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通用13篇)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 篇1

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下面主要介绍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

一、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一)和区域地理(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又如,“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三、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的高考大综合考试意义尤其重大。

4.我们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读报刊杂志的时间即可)浏览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及初中知识时,及时查找区域地图或复习初中相关内容,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四、小结: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介绍

1.哪些内容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

⑴地理基本概念。

①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

②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对这类概念特别要注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

⑵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

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⑶地理基本技能。如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经济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等等。

⑷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

⑸收集、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

2.怎样高效地掌握上述学习重点内容

⑴用理科思维的方法学习自然地理。

①充分运用图解法,从三维空间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

②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⑵注重各类地理图表的表达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

⑶用文科思维方法学习人文地理。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 篇2

一、指导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建立起抽象思维型的高中数学意识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要把在初中时主要依赖形象思维的数学思维转化为抽象的辩证思维,并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1.高中数学语言表达变得抽象化。比如集合 、映射等概念一般学生就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单靠形象思维就比较“玄”。这是因为初中数学表达的语言方式形象而通俗 ,高中数学则使用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及空间立体几何等。

2.高中数学思维形式变得理性化。不少初中数学老师把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教给学生,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 ,也对线段 相等、角相 等 ,分别确定 了各自的 思维套路,具有很强的经验性。高中数学则不然,所以学生学习时一开始容易导致成绩下降。老师需要引导新生进行思维转型。

3.高中数学知识内容扩大化。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的 “量”急剧增加, 需要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牢固掌握大量知识;需要理解理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让新知识顺利地与原有知识结构相融合;需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的板块结构,进而不断进行总结、归类,建立以主体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网络。

(二 )培养高中 数 学学 习 与 解 题 的 良 好 习 惯

1.培养善于分析总结和提升数学技能的习惯。高中数学学习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为重点, 我们不能让学生死板地读书做题, 而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解题后又善于总结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要多训练学生自身的运算能力和化简技能, 引导学生不要过于依赖计算器,并努力提升数学技能。

2.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和习惯。近年高考经常涉及数列模型、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三角模型、排列组合模型等数学模型。 由此,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和习惯,在学生能够明白题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每个量的特点,分析出已知量和未知量,考虑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最后将文字语言转换为图形语言或者数字语言, 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这一模型求解并得出结论,并且自觉地将得到的结论进行还原验证,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解题习惯。例如,求解应用题就需要建模,一是读题,要读懂和深刻理解,译为数学语言,找出主要关系;二是建模,把主要关系近似化、形式化,抽象成数学问题;三是求解:化归为常规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求解;四是评价:对结果进行验证或评估,对错误加以纠正,最后将结果应用于现实,作出解释或验证。

3.指导掌握分类讨论的习惯。学生在解题时 ,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使用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法在高考试题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例如,问题涉及的数学概念要进行分类定义,或数学定理、公式和运算性质、法则有范围或者条件限制,或者是分类给出, 解含有参数的题目时必须根据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进行分类讨论。这样的题都属于分类讨论性质的题。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即:确定分类对象,统一分类标准,分出的类不遗漏也不重复,分类互斥,有主有次,不越级讨论,最后进行归纳小结,得出结论。

二、指导解题方法

(一 )教 给 一 些 常 用 的 解 题 方法

1.高中数学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反证法,等等。例如,配方法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换元法则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其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待定系数法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已知, 正确列出等式或方程。例如分解因式、拆分分式、数列求和、求函数式、求复数、解析几何中求曲线方程等。比如在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时,我们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首先设所求方程的形式,其中含有待定的系数;再把几何条件转化为含所求方程未知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最后解所得的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的系数,并把求出的系数代入已经明确的方程式,得到所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教给方法后,还要教给具体的步骤。如使用待定系数法实施的具体步骤是:第一步,用反设否定结论,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 假设 ;第二步 ,用归谬推 导出矛盾 ,将反设作 为条件,并由此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导出矛盾;第三步,用结论得出原命题结论的成立,即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二 )教 给 一 些 专门 题型 的 解 题 方法

如与解析几何有关的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 在构造不等式时, 就需要利用曲线方程中变量的范围构造不等式或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式、利用点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构造不等式、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构造不等式、利用离心率构造不等式,等等。

三、指导应试方法

学生参加高中数学考试或数学高考, 最重要的方法是让他们学会“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立足拿分的技巧。一是注意先易后难。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二是注意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看到许多熟悉的题型,也会看到一些不熟悉的,对不熟悉的,不要惊慌 失措 ,应想到试 题偏难 ,自觉不很 会做 ,别人也难做,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方法, 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位、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基本就能够拿下中高档的所谓难题。三是注意先同后异。先做同知识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升单位时间的效益。四是注意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此外,还要注意先点后面、先高后低等。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 知识体系 题型分析 注意事项 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作为文科的一门重要学科,往往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加上其难度较大,往往被许多文科生认定为自己高考路上最大的“绊脚石”。高中地理的考试范围往往较广,因此需要学生的基础知识必须十分扎实,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学生能够发散思维,从更广的知识层面上进行地理知识的分析。相比于高中政治和高中历史,高中地理的逻辑性更强,难度更高,在高考文综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也最大。

高中地理在试卷中的考查点往往不仅是地理知识,还需要学生联想到其他方面,例如人类的生产生活、全球的环境问题,甚至有些题的解答还需要学生结合时事新闻进行分析。高中地理的难度较大,复习起来较为困难,但是越是困难的科目越需要学生花心思复习,尤其是容易拉开差距的高中地理这门学科,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绩。

一、建立知识体系,扎实基础知识

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庞杂,复习起来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学生将地理知识归类,分模块建立知识大纲,这样的知识大纲条理更加清楚,复习和阅读起来更加直观。学生可以按照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顺序依次进行知识点的归类整理,也可以按照学习内容进行分类。例如,学生可以总结出日照这部分的知识,将日照这一大模块的知识独立出来,然后“切碎”成影响日照长短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程度的因素等等。

常考的知识点学生需要重点归纳作为复习的重点,例如河流的洪涝灾害这一部分,通常会被出成综合大题,因此学生在整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需要格外用心,要将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总结。知识体系的建立对于高中地理这门学科是十分有必要的,至于知识体系的排布方式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来制定,怎么整理有助于自己理解和复习就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整理。

二、分析题型,总结出题目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于我们高中地理的考试来说也是十分贴切的,我们要想攻克高中地理这门学科,获得高分,就需要对高中地理考试的题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高中地理试卷中的第一大题往往是选择题,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较细,而且综合性较强,因此学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和耐心。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法。这类方法适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学生,可以从答案中选择正确选项。2.排除法。如果在考试的时候,选择题的答案中地理现象罗列的较多,学生可以采用排除法可以将确认错误的选项排除,重点分析剩余选项。这一类方法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可以用于高中地理这门学科,还可以运用到别的学科。3.对比法。如果单选题有多个选项都正确,那么学生需要重新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重点词,将答案进行对比和分析,选择出最合理的答案选项。

高中地理的试卷中还有一种题型就是综合题,其考查形式往往是给出一段材料,然后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作答,这一部分题目也是学生丢分最严重的题目。综合题通常可以分为描述题、措施题、评价题等等,描述题通常是让学生描述某一位置的自然地理特征,或者是某一位置的地理成因,这类问题的解答往往需要学生记忆和背诵,需要答题者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将问题描述出来;措施题是指问题设置为针对某一地理现象,应提出什么样的治理措施。

例如,措施类题目最常询问的就是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生态不平衡的治理措施等。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分析题目,找出造成这一地理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其次从技术角度加以分析,提出治理这一类地理现象的具体措施,最后,如果是资源短缺类题目,学生可以从开源节流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评价类题目通常是要学生写出这一类地理现象的作用、意义、影响等,这一类题目的解答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环境方面、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和意义,其次,如果题目具有两面性,学生需要从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两个方面进行叙述,最后,学生还可以从人类活动方面进行分析。

三、总结答题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我们在熟悉了题型和一般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之后,更需要注意答题的一般步骤,将答案能够更加有条理、更加系统地表达在题目中。一般我们认为,在解題的时候需要注重答案的条理性,最好能够将要回答的几个方面分类、分点描述,一句一段,这样的答题方式往往会让答案更加直观,阅卷老师在批改题目的时候也会更容易找到答案的重点。同时,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也需要具有分明的层次,最好将答案排版成层层递进的形式,将最浅层次的答案放到最开始的位置,之后层层递进,将最精彩、最有内涵的答案放到压轴的位置。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层次分明更容易找到自己遗漏的知识点,还能够给阅卷老师留下思维清晰的好印象。

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般的答题过程,熟悉解答大题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考试的时候能保持更加清晰和条理的思路。首先,学生在接触到一道大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审题,将材料中的文字细看一遍,找出关键词,如果材料给的是图片或表格,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图片或者表格,从这些图片或者表格中挖掘出图表中隐含的条件,弄清楚出题者的意图。分析这些关键词或者隐含条件的相关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在脑中进行简单的归纳。

其次,学生在对题干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就需要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摸清题目的考查点是什么,结合自己从题干中提炼出的知识点,调动脑中的知识,进行答案的一个初步总结。接下来就是答案的书写环节,学生需要将自己脑中成型的答案写到试卷上,这一过程学生一定要平心静气,将答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最后,学生在答完大题之后,需要对题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检查题干中给的所有条件是否都已用上,如果有遗漏的条件,学生需要结合一些拓展性知识对答案进行进一步的补充。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技巧 篇4

地理学科是集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于一体的一门综合学科.虽然难度较大但只要勇敢面对,你一定会学好地理的.因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显微镜”“望远镜”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变式地图)在地理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平时,如果你在百忙中抽出那么“一点”时间多看地图,多记地图,多画地图,尤其注意对各种变式地图的掌握,那么要想学不好地理也已经很难啦!

3.理想的起点在于课堂

课堂永远是地理学习的主战场.要注意老师归纳总结的原理,规律.并记清每章,每节课的重点,搞清难点.并及时记录书本上没有的内容.那么你的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4.练习是检验课堂效率的试金石

课堂效率的高低与否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得以检验.地理学科也同样如此.平时要加强基础知识题(即课本上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阐述题)的练习.练习不仅要及时同时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加强联系生活实际.倘如此,你的地理成绩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地理之美美在它的位、地、气、水、生,美在它的资、农、工、交、城;美在它的自然之美,美在它的人文之美;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有人类文明的历史沉淀。

如何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好地理

1.树立信心是学好地理的前提。

虽然同学们现在在地理学习上遇到了一点困难,但一定要有信心学好它。平时上好每一节地理课,在课堂上积极思维,把教师讲的概念、原理理解,如有不懂的地方,应及时提问,每堂课的内容要及时消化,课后做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坚持这样做,肯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2.读图用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技能。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技巧 篇5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技巧

一、讲究方法,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来解决新问题。

如复习世界各分区地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设计自学模板,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经济地理特(工业、农业分布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有较全面的复习;其次,思考三点:一是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二是本区域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业特点。三是进行跨区专题比较。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东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通过这一复习过程,使考生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学区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思路上,更为开阔;从认识上,更加宏观;从方法上,更符合地理科学的要求。

二、突出主干,落实基础,注意对学科体系的整体把握和相互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高考以能力立意,不可能对知识点直接考查。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淡化知识的学习。因为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足够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形成能力。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具体应用。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可以作如下设计:

第一,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在脑海中形成网状经纬仪,并想象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第二,在复习大洲、大洋基础上,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地形、气候区等。在脑海中形成相对的位置关系。如,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它们所处的地形、气候、洋流、航运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第三,在复习区域地理基础上,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电灯,这时脑海中的地球仪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了。试想,复习到这一程度时,当给你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在脑海中涌现的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会稳定提高地理得分率。

高一应该怎样看待高中地理

一、更新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在高考文综试卷里,地理是最难得一门,它跟历史、政治的学习方法迥异,出题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读图题,作图题,还有简答题。从适应高考角度讲,地理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本身就比较复杂。另外,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联系十分紧密,初中地理知识不扎实,就很难适应高中地理学习,而整个中国的现状是,初中地理教育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更薄弱,有的找非专业的老师带课,有的甚至就不开地理课,中考反正不考地理。我认为,这是高中学生普遍感觉地理难学的主要原因。所以,按计划补习初中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看地图,多理解地理原理,勤动手写(或表达),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的学科,地图可以容纳无数的地理知识(或叫地理信息),学会用地图,会使你的地理学起来很轻松;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它要求同学们必须理解地理原理,然后学会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这好比做数学题要用一定的公理和公式一样;地理也有一定的文科的特点,要求同学们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地理问题,所以平时要勤动手写,要学习课本语言和老师的地理语言;地理试题是有一定的答题规律的,要想考出好的成绩,必须总结答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下面我展开讲一些地理试题的答题技巧。

1.要有答题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试题,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识、原理或技能解决它,否则,它就不是一道好题。这一思想是要告诉你,做地理试题时,不要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2.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响因素,比如,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组成要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这类知识容易出问答题,我们可以用“要素分析法”来解决。第一,好好审题(用咬文嚼字的态度去审题);第二,写出做题理论(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第三,挑选符合题意的信息(信息从材料中来,从学过的知识中来);第四,表达(用专业术语回答;若是简答题,分条回答;先主后次;要注意是简述还是详细分析等等)。

3.另外,同学们要学会不断总结答题技巧。如果你经常对某种类型的题目很苦恼,难道你就不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吗?可以与同学们交流对策,也可以与老师交流对策,而不是,这次错,下次错,以后还错。

三、上课要认真听讲。

不要指望着上课睡觉而课下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想提高地理成绩,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课堂上认真听课了,真正理解了,课下就不用再费大力气去自学了。况且很多重要的知识和原理隐含在“活动”中,课本中根本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须认真听课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课堂上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任务。

老师上课设置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老师让你在书上划一下,你就没有必要非把它写下来;老师让你必须动手用自己的语言去写答案,你就不要只划课本的原话;老师让你们分组讨论完成任务,你最好先不要单干;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你最好不要与其他同学讨论......总之,不要自作聪明地偷懒,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大打折扣,这样结果往往害了自己。

五、要对平时的练习题有所取舍,不要搞题海战术。

我们平时做的地理试题,充斥着大量的怪题、旧题、偏难的试题,对同学们“毒害”很深,甚至也“毒害”了一些地理教师,我们要擦亮眼睛,看清这些地理试题的真面目!

1.很多地理资料编写的很厚,内容总结的很多,其实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看似给人“很专业”的印象,其实是为了增加页数,编书人和书商的利润就增加了。

2.有很多地理试题是把课本中的某一句话拿出来考学生,高考绝对不会这样考!课本中某的一句话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正确的,但是把它单独摘出来就不一定正确了,这样的题目我们做了,只能是害了自己。

3.很多地理试题材料信息严重不足,根本与高考题目的设计思想不一致,把学生当成博物学家来考!本人经常遇到一些错题,它们在很多教辅资料中到处“游荡”,毒害着我们学生。

4.很多题目中的图、表制作十分粗劣,根本经不起科学考究。

5.有些教辅资料为了充实内容,硬把高三才能做的题目拿来让高一的学生做,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使本来就困难的地理学习和教学雪上加霜。

高一怎样学好地理

1.初中地理会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错,那么你学高中地理一般也不会差了。因为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尤其是学习初中地理的方法在学高中地理时同样用得上,它会助你一臂之力,使你学起来轻松自如。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好,那也不要紧,但你肯定要费劲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喜欢它,照样会学好。兴趣的培养有时是因为他有用非学好不可,有时是靠一次次努力而取得进步,有时是靠“亲其师,信其道”。

3.死记硬背再也行不通了

如果说在初中死记硬背还可以的话,但是在高中这是万万行不通的。一是高中课程从内容上讲比初中多了许多,背是背不过的。二是现在无论哪一科在高考中命题都以能力立意为主,死记住的知识不会应用是没用的。对记忆来讲,一是要理解,二是记知识框架,三是靠积累。当然死记硬背也比不背强,记忆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基础,地理更需要记忆。

4.题海是苦海,但绝不是死海

在学习时,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课本上的内容我都背过了也理解了,但一做题还是不会。这是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问题。要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主要靠做题来实现。做适量的题目甚至大量的题目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做题须注意归纳总结,做有针对性的专题性题目更好一些。

5.用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

地理是不同于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的,它有自己的方法论。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寻找其不同,并用在学习中。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往往把地理事物与其所处地理位置联系起来说话,另一特点它就是往往借地理图表来说话。大家应该努力提高识读地理图表的能力。

6.不懂就问是个很好习惯

不懂就问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它需要任课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努力,它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特别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家可千万不可因为问了不懂而气馁,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7.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 篇6

【自然地理学习技巧】

自然地理,这一部分看起来很难,其实只要你用心去弄懂后,是很容易得分的。也许你会说,操作起来不容易。其实高中自然地理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多,多做一些题目,多看一看地图,再把地球自转,公转,太阳直射点,这几个关系弄清楚,慢慢的就会融会贯通了。

【人文地理学习技巧】

再次是人文地理,这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要背,当然背要讲究技巧的。要联系分散来背。比如以河流为例。你首先要记住世界上的主要河流。再去记住他们的主要支流,以及记住河流的形状以及河流的经纬度,然后记住河流的沿线情况,这有这样以点带面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做题的时候才不会孤立的看问题。

【区域地理技巧】

区域地理这一部分就要你熟读地理。把一些标志性的东西记住,主要解题时,就是要从图中找出这些可以判断地区的标志性东西。比如河流、海峡的形状,岛的摸样。平时的时候也要多熟悉一下地图册,把地图多角度的来看。

【地图册的学习】

我发现很多同学地理之所以考不及格或者是考不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很大部分是因为对地理地图很生疏,一些洋流的流向,以及区域的形状都不能马上反映,甚至连一些主要国家的首都都不知道。这完全是对地图册不熟悉的结果。我建议大家可以结成兴趣小组,那一本地图册来不断的考大家,最后要能够画出主要图形出来

【解题方法】

在这里我不说那些已经耳熟能详的方法了,要善于从题干和选项中找答案,尤其是选择题,因为答案必然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又是单选,往往可以先用排除法得到信息,然后再在这个信息的帮忙下去解答其他问题。至于题干上面的有用信息就需要你平时做题,看图所培养出来的敏感性,判断出这道题考点是什么,盲点是什么,这样解答出来就不成问题了。

学习高一地理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阅读和理解地理教科书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用正确的方式去阅读和理解课本教材,地理这门学科不同另两个文科的关键在于,对教材知识点需要理解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理解记忆。上课时间有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不少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多,所以,一定抓紧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册),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三、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联系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和技巧总结 篇7

关键词:企业,合理避税,方法,技巧总结

合理避税简而言之,也就是企业为了能够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并实现其税负最小化,对税收法律之间的差异进行详细研究,依照企业的实际情况, 合理调整税务节税计划, 以能够有效的实现合理规避税负。 虽然说合理避税对国家税收立法意图进行了违反,但是并不违法, 同时在法律上也具有明确的合理避税一说。 下面本文就对企业合理避税方法和技巧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企业合理避税方法和技巧

(一)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运用

税收优惠政策一般都是税收主权国家为了能够对某一些目的进行实现,所制定出来的一些具有倾斜性的税收政策,或者是一些免征、减税措施。 就目前来说我国主要是为了能够吸引外资,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鼓励,同时为了能够对一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均会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优惠政策。 比如说我国就针对于一些福利企业制定了减免征税政策;针对于高新科技企业制定了减免征税政策;针对于一些吸收了下岗职工企业也制定了相应的减免征税政策等等。 地区不同具体的政策制定也略有差异,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则可以对这些优惠政策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对其合理避税目的进行一定的实现,同时这些避税方法也被国家积极鼓励和倡导。 同时也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在其合法范围之内,不能单纯的为能够得到优惠,而私自捏造资料,弄虚作假,这样不但不会起到预期效果,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合理规避企业所得税

日常账务中会出现一些费用不能在税前扣除, 财务人员应尽量规避这些不能在税前扣除的科目,比喻一个交通事故产生的员工医药费, 可以按交通事故放营业外支出科目, 那样年度所得税清缴时必须调增的, 如果放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4%放职工福利费里也是可以的,那样就合理规避了企业所得税。 再比喻说业务招待费是要按比例调增的,如果平时产生业务招待费时,在一些可以开会议费用的地方消费,直接开成会议费用(当然要有符号会议费用的一些凭证附后,会议通知和会议签到表), 这样就规避了业务招待费调增的企业所得税,但是不能光有会议费没有业务招待费,那样就不符号逻辑性了。 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一定要申报小型微利企业, 一定不能错过政策性可以减免的税收。

(三)转移成本费用合理避税

其一可以通过对“预提费用”账户的运用,来实施合理避税。 企业为了能够对其本阶段利润进行减少,对其所得税进行降低,可以借助于虚列预提费用以对其利润进行人为的调节。 可以在预提费用账户中对企业之后可能使用的大额费用,进行提取,将其在现期成本费用计入;还可以在已经预提完毕费用实施支付的时候,不对其进行转销,将其在成本费用账户中重新计入,以能够对当期费用进行增加,以减少利润;其中有一些企业在当期费用支出比较大的时候, 为了能够不对期末预期利润产生影响,采用“压缩”费用方式,不对应预提的费用进行预提,以对其成本费用进行降低,对档期利润进行虚报或者虚增。 其二将“销售结算”工作做好。 在商品发出的时候,可以不依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其销售收入进行记录,而是将受到货物作为是销售实现的依据;在对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进行销售过程中, 同时也包括需要进行消费税缴纳的游艇、汽车以及摩托车等等,只要其和免征税条件不相符,即可以直接将其记录在营业外收入之中; 价外收入也可以不再销售收入中进行记录,以此不对提销项税额进行计算;货物的销售可以采用“预收账款”方式实施销售,在商品发出后不直接将其按时进行销售收入记录,实行长期挂账,这样可以形成进项税额比销项税额偏大现象。 比如说:托收承付违约金,一般情况下在企业受到违约金之后,都是对银行存款进行增加,而冲减财务费用。

二、企业合理避税的相关条件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明确的看出,合理避税方法的实施,必须要依照以下程序实施:其一明确国家的相应优惠政策;其二对于正在执行的税收法规之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详细了解;其三合理选择企业现用会计方法;其四对会计方案和税收方案进行良好的结合,以对其合理避税目的进行实现。 那么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需要有效的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执业水平,其中执业水平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税收政策水平,另一个是业务水平。 只有在具有这两方面水平的前提之下,才能够有效确保合理避税的有效实施; 其次还要纳税人对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依照企业实际情况,对其实施符合实际的税务筹划,实现合理避税;最后还要清楚的了解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 必须要法律范围之内进行合理避税, 一旦不当, 非常容易出现违法行为,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相当不利,因此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合理避税方法和技巧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在法律要求范围之内,做到合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企业税务负担的同时, 有效的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结来说企业合理避税方法的应用, 主要是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对企业税务进行了合法处理,针对于当前国家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创造条件享受国家税务政策优惠,从而减低企业税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立华.浅谈如何合理的规避企业税收[J].新财经(理论版),2011(6):219-220

[2]徐疑.对企业合理避税的认识与思考[J].会计师,2013(12):43-44

高中物理审题的方法和技巧 篇8

所谓审题就是通过读题,对题目提供的信息认识、分析、辨认、记录,获取题目的信息以便选用正确的物理规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打开物理思路的金钥匙。

科学的审题方法有:

一、认真读题,发现信息

认真细致阅读题目,多角度无遗漏的收集题目信息,发现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题目所求,弄清题目的物理过程及其遵循的物理规律,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过程,分析对象与外界的联系,把握物理过程中的不变量、变化量、关联量以及不同物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例1、据《科技日报》报道,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可以发射小型人造卫星的超级大炮,它能够将一个体积为2m3(底面积为0.8m2)、质量为400kg的人造卫星由静止开始从大炮中以300m/s的速度发射出去,再加上辅助火箭的推进,将卫星最终送入轨道。发射部分有长650m左右的加速管道,内部分隔成许多气室,当卫星每进入一个气室,该气室的甲烷、空气混合物便点燃产生推力,推动卫星加速,其加速度可看作是恒定的,据此请估算一下这种大炮的加速度大小为( )

A、69.2m/s2 B、0.46 m/s2 C、138.5 m/s2 D、不能确定

解析:本题给出的信息很多,要学会提取有用的信息。比如,本题的研究对象是人造卫星,把它看作质点,它被发射的过程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建立物理模型),它从静止开始运动,其初速度为 ,在大炮中运动的位移为 ,末速度为 ,由 ,可得 。

答案:B

二、把题目的表述“翻译”成物理条件或要求

1、把题目的表述转化为物理情景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读完一道题后,觉得无从下手,陷入“山穷水尽”的困境,如果在审题的过程中,把一些题目的文字表述转化为形象的物理情景,就能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

例2、质量为m,电荷量为的质点q,在静电力作用下以恒定的速率v沿圆弧从A点运动到B点,其方向改变的角度为θ,AB弧长为L,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AB弧中点的场强大小E=

解析:把题目的表述作如下转化:

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运动 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

在静电力作用下 静电力为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方向改变θ,弧长L 弧半径

因此得出此质点在静电力( )的作用下,以半径做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情景,因此A、B两点的电势差为0,AB弧中点的场强 。

答案:0

2、把物理情景转化为物理条件

有些题目直接给出物理情景,我们还需要通过分析把这些物理情景转化为具体的物理条件后,才好利用物理规律求解。

例3、电动机通过一质量不计的轻绳用定滑轮吊起质量为8kg的物体,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N,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可以调节,其最大功率为1200W,若将此物体由静止开始用最快方式上升90m,试求所需的最短时间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

解析:此题物理情景有:

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使物体匀加速上升,

其加速度最大值:

此时由 可得;速度:

上升高度:

时间:

此过程维持至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增大到额定值;此后电动机以额定功率使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最终速度满足

且变加速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

可解得时间:

故总时间:

答案:7.75s

3、把物理条件转化为数学条件

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是《考试说明》中要求高中学生掌握的能力之一。有些物理习题给出的是物理条件,我们可以把这些物理条件转化为数学条件后,再利用数学知识求解。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总结 篇9

地理分布的规律。地理教学的主要一条是研究地表一定空间位置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在地理教材中,分布的知识诸如段区和自然区的分布、人口和民族的人口的分布、地形和矿产的分布、气候和河湖的分布、土壤和植被的分布、交通和城市的分布、工业和农业的分布,都各自显示出地理的规律性或地质的规律性,是地理特征的具体内容和依据,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充分运用好地图,这是掌握地理分布规律和识记知识的最好方法。

例如世界地理的分布。初看世界地图,似乎地形分布杂乱无序。可是如果深入读图,认真分析,加以梳理,就会一目了然。在陆地和海底,地形分布是有规律的,而且基本上受地形骨架的控制。其一,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大致成网格状排列。特别是在我国东部,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同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相互交织成网格状,沿着这些走向的山脉,两侧有相对低洼的地区,亦大致成网格状分布。其二,在世界陆地上,有两个巨大的高山带,一是环太平洋高山带,它包括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以及亚洲东部岛弧上的山脉,纵列分布在太平洋东西两岸,二是亚欧大陆南部高山带、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高加索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多呈东西走向。这两个高山带在帕米尔高原集结;阿尔卑斯山系又以阿尔卑斯山为其山结。其三,是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海底三部分。洋底中部都有一条海底山脉即海岭,两侧分布着一系列海盆,在大洋边缘有狭长深邃的海沟。

高中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总结 篇10

一、重在总论知识 构建基本框架

区域地理复习应形成总论知识及基本框架,分清知识主流与分支,别把太多时间浪费在枝节末端。总论知识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四大板块。地理位置指半球、海陆、纬度位置;自然地理含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四要素及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产业分布与区位、地域文化;人地关系指人地发展现状、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今年高考第15题: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及意义;为什么阿根廷有优质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为什么临海气候却十分干旱?就是考查分析地理位置能力,这几个“为什么”要回答全面必须建立总论知识的基本框架。

二、重在区域定位 承载系统知识

区域复习中,承载怎样系统知识由该区域位置决定。区域定位包括海陆、纬度定位,大洲、国家定位,重要山脉、河流定位,重要地理界线如降水量线、热量带定位。其中纬度和海陆位置定位,其后隐含板块运动方式、气候类型、河流水文特征等地理原理,并对人口、城市、产业区位、地域文化产生的影响。通过区域定位考查学生地理分布、地理原理掌握和应用能力,如今年第21、22及23题,是近几年地理高考新方向。

三、重在要素联系 体现地理特征

每一个区域都承载四大地理要素,要注重各要素相互影响,体现区域地理整体性,并比较不同区域因要素不同形成的地域差异性,领悟地理环境两个基本特征,以此分析解决问题。今年第16题要求根据厄尔尼诺发展过程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就是对海洋环境整体性思维考查。

四、重在区域问题 展现持续发展

每个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如何开发才能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不会产生各种各样环境问题,或对出现的环境问题如何处置。这就要会分析区域各种要素的优势和不足、可能存在问题,扬长避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第18题我国部分地区旱灾、水灾发生频率,从自然原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

高中南亚地区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概述

1.历史和宗教人类文明中心之一,佛教、印度教发源地

2.位置和范围(1)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亚洲部分,包括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上的许多岛屿(2)主要国家:内陆山国:尼泊尔、锡金、不丹;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3.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南坡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向西部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源于喜马拉雅山区,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洲

1/27页

5.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

季西南季风与农业生产:西南季风早晚强弱造成旱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二)印度

1.世界文明古国南亚面积最大国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农业:亚洲耕地面积最大国家,主要农产品:水稻、小麦、棉花、茶、黄麻等3.工业:矿产:煤、

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工业:电力、钢铁、机械较发达,核能、电子航空、航天发展较快4.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人口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技巧和方法 篇11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技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进行词汇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不同的单词有不同的掌握要求。因此,英语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要研究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对教材词汇表中的单词短语进行整理分类。这样,教师就能根据不同的词汇要求给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比如,在介绍每一个新的话题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入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四会单词及表达,让学生对新话题有新鲜感的同时记住并乐于运用这些词汇。这样,不仅教学变得轻松,学生也变得感兴趣,真的实现事半功倍。在接下来的课时里,由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关键词汇,再进行词汇的拓展就显得轻松得多,这不仅让学生觉得学了更多的东西,更给了他们复习的机会。这时,部分优生已经能够自如地运用新课时的词汇了。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教师再设置一些有助于词汇辨认理解的习题那是最好的,这样让学生们在语境中去感悟和体会词汇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从听说开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好外语语音是学好外语的前提,也是重要的一步,英语发音与拼写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是有规律可循的、过好词汇的发音关对单词的记忆、发展口语,提高听力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教授时一定要让学生认真的听并大胆开口朗读。切忌认为学生只要认识能写就行了。

三、重复

心理学告诉我们,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遗忘的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外语单词时,一定要注意重复,这是教好外语的最基本的要求,凡是前边学过的词汇,在之后的授课中,有意识地运用复习对于加强学生的记忆是特别有效的。无论在什么场合下,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反复使用已学过的单词。当然,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及时复习,强化、加深理解以巩固所学的单词。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特点,复习要"趁热打铁",不能延缓复习,去"修补已经倒塌了建筑物"。四、利用上下文教单词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词汇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还应适当指出词的同义、反义、转义等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观察,通过分析、综合、对比、归纳等方法形成有助于记忆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系统。有些学生尽管把词汇背得滚瓜烂熟,但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差。在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时,常是中国式的英语。这就是他们孤立背单词造成的。所以,教师应使学生明白:课文所附的词汇表只能看作帮助理解课文的工具,不能把背词汇表看作是积累词汇的唯一手段。例如:“我将给你上堂课.”,许多学生会说成:“Ill teach you a lesson.”这是死背词汇表造成的错误。外语教师在教单词时,可根据上、下文来教,使这个单词多次出现,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如教生词umbrella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Its raining and I want to go out, I dont want to get wet. I havent a raincoat but I have an umbrella. Ill put up my umbrella. The rain is coming down on my umbrella not on me. My umbrella is protecting me from getting wet. Now the rain has stopped. Ill take my umbrella down. An umbrella is useful when it rains.

当然,在遇到难以理解的单词时,教师可以直接说出汉语意思来,以免浪费过多的时间,并使学生难以弄懂该词的意思。

五、利用构词法教授词汇

英语词汇量庞大,浩如烟海,但它本身却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将会大大有助于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构词法通常有转化、派生、前后缀等可帮助学生掌握单词,如: rearrange、rebirth、rebound、rebuild、recall、recollec、recommend、reconfirm、recount、reenter、reelec、reform、regain、relate、 discourage、 discover、disarm、 hopeful,、skillful,、careful、 useful、speechless、 useless、 workless、homeless等许多单词。转化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sun, rain, friend, dirty, warm, cool,desert等名词、形容词均可以转化为形容词或动词使用。合成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容易地掌握大量单词,如:snowfall、roomate, classroom, afternoon, quick-charge, baseball,raincoat,rainbow,sunlight等。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构词法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六、利用对比法教授词汇

英语中有许多音、形、义相近的单词,,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词进行比较,这有助于学生准确地记住这些单词。如form, from; attract,attack;advice, advise; fight,fright; hard, hardly; invent, invite等音、形、義接近的单词易混淆,学习时加以对比就可以加深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别,避免用错写错单词。对常用的同义词或词组,如divide, separate; put on , wear, dress, have on; tell,say, speak, talk;join, take part in; run out, run out of等应该及时帮助学生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便他们在实际运用中能正确使用。此外,有的词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较而得出顺口溜以便学生牢牢记住,如:

lie lied lied 规则的撒谎

lie lay lain 不规则的躺

lay laid laid 躺过(过去式)就下蛋,下蛋不规则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 篇12

笔者分析发现, 当前地理课堂关于太阳运动章节内容教学主要存在“两多两少”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 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少;另一方面是教师提出归纳、训练以及巩固已有知识的问题较多, 而提出的问题质量一般都不高, 富有新意、具有启发性、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较少。这种“两多两少”的现象必将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大多时候学生都是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和模式去分析问题, 追寻问题答案, 这样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发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地理关于太阳视运动图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存在的这种现象, 推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程序, 以正确地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相关的地理知识, 仅供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参考。

首先, 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太阳视运动图, 而在讲太阳视运动图之前, 要先让学生知道“天球”这一概念。所谓天球, 指以观测者为球心, 向外以无限长为半径的球体, 在该天球上, 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天体的投影, 当然太阳的投影也在其中。那么, 观测者在地球上看到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 即为太阳的视运动。在太阳视运动图上, 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地方的日出、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的情况, 以及正午时太阳所在天空的方位。

在分析太阳视运动图时, 要具体地方具体分析。下面我们以40°N某地为例, 来说明一下如何通过太阳视运动图来确定该地的日出、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情况, 及正午时刻太阳所在天空的方位。

图一:春、秋分日, 太阳正东升起, 正西落下, 图中太阳视运动为半圆, 所以昼夜平分。正午时刻, 太阳在正南天空。

图二:夏至日, 太阳东北升起, 西北落下, 图中太阳视运动大于半圆, 昼长夜短。正午时刻太阳在正南天空。

图三:冬至日, 太阳东南升起, 西南落下, 图中太阳运动轨迹小于半圆, 昼短夜长。正午时刻太阳在正南天空。

以上举例我们发现, 直射点在北半球时, 40°N地区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 直射点在南半球时, 40°N地区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 而正午时刻, 太阳始终在正南天空。学生自然就会问教师, 是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只要直射点在北半球, 则北半球各地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 (2) 北半球各地正午时分太阳始终在正南天空?

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观测地纬度变为东70°N, 则观测地看到的太阳视运动图为: (1) 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太阳正东升起, 正西落下, 昼夜平分。 (2) 直射点在0°N~20°N之间, 太阳东北升起, 西北落下, 昼长夜短。 (3) 直射20°N时, 太阳正北升起, 正北落下, 刚好出现极昼。 (4) 直射点在20°N~23.26°N之间, 太阳正北升起, 正北落下, 出现极昼。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前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应总结为:当直射点在北半球时, 全球 (除极昼、极夜地区外) 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 (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起, 正北落下) 。以此类推, 当直射点在南半球时, 全球 (除极昼、极夜地区外) 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 (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起, 正南落下) 。

然后, 我们来解答第二个问题。通过上面的分析类推, 如果我们把观测地纬度改为20°N, 则观测地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应分别为: (1) 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正午时刻太阳在正南天空。 (2) 直射点在0°N~20°N之间, 正午时刻太阳在正南天空。 (3) 直射点位于20°N, 正午时刻, 太阳在天球顶端。 (4) 直射点位于20°N~23.26°N之间, 正午时刻, 太阳位于正北天空。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 篇13

一、端正学习态度

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学们提出的普遍问题,即为什么上课听得懂,而课下不会做?我作为学理科的教师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比如读某一篇文学作品,文章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人物心里活动的描写,都写得令人叫绝,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让自己提起笔来写,未必或者说就不能写出人家的水平来。听别人说话,看别人文章,听懂看懂绝对没有问题,但要自己写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了。又比如小孩会说的东西,要让他写出来,就必须经过反复写的练习才能达到那一步。因而要由听懂变成会做,就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多多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奥妙,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是学习高中物理应该下功夫的地方。

要想学好物理,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就是要不屈不挠地去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任何课程,坚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坚信有几分付出,就应当有几分收获。关于这一条,请看以下三条语录:

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狄更斯(英国文学家)

有的人能够远远超过其他人,其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他有专心致志坚持学习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道尔顿(英国化学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苏联文学家)

功夫如何下,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哪些具体要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我们分几个层次来具体分析。

二、要注意学习上的八个环节:

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课外学习。这里最重要的是: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这五个环节。在以上八个环节中,存在着不少的学习方法,下面就针对物理的特点,针对就如何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

(一)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速率。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中学问题是常采用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二)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五)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八)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十)数学。物理的计算要依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十一)体育活动。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好的保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要会一种、二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要终生参加体育活动,不能间断,仅由兴趣出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搞体育活动,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好处。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锻炼身体。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以减少睡觉的时间去增加学习的时间,这种办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一点好成绩,不能动不动就讲所谓冲刺、拼搏,学习也要讲究规律性,也就是说总是努力,不搞突击。

三、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

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我不敢绝对说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对你某一次考试或某一阶段的学习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这对你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对你整个物理系统知识的形成都有内在的不良影响,说不准哪一次考试的哪一道题就因为你概念不准而失分。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绝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复劳动,不加思考地机械记忆,其结果只能使记忆的比遗忘的还多。

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这个过程对同学们能力要求较高,章节内容互相联系,不同章节之间可以互相类比,真正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为一体,这样就逐渐从综合中找到知识的联系,同时也找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提高: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谓提高能力,说白了就是提高解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一题目,首先要看是什么问题--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还是原子物理,然后再明确研究对象,结合题目中所给条件,应用相关物理概念,规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级,二级结论,才能顺利求得结果。可以想象,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确,题目中既给的条件或隐含的条件看不出来,或解题既用的公式不对或该用一、二级结论,而用了原始公式,都会使解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受到影响,考试中得出高分就成了空话。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综上所术,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用,渐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从基础知识最初目标,最终达到学习物理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XX年教师培训办公室工作总结下一篇:4.1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管理制度