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增强劳动者的自我维权意识,要创新工会工作机制,...直接关系到百姓能,为构特别是利益机制发而社会主义各部门要树经常性地加大加大努当好企姓能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能否繁荣。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能否繁荣。因此,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月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制基石。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挥作用的深度和广度在加深和扩大,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法制建设的不完备,法律法规的滞后,又使得劳动关系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表现劳资纠纷大幅度上升。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立起强烈的责任心,切实抓好各自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开展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力用工情况、惩处力度,形成用工单位系的形成。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宣传教育。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特别是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公众,促进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规,力化解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离不开工会的力量。工会组织要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常态化,要密切与职工的关系,及时帮助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业与职工的桥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企业参保率,为劳动者提供较为健全的劳动保障。要加大《劳动法》落实力度,依法保障劳动关系。要畅通诉求,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诉求表达机制,畅通劳动者信访、投诉、举报渠道,使劳动纠纷得到有效处理。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更需要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企业需要强化依法用工意识,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建立工资合理增长等制度,在企业内部做好预防、调处、救济等工作,实现自我规范、自我调整。劳动者则需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依法理性维权的能力和水平。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资互赢的良好局面。如何构建新型劳动关系、的重要现实课题。最近,区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取得了重要收获。
浑南新区自2001造中国北方最佳投资环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发展。2007年6月,浑南新区被命名为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工业园区。
一、主要做法
构建新型劳动关系,不懈努力,已成为推动沈阳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活力源,资企业不断增加,产业工人越来越集中,使之在劳动用工、薪资分配、社会保险、安全生产和民主管理等方面,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浑南新区按照国家、省、活动,目前已形成了“谐稳定劳动关系调处机制。
一是以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为先导,劳动关系,必须以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为先导。争议调解委员会,组建了新区总工会,实施和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在具体创建中,由劳动、工会、安全生产、经发、人才中心、办公室(新闻中心)、工商、地税、质监、企业联合会等部门共同负责,各部门都抽调专人具体负责创建工作。新区管委会还正式下发了工作实施方案》,并制订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具体标准,规范其申报、评审、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等一系列程序,从而使创建工作迅速地在全区展开。
二是以推进区域性集体合同和企业集体合同为重点,动合同制度是规范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关系的基本制度,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浑南新区在创建和谐工业园区中,按照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新区集体合同框架性草案,建立了劳动、工会、企业联合会已成为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破解 月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的服务理念,以扎实开展创建和谐工业园区活动,”的新型劳动关系,有力地推动了新区经济又好又快“省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 沈阳浑南新区经过近但随着入驻的外资企业、新问题,构建新型劳动关系显得尤为迫切。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劳资双方争议先行调解,形成通畅的新型劳动关系的工作运行机制。浑南新区先后成立并完善了企业联合会、目的在于从组织体系上保证创建和谐工业园区的顺利 《浑南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达标 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创积极构建“规范AAA级单位”,成为全省6年的据此,劳动部门依法仲裁”的和构建新型劳动“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先易后难、分类实 /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辽宁沈阳市浑南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年10其实质就是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合市关于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具体要求,劳动关系平等协商,劳
企业家协会三方联动的协调机制。为深入推动创建工作的开展,三方召集了40家规模较大的域内企业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企业必须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全面推进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同时,制定下发了《浑南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达标工作实施方案》和《劳动合同登记手册》。新区总工会全力加强企业工会和行业工会的组建,推进区域性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使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达标为载体,扎实推进和谐工业园区创建。建立和谐企业是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方面,浑南新区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严格制订创建标准,全面推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和评价达标工作。为避免流于形式,组建了由劳动、工会、企业家协会三方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建工作,对考核有问题、不合格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对所有用人单位都建立了劳动关系动态管理信息数据库,包括企业工商注册信息、用工登记备案、签订、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等信息。额审核时,严格控制和指导企业完善用工手续;关用工合同、劳动保险缴纳及企业相关资质,务部门联合,积极组建企业工会,加强会费收缴;合稽查,对不缴纳保费的企业不予受理纳税申报;业的特种设备带证运行情况、安全检测情况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危险源;人才中心积极引进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协会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新区理念,动,从而保证了和谐工业园区的扎实创建。
四是以完善劳动信访争议调处机制为抓手,外资、合资企业增多、劳动关系比较复杂、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的趋势,议调解委员会,并在区内企业加快建立劳动争议基层调解机构,训,积极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充分发挥各基层工会作用,对职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指导,在企业中建立民主制度,通过工会代表会议,与企业平等协商,保护劳动者个体作为弱势一方的共同权益,使劳动争议的隐患明显减少。目前,“劳动关系平等协商,劳资双方争议先行调解,劳动部门依法仲裁制在全区基本建立起来。
二、主要成效
浑南新区通过创建和谐工业园区,不仅加快构建了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激发了劳动者的创业热情,而且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是促进了新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立以来,确实优化了企业投资和发展软环境,新区发展创业。目前,新区注册企业已达上企业近300家,外资企业40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高于沈阳市平均水平用不断增强。
具体指导域内企业积极开展申报创工资发放、《工资手册》和每月工资工商部门在企业注册和年检中,加强对企业诚信经营的管理;税务部门在征缴税费的同时,实行税费联安全生产和技术监督部门随时监督抽查企及时查处安全隐患和并定期举办各类职业资格培训班;由于三方积极组织,努力化解矛盾纠纷。近年来,加强对劳动争议调解员的培使劳动关系的矛盾解决在企业、“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浑南新区自新型劳动关系特别是一些著名企业和高技术人才纷纷落户4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00强企业27家。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10个百分点以上,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劳动合同严格审查有工会与工商、税企业家相关部门协作联浑南新区针对积极组建劳动争解决在基层、实行工会700余家,规模以25%劳动保障部门在企业日常办理参与创建企业文化。新办法,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的劳动争议调处机多家,世界
二是增强了产业、企业活力和后发优势。通过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员工在企业里找到了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迸发出强烈的创业热情。比如,在东软集团,新员工只要进入企业,就会受到良好的培训,一些员工无不为集团的人性化管理而叫好,特别是对企业产生了强烈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在沈阳全密封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始终本着 “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帮助员工安居乐业,解除其后顾之忧,形成了员工与企业同兴旺、共发展的和谐局面。
三是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福利、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登记备案制度,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合同和区域性集体合同;企业参保登记率达到资源管理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均达到合法权益作为重点,对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并在区内所有建筑工地都设立了农民工维权举报电话,以此畅通其维权信息通道。
四是有力推动了工会组建及维权作用的发挥。截至目前,新区组建工会直属独立企业工会430家(外资、私营企业工会了全区的960家企业。新区各级工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认真按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工业园区的标准,积极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订集体合同。全区上下自觉支持工会独立自主工作、企业中开展职代会制度试点示范工作;在一些国有、集体企业中建立健全工会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职工的赞誉。
三、主要启示
沈阳浑南新区创建和谐工业园区的实践和经验,用,而且对全省加快建立新型劳动关系也具有重要和积极的启示作用。
第一,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在法制化和规范化方面有了一定进步,重。比如,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不规范或拒签,括农民工)工资,不缴纳或拖欠社会保险金,备,以及随意解雇职工等。所有这些,必然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稳定。些方面和防止其问题的再现,通过加快创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并抓住签订劳动合同这个核心,推动全区所有企业建立健全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和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开透明的动态管理,以此规范约束劳资双方主体的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从而维护了双方主体的利益,实现了企业和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由此可见,建立规范有序的新型劳动关系至关重要。
第二,构建新型劳动关系,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在公平、民主管理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与发展,100%,规模较小的企业签订了行业集体100%,缴费率达到90%95%以上。新区工会还把维护农民工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加强跟踪管理,398家,占92.6%),联合工会组织和代表职工与企业签依法开展维权活动。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对构建和谐沈阳起着非常关键的作不规范和无序现象还相当严阻挠工人组建工会,随意延长工时,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条件不具浑南新区正是针对这使双方利益维护真正纳入了法制化、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家,其中24家,覆盖”制度。受到了企业(包实行数据库公通过平等协商
社会保险、目前,新区内所有企业都建立了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和用工以上;用人单位人力劳动安全、1390如支持工会在非公“厂务公开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必须坚持规范有序。目前,一些企业和单位的劳动关系虽然但在实际操作和运行中,压低或拖欠职工必须坚持公正合理。公正合理的劳动关系,其主要内涵就是公正的基础上,来实现职工的合理利益诉求,并使双方利益关系真正得到妥善协调解决,相关矛盾也得到及时处理。在这方面,浑南新区通过开展创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活动,目的在于促使企业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改革过程中,时刻考虑到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这个问题,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时候,强调把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劳动关系摆到重要位置。正因如此,这些年来浑南新区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企业纷纷前来安家落户,寻求合作,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到区内发展创业。可以说,由于他们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劳动关系,既增强了新区经济的发展活力,又促进了职工利益诉求的很好解决。
第三,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互利共赢。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双方都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双方的利益既统一又矛盾。因此,在构建新型劳动关系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双方利益的一致性。浑南新区开展创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活动,其实质就是在寻求二者的结合点,最终以企业发展、园区发展,来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以及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同样,职工在企业发展中找到合适位置,充分发挥其聪明智慧和创造力,进而推动企业和园区迅速发展。东软集团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由此看来,只有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实现互利共赢,才能真正建立起良性互动的新型劳动关系。
——合肥市小庙中学“留守儿童之家”事迹材料
留守儿童是当今农村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亲情缺乏、心理障碍等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疏导和帮助,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我校秉承“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着力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为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确保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我校本学期有留守儿童5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2人。这些留守儿童或和爷爷奶奶生活,或和外公外婆生活,或和其他亲戚生活。尤其是七年级的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家境也十分困难,急需有人给予照看、代管,因此学校教师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代管的责任来。
二、留守儿童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构,为加强留守儿童工作提供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各部门主任、团委书记为组员,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数量,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 “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还设立了留守儿童亲情电话,定期安排他们与父母通话,从而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管家长”。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代管家长、帮扶教师、留守儿童和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代管家长或“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健康辅导员,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展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讲座,班级也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儿童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班级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能给予特别的照顾,并积极与社会各届联系,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爱心妈妈”等形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不断总结,促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深入高效开展。
学校不断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以便今后能更深入、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四)、主要工作安排 四月份:
1、布置留守儿童之家,张贴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相关设施。
2、学校成立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组,讨论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3、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4、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员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活动,开通“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交流。
5、指导留守儿童参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6、举行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会。
7、组织留守儿童参与迎 “五一”作品展活动。
8、其它活动。五月份:
1、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2、指导留守儿童出好主题板报。
3、亲情电话联系活动。
4、组织留守儿童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
5、举行“五四”文艺汇演,指导留守儿童参与文艺演出。
6、其它活动。六月份:
1、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
2、优秀留守儿童表彰活动。
3、继续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4、举行初中生心理健康讲座。
5、其它活动 七月份:
1、留守儿童工作检查考核。
2、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活动。
3、留守儿童暑期关爱活动——电话家访。
4、其它活动。八月份:
1、班级及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十月份:
1、新学期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指导留守儿童出好主题墙报。
3、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员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活动,开通“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交流。
4、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校运会”。
5、其他活动。十一月份:
1、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员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活动,开通“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交流。
2、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手抄报展览。
3、组织留守儿童参与学校举办的“元旦晚会”。
4、指导留守儿童出好主题墙报。
5、组织留守儿童参与“留守儿童之家”举办的文体娱乐活动。
6、其他活动。
三、现在关心的情况
1.集中讲座,爱心服务,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3.关注并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4.加强留守儿童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在校内和校外营造关注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2.召开班主任培训会,强化教师对留守儿童的观察,帮助他们处理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教育他们及时解开思想疙瘩,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3.召开部分留守儿童家长座谈会,了解临近的留守儿童家庭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引导他们保持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良好的心态。
4.走访留守儿童,准确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在教学中、日常生活中号召全体师生及时地帮助他们。
5.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校元旦晚会、文明寝室大检查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丰富生活,放飞心灵。
“放飞梦想,是孩子共有的心愿;托举明天,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校将继续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努力构建自我运转能力强、社会化服务水平高的组织运行机制,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关爱行动长效机制,把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做得更细、更实,让留守儿童这一朵朵祖国的花蕾绽放在阳光明媚的蓝天下!
1 交通组织
1.1 交通组织模式
居住区的交通网络,被称为居住区的动脉,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居住区交通组织应以“经济、便捷、安全、通而不畅”为原则,避免往返迂回。交通组织模式分为人、车分流和人、车合流两种,要因区、因地、因人制宜,无论人、车分流,还是合流,人、车要分道,路网结构要合理,密度要适当。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进入组团的道路应方便居民出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居住区的路幅不宜太宽,太宽或直线段太长均易使驾车人无形中放松警戒,容易开快车,增加安全隐患。这样的规划设计既能满足交通功能要求,又能改善交通安全环境。
1.2 停车位、停车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迅速加快,居住区停车问题愈显突出。切实解决好停车问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满足三个方面:1)要有足够的停车位数量;2)要能够便捷地存取车;3)要处理好人、车、绿地的矛盾。
2 居住环境
2.1 环境景观
居住区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环境,决不单指绿化景观,环境的概念几乎涵盖了存在于人类周围的一切,归纳起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三个方面。自然环境要强调生态性,社会环境要突出文化性,物质环境要提高功效性,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居住区环境建设,实质是一个整合的过程,要发挥整合的作用,实现整合效益最大化。居住区环境景观由人、建筑、绿化、水体、道路、庭院、设施、小品等实体要素和环境的历史、文脉、特色等精神文化要素两方面构成。“以人为本”成为当今规划设计的主题,“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根本。“人”的要素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人”的要素,其他要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景观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景观是否满足“人”的审美情趣;景观作为“人”参与其中活动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场所精神。从人和环境的关系出发来分析,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在视觉效果上能满足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内涵。住户不仅满足于视觉的享受,还需要一个适宜的休憩、交流、活动场所,场所是居民交流和参与的载体,而社区是由时间、空间、设施及其活动内容等要素构成的特定行为场所,并被赋予一定的意义。
居住区环境的脆弱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居住区环境的审美性、可适应性、可持续性。优秀的城市住宅外部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而且也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伸。通过居住区外景观环境的形象塑造,住户拥有了与大自然的沟通空间,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恬静平和的居住氛围。
2.2 景观功能
1)在营造景观的物质功能方面时,一定要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自然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a.自然生态与居住区户外环境都必须保持自身的整体性;b.居住区户外环境与生态环境各要素应达到整体协调。
2)在强调景观物质功能的同时应注重户外环境景观的场所精神,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情趣的居住氛围。景观空间需要人感知其的存在,它和发生在其中的生活内容在空间的形式、尺度、比例、质感等物理性要素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一个空间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是有意义的,它是这些人群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意味着某种归属。
2.3 生态小区
衡量生态小区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有:1)绿化指标:绿地率(包括景区和水面)须达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应在28 m2以上。2)地面保水指标:此指标强调建筑基地渗水保水能力,尽量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采用自然排水系统,以利于雨水的渗透、储存、利用,理想保水指标使小区80%的裸露地具有透水性能。3)节水指标:此指标以开辟另类水资源(开源)与省水器具的使用(节流),作为节水的主要方法。4)节能指标:重视节能建筑的设计,通过空调系统、照明、白昼光利用、太阳能利用等途径节约能源。5)二氧化碳与废物减量指标:此指标鼓励应用轻量化的建筑结构,提倡居家简朴的装潢设计、建材的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能源、节省资源、减少废物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6)绿色交通指标:采用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对健康有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交往活动。
和谐性的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
生态住宅的特点——健康。生态住宅小区又称“健康住宅小区”。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而且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质量、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让人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悦,这才是进了健康文明的家园。
3 发展智能化建设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目标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以及房产物业管理技术,采用有效系统集成的方法,建立一个沟通社区内部住户与住户、住户与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环境,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智能化小区。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采用分散控制、分级集成、分层管理。
住宅小区智能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大,包含功能众多,每一个功能要求,对其成本控制、可靠性、实时性、安全性要求各不相同,每一个功能的监控与服务对象分布在社区中的每家每户及各个公共区域。要通过科技手段,既实现居住区的开放、通透,又做好居住区环境的维护和采取相应的安全防卫措施。因此智能化的建设应采用“分散控制”的方式实现。根据实现功能的不同,分成不同的智能化子系统分别实现,每一个子系统根据监控与服务的对象情况,在系统前端设置对应的监控服务控制器,进行分散控制。
对于实现各种功能智能化子系统的集成设计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按需设计、分级集成”的主题,根据整个社区规划特点和实际需要,从技术、经济、经营与服务等多角度去全面理解集成的内涵和决定系统集成的内容。通过采取分层次、分子系统由低到高逐级集成的思路,精心设计和规划,提高整个社区的监控管理效率,以达到获得管理数据,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的品质,为社区的使用者与投资者带来经济及社会增值效益的集成目的。
智能小区的管理也不是一个简单管理子功能的集合,应该从整个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的角度,整合所有信息资源,协调社区住户、物业管理人员、物业服务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之,现代住宅小区既是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它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综合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居住小区的交通组织模式,研讨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居住区生态小区——“健康住宅小区”以其生态文明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城市居民的理想生活住区。
关键词:住宅小区,环境景观,生态小区,智能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说几个生活中的有关数量的句子,看大家能否准确、迅速地回答出它们的“一半”是多少。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信心。
师:4个桃子。
生:2个桃子。
师:6个苹果。
生:3个苹果。
师:8张课桌。
生:4张课桌。
(老师见同学们对答如流,便灵机一动。)
师:7把椅子。
(所有学生猛然一愣,在场听课老师的心里也微感一震。顿时,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
然而,一名学生轻声回答:4把椅子。
(这时,老师故意瞪大眼睛,不置可否,俨然流露出一副深感怀疑的表情。)
过了片刻,坐在教室后排的一名学生大声回答:3.5把椅子。
师(强装笑颜):刚才你们不是说有信心吗?现在怎么不敢说了呢?后面的那位同学答对了,7把椅子的一半是3.5把椅子。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一半”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吗?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和大家一起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此时,上课铃响起。师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认识分数”是数学公开课中经久不衰的老课题,很多老师热衷于执教此课。在上述片段中,执教者在课前精心安排一个师生互动的游戏,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调节课前紧张的气氛;另一方面,从老师设计的问题可以看出,强调“一半”的意图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引入新授知识里的第一个分数——1/2,从而增强了导入环节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这样的安排可谓是独具匠心,颇有新意。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然而,令笔者大惑不解的是:执教老师为何在设计问题时贸然提出“7把椅子的一半是几把椅子”这样的问题呢?
细细揣摩,不难发现,执教老师当时定是为了适当提升一下问题的难度,但时间又不允许她有太多的思考,故而这位老师就“饥不择食”地编了一道令学生和听课老师都颇感棘手的题目。说它棘手,并不是说“7的一半是多少”算不出来,而是此题算出的结果“3.5把椅子”完全脱离了生活实际。(我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半把椅子之说。)在前面的游戏片段中,学生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先是为之一愣。但执教老师对此并不在乎,最终坚持并接受了“畸形”的正确答案——“3.5把椅子”,课堂气氛极为尴尬。
当然,我们会体谅这位老师一时的冲动和冒失。也许,不少老师会觉得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是很难发生的。其实,在日常教学中,这种现象并不鲜见。此前,笔者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下面是我校一位老师在执教“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出示的几道题目。
说出下列句子中百分数的意义。
1.六(3)班今天的出勤率为98%。
2.某班学生的近视率为10%。
3.在抽样的产品中,合格率为95%。
4.一种花生仁的出油率为80%。
(老师引导学生一一作答,效果甚佳。)
单从数学的角度看上面这几道题,没有任何问题。但仔细分析第4题,我们就发现了此题的不当之处。笔者通过咨询油坊工作人员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在实际生活中,花生仁的出油率最高仅为40%左右。再优质的花生仁,其出油率都远远达不到80%。这位老师在编题或选题时一味地强调数学的知识性,而忽视了数学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性。(事实上,大多数年轻老师对此类生活信息确实不是很了解。)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习题“描述不当”的现象,执教老师和学生却浑然不知。这难道不令我们深思吗?
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数学的真谛,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这是每一位数学老师极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笔者认为,数学不单纯是数字和符号的游戏,更重要的是对现实生活中人类经验的总结。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生活中的数学”和“数学中的生活”是一脉相传、息息相通的。我们在关注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数学中的“生活”。在前面的两个教学案例中,执教老师眼中的数学已完全变成了一种“真空”状态下的数学。课堂上,他们已经忘却了数学是“物质”的数学,数学是“生活”的数学,导致发生了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的错误。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学生也常常犯这种错误。譬如学生将某题结果计算为8.6人、汽车的时速计算为300千米等。笔者以为,当出现这种现象时,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评判是对是错,而是应该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性方面加以引导,阐明其错因所在,让学生真正懂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互融性关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在今后的教学中,愿我们能慎待数学中的“生活”,真正做到让数学与生活和谐共存。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余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