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问卷调查报告(精选13篇)
2问卷分析: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主,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对于高中生目前地理学习的态度、动机和心理状态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地理学习的现状,更好地将新课改的内容落实到实际教学中。然而,目前对于高中生地理学习态度的研究多数以定性分析为主,所以我做了本次调查分析,希望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态度的现状,从而为全面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些参考资料。调查的对象、方法和过程
2007年6月完成问卷的设计工作,该问卷内容涵盖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方面;2006年9月发放给部分高一学生,回收率达100%,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此后运用统计学原理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最终完成了资料的收集整理。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对地理课程的态度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虽然有许多同学认同地理学习的作用和意义,但他们在实际行动上却表现出地理并不是他们喜欢的学科。很多学生觉得地理是一门“副科”,其高考中的地位远不如语数外重要,对于地理课程学习的重视度也相应较低,表现为: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不到位,花在地理上的时间很少等等。
2.2地理学习的心理
2.2.1 学习兴趣不足
从调查的数据看,对于课堂学习,31.9%的学生有时浏览地理课外读物,26.4%的学生偶尔阅读地理的相关书籍。同时,表示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只占全体的25%,37.5%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时在听,偶尔参加课堂讨论,甚至还有3% 的学生表示根本没有兴趣参加。
2.2.2 学习缺乏主动性
对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的若干项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虽有学好地理的明确目标和普遍要求,但在实际行动上则表现出学习主动性的缺乏。比如,课前能自觉做好预习工作的只占9.7%;不安排任何时间复习的有
5.5%。调查还显示,学生对身边的地理知识关注较少,有的甚至从不关心,懒得去思考。
在地理学习中,喜欢一个人独自学习和思考的占16.7%,这说明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精神。58.3%的学生不想、不敢向地理教师提问题,认为自己学习的知识主要依靠教师的讲授,这反映出大部分一般中学高中学生的地理问题意识的养成、探究精神等方面仍有欠缺。
2.3、原因分析
2.3.1 学校因素
学校提供学生学习的场所,学校对于地理的态度直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目前,地理课在中学里常常被当做 “副科”、“小三门”而遭另眼相待:地理课时得不到保障,被所谓的语数外“主课”抢占大量课时;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法单一,语言单调,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积极性。
2.3.2 家庭因素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家庭教育既指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 又指家庭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教育功能。父母作为社会化程度上的“过来人”, 具有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尤其反映在他们对社会职业角色定位的价值判断上, 对子女未来社会职业角色期待的影响方式有意或无意地施加于子女。因此,家长对地理学科的态度也影响着子女学习的积极性。家长大多希望子女选择理科一类的课程,2.3.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关系等,这些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作用。社会舆论对于地理的地位评价并不高,认为地理是“冷门学科”,地理专科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远不如理工科,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2.3.4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死记硬背占主导地位
审视现实的一般中学高中地理教学,统治着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就是死记硬背。老师是整个地理学习过程的主宰,教师不仅决定学生学什么,用什么方式学,而且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具有差异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地理知识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这就是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最大弊病。
2.3.5传统的地理学习观,造成学生探究能力的欠缺
传统教学理论强调间接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这种学习观往往使人对学习活动产生片面的理解:学习就是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学习就是听课、背书、记笔记;学习就是为了一场又一场的考试,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分数低的就是差的学生。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学生形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泯灭了学生的探究精神,造成学生探究能力欠缺,进而造成学生创造力匮乏。应变对策
3.1 改变学生的课程价值观
课程价值观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用的看法。学生认为某一学科重要,对自己将来的发展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就会努力去学。因此,必须扭转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学好学坏无所谓的错误认识,改变学生的课程价值观:即地理是一门对实际生活帮助很大的学科,正确认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良好的地理素质。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从地理新课程教学的开始直到结束,都要强调地理知识、能力在日常生活、工作、经济、军事、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学生可亲身感受的事例体会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可以从地理会考对于高中毕业的重要性,会考成绩对于高考录取的重要参照性,引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高度重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3.2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2.1提高地理教师业务水平,加强个人素养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遵循着地理传统的固定模式进行授课,这种方式因新教材的使用更失去了它往日的光彩,也更加减少了学生的兴趣。至于怎么讲对教师来说则是一个素质问题,一个基本功问题。学生希望老师的课讲得更贴近自己、贴近生活,更具有吸引力。显然,光讲授明白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提高讲授技巧,要讲得有声有色,有理有趣,好听好记。此外,教师的感召权威源于教师的个人魅力。热情、和蔼、公正、守信的人格特点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冷漠、粗暴、失信、偏袒的人格特点则导致学生产生不信任感。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是他们进行学习选择时参考教师建议的基础。这就对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得力、幽默风趣、和蔼可亲、有师德有耐心等,都是学生希望老师具有的素质。
3.2.2 改变陈旧的评价方式,维护学生的尊严
教学中把学生的日常听课、发言情况都作为考核评定的一部分,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是最宝贵的财富,老师要为最大限度的保留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努力。让他们去热爱地利,成为具备综合素质完整的社会人才。恰当的评价方案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
3.2.3 改变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中心主义的倾向。师生交往已经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叠加,现在的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师生关系的构建。当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之后就很容易把心里的困惑提出来,从而锻炼培养了自己的钻研精神和自信心。可以大胆的直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种交往使学生的角色定位取向发生了变化:由教学中的配角转向双方的平等,进一步加强其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的实现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加以强,比如问题的分组讨论、资料收集等等。结语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是基础性的, 兼具战略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鉴于此, 2013年11月初我对高中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发放共334份, 回收334份, 其中无效问卷30份, 有效问卷304分。
调查对象为广东省深圳市华胜实验学校、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福建省福州三中金山校区高一的学生。调查内容包 括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 关于地理学习的学习习惯, 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调查主要从四个层次进行:一是对地理现象观察、辨认的能力;二是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评价、比较能力;三是对地理本质和规律的揭示能力;四是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地理学习和地理逻辑思维培养调查学生问卷
下面的问题中的3个备选答案 (是一般否) 只选择一个, 谢谢你的参与!
1.你是否喜欢学习地理?
2.你认为地理课有助于培养你的思维能力吗?
3.你认为地理课能够培养你对地理事物的辨别 、比较能 力吗?
4.你认为地理课能够培养对地理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的揭 示能力吗?
5.你认为地理课能培养对地理现象的分析、归纳能力吗?
6.学习地理后对解决你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有帮助吗?
7.你是否喜欢地理课采用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8.你喜欢教师用多媒体教学吗?
9.你是否满意地理老师现用的教学方法?
10.你认为学习地理只是学习地理知识吗?
11.你认为高中地理学习只需要识记吗?
12.你会在地理课上积极思考, 主动提问吗?
13.你会用比较法对比地理知识吗?
14.你会能对地理知识进行分类吗?
15.你能看懂并分析地理的各种图表吗?
16.你上课有记地理笔记的习惯吗?
17.你会经常查找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地理文献和资料吗?
18.你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 并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它吗?
19.你认为具有地理思维后, 有助于学习其他学科吗?
二、调查结果
1.学习兴趣 :39%的学生对地理课感兴趣 , 但47%的学生 对地理课的兴趣一般, 14%的学生不感兴趣。
2.教学方法 :73%的学生喜欢教师用多媒体上课 , 60%的学生喜欢课堂讨论式教学法。56%的学生对他们目前的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很满意, 35%的学生认为当前地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般, 9%的学生对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喜欢。
3.学习习惯 :26%的学生上课会主动提问 , 26%的学生会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 61%的学生有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4.在地理课程的能力培养方面:50%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后对实际生活有一定帮助, 49%的学生认为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7%的学生认为地理思维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通过这次调查问卷及私下对学生的访谈, 我认为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生对地理课兴趣不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会受到教师、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首先, 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及对所教学科的热爱。与过去相比, 当前的教师队伍增加了很多地理专业人才, 不再是一位语数英的主课教师兼任副课, 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所提高, 但是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不丰富, 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浅显、不够通俗, 只是将专业知识机械传达给学生, 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其次, 高考制度对地理学科影响很大, 地理一度成为最弱势学科, 甚至曾成为高考取消考试的科目, 近年来地理学科的地位及作用有所增加, 但是很多学生还是不能正确看待, 特别是文理分科制度, 理科学生基本将地理课当成自习课, 对地理科目了解甚少, 更别说兴趣了。
二是教学方法单一。随着PPT课件的普及, 多数教师上课以课件演示为主。课件配以生动的图像, 有趣形象的动画, 学生很喜欢, 并且教师和学生上课感觉很轻松。特别是网络课件下载很方便, 很多教师直接下载别人的课件, 自己没有教学设计, 课件贯穿整个课堂, 没有其他教学方法, 学生思维停留在一些事物的表面, 不会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 语言表达能力也差, 逻辑思维混乱。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生动会取代学生自己的想象能力, 对于知识的理解千篇一律, 过多使用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三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尽管多数学生会在课堂上记笔记, 甚至有的学生会事无巨细地将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 但是这只是机械性的记录, 知识没有经过自己的理解, 就没有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没有思考就不会产生疑问, 教师的课堂就没有教学生成, 或者有些学生有过浅层次思考, 但是不主动提出问题和自己的见解, 教师没有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师生思维没有互动, 存在脱节现象, 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没有帮助。很少有学生会课后查询相关资料和文献, 知识拓展和延伸不够, 思维的广度会受到限制。
四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认识不足。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学习地理知识会用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 学习方法是综合的, 思维能力也是多元化的。学好地理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有很大益处, 对于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可以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学生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不懂得逆向思维, 而地理学科的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推理能力, 如在学习人文地理部分内容时, 可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 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可以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摘要:高中学生的地理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基础是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研究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有利于从本质上认识和解决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 有利于改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 促进学生地理核心能力和素养的形成, 学成终身有用的地理。
关键词:自主学习 调查 启示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优化学生英语学习的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Heloc(1981)认为,一个自主的人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即设定目标,选择学习策略,制定学习计划,反思和评估自己学习的效果。认知建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佛拉维而(转引自赵虹,2007)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为了顺利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真正实现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本课题组对高中二年级学生英语自主的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了解农村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总体情况和特点,发现问题,寻求应对策略。
2.调查对象 高二年级4个班(共256名学生,男生145名,女生111名)。
3.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问卷是在学习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参考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中的中小学生自主性量表并结合农村中学生的特点编制的。Wen和John(1997)指出,学习中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对英语学习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即学习目标、学习观念、情感态度等通过管理策略(反思能力)影响学习策略,进而影响英语成绩。据此,量表包括英语学习观、动机和态度、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自我调节5个方面。
4.数据收集和分析 问卷采用5级计分制,从非常同意到很不同意,分别用A 、B 、C 、D、E表示,记5、 4 、3、 2、 1 分,要求接受调查的学生在所给选项中选择与自己实际情况最相近的选项。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56份,并运用 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三、结果分析
学习观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我认识,它包括对学习者自身特点、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策略知识的了解。对高中学生学习观的调查研究有助于学生调整和改变一些错误的想法和行为,从而使他们更加自主地学习英语。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看法是他们对英语学习是否感兴趣和愿意付出努力的关键因素。从第2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有困难(2.77)。基础差,语音语调不过关(2.98)是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自身的学习能力(6),学生的反应是积极的,他们认为男女生都具有学好英语的能力。
学生有逐步摆脱对母语依赖的意识,他们喜欢使用英汉双解词典(19),喜欢通过上下文猜词悟意(11),有通过文章、句子、短语来记忆单词的倾向。尽管如此,传统的教学观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认为课堂学习、记忆单词和背诵课文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部分,有关记忆背诵(9,10,12,13)和词汇学习(15,18,19)的问题得分较高。他们更多地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策略,按单词表记单词的得分高达3.87。对于阅读和写作训练(2.66)有抵触情绪,更不用说口头交际活动。这说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还不是很了解。
英语学习资源利用率不高。除了勤查字典(3.79)外,很少使用其他的学习资源,很少向老师同学求助。这种情况与英语教师对学习资源的使用情况完全一致。
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农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为考取大学和为将来找到好工作而学英语的分值很高(4.1, 4.02)。这种动机特点外加学生对学习较强的责任心和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学习英语。但同时对英语感兴趣和学英语是因为不得不学的分值几乎相等(3.5, 3.42)。这种矛盾主要是由学生英语学习上的困难造成的。学习困难严重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学习英语的动机水平。
自我监控是元认知策略之一,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技能。监控就是检查任务执行的情况,看时间是否合理,学习进展如何,及时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做出分析评价(黄远振,2003)。
表Ⅲ表明学生有制定学习计划的意向(3.33),但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2.63),不能多渠道地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2.38)。除主观上的原因外,老师占用课堂或自习的时间较多,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也较多,使学生根本没时间完成自己计划内的学习任务。学校老师为学生组织的活动少之又少。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重心就落在预习(3.83)、专心听讲(3.83)、参与课堂活动(3.32),课后复习(3.44)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3.65)。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与英语有关的学习活动,最多做一些与词汇语法有关的练习题。
自我评估是学习者评估自己英语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技能。学生能在英语考试后自觉查找差距(3.64)并能有意识地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3.53)。在学习评价上,他们持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不愿意听取老师和家长的意见(2.85),另一方面却又期待老师肯定自己的进步。这说明学生自我评估的能力不够。他们将考试成绩做为衡量自己学习进步的标准和反思存在问题的主要依据。这样他们的学习处于被考试和老师牵着鼻子走的状态,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地反思,不能为自己的学习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
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为自己设置明确的目标,使用更多的学习策略,对学习过程有更多的监控,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结果来调整所使用的方法。
表V表明學生的自我调节意识比较强。但是学生没有明确的自我学习目标,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能力也不是很强,无法准确地找出学习上的差距和不足,所以看上去很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要大打折扣。
四、启示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和观念落后是阻碍农村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农村学生勤奋刻苦,有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这为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动力。这一结果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如下启示:
1.以学生的视角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开展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学活动。
2.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3.建立学习档案和基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增强学习信心。
4.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重视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和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开展第二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高吉利,李秀萍.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2. 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 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 赵虹. “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调查和研究”[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第9期.
6. 郑玉琼. “论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7期.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被调查人信息
工作单位:A.秦皇岛市B.其他省市
工作年限:A.5年以内B.5-10年C10-20年D.20年以上 学校类别:A.重点中学B.普通中学C.艺术高中
调查问卷
1你是否愿意参与教师合作学习?说出理由
A.非常愿意,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B.愿意参加但感觉对自己帮助不大
C.学校要求,不得不参加。对自己帮助不大,不如自学看书或借助网络。
理由:
因为新课革倡导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探究过程,学生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而新课改下的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课堂上的引导者、参与者。所以,我认为参与教师合作学习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2.你参与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哪些?你认为哪些形式更利于学习?
A.同一备课组 B.同一教研组C.市教研室或工作室D.网络教研qq或yy群成员之间 理由
3.你校面向全体老师的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其他单独说明
A.备课组B.教研组C.校内培训D.远程培训
其他:
4.有没有固化为成果?举例
没有
5.时间地点有保证吗?
有
6.合作学习的内容包括哪些?最想学习探讨哪些方面的内容?
备课,讲课方式、学生学情分析以及高考动向。
7.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合作学习有没有制度上的要求和开展具体的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请举例说明。
有。比如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我们教研组组织活动,探讨一个议题。
8你对高中地理教师合作学习有什么感想?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改进建议有哪些?
我认为,现在的合作学习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学习小组的组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分工不明确,没有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之间的关系等等。我认为,高中地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只是集体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我1/16/201
4们不能降低集体授课的作用。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教师的讲授是每种合作学习方法的第一环节。作为起始环节的教师精讲是后继的小组活动开展的基础。开始的精讲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知识背景,还使学生明确了活动的目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凡是这个环节没能做好的,后来的小组合作活动一定会有困难。
“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在教学课改中的一项改革是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让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体验成功的喜悦。随着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我们师生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而逐渐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随着英特未来教育培训在中国迅速展开,英特未来教育的教育理念普遍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而这种理念又恰恰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在此我便运用了这种教育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高二地理下册的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
【教材情况】:
高二地理下册的 “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自然灾害的特征、世界自然灾害的分布,然后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以及我国自然灾害区划。根据教材的特点,其中我国有多种主要灾害,而课本上的介绍比较条理化,而且在课本中灾害的直观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但在网上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资源比较多,所以“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这部分知识非常适合学生在网上进行查寻学习,而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可以分组进行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情况】:
由于英特未来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先设计有关学习计划,完成一个学习计划包,然后学生根据学习计划的要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选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查找资料,制作相关的网页或幻灯片并进行交流和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计算机这一辅助工具,意在配合在其他学科中大胆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形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情感方面,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的了解,激发学生防治自然灾害的思想,并对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反思;同时在小组研究时发扬团队精神,分工合作完成专题学习,体验成功。
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报告“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3、在技术方面,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信息的查寻,并把研究的成果制作成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进行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阶段:教师设计教学方案,“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学习计划的设计,以及制定多媒体演示评价量规,并发放任务表。
学生准备阶段:组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研究学习的内容,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及任务分工。
[研究性学习阶段]:
1、教师安排一节课让学生集体上网搜索自己小组所需要的网上资源,并在教师机上“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的文件夹中建立相应的小组文件夹,把所需的资源下载保存在里面。
2、小组成员根据分工,或继续查寻资料,或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讨论交流的形式以及内容的编排,完成交流所用的幻灯片或网页的制作和美化工作。
[交流评价阶段]:
1、教师简单地介绍本次学习的设计思路和目的,回顾师生共同已经完成的学习过程,强调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研究的过程,而非知识的本身,这一点我们已经完成了,而现在的交流评价只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但可以反映出我们研究性学习时的态度、我们学习的技能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以及团队精神的发扬,对于这些我们进行评价并予以表扬。
2、学生分小组用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就研究的知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向展示的小组进行提问、质疑,而展示的小组进行答辩、释疑。
4、其他小组对展示组按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5、教师对本次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进行总体评价,并公布小组评价的结果,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
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我国的水旱灾害”
“我国的沙尘暴”
“我国的水土流失”
“我国的荒漠化”
“我国的地质地貌灾害”
【教后反思】:
〖存在的问题〗:
1、分组没有打破原来的小组形式,选题仍局限于课本上的标题,有些学生没有进入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小组中去。
2、有的小组任务表留于形式,大部分工作基本由组内2~3人完成,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3、本次交流为了体现小组的氛围选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没有利用网络教室的交互性。
4、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和网页中,有些在内容的编排上不够合理。
5、交流时学生由于基础的问题,对研究内容外的知识缺乏自信,所以相互间很少提问,回答有时也不尽如人意。
〖今后的计划〗:
在下一届班级中,选择一个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的班级再次实施该学习计划,避免本次实验中存在的弊端,与这次的实验进行比较,不断地改进,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真正地参与和体会研究性学习,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殿堂上空。
【教后体会】:
1.1缺乏重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般被用来形容知识渊博。从字面上理解,对天文和地理知识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该算是有学之士了。其实,抛开知识的深度、精度问题暂且不谈,仅仅从高中地理所涉及知识的广度来看,地理也可以算得上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了。然而,这样一个有深度、有精度、有内容的学科,多年来却始终处于不太被重视,甚至是被忽视的尴尬地位。对于理科生来说,在高考的压力下,几乎所有精力都被用于高考科目,学习地理只是为了应付会考,在地理课上复习高考科目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对于文科地理教学来说,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很多人认为既然是文科,记记背背就能出成绩,完全忽略了在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理解性内容这一现实。在未加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死记硬背,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很难出成绩。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对地理逐渐产生了恐惧情绪,更加不用说学习的乐趣了。而且为了达到短期的应试效果,地理课堂课内“满堂灌”,课后“题海战”,极大地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知性。
1.2学习困难。
目前高中使用的几个版本的地理教材都做到了图文并茂,内容编写上也比较注重趣味性,但仍然有很多学生反映“地理比较难学”。究竟难在哪里?地理学科具有时空广大性、组成复杂性、区域差异性、多要素综合性、人地相关性等特征。宏观广大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学生难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记忆。此外,从目前应用的地理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看,高中地理普遍使用的是先自然、后人文,从宇宙、太阳系,到地球,再到人地关系的“由大到小”的框架体系。学生开始学习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宇宙和地球的部分,其中地球自转、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感知能力,可以说是整个高中地理最难的部分。因为开始学习就碰到巨大的困难,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极大的打击,进而影响到今后的地理学习,从而使地理成为了一门比较难教、难学的课程。
2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
2.1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也可以称为引言,一般被用作一节课的导语。虽然课堂导入的内容不是课的正文,但其对提高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宜的课堂导入内容和导入形式不仅可以先声夺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引导,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1.1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课堂导入最常用的方法。也就是由复习旧课逐渐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方法对知识间的衔接非常有利。例如,在学习“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授课开始之前先针对此前刚刚学过的“海水运动”的内容进行提问: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会影响气温和降水吗?这样在旧知识到新内容的过渡显得十分自然。
2.1.2设问导入法。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并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设问,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例如,在学习“天气系统”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用首先由当地天气入手,通过简单的提问,比如:已经连续下了一周的雨了,同学们感觉如何?这样的天气对你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以此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到关注天气上来。
2.1.3预习导入法。
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教师可针对下节课将要涉及的内容,设计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下节课上课时,首先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下节课所学内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接受起来容易一些,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1.4时事导入法。
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者国内外的新闻事件也可以作为课堂导入话题。例如,某一年在学习“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时,我国青藏铁路正式全线贯通,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由此话题导入,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更加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2.1.5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正式开始讲课之前,先利用图片和资料很多,直观、生动地将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水循环”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各种水体的图片:有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也有身边的涓涓溪流。由视觉刺激引出授课内容,学生兴趣会更强。
2.2课堂活动
高中地理知识量比较庞大,且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繁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为了透彻地讲解某些规律、现象,就会无意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就是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教师指导学生去背、去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可以让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合适的课堂活动就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学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可以尝试由学生来当一次老师。具体操作方法为:课前1周,教师设计6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将全班学生分为6组,各组通过抽签选择一个问题。要求在这一周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资料,认真准备,最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解该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收集资料和讲课准备的过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合作、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课堂活动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灵活掌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活动方式,切记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将无法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2.3现代教学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逐渐走入更多的课堂。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可以同时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教学工具,交互便利、直观形象、音乐优美、动感丰富、感染力强等是其显著优点。对于地理教学,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更加显而易见。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优化教学效果,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地球的运动”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中学地理一个最大的难点。在对这一单元进行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工具,把地球的公转、自转、黄赤交角、晨昏线等内容用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因此,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课堂上,授课时间有限,教师通常很难快速、准确地将复杂多样的板图、板画充分地展示出来。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以“地球的运动”为例,因为这一节课程的内容非常抽象,如果单从文字上看,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动画演示等,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地球运动的变化过程,从而对比较抽象的知识有更具体化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其中含义。
2.4思维方式的转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再详细的讲解也不如教会学生自己思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引导学生建立地理思维。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地理学习来说,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对学生的想象力加以培养,鼓励学生对课本上描述的画面展开想象。
(2)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鼓励学生根据先前学到的有限的地理知识,调动出以往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做出判断。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直觉能力的培养,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有助于启发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对于一些要求学生必须牢牢记住的知识点,如地球公转的问题、黄赤交角的问题以及时差问题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后往前推导,这样就很容易茅塞顿开,对复杂繁琐问题能够彻底搞懂。
3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考压力大、课业负担重的情况下,地理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把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做,并贯穿始终。通过适宜的课堂导入和课堂活动,配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地理学习兴趣培养与成功的教学过程,互为因果关系,可以促成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养成则是地理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状态,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一、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用真挚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心灵触碰的过程。因此,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促进产生共鸣效应,是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 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这进一步验证了师生间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励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绝不是单纯的靠一次次的重复,而是靠兴趣、靠理解、靠师生间融合的情感而实现的。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培养真挚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学贵有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
“问题情境”是指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愿望的情境。“问题情境”由问题背景、问题系列、体系共同构成。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明确学生认识活动的目标,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向前发展。第一,重视绪论课。绪论课是地理学科的第一节课,对地理课程具有开宗明义的作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地理课程中最重要的一课。绪论课为学生的学习既创设出问题情境,又为良好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用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创设涵盖每一课题的问题情境,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处处有地理知识,不断增强学好地理的信心。第三,要注重提出“用方法”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对地理学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注重学习方法的意识,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己学习。第四,把创设问题情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做既为教学提供更加切实的问题情境,而且还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兴趣培养。第五,注重合作、探究教学。为学生创设讨论、交流、辩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辩论中找寻问题的答案。在准备参与讨论、交流、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已有的知识、搜集资料,发挥创造思维和想象力,这个过程对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上好课的保障,上好每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地理教师应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地理课,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首先,在讲新课时,要善于借助教具,例如合理使用教学挂图,让学生带着思维去阅读课本上的文字,对照大挂图对比学习,把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来记忆,这样很直观,也符合地理事物的真实性。其次,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德国教育家第斯得惠指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整个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着促进情感交流、营造教学氛围的作用。再次,合理的课堂结构。教师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可以有效把课外知识和地理知识有机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去进行知识讲解,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教会学生学习技巧,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直观教学,恰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 “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地保持学生的注意。”所以,要想让学生长时间的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师就要针对中学生有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征,上课要多利用直观、动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会让我们的课堂极变得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地理教学直观手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挂图、仪器等教具,使直观教学变得更加的形象、直观、具体,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特别是多媒体媒体的使用,以其声、光、形、色、吐等多种功能,化抽象为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动态的、连续的过程,符合高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可以够极大的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内部动力。每位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只有“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才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助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直接、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学过程互为因果关系,可以促成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地理学习兴趣的状态,则是地理教学成功的可靠标志。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只决定于学习的成功。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方法
随着年纪的增长,高中生已经逐渐地有了自我意识,对于一些他们不感兴趣的课堂,他们是不愿意去认真听的,因此要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老师就要想法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
一、进行小组合作教学
自从上学以来,同学们的行为和思想一直都被老师和家长禁锢着,因此高中生是非常向往自由的,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从而更好地引起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完了“地球上的大气”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市区的温度要比郊区的温度高”,然后再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来进行说明。进行分组讨论,首先使学生摆脱老师的控制,可以进行自由发挥,而且分组讨论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有利于形成多种答案,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的认识。所以说,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对地理的认识和思考。
二、采用竞争的教学方式
“有竞争才有进步”,高中地理老师可以培养学生关于“在竞争中进步”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的认识。人都是有好胜心的,特别对于热血沸腾的高中生来说,好胜心更是特别强,因此如果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开展竞争的教学手法,是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地理老师应该给学生创造竞争的环境和机会,例如老师可以在全班开展“背国家名字大赛”,让学生背诵国家的名字,背诵名字最多的学生为胜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是可以提高学生对世界国家的认识和记忆,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上采用竞争的教学方式不管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对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都是非常有用的。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在地理教学时,老师应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地理教学时,老师一定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比如说在夏天的时候,太阳的直射点是在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夏天这么热,但是在南半球却是处于冬天,所以说当我们处于夏天的时候,太阳的直射点就是在北半球,而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时候,我们北半球就处于冬天。所以在进行太阳直射点记忆的时候,学生就可以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当我们穿着短袖度过夏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记得太阳直射点照射在北半球的时候是在夏天,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好是夏至日。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时,老师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的来说,要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课堂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件难事,高中地理老师应该结合高中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特点来完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參考文献:
[1]刘永战.高一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研究[D].河南大学,2012.
[2]徐君.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熊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另外我们也对中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针对消费经济来源做了分析,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中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中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中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花钱买东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消费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时,我们中学生的消费也越来越大。高消费意识在学生中广泛流传。然而,学校及社会尚未对“消费”这一活动进行研究,也未对中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学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待规范。
为此,我们通过调查了50位同学,来探讨中学生消费观念。中学生每个月都会有零用钱,每天都会用钱,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现在的每个中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望。中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会不惜千金买名牌,为了更了解中学生消费的内容,这儿我们列举了一个表格,即中学生消费的内容。
我们也还调查了中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按理说,中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父母给子女零用钱。理所当然,也应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但事实正好相反。请看下面的数据。
由图表可知,父母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只占20%,而父母很少问子女的消费情况要占70%,不过问子女消费情况的也要占10%。这就表明:导致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问,导致了中学生的高消费理念的蔓延,使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纠正它,不能让它蔓延。
我们调查学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压岁钱,结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觉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
通过分析以上的情况,我们向广大学生,家长及校方,提出以下几点:
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勤俭。
学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
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深刻的认识到钱来之不易。
高中地理相对于其他科目的学科,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新教材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很重视,知识结构、图画安排、活动方式等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的原动力,有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就会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不会觉得学习地理知识一种负担。因此,要想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素。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认知、知识等方面的因素,及时捕捉学生关注的热点内容,从学生日常所认知的实际生活方面出发,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合理利用导课
所谓导课就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规划语言把学生引入课堂,虽然导课只是短短几分钟,但却是一堂课的关键,万事开头难,有了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作为教师,应多花费时间、精力研究导课,让学生对所学教材内容感兴趣,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动机。
(二)合理利用问题
学习知识就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疑问,人都有好奇心,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依据学生学过的地理知识,提出实际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教师应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难度过高,学生都无所涉及,便会知难而退;难度过低,没有挑战性,学生也不会提起学习的兴趣。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感觉熟悉但不能依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激发,此时,教师及时对学生指引、启发,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一对双胞胎,哥哥会比弟弟先出生几分钟,但是利用地理知识,会不会出现哥哥比弟弟后出生呢?对于这样和现实生活中常识相冲突的问题,学生有很有兴趣来解答。
(三)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能够实际运用自身所学是教育的目的,增加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不仅让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夏天雨季,有时多日阴雨不断,有时只是几分钟的事情,学生可以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合理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以上只是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几点总结,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图形特色
高中地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图形因素,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足以体现出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地图,培养、指引学生识图、辨图、画图的能力,提升学生空间想象力。教师应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内容的描述和实际现象画示意图,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从而能够实际运用,即知识输入、输出的过程。学生若想把教材中内容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就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而不是单纯通过记忆和背诵就能够达到的阶段,这是一个让学生锻炼思维的过程,最终的示意图,就是学生思维的成果。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资源、硬件也随着时代变迁发生巨大变化,如多媒体、网络等新兴教学方式的出现,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来制作精美课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着更加形象的认知,从而加深理解、提升学习兴趣。
三、培养正确学习习惯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习惯、方式,在教师有效引导、启发下获取知识。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两方面的学习习惯。
(一)总结规律
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涉及到很多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如我国的气候变化、资源分布、降水变化等等,如果死记硬背,学生很容易混淆,这就需要教师能引导学生学会对地理事物相关规律的总结,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归类分析
在练习、解答一些习题时,学生要善于对所做习题进行归类分析,从出题者角度出发,分析答题思路,总结答题规律,最终做到对每一类的习题都有正确的解题方法。
四、重视学生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单纯教授教材内容,并不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若能同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分析、解决问题,学生会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正确的思维习惯。
五、建立认知架构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习兴趣 自主创新 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109-01
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通过学习高中地理,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许多地理知识,对祖国的人文地理也将更为了解,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把所里地理知识与社会生生产实践相联系,激发学生操作实验能力,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运用地理。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研究运用能力是当今新课程改革中的难题。我通过这些年的地理教学,对地理教材的了解,以及结合对学生的研究、个性特点,地理爱好等,针对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正确认识地理
伟大思想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地理学习没有兴趣,再好的教师也无计可施。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上课积极性,让学生喜爱地理,对地理学习产生求知若渴的欲望。那么要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热爱,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怎样的方法呢?方法有很多,新课改中提出很多较好地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参与法,问题情境法,探究法等,其中参与法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共同参与,共同探讨地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大胆提出疑惑,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要提高上课质量,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也是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地理观,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是地理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密切地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要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上课积极性,就要运用地理的实用性特点,密切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将地理运用到生活中。同时多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调查与研究,进行地理实践与探究活动,这是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如可组织学生成立地理兴趣小组,小组成员可以在夜晚观察天象,预测天气,做好一周天象记录,还可以进行课外调研,如居民点调查,调查人口增长情况或农村调查,调查农村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居民构成。学生通过开展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密切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同时在课外实践中,不仅能巩固所学地理知识,还能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积极性。但是在传统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一直是“大而空”,学生在课外实践,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分析问题方面仍存在较大的问题,与新课改中提出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这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急需改进加强的地方。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而在教材的设置上则分为必修教程和选修教材。新课改中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作了较大的调整,把“综合实践活动”加入高中地理教材,并设为必修课程。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丰富的自然、社会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接获得经验的一项生活体验性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分为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调查取证、社会实践四个模块,其中第一模块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以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为目标进行设置的,每一研究课题,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同时学生要明确研究目的,拟定研究题目,采取可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结论。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密切地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适应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
三、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教学
与其他学科不同,地理没有明显的文理界限,它兼有文科性质和理科特点。高中是一综合性很强,其中必修课程由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那么只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够详细明白的描绘出地理教学的多方面内容。在现今社会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形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当中也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因此地理教学也应紧跟时代潮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更为清晰明了。多媒体技术如课件运用、投影、全球化信息网络等能够全面的展示地理的综合性。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应新课改需求,顺应时代发展,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把地球的美丽,地形的复杂等等通过多媒体技术全面的展示出来,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从网络中获取有益资料及知识。
高中地理教育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风光,这是因为中考不考地理,所以许多升入高中的学生都把地理学科看做小副科,对地理学习并不上心。这与现有考试体系相联系,学生初中对地理的主观认识带到高中地理课堂上直接影响高中地理教学。给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高中地理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搞好高中地理教学,发挥高中地理学科传授知识和情感教育的功能,必须着手扭转学生的主观认识和对地理学科的定位。教师们要改变学生的这种思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引导他们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让学生切实喜欢高中地理这门学科,如此地理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会不由自主地被所学知识吸引,从而自主探究,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克服遇到的困难,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高中地理教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下面我结合多年来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的经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一、激发高中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原动力,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兴趣赋予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赋予学生学习的良好品质。学生对所学科目如果产生兴趣,就能被所学知识吸引,进而主动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习困难也会勇往直前,表现出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些优秀的学习品质是以学习兴趣为基础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科目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会失去动力,遇到学习困难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导致学习困难难以突破,学习效率低下。所以,要改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态度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展开自主探究,克服由于偏见导致的消极态度,实现地理学习的飞跃。
二、明确学习高中地理的目的,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作为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率,学生必须有一股恒心和坚韧毅力, 这种优秀品质往往来源于对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目的和动机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 对于学生来说说得最多的学习动机就是升学,这一点显得比较片面。学生已经对这一理由有了充足认识,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将来的生活就业,可以是自己心中的伟大抱负。这些明确的学习目标与高中地理教学联系起来,就会生发出实现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愿望和抱负。可以说,明确学习目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行为和情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高效而愉悦。
三、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就学习的知识进行高效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让学生和老师心无旁骛地开展对话和交流,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以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为基础的。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学生成绩怎样,都不能对学生有亲疏厚薄之分。在平等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平等的心态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快乐。教师只有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这样平等和愉快的课堂环境,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老师能够让学生喜欢上他所教的这门课程。老师在学生学习好恶上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具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增强地理这门学科吸引力的关键。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良好的个人素养感染学生,在讲课时采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另外,教师丰富的课外知识,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多阅读课外书籍,把丰富的地理知识融于课堂教学中,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讲解知识,拓展知识面,教给学生学习技巧,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懂得理论知识的科学性。不要死记硬背地理知识,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X同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挪威语专业。在担任过奥运会志愿者,又在今年的上海世博会挪威馆担任志愿者。
在奥运会期间,张同学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被安排在奥运村欧洲运动员居住区服务。每天的工作虽然简单,但重复性强且休息时间短,容易疲惫。在世博会上,张同学在挪威馆中做过好多个工作,比如敲章、人员疏散、信息咨询等等,接触了许多同专业的朋友,熟识很多一同做志愿者的外国友人。
“也许是由于我学的是语言的缘故,所以奥运会、世博会学校几乎都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我也都报名参加了。毕竟奥运会、世博会在身边举办这种事很难再次遇到,能作为其中的志愿者,我感到骄傲和光荣。”
“可以说,我一开始参加志愿者服务是有目的性和功利心的。我相信很多大学生也和我想的一样,毕竟,参加奥运会世博会志愿者这件事,在人生的简历上,无论怎么说,都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就业找工作的时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绝对是我的优势。然后,在经历过志愿者活动之后,我才发现,其实在活动中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比如,在7月份的世博工作时,我认识了一位前来参观的名叫Zak的挪威人,他是挪威一所大学的教授,十分喜欢中国文化。我和他交换了MSN,直到现在,我还和他保持着联系,他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与他交流也对于提高我课业水平有非常大的帮助。”
X同学,华东理工大学法学专业,7月参加世博会志愿者活动,负责石油馆前的游客问询。这也是她人生第一次参加的公益志愿者活动,对于这次经历,她觉得“挺好玩的”。
“志愿者工作刚开始的时候觉得非常辛苦,每天6点就要起床,乘学校统一的志愿者车辆前往世博园区,必须赶在第一个游客进场之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每天看到人潮汹涌地向我们石油馆门口涌过来,内心都十分激动。”
“世博工作相当辛苦,夏天上海几乎天天艳阳高照,我们在大太阳底下一站就是3、4个小时,还要面对各种游客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口干舌燥,半天下来几乎就累趴了。”
【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问卷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高中学生地理的学习方法12-15
高中学生的学习计划10-19
高中地理的学习步骤11-07
高中地理的学习要讲究方法01-14
高中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报告12-30
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学习方法06-20
学好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10-24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技巧窍门11-19
浅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12-19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