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实施新课改之我见

2022-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高、初中地理知识衔接

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是一个整体, 两者之间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初中阶段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 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 逐步学会运用地理的基本原理, 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普遍较差, 加之初三地理学习又中断了一整年, 因此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同, 高中地理与其它科目一样既属会考科目, 还属高考科目, 难度上的跨度很大, 与初中地理知识联系又十分密切,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 遇到与初中知识相联系的地方, 往往经常“卡壳”, 特别是咱们学生在地球基础知识 (像基本的经纬线、经纬度划分等) 、地图知识、区域地理方面的常识匮乏, 更是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学习。所以必须帮学生补充这些知识, 但会占用大量的课时, 以致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地理l”的教学, 同时学习效果也不理想。这情况, 当然虽要地理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想方设法解决, 但新课程的设置, 能否充分考虑:通过增加课时解决;或调整初中的课程设置, 在初三开设地理课程, 授课内容以与高中教学密切的知识为主, 使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得更好。

2 做一个学习型教师, 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自来水, 这是社会对教师也是教师对自己一种要求和期望。我们在提倡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的同时, 教师自身就应先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拨动学习的心弦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课改给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 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 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 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 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速, 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 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 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 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 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 进而推进新课改的落实。

3 师生地位的变化

课改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 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 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 甚至是参与者、合作者。走近学生, 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 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 使学生听而不厌, 学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学生心灵的舒展和灵性的飞扬、想象力的生发, 也就有了学生的敢想、敢说、敢争论, 敢于将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4 教学方法创新与继承相结合

新课改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提倡改变传统的传递一一接受式教学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发现式、探究式的过程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这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我们认为教学中重要的是坚持这样的理念, 鼓励教师勇于尝试施行新的教学方式, 但要避免流于形式以及忽视和抛弃传统教学方式走极端, 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 积极稳妥地探索新教法, 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促进学生更好的求知和成长。

5 教学由课堂向课前、课外延伸

新教学方法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式地学, 加之我们班生数多, 要在课堂内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照顾每个学生是几乎不可能的, 另外我们每周只有两节课, 两节课间时间相隔长, 知识学过容易淡忘。为此我们针对必修二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的特点确定以新教法为教学主基调并在学生中推行“课前小组自学讨论式"学习作为辅助将教学从课堂中延伸到课前, 具体做法是:将学生按座位位置每四个或三个做为一个学习小组, 小组长轮流当, 老师每节课布置好下节课要学的内容, 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学习讨论新课, 梳理知识脉络、讨论教材相关问题形成小组结论、初步完成相应练习, 这样课堂上教师即可组织让学生整理知识、发表见解。经过两周的尝试, 我们认为这样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热情比较高, 通过课前小组讨论学和课堂师生互动学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也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时间不足和学生数多的问题。

6 严格常规管理, 保证教学成效

新课程周课时少, 采用新教学方式课堂热闹生动, 但学生对知识掌握可能会淡化弱化, 从应试角度教学成效可能会降低, 从必修一教学来看学生普通感觉到课堂是有意思了, 但练习不好做, 考试不好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认为除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上述的调整外, 还必须严格抓好作业布置、讲评、交缴及订正, 知识的复习和检测等常规工作, 从而保证教学不落空, 学生知识掌握牢固扎实, 训练有素。

7 加强交流, 充分发挥教师及学校资源的作用

新课程教学要求师生的收集参考丰富的资料, 第一轮课改教师手头资料缺乏, 靠自己从零开始积累, 每备一节课每制作一个课件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一个人不仅时间有限、知识技能和思维都是有限的, 所以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兵作战为教师间紧密合作、资源共享、群策群力的团队作战的工作方式, 从而高效地丰富教学资源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我市的教研氛围比较薄弱, 今后应由市进修学院或市地理教学研究会牵头多开展高中新课程教学的研讨, 各校间互相沟通组织对高中新课程的观摩或课件交流。

8 教师必须写好教学后记

作为地理教师, 坚持写好教学后记有许多好处。写好教学法后记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 但面对的学生不同, 如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性格、兴趣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 找到一个既符合教材逻辑规律, 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写好地理后记是捕捉教学“灵感”的有效方法。在地理教学设计中产生“灵感’’是很正常的, 我们要善于捕捉”灵感”, 并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写好地理后记为撰写地理教研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学后记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心得, 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记录。因此, 教师的教学后记不能仅仅停留在坚持“记”上, 而应该将这些零散的看似互不相干的教学后记整理出来, 认真加以思考、分析、概括和总结, 探究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撰写有关的教学教研论文为地理教学服务。

总之, 目前的新课改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 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 突破旧的思维方式, 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 学生, 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 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摘要: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从课教与师生层面进行改革之见。

关键词:课改,创新,转型,衔接

上一篇:浅析化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